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长征中七根火柴的历史典故(推荐20篇)

浏览

2697

作文

1000

官渡大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经过官渡大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曹操统一了北方。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刘备逃到了邺城(冀州的治所,在今河北临漳西南),袁绍才感到曹操是个强大的敌人,决心进攻许都。原来劝他攻打许都的田丰,这时候却不赞成马上进攻。他说:“现在许都已经不是空虚的了,怎么还能去袭击呢!曹操兵马虽然少,但是他善于用兵,变化多端,可不能小看他。我看还是作长期的打算。”

袁绍不听田丰的话,田丰一再劝谏,袁绍反认为他扰乱军心,把他下了监狱,他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操。公元200年,袁绍集中了十万精兵,派沮授(沮音jū)为监军,从邺城出发进兵黎阳(今河南浚县)。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

这时候,曹操早已率领兵马回到官渡,听到白马被围,准备亲自去救。他的谋士荀攸劝他说:“敌人兵多,我们人少,不能跟他硬拼。不如分一部分人马往西在延津(在今河南延津西北)一带假装渡河,把袁军主力引到西边。我们就派一支轻骑兵到白马,打他个措手不及。”

曹操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个声东击西。袁绍听说曹操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儿知道曹操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颜良被杀,白马之围也解除了。

袁绍听到曹操救了白马,气得直跳脚。监军沮授劝袁绍把主力留在延津南面,分一部分兵力出击。但是袁绍心急火燎,不听沮授劝告,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操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叫兵士解下马鞍,让马在山坡下蹓跶,把武器盔甲丢得满地都是。

文丑的骑兵赶到南坡,看见这样子,认为曹军已经逃远了,叫兵士收拾那丢在地上的武器。曹操一声令下,六百名伏兵一齐冲杀出来。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文丑也糊里糊涂地丢了脑袋。

两场仗打下来,袁绍一连损失了他手下的颜良、文丑两员大将,袁军将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操。监军沮授说:“我们人尽管多,可没像曹军那么勇猛;曹军虽然勇猛,但是粮食没有我们多。所以我们还是坚守在这里,等曹军粮草完了,他们自然会退兵。”

袁绍又不听沮授劝告,命令将士继续进军,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操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袁绍看到曹军守住营垒,就吩咐兵士在曹营外面堆起土山,筑起高台,让兵士们在高台上居高临下向曹营射箭。

曹军只得用盾牌遮住身子,在军营里走动。

曹操跟谋士们一商量,设计了一种霹雳车。这种车上安装着机纽。兵士们扳动机纽,把十几斤重的石头发出去,打坍了袁军的高台,许多袁军兵士被打得头破血流。

袁绍吃了亏,又想出一个办法。他叫兵士在深夜里偷偷地挖地道,打算从地道里钻到曹营去偷袭。但是他们的行动早被曹军发现。曹操吩咐兵士在兵营前挖了一条又长又深的壕沟,切断地道的出口。袁绍的偷袭计划又失败了。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曹操也有点支持不住,写信到许都告诉荀彧,准备退兵。荀彧回信,劝曹操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

这时候,袁绍方面的军粮却从邺城源源不断地运来。袁绍派大将淳于琼带领一万人马运送军粮,并把大批军粮囤积在离开官渡四十里的乌巢。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操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地说:“不行,我要先打败曹操。”

许攸还想劝他,正好有人从邺城送给袁绍一封信,说许攸家里的人在那里犯法,已经被当地官员逮了起来。袁绍看了信,把许攸狠狠地责骂了一通。

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操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操。

曹操在大营里刚脱下靴子想睡,听说许攸来投奔他,高兴得来不及穿靴子,光着脚板跑出来欢迎许攸,说:“好啊!

您来了,我的大事就有希望了。”

许攸坐下来后说:“袁绍来势很猛,您打算怎么对付他?

现在你们的粮食还有多少?”

曹操说:“还可以支持一年。”

许攸冷冷一笑,说:“没有那么多吧!”

曹操改口说:“对,只能支持半年。”

许攸装出生气的样子说:“您难道不想打败袁绍吗?为什么在老朋友面前还要说假话呢!”

曹操只好实说:“军营里的粮食,只能维持一个月,您看怎么办?”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操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把荀攸、曹洪找来,吩咐他们守好官渡大营,自己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他们打着袁军的旗号,沿路遇到袁军的岗哨查问,就说是袁绍派去增援乌巢的。袁军的岗哨没有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曹军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烧得个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袁绍手下的两员大将张郃(音hé)、高览带兵投降。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兵向北逃走。

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过了二年,袁绍病死。曹操又花了七年工夫,扫平了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韩寿偷香历史典故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韩寿偷香”是男女私会的代名词,那么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呢?这是小编准备的韩寿偷香历史典故,快来看看吧。

西晋的头号重臣贾充,有一个叫贾午的小女儿。贾充在家中宴请属下官员的时候,贾午从幕帐之后偷看,忽然发现里面有一个小帅哥,英姿飒爽,眉目俊秀,当下颇为心动。回到内室后她向丫鬟们打听那小帅哥是谁,可巧有个丫头知道那人叫韩寿,是自己以前的主人。贾午“发大感想”,做梦都梦见韩寿。这个丫鬟就前往韩寿家,做起了女说客。她对韩寿说自己的女主人如何如何艳丽动人,又如何如何对韩寿一往情深,韩寿又如何如何“潇洒帅哥,淑女好俅”。韩寿听了以后,情绪非常激动,觉得要是不采取行动,妄称了“帅哥”二字。当下这个丫鬟就来往于贾午和韩寿之间,将偷情措施安排妥当。韩寿虽然是帅哥,但也是运动健将,敏捷过人。到了晚上,韩寿就到贾府,翻墙而过,在丫鬟的指引下,到贾午卧室之内,做起情爱之事。家里上上下下,都毫无察觉,只有贾充眼光比较敏锐,发现小女儿“悦畅异于往日”,不过也猜不透其中缘故。

事情被察觉起源于一种外国香料。当时西域向晋朝皇帝进贡一种奇特的香料,涂在人身上,一个月香味都不会散去。皇上视为奇宝,只将它赏赐过贾充和另一个高级官员两人而已。贾午也觉得这是个好东西,只有用在自己情郎身上才不算糟蹋,就将它私下送给了韩寿。韩寿少年心性,当即把它用将起来。韩寿浑身香喷喷地上班,引起了上司贾充的警惕。贾充提鼻子一闻,觉得这是西域香料的味儿。贾充的脑筋马上高度开动,联想到家里的香料,联想到女儿“异于往日”的悦畅,联想到韩寿的那张小白脸……贾充回家后马上展开了调查,发现自己的院墙有些问题。他把贾午身边的丫鬟捉来一通恫吓拷问,发现了自己女儿的小秘密。这件事情以喜剧结尾结束:贾充安排了女儿和韩寿的婚事。

得到爱情的不止荀粲与韩寿。那个掉进茅坑的王戎,他的妻子就喜欢用“卿”来称呼他。“卿”在古代,是上对下表示亲近的称呼,丈夫对妻子可以用“卿”,妻子对丈夫则应该用敬语。王戎对妻子的习惯不满意,说你这么乱叫不符合礼法。王夫人做出了动人的回答:“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就是说:我亲你爱你,才叫你“卿”,我不叫你“卿”,谁还有资格叫你“卿”?王戎对这样热情似火的回答,估计早已酥倒,哪里还有反对的气力?

《世说新语·惑溺篇》记述了“韩寿偷香”的故事。

韩寿是三国时魏司徒韩暨的曾孙,家世既好,年少风流,才如曹子建,貌似郑子都,走在街衢,妇女多暗暗瞩目。贾充聘他来做属官,每次会集宾客,他女儿都从窗格子中张望,见到韩寿,就喜欢上了,心里常常想念着,并且在咏唱中表露出来。后来她的婢女到韩寿家里去,把这些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并说贾女艳丽夺目。韩寿听说了,意动神摇,就托这个婢女暗中传递音信,到了约定的日期就到贾女那里过夜。韩寿跳墙进去,贾家没有人知道。

此后,贾充发觉女儿越发用心修饰打扮,心情欢畅,不同平常。后来贾充会见下属时,闻到韩寿身上有一般异香,这是外国的贡品,一旦沾到身上,几个月香味也不会消散。贾充思量着晋武帝只把这种香赏赐给自己和陈骞,其余人家没有这种香,就怀疑韩寿和女儿私通,但是围墙重叠严密,门户严紧高大,韩寿从哪里进来的呢?于是借口有小偷,派人修理围墙。派去的人回来说:“其他地方没有什么两样,只有东北角好像有人跨过的痕迹,可是围墙很高,不是一般人能跨过的。”贾充就把女儿身边的婢女叫来审查讯问,婢女把情况说了出来。贾充秘而不宣,把女儿嫁给了韩寿。

贾女偷香的风流韵事被后人津津乐道,成为男女私会的代名词。古称“相如窃玉、韩寿偷香、张敞画眉、沈约瘦腰”为风流四事。每每人称“韩寿偷香”,其实偷香的是贾女,“贾女偷香”称为“韩寿偷香”多是男性文人以风流自况的方便说法。

在这个故事中,贾女痴情、大胆、主动。她的这一大胆违礼行为被他的父亲承认。贾充身为廷尉,曾为朝廷制定法令,但对女儿的败德行为竟无一句责备的话,就可看出魏晋时期的社会风气确实比较开放,而这些都是儒家礼教崩溃以后的现象,在礼法严峻的汉代,这些现象是少见的。当然,也不排除他有家丑不可外扬的顾忌,再说韩寿有才有貌,择这样的乘龙快婿也不丢份儿,这桩婚事也是门当户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周朝的历史典故故事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周成王之叔。武王灭商两年后去世,年幼的成王即位,不能理政,周公代成王摄政,当时天下很不平静,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不服,阴谋作乱;商后裔武庚图谋反叛复国。

周公在内忧外患的情势下摄政,对内勤政仁治,对外镇压叛乱,夙夜操劳,食不甘味,礼贤下士,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周公为了国家兴旺,十分珍惜人才,热心接待来宾,甚至到了“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程度。“握发吐哺”后指贤相勤政爱民,为国殚尽竭虑,废寝忘食,公而忘私,忠心耿耿。曹操在《短歌行》一诗中借用这个典故写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长征历史典故:夹金山的一天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舒启兴是一个15岁的砍柴工,在地主家备受折磨。这一年秋天,红军来到他的家乡——夹金山南麓的宝兴县。红四方面军在宝兴先后建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打土豪、分田地,组织地方武装和游击队。舒启兴看他们给穷苦人饭吃,比在地主家呆着强,就偷偷跟着队伍走了。

1936年春天,红四方面军转移去康北藏区,舒启兴跟着队伍翻越了夹金山。他们是在种苞谷的季节翻雪山的。早上天不亮就开始爬山了,雪山很难翻,他们走得很快,一直走到天黑。战友们用柏树皮和干竹子扎起火把,砍来竹竿、树枝做成拐杖,用藏民送来的干海椒做御寒食品,饿了只能吃上一口雪。大家互相鼓励着,搀扶着,艰难地往上爬。

越往上走,路越险,高原反应越大,人也越头晕,仰面看,头顶上有人,低头看,脚底下也有人。这时候人已经走到了疲倦的极限,但是谁坐下来,谁就永远起不来。雪山的天气就像孩子脸,变化无常。一开始还艳阳高照,突然间就能狂风暴雨,下起冰雹。战士们第一次碰到冰雹天气时没经验,都把斗笠顶在头上,结果斗笠全被砸得破破烂烂的。后来就用洗脸盆顶在头上,陶的、铜的,冰雹敲打在上面“叮叮当当”就像音乐。有时候大家没有来得及准备,核桃大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大家只好用手捂着脸走路,冰雹砸在手上,生疼生疼的。还有好些战士猝不及防,跌倒了,滑下山了,就再也找不到他们了。

午后时分,队伍到了山顶。大家都很累,也很高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山顶空气稀薄,大家没敢停留就继续往下走了。傍晚,舒启兴所跟随的连队终于翻过夹金山,抵达小金县。

下山后,连队遭到当地土司武装突然袭击。子弹从他的右手手肘射进,又从右肩膀穿出,他旁边的几个战友都牺牲了。为了养伤,舒启兴被留了下来。带着连队发的30斤粮食,返回了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经典历史典故:叶公好龙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小编整理了叶公好龙的典故,欢迎欣赏与借鉴。

[释义]叶公:春秋时陈国的一个人;好:爱好。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

[语出]《三国志·蜀志·秦宓传》:“昔楚叶公好龙;神龙下之;好伪彻天;何况于真?”

[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

[辨形]龙;不能写作“尤”。

[近义]表里不一言不由衷

[反义]名副其实名实相符

[用法]含贬义。一般作定语、宾语。

[结构]主谓式。

[例句]:他表示愿意帮助别人;但当有人向他求援时;却避退三舍;这与~毫无差别。

【典故】

鲁哀公经常向别人说自己是多么地渴望人才,多么喜欢有知识才干的人。有个叫子张的人听说鲁哀公这么欢迎贤才,便从很远的地方风尘仆仆地来到鲁国,请求拜见鲁哀公。

子张在鲁国一直住了七天,也没等到鲁哀公的影子。原来鲁哀公说自己喜欢有知识的人只是赶时髦,学着别的国君说说而已,对前来求见的子张根本没当一回事,早已忘到脑后去了。子张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气。他给鲁哀公的车夫讲了一个故事,并让车夫把这个故事转述给鲁哀公听。然后,子张悄然离去了。

终于有一天,鲁哀公记起子张求见的事情,准备叫自己的车夫去把子张请来。车夫对鲁哀公说:他早已走了。

鲁哀公很是不明白,他问车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来的吗?为什么又走掉了呢?

于是,车夫向鲁哀公转述了子张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这样的:

有个叫叶子高的人,总向人吹嘘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欢龙。他在衣带钩上画着龙,在酒具上刻着龙,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纹的地方也全都雕刻着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子高是如此喜欢龙,很是感动。一天,真龙降落到叶子高的家里,它把头伸进窗户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厅堂上。这叶子高见了,吓得脸都变了颜色,惊恐万状,回头就跑。真龙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实那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只不过是形式上、口头上喜欢罢了。

【释读】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小学生作文  你也可以投稿,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乱臣贼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242 字

+ 加入清单

郑庄公正和大臣们商量着去朝见天王的时候,卫国的使臣来了,说卫桓公去世,公子州吁即位。郑庄公起了疑,叫祭足去探听内里到底是怎么回事。祭足说:“外头早就传开了,说卫侯是给州吁谋害的。”郑庄公当时皱紧了眉头子,说:“了不得啦!州吁谋害了国君,还得打到咱们这儿来。咱们不得不早点防备呀。”大巨们听了,都不明白卫国有了内乱,怎么会打到郑国来呐?

原来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就是公子晋,一个叫州吁。州吁有些武艺,喜欢打仗。他瞧见哥哥卫恒公是个老实人,软弱无能,不像能做大事的,就瞧不起他。他和他的心腹石厚天天商量着怎么去偷君位。

公元前719年(周桓公元年),卫桓公启程上洛阳朝见周天王,州吁在西门外摆下酒席,给他送行。他端着一杯酒,对卫桓公说:“今天哥哥出门,兄弟敬您一杯。”卫桓公就说:“我去去就来,兄弟何必这么费心?”说着也斟了一杯回敬。州吁俩手去接,成心装作接不着,那酒盅就掉在地下了。他赶紧拣起来,转到卫恒公背后,拿出匕首从背后扎过去。卫桓公就这么给他杀了。周围都是州吁的人,还有谁敢说话?

州吁杀了国君,拜石厚为大夫,只说卫侯是得急病死的,就这么去向诸侯报丧。可是卫国的人都说国君是给州吁和石厚害死的。古时候的国君也怕大伙儿派不是。要是国内的老百姓和国外的诸侯不服,君位就怕保不住。州吁和石厚这就挺担心,总得想措施叫人家佩服才好哇。他们觉得顶能哄人佩服的事就是打个胜仗,趁机会还可以抢些粮食来。要打仗可总不能一点理由都没有,就是成心打哪一国,去抢些粮食来,也得有个名义才说得过去。

他们就在这些国里挑开错儿啦。石厚晃着脑袋,说:“有了!郑伯杀了他兄弟,赶走他母亲,不该受责备吗?”州吁直点头,挺正经地说:“对!咱们得讲道理。像郑伯这么不孝顺母亲,不爱护兄弟的家伙,非重重地治他一治不可!”

州吁想约会陈国和蔡国共同出兵。石厚说:“顶好能约上宋国和鲁国一块儿出来,才打得过郑国。”州吁说:“陈国和蔡国向来顺从天王,这会儿天王跟郑伯有了矛盾,他们要想讨天王的好儿,准答应咱们去打郑国。可是宋国和鲁国怎么能帮助咱们呐?”石厚说:“现在的宋公是宋穆公的侄子。宋穆公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倒躲在郑国,宋公老害怕郑伯帮助公子冯去抢他的君位。咱们约他去打郑国,就是帮他去灭公子冯,他还能不同意马?说到鲁国,大权全在公子翠手里。只要多送他点礼,他没有不答应的。”

事情正同石厚说的一模一样,宋、鲁、陈、蔡,都按着州吁规定的日子。出兵帮卫国来了。五国的兵马把荣阳的东门围了个结实。

郑国的大臣急得没有措施。有的要讲和,有的要打。郑庄公说:“这五国里头,除了宋国为着公予冯这件事以外,哪一国跟咱们也没有仇。州吁夺了君位,不得民心,要打个胜仗,好哄老百姓服他,只要稍微给他一点面子,就能退兵。”他就叫公子冯去长葛躲着,另外打发人去向宋公说:“公子冯躲到我们这儿来,我们不好意思杀他。他这会儿又逃到长葛去了,杀他不杀他,都不碍我们的事,请宋公自己拿主意吧。”宋公出兵本来为的是要消灭公子冯,一听这活就把队伍开往长葛去了。陈、蔡、鲁三国的将士看见宋国兵马走了,也都想回去。

郑庄公就派公子吕去跟卫国人交战,嘱咐他:“总得给他们留点面子。”公子吕领着一队人马出去应战。石厚就上来招架。另外三国的将士全都抱着胳膊肘,在旁边看热闹。公子吕对付对付石厚,就往西门跑去。石厚带着人马追到西门。公子吕的队伍进了城,关上城门,不出来了。石厚叫士兵们把西门外的谷子全割下来,运到卫国去,大模大样地总算打了胜仗。四国的兵马就这么散了。

州吁、石厚“得胜回朝”,满以为给卫国争了脸面,国内的人都该服他们了。哪儿知道老百姓背地里全都说开了,恨他们无原无故地带动战争,害得人们不能好好地过日子。有的简直说要派人上洛阳告诉天王去。州吁对石厚说:“他们还不服我,怎么办?”石厚就说:“我父亲当初在朝廷里人人佩服,后来因为他……”他本来想说“因为他看不过您的行为”,一想不对,赶紧闭上嘴,另外想出了一个说法:“后来因为他老了,才住在家里休养。要是把他老人家请出来,大伙儿一定没有话说,您的君位也就稳了。”州吁也想着有个德高望重的老大臣出来支持他,说不定比打郑国更有意思,他就叫石厚去求他父亲去。

石厚见了父亲石催,就问:“新君怕人心不安,君位不定,想问您有什么好主意?”石催说:“诸侯即位应该得着天王的许可。只要天王答应了,还有什么说的?”石厚点了点头,说:“是不错,可就怕天王不答应。总得有人从旁边说个情才好哇。”石催说:“给你们说情的人总少不了吧,等我想想。”他一边摸着银白色的胡子,一边说:“陈侯跟天王挺亲密,跟咱们也有交情。你们先上陈国去,请陈侯在天王跟前说说,过后你们再去朝见,还怕不行吗?”

石厚把他父亲的好主意告拆了州吁。两个人高兴得拍手喝彩,就带了些礼物,君臣俩亲自跑到陈国去。石催也写了一封信,暗地里打发人送给他的好好友陈国的大夫子铁求他帮忙。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陈桓公叫子铁招待他们,请他俩在大庙里相见。子铁早把太庙摆没得齐整齐整的,还安排了好些武士预备伺候这两位贵宾。

两位贵宾由子铁招待着到了太庙门口,只见门外竖着一块牌子,上头写着:“不忠不孝的人不得进去。”州吁和石厚倒抽了一口凉气,进去也不好,不进去也不好。石厚跟子铁说:“这牌子搁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子铁说:“这是鄙国的规矩,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他们才放下心,大胆地进去了。到了庙堂上,州吁和石厚刚耍向陈桓公行礼,就听见陈桓公大声地说:“天王有令:逮住杀害卫侯的乱臣州吁和石厚!”他刚说了这一句,旁边的武士早把他们俩抓住了。子铁拿出石催的那封信,向着大伙儿念起来,大意说外巨石催磕头写信给敬爱的陈侯:我国不幸,闹出了谋害国君的大祸。这全是州呼和石厚干出来的。这么不忠不孝的人要是不治罪,往后乱巨贼子准得更多。我老了,没有力量处治他们,只好想措施叫他们上贵国来。请您本着正理,把他们办罪。这不光是给卫国除害,也是给天下除害!

临到这会儿,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他们上了石催的当。陈桓公就想把他俩给当场杀了。石催说:“先别杀。石厚是石催的亲生儿子,咱俩不好意思杀他。还是通知卫国让他们自己瞧着办吧。”陈猴就吩咐把那两个人各关各的,一面打发使臣去通知石催。

石催自从告老回家,早就不干预朝廷里的事了。今天接见了陈国的使臣,才上朝堂去见大巨们。大伙儿知道了那两个乱巨已经抬抓住了,都说:“这是国家大事,请国老作主。”石催说:“他们犯的是死罪,咱俩只要派人上陈国去杀他们就是了。”有位大臣说:“乱臣贼子人人都可杀得。我去杀州吁吧。”大臣仍都说:“好!主犯办了死罪,从犯就减轻刑罚吧。”他们这么说为的是要讨石催的好。大伙儿替石厚央告了又央告。他们觉得上了年纪的父亲总有点疼儿子的心,就是不好意思当着大伙儿护着自己的亲骨肉,只要大伙儿真心实意地替石厚求情,他准会顺水推舟地同意他们的。

石催可发了脾气,瞪着眼睛说:“州吁的罪全是没出息的小子弄出来的。你们替他求情,这明摆着是光顾人情,不讲道理!你们当我是个什么人。……谁杀石厚去?……谁杀石厚去?”问了两声,没有人言语,朝堂上像死了似地没有一点声音。石催气得呼呼的,就像得了气喘病。大伙儿都拿眼睛看他的嘴,只见他老人家的嘴挺急地哆嗦着,哆嗦着,到底蹦出声音来了,说:“没有人去?好!那我老头儿自己去!”他的一个家臣说:“国老别生气。我去就得了。”这么着,两个人就依照卫国大臣们的意见去处治州吁和石厚。

他们到了陈国,谢过了陈桓公,就分头去干,一人杀一个。州吁见了来人,大声吆喝着:“你是我的臣下,怎么敢来杀我?”那个人说:“你不是先杀了国君吗?我不过是学你的样儿!”州吁什么也说不出来了。石厚见了来人,央告着说:“我是应当死的。求你让我见见我父亲再死,行不行?”那个家臣说:“行!我带着你的脑袋去见他吧!”

石催和卫国的大巨们治死了州吁和石厚,立公子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卫宣公因为上回卫国约会了四国攻打郑国,怕郑伯来报仇。这回打发使臣去聘问,也算是向郑国赔不是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七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21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

“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

“七夕”,原名为乞巧节。七夕乞巧,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汉代画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图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俗称“七夕”,相传是天上的牛郎和织女一年一度天河相会的日子。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开始于汉代。因此,七夕节的形成也在汉代,当时就有“穿七孔针”、“以瓜果祭牵牛织女”、“登楼曝衣”的习俗。到了魏晋南北朝以后,牛郎织女的故事已经从恋爱进而结婚、分离,到每年只能相会一天。传说逐渐完整,由于情节感人,因此在全国各地广为流传,只是每个地方流传的情节略有不同。

以下是在台湾流传的故事: 古时候,天上的主宰玉皇大帝的第七位公主叫做织女,花容月貌,手艺高明,天天为天宫织锦。有一美男神叫做牛郎,由于勤于牧牛耕种,因此玉帝就把织女许配给他。但是没想到两人却因为爱情缱绻而渐渐废驰了工作,玉帝非常担忧,就命令喜鹊(现为吉祥的象征)转告二人,每隔七天才允许二人相聚一次,其余日子都要工作。但是这只喜鹊粗心大意,竟把命令传错了,说是每天都可以相聚一次,因此二人还是过着恩爱的生活,终于把每天的工作废驰了。玉帝听到这个消息,十分生气,就下令二人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聚一次,并用发簪在空中划了一道境界,把二人隔离。这道境界就是天上的银河。同时,为处罚喜鹊的失职,命令喜鹊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晚上,要集合同类,在银河上搭起一座长桥,好让牛郎与织女过桥相聚。每当二人相聚之时,互相倾诉一年来的思慕之情,不断地淌着伤心的眼泪。因此,每年七月七日的晚上,空中常常会下着毛毛细雨。

另外七夕也是“注生娘娘”及“七娘妈”的诞辰。“注生娘娘”陈靖姑,又称“临水夫人”,是福建蒲田县临水人。她之所以被人们奉祀为生育之神,是因为相传她曾救了很多的产妇。据说:宋代蒲城有个叫徐清叟的人,他的媳妇怀胎十七个月,还没有生产,有一天,一个妇人自称姓陈专医生产专程来拜访他,吩咐他准备一间房间,房内的地板挖一个洞,把孕妇移到楼上,并且命令仆人拿着棍子在楼下看守。不久孕妇就生下一条大蛇,仆人看见立刻就把它打死,孕妇才得以平安。徐清叟很高兴要送珠宝表示感谢,但是陈姓妇人却不接受,只要求一条手帕就离开了。多年以后,徐清叟调任福州,在一座陈夫人庙里面,发现了这条手帕,于是他就奏请朝廷,封赠神号。据说,福州的注生娘娘庙,有配祀三十六婆姐,也就是璘王所赐的三十六个宫女,本省祀奉注生娘娘,只配祀十二婆姐,是略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和尚骗局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时期,有一天,某地忽然来了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随身之物除了一件僧衣、一个瓢、一串念珠之外,什么也没有,他向众人表明,说自己已经修行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不用吃任何东西就能生活。

大家不太相信,因为谁都知道人不吃饭就得饿死,于是,和尚便主动要求到一个商人的船上打坐,他在那里打坐了十天,大家果然没见他要东西吃,这才有点将信将疑。

那个和尚看大家还是不太相信,就又坐到了一条小船上,小船上只有他一个人,他让人们把小船推到水中间,他仍然坐在船上打坐。这样又过了十天,人们果然没有看到他要东西吃。

这样一来,人们都相信他是个活佛了,就向他跪拜,还争先恐后地要供养他,那个和尚便说:“我不用吃饭,所以不需要供养,但我住的寺庙大殿年久失修,快要倒塌了,想请各位前往布施一下,如果你们能布施,我日后自会保你们功德无量。”

众人一听,连忙痛快地答应了。到了约定那天,众人相约着一起来到那个寺院,果然看到寺院很破旧,大殿的确快要倒塌了。但问过寺里的几个和尚,他们说并没有大家要找的那个和尚。

就在大家迷惑之际,他们忽然看到了寺中的伽蓝菩萨塑像,发现这个塑像竟然和那个和尚长得一模一样,于是众人理所当然地认为此前见到的那个和尚,是伽蓝菩萨显灵,于是便纷纷拿出钱来捐给这个寺院。

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寺院捐钱,寺院因此得到了一大笔巨款。

但半年以后,人们发现寺院里的所有僧人全部消失了,后来得知,这个寺院原来根本就是一座空寺,里面的僧人是假扮的,这伙骗子特意选出了一个人,并按照他的容貌塑造了伽蓝菩萨像,然后让他出去表演“不吃饭”,他之所以能二十多天“不吃饭”,是因为他脖子上挂的那串念珠,是用牛肉干做成的,他在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吃“念珠”来充饥,因此迷惑了众人。 这伙骗子敬业得很,因为他们知道当骗子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所以就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彼此相关联的局,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被一步步引入陷阱,并心甘情愿地上当受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典故:大手笔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故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出处:

1、指朝廷诏令文书等重要文章。后亦指杰出的文辞、书画。

①《晋书·王珣传》:" 珣 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 珣 所草。"

②《陈书·徐陵传》:" 世祖 、 高宗 之世,国家有大手笔,皆 陵 草之。"

③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迦陵配》:"﹝ 李太守 ﹞闲步殿上,观西天像,突见墨荷,惊为 八大 再来人,问谁之大手笔。"

2. 称工于文辞有大成就的人。

①唐 白居易《冯宿除兵部郎中知制诰制》:"吾闻 武德 暨 开元 中, 颜师古、 陈叔达 、 苏颋 称大手笔。"

②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虽大手笔,不以一时笔快为定而惮於屡改也。"

③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因以徵言于海内大手笔,凡可以不朽两亲(袁可立夫妇)者。"

④ 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若无大手笔,谁堪创世纪?"

⑤明·沈鲸《双珠记·风鉴通神》:"官样文章大手笔,衙官屈宋谁能匹。冀得鸿胪第一传,平地雷轰声霹雳。"

3. 手面阔绰的人。

《负曝闲谈》第十五回:" 金慕暾 又是个大手笔,整把银子撒出来,毫无吝色。"

释义:

典故】此当有大手笔事。 《晋书·王珣传》

【释义】指伟大的着作或大行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作家或作品

【结构】偏正式

【近义词】大笔如椽

【同韵词】仅此而已、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余钱剩米、绸缪帐扆、为仁由己、喻之以理、卑身贱体、万丈高楼从地起、奉公克己、损人益己、......

【年代】古代

【英语】well-knownwriter

【法文】écrivaincélèbre

【俄语】мáстерслóва

【成语造句】

◎ 他最近写出了一个大手笔。

◎ 我们认为只有立足"三个面向"的高起点,才能形成文化规划的大视野、大思路和大手笔。

[历史典故:大手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马邑诱敌战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汉文帝、汉景帝两代都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六十多年内,除了短时期的七国叛乱,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因此,社会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据说,到了景帝的后期,国家仓库里的钱不知道积了多少万,串钱的绳子都烂断了;粮仓里的粮食多得吃不完,一年年地堆积上去,都满到露天的地上来了,有的甚至霉腐了。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但是,强盛的汉朝却常常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从汉高祖在白登受包围以后,汉朝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政策。这种“和亲”,实际上是一种妥协,不但要把汉朝皇室的女儿嫁给匈奴单于,每年还得送给匈奴许多财物。即使这样做,匈奴贵族还是经常侵犯中原,杀害百姓,掠夺粮食和牛羊,使北方地区不得安宁。

汉景帝死后,即位的汉武帝刘彻是个雄心勃勃的皇帝,一心要想改变这种屈辱的地位。

公元前135年,匈奴的军臣单于又派使者来要求和亲,汉武帝要大臣们议论一下。有个将军王恢说:“过去朝廷同匈奴和亲,匈奴老是不守盟约,侵犯边界,我们应该发兵打击他们一下才好。”

许多大臣都反对王恢的建议,汉武帝自己觉得没有把握,只好暂时答应匈奴和亲。

过了两年,邑地方有个大商人聂壹(聂音niè)来找王恢,说:“匈奴在边界经常侵犯,总是一个祸根。现在趁刚跟他们和亲的机会,把匈奴引进来,我们来一个伏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王恢问他:“你有什么办法能把匈奴引进来?”

聂壹说:“我经常在边界上做买卖,匈奴人都认识我。我可以借做买卖的因头,假装把马邑献给单于。单于贪图马邑的货物,一定会来。我们把大军埋伏在附近地方,只要等单于一到马邑,将军就可以截断他们的后路,活捉单于。”

王恢把聂壹的主意告诉汉武帝。汉武帝决心采用聂壹的计策,派王恢、韩安国、公孙贺、李广等将军带领三十万人马埋伏在马邑旁边的山谷里。

聂壹故意逃到匈奴,跟军臣单于说:“我有办法混进马邑,杀死那里的官吏,这样可以稳稳当当拿下马邑。”

军臣单于听了很高兴,但是到底有点怀疑,先派几个心腹跟聂壹一起到马邑去,只等聂壹真的把官吏杀了,再发兵进去。

聂壹回到马邑,按照事前和王恢商量好的办法,杀了几个已经定了死罪的犯人,把他们的头挂在城头上,骗匈奴使者去看,说这就是马邑县官的脑袋。

匈奴使者见了人头,信以为真,立刻回去报告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亲自带领十万骑兵去接管马邑,到了离马邑大约一百多里地的武州地方(今山西左云县),只见草原上放着许多牲口,却没放牲口的人。军臣单于一边走,一边犯了疑。这时候,他见到前面有一座亭堡(亭堡是9332望敌人,传递消息用的),就决心打下这座亭堡,问个明白。

他们打下亭堡,抓住守在那里的亭尉。军臣单于威胁他说:“你把情况老实告诉我!要是说半句谎话,我马上把你的头砍了。”

那亭尉吓得要命,就把汉兵布置的埋伏全都告诉了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一听,大吃一惊,赶快命令全军撤退。出了武州地界,他才喘口气说:“幸亏我抓到亭尉。真是好险哪。”

埋伏在马邑的汉军,得到匈奴逃回去的消息,赶快带大军追上去,可哪儿再追得上?只好空手回来。

汉武帝的诱击战没有成功。但是,打那以后,汉朝和匈奴的和亲关系破裂,接连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岳母刺字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岳飞同施全他们整日在家练武,可没想到这一年汤阴县瘟疫盛行,王员外夫妇、汤员外夫妇都因染上瘟疫去世了。

又遇上天大旱,粮食很少,价格昂贵,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牛皋熬不住清苦,在外面惹是生非,把牛老夫人也给气死了。岳飞当年正好二十三岁,已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名叫岳云,十分孝顺。一天,岳飞正准备到武场练枪,忽见牛皋众兄弟边说边笑地走过来,便问:“众兄弟要到哪儿去?”牛皋道:“大哥,这几日没吃没穿的,实在难以忍受。”

原来他们几个因日子清苦,便想去抢劫。岳飞一听,大怒道:“我多次劝你们不要取不义之财,你们就是不听我的话,将来不论你们得了富贵,还是被官府抓去了,我岳飞都与你们无关。”说完,用枪在地上狠狠地画了一条短线,说道:“众兄弟,我从此和你们画地断义。你们各自珍重吧。”

说完转身就走。几个兄弟很无奈,纷纷上马,奔太行山去了。岳飞十分难过,流下泪来,也无心练枪,便回家去了,在房里闷坐着。岳母看见儿子心中难过,问明缘由,又安慰了他一番。母子两个人正在说着话,忽然听到有人敲门。岳飞把门打开一看,见有一个人,此人二十多岁,一见岳飞,倒头便拜,说:“特来相投,学些武艺,情愿与岳飞结为兄弟。”来人名叫王佐,湖广人。岳飞非常高兴,与他八拜结义。王佐从包袱里取出十锭马蹄金、几十粒大珠子、一件猩红战袍和一条羊脂玉珑带。岳飞见王佐有这么多财宝,十分惊讶。王佐这才开口说:“如今跟杨幺共起大义,主公久慕大哥文武全才,特请大哥前去。”岳飞一听,正色道:“我虽不才,但生在宋朝,要为朝廷出力,怎能投奔反贼?”王佐只好拱手告辞。

王佐走了以后,岳飞便将刚才发生的事向母亲说了一遍。岳母听完,便吩咐在中堂摆下香案,叫儿子拜过祖宗,然后跪好,又命媳妇磨墨。岳母道:“你今天做得很对。但是将来我死后,担心你一时糊涂,做出些不忠于国家的事来,这不是把你半世英明都毁了吗?所以今天我要在祖宗面前,在你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你能做个忠臣,流芳百世,我就是死也放心了。”说完岳母提笔在岳飞背上写下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然后手里拿着一根绣花针,顺着墨迹一针一针扎下去。岳飞眼含热泪,拜谢母亲的训子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传说,最早见于民国初年梁启超为《中华新武术棍术科》一书所作的序。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关于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各霸一方,战乱连年不休。王世充霸占洛阳后,自立皇位,定国号为郑,封其侄儿王仁则为领兵大元帅。这叔侄二人终日东杀西战,民不聊生。那时候,洛阳城郊十五里的柏谷庄,有少林寺千亩田地,住着十三个有武艺的和尚,专管种田护园。一日,饲养牲口的和尚智守,听见有人在谷草垛后嘀嘀咕咕说,原来他们是青泥沱人,听说唐王那里年景好,在闯潼关逃荒要饭时,拾到上书秦王之印玉印一个。丢印的是一个被抓的郎中。智守听完以后,把这夫妇带进庄院,让他俩把经过又说了一遍。寺主僧志操,留下玉印,打发逃荒夫妇走后,十三武僧议论起来,说郎中可能是李世民。都说唐王李渊父子办事顺天理和人情,关内五谷丰登,军队秋毫无犯。王世充自称皇帝,祸国殃民,实属蟊贼,要设法搭救那个郎中才是。最后上座僧善护决定,搭救李世民立即奔洛阳,十三人扮成挑柴汉子,混在人群里。

来到禁地洛阳监狱那里,在距监狱门口不远的地方,正好碰上一个巡逻禁卒走来。普胜来个猛虎跳涧势,飞上去卡住了禁卒的喉咙,象提小鸡一样,毫无声息的将那个禁卒提到僻静之处,昙宗得到钥匙,又将那总管捆了手脚,嘴里填上东西,推到墙角暗处,昙宗开了监门,背起李世民跑出内监,智守、普胜紧紧跟上,三人一起离开了禁地。他们当即拿定主意: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兵分两路,一路护送李世民出城,到洛阳桥头相等;一路去捉贼子王仁则。在善护带领下,昙宗、明嵩、善护等五人,穿过伊洛街口,见星光下三四个郑兵在一座高楼前游荡,便抓住其中一个让他领到王仁则院前,又想办法打开了房门。屋内的王仁则正奸淫一女子,忽见有人进屋,劈头就是一剑,昙宗来个镏金沙飞掌,拨过来剑,闪进屋中,两人就在屋内相斗起来。几个回合,昙宗伸手抓起一泡菜缸上的石磨照着王仁则砸去,只听啊呀一声,王仁则倒在地上。昙宗一脚踏在王仁则身上,让姑娘开门、点灯。明嵩进到屋里,用绳子将王仁则一绑,昙宗象扛粮食袋子似的,往肩头一放,五个僧人一同赶往洛阳桥。再说志操他们,在官马棚牵了十四匹战马,把李世民扶上马,破门来到洛阳桥头等候。昙宗扛着王仁则来到桥头,翻身上马,用胳膊夹着王仁则,十四匹战马直向西而去。不远遇见了李世民的唐营兵将,十三个少林和尚,把俘虏到的郑将王仁则和那块玉印,一并交给了李世民,便得胜回柏谷庄去了。唐王李世民当了大唐皇帝之后,便封昙宗为大将军,其他十二个和尚因不愿做官,各自云游四方去了。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红巾军起义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239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后期,以蒙古族贵族为主的统治阶级,对各族特别是汉族人民的掠夺和奴役十分残酷。他们疯狂地兼并土地,把广阔的良田变为牧场,如大臣伯彦得赏赐土地就达2万顷。大地主“广占土地,驱役佃户”,农民失去土地沦为奴婢。官府横征暴敛,苛捐杂税名目繁多,全国税额比元初增加20倍。

元朝统治者挥霍无度,到处搜罗民间美女,天天供佛炼丹。政府财政入不敷出,滥发货币,祸国殃民。加上黄河连年失修,多次决口,真是民不聊生,出现了“饿死已满路,生者与鬼邻”的悲惨局面。反抗的烈火在人民心中燃起。社会上流传着“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歌谣。

在这种情况下,刘福通遂利用白莲教和弥勒教暗暗串通穷人。1351年,元朝政府强征农民15万人挖黄河河道。监督挖河的官吏乘机克扣河工“食钱”。河工挨饿受冻,群情激愤。

刘福通派了几百名教徒作民夫,在工地活动,传布“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歌谣,暗中凿了个一只眼睛的石头人埋在工地。民工挖出后,反抗的烈火顿时燃起。

刘福通是颍州(今安徽阜阳)人。他与白莲教另一首领、河北永年人韩山童一直在北方地区秘密传教,宣传“明王出世”、“弥勒佛下生”,以吸引群众。石人挖出,时机成熟。在韩山童、刘福通领导下,3000人在颍州颍上县白鹿庄准备起义,因事前泄密,遭到敌人包围,韩山童牺牲。刘福通突围后把起义群众组织起来。起义者以红巾裹头,一鼓作气占领颍(今安徽阜阳)、罗山(今河南罗山县)、上蔡(今河南上蔡县)、真阳(今河南正阳县)、确山(今河南确山县)等地。

“众至十余万,元兵不能御。”当时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首诗:

“天遣魔军杀不平,不平人杀不平人,不平人杀不平者,杀尽不平方太平。”反映了元朝统治下的阶级对立和民族压迫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被压迫的广大农民的政治理想。因起义军头裹红巾,故称“红巾军”,又因其烧香聚众,亦称“香军”。红巾军所到之处,开仓散米,赈济贫农,深得人民拥护。群众纷纷加入红巾军,队伍迅速扩大到几十万人。在红巾军的影响下,全国各地农民纷起响应。人数较多的有蕲水(今湖北浠水)的徐寿辉部、萧县(今安徽萧县西北)的芝麻李部、南阳的布王三部、荆樊的孟海马部、濠州(今安徽风阳东)的郭子兴部等。

为推翻元朝的反动统治,起义军提出以“明”斗“暗”(“明”指起义军;“暗”指元朝统治)的口号,鼓舞群众向封建官府作斗争。1355年,刘福通率军攻下亳州(今安徽亳州),立韩林儿为“小明王”,国号“大宋”,年号“龙凤”,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其后数战后,击败答失八都鲁的军队,并展开反攻,甚至逼近大都,南方红军则在湖南、湖北获得胜利,朱元璋则继承了病逝的郭子兴的地位,并渡长江占领集庆(今南京)。至元十七年前(1357)前后,在北方以以察罕帖木儿、孛罗帖木儿、李思齐等为首的元军将领(但当时已不听中央号令各自为政)开始对北方红巾军展开反攻,红巾军内部也发生争执分裂,势力渐弱,1363年,北方红军在安丰之役中败给新兴并降元的张士诚,刘福通战死,韩林儿投奔朱元璋,随后被杀,南方红巾军则将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瑶姬仙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西天王母生了二十三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名为叫瑶姬,她是最二十三个里最美丽和最聪明的一个,因此深得父王母后及众仙们的喜爱。

王母娘娘怕瑶姬在外受了委屈,便不准她外出游玩,要她留在西天瑶池中。但生性活泼的瑶姬却不甘寂寞,时常的偷偷出外游山玩水,唱歌跳舞,王母娘娘虽然多番教训她,但瑶姬却毫不理会,于是王母娘娘便决定把瑶姬送往紫清阙,交给三元仙君管教。

三元仙君见到瑶姬标致可人、且又聪颖过人,领悟性高,十分高兴,于是将变化无穷的仙术全部教给了她。瑶姬学成仙术,被王母娘娘封为云华上宫夫人,主管教导金童玉女的事情,并有一群侍女和六位侍臣伴在身旁。瑶姬不但把仙术全数授予金童玉女和众侍臣,更经常与他们出外游玩。

一天,瑶姬带领着金童玉女与众侍女侍臣出外游玩,他们来到巫山上空,忽见巫山上天昏地暗,飞沙走石;巫山一带房屋损毁,人畜着死伤无数。瑶姬仔细一看,原来是巫山上十二条恶龙在兴波作浪。瑶姬看见恶龙胡作非为,便轻身上了云顶,施放轰雷之术,把十二条恶龙打得筋骨碎裂,坠入山涧。

于是,巫山又回复平静。但,十二条恶龙的尸骨却堵塞了长江里头的水道,变成了三峡两岸的崇山峻岭,如此,江水汇积了三峡,引致水患频生。在人间的大禹闻讯赶来,指挥人们开道疏水,但山高石坚,水势十分勐烈,治水方法毫不奏效,大禹苦无对策,只好坐在山上,看着滔滔洪水叹息。

瑶姬见状,便派遣了六位侍臣下界来帮助大禹。六位侍臣与大禹相见后,告明原因,和大禹提出对策,便施法召换来天兵天将,用雷去炸开山石,用电去推来泥沙,用火去烧掉海藻,而大禹则泒遗部属去挖河床。终于,凿成了三峡河道,使滞留的洪水得以消退。

大禹为了答谢瑶姬的恩德,为向她求教治水的方法,便来到巫山拜见瑶姬。瑶姬看见大禹言辞恭谨,又充满了拯救万民于水患的热诚,便取出了一本黄绫宝卷送给大禹,书中不但记载了疏渠凿道的方法,更有驱使虎豹、制服蛟龙的秘诀,瑶姬又派遣了两位侍臣助大禹治理洪水。

瑶姬在巫山逗留多时,正想继续西去游玩,岂料王母娘娘驾到,要瑶姬回宫成就终身大事。瑶姬不愿依从,立意留在人间为世人造福,她更化作了一座山峰,王母娘娘见勉强不来,只好独自返回天庭。而瑶姬所化成的山峰,被后人称作神女峰,她的侍臣亦变成了巫山十二峰的其他诸峰,永远守卫着瑶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卫鞅变法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3612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359年(周显王10年,秦孝公3年),卫鞅起草了一个初步变法的法令,他把新法令一条一条地写出来,呈给秦孝公看。秦孝公完全同意,叫他去发布告,让全国的人都依着做去。卫鞅唯恐人家不信任,不遵守新法,就先做个准备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南门立了一根木头,出了个命令:“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的,就赏他十两金子。”

一会儿工夫,南门口围上了一大堆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大概是一种玩意儿,成心跟咱们开玩笑。”有的说:“这根木头,我小儿子也扛得动,哪儿用得着十两金子?”大伙儿瞧瞧木头,又瞧瞧别人,都想瞧瞧谁有这傻劲去上当,卫鞅一听净是瞧热闹的,没有一个敢扛的。他一下子就加了五倍的赏,说:“谁能扛到北门去的,就赏他五十两金子。”这么一来,更没有人敢碰了。

大伙儿正在出神的时候,忽然人群里钻出一个人来。他是专门给人家取笑的,上了当也不知道生气,得了个“冤大头”的外号。大伙儿一见他愣头愣脑地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去逗他,跟他说:“喂,大头!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一会儿国君就赏给你五十两金子呐!”这个冤大头乐了乐,打量着那根木头有多沉,就说:“扛得动,扛得动!”他真把木头扛起来就走。大伙儿闪开一条道,好像小孩儿们看耍猴儿似地嘻嘻哈哈地跟着他,一直跟到北门。卫鞅叫人传话,对他说:“你听从朝廷的命令,真是个好人。”当时就赏给他五十两金子。瞧热闹的人一见他真得了赏,一个个都愣了。他们后悔刚才没扛,错过了机会。要是明儿个再有这事,傻蛋才不扛呐!这件新闻一传出去,一时全国都知道了。人民都说:“左庶长真是说到哪儿应到哪儿,他的命令就是命令。”

第二天,大伙儿要学冤大头的样儿,又跑到城门口去看木头。这回换了个新花样。木头没有了,张着一个挺大的告示。他们都不认得字,看了半天也不懂。有个小官念给他们听。念出来的东西也有听得懂的,也有听不懂的。可是他们知道“左庶长的命令就是命令”,都得服从。新的命令一共有下面几条:

(一)实行连坐法。每五家人家编为“一伍”,十家人家编为“一什”。一伍一什互相监视。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应当告发。不告发的,十家连坐,受腰斩处分。告发的和杀敌人同样有功。私藏罪人的和罪人同样有罪。每个居民必须领取凭证。没有凭证的不能来往,不能住店。

(二)奖励建立军功。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拿打仗立功为标准。杀一个敌人记一分功,升一级。功劳大的地位高,田宅、车马、奴婢、衣服,随地位的高低分等级使用、穿戴,没有军功的就是有钱也不得铺张。贵族的远近高低要看打仗的功劳而定。凡宗室没有军功的不得列入贵族名单。不论有道理没有道理,凡是为私事打架殴斗的按情节轻重分别受罚。

(三)奖励生产。凡人民努力于“本业”[耕种和纺织,是根本的事业,叫“本业”],多生产粮食和布帛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经营“末业”[做买卖挣钱是末流的勾当,叫“末业”]和为了懒惰而贫穷的,连同他的妻子、儿女一概没入官府为奴婢。谁要是把灰土扔在道上的,就把他当作懒惰的农民处理。一家之中有两个成人的儿子就应当分家,各立门户,各交各的人头税。不愿分家的,每个成人加倍付税。

新法令公布之后,国内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首先,没有军功的贵族领主失去了特权,他们即使有钱,也不过算是富户。立军功的有赏,最高的赏赐是封侯,但是封了侯也只能在自己的食邑内征收租税,不能直接管理食邑内的人民。这么一来,领主制度的秦国,从此以后变为地主制度的秦国了。这么巨大的改革不引起贵族领主的反抗才怪呐。大夫甘龙和杜挚代表了旧势力起来反对。卫鞅不愿意把他们赶尽杀绝,只把他们革了职,罚做平民。老百姓要是反对新法,除了连坐法以外,还有砍头、腰斩、抽筋、凿头顶、下油锅、车马分尸等等极其残酷的刑罚对付他们。这一来,可把人们都吓坏了,有的人在梦里还老发抖呐。

这么过了三年,老百姓开始觉得新办法倒是好。生产增加了,生活也有所改善。父子兄弟各立门户,免发一家人互相依赖,劳逸不均,做儿子和儿媳妇的可以不受大家庭的气,也是件好事情。分家以后,做父亲的要使用儿子的农具,得向他借,还得感激他的好意。做婆婆的没经过儿媳妇的允许就使用她的扫帚、簸箕,给儿媳妇责备了,她也不敢回嘴。家族制度下的父权和公婆的威风大大受到了限制。这些都不说,老百姓最满意的是增加生产可以免除官差这一条。大家宁可努力于耕种和纺织,多增加生产,谁也不愿意离开家庭、田园、妻子、儿女,被征发到远地去当差。将士们呐,因为提高了待遇,立了军功,就能升级,谁都愿意做个勇敢的战士。公无前354年(秦孝公8年),秦国趁着魏国正在攻打赵国的机会,发兵去打魏国。在元里[在陕西省澄城县西]打了个胜仗,而且占领了魏国的少梁[在陕西省韩城县南]。这是卫鞅变法以后第一个大胜仗。

接着在公元前352年(秦孝公10年),卫鞅由左庶长升为大良造。卫鞅趁着魏国跟别的中原诸侯打仗的机会,亲自率领着大军进攻魏国的西部,从魏国的河西一道打到河东,把魏国原来的都城安邑也打下来了。同时在北边又占领了魏国的固阳[在内蒙自治区包头、固阳一带地区]。逼得原来算是头等强国的魏国也不得不在公元前350年(秦孝公12年)跟秦国讲和。秦国为了要进一步变法,而且魏国还有力量,就在头一年,中原十二个诸侯还都向魏国朝见呐。因此,在东边不受魏国的威胁的条件下,秦国也愿意让些步。这么着,秦孝公和魏惠王[魏武侯击的儿子]在彤[tong二声,在现在陕西省华县]相会,订立了盟约。秦孝公把河西大部分的地方和安邑退还给魏国。魏惠王认为秦孝公心眼好,很是感激,也不再担心西边的侵犯了。

卫鞅变法的初步计划在生产上和军事上都得到了成功。就从跟魏国和好那一年起,实行更大规模的改革。最重要的有下列几项:

(一)开辟阡陌封疆。田间南北通车的道路叫“阡”,东西通车的道路叫“陌”。阡陌就是供兵车来往的田间的大路。战国时代,各国打仗都用步兵和骑兵,兵车是极少用的,因此,东方各国早已陆续开了阡陌。这会儿秦国除了田间必要的道儿以外,把宽阔的阡陌一概铲平,也种上庄稼。“封疆”是封建领主作为划分疆界和防守用的大片的土堆、荒地、树林、沟池等。现在把这些土地也开垦起来,作为耕种的土地。谁开垦的荒地,归谁所有。土地可以自由买卖。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的标准计算亩数,按照亩数交纳地租。

(二)建立县的组织。除了领主贵族所占据的封邑以外,在没有建立县的地区,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为大县。每县设置县令[相当于县长]和县令的助理县丞,主管全县的事。县令和县丞都由朝廷直接任命。这种由朝廷直接统治的地方组织一共建立了四十一个。

(三)迁都咸阳。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国都从原来的雍城[在陕西省凤翔县]迁移到渭河北面的咸阳。

这一次新法令出来,当然也有人反对。秦国既然实行了霸道,自然得用严厉的手段。据说有一回,在一天之内就杀了七百多人,渭河的水都变红了。

第二次的大改革已经实行了四年了,没想到太子驷犯了法,他居然也批评起新法来了。这真叫卫鞅为难。他认为这是考验法治的紧要关头。他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上下一律遵守。要是在上的人不遵守,底下的人对朝廷可就不信任了。太子犯法,他的师傅应当替他担当罪名。”秦孝公叫卫鞅瞧着办去。卫鞅就把太子的两个老师都治了罪:公子虔割了鼻子,公孙贾脸上刺了字。这一来,其余的大臣更不敢批评新法了。一般的老百姓,尤其是自己有生产能力的人,对于卫鞅的变法,有不少人是拥护的。他们最感兴趣的有两条:一条是谁开垦的荒地,归谁所有;一条是土地可以自由买卖。由于实行了这两条,有些农民也得到了一些小块土地,主要的是:新兴的商人地主成了新的土地所有者。他们取得了土地所有权,可以向农民征收实物,从农民的剩余劳动中榨取财富,但是对农民并没有统治权。这么一来,过去封建领主的公田制转化为税亩制。这种改变在当时大大鼓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到几年工夫,秦国人,每家都能自给自足,国家的粮食堆得满满的。别说没有土匪,连个小偷儿也找不出来。要是有人在半道上丢了什么,回去一找,准保还在那儿。秦国又把那些杂乱无章的尺寸、升斗、斤两,规定了一个标准,整个秦国都用统一的度、量、衡。

秦国土地广,人口不太多,邻近的三晋,土地少,人口密。卫鞅认为无论哪里的老百姓,要求最迫切的是田地和住宅。他就出了赏格,叫邻国的农民到秦国来种地,给他们田地和住宅,为了优待外来的人,只要他们一心一意耕种和纺织,完全免服兵役(其实秦国也不放心把兵器交给外来的人)。秦人必须服兵役,但是轮流应征,兵力还是有富裕。秦国变法之后,仅仅十几年工夫,就变成了挺富强的国家。周朝的天王[周显王]打发使者去慰劳秦孝公,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诸侯倒也实事求是,人家既然富强了,不能再把人家当做戎族看待,就全都去朝贺。那些存心要做霸主的诸侯眼见秦国用了一个卫鞅,变了法就变成了强国,他们也学起秦国来了,都到各处去搜罗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朱元璋义气赢天下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00 字

+ 加入清单

吴晗先生在其《朱元璋传》中,曾经对此绘声绘色地作过描述:

朱元璋少年当放牛娃时,有一次,他与同村的徐达、汤和、周德兴等一干小伙伴,在山上玩饿了,又找不到吃的。于是,朱元璋提议,将自己替人家放牧的一头花白小牛犊宰了来吃。大家欢呼雀跃,吃得心满意足。随后,当一群小坏蛋们意识到无法向主人交代时,朱元璋一个人拍胸脯承担了全部后果。他想出的主意是:告诉牛主人,小牛钻进石洞里,拉不出来了。最后,事情以朱元璋挨了一顿痛打并丢掉放牛的差事而告结束。

吴晗先生评论道:“朱元璋虽然吃了苦头,丢了饭碗,却由此深得伙伴们的信任,认为他敢作敢为,有事一身当,大家心甘情愿把他当作自己的头目。”

朱元璋投奔扯旗造反的红巾军以后,在相当长时间里,都保持了这个特点。这可能是他能够迅速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此,这支部队的大头目——元帅郭子兴很赏识他,才几个月时间,就将他提拔到自己的亲兵卫队里担任小头目,并且很快亲自主婚,把自己的养女——就是后来名声很大的马皇后,嫁给了他。

但是,使他能够真正团结起一批死党,并得到死心塌地的拥戴,除了才干等因素,他的胆识与江湖义气所起的作用,恐怕不小。

当时,在这一伙造反部队中,分成几个不相统属的山头,相互间时常发生摩擦。有一天,郭子兴一个人上街,撞上了冤家,结果被对方绑架后关进地窖。他的所有亲信、亲属,包括两个儿子,都被吓坏了,纷纷躲藏起来。朱元璋是人们公认的郭子兴心腹,肯定也是被打击的对象。此时,他恰好领兵在外,躲过了此劫。

得到消息后,出乎人们意料,朱元璋立即动身,准备返回去营救郭子兴。有人力劝他不要自投罗网,白白送死。朱元璋回答得大义凛然:“郭公有大恩于我,现今有难,我若只顾自己不去搭救,还能算个人吗?”结果,他回去后,利用那几派之间的矛盾,又打又拉,竟然平息了一场一触即发的派系残杀。朱元璋自己则爬墙上房,身蹈险地,最后纵身跳进地窖,砸烂枷锁,将郭子兴背上来。

后来,当郭子兴被其他造反好汉挤兑得很难受、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根据地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甚至将自己发展起来的数万人马,拱手交给他,一如既往地辅佐这个并不成器的末路英雄。

还有一件事。有一回,朱元璋在打败一支曾经背弃他的部队后,抓获了数万名俘虏。这些人极度不安,害怕遭到报复。朱元璋却下令,从中挑选500名勇猛壮士,担任自己的宿卫。

当晚,星光灿烂。朱元璋蒙头大睡,原有的警卫全部换成这500人。灯火通明之中,这500人静听着朱元璋鼾声大起,相当感激。从此,全军死心塌地地冲锋陷阵,极大地扩充了朱元璋的实力,成为朱元璋夺取天下的基本力量。

汤和比朱元璋大3岁,是当年一起分吃那只小牛犊的小坏蛋之一。

汤和比朱元璋更早地投奔了红巾军,有一种说法认为,正是汤和写信给朱元璋,劝诱这个游方和尚也投奔了红巾军。当时,由于战功,汤和已经官居千户,大约相当于今天的县团级干部了,但他对朱元璋相当恭敬。史书记载说:朱元璋受到郭子兴的信任,从一个马弁迅速崛起为部帅后,军中诸将以同辈视之,没有人肯服低做小,唯独年龄与资历都胜过他的汤和,遵从他的约束与指挥。这使得朱元璋“甚悦之”,感觉特别愉快。

稍微用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上述故事和朱元璋参加红巾军之后的诸多故事,已经具备了古代江湖义气的全部要素和现代黑手党故事的一些最重要特点。朱元璋显然也具备了成为团伙老大的基本素质。

这些分吃过小牛犊肉,和后来在红巾军受过朱元璋恩惠的伙伴们,大多成为朱元璋武装集团中的重要战将,出生入死地跟着他打天下。

大明帝国建立后,他们全部成为帝国的开国元勋,享有崇高的荣誉、地位与待遇。比朱元璋小4岁的徐达,甚至成为这些武将中的首席功臣。最后,这些人除了早死的之外,只有中风后不停地淌口水的汤和,算是逃脱了洪武皇帝的毒手,其余无一善终。

而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无论如何,朱元璋的含生忘死、“有肉大家吃”的义气、才干及其对未来的预期,可能是相当多的好汉死心塌地跟着他的重要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历史典故:猎人海力布

全文共 1401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自治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民间故事。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热心帮助别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是把猎物分给大家,自己只留下很少的一份。大家都非常敬重他。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猎,忽然听见天空中有喊救命的声音。他抬头一看,一只老鹰抓着一条小白蛇正从头上飞过。他急忙搭箭开弓,对准老鹰射去。老鹰受了伤,丢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对小白蛇说:“可怜的小东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嘴里含着那颗宝石,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海力布想,珍宝倒不在乎,能听懂动物的话,对一个猎人来说,那太好了。他问小白蛇:“真有这样一颗宝石吗?”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您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海力布点点头,跟着小白蛇到了龙宫。老龙王十分感激海力布,要重重地酬谢他。老龙王把他领进宝库,让他自己挑选珍宝,爱什么就拿什么。海力布什么珍宝也不要,他对龙王说:“如果您真想给我一点儿东西作纪念,请把您含着的那颗宝石给我吧。”龙王低头想了一会儿,就把嘴里含的宝石吐出来,送给了海力布。

海力布临走的时候,小白蛇跟了出来,再三叮嘱他说:“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就会马上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海力布谢过小白蛇,就回家了。

海力布有了这颗宝石,打猎方便极了。他把宝石含在嘴里,就能听懂野禽野兽(shòu)说的话。哪座山上有什么动物,他全知道。从此以后,他每次打猎回来,分给大家的猎物更多了。

这样过了几年。有一天,海力布正在深山里打猎,忽然听见一群鸟在商量着什么。仔细一听,那只带头的鸟说:“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bēng)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很奇怪,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力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呀。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搬到很远的地方。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下起了倾(qīng)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朝历史人物典故介绍

全文共 1721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人的活动,历史学科是一门与“人”有关的学科,不同的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成长与经历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影响,他们的相关事迹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朝历史人物典故,欢迎阅读借鉴!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一:雍正对道教的丹药很感兴趣

雍正对道教修炼的丹药,非常感兴趣,在宫中蓄养道士为他炼丹。他亲自用朱笔书写密折数份,特谕一些地方心腹要员:"留心访问,深达修养性命之人或道士。如果能找到,一定要耐心开导,不可强迫,并相赠重金来安顿他的家人。对本人更要优礼荣待,迅速派车护送来京;朕有用处,一定要博问广访,竭力为朕寻找。"为了消除诸大臣的疑虑,他同时说"即使送来的人没有本领,朕也不怪罪。朕自有试用的方法。"诸大臣接到如此上谕,又怎敢怠慢,纷纷推荐道士进京。

这些道士之中,他赞赏的是紫阳真人,说他所著的《悟真篇》,阐明了金丹的真谛,堪称"神仙"。雍正还写过许多歌颂道士采药、炼丹、放鹤的诗句。在他的《御制诗集》中。就有这样一首描写炼丹的诗:"铅砂和药物,松柏绕云坛;炉运阴阳火,功兼内外丹。光芒冲斗耀,灵异卫龙蟠;自觉仙胎熟,天符降紫鸾。"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宫中炼丹图。

雍正服食丹药,除治病外,更重要的是补充元气的济丹,从不间断。他曾将济丹赏赐给心腹鄂尔泰和田文镜吃。说济丹是"经过精心炼制,不论寒热温凉,效果殊异,确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良药,尽管放胆服用,不必有所怀疑。"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仓促驾崩。雍正驾崩后只隔一天,即八月二十五日,新君乾隆就下谕旨,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人出宫,称他们是"市井无赖之徒,最好造谣出事"。并将所有炼丹原料清运出宫。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二:雍正治理乱收费

滥设名目,强收杂费,这是历朝贪官污吏惯用的发财之道,清朝尤其严重。清世宗雍正帝把禁绝地方官员乱收杂费作为治吏安民的内容之一,倾力整顿,颇见成效。

地方杂费有不少是相沿成习的。如奉天府,老百姓做生意的时候如果有车辆进出,就要到奉天府衙门领取照票,边门验票放行,小车一辆收银十六钱,大车一辆收银三十二钱,每年都收两千两左右,此项银两均被府尹、书吏、经历司查验等官员分掉。另外,有猪羊贩卖进出也要按照每口三钱收费。由于官吏的勒索,致使边口地带物价腾贵。

此事被巡察奉天的御史释迦保查实之后奏报给了朝廷,雍正帝立即下令严行查禁。奉天府府尹杨超曾遵奉谕旨,立即将车辆及猪羊收费项目尽行革除,不许再索取分文,雍正帝夸赞他办理得"非常及时,应该表彰"。在许多地方,给官员送礼长期盛行,如到任礼、端午礼、生日礼、阅城礼、盘库礼等等,不胜枚举,这些东西上司一但收受,属员势必加征税课于人民,并且日后遇有请托便难拒绝,危害极大。在雍正帝的谕令下,各地规礼尽被裁革。

清朝历史人物典故篇三:雍正立储的新办法

因为有感于争储斗争的残酷,雍正即位后首先做的事,便是想出一个立储的新法子。一天,他召集五大臣及满汉文武官员去乾清宫商议hx事。他坐在龙椅上,对众大臣说:"父皇在世时,曾立二阿哥为太子,后来废而又立,立而又废。父皇晚年,常为此闷闷不乐。朕想到,立储乃国家大计,不立不好,明立又不好,你们有何妙策?"大臣们面面相觑,半晌,齐声奏道:"臣等愚昧,凭圣上意愿定夺便是!"雍正帝又说道:"朕以为,立皇太子与一般政事不同。一般政治须劳大臣们一起商量而定,立太子的事,做君王的理应独断专行。譬如朕目下有好几个皇子,倘让众大臣议定,则众口必不一致,让朕难以定夺。何况,明立太子,免不了兄弟争夺,惹出祸端,因此朕再三筹划,想出了一个变通法子,朕私下拟定皇储为谁,写在诏书上,密封收进匣内。"说到这里,雍正帝把头向上一抬,手朝上面一指,说,"匣子就安放在这块正大光明匾额的后面。你们说这样可好?"大臣们一听,异口同声回答道:"皇上思虑如此周详,臣下岂有异议?"当下,雍正帝便命众大臣退出殿去,只留下事务大臣在内,他亲手密书皇太子的名字,封藏在匣内,又命侍卫攀缘木梯而上,把这锦匣安放在匾额后面。从此以后,代代清帝都照雍正的做法,把皇太子名字藏在"正大光明"的匾额后面,于是清帝传位才避免了宫廷内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631 字

+ 加入清单

永乐迁都又称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指明成祖朱棣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往北京,是具有中国历史重大意义的事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阅读!

朱棣在南京做皇帝,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的军事与政治根据地北平。当年,他就改北平为北京,作为陪都,并着手迁都北京的工作。

北京在辽和金代都做过都城,元代称为大都,更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虽然在元朝末年,北京城市受到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但是北京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性却更突出了。当时,威胁明朝安全的主要力量,仍然来自退守到关外的元朝残余势力,他们一直想打回北京,复辟元朝。将明朝的京城迁到北京,将能更有效地组织力量,抵抗元朝残余势力的侵犯。明成祖就曾多次从北京出发,征讨瓦剌等蒙古贵族。

明成祖在北京镇守过二十多年,既熟悉那里的一切,又有盘根错节的势力和深厚的感情,建都北京,自然更能巩固他的统治。

早在永乐元年以后,明成祖就多次命令将江苏、浙江、山西等九省大批富足的居民迁到北京;又在昌平营建他的陵墓。

公元1416年,他命令文武大臣讨论营建北京城的方案。第二年,任命泰宁侯陈为营建北京的总指挥,前后从全国各地招来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的民,还有难以计数的军队。建城所需材料来自全国各地。百年以上的珍贵木材,是从湖广、四川、贵州等地采伐,经过千山万水运送到北京的;城砖与墙砖,则在山东日夜烧制;宫内铺地的“金砖”(大方砖),则烧制于苏州。

营建北京,主要是建设宫城(紫禁城)和皇城(包括祭坛和官署)。明代的紫禁城建在元代皇宫大内的旧址,但略向南移,南北方向上则扩大了许多,长九百六十米,东西宽七百六十米。周围城墙高十多米,在东西南北的正中分别有东华、西华、午、神武四座城门。午门南面是皇城的南门,称承天门,就是今天的******。皇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紫禁城中的宫殿分前后朝。前朝(外朝)有皇极、中极、建极三大殿,后朝有乾清宫、交泰殿、保宁宫三大殿。六座大殿都位于全城的中轴线上,布局非常严整。

营建北京的工程中,明成祖重用了一个能工巧匠蒯(kuǎi)祥。蒯祥是苏州人,出身于木工世家。他父亲主持过南京城宫殿木工活的制作。蒯祥也学得一手好手艺,建房造屋,估计尺寸,量度长短,布置间架结构,与设计不差分毫。他还精通泥、石、漆、竹等手艺。据说,他能够双手各拿一支笔,同时画两条龙。画成后,两条龙龙身可以完全重合在一起。

蒯祥隶属于工部管辖。紫禁城开始修建后,他被明成祖召到北京,担任“营缮所丞”(负责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紫禁城的布局,多出于他的巧妙设计。他还常常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据说,有一次,一个木工锯皇极殿宫门门槛时,不小心将木料锯短了一尺。这根木料是缅甸进贡的珍贵巨木,这个工匠立即面临杀身之祸,吓得没了主意。蒯祥来看后,端详了一会,说:“没有关系,可以补救。”他让闯了祸的木工将木料的另一头也锯短一尺。那木工却不敢下手。蒯祥便接过锯来就锯。锯完,按尺寸另外雕刻了两个口中含珠的龙头,用活动头装到锯短了的门槛上。再把门槛安装到门上,尺寸完全吻合,而且便于拆卸。这种装置,被称为“金刚腿”。

还有一次,宫殿上梁时,一端的头怎么也投不准,在场的工匠毫无办法,又请蒯祥来解决。他爬到梁上,看准位置,猛一斧头,两根梁木就服服帖帖地吻合到一起了。蒯祥因此被人称为“蒯鲁班”。他后来做到工部尚书(负责建筑、制作的最高长官)。直到明天顺年间,明朝宫廷内的所有营缮、建筑,都还由他负责。

经过多年的修建,北京宫城与皇城终于基本建成。明成祖于公元1420年,正式将京城迁往北京。原京城应天府,改为南京,作为副都。

明成祖在北京,还让他的大臣姚广孝为他建造了两口青铜巨钟。人们推测,这是因为明成祖在“靖难”之役中屠杀过的人太多,心里恐惧,而希望建造这样两座充满法力的大钟,来保佑他的心灵的平安。这两座大钟,现在还剩一口,重四百多公斤,高七米,外径三米三,上面铸满二十多万字的经文,成了北京的传世珍宝。

[有关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历史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闭月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于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在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于秋波,报董卓于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闭月”,是貂婵的代称。

她是三国时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能歌善舞,很受王允的宠爱。当时,董卓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们敢怒而敢言。王允每天闷闷不乐,茶不饮,饭不进。貂婵很为主人优愁。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在后花园烧香跪地,为主人祈祷,“月亮啊月亮,你虽清白如洗,可哪知我们老爷心中的烦恼!苍天啊苍天,你虽那样深邃,却难容我们老爷如火如焚的心情。我是老爷的婢女,愿为国为民,万死不辞。”赶巧,王允也来花园散心。顿时,他感情激动,赶忙走上前去将貂婵扶起。王允说:“你能为我分忧,我忧在何处,你知道吗?”“知道,大人。”“那你时哲我讨国贼,杀董卓吗?” “只要大人信得过奴婢,奴婢拐肝脑涂地。”王允听罢,两手一合,当即给貂婢一拜。从此、便和貂婵以父女相称。一年多以后,王允先将其女许给董卓,后又许给吕布。董、吕二人争风吃醋,发生火并,董卓被杀。这就是王允巧使连环计,一女二聘杀国贼。 那么貂婵怎么叫“闭月”呢? 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这时正好王允瞧见。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宋太宗即位后,因其深知创业的艰难,故生活非常俭朴,甚至禁止在皇宫之中使用金银做装饰品。他也很能够体会百姓的甘苦,处处为百姓、为社稷着想。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冷,鹅毛大雪下起来没完没了。宋太宗在屋子里,身上披着狐狸皮外套,仍然觉得浑身发冷,宫外更是天寒地冻。太宗命人端来取暖的火盆,奉上温热的美酒。他烤着火,品尝着美酒,忽然看到院中树上的枯枝随着寒风,被吹落到了地上。他心中不禁一动,暗想:这么寒冷的天气,汴梁城中的百姓,有许多缺柴少米的,他们的日子要怎么过呢?

想到这里,他马上下令召府尹进宫,他对府尹说:“如今天寒地冻,城中那些缺衣少食的百姓如何受得了?你马上带些衣食和木炭去城中走走看看,帮助那些无法过冬的人们,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府尹领旨,带领衙役,备好衣食和木炭,给有困难的人家都留下足够的东西。受到救助的百姓感激万分,于是,便有了“雪中送炭”的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