0

香甜的腊八粥作文精选20篇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下面是喝腊八粥作文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3587

作文

249

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2936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也俗称“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先祖和神灵的一种古典祭祀仪式。因为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故称这个月份作为腊月,把进行仪式的这一天称为腊日。这个节日是古人用来祭祀自己先祖神灵并且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收获丰硕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到中国,佛教为了加强在中国的影响力,特意把腊八节作为佛成道日。在这一天,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喝腊八粥和吃腊八蒜的生活习俗。

腊八粥还有一个另一个名字叫“七宝五味粥”。在中国喝腊八粥的传统,已有长达一千多年的渊源。每逢腊八节这一天,上至皇家,下到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可以说,只要你生活在那个年代,腊八粥就不可能离开你的生活,因此也留下了许多有关腊八粥的诗句传说。

到了宋朝的时候,腊八粥的风俗更是在当时广为流传。在皇宫里,皇帝皇后都要向劳累了一年的文武大臣、还有侍卫太监宫女赐下腊八粥。并向佛道寺院发放食用的米等供给他们食用。民间还要合家聚在一起享用腊八粥,而且还要把腊八粥送给亲朋好友等人,感谢他们一年来的帮助,也对他们给予美好的许愿和祝福,希望来年的健康。

在中国这个讲究吃的土地上,尤其是节日里的腊八粥,可以说是做法品种多多。让你能每年的腊八节都体会不同的滋味和品种。而且腊八粥的用料十分广泛,栗子、杏仁、桂圆无一不可,你也可以加入葡萄、花生、红豆。可以说,基本上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口味。到了这一天,你不用担心你吃不到你喜欢的那一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所以,到了腊八节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安心坐在家里,和家人喝上一碗温暖的腊八粥,在寒冬中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珍惜这种福分。

腊八粥典故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诵经,

典故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腊八粥的做法推荐

材料:花生: 40克,黄豆:40克,薏仁: 40克,红豆 : 40克,红枣:6--8个,莲子: 15克,桂圆肉: 30克,糖:1/2杯,水:10杯

1、花生、黄豆、薏仁、红豆洗净后泡水4*6小 时。

2、放入锅中加水10杯、将豆子煮至软熟。

3、糯米洗净加入红枣煮约25分钟,将煮熟之豆 子及桂圆一起加入熬煮约20分钟,入糖煮开可熄火。

咸腊八粥做法,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腊肠。

作法:

材料:小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各2汤匙;配料:碎猪肉约100克,莲子、栗子数粒,盐少许。

先把各种豆类在冷水里浸30分钟,滤干;莲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烧滚,先将豆类放入煮约1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滚后用慢火煮约45分钟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有关腊八粥的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它就是在腊月初八吃的。虽然它很普通,但是它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美味。

腊八粥有十八种材料,主料为糯米、粳米和黑米,配料除赤豆、花生、米仁、红枣、莲子、桂圆六样外,还有豇豆、葡萄干,为了能起到更好的健脾胃的作用,又加了枸杞、山药、茯苓等中药材。浓浓的腊八粥不仅带给人们营养的美味,也把浓浓的传统年味传递到每个人的身边,腊八粥本身就十分好吃,但加上妈妈的精心熬制,吃起来更加香甜美味,赏心悦目。

妈妈从腊月初七的黄昏就开始熬制,锅里放足了水,放上材料,然后开大火开始煮,每过一会儿妈妈就要用勺子在锅里搅拌,防止粥粘在锅底上。水开了之后,就可以调到小火慢慢熬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腊八粥就熬好了,然后放上冰糖,吃起来香甜美味,味道好极了!

熬这种粥还要有一定的技巧,既要软烂粘稠又要不粘锅,要用时用心的去做。妈妈熬出的腊八粥有一种特别清香的味道,常常是满屋飘香。

在腊八节那天,我闻着腊八粥的香味,肚子又开始闹了,跟妈妈撒娇说:“妈妈,我又饿了。”妈妈笑着看着我的小脸说:“小馋猫,不是刚吃完饭吗?那我就让你尝尝吧。”说着,妈妈用小碗给我盛了一碗。过了一会儿,粥不烫了,妈妈才让我吃,我慢慢品味着这美味的腊八粥,抬头告诉妈妈:“妈妈,太好吃了!谢谢妈妈。”妈妈微笑着说:“太晚了,不要吃太多了,不然不容易消化了。”我高兴的“嗯”了一声,然后笑眯眯的把它都吃完了。

这碗粥里面装的慢慢的全是爱,吃着妈妈做的腊八粥,是最幸福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南北方腊八粥的区别400字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Northerners prefer to use glutinous rice, red beans, dates, lotus sees, dried longan pulp, walnuts, pine nuts and other dried fruits in their porridge; southerners like a salty porridge prepared with rice, soybeans, peanuts, broad beans, taro, water chestnuts, walnuts, vegetables and diced meat. Some people like to add cinnamon and other condiments to inject flavor. Controlling the hea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he outcome. At the start, the flame must be high, but the fire is then turned down to let the porridge simmer until it begins to emit avery delicious smell. The process is time-consuming but not complicated.

Laba porridge is not only easy to prepare, but also a nutritious winter food because it contains amino acids, protein and other vitamins people need. Cooked nuts and dried fruit are good for smoothing nerves, nourishing one’s heart and vitality,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Perhaps that is why it is also called babao (Eight Treasure) porridge.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多福多寿腊八粥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吃饭了!”我刚放下书包,爸爸便急忙喊道。的确有些饿,想到马上就能吃到妈妈烧的香喷喷的红烧肉和拿手的糖醋鱼,我赶紧去洗了手。

“什么?今天喝粥?”我望着每人面前的一碗粥,不满地嚷道。抬眼看看平时一样讨厌喝粥的爸爸,想找到同盟,一齐“反抗”,没想到爸爸正津津有味地大口大口地吃着。再看看妈妈、爷爷,他们也都吃得乐呵呵的。这是怎么啦?爷爷看我在发愣,便放下碗,饶有意味地吟诵道:“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婷婷,粥是宝啊,不可浪费!”我还没回过神儿,妈妈义开口了:“早(枣)下力(栗)气,来年丰收。婷婷,这粥有营养,吃吧!吃了腊八枣,背起书包往家跑。婷婷,快放假了吧?别呆了,快吃呀!”

“哦……”似乎这粥还有什么深意!我刚捧起碗,爸爸一阵狼吞虎咽,一碗粥已吃完了。他放下碗,大声喊道:“过了腊八,不怕啦!”看着奇怪的大人们,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大吃大喝”了起来。真是奇怪,一阵猛喝之后,原本冰凉的手变得暖和起来了。

边吃边听他们聊着,我才慢慢明白过来:原来今天是十二月初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成佛前进山修行,十二月初八这天因饥饿劳累栽倒路旁,被一牧羊女发现,用大米粥救活,后来大彻大悟,得道成佛。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

原来,这看似普通的一碗粥有这么深刻的意义,于是我赶快请妈妈传授做“福寿粥”的方法。妈妈告诉我,先准备好要用的材料:必不可少的是粥米,豆、枣三样,其他可根据自家人口味配比,如核桃、粟子,玉米、葡萄干等。玉米要提前泡3—4小时,其他材料可混合洗净,再将所有的材料一起放入锅内,加足量水,烧开小火熬成粥即可。喜欢甜的就放些冰糖一起熬,用紫砂煲,三小时就能喝上粥了……

在我们这里,腊八粥熬好后,先要敬神祭祖,再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思。

这象征着多福多寿的腊八粥,人家可别忘了十二月初八喝一大碗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生腊八粥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个腊八节,吃着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腊八粥,那一丝丝的甜意,又让我想起了腊八节的故事……

对于那时的我们来说,腊八也是个很特别的节日,早早地就盼望着腊八节的到来。到初七傍晚,早已迫不及待的我们放学就约好了伙伴,三五成群,男孩背着自制的冰车,女孩拎着个大篮子,一路小跑,直冲我们冬天的乐园——村外大河边。

六、七米宽的大河冰冻结实,冰面光洁如镜,阶梯似的石头上流水结的冰,凸凹波纹如鱼鳞,疙疙瘩瘩,很是美观。男孩们放上冰车,有的跪在上面,有的两人坐一起,双手冰钎一凿,“哧溜”一声,滑的无影无踪。女孩也不甘示弱,从河边找上薄而大的石块,再用双手捧上几捧背阴处没有化的积雪,分撒在冰面上,放好石块坐上去,“推吧。”后面的人一推,嘎啦啦一阵冲向前,有的原地打转摔倒,有的冲出不远屁股下的石头早已不见踪影,四脚朝天,任凭后脑勺被磕的有点闷疼,依然会找一块更大的石块,大伙像串糖葫芦,一个一个拽着前面人的袄后襟,齐声令下,一起使劲,还是不到几步,东倒西歪,人仰马翻,脑勺着地,玩的起劲的我们根本没在意冻的通红的小手都蹭破了皮。寂静而空旷的山涧回荡着顽皮的欢声笑语……

天色已晚,兴致未尽的我们匆忙各自赶到上游,为的是干净,用石块砸上几大块冰凌,按照自己心中的想象,把冰块稍做敲凿,像娃娃,像动物……载着满心的喜悦,不停的用口中的热气哈着冻的发青的小手,回家的路上,仍然忘不了欢闹嬉戏……

腊八的早晨,早早起床,和姐姐弟弟争先恐后,端上妈妈做的红红的腊八粥,跑到院里,抢着去喂昨晚放在每个门口两边的冰凌人儿,用红色的豆子给他安上小嘴,看着似笑了的冰凌人儿,心里别提有多美……

不觉太阳已经升起,那甜甜的腊八粥依然给人以浓浓的回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腊八粥的味道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腊八节,喝腊八粥啦!喝腊八粥啦!”听到学校里广播的通知后,我忍不住的在教室里叫了起来。同学们的眼光齐刷刷地向我看来,异口同声地说:“看你就是个吃货”。我向他们做了个鬼脸,嘴里轻轻地念叨着,“好像你们都不想吃似的。”

没一会儿,就有两个不熟悉的叔叔抬着一大篮东西向教室走来,我想肯定是腊八粥来了。

果然,他们走进教室就给我们每人送上一碗碗装的腊八粥。“谢谢叔叔!谢谢叔叔!”我接过腊八粥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盖子,一阵阵浓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我拿起勺子盛了一口粥就往嘴里送,哇!又甜又糯的粥滑进嘴里,嗯,真好吃!我一边吃一边仔细地观察这盒暖暖的粥,心想,是用什么材料熬出来的粥啊,会有这么好吃?点了点搀在粥里的材料有不下二十种之多,其中有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棒子、葡萄、白果、菱角、红豆、花生……哇!“这粥里面的品种也太丰富了吧!难怪这么好吃”我对同桌说。“是啊,美味吧!”她津津有味地品尝着。

这时,她突然话题一转,问到:“你可知道这腊八粥是谁送来让我们吃的吗?”“不知道!”“我就知道你这个吃货就管好吃的,不知道去品味好吃以外的另一种味道!”“还有另外一种味道?”我感到疑惑。“告诉你吧,看你好奇的样儿?当然,允许你一边喝粥一边听!”同桌平时知道的八卦最多,这时她又娓娓道来……

原来是这样的啊,我停下手中的勺子,对同桌说:“那我们还是得真心地感谢陈思奇的爸爸,把我们想的如此周到,在这样一个温暖的节日里,给我们大伙儿还这么多人都能吃上又温暖有美味的腊八粥!”“是的!”葛方冉微笑地静静点头,诺有所思……

不知不觉碗里的粥已被我吃得见底了,我慢慢懂得分享的快乐,那是腊八粥以外的另一种味道,美好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美味的腊八粥9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传统的腊八节,来跟大家聊聊在这节日里的食俗吧,那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真美味的腊八粥啊,真希望能够天天吃上这么好吃的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腊八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习俗要烧腊八粥吃。我叉嘴了:“那好,晚上我们就是吃八宝粥(概念模糊)。”妈妈后来告诉我这两者是不同的。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妈妈晚上下班回来烧。

中午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习俗要烧腊八粥吃。我叉嘴了:“那好,晚上我们就是吃八宝粥(概念模糊)。”妈妈后来告诉我这两者是不同的。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妈妈晚上下班回来烧。

“吃晚饭了”妈妈在厨房里喊。我赶紧走到桌子旁准备就餐,哇,粥里面东西真多:黄豆、蚕豆、胡萝卜、山芋、白萝卜丝、咸肉再加上米和菜正好八样。妈妈又告诉我:“腊八粥不一定就是说放八样东西,正好八样那完全是巧合。”没想到我理解又出错了。

妈妈烧得粥可真好吃:粉粉的蚕豆,甜甜的胡萝卜,山芋吃起来比胡萝卜还要甜,还有我最喜欢的.吃的肉类食品-----咸肉。结果我吃了一碗还想添,可是妈妈只给我添了一点点,她怕我吃撑着。后来妈妈说:“锅里面多呢,明天早饭还吃这个。”

听了这话我才舍得丢碗不吃,连忙点头:“好好好,耶!”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歌谣每每到腊八时,奶奶都会唱起来,因为过了腊八,就是快要到新年了,那时的.他们对于过年的渴望是极其强烈的,可现在的我们却对新年

每到除夕夜,爸爸妈妈还都要去工作,根本不能回来,但在腊八节在我们一家人却能聚到一起,因为都想再次忆起那腊八粥的味道。

奶奶的腊八粥在我眼里那可是一绝,在寒冷的冬天一家人围在火炉旁,那火炉上就架着腊八粥,一人捧着一个小碗,喝上一口,顿时一股暖意会涌上心头,那滋味可真是忘不了,喝完了就直接到锅里去盛,一家人其乐融融地诉说着这一年的许许,但那时好像所有的难事都被那腊八粥的味道吹散了,那味道一直一直飘到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并且还向远方飘去。现在腊八,虽然没有了火炉,没有了曾经那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味道,但人依旧没有变,还是那八口人,还是那腊八粥。

我问奶奶:为什么您总让家人们在腊八时必须回来喝上一碗腊八粥呢?奶奶笑了,问我:腊八粥中有几样东西啊?八样!我熬粥时添了几碗水?八碗!咱家有几口人呀?八口!

我时常想学着做腊八粥,但不知怎么,每次尝试都没有奶奶的味道,我看向奶奶那颤抖着的手,看爷爷脸上的皱纹,看着爸爸妈妈达达二妈那些许沧桑,我,或许明白了些什么,或许就在那一刻我长大了,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那腊八粥好像没有了从前的味道

现在我和弟弟每每到腊八,就会大早上跑到奶奶家去帮她准备食材,帮他品尝味道,爸爸妈妈达达二妈也会在中午过来,今年的腊八就是如此,但不同的是今年的腊八没有听到任何诉苦,抱怨的声音,都成了笑声,我们一家八口也围坐在一个桌子周围,桌子上就放着腊八粥,还是你一碗我一碗,一口喝下,还是那熟悉的暖意。哎!今年的腊八粥怎么有之前的温暖?而且好像也变得更加粘稠,那八样食材好像紧紧地粘在一起,不可分开,不可割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母亲的腊八粥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儿时的记忆中,每当迈进了腊月的门槛,母亲便开始扳着手指数起日子来,念叨着:“快到腊八了,又该给你们熬腊八粥喝了……”

在我小的时候,乡村还是比较贫困的,粥可谓是庄户人家的主食了。那年头,稠粥是不敢奢望的,生活不宽裕的家庭,因为舍不得多放米,有时稀得能照出人影儿。只有富裕点的人家,那粥才浓些,是真正的大米粥,人们就夸张地说成“竖勺子不倒”了。这粥,最好喝的当然还得数腊八粥,但除了过腊八节,寻常的日子里更是难得吃上一顿的。

每到农历腊月初八,母亲就会早早起床燃起炭炉给家人熬“腊八粥”。腊八粥的食材是很丰富的,除了可以选用米、豆等粮食作物之外,还可加入青菜、茨菇、荸荠、红枣、白果、莲子、杏干、核桃仁等蔬菜和干果混合煮成。听母亲说,据“腊八”一词中的“八”字,一般在配料时都是以凑齐八样为宜,搭配可随各人喜好而定。

熬“腊八粥”是很费时的,但母亲却总是很有耐心。她先将豆油在锅里烧热,再放进葱花和盐爆锅,然后逐步加入水和配料,待锅烧开后才会放点菜叶进去搅匀。其中,花生米是母亲用菜刀在面板上挨个切成碎块的,喝着母亲的腊八粥,每当嚼到里面的花生米时,感觉那味道真是格外的香。

腊月正是呵气成雾、滴水成冰的季节,每当从被窝里钻出来,浑身早已冻得发抖,然而一家人坐在饭桌前,围着一大锅香喷喷冒着热气的腊八粥,你一碗我一碗,一边品尝着香稠的美味,一边称赞着母亲的厨艺,待到额头上、鼻尖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时,那心窝里就别提有多温暖了!

冬去春来,物换星移,近三十年的时光一晃而过。如今,家乡人如果不怕麻烦,天天吃、顿顿吃腊八粥都不成问题了。前些日子回老家,我便嚷着叫母亲给我熬腊八粥喝,说城里的粥店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我就馋那一口。母亲笑了,说,还是等到腊八再说吧,现在别说在你们城里,就在咱乡下这也早成稀罕物了,谁还愿意去操那份心呢?

我没有坚持再要腊八粥,倒不是怕麻烦母亲,而是我觉得许多留在记忆深处的美食,只有让它尘封在心底,久经岁月的发酵,那味道才会是最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腊八粥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

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

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

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余香。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甘肃腊八粥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地区,腊八粥煮得很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地区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腊八粥的味道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天天盼着腊八,因为一到腊八节,就能喝上一碗腊八粥

上大学时一到那天如果不早起,饭堂就没东西了,便吃不上早餐。但如果赶巧在家,母亲会早早起来熬一碗腊八粥,那香味,让贪睡的我会一咕噜爬起来,好好地喝上一碗。但现在为人母了,虽常有早上来不及做,去外面吃的举动,但到腊八节这一天,可是一定要早起做腊八粥的。

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呵,吃了这么多年的腊八粥,我也没管它保佑不保佑,反正腊八吃粥的习惯是改不掉的,因为贪恋那碗腊八粥的味道

昨晚睡前本是想着泡上豆子的,睡到早上5点半,忽然醒来想起忘泡了,赶紧起来洗豆下锅,又眯了会,然后洗漱,炒菜。

我这一锅粥,放了小米、大米、薏米、绿豆、莲子、红枣、麦仁、花生仁、黑豆、姜豆等十来种,还没打开锅,那香味已经溢满了我的小屋。

清晨,因为这粥香而愈发迷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喜甜的人可以多加点糖,而不喜甜的适当少一点,总之味道可以由自己控制,早餐的时候,喝上这样一碗腊八粥真是让人十分满足,喝了以后,你一定还会想念着腊八粥的味道。

如今我也学会如何做腊八粥了,每次想念腊八粥味道的时候,我就自己煮上一大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腊八粥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加入咸肉、香肠、火腿、板鸭丁

小寒节气中就有一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上述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朋友们可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以及身体状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更适合自己的体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节喝腊八粥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今天是腊八节了,先问问好朋友们和八宝粥了么?很香吧?呵呵。谁没喝我请你喝哦~家里今天煮了一大锅呢!

早上我们和爸爸妈妈出去玩了,做了好长时间的车,有点不适应,(我们本来就有点晕车呢,哎!)一到家就躺到了床上。早上想出去拍点pp,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一张也没照成,反正景色也不怎么好,冬天一点绿色也没有。

因为在早上出去玩之前,妈妈就买好了做八宝粥的材料了,提前先泡在了水里,妈妈说这样煮的快。所以,中午一到家,就可以煮上喝了。

腊八节吃的就是丰富!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红烧肉呢~孩子们一般都喜欢吃肉吧!爸爸妈妈可不要说他们哦,因为都在长身体,吃的好是关键呢!

因为作业在昨天就写完了,今天就只背背书就行了。我费了好长时间才把英语的10篇口语作文背下来,也不需要死记,只是为下星期三的英语口语考试做准备,没次我们都是满分,这次也要加油哦!

腊八这一天过得好开心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怀念母亲的腊八粥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粥,现在无稽可考,敢肯定没有两千年历史。腊八粥是汉地人的风俗,起源于佛教,因此也叫“佛粥”。

距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摩耶夫人,是太子。感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二十九岁出家,隐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麦,瘦得前心贴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动,鸟儿在蓬乱的头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连禅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尘垢。遇到牧牛女苏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烂粥供养。不久太子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将不起此座。是夜,清风和煦,繁星闪烁。黎明时分,太子仰头刹那,望启明星豁然开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腐烂粥,就是杂粮放在一块熬的粥。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逐渐国内也兴起了“腊八粥”的风俗。喝腊八粥,一来纪念佛的成道,二来也祈求自己未来成佛的愿望,或者说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每年的腊八粥总会按时熬就的。那时家里穷,无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萝卜白菜之类。熬一大锅。弟兄好几个,吃的很香。母亲说腊八粥是团圆饭,全家人都应该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亲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来,时回来了,母亲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亲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继成家,全家人再也没机会围着锅喝香喷喷的粥了。身处江南,这里家家户户都喝腊八粥。单位的食堂也给职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时候,碗里盛的不仅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怀恋渐行渐远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妈妈告诉我说今天是腊八初八又叫腊八节,腊入节要吃腊八粥

凌晨五点半,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就开着车去清风庵。因为时间很早,路上很宽敞,几乎看不到行人和车。一路我们有说有笑,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哇,这里的人可真多。有很多的爷爷、奶奶在忙着煮粥,也有很多人的吃粥,也有很多人在拜菩萨,可真热闹。听奶奶说,吃了腊八粥,明年大丰收。我迫不及待的就拿来一碗粥就吃起来,粥东西还真不少,有花生、白果、莲子、桂圆等等。粥喝起来又香又甜,使人也暖和了,真好。来年还来吃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

全文共 1216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腊八粥寓意

祭祀的供品,祈福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祷祝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施恩。

古时干物称腊。到年终十二月祭神时,蔬菜水果谷物等全都变成干物了,祭祀用的供品也就全都是干物。后来供品由原来的各种干物,逐渐演变成腊八粥。

赠送亲友,联络感情

祭祀完后,邻里乡亲,亲戚朋友之间,有互相赠送腊八粥的习俗。你家送过来,我家送过去,送的人要客气地说是请对方尝尝自家的味道,受者很高兴地道谢。

也许这家的腊八粥中多得是豆类,也许那家的腊八粥中多的是谷类,这家是甜的,那家是咸的,,......就在互相品尝腊八粥的过程中,一起分享收获后的喜悦,加深亲友间的感情。

舍粥,行善积德

旧时,大户人家往往会多多地熬制腊八粥,将腊八粥施舍给穷人、乞丐、孤寡者,在这寒冷的冬天,热腾腾的腊八粥既可果腹,亦可御寒,对穷人是一种享受。

而对施舍者来说,也是一种功德。

食材五行俱全,强身健体

腊八粥的食材丰富,花生、大豆、绿豆、赤小豆、芸豆、蚕豆、核桃、粳米、薏米、小米、大米、桂圆、龙眼、红枣、桂花、红薯、松子、乳蕈、白果、百合、莲子、柿子、板栗、蜜饯、......等等,各地各家各有不同。

色彩各异的食材让腊八粥五彩缤纷,令人食指大动。

周易五行理论认为,绿色属木,主肝胆;红色、紫色属火,入通与心;黄色属土,入通于脾;白色属金,入通于肺;黑色、蓝色属水,入通于肾。

腊八粥的食材五行俱全,对五脏具有补益作用,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特别搭配的八宝粥,增旺五行人运势

有人就根据自己的命理五行,在腊八粥食材的选择上,特别挑选自己五行所喜的食材,将进食这样的腊八粥作为增旺自己运势的一种手段。

腊八粥食材汇集全年各季,庆贺丰收

古人是非常讲究吃应季食品的,固然这也和当时的条件有关系。即便是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喜欢吃荔枝可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却也只局限于应季的时候。

冬季万物萧条,相对而言,没有什么正好应季的食材。但是,腊八粥中的各种食材,却几乎汇聚了一年中各个季节的收获。只不过,蔬菜水果谷物等都成了干物。

这种食材的大汇总,相当于向天地、神灵、祖先展示这一年来的收获,庆贺今年的丰收,并祷祝祈求上苍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土地肥沃,昆虫不作,灾害不生,再来一个好收成。

御赐腊八粥,皇恩浩荡

旧时,为了表示皇恩浩荡,与民同乐。天子要御赐腊八粥给皇子、大臣、侍卫、宫女、百姓;还向寺院发放米、果等食材,一方面供僧侣食用,另一方面让他们分给更多的人。

相传,雍和宫的腊八粥香飘数里,周围的人们都会闻香而来。

福寿粥,积福惜福

据说,福寿粥最初源于杭州天宁寺,寺中僧人每日把剩饭晒干,腊八时将这一年的干剩饭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说吃了可以增福增寿。

后来,很多寺庙也在腊八节这天将腊八粥赠予信众,称之为福寿粥。

通过介绍,大家对腊八节吃腊八粥的寓意了解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一串香甜的葡萄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是盛产葡萄、香蕉、西瓜等水果的季节。我偏爱吃葡萄,这是由于葡萄又酸又甜,不仅能让人回忆起快乐的时光,也能让人记起痛苦的时候,因此,我在从多水果之中选择了葡萄。

就在前几天,我晚上回到家后,看到桌上的葡萄,我顺手拿走了几个大葡萄,在吃完葡萄后我就上床去了。虽然我已经睡在了床上,但我还是回忆起了以前令人苦恼的事情,更引起了我对爷爷的思念。虽然爷爷早已离我而去,但我对爷爷的思念会永远存在,这使我将对爷爷的思念会永存心底。爷爷去世前经常给我买葡萄吃,这使我流下了深情的眼泪。

我亲爱的爷爷啊!您在高山的顶峰注视着我,您在遥远的天空之上关注着我的成长,您永远也没有离开我,您会帮助我去克服困难。您一直像光一样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您一直教我怎样去克服困难;您一直尽力为我的学习道路作铺垫。您是我最忠诚的伙伴,更是我人生的指路明灯。

您在我小时候喂我的每一颗葡萄都是甜的,这是您对我的百般呵护,在您逝去的这些日子里,我的脑海里都是您的背影,都是您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和深刻印象。

在我小时候,您让我在儿童节给父亲写信,当我不会写时,您总是耐心的教我,每一个字,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语,您都是那样的细心。我怀念着你我一同度过的时光,他像流水一样流逝,像葡萄一样有酸有甜,您和我将一同迎来美好的明天,一同回首过去的世界。

我亲爱的爷爷,您用那无形的双后,向我展示着您的风采;您用那永不褪色的眼光注视着我,告诉我前行道路的艰难;您用那亲切的话语,告诉我许许多多的小故事大道理。让我明白做人的道理;让我尝尽人间疾苦;让我勇敢的战胜困难。让我有勇气、有毅力、坚持不懈的去完成人生的目标。

爷爷,我真的很想你,你在哪里呀?我非常想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腊八粥》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清·李福

清代《清嘉录》引用了李福的《腊八粥》一诗: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用以供伊蒲,藉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走,一路吞声泣。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敦。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偿,嗟叹复何益。安得布地金,凭杖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粒。

《腊八粥》详尽地描述了腊八粥的起源和制作方法,同时还反映了旧时荒政歉收、百姓饥饿和佛寺施粥的情景,思想内容极为深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粥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清)李福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

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

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

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

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

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

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

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

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

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

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