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文电影观后感5篇中文通用20篇

浏览

4501

作文

1000

关于《勇士》电影的观后感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电影院看了一部抗战片《勇士》,看的我眼泪哗哗的。彻底明白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给我们的,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带领工农红军把日本鬼子赶出了中国又彻底粉碎了国min党的阴谋。

《勇士》这部电影是讲述红军长征中强渡大渡河的故事,是讲述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突破千险穿过枪林弹雨生死关头飞夺泸定桥的故事。蒋jie石派那么多军队把守泸定桥想把红军消灭,我们的红军突破万险勇敢的夺回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决定性的胜利。16岁的王东宇还那么小就牺牲了,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看看我们今天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者现代化的教育,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了做个有用的好孩子,去帮助那些受苦的人,好好孝敬妈妈和姥姥姥爷。好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电影小王子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最打动我的是那句“可怕的不是长大,而是遗忘。”在那个追着天空中流星的年纪,我们对于长大有着多少渴望和憧憬。

时光如流水,我们慢慢地遗忘了内心最初的梦想。“遗忘”的可怕必定是通过时光的流逝才能不露声色:因为“长大”在很多时候并没有确切的时间节点。现在的我们也很少会允许自己停下脚步,如数家珍地盘点眼下陪伴在身边的人。

每天追问自己是否长大了,怕是更会让人觉得古怪。直到某天,当我们突然抬起头张望,突然环顾四周,天上的星与身边的人,在我们尚未做好准备时就不见了。有时甚至都来不及说句再见,就再也不会或没有机会再见了。

绵长的一生固然潮起潮落、人来人往,但对于新的来者的期待却怎么也无法阻止逝者如斯而留下的泪。这泪本身与恐惧无关。毕竟是驯养过自己的星星和人们而驯养,正如狐狸早就“警告”过我们,本就是要冒着流泪的风险。

人越长大,风险也就越大,因为长大就是一个不断失去又重新得到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电影我的长征的观后感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打仗是最令老百姓痛苦的事。打仗,会费尽人力、财力。这还不是最恐怖的。最要命的是多少人会因此丧命;多少家庭会因此破裂;多少人会因此失去至亲……难道,他们(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地位,为了金钱,就可以不顾一切了吗?他们也有家庭,也有朋友,也有至亲,难道,为了金钱和地位,他们连家,连朋友都可以放弃?

而最受苦的是中国老百姓,他们什么都没做错,为什么也要忍受家破人亡,失去挚友的痛苦?不过,正是因为如此,中国才会在抗日战争中出现大批的抗日英雄。他们不畏个人的生死,誓死效忠共产党——因为,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勇敢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伟大的“长征”就是证明!通过观看“长征”的电影,我了解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是多么伟大!他们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震惊啊!不管敌人使用了多少恶毒的酷刑来严刑逼供,他们直到牺牲也不会透露半点儿消息。是他们震撼了中国人,震撼了全世界的人。是他们的唤醒了中国人民,使他们懂得大胆地拿起武器对抗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他们不再受到欺压;从此,他们成了中国的主人……

这个过程是多么的漫长、触目惊心啊!其中,有我们熟悉的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最震撼我的是飞夺泸定桥。当接到“在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的命令时,红军便开始了飞一般的长途跋涉。他们翻山越岭,沿路还击溃了好几股阻击的敌人……天黑了,战士们一整天都在跟时间赛跑,没顾得上吃一点东西。没想到连天空也不做美,竟下起了倾盆大雨,这真是雪上加霜啊!为了在天亮之前到达泸定桥,战士们不管三七二十一,面对恶劣的天气,泥泞的小路,艰难的地理环境都毫不畏惧……终于,他们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瞧,这么艰险的自然环境红军都不怕,那他们还有什么好畏惧的呢?

泸定桥离水面有十几米高,是由13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都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直耸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3米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对面就是泸定城,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而守城的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了工事。看,这么危险的环境,红军到底能否战胜呢?真为他们捏了把汗。

战斗开始了。红军发起了总攻。号手们吹起了冲锋号,所有的武器一齐开火,一霎时,山谷传来了一阵阵震耳欲聋的枪炮声,喊杀声。二连担任突击队,他们带着各式各样的武器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身后的是第三连,他们还每人带着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看样子,红军胜券在握!

突击队终于冲到了对岸,敌人见势不妙就放起火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战士们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都奋不顾身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去,跟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激战了2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狈地逃走了。啊,红军战士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正因为红军战士有着这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中国才会解放,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通过观看“长征”,知道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战胜了敌人,建立了新中国,我们要珍惜今天,为了美好的明天,在新时期、新的长征中,我要努力学习,听党的话不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你的名字》动漫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557 字

+ 加入清单

新海诚带着《你的名字》来到中国,以其干净的天空、彗星的尾焰征服了每一个观影人,而在这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中,又以其独特的东方哲学的思维叩开了人心的大门。

两千年前,世亲菩萨的《百法明门论》中的不相应行法在影片中被电影当中片段式的梦想与现实的交织,融合在一起,展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时”是人为创造的,凡夫为了自我证明事物变化的过程,创造了时间,而在《你的名字》当中,新海诚却将时间虚化了,两个人的相遇跨越了三年的的时间轴。男孩认识的是三年前的女孩,女孩憧憬的三年后的东京,即使地铁相遇,也不过是一个人的欣喜。同一世界的两个不同时间点,真实的存在却又真实的错过。

影片的后面,两个人在一抹夕阳下,第一次跨越时间看到了对方,想要写下彼此的名字,却终究都不曾如愿。男孩留给女孩的,不过一句“喜欢你”。

新海诚这样的安排,使得我们不得不提及不相应行法中的“名身”,也即是我们对万事万物的命名。名称是我们判别事物的方式之一,但佛教认为,这也是不真实的。我们总幻想着一切事物的不变与长久,可是却被骗了。

男孩和女孩的身体互换,他们的名字是什么?时间洗礼后,互换身体的事情如梦般消逝,他们梦中的身份是什么?当八年后再次相逢,他们凝视对方的眼睛,彼此的名字是否还是那么重要?

佛教有一句话,“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男孩和女孩数次的身体互换,不曾让他们记住彼此的姓名,他们只记住了那种深印心底的思念,这种思念从来不会影响生活,可是当缘分出现、彼此相逢,他们就知道,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这就是唯识所说的“种子”。

所有的不相应,都是我们凡夫的自我欺骗的产物,认清这些真相,生命似乎什么都没有剩下。但是新海诚简单告诉我们两个字:珍惜。

温暖饱满的色调刻画的是世界的美好,哪些悲凉的苦痛没有任何人能够逃避,但是灾难总会过去,真正影响生命的是那些内心因缘的种子。

男孩为了拯救三年前那场灾难,踏遍山水,找寻方法,换来了三年前女孩的身体,那么努力地去劝说,或许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那么的天方夜谭,因为在他们心里,或者说在我们心里,从来不觉得时间是可以超越的。我们每一个人都认为时间一分一秒地前行,永远不会变化,但是男孩和女孩在夕阳下的湖边相互交替,打破了成见,因为所有的时间、空间都无法抵挡“种子”的现行——所有的客观,都不能阻挡因缘的和合;时空的隔离,逃不开夕阳一线地奇迹相逢。

所以,“当下一念”从来不是某一个时间点,而是生命的所有。

当男孩和女孩不再交换身体时,他的内心才隐隐有一种失落的感觉,等到真正明白自己的追求时,风已吹过,人已离去。

电影很真实,在于其都对现实世界的时空观的再思考,用男女主人公维系情感的一根红线,代表了人深藏心底的思念,或者,我们更直接地称之为“种子”。而电影的情感是有一个酝酿的过程的,从陌路到情愫的爆发,都有一个情感的积累。这里所依靠的,就是不断交换身体后留下的信息。两个人通过对彼此生活的窥探,不断加深了印记,这便是熏习。

最后的相遇,不过是一个结果,就像花种,深埋土地,可是阳光照射的温暖和清水流淌的滋润终将使其开出美丽的花朵。不用纠结于时间,八年后相遇乃至十八年后相遇,都是一种必然,梅花纵然不曾春夏开放,却也会依然在冬雪中傲然而放。

所以看似复杂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复杂。之所以带给内心强烈的冲击是因为导演对于情节的把握和高于常人的思想高度。导演赋予电影灵魂在于他没有把故事情节单纯停留在情感上,而是将不同于常人的世界观抛给了观众,同时也将“珍惜当下”的观念潜移默化地藏在观众心底。

当电影结束,属于我们的生活却并未就此结束,于生活而言,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都没有什么不同,因为都一样。除去珍惜当下外,我们更应该懂得的是自己的心。我们对于更好的明天一路狂奔,并勇敢地去抓取,只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让善法和合,展现一个美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电影战狼2观后感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军旅题材历来是国产电影中的一块神秘之地,虽然小荧屏上不断有值得关注的作品出现,但是大银幕上商业化的作品却凤毛麟角。因此当《战》出现之后,这部可称做中国版《敢死队》的佳作让我们非常欣喜。吴京自导自演,披挂上阵,没有过分夸张渲染,实打实的真功夫联手英国动作巨星斯科特 阿金斯,将保家卫国的故事与正邪对立融为一体,看得人过瘾不已。

影片中,吴京依旧扮演了一个“不走寻常路”的士兵形象。士兵冷锋狙杀反派的弟弟,最终辗转到了被称为“特种部队之中的特种部队”——战狼中队,于是一场复仇之战拉开序幕,与反派BOSS倪大红的雇佣兵部队上演了一场铁血之战。

众所周知,动作电影近年来随着西方施瓦辛格和史泰龙等演员的年龄老化,在好莱坞不敌超级英雄,已逐渐变成了夕阳红般的致敬。反观内地,吴京等一批当打之年的功夫演员还在奉献着佳作,不过由于警X和科幻在内地受到了限制,所以军旅题材与动作电影的之间的融合成为了《战狼》成为佳作的一条捷径。

幸运的是在这部戏中,南京的军区为影片的拍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最终银幕上出现数十辆现役的坦克和数架武装直升机。再加上敌我双方手中的各类型枪械,以及演戏中的信息化时代网络远程作战等精彩片段,都对我军的实力一一作出了展示。要知道,这种国家军事力量与商业大制作融合的做法其实早已有之,前几年在《变形金刚2》中美国大兵摩天大楼间对抗霸天虎还历历在目。此番吴京就化身特种精英密林间追击雇佣兵异常火爆。所以说,把握主流商业片的故事架构是聪明之举,而各类型我军的武器和战术展示,也非常值得军迷们一睹为快。   此外,编剧也很聪明的做了减法。故事里,吴京扮演的冷锋开篇就被设定为身手不凡,性格刚毅的特种兵战士,没有了此类型电视剧从零开始“打怪练级”的过程。这样一来,故事的时间长度被压缩,后半程成为了几天之内解决的遭遇战,没有了连篇累牍的累赘之感。而男主角加入战狼中队过程,也用一场余男扮演的上司与冷锋之间的对话解决,饮酒逗趣,可看性极强。几位配角性格突出,方言不时引发全场爆笑,至于倪大红那种阴冷的感觉也把握到位,整体上影片节奏明快,绝无尿点。这种人性化的处理丰富了冷锋的角色性格,有人味儿,喜怒于色,爱恨皆有,不再是单纯的棋子而是敢爱敢恨的纯爷们儿。与余男心照不宣的感情戏也点到为止,彼此之间几次战场上远隔千里的对话,更是成为了点睛之笔,增加了娱乐效果,也让爱情戏充当的文戏值得一看。不过值得商榷的是,对于冷锋的这个角色的挖掘只见眼前路,少了身后身,角色过去一笔带过还是少了宿命感和厚度,期待在接下来有可能出现的《战狼2》中揭开谜底。

除去场面的宏大专业,以及编剧的巧妙设计,动作场面应该是全片最大的看点了。先说3D效果。子弹呼啸而来的出屏效果颇佳,丛林中不同方向突袭的打斗空间感很出色。而且夜景戏的亮度好,比如那场《狼图腾》团队打造的点睛之笔“人狼大战”,就将紧张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吴京的身手依旧敏捷,那场与狙击手之间的竞速强调了身手之快;团队连续制敌让人感受到了武器使用的娴熟和战术多变;同斯科特 阿金斯的盘肠大战极尽惨烈之能事,拳拳到肉;片尾升华主题的震天一吼,用“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让每一位观众都热血沸腾。      好男儿保家卫国不是口号,好电影感同身受才是王道!

所以说,对于这部《战狼》而言,完全可以将其打造成国产片品牌系列开山之作。质量的出众和吴京的个人魅力完全可以转化为巨大的票房号召力。在银幕上一战到底,用国产版“敢死队”的阳刚之美,成就一部铁血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电影观后感与杂谈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跟老爹一起看了个电视剧。

大概讲的是身患绝症的男主角,再被女友知道以后,被抛弃。经过自暴自弃后,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故事。

其实,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以喜剧告终。

悲剧,也是可以有的,也是可以靠眼泪挣钱的。

完美?完美并不美,它只会存在于童话里。

活在童话里的人,永远都不会有好结果。

突然想到了这么一句话,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那么本旦不才,接好下句:绝症,是检验爱情的唯一标准。

新闻里常报一些,一方身患绝症,对方不离不弃的消息。

电影电视剧里也有。

不见得喜剧就一定会热卖,也不见得悲剧就不会热卖。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电影《惊天战神》观后感

全文共 1159 字

+ 加入清单

如此为该片包裹上了一层深厚的文化内涵,毕竟苏格拉底的名气不小,《惊天战神观后感。只要是读过书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大的哲学家,引用他的话理应是有分量的,可是他的这句话和该片有何关联呢?且看下去就知道了。

影片开场,镜头对准一个从梦中惊醒的女人。她是先知,在本片中她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她告诉围坐在她身边的三个侍女,说她梦到了泰坦被放出来了,还说放走他们的人是海波里恩王(King Hyperion),他是该片的反角。后来镜头一转,说海波里恩王之所以要释放泰坦,是为了报复神明,因为他的家人死了。那时他向神明祈求救助,神明却抛弃了他,所以他要报复,理由很充分。他知道自己报复的对象十分强大,乃天界至高的首领——宙斯,而唯一能击败他的方法,只有释放泰坦了。

泰坦在希腊神话中是巨人族,影片里的泰坦却扮成了野人的模样,且有驼背的毛病。在此,我不得不佩服导演和编剧改头换面的本事。另外,神话中的宙斯是一位非常喜好弄权的大神,且善于插手凡人的事物,而在本片中他却扮演起了不问世事的高人角色。他不许女儿——雅典娜,不许任何神明插手人间的战事。他说:凡人应有自己的意志,他们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作为天神,不该插手凡人的战事,除非泰坦被释放出来。可是,宙斯自己却扮作老人的样子,悄无声息地去影响一个叫忒修斯的凡人。

这些说明了什么呢?联想当下,我们不难发现:领导都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深层潜质,观后感《《惊天战神》观后感》。所谓高高在上的神明,说白了也就是统治者用来欺压民众的虚拟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假借神明的旨意,说出长了翅膀的话语,却是言不由衷、居心叵测,为明眼人所不齿的。当然我们不必深究神话的出处,我们看片只是出于娱乐的目的。

通过剧情的展开,我们知道宙斯看中那个凡人的原因,也正如伟大的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他有正直的灵魂,所以结局我们看到那个正直的忒修斯的灵魂升天了。他有幸得了到宙斯的赏识,获得了永生。至于他正直到何种程度,影片也详细地交待了,他为母报仇,杀了侵略者的首领——海波里恩王,保护了希腊国民。

《惊天战神》全片的情节几乎是围绕厄皮洛斯神弓来发展的:先知预言神弓,忒修斯寻找神功,到海波里恩王借助神弓的力量释放泰坦,再到宙斯下凡和泰坦拼命。该片继承了好莱坞大片一贯的优良传统,美女+爱情+战争,这是让人百看不厌的主题,也是说不尽的主题。

最后,俺要说的是该片标榜为3D大制作,既迎合了时下的流行趋势,又饱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其用心实在良苦,不看真是太可惜了。俺建议:闲来无事或闹片荒的朋友,倒可观赏观赏,只是不要太纠结于其中的神话元素了,毕竟导演和编剧也不想沾太多希腊神话的光。他们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神话世界,至于他们能否创造不朽的票房记录,那就不得而知了,愿伟大的宙斯和博学的苏格拉底保佑他们成功吧,也只有如此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电影《风声》观后感

全文共 1387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是我第二次观看电影风声,而且是以一名入党积极分子的身份观看,意义自然不同以往了。我以前觉得谍战片就是制造恐怖悬疑的气氛来娱乐观众的,但经过党校的学习后,我的观念发生了变化。

《风声》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中共的地下党人潜入汪伪政府获取情报,被狠毒的敌人发现,为了崇高的使命,受尽敌人折磨,直至奉献出生命的令人感动震撼的故事。

观看完整部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感动和悲愤。

作为在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我们很幸运。那些在为中国取得民主和独立的先辈们,更多的是无名的英雄,在革命胜利之前,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英勇的事迹后人无从得知。但我相信,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为了党的事业,为了祖国崭新的明天,他们甘愿饱受摧残,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发热,在一大片污流中依然坚持开出自己精神上一支不染一尘的高贵莲花。为了心中共产主义的信念而奋斗,是他们心中的一份坚持!

为了这一份坚持与骄傲,他们付出了我们无法想象的代价。看看影片中那些对待我们地下党员的酷刑,简直令人发指。但在面对这些可预知的危险与痛苦时,令我感触最深的,除他们那份临危不惧的英勇外,还有他们为了保护战友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风声》中的老枪和老鬼就是如此,都希望以自己的性命保住对方,让对方传出信息以拯救整个组织。这需要一种怎样的觉悟与信念,才能将别人的生命摆在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位置,把组织的安危摆在个人生命的前面!人都有自私性的本性,但这些令人尊敬的地下党员,为了革命的崇高理想,早已将自私抛弃!

法西斯主义的蛮横和残暴是难以用常理来理解的。凶恶的日本敌人,可恨的汉奸,为了逼迫共产党员屈服,竟然使用如此恶劣残忍的手段。苏有朋在一汪血水中浮起的尸体,张涵予脑袋上插满的细针,英达直挺挺的举枪自尽,电椅、拷打更是家常便饭。敌人们这些令人发指、不得人心的暴行注定是不会成功的。每当看到镜头里,那些惨不忍睹的画面,那些痛苦的表情,那些模糊的血肉,我不禁感叹革命的成功来之不易,无数仁人志士用自己的鲜血去祭奠这场战争,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话鞭辟,搞国内革命如此,搞民族独立革命也是如此。顾小梦,片中这个娇小柔弱、背景显赫的女子,为了传递消息,她牺牲色相,牺牲家人,牺牲自己,甚至牺牲她身边无辜的人。可是,她为的仅仅是传递消息吗?不,她为的是革命,为的是这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战争!她为了革命,为了党组织,为了中国,为了人民,她没有选择,于是她坚持了自己的计划,选择了死亡。

中国民主和独立革命之所以能成功,正是因为我们有这些无数付出了青春,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的革命先辈。道路虽然很曲折,但他们从未退缩,从未放弃,那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在支持他们。

也许很多人认为风声仅仅是一部娱乐大众的影片,刺激过、惊讶过就烟消云散了,但风声中所讲述的历史不是,这段历史、这些事迹是真是存在的。无数为革命而牺牲的前辈们,你们抛得头颅、洒的热血没有付诸东流,这部影片唤醒了我们对先辈们的怀念和敬仰之情。我们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身上的感人的优秀品质,我们要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像他们一样崇尚地生活,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为祖国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电影追风筝的人观后感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刚开始看图书版的《追风筝的人》只是被其中的情节所吸引,也会为两位主角之间的互动所感动,同时又觉得惋惜他们最终命运的结局。之后再看了遍电影版,看了些影评,才真正开始理解这部电影所传达的涵义。

“罪行只有一种,那就是盗窃。当你杀害一个人,你偷走了一条性命,你偷走了他妻子身为人妇的权利,夺走了他子女的父亲。当你说谎,你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了公平的权利。”

“为你,千千万万遍。”看完《追风筝的人》,豆瓣有些评论说影片弘扬了美国救世主义的价值观。我对于其中的美式政治价值价值观念没有特别深刻的感觉,聚焦点都在关于影片的情感表达。影片当中的配乐,悠扬又隐忍,像极了其叙事风格。隐忍、平淡、感情流露和有泪可落却又不觉得眼泪泛滥廉价。沉重又深刻的题材几乎都在这部影片中呈现:宗教、国家、背叛、忠诚、战争、友情等,《追风筝的人》能通过微乎其微的细节中体现出这些宏大的故事元素。每个人物的表情动作都像是极度压抑着巨大的秘密和不可见的情感。

两位主角,小哈桑和小埃米尔,看似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一起放风筝一起玩耍,但其实他们的感情就像风筝一样微薄,摇摇欲坠。因为两人地位悬殊及他们心思性格的各异,哈桑对埃米尔是单向的绝对忠诚,而埃米尔对哈桑的感情要复杂得多。埃米尔身份的尊贵和哈桑渴望不可得的教育让原本敏感懦弱的埃米尔,自以为得到了尊重和自信。另外,哈桑的勇敢阳光获得埃米尔父亲的赏识,让原本自卑懦弱的埃米尔加以比较越来越无法自拔。

正因为这种矛盾的恶性循环让这份友谊一开始就处在不平衡的天平上。即使哈桑拼命帮埃米尔追回风筝,即使哈桑为他千千万万遍,埃米尔始终克服不了自己向哈桑伸出援助之手。哈桑的无尽包容让埃米尔愧疚自责,甚至不惜设计将哈桑赶走。所有的罪恶不过都是一种剥夺和盗窃。埃米尔偷走和哈桑之间的友谊,埃米尔的父亲剥夺了他们知道真相的权利。但随着真相的揭开,埃米尔开始走上一条在罪恶中赎罪的善良之路,成为另一个追风筝的人,为他千千万万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金刚狼中文观后感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由詹姆斯.曼高德执导,休.杰克曼、达芙妮.基恩、帕特里克.斯图尔特和波伊德.霍布鲁克主演的《金刚》系列最终章《金刚狼3:殊死一战》将在3月3日在内地上映。

影片从剧照到,无不透露着一股悲情的气氛。在这些画面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钢筋铁骨的金刚狼已经变回有血有肉的老年人,他不再像以往刀枪不入,而是经常把伤痛挂在脸上,你能读出那种他不愿多言的无奈,这种负能量甚至掩盖了他昔日的戾气。所以片中连普通人类都带着武器欺负到他头上来,只能说一句“山中无老狼,庸人称霸王”。

从1974年以客串身份出现在《不可思议的绿巨人》漫画中,金刚狼始终是最为特别的漫画角色,他的单兵作战能力以及与X战警若即若离的关系,赋予他更广阔的上升空间,在诞生二十多年后,便成为了第一部《X战警》电影中的重点角色。

休.杰克曼自从接演《X战警》后就一直与金刚狼这位超级英雄紧密连接在一起,这趟旅程长达17年之久,一共9部电影将休叔从仅有55万美元片酬的小咖捧为好莱坞一线动作明星。

同样和金刚狼自愈能力退化一样,年近半百的休叔迫不及待甩掉一身的肌肉负担,而且皮肤癌症状反复发作,迫使他在《金刚狼3》之后不得不告别这个“专属”角色。作为休.杰克曼的“封爪”之作,《金刚狼3》还标志着该系列首次尝试R级制作。

影片和以往注重秀肌肉的动作戏相比,会有更多血腥暴力场面,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不说脏话、不“污力滔滔”版本的《死侍》。

为了将影片打造成R级,休叔更是主动降低了片酬,要知道他在前两部《金刚狼》电影里的片酬都是两千万级别。《金刚狼3》 “殊死一战”的命题,不仅打算刺激影迷的观感,还会以悲情氛围烘托走心的剧情。这些努力最终的意义就如同海报上的宣传语所写的一样,“让影迷共同见证一个时代的落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电影圆明园的观后感

全文共 1710 字

+ 加入清单

她曾是建筑、园林、生态、艺术的聚集地和栖息地;她曾像一幅绚丽的中国画,在历史的光阴中隐现,又在雄雄的烈火中挣扎;她不仅仅承载了一个帝国的兴衰,还满盈着一个家族的泪水与欢笑。而今,很少有人能够透过那些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景象,联想起她以前拥有的恢弘壮阔。

如果说圆明园的建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奇迹,那么,她的毁灭就是全人类的悲哀,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与耻辱。圆明园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更应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但记忆总该是完整的,而不留残缺的。记忆在局促和焦灼的等待中迎来了大型史诗数字电影——圆明园,它采用电脑防真动画手段,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圆明园,重现了300年前圆明园的瑰丽辉煌,再现了150年前的屈辱时刻。穿越时空隧道,抹去层层尘埃,历史在这绚丽的洪流中更加的精艳,恢弘壮丽的“万园之园”也变得更加瑰丽!然而,它越是瑰丽,就越会引起国人的哀叹与惋惜。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

“请诗人出身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再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

“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在雨果美丽的描述中,我进入了三百多年前这片独一无二的土地,那个我们再也无法亲临的人间仙境——圆明园。这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也是一次痛心的回首,当影片结束放映之时,我的心灵被耻辱啃咬着,被愤怒的烈火灼烧着,久久不能平静。

当时的大清帝国拥有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统治者们却以此自居,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目空一()切,多次拒绝同其他国家的互通有无。他们不会想到的是,就在满清王朝闭关锁国、安于现状的同时,西方国家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工业革命,正一步一步地赶超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因此,大清帝国注定要从瑰丽的天国中坠落,这样杯具性的惩罚注定是无法逃脱的!这天的我们只能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中寻找那份失落的完美。

在圆明园的陈设和各个宝库中,除了绘制精美的各种瓷器,天文地理仪器,还有来自西方国家作为礼品进贡的铜炮、舰船模型和军用望远镜等,可当政者却并未意识到其中的科技含量和军事价值。当影片中清朝官兵用自我的血肉之躯去迎战西方列强的大炮和火枪的时候,我感到的不仅仅仅是震惊,更多的是人民的愚昧与无知。中国人是智慧的,但聪明不能反被聪明误;自信是上天赋与的,可自大与自负却是万万要不得的。隆隆的枪炮惊醒了沉浸在骄傲情绪中的国人,却无法挽回自高自大所付出的代价。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之后的两次大肆掠夺慰藉了他们饥渴的心灵,每一个战士都获得了丰厚的奖品。当我们看到圆明园中的瑰宝在西方人的手中大肆拍卖之时,你是否感觉到一种耻辱呢?

圆明园的大火连烧了三天,大地在颤抖,人们在哭泣,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法国作家雨果以前这样说过:“在世界的一隅存在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这一奇迹已经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雨果直截了当地揭露了英法联军丑陋的嘴脸与无耻的行径。

电影《圆明园》,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去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与璀璨文化的机会,也使每一位华夏儿女在飞速发展的当代暂时驻足,思考历史。痛定思痛,我们能够嘲笑那些相信皇帝在天之灵能够保护他们的宫女和太监;能够瞧不起那些思量着凭借中国地大物博能够免过一劫的王宫大臣,但是绝对不能忘记那个皇权至上、闭关锁国的年代给中国历史铸下的烙印!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在深刻反思历史的同时,更要勇敢地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让悲壮的历史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必须要践行“保卫祖国,振兴中华”的誓言,扎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奉献出自我的一份力量!

牢记历史,毋忘国耻,强我中华,告慰英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好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喜剧的内核都是一个悲剧———陈佩斯

整部电影悲喜交加,或许导演想极力的表达悲来营造喜剧的效果,但是悲与喜的比例没有把握好,悲的篇幅过大且流于表面。真正的好表达是故事结束之后,观众思考回味后觉得任务的可悲和无奈,不是选秀场上选手们那样天天哭着喊着说自己有多惨。故事叙述上或许导演的预期是想达到紧张的效果,但是导演并没有控制好,该好好讲故事的时候一味的加快节奏。有些段落出现的太突然,让人无法理解,特别是最后的歌舞,实在是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是想把最后的悲情强行拉到happy

ending?还是答应了太多的朋友可以参加最后角色不够了让他们强行露脸?

导演或许不是好导演,但是演员的表现可圈可点功力深厚。在最近的烂片潮里还是推荐大家去看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电影《活着》观后感

全文共 1789 字

+ 加入清单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徐富贵,妻子家珍。纨绔子弟福贵由于嗜赌如命从解放前的富家子弟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经历解放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革一家人的经历。

说实话,电影一开始,看着家珍的眼泪和富贵的嗜赌的鲜明对比,站在一个女人的角度,我是恨富贵的,心里一直在祈祷他转身离开那个喧闹的赌场,可他没有,故事就这样展开了。

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我在看到家珍流泪时心就开始痛,手牵着小孩,肚子还怀着小孩,在那里苦苦的哀劝那个不珍惜自己的所谓的丈夫,希望她转身离开那个爱她还不如赌博、不顾家的富贵,希望她遇到一个上进的、疼她、惜她的男人…那也是只是我的"希望",她兵没有这样。家珍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

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多少人能承受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不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啊,可富贵和家珍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

令我感动的是福贵的妻子家珍对福贵的真诚的生死与共的爱情,在福贵家庭没落时,不离不弃,同呼吸共患难,以及对老人和孩子真诚的爱,有福同享,有难同担,这看似伟大的爱情其实同我们的父辈所经历过的和所拥有的爱情没有区别。想想今天,生活富足了,可能一起吃苦一起奋斗的年轻夫妻有多少。我在一个婚姻节目里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妻子(年轻貌美)因为与丈夫吵架离开,丈夫没有追出去而要求离婚,原因是因为觉得丈夫不够在乎自己。对比的多么鲜明,讽刺的多么有力。可笑,可悲!

余华是这样解释"活着"的: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来自于盲目的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嗯,忍受,只是两个字,可又有多少人能够承受之重啊。现在这个社会,不说远处,就拿身边的故事说事吧。才在这不久前,重庆大学的一女博士就这样从高楼上从身一跃结束了她的"痛苦",结束了她的生命。这就是我们国家和她家里人拿重金培养出来的人。她懂得道理和知识不比一般的百姓少吧。她还尚且这样轻生,不能承受生活压力之重,那还有的芸芸众生呢?悲啊,叹啊!

故事平淡真实,福贵两口子悲凄的大半生,伴随着一个个生离死别的场景。但不知不觉地被他们的"悲惨"命运感动了,品味到了什么叫人生,人为什么要活着…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只说他真切地告诉了什么叫活着…命运如此,福贵有得选择吗?人在命运面前显然渺小、茫然和脆弱。

累,悦纳!

苦,接受!

痛,生并努力幸福!

活着就是幸福!

活着就是修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打架的观后感三大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三大电影观后感!]上周六去电影院看了三场电影,一场《三枪拍案惊奇》,一场《2012》,一场《风云2》.算是过足了瘾,三大电影观后感!。看了三场电影感慨蛮多!我们从下午4:30分开始看三枪(其实这三场电影都没有看到开头,时间太紧了),到晚上九点过。看得腰酸背疼腿抽筋加酸痛…现在我来说一下我的观后感吧,也就交篇作文(怎么我也花了百多大洋呢)一、三枪拍案惊奇说真的这部戏多少让我有些失望!我以为张大导演会制作一个大手笔的电影给大家,毕竟奥运开幕式确实整的还不错!整个电影就是一群小人物唱二人传,缺乏大气与震憾,只能当作茶与饭后的笑资而已,太小气了…只是对白与小人物的那种细腻感倒是刻画出来了,可是这可是张大导演的戏呀,而不是宁浩哟!所以,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失望!当然,也行我们期望太高了,忘记了张大导演的初衷,人家可是拍贺岁剧,不就是图一乐呵的嘛!电影院里的一阵阵笑声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小纠结呀…如果5分的满分的话,给个3.0分吧!二、2012说真的这部戏确实不错!大手笔大制作,可以弱弱的和当年的《泰坦尼克号》相媲美了,观后感《三大电影观后感!》。 ◆分享好文◆看的人心里一阵一阵的紧张,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有小高潮,扣人心弦,确实不错!美国的灾难片确实堪属一流!整部戏相当流畅,故事情节很紧凑,让人目不睱接!使人有置身于其中的感觉!只是稍微的感动场面少了那么一点点,人性化的东西少了一点点…想想《泰坦尼克号》,那部片子确实感人呀!还有就是这部戏对那些宣扬美国主旋律信念的台词可以选择性回避,不要深究本片到底是赞中国还是贬中国(这部电影也是第一次看到美国大片中这么集中反映中国元素的),我们完全可以享受一道丰盛的电影大宴。如果5分的满分的话,给个4.0分吧!三、风云2说真的这部戏确实…,这也是我第一次看电影,看到一半就出来了的电影!而且看的我想睡觉,从头到尾都是打架,打打…,故事情节几乎为零,看的人头晕晕的,导演完全是想把动作制作的完美,这一点倒是可以打个4.0分(当特效成为了一部电影作品的全部,则作品本身也就沦为了一部展示特效的广告片,除了电脑特效一项上影片做足功课之外,其他环节均呈现全面崩溃之势,作为武侠片竟然一点江湖味也无,故事性近乎为零,场景单调到仿佛情景剧,风和云两大主角更是空洞到仅仅是耍酷,因此,导演几乎完全没有用心制作故事环节,给个1分吧!想想我也挺自豪的,中国电影事业,我也是做出了小小贡献的,票房成绩与排名,还有我的一份功劳呢?祝愿咱们的电影事业蓬勃发展哟!ps:非常感谢小邓小同学,特别赞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电影《魔镜奇缘》观后感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爸爸带我去看了3D电影魔镜奇缘》,故事里讲了白雪为了救自己的国家,去寻找四精灵要四颗宝石,而她还要通过考验,用自己身上的眼睛、声音、头发、衣服来换取四颗宝石,她没有考虑就坚定的答应了。

这让我想起了,抗日战争时我们祖国的军人,他们都奋不顾身的与日本打战,都宁可牺牲自己,也决不向日本投降。还有暑假总有溺水的事情发生,总有这么多不顾自己安危,奋不顾身的跳下水救人。

看了这个电影,我特别感动!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如果遇到困难时能够鼓励自己,对自己说:加油,一定能成功。并且坚持不懈的努力,不被困难所击败,那么他就成功了。在我身上也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证明了这个道理是正确的。记得我8岁那年,爸爸妈妈带我去爬北高峰。一路上,我兴奋不已,来到山脚下,我们一步一个台阶的向上爬,一开始我一点都不累,跟爸爸妈妈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走。可是,当我们爬到一半的时候。我的腿开始发痛发软,有点爬不动了,好像要掉下来一样,又过了一回儿我感觉非常累,想回家了,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说:“爬山有点累也很正常,就要看你有没有决心爬到山顶。爬到了就是胜利了,半途而废就是失败。加油吧!胜利正在向你招手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走了起来,中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爬到了山顶感受到了胜利者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电影《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海上钢琴师》的电影

1900(主人公)是一个在船上出生的小男孩,他8岁时无意间弹起了钢琴,立刻爱上了它,并爱上了音乐。1900从不按规定的曲子弹奏,脑子里想这什么就弹什么,他会用钢琴与别人对话,从音乐中就可以听出他的快乐或悲伤。1900在船上度过了大约40年,从没下过船。后来因船坏了,得用炸药炸了它,1900也被炸死了。

我看完影片后深深的被1900的精神所感动,因为1900在死神要光临时,依然坦然面对,他的心中装着音乐。1900为了音乐,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的死使我感到非常伤心,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得一生都有许多条人生道路可以选择,一旦选定了一条,你必须为了实现它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音乐是一种沟通方法,可以从音乐中解开悲伤,从中寻找出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速8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我观看这部电影时感觉场面弘大,剧情惊心动魄。电影全程跨地界广:全剧情从热情四溢的古巴之旅开始,男主角多姆与妻子莱蒂在古巴一个小镇旅行,帮侄子还债与当地赛车手赛车,赢得了比赛又赢得了赛车手的友谊(为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此时多姆路遇神密女子塞弗(世界有名的黑客大佬),被其胁迫与她为谋,黑化了。

飞车家族队友霍布斯接到任务抢夺能致使电网瘫痪的武器,联系队友一起前往纽约,抢夺回程,多姆袭击队友离开,队友产生质疑,几人认为多姆背叛了家族,只有多姆的妻子莱蒂不相信所见之事,依然选择相信着多姆。剧情到中间才知道塞弗劫持了多姆的前女友及自己还不知道的儿子,为了责任,多姆不能不妥协,帮助塞弗做事。在古巴赛车友人的帮助下,多姆躲开监控,亲自面见玛格达莱尼,一位有着两位被陷害儿子的母亲。两人达成共识共同对抗塞弗,她的儿子戴克为麻痹塞弗与多姆演对手戏,假死。在自己母亲与兄弟的协助下救出了多姆的儿子。当多姆知道了进展顺利,帮助飞车家族躲过袭击,连成战线,共同对抗塞弗,最终赢得了胜利。 古巴飙车,纽约无人自动驾驶,柏林枪战,冰岛飙豪车,坦克射击 , 潜艇大战等。剧情前边紧凑让人有一种压迫感,但中间也有许多幽默风趣的情节。霍布斯和戴克之间不打不相识,语言激烈,相互排斥,俨然死对头,后来合作过程中一笑泯恩仇。

玛格达莱尼要求儿子戴克带自己兄弟去,戴克的无奈,玛格达莱尼的搞怪笑脸。戴克在解救多姆的儿子过程中更是爆笑不断,给小娃娃戴耳机听音乐,小娃娃可爱的表情,为剧情增添了许多幽默风趣。还有剧中的泰吉自说自话,冰岛飙车,是个自带搞笑体质的人。

信任危机,险恶的力量最终没有战胜飞车家族。我很喜欢多姆这个角色,很男人,有担当。尤其是最后面他说的话,他不会背叛飞车家族的霸气。 总体来说该剧值得一看。友谊往往来源于一次宽容;信任往往来源于了解与爱;责任往往来源于目标的触动;团结往往来源于最终的事实导向;正义往往来源于内心的评判。飞车家族的总总还在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电影飞越老人院观后感

全文共 163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院看完了期待已久的张杨新片(飞越老人院)后,擦擦湿润的眼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远方年迈的爷爷奶奶打个电话。电话铃一响,听出孙子的声音后,电话那头开心、灿烂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

继上一部作品(无人驾驶)关注都市男女情与欲的纠结关系之后,张杨在这部新片里直指中国社会目前可以说是最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由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无所养、老无所依的问题,体现了导演出道以来一以贯之的敏锐视角和人文情怀。影片自始至终贯穿于一股温情的力量,与(杀生)和(黄金大劫案)相比,文艺气质更为浓烈;而在这种文艺气质的背后,是对快要走到尽头的生命的本能怜悯以及对老人们挥之不去的孤独感的深切同情。影片的具体情节我就不一一细说了,谈谈自己印象最为深刻的几个地方:

1. 恰逢节假日,小朋友和企业家们来探望关山老人院的老人们。导演特意给了小朋友满嘴的口红和企业家送出的鲜红色的钞票两个明显的特写,暗示出这种所谓的关爱只是一种社会化的例行公事,是社会体制的一部分;老人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这种每逢节假日作秀和运动式的探望,而是长久的陪伴和关爱。

2. 当老葛儿子来给老葛退回20万块钱时,说了一句“这20多年你欠我们多少债”。此时,精神不太正常的老高立刻爆发,朝老葛儿子扔去瓶子,并大声喊道:“只有你们欠我的债,哪有我们欠你的债”。这句台词无非是表明,中国父母,至少老高这一代人,养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仍然是传统的“养儿防老”,因此父子之间并不简单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关系,而是父辈对子辈有着养育之恩,这种恩情债要靠子女对年老的父亲赡养来还清。短短一句话,中国传统宗法制的伦理思想尽显。

3. 与美国那部著名的(飞越疯人院)相比,这部电影对老人院的飞越表面上看起来同样是对社会体制的反抗,但实际上,“疯人院”一片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独立意志大于一切,而这部电影里的反抗最终的结果,却仍然回到了传统的社会运行秩序和社会伦理,因为老人们之所以要飞越,不是为了空洞的个人自由,只是为了能再见远在日本的女儿一面,尽享天伦之乐。“疯人院”里,幸福是建立在个体自由之上的;而“老人院”里,幸福则是寄望在他人身上。由此也可见中西方社会伦理和历史变迁不同带来的价值观差异。

4. 影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人们逃出老人院,行走在去天津的路上时,路边出现的大片向日葵、奔腾的骏马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在这样一部严肃题材的电影里,出现这样的场景,既是对老人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赞誉,也是张杨导演一直以来的浪漫主义情怀的最好表现。

5. 在老人们开始表演节目时,响起的音乐是动画片(西游记)里的插曲。用这样的音乐作为背景伴奏,一来可能是暗示老人们生命快要走到尽头,即将有可能驾鹤西游;另一方面,西游记里的西方是天堂,是极乐世界,这也代表了导演对这些可爱的老人们的良好祝愿。

6. 老周在影片中的搭档朱太太丧失了记忆,把老周当成自己的老伴,然而到了后来,两人似乎有假戏真做的意思在里面。在老人院里面的同伴们谈论时,有一位老人赞叹道:“朱太太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把不该记得的都忘记了,把不该忘记的全记在心里”,这句话或许是老人们晚年生活的最高境界,因为如果老太太不失忆的话,或许她还沉浸在晚年丧偶的痛楚里,而无法跟老周享受晚年的快乐。

7. 老周的生命最终在海边走到了尽头。他走的那一刻,天边升起了太阳,然而那太阳看起来,却跟夕阳一般,这或许象征了生命的周而复始,个体的生命只是人类生命和历史延续长河中的沧海一粟,无须悲观,也无须伤感。

最后,我想用(礼记)里的一段话作为这篇观后感的结尾:“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以此向本片导演张杨致敬,向在好莱坞吸金商业大片、严酷的电影审查制度和把电影视为娱乐品、消遣品而非艺术品的绝大多数中国观众的三重压力面前,坚守艺术底线和人文情怀的中国导演们致敬。只要你们不倒下,中国电影一定能够拥有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金刚川电影观后感学习感悟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包含战争题材的电影从未在中国的电影市场缺席。中国亲身经历了二十世纪漫长的、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从过往的《金陵十三钗》、《无问西东》,到今年的《八佰》,每一个中国人的青春和人生都被风烟时代、被残酷战争所裹挟。电影《金刚川》也不例外,它应纪念抗美援朝七十周年而生,影片题材就取自于抗美援朝的最后一役——“金城战役”。

电影《金刚川》的故事情节简明易懂,它讲述的是一支二线工兵部队修桥渡江的故事。1953年,在抗美援朝最后一役“金城战役”中,为了保证能够向金城前线输送更多的支援部队,从志愿军渡河部队、工兵部队、高炮部队多个视角,讲述一场被美军不断炸毁桥梁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不断修复桥梁的抗争奇迹。

这场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最终收复了160平方公里的土地,并将战线向南推进约14公里,取得战役胜利,并直接导致美军被迫签署了《朝鲜停战协议》。

一如《金刚川》的导演坦白的那样,这部电影就是要表现“牺牲”。我们在《金陵十三钗》中感受“荣辱”,我们在《无问西东》中感受“理想”,我们在《八佰》中感受“忠诚”,而在电影《金刚川》中,给我们最大视觉冲击和心理感受就是“疼痛”。参加抗美援朝的都是一些十八岁的青年们。他们临危受命,在他乡的战场上闻着血肉的焦味,他们在金城战役中不断修复被美军炸毁的桥。在电影中,这座横跨金刚川的桥不仅是一条运输物资的必经之路,而且是一条通向胜利、通向和平的回家之路。然而,这部电影和真实的历史都没有忘记,在这座桥的另一侧,许多中国的年轻人为此而壮烈牺牲,甚至在战争结束的几个小时前不幸身亡。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七十年前,那些出生入死的青年们牺牲他乡;每一个牺牲都有价值,每一个青年(虽然是小人物)都是大英雄,才有七十年后,我们这些处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们和平与安生的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兵张嘎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小兵张嘎》这本书。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年代,张嘎与奶奶相依为命,但在一次日本鬼子的扫荡中,张嘎的奶奶不幸被害。嘎子为了替奶奶报仇想加入八路军,共产党看嘎子年龄太小没有同意,但是嘎子从不灰心,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当上了八路。嘎子小小年纪便有了入八路打鬼子的志愿。他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让我感动,感动他对友情的生死与共;感动他与奶奶的深厚感情;感动他们为了抗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

阅读此书,仿佛置身于那战火纷飞的激情年代,仿佛听到了英雄们在战争中那铿锵有力的步履,仿佛看到了战士用鲜血和生命抗击日寇的动人场面,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崇高的民族精神。那如火如荼的战争岁月,那可敬可爱的英雄人民,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那至诚至厚的人格魅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

阅读此书,感触颇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的一场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的生死较量。今天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不能不感慨万千,虽然现在国际形势和世界战略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但是,抗日战争留给我们的历史启迪仍然弥足珍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正如聂荣臻同志所说:“用尽全国一切文字也形容不出敌人的残暴。”惨案桩桩,血债累累,宛如扎在人们心中的一把刀,无以复加的痛楚击打着我们的心灵,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普通人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一般家庭片总会带着些许说教的意味,有关人生的意义,有关对待亲人的方法,“应当”做和“可以”做的事被各种或感人或励志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却没有哪部电影像《普通人》这般将巨大的力量蕴育在平淡之中,这只是个平凡的世界,更没有那么多惊涛骇浪的悲伤和曲折离奇的失而复得。

影片在美妙的卡农中开始,绚烂的枫叶和静谧的园景正是很多人追求的岁月安好,似水流年,而一个男孩却在这和谐的景色中在噩梦中满头大汗的惊醒。这是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无法沟通,孩子的平凡和父母几十年建立的人际光鲜很容易让人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青春期和叛逆期突逢大故的男孩失去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和信任的能力,他将兄长的死以及家庭的不和谐完全归咎在自己身上,独自承受着孤独和自责让他渐渐容易暴怒,为此疏远了关爱他的人,唯一给予帮助的只有他的心理医生。而这一切终于在他旧日的病友自杀告终,男孩狠狠的发泄了一次,决定让自己的人生重新开始,放过自己,放过压抑。而他的父亲却悲哀的发现自己无法继续接近冷漠自私的妻子,在妻子离家出走后,父子紧紧的抱在一起互相依靠。

男孩哥哥的死亡成为被打乱的画面时不时出现在男孩的记忆中,那是一个噩梦也是一个毒瘤。我们知道他迟早可以放下这个包袱,却没想到这并不是一个快乐的结局。母亲对儿子甚至家庭的冷漠是显而易见的,她所渴望的是展现给外人圆满的幸福,可以说她是在苛责家人的前提下快乐的活在别人的眼中,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她便彻底失去存在感,只能采用离家出走这种幼稚的方法,甚至不愿意花精力解决也不愿意在家人面前暴露脆弱。所以丈夫无法再爱她,她将生活的面具带到了家里。

影片中的每一处快乐的笑脸背后都充斥着冷漠和无力深度沟通的痛苦,朋友与朋友、家人与家人,这种跨越年龄的悲伤正如男孩发现看似正常快乐的病友竟然会选择自杀那样令人震撼,每个人都在承受着别人难以理解的巨大压力和痛苦,每个人。

[普通人电影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