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舌尖上的的中国观后感【最新20篇】

寓言是古代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事物的一种反映,凝聚着古代人们的经验和智慧,是古代文学艺术创造的结晶。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欢迎阅读!

浏览

3580

作文

1000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7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南北方美食数不胜数。中国的饮食文化与烹调技艺是它的文明史的一部分,是中国灿烂文化的结晶。中餐的菜肴名称也别具特色,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给人以美好的回味。读了《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后,让我对中国的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同时让我产生了想去旅行想去品尝全国美食的愿望。

回想我也曾经也去旅行过,比如北京、青岛、南京、扬州、无锡等。但是我只是吃过肥而不腻的北京烤鸭,品种齐全的青岛海鲜,香鲜味美的南京盐水鸭,原汁原味的扬州炒饭。有好多旅游地点的美食我还没有品尝到,比如说《舌尖上的中国》介绍的扬州的鉴真素鸭、文思豆腐、清炖狮子头、扬州大包子。我还都没一一品尝过。忽然觉得有点遗憾,觉得应该去尝尝那的美食才不枉旅行一次。

喜欢吃美食,也喜欢旅行,因为我喜欢那种氛围,喜欢新的环境,喜欢历史的痕迹,喜欢品尝美味的特色小吃。如果在烟雨的江南,撑着一只油纸伞,走在那雨巷,走在那白墙黛瓦的古典房屋之间,那定是另一种心情。或许还会坐上一叶小舟,走水路欣赏那江南的朦胧之美。或许还能坐在小楼上一边欣赏着朦胧的江南烟雨一边品尝着江南的特色小吃,例如翡翠烧卖、鲜肉汤包等。那该是多么的惬意呢!

中国由于历史悠久,不仅拥有烟雨的江南风景,还拥有独特的美食,我记得《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中提到了重庆的麻辣火锅,我也是个爱吃火锅的人,我喜欢火锅的味道,也喜欢吃起来酣畅淋漓的感觉。书中提到在重庆每家火锅店都有自己炒制底料的秘方,可见重庆的火锅味道多种多样。重庆的火锅不仅味道多种多样,而且菜品也是多种多样,传统的毛肚火锅以牛的毛肚为主。正宗的毛肚火锅的菜品用的几乎都是牛身上的肝、心、舌、背柳肉片、血旺、和莲白、蒜苗、葱节、豌豆尖等素菜。真想有机会去重庆品尝这等美食,会不会让人流连忘返呢?

从美味的火锅之都出来,是不是想来点清淡的食物呢!我想要是我还真想来点清淡的,例如美味的鲜笋。我去过黄山,那里有卖一种笋干的,食用前要在清水中泡上两三天,再用高压锅蒸。蒸好后即可用来食用,比如做成笋干红烧肉、老鸭笋干汤之类的。这种笋干的味道虽不如刚挖的鲜嫩,但口感也是极佳的。如果有幸去黄山旅行一定要带回来几包才好。

吃过了南方的火锅、笋干后是不是应该来点南方的主食呢!南方的烧麦口味不错,是大众喜爱的食品之一。烧卖包皮透亮,味咸椒香。糯米陷松软而不熟烂,粒粒可数。吃了南方的烧麦我才体会到,我在北方吃到的有多么不正宗,北方的烧麦馅是像小笼包馅一样,不似真正的烧麦里面是糯米。现在真想再品尝一次形如石榴,洁白晶莹,馅多皮薄,清香可口烧麦。

南方的美食数不胜数,北方的美食也不少啊!北方虽没有烟雨朦胧之感,但是有粗犷豪放之气。给我另一种感觉,如果在白雪皑皑的冬天,屋外寒风刺骨,在屋内暖洋洋的吃着东北的酸菜炖白肉,那真是爽啊!酸菜炖白肉是以酸菜和猪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东北菜,口味酸辣,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效。我家冬天也会做酸菜白肉吃,我家虽不是在东北,但是我感觉酸菜的腌制方法与东北人家的差不多,《舌尖上的中国》也说了这个酸菜的做法,让我更加坚信了这点。我家在做酸菜炖白肉时还会放入血肠,血肠是现杀猪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在开水锅内稍煮凝结成血块,再将血块捣碎后灌肠,扎紧捆实即成。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血肠与酸菜和白肉放一起那味道别提多棒了,每次吃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吃血肠,味道很是不错,这菜也是很下饭。

说了这么多的美食,我还没介绍我家乡的美食呢!我的家乡美食是驴肉火烧。驴肉火烧就是把熟驴肉夹到火烧里食用,火烧口感酥脆,驴肉肥而不腻,回味醇厚。驴肉火烧加羊杂汤一起食用味道再好不过,羊杂汤虽然不是我们家乡的特色美食,但是我认为做得也是极好的。真希望我家乡的美食也能上《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古时不是有句话叫“天上龙肉,地下驴肉”嘛!可想而知驴肉的美味,再配上我们那酥脆的火烧真是让人吃不够啊!

我想有时间不如让我们抽出时间去旅行一下,去品尝下天下的美食,或者停下手里的工作去做一顿美味的佳肴犒劳自己一下,这样不是很好么。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这本书能出第二册,让我们更加了解天下的美食。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一书中提到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国》一书感动我的不仅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吕子研

今天,我们观看了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每次看这个,我都会感动的热泪盈眶。

其中,我最感动的是黄大年,他是顶级科研家,他常年往返于各个科研机构。我国首台“地壳一号”已经使用,并且研发完成。他有科技强国的梦想。他在一次飞机上,已经休克了,他对空姐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死后,请把我的电脑献给国家”。他说这句话,是想为国家做贡献。他回家查了查病情,是胆管癌,因为他经常很晚睡觉。它的病情恶化了,年仅58岁的黄大年离开了。他是为国牺牲的。

他的颁奖词是:作为康河的水草,归来做祖国的栋梁。天妒英才,你就在这七年中争分夺秒。透支自己,也要让人生发光。地质宫五楼的灯,源自前辈们的薪传,永不熄灭。

我很感动,他是为国而牺牲的,牺牲的很有荣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正宗吃货,《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几乎让我所有的馋虫都被瞬间激活了。那些看起来质朴,但是美味的食物让我对于中国各个地区的美食都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第二季开播之前我就看过了预告,除了美食,似乎多了很多更加朴实的劳动者带给我们的感动。

和第一季对比起来,第二季似乎更加接地气了,展现了更加淳朴的劳动者们的吃食,更多的普通劳动者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生活中的一切,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感动。第一集中主要讲的是脚步,从追逐花期的养蜂夫妻,渐渐消失在这个时代的麦客们,顶着海风出海捕鱼的渔民,跋山涉水采集香菇的老汉,捕捉十几米开外仅五厘米长跳跳鱼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我们,美食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那个叫做“家”的东西,有家的味道的食物才是最美的食物。

第一集中白玛占堆这个人让我对于那些质朴的美食多了几分感动。为了给家里带去一份蜂蜜,他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爬到树上40米……那样一份简单美味的蜂蜜是白玛家里对于美食的最高追求了。

时代在变化,我们吃的东西也在不断变化,一切都还会继续发展下去,但愿这些淳朴和美食永远都不会消失,永远都在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201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晚会,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其中最让我感动的是胡忠、谢晓君的事迹。

在去四川藏区福利学校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念头,得到妻子谢晓君的支持。三年后,谢晓君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

在颁奖晚会上,主持人宣读了他们的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

其实,《感动中国》的每个事迹让每个有良心和中国人都十分感动,我们作为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学校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如: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学校里捡纸屑,在家里帮妈妈打扫卫生……这时我们虽然不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但一定是让中国人感动的人。

太阳自有太阳的光芒,小草自有小草的春天。我们要像泥土一样真切,小草一样生动,路边的石子一样平凡,把感动变成行动,多做一些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有意义的事情。

一个被感动的中国,也将感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的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华丽的屏幕映在我的心中,为他们的事迹感动

在这些人群里,有的是为了国家事业而忘我工作,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令人敬佩,有的为家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有的为了孩子,失去双脚,但她却拥有了一双隐形的翅膀。

高淑珍今年56岁,是河北滦县司各庄镇洼里村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因为她的儿子王立国4岁那年落下了残疾,不能上学,便想在家里办个小学堂,后来她发现也有一些因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便在家里举办了学校,自己的女儿王国光是老师。

这学校一开就是14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她收了近百名得残疾孩子,()但却未收过一分钱。接受的孩子越来越多,虽然高淑珍精力有限,负债累累,但她却从未对那些慕名而来的孩子们说“不"字。无论有多困苦,她总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只为能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些。“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像高淑珍那样的人还有许多:林俊德、陈斌强、何玥、高秉涵、陈家顺、张丽莉、李文波、周月华、艾起、罗阳。记住这些名字吧,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才让我们的家园,这个世界,充满光明,充满浓浓的,甜蜜的,感动人心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第四节课,我们班的班主任王老师带我们观看了20**感动中国,到现在还让我难以忘怀。

首先讲述的是一位磨刀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名叫吴锦泉,他的家住在农村,自己家有一片小菜地,种的菜也就够自己吃,他家境贫寒,自己靠磨刀赚的钱也就是一元一元的硬币,他都积攒下来放在一个袋子里。谁也不知道这位老人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时候,这位老人立刻回到家,取出自己辛辛苦苦攒了一年多的一千多元钱,毫不犹豫地捐给了灾区。可能大家会说一千多元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于这样一位贫穷的老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数字,更何况这些钱是他省吃俭用省下来的,是他磨了上百甚至上千把刀所攒下来的,这种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啊!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他们曾经在一次商场购物时把自己家的孩子给丢了,当时就是他把两个人急哭了,经多方努力,孩子总是在一个月之后找到了,但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们体会到了丢了孩子家长的心情,于是乎他们自费创办了“宝贝回家”网站。从创办至今,已经有十三万人在这个网站里注册,寻找丢失的孩子,虽然最终找到孩子的家庭只有几千个,但是张宝艳和秦艳友两个人说:“今后还要继续宣传这个网站,还要让更多的家庭团圆”。

像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是否也应该从中体悟到什么呢?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个个小事做起,去帮助别人,关爱他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就变成美好的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感人肺腑的《2011感动中国》,我的心就像阵阵潮水般涌动。我想,其实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他们用朴实、善良、纯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奇迹。

在杭州,一位平凡的妈妈用自己爱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生命的奇迹——一个2岁的孩子妞妞即将从10楼坠落的那一瞬间,她出现了。甩去脚下的高跟鞋,张开双臂。啪!孩子落在了她的左臂膀上,而她左臂膀也严重骨折。她就是誉为中国的“最美妈妈”吴菊萍。

为何说她是“最美妈妈”呢?因为她有着平凡而又真挚的母爱,有着朴实无华的真情,有着真实可亲的人格。她曾经用澹澹的语气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这是我的第一反应,当时就只想着去救人……”听,多么简单、朴实的语言,可它又是那么弥足珍贵,它折射出的是一颗金子般宝贵的心。在危急关头把自己的安危置身于外,却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自己爱的双手,救起了一个与自己素不相识的孩子。

啊!吴菊萍,我会永远敬仰你!尽管你的身影娇小,可在我心中你却是那么的伟大。你让我深深感动。

孟佩杰,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在5岁那年,母亲也因病去世。寄托哺养孟佩杰的养母在三年后也不幸瘫痪。面对这一连串的不幸遭遇,孟佩杰没有退缩,8岁的她承担起家中所有的活: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帮养母做健身运动……她用自己弱小的身躯谱写了一支动人的歌,她也被大家称赞为“孝女当家”。

我总在想:“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这种不屈不挠,永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又是多么值得我们当今青少年学习啊!

这两小时的《感动中国》令我思绪万千。它告诉我这个世界有着许多触及人心令人感动的事情,我们应该歌颂,更应该发扬,在被别人感动的同时,也能感动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美,鲜花之美、苍柏之美、彩虹之美、海洋之美、飓风之美、沙漠之美、草原之美……美不胜收!

人类也有各式各样的美,苗条的美、恬静的美、温柔的美、睿智的美、知性的美、优雅的美、泼辣的美……在我看来,人类最美的是智慧,而承载人类智慧的是知识,比如诗词歌赋。

从古人留下来的诗词里,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乡村之美“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祖国山水之美“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友谊之美“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可以感受到“诗圣”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从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中看到母亲深挚的爱。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海枯石烂、坚贞不变的誓言。诗词教我们要惜时“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谦虚“谦受益,满招损”、要积极乐观、怀抱希望“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词之美,还在于它能改变一个人的容颜、气质、谈吐。瞧董卿在舞台上举止落落大方、光彩照人,面对强大的百人团和学富五车的点评嘉宾从容不迫,优美的词句、诗篇信手拈来;她一会儿替能背诵四千多首古诗却“出师未捷身先死”的人民警察惋惜,一会儿对身残志坚的“无臂少年”彭超赞赏和勉励;她时而俏皮,时而睿智,时而感性……她用实际行动对美作出了最好的诠释。就连“毒舌姐”金星都忍不住给董卿这样的评价:“真正的美人,有闻过书香的鼻,吟过唐诗的嘴,看过字画的眼,董卿的再度走红,让我们看到了不显山不露水的古典美。”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让我们一起学习,做个“美”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就像早春的约会在中央电视台如期播出。通过投票等多种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评出的年度人物事迹,在晚会现场陆续与观众见面,分别用他们不同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感动中国的真实故事,用感动的力量再次唤醒了心灵的春天。

感动是人类最直接的一种情感。生活中总会有那么一些人,时时感动着我们。他们是宋兆普、黄大年、王钰、邓迎香他们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群人;他们是一种精神的代表,他们在用一种心灵的力量,唤醒沉睡的春天。

我们常说,好人就在身边。“感动中国”的人物也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它传递出了中国人的好人观,行善观。“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者必成大德。在生活里,我们更多得人都是平凡的人,但请相信只要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那么我们每个人也都不会再平凡,这是“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另一种力量。

其实,“感动中国”传递给我们的力量还远不止这些。不过,这些力量都会化聚成一股洪流,冲破精神的桎梏,给我们带来另一种人生的体验。这种体验至关重要,它是感人肺腑的,更是催人奋进的。这或许就是榜样的力量,他给了我们希望,让我们相信,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会有一片沉睡的春天。

人性的温度会融化冰雪,道德的光辉会催动春芽。2017年的感动激发我们奋进,2018年的春天正在悄悄降临,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感动中国”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伟大工程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799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超级工程”,在我理解中是指那些能够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伟大工程。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纪录片《超级工程》,记录了五个中国重大工程项目——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船。我有机会粗略地观看了一遍,深有体会。

首先,在观看过后,我内心油然而生出自豪感。每一个超级工程的背后,都体现着伟大的祖国的经济科技实力,代表着中国发展的里程碑。这五项工程从不同方面代表着中国工程的最高水平,其中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北京地铁网络都直接和土木工程相关联,这也是我观看纪录片的原因,这让我更加了解国内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

其次,我在观看过程中了解了很多相关知识。

第一集的港珠澳大桥,大桥的建立联系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使当地人民的往来交通大大便利。建造人工岛是工程的一大关键,东西两个人工岛连接着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同济大学桥梁系教授葛耀军教授带领学生们利用风动模型解决共振问题,为工程的改造作出贡献。这体现着我们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这更令我这个土木学子深深感到骄傲。工程师们说出的那句“没有岛我们就造一个”,令我感到中国工程师的那种骨气!

第二集讲述的上海中心就屹立在我们身边,再熟悉不过。没想到建造过程却是如此艰难,如此充满创造力。众所周知,上海的土质是软土,不利于基础的稳固性。纪录片里,工程师做了个小实验,用豆腐代表上海的软土,然后将一个上海中心的模型放上去,结果豆腐直接就碎掉了,如果这样是实物,后果可想而知。解决方法是在土壤中打入坚固的基桩,然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板。大厦采用风力发电这种绿色的能源方式,用来提供大厦的照明用电。一共19种绿色技术每年能为大厦节省25%的能源费用。这种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建造理念令我佩服。

第三集讲述的是北京的地铁网。地铁,在当今社会对于大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大城市中,路面堵塞堵塞已经成为顽疾。地铁的出现能够大大便利交通,缩短交通时间。西方国家地下系统大多与城市同时形成,甚至先于城市形成,而北京地下错综复杂的管道系统对于修建地铁来说是个重大困难。不过工程师们通过自己的坚持和智慧,不断克服困难,是这项超级工程得以实现。这对于选择地下建筑工程方向的我来说,是一种特殊的激励!  同样的,海上巨型风机和LNG船令我震撼。

另外,影片中,超级工程的建造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现在的中国,个人或者企业的实力还是太薄弱,大型项目超级项目很难有私营单位完成,而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需要继续基础建设,发展基础交通运输等项目。当你看到超级工程中那5个上百亿的项目我真的在感慨国家在大型项目建设中超凡的实力。这也可以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能够集广大财力人力完成看似不可能的壮举。这些超级工程能带动的就业及区域发展是非常积极和正面的。从事超级工程的设计与建造近期来看不仅能促进就业,拉动经济,中期来看对区域发展也有莫大的鄙夷,而更重要的是,在超级工程的施工建设中所遇到和解决的困难能为我们提供难能可贵的经验。

接下来说说《超级工程》这部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拍摄得很对工科生,或者说至少很对我的胃口。相比之下,它的解说不像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那样华丽诱人,而是采用一种客观严谨的语气,平淡中叙述着工程的神奇。而且,在表现手法上,为观众展现了许多易于理解的实验,用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解释工程的复杂名词,使观众更好地理解工程过程。有人说,这种纪录片枯燥无味,但我看来却是每一帧每一秒都是那么的奇妙有趣。

纪录片还通过描写各行各业的人民的真实生活,来体现他们从超级工程中受益匪浅,从侧面展现超级工程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使“超级工程”这个名词不再束之高阁,而是紧密贴紧人们的生活。纪录片还将更多的镜头对准了那些参与到工程建设的普通人,通过真实的笔触鲜活地呈现了奇迹背后的艰辛历程,令这部科学类工程题材纪录片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追随镜头,观众看到了技术人员驾驶世界上最大盾构机开掘北京地铁隧道的艰辛,目睹了海上吊装巨型风力发电机的壮举,感受到站在上海中心大厦俯瞰浦江两岸的心旷神怡。

可以说,《超级工程》这部纪录片改变了我对中国工程实力的看法,很难想象这些巨型伟岸的工程杰作是我国工程师独立设计建造出来的。如今,中国也能自豪地对全世界展示属于中国创造的工程奇迹。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激励我们新一代工程师的强大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王锋,38岁,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广阳镇古城村人。

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伤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短短六天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两百多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突发肺栓塞,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妻子潘品最了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锋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坚毅的力量,她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

颁奖辞:面对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动中国的学生观后感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学校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里面人物的先进事迹,使我很感动!其中,医生胡佩兰奶奶最令我感动。

胡佩兰,女,中国着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母亲。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1986年,70岁的胡医生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8年间曾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20**年1月22日5时30分,郑州98岁女医生胡佩兰,与世长辞。而她在逝世前一天,还在社区坐诊,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

胡佩兰对病人的态度也是有目共睹,她也经常说:“医患关系搞不好是因为交流不够,医生只要对病人认真负责了,病人自然会与医生极力配合。不管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平生第一个病人看待!”胡佩兰生活节俭,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甚至苛刻地要求自己每天的生活费不得超过3元钱。但她经常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给病人开药,也很少超过100元。20**年7月,98岁的胡佩兰心脏病突发,经抢救后,第二天依然准时到医院坐诊。

胡佩兰真的是: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生,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她是仁医,是济世良药。

胡奶奶,您大公无私,默默无闻,只为别人着想,而很少想到自己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感动中国2024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中午,在南阳市卧龙区“幸福家园”小区的租住屋内,潘品接过记者带来的报道英雄王锋的大河报,感受丈夫带来的温情和力量。

9岁的王玉金依偎在妈妈身边,也抽出一份报纸捧着阅读。他一边读着,一边用手抚摸着报纸头版上爸爸的照片。潘品红着眼读完报道,将报纸珍藏。

对英雄王锋家人的关注,仍从全国各地涌来。昨天,王锋的女儿王婷收到了特殊的“礼物”——“感动中国”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教授送的科普图书。

2016年8月16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王婷被这位科学家身上的科研精神打动,以他为偶像。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录制《感动中国》时见到潘建伟,和他聊起王婷的“科研梦想”。潘建伟听了十分感动,专门请助手给王婷寄来6套经典图书,昨天下午,6套图书全部寄到。收到图书后,王婷红扑扑的脸上充满兴奋和期待,她抚摸着新书说:“太开心了!我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些书都读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2月8日晚,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作为量子通讯的领跑者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评价潘建伟:“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

喜讯在安徽九三学社社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社员们纷纷表示,以潘建伟为榜样,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从我做起,勇攀高峰,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社务工作中勇挑重担,为实践科技创新的“顶天立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梦祖国颂国庆特别节目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春天,总给人们带来喜庆,更带来希望,而今年的春天,非同一般,更不寻常!是啊。当2009年的新年钟声响起时,也意味着我们伟大祖国_大寿即将到来!_年,在这_年里,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8年8月8日,这是华夏儿女期盼了多少年的日子。第29届的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了。在这盛大的开幕式上,看到体操名将李宁手持火炬,在画卷中奔跑着去点燃奥运圣火的时候,便在想全世界宣告中国已经腾飞起来了,不再是“东亚病夫”。我很激动,为祖国感到骄傲,为祖国喝彩,我们中国人民百年的奥运梦终于实现了。在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创造了历史最好的成绩。在奥运闭幕式上,奥运圣火缓缓熄灭的时候,便宣告着第29届奥运会圆满的成功。

2008年9月27日17时00分35秒,这个时间更是激动人心。探索奥秘的太空,一直是中国人数千年的梦想,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中国尽显了科技实力,而在“神舟”七号,带给我们的是更大的惊喜。因为与前两次载人飞船不同的是,神七将诞生第一个在太空行走的太空人,把中国人的足迹留在了茫茫的太空,这也是中国人和太空第一次亲密接触。翟志刚出舱,他成了中国“飞得高,走得快”的人。太空人一出舱,见证了中国的科技不断在进展,繁荣富强,有着充足的人力物力。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它夺走了近10万人的生命,这次地震虽然十分重大,但是在领导下,全国人民上下一致,给地震灾区捐了214。16亿元,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同度过了这个难关,正如说的:“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全力以赴我们心中的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13亿炎黄子孙把力量凝聚在一体,中国人们在困难面前只会越挫越勇,“失败乃是成功之母”,中国人的心永压不垮!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踏上了崭新的平台,这平台需要我们表演精彩而隆重的节目,让世人亲眼目瞩。在2009年里,有悲伤,有感动,有光荣,这一切都会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里。_年的风风雨雨,_年的沧桑巨变。我们铭记_年来的一个个历史的见证;我们坚信,祖国会日新月异,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千年历史,悠悠古国,乃我中华!中华民族,创造了许多灿烂文明、是世界文化殿堂中的瑰宝。有古代文明,也含有这现代科技。回望原始时期,我们早已领悟了钻木取火;憧憬未来,我们也可以上天遁地。

古诗是中国文化之独特魅力的代表,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轻柔和谐,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勃勃生机,更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漫雄奇。这些美妙的乐章,一句句,一行行,读来朗朗上口,意味深长,读来获益匪浅,荡气回肠。

人生自有诗意,每个诗人所写的每一首诗,基本在反映着自己在那个时刻的心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青春时代的杜甫,豪情万丈、傲视群雄,登高一览、江山尽在怀抱。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青春,也是整个大唐的青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是天宝年间,李白官场失意,心情孤寂苦闷,但他面对现实,没有沉沦、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

《中国诗词大会》是中央电视台最新播出的一档节目,场面震憾,参与人数众多,参与者年龄跨度大,从事各行各业。记得有一位小朋友只有7岁,在台上非但没有胆怯,而是落落大方,举手投足充满俏皮,说吟诵古诗词可以使其瞬间获得宁静,我想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这是一种独品独酌的清静淡雅。选手中也不乏外国友人,他们有的对答对流,有的一知半解,只为诵读中国古诗词,感受诗词文化带来的意境。

节目中邀请的嘉宾,如康震教授、王立群教授,无不博学多采,引古论今,语言诙谐,都在中国古典诗词研究上有着很深的造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录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重温,赏析,带动全民感受诗词的美和趣,给人带来视角及心灵的享受。

读史、读诗、有才情,人生情怀、借诗言志,无穷意韵中、显美丽画面。有金戈铁马、琴棋书画,有茫茫大漠、水墨江南,更有国破山河、忠肝义胆。韵在字里行间洋溢,吐露出耐人寻味的情感。翰墨书简,讲述着悠悠历史;丝帛纸卷,承载着泱泱文明;采一缕墨香,获一份感动,奏一曲民族盛世赞,吟一首文化笔墨浓。

中国古诗词浩瀚如烟,能够传递思想,抒发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今时今日,我们还能读到流传于世的千古名句,仿佛是跨越时空与诗人遥隔千年的相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988 字

+ 加入清单

11月18日,对于我们“春蕾班”来讲是一个难忘的好日子。这天午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境,在财会金融系副主任刘乐山、班主任秦珊教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科学技术馆”,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收获很大。

我们首先看见了一个外形犹如一个巨型魔方的圆形建筑,教师告诉我们,这就是新落成的中国科技馆。它位于北京国家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内。新馆是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综合性国家级的科技馆。展览面积约4万平方米,设有“科学乐园”、“华夏之光”、“探索与发现”、“科技与生活”、“挑战与未来”五个主题展厅及公共空间科普展示。主展厅加上特效影视和其他展教活动场地,拥有800多个展项,其中大部分展览能够让观众动手操作或者亲身体验,真是生动形象,妙趣横生,并有丰富的科技内涵的展览。我们感叹着新科技馆的宏伟,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继续向前行。

教师带领我们看了4D特效影片——《海龟历险记》。我们都是第一次感受4D电影的神奇特效,感觉身临其境,同小海龟一齐历险,一齐成长。这部影片的主题是经过小海龟的成长,揭示人类生活给环境带来的破坏。影片使我们感受到特效的同时,也教育我们要爱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

我们之后开始仔细参观科技馆其他展览。新馆一层是科技馆展品最多的地方,“科学乐园”采用以游戏化,探索式互动参与为主的多样化展教方式,营造简便、欢乐的学习情境,鼓励大家亲身体验,进取思考,在展览和互动中积累经验,锻炼本事,激发对科学的好奇与兴趣!

新馆第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厅分为A、B两厅,共有166个展项200多个展品,分为宇宙之奇、物质之妙、运动之律、声音之韵等八大展区,展览机械互动,视屏演示,幻影成像等多种表现形式,采用多种展示手动结合的方式,营造探索与发现的科学实践情景。

新馆三层是“科学与生活”展厅,分为衣食之本、健康之路、居家之道、信息之桥、交通之便、机械之桥六个主题展区约有300项展品!新馆四层是“挑战与未来”展厅,分为地球述说、海洋开发、太空探索等七个展区,共138个展项。展览围绕“创新之美,和谐之美”的展示主题,让观众在美的环境中感受科技的魅力。

身为“春蕾生”我们是幸运的。培黎学院如此爱护我们,帮忙我们开眼界,增长知识,帮忙我们成长。科技馆之旅仿佛使我们被科技之光洗礼了,使我们更加懂得了科技的重要和神奇。我们必须要更加努力的学习科学文化,掌握技能,扬帆远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在爱的世界里,我们因爱而感动,世界因爱而更美丽!

经过我看了《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我了解到在祖国的各个角落发生着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迹。比如说,在短片中年纪最小的何玥,在自己生命结束的时候捐出自己的生命器官,用平凡生命的最后闪光,为别人照亮生活!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陈斌强用一根布带!连接着身患残疾的母亲!不,连接着他们的不只是这根布带,而是他们母子间那感人的深情!

20--年4月20日八点零二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大地母亲在颤抖。100多条脆弱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而在这些让人悲痛的瞬间,却有一群用自己的双手帮助灾区人民!他们是我们敬爱的人民子弟兵们!他们不惧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去挽救那些埋在废墟下的生灵!在当天下午,一辆满载救援人员的卡车,在前往灾区的途中,为了避让其他车辆不慎翻入河中。河水夺去了两位战士的生命,但他们被救起来的第一反应,就是想继续赶往灾区救援!我为他们的行动而动容,为他们的大爱而落泪!而最美记者陈莹,在灾情发生当天,应该是她最幸福的一天,她步入婚姻殿堂,地震来袭,她不上完成自己的婚姻,第一时间对当地居民进行了采访!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到灾情!她的行动让我感动!

世界上许许多多让人感动的事迹,而这是这些让人感动的瞬间,才让世界变得更美丽与和谐!我,作为华夏儿女,虽然我的力量微薄,但是我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每一位人!让感动聚集,让愛无处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张桂梅在华坪中学任教过程中,时不时就会有女孩在课堂上消失,在家访之后她发现,这些十几岁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张桂梅担任儿童福利院院长,她发现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这些经历让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为帮助一个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从2002开始她四处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四处募捐,然而社会往往是现实的,用了5年时间仅筹到了1万元。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07年作为党的17大代表参加党代会期间,一名记者在她裤子的破洞上发现了她的愿望,发表了一篇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报道。从此她想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党和政府的支持,政

府出资200万元创办了华坪女子高中。高中创办之后也不是一番风顺,条件艰苦,师资落后,多名老师因无法接受这个工作条件而辞职。剩下的老师在张桂梅的带领下,凭着作为共产党员的信念才坚持下来,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任何伟大的事业背后的过程都是艰难的,张桂梅甚至没有自己的生活,她说:“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着做着,就把时间做没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撑张桂梅走了下来?在采访的最后,记者问道:“您觉得您这辈子的价值在哪?”,张桂梅回答:“不管怎么着,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还是少,毕竟她们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对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这句话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撑她坚持下来,并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这一切。

使命是什么,在当代的企业管理中,使命、愿景、价值观是经常被提到的三个词汇,企业的使命就是你的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个人来讲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个没有使命的人,能够做到的程度是绝对不一样的。张桂梅就是因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这个过程中她可以不记荣辱,不记得失,真心诚意的为自己的使命去奋斗,进而取得了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成绩。

张桂梅的事迹给我了很大的启发,“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国际形式波谲云诡,但所有的危机又都是机遇,从此时此刻起认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奋斗。

在疫情之下,我们的党和政府表现出了强大的执政能力,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唯一能保持经济正增长的国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珍惜当下的大好环境,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奋斗。张桂梅在采访中也提到:“我希望她们出来不需要感谢张桂梅,不需要感谢女子高中,我希望她们感谢我们的党和政府就足够了”。这正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她并不富裕,多年前下岗后靠政府低保补助和打零工为生;她并不贫穷,多年来为爱付出收获了美好的幸福时光。她,就是昆明好人王兰兰,十年如一日用爱温暖着孤寡老人和贫困孩子们。她为爱奔走的奉献和付出感动了很多人,也带动了很多人。

今年50岁的王兰兰,性格开朗,笑容亲切,话语幽默。曾经历经坎坷的她,女儿因病去世,丈夫也无情地离开了她,这些生活阴影已经逐渐淡出。眼下,保证100多位孤寡贫困的空巢老人,定时吃上热饭热菜,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幸福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的观后感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我有幸加入九三学社这个以科学技术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政党,也因此有幸学习到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

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潘建伟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项目获得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作为九三学社社员的典范,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发出《关于在全省统一战线成员中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基于此原因,更出于对潘建伟的好奇,我仔细地研究了潘建伟的生平事迹及科研成果。

可以说,量子力学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个多世纪,潘建伟研究量子信息也有十几年,为什么在十几年之后,他才手捧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证书?我想原因之一是他研究的学科需要长期的钻研才能获得成果,而原因之二则是他对于科学的责任感,对科教兴国的追求。

追求内心的平静,用无穷的耐心去理解这个宇宙

看过一期《开讲啦》,开讲嘉宾即是潘建伟,他以爱因斯坦的《探索的动机》为开讲题目,一是爱因斯坦对他的影响是长远的、重大的,另一方面,他也想籍此宣传一下科学的精神。爱因斯坦认为在科学的殿堂里有三类人:第一类人为了名利,干什么都可以,他们很有才华,也许会成为企业家、政治家、诗人……;第二类人以兴趣为出发点,但不管是否对人类有益;第三类人希望通过探索找到先天和谐的规律。没有前两类人科学的殿堂会因此倒塌,因为他们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没有第三类人的话,科学的殿堂只会长满蔓草,不会成为森林。科学家是追求内心平静的,科学的成就不需要获奖来进行评价。因此,在他苦心钻研的十几年里,他能耐得住无数次失败的打击,能耐得住功名利禄的诱惑,默默无闻地研究量子力学,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国防、通讯等各个领域。即使他和他的团队研究已开创多个国家首次甚至是世界首次,即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国防、通讯,即使他们的研究课题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但是他和他的团队并不被社会所广泛认知。当他如明星般走到“开讲啦”的讲堂上时,大部分观众并不知道他是谁,面对这样的尴尬,他并不生气,只是平静地笑笑,因为这些并不是他所追求的。

“个人奋斗对世界是有影响的”

他研究的量子力学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他用哲学的观点阐释他的研究——“看见即变化”,在事情没有尘埃落定之前什么可能都有,因此我们更需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努力。“思想的独立性导致世界的千变万化,个人的奋斗对世界是有影响的。”量子力学的研究已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潘建伟的研究也长达十几年,他曾对自己学习的量子力学无法理解以致于他无法完成自己的学业,他说正因为他无法理解,所以他要活足够长久以使他能够研究理解量子力学。所幸的是,在他有生之年,他终于搞清楚了量子力学,并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或许,基于他和他的团队的努力,世界即将书写新的篇章。

家国情怀让他不断探索

没有这一次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或许没有多少人知道潘建伟,更没有人知道他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可以说他是苦心钻研几十年,终于一夜成名。他坦诚,得奖与做实验相比,他更喜欢做实验,但是为了让更多人能够理解科学,理解他所研究的对象,让更多的人对科学感兴趣,他认为有必要去申请这个奖项。的确如此,在知道潘建伟之前大部分人都没有听说过他所研究的量子力学,更不知道量子力学是用来干什么的,即使现在我对量子力学也并没有弄清楚。但是现在我们知道有量子力学这个学科,基于此,会有更多的人对科学感兴趣,更多的人投身科学研究,不久的将来,也会有更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

有人对他出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一职提出疑问,做出一定贡献的科学家出任副校长或者从事管理工作,会不会是对科学的绑架?对于此,潘建伟引用了钱伟长的故事来回答。当年钱伟长学习文学,但目睹国家技术落后,他决定科技救国,毅然放弃文学转学物理系,并成为一名出色的力学专家。而如今,他出任中科大校长,也是目睹了当前国家、社会对科技的重视力度不够,科学家的生存环境并不理想,中国的科技教育水平还有待提高,他想以此来改变,即使在他身上没有改变多少,但是经过后人的努力,中国的科技环境总有改善的一天。这或许就是家国情怀在他身上的体现。

古今中外,多少人像潘建伟一样,出于家国情怀,在自己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成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科技不断进步,让世界不断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事迹深深地鼓舞和教育了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