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钱钟书事迹简写【精彩20篇】

某些事情让我们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钱钟书事迹简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4032

作文

1000

王华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11月8日下午,第十师一八七团中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援疆干部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

学习会上,该校校长潘海福对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做了简短的介绍,并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学习:一是学习王华同志的优秀代表,楷模精神。二是学习王华同志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精神。三是学习王华同志心系群众、大爱无私的精神。四是学习王华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广大教师被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所感染,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王华同志为榜样,学习他恪尽职守、身先士卒、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

该校教师鲁天波感触颇深地说:“学习了王华同志的先进事迹,我被他的先进事迹所感动,被他的援疆精神所感动。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生命,献给了兵团事业。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王华精神为榜样,把自己的工作干好,为一八七团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感人事迹:父亲没有残缺

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她小时候始终没有弄明白,她的母亲为什么要嫁给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男人。这个男人后来还成了她父亲。她还小的时候,她父亲一直螺旋着腿,走路一瘸一瘸,样子及其滑稽可笑。为此,她常常暗自伤心,为母亲的选择,也是为自己那点可怜的自尊。

父亲性格开朗,一点点开心事就会惹得他哈哈大笑。因为父亲不能下地劳作,母亲把临胡同的一间小屋改成了卖酒的小店。这样一来,每天父亲都乐呵呵地坐在小店里,望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不知道是因为人们可怜父亲是个残疾人,还是因为父亲爱笑,小店的生意一直很好。每当,她放学回家的时候,父亲总会张开那并不结实的臂膀,想要抱抱她。她则故意绕开他的臂膀。毕竟父亲张开臂膀,半蹲在小店门口的样子太“不堪入目”了。但是,父亲丝毫没有责怪她,还一个劲地和人讲,我闺女越来越有个性了,太像自己啦。父亲说这话的时候,丝毫没有在意她此时心里在“咬牙切齿”。

当然,父亲和她从未真正深情地拥抱过,更不要说,她主动扑到父亲怀里,像一飞女孩儿那样撒撒娇。

她从不把自己的父亲介绍给同学和老师。有一回,老师来家里做家访。老师的前脚刚跨入门槛,后脚还在胡同的时候,她就抢先说,老师,这是我家请来的卖酒师傅。父亲笑了笑,一个劲地夸她懂事,主动给老师端茶送水,还告诉老师说,她的父母都出门劳作去了。

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她都拒绝其他的同学来自己家里玩。可她又爱玩爱闹,一刻也闲不住。于是,她经常和同学去附近山林里玩躲猫猫游戏。

在她8岁的时候,父亲的右腿病得严重,不得已到医院进行了一次矫正手术。手术还算成功,不过很长一段时间,父亲都需要借助一根拐杖才可以行走。这时候的他,走路的样子更加难看了。

也就是这年暑假,她和同学在躲猫猫的时候,不小心脚下一滑,整个身子滑到了一个陡峭的斜坡上,她紧紧抓住一株灌木,进退不得。父亲闻讯赶来,看着峭壁上的她,使劲爬到了峭壁顶端,蹲了下来,伸手去抓她的手臂。可,无论父亲如何努力,手也够不着她的手臂。

她几乎绝望了,她恨透了父亲,换做任何正常人,绝对会够得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她感觉死亡之神向自己靠拢。

“快,抓住拐杖。”他把拐杖和手臂绑在了一起,向她伸过来。

她抓出拐杖,他使劲一用力,她就和死神擦肩而过,平安地爬到了峭壁顶端。

她本以为父亲会责怪她。可是父亲没有,脸上却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原来,因为蹲的时间过久,加上用力过猛,父亲刚做过矫正手术的右腿再次变形了。

后来,母亲和邻居把父亲抬到了医院。医生说,他右腿刚愈合的伤口崩裂了,将终身依靠拐杖行走。母亲狠狠地瞪着她:“你啊——你”。父亲脸上依旧堆着笑,只是气若游丝:“不怪她,她还是个孩子,不懂事。”

听着父亲气若游丝的声音,她的心哆嗦了一下。抓起父亲的手,撕心裂肺地喊了一声“爸爸”,扑在父亲的身上。

后来,她也允许父亲来学校看她。但父亲从未去学校找过她。只是每天放学,胡同的小店门口,她不再拒绝父亲展开的臂膀。

她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一所满意的大学,她把自己锁在小屋里。那是一个不眠之夜,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父亲拄着拐,在屋里来来回回踱步,“笃,笃,笃”的拐杖叩击地板的声音在夜里格外清晰刺耳。这声音一直响到清晨,出门去,顺着胡同越走越远。

“要不,报名去参军吧。”第二天傍晚时分,父亲推开她的屋门,手里举着一张报名表,说。

她茫然。

“知道自己考砸了是一回事,但更重要的一回事是接受自己考砸了。当我小时候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不一样,那一刻,你知道,我的心情有多么糟糕吗?后来我长大了,我知道命运将要留给我一个永恒的伤疤,而我不能每天对着伤疤哭泣,我唯一能做的是微笑,因为只有微笑的人才可以看到阳光。只有自己对着生活微笑,生活才会对自己微笑;你对命运微笑,命运也就对你微笑。”父亲给她做了个鼓励的手势:“要去上一个普通大学还是去参军,想通了告诉我。”

最后,她决定参军,还顺利通过了体检。前往军营的那一天,她坚持不要父亲送,她怕父亲跟不上送别的队伍。

就在她踏上军旅专列的那一刻,一转身,她发现了父亲。父亲就站在站台一隅,螺旋着腿,拄着拐,微笑着。那滑稽可笑的样子,此刻是她看过最美的风景。那斜倚的拐杖,似乎也笑了,撞击着她的心灵,朦胧了她的视线。

她知道自己已经接过了父亲微笑的生活,心里那些脆弱的地方日渐坚强起来。她知道,以后每一天的军旅生涯,有了父亲的微笑,她不再觉得有多苦,不再恐惧。

那一刻,她深深懂得,所有的父亲都饱含着父爱,即使有些父亲有残缺,但父爱不会因为残缺而暗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疫情防控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最新摘选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以来,中心医院感人事迹层出不穷:手术室护士文_、外科护士廖_、妇产科护士朱__等人顾不上家有嗷嗷待哺的婴儿需要照顾,义无反顾的工作在防控一线;门诊医师郭__某仅用两天时间安葬逝去的老父入土后立即投入疫情防控战斗;年近六十的药剂科主任曾__某亲自驾车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十二小时往返一千三百多公里到邻省某市采购回一线医护人员急需的防护服;预备党员、内科副主任袁_某置两个孩子在家而不顾,一心扑在专业防控知识的宣讲和发热门诊的调度工作中;刘__、舒_两位临床医生除了坚守本职岗位,还多途径寻找口罩供应商,自费购买后再赠送医院用于防护;支部书记、院长倪__某白天全面调度防控工作,夜晚在常吉高速某某互通口体温监测点值守,坚持用无我奉公的工作态度诠释着榜样的力量,带动着医院党支部全体党员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

自战“疫”打响以来,全院所有人抛却了个人困难,顽强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主题在与“毒魔”抗战的现实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现。

一个个白衣战士,为了打赢这一场“全民战疫”而齐心协力、风雨兼程。在这个春节里,他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用无私无畏的坚守,为人民生命安全撑起一片晴空。

逆行的人并非生而强大,只是炙热的心中有着深深的责任。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此刻我们必须负重前行。2020年的春节,白衣战士注定是最美的风景。病毒肆虐的当下,我们必当是最坚实的力量和抗击疫情的守门人。病毒不止,我们奋斗不息;战斗不止,绝不收兵。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时代楷模毛相林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947 字

+ 加入清单

毛相林,男,60岁,汉族,中共党员,初中文化,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的下庄村村委会主任。1997年,担任老下庄村支书的毛相林带领村民向绝壁挑战,历经7年时间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天路”。2005年,改任撤并后的新村主任毛相林又带领村民脱贫攻坚,历经13年时间探索培育出“三色”经济。

当好村民修路的领头人,苦熬6年始终保持顽强拼搏的愚公精神。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老下庄村的真实写照。下庄四周高山绝壁合围,生存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几乎与世隔绝。全村4个社,96户、近400人住在“井”底。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井底”海拔仅200余米,与外界联系,只有3条小路。其中一条“大路”有3个大台阶,108道“之字拐”。由于条件所限,四面环山的地理环境、下庄人过着苦种薄收的日常生计。

1997年7月,接任下庄村党支部书记不久的毛相林,从县城参加完村干部培训班回来,坐在老下庄的“井口”之上,鸟瞰海拔1100多米的那个酷似天坑的古老村子,心底倒海翻江:改革开放都这么多年了,外面的世界一天一个样,如果再过些年下庄还是老样子,我这村支书就有愧百姓,简直就是白干了。

那时,毛相林下定决心,要努力改变下庄村的落后面貌。要改变,唯一的“突破口”就是修路。修通从“井底”到“井口”的乡村公路。

回家后的毛相林当晚便召开群众会,掷地有声地提议修公路。有人议论,有人摇头,有人怀疑一无资金二无机械,要硬生生在悬崖上抠一条路,当时的村民没这个底气和勇气。毛相林并没有泄气,他扳起指头给村民们算起了细账,告诉村民:“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通过反反复复的打嘴仗算细账,村民总算达成共识,同意修路。

1997年11月12日,下庄人终于在寒风刺骨的一个大雪天,在“鱼儿溪”畔炸响了第一个向封闭与贫困宣战的开山炮。

没有炮眼,放红绳凿;没有挖机,用双手刨……在峭壁悬崖上,不能爬行也不能站立。就腰系长绳,放到山间悬空钻炮眼,放一炮炸个“立足之地”。就这样,村民们在空中荡,壁上爬。分好几个施工班,多处开炮,在半山腰炸开一处处缺口,形成一个个石礅,然后“步步为营”向前推进。

修路难,在悬崖绝壁上凿路难上加难。男男女女带着工具和干粮来到工地,以洞穴、岩壁作为安身落脚之处。为防止晚上睡觉翻身掉下悬崖,他们便在腰间拴根“保险绳”,绳子的一头拴在岩缝的老树根上。为鼓舞群众士气,毛相林与村组干部一起向群众发誓:不贪占便宜,誓死修通公路!公路在村民整齐的号子声中一尺一寸地向前艰难延伸。毛相林的担子更重,白天要翻山越岭到各个工地巡查安全,晚上还要在工地上总结安排工作。

为了修路,毛相林“挪”用了母亲700元的养老钱和妹妹寄存的3000元家具款,还以个人的名义向农村信用社贷款1万元;为了修路,毛相林不知磨破了多少双胶鞋,手上和脚上磨起的血泡鼓了破,破了又鼓。在他的带动下,一些县城打工的村民也自发回村加入筑路队伍,甚至有老人主动请缨到工地做饭。

尽管毛相林每天都把安全施工传导到每个工地,但在挑战悬崖绝壁时,先后有6位村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从不轻易掉眼泪的毛相林哭过,但他从未绝望过。他常说,我个人解决不了的还有组织在,下级解决不了的还有上级在。1999年,巫山县委县政府将下庄路纳入全县重点工程建设,给予物资支持。

最终,历经七年鏖战,2004年初,悬岸绝壁间一条长达8公里的“抗争之路”通车了,几辈人渴盼的出山公路梦想成真。

2005年1月,两合村合并到下庄村,村民委员会换届时,毛相林被村民高票当选为村主任。从村支书到村主任,毛相林的工作角色发生了变化,但他不辜负组织和群众信任的初心始终未变。下庄的有形的、出行的路抠通了。但人民群众要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下庄还要再修通一条致富路。

毛相林积极动员有富余劳动力的家庭外出打工。十年来,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毛相林又动员村民种植纽荷尔,为把关技术,他挨家挨户地检查验收,手把手地教村民打窝种树。几年来,全村种下650亩纽荷尔,成立专业合作社进行统一管理,500多亩已试花挂果,预计给村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毛相林还鼓励村民种植了几百亩的西瓜和南瓜。仅西瓜一项,村民年均收入3000多元。

细数村民的增收门路,毛相林将其概括为“三色”经济: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正是在“三色”经济的催化下,村民的腰包鼓了。2016年通过贫困村脱贫攻坚验收。

下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化写在村民脸上,甜在村民心里,也映照着毛相林花白的头发,更激发着他更深的思考。他以20年的执着坚守求证出自己的人生最大值——“成为一名群众身边的好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上观看了一场节目,叫《新时代少年》,里面有着许多年龄和我差不多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他们虽然很平凡,但是,他们有许多好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像一盏明灯一样,为我们这些同龄人照亮前进的道路。

有位哲人说过: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量源泉之一,也是成功的利器之一,没有它,天才也会在矛盾无定的迷径中徒劳无功。一个小小的少年定下了目标,并把这个目标坚定地立在心田。他擅长画图画,会做一些小手工,这些小手工的原材料都是一些废弃的、对别人来说没有用的物品。但是,他将废物利用,变废为宝,做出许多精美的小手工,并拍摄视频,传到网上,网友纷纷在为他的画作和小手工点赞,没有一个愿意给差评的。在他的带动下,好多小朋友也不再乱扔废物,也把废物重新利用,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节约了资源,为环保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位少年就是林峻德同学,12岁。看完他的故事,我想,他和我同龄,却如此心灵手巧,还制造出许许多多精美小手工,画出那么多漂亮的画,真不愧是“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啊!

接下来,还有一个好少年让我感动。她无私奉献,常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她热爱学习,能够说出地道的英语,她还上过联合国演讲台上,发表过演讲,人们称她“小小外交家”。她有一个朋友,是个聋哑人,也非常内向。这个朋友认为自己生活没有希望了,但是,这个好少年却帮助了自己的聋哑朋友。

这个好少年就是黄郁微同学,她找到了朋友的强项,帮助朋友展示自己,成功让朋友走出困境。看了她的事迹后,我想:她真聪明,竟然能做出这么多伟大的事,而且,她又是那么地善良,能帮助自己的残疾朋友摆脱困境。她做出了这么多出色的事,真值得我们骄傲,同时也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善良的人,就是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既照亮周围的人,也温暖自己。做人不一定要顶天立地、轰轰烈烈,但一定要善良真诚。人心,不是求来的,而是善来的。你施人温暖,人才会予你阳光;你施人真心,人才会予你和善。

今天,我观看了《新时代好少年》电视节目,我感受到了同龄人的执着精神和善良品德,那些拥有美好品德的人,他们就像黑暗里的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也是新时代的少年,难道我们不应该学习他们这种执着、善良的精神吗?难道我们不能做一盏温暖的明灯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最美职工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1525 字

+ 加入清单

__县电信分公司社区经理的设立,正是中国电信的营销渠道建设的一个缩影。__电信的社区经理队伍由9人组成,分为了6个社区,所负责的用户约__0多,每个社区负责约3000用户。虽然社区经理的队伍组成时间不是很长,但是他们却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们用自己的满腔热情打响了“社区经理”的金字招牌;用他们的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奉献精神,换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__有幸在团结、战斗的集体中奉献。

由从前的外线员的角色到社区经理角色的转换是要一个过程的,但是他却很大地缩短了这个过程。队伍成立伊始,他们面对自己的角色的突然转换很不适应,每天依然是在做着从前的事,好像感觉不到转变,工作一度陷入沉寂。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这群社区经理领头人的__,他找来了许多集团公司和省市公司的有关社区经理的各个方面的文件和资料,把握住精神,又上经营部去请教有关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然后召集所有的社区经理,大家坐在一起开会、聊天、谈心,大家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让每个社区经理都认识到现在自己个人所处的位置,记住自己的岗位职责,逐步地统一思想,消除很多错误的认识。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培训,主动地向兄弟单位请教。这一些都为今后的工作的开展定了良好的基础。就像一位__电信的社区经理说的那样,从前自己只管维护,别的什么也不用操心,现在却同时还要进行营销,还要做一些其它从前没有的工作,确实要让自己去进行很快的转变才行,否则,工作依然是没有起色的。

正是他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快地完成了角色的转变,他们的工作才能很快地走向正轨,才能很快地适应电信的变革的脚步。

由从前单独地负责维护到现的营维合一,这不只是对从前工作的转变,还是对他们能力的一种考验,更是电信的变革的需要。怎么办?还是像从前一样坐等吗?不,不行,他们很快就走到外面去了,去进行主动营销了。很快,每天各个社区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正因为他们清醒地认清楚了,现在的服务,主要凭的就是一个对用户的主动,哪里有市场,就要把战场开辟到哪里。这才是一个社区经理首先要做好的。在保存量的同时,还要促增量,还要去发现新量。

他们首先把6个小社区在营销上合并成为二个大社区,大家组织到一起,通过进行优势互补,相互理解支持,能够极大地利用好现有的人力和财力进行好营销。

服务是他们电信的生命线,好的服务才能留住用户。而在维持方面,他们还是坚持好“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理念,哪里有需要就出现在哪,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工作作风。位于建设路的省军区第四干休所,住着的都是一些老革命,为他们服务好,是一个大课题。有一位老干部的电话故障,又要急于和外地联系,当他向社区经理反映了这个情况后,他马上就赶到了,很快就排除了故障。当老干部看到他满头大汗时,感动地说:“还是中国电信的服务让人放心!”

__他为了能很快地处理好用户的故障、满足他们业务上的需要,他印制了许多个人名片,散发给用户。让用户在最短的时间内申报故障,在最短的时间内故障得到修复。这样方便了用户,又节约了社区经理的工作时间。同时,他还经常在社区内组织现场装机、办理业务,让用户足不出门就能得到他们的优秀服务。他放弃了自己的双休日,有时晚上还要值班,用户总是能随时找到他。

他总是说,服务上去了,他们的营销也同样能够上去的。确实如此,通过维护来带动营销,通过营销和用户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这样,将营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他们的社区经理,在工作上个个都是好样的,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私事而影响工作。他舍小家为大家,没有怨言。正是有这样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正是有这么多无私奉献的社区经理,他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学习毛丰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497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毛丰美同志是个古道热肠、坦荡无私、极富人格魅力带着大伙儿致富的好干部,在当地村民的眼中,他是带着大伙把穷山恶水改造成了脱贫致富的花果园、把一穷二白的贫困村改造成了“辽东第一村”他是名副其实的好干部、好党员;他一直在全国人带会上为农民切身利益大声疾呼,在全国农民心中,他是“最为农民说话”的好代表。他在这块阵地上至始至终带领村民苦干实干加巧干,打造出“中国最美乡村”,更用“为民请命”的不朽人格力量,将自己的名字深深烙印在大梨树村民乃至全国农民的心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转眼间我在北街街道星桥社区担任副书记一职已经快一年的时间了,在社区这个大家庭里,我学到了很多,在工作实践中,我感到无论从事什么工作,总有难易之分,自己在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不足。

一、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工作方法有时不够恰当,不够策略,特别是对组内同志的批评,有时不够讲究方法,结果使同志们有时候出现比较勉强的现象。对工作方法,处事艺术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认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是好的,方法问题欠缺一些,同志们都会相互谅解的。

2、在工作要求上,工作标准的要求不够高,满足于干完干成,虽然能完成领导分配的任务与工作,但是要求一般,标尺度不够高,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完成情况抱有满足感的倾向。

3、在工作创新上,积极主动性不够强,缺乏创新意识,过于死板,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理念没有惯窃始终。

4、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的还不够,在工作上自我批评多,在其他情况下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事间的感情,靠感情影响和善意提醒又不够力度,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认为目前整个大气候也就如此,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

二、存在上述问的根源

人生目标不明确,更不够远大,具体的学习计划也不清晰,没有从自己的整体素质发展上考虑,没有从工作的整体发展去考虑。平时对自己的剖析不够,对事物认识不够深刻,没有挖到心灵深处,只是很肤浅地忧郁与后悔。这也说明了我在价值观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遇事有抓大不抓小的心理。同时,我也还存在一种浮躁心理、急躁心态、急于求成的思想,毅力不够,具体行动不足。

三、整改措施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二、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三、认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除了向书本学、向网络学,还要善于向周围的同志学习,特别是要向具有着较丰富经验的干部学习。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敢于并乐于为社区工作和社区群众奉献,做到公道、公正,在群众中塑造社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我要向毛丰美同志学习他的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高尚品格;学习他敢于担当、攻坚克难的实干精神;学习他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高尚情操。进一步坚定信心、提振士气,奋发进取、迎难而上,改革创新、真抓实干。这“干”字的精神在毛丰美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当干部就要像毛丰美似的,豁出去干;当干部就要像毛丰美似的,实打实地干;当干部就要像毛丰美似的,讲技巧地干;当干部就要当毛丰美式的干部,抓落实、重实干、办实事、求实效,把民意放在心上、把心思花在民生上,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我认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按照坚定信念,牢记宗旨,与时俱进,敬业争先,团结民主,严守纪律的这个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自觉性、坚持长久性、坚持实践性、坚持全面性、坚持科学性。把自己锤炼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观后感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傍晚8点我准时收看了,“新时代少年”的主题节目。这一届新时代好少年发布活动来到了美丽的山城重庆。

这次“新时代好少年”活动讲述了十位新时代好少年的先进事迹,“在阳光和雨露的哺育下,一代好少年正茁壮成攻!

这些哥哥姐姐们是我们千千万万的青少年们的优秀代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其中就有两位好少年吸引住了我的心灵,下头让我来为您们一一讲解吧!

第一位就是来自江苏淮安的董天晨同学:她有着一个航天梦,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她是一个航模社的社长,她喜欢一些有朝气的东西,比如航模飞机等,所以被她爸爸取名为:董天晨。她每一天刻苦钻研航模飞机,她从小就是个航天迷,如:C919大飞机、天宫二号、中国天眼等,她是一个勇于攀登的好少年、胸怀航天梦想的好少年。

第二位是来自浙江省的邵子衿同学,看看他是怎样学科学,用科学来创造完美生活的。

他最得意作品就是卡丁车,他在网上看到国外一个大学生制造卡丁车的视频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大胆的做了起来。他花光了他所有的零花钱买来了材料,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最终做好了。直到此刻已经是他的第三辆卡丁车了,同学们都说他很棒!

每一个青少年都怀揣着一个梦想,我也不例外,我也有一个航天梦!所以我必须要好好学习,学好科学,学会用科学,向新时代的好少年们学习他们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挥洒努力的汗水,当被一次次困难打趴下时,勇于站起来,微笑着说:“再来一局”。

在新时代好少年的身上,我看到了只要有努力的足迹,就会有成功的欢呼!让我更深的理解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同时感受到国家赋予我们青少肩上的任务的沉重和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高三写我眼中的感人事迹作文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源自于那微不足道,但却意义非常的一瞬间。它是葡萄酒散发出的醉人浓香,它是紫水晶闪耀的夺目光芒,它是郁金香所拥有的雍容华贵……

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有刘胡兰、赵一曼、黄继光和董存瑞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刘胡兰。

刘胡兰出生于公元一九三二年,山西省文水县周西人。她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刘胡兰十岁参军,十五岁牺牲,在这五年时间里,刘胡兰的童年时代就是在抗日战争中的暴风雨中度过的。一九四二年,刘胡兰当上了儿童团团长,经常和小伙伴们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一九四五年一月,文水县工委领导全县万余军民打下了西社据点,夺回粮食五十多万公斤,刘胡兰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战斗,经受了战火的考验。五月,八路军伏击了偷运周西村的日本侵略军,在战斗中,刘胡兰和青年们主动上前线为八路军送弹药,救护伤员。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二日,她的家乡突然遭军阀阎锡山的部队袭击,不幸被捕。面对敌人她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最后在敌人的铡刀下英勇就义,当时她才十五岁。牺牲后被中共晋绥分局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毛泽东亲笔为她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刘胡兰的这种甘于奉献的伟大精神使我受益匪浅。有的时候,就想着告诉老师或者告诉家长,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面对事实。而现在遇到了挫折,我就想起刘胡兰,我就学着刘胡兰的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我坚持了下来。爸爸妈妈都鼓励我学习刘胡兰一心一意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神。爸爸妈妈还让我学习刘胡兰勇敢的面对事情,不要动不动就哭鼻子。刘胡兰在十五岁时就有着不怕死的精神,真让我感动吃惊。还有她宁死不告发党员的藏身之处。刘胡尘的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也值得我们小朋友学习。

感动,是潜伏在人体另类孤独的智慧。在面临另一种人生场景时,犹自解开、释放。遗一地的大悲和大喜。我们走在路上,不时看过许多的人。他们继续的和并将继续的生活状态给了我们感动,是良知和人性的不离不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做四讲四有党员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1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批示。

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李保国同志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笔者认为,当前各地正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李保国先进事迹正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学习,争做合格共产党员,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那我们应向李保国学习什么?

学习他讲政治、有信念。李保国同志把太行山区生态治理和群众脱贫奔小康作为毕生追求,35年如一日,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脱贫致富,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彰显了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和妻子带着不满一周岁的儿子,离开大学校园走进太行山,恰恰说明他抓住了坚定理想信念这一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其用一言一行树立起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形象。

学习他讲规矩、有纪律。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在他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把践行党的纲领表现得淋漓尽致。李保国去世的前一天,他还在石家庄主持了河北省山区苹果、核桃、特色杂果产业技术创新与示范体系建设3个项目的验收会。这正是他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心态和发扬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的体现,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真正树立起优秀共产党员的典型形象。

学习他讲道德、有品行。“愿做太行山上的一棵树,我的根,永远扎在这里。”这是李保国生前最爱说的一句话。他用毕生的精力硬是在一片“几辈子什么都不长”的荒岗上,把襁褓中的绿岭抚养长大,托起了太行山核桃产业带的发展,用产业带动了农民脱贫致富……。体现了其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精神,用自身的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其共产党人优秀品质形象。

学习他讲奉献、有作为。李保国常年奔波在山村,“随手指向一片苹果园,李保国都能脱口说出是谁家的。”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石家庄、承德、张家口、秦皇岛、唐山、保定、邢台,都留下了他奔波忙碌的身影。他真正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这片昔日的“荒地”。他研发推广优质无公害苹果生产标准化技术,建立了30多个苹果生产基地,创造出驰名省内外的“富岗”苹果品牌。在他的带领下,太行山10万群众脱贫奔小康,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近三万元。他淡泊名利、严于律己,树立起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甘于奉献的良好形象。

李保国同志“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精神,正是值得广大党员干部所学习的。我们不仅要以李保国同志为镜子,正衣冠,结合“两学一做”,真正做到在学习中有反思、有触动、有提高。还要以李保国同志为榜样,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雷锋事迹2:雷锋补鞋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和战士们经常要长途跋涉去执行任务,有时候是崎岖的山林,有时候是险恶的河流,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安全奉献青春。

可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雷锋和战友,那就死鞋经常在半路上破了。很多时候,有的战士光着脚赶路,等回到营地,一双脚已经是血肉模糊。

雷锋看到此情此景,非常难过,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帮助到大家。

雷锋向营地周边的鞋匠请教补鞋的技巧,自己又买了胶水、针线、胶皮,随身携带。

后来,在远行军的时候,雷锋利用休息的空隙,帮助别的战士补鞋,战士们都非常感谢雷锋。

雷锋说:“我们是战友,都是解放军战士,能让祖国和人民放心,是我最大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德少年主要事迹

全文共 1421 字

+ 加入清单

赵钰涵,女,现年9岁,遵义县保利小学四(2)班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小学生。在家里,她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她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少先队员;在社会,她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

一、老师的得力助手 同学的好榜样

2014年9月,保利小学迎来第一批学生,赵钰涵是整整迟来两个星期的学生,那时她还未满8岁,在我们班上是最小的一个学生了。各科任课老师担忧她各方面跟不上,特别是教英语的郑老师尤其担忧,因为郑老师已经上了一大截,而赵钰涵刚开始前面的英语单词一个都不会读一个月过去了,她的各科成绩有了惊人的进步,特别是英语,以后每次测试都拿到100分。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后来从家长的口中得知,赵钰涵每天抱着点读机早上读、晚上读。一个小孩能靠自己的勤奋解决了学习上的这么一个大难题。从此赵钰涵成为了班上同学的好榜样:在学习上,她刻苦好学,勤于动脑,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纪律。能坚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各项作业,扎实掌握学习内容,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各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她的数学在班上是第一名,并取得了全科成绩第三名的好成绩。她不仅完成老师留的课堂和家庭作业,而是主动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每学期开学前,她都会买回很多练习试卷和辅导书。每个周末她坚持早上学习跆拳道,经常到书店看书充电,从不间断。除了学习的榜样,赵钰涵同学乐于助人,遇到别人有困难时总会伸出援助之手。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总会耐心地教他们,直到弄懂为止。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作为班干部的她,总是一马当先,身先士卒,积极参与。校园里处处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广播室里的小主持、运动场上的运动员、鼓号队中的队员样样做得精彩极了!在学校组织献爱心活动时,她总是带头拿出零用钱捐款,她说:“他们比我更需要!”

在工作上,她总能尽心尽力,认真完成老师交予的任务,以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的最好,是老师最得力的小助手。在班里,作为班干部的她,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主动地积极地协助班主任和其它班干部管理好班级的一切事务,遇到难题的时候及时向老师求得帮助,并取得其它班干部的支持和帮助,共同管理好班级。所以班级不仅在纪律上、卫生上、学习上都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而且在她的影响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形成了一个你追我赶、互相帮助的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期末统考中,我班语文、数学、英语在同年级中位居首位。在学校或上级举办各种赛事中,她积极参与的同时还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上学期她和班上的同学一同参加的遵义县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手抄报比赛均获得较好的成绩就是一个好例子。

二、知恩感恩 及时回报

在家里,打扫卫生、收拾房间是她和爸爸、妈妈周末的必修课,自己的事情自己独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对自己的一惯要求。9岁!但她可以自己洗衣;早上为父母煮面条、煮粥,包饺子;晚上与父母读读书或讲讲学校发生的事因为她,家庭里充满了欢笑、和谐。

三、诚实守信 热心公益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炼自己的毅力,增长自己的才干。赵钰涵从去年寒假开始就自己为自己谋了一份差事——上街卖手帕,她说不光要靠自己赚钱买学习用品还要捐一些给需要的人,更要向大家宣传环保,人人都用起环保的手帕。减少白色污染,提倡低碳生活是她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钱钟书生平轶事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江苏无锡人。因他周岁“抓周”时抓得一本书,故取名“钟书”。

钱钟书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中学时擅长中文、英文,却在数学等理科上成绩极差。报考清华大学时,数学仅得15分,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其中英文更是获得满分,于1929年被清华大学外文系破格录取。在这一时期,他刻苦学习,广泛接触世界各国的文化学术成果。1933年大学毕业。1935年和作家、翻译家杨绛结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生资格,在牛津大学英文系攻读两年,又到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一年,于1938年回国。曾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

钱钟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著有多部享有声誉的学术著作。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才情横溢,妙喻连篇,可谓家喻户晓。

钱钟书从小就聪明过人,但他的天赋主要表现在文学上。他喜欢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特别不愿意按部就班地逻辑推理,因此对数、理、化等课程深恶痛绝。钱钟书进入中学读书后逐渐喜欢上了英语。钱钟书所在的中学是美国圣公会办的教会学校,大部分课程都是用英文讲授。他的英语成绩很好,但是他从不上英语课,也不看英语教科书,上课也不记笔记,而是低头看外文原版小说。因此,他的英文几乎完全靠自学,充分表现了他卓异的语言天赋。

尽管学习成绩很好,但在生活方面,钱钟书确实有点“痴气”。比如,他总分不清东西南北, 一出门就分不清方向;穿衣服不是前后颠倒,便是内外不分。最出洋相的是上体育课,作为领队,他的英语口令喊得相当宏亮、准确,但他自己却左右不分,不知道该怎么办。口令喊对了,自己却糊里糊涂不会站,常常闹得全班哄堂大笑,自己却莫名其妙。聪明过人却又时常“糊涂”,这就是叫人难以捉摸的钱钟书。(参见孔庆茂著《钱钟书》,中国华侨出版社,1998年版。)

钱钟书学识渊博,记忆力惊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就与吴晗、夏鼐被誉为清华“三才子”。与陈衍老人的交往更体现了这一点。陈衍,号石遗,晚清“三大诗人”之一,在当时的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石遗老人对当时的诗人学者甚少许可,但是对钱钟书却另眼相看。每年寒暑假钱钟书从清华回无锡,石遗老人都要邀他去自己家。有一次,石遗老人说起清末大诗人王 运:“王 运人品极低,仪表亦恶,世兄知之乎?”钱钟书对曰:“应该是个矮子。”石遗笑说:“何以知之?”钱钟书说:“王死时,沪报有滑稽挽联云‘学富文中子,形同武大郎’,以此得之。”石遗老人点头称是。又说王 运的著作只有《湘军志》可观,其诗可取者很少,他的《石遗室诗话》中只采用某两句,但已记不起是哪两句了。钱钟书马上回答:“好像是‘独惭携短剑,真为看山来’”。石遗老人不由得惊叹:“世兄真是好记性!” (出处同上)

钱钟书先生作为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成就举世瞩目。晚年的钱钟书闭门谢客,淡泊名利,其高风亮节为世人所称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学习李培斌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心装百姓事,胸怀为民情”。 党的十八大代表、山西大同阳高县龙泉镇司法所所长李培斌沿着这条既定人生轨迹,走完了他短暂却精彩的一生。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生动地标注着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质朴追求和精神向往,让我从简单中看到了崇高,从平凡中看到了真诚,从平淡中看到了炙热。这种向往和追求,不因风雨砥砺而失色,不因时代变迁而蒙尘,更不因他的离去而淡化。

李培斌,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和道德标兵,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人民公仆的美丽旗帜,他非同一般的人生历程,给我们带来了富有现实意义的启迪和思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更应该立足实际,深入学习、弘扬其精神。

学习李培斌精神,学在本职岗位。办事公平、公正、公开,事事为老百姓着想,创新出调解十法,磨破嘴,跑细腿,受冷遇寒无所谓,遭白眼全当下酒菜。为了一个‘和’字,可以说尽千言万语,跑上百回千回……“李司法”的这种工作态度和精神,简单而纯粹,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像李培斌那样,立足本职,热爱本职,珍视本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本职,严谨认真地做好经手的每一项工作。

学习李培斌精神,重在从我做起。“为党尽职,一心为民,从不给组织和群众添麻烦,两袖清风,一身正气,非常优秀、非常合格的共产党员……”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难受就撂挑子,这还有责任心吗?还是个共产党员吗?当初入党为什么,如今在党干什么,身后为党留什么?”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他虽然一贫如洗,却又“富甲天下”,他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也应该像他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最平常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表率作用。

学习李培斌精神,贵在持之以恒。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的做好事;一个人得到几个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周围人的肯定。李培斌,做的都是调解各类矛盾纠纷的琐事,就是这样看似平凡无奇的小事,他却认认真真干了一辈子。我们就应该像李培斌那样,使严谨认真、持之以恒成为一种习惯和生活方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企业发展社会和谐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用世俗的眼光打量李培斌,是一个无解的方程。他让人在驱驱行役中,抽出心思,低头凝想,再举目远望。他让人意识到,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还有这样一种纯粹的活法:在金钱与声色之外,在付出与奉献之中。在日复一日的付出中,他已经拥有了无比的充实和满满的快乐。这快乐是那样醉人,那样纯粹,让他心甘抛却其他的一切欲望。也许,唯其纯粹,才这样无我,这般恒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让英雄的事迹净化我们的灵魂作文800字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大火已经吞噬了她的下半身,但她依然扬着手中的围巾,奋力扑向火海,衣袖已经燃烧,疼痛使她皱起了眉毛,可她的嘴唇紧闭向上不屈的扬着。翻开这篇文章,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幅插图——烈火中的向秀丽。

酒精泄漏,燃烧,火势向易燃易爆的金属钠蔓延,形势万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她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如何逃命,而是金属钠燃烧爆炸后会殃及周围的商铺、居民、学校,于是她毫不犹豫地用身体阻挡来势凶猛的火焰。在她昏迷了三天三夜后,醒来的第一句话是:“金属钠有没有爆炸?工厂有没有损失?罗秀明有没有受伤?”最终因伤势过重,在33天后去世。

也许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这样的事好像很平淡,甚至有人会说:“真傻!”可是试问又有几个人做得到呢?这样无私的奉献,这样舍己的付出,不是傻,是伟大!我不否认当今社会也有这样的人,但放眼望去,这样的几率又有百分之几呢?看完这篇文章,最触动我的是现在社会的风气与向秀丽这种精神的强烈反差。

有一次我在回家的路上,老远就见到黑烟滚滚从对面的山坡上翻涌出来。当我走近时,才看清是有人在烧废品,气味浓烈而呛鼻。听说很多人为了赚钱,把废品拖回家里,选出可以拿来换钱的东西,剩下的就这样烧了。我的心里十分沉重,向秀丽身受重伤时还不忘为他人着想,可这些人呢?为了一己之私,破坏公共的利益,污染大家的环境,甚至还毫无愧疚的为赚钱而沾沾自喜。这样的人,该有什么颜面挥霍这些钱财?又有什么颜面面对所有因他们而生活在恶劣环境中的无辜的人?

这不得不使我们反思当今的社会。在外打工的表姐经常跟我说:“要现实点!为自己着想,现在外面的人都很现实!”或许这是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但这并不代表连同我们的良知与善良也要一起泯灭。试想,如果向秀丽不用身体抵挡火海,那么周围的人都会被殃及。不要总想着牺牲别人来成全自己,要是人人都这么想,那还会有谁在别人遇到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有时候,能牺牲自己保全更多的人,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不能成为私欲的奴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时代楷模黄诗燕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2019年11月29日上午,炎陵县召开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会议。黄诗燕脸色憔悴,但坚持作了20多分钟讲话。他说,全县上下要进一步提神提劲,克服“疲劳、松懈、麻痹”情绪,把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这是黄诗燕作为炎陵脱贫攻坚“一线总指挥”发出的最后一道“战斗令”。当天下午,因多日劳累,他骤然倒下。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但脱贫功成,务必在我。”黄诗燕在炎陵工作期间,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黄诗燕初到炎陵任职时,该县贫困发生率19.5%,农民人均年收入2970元,只有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老百姓渴望脱贫,黄诗燕深感重任在肩。为争取招商项目,他有一次清晨5时从炎陵出发,汽车在高速上滑行100多米后撞上护栏,所幸有惊无险;为办好在长沙、深圳两地的招商活动,他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企业诉苦说招工难,他安排工作人员带着招工信息直接进村入户;为推广炎陵黄桃,他带病为“黄桃大会”站台,跑遍每一个城市推广点、每一个乡村展台……

9年脱贫攻坚,老区换了模样。在黄诗燕履职的2011年至2019年间,炎陵县经济总量增长199.3%,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6.57%下降到现在的0.45%;炎帝陵景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景区,炎陵相继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县城”“全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县”等称号,全县旅游经济效率和质量增长均跻身全省前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张桂梅事迹作文素材运用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信仰是什么,信仰就是人心中的信念。在听了张桂梅老师的演讲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共产党人内心的强大信仰。张老师是在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创建华坪女高,她是大山深处孩子走出大山的阶梯,她是照亮大山孩子前行的明灯。

是什么支撑着张老师兢兢业业,无私付出?答案很简单,是信仰。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就要有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和使命。

有人会问,为什么共产党人不选择舒适的生活,那是因为他们的肩上扛着使命和责任。当我们看着党旗冉冉升起,我们会感受到信仰的力量在激荡心胸。

成为共产党员,并不容易,我们要经过一次次考察和检验。成为一名好的共产党员,更不容易,我们要做好为人民服务的准备,投身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优秀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

我们要像张桂梅老师学习,学习她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她的崇高信仰,学习她对学生的大写之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沈浩事迹观后感作文

全文共 26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街道组织我们大学生村官集体收看央视关于沈浩先进事迹报告会。临近结束,我已哽咽,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撞击着我的心灵;一段段感人至深的叙说,让我深受震撼和激励。整个报告会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那句朴素的话语:“来了就要有贡献。”在我国大力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需要更多个能够扑得下身子,耐得住寂寞,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沈浩式”干部。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是小岗村人民送给沈浩同志的一幅挽联,这幅挽联定格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继焦裕禄、孔繁森等先进事迹,沈浩又一次告诉我们,只要深入基层、融入群众并服务于大众,鱼水情必定更深。我们要学习沈浩,树立把造福于民作为毕生追求的拼搏精神;要学习沈浩,树立把干事创业作为终身使命的实干精神;要学习沈浩,树立把甘于奉献作为永恒定位的牺牲精神,怀着造福于民的诚心,努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聆听沈浩同志先进事迹,对我们大学生村官是思想上的教育,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更是工作上的促进。 感动在传递,责任与使命在升华。作为最基层的村官,特别是作为年轻人,我一定要以沈浩书记为榜样,无论身居职位高低,无论身处环境好坏,始终保持着一颗服务百姓、为民奉献的爱心,一颗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事业心,用真情、实干和实绩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沈浩先进事迹观后感一:

人们没有吝惜泪水,用爱的思念追忆着这位“农民群众的贴心人”,用心灵的鼓舞缅怀着这位“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听众中,有学生气未脱的大学生村官,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干部,有中央国家机关的领导,也有来自基层一线的干部。大家齐聚一堂,聆听着沈浩生前的领导、同事、亲友的讲述。

伴随着豪迈的红旗颂主题音乐,沈浩留在小岗的身影再次闪回,亲切而爽朗的面容,沧桑而坚毅的目光,拨动着现场每个人的心弦。

“两任村官沥血呕心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这幅挽联的画面让人们的思绪定格在了小岗,定格在了沈浩短暂而又绚丽的人生。

在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眼中,沈浩是排除万难,践行科学发展的基层开拓者。土地流转改革遇到阻力,嘴上起泡,嗓音沙哑的沈浩不向困难低头:“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

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在追忆,20XX年11月12日那天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忙完工作,天色已黑,冒雨到他的墓前,微弱的手电筒光下,看到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

“我默默为他点上一支烟,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说着说着,赵家龙哽噎了。

这些天来,通过媒体的报道,人们都记住了小岗村人留下沈浩的三次红手印,还有“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的那句话:“当年坐牢杀头都不怕,可沈浩要走,我们怕了。”

“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可是我们的沈书记却没了。”报告会上,严金昌老人低声哭泣。“沈浩呀!怎么说走就走了呢?难道我们三年前把你留下来,留错了吗?要不是当初我们大伙儿一起挽留你,也许这时候你正在省城上班,你早已把老母亲接到城里,尽你的孝心,你也能多陪陪爱人,帮她做做家务,你的女儿也不用送回老家上学了……

一个个感人肺腑的事迹,撞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两个月过去了,沈浩的四哥沈明儒还沉浸在对弟弟的无尽思念中,他忘不了五弟的那几次流泪。“五弟,你放心地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

记者夏树永远忘不了20XX年2月19日的上午,“沈浩成为我的采访对象。那天沈浩作为安徽省的选派干部就要到小岗工作了,我问他,你在省直机关工作了这么多年?能适应农村的生活吗?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愿意到农村去,为农民做事,这是对自己难得的人生历练。’他在小岗找到了服务农民的大舞台。”

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是沈浩的校友,也是他多年的同事。20XX年11月底,朱长才去萧县农村看望沈浩92岁高龄的老母亲,老家人跟他说“我的小乖乖走了”。

恍惚间,沈妈妈特别嘱咐朱长才,“孩子啊,你要听党的话,把人家小岗的事情搞好。”这是沈浩回家时,老妈妈经常叮嘱他的一句话。那一刻,老妈妈错把我当成了沈浩,我一阵心酸。我知道,她远在小岗的儿子,是她永远放不下的牵挂……

不同的讲者,共同的追忆。马占文眼中,沈浩是排除万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层开拓者;严金昌懂得,他是个为小岗人倾尽所有也无怨无悔的父母官;沈明儒知道,弟弟是个至情至真,愿当众翻跟头博女儿一笑的热血男儿;朱长才明白,他是个肯钻研爱学习,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进取型干部;在农村日报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眼中,沈浩是一个真实质朴,默默无闻扎根农村的采访对象。

台上,发言者一次次哽咽难平;台下,听众更是无法抑制感动的泪水。掌声在泪水中激荡……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听到90多岁的老母亲对沈浩的叮嘱,77岁的中央组织部离休干部周长德眼眶湿润了。“一心为民的干部,一定会得到人民的爱戴。在浩然正气背后是慈母的谆谆教诲,是一个家庭的默默奉献。”

“从省城舒适的机关大楼,走到泥泞的田间地头;离别温馨的小家,为让群众走上富裕路艰辛跋涉。沈浩的人生让我们这些在机关工作的年轻人由衷敬佩。”财政部干部、28岁的侯起秀说出了心里话。

安徽省财政厅副厅长罗建国是沈浩的老同事。沈浩去小岗工作后,回厅里时常常跟他讲起在小岗的经历。可报告会上,再次听这些熟悉的事,他的眼睛仍是红红的。“他的事迹每一次聆听都是思想上的教育,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洗礼。”

感动在传递,责任与使命在升华。

北京市密云县河南寨镇套里村党支部书记郑爱民也是一位村官。他说,关系群众利益的每一件事情,在沈浩心中都有着沉甸甸的分量,所以他在群众的心中重千钧。我们基层干部,平时和群众打交道最多,在今后的工作中,只有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为他们排忧解难,才是对沈浩最好的纪念。

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的25岁大学生村官赵拓,正在北京房山区城关街道洪寺庙村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他说,“沈浩给小孩买奶粉,为老奶奶买拐杖,虽然只是最平常的点滴小事,但让我特别感动。农村基层是个大舞台,我要融入人民群众之中,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去。只有在基层锻炼成长,才能走好以后的人生之路。”

[沈浩事迹观后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时代楷模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事迹学习心得

全文共 1460 字

+ 加入清单

他与她是相濡以沫的夫妻,更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一个是火调技术科工程师邓雨欣,一个是基层消防站指导员陈以尚。洪水来临之际,夫妻俩都选择走到抗洪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诠释着属于“火焰蓝”的责任和担当。

她投入抗洪保障工作为灾民撑起“安全伞”

研究生毕业的邓雨欣是九江市消防救援支队火调技术科的工程师,她的日常工作就是在火灾现场搜寻证据,让“黑暗的废墟开口说话”,被称为“火场福尔摩斯”。从业多年,获奖无数,是九江市火调科公认的“铿锵玫瑰”。

7月6日,九江普降大暴雨,当天九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抗洪一开始,邓雨欣就向组织提出去一线,她说:“抗洪除了救人筑堤扛沙袋等,还有许多保障类工作,需要大量的人手。”

刚到抗洪一线的邓雨欣,顾不上给同样住在长江边上的父母打个电话,便全身心投入到了抗洪保障工作中。直到17日从湖口返回九江调取一线指战员需要的防蚴霜和防蛇药时,她才知道妈妈已经旧疾复发好几天,都是爸爸一个人在照顾。

“当父母需要的时候我却不能在身边,心里其实很难过。但是这一次医疗保障也很重要,因为措施到位,没有一位抗洪人员感染血吸虫病,所有晒伤、痱子也都得到了及时的处置。”邓雨欣对父母感到愧疚的同时,也为自己能够深入抗洪一线,保障群众和战友们的健康感到欣慰。

在邓雨欣所负责的灾后安置点,她积极奔走,通过赠送慰问品、开展消防安全授课、发放消防安全图册等形式为灾民撑起“安全伞”,她还耐心反复提醒安置点要杜绝床上吸烟、乱扔烟头、乱接电线等行为,从源头上防止火灾事故,确保灾民不受二次伤害。

他培训时主动请战 加入抗洪抢险队伍

同样研究生毕业的陈以尚,是邓雨欣的丈夫,两人生活上你敬我爱,工作上比翼双飞,加入“火焰蓝”队伍五年来,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4次,被省总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九江市评为“优秀青年”。

7月6日,在九江市委党校进行封闭性培训的陈以尚,在工作群里看到,受强降雨影响,长江、鄱阳湖、全市各主要河流水位直线上涨,城市内涝非常严重,形势严峻。陈以尚内心很着急,当晚就和培训班的同学一起按下鲜红的手印,向党组织递交了抗洪抢险请战书,要求到抗洪一线战斗。当天晚上,陈以尚提前归队。

7月7日6时,陈以尚所在的长江大道消防站接到报警,有居民被困。陈以尚带队赶到现场转移了40余人,到10点多忙完工作回到营地,陈以尚哭笑不得——消防站被淹了。

“我们的鞋子衣服,包括地板都飘在水面上。没想到出去和洪水作战,大本营却被‘它’端了。”陈以尚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边自嘲一边和队员们投入到“自救”中。

7月12日深夜,永修县三角联圩发生决口,情况十分危急,陈以尚再次向支队党委递交了抗洪抢险请战书,陈以尚说,“希望自己可以多做一点,为我的战友分担一点。”

夫妻俩放下家中事 共同奋战湖口抗洪一线

7月13日,陈以尚随着妻子的步伐来到湖口一线,投入战斗。疏散转移群众、帮灾民送米面油、甚至客串做起了快递员,一趟趟下来,穿着厚厚防护服的陈以尚身上捂出了厚厚的痱子,但干劲十足的他却一点也不当回事。

说起同样在一线奔波的妻子,他除了敬佩更多的是心疼。“老婆比我军龄长,连抗洪都比我去得更早,我很佩服她这么勇敢,但也希望她保护好自己。”记者了解到,陈以尚和妻子原本还计划7月份装修新房及备孕,“现在都不考虑了,先把抗洪这一仗打赢再说,自己的事都是小事。”

与陈以尚一起搬运物资的老乡打趣说道,他们这对研究生夫妻,一个送药,一个送米,有点大材小用了。但陈以尚和邓雨欣却不这样认为,“抗洪可是天大的事,夫妻同心,人定胜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优秀党支部先进事迹

全文共 2051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古田支行党支部深化党建工作,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团结带领全行员工,努力拼抢市场,取得了业务发展和安全管理齐头并进的好成绩。该支行被宁德分行授予“2014年度信贷业务管理工作突出贡献机构特等奖”;2015年被省总工会授予“福建省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被古田县委、县政府授予“创文明行业先进集体”,被古田县食用菌协会授予“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贡献单位”荣誉称号,是古田县金融系统唯一获此两项殊荣的金融机构;2015年6月被省分行授予善融商务旺季营销先进县级支行,先进善融商务业务发展经验被总行推广全行学习;与古田县食用菌协会签订战略业务合作协议,在上级行指导下成功承办了“全国食用菌大宗客户古田线下订货会”,受到了当地政府领导和上级行的高度赞扬与肯定;2015年古田支行KPI考核评比列全市第二名,被市分行评为年度先进单位。

狠抓队伍建设,提升经营能力

业务发展人是决定因素,古田支行党支部从人入手,千方百计做好队伍建设。一是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认真践行全行员工大会上作出的郑重承诺:以身作则,廉洁自律,战斗永远冲在队伍的最前头。支部成员为了营销大户营销重点项目,忘记了周末,不分白天黑夜,勤跑腿勤说服,辛苦付出换来了古田土地局、古田交通局、古田县国有投资公司在他行的大额存款转存到我行,如古田土地局存款从原来的1200万元新增到8600万元。根本上改变了古田支行长期以来对公存款新增疲软的局面,2015年企业性存款日均新增7792万元,新增对公账户282户,新增均为四行第一;从他行争夺到了“古田泮洋风电场项目”一期1.5亿元和二期近3亿元贷款的经营权,实现了重点项目营销的大突破,带动了支行贷款的快速增长和经营效益的显著提高。二是注重队伍的思想教育和能力的培养提高。支行党支部通过外聘古田党校、检察院等单位老师,或班子成员轮流上课等形式开展“两学一做”系列讲座学习,给员工讲人生理想信仰、价值奉献,讲党纪国法,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守纪意识。通过开展PK排名评选出营销能手、青年员工营销标兵、重点账户重点项目营销特殊贡献奖等,从精神荣誉鼓励、从责任感教育等方面引导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竞争意识、实现自我价值,提升全行凝集力和综合竞争力。许多重要账户和长期空白无法涉足的存款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如古田县林业防护林指挥部、古田县公路局户头从无到有,存款当年分别新增1746万和1900万,都是员工能力提升和努力拼搏的结果。

狠抓转型创新,加快业务发展

一是创新教育方式。通过支部建立的“党员之家”,将党建工作计划、“两学一做”方案、支行的“三重一大”决策、季度绩效考核和兑现、季度党员和全行员工业绩排名等向全行发布,公开透明地让大家知道支行领导层为大家做了什么、将带领大家怎么做,指明未来方向,同时接受大家的监督批评,提高党员领导在员工中的威信和领导力。同时党支部组织员工到工作环境差的企业开展体验活动,开展季度党员间、员工间季度业绩排名,通过微信和全行大会进行排名通报,开展党员员工季度业绩全行汇报会,让大家晒晒好的做法和取得好的业绩,营造党员争锋夺标,员工争创优秀员工的氛围。开展员工及家属烧烤联欢活动、“七一”歌咏比赛、岗位营销能手大比拼等,营造和谐的团队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二是改善用人和绩效考核机制。古田支行党支部通过考核机制改进促进员工潜能提升,通过考核发现培养优秀员工。每季度都出台季度劳动竞赛考核办法、公司机构有效客户维护拓展考核、贷款客户经理存贷比专项考核和青年员工产品PK赛、以及客户服务管理办法等,同时根据考核评出季度营销标兵、季度服务明星和年度先进工作者,一切按表现说话按业绩说话。推行优胜劣汰,能上能下用人机制,支部选拔5名有激情有梦想有思路的员工到管理岗位和重要岗位,加快员工培养和队伍人才建设。

强化合规经营,实现安全发展

古田支行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两个责任,狠抓党廉和案防工作,要求党员同志做学习的表率、做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表率、做遵章守纪的表率,加强自身政治修养和道德修养,一心一意为建行谋发展。党支部开展“每季一课”法纪教育。不断提高员工深刻认识金融机构案件风险的严峻形势,增强狠抓案防措施的主动性、自觉性。要求各网点扎实落实好合规操作每日一讲、每周党廉案防学习、每月案防分析、不定期日常检查,及时做好风险提示的学习、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工作。

党支部出台周一行长工作落实制,推动执行力的提高。周一上午各部门指定专人上报上周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案件防控工作开展,以及业务差错和员工行为动态等,各位行长根据情况分别采用电话指导、面对面与员工沟通交流或到部门指导等形式,强力推动业务和安全运营工作。

展望未来,古田支行党支部将进一步锐意改革,创新工作方法,认真履行业务发展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密切联系群众,脚踏实地工作,努力推动古田支行业务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学习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精选

全文共 2048 字

+ 加入清单

“远远看到‘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这一行大字,心中情不自禁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在这里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值得尊敬,每一个病人都值得积极救治,每一天都发生着令人感动的故事,每一天都会有不同的心得体会,每一天都会遇到不同的人,在金银潭医院的每一天都值得珍惜和回忆。”已经在武汉奋战40多天的农工党党员、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郑永华在驰援日记里这样写道。

小年夜晚上,郑永华正在朋友家准备吃饭,饭还没吃上,就接到医院需要组建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消息,他当即决定“不吃了”,准备出发。

“当时没想什么,在科里,我是主任,职称也最高,临床经验丰富,应该去武汉,也适合去,这时候没经验的医生去了也没有用”,回忆起那个小年夜晚上,电话那头的郑永华快人快语。

曾在浙江、上海市区多家三甲医院呼吸内科工作,临床经验丰富的郑永华毫不犹豫地作为第一批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紧急驰援武汉。

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下午2点,医疗队就入驻金银潭医院,接管一个普通病房和一个重症病房。

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重,基本上都需要呼吸机辅助治疗。按照职称、专业、工作年限分组,郑永华和另外16名队员被分配在重症病房。

郑永华坦言,刚听到“重症病房”这四个字的时候,“心里不禁咯噔了一下,身体居然出现微颤,但是很快就恢复了镇静。”

在郑永华眼中,抵达武汉的前两个星期是最困难的。一来就到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金银潭医院,对当地医院医疗常规规章制度等细节不熟悉,防护物资不足……

不过,本身是呼吸科医生,平时也接触呼吸道传染疾病,平日就有较强的自身防护意识,加上金银潭医院有界限清晰的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隔离通道,真正进到医院之后,郑永华冷静下来,与队友一起克服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临床第一线,积极给危重患者做气管插管、ECMO等操作,尽最大可能、争分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两个星期以后,在各方努力下,物资不足的问题解决了,建立了完善的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一切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走向了正轨。

每天,郑永华在三层防护下进入隔离病房,仔细询问每一位患者的症状和病情进展恢复情况,认真记录呼吸机的参数和心电监护仪的各项检测指标。

“现在回头看,这个疾病没有那么可怕,也不像当初想的那么严重,只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就能有效避免被感染。大家可以看到上海医疗队没有一个人感染,关键还是预防”,郑永华认为,尽管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没有最终明确,但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染,戴口罩、减少人员流动是有效防护措施。

令郑永华印象深刻的是,2月15日做交接班工作时,接到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的电话,张定宇请他动员临床死亡患者的家属,积极配合国家医疗机构,开展尸检工作。

事实上,截至2月15日,新冠肺炎致死病例已超1500例,但因为尸检缺位,无法明确该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客观规律。

尽管明确知道与亲属沟通、开展尸检工作与中国人死后要保留全尸的习俗不符,困难重重,但郑永华当即就答应张定宇,当晚便联合金银潭医院的两位主任一起说服了一名逝者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我们要感谢家属,那天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郑永华解释,病理很重要,只有尸检才能更加了解这个疾病的死亡机制,解答很多基础和临床上的困惑,为今后治疗提供帮助,还能纠正很多谣言和错误的治疗。

让他振奋的是,在国家公布的第七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尸检结果被写入,指导临床更好地救治病人。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郑永华还惦记着上海的疫情发展,他经常通过微信群与科室同事交流,将前线的病例讨论会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学习;此外,平日就喜欢有感而发“写点东西”的他还坚持每天写驰援日记。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难得的经历,我想要把每天的事情记录下来,免得忘记,等疫情过去,回去翻看,给自己留下一个回忆”,郑永华记录的逆行历程几天后被媒体知晓便每天对公众公开,他说,很多人在关心我们,让更多人看到在武汉的医护人员在做什么事情,有没有困难,有没有好转,跟进去看,相当于传播的窗口,应该有助于消除大家的顾虑,所以一直坚持。

来武汉第四天,当有朋友问起郑永华何时回上海时,他作了一首诗“病毒肆虐暗武汉,孤城遥望金银潭。白衣战士穿银甲,不破病魔终不还。”

经过40多天的抗击新冠病毒斗争,现在全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武汉的新增病人越来越少,出院的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的有方舱医院闭舱,定点医院病房关闭。

抵达武汉的第四十二天,郑永华在驰援日记里写道:在外面时间久了,归心似箭是人之常情,毕竟大多数人都有家庭,有父母,有爱人和孩子,虽然每天都能视频,但是无法弥补距离产生的缺憾。然而,抗击新冠肺炎是一场硬仗,目前处于攻坚阶段,越到最后越要谨慎小心,此时此刻必须先放下儿女情长的思想包袱,继续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状态,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继续发扬救死扶伤的大爱精神,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决夺取抗击新冠肺炎斗争的全面胜利。

郑永华笑着说,回到上海后除了尽快回到工作岗位,要赶紧恢复健身,去游泳,还要去朋友家把小年夜那顿没吃完的饭“补上”,大家都很久没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