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重拾红色记忆作文高一精品19篇

浏览

2183

作文

86

记忆中的文竹高一作文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不如亭亭玉立的柳树;不如苍翠挺拔的松树;不如清香沁人的樟树。文竹那平凡的姿态,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中。

文竹并不是竹,只是因为它的叶子轻柔,常年翠绿,枝干有节像竹子,所以叫文竹。它枝干纤细秀丽,叶青翠繁茂,,而且是针形的。它并不美丽、珍贵,但它很朴实,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我家有一盆文竹,在我的眼里它是那么柔弱。那纤细的枝干,在风的吹拂下来回摇晃,满枝的绿叶也微微摆动,似在感受那风儿的抚摸。我却焦燥不安,生怕文竹经不起风的吹拂,便把文竹搬到室内,让它有一个温暖的生长环境。

我虽尽力保护,但文竹的叶片在渐渐变黄,脆弱的好像一碰就会掉落。我突然想到可能是文竹不太适应现在的环境,于是又把它搬到外面,让它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为了防止在阳光下文竹的水分蒸发过快,我自作主张的把一个星期浇两次水改成一天浇一次水。但弄巧成拙,文竹不仅没有恢复到原来的翠绿,枯黄的叶子反而更多了,尽管我用尽全部方法,还是无法挽回文竹的生命。

窗外,文竹还是随风摆动,但那满枝的枯黄给人凄凉的感觉。微风轻抚着我,似在安慰因无知而害死文竹的我。一段时间后,我在一次查阅资料是偶然发现文竹的生活环境。夏天时,文竹不能放在外面晒强烈的阳光;冬天时,文竹不能放在外面吹寒风。给文竹浇水时不能过多,适量即可,浇水过多会使根腐烂……看完这些知识我惭愧不已,养植物就要了解它的生活习惯,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养,不然只会害了它。

望着空荡荡的窗台,我的心里也是空荡荡的。那抹翠绿的影子总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忆中的文竹,虽平凡,但却让我难以忘却。

[记忆中的文竹高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高一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记住所有古人创造出来的精美词句;假如记忆可 以移植,我想要记住所有有趣的故事;假 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记住所有哲 人讲过的道理;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也想记住所有的数字符号和化学元素,以 及物理方程… …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要记住的东西太多了。因为世界如此之大,其间无 奇不有,美丽的文学无处不有,深奥的科 学无处不在,我希望能将这一切存放 在我看似很小的大脑中。如此,我便可以在挥笔成文时,挥洒出许多美词佳句; 我便可以在游 访名山大川时,体味古人当时的心境,吟诵绝妙的佳句;如此, 我便可以在大自然中畅游之时,发现它其中有趣的规律,奥妙的组 合,神奇的 变化。那时,世界对于我们将妙不可言。

假如贝多芬能记住以前所有的乐谱,那么他的音乐天赋将更能得到彻底的发 挥;假如鲁迅能记住历史上所有文学精品 ,相信他对于敌人的抨击会更有力 度;假如毛爷爷记住了历代兵法,那么他带兵打仗时定能少犯错误;假如……似 乎如此,人便会 变得更聪明,世界也显得更小,人的力量也就随之增大,人便 会更多地记住世界,更努力地改变世界,使它更有利于人的生存,更 加美好。

假如记忆能够移植,人们便有机会记住前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自己 的研究,这种时间上的缩短无疑会使科学 发展的速度增快。而我们这些高三学 生也不会有面对一摞摞书本的无奈了,我们渴求知识,我们希望自己学尽世间所 有,然而时间 与能力都限制了我们,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有限。

但假如记忆真的移植了,它会不会使原本勤劳的人变得懒惰了,使我们这些 原本善于记忆的人变得愚笨和迟钝了呢? 俗话说,机器越磨越耐用,脑子越用 越灵活。我不知道假如记忆真的被移植,人的记忆力是否会随之退化,但我相 信,人原本的记 忆能力定会随之降低。

因此,假如记忆真的可以移植,我们也应善加利用,不要忽略掉对自己的能 力训练。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会更努力地学习,记住更多的东西,丰富自己,提高 自己,成为一个博学多识的人。

[高一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记忆作文:寻找当年的红色足迹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眼间,中国已经强盛起来了。建立中国共产党,早已经过去好长时间了。建党90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身为党的阳光下哺育的花朵,我们更应该追寻红色足迹,弘扬红色精神!

尽管抗战已经过去多年,可还是有许多老党员与老红军。我的身边就有一位老党员,一位八、九十岁的老爷爷,双脚已经不能活动,只能坐在轮椅上度过之后的日子。他已经患了老年痴呆症,最近的事情都已经记不清,甚至能把曾孙当成别人的小孩,把孙子当成小偷,但他记得最清楚的,是抗战的时候。当我去寻访这位老党员的时候,他黯淡的眼睛似乎又亮了起来,龙飞凤舞的讲了起来:“我出生的时候,外国已经在如猛虎般的侵占我们的祖国,在我15岁的时候,我们那些孩子,每天都盼望着当军打鬼子。刚好晋江成立第一支武装队伍,开展游击战争,虽然不是打鬼子,但大家都很高兴。我,就是在那个时候,参加了武装队伍。21岁,我成了党员。当上党员没几个月,我就被蒋军(国民党)抓去了。我原来的老伴当时也是党员,她去救我,结果被枪毙了,留下了大毛(指老爷爷的儿子)。后来,中共晋江县共委派人把我救了出来,我才知道我原来的老伴已经死了。我很生气,积极参加党员活动,发誓要打死蒋军,有好几次到鬼门关前走了又回来了。成立泉团晋江大队年5月)后,我也加入了。大队主动出击,摧毁国民党基层政权,后来配合解放军解放晋江(8月31日),晋江才算解放了。后来,我的身子不争气,垮掉了,才停止参加党的活动。”

我想不到,原来,抗战有着这么多历史,共产党的红色足迹,早已经深入千家,造福万家。总有一天,我也要成为党员,继续党的红色足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记忆高一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一段风风雨雨,在那些风雨的日子里,让我们明白了许多,成长了许多,他永远激励着我们,时刻提醒我们自己,不要忘记记忆的伤痕。

人们常说过一句话“伤口上撒盐”听起来是一件痛苦的事,伤口已经裂开,流出了鲜血就够痛了。再在伤口上撒一把盐忍痛难耐。

在我记忆中,有件事让我最难忘,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章,想记忆的年轮,一圈又一圈的成长,却怎么怎么也摸不去。那天,我们学校举行一次摸拟考,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我们纷纷进入了考场,安心考试,老师那天格外关心我,叫我要加油,因为前几次都不太理想。这天,分数下来了,看着同学们纷纷去办公室知道自己的分数,心里直想去,在办公室门口徘徊,嘴里数着:“去!”“不去!”“去!”“不去!”最终耐不住性子去了。班主任看到我来,就说“太忙了,正准备叫你来的,正好你来了’听了这句话,大事不秒,肯定又没有考好,只见班主任从抽屉里拿出一张纸,用指尖在纸上划过,说了一句“在这”“这次考得不太好呦”我看了一下分数,吃惊了,呆在那。他突然一笑,说“没关系,还有下次,只要不是最后一次考试,就还有努力的机会”“哦”我低声地回答了一声。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对我说“有没有想过放弃学习?”他的一句话,我傻在那,老师怎么这么问,也难怪,几次都没考好,正常人是放弃了。“放弃?”我惊讶地问了一句,话脱口而出,“以前想过,现在不想放弃,为了园大学梦,拼了”我的回答,他露出了会心的一笑,说“那我就放心了,我以为你会放弃,好好好,纸要你有这种精神,以后就算学习不好,将来某个方面肯定会很出色的,一定要把保存好这种不放弃的精神”“恩”我点了点头,老师还怕我在最后冲刺阶段放弃,我默默地走出了办公室。

和班主任的一番谈话,我似乎明白了许多,想一道彩虹,被白云遮盖之后,更加清晰;像记忆划过的伤痛,永远刻在心中,让我永远记住了老师鼓励我的斗志,正因为这句话,带来前所未有的动力,让我更加相信自己。

这点伤痛在别人眼里算不了什么,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成为了我力量的来源。成为未来学习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寻访红色记忆作文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踏着薄雾,穿过葱葱郁郁的苍柏,来到庄严肃穆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轻抚如烟如画的雨花石,耳边萦绕着儿时学唱的那首略带忧伤的歌曲《雨花石》。

“我是一颗小小的石头,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

透过如丝细雨,我凝望着那些先辈。戴着镣铐却铮铮铁骨的工人叔叔;身体羸弱却横眉冷对的大哥哥;怒目圆睁的农民伯伯;大义凛然、临危不惧的阿姨;抿着嘴、咬紧牙的报童小弟弟,身陷囹圄却充满胜利希望的大姐姐。他们就如那小小的雨花石,深深地埋在泥土之中,但是我却不能忘记,那些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的万里长城,任凭风吹雨打,依然坚韧不屈。他们的身影依然留在我心中,他们的音容笑貌依然在脑海里留驻。

“千年以后繁华落幕,我还在风雨之中为你等候,我还在土中为你守候……”

“不忘先烈、永存纪念;饮水思源、代代相传”。手捧一束白花,放慢脚步,轻轻放下。繁华如今,我不敢忘却,也不愿忘却那些曾经的过往,那些如歌如泣的人类悲壮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的红色记忆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记忆里,有很多事情让我难忘,但是电视剧《亮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亮剑》讲述的是我军李云龙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从他任八路军某独立团团长率部队在晋西北英雄抗击日寇开始,一直到他1955年受衔为止,作为一部战争史诗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一部军事题材作品。

《亮剑》中爱国精神与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智与斗勇交相辉映。“当然不能退缩,要不你凭什么当剑客?这就对了,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从这句话中,很容易看出是对英雄的评价标准,其实是相当传统的:血性、讲义气、豪爽。

《亮剑》是一个缩影,它浓缩了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中国解放初期的所有事件。

说实话,我对战争的事情不是很感兴趣,但是看了《亮剑》以后(虽然没有全部看完),却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对我的触动也很大。我问爸爸很多关于战争的事情,我也因此知道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发生了许多事情,让我感动的是,为了新中国胜利,很多勇士牺牲了。我也深深地明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亮剑》成为了我的记忆,更成为了我的红色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一成长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见证了我们从儿童到少年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有着酸,甜,苦,辣各种记忆。现在大家就随着我去看看我的记忆吧。

记得那是我六岁的时候,幼儿园即将毕业,老师们举行了一场毕业典礼,地点在鸭绿江边的文化广场上。老师给我们大班选的节目是民族舞,男女生头戴红色的小帽,身穿红色的连衣,腰系小鼓,手拿两根系着红布的小棒槌。我清楚的记得弟弟和另外一个男孩是主演。我们上场了,当时是一片红色的世界,伴随着优美的乐曲,我们迈着灵巧的步子,跳起了象征着团结的民族舞。

随着幼儿园的毕业,我们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小学。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经历了许多事情。随着学习压力的变大,我们也应该偶尔放松一下。暑假的时候爷爷带着我,弟弟和奶奶去好朋友的菜园子摘菜,体验农家生活。平时很少见到菜园子的我和弟弟,高兴得像两只小蝴蝶,在菜园子中飞来飞去。也像小蜜蜂,在大棚间穿梭忙碌。我们摘到了许多蔬菜和果子。摘玉米的时候最辛苦。玉米的叶子里有虫子和小刺,不小心会刺到手。翻土豆也不简单,一不小心就会把土豆翻烂。从这一刻起,我知道了农民伯伯的辛苦,知道了要珍惜粮食。

转眼间小学六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初中。换了一个新环境,换了一个新集体,换了许多新同学。上了初中以后,要学习更多的学科,每天都有测验和考试。学生的任务主要就是学习,当然运动也要加强。这不,每年一次的运动会开始了。运动会有许多新颖的项目,比如传接球,异程接力,大绳。但运动会始终没变的还是方块队入场。每个班级都要穿着整洁的衣服,喊着响亮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子走到主席台前,显示精神面貌。运动会在我的记忆里不仅靠跑和跳,还要靠团结。

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这仅仅是我们一生当中的一个个小片段。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体验不同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上海记忆的高一叙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是从小电视剧看的太多,我认识的第一个城市不是首都北京,而是上海。上海在我儿童时代的记忆一直是二三十年代老上海滩的样子——破旧的老房子、人力车、人潮拥挤的大街、斑驳的古墙壁以及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动荡之前的上海,歌舞升平,浪漫的一塌糊涂。

长大了,渐渐地知悉上海这个城市。我对上海的记忆是国际大都市、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中国自由贸易实验区、魔都。今年暑假我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上海。

我从小到大就呆在家乡巴掌大的地方,第一次看到纵横交错的马路、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眼前的这一切都显得如此梦幻,甚至有些不真实。脑子里蹦出一个词:繁华。这里的交通十分便利,地铁线像一张蜘蛛网网住了浦东新区和浦西的人们、公交车、四个火车站、以及两个大的机场可以去你想去的地方。一家家大商店汇聚了全球的国际品牌、丰富多彩的商品。全球各地的人口在这里汇聚,你随意地走在上海的街边也许就能碰见很多外国帅哥。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闪耀,夜上海粉墨登场,流光溢彩。白天的上海像一个快节奏的跑步者,而夜晚的上海则像一杯浓郁浓郁的美酒,望一眼就醉了,待你慢慢地品尝它便能知道其中的滋味。

外滩是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是这座大都市的著名景观,一面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江上巨轮穿梭,江对岸则矗立着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摩天建筑;一面是风格各异的大楼,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一幢幢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大楼伫立在这里似乎很统一很协调。我徜徉在这拥挤的人潮里,吹着阵阵江风,十分享受。

“没到城隍庙,枉称来上海。”上海城隍庙听说很久很久以前便建成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历史。没去那里之前我以为那仅仅是座寺庙,到了那里才发现那里的商业已经蓬勃发展。上海特产、上海雪花膏、上海丝巾……走在这人潮涌动的街道上,我似乎还能嗅到记忆里老上海的气息。这里堪称上海的小吃王国,南翔包子、大排面、蟹壳黄、酒酿圆子等,美味得让人流连忘返。城隍庙的建筑古色古香,层楼叠翠、飞檐斗拱的壮丽建筑,中间环水亭台更加增添了一份柔情,处处彰显着汉族文化。

短短的三天时间里,上海带给我了太多新鲜的记忆,它走在时尚的最前端,永远在快马加鞭不停地向前;它是“有钱人的天堂,没钱人的地狱”;它像一朵清幽的兰花,兀自开放;它是东方的一颗明珠,璀璨无比。它会提供有梦的年轻人无穷的机会,亦会让许多人爱上这座城市。

张爱玲曾在《半生缘》中写道:上海像一个重新出发的战士,充满了雄心壮志,随时等候收编每一个靠近它的陌生人。它永远走在潮流的最前端,使每一个过客都不得不跟上它的脚步。与上海短短三天的相遇,在我的人生海洋里划过一道不可磨灭的美丽的痕。魔都,期待与你的再次相遇。

[上海记忆的高一叙事作文1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作文

全文共 17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每当这首歌唱响的时候,我就会回到童年那光荣而庄重的一刻。站在五星红旗下,紧握右拳向着五星红旗庄严宣挚:遵照中国共产党的教导,好好学习,好好劳动,好好工作,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出一切力量!当我知道,红领巾是用革命烈士的鲜血染红的,戴着那鲜亮的红色,我分外感动与自豪,心中涌动着一种无尚的荣光。

一条褪色的红领巾,平整、洁净地躺在衣柜里,记录着儿时生活的点点滴滴;一条褪色的红领巾,褪去了红色,却褪不掉那红色的记忆

1922年2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由工人阶级政党领导的少先队组织,在苏联莫斯科诞生了。刚成立的少先队,没有特殊的标志。那时的饥饿、困难正威胁着全苏人民,在一次接受新队员的大会上,来参加会议的先进女工把自己的红色三角头巾解下来系在少先队员的脖子上,勉励他们说:“戴着它,别玷污了它!它的颜色是同革命战旗一样的!”红领巾就这样诞生了。

新中国诞生不久,中国共产党委托共青团建立全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年先锋队。它继承了革命战争年代儿童团的优良传统,与过去的儿童团一样,用红领巾作为自己的标志。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象征着革命的胜利。

一条褪色的红领巾,是岁月留给它的痕迹;一条褪色的红领巾,是革命先烈引领着我们在前进。

看着女儿五指并拢,高举过头,呼号着: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感动:红领巾已然褪去了当初的鲜红颜色,但是星星和火炬仍然燃烧在队旗上,引导着一批又一批少先队员在党的领导下向着光明和未来前进。

那段时间,看着女儿在小区内无聊的转悠,并且一定要带好红领巾才出门去,好奇心,令我远远地跟着她,发现原来她是在小区内拾废纸,果皮等垃圾,然后把它们扔进垃圾箱内,这时我似乎感悟到,原来,雷锋叔叔也同样是女儿的偶像。看着那飘扬在女儿胸前的红领巾,那红色仿佛根本不曾褪去,也永不会褪去。

一条褪色的红领巾,是童年生活青涩与懵懂的见证;一条褪色的红领巾,是我们现在心灵最好的慰藉。

记得一个星期天,我带着女儿去儿童公园玩。那天天气很好,去儿童公园的人可真不少,售票处排着长长的队伍,几个卖玩具和卖点心的小贩在吆喝着招揽生意。 我们排在队伍末尾,突然,只听见“扑通”一声,接着是一阵“哇哇”的哭声。我们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男孩摔倒在地上爬不起来,趴在地上哇哇直哭。女儿连忙冲出队伍,跑上去把小男孩扶起来,一边拍去他裤脚上的灰尘,一边关心地问他:“小弟弟,哪儿摔痛了?”小男孩指着自己的膝盖,不停地哼着。女儿蹲下身子,帮他揉着膝盖,他的哭声慢慢地小了,忽然,他大叫起来:“妈妈、妈妈!” 一位年轻的女士拿着两只气球快步向小男孩跑来。她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忙问她的孩子:“宝宝,告诉妈妈,是谁把你撞倒了?” 小男孩指了指膝盖,道:“痛!痛……”年轻的妈妈发现了站在一旁边的女儿,似乎明白了什么,就板起脸,气呼呼地指着女儿:“你那么大的人,还是红领巾,怎么欺负起小孩来了?” 女儿立时涨红了脸,急忙申辩:“不是我。” “还不是你,你不推他,他自己会摔倒吗?” “是他自己摔倒的,是我把他扶起来的……”女儿委屈得几乎要哭出来。 “现在有这么好的人么?你没去推他,还会去扶吗?”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为女儿说上一句,她便气鼓鼓地领着孩子走了,嘴里还嘟囔着说:“走,宝宝。不跟这种野蛮人吵。”我看着受冤的女儿低着头,嘟着嘴,手不停地摸着那红领巾。我知道,女儿此时此刻的伤心:“你是红领巾,不要这样了,要坚强一些,我们只为了这件事是正确的才去做的,不是吗?想想雷锋叔叔吧,他从不计较做了好事,是否有人知道哦?不过,你做的好事,妈妈知道。我们买票进去吧!”刚才那件事情显然影响了女儿游玩的兴致,我哄着女儿去玩高空自行车。 当我们坐上高空自行车,等着开动时,忽然有个小孩的声音在喊:“姐姐,姐姐……”我们循声望去,原来是刚才那个小男孩,他拿着气球,摇摇晃晃地向我们走来。看他那模样,是要和我们一起乘高空自行车。我刚想下去抱他,女儿拉了拉我,皱着眉摇着头小声对我说:“他妈妈会看见的。”女儿显然是害怕那不讲理的妈妈,有一些犹豫……我摸摸女儿胸前那随风飘扬的红领巾,示意女儿走过去…… 女儿明白了什么似的,蹲下去抱着他,回头找寻他的妈妈…… 红领巾抚平了女儿心中不平,红领巾带给我心灵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红色记忆伴我成长作文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晚上睡觉前,我总爱听故事或读故事。妈妈特地为我买了很多故事书,一个个惊心动魄的红色故事告诉我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抗日英雄王二小》舍身与敌人周旋,多么令人敬佩;《人民英雄董存瑞》冲锋陷阵,取得革命的胜利;《刘胡兰》视死如归,让人肃然起敬;《宁死不屈的夏明翰》就义时的大义凛然……一段故事就是一段历史,一位英雄就是一支可歌可泣的赞歌。记得有个叫《丰碑》的故事。讲了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的前进,大雪似乎要吞没这支军队,将军的马已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在前开路,忽然队伍停了下来,有人说:“前面有人冻死了”。将军一听,快步走去,看见前面一个老战士,靠在树干旁一动也不动,将军一看,脸神严肃了起来,说:“叫军需长来。”后边有人告诉他,他就是军需长,将军愣住了,脱下帽子,行了个军礼,最后,雪把军需长埋了,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我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触很深。这个军需长为了让别人穿的暖,吃得饱,自己却只穿着一件单衣。这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告诉我们要懂的帮助别人,要为他人着想,在别人集训帮助的时候,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他人。上个星期二中午,张老师给我们默写,要求用钢笔默写。可就在这时,陶然着急地找着钢笔,嘴里还嘀咕着:“哎呀,一定是忘带了,怎么办呢?”我想:我不是带了两支钢笔吗,何不借给她一支?可是这是姨妈送我的十岁生日礼物,我带在身边是为了以防万一。到底借不借呢?这时,军需长那座丰碑在我脑海中晃过。对,军需张为了其他战士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那么这支钢笔在这个时候能帮助别人,它的作用岂不是大很多?“给,陶然。你快写吧!”我把崭新的钢笔递给陶然。她接过笔,感激地笑了笑,我也笑了。真的感谢这个故事,让我品尝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红色经典故事,就是一盏明灯,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让我们携手经典,是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灿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红色五月的记忆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是在去年的五月,我到乡下的外婆家度过暑假。就是在那个下午我和几个小朋友在树林中玩耍。但是躲猫猫的游戏我们早就玩腻了,都想找些好玩的游戏来玩玩。但是对于玩什么游戏,谁都没有合适的想法。就在我们苦苦思索要玩什么的时候,我们头顶的小树中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鸟鸣,这是一直伏在地上抓虫子的杰克突然蹦了起来,仿佛有了好想法。只见他一字一句地说:“嘿,我们好久都没有爬过树了,今天这么无聊大家去爬树怎么样?”我听过他们爬树的经历——他们要爬上高达数十米的大树,树顶上的风景煞是好看。这我早就听过树顶的美丽风光了,今天我可要一睹那美丽的景色了。不一会儿我们即来到了一片树林,这儿的树木异常茂盛,每一棵都高耸入云,而且叶子间还开着星星点点的小花,传出阵阵花的幽香人一闻就陶醉了,树下的景色就那么令人陶醉,这使我更加向往树顶的美景。我还在想这些的时候,其他的孩子已经在爬树了。我落在最后,但我想我爬上这树用不了多少时间,后来我才知道我错了——这大树的树干异常的光滑,我还没有爬几米就滑了下来。在我爬树的过程中我曾有几次想要放弃,但我想只要我再坚持一下就可以看到那美丽的景色了,所以我便又有了向上爬的信心与勇气。爬树的时候我才去了最难看的姿势但也是最有用的姿势——爬上树后我便紧紧抱住大树,再慢慢地爬上树。这个过程是最艰难的。最后我战胜了心魔,爬上了这高树。爬上树后,我坐在大树的的大树干上的时候,放眼望着这一望无际的田野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因为此刻我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远方那美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红色记忆优秀征文

全文共 3059 字

+ 加入清单

任何一个民族,在他的岁月深处,一定有迅速崛起的精神宝藏,有昭示未来、导引前行的智慧密码。

自红军转战陕北,延安成为了革命的不二隐喻,亦成为我们精神世界中的一种期待。初秋的延安,风中有了阵阵寒意。站在这块荒凉苍茫的高原上远眺,这里山山峁峁,沟沟壑壑,始终提醒着你,这块黄土地中,有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存在,这或许就是来自黄土地最大的馈赠。

四野悄寂,只有在这样的地方,这样的时刻,人们才有机会去拷问自己的精神世界,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知青精神在康坪村薪火相传

像二万五千里长征一样,延安,是中国现代历史演进的一个拐点。

这个拐点的起步,是素有“革命圣地心脏”之称的宝塔区。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设延安市,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所在地。1996年12月,延安撤地设市,设立宝塔区,以原县级延安市的行政区域为宝塔区的行政区域。

作为陕北知青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昨天上午,“红色记忆”采访团一行来到了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这里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全国第一个农村团支部的诞生地。

1969年,就在当年习近平奔赴延安的同时,同样作为北京知青的王岐山等14个年轻人,来到了康坪村。“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76年,北京青年合计约有2.8万人到过延安,正好与当年长征到陕北的红军数字大体一致。

作为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的新劳动者,北京知青们发挥了诸多创造性才能,给这个陕北的小村庄,打开了一扇窗。

在一排翻新过的窑洞前,冯庄乡党委书记申连庚当起了向导,“当时,陕北的农村没有刷牙的习惯,是知青们将这个习惯带到了这里。”这排窑洞至今保存较好,门洞上挂着“知青旧居”的指示牌,里面除了放一些农具、杂物外,墙上还挂着当年知青们带来的留声机、照相机和革命书籍。

初到农村,这些年轻人干活并不在行,他们用锄头杵着爬上山,被当地老百姓笑话,到了半山腰就累得不行。正是春天播种季节,牛粪、驴粪、羊粪需要赶着驴从村里往山上运,每袋六七十斤,而且山路是崎岖的羊肠小道,经常出现摔倒的情况。

他们不会犁地,乡亲们就教他们怎么犁地,一家用一个牛犁地,一个拿粪,一个放籽。

“当时,平均每个生产队都有学校,但是学校老师很少,这些知青们就当起了老师。”申连庚说,陕北乡亲们把知青称为北京来的“文化人”,他们穿着朴素,举止大方随意,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眼界开阔,思想大胆,敢想敢干,和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平时教大家识字看书,闲暇时给乡亲们拍照片。

知青们带的学生中,很多人后来也当了老师,他们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将文化之光,播洒在这里。

2012年10月,康坪村知青旧居开放,知青生活体验区、美丽乡村观光区等,初具雏形。

“康坪村的发展变化,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缩影,”宝塔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常延丽告诉记者,知青精神和延安精神,都是宝塔区发展建设的力量源泉,这两种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它们的集中内容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问题墙”打造基层党建工作样本

作为延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宝塔区不仅拥有知青文化,更拥有政治、区位、资源、产业、环境、人脉等得天独厚的优势。

把优势变为实实在在的“红利”,2015年,宝塔区冯庄乡开始了一条新的探索之路,打造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样本。

在康坪村村委会的院子里,一面写着“问题墙”三个字的宣传栏,格外引人注目。“问题墙”制度通过把农村基层党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搬上“问题墙”、建立“责任清单”真抓实改、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价,着力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办难事。

“把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全部放在群众的眼皮下,接受群众监督,也坦诚接受群众的意见,形成由乡村主要成员负责的‘责任清单’,细化责任分工,倒排时限要求,让‘问题墙’成为乡村干部的工作总目录。”常延丽坦言,这种做法,需要极大的勇气、决心和魄力,“这是一种‘亮剑’,鲜明地亮出了敢于担当、迎难而上的态度。”

群众有问题,怎么提?申连庚的做法是,村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与群众面对面交心,再将问题进行梳理,把问题“挂”在墙上,把责任人和落实情况,也“挂”在墙上。

问题收集和整改情况实行动态管理,通过纪委适时督查、群众监督评议、党委考核应用等,强化问题整改落实。

比如,有条建议是:延延高速建设征占土地,导致现有耕地面积不足。

这个问题的整改落实办法是:6月份前,积极协调,争取项目,全面完成光伏能源建设、房屋改造和绿化等工程;此外,在马家沟治理高标准农田300亩。

统计显示,2015年,乡级摆问题26个,整改23个,群众满意率达96%;村级摆问题326个,整改314个,满意率均在93%以上。2016年共征求342个问题,现已整改262个,其他的正在整改落实中。

“问题墙”那种民主、公开、公正的做法,仍然可以追溯至知青插队的年代。

1970年,在生产队队长被猜疑的情况下,知青组长王岐山提议将财务收支情况用白纸黑字写出来,及时进行公开,还了干部一个清白,也给乡亲一个满意交代。当年,王岐山对村集体财务严格核查、及时公开的做法,时至今日,康坪村依然在沿用。

在常延丽看来,“问题墙”制度继承和发扬了群众第一、无私奉献的知青精神,“用知青那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民主公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凝聚乡村党员干部的共识,把发展的需求和群众的期盼有机地结合起来。”

现在看来,这种发源于知青精神的“问题墙”制度,已经初见成效。基层党建与经济发展结合得更加紧密,也使精准扶贫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以前一些偏远村主要负责人只注重职位不注重守岗、只注重索取不注重奉献、只注重资源开发不注重产业建设、只注重生产领域不注重意识领域等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作风明显改善,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中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服务群众的意识明显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助力经济发展

行走在宝塔区,随处可见红色历史遗存,每个人很容易被这种革命文化打动。

在延安,有精神。近年来,在宝塔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冯庄乡党委、政府以“弘扬知青精神、建设美丽康坪”为主题,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为引领,以打造丰富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基地为目标,通过兴产业、强基础、提服务、推民主、优环境等举措,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眼前。

仅以康坪村为例,目前,全村共有温室大棚150座,户均2座,年产值近500万元,有67户群众因种植蔬菜脱了贫。2015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500元,其中蔬菜产业一项人均纯收入就达9000余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杜坪、李庄等村蔬菜产业发展,“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始终不忘红色基因,持之以恒弘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党的伟大精神,当好延安精神的传承人,让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在宝塔山下落地生根,是宝塔区党员干部的使命和责任。”常延丽说,国家启动的“一带一路”建设,陕西省是重要的节点,延安宝塔区是西北重镇,将在其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常延丽介绍,宝塔区着力构建新型城镇、现代产业、公共服务、生态文明、社会治理“五大体系”,全力调整产业结构,围绕重点镇建设,以五大旅游片区开发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水平;巩固9个市考新型农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15个农村社区试点建设,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要积极推进电商进农村,加快乐村淘57个农村服务站点建设,进一步激发农村经济活力。

巍巍宝塔山,滔滔延河水。一个富裕、美丽、幸福的宝塔区,让这座革命圣地,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一开学作文:那段美好的记忆文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墙头,微风习习,吹逗着几缕发丝。伸出手摸摸那面墙,粗糙的触觉却足以牵起我对往昔的回忆,一不小心卷进记忆的漩涡,瞳孔不断放大,雕刻进那个夏花绚烂的曾经。

记忆中的那个午后,阳光洒满天际,门前那颗高大的杨树在院子里留下不小的荫蔽,我高兴地坐在姥爷宽阔的肩头,两只小手做着雏鹰欲飞状高高举起,姥爷也是笑着向前小跑,仿佛我真成了鸟儿一般。突然间姥爷止住了脚步,我有些惊讶,只见姥爷的指尖夹着一根小小的粉笔,狡黠的冲我笑一笑,便挥笔在那粗糙的墙面上做起画来。

姥爷的画再简单不过了,粉笔一挥,弯弯的弧线,圆滚滚的身体,细长的耳朵似乎还在一抖一抖的,难不成是在倾听春天的气息,小小的眼睛里还透着聪慧的光芒,三瓣嘴似乎还在吃着嫩草,姥爷几笔就勾画出一只小白兔的模样。突然想起母亲曾经说的话,姥爷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学会了画兔子,而我的生肖也正是那活泼可爱的兔子。

我看向姥爷,花白的头发,条条的皱纹像沟壑般布满了姥爷的脸,不再强壮的四肢写满了岁月的无情。那正在作画的大手上也布满了老茧,那是他为儿孙奋斗过的痕迹。见我看他,他张开嘴笑了,残缺的牙齿反射着太阳的光,“怎么样,画得好看吗?”我点点头,“画得真好”他抱下我,下巴下并不坚硬的胡子却也扎的我生疼,我忍不住咯咯地笑着,笑的天真无邪,自由自在。

依然是那面墙,身边却没有了姥爷的身影,屋里屋外只剩下姥姥冷清的身影,我仰起头望向天,似乎看到了姥爷在对我微笑,满目的慈祥。我学着他的样子,在墙面上画着兔子,却怎么也画不出那份温情,似乎有些东西消失了,就再也不会出现。

如今,只剩下回忆里有姥爷,那份关于姥爷的美好回忆深深地藏在心中,成为我心底最美好的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挥之不去的记忆高一作文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天阴沉沉的并且稀稀洌洌地下着雨,空气中洋溢着泥土的气息,本来好好的天气,一阵大风刮来,就完全变了样,而且已经持续了好几天,气温也一降再降,人们不得不用衣服把身体包裹起来,植物也都统统挂上了秋装。柏树褪去了华丽的外套,换上了一套黄色的保暖内衣,松树也把身上的挂坠藏了起来,着起了素衣,还有那干涸小溪旁的柳树,柔软的身体也渐渐的变的僵硬,演出时的服装都堆到了仓库,为冬季的到来做物质储备,瞧来瞧去还是枫树最有品味,身着红色舞裙,陶醉于这蔓妙的景色中,伴随着秋风,尽情的扭动身躯。

动物们都相继到周公家做客了,只有极少数动物还在秋风中徘徊,酷爱旅行的鸟儿早已搬到一个温暖的国度渡假去了,我着实羡慕它们,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拥有一双翻山越海的翅膀。

我抱着一摞书走在落满黄叶的街道上,变成光棍的行道树木然的立在街道两旁几个空鸟巢在秋风中摇摇欲坠,清洁工徒劳的忙碌着,只有极少的行人穿梭在着萧条的街道上,偶尔冲小巷里窜出一只乱蓬蓬,脏兮兮的狗,夹着尾巴,低声呻吟着穿过街道,总算为这萧条的景色增添了几分活力。

这个悲凉的季节轻轻地波动我那细细的心弦,曾经的美好时光像电影一样一一浮现在我空旷的大脑里。

记得小时侯经常到河边玩,这条河并不宽,河岸两边是绿油油的稻田,河上有一座木制的凉亭连接两岸,这座凉亭年代久远,样式古老,木梯上长满了暗绿的高苔,亭下是清澈的河水,夏天凉风习习,人们都喜欢坐在里面品茶聊天,真是热闹至极,最开心的无疑是小孩们,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水中嬉戏,欢乐的叫喊声弥漫在炙热的阳光下,渐渐消融,累了就躺在凉亭的木椅上休息,饿了就到离河不远的果林里偷果子,最后在父母的千呼万唤中回到家,迎接我们的是细软的木条和精致的搓衣板,并且还有父母高亢激昂的呵斥声伴奏,这种生活是多么的富有情趣啊!

时间滴滴达达地转动着,一圈又一圈,光阴慢慢的流逝着,一天又一天,人缓缓地成长着,一年又一年。

曾经那个在水中嬉戏的我,现在已经在篮球场上疯狂地奔跑,与对手争抢蓝板球,手在脸上抹一把,洒下的是晶莹的热汗,面颊通红,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一仰头,一杯冰水消失无踪,比赛结束后,大家都脱下校服,在空中疯狂的挥舞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划破了沉淀的空气,一阵阵欢呼声

回荡在空旷的校园里。

每当想起那个欢乐的年代都会黯然神伤,一阵阵抽搐牵动皱跳动的心脏,让人心痛不已。

高考的云层渐渐逼进,让我不得不整天埋头处理烦琐的作业,强迫自己记下书中的重点,大脑里却是一片茫然,苍白的文字扣击着我寂寞的心扉,不痛也不痒,只是感到很疲惫,想好好的睡一觉,把高考忘掉,把父母孜孜不倦的教导忘掉,把同学们的鄙视忘掉,把朋友们的鼓励忘掉,把虚荣忘掉,把一切都统统忘掉,我被压的喘不过气来了,我想要静静的,安稳的睡一觉。

瑟瑟秋风,簌簌落叶,多么诗情画意,但就是这萧瑟的秋风,簌簌的落叶把我的记忆唤醒,让我卷入时光的旋涡。

忽然刮起了风,尘土飞扬,落叶纷飞,吹乱的刘海挡住了厚厚的镜片,飞扬的尘土叫人不敢睁开眼睛,好冷!把手里的书抱的更紧些,微耸着肩,一步一步消失在着苍凉的景色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记忆作文:寻找当年的红色足迹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上旬时,我们小组组织了“红色足迹之旅”,我们制定好计划,上午去一大会址,中午吃完饭后再去上海博物馆进行参观。

中共一大会址,它既是建筑,也有一段不寻常的往事。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实。从此,中国站了起来,中国给别人的印象焕然一新。在一大会址内,我们看见了模拟的会议室。它不大,但发人深思。里面的人栩栩如生。最显眼的仍是毛泽东,我们仿佛看见了他们在激烈地讨论。长桌,圆凳,茶几和花瓶,一切都重现在我们眼中。我们赞叹了,不仅赞叹做工之精美,还赞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上午我们还去了一个地方,那也是石库门似的房子。我们穿过一座座民居,仿佛也感受到了过去人民的生活。进入那屋子,我们四处拍照参观。我们还在五星红旗前拍了集体照。在馆内,我们读到了许多烈士的名字。我们计算他们的年龄。最小的一个36岁就逝世了,我们为他们感到惋惜。而同时,我们也被一个关于烈士的视频吸引了。我们了解到了烈士的事迹,受到的启发也不少。

在我们吃完饭后,我们打了两部车前往上海博物馆。它与市政府大厦遥遥相对,是一座十分美观的建筑。上海博物馆可谓人山人海。我们去了二楼的陈列室。它有四个专题陈列:青铜器,陶瓷器,书画以及古代雕刻。我们幸运地遇见一个解说员。我们见到了古代人的面具,矛以及厕所的门把手。我们兴致勃勃地继续参观。几乎把馆内所有的展品都看了个遍。只不过第四层和第五层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去。我们可既是大饱耳福,又是大饱眼福啊!

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们全组人都受益非浅。我们感悟到了红色,体会了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红色记忆作文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有着一道红色记忆。

有一天,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樱桃回来,洗了洗,放到了盘子里,然后去做饭了。我望着盘子里的樱桃,这边瞧瞧,那边看看,这儿闻闻,那儿摸摸。“这是什么东东嘛?”实在抵不住好奇心的诱惑,拿起一个,咬了一小口,呀,甜甜的,酸酸的,真好吃!于是,我吃了大半盘,妈妈见了,说:“哎,本来想让你吃了饭后再吃,没想到你早吃了,唉!”“妈妈,这是什么啊?”“这是樱桃,剩下的这些别吃了,吃了饭再吃。”

又一天,我看到了几串圆形的小红辣椒,以为是樱桃。于是,摘下几个,就往嘴里塞,“啊,辣,辣,啊!”我哇哇地哭起来,妈妈见状,立即倒上凉水,好歹把我给解救出来了。

通过这件事,我以后再也不敢乱吃东西了,特别是红色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红色记忆优秀征文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延安城是历代郡、州、府的所在地,史书上最早出现“延安”这两个字约始于隋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在漫长的时间里,延安不过是防止外族入侵的边塞古堡,在默默无闻地渡过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后,它终于等到了那个使自己真正彪炳史册的重要时刻——公元1935年。

铁流二万五千里,红军长征到陕北。

1935年10月19日,陕北的高原早已是寒气逼人,毛泽东率领着队伍穿过这条黄褐色的山谷——头道川,来到了这个地处黄土高原心脏地带的小镇——吴起。近乎悲壮的二万五千里征程终于在陕北根据地的大门前划上了一个大大的句号。

1935,不仅为延安,而且为中国革命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从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到1937年1月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再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撤离陕北,党中央和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生活战斗了13个春秋。这13年,延安所创造的奇迹近乎神秘。

在延安,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做出一系列的关键而及时的历史决策,成就了我党政治上的辉煌期;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等优良作风,形成了我党独特的风格。这些举措堪称中国共产党开启胜利之门的密码!

美国女记者海伦斯诺用这样的文字来记述她眼中的圣地:“延安像嵌在城墙和山峦里的一颗珍珠。这个城市有杰出人物的自豪感,有横跨狭窄的街道,刻画华丽的大理石牌楼,有双层城墙里的砖房。延安挺立在那里守卫着文明……”

在陕西中烟人眼里,延安精神历来是创业之本,守业之基。

1935,在历史的长河里,她是一个红色记忆,今天,她所创造的精神,将会缔造一个新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一开学作文:那段美好的记忆文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就是当一切悄然逝去时,我们至少还能拥有的回忆;记忆,就是时间匆匆流逝后,唯一能证明我们存在过的痕迹;记忆,就是我们愿意深藏心底,在闲暇时牵出来细细品味的过往。只是当生活不断在向前方奔跑时,那份记忆中的美好会选择被记住还是遗忘?

始终处于奋笔疾书状态的我在不经意间撇向窗外,引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的绿色。那片树木不知从几时起便存在了,也不知还将存在多少年,只是已经陪伴了我四年了,不知为何,竟对这些植物有了一种独特的感觉。枝叶随着吹过的微风细细摆动,嫩绿的树叶在明媚的阳光的照耀之下,泛着金光,分外迷眼。恍惚中,我的视线里似乎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黑色的马尾辫迎风飘荡,一身雪白的校服,悠悠然漫步在树下。那,是刚进校园的我。

轻轻漫步在这条林荫小道上,两边竖立着挺拔的树木,阳光从茂密的枝叶风中钻过,照在地上,形成点点光斑。深吸一口气,涌入鼻腔的是一股新鲜的泥土味和植物的特有气息,如此的自然与清新。一阵微风吹过,“莎莎莎”,修长德枝干带动着树叶,尽情摇摆,尽秀它们优美的舞姿。。伴随着的是朗朗的读书声,两声相交,别有一番韵味。殊不知在这充斥着快节奏的生活中还蕴藏着这一小块能够使人心情愉悦之地。而这些树木就像是我们的守护神,一年四季都守护在这里,恪尽职守,让我能够有寄托快乐与忧伤的地方。时不时落下的几片叶儿仿佛携带着我内心的压力,一起坠落于地,任凭思绪被风吹散。

放眼现在,作为压力颇多的初三党,似乎无暇再顾及这份美丽也无权再欣赏这份美好。每天从这些树下经过是也仅仅只是经过,从来不会为了看风景而停下脚步。这份曾经的快乐不复存在,那份记忆中的美好,我又能在拥有多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中作文我的红色记忆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党是我的朋友,党是我的导航灯,党是我的荣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有句话说的好:“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伟大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在变化,我的家庭也在变化,我的童年也随之变化。

中国的这几十年来,由衰败变得强盛,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改变中国,我也由弱小变得坚强,我用自己坚定的信念克服困难:我是中国人,要坚强,要勇敢。所以,中国在变,我也在变。

小时候,妈妈时常把我搂在怀里,靠在妈妈的肩膀上,在简陋的屋檐下,听她讲述着祖国的光辉史记。黄继光、邱少云、王二小等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镌刻在我的内心深处,他们所代表的党的形象时时震撼着我的心灵,给予我奋进的力量。

五年前,我家境十分贫苦。那个时候,我姐姐还在农村老家艰苦地读书,我在厦门与爸爸妈妈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一间20来平方的小屋,外面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地,是一条臭水沟。可是就才过了5年,伟大的党一次次的政策让我们农民也有了温馨的家。渐渐地,厦门发展飞快——海水干净多了,鼓浪屿漂亮多了,大桥多了,隧道多了……现在,厦门有了BRT,有了一座有一座的大桥,还有翔安隧道……我们家也彻底来了一次大变化,家境好转不少,我们在厦门有了了房子,姐姐也来到了厦门读书。

党的光辉,让我在童年感到了无比的幸福;党的光辉,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党的光辉,让我的童年有滋有味;党的光辉,让我在童年生活中时刻感到惊喜;党的光辉,让我在童年中感到安慰。共产党所带领的少先队,是我在童年时期童年思想走向成熟进步的阶梯!共产党所赐予我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传统一直铭记在心。

为别人着想,不一定是一件大事情,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做起。我时常把党的精神挂在心中,在帮助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教导我要有耐心。在党的殷切教导下,无论同学摔倒还是病痛,我都发自内心去关心他们,因此也博得了大家的信任。我们对党的崇敬与热爱,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的,她带给我们安康、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幸福,再优美的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

我亲爱的同学们,朋友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的主导,是世界的未来主宰者,让我们将党的可贵的精神一直发扬下去!在我的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为人民服务!与共产党在一起!让我们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红色记忆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可还有谁记得,中国曾经那段血泪史,那段耻辱的过去,那段红色记忆呢?

回顾过去,历史的风吹开了中国耻辱的那一页,沉痛与愤怒,悲痛与痛苦,定格在不堪回首的岁月中,尽管事过境迁,但那一幕幕仍真真切切地印在我脑海中:南京大屠杀,白森森的一片尸骨,血流成河,在这些白骨中既有年仅五六岁的,也有年迈的老妇;好多尸首分离,肢体不全,被砍头、被砍腿、没了手的,在万人坑内随处可见;有的尸骨上还扎着钉子,扎着铁丝,有的人身上还插着被染红的长长的刺刀;有一个十几岁的年轻女子,她的颅骨、骨盆上均有明显的刀刺痕迹,也许她在奸淫后,日本人又用那罪恶的刺刀刺向了她。南京大屠杀,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规模屠杀、抢掠等战争罪行,在南京大屠杀中死伤的中国人民高达35多万人,正是因为那些英雄们的爱国之心,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护国之心,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爱国之心,拯救了中国。 而此时我们能够反驳日本人,这就是一个新的开始,百年的耻辱造就了我们的勇气与毅力,但这依然不能消除我心中留下的红色的记忆,因为它已经在我心中深深的扎了根。

中国此时正如展翅欲飞的雏鹰,我相信终有一天,雏鹰也会长大,也会振翅高飞,而我们的努力,正是在创造那一天的到来。国虽强了,但我仍然不能把这段红色的记忆从心底拔掉,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