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精选8篇 作文怎么写(推荐19篇)

盲目的欲望只会让矛盾丛生。小编收集了期待胜利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1102

作文

73

群众如何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发言稿

全文共 303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笔者系统地阅读了习近平同志撰写的《摆脱贫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部著作,很受教育,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摆脱贫困》是习近平同志的第一本个人著作。收录了他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自1988年9月至1990年5月的重要讲话、文章,共29篇,12.1万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本书主要摘编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6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任职期间所作的报告、讲话、文章和批示。《之江新语》是一部短论集。习近平同志当时任浙江省委书记。2003年2月至2007年3月,他为浙江日报头版的特色栏目“之江新语”撰写了232篇短评。2007年5月,这些短论由浙江人民出版社结集出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入了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还收入了他在各个时期的照片45幅。

这四部著作形成于不同时期,但都展现了习近平同志深刻的思想、坚定的立场、高超的韬略、渊博的学识、朴实的文风,是我们做好工作的重要精神资源和行动指南,值得一读再读、一学再学。

阅读习近平同志不同时期的文字,有一个深切感受,就是他担任总书记后提出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是和他在地方任职时的许多思想观点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因素。”

可以说,习近平同志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丰富的政治智慧、卓越的领导才能、勤勉的工作精神,除了组织的作用以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因,就是他个人不断的努力。阅读这四部著作,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他在每个时期、每个岗位,都时时刻刻从严要求自己,从不放松学习和实践,从不放松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本领。这对我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工作水平,努力成为习近平同志要求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提供了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要加强学习,坚守精神家园

学习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习近平同志对学习有许多精辟论述。比如,他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眼界和视野,那就难以增强本领,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他阐明了学习的内容,“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干部必须普遍掌握的工作制胜的看家本领”,“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这是领导干部开展工作要做的基本准备,也是很重要的政治素养”,“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科技、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知识,领导干部要结合工作需要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化、专业化水平”。

他指明了学习的方法和途径,“我们的学习应该是全面的、系统的、富有探索精神的,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中,习近平同志还引用学者王国维论治学的三种境界,来比喻理论学习的三种境界,强调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舍得付出、百折不挠,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

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历来对学习就极度重视。在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始终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绝不能以“工作太忙”为理由,放松自己的学习。如果天天忙于事务、不注意学习,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同志在接受外国媒体采访时说:“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同志在这么繁忙的工作状态下都还坚持读书学习,我们就更没有理由不学习了。所以,要真正把学习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境界要求,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读书和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也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取得好的效果。

要注重方法,提高工作水平

通读这四部著作,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无论是研究问题、还是开展工作,都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比如,在宁德时,他提倡“经济大合唱”,指出“一个地方的经济工作,上下左右要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部门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都是整体中的一个部分,不能独立于整体之外,也不能和其他部门割断关系”。

在浙江时,他强调“方法对头,事半功倍”,要善作善成、处理好部署与落实的关系,再接再厉、处理好坚持与深化的关系,统筹兼顾、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党的十八大以后,他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这些重要论述,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贯穿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仅部署了“过河”的任务,还指导如何解决“桥和船”的问题,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钥匙”。

我们学习习近平同志的著作,既要深入理解书中的思想、观点,又要着力把握书中体现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提高攻坚克难的能力,不断提升工作水平。一方面,要学好哲学,掌握规律,注重以全局视野、长远眼光看问题,注重一分为二看问题,注重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注重运用底线思维来分析问题,努力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注意总结,及时总结提炼工作中创造的新鲜经验,研究把握其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适当加以宣传推广,指导面上工作。

要清白做人,保持高尚操守

习近平同志指出:“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加强自我修养,是我们时刻要注意的人生重大课题。

在这四部著作中,习近平同志谆谆告诫干部,要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我们要从严要求自己,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踏实干事、清白做人。

要敬业乐业。对工作保持热情和激情,尽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不断增强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争创一流,力争优秀。

要力戒浮躁。要善于着眼于大局、立足于小事,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要认识到,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事,能够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做扎实,本身就是大本事。千万不能志大才疏、急功近利,不仅贻误工作,也害了自己。

要经常反省。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是促进自我进步的一种好方法。要经常对照党的纪律要求,查一查自己在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上的差距;对照工作上的先进典型,找一找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和薄弱环节。正视和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需要勇气,但这样做最主动、最见效。

要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包括“奢靡之风”在内的“四风”得到有力整治。要继续巩固好活动成果,从我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不奢华、不浪费、不攀比,从点滴细节中树立领导干部良好形象。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领导班子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3391 字

+ 加入清单

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是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础、是前提。

一、群众观点的精神不过时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问题凸显,许多干部往往感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软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不少领导干部一提到群众工作直摇头,连说“太难”。问他难在哪里,回答恐怕都是“群众不配合,群众不理解”,什么责任都推到群众身上。恐怕群众工作难,问题并不在群众,而是在于领导干部本身。实际上,在社会管理领域,过去行之有效的一些方法难以完全适应新变化,从根本上说就是没有坚持好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方法。实践总是在发展变化的,过去再有效的方法也不可能为一切变化提供现成的答案,关键就是要开动脑筋,把群众路线中包含的精神、精髓、原理、原则等等充分灵活运用于新的实际,创造出适应新形势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来。比如,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情况下,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如何增进干部群众之间的信任和社会共识?在各种利益博弈加剧的情况下,如何更好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在一些干部作风不实、行为失范的情况下,干部如何更好带领群众?如果不结合实际深入思考创新,这些问题的答案是不会自己跑出来的。

作为党的生命线,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方法。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只有坚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实现人民福祉,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群众观点的要求并不高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如果说一切为了群众讲的是目的,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那么一切依靠群众则讲的就是手段的问题,就是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的问题;这是因为:第一,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第二,一切为了群众,就必须对人民负责,善于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第三,一切依靠群众,首先要相信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要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的革命首创精神;一切依靠群众,既要反对命令主义,又要反对尾巴主义。第四,一切依靠群众,就应该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应该善于从群众的议论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针和政策。第五,一切依靠群众,必须在一切工作中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要在新形势下努力创造发动与组织群众的新方式、新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

新时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离不开坚实的群众基础。所以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工作中必须坚持的政治路线。

(一)、坚持“从群众中来”——正确认识和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使决策的每个环节都符合群众利益。

首先,要有正确认识群众利益的自觉性。随着改革的深化,大量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形成。我们必须正视不同社会主体的利益需求,在维护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好不同方面群众的实际利益。在作决策时,如果不能客观对待社会经济成份多样化的历史必然性,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体利益需求的差异性和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不能尽力满足不同社会主体的合理要求,就难以体现执政为民的本质,难以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工作就会陷入被动。

其次,要有及时发现群众需要的敏锐性。要改变过去“我提供什么,你享用什么”的领导方式,建立起“你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你享用什么”的领导方式和服务模式。要善于发现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最关心的

事情、最需要的决策,及时化解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满足群众的现实要求;要从经常性地征询群众对现行政策措施的意见中,了解群众的满意程度,调整决策思路,充实和完善决策内容,满足群众新的需求;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中,捕捉新的决策信息,以适度的超前决策,引导和开发群众潜在的需求。

再次,要有充分依靠群众民主决策的主动性。一切正确的决策和办法,归根结底只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工作中凡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必须交给群众讨论,请群众献计献策。同时,及时发现、总结、推广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新经验、新典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二),坚持“到群众中去”——用市场的、民主的、法制的办法解决经济社会中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利益。

首先,把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党委政府的有效服务结合起来,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现在,民营经济已经或正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对民间资本,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应当允许经营;凡是国有集体企业退出的领域,都应当鼓励进入;凡是给予外资企业的优惠政策,都应当同样给予民营企业,从而不断增加民营经济总量。

其次,把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与必要的行政配置结合起来,实现群众利益的最大化。毫无疑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人民群众对市场信息还不了解、对市场规则还不熟悉、对市场运作还不适应的情况下,如果继续沿袭计划体制的办法管理经济,绝对行不通;同时,如果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势必损害群众的根本利益。要通过双重力量的推动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过去那种农户各自为战、东奔西投的混乱局面逐步向合理的产业分工转变。

再次,把鼓励竞争与扶贫济困结合起来,谋求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铁定法则。但对基础差、底子薄、交通闭塞、人才匮乏的贫困落后地区,对缺乏经营头脑、没有技术专长、缺少资金的下岗职工和农村困难户,党委和政府有责任帮助他们逐步富裕起来,通过政策扶持、集中扶贫,送项目、传技术、帮资金、找出路,解决贫困地区和部分贫困人口温饱问题。

(三)、坚持“融入群众之中”——转换角色,恪尽职守,塑造忠实代表群众利益的决策者形象。

要使决策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决策主体融入群众之中是必要前提。首先,必须正确把握角色。应当明确,党委和政府与群众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完全平等的。领导行为只不过是联结这种关系的手段。融入群众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传统的“领导”角色转变为彻底的“服务”角色。只有沉下身心去了解群众对决策的需求心理、对已出台决策的评价反映、对未来决策走向的企盼,才能与群众一起平等协商,沟通内心世界,进而实现决策的完善与创新。

其次,必须忠实履行职责。把决策真正变成人民群众用来实现、维护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法宝。为此,一是要准确把握决策依据。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是决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二是要端正决策动机。是为谋求个人、小团体或某个组织利益而决策,还是为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而决策,是判断是否真正走群众路线的分水岭。决不能利用执政优势,去干那些利己主义的决策行为。三是保证决策落实。再好的决策产品,不能到达人民群众手中,就不能实现其价值。实现“货”畅其流,一要充分发挥党政组织在决策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防止和杜绝“截流”现象;二要高度重视基层组织、中介组织、群众组织等在决策产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重构决策产品流通网络;三要建立决策产品阻滞的应急处理机制,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依靠群众求胜利优秀发言稿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群众工作路线是我党发家和发展的传家宝,既有理论上的成熟,更有实践上的检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不管时代怎么变革,经济如何发展,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民本理念不能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否则,我们就会丢掉执政的土壤、丧失执政的根基。

“群众路线”不是纸上写写、嘴上说说、墙上挂挂的空洞理论,顾名思义是“路线”其要义重在走。基层干部是党直接面对群众的媒介和窗口,走“群众路线”的方向正不正、步伐稳不稳、路子宽不宽,关系着民心向背,左右着党群脉动。

党的群众路线没有捷径可走、技巧可挖,要保障不走样、不走调,基层干部急需提高三种“走”的能力。

必须提高走“服务路线”的能力,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为人民服务、使群众得利,基层干部要真心实意当人民群众的服务员,在涉及民生、民富、民难的问题上,切实做到“民困我解、民需我帮、民求我应”。

必须提高走“发动路线”的能力,党的所有工作和一切发展都需要群众参与,基层干部要发挥“宣传机”和“播种机”的作用,通过建立党群思想沟通和合理有序反映意见、建议的新平台,把群众组织和调动起来,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群众集体的意志。

必须提高走“倾听路线”的能力,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是改进党的领导、实现科学执政的最好助推剂,化解“老不信”需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怀揣包容之心,倾听不同意见,从牢骚话中找寻“表达意境”,从质疑声中听出“画外之音”,在抨击语里发现“诉求真意”,很多时候倾听是最好的沟通,退步是最大的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2251 字

+ 加入清单

正确理解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解决“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之关键所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这一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正确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不是空洞虚无的概念,是具体的,相对的。因工作岗位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群众的外延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群众就是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

为了谁?或许大家都明白——一切为了群众,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认为,如何“为”才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群众挂在嘴边,还是把群众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群众,还是甩开膀子为群众?其结果自然大相径庭。如果是蜻蜓点水,光把群众挂在嘴边而非心里,光喊破嗓子为群众,而对群众疾苦漠然视之,淡然处之,那就不可能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而是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水火关系。只有真正做到全心全意办实事,把群众装在心里,为了群众利益出发,甩开膀子干,干成事、干好事,并坚持到底才是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的,才能与群众血肉联系,把与群众的关系搞成鱼水关系,我们党的根基才能更为牢固。

再结合我的驻村工作谈谈。驻村一年,为了改善所驻村基础设施条件,进而改善群众生存环境,我和驻村工作同事风餐露宿搞调研,加班加点研究起草项目报告,跑断腿,磨破嘴,想方设法争取项目资金。移动机站修起来了,乡村公路拓宽排险了,自来水进家门了,彻底改变了老百姓通讯靠吼,交通靠走,吃水靠背的历史。虽然该村没有一个会讲汉语,但在这一年中,每见到老百姓远远的致以真诚而发自内心的微笑,甚或伸出那带着泥土或牛粪气息的手向我们热情挥舞时,我会不自觉的,感动的热泪盈眶,仅为了他们这种简单的理解和淳朴的热情。因为我知道,那双手真诚的眼、那双挥舞并传递着温暖、信任和肯定的手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理解和支持,就是对我们默默付出的最大肯定。我们的工作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只要你把老百姓放在心里,老百姓就会把你捧在手上。

依靠谁?——切依靠群众。群众中珍藏着智慧,蕴藏着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变革和前进的根本力量。只有依靠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诉求,理解群众疾苦,才能避免关起门来决策,闭着眼睛空谈,拍着胸脯表态。从群众中来,就是要在充分尊重和吸收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制定政策。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并把一切为了群众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愿意让我们依靠;也只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贴近群众生活,贴近群众愿望和诉求,贴近群众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密切与群众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中做到依靠群众,群众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靠。

我是谁?这是三个谁中的关键问题。只有真正把握好我是谁,才能解决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调整一下三个“谁”的语序,可能很有必要。我是谁?要解决的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问题,是如何摆正自己与人民青年站之间的位臵,端正工作态度的问题。如果连自己是谁都没有搞清楚,而去大谈为了谁,依靠谁,我个人认为,无论说得多漂亮,谈得多深刻,那也不过是空谈,甚至是无稽之谈。

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是公务员。共产党员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半心半意,更不是虚情假意。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众,了解群众,信任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自觉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愿望作为第一目标,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第一标准。共产党员的基本品质之一就是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但欲望使人堕落,野心使人疯狂,不排除个别人为了所谓的政治光环,政治前途,为达到某种目的,投机混进党组织,也不排除少数同志入党动机是纯洁的,但成为共产党员后,放松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造,腐化堕落,最终站在党,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因此,只有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不断锤炼党性,纯洁思想,提高修养,才能摆正位臵,认清自己,端正态度,也才能做到临财不贪,临色不乱,临危不惧。

我是谁,我是国家干部,是公务员。公务员,顾名思义,国家公共事务管理的公职人员,也可以理解为在国家机关行履行相应职责为社会公众服务的人员。国家赋予公务员一定的公权,是要公务员正确利用公权行使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能,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有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公平正义,促进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群众幸福安康,而绝不允许利用公权,凌驾于群众之上,耀武扬威,为所欲为。

总而言之,我是谁?——我是共产党员!我就应该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宗旨和使命,就应该摆正我和我所服务群众之间的关系,就应该不辱共产党员的形象。我是谁?——我是公务员!我所在岗位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是组织的信任和肯定;是公权,而不是私权。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对人民负责,不辜负组织的信任;秉公用权,并充分而正确地利用所在岗位的职责权限殚精竭虑为所服务的群众,排忧解难,谋得福祉。职务越高,不是意味着地位越高,而是意味着我们服务群众的责任越大,服务群众的义务更多。只有正确看待权力,才能正确秉公使用权力,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真正信任群众,才能真正依靠群众,从而集中群众智慧,凝聚群众力量,做好群众工作,才不辱共产党员的神圣称号,才不辱公务员的神圣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乡镇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6月30日上午,在内蒙古自治区召开的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自由路街道党工委被评为“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近年来,自由路街道秉承“改善民生,为民服务”这一要务,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创新党建工作品牌,强化党员干部执行力和落实力,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努力开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新局面

强化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员队伍教育管理,营造浓厚干事创业氛围,基层党组织凝聚力进一步增强。街道党工委下设7个社区党委、1个机关支部、5个非公企业党组织,在册党员923名。自由路街道党工委始终把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党工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党工委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机制。坚持推行“一线工作法”,街道班子成员每周深入社区至少2天,走访群众至少4户,保证各项工作部署能够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在全体党员中全面推行“积分制”管理办法,居民区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2013年,自由路街道作为青山区第二批党员队伍纯洁机制建设试点单位,通过采取“三式提议+三步评议+三级认定”工作法,有效疏通了党员的“出口关”。

完善社区办公活动用房与旧小区拆迁改造,巩固基层党建基础,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街道党工委针对社区办公活动用房小的实际,充分发挥辖区单位资源优势,通过新建、扩建、置换等方式,对社区活动场所进行改善,切实解决社区办公活动场所不足的问题。为解决辖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薄弱、居民生活环境差的问题,2013年,街道提出计划利用3年的时间对辖区老旧小区进行改造。街道牵头先后完成了“自由路六号街坊”3.3万平方米、631户和民主路四号街坊1.5万平方米、134户的棚户拆迁征收任务,使700余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彻底得到改善。同时,通过实施小区路面硬化、安装天燃气、直饮水、管网改造等惠民工程,使辖区90%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焕然一新。

建立长效帮扶救助机制与区域爱心援助基地,形成帮扶救助常态化,居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街道将辖区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活动与联系服务群众紧密结合起来,组织辖区12名人大代表与12名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关系,每人每年为其捐赠5000元,并持续到大学毕业,切实解决家长和孩子们的后顾之忧。此项做法得到区委高度认可,并在全区推广实施。基于辖区70%的小区属于老旧小区,辖区一机集团职工及改制企业下岗职工居多,孤寡老人、残疾人等贫困家庭较多等情况,2015年底,街道整合辖区共建单位、社会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在职党员在内的五种力量成立了“自由路区域爱心援助基地”,并首次筹集了10万元帮扶资金,用于社区弱势群体的帮扶救助,使形成区域帮扶救助常态化,居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党支部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3477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平总书记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为新时期坚持群众观点,做好群众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们党历来就十分重视群众工作,坚持走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就把根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从几十人到八千多万,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真切切为人民谋幸福。我们深深懂的共产党人就是种子,只有扎根在人民群众中才生要发芽,茁壮成长。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这是我们党的老传统,也是新时期新要求。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基,共产党人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引导人民群众推动社会进步,才能早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如要一个党的领导干部没有群众观是最可怕的事情,它不仅会滋生主观主义、个人主义、官僚主义的作风,还会破坏整个党风、政风、民风。在现实生活中,脱离群众有五种表现:一是看不起群众,认为群众无知、野蛮、不讲理、不讲卫生;二是不愿接触群众,认为干部高高在上,群众低人一等;三是不善于听取群众意见,认为群众反映的问题是些不带普遍性、不具客观性、没有指导性;四是不愿意深入基础、深入群众,认为农村环境差,条件苦,到农村中去太苦、太累;五是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不及时解决,认为群众是找麻烦,躲着,避着。长期下去,会掐断党同群众联系的纽带,严重伤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造成党群、干群关系就不和谐。因此,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抱着对党忠心,对民诚心,做人民群众贴心人的思想,始终坚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群众观念,沉下身子、放下架子,与民为友,多听意见,归纳梳理,关注民生,始终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作为基层干部坚持群众观众,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多谋富民之策,善办利民之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始终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察民情、听民声、解民忧,真正俯下身子,融入群众、服务群众,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才能获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对得起组织和人民。

今天,尽管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不能丢,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不能变。做好当前群众工作,必须坚持化解“三个危机”、注重“四种方法”、做到“五个真心。”

化解“三个危机”

一是化解“信任危机”,增强公信力。政府诚信处在核心位置,是整个社会诚信的风向标,也构建诚信社会根本保证,政府若失信于民,人民必将不信于政。所以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讲诚信、讲真话、办实事,认人民群众充分相信你,认可你,有事找你。若政府发布的权威信息、权威数据不真实,常常面临社会公众质疑就难以赢得群众信赖,势必造成信认危机,必将严重透支党和政府公信力。

二是化解“信息危机”,增强凝聚力。掌握基层实际,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若党的干部长期留在机关、热衷于数字、文字,远离基层,不下村、不入户,只听汇报,就会隔断与基层群众的联系,不可能掌握到真实情况;我们将耳目失聪、信息失灵、情况失察,必将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这样不仅损害的党的事业,更会疏远群众的感情,关键时刻群众就不可能跟我们站在一起。只有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切准把握群众脉搏,了解社情民意,知道群众的想和盼,才能做到耳聪目明、情况熟悉。

三是化解“形象危机”,增强亲和力。“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形象,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只有和人民群众和蔼可亲,视人民群众为贴心人、知心朋友,摆正公仆位置,才能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千万不要搞表面文章,更不能对待群众态度生硬、简单粗暴。要清清正正做人,小心翼翼为官,真真切为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处处彰显共产党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风范。

坚持“四种方法”

一是坚持基层蹲点,了解实情的方法。基层蹲点是了解实情的主要、也是最可靠的手段。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真正蹲下去、深进去,才能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常与群众聊聊天、拉拉家常,才能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建议,了解他们需求,甚至能纠正他们对我们不正确的看法;这样既能融洽关系,又能从他们摆谈中开阔视野、学习经验、得较好建议,为理清工作思路、弥补工作不足,纠正决策偏差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坚持公平正义处理问题的方法。公生明,严生威,政府工作人员就应该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对调解民事纠纷就是坚持不偏不倚、客观公开,不能走过场、抺稀泥,对待群众与村组干部产生矛盾就应该是非分明,站稳立场,敢于纠正某些干部身上的歪风邪气,让人民群众觉得有依靠。

三是坚持公开民主决策事议的方法。毛主席说,“让人说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倒台。不让人说话,自己就难免有一天会倒台”。提高运用民主方法形成共识、开展工作的本领,这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要求。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做群众工作的过程。村民“一事一议”会议,就是坚持公开民主决策的最好形式,它能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发挥,我们必须坚持。

四是坚持依法办事。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强调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德化人,更要讲究依法办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做好群众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理顺群众情绪。越是群众关心、越是事情重要、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依法办事。

做到“五个真心”

一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让人民群众更加幸福是共产党人的根本追求,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事。要坚持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要抓住中央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的大好时机夯实农业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帮助每户农民寻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让农民持续增收,从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

二是深入基层,真心实义意关注民生。就是要走出机关,走出文字表册,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到群众中去、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去、到最偏远的地方去,真实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情况,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各项惠民政策实施情况,真正感受农民生活,及时发现贫困农户的疾苦,并研究解决处理。

三是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解决民困。解决民困,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想法设法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根据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合理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把群众的冷暖疾苦记在心上,把群众的需求挂在心里,把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当着自已的事儿办。

四是要心入群众,真心实意地维护民利。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带着感情为民办实事、为民谋实利,真心实意地同群众交朋友,真心实义地维护群众利益。

五是牢固树立群众观,真心实意地联系群众。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苦、共患难,形成了鱼水情。联系人民群众恰如鱼得水,脱离人民群众好比树断根。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尊重群众主体地位,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保证党的事业长盛不衰。因此,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时刻不忘人民群众,经常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真心与他们交朋友。要牢记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真心”、贵在“经常”。只有做到“真心、经常”才能真正了解民生疾苦,体验群众安危冷暖,增进彼此感情,与人民群众建立深厚友谊,以保证党和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紧密的血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位工作在一线的医务职员,从事的是一份神圣职业, 在参加学习“为了谁、依托谁、我是谁”主题活动中,我就在思 考,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理解这个深层次的含义呢?

正确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好党的群众线路,是我们解 决“为了谁、依托谁、我是谁”题目之关键所在。群众不是空洞 虚无的概念,是具体的,相对的。因工作岗位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群众的外延而有所不同。具体而言,我觉得患者就是我们工作的服务对象。

我是谁?——我是一位医务职员。在“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这就要求我们尊重群患者,了解患者,依托患者,服务患者,自觉把患者的呼声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把患者的愿看作为第一目标,把患者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得失的第一标准。因此,我们要牢固建立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好的诠释我们医护工作的意义真理。要进步修养,摆正位置,认清自己,端正态度。

为了谁?也许大家都明白——一切为了患者,这就要求我们牢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但我个人以为,如何“为”才 是关键。是蜻蜓点水,还是全心全意;是把患者挂在嘴边,还是把患者放在心里;是喊破嗓子为患者,还是真枪实干为患者?作为一位医务工作职员,我觉得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为患者提供精心、贴心、热情的服务,使病人减轻伤病的痛苦,才算真实的为患者”。

结合“为了谁”这一话题,我对自己也作了深入检讨和剖析, 意想到我在工作还有很多不足,那就是有时办事呆板不灵活,不 能很好往领会领导及同事们的意图,有时讲话不请留意分寸,做 事还不够严谨等等,以后我会尽改正自己的不足,更加专心做事, 真情服务。

依托谁?——一切依托患者。患者中收藏着聪明,蕴躲着真理。只有依托患者,聆听患者呼声,了解患者诉求,理解患者疾苦,才能做好工作。充分尊重和吸收患者意见和建议,并把一切为了患者,作为我们工作的动身点和终究回宿,才能真正做到依托患者,患者也才愿意让我们依托;也只放下架子,贴近患者生活,贴近患者愿看和诉求,贴近患者的心灵和情感,才能在不断 密切与患者的关系,患者也才心甘情愿的,积极主动地让我们依托。

只有深入的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托谁”的真生涵义,才能真正理解我们医护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平常工作和生活中,找准自己得方向,站好自己的位置,才华好手中的工作,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3809 字

+ 加入清单

同志们:

这次学习是全区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以来的第三次集中学习,主题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我的群众观"。假如说上次学习重点是解决如何熟悉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性、怎样展开好教育实践活动题目,那末这次学习重点是解决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党的群众线路题目。

几天来,我们认真学习了《论群众路线一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勤俭、反对浪费逐一重要论述摘编》三本学习材料,从伟人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同道的重要论述中汲取了营养、增长了聪明。从下午同们的发言看,大家思考题目很深刻,心得体会很深入,学习效果很好。

在大家发言的基础上,我谈三点熟悉和体会。

一、回顾过往,我们党创建并始终坚持群众线路,依托人民群众克服了各种困难风险、不断获得事业成功

群众线路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线路。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进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正是由于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戴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气力。

在革命战争时期党创建了党的群众线路,依托群众获得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辉煌成功。在敌我气力对照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党要获得革命的成功,就必须把民众发动和组织起来。1927年,伟人的同道发表《湖南农***动考察报告》,明确提出相信群众、依托群众、放手发动群众、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思想。1934年在《关心群众生活,留意工作方法》一文中讲到,"真实的铜墙铁壁是甚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戴革命的群众。" 1943年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题目》一文中对群众线路作了系统论述和高度概括,强调"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1945年党的七大把"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获得最密切的联系"作为党的三大良好作风之一正式写入党章。这一时期,党的群众线路从无到有、从萌芽到成熟,我们党依托群众线路动员和组织起了千千万万民众,会聚成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夺取了革命战争一次又一次成功。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发展了党的群众线路,依托群众获得了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巨大成功。新中国成立后,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摆在全党眼前的重大课题。伟人的同道根据党面临的新情势、新任务对群众线路作了进一步论述,指出"党群关系比如鱼水关系,假如党群关系弄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指出不依托群众,不发动群众和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克服困难,强调"要建立一定的制度来保证群众线路的贯彻落实",这些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线路理论。1956年伟人的同道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从党的性质宗旨和做群众工作方法两个方面对群众线路作了新的概括,指出"党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的方法",这些论述使群众线路的内涵更加明确完全。这一时期,党对群众线路的熟悉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在党的团结带领下,全国各族人民以极大的信心和热忱,在困难中起步,克服一个个艰巨险阻,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深入而伟大的社会变革。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丰富了党的群众线路,依托群众获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空前成绩。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出发点我国进进新的历史时期,深进推动改革开放,迫切需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伟人的同道以为,群众线路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我们党的良好作风中最根本的东西",指出"群众线路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要求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历史经验、着眼未来发展,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中的核心内容加以论述,指出"我们党有很多上风,根本的一条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强调"必须坚持党的群众线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动身点和回宿"。新世纪新阶段,***同道创造性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强调要"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当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时期,党的群众线路实现新的升华,我们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托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同享",凝聚起全体人民建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深厚伟力,创造了举世注视的"中国奇迹"。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心领导集体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线路良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屡次就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做好群众工作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总书记在中心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在中心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强调要"深进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指出,"中国梦回根究竟是人民的梦",强调"必须牢牢依托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中心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开工作会议上提出"三个必定要求"的重要论断,要责备党同道"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良好作风把人民牢牢凝聚在一起"。在中心政治局专门会议上指出,"展开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关键是要解决好坚持党的群众线路题目。"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进一步深化了党的群众线路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要求,对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气力。回顾过往,每当党的事业面临重大挑战,中国的前程命运面临向何处往的重大关头,我们党始终是顺应人民群众期待、凝聚人民群众气力,和人民群众一道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可以说,党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不断动员起千千万万的人民大众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斗不息的历史,就是一部牢牢依托人民群众不断推动党的事业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历史,就是一部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利益的同时不断发展壮大党的队伍的历史。

二、审阅现在,我们要苏醒看到情势任务的发展变化,切实增强贯彻党的群众线路的责任感紧急感

党在长时间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构成、坚持和发展了党的群众线路,其核心要义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托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其中,"一切为了群众"是党的各项工作的根本动身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基本工作方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往"是党的基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的群众线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熟悉论为理论基础,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态度,以牢牢依托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践特点,集中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深入揭露了党的气力源泉,是贯串党的历史的生命线。新情势下,随着经济体制深入变革、社会结构深入变动、利益格式深入调剂、思想观念深入变化,坚持好贯彻好党的群众线路、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更加重要而紧急。

一是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贯彻党的群众线路提出新挑战。我们党是靠群众工作起家的,是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发展壮大的。经过九十多年的发展,我们党已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把握全国政权并长时间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封闭半封闭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一根本的历史变化,一方面使我们党具有为群众服务的更好条件和环境,另外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这类危险已尖锐而迫切地摆在了全党眼前。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线路,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样才能承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二是党员干部队伍本身的变化对贯彻党的群众线路提出新任务。目前,我们的党员干部多数是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其中有相当一部份同道缺少艰苦环境的考验,缺少与群众同甘苦共命运的经历,也缺少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有的同道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不强,对"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基本题目熟悉不清,对群众感情淡漠,贯彻群众线路不自觉不坚定,不会做乃至不愿做群众工作。这些题目不解决或解决得不好,就会像一堵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不但严重侵害党群干群关系和党的形象,而且危及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面对党员干部队伍的变化,我们必须始终保持苏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把解决好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题目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我们党始终同最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三是群众工作对象、内容和环境的变化对贯彻党的群众线路提出新要求。贯彻党的群众线路、做好群众工作,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当前,群众工作的特点与过往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工作的对象日益多元,愈来愈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两新"组织快速发展,城乡活动人口大量增加,新的社会阶层不断出现;群众工作的任务更加沉重,群众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2490 字

+ 加入清单

安泰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著名英雄,力大无比,无人能与之抗衡。为什么呢?原来,他每次与敌人决斗遇到困难时,往大地母亲身上一靠,就会获得无穷的力量,从而战胜对手。依靠大地获取力量是安泰克敌制胜的法宝,我们共产党人就像安泰,人民群众就是大地,只有紧紧依靠人民,保持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我们党才会永葆生机和活力,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员领导干部还习惯于原封不动地接收并转发上面信息,还习惯于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还没有把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因此,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迫切要求我们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

“为了谁”是宗旨问题,“依靠谁”是方法问题,“我是谁”是立场问题。回答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我们处理好现实问题的必修课;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是我们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的力量源泉。

正确认识“为了谁”,明确目标方向

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关系到党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人民解放和幸福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融入到全部的奋斗实践中。做工作,一定要把“一切为了群众”的观点贯穿于工作始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民服务,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我们应经常扪心自问“为了谁”,只有明白“为了谁”,才能把握好执政方向,才能确立科学的执政理念,如果忘记自己手中权力是“为了谁”,必然会脱离群众,迷失方向。弄清楚“为了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一种最基本的职责和使命,也是作好一切工作的条件和前提。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的政治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自身做起,从内心深处真正将群众放在第一位。“为了谁”不是抽象的,它必须与我们每个人的具体工作相融合才有其现实的意义。

联系人大工作实际,结合工作职责,“为了谁”一是努力为人大代表服务,因为人大代表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桥梁和纽带,在职责范围内和力所能及的条件下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服务保障,就是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二是密切联系各省(区、市),因为各省(区、市)是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中枢机构,是我们获取信息和了解情况的条件和源泉。总而言之,将为代表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向代表提供优质服务保障、做好代表的参谋,就是践行了群众路线,就是明确了到底“为了谁”。

科学理解“依靠谁”,挖掘力量源泉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作为党的干部,要紧紧依靠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取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毛泽东同志曾反复强调依靠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他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历史英雄。我们应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政策制定时,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

政策出台后,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使政策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共同行动。“依靠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不仅是一种政治智慧,更是一种根本的工作方法。

代表工作依靠谁呢?当然是依靠人民群众,也只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才可能做好代表工作。人民群众知道自己利益所在,知道需要代表替他们反映什么。从事代表工作的同志需要明白给代表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和服务保障,这就要求我们紧紧依靠群众,勤于换位思考、放下身段,切实感受群众的处境和苦乐,并为代表和人民群众架起联系和沟通的桥梁。

“依靠谁”结合工作,套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就是要“问需于代表和基层、问计于代表和基层、问政于代表和基层”,就是要深入基层开展视察调研工作,要加强与地方人大间的工作交流,要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将是我们做好代表工作和联系各地的前提和基础,是我们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只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接地气、有底气,才能真切把握群众意愿、吸收群众智慧,才能进一步改进代表工作、完善代表工作,使代表工作真正在为代表反映人民意愿方面发挥充分而有效的服务保障作用。

准确把握“我是谁”,找准自身定位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无论官阶大小,身居何职,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质属性永远不能变。弄清“我是谁”,对于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至关重要,“我是谁”是“为了谁”和“依靠谁”的前提和基础,弄明白“我是谁”方知“为了谁、依靠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能清楚同群众的关系。“我是谁”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既是一种角色定位,也是一种认识理念。

对于专门从事代表工作的我们来说,把握好“我是谁”极其关键。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代言人,对于人民群众,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他们服务,对于人大代表,我们是他们的直接服务者。所以如何把握好“我是谁”,既是职责所在,更是我们做好代表工作的前提。我们应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通过服务代表实现服务人民群众,从个人做起、从岗位做起、从点滴做起,既要为代表了解人民群众愿望和要求提供帮助,又要直接依靠人民群众改进和完善服务代表的工作。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政策水平,渊博的文化储备,敏锐的法治思维,专精的工作能力,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真正从思想根源上明白“我是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跟党红心永不变,为民诚心始不渝。 我们知道,力大无比的安泰最后死了,因为他离开了能够给他带来源源不断力量的大地母亲。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已经执政几十年,身为这样一个政党的党员,更应当从“安泰之死”中汲取教训,时刻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经受住“四个考验”,化解好“四个危险”,以实际行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941 字

+ 加入清单

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求我们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问题,有助于我们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教育实践活动主题主线。

一、正确认识“为了谁”,明确目标方向。为谁立命、为谁谋利,关系到党的方向目标和价值追求,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党章明确提出“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财政部门而言,就必须把“一切为了群众”观点贯穿于财政工作始终,确保我们履行职责、干事成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我们在落实各项财政政策时,首先要考虑是不是符合群众路线、顺应群众意志、维护群众利益,只有明白“为了谁”,才能把握好财政服务对象和努力方向,才能保持为人民服务的财政工作本质。如果忘记财政工作“为了谁”,必然会脱离群众,迷失方向,人民对我们的工作就不会满意,就会对党和政府的形象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科学理解“依靠谁”,挖掘力量源泉。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作为党的干部,要紧紧依靠群众,坚定不移地贯彻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取得群众的信任、理解和支持。群众是财政政策的受益者,我们工作的好坏、高效与否直接与他们息息相关,他们都有评议权、监督权。因此我们做每一件事情,都应积极听取群众的意见,发挥好群众的主体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财政政策制定时,要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提高政策针对性、有效性。政策出台后,要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引导群众,问效于民,使政策真正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拥护,帮助我们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三、准确把握“我是谁”,找准自身定位。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无论任何职、居何位,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的本质属性永远不能变。“我是谁”是“为了谁”和“依靠谁”的前提和基础,弄明白“我是谁”方知“为了谁、依靠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能清楚同群众的关系。弄清“我是谁”,才能使我们对群众保持敬畏之心,甘于做人民群众的公仆,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及时解决群众困难,扩大群众知情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推动财政服务“四个宝应建设”各项举措得到落实,督促我们尽快高效落实各项民生政策,当好人民群众信任和满意的管财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党支部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1322 字

+ 加入清单

85年前,邓小平领导和发动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和苏维埃政权。今天,我们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秉承伟人的优良传统,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是对邓小平110周年诞辰最好的纪念。群众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邓小平一贯坚持的群众立场、群众观点和一切为了人民的崇高风范。

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邓小平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邓小平群众观的精髓和核心。邓小平始终视人民群众为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把关心、维护和实现群众利益作为党的责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党的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要坚持人民利益至上,以是否对党和人民有利为尺度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并敢于同一切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邓小平指出:“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是邓小平群众观的原则立场。他强调,“只要我们信任群众,走群众路线,把情况和问题向群众讲明白,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任何障碍都可以排除。”他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鼓励和支持人民群众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要坚持理念上以人为本,思路上惠民富民,工作上为民利民,作风上亲民爱民,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

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邓小平说:“人民对我们党有最大的信赖。我们党是一个密切联系群众的党。”邓小平的群众观,鲜明体现在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上。他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要坚持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我们党的最大优势,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大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坚决防止脱离人民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坚持为民务实清廉,坚决反对“四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邓小平鲜明提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他认为,“如果不从认识方法上解决党的主张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就不能真正解决。认真总结群众的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进而指出正确的方向,领导群众前进,是邓小平群众观的鲜明特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贯穿和体现于党的一切工作、一切任务的全过程。学习邓小平的群众观,就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获得前进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领导干部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基层干部我心目中的群众观。”这些朴实无华、耳熟能详的话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理,不仅在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而且成为了我党干部的自觉实践,成为了党领导群众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大法宝。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交织并存的关键时期,社会环境发生多元化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自觉坚持党的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深刻体会和宝贵经验,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长期实践的结晶。笔者以为,群众观决定着群众工作,群众工作决定着群众基础。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什么事情也办不成。

思想决定行为,只有从思想上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充分认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不折不扣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他要求党员特别是党员党员干部,在我们党执政后,要端正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态度。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反复强调:共产党员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党性问题。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党的我们党是工人阶级政党,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

如何树立观?一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用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成效努力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形象,赢得群众的认同和拥护。二是要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把群众利益想细做实。要以解决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和抓手,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符合群众要求,保证广大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三是要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中的矛盾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中的某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方面往往在于党员干部,在于党内某些人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关心群众痛痒,脱离群众,甚至滥用权力,违法乱纪,或者在于某些政策不能被当时当地的群众所接受。因此,在处理党群干群关系时,首先要从党员干部自身找原因,对于群众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不能用唯我独尊、强迫命令的简单粗暴方法,主要是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1444 字

+ 加入清单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常怀爱民之心。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政绩观、权力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处理好做官与做人、当官与发财、谋官与谋事的关系,把群众当作衣食父母,官再大,权再重,都只有服务的义务,没有当“老爷”的权力;想问题、做决策,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群众的切身权益,认真考虑决策是否有群众基础,是否符合民心民意,坚决避免瞎折腾、乱作为,把整个决策及实施过程建立在最大限度为群众谋利益之上;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少开大会讲大话,少走过场表空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办群众看得见的事,做群众家的“常客”,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难题。

常行惠民之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对上级的惠民政策,要结合实际制订落实举措,结合调研深入基层向群众面对面开展惠民政策的宣传,抓好工作督查推进惠民政策有效落实,抓好工作协调帮助部门和基层解决惠民政策在落实中的困难。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着力解决“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的问题,创新就业扶持政策,全面加强就业培训,优先帮扶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人员、零就业家庭、城镇复退军人、困难家庭子女以及失业人员就业,大力支持全民创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积极争取、引进有利于群众致富的民生项目,加大财政民生支出,在资金、用地、用工等要素上优先确保民生项目的需要。

常拓富民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心,更多关注困难群众,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生活水平”。领导干部要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大力深化相关领域改革,不断拓展富民之路,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增收。大力拓宽农民致富之路,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维护农民生产要素权益,促进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逐步破除以户籍制度为依托的城乡二元体制,把增加市民财富积累、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作为统筹城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投资发展机会,全面贯彻带动农民致富和城市居民增收的富民路径;围绕产业富民目标,把发展产业与改善民生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富民的集聚、倍增效应,以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充分的就业、创业机会,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918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开展“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的大讨论,我感受颇丰,受益匪浅。弄清“发展振兴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发展振兴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常思这“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才能找准的方向、干好手中的工作,建设好我们的“大美汉源,区域中心”。

一、究竟发展振兴为了谁?搞清楚这个问题,就是为了我们能够在工作中树立正确的目标,明确努力的方向,是为了搞清楚究竟为谁服务、为谁谋利这个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党章早就明确告诉了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党员干部必须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深入群众,与群众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因此,作为交通运输战线工作的我们就要把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的第一标准,倾听群众对交通运输业的呼声,了解群众的诉求,实现全县交通运输业快速稳步发展就是我们的责任,认认真真的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究竟发展振兴依靠谁?如果搞不清楚,就找不到依靠的力量,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只能成为空想。其实这个问题党章也明确告诉了我们:“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一切依靠人民,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真实反映群众的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的疾苦,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党放在心上,只有我们党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我们才能更聚力量;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把“脚不离地、根不离土”、“依靠人民”落实在行动上。作为交通运输战线的我们在工作中,就要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交通运输工作好坏的第一标准,群众的意见是一把尺,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在批评与建议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进一步完善我们工作机制,改进我们工作作风。

只有深刻理解“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的真正涵义,才能真正理解交通运输工作的重要性,也才能找准工作中的目标方向,找准工作的力量源泉。加强学习交流,提高认识,深化实践,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为交通运输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1428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事情都是要人来做的。发展理念再好,规划的蓝图再好,如果没有人来落实,不实现出来,是没有任何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实践的人学,是张扬人的主体性的人学。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紧紧依靠人民实现五大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要求。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使“人民主体”体现在发展的各个领域。五大发展理念都隐含着一个发展主体问题,这个主体就是人民群众。譬如,创新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动力问题。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智慧,关键是要将这些智慧激发出来。互联网为人民群众施展创新才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台,“互联网 ”这个新的“创新动员模式”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可能;协调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既要发挥发达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更要调动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扶贫先扶志,尊重落后地区群众的发展意愿,调动落后地区群众摆脱贫困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环境问题说到底是人的问题,环境本来没有“问题”,所谓的“问题”,是人的行为造成了环境的破坏,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必须反思人对环境的态度问题。真正解决绿色发展问题,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多数人的觉悟和自觉行动的问题。环境问题不仅涉及转变生产方式,还应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譬如13多亿人口,每人节约一度电,就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开放发展着力解决的是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问题,这就需要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企业是开放的主体,人民群众也是开放的主体。随着国际交往范围的扩大,走出国门的普通群众越来越多,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流动的广告,都在展示国人的气质和形象;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的是发展的目的问题。发展目的与每个人利益相关。共享发展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发展。每一个个体既是财富的创造者,又参与对财富的分配。共享以发展为前提。没有千百万群众对财富的创造,就会坐吃山空,失去共享的物质基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辩证关系。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就要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在所有推动创新发展的要素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要素。物也好,制度也好,都是死的,只有人是活的,是具有能动性的。譬如,我们在充分发挥资本作用的同时,又要学会驾驭资本,防止资本对人的奴役。现代化客观上是一个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的历史过程,也容易出现机器排挤劳动、资本所得挤占劳动所得的现象。在生产和分配两个环节都应正确把握资本、技术、劳动之间相互替代和依存的特点,妥善处理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实现技术进步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统一,提高劳动参与分配能力,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检验发展理念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党的这一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工作的好坏,都必须由人民群众来判断、来评定。五大发展理念不是先验的、一成不变的简单公式和绝对教条,它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又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五大发展理念并没有终结对科学发展的认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开辟科学发展的新境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党员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正确的路线、政策是从群众中来的,是反映群众的要求的,是合乎群众的实际的,是实事求是的,是能够为群众所接受、能够动员起群众的,同时又是反过来领导群众的,这就叫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新时期的广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努力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了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能否做好群众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成为这一时期衡量公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一个重要尺标和重大考验。做好群众工作,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真心、真情、真话”是根本。

1.用真心来对待群众

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将群众利益作为一切事情的出发点,用真心换取真心,积极妥善的处理好各项问题。始终遵循“从群众角度出发,绝不与群众对立”的工作态度,深入到群众中工作,走到田间地头,正体现了心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2.用真情来感动群众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来做工作,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设身处地的为群众所想,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我们的某些领导干部,在处理群众事件时,能够不顾个人安危,亲自到背后组织者家中做工作,苦口婆心的进村入户,感动教育了多数群众。

3.用真话来联系群众

同广大群众讲真话,与群众坦诚相致,做到信息公开,才能更好的得到群众的理解和信任,矛盾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在处理某些紧急事件时,我们的领导干部能够及时召开代表座谈会,不设前体的“把话说开,畅所欲言”使双方得到有效的沟通,及时妥善的处理了问题。

我们党始终坚持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为人民共享,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一个伟大和谐的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发言稿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十次提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八个大字,它贯穿党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了我们党一心为人民、一切为民族的奉献精神。在95周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我们已经迈进了新世纪,正昂首阔步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金光大道上,古人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不忘初心,强化宗旨意识联系服务群众。”并要求大家深刻领会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在工作生活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理所应当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行动的纲领,立足本职工作,服务人民群众。我是一名退休的心理卫生工作者,我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为群众排解焦虑、压力,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向群众广泛宣传心理保健知识,使大家都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笑口常开!”党员陈亚茹说道“我作为一名党员,一直以来义务负责怡宝小区的环境卫生,密切联系群众,处理好居民邻里关系,为小区居民办好事,任劳任怨,积极向上,以实际行动践行“两学一做”,联系服务群众。”大家积极踊跃发言并纷纷表示,在日后工作生活中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根本宗旨,始终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宗旨和行动指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发展振兴为了谁发展振兴依靠谁发言稿

全文共 1434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一名中国公民,一名党员,同时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再次认真研读、学习过刘云山同志的《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文章后,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我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新的体悟。

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作为公民,作为党员,作为老师要清楚“我是谁”、要知道“为了谁”、要明白“依靠谁”可谓之“三谁”。一个人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身上都赋予着有不同的使命。对应不同的身份问问自己“我是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才能回答自己“为了谁”和“依靠谁”。

“我是谁”我认为,年少时的我们懵懵懂懂,不懂得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年少无知,不懂得可以依靠谁、为了谁。在成长的过程中是父母和老师教导。而现在我们同样扮演不同的角色成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党员的我在面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上应视学生为亲人、让学生做主人,始终摆正同学生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定的“三自”机制。同时有主导意识,顾及大全。而无论扮演什么角色,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是一名普通的公民,需知心力所向,有明确的认知。要清楚“我是谁”不能够将自己定位为太轻或太重,甚至迷失方向,不知何去何从。不能只懂得成心索取、无心奉献的;忘了自己的身份,丢了自己的责任的等等。大凡这些人,都是没有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没有牢牢记住自己的职责,而忘记我是谁的人。

人生一世“为了谁”?回答肯定是不一致的,有人说为了祖国和人民,有人说为了集体,有人说为了父母和儿女,还有人说为了事业和前途,诸如此类的说法我们先不评价其对与错,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唯己而为是最可怕之为。姜太公辅文王兴周,可以说是厚积薄发而游刃有余。 而遵循自然之道的重要法则是不能以一己之利而不顾他人;不能以一己之利而伤害国家、企业和家庭;不能以一己之利而悔恨终生。人生不是来世界索取的,而是在遵循自然之道的基础上为优化依存自然而奉献的。人是不可能绝对独立生存的,是因为有了国家、有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和体系、有了集体、家庭、他人,才有了自己生存的基础。所以,人要有感恩之心,要有回报家人、他人、企业、集体、社会和国家的心理动机和自觉行为。从老师的角度上看,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的。全校工作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教师工作一定要以学生为本、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服务,教师的最终目标是要引导动员学生为实现他们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早日成为国之栋梁!

作为老师“依靠谁”,我认为应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动力源泉。学生的健康成长始终是第一位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引导学生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学生路线”: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只有坚持学生学习的主体观、教师引导的服务观,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长足发展。有正确思想的指引,才会有正确的人生。想要紧紧抓住大学生的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和综合素质,教师就要深入学生中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工作。例如:主题班团会、观看教育宣传电影、慰问社会福利机构、座谈、调查问卷、集中学习和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等各类形式。让枯燥的理论学习生动起来,让大家乐于接受。

“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新形势下教师教育引导学生需要了解的问题之一。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理想的目标努力奋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我党从弱到强,我国从贫到富,都是紧密联系群众的结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要紧紧依靠群众。历史和现实一再表明,政权的兴衰,事业的成效,最终取决于是否以民为本,能否赢得民心。党员领导干部应该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应自觉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对人民群众满怀激情,认真服务群众,多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真正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有的工作之所以做不好,政策落实不好,不完全是因为群众对政策不明白,不清楚,而是因为干部离百姓远了,干部缺乏感情,百姓对政策执行者不信任、不支持。感情从来是互动的,你心里装着群众,群众心理就有你。只要我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夯实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基础,就一定能赢得群众的信赖、拥护和支持。

把维护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群众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就是我们党的最大利益。胡锦涛同志指出:“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的事。凡事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在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应该真正把为群众谋利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天职,把实现群众的新期待作为最大的事情;把涉及群众利益的事作为大事,满腔热情地去做。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关注民生,关注群众利益,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事实,做好事,解难事,诚心诚意为群众得利益,就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当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我们更需要切实解决好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绝不干违背群众意愿的事情。

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正确的方式方法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但是,有的同志不善于或不愿意走群众路线,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脱离群众,工作方法简单,按照法律和政策办事的本领不强,习惯于发号施令、做表面文章、形式注意、官僚主义严重。我们应深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性,坚决克服脱离群众、简单粗暴等不良作风,不断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即使了解群众诉求,妥善化解利益矛盾。对群众提出的合理诉求,凡事能做到的,要积极地予以解决;对一时做不到或政策不允许的,也要对群众解释清楚,宣传到位,而不能简单草率处理,更不能置之不理。只有不断强化公仆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才能适应当前群众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领导干部依靠群众求胜利发言稿

全文共 113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党是依靠群众起家的,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防止脱离群众最大危险、经受住“四大考验”的利器。领导干部要从党长期执政的高度,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切实做好基层群众工作。

树立群众观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法宝

今天,尽管群众工作面临的环境、对象、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工作这个传家宝不能丢,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变。领导干部应保持警觉,牢记群众观念,增进与群众交流,切实对群众负责,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信赖。只有主动深入到基层群众中去,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才能切准群众脉搏,掌握社情民意,做到耳聪目明、情况熟悉。真正将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当作亲人,正确对待是与非、公与私、真与假、实与虚的关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树立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良好形象。

牢固树立群众观就是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像舟和水、鱼和水、种子和大地、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等,这些强调的都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是切实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要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善于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的群众支持。

二是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幸福。

三是站稳群众立场对群众负责。把群众满意作为根本标准,绝不能干劳民伤财,违反群众意愿的事,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

树立群众观要求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

联系群众鱼得水,脱离群众树断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不直接,缺乏与群众的直接交流,这是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因素。联系服务群众,重在“直接”、贵在“经常”。

一是多攀些穷乡亲,直接联系普通群众。

二是勤下基层蹲点,直接掌握第一手情况。

三是树立阵地意识,直接把群众工作做到网上去。

四是坚持重心下移,直接把基层党建工作抓在手上。

树立群众观要提高领导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当前社会思想多元性、独立性、选择性日益增强,各类利益矛盾关联度大、交织性强、影响面广。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既要坚持有效管用的老办法,又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

一是运用公开的方法。凡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都应该公开。

二是运用民主的方法。我们要主动适应群众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让群众有地方说话、说话有人听、有事能解决,紧紧依靠群众做好工作。

三是运用法治的方法。越是群众关心、越是事情重要、越是矛盾突出的问题,越要坚持依法办事。要加强普法教育,积极向群众宣传法律法规,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理性表达合理诉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