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周国平散文集推荐(合集20篇)

《朝花夕拾》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描写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对师友诚挚的怀念。下面是开学吧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朝花夕拾》读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7897

作文

60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毕淑敏,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是澄清的,健康的,充满活力的。她的素材全部取于平常人的生活,并没有太多华丽的词藻修饰,也没有令人一读就感到新鲜的选材,但她却把最普通的平民生活,便成了如孔雀开屏一样的灿烂的生活美景。她总能抓住人在生活中发现不到的镜头,他(她)总能洞穿人的心理,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画面,令人充满遐想与佩服。

读《混入北图》有感

题记——“我想从北图的正门走进去”。

毕淑敏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同样是一位慈祥而又可爱的母亲。在《混入北图》这篇文章中,毕淑敏的母爱与她对儿子的教导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在那时,北京图书馆是最大的图书馆,哪里有各种各样不同种类的图书,但那里却有规定:只对成年人开放。不知是不是遗传了毕淑敏,她的儿子从酷爱看书,对文学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当他长到十几岁已经是个小伙子的时候,毕淑敏在他苦苦的要求下,不得不带儿子“混入”北图,满足孩子向博览全书的愿望。

本文主要讲述了毕淑敏到儿子进入北图的过程和看书的过程。其中详写的是进入的过程。在过程中,运用了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作描写,表现了母子二人害怕被识破的心情,但儿子也急切想去看书的复杂心情。在好不容易进去后,儿子恨不得把全馆的书都看一遍,所以,他直到闭馆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所谓: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毕淑敏的这篇文章中,充分的体现了儿子对读书的渴望,甚至把博览全书为理想。的确,在我们少年时代的是官(时光)是很宝贵的,我们在学习上,不因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多多去闯闯,在丰富的经历和阅历下,就能够让你体会到世界是包罗万象的。在青春时,何不去拓展自己的领域,为梦想努力,像毕淑敏的儿子一样,有志气:“长大一定要光明正大的从正门走进北图,因为那是贵宾的通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这段时间在读席慕容的诗集《透明的哀伤》。她的诗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昨晚读到《琴音》一文,便有与各位苗爸苗妈分享的欲望,因为我感到,诗人的语言写出了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一种与作者的共鸣。不知道,你在阅读后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琴音》这一篇文章很简单,主要讲了作者女儿练琴的事。钢琴老师讲到一听琴声就可判断出孩子这段时间很用功。作者很疑惑,钢琴老师解释到“钢琴这种乐器,一定要经过长时间认真的弹奏之后,它本身真正美好的音色才会慢慢出来。我想,前两年你女儿碰它的时间太少,要到今天才算是对得起这架钢琴了,你听,现在它的声音多好听,多不一样!”真的!岂只是钢琴这一种乐器而已,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工作,不都是你放进多少力气,它就会忠实地反映出多少成绩来吗?

想想我们的教育,在每个孩子的成长路途上需要我们家长给予多少扶助,在背后付出多少努力呀!身心健康、懂得感恩、听写全对、诵读美妙、书写工整、口算准确、表达清楚······孩子的全面进步一定是在我们——作为孩子成长引路人的坚持陪同下才有可能实现的呀!也许,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好好反思自己,在孩子学习、生活中,我们真正认真地投入了多少力气。

转瞬之间就是半期了,一晃孩子们很快就要跨入二年级了。在接下来的半学期,我们又该怎样陪伴孩子一同走过他们的一年级时光呢?记住:你放进去多少力气,它就会忠实地反映出多少成绩。钢琴如此,何况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名家作品:周国平《论苦难》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大地震,感想万千,最强烈的是两条:一、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多么渺小;二、在灾难面前,日本民族多么伟大。

事实上意外事件常有发生。“天有不测风云”——不测风云乃天之本性,“人有旦夕祸福”——旦夕祸福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任何人不可心存侥幸,把自己独独看作例外。

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

以尊严的方式承受苦难,这种方式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项巨大成就,因为它所显示的不只是一种个人品质,而且是整个人性的高贵和尊严,证明了这种尊严比任何苦难更有力,是世间任何力量不能将它剥夺的。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受难者如同伟大的创造者一样受到世世代代的敬仰。

面对社会悲剧,我们有理想、信念、正义感、崇高感支撑着我们,我们相信自己在精神上无比地优越于那迫害乃至毁灭我们的恶势力,因此我们可以含笑受难,慷慨赴死。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浑浑噩噩,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演给我们心目中绝对清醒公正的观众看,我们称这观众为历史、上帝或良心。

可是,面对自然悲剧,我们有什么呢?这里没有舞台,只有空漠无际的苍穹。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也谈不上什么正义感。当史前人类遭受大洪水的灭顶之灾时,当庞贝城居民被维苏威火山的岩浆吞没时,他们能有什么慰藉呢?地震,海啸,车祸,空难,瘟疫,绝症……大自然的恶势力轻而易举地把我们或我们的亲人毁灭。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了生命的卑微。没有上帝来拯救我们,因为这灾难正是上帝亲手降下。我们愤怒,但无处泄愤。我们冤屈,但永无伸冤之日。我们反抗,但我们的反抗孤立无助,注定失败。

然而我们未必就因此倒下。也许,没有浪漫气息的悲剧是我们最本质的悲剧,不具英雄色彩的勇气是我们最真实的勇气。在无可告慰的绝望中,我们咬牙挺住。我们挺立在那里,没有观众,没有证人,也没有期待,没有援军。我们不倒下,仅仅是因为我们不肯让自己倒下。我们以此维护了人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尊严——人在大自然面前的尊严。

我们不是英雄。做英雄是轻松的,因为他有净化和升华。做英雄又是沉重的,因为他要演戏。我们只是忍受着人间寻常苦难的普通人。

人生中有的遭遇是没有安慰也没有补偿的,只能全盘接受。我为接受找到的唯一理由是,人生在总体上就是悲剧,因此就不必追究细节的悲惨了。塞涅卡在相似意义上说:“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

越是面对大苦难,就越要用大尺度来衡量人生的得失。在岁月的流转中,人生的一切祸福都是过眼烟云。

(选自周国平新浪博客,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读张晓风散文集有感600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一、玉想

玉者,温润通灵也。一块玉,无需像黄金一般金光闪闪,也无需像钻石一般反复打磨。玉便是玉本身,静静地待在某一处,默默地等待着来发掘他的人。

每一块玉,或有贵贱,或有大小,或有精糙,与生便是像我们一般独一无二,像落叶一般是这个世界上的唯一。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点,不必太过理会他人的目光,遵循自己的本心,尽力便可。毕竟,玉不像钻石一样真正的完美无瑕,人也不可能做到完美。

愿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求似钻石一般闪耀璀璨,只求如玉一般心境平和。

二、雨之调

屋外小雨绵绵,屋内寂静无声。——题记

雨,似雪,有时飘飘扬扬;似泪,有时欲言无声;似云,有时飘忽不定。

有人曾说,生命之美莫过于滋润万物的春雨。但生命本身不也像一场雨吗?你在其中萌芽、发育、生长,痴迷于大自然的安定美好,又不得不忍受着一场场的阴雨绵绵,幻想着那遥不可及的阳光,那清新无比的空气。

可是你是否注意到,彩虹总是在暴风雨后出现。是啊,人生也像这一场雨,总是饱含着期待与希望。但总要在暴雨的洗礼后,美景才会淡淡隐现;总是在黑暗降临后,明星才会交替地闪烁啊!

三、春俎

春天,似一则谎言,一则大自然的谎言。

清澈而碧绿的湖水,蔚蓝而广阔的蓝天,繁茂而生机勃勃的青草,总是让我们不自觉地沉迷于其中。当我们醒来时,只能望着时间如河水一般流逝而无可奈何。

春夏秋冬,四季变幻。春天是最美的季节,美到让人感到无可奈何。但我们终究只是大自然的过客罢了,能感受清凉的春雨降临,能望见闪耀的流星划过,已经让我们感到知足。

生命是如此美好,却又如此短暂啊!

珍惜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朱自清散文集好句摘抄

全文共 3200 字

+ 加入清单

天地间从容恬淡的尤物,应该是流水了。

有人说风是大道的使者,万物变化的开端,是机智轻盈的精灵,固然不错。但是,它倏忽而来,倏忽而去,飘来的时候没有征兆,溜去得也不漏痕迹,不能不说失之小气。流水则不然,来也悠悠,去也悠悠,走自己应该走的路,镇静自然,走过了就不回头;节操自守,不会肆意旁溢;外柔内刚,决不屈服于区区挡道之物;态度从容,不缩手缩脚,前后连绵不断,然后征服于千里。

有人会说流水是薄情之物,这的确有些偏激,那是因为一句诗人偶尔的牢骚,说什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试想如果见到落花的亲近,就四处留情,岂非践踏真情的花心浪子?红红白白的花儿滴落在水面,流水托着它们缓缓淌过,抚慰伤痕,洗涤灰尘,还它一个清纯本色,细语呢喃,亲近却不亵渎,有情有义的极致,也莫过如此了!

流水与潭水又有所不同,潭水可能会是韬晦内敛的俊逸隐者,但是因为蛰伏不动,无可避免地失去了水之为水舒卷自如的灵气,生命得以继续完全依赖上天的垂怜,从它诞生,就决定了自己的结局,那是无可奈何的干涸。湖水就更不足称道了,它盘踞得高高在上,洋洋得意,一旦时日方便,或者蚁穴滋生,堤岸溃败,便张扬不可一世,泛滥成灾! 另外,最惹人怜爱的要数小河流水了,幽谷之下,汩汩然曲曲折折地淌着,虽然不厚实,但是清澈可人。我曾经留意过,傍晚时分,水鸟掠过水面,盘旋而上,背负西天彩霞消逝在天边,彩霞下面的溪水,犹如撒了一层金粉,波光粼粼,偶尔还有鱼儿跃出水面,引起了我的兴致,不等我一探究竟,它却又潜入水底!

前天亲临江水,却别是一番滋味。滚滚江水披着夜色奔腾而至,没有了小河流水的矜持别致,却慷慨豪迈大气逼人,夜色阑珊里,波浪撞击沙滩,声声入耳,附和它的是江滩闲人的嬉戏,和我思接千古的幽情。呵,你是否以自己千年的执著,寓示我如何把握这短暂的人生?

白水是个老实人,又是个有趣的人。他能在谈天的时候,滔滔不绝地发出长篇大论。这回听勉子说,日本某杂志上有《女?》一文,是几个文人以“女”为题的桌话的记录。他说,“这倒有趣,我们何不也来一下?”我们说,“你先来!”他搔了搔头发道:“好!就是我先来;你们可别临阵脱逃才好。”我们知道他照例是开口不能自休的。果然,一番话费了这多时候,以致别人只有补充的工夫,没有自叙的余裕。那时我被指定为临时书记,曾将桌上所说,拉杂写下。现在整理出来,便是以下一文。因为十之八是白水的意见,便用了第一人称,作为他自述的模样;我想,白水大概不至于不承认吧?

-------------------朱自清《女人》

我又想到杭州那一晚上。他突然来看我了。他说和P游了三日,明早就要到上海去。他原是山东人;这回来上海,是要上美国去的。我问起哥仑比亚大学的《心理学,哲学,与科学方法》杂志,我知道那是有名的杂志。但他说里面往往一年没有一篇好文章,没有什么意思。他说近来各心理学家在英国开了一个会,有几个人的话有味。他又用铅笔随便的在桌上一本簿子的后面,写了《哲学的科学》一个书名与其出版处,说是新书,可以看看。他说要走了。我送他到旅馆里。见他床上摊着一本《人生与地理》,随便拿过来翻着。他说这本小书很著名,很好的。我们在晕黄的电灯光下,默然相对了一会,又问答了几句简单的话;我就走了。直到现在,还不曾见过他。

他到美国去后,初时还写了些文字,后来就没有了。他的名字,在一般人心里,已如远处的云烟了。我倒还记着他。两三年以后,才又在《文学日报》上见到他一篇诗,是写一种清趣的。我只念过他这一篇诗。他的小说我却念过不少;最使我不能忘记的是那篇《雨夜》,是写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的。W是学科学的人,应该很冷静,但他的小说却又很热很热的。

这就是W了。

-------------朱自清《飘零》

家里人似乎都不甚爱花;父亲只在领我们上街时,偶然和我们到“花房”里去过一两回。但我们住过一所房子,有一座小花园,是房东家的。那里有树,有花架(大约是紫藤花架之类),但我当时还小,不知道那些花木的名字;只记得爬在墙上的是蔷薇而已。园中还有一座太湖石堆成的洞门;现在想来,似乎也还好的。在那时由一个顽皮的少年仆人领了我去,却只知道跑来跑去捉蝴蝶;有时掐下几朵花,也只是随意挼弄着,随意丢弃了。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有乡下的姑娘在各处街巷,沿门叫着,“卖栀子花来。”栀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些卖花的姑娘有着相似的韵味。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乐意的。

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有人会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已不大弄得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

---------------朱自清《看花》

在北京住了两年多了,一切平平常常地过去。要说福气,这也是福气了。因为平平常常,正像“糊涂”一样“难得”,特别是在“这年头”。但不知怎的,总不时想着在那儿过了五六年转徙无常的生活的南方。转徙无常,诚然算不得好日子;但要说到人生味,怕倒比平平常常时候容易深切地感着。现在终日看见一样的脸板板的天,灰蓬蓬的地;大柳高槐,只是大柳高槐而已。于是木木然,心上什么也没有;有的只是自己,自己的家。我想着我的渺小,有些战栗起来;清福究竟也不容易享的。

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正可借来作近日的我的注脚。昨天忽然有人提起《我的南方》的诗。这是两年前初到北京,在一个村店里,喝了两杯“莲花白”以后,信笔涂出来的。于今想起那情景,似乎有些渺茫;至于诗中所说的,那更是遥遥乎远哉了,但是事情是这样凑巧:今天吃了午饭,偶然抽一本旧杂志来消遣,却翻着了三年前给S的一封信。信里说着台州,在上海,杭州,宁波之南的台。这真是“我的南方”了。我正苦于想不出,这却指引我一条路,虽然只是“一条”路而已。

---------------朱自清《一封信》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载自《匆匆》

这时我们都有了不足之感,而我的更其浓厚。我们却只不愿回去,于是只能由懊悔而怅惘了。船里便满载着怅惘了。直到利涉桥下,微微嘈杂的人声,才使我豁然一惊;那光景却又不同。右岸的河房里,都大开了窗户,里面亮着晃晃的电灯,电灯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闪闪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我们的船已在她的臂膊里了;如睡在摇篮里一样,倦了的我们便又入梦了。那电灯下的人物,只觉像蚂蚁一般,更不去萦念。这是最后的梦;可惜是最短的梦!黑暗重复落在我们面前,我们看见傍岸的空船上一星两星的,枯燥无力又摇摇不定的灯光。我们的梦醒了,我们知道就要上岸了;我们心里充满了幻灭的情思。

--载自《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冰心散文集精选:疯人笔记

全文共 1728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我早就想下笔了:无奈我总不能写,我一写起来,就没个完结,恐怕太倦乏。而且这里面的事,说出来你们也不了解,这原是极糊涂极高深的话——但是有些聪明人劝我说:

“你这么一个深思的人,若不把这些积压思想的事,尽情发泄出来,恐怕你要成为一个……”他们的末一句话,至终没有说出。我不知道他们是称赞我,还是戏弄我。但这都不关紧要;我就开始叙一件极隐秘极清楚的事情了。

太阳怎样的爱门外的那棵小树,母亲也是怎样的爱我——“母亲”?这两个字,好像不是这样说法,只是一团乱丝似的。这乱丝从太初就纠住了我的心;稍微一牵动的时候,我的心就痛了,我的眼睛就酸了,但我的灵魂那时候却是甜的。

这乱丝,世上没有人解得开,上帝也解不开——其实上帝也是一团乱丝,母亲也解不开。

母亲——也就是乱丝——常常说我聪明,但有时又说不要太聪明了,若是太聪明了,眼睛上就要长出翅儿来,飞出天外去了。只剩下身体在地上,乌鸦就来吃了去——但我想那不算什么,世上的聪明人不止我一个。他和他,还有他;他们都是聪明人,没有事会说出事来。一夜的浓睡之后,第二天起来,却做了许多诗,说他们半夜里没有睡。看见人来了,就抱出许多书来,假装看着;人去了,却来要我替他们补鞋。

他们的眼睛上,却还没有长出翅儿,乌鸦也不来吃他。这也是和富士山和直布罗陀海峡一样,真可笑!

但无论如何,我不要多看着他们。要多看他们时,便变成他们的灵魂了。我刚才不是提到那门外的小树么?就是这棵小树,它很倾向对面屋上的一个石像。看来看去的,一夜发热到了二百零百度,就也变成石像了。这话说起谁也不信,但千万年以后的人,都来摄了他的影儿去,这却是我亲眼看见的。

我的屋子虽然又矮又小,但是一开起门来,就看见街道。

就是天空,也比别人的阔大得多了。这是第一件事使我落泪的!——世人的鞋,怎么这样的容易破呢?使我整天里一根绳子,拉来拉去的。但并不是他们要我补,是我自己唤住经过的人,要替他们补的。我想与其替他们补鞋,不如教给他们怎样的走道。不过如他们都晓得怎样走道,我也没有了拉来拉去的材料了。

世间没有一个人会写出充满了力量的字,若是有,也都成了“白的他”了。他的字,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我都会认得的。这又是一件使我落泪的事——他的字写在书上,连纸页都凹凸出来了,我便是闭着眼,也知道是他写的。他是王子,谁不知道呢?他天然的有一种腼腆含愁的样子。他母亲是印度人,这是我所知道的,无怪乎他是这般的温柔洁白了。世界上只有印度人是温柔的,是洁白的。这也是小树变成石像的另一个原因。当他十个轮子的雪车,驾着十匹白马,跟随着十个白衣的侍者,从我门口经过的时候,街上的尘土,便纷纷的飞进来报告我了!——我敢说没有人不敬慕喜欢他,但他却是这般的不爱理人,也许是他的印度的母亲教给他的。无论如何,他总和乱丝有些深密的关系,更造成他腼腆含愁的样子了。

他虽然不爱理人,却有时来看望我。是可怜我老无依靠么?是叫我补鞋么?然而他是永远赤着脚的,他本是永远坐在车上,不肯和世人的道路接触的——他来时,我很自然。我喜欢他么?不过这喜欢和不喜欢的界限,在我心里,极其模糊。容我再仔细回想看……有了,这原如同富士山和直布罗陀海峡一般,都是不容易明晓的事。总而言之,他是因为我的眼睛要长出翅儿了,他恐怕乌鸦吃了我,血水滴到他的赤脚上,他防备着就是了。

“黑的他”更如同狗一般——也许就是乌鸦——倒也有些人喜欢他。他却是走在道上,鞋更是非常的破烂。我不能再替他补了,这一根绳子,尽着拉来拉去的,有些烦腻了。

天如不开朗,就是有人很忧愁,要死了。这光景瞒不了我,乱丝曾告诉过我。这也是小树变成石像的另一原因。

果然“黑的他”来了,他说话有些吞吐——他的眼睛永久不会长出翅儿来,我实在看不起他——他说“白的他”有些和他好的意思,要请他替他作王子了。并且说“白的他”为他的缘故,下地来走了。他说这话时,带些难过的样子,却又喜欢。我战栗起来,绳子都落到地上了。我的唇儿不能说话,我的心却求上帝赦免他。他的死期要临到了,上帝呵,乱丝呵!赦免他的明白罢!倘若他再这样的明白,不是我说……“白的他”车上的鸾铃响了,“黑的他”为何又跑了?世界上乱得很,我要哭了;眼泪是乱丝拉出来的,乱丝是纠在世界上的,可笑!——天又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作文:父爱与珍惜——周国平《妞妞》读后感

全文共 1915 字

+ 加入清单

妞妞》是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挽歌。暑假里读过一次,寒假我再次捧起。我知到以我的浅薄的阅历来评价这样一部满是伤口和眼泪的作品是种亵渎,因为这是哲学家周国平先生用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作为父亲的爱心为我们讲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虽然这个偶然的小生命,在人世间她只生活了仅仅18个月,但她可使父亲“愿意放弃一切世俗的头衔,甘愿仰仗神力,来做小妞妞的父亲”;她的诞生也可以使漫不经心的、永远长不大的母亲一夜之间长大,成为小妞妞慈爱而合格的母亲。短暂的生命带给父母有不尽的欢心和感念,同时也将父母的爱心置于刀山火海之上而备受煎熬,她留给父母的却是永恒的思念和追忆。

周国平以文字的方式来释放他自己初为人父,却在转眼之间又失去了那个原本属于他的小生命,从天堂跌入地狱的痛苦。妞妞出生后,就成为父亲的掌上明珠。周国平在书中说:“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然而生命是脆弱的,襁褓中的妞妞却患上了眼疾绝症——恶性眼底肿瘤,在接下来那一年多漫长却又短暂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妞妞作为一个生命是怎样发源、澎湃,也亲眼目睹了那可怕眼疾携带着死神是怎样一步步逼近、吞噬这个稚嫩的生命的。

“只要我的女儿能活,就让随便什么哲学死去好了。”哲学这个曾经被周国平视为一切的东西,却因妞妞的存在而黯淡无光。然而哲学是换不来妞妞生命的,没有一种哲学能像这个稚嫩的小生命那样让他爱入肺腑。在死神的面前,这个伟大的哲学家怀抱他的小女儿低声啜泣,不肯松手却始终无能为力。任何父亲在死神面前都一样卑微和矮小,我们的父亲何尝不是呢?

一个人的一生要经历多少悲欢离合,没有人能一一细数,但是一次悲伤的离别就能让很多人牢记一生。妞妞在这个世上只存在了一年多。她甚至不会用“疼痛”这个词来表达眼疾发作时的痛苦,她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喊叫:“磕着了!”只这三个字,却足以令人心碎。幼小的妞妞不知是什么东西总是磕着她,她不知道那种感觉叫做“疼痛”。她只知道:“爸爸疼,妞妞哭。”这个声音让作者心肝俱裂:“爸爸疼,妞妞哭。今生今世,妞妞是永远的哭声,爸爸是永远的疼痛!” 妞妞的聪明,妞妞的懂事,妞妞对音乐的挚爱,无一不让人感叹:这个小生命几乎趋近于百分百的完美了。天妒英才,老天真是越来越无情了,连这朵刚刚绽放的花骨朵他也妒忌,他不因妞妞的可爱而怜悯她,而施舍给她一双健康的明眸。他唯一多给了妞妞的就是那可怕的眼疾和一声声催人泪下的“磕着了”。

她天使般的降临人世,在病痛中苦苦抗争了一年多时间,又飞回到了没有苦难的天堂。“小妞妞,爸爸担心的是你那么弱小无助,从未离开过爸爸、妈妈,我们竟让你一个人出远门,你那双还没有学会走阳间的路的小脚丫,竟要独自去走那条阴森的冥路了”,这种担忧、这份牵挂、这声声哀嚎,只有有着切肤之痛的亲人才会发出,只有挚爱女儿的父母才会发出,读这段文字使所有的读者泪流满面,周先生还以慈父的爱心写道“我明白了,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割断父母对孩子的牵挂,连死亡也不能。这牵挂的线团系在你远逝的小躯体上,穿透生死的壁垒,达于另一个世界。我明知你不复存在,仍然惦记你犹如惦记一个失踪的游子”。是啊,这份爱、这份牵挂能穿过时光,穿过岁月得到永恒。

在《妞妞》中“苦难是人生的催化剂”这个观点被彻底的推 翻了。“人家都说共同受难的经历会加深感情,才不是呢。痛苦是不能分担的,说到底,每人都只能承担自己的那一份。你对妞妞的思念和哀伤,我不能帮你缓解,反过来也一样。”妞妞的母亲雨儿在和周国平共同经历了失去妞妞这一遭遇后痛苦地对他说作为父亲的周国平毕竟还有一个文字的祭坛,而雨儿什么也没有。他们最终还是分手了。“苦难未必是纽带,有时反而是毒药和障碍。所谓共同受难其实是表面的,各人所感受的内在的痛苦都是独特的,不但不能分担,而且难以表达。期望对方分担,落空了,期望就会转变为怨恨。”作者夫妇的分手让我难免觉得有些惋惜,似乎是雪上加霜,不幸的事情接连发生。但转念一想,也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走出失去妞妞的巨大痛苦,开始新的生活。

当我再次读完《妞妞》,《唐山大地震》中的一句台词“没了,才知道真的没了”涌上了心头。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一生中亲情的可贵:“人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种种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的身边,那就是平凡的幸福。”作者这句话,让我深有感触,身边的幸福是最值得我们珍惜的,不要等到失去了,或快要失去了,才恍然大悟,那时候就追悔莫及了。

失去的再珍惜已经太迟,拥有的去珍惜永远不会太晚,这就是亲情,这就是人生,我们不能倒流时光,却能学会珍惜,惟有这样,才能远离遗憾。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老了,我们回首我们的一生,我们会发现,那些美好的,幸福的东西,我们都一一珍惜,没有错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瓦尔登湖》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初读《瓦尔登湖》是因为海子喜欢这本书,可是当时稚气尚存的我看不懂书中枯燥晦涩的典故。随着时间的流逝,阅历的增加,我再次捧起此书细致浏览,才略懂其中的些许真谛。

本书是一八四五到一八四七年梭罗独自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记录。书中将大量的人文、地理、历史以及动物学知识融入到优美的文字中,精致的语言散发着浓浓的人生哲理,让我们感受良多。

梭罗的文字如泉水般清冽,将山水与心灵契合。读他的故事时我们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仿若我们也在湖畔休憩,在田间劳作,和他一起感受那鸟语花香。

哈丁曾说,《瓦尔登湖》内容丰富,意义深远,是简单生活的权威指南,是对大自然的真情描述,是向金钱社会的讨伐檄文,是一本圣书。

梭罗隐居在瓦尔登湖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在大家为金钱痴迷之时,梭罗毅然抛开一切,只身来到湖畔树林间,开始他平静自然的生活,在那一汪湖水中寻找心灵的栖息地。试想这样的不拘一格,豪放洒脱,淡然平和有几人可以做到?

《瓦尔登湖》中的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很久以前,我丢失了一条猎犬,一匹枣红马和一只斑鸠,至今我仍在寻找它们。”他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比喻成猎犬,枣红马和斑鸠,虽然很早之前就丢失了,但一直不放弃寻找。当下社会越发快节奏、物质化,空气中弥漫着浮躁、功利的气息。我们多少人能将梦想一路坚持下去?把目光直接朝着内心看,我们要的到底是什么?青年时满怀壮志结果却成了汉奸的汪精卫;本性善良却害死幼小婴儿的三鹿董事;“宁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马诺;以及一个个只追逐名利的人们······放眼全国许多成为房奴的百姓,他们要的不过是温馨的生活,如今却成为让人喘不过气的还贷压力,房子何时比生活本身更重要了?那些表面光鲜浮华的物质何时又变得比内心的宁静安然更重要了?

梭罗说:“不要给我爱,不要给我钱,不要给我荣誉,给我真实就好。”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论如何都要为心中留一片净土。就让我们饮一杯清茶,同梭罗一起翱翔于山水之间,回归自然,回归纯洁,回归心灵的平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煎熬的暑假想让自己宁静,看了作家毕淑敏的散文,有的故事教育我们怎样懂得感恩,有的端正我们认识错误的态度,有的就告诉我们怎样做人

其中有一个故事《提醒幸福》,让我明白幸福不一定就是得到一大笔钱或是得到什么贵重的礼物,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缀在旧绸子上的红宝石,在凄凉中愈发熠熠夺目。幸福有时会同我们开一个玩笑,乔装打扮而来。

一篇篇小故事串成一张知识的网,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人生在世就要活得愉快、幸福。不要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而闹得家庭不和睦或工作不愉快。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经常看看太阳,心里就不知不觉暖洋洋、亮堂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周国平:你最合宜的位置在哪里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摘选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在《最合宜位置》一书中的序言:你最合宜的位置在哪里?

我相信,每一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这个位置仿佛是在他降生时就给他准备了的,只等他有一天来认领。我还相信,这个位置既然仅仅对于他是最合宜的,别人就无法与他竞争,如果他不认领,这个位置就只是浪费掉了,而并不是被别人占据了。我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念,则是因为我相信,上帝造人不会把两个人造得完全一样,每一个人的禀赋都是独特的,由此决定了能使其禀赋和价值得到最佳实现的那个位置也必然是独特的。

然而,一个人要找到这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却又殊不容易。环境的限制,命运的捉弄,都可能阻碍他走向这个位置。即使客观上不存在重大困难,由于心智的糊涂和欲望的蒙蔽,他仍可能在远离这个位置的地方徘徊乃至折腾。尤其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不少人奋力争夺名利场上的位置,甚至压根儿没想到世界上其实有一个仅仅属于他的位置,而那个位置始终空着。

我的这个认识,是在许多年里逐渐清晰起来的,现在可以说到了牢不可破的地步。我丝毫不怀疑,我现在所在的这个位置是最适合于我的,因此,外界的诱惑对我发生不了什么作用了。可是,若有人问我这究竟是一个什么位置,我好像又说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完全不能用学者、作家之类的职业来定义它。如果勉强说,就说它是一种很安静的生活状态吧。现在我的生活基本上由两件事情组成,一是读书和写作,我从中获得灵魂的享受,另一是亲情和友情,我从中获得生命的享受。顺便说一说,友情的极致也是亲情,我深感最好的朋友都是我的亲人。亲情和友情使我远离社交场的热闹,读书和写作使我远离名利场的热闹。人最宝贵的两样东西,生命和灵魂,在这两件事情中得到了妥善的安放和真实的满足,夫复何求,所以我过着很安静的生活。

我当然知道,这种很安静的生活适合于我,未必适合于别人。一定有人更适合于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活,他们不妨去叱咤风云,指点江山,一展宏图。人的禀赋各不相同,共同的是,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名人励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余秋雨散文集精选:垂钓

全文共 1223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魁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

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只有几艘兵舰在海雾中隐约,海雾浓了它们就淡,海雾淡了它们就浓,有时以为它们驶走了,定睛一看还在,看了几天都没有移动的迹象,就像一座座千古冰山。我们在海边说话,尽量压低了声音,怕惊动了冥冥中的什么。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读过席慕蓉散文的人,往往会被她那细腻动人的笔调感染。她的文章充满了智慧。她总是把一些不起眼的事物,挖掘出它们内在的美好品质,接着转化为文字,让我们分享。在她的文章中,没有值得去推敲的文字,也没有令人百思不解的深刻哲理,只是顺理成章地向我们一一道述,但却能在人的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拿起一本席慕蓉散文集,往封面上瞅了瞅,标题是“透明的哀伤”。在这几个大字后面映衬着红色的流迹,还有两朵花和飘散的花瓣。想必这本散文集中定是记载着席慕蓉的人生哀伤。仔细阅读完封面上的那首小诗后,我终于明白了:写的都是席慕蓉年轻时由种种事物引发的对人生的感慨。

随意地翻了翻,看到有一标题是《争夺》。心想:席慕蓉在文章中叙述的是谁和谁之间的争夺呢?我带着疑问进入了文章之中。

读完后,我脑中的疑问全都没有了。原来文章描述的是她与工作的争夺,为享受大自然的权利而争夺。结果好不容易从繁忙的工作间隙溜到大自然的怀抱,让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是啊,我们生在一个繁杂烦乱的世界,大人有大人的烦恼,我们也有我们学生的烦恼。可是,我们忽略了精神放松的享受。抽出一点时间去寻找我们精神的乐园吧,那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精神能量的地方。和作者一样,用一种散漫的心情,远离繁乱、世俗的土地,到大自然的怀抱去,那儿有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没有忙碌的折磨,只有精神给你带来的活力,经过一番后,再重新回到那世俗的尘世,又重新和尘嚣、杂闹接触一番,但此刻我们却是焕然一新的。

此时,我还能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不是逃避,只是向忙碌的工作做了一次小小的争夺。幸好的是,大自然收纳了我们浮燥的心灵,还给了我们一份无压力的心态。”

放下烦恼,走过大自然,去欣赏蓝天的美;倾听鸟儿的鸣唱;沐浴太阳光的温和。如果你连这都不能做到的话,那你必定不能成大器。但此时不必烦恼,去读一读席慕蓉的散文《争夺》吧!这样,你便多了一份安逸闲情,添了一份愉悦与超脱。

让我们一起去享受并关爱大自然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作家毕淑敏——有人这样评价她:在热闹而浮躁的文坛,作家毕淑敏似乎自立门户,不能把她归属于任何一个派别;她不以学问见长,也不以前卫的语言标榜;她不是江南的清山秀水,也不是草原上的黑骏马,她似乎是从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走来,但又不全是传统文化的回归。她把日常生活中极为平常的事物作为审美客体,把人人都经历的事情写得妙趣横生。这种朴实无华的文风,很有一点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

作家毕淑敏《爱怕什么》以散文的形式,以诗一般的文字告诉我们爱是世界上最有记忆的金属,她是那么具有夺目的光泽,是那么具有多艳的色彩。爱是人世间最最具有情感,最最具魅力的,是任何物品所替代不了的。作家毕淑敏对爱的深刻理解打动了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朱自清散文集精选:航船中的文明

全文共 1467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次乘夜航船,从绍兴府桥到西兴渡口。

绍兴到西兴本有汽油船。我因急于来杭,又因年来逐逐于火车轮船之中,也想回到航船里,领略先代生活的异样的趣味;所以不顾亲戚们的坚留和劝说(他们说航船里是很苦的),毅然决然的于下午六时左右下了船。有了物质文明的汽油船,却又有精神文明的航船,使我们徘徊其间,左右顾而乐之,真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的幸福了!

航船中的乘客大都是小商人;两个军弁是例外。满船没有一个士大夫;我区区或者可充个数儿,--因为我曾读过几年书,又忝为大夫之后--但也是例外之例外!真的,那班士大夫到哪里去了呢?这不消说得,都到了轮船里去了!士大夫虽也擎着大旗拥护精神文明,但千虑不免一失,竟为那物质文明的孙儿,满身洋油气的小顽意儿骗得定定的,忍心害理的撇了那老相好。于是航船虽然照常行驶,而光彩已减少许多!这确是一件可以慨叹的事;而国粹将亡的呼声,似也不是徒然的了。呜呼,是谁之咎欤?

既然来到这精神文明的航船里,正可将船里的精神文明考察一番,才不虚此一行。但从那里下手呢?这可有些为难,踌躇之间,恰好来了一个女人。--我说来了,仿佛亲眼看见,而孰知不然;我知道她来了,是在听见她尖锐的语音的时候。至于她的面貌,我至今还没有看见呢。这第一要怪我的近视眼,第二要怪那袭人的暮色,第三要怪--哼--要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女人坐在前面,男人坐在后面;那女人离我至少有两丈远,所以便不可见其脸了。且慢,这样左怪右怪,其词若有憾焉,你们或者猜想那女人怎样美呢。而孰知又大大的不然!我也曾约略的看来,都是乡下的黄面婆而已。至于尖锐的语音,那是少年的妇女所常有的,倒也不足为奇。然而这一次,那来了的女人的尖锐的语音竟致劳动区区的执笔者,却又另有缘故。在那语音里,表示出对于航船里精神文明的抗议;她说,男人女人都是人!她要坐到后面来,(因前面太挤,实无他故,合并声明,)而航船里的规矩是不许的。船家拦住她,她仗着她不是姑娘了,便老了脸皮,大着胆子,慢慢的说了那句话。她随即坐在原处,而批评家的议论繁然了。一个船家在船沿上走着,随便的说,男人女人都是人,是的,不错。做秤钩的也是铁,做秤锤的也是铁,做铁锚的也是铁,都是铁呀!这一段批评大约十分巧妙,说出诸位批评家所要说的,于是众喙都息,这便成了定论。至于那女人,事实上早已坐下了;孤掌难鸣,或者她饱饫了诸位批评家的宏论,也不要鸣了罢。是非之心,虽然人皆有之,而撑船经商者流,对于名教之大防,竟能剖辨得这样详明,也着实亏他们了。中国毕竟是礼义之邦,文明之古国呀!--

我悔不该乱怪那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了!

祸不单行,凑巧又来了一个女人。她是带着男人来的。--呀,带着男人!正是;所以才祸不单行呀!--说得满口好绍兴的杭州话,在黑暗里隐隐露着一张白脸;带着五六分城市气。船家照他们的规矩,要将这一对儿生刺刺的分开;男人不好意思做声,女的却抢着说,我们是一堆生①的!太亲热的字眼,竟在规规矩矩的航船里说了!于是船家命令的嚷道:我们有我们的规矩,不管你一堆生不一堆生的!大家都微笑了。有的沉吟的说:一堆生的?有的惊奇的说:一堆生的!有的嘲讽的说:哼,一堆生的!在这四面楚歌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妇者,服也,这原是她的本行呀。只看她毫不置辩,毫不懊恼,还是若无其事的和人攀谈,便知她确乎是服也了。这不能不感谢船家和乘客诸公卫道之功;而论功行赏,船家尤当首屈一指。呜呼,可以风矣!

①原注:一块儿也。

在黑暗里征服了两个女人,这正是我们的光荣;而航船中的精神文明,也粲然可见了--于是乎书。

1924年5月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散文集《我与地坛》读后感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

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席慕容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990 字

+ 加入清单

清雅、柔美,甚至还带些许的从容,这是我从席慕容的文章里所阅读到的。不知为何,总觉得她在写作时的那份随性与巧妙,是常人所无奈企及的。

在是一个作家的同时,她还是一位画家,想必,她写作的那份从容与随性,大概与她多年练画的经历无关吧。在她的文风中也不乏充斥了一些富裕艺术性与感染力的文字,我想这应该也是她所写文章的魅力之一,文秘网,总是能口人心扉。

《独白》是我最喜爱的一篇文章。在最初,我是被这个标题吸引住了,这是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标题:独白,谁的独白?独白什么?

这篇文章共分为了三个小片段,在每一个片段的开头与结尾都有这样的一句话: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这三个片段既可以是独立的一段,但彼此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组合成一篇文章。在这其中,多少还带有了些许诗的神韵,却又包含着文的外延。

在第一个片段中,作者诉说了本人的终身与常人一样的无法与悲凉。第二个片段是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第三个片段作者以天然景物来写出本人对将来命运的美妙憧憬。

在这篇文章中,我感遭到了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与感悟,的无法和对将来的憧憬。作者以较婉转的文笔为咱们大致描绘出了生命的宝贵与不息。

生命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独特性,每个人来到这世上都是一条生命,咱们具有本人的认识、活动、情感。每一个人存在于世上,都是唯一无二的,这世间,基本上不可能找出一个与你如出一辙的人,也正由于这样才表现出了它的宝贵,不单指咱们人类,这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以及动物和其他品种都是具有生命的,他们兴许在咱们看来,是等闲视之的,是卑微的,但是在生命面前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大家都是平等的。

可能,在一切的动植物里,人类该当是最复杂的一种生物吧。在咱们的社会中,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编织成一张大网,使得咱们相互联系起来。

在咱们这里有着各为情感的物质,它为咱们带来了喜怒哀乐,给咱们的人生抹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岁月在飞逝着,有的人在一天天地成长,有的人在一天天地衰老,还有的人在一天天地面对死亡。它是咱们人生这场旅途中的见证者,同时,也是咱们引领死亡的引路者。

时光,它的确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可以使一个在牙牙学语的幼童,变成一个雄姿飒爽的青年,再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

无数的时光组成了无数人的终身。

生命的道路是充满惊喜与风险的,咱们无奈预知将来,却能将本人的如今把握在手中,着眼于如今的一步,这一步,便是无可预知的将来。

把向你借来的笔还给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周国平散文《家》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人生譬作一种漂流——它确实是的,对于有些人来说是漂过许多地方,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漂过岁月之河——那么,是什么呢?

是一只船

南方水乡,我在湖上荡舟。迎面驶来一只渔船,船上炊烟袅袅。当船靠近时,我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听到了孩子的嬉笑。这时我恍然悟到,船就是渔民的家。以船为家,不是太动荡了吗?可是,我亲眼看到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而船虽小,食住器具,一应俱全,也确实是个家。

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人世命运莫测,但有了一个好家,有了命运与共的好伴侣,莫测的命运仿佛也不复可怕。

我心中闪过一句诗:“家是一只船,在漂流中有了亲爱。”望着湖面上缓缓而行的点点帆影,我暗暗祝祷,愿每张风帆下都有一个温馨的家。

二 家是温暖的港湾

正当我欣赏远处美丽的帆影时,耳畔响起一位哲人的讽喻:“朋友,走近了你就知道,即使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这是尼采对女人的讥评。可不是吗,家太平凡了,再温馨的家也难免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乃至小吵小闹。那么,让我们扬帆远航,

然而,凡是经历过远洋航行的人都知道,一旦海平线上出现港口朦胧的影子,寂寞已久的心 会跳得多么欢快。如果没有一片港湾在等待着拥抱我们,无边无际的大海岂不令我们绝望?在人生的航行中,我们需要冒险,也需要休憩,家就是供我们休憩的温暖的港湾。在我们的灵魂被大海神秘的涛声陶冶得过分严肃以后,家中琐屑的噪音也许正是上天安排来放松我们精神的人间乐曲。

傍晚,征帆纷纷归来,港湾里灯火摇曳,人声喧哗,把我对大海的沉思冥想打断了。我站起来,愉快地问候:“晚安,回家的人们!”

三 家是永远的岸

我知道世上有一些极骄傲也极荒凉的灵魂,他们永远无家可归,让我们不要去打扰他们。作为普通人,或早或迟,我们需要一个家。

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浦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 他坚辞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咏唱过游子的思家之情。“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情泪。”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不要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至少,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有一个家让我们登上岸的。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举目无亲,没有一个可以向之告别的亲人。倦鸟思巢,落叶归根,我们回到故乡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恒。我相信,如果灵魂不死,我们在天堂仍将怀念留在尘世的这个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鲁迅的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一间旧屋,一盏小油灯,几缕轻烟,一个微曲的背影。

屋里不时会发出一点动静,那是飞虫撞击窗户玻璃的声音。有时还有飞蛾扑向油灯惨烈身亡的声响。但更多的仍是安静。屋子里的人在写东西,他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或许是他已经快完稿了吧。不经意,声响惊动到了他。他轻轻放下手中的笔,对着青油灯,习惯性地点燃了一支烟,看着眼前这悲壮的一幕,陷入了深思。许久,皱一皱眉头,轻轻叹口气,缓缓的吐出烟雾。而后望了望窗外黑而高的夜空,看发白的月亮,听夜游恶鸟的声音。

这就是我眼中所敬仰的鲁迅先生。

读鲁迅的书,必须也是在深夜,最好也抽烟。鲁迅先生抽烟是为了提神,是为了保持大脑兴奋以更好的思考与写作。这样的例子中外并非少见,典型的还有美国的海明威。他为了写作是每天都要喝许多咖啡的。据说晚年多病,很大程度也是因为咖啡慢性中毒。我说抽烟其实是为了说明读文章时必须百分百的的投入到文章里面,必须身临其境,和文字里的灵魂和为一体,才能感受文章的妙处。而并非给大家找吸烟的理由。其实,我是对吸烟很反感的。况且,我也不必用吸烟这种方式来使大脑兴奋,因为我的大脑可以一直都很兴奋。特别是入夜。

鲁迅的书我还是读少了点。不过最近在看《鲁迅的散文.诗全集》。看了挺久才看完《野草集》,在这里就说说自己的读后感吧,也希望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切磋。大家一同探讨。不足之处还望指点。

读鲁迅的《野草集》就像是在品尝一种不知名的果子。入口有点涩,有点苦。单凭这味道就觉得这果子着实结得不易。好似经历了许多年许多载的风霜雪剑严寒酷暑,才得以艰辛的修成正果。可是这种苦涩味道并非让你尝不下去,反倒是吸引着你一口咬万还想再咬一口慢慢品尝。尝着尝着,你会发觉这非同一般的苦涩滋味似曾相识,但你又记不清是在哪里尝过。这里面的妙处只有用心品尝的人才能体会得出的。其实更难得是在这淡淡的苦涩味道里还渗透着一种醇厚的甘甘的滋味。这个滋味比橄榄的甘味儿还要再妙一些。我想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应该有许多这样子的。平易朴实的文字里娓娓地道出鲁迅先生心里的话。而话里又包含着先生深刻的思想。所以吃了这个果子后,你会惊觉你的身心会舒适许多。这就好比一人在历经千辛万苦跑完马拉松后的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而你的自身,你的灵魂“则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

有人说《野草集》这本小本子是鲁迅先生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最高峰。本子里篇篇都是精华之作。我这般含英咀华,确实品了些好滋味出来,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毕淑敏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毕淑敏散文集》从中让为感受了很多。

读《毕淑敏散文集》就像在读一份历史上的史诗一般,每一篇里都有令人感触词句,每一篇里都会有一个浅显的人生哲理,就像我刚才看的《提醒幸福》一般,从中,我不难发现他要表达的意思,也就知道了。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毕淑敏在文中用了劝告,提一醒,暗示等语气告诉我们他在生活中所经历的事,在向我们阐述他的观点,启示。一从课堂上,我知道了毕淑敏是一位心理专家。但是,假如课堂上没说,我还猜得出他的职业,因为文中她有用心的开导我们,安慰我们。她似乎将我们内心深处的迷密窥了个七七八八。在我们对他说的话将信将疑的时候,用他那干脆利落的一点,我就释然信服了她。她的每一篇文章像一股清泉,纯净透彻,像一缕阳光,温暖人心,像一群小鱼,自由愉快。她以自己自身的事开导我们,安慰我们,她的付出是巨大的,她是我们心中的楷模。 以上便是我的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林清玄散文集读书笔记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没错,读书给人带来快乐,给人带来启发。总之,读书有许许多多的好处。寒假中,我读了许多书。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本书就是林清玄的散文集,几乎每一篇散文都给人带来深刻的启发。读了这本书,我有许多感想,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每篇散文因为主题不同,所以,给我留下的启发、感想也不同。《软枝杨桃》这篇散文让我明白当整个社会的人都只重视外表的好坏,不重视内在的美丑时,真正清净的生活就不可能实现。《在繁花中长大的孩子》则让我明白在美丽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因为受到美的熏陶,所以心也是美好的。《水终有澄清的一天》又让我明白,虽然一秒钟的混乱,可能需要几天才能清净,但只要我们一直坚持迈向更高境界,水,终有澄清的一天。《留一只眼睛看自己》让我明白,只有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才能明白成功的真谛,如果心执着停滞了,就只有死路一条。

是啊,一本书给我带来了这么多启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觉得太好看了,结果妈妈叫了好几次都没听见。这本书用巧妙的方法引出了许多生活事物中的看法、理解。让人情不自禁的想看第二遍,书中有很多令人深思的地方,非常耐人寻味。整本书写的非常好,还让我知道了许多新鲜事物。偶尔,我看到精彩、好笑之处,都会不由自主的笑一笑。

每当我看见林清玄写的书时,都会拿起来读一读。因为,每当我拿起来阅读时,都会读出不同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瓦尔登湖》散文集读后感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为生活而奔波,却始终不明白该怎么生活,什么是“生活必需品”当我拿起《瓦尔登湖》时,它巅覆了我的认知,告诉我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

书中说道,食物与荫敝之处就是“生活必需品”了,明智的人不需要过于舒适。可是,现在的人们却追求过度的舒适,其实这并非我们所需的,那些永远不满足的人,也该清醒了。

现在,有的人只知道一天到晚的工作,却不知道自己生活的意义,时属常见。《瓦尔登湖》这本书说了,要有意义的生活。许多人努力工作,学习,可是这一切带来的可能不是财富,知识等,甚至可能变成累赘。

作者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事实上我们只需为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去工作就好,一座小屋,简单的生活,可我们却偏偏把它复杂化了。只要认真想一下,我们可以不用如此奢侈,不会烦恼,不会为贫穷担忧--人缺的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奢侈品”

我们习惯了奢侈享受,也许会对此产生质疑。可是,非洲人在山中,他们不需要空调,电话,山珍海味,他们也非常快乐。我们却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只因为内心得不到满足。该反省一下自己了,即使没有这些奢侈品,我们依然可以存活。

我们表面上看似富裕,然而实际上我们贫穷得很。只不过是周围有着很多奢侈品罢了。观察富人和穷人,那些穷人终日得不到解脱。而所谓却富人即使有奢侈的生活可是人还是没变。这好似对我们的讽刺。真正的解脱,是精神上的改变,进步,而不是简单的富有!

感谢《瓦尔登湖》它让我明白了人们生活的意义,绝不是奢侈,而是简单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