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的由来(精品19篇)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今天小编就来分享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的由来,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2307

作文

56

过年的春联横批

全文共 713 字

+ 加入清单

上联:鸡随新风辞旧岁   下联:狗节正气报新春  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狗喜满园桃李艳   下联:岁迁遍地月光明   横批:家和万事兴

上联:鸡歌盛世方报捷   下联:狗舞新春又呈祥   横批:狗年大吉

上联:辞旧岁三鸡开泰   下联:迎新春六狗送安   横批:五福临门

上联:鸡随新风辞旧岁   下联:狗节正气报新春   横批:欣欣向荣

上联:鸡歌盛世方报捷   下联:狗舞新春又呈祥   横批:万事如意

上联:鸡献银毫书捷报   下联:狗挥金捧迎新春   横批:新年快乐

上联:辞旧岁三鸡开泰   下联:迎新春六狗送安   横批:吉星高照

上联:金狗奋起千钧棒   下联:玉宇澄清万里埃   横批:财源广进

上联:勤鸡辞旧千家同喜   下联:顽狗闹春万户皆福   横批:喜气盈门

上联:花果飘香美哉乐土   下联:狗年增色岂换人间   横批:幸福人家

上联:勤鸡辞旧千家同喜   下联:顽狗闹春万户皆福   横批:四海同春

上联:大鹏展翅蓬雀心惊   下联:金狗骋日魑魅难藏   横批:鹏程万里

上联:神鸡献瑞鸡年吉祥   下联:金狗举棒狗年如意   横批:花好月圆

上联:辞群鸡送来千里鹅毛   下联:迎金狗燃起万家灯火   横批:春意盎然

上联:鸡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   下联:狗年九州欢歌四化辉煌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三鸡开泰人膺五福趁春去   下联:万狗维新天降大运随日至   横批:时和岁好

上联:鸡毫饱蘸浓墨重彩酬壮志   下联:狗棒劲舞实事兴邦竞风流   横批:大展宏图

上联:黄龙竞舞为大地回春祝福   下联:金狗挥棒给神州奋起壮威   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三鸡开泰人膺五福趁春去   下联:万狗维新天降大运随日至   横批: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贴春联习俗的由来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俗称门对子。每年农历新年,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更增添了喜庆气氛。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贴春联习俗由来,一起来看一下吧。

由来  春联一开始不叫“春联”,而叫“桃符”。据说贴桃符的起源很早,当时贴“桃符”是为了用来驱除妖魔鬼怪。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残的怪兽,经常作恶,危害百姓,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直呼偶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便不敢靠前。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桃符”便流行下来了。

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据记载,当时后蜀主孟昶让张逊在桃木上题词,他写完之后,孟昶觉得不对仗,便又写道:“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幅春联,而在当时还被成为桃符。后来纸张的出现,桃木换成了红纸。春联真正的出现是在明朝朱元璋时期,当时,朱元璋要求家家户户贴春联,于是大街小巷处处贴满了春联。

意义  为农历新年增添喜气的气氛。春联都是红底黑字或者红底金字,加之各种纹饰,符合新春的喜庆和欢乐,为农历新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愿景。春联中的纹饰,如鱼,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的语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等美好的祝福语表达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渴望。

民间说法有避凶免难的作用 。这一说法来源于“年兽”的传说,据说年兽怕红,于是每年除夕家家户户贴对联,就是为了驱除年兽,因此贴对联的习俗流传至今,表达了人们避凶免难的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年贴春联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过春节的时候,家里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我们家的春联都有:爆竹欣祝福;银蛇乐报春。 金蛇含瑞草;紫燕报新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春雨丝丝润万物;红梅点点绣江山。春联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年年都可以用的。一种是要按属相年年都换。这些都是喜气洋洋,春意盎然的春联,为的是在新的一年里有个好心情,好运气。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我们开始贴春联了,我们先熬出浆糊,然后把熬好的浆糊涂在春联上,再把春联贴到墙上。那时我不会贴春联,弟弟童言无忌的说:“姐姐,你连春联都不会贴,我在妈妈肚子里都会。”后来这句话被传为笑谈。

神仙的对联:“灶王爷”的春联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意为灶神上天后向玉帝汇报时多说好话,下凡回来时多降吉祥,俗称送灶神。“土地爷”的春联是:土中生白玉,地内长黄金。意为只要辛勤劳动,就能在土地中得到收获。“天地爷”的春联是:天高覆万物,地厚载群生,短短10个字,把天地间的一切全都包罗了进去。院子里的大树需贴上“树大根深”、院子里的墙面需贴上“春光明媚”、家里靠炕的墙上需贴上“幸福健康”、厨房里需贴上“勤俭节约”等,到处是一片红红的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贴春联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是农历的最后一天。妈妈交代我和舅舅:贴春联,我俩欣然领命。

来到桌子前拿了对对联,他负责贴双面胶,我负责把对联贴在大门口上;接下来,拿起福字,舅舅把福字倒着贴上去,舅舅问我:“你知道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吗?”我想了想,说:“因为福字倒着贴可以给人们带来好运气。”说完,舅舅为我竖起大拇指,说:“对了,你太聪明了。”我问舅舅:“到底为什么除夕家家户户要贴春联呢?”

舅舅告诉我:“相传天上有一个叫做“年”和一个叫做“夕”的神仙。年十分勤劳,得到玉帝的厚爱;而夕却经常在天庭上惹事生非,玉帝大怒,把夕送到了凡间,夕到了凡间,变成了怪兽,自从夕变成怪兽时,就任意破坏掉。”

原来过年贴春联是多么高兴的事情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贴春联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622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

春联是怎么来的呢?《山海经》里有这么一则故事。传说东海里有座风景秀丽的度朔山,又名桃都山。山上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树,树顶有一只金鸡,日出报晓。这棵桃树的东北一端,有一概拱形的枝干,树梢一直弯下来,挨到地面,就像一扇天然的大门。朔山住着各种妖魔鬼怪,要出门就得经过这扇鬼门。天帝怕鬼怪下山到人间作祟,派了两个神将去把守,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的名字有特别的念法,神荼要念“伸舒”,郁垒要念“郁律”。两员神将专门监察鬼怪的行为。发现哪个鬼怪为非作歹,便用草绳捆起来送去喂老虎。此后,从这个故事中引申出了鬼怪桃木之说。于是,那时候,人们每逢过年,便用两块桃木刻上神荼、郁垒的像或写上他俩的名字,挂在门的两边,叫做桃符,以示驱灾压邪。

唐以后逐渐改为尉迟恭、秦叔宝。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徵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官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巨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过年要将春联贴在门框上

全文共 1971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春节快到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贴春联。春联一般红底黑字,上面写着对仗的吉祥语,贴在大门两侧,显得既庄重又喜庆。但是你知道为什么过年的时候人们要将春联贴在门框上吗?、

这还得从春联的来源说起。

在周朝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大门两侧悬挂两块长方形的桃符,用来避邪驱魔。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这种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写着传说中古代两位降鬼大神的名字——“神荼”和“郁垒”。

此外,人们也会用桃木刻制或者绘画二人神像,悬挂或张贴于大门两旁。桃木颜色红润,人们认为红色可以避邪,古人又称桃木是五木之精,百鬼十分畏惧,所以将桃木挂在门上以保护家宅不被邪魔所侵。

春联一般都贴在门框上,这是为什么?

(春联一般由两幅直联和一幅横联构成,直联字数相等,对仗工整,语言凝练。)

到了五代,有个喜欢别出心裁的后蜀国国君叫孟昶,有一年除夕,他心血来潮,让学士辛寅逊在桃符上作两句诗挂在寝室宫门外,诗成后,孟昶认为辛寅逊诗作得不好,于是亲自作了两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意思是新的一年享受着先祖的恩泽,新春佳节预示着春天常在。这便是迄今所见有记载的最早的春联。此事传出后,许多文人雅士纷纷效仿,将在桃符上题写对联视为雅事。从此之后,桃符的内容和性质逐渐发生了变化,由刻绘的降鬼驱魔的神灵变成了吉庆的文字,并一代代流传下来。

直到宋代,人们仍将这种桃木称为“桃符”,北宋诗人王安石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写的就是春节时家家户户更换门口桃符的景象。

那么,“春联”的名称又是怎么出现的呢?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登基之后,喜欢热闹,讲究排场,也喜欢贴桃符的习俗,就下令在民间推广,命令家家户户在门框上贴上用红纸条裁成的对联,用以迎接春节。红纸比桃木轻盈,书写也更为方便,于是,“春联”就这么沿用了下来,名称也渐渐固定。随着春联字数的增加,加上横批,将其张贴在门框周边是最合适不过了。

所以,春联贴在门框上的习俗,是由最初桃符悬挂在门框上的风俗慢慢演变、流传下来的。一副春联透露出门内人家的美好祈愿。当然,有些人家把春联也贴到了窗户上、家禽圈窝边上。每到春节,家家贴春联,场面红火,热闹极了。

一、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过年贴春联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二、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过年贴春联的来历:

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着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到了五代的时候,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

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朱元璋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璋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三、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过年贴春联的意义: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四、过年贴春联要有讲究:

过年贴春联也有很多讲究,若是贴得不当,就会被人笑话。传统贴春联的方法为,面对大门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左。另一种是常用的贴法。解放后由于横式书写格式改为由左向右,春联也可以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适合人们的阅读习惯。若是将两种春联贴法“混合使用”,就不太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延伸阅读:春联的由来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古代的艺术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古代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朝,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朝,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春节贴春联的传统习俗起于宋朝并在明朝开始盛行。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大臣书写。

到了清代,春联的艺术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艺术艺术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了贴春联的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时贴对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春节到了,爸爸妈妈在镇上买了几副对联大年三十这天下午四点多,叫我和几个哥哥姐姐将它贴在大门上,我以为非常简单,便爽快地答应了。我们开始分工,我是拿对联的,大哥哥是专门按住对联的两头,不让对联乱移动。姐姐是负责递胶带的,还有小哥哥是负责贴的,分好工后,我们便工作起来。

刚刚开始,我们就遇到了麻烦,我们分不清哪一边该贴上联,那一边该贴下联,幸好我知道进门右边为上联,左边为下联,我们的配合很默契,做起来也就非常快速,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发现上联和下联的字数是一样多的,而且每两个字都是有照应的,比如吉祥对幸福,平安对如意。我还发现家里楼上的门上贴了一个‘‘福’’字,但是被贴倒了过来,我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她说:“这是为了说明福到你家的意思。

贴对联虽然是一件小事,但却包含了许多美好寓意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知识,更多的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时时刻刻都将这个习俗铭记在心,永远不可以忘记。我喜欢这个传统习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贴春联的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快要过年了,爸爸带回一对春联,说要我们来贴春联。于是,我们拿上透明胶和剪刀,就开始了,我从客厅搬来一把椅子,轻轻地踩在上面,用力地将旧春联撕下来,然后递给爸爸,因为有些春联贴的太紧,所以我用美工刀使劲地挑,经过一番努力,我终于把旧春联裁了下来。接下来,我们开始贴春联,爸爸告诉我:春联要从右边开始贴,我拿起了“门迎富贵平安福”,觉得这应该是上联,便让妈妈剪了几段透明胶,我用手将春联紧紧压在墙上,接过透明胶,慢慢地将它连同春联一起摁在墙上,上联初步的位置就固定好了,然后在四周贴上透明胶进行加固。我又拿起“家庆祥和康乐年”放在左边的墙上,用同样的方法贴好,爸爸对我竖起大拇指,表扬我贴对了。下面我开始贴横批和福字,我拿起“迎春接福”,踮起脚尖,费力的把横批压在墙上,用透明胶贴上,结果一不留神,我摔在了地上,不过没有关系,我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继续贴起春联来。很快,我们大功告成了,我看着这些贴得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春联,心里美滋滋的。

“喜气临门红色妍,家家户户贴春联” ,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辞旧迎新,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贴春联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也是对新的一年美好的祝愿和展望。

祝大家新年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贴春联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大年三十除夕,今天晚上,我和爸爸回到家里,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贴春联。我马上找来一幅对联,我把对联的反面四周贴上双面胶。我们先贴上联,上联是“全家欢乐迎百福”应该在门的左边,下联是“满堂和顺庆平安”贴在门的右边,再贴横批“喜气盈门”,最后贴“福”字,福字应该倒着贴,表示福到。

爸爸把对联贴好后,雪白的墙壁顿时变的火红起来。爸爸说过年为什么要贴春联,因为这样代表喜庆。

在此我祝大家马到成功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放鞭炮由来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最先燃放爆竹的本意并非是为了喜庆。在《荆楚岁时记》中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意思是正月初一,鸡叫头一遍时,大家就纷纷起床,在自家院子里放爆竹,来逐退瘟神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到了宋代,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里面灌上火药,内藏药线,制成了新的爆竹。直到今天,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在宋代,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管它叫“编炮”。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因此也就称它为“鞭炮”。

明清两代,爆竹更为流行,花色品种也不断增加。除了大年初一清晨要放爆竹之外,除夕之夜也兴放炮,到子夜零时达到高潮,爆竹声震耳欲聋,响彻天宇。过年,无论贫穷富贵,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以示除旧布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贴春联的由来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过春节要贴春联呢?这个风俗是怎么样由来呢?今天zuowen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说下: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时出现。"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城,观赏笑乐,他还亲自题春联。他经过一户人家,见门上不曾贴春联,便去询问,知道这是一家阉猪的,还未请人代写。朱元璋就特地为那阉猪人写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联意贴切、幽默。经明太祖这一提倡,此后春联便沿习成为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贴春联由来和意义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即用暗红色的桃木削成长方形的木板,在木板上画上两个神像———神荼和郁垒的画像,钉在大门两旁,用来驱鬼辟邪,以求吉利。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其得名和推广和朱元璋密不可分。在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而春联在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联逐渐成为一个广泛的概念,亦出现了很多附属的品类。而根据使用的场所,可分为框对、春条、横披、斗方等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贴春联的由来英文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During the festival, each family would light firecrackers and paste up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and the relatives and friends would send New Years greetings go each other to wish everything smoothly in the new year.

过年的时候,每家都放鞭炮,贴春联。亲戚朋友之间要相互拜年,预祝在新的一年里事事顺利。

The Chinese people love to stick couplets on the Spring Festival, which are also written on red paper.

春节时,中国人喜欢贴春联,春联也是用红纸写的。

Spring scrolls, also known as spring posts, are poems written on red rice paper to celebrate the New Year.

春联,也叫“春贴”,是人为庆祝春节在红色纸上写下的诗句。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every family pastes the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on their doors to express sincere blessings and good wishes.

(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在门口张贴春联以表达真诚美好的祝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贴春联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特别得刺眼,天气好极了。

我和爷爷一起去阳台的前面贴春联,我们拿上透明胶布和剪刀,分别出了上联和下联,分别上下联它还有许多学问和讲究。春联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生活追求的一种期盼和愿望的体现,人们祈福万事如意、财运亨通、健康长寿、平安无事。我贴得上联是 :全家欢乐迎百福,下联:满堂和顺庆平安,横批:喜气盈门。我把福字贴到床头的白墙上我仔细一看这幅字怎么是倒看的?

爷爷说:“从前有个皇帝,他在一张纸上写了一个福字让太监去贴,这个太监不识字又很粗心一不小心把福给贴倒了,皇帝看了先皱眉头又哈哈大笑,太监被吓的腿都发软了‘’,皇帝说:”福到了!福到了!“皇帝不但没处罚他,反而表扬他,也奖赏了他,然后我才恍然大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春联的知识,实在是太丰富了,太奥妙了,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第一次过年写春联的作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又要过年了,我不由得想起那次过年写春联的事来。

那天,爸爸一大早铺好红宣纸。只见他手拿一支毛笔,在墨汁里蘸了蘸,刷刷刷,一副春联就写好了。我好奇地问爸爸:“爸爸,为什么别人家里都是买的春联,而我们家却是自己写呢?”爸爸笑着告诉我:“傻孩子,自己亲手写春联,比较有意义,还可以送点给邻居和亲朋好友。”

我一听,十分起劲,闹着也要写。妈妈听了,哈哈大笑:“你才学几天书法呀!就敢写春联了。”爸爸说:“人小志气大。好,放胆写,爸爸支持你!”说着,把蘸好墨的笔递到我手里。

我拿起毛笔,心里怪紧张的,连大气也不敢出一口,毛笔在我的手里颤抖,我迟迟下不了手。爸爸微笑着鼓励我:“没关系,就像你平时练字一样。相信自己。”

我屏住呼吸,飞快地下笔,终于写完了!可怎么看都不顺眼。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提笔再写。看着那一个个娟秀的字,我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开心极了,并连续写了好几副,准备送给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终于写完了,我站直身子,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妈妈看着我,“扑哧”笑出声来,我望着妈妈,一脸疑惑。妈妈点了点我的额头,说:“我的小书法家,快去洗洗吧!”我来到洗手间,看到镜中的自己,脸上额头上都是墨,就像一只花脸猫,我也不由得笑了。

我迫不及待洗净手和脸,叫爸爸把春联贴在门上,大家都夸我字写得好。我听了心里别提多美了。

[关于第一次过年写春联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过年贴春联作文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到了除夕,也就是一年一度贴春联的日子。

往年都是我与父亲一起贴春联,我也就打打下手,端浆拿糊,拿放对联。而今年,父亲因繁事而无暇顾及,就只好由我与弟弟一起贴了。以往我只是看着父亲贴,并不觉得难,现在看着眼前那一堆红对联,才知道什么叫“百观不如一践”。

首先,我轻轻将装着春联的袋子打开,取出对联,分好类,一一对应好所贴的门口。按照贴春联的传统,我先取出对联横幅,用刷子在准备好的浆糊上抹了抹,然后仔细地往对联反面白净的地方均匀涂抹,最后拿来梯子,由弟弟在下边稳住,我小心翼翼地踩上梯子,一丝不苟地将春联横幅贴在大门口正上方,使劲往上面按了按,横幅就完成了!

接着便要贴竖联,取出竖联,抹上浆糊后,按照过年的习俗,对联上的最后一个字若是一二声,便要贴在门口左边;若是三四声,便要贴在门口右边。还是弟弟在下边稳住梯子,由我拿着梯子由上往下贴,贴竖联更要仔细,与门口垂直,要做到不偏不倚,不然既不吉利,也影响美观。

贴完正门的春联,我和弟弟紧接着将另外两个门口的春联贴好。

一阵忙活后,终于贴完所有的春联。我和弟弟望着门口那嫣红、整齐的春联,心中泛起阵阵成就感。这时父亲也回了家,看着门前井然的春联,不由的竖起拇指,说道:“不错,还是多些机会实践,才有大进步啊。”尽管有些辛苦,但我们收获快乐。

最后,在夕阳的余晖下,我们燃起了爆竹,“噼里啪啦……”那是新的一年来临的脚步声,是旧的一年远去的尾声……

夕阳的余晖通过烟雾落在贴好的艳红的春联上,光彩溢目,构成一幅红火而和谐的画面。期许来年的耕耘能有一个更加满意的收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贴春联的由来作文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三十,家家户户都热闹起来。贴春联,放鞭炮,给亲朋好友送去祝福……全国一片喜庆祥和的和睦景象。现在爸爸要贴春联了,我自告奋勇来帮忙。

爸爸先搬来梯子,把旧春联揭掉。而我则拿出扫把把地上的旧春联纸屑扫干净,并用小刀把墙壁刮干净。我们俩同心协力下,楼上楼下的墙壁很快就光滑如新了。

然后,我从家里拿出浆糊,有拿出新春联,把浆糊均匀地抹在春联背面,然后递给爸爸。这时爸爸登上梯子,小心翼翼地移动横联的位置。然后一边贴,一边问我横联位置贴得正不正。在我左看右看后,果断地回答:“正了!”爸爸才将横联用力压紧在门楣上抹平。“迎祥接福”四个大字端端正正摆在我面前。接着,我又迅速帮另外的上、下联抹上浆糊。

这下爸爸不用我帮忙校正了,我们俩分别负责上下联的粘贴。看着焕然一新的门框,我十分得意,摇头晃脑念起了新春联:“上联:春光辉耀家昌盛;下联:吉星高照人欣荣。横联:迎祥接福。”“既然你这么能干,干脆楼上的春联由你来贴吧。”爸爸说完就悠闲地走开了。剩下我一个人目瞪口呆站在那。

不过说归说,做归做。最终我还得单独做完。然后我拿出春联抹上浆糊,登上梯子的时候不免人有些摇晃。我胆战心惊地伸出手贴横联,可是我不知道贴得正不正?迟疑中我灵机一动,按去年旧春联遗留的痕迹,对准后牢牢贴紧。很快我也将上下联贴好了。然后我拍拍手,得意地爬下梯子,忽然一个重心不稳,险些摔下去,还好我扶住墙才稳住,以后可不能鲁莽行事了。

贴新春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代表在新的一年里辞旧迎新,日子越过越美好。我看着两副亮红的新春联,心里说不出的高兴!明年,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勤劳耕耘,争取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贴春联的由来和寓意

全文共 845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在我国人民心目中是农历一年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联的历史很悠久,它的前身叫做“桃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贴春联的由来寓意,欢迎阅读!

贴春联的寓意

年关将至,有着许许多多的过年习俗。贴春联就是其中之一。喜庆的大红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春联的来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们用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木刻人形应挂在门旁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来源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渐发展为春联,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春联俗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雅称“楹联”。

春联的贴法是怎样的

1、贴横批

古人书写顺序是从右至左,现在很多横批人已经不按过去的书写方式了,也有从左向右书写的。所以,主要看横联。从面对大门的方向看:如果横联是从左向右的现代写法,如果正规的话应该按照古代的写法!即从右往左书写!

2、上下联

根据横批的顺序确定上联的方向,再贴上下联。现在贴在大门上的春联一般称为门联,贴在里门(二门)上的称为重门联。很多家庭现在都安装了防盗门,此时张贴对联直接把上下联挂在防盗门上即可,如果贴在周边的墙上,反而显得不够工整。

春联的起源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每逢春节,中国民间家家要贴春联。春联的起源还要从桃符说起。古代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桃树下有神荼、郁櫑二神,主管万鬼。如遇作祟的鬼,他们就把它捆起来喂老虎。后来,中国民间在春节的时候,为驱避鬼怪,便在桃木板上画上这两个神像,这就是桃符。到了五代,蜀主孟昶亲自在桃符上题了“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一联,一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联。到了宋代,春节贴对联已经成为一种风俗了。王安石诗中就写过:“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红纸书写春联始于明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过年的由来命题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是怎样形成的呢?“年”,原不是节日,而是一种动物。传说在远古时候,这种动物非常凶残。它们聚集在一起,一出动,多则上千只,少则几百只。每到严冬,出来觅食,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和各种动物就要遭殃。据说,一群年一次可吃掉上百只虎豹熊罴和几十个人。一到冬天,群民都得集中力量和年作斗争,直到春暖花开,气温上升,年才消失得无影无踪。为了免受年的危害,每当冬季来时,人们都要提前把出外打猎的亲人叫回来,团聚在一起,而且都群居大洞穴中,每个洞穴中多达百人。在与年的斗争过程中,人们还逐步积累了一些经验,发现年虽凶恶性残暴,但它最怕火,一见火光就拼命逃跑。所以人们一旦发现年群来犯,就迅速点燃早已准备好的火把,手持武器呐喊助威,直到把年群全部赶走。第二天,住在各洞穴里的人们早早起来,互相问好。如果大家都平安无事,就互相拱手作揖,表示祝贺。小孩子还要跪下给大人嗑头,感谢大人保护他们小一辈。以后,便逐渐形成了大年初一作揖磕头互相拜年的习俗。

黄帝统一各部落后,带领群民抵抗各种自然灾害。为了彻底解除年对人们的巨大威胁,黄帝与应龙、力牧等大臣一起商议采取什么办法。有人主张迁居,有人主张捕杀。最后根据黄帝的意见,大家都同意采取彻底消灭的办法。于是,当严冬来临时,各部落都组织一支百人的队伍去捕杀年群,经过十几个严冬的不断捕杀,年越来越少,成群结队的年再也看不到了。

可是,年并不甘心就这样绝种,传说它又变成了一只九头鸟,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就飞出来用鼻子闻各家各户飘出的香肉味,闻着闻着,嘴里就流出来带血的涎水。这种带血的涎水掉到谁家院里,谁家第二年就要倒霉。后来,人们发现九头鸟最怕烧柏树叶的烟味。所以每到冬天,人们就采集柏树叶,等到三十那天晚上,家家户户都把柏树叶烧起来,升起滚滚浓烟,吓得九头鸟再也不敢飞出来了。从此后,每逢过年三十晚上,烧香便成为一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