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那抹不掉的记忆(通用20篇)

那是一个红色的岁月.一队头顶红星、脚穿草鞋的人从这里走过,留下了一个个动人心弦的故事.爬雪山、过草地、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今天小编就来分享那抹不掉的记忆,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浏览

5827

作文

1000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

全文共 86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记忆永恒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嘉峪关位于山谷中部狭窄部位,两翼城墙横穿沙漠戈壁,自由以来便以地势险要,巍峨壮观著称于世。

在古时候,这是丝绸之路必经通道,东西文化交流和经商队伍都要经过嘉峪关。在导游解说中,一个个问题浮现于脑海:为什么商队不骑马而要骑走路缓慢的骆驼?为什么这儿的戏台上有这么多画像?为什么这儿的戏台那么高。

在嘉峪关关城,一道夯土城墙,泛着诱人的橙色,我不知道,这矗立几百年的黄土墙,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吸引力。走近了,就有一种亲切和感动。没有多少颓废的迹象,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特别是夯土墙上边的青砖花墙和楼宇,就像是近些年才磊起来的。这只是我的错觉。其实它在这屹立已经几百年了。

在关城中部,有一座红色的茶楼,对面便搭着一个大戏台,戏台上立着几幅壁画,我在导游的讲解下,了解了当时军旅的生活。戏台两侧竖着一副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不仅道出了秦腔曲目里的帝王将相、才子家人、黎民百姓的种种过往,更高度概括了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亘古真谛。

为什么这儿的戏台这么高?我在导游那里找到了答案,原来在古时候阶级分明,富家子弟会在茶楼上一面看着戏,一面喝着茶聊着天,高戏台主要突出富家子弟与平民的阶级相差巨大。这儿戏台前面还立着一块长门槛,导游讲解说了古时候人们都是不能看到戏子的脚的,这件事表现了古时候戏子的地位低下。

这儿是丝绸之路的必经道路,至于为什么商队会骑骆驼而不是马?在请教老师和查阅资料后,我才豁然开朗。原来骆驼有两个优势,一是骆驼可以一次性背起400斤货物,而马只能运200斤货物。二是骆驼可以一次吃400斤食物,在接下来的两到三个月不吃不喝,饿时,喂点盐巴,又可以继续行驶二十多天,效率十分高。我还知道了骆驼会什么挂铃铛。原来骆驼胆子比老鼠还要小,容易受惊,所以,商队会在骆驼脖子上系上一串铃铛,让动物远离骆驼。

这一个个扣人心弦的历史故事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它们和嘉峪关不可分离地联系在一起,必将成为我永恒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童年的记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35 字

+ 加入清单

故乡因水得名,因为村前潺潺流淌的小河,更因村里的一口古井。

古井有多大岁数,无从知晓。很早,它就在那里,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静静看着村里的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息繁衍。

古井在村子下方接近河流的地方。井口不大,约一平方米的样子,从圆形的井口望下去,便可见清冽的井水在井底轻轻地晃呀晃,幽深静谧,小时站在井边看井底,有一丝丝害怕,心里想会不会从井底钻出一条大蛇或者是童话中的美人鱼,坐井观天里的青蛙是不是就坐在这口井底,于是从井口抬头向天空望去,天好像很大很广,并不是井中青蛙所看的样子,于是四顾寻找那只天外飞来的小鸟……

井壁全是石头砌起来的,光滑湿润,一块一块的石头或大或小,整齐有序地自下而上排列,因为潮湿的缘故,小石头缝隙间布满了绿色的青苔。接近井口的石头大些,井沿边上铺着大片的青石,以方便人们汲水。

最吸引人的是井上架起的一架辘轳,在井边一侧由几根大木头和大块石头交叉固定,一根胳膊粗的铁棍自固定的木棍上伸出,横亘于井口之上,辘轳就架在铁管上,空心的铁质辘轳横穿于铁管上,辘轳末端有个把手,类似于农用三轮车的摇把,方便人们转动辘轳,一圈圈的井绳有序地缠绕在辘轳上,井绳最末端有一个铁扣子,用来扣住水桶。每当人们取水时,辘轳转动,系在井绳末端的水桶随着绳的延长渐渐坠入水井底,咚的一声,水桶碰触水面发出声音,手上的放绳动作赶紧停住,然后用右手把住辘轳不动,左手拉动井绳,牵动水桶突破水的浮力“吃水”,滴咚一声,水桶沉下去了,井绳被拉直,说明水桶里的水满了,可以拉水捅了,于是右手又用力搅动辘轳,左手轻轻撑着点井绳,好让井绳一圈圈一层层有序地摆放在辘轳上,水桶就可以顺利上来,否则,水桶到了一半,井绳绕在一起,力气又不够大的时候,辘轳就会挣破平衡,快速倒转,一桶水直坠井底,砸出老大声响,望井兴叹一声,从头再来。

年幼的我们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力气小,得双手搅动辘轳,还得捎带缠绕井绳。一下配合不好,就前功尽弃,有力气的大人左右手配合协调,一忽儿功夫一桶水就吊上来了,用扁担挑起两个水桶轻松上路,扁担吱扭吱扭,水桶晃晃悠悠,清凉的水花嬉笑着从水桶周围溅出来,井边的路面老是湿漉漉的。

最有趣最热闹的是清晨,家里的男人们起床后,就先挑起水桶挑水去了。阳光暖暖的洒在井台上,周围的一切像涂上了一层金色,人们的影子在早晨的阳光里变得长长的,井台上的队也排得长长的,有挑着担子等的,有坐下抽一支烟的,有边聊天边干活的,互相问个好,打个招呼,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

古井的水甘甜凉爽。夏天,人们将晒热的大西瓜浸在刚打出的井水里,一会儿功夫,西瓜也变得透心凉,切开,吃上一块,清凉舒爽。据说在吉县,除了饮马泉的水就数我们村古井里的水了,我们也引以为豪。村里出了不少美女,都说是和古井的水有关系呢。

多少年来,古井默默地滋养着乡亲们,一代代的村民们喝着古井的水长大,成家立业,建设家乡。

不论长多大飞多远,回乡时,我们都会去看望那口古井,因为古井已经住在我们的心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常青藤作文小学六年级 樊凌寒

那个画面,永远定格在了我的心中……

香港的海洋公园,一位朋友硬是把我拉到了滑浪飞船的排队队伍中……

匆匆扫了一眼地图上的简介,看着那弯曲的河道,心中不免升腾起了阵阵恐惧之情。朋友似乎看出了我的畏难情绪:“你害怕了吗?”“你,你才害怕了呢?”我嘟着嘴巴涨红了脸,倔强地辩驳着,而心却早已被无边的恐惧所占据……

时间一分一秒在流逝,长龙般的队伍慢慢向前挪动,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高达20米偏斜30°的极速下降的河道,我看到,一些小孩子坐完后,都哭着闹着喊妈妈……

……

终于轮到我们了,朋友们都纷纷兴奋地跳上了船,而我却再一次犹豫了,但似乎更怕成为朋友们嘲笑的对象,便硬着皮头坐了上去。

船,启动了……

我的心不禁提到了嗓子眼,船慢慢驶入隧道,隧道里一片漆黑 ,透露着一股股阴森的气息,更是严重加剧了我心中的恐慌,出了轨道,船便又被轨道缓缓带上了陡坡……

No!怎么是两个急坠?霎时间,真是肠子都要悔青了啊!

可是一切出乎我的意料,船上了陡坡后,又开始平稳行驶。河道两岸尽是绿树红花,放眼望去,一片绿,几点红,几只松鼠还在林间玩耍,一只梅花鹿正在悠闲的吃着青草,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舞,时不时还能听见鸟的啼啭,知了的歌声……

美景渐渐消除了我的恐惧,瞬间竟然陶醉其中了……

可转变的降临又是何其突然?

就在我正轻松愉快的欣赏美景之时,船,却毫无征兆的来了个 90°的急转弯,神色慌张向前望去,湍急的河流到了尽头,开始向下方延伸……

上帝啊!难道我年轻的生命就要交代于此了吗?

船开始极速下坠的那一刻,我用颤抖的双手紧紧护住了心脏……

“哗哗……

原来,一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突然间一个值得深思的念头蹦入脑海 :如果我当时不敢面对,那又将会错过些什么?

勇于尝试的画面定格在了成长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记忆永恒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这段友谊在我记忆的最深处,但却让我难忘至今。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有个女生出现在我的生命里,她叫叶昕。她是我在读新概念英语读完半本书以后才插进我们班的。那个时候,我们班基本上坐满了,只有我旁边还有个空位。于是,她就坐在了我的旁边。一开始,我们还只是点头之交,但到了后来。我们更加了解对方以后,就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我们一起约好去上课,一起下课回家,一起学习。平时,我有什么作业不会做,就会去问她,她呢,也能很耐心很仔细的为我讲解。

让我们的友谊更加坚固的是那一件事。那天,新概念的陆老师对我们全班宣布了一个消息:能通过口译测试的同学,可以获得去英国交流的机会,每班有五个名额。顿时,我们全班沸腾了,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对叶昕说:“下周就口译测试了,我们俩一定要加油,一起去英国!”叶昕激动地点了点头。于是,我们在准备了一周以后,信心满满地走进了考场。一轮一轮的测试以后 ,居然只剩下了一个名额,而我和叶昕都还没有通过。我心想:可千万别让我和叶昕PK啊。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偏偏老师叫我和叶昕PK。这下,我不知该怎么办了,如果我赢了,叶昕会不会从此不理我了。唉,决战的时刻终于还是来了。我转头看着旁边的叶昕,她也转过头来朝我微笑了一下。最后,我以一题的优势通过了这次口译。这下,我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难过。我走出考场以后,看见叶昕在理书包,我走过去对她说:“对不起。”她抬起头对我一边笑一边说:“这有什么对不起的,是我没有你那么努力才没能通过,和你没关系的,你不用这么抱歉。”“真的吗?你不会不理我吧。”“你把我们俩的友谊想得太脆弱了吧,我们还是最好的朋友!”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后来,新概念结束了。我们再也不能一起上课了。那天,我对叶昕说:“你永远是我最好的朋友!”

记忆是永恒的友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记忆中的风景作文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力,是一种奇妙的东西。有的会使你忘掉的一干二净,而有的却会使你始终没法忘怀。谈起记忆深处的风景,还记得刻骨铭心的就属家乡屋旁的那棵老槐树了初中。

那棵大槐树长得非常大,在三楼的窗边都能见获得它,它的年纪比我大很多,家里也因这大槐树而看起来颇具活力。

春季,它是个春回大地的时节,大槐树也长出嫩绿的叶子,给出一串串的小花,槐花是很香的。在窗边,我一伸出手就能弄到一个个的小槐米,香气扑鼻,夜里枕着香味入眠,会睡得非常甘甜。

夏季,骄阳似火,好像老天爷要将全部的东西都烤熟。可是在大槐树所遮掩的屋子中,却透着微微凉意,也有那脆响的蝉鸣与撒在屋子里的一个一个的小圆点,光彩夺目,令人觉得风一般的随意与清新。

秋季,它是丰收的季节。大地刚开始越来越金灿起來,大槐树也不甘心过时,撒下它金黄色的叶子,给自己铺平一层很厚棉被。秋后,严寒也一开始活动,老槐树却能用它极密的枝干,挡住那秋天咆哮的冷气机。

冬季,天地万物刚开始沉睡,大槐树还要歇息了,可是它用它挺立的树杆接住了一片又一片的小雪花。我能不用外出,在家里就可享有到雪的快乐,即便在它沉睡时,都不忘掉无私奉献,没忘记自身的真实身份。

大槐树!你在远方,依然等候着那片故土,维持着你近百年不会改变的性情。但我明白,你怀恋着离开的每一个人,如同我怀念你一样!大槐树!不管来到什么时候,来到何地,你始终就是我记忆中没法抹除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1春节的记忆作文高1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一过,就是正月初一,春节拜年礼仪有何讲究?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只知道的是正月初一时,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朋友们也互致新年快乐,以吉祥之语互贺祝新春。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热情款待。其实,春节拜年学问很多,春节文化元素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

“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也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健康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到同辈亲友,也要施礼互贺。至今未曾改变这种礼仪,只是在形式上元化了。

年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中国人自明清起始,对拜年礼仪定下了不成文的规矩,有着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辈份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拜亲朋也讲究次序: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这种习俗早在宋朝时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到了清朝年间,拜年礼仪有了升华。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一般说来,平辈间拜年则拱手致语就行了。

首先拜家里长辈。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当然,长辈受拜以后,一定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不能忘记的是向邻居长辈拜年。中国有句古话: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向邻居长辈拜年仅次于本属长辈,一般说,邻居长辈也会给“压岁钱”的。

其次是走亲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须到岳父、母家,并须带贺礼。进门后还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礼,然后再给长辈们依次跪拜。

接着就是礼节性的拜年了。如给朋友拜年,一进屋门,仅向佛像三叩首,如与主人系平辈则只须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长,仍应主动跪拜,主人应走下座位做搀扶状,连说免礼表示谦恭。一般情况下,不宜久坐,客套话完了就要告辞。主人受拜后,也应择日回拜。

还有一种就是感谢性的拜年。凡过去一年中对人家欠情的,如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或老师、师傅、医生等,就要买些礼物送去,借拜年之机,表示感恩谢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留在记忆深处的一件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天,突然降温。

风雪中,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浑身冻得瑟瑟发抖。正报怨着这鬼天气,猛然间我发现路边多了一间雅致的书店。太好了,既可以去暖暖身子,又可以找本书看看。我大步冲进了书店。

白亮亮的地板顿时出现了一串“水墨”的脚印。门旁的阿姨无声地拿起拖布拖干了那一道污黑的足迹。

正在寻找自己心怡的书籍的我,只是瞟了一眼阿姨,“这不是自讨苦吃吗?地板哪有用白色的?这店家主装修时脑子怎么想的?”想到这,我还不自主地撇了下嘴。

终于找到一本满意的书。我捧着,就坐在书架旁的椅子上看了起来。

正看得起劲儿,忽然一阵寒风扑面而来。我下意识地抬起头向门口望去。原来是一位送水的叔叔进来了。只见他身穿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右肩因常扛水的缘故,已经被水打湿了。门口那位阿姨拿起了拖布,准备擦叔叔的脚印了。这位送水的叔叔并没有急着往里走,而是把水桶放下,很自然地从衣兜里拿出了一幅鞋套套上,然后才扛起水桶,走进来换水。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那样的娴熟,那样的自然!我惊讶地瞧着这个不起眼的换水工,一种敬意油然而生。

这时他已经换完了水,走到门口,临出门时,对阿姨还笑了笑。阿姨这时也反应过来,回以一个灿烂的微笑:“有空就来这多坐坐!”

此时的我只感觉自己的脸上一阵阵发烫。一个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换水工,竟如此心细如尘,不与人添麻烦,而我刚才都做了些什么呢?我捧着书,却再也看不下去了。于是我放下书,走到阿姨身旁,拿过她手中的拖布,倒退地着拖到门口,然后和阿姨甜甜地说了一声:“再见!”

天,还是那样的冷。但走在咯吱咯吱作响的雪地上,我却越发感到温暖。

回到家中,我将这件事写在日记中,要将它铬在我的记忆深处,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记忆

全文共 907 字

+ 加入清单

竖起大拇哥你是大姐大,一身豪情敢把那天门践踏,桀骜不驯你为什么太潇洒,大宋是绿叶你是一朵花。

题记

走进记忆的深处,巾帼英雄比比皆是,替父从军的花木兰,申明大义的樊梨花,魄力定力功夫妇德集于一身的梁玉红。但唯有你,留在我的记忆深处,让我一直无限敬仰。

记忆中,一个敢爱敢恨,情之所钟的女子形象印在我心底。第一次见你是在穆柯寨中比武招亲,那凭空而出的杨宗保原只是为了报复和你比武胜出,可正谓是一见钟情,你虽心如明镜,但却假戏真做,屡屡不交出降龙木,和杨宗保对打,并且乐此不彼,为的只是多见宗保几眼,以满足你那份少女之情。之后,为了宗保,为了证明自己,你甚不惜自己的性命,与朝廷作对,与天波府作对,与杨家作对。或许你并没有想要生出是非,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爱情。世间为情所困的女子即使再聪明,再睿智,又有几个能抵挡得了呢?可你穆桂英是理智地爱,理智地恨。

记忆中,一个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你在脑中显现,嫁入杨门,要学颇多规矩,婆婆训责你不懂规矩,把你视为情敌的公主赵书颖百般刁难你,可你依然自由自在,毫不狡辩,用自身说服并且改变了大家。

记忆中,一个不畏强权,自信不疑的你出现。杨延昭大战萧天佐,三战皆败。你被推荐为最合适挂帅人选,可总有一些奸臣为阻挠挂帅而四处散播谣言。经过一番波折,你与呼延赞老将军比武,胜者为帅,虽说比试,可那身经百战的老将军根本不屑与你一个山野乡村丫头比试。可你依然不卑不亢,胸有成竹地请求比武。结果出来,你为挂帅之人,令所有人刮目相看,无人异议。也同时震惊了我,面对一个资历远比你高的长辈,若没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如何为胜者?

记忆中,一个运筹帷幄之中,决战千里之外的盖世奇才在我脑海中显现。在抗辽前线,你向萧天佐下战书,三日之后决战,此事被皇帝阻挠,你放下豪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三日决战,不战即败。三日之后,不按常规出牌的的你从心理上首先击败萧天佐,用辣椒粉迷惑萧天佐,用你制造的三弓强弩直击他,辽军大败。士兵士气正旺,你却搬兵回朝。你说:愿天下太平,永无战争。

神秘的你,时而睿智,时而迷糊。时而笑的惊天动地。时而哭得撕心裂肺,这样的你,让我至今读不懂,但你的形象,将在我的记忆的星河里,永远闪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记忆中的鸢尾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

老家屋前有一片鸢尾,记忆中常与伙伴在那片花田里玩耍,那时的我,无忧无虑。

升入初中后,来到了城市。曾多次幻想着初中生活的美好:整齐的教学楼、明亮的教室、宽阔的操场……可沉重的学习打破了一切的幻想,一次又一次学习成绩的下降使我已无心去欣赏校园,以致有些想放弃,自甘坠落。

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趁着清闲的时间将我带回了一趟老家。相比城市的喧嚣,我家更如一个恬静的孩童,安睡在这片沃土中,悄悄地繁衍生息。

在老家的这段时间里,我过得比较闲适,早晨与爸爸一起散步,午间沐浴着阳光坐在院落里看书,晚后与爸爸一边下棋一边讨论着学校里的事情。在此期间,我发现爸爸曾不止一次地站在屋前凝视着那片鸢尾。

可正值深秋,鸢尾早已枯败,只留下光秃秃的杆立在那里,早已失去了往日般的生机。我不明白父亲在看什么,便也站在父亲身旁,望向那鸢尾,那一片荒芜的田地。

爸爸转头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鸢尾问我:“你知道这鸢尾的来历吗?”我看了看鸢尾再望向爸爸摇了摇头。“这鸢尾是你出生的时候种的,第二年初夏它便开出了花朵,你从小就喜欢在这鸢尾花田中玩耍,每年初夏时就守着它,看着它开花。”爸爸停了停,接着又说,“我当初种下它,是希望你能够和它所代表的一样---鹏程万里,像展翅高飞的大鹏鸟一样,直至苍穹九万里。”我听了爸爸的话,心想:大鹏?我真的能做到吗?爸爸看出了我心中的迷茫,摸了摸我的头,说:“我相信你,定有一天你能够如那展翅高飞的大鹏一样的,只是现在,你应该先找回状态,做好自己。”

我听了爸爸的话,心中坚定了个信念:总有一天,我会成为那只令爸爸骄傲的大鹏鸟。抬头,望向那片鸢尾,此刻它在我的眼中不再是一片枯败,而是像记忆中的鸢尾一样,正在怒放。

那鸢尾将深深的印刻在我的记忆中,总有一天,我会和它一起成长,成长为那高飞的大鹏,翱翔在苍穹顶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定格在记忆中的画面作文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你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

——题记

时光用一双绵软的大手,推动年轮滚滚向前。镀银的年轮轰轰作响,带着阳光香气的回忆倾洒,那些暖洋洋的过往,琐碎一地,哗啦哗啦。

当柔婉的日光像折翅的天使跌落时,将记忆摊开,温暖的阳光下,是奶奶明朗的笑靥。

记忆里一个个弥漫着小麦成熟气息的傍晚,落日的一抹朱红晕开了半边天空。奶奶坐在院子中央的银杏树下,我依在奶奶怀里,趴在奶奶肩上,树下摇椅轻摆,吱呀吱呀地极有规律地响着。一老一小闭着眼,徜徉在天空里。时光悄然流逝。

迷迷糊糊的我靠在奶奶肩上,数着两鬓的几抹斑白,嗅着洗发水好闻的香气。淡淡的木梳香滑过她的发梢,掠过我的鼻尖,漫到鼻腔,痒痒的,暖暖的。我总是悄悄地将那几缕白色拽下。起初奶奶哭笑不得:“人老啦,没办法!”但小小的我绝不允许时光把我的奶奶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仍是固执地拽下。

小小的我眼里满是希冀,小拳头里捏着几缕白发,一次又一次祈祷般地絮絮叨叨:“奶奶不要再长白头发啦……要越来越年轻才好……”然后咚咚咚跑进屋里,把白发藏进木匣,郑重地上锁。

多么希望你老去的年华也能被我上锁,逃也逃不出。

窗外,奶奶坐在摇椅上,笑眼弯弯。霞光被树枝切割成好看的形状,柔柔地泻在奶奶脸上。连额头、眼角的纹路都被光纹上了金边,闪亮而细腻。奶奶望着我,含笑的月牙眼中一闪一闪,是太阳的反光,还是盈满爱的水晶?

年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所有的这些,都成了岁月里泛黄的定格画面

那些回忆,想起来,物是人非,恍如隔世。

但物是人非的背后,记忆并没有消退。匆匆的年华依旧维系在那里。而所有的这些,依旧组成了最永恒的定格,最珍贵的记忆,向着远方澄净的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作文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的外公常常给我讲故事。我长了十岁,外公讲了十年。

幼儿园的时候,外公告诉我,这些故事有一个统一的名字——红色故事。故事里的很多人用生命换来了我们新的中国。我是浸润着红色故事光辉长大着的娃。

讲故事的时候,夏天的风总是特别凉爽,冬天的太阳又特别暖和。春天有美丽的花朵相伴,秋天还有金黄的树叶掉落。外公的讲述,伴着季节的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和光影,让故事听起来更加有滋有味了。多年前的那些忘我的人和感人的事,不断地闪动在我十岁的年岁里。

上小学的时候,我认识了很多字。年级越高,认识的字自然也越多。幼年听过的的故事萦绕在我的脑海里,催我去读。我攒足了劲去学校的图书馆,猫着身子,弓着背,上上下下翻找这些书籍。最初,读的是革命战斗故事连环画,后来是战役历史大部头。

读着读着,听过的故事和书中的故事,好像两个原本彼此熟悉的人相聚了。《王二小》写王二小机智地带着敌人在山上转,誓死也不说出八路军的踪迹,自己却在与鬼子的较量中失去了生命;《小英雄雨来》中讲述了小雨来不受敌人的威逼利诱带路,自己跳河逃生的故事;《小兵张嘎》讲述了小男孩张嘎历经艰辛,找到八路军,当上了一名小侦察员,并配合侦察员罗金保执行任务。

我逐渐发现了,我和故事里的他们似曾相识。他们离开了很久,仿佛又从很远的地方走来,和我相伴。他们生活过的地方、说过的话、打过的仗,连带着外公讲故事时的身影、声音,还有夏天的风的气味、色彩和光影,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红色故事伴随我以前的祖辈,我的爷爷和慢慢长大的我。我明白了,我如何能够平安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他们停下了脚步。我慢慢长大,讲述新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记忆中的夏天一年级话题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来了,她跟着春姑娘的脚步悄悄地飘来了。她对春天说:“你走吧,让我来把大地装扮得更美丽些吧!” Summer is here, and she followed the footsteps of the spring girl quietly.She said to spring: "Go, let me dress the earth more beautiful!"

她对太阳说:“离近我,让大地更热些,这样人们就可以品尝享受到冰激凌的凉爽了。”

夏天面向东,面向南,面向西,面向北,轻轻地对小花儿们说:“你们听着,都穿上漂亮的花裙子,把大地装扮成赤橙黄绿青蓝紫,五彩缤纷吧!”

小雨点们排着队等待着夏天的指令。他们的领队问:“你要我们做什么?”

"我要你们来的猛烈些,下场倾盆大雨,把大地冲洗得干干净净!”

夏天对牡丹花说:“盛开吧,花中,有了你们,人类就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

夏天对睡莲说:“我也要你们开,白色的,红色的,粉色的,全都要开,池塘有了你们会充满勃勃生机!”

夏天对蝴蝶说:“快来吧,跳起欢快的舞蹈,小朋友们喜欢你们!”

小朋友们到河边捞鱼,到泳池游泳,到草地上玩耍,他们开不见夏天,但是看到花开的更美。一个小男孩说:“夏天来了!”夏天听到了开心得笑了!

夏天来了,我可以开空调了,太舒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记忆中的中秋节

全文共 827 字

+ 加入清单

千百年来,中秋佳节对中国人来说,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中秋月明之时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的思乡之时,也是人月两团圆的日子。

儿时,刚会背“床前明月光”的年纪,那时的我还不知道月亮为何物,天真地以为月亮上住着嫦娥和玉兔。于是到了中秋假期,我回了老家,便嚷嚷着要买一只兔子,和玉兔交朋友。小时候的月亮那么皎洁,那月光直直地洒下,丝毫不吝啬地铺在地上、桌上、椅子上……我以为是嫦娥仙子一不小心,把手里的月光泼洒了满人间。

我坐在院子的椅子上,凉风习习,秋风拂面。手里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旁边的小几上摆着圆圆的月饼。身边是家人亲戚,他们在叽叽喳喳地聊天。他们说的方言我不是很能听懂,听了一会觉得索然无味,于是转眼看向天空。那可真是一派“长天净,绛河清浅,皓月婵娟”的景象,天上只有几颗星星在发光,天空澄澈,万里无云。那一方圆圆的月亮于是就完全现了出来。

月光和阳光不一样,月光像泉水那样清澈。据说月亮上还有吴刚在砍桂花树,我翕动鼻翼,好像真有一束幽幽的桂花香飘荡。手中盛着汤圆的碗上飘着几朵桂花。这是从月亮上的桂花树上跌落下来的,我想。我舀了一颗汤圆,芝麻馅带着甜丝丝的桂花味在嘴里爆开。月亮是桂花味的。

到了后来,我上了小学,回老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只得在深圳过中秋。

深圳没有院子,于是我便坐在阳台上。几片云像开玩笑似的遮住了月亮,朦胧的月光无法穿透那厚重的云层。月亮没法子,只能探出头来,向外张望。那一抹苍凉的月亮散发出的月光更是微乎其微,连星星都好似贪玩一般逃窜了。和小时候的月亮不一样了,我想。有些失望的我想“化悲愤为食欲”,于是拿了块月饼,又从厨房里盛了一碗桂花汤圆,坐了回去。

我端着瓷碗拿着月饼,咬了几口,又喝了几口飘着桂花的汤圆甜汤,却觉得仿佛有些不对。我低下头嗅了嗅,好像有什么东西悄无声息地溜走了。我望向天空,月亮上的吴刚还在砍桂花树吗?他今年一定偷懒了吧?末了,我还是未能一睹月亮的芳容,心中不免遗憾。

我多想,多想再看看那故乡的月圆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童年的记忆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童年时候,我在回家的小路上发现了一根葡萄藤。它并不像我想象的样子,十分的矮小。但结出的饱满的青绿色葡萄,却使我记忆犹新,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点缀出一片晶莹的绿色。

那时的天不算晴朗,有了下雨的征兆。我和哥哥被委派去外面遛狗,无聊之际,发现了这一片葡萄藤。很显然,这根藤已经很久都没有被人悉心照理了。泛黄的枯藤上仿佛布满灰尘,但仍隐约充满着勃勃生机。抬头,这根细细的藤一直绵延至屋内。

我们明白,这根藤是被人栽种的,但不知由于某种原因,主人长期没有照料。但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对葡萄的好奇心强。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捏住一颗饱满的葡萄,但都迟迟不敢张口。是的,我们不是果农,不知道是否有害亦或是还不熟。要知道,上一次我偷摘无花果时,就差点被那颗不熟的果实整出心理阴影。都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不,我手里正拿着葡萄犹豫呢。

哥哥似乎也是同样的想法,他知道肯定是骗不了我了,就又摘了一颗葡萄,朝地上丢去。一只小狗看了看地上淌出的新鲜汁液,又望着我们坚定的眼神,象征性的用舌头碰了一下。

见小狗无碍,我们大喜,忙将葡萄皮揭开,浅浅的纹路勾勒出一个完好的葡萄,溢出的葡萄汁充满了甘甜和清凉。可是苦于葡萄藤下的葡萄少,只好望了望藤上的葡萄恋恋不舍地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之后,舔着手上的葡萄汁才发觉是那样的甜,远比超市里的精品好得多。等到再次寻找的时候,我们却再也找不到那根充满记忆的藤了。

也许,它就像桃花源一般,只是我童年记忆的一个剪影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留在记忆里的芬芳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林建燊

当池水被石子砸出水花,在粼粼的波光中逐渐平静;蒲公英被吹入空中,在阵阵的微风中逐渐远去;滑梯被摩擦出温度,在年年的时光中逐渐闲置。回头的时候,总是会笑,那样的甜蜜是会让人上瘾,从此欲罢不能。他可以生在尘埃里,也可以从尘埃中开出最美丽的花,弥散的芳香,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记忆中的童年,总是那样简单而难忘。

儿时的我是个顽皮的孩童,时不时总爱和同学“开玩笑”,却又从来不反省自己的行为。逐渐的,同学们习惯性的将我隔绝在外,而他的出现,如同阳光,折射进我的内心深处。 他,看似高大威猛的男生,内心却是细腻善良。他总会耐心地与我聊天,并教我如何与他人相处。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并尝试与同学友好相处。伴随着朋友越来越多,我对他的感激也越来越重。

他一直是我学习上的伙伴,也是我生活中的朋友。我们互相帮助,相互信任,相互学习,成了不可分的挚友,烈日下奔跑、寒风里玩耍、大雨中打闹……谁知,天不遂人愿,小升初时,我们分别考上了不同的学校,分别前难舍难分,分别后不禁润了眼眶,与他同窗求学的时光,至今仍历历在目。

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不仅有同学,还有老师,还有教练。

想起四年级时,我代表中心小学去参加南海区的游泳锦标赛。穿上轻盈的“战甲”,走向“战场”,那儿高手云集,呐喊声、加油声、吹哨声,交错相织。我走得看似自然,心理却是十分慌张。阳光映入水池中,折射出五彩的光芒;照在我的脸庞上,给予我十足的信心。到了后赛厅,只见对手一个个身强力壮,高大结实,我却非常瘦小,经历过高强度训练的我不禁也慌张起来。这时候,是教练和老师在热情鼓励我,给了我信心和勇气。

“啪——”,随着枪声响起,我们争先恐后地跳入水中,像鱼儿般灵活的游起来。100自由泳靠的是爆发力,别看我身子娇小,抬手、滑水、打腿等动作一流,也随之快到了终点。在这紧要关头,隐约听到了大伙们热情的加油声,带着点着急。我用尽全力,游到了终点,获得第一名。

教练和老师簇拥而来,欢呼着,呐喊着,父母一把抱住我,我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每个人的奉献,都给予了我信心与动力,当时的我,激动而快乐着。

池塘中的水源源不断,蒲公英会飞向远方生长出新的芬芳,滑梯还是孩童们相约的老地方。我会慢慢长大,池塘、蒲公英、滑梯渐渐被书本、试卷所替代。这又何妨?童年的记忆会随时间慢慢沉淀,散发出独有的快乐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节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在这个节日中,家家户户的人都团聚在一起,欢度节日。

每年的春节都是我最开心的节日,在那几天中,我可以尽情的和我的朋友们玩耍,不受任何人和事的约束。

去年的春节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段令我至今难以忘怀的历史。

去年的春节,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哥哥度过的,也正因如此,我的体重倒是降下来了不少,第二年开春一去学校,同学们看着我都十分惊奇,都快认不出我了。

在哥哥家,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完饭后跑去上山,第一可以锻炼身体,第二还可以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天天早上,哥哥在前面跑,我跟在后边慢跑,一路跑到山下,我早已是气喘吁吁,可是哥哥还是气不喘心不跳,一看就是锻炼的结果。

我们还会在一起放烟火,看烟火。那年的雪下得很大,我和哥哥一起下到楼下,拿着买好的小鞭炮,插在雪堆里,点上后远远地跑开,看着鞭炮在雪中炸裂,炸出一个个飘飞的雪花,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奇妙感觉。

春节还会和家人一起度过,在年三十儿的晚上,和家人一起围着饭桌,吃着热腾腾的年夜饭,实在是一种幸福。大家围坐在沙发上,欣赏着春节晚会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精彩表演,体会着新年的喜悦心情。

春节,真是一个开心热闹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记忆中那尴尬的一幕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正是个好晴天,牛奶似的白云流动在湖蓝色的天际,纯洁的微风拂面。迎面而来一阵清凉的空调风,哦,好凉爽!我推着手推车,表妹也随后跟上来,卖场人众多,怎么也吹不散那股热流。

熟门熟路走到食品区,花花绿绿,我眼花了,没一点头绪,手不知伸向哪里,诶,不知不觉拿了这么多东西。走出食品区,我们东张西望,急切地在人群中寻找着,一眼扫过去,似乎看见了一个熟悉的背影,稀疏的头发扎在一起,碎花点一袭连衣裙,这是她最喜欢的裙子,犹如玉树临风,太像了,一定是她!

“表姐!”没反应。

“表——姐!”还是没有反应,泥牛入海。

难道不是她?不对,实在太像了。没两天,就不知道我的声音了?太可恶了。我和表妹踏着小碎步,溜上去,准备吓她一下。

我上前重重拍了拍肩膀,谁也没想到,转过来的是一个茫然而陌生的面孔。她平静地注视着我。

啊,认错了!怎么办?我惊慌失措,呼,还好没有破口大骂教训。诶呀,认错了认错了,好尴尬啊!我拉着表妹,不断自责,怎么搞的,连熟悉的表姐也会认错,丢脸丢到闹市来啦,一直尴尬地在原地愣着。

那一幕好尴尬,一生烙在自己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记忆高三作文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独行大都市中,高楼拔地而起,车辆川流不息,你是否有一瞬茫然失措?在一座座城市飞速现代化发展之时,作为市民,我执此念:一座好的城市,理应魂系共同记忆,根植文化底蕴。

何谓“城市的共同记忆”?顾名思义,“城市的共同记忆”即一座城市的市民因交集而形成的相同或相近的印象与回忆。当一座座城市因现代化发展而日趋雷同时,城市的文化底蕴方为其共同记忆的源头活水。

然,或有人言:“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徙加剧,经济发展的需要早已将多地的文化底蕴侵蚀殆尽,谈何共同记忆?”诚然,经济发展的需要与文化底蕴的营造与维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然而在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的当下,作为市民的我更主张着力于仍原地踏步的文化底蕴保护之上。毕竟城市的共同记忆只能由文化底蕴形成,而后者,则是城市的,不可或缺。

那么试问,为何一座城市不可缺乏文化底蕴?

其因显然。经济高速发展,现代化建设持续进行的当下,城市的外观乃至居住者不断变化,容易给无论是扎根者抑或是客居者的市民带来排斥感与陌生感。然而,倘若城市有较浓厚的文化底蕴,其营造出的文化氛围便能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市民,成为其对城市的共同记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城市的文化底蕴作用于一座城市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文化归属感。后三者又正反作用于城市的文化底蕴,形成牢不可破的文化命脉,以城市之根的形式,构建了市民的共同记忆。

然而,反观当下,决策者却甚少有侧重于厚实文化底蕴,以构建城市之共同记忆者。拆古迹、建办公楼、取缔博物馆、建娱乐场所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评论员曹林曾言:“任期不长的政府官员不会去做发展城市文化这么长远的事,他们只在意任期满后政绩如何。”文化底蕴的微薄,共同记忆的缺失,不该仅归咎于体制,有关方面亟需反思与改变。

依我所见,“魂系共同记忆,根治文化底蕴”观念应存每个市民心间,有关部门更应在此方面有所侧重。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将现代化发展与文化底蕴有机融合,在不悖离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构建文化氛围,创建并维持“共同记忆”,既是决策者的难题,又是我等市民的期许。

魂系共同记忆,根植文化底蕴。相信未来,在文化理念的引领下,城市的面貌会像“母亲的面孔”一般让市民永远难忘,城市的姿态也变得越来越有魅力。生活其中,人们一定能感受得到四季,看得见乡愁,拥有可以寄托情感、认同归属和栖息心灵的共同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记忆高三作文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高楼大厦数月峻工已不是神话,而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独特文化的共同记忆似乎也随之渐渐消逝,淡忘在岁月里,埋藏在童年时,留下的只有钢铁森林构筑的现实。日复一日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不免令人心生厌倦。我们只能在记忆深处寻找这座城,这些市民们所珍藏的共同记忆。

城市的共同记忆是具体而微的。幼时常去的老公园,上学路上走过的每一条青石小巷,还有那些见证了城市历史变迁的老建筑……那一点一滴汇聚成鲜明的共同记忆。当然,社会在发展,生活在变化,时代在前进,城市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保持着同一个样子。一座城市的共同记忆也恰恰在这变化发展之中慢慢形成、积淀,成为一座城市的底蕴。作为市民,我们承续着记忆,也创造着记忆,并在共同记忆中认同一座城市。历史与现状交织,市民和城市互相影响,使得城市有了体温与个性。

现在的问题是,城市发展太快了,快到令人措手不及。公园被翻修了,景观树木大量种植,各大商场纷纷入驻,每个现代化的街区都成了同一模样。我所在的城市,老旧的房屋被“景观改造”了,从市中心到市郊,灰、白、红三色构筑的模板景观随处可见;老街、老建筑也没能挡住翻新和改建的潮流,千篇一律的包浆漆色、青砖黛瓦、檐角飞扬。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共同记忆,而是他们的。

文化是有边缘效应的。人们往往不愿去品读前人用生命编著的文化记忆,许多城市的记忆就只能在一代代父母子女口中相传。方言的失落是无数语言学家心中的痛楚,民俗文化的流失引起老一辈人无声的恸哭。我们还能在何处寻找它们?在父母、祖父母只言片语的提及下?在不发达的、偏僻的乡村田野里?似乎也只能如此了,在现代化浪潮未曾席卷之处,依稀还能辨识出一座城市独有的记忆。而年轻的我们,心中关于城市的共同记忆已经是支离破碎的,修复和重新生长的线索,可能只在那些更传统的“边缘地区”中了。

拯救、挽回失落的文化和记忆,是我们亟需完成的任务。它是我们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土层,刻印着过去,涵养着现在,映射在未来。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精神之土的涵濡与深耕,正如植物扎根于广袤的土壤,高楼依托于坚实的地基。

城市的共同记忆应该深埋在每个市民的精神土壤中,城市的魂应蕴藏在每个市民的精神世界里。文化传承是它的根基,它与每一个市民共同成长于此,一起记忆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舌尖上的记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8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离不开蝉鸣和阳光,也避不开记忆深处的那一碗绿豆汤。

孩提·清甜

缕缕微风带着清香吹散了午后的慵懒,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影撒下满地金辉。窗外绿油油的树上不知道挂了多少蝉,“热煞勒,热煞勒”地叫着,一刻也不肯停歇。刚煮好的绿豆汤放进了冰箱,不消一会儿就被冷气塑造得清甜可口。

一回家,我就急不可耐地打开冰箱门,目光上上下下来回搜索着。不久后,目光定格在一处,便轻轻地踮起脚尖,缓缓地伸出手,指尖抵住凉凉的碗沿,小心翼翼地端下这一碗冰镇绿豆汤。

轻抿一口,清凉的感觉溢满舌尖,加上煮得软糯的豆粒,不甜不腻,夏日的烦躁被完全驱散。“慢点喝。”外婆叮嘱道,声音中满是欣慰。我轻轻放下碗,用勺子轻轻搅拌,绿豆在翠绿色的豆汤里沉沉浮浮,清香在屋中淡淡散开……

童年·微苦

窗外的蝉一声接一声地叫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没有阳光的午后,是那么沉闷。

手边摊开着一本《百题大过关》,旁边也胡乱堆放了各种各样的教辅书。风微微吹动了书页,回头望去,“咔哒”外婆轻轻关上了房门。风扇已经开始运转,摇头晃脑,旁边放了一碗绿豆汤。

唉,现在谁还有心情去一勺一勺细品绿豆汤啊,我端起碗,一口气喝完了。还是那种凉凉的味道,不过多了一种沉重和苦涩,说不清又道不明——它没有中药那么浓烈的苦味,也没有茶回甘后那种淡淡的甜味。我不自觉地皱了皱眉头,也不多想,就继续埋头于题海之间。偶尔咂咂嘴,还能感觉到那种隐隐的苦味在舌尖上缠绕。

豆蔻·生涩

夕阳静静地洒下余晖,温馨又从容。窗外蝉鸣依旧,却不再烦躁。记得那次,我站在灶边,幻想着自己能和外婆一样做出好吃的绿豆汤。

白瓷锅底被小火舔舐得焦黄,墨绿色的液体在里边翻腾着,冒着泡。我手握一个白瓷勺,在锅中缓缓搅动。我心满意足的,仔细舀出一小碗,缓缓吹凉“这实在是太难喝了吧!”刚刚沾到嘴边,我就被这味道呛住了——绿豆完全没有煮软,硬梆梆的,像小石子一样;放进去的冰糖完全没有溶化,而百合都粘在了锅底,怎么刮也刮不掉;冰糖的味道特别的甜腻,让人反胃;薏米也没有煮熟,只外面一圈是软的,里面都是硬的,跟我的牙齿在较劲。

不过还好,这次没有煮很多,剩下的,就只好去孝敬下水道咯。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出和外婆煮的一样好喝的绿豆汤,没想到却只做出了这令人难以下咽的东西。

记忆中的绿豆汤浮浮沉沉。人生,不就像这一碗绿豆汤么——有甜蜜,有苦涩,有快乐,有悲伤,更有独自闯荡的孤独。可是,想飞的翅膀禁不住,人总会慢慢长大,最后挥别家人的呵护与宠溺,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也许我会失败,会跌倒,但我一定要勇敢地去面对,直至熬出生命中最美味的一锅“绿豆汤”!

又是夏日,阳光和蝉鸣依旧,期待下一碗记忆中的绿豆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