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彝族的火把节作文【热门20篇】

文章导读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彝族的火把节作文,供您参考和借鉴。

浏览

6513

作文

110

彝族的风俗习惯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民间禁忌很多,在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表现,且各地有别。

饮食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因这些动物与人类同源出于雪;是雪的子孙;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忌肉食露天进屋,否则鬼魂会附其上;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会使家境贫困;禁平日反向推磨,会给家庭带来灾难;忌推磨时磨心突断,俗信是鬼在作怪,磨出的粉不能食用;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等等。诸上种种禁忌涉及到食物品类、饮食方式、食品制作、饮食主体,这些饮食禁忌习俗直接影响到彝族饮食文化结构。

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妇女不能上房顶。忌讳触摸男子的天菩萨,犯忌者要宰牲,打酒谢罪赔礼;解放前等级低下的犯忌者,还有被断臂、处死的危险。如果被妇女抓摸了天菩萨,此男子将终身不吉,事后天菩萨必须剃尽,否则死后不能鬼归祖界。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俗信认为妇女的生育魂格非最爱附在这些物件上,若送与别人,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日常生活中,忌舀汤时反手用木勺,忌和燕麦面时顺时针方向搅动,忌人出远门便扫地,因为这些都是丧葬时的习俗。忌讳言死,而称老了。忌讳影子被人踩踏,被踩者一定会为此报复。禁止在放置祖筒的祖灵箐附近鸣枪行猎,或砍树烧荒。禁止在焚场或墓地打猪草、放牧。参加祈雨仪式时,禁止男子戴帽、女子打包头。禁止跨越火塘或踩踏锅庄石。

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

在祭祀活动中,以祭龙规模最大。祭龙选在二、三、四月中的一个龙日,以村寨为单位每人自带一碗米、一小块盐,由老人备香火,在龙树下集体祭祀;云南彝族则选择正月的第一个龙日进行祭龙,祭祀后大家席地而坐,不分长幼,饭自带,肉共食,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会。

过去流行多神崇拜,祭祀祖先。一些与汉人长期杂居的彝族人,也信佛教。19世纪末,信基督教、天主教的先后传入,但信者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火把节习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1.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

2.耍火活动: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3.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4.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5.选美:彝族人世代爱美,追求美,“选美”自古以来一直是彝族传统火把节中最重要和最具有特色的活动内容。

6.篝火晚会:夜幕低垂,人们吃着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彝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个彝族女孩。我给大家介绍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

中国有大约有776万彝族,有4500年的历史,主要生活在我国的西南地区。

彝族的风俗习惯——食俗,彝族在过年过节时都要宰羊,宰猪宰鸡,而平时一般很少杀生,除非款待客人。彝族有杀猪过年的食俗,大部分给自己吃,少部分请客人来家中吃。年猪多用来腌制,挂起来,晒干后成为腊肉或火腿,成为一年的主要肉食来源。过年过节时还要吃糍粑、饵块、喝坛子酒。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时,家家户户宰羊杀鸡。用羊肉拌和,向四周泼撒,表示祭祀,祈求风调雨顺,庄稼丰收,无灾无病,平安大吉。晚上,点燃火把,载歌载舞以驱散毒蛇和害虫。彝族喜欢喝酒,而且用大碗喝酒,喝酒时必须一饮而尽,把彝族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表现得淋一漓尽致。酒分甜、辣两种,过去都是在自己家中酿造。甜酒用糯米、辣酒用高粱或玉米酿制。有“客人到家无酒不成席”的传统。

在我的家乡,男一女老少喜欢跳左脚舞,每当夕阳西下,男一女老少聚在一起,唱起左脚调,手牵手、肩并肩,围成一个个几十乃至上百人的大圆圈,跳着左脚舞。伴着铮铮作响的弦音,和着高一亢清脆的歌调,他们时而折步跌脚,时而甩腿对脚,时而摆手转身,舞步整齐统一,舞姿轻一盈健美。特别在过年时和立秋时节,大家都穿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尽情歌唱。

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斗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一团一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 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一女互撒,然后对歌。

彝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各地不同,这只是我家乡的一小部分,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做客!

[作文:彝族的民风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彝族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楚雄的地方,住着一群勤劳、聪明的彝族人。楚雄有一座火焰山,火焰山常年温度较高,一般人是受不了的。彝族人忍不住了,就去找火焰山山主铁扇公主借芭蕉扇。

就在农历六月二十三那天,彝族人去借芭蕉扇时,这件事被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知道了。牛魔王气急败坏,要知道惹怒牛魔王是会遭天灾人祸的啊!牛魔王大发雷霆,便派了他的老友——蝗虫军来帮他。这个坏消息被彝族人曾经救过的凤凰知道了,便急匆匆地飞到彝族寨,告诉了彝族人牛魔王的坏念头。彝族人听到后,惊慌失措,面如土色,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得团团转。突然,沉着冷静的彝族族长想出了办法。他不慌不忙地叙述道:“等到牛魔王派蝗虫军来的时候,我们就点燃火把,烧死蝗虫!”听完后,彝族人就迅速上山砍柴,准备木材。

就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夜晚,成百上千的蝗虫军如饿虎扑食般扑来,他们边冲边喊着“冲锋号”,气势磅礴。彝族人突然慌乱起来:有的人东钻西逃;有的人勇敢地和蝗虫做斗争;还有的急忙跑回家收东西……往日的安静祥和被打破了,变得战火纷飞。蝗虫像张牙舞爪的怪物般袭来,把彝族寨搅得很不安宁。彝族族长不甘示弱,他重整“军心”,每个人都勇敢地从衣兜里掏出火柴,如疯一般点燃火把,喊着“一二、一二”的口号冲上前和蝗虫做斗争。随着时间的流逝,蝗虫被消灭得差不多了。最后都纷纷变成了“黑炭”。瞬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安静。

这天晚上,彝族人举起火把,围着火塘,穿着圣装,弹着三弦,一起唱歌跳舞。于是,人们就把农历六月二十四那天,定为楚雄彝族自治州最盛大的节日——火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热闹的火把节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节是我们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时间是农历6月24日到26日,节期三天。

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和灾害抗争的故事。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在火把节期间,男女青年点燃火把到村寨田间,用火光驱除病魔灾难。第一天为“都载”,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先杀鸡,后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在外面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酒,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第二天为“都格”。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人都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比赛。晚上,人们就围着篝火尽情地跳啊唱啊,直到深夜。第三天叫“都沙”。这一天人们手持火把,走到约定的地方,聚在一起举行送火仪式,以祈求家宅平安,六畜兴旺。

火把节是点燃圣火,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是丰收的重大节日。我们小朋友最喜欢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火把节传说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大小凉山,关于火把节由来的传说很多。

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是彝族英雄斗败天神恶魔,团结民众与邪恶与灾害抗争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有六个太阳与七个月亮,白天有烈日的暴晒,晚上有强光照耀,土地荒芜,妖魔横行,世间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就在这个时刻,彝族英雄支格阿龙射死了灼热的五个太阳与六个月亮,驯服了剩下的最后一个太阳与最后一个月亮,治服了肆虐的洪水,消灭了残害人间的各种妖魔。

但是,统治天地万物的天神恩体古孜看到人间如此繁荣富足,心怀不满,于是年年派他的儿子大力神斯热阿比率天兵到人间征收苛捐杂税。后来支格阿龙的故乡出了个彝族英雄叫黑体拉巴,他力大无穷,智慧超人。一天,黑体拉巴上山打猎,高亢的歌喉引来了另一座山上牧羊的姑娘妮璋阿芝悠扬婉转的歌声。

早就对妮璋阿芝垂涎三尺的大力神斯热阿比听说了两人的恋情,心里交织着愤恨与嫉妒。没过多久,忍耐不住嫉恨的斯热阿比便下凡挑战,想与黑体拉巴摔跤决斗。结果在摔跤决斗中,被彝族民间英雄黑体拉巴摔死,天神为此大怒,便放出铺天盖地的天虫(蝗虫)到人间毁灭成熟的庄稼。

妮璋阿芝翻山越岭,找到了天边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大毕摩(祭司),毕摩翻看了天书,告诉妮璋阿芝:消灭蝗虫,要用火把。妮璋阿芝与黑体拉巴带领民众上山扎蒿杆火把,扎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烧了三天三夜的火把,终于烧死了所有的天虫,保住了庄稼。 看到这情景,体古孜使用法力将劳累过度的黑体拉巴变成了一座高山。妮璋阿芝看着这一切,伤心欲绝,痛不欲生,在大毕摩的祈祷声中舍身化作满山遍野美丽的索玛花盛开在黑体拉巴变成的那座高山上。这一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二十四。

从此,彝族人为了纪念这一天,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这天便要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燃起火把,走向田野,以祈求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火把点燃青春的梦想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一点小火苗可以烧尽整片森林,一把小火把将燃起我所有的梦想和希望。

梦想很美丽,现实总是很残酷,我们的梦想美好又遥远,思绪纷纷……

那年,我们正在疯狂的畅谈我们的梦想,一颗颗火热的心将我们都唤醒!你的歌声很动人,舞姿很迷人,火把将你的梦点燃,你信心满满告诉我们,你想入演艺圈,不管我告诉你那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你却依然很坚定,火种已深埋你心底!还有你,指尖轻弹出的旋律更是美妙悦耳,但你的梦想却平凡无比,你轻轻告诉我们你只想当一个平凡的钢琴老师,你想做“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爱的火把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家,我再也不回了。”我拿起书包,哭着冲出了家门,并将门重重地摔紧。却不知,门的另一边,传来了父母重重地叹息声。

几年前,我在学校举办的舞会上认识了一个男生,他叫林依晨,我和他十分聊得开,渐渐地,我们混熟了,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后来,我们好上了,就变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侣。这件事情我的父母并不知道。我跟他的关系一直很好,并没有被时间冲淡,反而更加浓烈了。

我很庆幸,我跟他考上了同一所高中,也被分配在了同一个班。我们一起上下课,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有的时候,甚至觉得时间不够用。

可纸包不住火,这件事我的父母终究还是知道了,并把我叫到面前狠狠的批了一顿,我受不了委屈,哭着冲出了家门,也就是刚才的那一幕。

我一个人在孤零零的小路上走着,稍不留神,我摔进了一个洞窟里,脚也扭了,那洞却很深,我出不去了,只能等待着有人发现我并把我救出去。此时,不争气的老天竟然下起了大雨。这是在可怜我吗?我心里暗叹着。

几个小时过去了,父母见我并未回家,便慌了,打电话给我几个好朋友,却都说不知道。母亲急哭了,父亲请全村的人帮忙找我。

此时的我又冷又饿,心中十分后悔刚才与父母吵架。现在的我是多么渴望回到父母的怀抱。我蹲下来,用双手抱住自己,不争气的落泪了。

一会儿,我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以为是幻觉。可当我抬头时,看到天边有一抹红霞,越变越亮,也离我越来越近。不知何时,我对那一抹红霞竟起了渴望之心。

一会儿,父母来了,在邻居的帮助下把我救了上来。此时我已经快虚脱了,我奋力睁开眼睛,想看父母一眼,可当我睁开眼睛时,我流泪了。

全村的人都来了,他(她)们举着火把,映红了整片天空。

我现在觉得有点惭愧,因为我的脾气,全村的人都在操心,但我知道,这满山的火把是他(她)们给予我的,是只属于我的爱的火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火把史诗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英雄史诗《铜鼓王》流传在云南富宁县、广西那坡县和越南与中国交界罗罗(又作倮倮)支系彝族的居住区,历史悠久,影响极深,流传甚广。史诗系当地彝族原生宗教祭司“腊摩”在“荞年节”(火把节)、“跳宫节”等祭祀性节日中的有关仪式上演唱的世传歌词,又叫《铜鼓歌》。

在罗罗彝族支系中,祭祀礼仪与相关的仪式活动中,祭祀铜鼓或以铜鼓为祭器是一种重要的支系文化表征,腊摩作为祭司在诸多的节日仪式活动──跳宫(即跳铜鼓舞)中演唱的世传祭词《铜鼓歌》,本身就构成了一种口承语言民俗事象。

以举族祭祀战争中救护先祖的金竹为主要活动的跳宫节,又有“大跳”和“小跳”之分。“大跳”一般为九年或二十七年举行一次,要跳九天九夜,除在跳宫坪上进行祭祀和欢跳以外,还要到某个特定的山头及全寨各家各户去跳。“小跳”即一年一度所举行的跳宫节活动,前后举行四天,每天的活动分别为祭山、祭乐神、祭锦神(锦绣前程之神)和驱邪鬼。同样是跳宫节,各个寨子的仪式程序也不尽相同,但总的活动都是以腊摩的祭祀为中心,是以诵唱《铜鼓歌》、欢跳铜鼓舞为主要祭祀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歌舞娱神祭神的传统盛会。

“荞年节”即火把节,广西彝区已不盛行此节,在云南境内富宁一带的罗罗支系中称彝族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为“荞年节”。这与农历六月彝家主要农作物荞麦大体丰收有关。史诗《换鼓》一章追溯了“荞年节”的产生和由来:

迁徙到滇桂边界的四支彝人在瘟疫中绝处逢生后,又遇大旱带来的灾荒,那时的彝家的腊摩波仙出一良策,要彝家耕种耐旱的荞子。他自己徒步来到交趾(今缅甸)借荞种,可贪婪凶狠的交趾人非铜鼓不换,无奈之余,被缚的波仙只好屈从,以十面铜鼓换回十石荞种,使彝家转危为安,为了纪念荞和鼓的恩德,彝家在每年的旧历六月击鼓过荞年(火把节)。富宁一带的彝族人认为,“荞年节”(火把节)跳铜鼓舞,就是为了使天神快乐,铜鼓舞可以娱神慰神,并使天神赐给人们以丰年,护佑寨子里的人平安无疾,少死多生。

此外,在广西境内的彝区,《铜鼓歌》吟唱得最多、最完整的场合是在每年节日期间“卜铜鼓”、“祭铜鼓”、“开铜鼓”和“封铜鼓”的具体仪式上及其相关的节庆活动中。

由此可见,史诗的形成与罗罗彝族在特定的仪式性节日期间传演《铜鼓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可以说,以上节日大多由祭祀仪式发展而来的,史诗《铜鼓王》也同样是由祭司腊摩祭祀铜鼓的祭词发展而来的,祭祀仪式及其由此发展而来的节日活动场合是史诗形成并代代传演的民俗文化场,祭司腊摩是史诗的诵唱者、编撰者、整理者和传播者,其诗与史角色和谐地统一在祭祀仪式中。正如《伊利亚特》、《罗摩衍那》的产生离不开行荷马、蚁蛭式的人物一样,彝族英雄史诗的产生和形成也离不开祭司兼歌师的腊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凉山的火把节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啦啦啦,太好了!火把节到了,这是一个让大人和小孩子们同样期待的节日!

我在梁山生活了许久,在火把节那天,我只要怂怂鼻,哪一种味道都逃不过我的鼻子。菜香,肉香,水果香,木材发出来的淡淡香味,那一种味道能从我的鼻子底下溜走?我闭着眼都能说出火把节那天的情,人山人海。

在火把节那天,小孩子们来到河边,举着火把,一直转圈圈。如果一个小孩子的火把熄灭了,还可以借助别的小孩子的火种,把自己的点燃,然后继续快乐的玩耍。

而那些已经成年的大人,都是在齐心协力地干活,干什么呢?比如把木材放在一起,用一根点燃火柴,扔在里面,燃起一团团火焰,干完活之后,成年人则围着火焰转圈圈跳舞唱歌,还有表演节目的。有唱歌,跳舞,讲笑话?还有好多好多的节目,每次一个节目结束,都会有热烈的掌声!

大家娱乐完之后,则开始自助餐,是自己烤的哟!大家吃着烤好的肉,不知有多开心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和温馨的笑脸。

这就是我们凉山的火把节,幸福的笑脸,精彩的节目,和谐的人们和美丽的烤肉,如果你们也想跟我们一起来过火把节的话,就赶快行动起来吧!凉山火把节的大门,永远为你们敞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火把歌调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地区流传着十分丰富的火把歌调,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有固定的火把歌调,由于彝语方言发音不同,大小凉山彝族称之为“都则朵洛嗬”,“都则”即祭火,“朵洛”意为祝愿,“嗬”即为歌。

云南楚雄彝族诺苏支系称为“朵则朵额”,“朵则”意为祭火,“额”则是“玩”的意思。彝族的火把节历来最为隆重,并逐渐衍成了成套的节俗歌调。在楚雄彝族的这一歌种中,包括有《烧火歌》、《送火歌》、《招魂调》、《同乐调》、《火把节对歌》、《火把节祭歌》等等。演唱这些歌调的时间、地点和歌者亦各有所殊,如《烧火歌》由合户家长率领阖家在自家屋檐下的“节日火堆”旁围圈齐唱,以示庆贺;《招魂调》则由各家主妇独唱,同时手托祭物(粮、盐、酒、肉),直向自家菜地或粮田走去,边走边唱,当返回时,便采一株庄稼苗,示意已将人魂、畜魂和庄稼魂一并接回家来共度火把节,同时象征迎来人丁清吉、六畜兴旺和五谷丰稔之年;

《火把节对歌》仅供本寨人们聚会寨边坝场对歌时所唱;《火把节祭歌》由〈生产和畜牧〉、〈献酒〉、〈除祟〉、〈稻场祭经〉四部分组成,由祭司毕摩在火把节当夜进行祭祀时诵念的歌调,反映了彝族以火除祟、祈神求福的原生宗教观念。

楚雄彝族的火把歌调,唱词多属传统相沿,五字韵句,词头句尾有相对固定的衬格,填以“哦伙嘀哩伙”、“阿伙喔、噢来”等类的虚词演唱,其中部分歌调有较长的虚衬词乐段,有独唱、齐唱、对唱加和腔,一般不用乐器伴奏。各歌调以五声徵调居多,羽调次之。在其徵调式歌调中,常出现徵、宫二重调式音韵交错的现象,大多以上下乐句为主题演化成中、小型歌体和少量叙事歌体,采用二、三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彝族过年的风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彝历年,是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彝语叫“枯识”。在农历10月,公历11月内举行。彝族聚居的村寨,从农历10月16日开始择吉日过彝历年到30日完。由于各地择吉日的差异,公历时间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过3天彝历年。所以有着彝历年过一个月的诠释。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为什么在农历十月过年?相传有两种原因,一是彝族历史上有十个月为一年的历算。按这历法计算,十月份为年终岁首,正当过年,故习惯上又称“过十月年”。二是因这个时候,彝族地区庄稼收割完了,五谷丰登了,农事空闲,正宜过年。

彝族年像汉族的春节一样,是一年中最喜气,最令人向往的节日。彝族年有很多传统的规矩,主要有:过年前一个月,就准备好一坛荞麦甘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豆花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火把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在我们迷茫中,是它给我们指引,在无助的黑雾中,是它让我们走向希望之门。

老师是火把,他教我们学习知识,怎样使用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他,才能让我们净化灵魂。

人生有许多条路,稍不留神,就会走向歧途。这时,需要朋友们的提醒,才能走好。拥有这支火把,才能主宰自己未来的命运。

人的一生之中,总会出现两边天空,其中一边是拥有无穷无尽的天空,在那儿,你可以自由地飞翔,但一落入另一边天空,将会让你走向歧途,将可能无法挽回你失去的东西。但倘若你能够拥有自觉,那么你即使步入了黑暗的一处,也有可能离开那儿,拥有成长的机会,那也是一支闪亮的火把。

仍让是一支火把。若别人惹怒了你,你要想一想这样一句话:“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可有人做过吗?有,但是太少了。当你真正做到的时候,会犹如一缕暖风吹进心田。

乐观是一支火把。在伤心的时候,它能够给你带来一丝丝的欢乐,它也能让其他人对你的友谊变得更加深刻,并能够一切充满实在感,因为它是伤心的时候最需要的。

自信也是一支火把。它能够给人们最好的鼓励,是所有事物需求的一种动力,拥有了它,就能够使自己更加努力,常常都会事半功倍,将所有的事情都能够做好。

父母是人一生中最闪耀的火把。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来哺育我们,从一出生开始,母亲就将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我们,父亲则用那优良的品格来教育我们做人。

只有将这些火把都拥有,世上将不会有黑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彝族的民俗民风

全文共 487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了。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现在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了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了。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了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了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热闹的火把节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肥西,那里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过火把节。火把节又叫歌婆节。

火把节的那天,我和妈妈上山割了很多杂草来,再砍了两根木棍,又拿了两根细长的绳子来。我们把杂草放在木棍一头,用细长的绳子紧紧地捆住。火把做好了,我和妈妈一人一个,准备晚上参加火把节活动。

天色暗下来了,我和妈妈一人撑着一支点燃的火把来到马路上。只见,这里的人们如云集一片,大家都高高地举着火把。有的大声说:“我的火把最亮!”有的笑着说:“我举得最高。”还有的得意地说:“哈哈,我的火把最漂亮。”……大家在说说笑笑中沿着大马路走着,犹如一条火龙在游动。

夜深了,我和妈妈开心地回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纳西的火把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节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像彝族、白族、纳西族等。通常在农历的六月,节期一般为三天。当天人们会拿着火把一直跳舞。

在纳西族,火把节第一天是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用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祭司手里接过火把,沿着田埂走。第二天是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小伙子们要进行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比赛。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歌来跳起舞。第三天是送火。这是整个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地歌唱、舞蹈。

火把节可真有意思,有机会我也要去参加火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彝族的火把节

全文共 895 字

+ 加入清单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彝族的火把节9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4欢乐的火把节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是彝族的火把节,今年暑假(8月11日))我呆在四川凉山的叔叔家,同家人一起感受了欢乐的火把节。

晚上火把节广场热闹极了,彝族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拿着火把早早的来到了火把广场上,广场的两边早已准备好火苗,开始燃火了,大家先把火把放在火堆里燃,然后把火把举起来,转了一圈,再把火把扔进火堆里,最后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是否认识,无论是否为彝族,都手拉着手儿合着柔美的音乐、围着火堆跳起了达体舞。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舞得乐呵呵、人人脸上笑盈盈!火把越烧越旺,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像火焰一样金灿灿,火焰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举了火把,就意味着谁家今年大丰收,怎么能不高兴呢?

夜深了,广场仍回荡着人们欢乐的笑声。大家唱着歌,跳着舞,放起了烟火,直到夜晚还像白天一样欢乐!这真是一个不眠的“东方狂欢夜”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火把节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白族的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动,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节日前夕 ,全村同竖一根高约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树做杆,上捆麦秆、松枝,顶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联三个纸篾扎成的升斗,意为连升三级。每个升斗四周插着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五从丰登、六畜兴旺之类字画的小纸旗;升斗下面挂着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灯具以及五彩旗。火把节的中午,人们带上小火把、 纸钱、香烛、供品,到祖坟前扫墓、祭奠。小火把点燃后,撒三把松香熏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后方能回家。墓地如离家甚远,则在家里祭祀。

太阳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饭,扶老携幼出门观赏火把和跑马。跑马的有大人、有小孩。绕火把跑三圈后,才能向远处驰骋。不跑马的,就挨家挨户欣赏各家门前的火把,看谁家火把坚得精致美观。

在全村的大火把点然之前,年轻的媳妇们打着伞,背上新生婴儿在火把一转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夜幕降临时,村中老人领头献祭品,向大火把叩头。几个勇敢矫健的小伙子,一个接一个地攀上高竖的大火把,将点燃的小火把逐人上传,然后将大火把点燃。刹时,列焰腾空,鼓乐大作,鞭炮齐鸣,响切云霄,场面壮观。

当火把上悬挂升斗的竹杆被烧断时,人们争相抢夺凌空飞下的升斗。抢到者被视为有福之人,受到大家的祝贺,被簇拥着回家,由主人用烟、洒、茶款待簇拥人。下一年度大火把上的升斗即由抢得升斗的人备办。

火把节的高潮的耍火把。男女青年各持一个火把。见人就从挎包里抓出一把松香粉往火把上撒。每撒一把,发出耀眼的火光,发出“轰“的响声,火苗燎向对方,叫做“敬上一把“。

认为火苗指向可燎去身上的晦气,.故竞相燎耍,喜气洋洋。燎耍过后,青年要成群结队,举着小火把到田间地头,向火把撒松香粉,给谷物照穗,其意是消除病虫保丰收。火把节的尾声的跳火把。午夜前后,把狂欢时燃烧着的火柴棍堆一堆堆的篝火。男女青年一个接一个地从篝火来回跨越两三次,祈求火神“禳灾祛邪“。要看谁跳跨得高、跳得远,直到兴尽为止。

这就是大理火把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彝族的虎图腾崇拜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人们出于对动植物的一种特殊的亲近感,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崇拜的对象。他们以自己信奉的图腾,作为本氏族的标志,甚至将其作为本民族的祖先。中国云南的彝族人,对虎的崇拜就是源于这种古老的图腾信仰。

据彝族的民间史诗《梅葛》记载,天神在创世之初,派了他的五个儿子去造天。天造好了之后,便用雷电来试天,结果天裂开了,用什么补天呢?天神们认为世界上的东西虎最威猛,于是天神又派五个儿子去将虎制服了,然后他们用虎的一根大骨做撑天柱,这样天就稳定下来了。他们又用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地尾,虎鼻做天鼻,虎耳做天耳,左眼做太阳,右眼做月亮,虎须做阳光,虎牙做星星,虎油做云彩,虎气做雾气,虎心做天心地胆,虎肚做大海,虎血做海水,大肠做成江,小肠做成河,虎肋做道路,虎皮做地皮,硬毛做树林,软毛做青草,细毛做秩苗……于是便有了今天的世间万物。

黑虎氏族是彝族的远古先民,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崇黑尚虎,即以黑虎为图腾,并且一直保持到现在。彝族人称虎为罗,许多地方的彝族人至今自称罗罗,即意为虎族。他们自认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过虎节,日期从农历正月初八的接虎祖开始,到正月十五日的送虎祖结束。虎节期间,全族人共同欢乐,跳老虎笙、祭虎祖,以祈福消灾。他们在举行祭祖仪式时,用画有虎头的葫芦瓢来象征自己的祖先。

许多彝族人认为自己是虎人。有的村寨至今还流传着"人死一头虎,虎死一只花"的俗语。在他们的姓氏中,常见的罗就表示他们是虎的后代。男人自称罗罗濮或罗颇,意思是雄虎;女人则自称罗罗摩,意思是母虎。彝族人过去就通行火葬,他们认为遗体火化之后便可返祖为虎了。在彝族人聚居的地方,还有许多以虎称呼的山岗、水流和村寨,因为虎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就应以虎来为其命名。

虎被中国人视为百兽之王。它是力量和威严的象征,被彝族先民敬奉为原始图腾,成为吉祥与幸福的象征。由于虎被他们奉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龛上供奉虎形祖灵,大门上挂着虎形辟邪,墙壁上挂着虎图腾壁挂,在村寨路口设有形状像虎的石虎神。彝族人称虎神为罗尼,这是他们心中最灵验最崇高的神。虎神可以为他们消灾驱邪,可以保佑他们称心如意、吉祥平安。他们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护佑之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家乡的“火把节”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农历6月24日是彝族人的节日,叫“火把节”,地点在彝人古镇,很好玩的。

彝族人过火把节的时候,会聚在一起吃本民族特有的羊肉汤锅,就是连皮带肉的整只羊的都煮在一起,打蘸水吃,喝一口羊汤,味道鲜美极了。到了晚上,他们会在彝人古镇的广场上集中来跳舞,中间还烧着一大盆火。彝族人穿着绣花的衣服,戴着绣花的帽子,和围裙,围着火跳左脚舞,

他们边唱边跳,嘴里哼着彝族调子,跳三垛脚,男的弹三弦伴奏。他们跟着节奏跳,跳着跳着,我也学会了,还有许多游人们和彝族人一起跳呢。我也挤进去跳了一会,跳舞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一直跳到脚酸。

我喜欢跳彝族的左脚舞,也爱火把节!你们也可以来彝人古镇玩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