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典的作文汇编20篇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然而中国古典的古典文学也是源远流长,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古典的作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自己的感悟。

浏览

5596

作文

61

苏州古典园林五年级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园林参观。我是你们的导游,姓潘,就叫我小潘或潘导好了。下面就让我带你们去参观吧!

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那里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

现在我们来到了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它位于苏州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一处园林,也是苏州园林的代表作。你们看,拙政园建筑布局是不是疏落相宜、构思巧妙,风格清新秀雅、朴素自然?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主要建筑有远香堂、雪香云蔚亭、待霜亭、留听阁、十八曼陀罗花馆、三十六鸳鸯馆等。下面大家拍拍照吧,小心点,不要掉到水里或乱扔垃圾了!

参观了拙政园,现在大家跟我来到了沧浪亭。沧浪亭是苏州最古老的一所园林。沧浪亭园内以山石为主景。瞧,迎面一座土山,沧浪石亭便坐落其上。假山东南部的明道堂是园林的主建筑,此外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衬映。造园艺术与众不同,未进园门便设一池绿水绕于园外。山下凿有水池,山水之间以一条曲折的复廊相连,多美丽啊!

下面大家看到的是狮子林。是苏州四大名园之一。因园内石峰林立,多状似狮子,故名“狮子林”。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主要建筑有燕誉堂、见山楼、飞瀑亭、问梅阁等。狮子林主题明确,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最后,让我们参观留园。留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明代。留园占地约50亩,中部以山水为主,是全园的精华所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留园内建筑的数量在苏州诸园中居冠,充分体现了古代造园家的高超技艺和卓越智慧。

现在,我们已经把苏州园林的几个名园都不得参观完了。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游览这些名园,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的支持!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歇后语

全文共 3780 字

+ 加入清单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 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贾宝玉住在小西屋——到哪儿说哪儿 正白旗的曹雪芹——真个别

个二爷的蓝点颏——又哨起来了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一)红楼梦中的歇后语

1膊折了往袖子里藏——自掩苦处(第7回 焦大)

2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第16回 王熙凤)

3借剑杀人——不露痕迹(第16回 王熙凤)

4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第16回 王熙凤)

5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 王熙凤)

6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第16回 王熙凤)

7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第25回 彩霞)

8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宴席(第26回 红玉)

9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第19回 李嬷嬷 )

10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扣了环了(第30回 王熙凤)

11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第30回 金钏)

12九国贩骆驼的——到处兜揽生意(第46回 鸳鸯)

13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儿(第46回 鸳鸯)

14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第46回 鸳鸯)

15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 贾珍)

16聋子放炮仗——散了(第54回 王熙凤)

17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儿(第60回 芳官)

18仓老鼠和老鸹去借粮——守着的没有,飞着的有(第61回 柳氏)

19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第65回 尤三姐)

20见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第65回 尤三姐)

21耗子尾巴上长疮——多少脓血儿(第68回 王熙凤)

22顶梁骨走了真魂——吓得要命(第68回 王熙凤)

23锯了嘴子的葫芦——没口齿(第68回 王熙凤)

24小葱拌豆腐——清的清白的白(第74回 王夫人)

25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富余也不能(第75回 鸳鸯)

26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 贾母)

27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 王熙凤)

28焦了尾巴稍子——绝后(第117回 众人 )

(二)西游记中的歇后语

1蛇头上苍蝇——自来的衣食(第28回 妖怪)

2乍入芦芋——不知深浅(第32回 孙悟空)

3皮笊篱——一捞个罄尽(第39回 孙悟空)

4糟鼻子不吃酒——枉担其名(第39回 猪八戒)

5磨砖砌的喉咙——又光又溜(第47回 众僮仆)

6尖担担柴——两头脱(第57回 猪八戒)

7吃了磨刀水的——秀气在内(第67回 孙悟空)

8狗咬尿泡——空欢喜(第71回 作者)

9铁刷帚刷铜锅——家家挺硬(第77回 作者)

10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水里去(第81回 猪八戒)

11和尚拖木头——做出了寺(第83回 哪吒太子)

12贩古董的——识货(第86回 小妖)

13苍蝇包网儿——好大面皮(第87回 葛仙翁)

14三钱银子买个毛驴——自夸骑得(第93回 沙僧)

15皮肉粗糙,骨骼坚强——各有一得可取(第93回 猪八戒)

(三)水浒传中的歇后语

1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 周通)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 刘高)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 阎婆惜)

4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 潘金莲)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 郓哥)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 王婆)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 作者)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第21回 作者)

9灯蛾扑火——惹焰烧身(第27回 作者)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第39回 作者)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第62回 蔡福)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第83回 军校)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第101回 作者)

(四)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

1掩目而捕燕雀——是自欺也(第2回 陈琳)

2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第107回 蒋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古典诗词之美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9月1日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电视前收看《开学第一课》。这堂课的主题是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看完之后,我对“文以载道”中的古典诗词之美感悟深刻。

许渊冲老先生把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归纳为“三美”,即“意美、形美、音美”。是啊,中国的古典诗词不仅是情感的表达,更是美的享受,它凝练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人心灵。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古诗词之美。比如,当我们吃饭时,看着香喷喷的饭菜,总能想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我们走在夜色中的长安街,看着五光十色的灯火,你能否想到“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当我们坐着高铁去旅游,千里之遥却转瞬即至,又是否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感触呢?

只要有心,你会发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古诗词之美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古典诗词,一起来品味中国古典诗词之美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典之殇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我抬脚走了出去,拂去头上冒出的一层细汗。眼前,是有些污浊的天空,稀稀散散的飘着几朵灰白的云。倒不像从前那样,澄净湛蓝。“唉!”一声叹息轻轻吹进我的耳里,“谁还记得从前的世界?谁还记得生活本来的样子?”本来?样子?我拿出背包里唯一的一本书,掀开了它的面纱。

我轻轻闭上眼,在脑海中勾勒出诗,勾勒出曲。

“胜日寻芳四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日光正暖,风儿柔柔地吹着,一双脚悠闲自在地走着,想要去寻那良辰美景,泗水之滨。美,真美。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太阳有些毒辣,正值夏天,石榴花一朵朵的开得灿烂,娇艳欲滴。荷花的清香弥散出来,远远飘香。美,真美。

然后,在某一天。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再提四季特有的美景,不再提山间、树丛熙熙攘攘的精灵,也不再提某些时刻的悠闲与乐趣。一切的一切,都就这么消失殆尽。

然后,在某一天。诗词画离我们越来越远。不再有抑扬顿挫的朗朗诵读声,不再有极具韵味的南腔北调,也不再有挥笔成雨的潇洒墨画。一切的一切,都就这么悄无踪影。

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科技发达,车水马龙。没有了袅袅炊烟,没有了芬芳田野,也没有了那个富有情怀的我们。现在的我们,都被困在了由钢筋水泥构成的铁匣子里。我们开始很轻松,很开心。但我们何时才能开始醒悟,开始无趣?

当我们缺失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情怀的追逐,我们还剩下什么?我们的信仰又在哪个角落奄奄一息?

去干一番作为吧!去寻找,去感悟,我们要的不止是独自叹息,而是勇敢去寻,回到璞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典之美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美是少不了的。也许美就是商朝人民用一生心血铸造的大鼎;也许美就是唐朝人民至爱的瓷器;也许美就是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无论怎样,这美就如一座大楼赏也赏不完,看也看不尽。

纵阅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发现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人们都喜欢器皿,既便是没有这种造瓷技术的王朝,也要用石头或青铜作一个。到了唐代瓷器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又有许多种类。江南地区的制瓷业超出常人想象的发达。到了清朝,乾隆时期,宫廷中的瓷器,恐怕已经不计其数了。就连人们用的碗都多数是用瓷做出的。听说山西也曾出土过乾隆时的瓷碗。做工精细,形状优美,很是令人拍手叫好。

看完瓷器就来联想一下身边的饰物――玉。玉在商朝就已经出现,只不过是石头打磨后的,并没有经过严格加工。但在春秋战国时,秦国与赵国要和氏璧的事情,早已赫赫有名。这和氏璧从此也变得格外充满神秘色彩。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身上的玉器是少不了的。玉佩、玉簪都是种类齐全,还有玉手镯更是象征着富贵。到了明清时期玉已经有很多了。玉佩、玉牌层出不穷,都已经做工精细,经过层层打磨。做出的玉光润、亮泽,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喜爱。

接着就是古代的书画,毛笔在秦朝就已经出现,秦朝大将蒙恬,发明了毛笔而纸到东汉也已经普及于人群。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的《兰亭序》行云流水,流畅自如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天下第二行书”,他自成一派的书体令人感叹。而明朝董其昌的书法吸取颜赵之精华,自创一体,也是地位显赫。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许多事物都充满了美,每一份美都各有不同,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古典之美,是我们要学习的,因为在这美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苦难,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勇敢面对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幼年要读最有价值的古典诗书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从很小还不大认字、不大懂事时就已经开始背诗了。到正式上课了,我认字渐渐多了起来,就开始背唐诗,唐诗不在正课中,正课是“四书”,只是我十分喜欢背诗。

在我家里不仅伯父、父亲喜欢读诗,伯母、母亲也都读诗。但是女人读诗不像男人那样大声诵读,而是低声吟哦。真正第一次拿着《唐诗三百首》当课本教我的是伯母。伯母受过良好的教育,她是按着《唐诗三百首》编选的顺序来教的,其实她也不教什么,就是让我背。

不论是伯母教唐诗,还是姨母教”四书“,都不详细讲,都是让我背诵。

“五四”以后的新式教育,主张小孩子不懂是不该背诵的。我的女儿在台湾,新式教学虽也要背诵,而背的却是什么”来来来,来上学。去去去,去游戏。见到老师问声早,见到同学问声好“。

背这些有什么用处呢?我小时候,虽然似懂非懂只是背诵,可是我觉得这种背诵的古典教学方式是有用处的。小孩子是记忆力强而理解力弱的时候,此时,即使他不能理解,只要先背下来,等到将来理解力提高以后,这些早年记忆的内容就会被调动起来,如同智慧库,为孩子一生提供不尽的资源。

我早年背诵《论语》并不理解,但在我以后的人生路程中,遭逢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时候,会忽然理解了《论语》中的某些话,越发体悟小时候背书真是很有道理的。直到今日,《论语》也仍是我背诵得最熟的一本经书,这使我终生受益。

我确实因为读诵了《论语》而在性情方面有了很大的转变,我逐渐体悟到了儒家思想中的柔顺而坚韧的美德。因而改变了我以前的倔强急躁的脾气。这种体悟对我一生的处世为人造成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年龄愈大,对书中的人生哲理也就愈有更深入的体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典音乐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As for me, I prefer to popular music.

Firstly,I am influenced by popular music since I am young. I think I am so lucky to catch a period. Which the pop is in boom. By comparison, classical music is too unfamiliar to me. So that I always ask me by a direct and rude way what the hell is classical music.

Furthermore, i find I do like classical style. When I was trying to enjoy it. Actually, a solemn rhythm is not my style, though I am regarded as a strict person by some friends.

in the third place, I believe pop itself is a tendency of music. By the way, I ever hated pop when the heavy metal,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parts of pop, wa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eavy. but, every trouble has been a piece of cake, is till enjoy it now.

[古典音乐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古典的名言警句集锦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2、千军易得,一将难求。(马致远)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陆游)

4、疑则勿用,用则不疑。(陈亮)

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6、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7、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运命论》)

8、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宋·释道原》)

10、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刘义庆)

1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12、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1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16、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7、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黄庭坚)

1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19、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20、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宋·罗大经)

21、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陆游)

22、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2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25、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杂剧)

2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豹)

27、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2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杜牧)

29、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3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3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2、银样蜡枪头,中看不中用。(西厢记)

33、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爱上古典乐散文_[第四单元]写散文作文900字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寒、暑假,住在新屋的表妹都会来我们家住几个礼拜,可是,平常我父母亲都要上班,无暇照顾我们,所以照顾这位小客人的工作就落在我这小主人的身上,然而就在陪伴她的那段期间,我发现自己竟然爱上古典音乐。

还记得前年暑假,表妹按照惯例到我家住,年幼的表妹常常对我耍脾气,淘气的她总是把我家的客厅搞得乱七八糟、凌乱不堪,玩过的玩具和布偶也不归回原位,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往往只责备我一个人,从来都不责怪表妹,因此,我非常不喜欢表妹那淘气的个性。有一天,表妹玩好的玩具又没有放回应该放的位置,于是我生气了!我把所有的玩具都摔在地上,满肚子的不愉快在那时便完完全全的宣泄出来,平时十分嚣张又无理的表妹,被我生气的举动给吓哭了,不管我怎么劝,她仍然不停的哭泣,我满肚子气的走进房间,关起房门,并随手从CD架上拿了一卷CD放进音响里,本想藉由音响的声音盖过表妹无理的哭闹声,然而就在此时,音响传来动听的音符,我顿时被那美妙的旋律给吸引了,不但火气全消,不知不觉随着韦瓦第感受春的苏醒、夏的蝉鸣、秋的凉爽以及冬的宁静,就在那一刻起,我知道,我深深地爱上了古典音乐。

爱上了古典音乐之后,它成了我不可多得的好朋友,不论是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帕海贝尔的卡农或是韩德尔的水上音乐……等等,那些优美的旋律加上动听的音符,总是能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发挥安抚心灵的功用。我认为古典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更是克制社会上不良现象的一帖良药,日本的科学家证实,音乐能够使品性不好的坏人导向正途,如果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古典音乐,不但能提升国人的艺术涵养,也能陶冶性情,更能减少整个大环境的暴戾之气。

古典音乐能够使我深深陶醉在音符世界里,它就像是个带给我快乐的小天使,我无时无刻都不能缺少它,希望有朝一日,我能够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常常演奏古典音乐,带给更多人欢乐,让社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古典音乐的艺术气习,创造出一个和谐的地球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典诗歌史的虚与实说明文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虚实结合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诗歌鉴赏中的所谓“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它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具体感受得到,是真实具体的描绘;所谓“虚”则是之景,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识之中,引发人的联想。具体说来:有限为实,无限为虚;景物为实,情感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眼前之景为实,已逝、之景为虚。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可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容量增大。

一、有限为实,无限为虚

无限之境是在有限之景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宋代画家郭熙说:“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远矣。”这就是绘画艺术中的空白艺术,它是艺术家再现现实对象整体时有意造成的艺术形象结构上的虚空。如宋朝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在船上独坐垂钓的渔翁,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然而,就是这样的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意萧瑟的气氛,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意境和广阔的想象余地。作者正是运用空白艺术给欣赏者以自由想象的空间,以少许胜繁复,手段高明。这种手法在我国古典诗歌中也有许多的例子,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实写了与童子的对话,而把“问”的内容省去,更没有介绍隐

者的行踪,但透过画面,我们能感受到那山中缥缈的云雾、隐者的闲适高雅以及作者本人悠然恬淡的心境。这种以实写虚的手法也可以称为是诗歌中的空白艺术,它是通过有限的问话表现了无限的闲适之情。

二、景物为实,情感为虚

人们常用“虚由实生,实仗虚行,以实为本,以虚为用”来分析诗歌中的虚与实的关系,诗人的情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将这种虚表现出来,就得化情思为景物,化虚为实,而读者则须化实为虚,化景物为情思。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表面上是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实景,但这景中却蕴含着诗人对于国破家亡无限悲痛忧怨之情,忧国思家之意。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写景是实,抒情是虚,这也就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的写法。

再如李忱的《瀑布联句》:“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在此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实写了雄伟壮观、冲决一切、气势磅礴的瀑布形象 初中化学,表现了作者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鹊以高翔的豪情壮志,这是虚写,作者主观上的情志,都依托在了客观的景物之上,“化景物为情思”,达到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丰富了诗中的意象,开拓了诗中的意境。

三、正面为实,侧面为虚

正、侧面描写是诗词作品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在多数情况下.诗人都在正面描绘景物特征。有时诗人为了追求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常采用侧面描写的,化实为虚,以虚写实,造成含蓄蕴藉的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这在诗词鉴赏中也可以看作是虚实结合。

例如自居易在《琵琶行》中三次写到江中的月亮,其目的都是为了烘托人的情感。“别时茫茫江浸月”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反映了当时诗人与友人凄凉的心境;“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对琵琶声的侧面描写,点染了当时的环境气氛,衬托了乐曲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的空间;“绕船月明江水寒”渲染了琵琶女被商人抛弃后的孤独悲伤的心境。这里正面写景为实,侧面烘托出的情则为虚。

再如王昌龄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避开了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中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

四、当前之景为实,已逝、设想之景为虚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往往去描述此时不在眼前,却是自己曾经经历过或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用已逝之景与当前的实景构成对比,来表达自己

内心复杂的情怀。例如李煜的《虞美人》中有“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诗句,这是作者遥望南国时发出的慨叹,“雕栏”、“玉砌”也许还在,但此时不在眼前,作者通过这已逝之景,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之感。再如他的《望江南》“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再现了往日热闹繁华的景象,反托出今日处境的凄凉。

有时,诗人为描写自己思乡怀人之情,不从自己入手,而是设想对方可能有的情形,以写对方而写自己,这也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写法。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这是诗人在天宝十五年被叛军抓住被困长安,望月思家而写下的千古名篇。诗中流露出对妻子儿女的思念之情。但诗人并未从自己方面落墨,而是想象妻子在月夜之中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担心丈夫的情形。这种写法比说自己如何想念妻子儿女来得委婉,字里行间使妻子“独看”福州之月而“忆长安”,与自己的“独看”长安之月而忆福州的思念之情得到双向交流,使得感情更加深沉,更具有艺术感染力。总之,实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虚可生实,实可生虚,想象则是其桥梁,正是读者想象的介入,才使诗歌更为饱满,充满灵气,充满诗情画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当冬天仍旧古典六年级叙事作文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的冬天似乎还残留着秋的残妆,还保留着春的娉婷,像是在寒风中穿着短裙的女子,吃不准她的年龄。冬天因此有些朦胧的暧昧。

古典的冬天是要下几场雪的。雪大多在黄昏时飘洒开来,风便有了江南的湿润,雪便有了江南的妩媚。往往第二天就晴空万里。天色和空气都像被雪擦洗过了,澄彻,清新。窗外邻家的屋脊上,一道白雪,一道黑瓦,黑白交错,仿佛是首古诗,长长短短,平平仄仄。这样的冬天,便有了古典的雅致和韵味,冰清玉洁,晶莹透明。

现在的冬天虽然不冷,但空调依然开着。空调的面目有些呆板,或木头木脑地悬挂在墙上,或傻里傻气地站在客厅一隅。远不如炉子令人感到亲切,炉膛里透出的红光,在夜色中是嫣然动情的眼睛,朝着你一眨一眨的。水壶刚放上去时,滴下的水在炉子上发出好听的"滋---"的响声,腾起一缕白烟,有声有色。拥着炉子吃一碗面疙瘩,可以吃得满头大汗,宽衣解带,如沐春风。若是拥着炉子温一壶黄酒,煮一锅羊杂碎,人也成了古典山水画中的人物了。

古典的冬天,吃完饭便早早睡觉,将身子紧裹在被子里,紧裹起的还有冬天特有的黑甜梦乡。风在屋顶的椽子间稀里哗啦作响,像是群鼠奔窜。夜半常常被惊醒,只见月色满窗,不如春的迷离,秋的明澈,夏的温和,却有冬的玉洁高雅。万籁俱寂中突然响起夜归人的脚步声,踏在卵石路上,分外响亮。那脚步声渐远渐近,又渐近渐远,伴随着寒风敲窗,越加衬托出被窝里的温暖。再次坠进梦乡,就像坠进云端一样,若神若仙了。

古典的冬天除了雪,还有冰。搪瓷杯里的冰,是一支巨大的棒冰,在夏天就要抢着去舔。连老城隍庙九曲桥下的绿波池,也冰得纹丝不动,静默得无声无息,不由得想丢一块砖下去,冰块立即碎裂开来,翘起的一角,迎着阳光一闪,然后缓缓地下沉,那微绿的湖水,沉睡了一觉,重新又粼粼地泛动。落尽叶子的枯枝,将麻雀娇小的身影凸现在蓝天中,弓弦响处,惊得麻雀急速地拍打着翅膀,箭般地逃逸。再望望空空的枯枝,心中有些惘然。

冬天不再古典时,太平洋的平面正在渐渐地提升,汹涌澎湃海水侵袭着岛屿和大陆的堤岸。古典的冬天就不仅仅是诗意的美丽了……

[当冬天仍旧古典六年级叙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苏州古典园林五年级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四日,为了避免堵车,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了苏州。第一个参观的是拙政园。拙政园是苏州最经典的古典园林

走进拙政园,我们首先看到了一个大花坛,花坛里鲜花盛开,争奇斗艳。中间耸立着一块大石头,形状奇特,上面有一个个小洞。再往前走,我们看到了荷花池,虽然荷花已经凋谢了,但是荷叶还是碧绿碧绿的。

我们一边走,一边欣赏。只见一道道围墙把拙政园分成了几个部分,围墙上有各种镂空图案的窗户,从窗户里望过去,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

我们来到拙政园的第二部分。又看到了一个荷花池,站在池边向西面望去,远远看到一座塔,其实它并不是建在拙政园里的。原来当初园林的设计者运用了“借景”的方式,巧妙地构成了拙政园独特的景色。

园里还有许多亭子,有些建在池塘边,有些建在假山旁,亭子里坐满了游客,大家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美丽的风景。

接着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狮子林。狮子林比拙政园小多了,但是里面有许许多多的假山、怪石,组成了迷宫。听导游说,乾隆皇帝曾多次来狮子林走迷宫,每一次都是从同一个入口进去,出口却不是同一个。而且他还看出这些石头就像无数只狮子,所以这个园林就取名为“狮子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典中的眼泪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古典,包罗万象;古典承载万千心绪。我在品读中,找寻三千弱水氤氲成的梦,找寻古典中的眼泪……

依稀中,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你身披貂皮战袍,擎一根铁枪,乘一匹快马,奔赴梁州,星夜兼程,马不停蹄……风吹窗棂,搅醒那个热切的梦。梦醒,你却只能坐起榻上,久久凝望被尘埃笼罩的战袍,回味那入梦的铁马冰河。遥望着北方,仰天长叹。“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放翁,孤灯旁,我看到你苍老的脸,报国无门的眼泪滴落在榻上,滴落一片未酬的壮志。

恍惚间,一轮明月孤寂地散发着光华。你回到故乡,一个阔别了很久的地方。熟悉的小轩窗旁,轻倚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乌黑的秀发在梳齿间滑过。纤纤玉指,装饰着云鬓与步摇。你默默看着,默默流泪……倩影离去,带着那个不舍的梦。梦醒,你锦帽貂裘,早已破败。会挽雕弓如满月的豪情,已渐渐消逝。回首与爱妻吟诗作画,采莲泛舟,如今早已幻化成千里之外的孤坟,“无处话凄凉”。

东坡,松冈边,我看到你如霜的两鬓,阴阳两隔的眼泪滴落在矮松上,滴落一生肠断的孤凉。

朦胧中,你跨一匹瘦马,穿越孤独的羁旅生涯,走在回乡的路上。碧蓝的天空飘着白云,金黄的落叶铺满大地,江上碧波粼粼,寒烟袅袅。到家了,熟悉的宅院,熟悉的味道,儿女绕膝,亲人围坐,你的笑泛在婆娑的泪眼中……鼓角争鸣,惊醒那个温馨的梦。梦醒,你只能遥望天涯尽头,那比斜阳还遥远的地方是否是故乡?你独倚高楼,把酒临风,一饮而尽。“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希文,月华下,我看到你百转的心,思归怀乡的眼泪滴落在酒樽中,滴落一声久违的乡音。

弱水三千,氤氲成梦,那都是古典中的眼泪呀。它充盈着无尽的家国情,离别愁。我从这样的心绪中,体验不一样的情感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马友友:我并不是把古典音乐变成儿歌秀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曾经,也有人指责他,说他过分融合各种音乐流派,这是要把古典音乐变成儿歌秀!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你也许没听说过马友友,但你一定知道乔布斯。

乔布斯是马友友著名的粉丝,第一代ipod的发布会上,他放的就是这位华裔大提琴演奏家的音乐。

第一次听马友友的演奏会,他就被其中的纯粹、宁静和辽阔打动,“那种辽阔仿佛看到浩瀚的宇宙”。

马友友1955年生于巴黎,父母都是中国音乐家,父亲是小提琴家,母亲是歌唱家。

出生在巴黎、后又移民美国,身上流着中国的人血液和文化,这种跨越地域和种族的生活经历,让马友友经常思考:

“自己是谁?文化归属何方?家对自己的意义是什么?”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陷入恐慌与对立,马友友重新检视自己事业和生活的目标。

如果说冲突是因为沟通的失效,那有什么语言能够与世界上其他70亿人分享?

他有音乐!

他集结来自各国的顶尖音乐家,启动已经搁置的“丝绸之路”音乐计划。

他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沟通。

曾经,也有人指责他,说他过分融合各种音乐流派,这是要把古典音乐变成儿歌秀!

但他说:“规矩是拿来打破的。”经历了将近10年的低潮后,学界才终于放下了架子,重新拥抱他。

跨越文化和种族,用世界性的语言表达中国文化,马友友做到了,他找到了这样的音乐,让全世界的人都能用自己故乡的方式表达自己,却又能彼此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第一款:古典风格的宫灯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所需材料:筷子36根、热胶棒2根、LED发光二极管2个、电铬铁1把(这个可以不用,只须将电线外皮弄掉,再把线缠绕的一起就好了,电池和线用胶纸贴止)、2节5号电池盒1个,墙贴1张、塑料文件夹2个

首先,搭框架,因为宫灯外型需要,买来的筷子长短要用锯子加工一下,然后用热胶棒把筷子的粘起来搭好框架。

其次,粘宫灯表面,把塑料文件夹的裁好大小用透明胶连起来,长度正好绕宫灯一周;接着,做宫灯的光源部份,电池盒并联好2个LED发光二级管后同样用热胶棒固定在宫灯上;

最后,装饰宫灯,用些卡通的墙贴贴在宫灯表面,四周的红须可以自己用红绳绕一下,也可以用现成的挂在上面。

这完成宫灯,容易做。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古典情结作文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依楼品茗,静听一曲琵琶, 诗画无语,独淌千年风情……

——题记

想起我的少年时代,那些挥之不去的记忆又跃然眼前。

品茶

爷爷说,我是一个不会喝茶的人。也许吧。因为有时用一腔心血泡成一杯茶,只不过是为了观赏水由清而变为琥珀色,看茶叶因沸水冲击而上下浮动,细细品味着茶中的那份清澈、轻盈、恬静、灵黠……在陶色的茶碗中,一抹琥珀色的宁静,上面是似仙人飘然超逸衣裙般的白雾,在空中幻化成各种形状。时若浮云,时若蛟龙,时若沧海,时若仙鹤。我便在这雾气中眩晕,意识随着白气在空气中升腾。有人说,茶是水的灵魂。这世间至纯至美之物,还是什么呢?

听曲

我不喜欢听琵琶,却独喜欢听《十面埋伏》。也许是喜欢听那“四弦一声如裂帛”的凄惨,或许是因为“冰泉冷涩弦凝绝”的苦涩。那曲中“铮铮”两声,便似那殷血四溅,尸横遍野。道尽楚汉之争时,项羽的无奈,刘邦的阴毒。清冷的月夜,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一句“虞兮虞兮奈若何”饱含了一位末路英雄无限的留恋与惆怅。乌江畔边,残阳如血,项羽就这样走完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旅程。如今,夏日芳菲的午后,怀唱着一首古老的曲子,记忆着那段旷曲经典的岁月,恒远的思绪飞翔。

读诗

诗,是一个古老的字眼,一个美好的词汇,一个神圣的符号。在平平仄仄的字里行间,或喜或悲,或忧或乐。对仗工整的句式,短小凝练的语言,述说着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的辛酸,义山“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杜牧“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爱国,杜甫“一览众山小”的气概。秦魂汉魄,唐风宋月,明声清影,那些诗人的情感,丝缠在水草的根源。在红一半、翠一半的天空上,在燃烧的夕阳下,我走在林荫小道上,读着古人思想的轨迹,诵着前人智慧的结晶。我忽然感到自己脱离了这个世俗的世界,与那些文人墨客共同谈论天地,评说古今,一起体味那些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岁月。

观画

闻着那还残留在纸边的墨香,赏看那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许,连神都造不出这画上的美景。迂回的笔锋,轻轻的勾起那些心中最柔软的回忆,让人感到自己内心沉睡千年的梦想,封存数个世纪的浪漫,终于在此刻因它而盛开。如画家所说,画的色彩单调到了极点,气韵便达到了崇高。但我不是画家,特别在此时,也没有画意。但画上黄昏的色彩,总慰藉着我激动而酸楚的心。

素素的小手,缠绕过那些诗样年华,岁月的温存,曾在这里蜿蜒成金色的河。古典情结,沉淀出迷人的芳香,无人能觅,我追求古典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典之美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古典,是一种美,但不是人人都可以陷于其中,只有少数人可懂其中之韵,品味其中之美。

因品而得味。在充满古香的地方遨游,是一种视觉的享受,同样也是心灵的释放,但是,古典必须用心去品味,同样也需要一个载体——那便是对于我来说的魂魄,古筝。

坐在古筝旁的弹奏者陶醉的眼神,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仿佛使你无意间跌入仙境,这场景如诗如画。品味着如诗如画的场景;品味这古筝带来的阵阵古香;品味着每一首曲子的韵味、古调;品味这琴如人生般的哲理。我躲不开,也不想躲开这美妙的旋律,这只属于我的世界,这种心灵的释放。

也许,有人说,这只是一种音乐,何谈古典,何谈哲理。我却认为每一首由古筝演绎出来的曲子,都有它独有的古韵——这里面有打渔人满载而归的欣喜,这种古朴的美;有两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是凄凉而又美好的美;有春江花月夜的美丽景色,这种是柔和的美。。。。。。这实在太多太多,数都数不尽。难道说这些美还不能称为是古典之美,古典之韵吗?品味这古典之韵,如品茶一般,一缕缕清香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

韵,对于我来说,是一种内心深处情感的释放,因某首曲子引发出来的联想,与曲子本带的古香,古调相结合,得出来的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品味古典之韵,得来的并不只是能生搬硬套的死道理,死韵味。得来的是一种由人而发,由心而发的真挚情感,是一种包含其中的古朴的味道,仿佛用舌头舔舐,还可以品到一股清淡的,苦中带甜的香味。置身其中,仿佛已经乘上小舟,嬉戏在西湖之上,有一种江南的隐约柔弱之美;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一眼望去,虽然只有一片绿,但是足够让我感受到蒙古人民的豪放性格;仿佛置身于湖南那湘妹子的热情火辣之中,一种火辣之美。

品味古典之韵,得来古典之美,认识古典之物,带有古典之气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典音乐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Mood and music

As is known to all , music can influence our emotions , thoughts and behavior to a great degree . It can make us sad or happy , relaxed or full of energy .

It is well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music gees . Here two types of music I appreciate can be given as examples . On the one hand , slow music calms people . Ballads and classical music often create a peaceful atmosphere that is good for relaxing after a busy day . Many people listen to slow music , which suits their moods when they are alone at night .

On the often hand , faster music tends to give us energy and make us full of life , something alike . This type of music is often played at sporting events to stir up the fans and the teams or at some stores to stimulate us to do shopping . In addition , rock and roll , pop music or rap are played at parties too , which can provide energy to the gathering .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 music is a good medicine to our soul . It can change our mood , our horizon in life , and even better our physical health , which is inevitably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factors in our enjoyable life .

As is known to all , music can influence our emotions , thoughts and behavior to a great degree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典之美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可见,美是无处不在的。同样,文学作品中也有着独特的美!那你发现了诗歌中的美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雄壮之美。诗人进入边塞后看到的塞外景观,奇特壮观。在浩瀚无际的边疆沙漠里,烽火台上燃起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一个“直”字将孤烟的挺拔、遒劲描绘得淋漓尽致。沙漠里没有山峦林木,一个“长”字写尽了横贯其间的黄河的大气。落日给人的印象本是伤感,一个“圆”字却又给人以浪漫完美之感。在这情景交融,意象飞动的诗句里,不仅看出祖国河山的雄伟壮美,也激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种悲壮之美。诗人登高仰望,看到的只是无边无际的林木落叶萧萧而下,滚滚而来的长江奔腾不息,进而联想到自己年华已逝,壮志未酬,这是何等的悲壮,何等的落寞!诗句对仗工整,加上“萧萧”、“滚滚”叠字的运用,更使得诗句读起来铿锵奔放。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一种活泼之美。诗人用欢快的笔调描写了一幅早春图:窗前刚刚抽丝发芽的柳树上,有两只黄鹂鸟相互追逐,唱着悦耳的歌声;成行的白鹭在高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好像要与青天相接的样子。虽是早春,冬日的寒意却已褪尽,面对此景,诗人的心里定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是一种淡泊之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一种朴素之美;“细雨杨柳新,微风燕子斜”是一种清新之美;“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一种空明之美……

原来,只要你留意,你会发现很多美,尤其是诗中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我知古典诗歌作文600字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一首诗,或许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或许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或许是一个故事的演绎,或许是一段历史的印记……读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仿佛穿越到千年前的唐朝,与诗人对话,聆听他们的声音。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初唐,滕王阁集会,“四杰”之一王勃铺纸研墨,洋洋洒洒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天水相接,浑然一体。王勃将这浩渺的天地奇景定格在他的诗中,一直流传至今。但写景不仅是写景,自古情景交融,眼中景更诉说着心中情。怀才不遇的王勃,表露着心中的抱负,表达着达观的人生态度。目随景而动,心随景而静。我知,这美丽而心酸的古典诗歌。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盛唐,李白和他的两位朋友岑勋、元丹丘相聚于嵩山,煮酒论时世、谈人生,酒酣耳热、胸胆开张之时,来了一次酣畅淋漓的抒发。“赐金放还”,仕途遇挫的他,却声调高亢,意气豪放,留下了千古名篇《将进酒》。自信,痛楚,奔放,慷慨!具有忧国忧民之心的他,在一生碌碌无为、终日不得施展抱负之后,依然顽强地唱出了生命的豁达之歌。我知,这失意却豪放的古典诗歌。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晚唐,李商隐以仙侣比喻情侣,梦想青鸟使者代为探看思念之人。爱情的期待中融铸着几多痛苦,几多失望!然而,即使“相见时难别亦难”,也要“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唱出灼热的渴望,写下执着的追求,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我知,这细腻而绵邈的古典诗歌。

从初唐,到盛唐,再到晚唐,多少诗人挥毫泼墨,抒发心中情怀,那一笔一画透着的,或许是愁,或许是悲,或许是狂傲,或许是喜极而泣,我看,我听,我知,这丰富多彩的古典诗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接时代步伐,承古典之风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黄畅

近日,汉服之又盛行开来。据报道,某学校同寝室的几个女生因对其喜爱而每日都穿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对此,我想说:中华文化需要传承,但作为现代青年,应在时代的潮流下,结合当下生活,以创新的形式体现对国家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泱泱华夏,文明悠久,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多少文化的精华,璀璨的明珠!汉服,作为一代礼仪之邦的象征,更具有其特色和优点:左右交叉,袖子宽大,象征着汉民族的宽广博大、兼容并蓄;美观的装饰,在近现代审美角度看仍不会显得古板。不可否认,这样的文化精华,我们要传承并发扬光大。

那么,几位高校女生的做法,是否符合传承观?发展的方式又是正确的吗?

诚然,那几位女生穿汉服,承古典之风,是值得赞赏的行为。但是,在现代高速运转的时代中,每天都穿汉服,严格遵循古代礼仪,却未必是一件好事。日新月异的世界在不断改变,而古代那每天都穿汉服的典章制度早已不适合我们,不能一味盲目地传承;新时代的我们,为今后更好地发展,必须抛弃一些传统观念思想和制度,才能更好地建设现代中国,走在世界前沿;再者,我们的日常生活逐渐丰富多彩,参与的活动也数不胜数。试想,假使穿着汉服在大学校园的食堂打饭菜,“飘飘欲仙”的长袖会使多少在意形象的女生对眼前可口的食物“望而却步”、“求之不得”?古今生活大有不同,每天身着汉服必然会影响人们生活的方便性和舒适度,与现代生活的简约化相悖。

当然,为了发扬传统文化,永捧一棵炙热的心,也是件非常难做到的事。那些高校女生和现代大多数民众一样,多为仅仅追求外观的华丽而热衷于汉服。但是,传承中华文化之心,不能仅仅停留在外表层面,最重要的是精神和内在修养。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会先人们多年以来积累的优秀经验——做人的道理,学习的方法以及对待不同事物的态度,这才领会了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们可以在穿汉服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发展形式。做到外表美观又不存在着文化精神的贫瘠,不在浅显的层面认识传统文化,未尝不可;再者,不可抱有一种极端的思想表达对文化传承的认知,而天天穿汉服,所体现的是对物质美观追求上的一种狂热。

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传承文化不能因循守旧。创新文化发展形式,了解文化的深层底蕴内涵,才是正确的发展方式。故我们尚可以说:接时代步伐,承古典之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