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苍蝇的纪录片(20篇)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才能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才能迎来美好的春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关于苍蝇的纪录片,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182

作文

848

2024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2020庚子鼠年的看节,不似往日热用,反而人心惶惶,仿佛不是迎接新年,而是迎接一场”战役”。

是的,正是这场战役,让你们奔赴抗疫前线。在病毒大肆蔓延的危急时刻,你们挺身而出,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

”你们”,也许是医务工作者,穿着笨重的防护服,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阻止病毒的入侵,去尽心尽力地救治、照科患者,给他们生的希望。然而,还是有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导致去世,他还是那样年轻,令人惋惜,痛心。而研发疫苗、特效药的科学家们可以一整夜不合眼。已84岁高龄的钟南山爷爷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李兰娟博士每天只睡3个小时,真是令人敬佩,而心疼。

“你们”,也许是平凡的社区工作者,小区保安。普通的你们,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穿梭,挨家挨户查访,在大门风口处站岗,巡逻。

就在今天,一位社区工作者还来查访,登记,询问接触人员,出入情况。还为父母讲述社区无病患,让我们安下心。还提示勤洗手,不吃生食……真是细心。

现在,所有人出入小区都需要办通行证,保安就在狭窄的屋子里等着,让每个出入小区的人登记,出示通行证,拦住来走亲戚的人们,尽心尽力地做好本职工作。

“你们”,一线的工作人员,或是志愿者和捐赠物资的好心人士。你们,是最美的,最美的逆行者!

抗击疫情,众志成城。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观看《废奴》纪录片有感精选

全文共 1445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是中国西藏废奴的第57个年头,也是第8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完成两集高清纪录片《废奴》。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的废奴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观看《废奴》纪录片有感【篇一】

在县委的组织下,观看了电影《农奴》,尽管这已不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但电影中的画面还是让我心酸。 这部电影反映了农奴的血泪史,讲述了解放前的西藏,强巴一家世代都是农奴。在他刚出生的时候,父母就被贵族老爷折磨致死,父母过世后随奶奶长大的小强巴,成了旺杰家的家奴,因为种种屈辱倔强的他不在说话。解放后,强巴随少爷朗杰会见进藏的解放军。他把朗杰摔下马,因为解放军的及时赶到而使他平生第一次免受惩罚。朗杰想把强巴帮在马上拖死,幸被铁匠格桑救下。强巴同兰朵去找解放军,路遇朗杰,遂纵马跳崖而逃。兰朵被解放军救起,强巴则被朗杰捉回要处死。伪善的土登活佛收了强巴当喇嘛。尔后朗杰阴谋叛乱被粉碎,又威胁强巴逃到国外,二人进行殊死搏斗。幸而强巴再次被解放军所救。强巴把土登活佛暗藏的武器交给解放军,并揭露了他的罪行。农奴获得了解放,强巴与参加了进藏工作队的兰朵相会,沉默多年的他终于开口说话。

1959年的西藏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解放,成为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主人,世界上最后一块主要的奴隶制堡垒从此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人类文明进步事业的伟大贡献,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央、各地方政府和人民给予西藏无私的援助。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投票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西藏自治区人大与会的382名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关于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决定》。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将让包括藏族在内的全体中华民族永远牢记50年前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这一历史性事件。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50多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各项权利,昔日的农奴成为社会主义新西藏的主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要时刻提醒自己,始终要将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积极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深入学习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与思想觉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要以认真履职的成效来体现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要当好农牧民的服务员,解决农牧民的所急所困,传送党和政府的阳光温暖。

观看《废奴》纪录片有感【篇二】

2016年是中国西藏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第57个年头,也是第八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为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制作完成两集高清纪录片《废奴》,并于25日、26日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播出。

《废奴》着力于表现“西藏百万农奴解放”这一二十世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篇章,通过描述西藏农奴制的由来、农奴制的黑暗与残酷,讲述西藏废奴运动对于西藏和藏族同胞以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展现新西藏的发展进步。

据介绍,为拍好这部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录片,本片借助1959年中国西藏地区废奴的影像资料,采访拍摄西藏废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中外学者等,通过不同角度的讲述,还原真实历史、梳理废除封建农奴制的必要性、思考废奴对于人性解放和尊重人权的重要意义。

该片还将于28日20时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重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苍蝇的启示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我下楼帮妈妈倒垃圾去。垃圾筒上飞着几只黑乎乎的东西,当我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时,又有一团和刚才一样黑一样大小的东西飞了起来,吓得我连忙后退了几步。原来,那团又黑又脏的东西,就是人人都讨厌的苍蝇

我心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大问号:苍蝇家族常年生活在垃圾堆里,垃圾堆里的细菌不会传染到苍蝇身体里吗,那它们怎么都不生病呢?

我马上跑到楼上去询问电脑。通过查资料,我明白了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日本科学家名取俊二教授,就从苍蝇的消化道中分离到一种小分子蛋白质,将它滴在伤寒、霍乱、痢疾、脑炎、肠炎等病菌的培养基上,生长得好好的病原菌大部分都溶化死去了。就是这种杀菌物质,使苍蝇身在病菌中,从来不生病。

经过众多科学家的研究,又在其它昆虫的体内,哺乳动物中也找到了类似的抗菌蛋白,科学将它命名为抗菌肽。抗菌肽是昆虫血淋巴产生的,目前,科学家已从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中,分离出了几十种抗菌肽。它们很容易溶解在水中,对多种病菌都有杀灭作用,是一种广谱的杀菌物质。它们专门对付原核细菌和病变的真核细胞,对人十分安全。我国科学家用纯化的柞蚕抗菌肽攻击宫颈癌细胞和阴道滴虫,杀伤力明显。抗菌肽还能有效杀死人体寄生虫,对采采蝇体内的原虫也有毒杀作用,给非洲大陆莱姆病的治疗带来希望。

现在几乎所有的病原菌对抗生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抗感染成了医生的一大难题。据医学报道,葡萄状球菌和结核杆菌有卷土重来之势,全球患结核病的人数上升,青霉素和链霉素对这两种菌已没有效果,抗菌肽成了对付病原菌的新武器。

大自然真奇妙啊!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纪录片长征观后感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歌颂这个时代,我们感恩这个时代,我们享受着这个时代,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现在安逸的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牺牲着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生命用他们的热血不灭的毅力换来的。

在这个漫长的革命道路中,长征无疑是令人瞩目、令人感叹、令人记忆深刻的。每当听到父辈母辈的大人讲起革命讲起长征讲起毛主席,眼睛里满满的都是骄傲、自豪、感恩、感激。我也是这样,即使没有经历过那样战火喧嚣的年代,但是通过纪录片,我能感觉到当时的条件有多么艰辛,当时的人们多么向往和平。

长征两万五千里,红军将士历经了人生路上也许最艰难的路程,也经历了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他们为了中国的革命世界做出了巨大贡献。长征途中,英雄的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击退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两万五千里。

许许多多的红军将士汇聚成一个中华民族最有利的绳索,带领着大家走向幸福的新生活,他们尝遍所有的疾苦,把新生活新世界新家园带给我们,他们是勇士是永不熄灭的火焰。   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用了不起的毅力完成战略转移,啃草皮、翻山越岭和敌人打游击,北上抗日打击国民x反动派,他们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正是如此,我们更加不能忘记红军将士的恩情,不能忘记他们的勇气和毅力,深切缅怀同时也时刻不忘记学习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勿忘历史,勿忘英雄,勿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和重要意义,并不是什么硬要与“政治正确”羁绊在一起的选择,而是我们作为一名享受先辈奋斗成果的后人,作为一名“大写的人”,应当持有的果敢和正义。长征胜利80周年了,被一些人忘却的东西有很多,可是我们不能忘记,有志青年不能忘记,天下义士不能忘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纪录片《台湾光复》观后感

全文共 2159 字

+ 加入清单

【篇一】纪录片台湾光复观后感

台湾被割让是中华民族的耻辱,中国人民为洗刷这一耻辱进行了长达50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

从马关签约、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台湾的那一天起,台湾人民反对日军占领的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签约的消息传到台湾,台湾民众掀起了反割台的浪潮,表示“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当条约被正式批准、割台已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时,台湾各界人士和广大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从日军登陆台湾的第一天起,就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由北到南,在5个多月占领台湾全岛的过程中,日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共有包括近卫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在内的4800名日军官兵死亡、2.7万人负伤。其伤亡人数比在甲午战争中日军的伤亡人数还要多出近一倍。台湾军民用自己的顽强抵抗显示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顽强意志。

1895年11月,日本首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向日本政府报告“今本岛全归平定”。然而,正是从这时起,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也拉开了序幕。在1895年至1915年前后长达20年的武装抗日运动中,台湾各地的民众先后在林大北、陈秋菊、詹振、林李成、胡嘉猷、刘德杓、简义、柯铁、黄国镇、林少猫、林添福、简大狮、詹阿瑞、黄茂松、蔡清琳、刘乾、林朝、罗福星、余清芳等爱国志士的领导下,前仆后继,与日本军警展开了殊死战。他们的斗争,许多都以恢复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为诉求。其中,胡嘉猷的义军公开使用光绪年号,宣称“此次征倭,上报国家,下救生民”;柯铁义军的旗帜上写着“奉清征倭”四个大字;罗福星领导的斗争以“驱逐日人”、“光复台湾”为号召;余清芳领导的噍吧起义也提出了“光复台湾”的口号。武装抗日斗争基本结束之后,非暴-力的民族抵抗运动又在台湾岛内逐步地发展起来。以林献堂、林呈禄、蔡培火、蔡惠如、蒋渭水、王敏川、连温卿、谢春木、林木顺、谢雪红、简吉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志士,先后分别领导了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台湾共-产-党、台湾农民组合、台湾工友总联盟等,通过他们的组织和宣传,岛内民众的民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民族抵抗运动形成了一个高-潮。在以后反对日本殖民当局推行的“皇民化运动”的斗争中,许多台湾民众以坚持民族气节为荣,不向日本殖民统治者的淫威屈服,坚持不学日语、不改日本姓名,体现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1937年,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许多台湾民众纷纷加入到祖国抗战的行列中来。他们或者到重庆,或者去延安,参加抗日工作。他们在祖国大陆先后组织了台湾革命青年大同盟、台湾革命民族总同盟、台湾革命团体联合会、台湾革命同盟会等抗日组织,进行抗日活动。他们深知,只有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台湾才能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台湾革命同盟会1942年3月就曾经声明:他们“确信台湾必能重返祖国”,“台湾民众之最大热望,即系重返祖国”。

从“九一八”到“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扩大,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付出了3000多万人牺牲的代价,在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收复了宝岛台湾,洗刷了国土被割让的耻辱。台湾回归中国,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的支持和认同。1943年2月1日,中、美、英三国首脑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宣告:“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签署,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波茨坦公告》再次申明:“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10月25日,盟国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的举行,就是具体实施《开罗宣言》的步骤之一。而中国政府代表宣布“全权统一接收台湾、澎湖列岛之领土、人民、治权、军政设施及资产”,面交给驻台日军代表的命令,就是台湾重归中国的法律文件。

虽然从1895年到1945年,台湾有50年的时间离开了祖国的怀抱,但1945年台湾重回中国版图、重新置于中国主权之下的历史无可辩驳地证明:台湾宝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能把台湾和大陆分开。不论“两国论”,还是“一边一国论”,“台-独”分-裂势力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都违背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损害中华民族的感情,与13亿中国人民为敌,是绝对不可能得逞的。

【篇二】纪录片《台湾光复》观后感

由国台办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九洲文化传播中心和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共同制作的四集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台湾光复》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以来,山东威海市组织动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台办系统、广大台属以及常住台胞、台商观看,在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大家一致认为,该片再现了台湾被迫割让、台湾同胞英勇反抗日本殖民统治、全民族抗战胜利终获台湾光复回归祖国的历史变迁,展示了台湾光复后的建设、发展状况以及近十年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获得的丰硕成果,揭示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映了两岸同胞命运与共,团结御侮,共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今年4月26日,《台湾光复》剧组在威海刘公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先后实地拍摄了东泓炮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丁汝昌故居、陈列馆等中日甲午战争有关历史遗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英国BBC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

全文共 395 字

+ 加入清单

用三天每天一集看完了最新的BBC纪录片《中国新年》。前两集拍摄的很好,以几位不同的外景主持人在各地深入介绍体验中国人是怎么过新年的及为了新年整个国家政府在后台的努力运转展开的中国春节。看得人真是自豪感油升。背景音乐是很典型的英式中国风。

中国红红的热闹的景色、家人的团聚、背后政府强大的运转再从中融入了中国的传统习俗,给外国人几乎是全方位的介绍中国新年。片中哈尔滨冰城,北京打树花和第二集片尾北京城夜空的烟花真的让人很感动。

但是第三集我几乎是快进看的跳过了HK,拍摄的略仓促。可能是想从香港这个中英都有影子的城市拉近中英观众的距离感,但是拉近不了我的认同和归属感。虽然选择录制的城市相对数量较少,但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纪录片。

对了纪录片中讲到打树花是最后一位传承人,其实不是啦。在cctv9《太行山处过大年》纪录片里有专门介绍各种各样的烟花和打树花哦。

感慨祖国的地大物博,为生为中国人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纪录片于海河观后感

全文共 1860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市农委开展了学习向于海河同志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了解了于海河同志的生平简历,于海河同志的感人事迹。于海河工作生活中的真实事例,平凡又感人,令人潸然泪下。于海河同志对工作认真,对群众友善,对父母孝顺,对自己要求严格,真正做到了心系百姓,敬业奉献,燃烧自己,温暖百姓。于海河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忘我工作,为宝清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曾先后被评为市第二十五届劳动模范、市第八届十佳公仆、市农村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11月6日,于海河同志在工作期间突发疾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51岁。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永葆本色、矢志不移的坚定信念。于海河同志入党26年来,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把“随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牺牲一切”作为自己的铮铮誓言,时时处处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他坚信共产主义,立场坚定,意志坚强,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向于海河同志学习,就是要像他那样,树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理念,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以坚定的信念展示共产党员的风采。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崇高境界。于海河同志从事农业农村工作20余年,在本职岗位上始终做到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宝清县现代农业的发展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带领一班人全力以赴投身农业事业,常常一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无私奉献,毫无怨言。工作期间,先后争取农业重要项目30余项,争取项目资金7.9亿元,扶持了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区、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一手筹划建设了宝清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去世前一天下午还带领大家实地研究工作,直到去世前的最后时刻还忍着剧痛在病床上修改关于园区建设的汇报材料。于海河同志把一生最大限度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高风亮节。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心系群众、真情为民的公仆情怀。于海河同志为民服务意识强,时刻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经常深入村屯了解情况,能扑下身子和普通百姓面对面、心贴心沟通,想方设法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是百姓眼中难得的“好官”、“贴心人”。于海河同志患有严重的关节疾病多年,主治医师和家人曾多次劝他卧床休息养病,但是他一直拖着病腿坚持工作在一线,忍着病痛深入百姓家中访贫问苦、解决困难,得到了百姓的认可和爱戴,也感染了身边的同事,得知他不幸离世的消息,数千名干部群众自发参加告别仪式,痛哭着为他送行。于海河同志真正做到权为民 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体现出党员领导干部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本色。

学习于海河同志,就要学习他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优良作风。于海河同志在工作上高标准、在生活上低要求,生活简朴、为政清廉,从不贪图享受。他衣着朴素,生活节俭,同事们都说他不像领导干部,天天一瘸一拐、满面风尘的背个大包出入在田间地头、村屯小道,是典型的“农民”形象,即使出公差跑项目,他也坚持吃住简单,从不讲排场,尽量为组织减轻负担。尽管于海河同志长期担任宝清县乡镇和县直重要部门党政主要领导职务,却始终经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管得住小节,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秉公办事、严于律己,从不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和家人谋求私利。于海河同志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办事,全心全意为民,以实际行动树立了党员领导干部清正廉洁的先进形象。

作为一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我将自觉抓住党的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这一契机,更加自觉地深入学习于海河同志的敬业精神,学习他数十年如一日为农服务的精神,学习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和艰苦朴素的作风,学习他自己清苦也要心系贫困群众的公仆情怀,做一名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好公仆;做一名求真务实、敢于担当、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人民的勤务员。具体到工作上,学习他兢兢业业扎根基层,深入服务于农业基层一线,爱岗敬业,努力为民服务。克服在上下协调能力欠缺的不足,争取更加快速地掌握业务的方方面面,迅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业务素质,始终要保持工作向基层倾斜,工作向农村(林场所)靠拢,服务重百姓需要,不重名、不重利,重实干,求实效的朴实优良的工作作风;始终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产业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扎扎实实地为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生活品质提高贡献自己的劳动、服务和才干,把对农民群众的关爱真正送到了农民心里,做一名让大家认可的为农民服务型的农业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圆明园纪录片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纪录片圆明园》让我们回顾历史,让我们了解圆明园从前的壮观辉煌,也让我们记住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巨大耻辱。

在看影片前,我们已经学过了《火烧圆明园》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了,对圆明园的历史已有部分了解。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们对圆明园这座伟大的建筑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看到皇家画院为圆明园所画的建筑图时,如此美丽,如此壮观的景象使大家为之惊叹,个性是在建造圆明园所花费的人力、物力上,大家不禁感慨道:“这真不愧是在幻想艺术中有着崇高地位的世界奇迹。”可惜的是这个伟大的杰作于1860年10月被毁,从那时开始,这个伟大的杰作消失在地球上。

看了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清代全盛时期的繁华与昌盛,脑海中映起了美仑美奂的圆明园倩影,这个集康熙、雍正、乾隆一生心血而建造的伟大建筑此刻只能成为梦影。而原因正是因为清朝末期的衰落,咸丰皇帝的昏庸和朝政的腐败。这让英法联军有机可乘,掠夺与烧毁了这个伟大的建筑。我对英法联军的残暴行径与毫无人道主义、对礼貌艺术的摧残表示强烈的愤慨,对大清国的衰落腐败表示无奈和同情。只能说是弱肉强食,谁叫我们当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优秀的领导者。所以说,要想强国,则务必强民。

期望大家在和平年代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昌盛作出自我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纪录片筑梦中国心得体会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的过程中,向世界宣示了何为中国梦。他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

但是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以史为鉴,而《筑梦中国》 系列片第一集《风雨如磐》这部29分钟的纪录片,就给了我们一个审读历史、意义非凡的洗礼,承载着国人的荣辱,开拓着今后的道路。

那个封建的年代,鸦片战争爆发了。林则徐强有力的虎门销烟,组织编译的《四洲志》临危交给了老朋友魏源,以及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无不体现面对他国列强侵略的最初抗争以及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救国呼吁。然而,在那个时代,他的呐喊却像一片树叶飘落到大海,没有引起统治阶层的一丝涟漪。

民间组织的金田起义、后来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清王朝的一次主导自救的“洋务运动”、甲午海战都寄托着国人的“自强”“求富”,虽以失败告终,但却在历史中留在了深深的迹印。

没有惨重代价刻骨铭心,就无法找到前进的道路,就不会有后人的“振兴中华”的强力呐喊和变法图存的警钟,更不会有推翻封建专制政体的决心和毅力。

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清王朝最后的挣扎, 也提挡不住“巍巍哉,革命也!皇皇哉,革命也!”的时代召唤。《革命军》、《警钟》、《猛回头》,一篇篇檄文,在二十世纪初,喊出了新的时代主题。

广州起义失败后,辛亥革命发起了,犹如一道闪电,划破暗夜中的长空。它是二十世纪中国发生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变革。

前人的冲锋与失败,后人的承接与助力,它的屈辱史和抗争史是多么震撼!更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迫切寻求伟大复兴的民族,是如何一步步求变的。一只沉睡的亚洲雄狮,正在醒来!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筑梦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看得时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泪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泪。

复活节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没有回家过过清明了,今年妈妈使尽浑身解数,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给我过了一遍。

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去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面;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么都好吃……

临走时妈妈说,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来吧,春天真好啊。

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泪点。

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去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去的雾气;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个粽子;夏天,外婆煮黄豆,发酵。在盛夏时节满院子的酱缸;蟹肥时节,女人们围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数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冻豆腐,火锅或是炖肉,都是无上的美味;……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节目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苍蝇来教课作文300字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他是谁?肯定猜不到吧,他是一只苍蝇

早上开始上语文课了,林老师用粉笔在上面“刷刷”的写着我在下面用铅笔“刷刷”的记着。

突然教室里爆发出一阵大笑,我抬起头一看:天哪,一次肥头大耳的苍蝇贴在教室前面的电视上,他点开了画笔在上面走路,结果在他身后留下了一大串红点点,像在打勾勾。我们教室里又爆发出一阵大笑,那只苍蝇好像觉得我们在嘲笑他就呆在原地不肯动了,我们只好安静下来,苍蝇见我们安静了下来,就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他一会儿打开了“我的电脑”一会儿打开了“文件夹”像要给我们讲故事。

最后他终于打开了她想打开的东西ppt—他向一位老练的老师熟练地点着插图似乎还“嗡嗡”地叫着给我们上课呢,我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因为一只苍蝇居然会用ppt。

苍蝇向我们展示完了本领便哼着歌儿美滋滋的飞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国重器》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帘见证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这股从民族工业血脉中迸发出的最强音在11月的深秋,划破寂静的夜空,向全球昭示中国民族工业的全面崛起。

作为中国首部工业纪录片,《大国重器》以其惊艳的恢弘画面、先进的创新实例在徐工集团引起了强烈反响。6天的时间,300分钟的精彩连续,画面、配音、明星产品、技术创新、人物故事等等,都成了徐工集团连日来最“热门”的话题。在人才公寓、在职工餐厅、在车间一线,《大国重器》让徐工人再次看到了民族工业创新的实力,也更加坚定了振兴中国工业的使命。“我们从一个小摊位到全家族震撼亮相,不仅仅是量的提升,更是核心技术质的超越。”徐工起重机械事业部技术中心任印美激动地说道。在徐工研究院,科技研发人员更是集体“抱团”观看,时而安静思考、时而欢呼雀跃。“《大国重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装备工业的巨变,让我们又一次直击徐工核心制造的雄厚底蕴,身为徐工人,高兴啊!”徐工铲运机械事业部张涵在微博上第一时间晒出了自己的感受。

在《国之砝码》中,徐工王民董事长那句“在世界工程机械的最高顶峰上,我们必须要有位置”激荡着所有徐工人的内心。话语背后,是中国装备制造人多年来的不懈努力突破。在技术创新的这片沃土上,徐工一直深耕创造,不遗余力。大型技术研究中心、核心零部件实验室等。从当年的蹒跚学步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徐工已将技术创新的基因深植全球,依靠先进的技术创新,国际大佬对徐工的技术垄断被一一冲破。

放下镜头里的精彩,我们更要看到中国工业的未来。“大国重器”向“强国重器”的迈进,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科技广度、创新高度、核心深度是中国工业留给徐工的“万亩技术良田”。深铸强国重器,放飞强国之梦,中国制造再创新高;智领技术先机,成就国之大器,徐工创造风华正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观看筑梦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1183 字

+ 加入清单

为切实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了历史文献纪录片《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该片共7集,分为“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每集时长30分钟。《筑梦中国》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具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对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的重点教育片。

从人类历史上看,我们是从部落姓氏发展而来的,从扩展的家庭,小村庄,大家族群逐步发展,人类最自然的生活方式应该是群居在一起,然而典型的城市生活,使人们变成了小家庭,或者完全独居,这种城市化现象,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很多老人不太习惯城市生活,一墙之隔不往来,擦肩而过不搭话,这就是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真实写照,邻居在楼内或是电梯中,偶尔相遇的时候,顶多会礼貌地点个头,笑一下,虽然比邻而居,但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城市是梦想的代名词。

城中村,是这个时代特有的一个现象,在城市化进程当中,非常难免的一种城市现象,而那些被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所包围又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的那些村落,也就是这些城中村,也被叫为都市里的村庄。

那里的空气永远混杂着潮湿的气息和人体的味道,夜里会有妖艳的女子出没,人们操持着各种方言,每一扇窗户下,都有一个年轻而不羁的灵魂,梦想在这里孕育滋长,也在这里破灭沉沦,搬走的人再也不想回来,青春的印记却已经烙在心头,这里不是家乡,却一样有深深的乡愁

纽约向来就是繁忙的城市,计程车快速地穿过时代广场,人们会招手叫那黄色的Yellow car。纽约存在一种汽车主导文化,交通规划者,成为纽约最有权势的人,只统计车子的数量,他并衡量行人的交通,从来不考虑步行者的感受,

“ 在北京城市改建过程中,对于文物建筑那样粗暴无情,使我无比痛苦,拆掉一座城楼就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就像剥去了我一层皮。”——梁思成

我想,城市要爱它,不仅是要改造它,更应该要懂它,欣赏它,古今兼顾,发展与保护,我们心仪的城市,让我们慢慢地品尝它,品尝城市之美生命之美创造属于你得城市.

很多年前那些小巷,曾是墨尔本最令人讨厌的空间,这些大楼背后的狭窄巷道,曾令人感到不安全,那是装空调和垃圾箱的地方,但小巷都处在阴凉处,一年里多半日子,都比较安静舒适,所以通过对大楼开放和对这些小巷的改造,可以让它变成友好的环境使城市生活大为改观,这些小巷成了人们向往的地方,我们引进了咖啡馆,结果咖啡馆的数量,从从1985年的两家增加到今天的500家,这些小街道变成了城市的客厅。

更多精彩中国梦观后感推荐:

1.大国工匠匠心筑梦观后感

2.百年潮中国梦观后感1500字

3.观百年潮中国梦有感

4.纪录片《大国工匠》观后感1000字

5.青春逐梦精彩绽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录片《小官大贪》观后感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前些日子,在浏览网页时,偶看到纪录片小官大贪》,虽然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到此片,但细细再看完后对我的震动仍然很大。

此片讲述了原陕西省渭南市住建局建管科科长侯福才伙同他的妻子曹艳芳在他任职的10年间利用职务之便累计受贿5000多万,是典型的小官大贪,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侯福才的案子虽已落幕,但反观他走上贪腐道路的过程和结局应该会让每个党员干部陷入思考并重新审视自己该怎样走好以后的路。

是什么原因让侯福才从一个科级领导干部逐步蜕变成一个贪污受贿的腐败分子呢?总结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第一,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出现了金钱至上,吃喝玩乐的思想横行。越来越多的贪官腐败案例冥冥之中给追求金钱、权利和欲望的人树立了一个坏的榜样。第二,思想观念动摇。甭管小官大官,走向腐败的首要原因是思想腐败,人格品性腐化堕落。没有人最开始就是坏人,侯福才也一样,他也是贫苦出身,没有之前的努力和良好的品德他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科级领导干部。然而当他逐渐掌握手中的权力,身居要职时,他忘记了为官的初衷,工作的宗旨,思想上出现了松懈,信念有了动摇,没能守住防线,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第三,权力的过度集中。侯福才虽然只是一个建管科的科长,但是手中的权力很大。他凭着自己10多年的工作经验,轻车熟路地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假借他人之手在外私开皮包公司“祥和公司”,并以威胁利诱等手段替46家建筑公司进行担保,大肆敛财。其妻子曹艳芳的混凝土公司更是由他一手操控,夫妻二人肆无忌惮地上演着腐败二人转。归根到底是由于权力过度集中,没有实行重要岗位轮换制,才导致权力的集中和滥用。第四,监管制度的缺陷。人们都有一种惯性思维是一提起贪污腐败,总是与那些位高权重的官员联系起来。但近年来显露出的“职位低却权力大”“不是官却有实权”“不管审批就管钱”等现象,以及小官疯狂敛财、“小官大贪”频发问题,正是印证了小官要是贪心不足也能蛇吞象,而恰恰现有的抓大放小的监管机制给小官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侯福才案已画上句号,但这个案件带来的影响却不能被磨去。他提醒了作为公务员的我该如何走好以后的路,“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将是我今后的必修课和反光镜,防微杜渐要从自身做起,守好小节,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青年时期正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始终拥有坚定的信仰,牢守思想之门,遵纪守法,勤于学习,明辨是非,才能永走正确之路和光明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大型纪录片《隐秘征程》观后感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中,四支红军队伍总计走过了六万五千里的艰难路程,创造了人类远征的奇迹。而红军所走的地区中,在四川的时间和路线最长,无论从征程的长度,战斗的激烈程度,还是环境的艰苦卓绝程度来看,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的故事,都是长征过程中最为荡气回肠的段落,是长征所留下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隐秘长征》以“红军长征在四川”为副标题,绝不只是一种简单的地域设定,而是对整个长征宏大价值的高度提炼和典型表达。

长征故事具有史诗般的属性,在以往许多长征题材影视作品中,或者立足于全景式的宏大叙事,或者聚焦于某个故事的典型呈现,而作为一部既要关联全貌、又当立足四川的八集体量的大型纪录片,《隐秘征程》一方面有整体背景的清晰交待,另一方面又没有停留在内容过程的线性描述。

该片最终确立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创作原则,把影片的核心内容牢牢锁定在红军长征这一伟大事件中一连串最具典型意义的细节元素上,比如草鞋、舟船、干粮袋、标语等等这些看似寻常却能贯穿全局的关键物件或重要场景。因为历史的细微之处,最容易被人所忽略,但他们往往是最能够解读历史真相的关键钥匙,同时也是最能够实现纪录片真实性与贴近性诉求的有效因素,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真精神,于平凡处显不平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看纪录片《英雄之城》心得体会观后感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伴着暖阳春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看望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解放军指战员、社区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层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和患者群众、社区居民。

“党和人民在一起,领袖和人民心贴心。”考察中,总书记先后去到火神山医院、东湖新城社区,主持会议听取疫情防控工作汇报。他动情地说:“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

病毒来袭,“疫”时多少豪杰。英雄精神一直被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崇和倡导。情之所牵、行之所至。自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亲临战“疫”一线考察调研。在他眼中,真正的英雄豪杰总是和武汉人民一样,有着“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总能在危难时刻“不畏艰险、顽强不屈”。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一部中国历史,印刻着外敌入侵、抗洪、抗震等灾难的记忆,而每一次灾害却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凝练和升华。此次抗击疫情更不例外,因为中华民族协和万邦、砥砺奋进,已经在战“疫”中以“大国实力”奏响“凯旋之歌”。可以预见,这场全民战“疫”,让中国再次“疫”举成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聪明的苍蝇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中,一只饿极了的小苍蝇再寻找着食物。他一边飞一边想:唉,现在的生活太辛苦了,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地去寻找食物。要是食物能乖乖的送到我嘴边,那该多好啊!到底有什么方法能使我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呢?

正当苍蝇苦恼的时候,他看见蜘蛛大哥正忙里忙外,不知在干什么?于是,苍蝇带着疑惑,向蜘蛛大哥喊道:“蜘蛛大哥,你在忙活什么呀?”

蜘蛛听了回道:“我呀,在织网呢!等网织好了,这网上黏黏的液体就会粘住一些昆虫,到时候,我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苍蝇听了蜘蛛的答复,暗暗窃喜,心生一计:我终于找到衣食无忧的方法了,等到下午,趁蜘蛛不注意时,我把他的网偷过来,自己不就能过上好生活了!

当天下午,苍蝇鬼鬼祟祟的来到蜘蛛这边,趁蜘蛛不在,一头撞进蜘蛛网上,刚想起身,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眼看自己马上成为了蜘蛛的盘中餐。醒悟地大喊道:“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快事,做任何事都要自己努力地去完成,决不能不劳而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监守自盗》观后感

全文共 2235 字

+ 加入清单

开篇先上了道冰岛做前餐:可怜的冰岛“已经在历史发展的终极/稳定阶段”,却在2000年起开始放松管制、宽松经济政策,“引发的灾难,首先是环境,然后是经济体系” —— 银行大胆举债、一手主导的过度膨胀使经济体系变得极其脆弱,金融监管机构无所作为,甚至有1/3的人投靠去了门前停满SUV的富得流油的银行。But this is a universal problem, right?

于是时代感强烈的炫目片头把故事拉回了纽约,回顾危机爆发一刻全球的反应时CCTV2还漏了一脸,中国和法国一样成为片子里美国以外的主要取材对象。片子的主体分了4章来讲述:

1. How We Got Here

讲华尔街投资银行从早期的partner模式来到Deregulation的时代 —— 去管制,放虎出笼 —— 这中间的种种人和事:揭Alan Greenspan曾拿钱帮商业欺诈犯给regulator写“专家意见”的老底儿揭的毫不含糊 —— 这就是定了个基调,后面精彩的还多着呢,Robert Robin,Larry Summers也都带着背景逐一亮相。

讲90年代末几大投行巨头格局已定,“先进”的金融衍生物如何焕发生机 —— 中国银监会的一位主管(查了一下,叫沈联涛)还在这儿发言讲起美国高学历的博士们开始纷纷投身金融的掌故。

讲在这期间要求、呼吁管制的人如何被踢出了局,于是Deregulation的狂欢继续进行。互联网泡沫,哪怕是安然事件,这帮银行如何总是罚钱了事而不是被调查和管制(还包括Fannie Mae和Freddie Mac俩只),顺带带出一些这些银行参与的洗钱啊投资伊朗核武器啊之类的破事儿。

最终五大投行,两大商业银行,三大抵押保险,三大评级机构,开始组成新的房贷产业链,次贷开始生产。。。

2. 泡沫(2001-2007)

房价在飙升,银行业的去管制化还接着深入,事情如何走向不可思议的疯狂。。。投行的高管们纸醉金迷着,色情、毒品都成为商业开销。。。而所有人都还伪装一切很好,尽管很多正面的采访者表示:他们知道这有多风险,但是真正的掌权者中没人愿意听真话,愿意行动。疯狂发展到了投行甚至开始在AIG买保险来赌这些房贷什么时候崩溃。。。

事后听证会上辩解当时行为的一个个嘴脸那叫一个精彩!!!

3. 危机

描述危机的发生总是非常有戏剧张力的,甚至是刺激的段落。各种各样的忠告如何一次次的被忽略后,终于有那么一天,out of cash。。。几天之中各种逃跑的姿态。。。法国金融部长被问到你是什么时候得到雷曼要倒闭的消息:“事后”。。。几天前还信誓旦旦的Henry Paulson难看的脸色无言的表情(这段有张非常经典的照片拍他和Timothy Geithner跟Ben Bernancky站在一起,三人表情各异,都很有看头),对AIG的紧急保护。。。然后就是并不那么有趣的危机扩散,失去房子,失业,波及到中国、世界。。。

4. 责任追溯 Accountability

这是最尖锐的一章,金融产业链条上每种机构的每个宣称无辜的面孔和他们的百万甚至千万美元的收入数字亲密的出现在同一画面上。学术界的先生们更subtle一些,他们没有听证会上的支支吾吾,却有论文来衬托他们的咨询费用单(居然把他们的税单都找了出来,这个太牛了。。。),这些人在采访里的表现也是无比精彩。。。

片子里还更进一步把讨论视角投向金融体系外的整个社会,美国已经面临着一面工业凋零(转去海外)一面大学学费上涨严重的不均衡现状,而对富人减着税,社会贫富分化加剧(Top 1%占有的社会财富从1982年的10%到2006年的23%)的过程中,中产阶级和穷人被一步步推向贷款。。。

更令人心寒的是,即使奥巴马在自己的总统竞选中谴责过以上的现状,但在他上台后,在现在的政府里,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没有一个人、一个公司被起诉或捕。。。甚至就是那些曾经的insider,大部分还是继续在位,继续学术,继续他们的“insider” job,投行高管们继续他们的高额收入。。。

预告片里那段把银行跟银行抢匪相比的“We are sorry, we didnt mean it, we wouldnt do it again, trust me”实在太经典了。。。

上面提到的那位中国银监会主管的评论也非常经典:金融工程师比工程师挣得多百倍,工程师们造桥梁,金融工程师们造梦,当梦变成噩梦时,别人来付款。

片子以这样一段话结尾:“他们会告诉我们,我们需要他们,但是他们在做的事情太复杂我们弄不明白,他们保证这不会再发生了,他们会花数百万元拯救局势。。。这不会很容易,但是有些事情,worth fighting for。”

顺便说一下,这部电影距离我的期望有距离,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我的期望本就不现实 —— 我以为这会是一部以一种以严谨的数据分析为主、丰富的理论和评价为辅对次贷危机做抽丝剥茧的理性分析的片子,也就是一篇经济学论文的标准。其实这个期望既不现实也无意义,还需要什么具体的数学推导来更进一步证实这场危机的发生根源和过程吗?我想知道雷曼公司到底卖了多少次贷,这里面赚到的每一块钱都进了什么人的腰包,哪个投资人损失了多少钱,多少人的房屋被收回时他们到底已经付了多少利息和机会成本。。。但不表示人人都有兴趣知道,而一部纪录片,应该尽其最大所能以“有效”的内容吸引他们的目标观众来传播他们想要说的、想要警示、想要谴责的话 —— 从这一点来讲,本片非常的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纪录片同心战疫观后感

全文共 115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我们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待在家里不出门。

在某个无聊的日子里,突然,听到了有人在敲门。我心想,现在是防疫关键时期,还有人来串门?“您好,请问……”哦,原来是社区工作人员呀。“……好啊!那太棒了。”只听见爸爸连连应声。工作人员走后,我忙追问,爸爸说:“我要去社区当志愿者,能帮助社区干好基层疫情防控工作,那多好呀!”听到了这话,我半喜半忧,喜的是我们家也能为抗疫做贡献了,忧的是爸爸会不会过于劳累,还有防护……爸爸一眼看穿了我的心思,说到:“没事的,没事的,这是一件好事,我会注意自己的身体的。”

一大早,爸爸装备完毕准备正式上岗了,我再三叮嘱爸爸要多喝水,戴好口罩……爸爸一一答应并朝远处走去。关上门,我却怎么也放心不下,满屋子转,最后决定打个视频。在视频聊天中,我看到了全副武装的爸爸,左手拿一支测温枪,右手拿一支笔,我问爸爸辛不辛苦,他并不以为然,说大家防护都很到位,很安全。我突发奇想:“要不我等会儿到你那去?给你帮忙?”“好啊!要戴口罩哦。有人来了,先挂了啊。”放下手机的我倍感轻松,当下迅速武装,戴上两层口罩,手套,启程往爸爸那里赶。我边走边想,我跟爸爸讨论过怎样使用测温仪,基本的信息询问对于我来说不是问题,或者要我扛着大喇叭搞宣传,还真对我胃口,这段时间关于防疫的专业知识我还真学了不少呢!无论如何我都能派上用场吧!我信心十足。来到卡口,经历了常规检测,我顺利地进入了工作岗。此时爸爸正忙着为进出人员测量、记录体温,并进行劝说,顺便还要叮嘱戴好口罩等等,可算是苦口婆心了。站在一旁,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我心潮澎湃,仿佛也无形地增加了一种责任感,感觉抗疫的重担也落在了自己身上,我甚至觉得爸爸他们就如门神一般专为阻挡病魔入侵而来,手中的测温枪如刀剑一般,刺向病毒的喉咙!

我上前帮爸爸分担任务,配合记录信息。全心专注,一项项准确填写,不能有误差;时刻执守,半步不能离开,便于掌控所有人员动向;遇上不理解的,耐心解释、劝说……我全身心投入其中,化身为爸爸的助手。半天下来,即使寒风萧瑟,我们值岗的所有人没有喝一口水,也没有一个人去坐下,大家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抗疫的不易和工作人员的辛苦。作为社区的一份子,大家没有太多计较,果断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为控制病毒的蔓延,为维护社区的秩序,为了护卫成百上千个家庭的安全,默默地尽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感慨万千……

此后,我隔三差五地帮助爸爸“战斗”,我还加入了社区的宣传队伍,当上小小宣传员,向大众宣传防疫知识。我觉得,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是应该的,不觉得辛苦。

经历这次疫情,我成长了不少,懂得了一个个小家是组成大家庭的基础,而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责任去维护。我为所有参与抗疫的志愿者点赞,希望祖国早日渡过难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央视纪录片《大明宫》观后感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整个系列共有6集,每集约25分钟,分别是迷城幻影,丹凤朝阳,日月当空,盛世荣光,繁华如梦,凤凰涅槃。绚丽的特效和诗化的解说词充斥了整个影片,时而婉转低回时而浑厚跌宕的曲子更平添一分遐想与浪漫。它给予每一个看它的人一种深情,一种只要看见"唐"这个词便从嘴角扬起微笑的冲动,在某个花香吹暗尘的午后,能够回想起它幽微柔软,细腻缱绻的低语就心生向往。我想导演一定和我一样也有着一个盛唐梦,被淹没在士子游女,锦衣珠翠,油壁香车,檀香墨块这些词语的堆砌与交叠里,不愿醒来。

很喜欢导演所述说的唐玄宗的故事,温婉而缠绵,像是不知出自那一家梨花深院里渺茫而哀愁的歌声。世人皆苛责玄宗宁为美人误天下,而后又为天下弃美人。而然我宁愿相信,他只是一个不知世事的顽童,表面上沉然自若挥洒中州,实则耽于幻想天马行空。如果说唐太宗李世民是务实派,那么唐玄宗李隆基则是一个不知不扣的幻想家,他能够接纳仗剑执酒狂放不羁的李白,能够允诺李白以一介布衣之身出入皇庭内苑,便说明他和李白其实骨子里是同道中人,他或许也是从内心歆羡这个白衣茹素的谪仙人的吧。如若没有这浩荡无涯的江山羁绊,他或许明日便携三尺青锋,醉一江春水,凤歌笑仲尼,散发弄扁舟而去了。

可是命运不会给他这样一个机会,他便只能醉卧于温柔乡美人膝。上元佳节,大明宫鎏金朱雀灯璀璨而辉煌的光影里,香气杳杳飘散,透过芙蓉蕙帐,在那个穿着霓裳羽衣的身影周围氤氲出一片迷离的幻影。飘举的长发,婉转的腰肢,漫卷的琼丝裙裾,叮当的环佩朱玉,若断若续好似要乘风归去。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此时的他和她,亦尚且不觉华宴终有散,世事总无常吧。

于是我便不愿再往下看,不愿看见动天柝地的渔阳鼙鼓只一夕间就打碎了他们的海誓鸳盟,不愿看见这座锦绣的宫殿被纷乱的马蹄肆意践踏与蹂躏。骊山语罢清箫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命如飘蓬,江山倾覆,生离死别,天下易主,飞光不过须臾。于是再到上元佳节,就只剩他一人灯下独酌,一瞬间,不堪许多怅恨,难掩怆然。第二年春草再绿,世间已没有杨玉环。三十三言梦一场,落花时候,再没了那人笑眉如天上初弦。从初见到身死就像是一个梦,逝者不可留,往者不可追,郁郁填埋于心头的到底是彻骨的相思,还是入髓的悔恨,又有什么值得深究的呢。

他让工匠为死去的她画像,然而他又哪知"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的道理?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何来第二月?

千江水有千江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中国人民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这是一座千古奇耻的纪念碑;这是一个"国穷民穷被狗欺"的有力见证,这是30,0000中国人生命的终点。在70年前的南京,短短的六个星期内,它经历了一场惨无人道的大屠杀。这便是后来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华裔美籍作家张纯如深入探究此事,写出了让世人震惊的《南京暴行--第二次世界大战被遗忘的大屠杀》(中文译本为《南京大屠杀》)。这本书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全面严谨地论述并分析,是一本极有史料价值的著作,对提醒世人勿忘这次亘古未闻的空前惨剧,起到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作用。

日本人对南京的洗劫,是一个可怕的事件。集体屠杀士兵、杀缪并强暴数十万平民,兽行的发生违背了所有的全部战争法则与惯例。如果就其残忍程度与暴虐规模来说,也是世界历史上此类事件中排最前面的。

南京大屠杀一直保持一个模糊时间的状态,不同于在日本出现的原子弹爆炸,或是在欧洲上演的犹太人的大屠杀。南京屠城的恐怖景象,事实上很少被亚洲之外的人们所知晓。正因为如此,许多日本的政治家、大学教师以及工业界的领袖们,他们不顾大量事实的存在,死死地一口咬定,南京大屠杀不曾发生过。他们不想让西方国家知道他们丑恶的罪行,于是,他们开始了对历史别有用心的歪曲。他们数十年来系统地从他们的教科书中,肃清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参考书目,搬走了展览馆里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销毁原始的资源资料,而且从大众文化中去除任何有关此次大屠杀的痕迹。

任何想使记录不会掺水的尝试,必须遮住阳光,于是就见不到作为一个民族,在面对整个这一时期他们行为纪录的时候,日本人在想尽办法安排、培育和维护他们的集体"健忘症"。他们还在精心培育的神话中,把国家的角色伪装起来,声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是受害者,而不是战火煽起人。在广岛和长崎爆炸的原子弹,造成日本人民的大恐怖,帮助这种神话调换真相。

但是,想想看,我们难道就没有错吗?

在一次被俘虏的过程中,我们有一支很强的武力--超过两个日本团,为什么一点也不曾尝试抵抗,就轻而易举地变成了俘虏?这么多部队的长官,他们都跑哪里去了。两个日本的军团,在我们7000名俘虏已经被解除了武装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决定奋起反抗,他们的部队就会消灭的!为什么我们不发起反抗?为什么我们要选择投降?为什么我们要选择逃避!

如今日本人不但没有承认自己当年的错误,而且教育他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