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7200

作文

1000

劳模事迹材料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xxx同志是**县供电公司安装中心一名普通的职工,中共党员。从事外线工作十一年来,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直率真的人格魅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

县建设局环卫工人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她叫**,一名46岁普通的农村妇女,家住文昌社区北小区,1992年选择了平凡而崇高的环卫清扫岗位,成为**县建设局1名环境卫生清扫工人,在环卫战线上一干就是16个

2004年的3月20日,在***保局中层干部竞聘会议上,一位中年女性凭着的工作经验、饱满的工作热情、执著的敬业精神,再脱颖而出,出任机保局稽征一股股长。她,县第十五届人大代表,被参保职工亲切称为“汤姐”的***。

***,女,汉族,中专文化,生于1957年7月,1976年12月参加工作,1999年2月调入开江县机保局,担任机保局统筹股股长、稽征一股股长。

***曾在开江县化工厂工作,此间,是厂普通职工都对其赞誉有加,机保局工作,几年如一日,默默工作,只讲奉献,不求索取。为机保工作,“三个百分之百”(机关事业及其职工参保率、保险费征缴率和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三个百分之百)的总体付出了心血,了。

心怀机保工作,用真心谋求发展。

1999年2月,***刚刚调入县机保局,被分配到统筹股工作,适逢机保局正在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试点,她还来不及熟悉情况,就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之中,起早摸黑,加班加点地与各核对离退休人员名单和养老金标准,与邮政、银行、信用社发放事宜。工作进度,常常放弃星期天,牺牲节假日。2005年3月,为决经费自筹的乡镇卫生院、牧科站、农机站职工的参保问题,已是统筹股股长的她县卫生局、畜牧局、农机支持,在局的带领下,与股室一道逐个乡镇去宣传政策,逐个甚至逐人地去动员,月内,所的7个乡镇、21个经费自筹的355名职工(离退休职工72名)参保,为社保自救,进而机关事业及其职工参保率“百分之百”的了。征收保险费,再远的也必定前往,再大的委屈也能忍受。“一切工作,一切只为工作”,这是她常挂在嘴边的话。2003年底,财政体制改革,六所差额拨款的医院拖欠保险费严重,为扭转 ,2006年起,她花气,下狠功夫,、难点,运用“泡蘑菇”的办法,给几所医院的讲清了政策,赢得了理解和支持,与分别签订了按月缴纳的协议,为保险费征缴率百分之百打好了基础。,机保工作的,在局内办公经费吃紧的情况下,拿出省吃俭用的积蓄垫付办公费用。

情系参保职工,拿爱心对待服务。

工作中,***总是待人热情,以帮助别人为最大。倡导并身体力行使用文明用语,对前来办事的“让座、递一杯茶,问一声好”,对年迈体弱的离退休职工,接上楼,扶下梯,送出门,被无数参保职工亲切地称为“汤姐”。

为民解忧,把热心献给参保人员。

2006年底的乡镇涉农事业改革,分流了170余名人员,该类人员的续保工作不但涉及到的切身利益,也能消除矛盾,社会稳定。于此,她一查文件、找政策,给局出谋划策,一地与分流人员,的情况,的思想,给理思路,出点子。,县人大代表的身份,以议案、提案为分流人员呼吁,乡镇的支持和理解。截止2007年底,各乡分流人员,大都由乡镇补缴了分流以前的保险费,了手续。分流以后,人员转入社保,人员以个人身份在机保局参保,了划解矛盾于无形,稳定于未然的。

要想干出一番事业,总要付出过人的心血和汗水,***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精神,以她的行动在机保工作平凡的岗位上,了不平凡的业绩,了的人生价值,展示了新世纪职业女性的勃勃生机和崭新风貌,无怨无悔的把的青春、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机保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英雄的人民人民的英雄抗疫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过得不同寻常。原本无比热闹的大地似乎被谁按下了“暂停键”。大街小巷都安静得让人窒息。

除夕夜,我们全家原本应该欢聚一堂,吃年夜饭、看春晚、领红包……可是今年家中冷冷清清,每人的脸上都弥漫出丝丝担心,因为少了两个人——姑姑和姑父,我望着满桌大餐,没有了胃口。

我的姑父是一名交警,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他就一直和他的同事们风雨无阻地在各个路口执勤,测体温、记录、放行……每天都兢兢业业。有一次,他和同事被安排到高速路口执勤时,发现一辆挂着鄂牌照的私家车缓缓驶来,大家立刻警觉起来,姑父拿上测温仪拦住轿车,对车主进行测温并仔细询问,最终耐心地把这车劝回。

而我的姑姑是一名白衣天使,在这次疫情来临之时,她不顾家人的劝说和担心,果敢自荐,成为首批进入隔离病房的队员之一。她深入一线,和疑似病人接触,为他们精心护理和治疗。当检测出确诊病人后,我们全家都非常担心,但她为了让我们放心,会抽空发来几张工作照和几条安慰语音。只见她全身套着白色的隔离服,戴着口罩和手套,在满是雾气的护目镜下,依稀看到我姑姑的眼睛,透着坚毅和自信。特别是有张下班后的照片令我心疼,只见姑姑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了,脸上是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出的一道道深深的红印,此时她的眼睛流露出的是丝丝疲倦,看着、看着,我的眼眶湿润了。

是啊!疫情当前,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全国千千万万的“勇士”们正在奋勇抵抗,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们舍小家为大家,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优秀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向大家推荐六(3)中队的陈麒。别看她个头不高,但她有努力向上的动力;别看她作为不大,但她有美好而远大的理想;别看她年龄不大,但她有敢于挑战的精神……

为了同一个梦想,她一直与同学们奋斗着,因为她坚信:一朵花装饰不了整个春天。只有与大家一起努力,理想的春天才会更加绚丽,童年的回忆才能更加美好!在六(3)中队这个大家庭里,身为四人学习小组的组长,她能以身作则,把小组成员带向那扇成功之门。“如果我们班的所有学生的成绩都和我一样,那才好呢!那样的话,我们就没有了差生,就没有掉队的了。”正因为这样的想法,带动她经常帮助学习比较吃力的我。对于我不理解的题目,陈麒总是耐心地讲解,有些题目她讲了又讲,可我还是搞不懂,她就反复推敲,改变另一种角度去讲,直到我听懂为止。就拿期末考试前的事来说吧。快考试了,她便抓紧时间与小组成员一起复习。争分夺秒,有时连下课的时间都不放过。她知道我的数学差,便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身上。一有时间,陈麒就把同桌作业本上错的题目再反复讲几遍,帮我分析清楚。有一道思考题我记得尤为清楚,用平常的数学方法对我来讲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这让她差点都快放弃了,但又回想起老师讲题时的那种耐心,不管讲几遍都不嫌累、不嫌烦,这让她又重新鼓起信心。于是她便换了另一种思考的角度,用方程或是画图帮助我来理解。没想到这招果然奏效,原本迟钝的脑袋灵活起来,就算换一换条件,我的思路依然很清晰。因为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让我下决心一定不能辜负陈麒的一番心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这几天的努力下,我们小组里的成员都取得了超乎想象的好成绩!

“小荷才露尖尖角”,我们相信,凭着她对知识的追求,将会以更出色的表现来展现自己的才能。因为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对勤劳的翅膀和坚持不懈的态度,可以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穿过无数座高山,横渡无数条河流,只要努力,开朗自信,乐于助人,她一定能克服各种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做一位优秀的少先队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王华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11月8日下午,第十师一八七团中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援疆干部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会上,该校校长潘海福对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做了简短的介绍,并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学习王华同志的优秀代表,楷模精神。二是学习王华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精神。三是学习王华同志心系群众、大爱无私的精神。四是学习王华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广大教师被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染,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王华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

该校教师鲁天波感触颇深地说:“学习了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他的援疆精神所感动。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生命,献给了兵团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王华精神为榜样,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为一八七团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两优一先典型事迹片观后感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觉得,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建设我们强大的社会主义祖国而奋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徐飞说,作为一名党员,也是一名人民警察,打击违法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就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自豪之外,我们又感到很自信!”徐飞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出现最多的字眼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对此感受很深。徐飞认为,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正如警训所说的“铸忠诚警魂,造为民警队”那样,他和他的很多战友自进入珠海市公安队伍那天起,就和大家一起,没有星期六星期天,没有节假日,长时间超负荷地奋战在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为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第一线。

“当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就一定要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徐飞说,“习近平总书记说,理想信念大过天。我想正是理想信念在支撑我们珠海公安队伍的无私奉献精神。”

徐飞表示,作为一个人民警察,总是要有一点追求和梦想的,总是要有一点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他有这样的追求,他身边的同志战友一样有。而市公安局党委又为大家营造了一个干事创业的良好平台,让全局上下保持一股积极向上的氛围,所以自己才取得了一点成绩。党和人民给予了他崇高的荣誉,虽然对于个人来说,这样的荣誉已经很难再超越了,但工作可以超越,自己继续努力的方向不会变,创新的脚步不会停,争取在市公安局党委的领导下,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一点。

据了解,徐飞自2004年从警以来,主持研发了“警用百度”——“刑警超级情报系统”(简称SIS),在全国刑事情报领域掀起了一场信息化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人物张富清事迹心得摘抄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每每点开学习强国学习软件,都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赞扬他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

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解放战争时炸毁、攻占敌4座碉堡,先后荣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50年获西北军会颁发的“人民功臣”奖章。作为基层工作人员,我曾经参与过退伍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在与退伍老兵的交谈中,他们讲起过去的战事如数家珍,充满了自豪。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对曾经物质匮乏的生活、满目疮痍的年代已只能从老一辈同志的口中慢慢感悟了,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了解过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以及战争背后的残酷,深深的感受到这份沉甸甸的勋章们身后的血与泪,在阅读张富清同志的光辉事迹时,满怀敬畏的从他的过去中看到新中国的来之不易,领悟到红色共和国的深刻含义。

而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老英雄张富清同志在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他兢兢业业的坚守着平凡的工作岗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作为战功赫赫的战争英雄,张老没有利用光辉的过去为自己、为子女、为家人谋取过一分名与利,张老夫妻二人仍住在80平米的单位分房中,在此次退伍军人信息采集之前,张老的家人甚至只知道“他曾当过兵”。许是见过太多的反腐信息报道,对张富清同志这样的党性,这样的坚守,我们心生敬意。

个人干净、勇于担当,是张老对自身的要求,也是我们要从张老身上学习的闪光点。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在面对困难时要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面对诱惑时要做到对党忠诚,面对工作要发挥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用高标准要求自己,将温暖送进群众的心中,像张老学习坚守住自己的工作初心—为人民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7月13日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关于“最美女教师”张丽莉事迹的报道, 2012年5月8日晚,正当黑龙江佳木斯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难之时,本可以躲开逃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她在生死考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德、师爱的真谛,张丽莉老师是我们的骄傲和自豪。

张丽莉老师的英雄事迹感人肺腑,实乃笔墨所能叙写。 “最美女教师”的美,不仅在于那推开学生那一瞬间所展现出来的高尚本能,更在于她长久以来对于自己职业的坚守、对于学生们的爱护,在于她在平常生活和工作中所展现出的温暖和美好,通过观看张丽莉老师的事迹,使人更加由衷的佩服她。她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把全部身心都放在了学生身上,她用自己的全部热情和勤奋进取铺设了自己无悔的从教之路。从教以来,她自费为班级买电热水壶、把饭菜让给没有来不及吃饭的学生、家长,资助贫困生,为了带好班级,怀孕两个月的张丽莉竟然做了流产……

在生死之际,她失去了双腿,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自己的人生,失去了自由奔跑的快乐,甚至失去做妈妈的本能。但她的精神,定将会像一盏璀璨的明灯,照耀广大教师前行,激励人们在平凡的岗位上种好心田,潜心育人。她的壮举,会激励千千万万个教育工作者——从事教师,热爱学生,为民服务。

张丽莉老师虽平凡,但很伟大。她没有豪言壮语,但英雄正是来自平凡,崇高的师德体现在平时点点滴滴,平凡的教育工作之中。张丽莉老师的英雄壮举,是新时期对良知的一种呼唤;是利益冲撞时对道德的一种呼唤;是和平年代对英雄的呼唤。

“普通人被身边的普通人不普通的美感动并凝聚在一起,织成一张景仰德行、传播美德的爱心大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都应该像张丽莉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淡泊名利,在危急关头和急难险重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为群众作表率、当模范;把学习张丽莉老师英雄事迹化作工作的无穷动力,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在自身的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光和热,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人,真正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雷锋事迹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军内外产生巨大影响。1963年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1963年3月5日,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刘少奇的题词是:“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林彪同志的题词是:“全军同志都应当学习雷锋同志的榜样,做毛主席的好战士。”邓小平题词是:“谁愿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先后发出向雷锋学习的号召。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事迹1:父亲的烦恼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六十多岁了,一个人住在偏辟的乡村,联系很不方便,又不肯搬来和我们同住。当我和妹妹提议给他买个手机时,父亲连连摇头说:“都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哪还用得着那现代化的玩意儿。”

我和妹妹都在外地工作,独留父亲一个人在老家,甚是不放心。趁周末回家的时候,帮父亲买了一个简单实用的手机。父亲虽然嘴上连说:“不要,浪费。”但满脸的笑意让我知道父亲心里其实很高兴。虽然很想在家多陪陪父亲,但因有事缠身,仅在家一天就匆匆地返城了。

一天早上,刚起床,就收到一条短信:天冷了,要多穿件衣服,早上别不吃饭就去上班。多么熟悉的话语,瞪着号码愣了半天,才想起是不久前给父亲买的号。不禁呆了,更多的是感动。难以想象,大字不识几个的父亲在那近乎封闭的小村里,是怎样折腾着学会发短信的,就为我曾说一句发短信比打电话便宜吗?拨了号码,但又匆忙挂了,一时竟想不出要和父亲说什么才好。

就这样,三五不时的能收到父亲发给我的温馨的提示,遥想父亲艰难的用汉拼给我发短讯的情形,我心里便有股暖流涌动。每次也都想着一定要给父亲打个电话,但最终还是没有打。忙着工作,忙着赚钱,忙着恋爱,甚至忙着无聊,不知不觉就到了秋天。

回到家里后发现父亲明显的瘦了,且时不时地盯着手机发呆,我和妹妹也纳闷了。不会是没有话费了吧,不能发了。我似有所悟,忙问父亲,父亲说:“丫头,你说手机发短信便宜,但管不管用呀?我发了短信出去,但总是没人回。”在父亲传统的思想里,便宜总没好货。我听后脸涮地红了,羞愧得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怕父亲伤心,忙吞吞吐吐地说:“可能是信号不好吧!”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

十一假期过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打个电话。我心里总有个结,觉得不打心绪不宁。“爸,我帮你换个手机吧!”只听父亲在那端乐呵呵地说:“不用,这个就挺好,你的声音清楚着呢?就像你在我旁边一样!”听到这儿更加愧疚,下意识地说:“还是换个吧!现在有可以拍照的,信号又好。”“真的不用,能听到你的声音的手机就是最好的!”说了句有事,就匆忙收了线,怕父亲听到我的哭声又挂心。

父亲老了,老了的父亲唯一的希望就是希望子女平安。有空常给家里打个电话,报声平安,对年迈的父亲来说算是晚年最好的礼物了,而作为子女却常常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到,每想到此,我心里便充满了愧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学生革命先烈事迹读后感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一本书中看了一篇感人的文章。题目是《江姐》。 江姐名叫江竹筠,童工出身,1939年加入党组织,在白区工作。1947年江姐奉命来到奉节县与丈夫彭咏悟接头,哪知她丈夫和好几位同志都被敌人杀害了。江姐接受了这个沉重的打击后找到了党组织,向党组织汇报时,并没有哭而是请求留在奉节县工作。几个月后,由于叛徒出卖,江姐不幸被捕。在集中营里,她又多次遭到敌人的严刑拷打,但江姐没有说出一个对党不利的字来。

江姐的意志多么坚强呀!江姐回到牢房后接到了许多难友的秘信,江姐深受感动,她的回信中写道:“……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党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这句话说得多好呀,党的意志像泰山一样不可动摇,而我们这代呢?从小就生长在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在蜜罐子里泡大的,是在妈妈的亲吻,爸爸的怀抱,老师的爱抚中长大的。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旧社会人民的痛苦,我们没有亲身体验过吃皮带和吃野菜的滋味,我们更没有亲身体验过竹签子的痛苦。有多少战士为了解放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我们却不知道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有一次,妈妈给我改了一条裤子,我一见是旧的就扔在床上,妈妈只好给我换一条。今天我感到十分惭愧内疚,与那些坚强的烈士相比,我是多么渺小,多么可笑呀!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珍惜生活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党员学习李保国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5月19日,我县在景州宾馆小礼堂集中收听收看了李保国先进事迹报告会。县委书记李建刚、政府县长孙文欣等县四大班子领导在我县分会场收听收看了报告会。

李保国,河北农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省管专家、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他自1981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从事山区开发与经济林栽培技术推广工作。35年来,李保国扎根太行山区,立志做“太行新愚公”,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写在太行山上,镌刻在山区人民群众心中。他每年在山里“务农”的时间超过200天,先后完成山区开发研究成果28项,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培育出多个全国知名品牌,实现山区农民增收28.5亿元,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今年4月10日凌晨,58岁的李保国突发心脏病,不幸去世。

报告会上,李保国的妻子郭素萍,《河北日报》驻邢台记者站原站长刘秀礼,内丘县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河北农大林学院教师、李保国助理齐国辉,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保国的学生陈利英,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保国扶贫志愿队”总队长饶桂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满怀深情的向大家回顾了35年来,李保国同志在太行山区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了他心系太行老区人民,呕心沥血,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帮助太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把自己最好的论文写在太行山上的感人事迹。整场报告反响强烈,大家纷纷为李保国同志的感人事迹潸然泪下,深刻感受到了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一生淡泊名利、扎根基层与人民结合的人格魅力,学习到了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生对党忠诚、坚定信念、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省委副书记赵勇在讲话中指出,李保国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脱贫攻坚的榜样,是太行山人民的好儿子,他用模范言行书写了一个党员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和奉献,诠释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根本道路,用自己的知识使许许多多的贫困村摆脱了贫困,帮助近十万群众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他不为名来,不为利去,一个心眼为老百姓,把一生献给了太行山区。

赵勇说,李保国的事迹告诉我们,只有靠信念支撑,才有持久的动力,只有过有信念的生活,才有精彩的人生。当前河北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十三五时期三个高于两个翻番一个全面建成的目标,建设经济强省的河北,前景光明而美好。任务艰巨而繁重。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我们特别需要千千万万个李保国似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我们要把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两学一做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的宝贵品格,弘扬他的崇高精神,夙兴夜寐,辛勤工作,努力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

县委书记李建刚、政府县长孙文欣等县四大班子领导、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150余人在景州宾馆小礼堂收听收看了报告会。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在本单位会议室收听收看了报告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期待以久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活动,共有11人获奖,其中有老人有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我怀惴激动的心情打开了电视。

第一位获奖者叫黄旭华,三十多年来,黄旭华没回过几次家,家里人都埋怨他。但他不能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他的工作是保密的。后来,人们亲切的称他为“核潜艇之父”。他那时心里肯定很纠结也很无奈。

最让我感动的是91岁的老人刘盛兰,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一刻开始,73岁的他就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捐了出去,有时候,他竟然同时损助了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他简单的吃了点东西就出去捡废品。这么多年,他唯一珍藏的就是一个蓝布袋,里面装满了给学生的汇款单和学生的回信……老人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即使住进了医院,还不忘给同学们汇款,怕他们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还有一对父子,35年如一日,父子相继,只为一株油菜的梦想。一开始,乡亲们都嘲笑他“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对于这些嘲笑,沈克泉并没有气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沈克泉培育出了产量高的油菜品种,为家乡解决了吃油难的问题。后来,沈克泉叫来了儿子沈昌建带着买车钱与他一起改良油菜品种。沈克泉去世前说他最不放心就是新的油菜。经过父子俩35年的努力,培育出的油菜品种都获得了认可。父子俩的心灵就像油菜花一样美丽。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好人我没发现,我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主要事迹

全文共 1560 字

+ 加入清单

1.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有一位耿大爷,他不能说话,并瘫痪了很多年,一直没有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

2.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

3.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宣传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的故事。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1983 年 5 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4.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 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5.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6.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 NHK 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7.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增选) ,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人。

8.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2013年3月当选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9.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一位耿大爷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学习尤良英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2398 字

+ 加入清单

7月的塔里木,骄阳似火,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十三团十一连3号棉田里,有一位中等个子,留着短发的年轻妇女,在棉花地里除草----她就是十三团十一连女职工尤良英

“我本人也是1991年进疆的原籍重庆的兵团新职工,是兵团大家庭给了我现在富裕安逸的生活,在我的成长道路上得到过很多人无私的帮助,有的我甚至叫不出名字……”

“我们兵团大家庭的家训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25年了,我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这里教会我团结友爱,勤劳致富,做人要心怀感恩,这里给与了我五彩斑斓的生活……”

这就是尤良英,一个朴实、泼辣、诚恳、友爱、敢说敢想敢干的兵团女职工。

今年46岁的尤良英,自1995年参加土地承包以来,19年来累计为团场上缴籽棉15万公斤、红枣3万公斤,创产值600多万元,个人盈利 150余万元,她曾多次评为师团先进生产工作者和劳动致富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和谐家庭、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称号。

1991年9月尤良英从四川来团场投亲,在团场拾棉花看到兵团团场广袤的土地,她想,老家人多地少,干活肩扛背挑,一年下来,只够吃饭。而这里土地宽广,土地肥沃,都是机械化,只要踏实肯干,在团场这块土地上是大有可为的。1991年3月给别人管地,万事开头难,刚开始管地的尤良英,平地放水、定苗打顶什么都不会,再加上蚊虫叮咬,起早贪黑的,身心疲惫,但是尤良英看到连队领导同的关怀,连队职工的热情,兵团精神感染和激励着尤良英,她决心不气馁,战胜自我,咬咬牙挺下去。40亩地在各阶段的农活都是尤良英自己干,到年底管理费加上拾花费收入5000多元。第一次挣到这么多钱,尤良英坚定了在团场干一番事业的信念。

1998年在团场实行两费自理承包工作中,尤良英承包3号条田。面对曾经熟悉而又发愁的土地,尤良英还是犹疑过,但她有着川妹子一股不服输的性格,年管理实现棉花单产400公斤、500公斤的风都目标,经过几年的种植管理,总结经验,尤良英坚信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逐步改善土质结构,3号条田首先要治理碱斑,从2000年 - -2008年人工挖碱斑12亩多地,利用苞谷杆、稻壳、树枝、杂草回填,改善以前成片光秃秃不出苗的情况;其次是人工补种、移苗,尽可能对缺苗地块最大限度的补救,对小面积不出苗的地块,采取人工移苗共计6亩地投入8000余元。

为了掌握棉花种植技术,尤良英自费订阅了《棉花栽培高产技术》农业科技等书籍。连队也及时选派她参加“绿证书”和“棉花栽培的专项技术培训班”。学习中,她总是把老师讲的技术要点一条一条规范的罗列记录,场场不落。为进一步提高棉花田管的实践科技水平,她悉心求教,时常把连队技术员,连领导请到她的地里现场指导。每个生产环节地认真的看,悉心的学。管理中,严格按照棉花优质高产技术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冬天,她积极拉运优质农家肥,进行改良土质,提升地力。为了广集农家肥,不管是寒冬腊月,滴水成冰还是大雪纷飞,她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一个推着拉拉车出入羊圈、猪圈、厕所,一锹一锹将肥料挖出来,衣服脏了,满身臭味,但她硬是坚持下来了。就这样,以自己勤劳的双手,不屈的斗志,每年集优质农家肥300多方。勤劳的努力,使她的土地肥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每个生产阶段,她都能及时按照十三团农业科的要求不辞辛苦,抢时勤干,吃住在地里,干活在地里,每一棵棉花就像照顾自己心爱的宝贝一样呵护着,照料着。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她的精心管理下,尤良英每年承包的棉花单产呈阶梯状攀升,尤其是近三年的亩单产平均递增50公斤,2012年达430公斤,2014年490多公斤。 2010年 -2014年连续5年获得团先进生产者荣誉,四次获得“植棉公关状元”和“植棉能手”称号。她所在班组获得师工会“基层先进班组”称号。

3号条田有223亩地,有3个承包户,而且都是女同志,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为了当好班长,在工作中,各项工作,尤良英始终走在姐妹的前头,晚班犁地她24小时坚持在在地头检查质量,加肥料。在平时工作中,谁家有困难了,她都前去帮忙料理。连队职工刘佳品今年52岁了,身体多病。每年春播的时候,上肥料、加种子都是由尤良英来承担;放水的时候,垮渠跑水都是尤良英冲在第一个;拾花期间,每次自己的一遍花拾完后,就组织雇工给刘佳品拾花。尤良英同志为人热情、助人为乐的事迹在连队有口皆碑。

尤良英致富后不忘带动大家一起致富,遇到新来的农工不懂棉花栽培技术,她免费送去书籍并传授种植经验。十一连职工王新生活遇到了困难,尤良英象对待自己亲兄弟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孤寡老人陈花体弱多病,无人照顾,尤良英就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她,感动的老人逢人就说“尤良英比咱亲闺女还亲”。

邻居刘晓华患有心脏病、胆囊炎,经常发作,丈夫一直在外面打工,不能及时照顾。去年6月初的的一天,尤良英在地里安装好地面管已经中午两点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家门口,当看到邻居家的门敞开着时,一种不详的预兆在她脑海里出现,她连忙叫了两声没有人答应,急忙到家里到看刘晓华躺在沙发上,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嘴唇发紫,尤良英毫不犹豫背起刘晓华往连队医务室跑。尤良英憋住劲背到医务室后,由于劳累过度,她自己也晕倒了。

尤良英有一个幸福美满和谐的家庭,丈夫袁华明在连队从事农机工作,夫妻之间相敬如宾,和睦相处,大儿子虽然有先天性智障,却能生活自理,并参加土地承包,小儿子在团场中学上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婆婆今年 70多岁,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尤良英从来和婆婆没有红过一次脸,经常去老人那里问寒问暖,节假日陪老人聊天,让老人度过幸福的晚年。

尤良英只是一名普通的兵团青年农工,凭着一双勤劳的双手,一颗挚热的心,在十三团广袤的土地上,用自己的事例去影响身边的职工科学致富,诚信做人,用勤劳的和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了平凡的伟大,展现了一个新时代军垦儿女的新风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黄诗燕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以黄诗燕的精神为指引,继续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中,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张家界市民政局驻永定区安坪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杨熊看了黄诗燕的先进事迹,心里非常敬佩。他表示,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要时刻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带着感情驻村,扑下身子干事,把群众当成亲人,把扶贫当家事,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郴州市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13户2236人,经过奋战,目前还有40户86人未脱贫。该乡党委书记柏涛说,他们将认真学习黄诗燕同志对党绝对忠诚的优秀政治品质、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真抓实干的奋斗精神,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株洲市残联党组书记李克武表示,作为一名残疾人事业工作者,要像黄诗燕一样,树立民本情怀,始终将残疾人朋友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株洲日报社时政评论部主任叶新福表示,要不断激励自己将初心使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敬业爱岗,采写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为新时代鼓与呼。

茶陵县枣市镇党委书记乔志军说,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像黄诗燕一样,扎根基层,真抓实干,顽强拼搏,带领广大群众奋力奔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全国教书育人事迹心得作文

全文共 1773 字

+ 加入清单

师者,人之模范也。

中宣部、教育部6日公布2022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涵盖高教、职教、中小学、幼教、特教等各级各类教育的12位老师获得这一荣誉。或深耕思政课堂

深耕思政课堂

思政课教师,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

吉林大学教授孙正聿从教40余年,他写的《哲学通论》再版10余次,成为全国高校通识课教育的经典教材,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科学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事业是研究和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年过古稀的孙正聿始终把培养“人”当作自己的“终身大事”,至今仍在为本科生讲课。他希望,能像自己崇拜的马克思那样,“为全人类而工作”。

前辈老骥伏枥,后学锐意进取。来自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学校的年轻教师郭晓芳,把思政课“玩”出新花样。

作为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将新时代“云端”思政课进行多维度创新,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学生喜爱的时事、人物等“活教材”中,打造出46个大课专题、600余个配套课程,覆盖全省2.8万余所学校并辐射全国,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网络思政品牌。

勇攀科研高峰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杨士莪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只因年过九旬的他,从不坐着给学生上课。

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参与培养了中国首批水声专业骨干;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直到现在,杨士莪仍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

“希望我们的后浪,在国家的支持下,为中国海洋事业、水声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杨士莪90岁时许的生日愿望。

名单中的另一位院士康绍忠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从上世纪90年代起便致力于农业高效用水与水资源的教学科研工作。

创建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起成立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领导建成我国第一个农业水土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如今,康绍忠的农业高效节水技术年节水量可达10多亿立方米。

“还西北旱区一片绿洲”,这是康绍忠从教30多年来不曾更改的初心。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院长、教授张先庚,同样将教学科研一线视作自己的“主战场”。她领导下的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仅用3年时间就实现从中职到高职的转型升级。

“继续坚守教育与卫生报国初心,勇担职教改革使命”,这是张先庚最新的目标。

矢志扎根基层

“深耕一寸,苗长一尺”。那些矢志扎根基层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行知教育集团总校长、教师杨瑞清,40多年坚持扎根乡村办教育,把乡土生活作为教学资源。他创办的行知小学,也从一所简陋破旧的乡村小学,发展为集幼、小、中和教育实践基地为一体的集团化现代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第一中学校长、教师杨明生,留守家乡贫穷落后的地区30多年,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他数次拒绝发达地区的高薪聘请,更克服肿瘤病痛,用奋斗赢得霍邱老百姓最真诚的赞誉。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县明花学校教师安文军,30年辗转4个乡村学校,将青春和爱心全部奉献给牧区的孩子。他主持完成的三项课题,为牧区学校学生习惯培养、心理健康辅导、理想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

倾注大爱深情

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有爱才有责任。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李粉霞深谙这个道理。被学生亲切地称为“霞姐”的她,用无微不至的关爱帮助职校学生学习成长。她说,必须让学生在职业学校找到梦想和希望,那就是以技立身。

另一位来自职业学校武汉市旅游学校的老师马丹同样用无私的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发展。2016年以来,她两次申请参加“组团式”援藏工作,在雪域高原上践行“爱的教育”。她说,选择了援藏就选择了奉献和担当。

上海市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周美琴拥有35年的特教生涯。特殊儿童的悲喜她感同身受,特殊儿童的生命她用专业守护。她的学生中,有的在国际上表演,有的考上著名大学,更多孩子则学会了自食其力。她说,孩子的成长,就是我的成就。

今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中,“80后”孙怡最年轻,教龄却也超过20年。2000年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回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投身学前教育,从此再也没有离开这份事业。22年来,近千名3到6岁的边疆孩子得到她的照料。她说,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

又是一个九月开学季,又是一批教书育人楷模。

从幼儿园到高校,从职业学校到特殊学校,从文科到理工科……他们代表着新时代教师队伍的杰出风采,用心用情诠释出“四有”好老师的可爱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纪录片。这个短片主要讲了一群来自各地的美德少年。他们中有叙永的,有泸州的,有合江的,也有泸县的。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姐姐——泸县二中高中高2017届的舒文静。

舒文静姐姐是一位爱好书法的学生,她三岁就开始学习书法,经过十几年的文化熏陶,舒姐姐已经练就了一手好字,十几年的勤学与苦练,让舒姐姐成为了一个浑身散发着书香与墨香的好学生。在纪录片里,我们时不时就会看到舒姐姐的双手,上面全是墨水印,我觉得舒姐姐是真的喜欢书法。她还说过她最喜欢隶书,隶书十分率真,就像她的性格。舒姐姐不仅喜欢书法,也喜欢国学经典,虽然高中生活十分繁重,但她还是会挤出时间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国学。

我觉得我与舒姐姐相比,那是差得太大了。舒姐姐她那么爱书法,她坚持了十几年的书法,我只学了几个月就叫苦叫累。

我想她也会碰到过写的不好看的时候,我相信她一定撕下来重写了一次,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她的手上全是水墨印,直到写完字,满意了她才去洗手。而我呢,一定会说:“将就吧!”碰到一点墨,就跑去洗手,结果半个小时就只有用了十五分钟来写字。

我一定要学习舒姐姐这种坚持到底的决心。也要学习她会“挤”时间。你看那么繁重的高中生活,她居然有时间和同学交流国学经典,

要是我恐怕连当天的作业都没法完成了。从现在起,我也要学会挤时间,这样我的生活才不会乱,我也一定要学会坚持不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锻炼自己。

学会去感受语文中的每个字,每个词,甚至每个标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整个世界都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雷锋事迹3:雷锋帮助失学儿童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所在部队驻地附近有个牛家屯,雷锋经常去那里帮助群众。

牛家屯里有一户人家,有五口人,爷爷奶奶都六十多岁了,不幸都中风,躺在床上不能动,父亲四十多岁,腿有残疾,干不了重活,帮生产队放牛赚工分,哥哥二十岁,是家里的主要劳力,弟弟十二岁,辍学在家,照顾爷爷奶奶,料理家务。

雷锋看到这一家人非常心酸,想帮助他们。可怎么样才能真正帮到他们呢?

雷锋想到一个好主意,帮助十二岁的弟弟,教他读书识字。

于是,雷锋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到牛家屯教弟弟文化课,还帮助弟弟一起照顾爷爷奶奶。弟弟非常聪明,一年就学会全部小学的课程,又在自家架起小黑板,教比他还小的朋友读书识字。

大家都夸弟弟,弟弟说:“多亏了雷锋叔叔帮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时代楷模徐振明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名字,一生的坚守,从风华正茂到白发苍苍,徐振明矢志不渝,守护着英雄的陵园,守护着中华民族铭记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家园,用有限的精力传承无限的革命精神。

由儿子徐永军接替自己守护陵园,徐老心中的大石头终于得以落地,虽然离休回家,但始终牵挂着陵园。经过再三请求,他回到陵园当门卫,继续为将军清扫落叶、清理积雪,为陵园的建设出力。徐永军:“因为他离不开陵园,都得去找我父亲,就像现在我一样,不管谁到陵园,陵园没有我不知道的事,当时我父亲也是有啥事都得去找他,因为他在这待的时间太长了,对陵园了解的太深了,什么事你找他你问不住他,他都能给你出主意。”

除了守护陵园,如何能将抗战精神发扬光大,一直是徐老心中的大事,一次机缘巧合下的邀请,让徐老找到了方向。通化市东昌区新岭小学退休教师许传珍:“徐老先生每年不定期的上学校去做报告,每次讲一个故事,这个勋章的来历,后来学生明白了,每个勋章都是徐老先生在每次战役中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后来学生也明白了这个勋章并不是戴着好看,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奋斗得来的,这时候学生就感到思想上一种升华。”

有了一次经历,徐老便经常应邀为学生和部队官兵上革命传统教育课,他以杨靖宇将军的感人事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和官兵们讲述抗战历史,在人们心中传播伟大的抗战精神。某部队官兵钟玲:“给我们讲了杨靖宇的英雄事迹,也讲了自己的参军入伍的经历,常说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对现在生活感到特别的知足。作为新时代的革命军人,老兵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们新时代官兵宝贵的财富,我们也要像徐大爷学习真正的就把对党的忠诚刻进心里,融入血脉,让奉献担当成为习惯,为强军强国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如今,徐振明已经年过九旬,但只要天气晴好、身体尚可,他就会坐上轮椅,让儿子推着,到陵园四处查看,静静瞻仰将军的陵墓和塑像,亲手抚摸那些早年种下的松柏。从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到在陵园里默默守护,徐老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老兵精神”,父与子60余年的守护更是让这种精神永远的传承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八点,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的《新时代少年》节目。

这个节目一共嘉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十个新时代好少年,他们有的弘扬红色精神,有的传承中国文化,有的传承壮医文化,有的关注青少年健康自我认知,还有的是坚持做好身边的小事好事,影响一群人,成为了青少年模范。

看完这个节目后,我感觉这些好少年都是因为经历身边的一些小事,之后确立了远大的目标,并且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毅力,能坚持!我要学习他们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他们良好的品德,坚持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努力去影响身边的人。

通过这个节目,我明白了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也有了一个远大的目标,我要努力做一个有理想,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优秀青少年,努力学习,多掌握科学知识,长大成为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身为少年,我们应该敢于有梦,努力追梦!加油吧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先进人物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991 字

+ 加入清单

总是听到有些同学抱怨学习生活没有方向、没有动力,我觉得那是因为大家心里没有了榜样。榜样,就在我身边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现代浮躁的生活像沙尘暴一样刮过,埋没了我们的身影,也使我们失去了方向。其实,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

我的榜样就是xx教授,xx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超级稻育种家,他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专注的探索精神缔造了北方水稻超高产理论,沿着前人开创的“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和超高产育种”技术路线潜心研究,最终创立了较为系统、完整的超级稻育种理论与技术体系,并选育出一系列超高产新品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亩产均突破800公斤,尤为重要的是,还较好地解决了各国水稻专家都在苦苦求索的"超高产与优质相矛盾"的世界性难题,基础研究之树结出丰硕应用之果。

第一次知道陈老师是在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讲堂上,每年新生入学第一课,xx不论多忙都回校主讲。他告诫学生,要“先修德、次修身、再修业”。所谓修德,就是要懂得知足、感恩和礼让。他坚信好行为是“修”出来的,告诉学生要时刻注意小节,随手关灯、节约用水,做完实验用具要收拾整洁,“拖鞋不进实验室,高跟鞋不进试验田”。久而久之,这些都成了让学生们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xx老师从学生时代起就立志献身农业科学,他把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人民期盼紧密连结在一起,始终不渝地把农业科技作为报效祖国的舞台。他热爱农业、关注农村、牵挂农民,始终不忘自己是农民的儿子,“让农民多几分收成,让百姓吃上更香的米饭”是他的忠诚信念。他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等国计民生大课题,积极为国家制定粮食生产政策、防止出现“谷贱伤农”等问题献计献策,使亿万农民从中受益。学习xx老师,就是要像他一样把国家和人民的需要作为毕生追求,以报效祖国为神圣职责,把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事业的无比忠诚落实到行动中,在本职岗位上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xx老师说他喜欢秋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每当看到即将开镰的金黄金黄的稻田,他总是抑制不住兴奋,走上田埂,摸摸稻穗,捏捏穗粒,收获的喜悦顿时消融了他播种、耕耘的全部苦累和汗水。前辈们是用心血和智慧栽培下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理论之树,xx和他的团队则是用心血和智慧在浇灌这棵大树,使它结出丰硕的应用之果。。

作为xx农业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以陈老师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陈老师的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刻苦专研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