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香甜的腊八粥作文(汇编20篇)

腊八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掺在白米中的五谷杂粮总计不下20种,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故又称“福寿粥”。下面是喝腊八粥作文范文,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3597

作文

249

腊八节作文:甜甜的腊八粥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每年的腊月初八,母亲都会给全家人熬一锅香甜可口的腊八粥。那时的生活很清苦,没有太多的东西用于做粥的配料,可是母亲。总会想尽办法给我们做上热腾腾的腊八粥。母亲把事先煮熟的红豆、绿豆、花生和淘净的大米、小米、黏米、芝麻一起倒入大锅中,盖上锅盖,在灶里架好火。待开锅后,母亲隔一段时间用饭勺搅几下,防止粘锅,随着锅里咕嘟咕嘟冒起的泡泡,腊八粥的香味顿时溢满了整个土屋。

手捧着盛满香喷喷腊八粥的大碗,心里感觉幸福极了。急不可耐地吃上一口,甜甜的粘粘的滑滑的感觉让我爱不释手。香甜可口的腊八粥,暖和温馨,给全家人平添了一种过年前的节日气氛。那时我只是觉得腊八粥好吃,而没有想得太多,直到之后离开了家,才越发感受到这其中承载着母亲太多的辛劳,太多对子女的美好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非常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非常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与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有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美味的腊八粥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最香甜的蛋糕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滴水在大海中才能得到永生,生命在团结中才能绽放光芒”中国有56个民族,只有56个民族团结一心,才能使国家更加强大。

民族团结的故事人人都在写,每个人都有让自己感动的民族团结的故事,我当然也有。那是在五岁的一件事……

妈妈外出打工,照顾不了我们姐弟三人,姐姐和弟弟在奶奶家,而奶奶一个人也照顾不过来我们三个,妈妈只好带着我一起来到新疆,平时,妈妈干活,我就在旁边一个人玩。妈妈在新疆结识了许多朋友,其中,有一个维吾尔族阿姨非常喜欢我,妈妈忙不过来时就是这位维吾尔族阿姨陪我玩,我也很喜欢这位维吾尔族阿姨。妈妈每天都很忙,就把我交给这位阿姨照顾。

后来,我直接到阿姨家里去住,妈妈为了我们,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连喘一口气的时候都没有。相对阿姨来说,阿姨就显得清闲许多了,每天都陪我玩。

过了一年,到了我的生日,我都不记得了,晚上,我正看着电视,灯“忽”的一下灭了,随着“祝你生日快乐……”的歌声,阿姨捧着一个特别大的蛋糕走了过来。我才猛地想起今天是我的生日。

我们吃着蛋糕,在欢声笑语中愉快的度过了我的生日……我认为,那是我吃过最香甜的蛋糕!

在阿姨捧着蛋糕走过来时,我真想叫阿姨一声“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难忘的腊八粥_250字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又到了,每逢腊八节都要吃腊八粥,但是今天我却吃到了让我难忘的腊八粥。

在郊区开会的妈妈在不停地忙,终于说在这天来和我们团聚,可是中间却发生了有趣的事。晚上,妈妈给爸爸发了条短信,内容是“今天晚上我回去看你们,给我做点儿好吃的。”但是,由于爸爸不认真,读成了“今天晚上我回家看你们,我给你们做点好吃的”看完后,爸爸很奇怪,一般都是爸爸做饭,妈妈怎么想起来做了呢?因此,我和爸爸一直等,等到九点多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妈妈问爸爸:“晚上做什么好吃的啦?”爸爸说:“等你做呢。”妈妈说:“我不是让你做嘛?”爸爸把短信找出来,仔细读了一遍,说:“哎呦,我给读反了。”

最后,我们以方便面来充当腊八节的腊八粥,这真的是最难忘的腊八粥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腊八粥的来历_600字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据说当年朱元璋在监牢里受苦时,当时正是冬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里刨找出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把这锅杂粮粥命名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于是他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

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这一天,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用大米、红米、江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黄豆、莲子等,通宵熬煮而成。这样熬成的腊八粥,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除腊八粥外,还有腊八面等风味食品。它既可滋补身体,又是人们喜庆丰收的一种形式。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夜间一天比一天短。从这天开始,人们就等着过春节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一碗腊八粥作文350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那天傍晚,天空飘着雪花,我手捧一碗从牛通社领来的灵隐腊八粥,给我们小区的环卫工人叔叔送去。

记得我们搬进这小区已近十年,每天都能看见他们夫妻俩忙碌的身影。凌晨五点不到,他们就已经坚守在岗位了,有时从半梦半醒之间总能听见他们哗哗挥动大扫帚的声音,也能听见整理垃圾桶

时发出呯砰之音。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一身橙色的工作服和大扫把与他们相伴,上小学的女儿一直都是自己去学校,每天走着15至20分左右的路程,听说只有偶尔在超市里就是最快乐的。

我把腊八粥双手递给叔叔:“叔叔,辛苦您啦,这碗灵隐腊八粥送给您!”

他连忙脱掉手套,布满老茧的双手接过我手中的粥,雷锋帽下的那张黝黑的脸绽开了灿烂的笑容,还不停地向我道谢。

华灯初上,初雪仍在飞舞,愿这碗腊八粥给他们带去新一年的祝福,一家人甜甜美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人们家里穷,每到年终岁末,大人们便把一些红枣、核桃、红豆、小米等在腊月初八这天熬成粥,谓之为腊八粥。那么,为什么腊八粥会和佛教徒联系起来了呢,中国人过腊八是怎么回事呢?

传说,腊月初八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在他得道成佛之前,为了苦求人生真谛他曾走遍名川大山。有一天,他走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因长途跋涉,饥饿难忍的他昏倒在地。这时,一位牧羊女赶来,把自己带的杂粮干果剩饭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的喂他,最后把他救活了。

后来,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

为了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佛门弟子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腊月初八这天按照牧羊女熬粥投料的比例,如法炮制,熬成粥施舍给人们,最后由佛门善事扩展为民家习俗。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腊八粥的由来300字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我国古代天子国君农历每年的十二月要用干物进行腊祭,敬献神灵。腊祭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祭祀;二是祷祝。祭祀是祀八谷星神,用干物敬献,表示庆丰收之意。干物称腊,八是八谷星神,故称腊八。在时间上,腊祭又是在农历每年的腊月初八日进行的。腊月初八日亦称腊八。祷祝是腊祭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是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确保农业丰收。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用干物祭祀八谷星神,进行祷祝,称为腊八祝或称蜡八祝,祝与粥同音,于是就于每年的腊月初八日,将蔬果干物搅和在一起,煮熟成粥,敬献农神,以表示庆丰收之意,并进行祷祝。用腊八粥来谐音腊八祝的意思,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含义是用干物煮粥,敬献农神,进行祷祝,祈求保佑,以庆丰收。

关于腊八粥的内容和做法,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说:“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物,合水煮熟,外用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白糖、红糖,琐琐葡萄等,以作点染。”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腊八粥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午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习俗要烧腊八粥吃。我叉嘴了:“那好,晚上我们就是吃八宝粥(概念模糊)。”妈妈后来告诉我这两者是不同的。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妈妈晚上下班回来烧。

中午的时候,妈妈说今天是腊月初八,按习俗要烧腊八粥吃。我叉嘴了:“那好,晚上我们就是吃八宝粥(概念模糊)。”妈妈后来告诉我这两者是不同的。于是大家商量决定:妈妈晚上下班回来烧。

“吃晚饭了”妈妈在厨房里喊。我赶紧走到桌子旁准备就餐,哇,粥里面东西真多:黄豆、蚕豆、胡萝卜、山芋、白萝卜丝、咸肉再加上米和菜正好八样。妈妈又告诉我:“腊八粥不一定就是说放八样东西,正好八样那完全是巧合。”没想到我理解又出错了。

妈妈烧得粥可真好吃:粉粉的蚕豆,甜甜的胡萝卜,山芋吃起来比胡萝卜还要甜,还有我最喜欢的.吃的肉类食品-----咸肉。结果我吃了一碗还想添,可是妈妈只给我添了一点点,她怕我吃撑着。后来妈妈说:“锅里面多呢,明天早饭还吃这个。”

听了这话我才舍得丢碗不吃,连忙点头:“好好好,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味的腊八粥900字

全文共 793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传统的腊八节,来跟大家聊聊在这节日里的食俗吧,那就是吃腊八粥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前一天,奶奶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世界,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声音,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真美味的腊八粥啊,真希望能够天天吃上这么好吃的腊八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嘉庆,望着眼前那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不禁回想那段遥远而又美好的家乡时光。

小时候,我是待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的。而爷爷奶奶的家则坐落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小村庄里。山清水秀,民风更是淳朴。整个村儿都像是一家人一般,毫无芥蒂生分。各家互相扶持,谁家有难,都会拉上一把。对待孩子,也是一视同仁,可以说村里的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谁家有喜事,村里也会一同庆祝一番。

而像过年这种大事,自然更是热闹非凡。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挂红灯。有些家里已经布置好的,还去帮邻里乡亲打打下手。孩子们扎堆的聚在一起,穿着新衣,拿着鞭炮,嬉戏追逐,一张被冷风冻得通红的小脸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路上随处可见互相拜年道吉的人们,好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然而最令人期待的却是夜晚。当夜色来袭,每家每户都亮起了灯,刹那间,灯火通明,温暖的橘红色灯光仿佛将这周身的黑暗都融化掉了,让人觉得温馨安宁。所有人都已在日暮时分吃过饭了,但此刻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朝村口的空地走去。空地上不知何时摆满了桌椅碗筷。几位婶婶站在几只大桶旁边,笑眯眯地招呼着来人。打开大桶一看,却是满满的腊八粥。小孩儿是最馋的,迫不及待地捧着碗筷在一旁眼巴巴的望着,大大的眼睛湿漉漉的,看着甚是可怜。见此状况,几位婶婶一边捂着嘴偷笑,一边盛上一大碗腊八粥。还不等放凉,又心急火燎地喝上一大口,刚入口中,便感到一股滚烫,免不了伸出舌头像狗一样哈哈喘气,那龇牙咧嘴样子要多狼狈有多狼狈。几位婶婶却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调侃道:“瞧那猴急样儿,也不知烫,跟赶着投胎一样。”一阵面红耳赤,却忍不住粥的诱惑,用勺子舀上一大勺,放在唇边吹了吹,便急忙忙地往嘴里送,不到一会儿,眼睛便睁的如铜铃一般,流光溢彩,随后又赶忙舀上好几勺,时不时摇头晃脑,含糊不清地嘟囔道:“好……好……嗯嗯……好……好……吃。”那贪食的小模样儿,甚是有趣,又引得大人一阵打趣。再看那腊八粥,全都是村里人自己种的东西做的,颗颗米粒晶莹剔透,红枣。桂圆。花生无一不浑圆饱满。不仅卖相好看,香气更是浓郁,萦绕在瓷碗上方的袅袅雾气带着来自腊八粥的浓香扑鼻而来,沉睡着的饿饿感像是被唤醒,叫嚣着要其吞之入腹,一勺下去,一股蜜甜在舌尖化开,直流入心底。此等魅力,怪不得令孩童如此眼馋。

等到吃饱喝足,孩子们一脸餍足的样子活像一只只在阳光下小憩的猫咪,一副慵倦的情态。此时的大人们也正把酒言欢,男人们高谈阔论,女人们谈论家常,上了岁数的老人聚坐在那棵百年菩提树下,安静仔细的`端详着一切,眼里是说不出的幸福与满足。

我追忆良久,终回现实。望着桌上那几只孤零零的碗。思索许久,终是下定决心,盛上几碗腊八粥,来到邻居门前,空荡的走廊里一片寂静,想要敲下去的手迟疑了,唉叹一声,又重回屋里。

或许,我们之间隔得并不是一道门,而是心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正宗的腊八粥做法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正宗腊八粥的的做法教程

1、将豆类和米类分开,清洗干净;

2、买的是分好包装的,这样可以根据食材本身的需要来浸泡;

3、在豆类中加入清水,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一夜,没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4个小时;

4、继续在米类中加入清水。有时间可以浸泡半天,没有时间可以浸泡2小时;

5、先将豆类放入锅中,煮20分钟左右,再倒入浸泡好的米类,熬煮45分钟左右;

6、待粥微微浓稠时放入蜜枣,继续熬煮片刻即可离火。放入冰糖,即可实用。

正宗腊八粥的做法技巧:

1、买的是分好包装的,这样可以根据食材本身的需要来浸泡;

2、在豆类中加入清水,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一夜,没有时间的话可以浸泡4个小时;

3、继续在米类中加入清水。有时间可以浸泡半天,没有时间可以浸泡2小时。

4、如果口味比较淡可以不放盐,因为腊肉本身就有有咸味。

正宗腊八粥的营养与功效: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虚、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为温补强壮品。其中所含淀粉为支链淀粉,所以在肠胃中难以消化水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做腊八粥作文400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腊八节这一天,奶奶都会给我们熬一锅腊八粥的。那天早上,奶奶早就拎着满满一袋子菜回到家里,开始在厨房里忙碌起来,叮嘱我和爸妈下午早点回家喝腊八粥。传说,在古时候,是因为恶鬼总在农历腊八这天出来吓唬小孩。然而这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单怕赤(红)豆,所以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于是大人们便用赤(红)豆、绿豆、花生、葡萄干熬成腊八粥,也就是八宝粥。

而我奶奶腊八粥却更丰富多彩:有米、胡萝卜、青菜、花生、黄豆、莲子、白果、豆腐、木耳、红枣等多种食材,以前奶奶煮腊八粥时我总爱在旁边看着,奶奶一次性在锅里加足了水,先将黄豆、莲子、白果、绿豆、花生熬至半熟,再放入米和少量的糯米一起熬,煮粥要用大火,等米开花了,奶奶才加入青菜、胡萝卜、豆腐等,然后用文火熬,边熬边搅拌,奶奶说,这样粥才不会糊。望着一锅色泽艳丽芳香馥郁的腊八粥,顿时你会垂涎三尺,用勺子舀一点粥,细细品味,会让你觉得这不是粥而是一个小型的豆类展示会。特别是豆子的清香味道配上米的香醇,那味道真是无法形容。

晚上,我们一家人喝着腊八粥,说着腊八事,奶奶说,姨奶奶家在山东,她们每年还要在腊八这天泡上的蒜头,到除夕那天,蒜头不再是白色,而是绿色或黄色。绿色的蒜头绿得晶莹剔透,犹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黄的蒜头则一个个味道甘甜,但我们四川人不怎么吃,听了奶奶的话,我嚷着叫奶奶教我做腊八蒜,奶奶拗不过我,就教我做了腊八蒜。我按照奶奶的吩咐从橱柜里找出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密封罐,接着将蒜头去皮放入罐中,最后将陈醋放入密封罐中,盖好盖子,将一罐腊八蒜放入坛中。今年姨奶奶来了,我要给她一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粥的来历

全文共 2936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节,也俗称“腊八”,是古代庆祝丰收、感谢先祖和神灵的一种古典祭祀仪式。因为在每年的最后一个月举行,故称这个月份作为腊月,把进行仪式的这一天称为腊日。这个节日是古人用来祭祀自己先祖神灵并且祈求新的一年能够收获丰硕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到中国,佛教为了加强在中国的影响力,特意把腊八节作为佛成道日。在这一天,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喝腊八粥和吃腊八蒜的生活习俗。

腊八粥还有一个另一个名字叫“七宝五味粥”。在中国喝腊八粥的传统,已有长达一千多年的渊源。每逢腊八节这一天,上至皇家,下到黎民百姓,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可以说,只要你生活在那个年代,腊八粥就不可能离开你的生活,因此也留下了许多有关腊八粥的诗句传说。

到了宋朝的时候,腊八粥的风俗更是在当时广为流传。在皇宫里,皇帝皇后都要向劳累了一年的文武大臣、还有侍卫太监宫女赐下腊八粥。并向佛道寺院发放食用的米等供给他们食用。民间还要合家聚在一起享用腊八粥,而且还要把腊八粥送给亲朋好友等人,感谢他们一年来的帮助,也对他们给予美好的许愿和祝福,希望来年的健康。

在中国这个讲究吃的土地上,尤其是节日里的腊八粥,可以说是做法品种多多。让你能每年的腊八节都体会不同的滋味和品种。而且腊八粥的用料十分广泛,栗子、杏仁、桂圆无一不可,你也可以加入葡萄、花生、红豆。可以说,基本上能满足每一个人的口味。到了这一天,你不用担心你吃不到你喜欢的那一款,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

所以,到了腊八节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安心坐在家里,和家人喝上一碗温暖的腊八粥,在寒冬中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珍惜这种福分。

腊八粥典故

说起腊八节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知道的人就屈指可数了。

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百丈清规》说:“腊月八日,恭遇本师释迦如来大和尚成道之辰,率比丘众,严备香花灯烛茶果珍羞,以申供养。”寺院在这天举行诵经,

典故一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时过一独木桥,牛一滑跌下了桥,将腿跌断。老财主气急败坏,便把他关进一间房子里不给饭吃。朱元璋饿得够呛,忽然发现屋里有一鼠洞,扒开一看,原来是老鼠的一个粮仓,里面有米、有豆,还有红枣。他把这些东西合在一起煮了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又想起了这件事儿,便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粮豆混在一起的粥。吃的这一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典故二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 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典故三

早先年,有这么一个四口之家,老两口和两个儿子。老两口非常勤快,一年到头干着地里的庄稼活。春耕夏锄秋收,兢兢业业奔日子。家里存的各样粮食是大囤满、小囤流。他们家院里还有棵大枣树,老两口精心培育,结出的枣又脆又甜,拿到集上去卖,能卖好多好多银钱,小日子过得挺富裕。

老两口紧紧巴巴地奔日子,就为给两个儿子娶上媳妇。

眼看儿子一天天都到了该娶媳妇的岁数了,老两口也都老的不行了,老父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种庄稼;老母亲临死的时候嘱咐哥俩儿好好保养院里的枣树,攒钱存粮留着娶媳妇。

四口之家现在光剩下哥儿俩过日子了。哥哥看到这大囤满小囤流的粮食,对弟弟说:“咱们有这么多的粮食,够了,今年歇一年吧!”

弟弟说:“今年这枣树也不当紧了,反正咱们也不缺枣吃。”

就这样,哥儿俩越来越懒,越来越馋。光知道一年一年吃喝玩乐,没几年就把粮食吃完了,院里的枣树呢,结的枣也一年不如一年了。

这年到了腊月初八,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可吃的了,怎么办呢?哥哥找了一把小扫帚,弟弟拿来一个小簸箕,到先前盛粮食的大囤底、小囤缝里扫呀扫的,从这里扫来一把黄米粒,从那里寻出一把红豆来,就这样,杂粮五谷各凑几把,数量不多,样数可不少,最后又搜出几枚干红枣,放到锅里一齐煮了起来。煮好了,哥俩吃起这五谷杂粮凑合起来的粥,两双眼对望,才记起父母临死前说的话,后悔极了。

哥俩尝到了懒的苦头,败子回头,第二年就都勤快了起来,像他们的父母一样,不几年就又过上了好日子,娶了媳妇,有了孩子。

为了记取懒的教训,叫人千万别忘了勤快节俭地过日子,从那以后,每逢农历腊月初八那天,人们就吃用五谷杂粮混在一起熬成的粥,因为这一天正是腊月初八,所以人们都叫“腊八粥。”

腊八粥的做法推荐

材料:花生: 40克,黄豆:40克,薏仁: 40克,红豆 : 40克,红枣:6--8个,莲子: 15克,桂圆肉: 30克,糖:1/2杯,水:10杯

1、花生、黄豆、薏仁、红豆洗净后泡水4*6小 时。

2、放入锅中加水10杯、将豆子煮至软熟。

3、糯米洗净加入红枣煮约25分钟,将煮熟之豆 子及桂圆一起加入熬煮约20分钟,入糖煮开可熄火。

咸腊八粥做法,咸法中有豆制品、肉丁或腊肠。

作法:

材料:小米、玉米、黄豆、绿豆、红豆各2汤匙;配料:碎猪肉约100克,莲子、栗子数粒,盐少许。

先把各种豆类在冷水里浸30分钟,滤干;莲子去心,栗子去皮;水烧滚,先将豆类放入煮约15分钟,再放入其他材料,水再滚后用慢火煮约45分钟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咸味腊八粥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原料:大米适量、胡萝卜2根、熏干2块、青笋1根、香菇7-10朵、木耳少许、猪肉馅半斤、虾仁5-8个、盐少许。

做法:1.先将米淘净,放入砂锅里,加水后煲煮。

2.将猪肉馅放入锅里,待开锅后撇去泡沫。肉馅尽量选用较瘦的猪肉馅。

3.将虾仁洗净放入锅内。

4.将事先泡发好的香菇切成约3毫米小丁,再将泡好的木耳切碎一同倒入锅内。

5.把胡萝卜切成约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6.15分钟后,将熏干也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7.10分钟后,将青笋切成3毫米的小丁,放入锅内。

8.期间应经常搅动粥,避免粘锅。30分钟后,加少许精盐后即可出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制作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好香啊。”农历腊八的早上,一起来,我就闻到了一股香味,匆匆穿好衣服,来到饭桌前。这时,一碗粥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正准备拿起筷子好好品尝一番,妈妈突然走过来笑笑说:“小馋猫,你知道这是什么粥吗?”

我摇了摇头。

“这个是腊八粥,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妈妈说着,拿起勺子了一点粥,吃了下去。“说起腊八粥的来历,那就悠久了。你想不想听?”

我开心的笑了:“肯定啦,了解一下也好嘛。”

妈妈念念有词的讲解着腊八粥的来历:“好了,我开始讲了: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修行,云游四海。有一天,他因饥饿和劳累昏倒在野外,被一放牧女童发现,女童急忙跑回家寻找食物。可她家境贫寒,缺衣少食。自己家种的杂粮都快吃光了,只剩下很少的几粒米。姑娘向来慷慨大方,乐于助人,她将每个粮袋子底下所剩无几的粮食搜罗在一起,加上一些自家种的果仁,用清泉水煮了一大碗粥,端到佛祖面前,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吃了香喷喷的粥后,很快苏醒过来,并跑到附近的河中洗了澡,坐在菩提树下静思,终于在腊月初八这天悟道成佛。后来佛教信徒就在每年腊月初八煮粥供佛。所以,腊八粥又称佛粥。每到这一天,寺庙里的僧众将募化来的斋粮煮成稀饭,来供奉神佛,将佛粥供过之后,再分给穷人食用。后来,腊八粥流传开来,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南宋诗人陆游留下了这样的诗句:‘今朝佛粥更相赠,更觉江村节物新。’腊八粥作为民间的吉祥食品相互赠送,寓意一年之末的大丰收以及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从此,每年农历腊八,人们都要吃腊八粥了。”

我用汤勺轻轻地在碗里的四周划了几下。然后,舀一勺放进嘴里,粥熬得烂烂的,不用嚼,很快融化了,嘴里还留有余香。喝下了这碗腊八粥,我的心就暖了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腊八粥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从我很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很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腊八粥小记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喝腊八粥,现在无稽可考,敢肯定没有两千年历史。

距今两千五百五十五年,佛诞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父亲净饭王,母亲摩耶夫人,自己是太子。感于人类对生老病死的苦恼,二十九岁出家,隐居雪山修道。起初每日食一麻麦,瘦得前心贴到后背。由于如如不动,鸟儿在蓬乱的头上筑巢。越六年,未得道。起身到尼连禅河洗去了身上多年的尘垢。遇到牧牛女苏耶妲,牧女以牛奶和腐烂粥供养。不久太子面色红润,身体康健。于是跌坐菩提树下发愿,若不成佛,将不起此座。是夜,清风和煦,繁星闪烁。黎明时分,太子仰头刹那,望启明星豁然开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腐烂粥,就是杂粮放在一块熬的粥。东汉永平年间佛教自阿富汗传入中国后,逐渐国内也兴起了“腊八粥”的风俗。喝腊八粥,一来纪念佛的成道,二来也祈求自己未来成佛的愿望,或者说希望得到佛的哀佑。

我的母亲没上过学,连自己的名字也不认识,每年的腊八粥总会按时熬就的。那时家里穷,无非用的是大米小米萝卜白菜之类。熬一大锅。弟兄姐姐好几个,吃的很香。母亲说腊八粥是团圆饭,全家人都应该吃。有年二哥不在家,母亲把粥盛一大碗珍藏起来,春节时哥哥回来了,母亲看着哥哥把粥吃了。

母亲去世多年了,哥哥姐姐都相继成家,全家人再也没机会围着锅喝香喷喷的粥了。身处江南,这里家家户户都喝腊八粥。单位的食堂也给职工煮粥喝。明天早晨我端碗时候,碗里盛的不仅是古老的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久久怀恋渐行渐远的亲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腊八粥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从我很小的时候,每年奶奶都要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由红枣、糯米、桂圆、花生、葡萄干等很多种干果粮食一起熬成的。腊八粥吃起来非常香,由于放了红糖,也非常甜,真是两全其美。奶奶每年都煮一锅腊八粥,就是我们一大家子每人喝两碗都喝不完,我奶奶说过,腊八粥是由十八种干果、红糖和糯米煮成的,这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天上的十八罗汉,让他们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所以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全家人都要喝腊八粥,喝少了奶奶生气,喝多了奶奶开心。

每到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最讨厌的一天。因为我小时候比较喜欢喝腊八粥,可是一年过去了,二年过去了,三年过去了……每年都得喝这种粥,慢慢地我就讨厌喝腊八粥,可是奶奶有办法让我喝腊八粥,奶奶说:“你要是不喝腊八粥,我今年不给你压岁钱。”天呢,奶奶没压岁钱怎么行呢?所以这腊八粥啊,不喝也真不行。

为了压岁钱我一定要坚持住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腊八粥作文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谚语。今年的期末考试正好赶在了腊八节这天。在考场紧张地度过了一上午,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寒假生活。

当天下午,妈妈带着我来到了外婆家。我像往常一样直接冲向了厨房,只见灶台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食材。我好奇地问正在忙碌的婆婆:“您又准备给我做什么好吃的呀!”婆婆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来煮粥喝。”我疑惑地问:“煮碗粥需要这么多食材?”婆婆神秘地告诉我:“这可不是平时喝的粥。”

我带着不解出去和太太聊了会儿天,一晃到饭点了。只见婆婆端上来一碗香喷喷的粥,里面有红薯、芋头、红豆、绿豆、红枣……尝上一口,咸香爽口,婆婆说这是腊八粥

妈妈说腊八节是古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他们用一年收获的各种农作物煮成腊八粥,礼敬百神、祭祀祖先。感谢神灵赐给他们的农业果实,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