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经典的人生哲理故事:可怕的虚假安全【最新20篇】

浏览

2834

作文

1000

角色哲理故事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带的景色在全国出了名,尤其到了我们村,满地乱跑的猴子会让你喜不自禁。我就是这“猴乡”里的一个摄影师,靠着照相机发了笔小小的猴财。

这天,来了拨西装革履的人,一看就很有脸面。他们要在我这儿集体留个影。

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把椅子,当然少不了每人一只猴子,姿势由他们选。“西装”们先是让猴子站在肩上,但很快否定了;然后又有人把猴子抱在怀里,也遭到一致反对……不过时间不长,他们就达成了共识。

我按下快门,照片从相机上端吐了出来。“西装”们拿过照片欣赏,他们看到几个很有脸面的人,端坐在椅子上,前面匍匐着一排战战兢兢的猴子……

“西装”们很满意,昂首阔步走了。

不多久,又来了一拨人,抽着劣质纸烟,挽着皱巴巴的裤腿,一看就是群外地民工。

他们围着猴子转了半天,终于决定“集资”留一张影。

同样,我给他们每人一把椅子和一只猴子,姿势由他们定。他们和“西装”们差不多,或让猴子站在肩上,或把猴子抱在怀里,但都觉得别扭……终于,他们找到了最完美的姿势。

我把照片递给他们,他们争抢着,笑得前仰后合———照片上,几只猴子神气地端坐在椅子上,前面,蹲着一排怯生生的民工……

老远,我还听到他们开心的笑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挑剔的顾客哲理故事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19世纪初,鲍里斯在巴黎开了一家餐厅。一天,有个喜欢刁难别人的富翁来到这里,他想要吃一份土豆。

当时,土豆刚从秘鲁引进法国,还算是比较稀罕的食物,为了不浪费土豆,人们一般都选择整个煮熟了咬着吃。不过,这个富翁要求:“我不要整个咬着吃,我希望吃的时候自己更像一个绅士!”鲍里斯就把刨了皮的土豆切成一片一片,但是富翁仍是不满意,认为太厚了。

鮑里斯只能重新切了两个土豆,这一次他把土豆切得很薄很薄,就像是纸片一样,富翁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让鲍里斯把土豆煮熟,但是煮熟之后,富翁又抱怨说:“不行,煮得这么软,都变成土豆糊了,我怎么吃?”

怎样才能让土豆又薄又硬呢?鲍里斯终于想到了办法,他重新切了一份土豆片,不过这次他没有放到水里去煮,而是放到油里去炸,炸好后又撒上了胡椒和盐巴。端上桌以后,富翁终于满意地点点头说:“这真是一个不错的吃法,味道也很好!”鲍里斯非常高兴,接着,他对着那份一碰就糊的土豆又思考了起来,这种土豆能不能有别的吃法呢?鲍里斯想了想,干脆全部捣成糊状,加上调料后,味道居然非常不错。

从此,鲍里斯的餐厅里多了这两道土豆招牌菜:炸薯片和土豆泥,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客人。

不要抱怨别人对你太苛刻,其实这正是一次历练的好机会,懂得把握这种机会的人,往往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动物哲理故事及感悟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个人饲养着山羊和驴子。主人总是给驴子喂充足的饲料,嫉妒心很重的山羊便对驴子说,你一会儿要推磨,一会儿又要驮沉重的货物,十分辛苦,不如装病,摔倒在地上,便可以得到休息。驴子听从了山羊的劝告,摔得遍体鳞伤。主人请来医生,为它治疗。医生说要将山羊的心肺熬汤作药给它喝,才可以治好。于是,主人马上杀掉山羊去为驴子治病。

感悟

为一己私利而出卖、陷害他人的人向来是可耻的,为人所恨的,而出卖亲友的人就更是不会得到好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邱吉尔不仅仅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着名人物,而且就是英国历任首相的长寿者,他整整活了90岁,他长寿的秘诀之一就就是善于睡眠。

邱吉尔精力充沛,一向就是大干、酣睡。在其任职期间,正处第二次世界大战,局势极不稳定,瞬息万变,国事极其繁忙。他日理万机,每日睡眠时已精疲力尽,躺下便睡着,从不失眠。他常对记者说:“我每一天大约在半夜三点睡眠,上床时如释重负,睡得很香。”

早八点左右,邱吉尔醒来后,此时先就是躺在床上看看报纸、电报和其它急件,然后接见来访者,向各部和参谋委员会口授命令、指示,直到中午才起床。邱吉尔在说长寿经验时说:“如果有地方坐着,我绝不站着,如果有可能躺着,我决不坐着。”

邱吉尔每一天还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午睡,以便养精蓄锐,使晚上精神充沛。他常常向周围的人们宣传午休的好处,劝他们向自己学习。因而效法他的很多,据说美国总统肯尼迪、里根等就曾模仿过他的午睡方法。

除此之外,邱吉尔还十分喜爱户外,常常在午睡前后和晚饭前后骑马、打棒球、画画、观赏动植物,有时还砌一会墙,做到动静结合、劳逸结合。

哲理:能让内心持续宁静的人,才就是最有力量的人。“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一个人心浮气躁时,方寸已乱,必然会导致举止失常,进退无据,会失去正确的决定力。反之,心静神定,泰然自若,你便听不到外界的喧嚣和嘈杂,为人处世就不会失于轻率。每临大事有静气,方为大家风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国王的问题的趣味哲理故事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西班牙曾有位叫彼得罗一世的国王,他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正义的象征。这天彼得罗一世宣布他将公开选拔法官。

三个人毛遂自荐,一个是宫廷的贵族,一个是曾经陪伴国王南征北战的勇敢的武士,还有一个是普通的教师。在宫廷人员和三个候选人的陪伴下,国王离开王宫,率领众人来到池塘边。池塘上漂浮着几个橙子。

“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国王问贵族。贵族走到池塘边,开始点数。

“一共是6个,陛下。”

国王没有表态,继续问武士同样的问题:“池塘上一共漂着几个橙子啊?”

“我也看到了6个,陛下!”武士甚至没有走近池塘就直接回答了国王的问题。

国王没有说话。

“池塘里有多少个橙子啊?”他最后问教师。

教师什么也没有说,径直走近池塘,脱掉鞋子,进到水里,把橙子拿出。

“陛下,一共是3个橙子!因为它们都被从中间切开了。”

“你知道如何执法,”国王说,“在得出最后的结论之前,应该证明,并不是所有我们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妄加评判。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个农夫,他在路上捡到了一个苹果。他把苹果给了孩子吃,然后把里面的种子取出来种到了山上。第二年,山上就长出了几棵苹果树。

农夫辛勤打理着几棵果树。几年后,果树长大了,还长出了很多红红的大苹果,镇上的一个果商听说后,就跑到山上来,要出10两银子买下树上的所有苹果。这10两银子足以满足农夫半年的开销了,但就在这时,天边飞来一群喜鹊,它们停在果园边的大树上,然后一只带头的喜鹊飞过来对农夫说:“好心人,我们从很远的地方飞来,我们都快要饿死了,你的苹果能给我们吃吗?”

农夫很心疼这些饿肚子的喜鹊,就对它们点点头,然后他对那个果商说:“我不卖了,你回去吧,我把苹果给它们吃。”喜鹊们纷纷落到了果树上吃起了苹果,那个果商也只能无趣地离开了。很快,喜鹊们就把苹果吃得一个不剩了,然后它们向农夫告别,继续往远处飞去了。人们知道这件事以后,都笑他是一个大笨蛋,如果把苹果卖给果商不就能赚到10两银子了吗?把果子都给了喜鹊们吃,就连一个铜板也赚不到了。但不管别人怎么说,农夫的心里却很高兴,因为他让那么多喜鹊吃饱了肚子,救了那么多喜鹊的命。

第二年春天,农夫去山上给果树除草,发现地里密密麻麻地长出了一大片小果苗。农夫又惊又喜,他想了想才明白了过来,是喜鹊们吃苹果时掉落在地上的种子发芽了。他连忙把果苗分散移栽了开来,种遍了整个山头,又过了几年,这整座山都成了一座果园,农夫成了为这座大果园的主人。他的生活也慢慢富足了起来,孩子们的未来也有指望了!

所有人都称赞他是一个幸运的人,他竟然遇上了这样一群神鸟,吃了他的苹果却还给了他一座大果山。但是这个农夫自己知道,自己遇上的并不是什么神鸟,给他大果山的也不是那些喜鹊,而是他自己,是他自己的善良让他收获到了这片果园。因为,如果他当时为了钱财而选择了把苹果卖给果农们,那么他也就不会得到这片果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两个禅师的哲理故事_1000字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一天晚上散步归来,看见小偷光顾自己的茅舍,但找不到任何财物,便脱下自己的外衣,站在门口等待小偷出来,他怕惊动了小偷。

小偷出来遇到禅师,正感到惊愕之时,禅师说:“我的朋友,你走大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深了,带上这件衣服避寒吧!”

说着,就把衣服披到小偷身上,小偷满脸羞愧,低着头溜走了。

禅师望着小偷的背影消失在山林之中,不禁感慨地说“可怜的人!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照亮他下山的路。”

第二天,禅师在温暖阳光的抚摸下睁开眼睛时,看到他披在小偷身上的外衣被整齐地叠好,放在门口,禅师高兴地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还有一则可以称得上异曲同工的小故事:在仙崖禅师的禅院中,有一个贪玩的学僧,他耐不住寺院的寂寞,常常在傍晚时分偷偷溜到后院高墙下,架起一张高脚凳,翻墙出去玩耍。

仙崖禅师发现后,没有惊动任何人。一次,学僧又翻墙出去了,仙崖禅师随后将凳子搬到一边,自己坐在墙下,等那学僧归来。夜深人静,学僧兴尽归来,不知墙下的凳子已被搬走,从墙上翻下时,感觉到脚下的凳子变软了,下来一看,原来是踩在仙崖禅师肩上,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跪在地上不敢言语。仙崖禅师把他拉起,并安慰道:“夜深露重,小心着凉,快回禅房休息吧!”

学僧回房之后,心中忐忑不安,夜不能寐,担心禅师会当着所有学僧的面惩处自己。但事情一天天过去,禅师从来不提此事,更无他人知晓。学僧深感惭愧,从此再也没有私自外出,而是潜心修行,终成一代名僧。

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样处置这两件事?我想,在第一个小故事里,一般人都会和小偷搏斗,或大喊捉贼;在第二个小故事里,一般人都会在众僧面前曝学僧的光,然后罚其面壁思过。

这样做的结果又会怎样呢?我想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在第一个故事里,小偷把禅师打伤或杀死,也可能是禅师将小偷打伤,但小偷日后对禅师进行报复;在第二个小故事里,学僧被罚后,觉得非常丢脸,心中闷闷不乐,无心修行,最终只能成为一名庸僧,或卷起包袱走人,还俗去了。

但两位禅师处事不同凡人,却以自己宽阔的胸襟,大智大慧地挽救了一个浪子,成就了一个名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了错误的人以沉默的宽容态度待之,是无声胜有声的最好教育方式。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宽容待人,如春风化雨,滋润万物,宽容是金,宽容的力量是无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可资助的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

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选定人,作为他资助的对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样复杂?不如来个快捷方式,譬如通过“希望工程”或者“春蕾计划”,干净利落地了却一桩心愿,岂不是更好?

老人摇摇头说:“我的血汗钱只给予那些配得到它的孩子。”哪些孩子才有资格得到资助?是那些家庭贫困的孩子,还是优秀生亦或是特长生?谁也不知道老人心里的答案。

名单很快就到了老人手里。老人让家人买来了许多书,有《泰戈尔诗集》《纪伯伦诗集》《十万个为什么》等等,分门别类地包装好,准备寄给名单上的孩子。家人面面相觑:这样微薄的赠予是不是太寒碜了?家人断定书中自有“黄金屋”。可翻来覆去也没有找到夹在书中的纸钞。只是,在书的第一页看到了老人的亲笔:赠给品学兼优的学生×××,落款处是老人的住址、姓名、电话和电子信箱。

家人大惑不解,却也不愿忤逆老人的旨意,只好替他一一寄出那些书。

夕晖来去匆匆,老人常常对着电话发呆,又莫名其妙地唉声叹气。从黄叶凋零到瑞雪飘飞,谁也猜不透老人所为何事。

终于读懂老人的心,缘于新年的一张贺卡。它很普通,上面写着:感谢您给我寄来的书,虽然我不认识您,但我会记着您。祝您新年快乐!没想到老人竟然兴奋地大呼小叫:“有回音了,有回音了,终于找到一个可资助的孩子了。”

家人恍然大悟,终于明白老人这些日子郁郁寡欢的原因,他寄出去的书原来是块儿“试金石”,只有心存感激的人才会有资格得到他的资助。

老人说:土地失去水分的滋润会变成沙漠,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得荒芜,不知感恩的人,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纵使给他阳光,日后也不会散发出自身的温暖,且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幽默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外地的表妹和表妹夫小马来我家做客,准备晚饭时,表妹俯在我耳边说:“姐,小马是个大胃王,你晚饭可要多准备点儿!”我一听连连点头。

吃饭时,我发现表妹所言非虚,小马竟然一口气吞了两大盘饺子,之后又毫不含糊地啃了两个鸡腿和八个鸡爪子,喝了两瓶啤酒。看他吃完饭进了卧室,我担心地对表妹说:“这么吃会不会撑坏肚子啊,晚上他要是胃不舒服了,你就来找我拿消化药!”

晚上十一点多,正在书房上网的我果然听见客厅有动静,开门一看,表妹和小马竟然都起来了。看着小马一脸尴尬地摸着肚子,我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儿,急忙转身奔向厨房说:“我这就去拿水和消化药,不行咱们上医院!”谁知表妹一把拉住我说:“姐,不用找消化药!”我指了一下小马着急地说:“不找消化药怎么行啊,没看他都难受得团团转了!”没想到表妹不好意思地说:“姐,其实小马是饿得团团转了,他晚饭没有吃饱,想问你家有没有方便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受伤南瓜哲理故事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周国海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哥哥叫大明,弟弟叫小明。两人今年读初三,成绩都很好。

可周国海不光要抚养两个儿子,还要照顾长年躺在病床上的妻子,就是送一个儿子上高中和大学都吃力,同时送两个,他连想都不敢想。没办法,周国海准备让一个儿子休学。

让哪个儿子休学呢?周国海是种地的,他觉得培养儿子就像种瓜种豆一样,应该留壮苗,舍弱苗,才有好收成。大明从小就有一条腿残疾了,怎么培养,恐怕也成不了顶梁柱。周国海很想让他休学,可看着大明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好几次话到嘴边,都说不出来。

这天晚上,周国海又在为让哪个儿子休学的事难以入眠。病恹恹的妻子说:“你干脆让两个孩子种南瓜吧,谁种出的南瓜大,就让谁上高中。”

周国海觉得妻子的主意不错,第二天,他就给每个儿子一粒南瓜籽,让他们比赛种瓜:谁种出的南瓜大,将来就可以上高中,读大学;谁种出的南瓜小,那初中毕业后,就不要再上学了。

两个儿子都想上高中、读大学,拿到南瓜籽就立刻忙活起来。大明在屋后堆了一个土堆,小明在屋前也堆了一个土堆。几天后,两个土堆里都冒出了一棵南瓜苗。

周国海一有空就去看两个儿子种的南瓜,他希望小明的南瓜能压倒大明的南瓜,可不知怎的,大明的南瓜不但长得比小明的快,藤叶也长得比小明的粗壮。小明的南瓜刚结出一个花蕾,大明的南瓜就已经开花了。照这样下去,周国海就要送大明读高中,让小明休学了。

周国海越想越不是滋味,有一天,他鬼使神差地抬起腿,在大明的南瓜上踩了一脚。这一脚踩得太重了,拇指粗的藤茎裂成几瓣,瓜苗歪在一边,就像大明那条残疾的腿。

傍晚,大明放学回来,照例到屋后去看南瓜,发现瓜藤都快被踩断了,不禁放声大哭起来。周国海闻声赶来,大明不知道南瓜是被父亲踩的,他扑到父亲怀里,哭得更伤心了。周国海愧疚地拍着儿子的肩膀,一个劲地安慰他。大明擦了一把眼泪,说:“爸,我一定要把那家伙查出来。”

第二天早上,大明居然不去上学,在房前屋后查找踪迹,时不时蹲下身子仔细辨认,活像一个小侦探。周国海生怕儿子查到自己头上,就催他快去上学。

过了几天,周国海发现,大明的南瓜被踩了一脚后,虽然没有死,但长势远远不如小明的南瓜了。周国海松了口气,此后再也不到屋后去看大明的南瓜了。

而小明一直精心照料屋前的那棵南瓜,周国海也偷偷帮他忙。可不知怎的,小明的南瓜虽然越长越茂盛,但结出的瓜总是长到拳头那么大就烂掉了,直到藤叶转黄时,才好不容易结成一个小南瓜。

这时候,大明和小明已经初中毕业,双双考上了高中。按照当初的约定,谁种出的南瓜大,谁才能上高中。

小明小心翼翼地把那个小南瓜摘下来,让父亲过秤。周国海边称南瓜边说:“大明,快过来看看,你弟弟的南瓜刚好8斤重。”

大明无精打采地说:“不用看了,你说多重就多重。”

周国海放下秤,问大明的南瓜呢,叫他也拿来称一称。大明说:“我的瓜藤被踩成那样,能活下来就不错了,哪还有什么南瓜?”

过了个暑假,小明就到县城读高中去了,大明则跟着父亲下地干活。周国海发现,大明干完活后,还常常跑到屋后去看他的南瓜。周国海莫名其妙地问:“你那棵南瓜又没有结瓜,有什么好看的?”大明不冷不热地回答:“我就看看。”

还是女人细心,一天晚上,大明的母亲跟丈夫说:“大明肯定有什么心事,可别憋出什么病来。明天你悄悄跟他到屋后去看看吧。”

第二天一早,周国海见大明又一瘸一拐地向屋后走去,便悄悄地跟着儿子来到屋后,他钻进草丛一看,顿时傻眼了:草丛里竟藏着一个巨大的南瓜,最少有60斤重。大明坐在地上,手里拿着小刀,正全神贯注地在南瓜上刻着什么。

周国海吃惊地问:“大明,你种出这么大的南瓜,怎么不跟爸爸说?”

大明一边在南瓜上刻字,一边说:“爸爸,我知道你不想让我读高中,所以懒得让你知道这个大南瓜。”

周国海不好意思地问:“你怎么知道我不想让你读高中?”大明轻轻地说:“你……踩了我的南瓜。”

周国海的脸一下子热辣辣的,他低下头,底气不足地否认:“你别乱猜。”

大明刻好了字,收起小刀说:“不是猜,是你留下的鞋印告诉我的。”

周国海尴尬极了,平生第一次感到没脸面对儿子。他没话找话地问:“你在南瓜上刻什么?”大明淡淡地说:“你自己过来看吧。”

周国海弯下腰,拨开杂草走过去,在儿子身边蹲下。他往南瓜上只看了一眼,泪水就夺眶而出,大明在南瓜上刻的是:我的大学!

大明第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他惶恐地说:“爸爸,你别哭,我知道家里困难,弟弟比我更适合读书。我不会为难你的,我只是……只是心里有点难受。”

周国海一把将大明抱在怀里,哽咽着说:“好孩子,爸爸一定送你读高中,上大学。”

两天后,周国海千方百计为大明借到了学费,亲自送他到县城读高中。注册时,周国海特意向一位生物老师请教:为什么小明种的南瓜,下的肥料那么足,藤叶长得那么茂盛,却只结出一个小南瓜,反倒是大明那棵受伤的瓜藤,结出了一个大南瓜?

生物老师风趣地说,种植南瓜,不但要有充足的肥料和水分,还要适当压制藤叶的生长,才能结出大南瓜。周国海踩的那一脚,歪打正着,恰好起到压制藤叶生长的作用。南瓜和人一样,娇生惯养是成不了大器的,吃点苦受点挫折,反而容易成材。

听了老师的话,周国海相信,大明总有一天会长成顶梁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哲理故事”和“人生哲理”的作文素材

全文共 312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素材包括有古、今、中、外四大类,写高考作文时如果能恰当分类组织文章结构,会让阅卷老师感觉你思维比较灵活、材料选取全面,为作文加分。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哲理诗·英语格言】“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nternity in a hour.”——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国学大家李叔同将之译为:“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处世类· 哲理类】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哲理类: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意为“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观察历史长河,可见朝代更迭原因主要在于帝王。

【哲理类:禅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这世间,何人不是把目光投向前方?何事不是将脚步迈向未来?或许,只有农人插秧,才是一步步往后退,退一步便向丰收的秋日靠近了一些。

【哲理类:幽默画家郑辛遥】1. 使你疲倦的不是前面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石子。2. 生命在于运动,资金在于流动,朋友在于走动。3. 使你发笑的,是滑稽。使你想了一想才笑的,是幽默。4. 你若能把“绊脚石”变成“垫脚石”,你就是生活中的强者。5. 一个愚蠢的人总是能找到一个更愚蠢的人来崇拜他。

【哲理·扬长避短:姚明说】#作文素材# “我就这样打篮球,出击的时候我不先出手,我要让你猜我将会做什么。对手如何反应会向我透露一些关于他的信息,他一定会显示他的强项,然后我就能据此没法回应。你得用自己感觉舒服的方式打球,或者用你比对手感觉会用的方式打球。”——姚明《胜者败论》

【选择·谋略·哲理类】三国著名谋士荀彧说:“夫事固有弃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权一时之势,不患本之不固可也。”——意为:“做事固然会有放弃一部分争取一部分的做法,但是放弃小利益换取大利益,可以;放弃危险之地争取安全之地,可以;作权益之计,不考虑根本利益的稳固也可以。”

【哲理类:蒙田妙语】当心灵激动时,如果没有目标,似乎也会迷失方向。…正如我们抬起手来想打人,如果击不中目标而打在空中,就会有明显的痛感。同样,如果想看到赏心悦目的景色,就不能让视线消失在茫茫的空间,而是要有一个目标。

【哲理·人生:快乐人生】我学会了去注视人间的一切美好,并试着给予回报,因为我虔诚地笃信美好。我这样做,有部分原因是想告诉别人我的感情,告诉他们:想想田间的百合,看看婴儿耳朵上的绒毛,在后院读读书,让阳光洒满你的脸颊。学着去快乐。假设你的人生处于癌症晚期,你的生活将充满喜悦和激情。

【人生类·哲理类:毕业前要做的几件事】“再多翻几本学校图书馆的书;多听几场在校园里才有的讲座;可能的话,邀请爸妈来参加你的毕业典礼;拜访你最尊敬的老师;认真准备答辩,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课堂作业。”——学校有毕业,人生却从未结业,奋斗无止境。

【哲理类:孔融《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去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竟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寢万事毕。”——人生在世有何虑,死去万事皆完毕。

【人生类·哲理类:商界奇才的人生格言】1.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安迪·格罗夫(你可能没听说过他,但你不定不会没听说过英特尔处理器,他是英特尔的第三任总裁)1982年,他说:“英特尔是美国电子业迎战日本电子业的最后希望所在。”——他说的很对!

【哲理类:带刺玫瑰】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久,其中一个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为什么呐?”。“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都有刺儿。”又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为什么呐”。“因为这里的每丛刺儿下都有花。”母亲听了沉思起来。

【哲理类:牛顿妙语】“把简单的事情考虑得很复杂,可以发现新领域;把复杂的现象看得很简单,可以发现新定律。”——同样是坐在苹果树下,带着一颗思维的大脑随时准备发现就会随时有新收获。

【励志类:逆风飞扬】一个小男孩在广场上放风筝,看到别人的风筝高高地飞在天空中,他的却怎么也飞不起来,他很着急,抱着风筝直想哭。一位老人走过来告诉他:放风筝时,只有逆着风放,才会顺利地放起来。——原来,大自然与人生也是如此之像,你顺风时只会一再跌落;逆着风奔跑,才会逆风飞扬。

【哲理类:内心的平静】戴尔· 卡耐基说:“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除了你自己,没有其他任何人和任何事物可以给你带来静。”

【哲理类:《没什么要紧》名言】1. “生活是一篇草稿 ,每个故事都是下一个故事的草稿,人们涂过来改过去,当弄得干干净净没有什么差错时就结束了。” 2. “必须幸福得无与伦比,才能忍受忧愁,幸福得无与伦比或者勇敢得无与伦比,而我,我并不算太勇敢,因此我非常非常不幸。”

【管理类·哲理类:管仲论治国】心之在体,君之位也;九窍之有职,官之分也,心处基道,九窍循理;嗜欲充益,目不见色,耳不闻声。故曰上离其道,下失其事。毋代马走,使尽其力;毋代鸟飞,使弊其羽翼;毋先物动,以观其则。动则失位,静乃自得。

【修养类·哲理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有个武士去问高僧白隐慧鹤:真的有天堂和地狱吗?白隐却问他:你是做什么的?武士说明身份。白隐说:你是武士?看你的样子跟乞丐没什么区别。武士噌的一声拔出剑来。白隐说:地狱之门由此打开。武士心中一震,猛然醒悟过来,收剑。白隐笑道:天堂之门由此打开。

【哲理类:乐与哀】《庄子·田子方》中记载孔子的话说:仲尼曰:“恶!可不察与!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翻译:孔子说:噢,不可不明察呀!悲哀莫大过心死,而身死还在其次。

【哲理·境界类:失之,得之】《吕氏春秋》有个故事:楚王到云梦泽打猎,却把弓丢了,随从们要去寻找,楚王说:楚人失之,楚人得之,不用找了。孔子听说这个事后,说:不如改成“人失之,人得之”。老子听说此后,说:不如改成“失之,得之”。——小故事,却把不同的境界展示得淋漓尽致。

【起床号:励志格言】 1.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 2. 努力把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俞敏洪 3. 生活本是痛苦,是思想和哲理使其升华。4. 千万不要因为走的太久,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5.为明天做准备的最好方法就是集中智慧和热忱,把今天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淡泊类·哲理类: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苏轼《观潮》——这是大文豪苏东坡在经过了宦海沉浮、几经贬谪之后,于弥留之际写给小儿子苏过的一首偈诗。大体意思是:“庐山美丽神秘的烟雨和钱塘江宏伟壮观的潮汐,很值得去观赏一番。无缘去观赏庐山的烟雨和钱塘江的潮汐,是会遗憾终身的。(我)终于亲临庐山、浙江,看到了蒙蒙烟雨、澎湃潮水,却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只觉庐山烟雨就是庐山烟雨,浙江潮水就是浙江潮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半人生哲理故事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半是个绝妙的字眼,玲珑万物,若是遇上了它,便得了份妙不可言的味。半窗梅影,正是那横窗的几段傲骨腰肢,惹得多少人痴迷;花半开,眸半启,顿时多了几分朦胧与含蓄;半空烟雨,藏一半于云霾之中,留一半在视野之内,不多不少,刚好对了感觉。

半,不宜过,不宜亏。半池绿萍,满了不免涨眼,少了就太过单薄了。酒意半,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是不会让自己酣醉的,但不也至于滴酒不沾。略略带着醉意,园子里提步花前,此时的花,不浓不艳,不卑不亢。醉意更浓了,让人分不清是酒是花。

如果你喜欢欣赏面容娇好的女子,不妨也选择侧脸相看。琵琶半遮,剩一份遐想,半羞如琴。完全正面,可一览无余,品赏的兴致却被瞬间压缩了。女子的侧脸则是足够凝视的了,精致,随意,一眼就可知其人,但是又不会有囫囵吞枣之感。

最恰当的爱,便是只给一半。爱,太多是溺爱,太少是吝爱。溺爱甚至超过宠惯,想着安排对方的一切,方方面面,妥妥帖帖。给爱的一方,事事操心;被爱的一端,空间全无,强烈的窒息之感。认识这样两个人,一位父母娇宠,在家从来无需伸手,父母不会差遣她,甚至在她动手的时候也会夺过她手中的活计。她找对象的事也是父母在忙碌,考虑男方的工作、家境等,甚至让她在家乡工作,图的是好照顾她。另一位则与她相反,因为家中子女过多,他很少能成为父母眼中的焦点。他们常说,想匀一匀,这匀便是“半”的状态了。

相思也是不宜越半的。相思太浓,深陷于此,便觉得苦了,泪毕竟伤身。相思,一半告知与他,一半自己咀嚼,别让对方听到你啜泣,那样他亦只能与你一同赔泪,别无他法,否则便可不受相思之痛。情在厚处,其实一句问候、一声叮咛便可退却相思,又何至于独噬相思,一个人为两地的愁苦埋单。相爱的人啊,何须苦罢自己,再去苦煞心上人。

有人说,爱情不是1+1=2,而是0。5+0。5=1。双方要各裁去自己的一半个性,方能完整结合。两个人各留一半,组成最恰当的甜蜜爱心,不可增不可减。

生活的状态难得的也便是这“半”了。半朴半闲之妻在侧,可厅堂宜厨房,想这半生岁月,真真足矣满矣。如若得有半山半水之境,即便抹了半生光阴又如何。

半,是一个适当的位置,不偏不差,如同一个巧合,刚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世音菩萨和普陀山道场哲理故事

全文共 2075 字

+ 加入清单

《法华经》说:“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声音,皆得解脱,以是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修行的是大悲行解脱法门,大悲是观世音菩萨特别的德行,所以被称为大悲观世音。观世音在中国又称做观音,有人认为是因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将“世”隐去,而变成观音的。

据说观世音菩萨现于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辅佐、西方三圣中的一尊,协助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使一切众生永远离苦恼,得安乐。观世音以大悲心观照世间众生,而现身说法,大悲救苦,成就了与佛平等的功德。观世音又摘长陀罗尼法门,为密教中具有极重要地位的菩萨。

“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音菩萨的信仰千百年来早已广泛流传。她是大乘佛教慈悲救世精神的体现。现在寺庙里的观音塑像,多数是披着白大髦的女子形象,叫白衣大士,有的塑着众多手臂和眼睛,叫千手千眼观世音;但也有长着胡子的纯粹男性形象,这也是根据佛经来的。佛经说观音可以随机应变,用种种化身来拯救众生,因此就有了种种不同名称和形象。如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白衣观音,阿么提观音、多罗观音、杨柳观音、水月观音、送子观音等等。特别是佛法传来我国并东传日本后,其显化事迹不胜枚举。从佛弟子的信仰普及为民间的信仰。“三十三观音”就是我国唐宋时代及日本民间信仰之观音集合而成。

在我国流传最广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罗尼》,简称《大悲咒》,由唐三藏法师不空所译。此咒共计八十四句,内除“娑啰娑啰”句为表示五浊恶世外,其余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萨。虽咒内同句甚多,然所代表的菩萨,则每句不同。《大悲咒》具有不可思议的殊胜功德,因此为一般佛教徒朝暮课诵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切法会更是必诵之咒。

关于观世音的来历,则众说纷纭。根据《悲华经》所载,观世音本来是转轮王的长子,名叫不煦,弟弟名叫尼摩。父子三人跟随释迎牟尼修行。释迎牟尼替他们分别易名,转轮王改称“阿弥陀佛”,长子不煦改称“观世音菩萨”,幼子改称“大势至菩萨”。

在我国民间最流行的则是妙善公主的故事。本来是北宋年间的传说,说春秋时代的楚庄王,有三位公主,第三位叫妙善,自小好佛茹素,无论父王如何逼迫,也不肯结婚,要削发为尼。楚庄王要她用剑自刎,但利剑断为千节,并未伤她分毫。楚庄王又派人闷死她,阎王却使她在普陀山附近池中的一朵莲花上复活,所以后来民间的观世音造像多数立于或坐于莲座上。后来,楚广王病重,要用亲人的手和眼入药始能得救。大女和二女躲避不救,只有妙善不假思索,挖下自己双眼,井叫人砍下自己双手,制药救父。妙善盲了双眼后便出家,经历多种磨难而得道,修成千手千眼的法相。这些民间传说的细节每个版本不同,与观世音本是男身的说法却都大异其趣。

通常在观音大士的塑像两边,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

“善财童子”,是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视财产如粪土,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善财童子历访五十三位名师,而进入佛界。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最后在普陀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为辅助观世音普度众生,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近侍。而许多佛教徒仅从字面上加以误解,以为“善财”一定是善于理财,又善于招财;作为“童子”,又以为妇女拜求他定能得生贵子。

“龙女”,佛经中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为了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

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的应化圣地,所以山上各寺以供奉观音菩萨为主。据佛教史籍记载,唐朝大中年间(公元847一859年),有一位印度高僧来此参拜,亲眼看到观音菩萨现身说法,并授以七色宝石,因此称普陀为观音显圣地。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僧慧铐到五台山参拜文殊道场,看见一尊观音大士圣像,清净庄严,想请回日本供养,又怕该寺当家不肯,于是就偷偷地将这尊圣像请走,随即买舟东渡,准备回国。当船驶到浙江定海舟山群岛新逻礁附近的时候,忽然海洋中涌现无数铁莲花(今称莲花洋),挡住航道,使船不能前进。如此一日三夜,船无法开出,只能绕着普陀山四周打转。慧鳄见此奇异,便跪在圣像前面忏悔说:“大士,弟子因菩萨圣像庄严,我国佛法未遍,圣像少见,所以想请圣像回国供养。如果因我是不予而取的,或是我国众生无缘供养,弟子就在此地建立精舍,供养圣像。”慧铐忏悔完毕,船就飞速驶到潮音洞边,安然停下。慧铐登山后,在潮音洞附近,找到一家渔民的茅舍,见舍主张翁说明来意。张翁欢喜异常,说:“菩萨愿意住在这个荒山孤岛,说明与我们太有缘了。就请师父和菩萨一并住在这里。我把房子让出来筑庵供奉菩萨,将全山民众招集起来参拜菩萨。”慧铐因此也就不回日本,在山筑庵安住。民众称此庵为“不肯去观音院”,慧铐成为普陀山第一代开山祖师。从此,普陀山就成为我国着名的观世音菩萨道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青蛙哲理故事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在做生物实验时,把一只青蛙放在装有沸水的杯子时,青蛙马上跳出来,但把一只青蛙放在另一个温水的杯子中,并慢慢加热至沸腾,青蛙刚开始时会很舒适地在杯中游来游去,直到它发现太热时,已失去力量跳不出来了。

感悟:

1 大环境的改变能决定你的成功与失败。大环境的改变有时是看不到的,我们必须时时注意,多学习,多警醒,并欢迎改变,才不至于太迟。

2 太舒适的大环境就是最危险的时刻。很习惯的生活方式,也许就是你最危险的生活方式。不断创新,打破旧有的模式,而且相信任何事物都有再改善的地方。

3 要能觉察到趋势的小改变,就必须"停下来"由不同角度来思考,而学习,是能发现改变的最佳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腊八粥的来历哲理故事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叫做悉达多·乔答摩———“悉达多”是他的父亲净饭王请人起的名字,意思是“成就一切”;“乔答摩”是姓氏。作为一个太子,悉达多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是相当优裕的。他受过良好的正规教育,还学会了骑马和射箭。但是,悉达多太子是一个非常善于思索的人,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使他困惑,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使他不满,人世间的生老病死使他苦恼,他终日忧愁烦闷,渐渐萌生了出家修行以寻求解脱的念头。净饭王察觉悉达多太子的打算以后极为担心,想尽一切办法打消儿子的出家之念。他为太子提供了尽可能舒适的生活条件,还给他娶来临国的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又在他的住处安置了许多年轻美貌的女子。然而,悉达多太子并没有因此沉迷与陶醉,反而越来越感到人生如幻、世事无常。耶输陀罗公主生子以后,他给儿子起的名字是“罗睺罗”,意思是“覆障”———悉达多太子叹息:儿子的出生,使自己身上又添加了一重障碍!终于,在公元前缘猿远年一个寂静的深夜,圆怨岁的悉达多太子毅然舍弃了王族生活,“逾城出家”了。他骑着一匹白马离开王城,在城外的一个树林里脱下了太子的华服,换上了黑色的粗布衣,按照古印度修行者的习俗剃去了头发和胡须,开始了艰辛的出家生活。

最初,悉达多太子四处访师求道,请教过当时不少著名的学者,还向两位极有名气的山洞隐居者学会了两种不同的禅定方法。不久,他感到修习禅定并没有使自己获得解脱,决定绝迹深涧,独修苦行。悉达多太子来到尼连禅那河畔的山林里,结草为庵,睡在鹿粪堆和牛粪堆上,并逐日缩减饮食,终至七天才吃一餐,而且每餐只有“一麻一米”(一粒野生的麻子和一粒米),历尽了艰辛。

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悉达多太子已经煎熬得形同槁木,瘦骨嶙峋,衰弱不堪,却仍然没有获得解脱!在这种情况下,悉达多太子决定放弃苦修。他艰难地走出树林,喝了牧女送的牛奶粥,又到尼连禅那河里洗去身上的积垢,逐渐恢复了体力。一个月以后,他拜谢了一直用牛奶粥供养自己的牧女,登上尼连禅那河西岸的伽耶山,挑选了一棵能遮阳蔽雨的大菩提树,在树下面坐了下来。经过七天七夜的冥思苦索,悉达多太子对于社会与人生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他终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纵欲的享乐生活是堕落,禁欲的苦行生活是痛苦,只有避开这两个极端,奉行不苦不乐的“中道”,才能获得清净之心,正确认识人生。他认为:世界是变化的,人生是无常的,“贪欲”、“激愤”和“愚痴”给人们造成了各种痛苦和烦恼,只有抛弃对于外在物质的追求,断除一切欲念,努力修行正道,才能跳出生死轮回,获得灵魂的解脱。就这样,在第七天的黎明,当太阳冉冉升起的时候,悉达多太子宣布自己“悟道成佛”了。这一天,是印度历的二月八日(相当于我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

由于悉达多太子是释迦族人,所以在他成佛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成道日”,是佛教的一个重大节日。由于释迦牟尼是喝牛奶粥才恢复体力的,所以后世佛教信众认为“粥”有极大的功德,每逢“佛成道日”,寺院里的僧尼们都要煮“佛粥”,纪念释迦牟尼结束苦修而重新进食。

当年,释迦牟尼喝的牛奶粥,是牛奶发酵而成的膏状物,与今天的酸奶类似。印度佛教煮的“佛粥”大多是“乳糜”———把米、粟等放在牛奶或马奶中煮成的粥。由于中原地区的古人没有喝牛奶的习惯,汉地寺院里的“佛粥”牛奶成分很少,多为糯米、枣果、菜蔬等,叫做“五味粥”或“七宝粥”。

后来,随着佛教在汉地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的传播,在家信徒也纷纷在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这一天煮粥。这个风气很快流传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哲理的小故事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马,本来自由自在的在山间撒野,渴了喝点山泉,累了就睡在地上晒太阳,无忧无虑。可是自从有了伯乐,马的命运就改变了,给它的头戴上笼辔,在它的背上置放鞍具,栓着它,马的死亡率已经是十之二三了,然后再逼着它运输东西,强迫它日行千里,在它的脚上钉上铁掌,马的死亡率就过半了。马本来就是毫无规矩毫无用处的动物,让它吸取日月之精化,天地之灵气,无用无为,还得以享尽天年,教化它,让它懂得礼法,反而害了它的生命。

人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规矩的约束下我们是否也丧失了本我,成天遵循别人制定的礼义,逼迫自己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有限的生命还剩下多少呢?

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鉴真和尚刚刚剃度循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芒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芒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芒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我是不是该为庙里节省些鞋子?”

住持一听明白了,微微一笑地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

寺前是一座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

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坦又硬,小僧哪能找到自己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今天我俩在这路上走一遭,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

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了,微笑着拍着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无言的美哲理故事_900字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一个傍晚,我们乘着一辆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往南端的菲律普岛赶。菲律普岛是澳洲著名的企鹅岛,我们去那儿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上的收音机里,我们知道,岛上正在举办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司机和导游是中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都显得忧心忡忡。因为根据估计,在我们到达企鹅岛之前约一个小时,这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就要结束。根据我们的经验,到时候,观众散场,会有成千上万辆的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因为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我们都担心会塞车,而真正可以看到企鹅归巢的时间只不过短短半小时,如果因塞车而耽误了时间,我们就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多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那可是一些特别爱炫耀自己车技的摩托车迷啊!他们戴着钢盔,一副耀武扬威的样子。

此时此刻,目力所及,从北往南开的车只有我们一辆,可是由南向北的却何止千辆!我们都紧张地盯着所有从对面来的车辆。然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双方的车子却依然行驶得非常顺畅。

我们终于开始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

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对称”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任何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我却渐渐地受到了一种感动,我多么希望同样的场景尽早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夜幕降临了,所有的车都打开了车灯,看着那来自对面一侧的流动的灯光,我感觉到了一种无言的美。我必须说,那是我平生所见过的最美丽的景观之一,它给我留下的印象,甚至要比后来我们如愿看到的场景——暮色之中,可爱的、憨态可掬的小企鹅从海浪里浮现出来,然后摇摇摆摆地踏上沙滩,一路追逐着回到沙丘巢穴还要深刻。因为,我从那条流淌的车灯之河中看到了规则之美、制度之美以及人性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禅的故事地狱与极乐人生哲理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地方长官去拜访白隐禅师,请示佛门常说的地狱与极乐是真实的呢?或是一种理想?并希望禅师能带他参观到真实的地狱与极乐。

白隐禅师立即用所能想象出的最恶毒的话辱骂他,使得这位长官十分惊讶。

刚开始时基于礼貌的关系,长官都没有回嘴。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并大喝:“你算什么禅师?简直是个狂妄无礼的家伙!”说着拿木棍就往禅师身上打去。

白隐跑到大殿木柱后,对着面露凶相,从后追赶的长官说:“你不是要我带你参观地狱吗?你看!这就是地狱!”

恢复自我的长官,觉察到自己的失态,急忙跪地道歉,请禅师原谅他的鲁莽。

白隐禅师道:“你看,这就是极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正能量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减压,快乐人生

一只小老鼠认为自己很渺小,总是自卑的羡慕别人。它看到放射着万丈光芒的太阳,便由衷的赞美太阳的伟大,太阳说:“乌云出来,你就看不见我了。”一会,乌云出来遮住了太阳。小老鼠又赞美乌云的伟大,乌云说:“风一来你就明白谁最伟大了。”一阵狂风吹过,云消雾散。小老鼠又情不自禁地赞美风的伟大,风却说:“你看前面那堵墙,我都吹不过呀!”小老鼠爬到墙边十分景仰的赞美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墙说:“你却能站在我的肩头,你自己才是最伟大的!”可见,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只要摆脱自卑和抑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对自己充满自信,就能轻松的棉队一切。个人看法:要想获得财富和幸福,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个性因素。简而言之,你希望生命中出现彩虹,就必须接受雨水的洗礼;你想获得人生的金子,就必须淘尽生活中的沙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周星驰的配音师是谁哲理故事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周星驰配音师是谁?

鹤立鸡群,人们都把视线聚焦在鹤身上,并非全是因为鹤的优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鹤的特别,鹤与鸡的不同,使鹤引人注目,卓尔不群。

自己独有的东西,也许它并不优秀,但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有一个孩子,他的声音特别尖,一到朗读课文,总能“博得”同学们一阵阵笑声。从小学到中学,他的那副尖嗓子被同学们一路“笑”了过来。

有一位配音大师,他包揽了周星驰的影视配音。

很多人认为,周星驰的影片大受观众的喜爱,有很大成分取决于配音演员那副怪异、夸张的腔调。

这位周星驰的配音演员就是石班瑜。然而,你知道那个因为一副怪嗓子而经常被同学取笑的孩子是谁吗?他就是石班瑜。

石班瑜坚持了自己的“腔调”,不因别人的取笑而放弃,始终去珍惜、利用和开发,终于发出了自己独特的声音,在影视界一“鸣”惊人。

只要坚持、利用、发挥好自己独有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一只惊艳的“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哲理故事:背包里的人生

全文共 191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女人的背包里都装着自己喜爱的、必须的、或者是隐私的生活品。因此,女人的包包也成了她们生活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是她们日常生活的某个缩影。

那是去年夏天的一个早晨,我和王雪坐在一辆飞驰的出租车上一路奔向郊外的一个公交车站——我们要去拿回王雪失而复得的小小背包。(背包是王雪在这天的公交早班车上睡着了丢的,刚刚有位大爷打电话说他拣到了。)车内,我看见王雪脸上刚刚接完电话的释然参杂着树影从车窗玻璃上不断飞过,但她已经放松下来的神情还是掩饰不住内心的焦急,她不停地向前探着头朝外面东张西望,还时不时地叹着气……

我和王雪是发小,我们情同姐妹无话不谈。可就有一样我十分不解,而且这个不解缠绕了多年后已经疲于搭理了。这个不解就是那个一会儿就能拿回来的小小背包,它在我不愿意理会它的时候又一次吸引着我,让我去猜想。

那个小包王雪背了好多年,它轻易不下身,也很少被打开,至少当着我的面没有敞开过拉链,有时还放在大一点的包里背着。我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猜测了好多次推翻了好多次,最后疲了,也就不去想了。虽然我满脑子猜疑,但出于对朋友的尊重,我还是从来没有问过她。现在,背包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拿到手了,我想:那里面的秘密就要曝光了。这样想着,心头好像有一丝丝小得意飘了过去。

……

拿到手的小包已经面目全非了。王雪极力用被撕破了的包体残片裹紧着里面的东西,她似乎还想要遮掩什么。此时,我有一种不被信任的挫伤感涌上心头…...

“别裹了,看看里面的东西少了没有,包不能用了,扔了吧!”

王雪的手停止了拉拽,从包的夹层中抽出几小摞叠的方方正正的白纸条,她把它们夹在裸露在包外的笔记本里,然后把小包扔掉了。说:“就把几百块钱丢了,别的东西都在,肯定是小偷拿完钱扔了,大爷捡到了……”

我看了一眼那个记事本,表皮已被岁月磨砺出黑色的晕迹,四周锯齿一样的毛边和王雪做事的精彩干练真是无法联系在一起。这时王雪端起肩膀又重重地放下随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咱们走一会儿再打车吧。”她说。我们并肩走在郊区的路上,彼此沉默不语,我知道我们此时中间隔着小背包的秘密,就像隔着一条无法趟过的河……路好像越走越长,空气也越来越稠密,有一种让人窒息的烦闷……大约走了十多分钟,我终于忍不住了:“你不觉得我们该说点儿什么吗?”王雪先怔了一下,然后很快顺势坐到了脚边的马路牙子上。我注意到她的眼神里有一股从心底溢渗出来的忧伤和无奈,往日的神采一下子无影无踪了。我也挨着她坐了下去,她顺手把笔记本递给了我说“不想给你看,但你还是看看吧!”

……

看着里面一张张的字条,我的心像被针扎穿了的气球,泄了气且从高空一点点往下坠落…..里面除了两张王雪亲笔写的金额共六万块钱的借条外,其余都是王雪的老公陈平欠别人的钱打的欠条,数目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总的金额大概有四五十万元。“为什么欠外面这么多钱?这些怎么在你手里?”我很不解地问。“我打的借条都是给他(陈平)看病做手术欠下的;他的欠条都是在外面吃喝嫖赌欠下的。这些都是我还了钱后撤回来的条子。”王雪的表情僵硬着,声音悠悠荡荡,从记忆的漆黑处飘来,但却没带有一点愤怒和责备。“那钱已经还了,留这些废纸干嘛?”。我穷追不舍地问。“这些东西就是我这些年来的真实生活,我想有朝一日我扛不住了、倒下了,陈平看到这些后会幡然醒悟,痛改前非,做个好人。那我这么多年来吃的苦受的委屈就不算白费。”王雪空洞枯干的目光盯着不远处,停止了祈告般的述说。

我无语了……此时我不是不想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为我刚才的小得意后悔,我撕开了王雪光鲜的表面,让她暴露了不愿示人的伤痕,我判断不出王雪向我诉说完之后是释放了还是更加沉重了。眼前呈现的张张字条和王雪这么多年来光彩靓丽的一面在我脑海里纠缠……她的百折不挠,他的吃苦耐劳,她的大胆睿智,他的文雅宽厚……都是我欣赏佩服和效仿学习的地方。她尊严高贵地生活在亲人朋友们中间,还用那个砖头大的背包几十年如一日地维护着陈平的尊严。我不知道她的肩是否已经伤痕累累,但我看得出:她仍在扛着!

翻开那个破旧的笔记本,娟秀的字迹撰写着她煎熬的岁月,点点墨迹释放着满腹的压抑,字里行间封存着不愿让人了解的伤痛……那个渺茫的希望本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木屋,却是王雪扛下去的力量……

打开我的手提包,把王雪的笔记本混放在我的化妆品堆里。我拉着王雪冰凉的手,坐上了一辆出租车,车子在返回市区的路上飞驰……

王雪把包扔掉了,可她把背包里的生活留了下来,我希望她把那些不堪的生活和回忆都埋藏在记忆的最深处,相信她的下一个包里装的一定不再是借条和破旧的笔记本,让它们永远定格在郊区的垃圾场里……王雪还会有新的背包,我希望她的下一个背包一定只装巧克力、口红和雨伞……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