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家的温暖高考热点话题(汇总20篇)

浏览

4557

作文

1000

以温暖为话题的高中作文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的亲情其实就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之中。——题记

母亲的手

昨天晚上淅淅沥沥地下了些小雨,今早天气有些凉。我匆匆忙忙裹了件外套下了楼,而母亲早已在楼下等着我,把准备好的厚的皮外套递给我。她自己披着薄薄的厂服,却关心的问穿着厚的皮外套的我冷不冷,我心疼地看着她,弱弱地回答道:不冷。

还是像往常一样,妈妈骑着电动车载我上学。天空逐渐乌云密布,下起小雨,可妈妈却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车开得很快,我知道,她是怕我迟到。

小雨滴轻轻地拍打在脸上,我朝反光镜瞧去,反光镜上呈现出我再也熟悉不过的一张脸

:整张脸都十分得粗糙暗黄,眼角还有些皱纹,头发也乱乱的。我准备把目光收回来,却瞥见母亲的手。她的手在也不像以前那么白皙干净,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手面和几道凌乱的疤痕。想想母亲的那双手,曾为我洗过多少衣服,为我做过多少事情!雨点轻拍在母亲的手上,我望着母亲的手,心里酸酸的……

最稚嫩的诺言

放暑假了,弟弟要学拉丁舞,由于奶奶的身体不好,爸爸妈妈又要上班,所以整个暑假送弟弟上舞蹈课的事情就由我承担了。

夏天的正午,十分炎热,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正在送弟弟上舞蹈课的我似乎就处在一个大烤炉里,又渴又热,而弟弟却十分淡定。他为了打发他的无聊,开始和我聊天。

聊着聊着,他突然说道:“姐姐,你对我这么好,我长大之后要怎么报答你呢?要不长大之后我努力挣钱给你买车买房好不好?”我一下被怔住了,我呆呆地望着他没想到他会说出如此让我诧异的话。我看着他稚嫩的目光,抚摸着他的小脑袋,想了一想,我笑了,心中是满满的感动。

如山的臂膀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这一点也没错,父亲对于我来说,他就是一座能让我依靠的的山。

我记得大概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后回到家之后感到整个人都昏昏沉沉,十分难受,回到房间后立马就倒在床上睡着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一个有力而洪亮的声音把我叫醒了,迅速的帮我穿上大衣,然后带着迷迷糊糊的我出去了。

当我再次醒来,头脑清醒的时候,我已经在医院的输液室了,头靠着一个的肩膀,抬头一看是父亲。他感觉到我动了,便睁开眯着的眼睛,笑着说:“再睡一会吧。”看到父亲我就安心了。心头涌上一股暖流。我靠着父亲厚实宽大的臂膀,再次进入了梦乡。

亲情如水,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永远记住,家是最安全的港湾。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以温暖为话题的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成长就是一次旅行,旅程中由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然而,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姥姥的爱,是姥姥的情。是姥姥,用爱,用情温暖了我成长的旅程。

姥姥的爱无时不刻不体现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

姥姥的爱是一条河。在姥姥的爱河里,我就是那自由快乐的鱼儿。都说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同样,我的成长离不开姥姥的关怀。记得那是烈日炎炎的一天,姥姥带我乘火车去林甸老家。可不巧的是,卧铺票十分紧张,连硬座也是好不容易才买到的。车厢内特别的拥挤,而且我们是晚上出发的,得要早上才能到。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才上车,当时的我又累又乏,刚刚坐稳的我就睁不开双眼了。这时,姥姥对我说:‘’宝宝来,躺在姥姥腿上睡一会吧!"我躺上去,很快我就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朦朦胧胧中,我感觉到姥姥一直握着我的手,还时不时的抚摸着我的额头......第二天早上,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发现姥姥搂抱我的姿势一直没有变。我急忙起来,此时的姥姥两脚发麻,胳膊酸痛。我鼻子一酸,扑到姥姥温暖的怀里,喃喃的对姥姥说:“姥姥!我爱你!”姥姥的怀抱永远是我最幸福的港湾,我愿意永远在您的爱河里畅游。

姥姥的爱是一首歌。在美妙的旋律中,我就是那跳动的音符。都说小曲好唱口难开,樱桃好吃树难栽,的确如此啊!有一次,姥爷带回来一只烤鸭,我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装,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一下子就丢了“淑女形象”。不一会儿,整只烤鸭就剩的寥寥无几了。我打着饱嗝走在卧室里。突然,我想到姥姥还没有吃,边想着去找姥姥。当我看见姥姥正在吃我剩下的烤鸭,并吃得有滋有味时,我顿时心头一热,泪水迷失了我的双眼。生活是一首歌。。在姥姥爱的旋律中,我就是那五线谱跃动的音符。

姥姥的爱是一首诗,在和谐押韵的韵脚中,我就是那流动的诗行。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在如诗画般的美好生活中,共同编织着美好的未来的人生画卷。姥姥对我的爱就是早餐是的一杯热牛奶,上学出门前的医生叮嘱,临睡前给我捂得暖和的被窝......每一声问候,每一个镜头,每一个人的生活画卷都组成了这有丰富内涵的无字诗。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姥姥,时光会变老,但是,你给我的爱却从未改变。感谢,您的陪伴!感谢,您的温暖!感谢,您的爱!感谢,您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人物篇:谢邦鹏

全文共 1425 字

+ 加入清单

最适合的土壤开最美的花

解玉华

谢邦鹏用了11年时间,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折不扣的清华人。令周围人大跌眼镜的是,博士毕业之后,谢邦鹏竟放下博士身段,默默选择到网电上海浦东供电公司基层某单位,当了一名工人。

不是没有橄榄枝伸向谢邦鹏。还没毕业,他就收到两个含金量很高的OFFER。国网总部和国网四川电力总公司有意网罗人才,而搞电力研究的谢邦鹏博士早已名声在外。可是,谢邦鹏想:再好的单位充其量也就是搞搞研究,或者当个小领导。如果理论不能用于实践,研究再深有什么用?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的谢邦鹏,在收到两个OFFER之前,就作出了“到一线基层去工作”的决定。他并没有因OFFER的诱惑,而改变自己的决定。

少数知情好友和家人劝他:“到那种小单位,一辈子没有出头之日也有可能。千万不要头脑发热。”众人就更不理解了,一个清华博士为什么会选择去当小工人,那不是大材小用吗?谢邦鹏却“一根筋”到底,2008年,他背起行囊义无反顾地到了上海浦东电力公司,在基层某班组当了一名普通工人。

到一线的第一天,满脑子数据图纸创新理论的谢邦鹏,面对各种线头、按钮、螺丝的实操,就蒙成一只大菜鸟,他啥也不会。第一个星期上班,他只有跟在班组师傅屁股后面全程陪站的份儿,因为不会和不敢,谢邦鹏连手都不敢伸一下。第二个星期上班,他换了位置,站到了师傅身边:边仔细看师傅的操作边问问题,还时不时地在小本上记要点。半年之后,他就主动向班长要活干并能独自操作了。一年之后,他就成了班组中当之无愧的“劳模”:加班最多,接线最多,拧螺丝最多,读图纸最多,做笔记最多。曾经菜鸟的谢邦鹏,此时早已独当一面了。

工作了3年,积累了丰厚的实践经验之后,谢邦鹏才感到自己的羽翼渐丰、心里不空了。在一线基层,他找到了许多大显身手的机会,将高深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去运用,去解决问题。近3年,谢邦鹏主导完成了27项发明,涉及管理、研究﹑实操各个领域;发表了8篇中英文论文。事实证明,谢邦鹏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他特别得意于那些实用性很强的小发明。比如,谢邦鹏用电力控制理论研究出一套能准确计算线路损耗的方法。之前工人们都是用“毛估”的方法,自然不准确。再比如,谢邦鹏研究出了一种远距离遥控投退闸,省了工人们到实地投入、退出来回跑的麻烦。最被一线工作的同事所称道的是,谢邦鹏开发了一套为工人量身定制的电器拆卸工具,同事们说这套工具用起来顺手多了。谢邦鹏认为:“实用性最强的小发明,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创新。”

得知谢邦鹏不断获奖的消息,在电力总公司的表彰大会上,谢邦鹏的博导及中科院院士卢强,以现场录音的方式,力挺自己的弟子说:“当今社会,更需要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型人才,只有像谢邦鹏这样到一线去锻炼,才能让自己更强大。”

从清华大学出来的同学,一般有出国深造的,有做学术研究的,有在高校当教师的,有在领导岗位的。而同样出身名校的谢邦鹏,却老老实实地行走在浦东的大街小巷,每天做着一个普通电工常做的那些事:检修设备,排除故障等。

6年后,谢邦鹏的故事引起了电力总公司的高度关注,记者争相采访他,被问到最多的问题是:“一个在清华读了11年书的博士生,选择到一线基层做一个电工,你真没觉得大材小用吗?”谢邦鹏笑着回答:“一颗种子再优良,也得遇到合适的土壤,才能开出最美丽的花。而一线和基层,就是最适合我的土壤。”当记着又问:“6年前后,你认为自己的最大变化是什么?”谢邦鹏幽默地说:“从普通电工当上了电工班长,就是我最大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热点高考素材

全文共 2043 字

+ 加入清单

1、王鱼的选择

王林峰

位于太平洋的布拉特岛的水域中,生活着一种奇特的鱼叫王鱼,王鱼又分为两种,一种有鳞一种没有鳞,而有鳞和没有鳞全看王鱼自己的选择。

如果王鱼从小到大都选择没有鳞,就能自由自在地生长50年。

但有的王鱼为了便于捕食小鱼,会选择让自己慢慢有鳞。王鱼的鳞很奇特,它是由分泌的一种有毒的粘液组成的,这种粘液能粘住一些小的动物,这些小动物被粘住后,王鱼就不费力地它的营养物质吸干,慢慢的将它变为自己的鳞。其实这不是真的鱼鳞,只是一种附属物,有了这些鳞的王鱼体积会变大,比那些没长鳞的王鱼要大到四倍以上。由于长了鳞变得捕食容易,所以王鱼经常能“不劳而获”,它游泳的速度也会变慢了,很容易被别的鱼抓住。

几年以后,长鳞的王鱼身体的机能退化,无法分泌粘液,它的附属物会慢慢的退掉,使它回到原本的样子。这对王鱼是很痛苦的,养尊处优惯了的王鱼速度追不上小鱼,经常会挨饿,它会变得异常烦躁,绝望地挣扎,还会选择自残。

选择长鳞的王鱼活不过10年,不是自残死掉,就是被别的鱼吃掉。死时的王鱼身上红红肿肿,到处是伤,样子特别凄惨。人们都说王鱼不应该选择那些附属物,那本来就不是自己的。

生活中,往往会有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抵御不了诱惑,或为了某种欲望和目的,来改变自己,满足自己的私欲,靠一些附属物过生活。孰不知,这样会让你失去本真的自我,过上自己从来没有想过也根本不愿意过的生活。

适用话题:贪欲忘却本性、不劳而获

2、一头搁浅的抹香鲸

赵盛基

20xx年3月12日上午9时,深圳大鹏海域发现了一头抹香鲸,与海滩仅一步之遥,随时面临搁浅的危险。情况危急,为此,展开了一场大营救。

专家分析,这是一头长约12米,重达10多吨的抹香鲸,因迷路而游到了浅海。面对这个巨无霸,没有什么好的营救办法,只有想法驱赶,让它游回大海。

当地渔政部门开来4艘快艇,和渔民一起将抹香鲸向深海驱赶。还好,随着快艇马达的轰鸣,抹香鲸缓缓向深海游去,渐渐沉入水中。谁知,正当人们以为救援成功之时,抹香鲸又折返回来,游回了浅海。

参与救援的人越来越多,快艇也增加到了9艘。人们采用同样的办法,重新将抹香鲸驱赶进了深海。然而,进入深海后的抹香鲸并未继续向远海游去,而是原地打转转,始终没有脱离危险海域。更为危险的是,随着它的游动,距离海边越来越近,仅有20来米。

人们无论采用敲击驱赶,马达声响驱赶,还是声呐引导,都不能使它离开浅滩,游回深海。

时间一分一秒地過去,抹香鲸的体力越来越差。抹香鲸食量惊人,每天需要1吨食物,这里根本没有它喜爱的食物,加之搁浅后身体受到海床的挤压,随时都有丧命的危险。

情况十万火急,中科院、大专院校、香港海洋公园的专家闻讯赶来,甚至外国专家都赶来了。各路人马齐心协力,出谋划策,一心想尽快让抹香鲸重回大海。

然而,不幸的是,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不管人们怎样努力,都无法使这头抹香鲸迷途知返,最终,彻底搁浅。

三天多的营救失败了,抹香鲸再也没有游回大海的力气,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迷失方向,要懂得迷途知返;否则,任何外力都无济于事。

适用话题:自我矫正、迷途知返

3、压力的馈赠

流 沙

一位出生在普通人家的年轻人十分喜欢文学,但在他30岁之前从来没写过令他满意的作品。

他的亲人希望他能经商,这样生活可以因此更富足些,但是他却希望能够写作。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有人能提供他一年生活费用,让他能够安稳地写作。

但残酷的生活让他不得不走上经商的道路,他先后办了不少厂子,但没有一家能够成功;他也曾和出版商合作,经营书籍,但也失败了;他又办了铸字厂和印刷厂,但厄运连连,这两家厂先后倒闭,而且欠下的巨额债务足以让他还30年。

没有钱的他不得不走上卖字求生和还债的道路。一年之内,他发疯似的写下了3部小说,但那些书反响平平,销售也不理想,而且因为版权得不到保护,即使小说写成,也不足以解决生计问题。他改做记者,为多家日报撰稿,他每天写大量的文字,换来一些微薄的稿酬。

债主天天上门逼债,他绝望过,也想过放弃。但他十分崇拜白手起家、意志坚强的拿破仑,他把拿破仑的画像放到书桌前,鼓励自己必须坚持下去。

他继续创作小说。他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喝大量咖啡,每天晚上8点上床,午夜起来写作,直到早晨8时。为了让自己的文字尽快变成金钱偿还债务,每天早餐之后,他就把手稿送到印刷厂。因为创作时间仓促,文章上经常有错字和文理不通的部分,他只好对校样改了又改,而且他不是只改动几个标点,而是大段大段地重写。

他在30岁之后的生活几乎全是为债务而发疯似的写作。在后来的20年内,他创造了100多部小说,其中的《人间喜剧》、《高老头》等数10篇小说成为传世之作。在他逝世的前两年,他还在修改20多年前的手稿。

他就是法国著名的作家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能从一个平庸作家成为著名作家,动力竟来源于那些巨额债务。为挣钱还债,他写作写作再写作。

很难想象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样的创作动机,但巴尔扎克的故事却让我们明白,压力是成功的催化剂,它可以催生许多奇迹。

适用话题:压力与动力、催化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年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精神

全文共 1245 字

+ 加入清单

一、作文素材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任时曾经被媒体问到:“中国的电视机已经出口到英国了,你是否感到危机?”撒切尔夫人一笑,回答道:“等到中国的节目也输出到英国的时候你再来问我这个问题。”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大意也是一个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不能说它是一个强国。她们所说的价值观,简单的说,就是有稳定性、持久性的思想。

在撒切尔夫人和希拉里看来,中国在没有输出电视节目或者是背后的价值观之前,中国是不足以为惧的。如果推而广之,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乃至一个人,在没有能力输出价值观以前,不能算真正的“强国”“强市”和“强人”。

请仔细阅读材料,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角度作文。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她们的观点。写议论文的话,你可以就国家或城市立论,也可以就个人立论;也可以写记叙文。只要把你的想法通过文章很好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要求: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少于800字。

二、学生佳作

《中国精神的突围》

多少次,我们骄傲孔孟儒思,老庄哲学,李杜诗篇。多少回,我们自傲自己的千年历史,悠久文化。多少年,我们高呼中华民族必将带着自成一派,独立系统的中华文化傲然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是,为什么博大精深的中华带给我们的优越感日渐被撒切尔或希拉里几句不能输出价值观的国家便不算强国的犀利话语弄得灰头土脸呢?

不可否认,中国的物质腰围在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不同人的辛勤劳动后变得日益强大,颇有几分威武之势。而与之相对,我们引以为自傲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倒在改革开放下面临委顿的危机。撒切尔笑谈要等到中国节目而不是中国电视机出口到英国她才会真正感到危机。且让我们将其傲语作为前进的动力,毕竟精神之臂的无缚鸡之力注定物质之躯再粗壮也寸步难行。

倘若每个公民都不曾停止追求、汲取、创新我们的中华文化,倘若每个企业都竭力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基础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倘若国家不曾停止去推广、弘扬、引导文化的发展,我想我们不单单能把五千年的精华归整成一个与时俱进的价值观,更能将其输出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然而,当广电总局用禁播、限播日漫、美剧来阻止他国价值观的输出;当我们下一代的童年只能在喜洋洋和灰太狼中度过的时候;当我们自己都不能很好了解自己文化的时候,我们怎么可能在欧美文化参天大树中寻求到一线光芒实现突围?

梁晓声曾言:文化实际上是根植与内心的休养,能约束自己的自由,潜移默化中的优雅举止。利益的重重包围下,我们多的是小聪明,而绝少大智慧。而正是已融于我们血脉的大智慧才能使我们最终找到输出价值观的路径,成为真正崛起的大国、强国。

我从来不曾失去信心,我相信中国能如它一贯的清淡平和姿态在世界中站稳脚跟,而非自满于一席之地的短暂拥有。

我相信“孔子学院的热捧”只是我们“强人”、“强市”、“强国”的预热,我相信汉语热潮定能席卷全世界,然后他们能明白仄起平收的词句、琅琅上口的诗篇、含蓄隽永的山水画究竟有多么动人。

但在此之前,我们要打起精神虚心学习,诚心汲取,因为,我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年高考作文热点素材之习近平引用的古典名句:民本篇

全文共 4166 字

+ 加入清单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典出:《尚书·五子之歌》

原文: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释义:祖先早就传下训诫,人民是用来亲近的,不能轻视与低看;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

大禹之孙太康,因为没有德行,长期在外田猎不归,招致百姓反感,被后羿侵占了国都。他的母亲和五个弟弟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五子之歌》,表达怨恨与哀悔。

远古“失国”的叹息,表现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历数中国的王朝更迭可以看出,政治腐败、横征暴敛、民不聊生,往往是王朝更迭的主要原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为政者更应认识到这一点,敬畏民众、敬畏民众赋予的权力。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2月26日)

典出:《管子·牧民》

原文: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释义:政权之所以能兴盛,在于顺应民心;政权之所以废弛,则因为违逆民心。

在中国古代的政统里,天下从来不是一家一姓永久拥有的,而是“有德者居之”。判断政权是否“有德”的标准,即在于人民是否安居乐业。先秦时代,管仲已经意识到,政权要稳定长久,就必须推行顺乎民心的政策。在今天,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民心”在想什么。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什么需求,这是要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才能知道的,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想出来的。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习近平《之江新语·为民办实事成于务实》

典出:《孟子·梁惠王下》

原文: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释义:统治者如果乐于做民众喜爱的事情,民众也会与统治者同乐;统治者担忧民众担忧的事情,民众也会为统治者分忧。

中国古代政治有“王道”与“霸道”之分。霸道者,武力征伐,权势倾轧,以“威”使人“畏”。王道者,顺乎民心,使民有道,以“道”使人“服”。要行王道,就要知道百姓喜欢什么,顺从民心,“乐以天下”;知道百姓忧虑什么,并且和他们有一样的忧虑,再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消除这些忧虑,“忧以天下”。

孟子指出,民众快乐,是统治者享乐的前提。若人民生活困苦、妻离子散,统治者却酒池肉林、花天酒地,那这就不是“乐”,而是败亡的征兆。在当下,百姓觉得买房、看病、上学难,解决这些困难,就是给百姓创造快乐。踏踏实实办实事,给百姓排忧解难、不给百姓添堵,才是好干部。

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习近平《摆脱贫困·给宁德地直机关领导干部的临别赠言》

典出:汉·刘向《说苑·政理》

原文:故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

释义:善于治国的人对待民众,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兄长爱护自己的兄弟一样,听到他们遭受饥寒,为之感到哀伤;见到他们劳苦的状态,为之感到伤悲。

这段话是姜太公在回答周武王关于“治国之道”的问策。他的回答是:“爱民”。怎么做?他举出了反例:让农民错过农时、赋税过重、徭役频发、劳民扰民。在农耕时代,是否按照农时耕作,是农民一年生计的决定因素;赋税和徭役的程度,也决定着人民的负担轻重。而在今天,这段话对我们的启示是:给市场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民间的创造力涌流,取消各种条框与限制,不与民争利。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2013年7月11日)

典出:汉·王充《论衡》

原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

释义: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房屋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知道经书有错误的人在诸子。

王充的话启示着为政者要走出庙堂,到草野和江湖中去观察、听取意见。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个环节就是向群众收集意见和问题。有的干部下基层以后,遇见农民,谈不下去;遇见学生,谈不进去;遇见老干部,给顶了回去。这反映出来的,不仅是沟通方法问题,更是更深层的作风问题,能反映出干部是否真正了解基层情况,是否按照群众思维思考和办事。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习近平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2012年12月29、30日)

典出:清·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原文:同引用

释义:在县衙的屋子里听风雨中竹子来回摆动的声音,仿佛听见了民间百姓在这种天气里忍受疾苦的声音。对我们这些小小县官来说,民众一枝一叶的小事都牵动感情。

在中国画史上,郑板桥以画竹垂名。不过,与一般画竹、咏竹取其“直而有节”不同,在这首诗里,竹是另外一种形象:听着风雨吹动竹叶的声音,联想到民众的生活状态。一生在仕途上并不得志的郑板桥,在这里继承了同样潦倒的杜甫的精神——生活困苦的诗圣,在风雨中想到的却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天气热了,能否想到户外作业的劳动者们的清凉问题?天气冷了,能否想到居民的供暖问题?上下班时,能否想到交通拥堵?每一个干部都应该把这首诗当作镜子来照一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习近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

释义:敬爱自己家的老人,也敬爱别的老人;呵护自己的孩子,也呵护别人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手掌之上(喻非常容易)。

孟子论述的核心,在于统治者要把“人之常情”推而广之、普惠民众。这样“治大国若烹小鲜”的举重若轻,核心也在于“与民同心”。实际上,这是一种“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也隐含着群众的观点:在做事的时候,干部要设身处地地为群众着想,从群众需要什么、如何思考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习近平《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典出:《老子·第四十九章》

原文:同引用

释义:圣人以民心为己心,不师心自用,无所厚薄。

从孟子、管子再到老子,我们看到,积极入世的儒家、权谋机变的法家、崇尚无为的道家,在先秦时代虽然有诸多针尖麦芒、颉颃龃龉之处,但在政治主张方面,有一点达成了共识:以民心向背为本。在这一篇中,老子描述中拥有至高境界的“圣人”,并不师心自用,而是以民心为己心。时下,许多引发政府与民众矛盾的举措,诸如上马环境污染项目、违规征地与拆迁、变卖国家资产等,其背后,要么是官员“拍脑袋”决策,要么是从一己私利、政绩出发,这就是以“己心”代替“民心”。

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

——习近平《之江新语·主仆关系不容颠倒》

典出:《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原文:叔向问晏子曰:“意孰为高?行孰为厚?”对曰:“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又问曰:“意孰为下?行孰为贱?”对曰:“意莫下于刻民,行莫贱于害身也。”

释义:最高尚的意愿,莫过于爱民;最宽厚的行为,莫过于让民众安乐。最卑劣的意愿,莫过于刻薄百姓;最低贱的行为,莫过于戕害百姓。

“爱民”是立场,更是要求。说是立场,就是要破除官本位、“官老爷”的思想,认识到权力来自于人民,不为一己私利或利益集团服务;说是要求,就是在考虑和解决问题时,时刻从民众的角度出发,而不是虚头巴脑地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甚至为了“政绩”而做出伤害群众利益的事情。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史记·殷本纪》

原文:汤曰:“予有言: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伊尹曰:“明哉!言能听,道乃进。君国子民,为善者皆在王官。勉哉,勉哉!”

释义:人在水中可以照见自己的样子,在民众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状况。

镜子不会说谎,总是忠实地反映出美丑。同样不会说谎的,是群众的眼睛和话语。政策合乎实际、民众安居乐业,人民不会违心批评;反之,民众也不会粉饰。即使能用一些手段“防民之口”,人民依然会用“道路以目”的方式表达抗议。同样,民众最了解政策的好坏。对干部来说,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说好不算好,民众说好才是真的好。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

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4年1月7日)

典出:明·张居正《答福建巡抚耿楚侗》

原文:同引用

释义:治国理政的要害,莫过于使民安定;使民安定的要处,则在于体察他们的疾苦。

农耕时代,“流民”不仅会影响经济、影响民生,而且会带来政治动荡。因此,“安民”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如何能让民安?张居正说,要体察他们的疾苦。隐含的后半句,是给人民解决令他们疾苦的问题。但这种“察其疾苦”不能流于“来了看看、慰问两句、送点东西”的形式主义花架子,而是真正地考察使民众疾苦的问题,想出对策,解决问题。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习近平在同菏泽市及各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的讲话(2013年11月27日)

典出:河南南阳内乡县衙对联

原文:同引用

释义:这首封建时代官吏所写的对联,生动写出了地方官的定位与责任。对官吏来说,虽然名为“父母官”,但百姓才是官吏真正的“衣食父母”。同时,“郡县治,天下安”,地方官承担着中国最基层治理的重任。在习总书记心中,像焦裕禄那样,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才算是尽到了责任,才能“遂了平生意”。在任上为百姓真正做实事、造福一方,才是每个基层干部应当追求的目标。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

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习近平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上的讲话(2014年1月20日)

典出:清·万斯大《周官辨非》

原文:圣人之治天下,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释义:圣人治理天下所用之道,但凡是于民有利的事情,一丝一发也要推行;于民有害之事,一毫一末也必须革除。

群众生活无小事。水价上调一分、公交涨价一毛,或是办证不用来回跑、少一道审批手续,对民众来说都是影响极大的事情。习近平引用这句话,其意也在于告诫党员干部,不要放过与群众有关的任何细节。每一分错误,在群众那里都会加倍负担;每一分改进,也都会具备乘数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高考时事政治热点:APEC三大议题

全文共 2389 字

+ 加入清单

谈判近十年的亚太自由贸易区能否从愿景走向现实?如何勾画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新蓝图?时隔一年多,此次“习奥会”将谈些什么?

携着全球瞩目的一系列议题,2014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今日正式启动。这是时隔13年,中国再次成为APEC会议东道主。

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亚太、聚焦中国、聚焦北京之际,身为东道主,中国将如何交出“答卷”,值得观察。

APEC时隔13年再返中国 主场外交展中国姿态

“北京APEC:中国准备好了!”不日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以此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并表示,“我们将利用主场之利,在民主透明、充分协商基础上,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今年是亚太经合组织成立25周年。25年前,亚太地区的12个国家共同宣布创立亚太经合组织。在当时,与柏林墙倒塌和冷战结束的重大历史事件相比,亚太经合组织的诞生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然而,在之后的发展进程中,亚太经合组织不断成长,影响日益扩大,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区域对话与合作机制。

作为亚太大家庭的重要一员,中国历来把促进亚太繁荣稳定视为己任,致力于在地区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今日启幕的APEC会议,也是时隔13年再返中国。

“中国扮演东道主角色,与一般中小国家有不同的涵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国际政治研究》杂志主编王逸舟对中新网记者表示,作为东道主,中国确实用了很多心血,希望这次会议能成为APEC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尤其在促进亚太地区各国相互协作、打造亚太经济互利共赢模式方面,能有新的推动。

在王逸舟看来,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是有能力做到这一点的。他说,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将进一步发动魅力攻势,让各国看到中国乃至东亚会继续在全球经济下一波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而这,也是同13年前最大的不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亦表示,东道主的分量,会增加会议的分量,而对于中国来讲,这也无疑是今年最大的外交“重头戏”,之所以如此重视,是因为它涵盖主场外交、周边外交、经济外交等多个层面,能实现很多功能。

三大议题抢眼:启动亚太自贸区不是“另起炉灶”

据王毅介绍,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有望在“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发掘亚太经济未来发展新动力”“勾画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新蓝图”等三个主要方向上取得新突破。

金灿荣评价,这三大议题“既很重要很宏大但又有一定的可行性”,应该都会有一定进展,特别是“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

舆论分析,亚太自贸区“路线图”的发布,或将成为此次北京APEC会议的最大亮点之一。

事实上,亚太自由贸易区概念早在2006年河内APEC会议上就已提出,但多年来,该议题并未有实质性进展,而亚太地区双边、多边的经济合作机制却层出不穷,其中包括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

“在APEC大家庭中,有数十个形形色色的次区域进程,而中国此次是希望推动进一步的整体性亚太合作,当然也有人会认为这和美国提出的TPP分庭抗礼,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眼下的世界经济,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交叉重叠,包括区域一体化,也不是简单排斥,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王逸舟说。

因此,在王逸舟看来,中国这次主张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不是完全“另起炉灶”,更不是踢开别人,而是在现有各种安排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增加、丰富合作层次,“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替代过程,而更像一个色彩斑斓的马赛克,以尽可能减少各类自贸安排带来的重叠化、碎片化风险。”

另有分析提醒,由于APEC主要成员关于亚太自贸区的指导理念和路径偏好各异,中短期内难以就其建设具体路径达成一致。但多数专家认为,万事开头难,此次启动并推动亚太自贸进程,把多年来的愿景转化为行动,或将成为提升亚太区域一体化水平的关键一步。

多场重量级会晤引关注 APEC“会中会”全球聚焦

除了APEC提供的多边外交舞台,未来一周内,多个国家领导人将展开访华行程,此外,借助会议召开,包括多场中外双边会晤,均是APEC会场外的重要看点。

据中国外交部此前公布的消息,应习近平邀请,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0日至12日来华出席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美国中期选举的背景下,中美元首将如何为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两国关系“调弦定音”,引起外界极大关注。

“这是继去年加州庄园会晤之后,中美元首又一次重要的会晤,也是推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次新契机。”王逸舟表示,去年两国元首就建立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但是,在中国不断崛起以及美国重返亚太的背景下,中美相互间的诸多“疑惑”需要通过高层接触来加强沟通。

“尤其考虑到还有两年多就要离任,所以,奥巴马本人应该是希望就当下一些重大问题达成共识。”在王逸舟看来,包括经贸、外交在内,中美两国之间的议题非常多,如何增强互信、消除互疑,规划双边关系未来,两国元首将再次作出“顶层设计”。

“通过进一步定位新型大国关系,可以把双方之间存在的客观矛盾管控一下。”美国问题专家金灿荣这样预测“习奥会”,此外,两国元首预计将在宗教极端组织(ISIS)、埃博拉防控、阿富汗和平重建、朝核、伊核等全球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成果。

据媒体报道,除了中美元首会晤,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出席本次APEC会议。届时,可能进行的中俄元首会晤,料将成此次会议另一场重量级双边外交活动。

今年以来,习近平与普京已进行4次会面,今年10月,中国总理李克强也成功访俄。在专家分析,两国高层的高密度接触,体现当前中俄关系的高水平,双方在APEC期间如果进行元首会晤,议题也将更加务实。

此外,据中国外交部发布的消息,包括加拿大总理、墨西哥总统、智利总统、秘鲁总统等,也将在APEC会议期间来华访问。届时,这些密集进行的“会中会”,也将使中国的“主场外交”更加丰富立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温暖话题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家,到底是什么?是温暖,是理解,还是幸福。

家,是一处港湾,一处能够使受伤的心灵停泊的地方。

家中有亲人,家才能称之为是一个完整的家。

看过一则小故事,说的是美国一个富翁在外面悲哀地游荡,有人问他:“你怎样不回家?”他说:“你没有家。”那人奇怪,又问:“你的别墅不是家吗?”他又答道:“那是房子,不是家!”之后,他找到了他的女儿,抱着她的女儿说:“我找到家了!”

之所以说爱是需要分享的,就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把自我的爱封闭起来,也就说明他的爱是自私的,他的爱永远也拓展不起来,这样也就会被大家所疏远,这样他就永远不会感受到温暖。

就像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一样,我的邻居小高叔叔和他的父母住在一齐,小高叔叔用六个字来形容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平常小高叔叔老爱和他的爸爸吵嘴,因此他和他爸爸的关系很“僵”,但最近他爸爸因感冒而住院了。小高叔叔就像春雨滋润大地般地照顾的格外细心,因为他明白父母是他最至亲的亲人,因为他明白怎样去分享爱和理解爱。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向亲人或朋友倾诉,他们只是一味的去封闭自我的爱,到最后只有后悔。

爱是需要分享的,只有分享你才会快乐、幸福。所以,分享爱才会使你变得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交通安全在我心中优秀作文_热点话题7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众所周知的交通安全口诀,就连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倒背如流。可现实生活中,谁又能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呢?

我曾看到这样一组惊人的数字: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而丧生的有10。7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37?,47万人受伤,损失大约有23亿。看着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纷纷离我们远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生命,珍惜生命就要从遵守交通规则做起。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汽车,但汽车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交通安全隐患,如:

11月3日上午,山东省枣庄二中高三学生,龚钰奔。车祸来临的瞬间,一把推开同学,自己却被?压在大货车下。使他右腿高位截肢,这个酷爱篮球的大哥哥不得不告别他曾经奔跑跳跃的篮球场,不得和他一直以来当兵的梦想说再见。车祸,瞬间改变了他的一切

我们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也是为了从车轮底下救出自己的学生,却永远的失去了双腿。车祸,使他们失去许多宝贵的东西。他们无愧“最美”的称号。此时此刻,我真想说:“车祸,你这个‘害人精’。一次有一次地夺走那些本不该逝去的生命!”

虽然我们的社会在进步,但人们的安全意识并没有提高。像这样的例子枚不胜举……龚钰奔和张丽莉老师是不幸却又是幸运的,有人因为车祸提前被死神带走了!这些例子为我们深深地敲响了警钟。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交通事故就像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将生命之花炸得支离破碎。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大家一起遵守交通规则吧!让交通安全永记心中,让安全保障陪伴你我!

车让人,让出一份文明。人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考话题作文骨气600字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当一片树叶无声落下;当一滴水悄然流逝;当一朵花缓慢绽放;这看似毫无紧要的小事,却往往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人生感悟。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为长期受到社会和网上一些特殊风气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人都出现了他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的现象。当你有求于人或别人有的物品是你所渴望得到时,你是否常会说一句:“求你了。”这看似不经意的三个字,却散失了多少骨气,又丢掉了多少的自尊?

生而为人,当顶天立地,无所畏惧。然而面对社会上种.种因素,我们却总会不经意地把脊椎压低,语气放缓。职员面对老板,他会战战兢兢,不敢表现真实的自己;学生面对老师,会坐立不安,不敢吐露真实的想法。有人说,这不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吗?何错之有?在你们的心目中,或许这是必然的。然而你是否知晓,当你战战兢兢的时候,老板的心中为你而叹了口气。当你对老师有所隐瞒时,你又是否知道自己错过了一个可以解决心中疑惑的机会。

只要你拿起骨头,凶残的狗便会散失骨气,摇尾乞讨。这是否说明,当我们为了某一样物品而散失骨气时,我们相比起宠物,又能好的了多少呢?

我们可以忽略生活中毫无紧要的事情,却不能忽略自己的骨气,因为只有你挺起脊椎的那一刻,你才能活得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温暖话题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春风吹散了嫣红柳绿,却带不走你给的温暖;岁月斑驳了朱门高墙,却掩不掉你给的温暖;时光模糊了往日记忆,去抹不却你给的温暖。

——题记

终日奔波在两点一线之间的我们,似乎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细细品味来自父母、老师的温暖。驻足回首,或许我们会发现,温暖其实就是那么简单的存在于我们周边。

考试过后,独自一人彷徨在十字街头,夕阳笼罩着这座美丽的小城。毕竟是秋日,落叶纷纷从树上落下,微风拂起,发出轻叹似的声响,仿佛是感知了我的心事,在替我悲哀。又一次考试失利。不知怎地,竟漫步到了街心公园。这时,一个满脸稚气的小男孩来到我身边,用柔软的声音同我说:“小姐姐,你干嘛愁眉苦脸的?是怎么了嘛?来,给你糖吃,很甜的,吃了就不会再伤心了。”我被他水汪汪的大眼睛感染到,竟失声笑了出来。忽然觉得天空一下晴朗起来。在这个快乐、天真的小男孩面前,什么烦恼都不值得一提。我的心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糖竟不觉得温暖起来,仿佛现在并不是落叶知秋的季节,恰是暖阳当空的三月。其实,温暖只是一根糖那么简单而已。

不知名的小男孩给我无限的温暖,陪伴我静看春华秋实的父母,亦是给了我无限的温暖。

临近模拟考,又开起了“夜车”。不知不觉,竟累的趴在桌上睡着了,模模糊糊中,爸爸抱起了我。记忆中,小时候的我很是调皮,总喜欢缠着爸爸抱,而爸爸也总是宠溺的抱着我。长大后,爸爸便很少再抱我,只是很怀念爸爸的环抱,现在觉得,爸爸的怀抱还是一如既往的温暖,让我宿于其中。其实,温暖只是一个怀抱那么简单而已。

纵使岁月洪荒,我依然记得那颗糖,那简单的温暖;纵使年华不复,我依然记得那个抱,那简单的温暖。

温暖,其实就是那么简单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热点题目预测话题作文最新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老师传播知识,正如太阳释放能量;学生接受教育,正如西瓜沐浴阳光。---题记

平凡的事总蕴含着不平凡的道理。西瓜也与我们的学习有关系。我们坐在同一间教室,接受来自同样老师的光和热,但为什么最后收获的果子却又甜又酸呢?

就拿一堂课来说吧,时光凝固的一瞬间,半数同学或以桌代枕,或以臂代枕,在宝贵的课堂上会周公。也有同学没有“休眠”,却在和别的同学窃窃私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还有的同学(包括我)既不打盹,也不唠嗑,只是坐着,目光呆滞,如同一尊精致的雕像。中考满分作文人在课堂,思绪早已飞向了不知什么地方。而那种真正能做到思路跟着老师走,认真听讲的学生。往往能在考试中争取一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时间很宝贵,尤其是在家中,没有老师的监督,就只要靠自觉了。诗云“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是需要非凡的执着和定力。成功需要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和不怕苦的精神。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如果你想出人头地,你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成功的辉煌就隐藏在寂寞的背后”。我并不是能耐得住寂寞的人,相反,我最害怕的就是孤独。然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考试前,还是不得不克服寂寞感,努力的把参考书啊,复习资料啊上面的能量“光合作用”转化为能量,储存在脑子里。为了结出佳果,耐得住寂寞,很重要。

老师为我们讲课,他不是只为某一个人讲的,老师是针对我们每一个人的。之所以成绩不同,是因为我们对待来自老师的阳光的态度不同。学习不能怕吃苦,我们同在阳光下,应拿出坚韧的态度,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充分吸收光和热,结出香甜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温暖的幸福中学生话题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幸福特别简单,坚持自己热爱。

我喜欢音乐,音乐是属于我的小幸福。

我喜欢音乐,自然喜欢听歌。每当有音乐的日子,我就会特别平静。窗边一次次的聆听,就像一次次的邂逅。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偷笑,享受喧嚣中难得的悠然袅袅。细品,曲调不鼓吹喧阗,却也不如泣如诉,只是一种细腻,刚刚好地触抚着内心深处的柔软。它不会催你,只是平静地低语。亲切、舒服一阵隐隐的小幸福在心底氤氲。

我喜欢音乐,我也喜欢唱歌。边唱边体悟看似“深刻”,却令我似懂非懂的歌词:只是只字排列,语法也未必完全正确,可里面却蕴着青涩的豆蔻年华所体悟不到的情感。只是淡淡的伤感,听不懂,却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用心就好,每一次转音,呼吸,换声都唱的无比认真,无比陶醉。我和音乐,像是萍水相逢的同道中人,深情款款地“互诉衷肠”。一瞬间,歌唱成了我,我唱成了歌。我喜欢沉浸在自己认真的歌声中,也喜欢沉浸在唱歌的小幸福中。

我喜欢音乐,也更喜欢创作。我对创作的情有独钟,就体现在家里随处可见的纸笔上。窗边稿纸上的群蚁排衙,大多都是笔尖流溢的灵感印记。比起随意的创作环境,我更喜欢的具有渲染力的雨天:蜷坐在飘窗上,听窗外的淅淅沥沥,看草坪上润泽的葳蕤。嘴里哼着小调,蘸着深蓝色深海般的墨水。

在纸上“沙沙”地划过浓浅不一的、工整的一副副歌词:它并不需要刻意地模仿、体会,只是一种真实的经历和感悟或许不是最能触动人心的,但,它是韶华年间该有的稚嫩和青涩,也是以后最珍贵的回忆。从慢慢找韵脚开始,再到尝试摸索,最后是熟悉并且享受。这种过程是最美好的,创作完成时,拿着自己“敝帚自珍”的成果也是最激动的。仿佛词成就了我,我融入了词。我喜欢创作,也喜欢创造属于我的小幸福。

我爱音乐,音乐是属于我的小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春是一个深情的季节。春日骄艳,春花明媚,春风多情,春水柔情。而我,却在这花团锦簇的春季,寂寥的无所适从。

与其说是寂寥,或许,清淡,更为合适。无论陌上多少锦绣繁华,我亦是可以安稳自持,平静闲逸。

习惯了一个人的时光,看光影如水,缓缓的从指尖流淌。喝自己喜欢的茶,听自己钟爱的歌,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自己喜爱的人。不知从几时起,日子竟也可以过的如行云流水般的洒脱,自在。

倦累的时候,便安静的坐于案前,打理往事,整理文字。把那些已经走过的人和事,扫落于尘埃深处;把那些如莲的心事,付诸于笔端。然后于那些远在天涯海角的文人墨客们,低诉、缓念。

听别人的故事,尝自己的悲喜,你懂或不懂,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山长水阔的路途中,我曾以心语心声的方式,来到过你的世界,你的视线,甚至,你的内心。

你若留我,我便驻足。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我会为这一程缘识,写意出最美的遇见,红袖添香;你若不留,我便离去。烟波浩渺,我自当寻觅一处适己之地,执笔情深。如此,我不曾亏欠你,你亦是无须偿还我。流年如水,各自为安,而那个愿以执念守护深情的,总是自己。

许是岁月沉淀,日子过的久了,便觉得繁华太过喧嚣,清宁才是欢喜。曾几何时,我拥有的,是一个女强人的梦想,抛头露面,觥筹交错,只为志在四方。而今,昔日的豪情壮志,却在时光的打磨下,演变成了小女人的情怀。相夫教子,读书写字,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竟也甘于满足。

岁月结茧,往事如风,到头来,我只想做一个如莲般安静寻常的女子。落泥淖终是静雅,历世事到底出尘,淡然冷暖,品味孤独。宁愿一生的时光,都用来泡一壶茶,等一个人,写一段字,记一段情。

待到落花时节,清风过处,我将飘落的树叶拾于掌心,细数那些沧桑的脉络,清点那些关于岁月行径的故事,亦是一场清欢。

谁说草木无情?不过是因了一生飘零,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罢了。它们能做的,只是顺应自然,淡然枯荣。

生命就是一场轮回,而时间,便是最好的沉淀。人这一生,无论是走过多少春秋,经历多少风雨,大浪淘沙过后,岁月的长河,依旧可以为你沉淀为澈。千帆过尽,一叶扁舟,亦可以渡你到达彼岸。

若非沉淀,何来寂静山河,悠悠千载?若非沉淀?何来宠辱不惊,淡然花开?若非沉淀,何来往事如烟,不负辰光?

其实,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只不过时光流转,渐渐带走了年少轻狂,也慢慢沉淀了冷暖自知。让我们把之前不肯放弃的执念,稀释的不再那么重要了。人生有很多种生活方式,选择哪种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那一种,是最适合自己的,便是最好的。

流水窗前,树影迷离,人影如尘,来来去去。那些看似匆忙的背影,不知从哪里来,又行将哪去。人生如行路,一路艰辛,一路风景,而你的目光所及之处,就是你的人生境界。

人在旅途,请给自己一点时间,也给时间一点时间,相信,时间,会成就最好的自己,也会沉淀最美好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高考热点话题:深植根基,方有工匠精神

全文共 5525 字

+ 加入清单

戴志勇

自李克强总理在向本次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提“工匠精神”,从德国制造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从瑞士手表到中国航天,可圈可点的案例分析与文化自省,已经在以朋友圈为代表的舆论场上流行了一轮。

前些日,李总理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其实,制造强国只是工匠精神的果,不是因,也不是终极目标。工匠精神的因与终极目标,都是人本身。

今日提倡工匠精神,首先是因为我们希望告别“圆珠笔老不出水”或“用一次就坏”的时代,与那些卓越之“物”共生共处。我们希望厂家制造的一口锅,从出生到老年,都仍然好用;一块表由奶奶传下来,戴在腕上仍然滴答不止;城市的下水道于一百多年前建造,还是那么通畅。

由此,很多生命记忆得到活生生的传承,卓越之“物”里饱含着人的专注与深情,传达给一直使用和保存的人。对天地间的各种产品,我们不是弃之如敝履,而是当做值得爱惜的果实。人与物之间,才会告别粗鄙,达到一种美好的状态。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产品,如果靠地沟油与三聚氰胺就能赚大钱,工匠精神就只能是一句口号。只有当我们开始真正欣赏匠心独运的人,当看到一位拿高工资的高级技工,不是因为其收入超过名校硕士而羡慕,而是因为他对手艺的专注去尊敬,追求精益求精的“职人”,才会成为一种精神标尺。人与人之间,也才能告别粗鄙,回归到生命品性的相互砥砺与欣赏。

就像日本与德国一样,告别粗鄙时代,要经历管理与教育的双重革新。

二战后,日本企业界在美国质量管理之父爱德华兹·戴明的全心协助下,迅速提高了日本制造的质量,取得经济奇迹。这种管理变革不会凭空诞生,源自人的意愿、视野与学习能力,教育显然更为根本。

德国的教育体系里,在接受覆盖全民的基础教育之后,学生很早即向职业教育与文科中学分流。这种分流的好处有两个:其一是减少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的危害,避免了类似中国应试教育对学生兴趣乃至人格的伤害;其二是较早使学生依照“性之所近”者,确定自己的职业主攻方向。

尤为重要的是,这种职业教育,不是在学校里做与社会无关的学习,而是在政府的宏观制度设计下,直接与企业就业岗位对接。将一线实践与课室里的研究融合在一起,琢磨产品的精度,理解市场的变化,从小铸造出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反观中国,职业教育不职业,精英教育不精英的状况,广泛存在。为了争抢经费,各种中专和大专院校也追求大而全的学科设置,以提高学校行政等级。为了分数,除了极少数可以兼顾的学生,家长不得不让孩子逐渐放弃手工与兴趣,放弃生活教育与人格磨砺,进入刷题式学习。

这也是一种教育上的粗鄙状态。树大者根必深。只有改变这样的现状,工匠精神才能光而大之。

从哲学博士到摩托修理工:为什么这个时代仍然需要工匠精神?

贺志刚

在北京的北海公园附近的一条胡同里,美国人马修·克劳福德找到了知音:一位自行车修理师傅。这位师傅有一辆敞篷手推车,里面放着很多自行车零部件和修理工具。

在路边摆摊的修理师傅主要给附近的街坊邻居修车,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他身上没有任何企业的标识,也没有必要去推销自己的服务”。马修·克劳福德站在那里,仔细端详这位修车师傅,“他自信满满,已经找到了一种谋生的方式,用不着满嘴废话!”

马修·克劳福德问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当今的社会里,这会让人感觉是一种杰出的成就?”

你觉得这会是一种杰出的成就吗?你怎么看那些在路边摆摊设点的修车师傅呢?不用多问,你辛辛苦苦紧紧张张从幼儿园一路奋斗到大学毕业,肯定不会将自己的理想定位在一个自行车修理工身上!你要买房买车,要升职加薪,要这要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你会觉得修自行车!也太失败了吧!最次也得是个保时捷修理工吧,还得是蓝翔技校毕业的!

不过马修·克劳福德却跟你不一样,确切地说,他跟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一样。他其实跟北京胡同里那个自行车修理师傅是同行,他有自己的一家摩托车修理店。当然他不仅仅是一家摩托车修理店的店主,此人不到14岁就在社区里担任电工的助手,15岁成为保时捷汽车修理店的修理工,从高中到大学的7个暑假都在兼职做电工。

大学毕业以后,他继续电工生活,后来因为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政治哲学博士。博士毕业以后,他进入华盛顿的一家智库工作,5个月以后离职开办了自己的摩托车修理店。

因为他学历很高,同时主业是蓝领修理工,所以业余时间他写了本书 Shop Class As Soulcraft,《摩托车修理店的未来哲学》。这书一经出版,就受到关注和欢迎。在这样的一个时代,哲学博士去当修理工,实在会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工匠精神的确可以迎合大多数文艺青年的内心渴望,但是都去做工匠的话,也没那么多就业岗位呀?

前不久,前新东方英语培训老师老罗推出了锤子手机,一时之间江湖上众说纷纭。锤子手机因为用了Smartisan这个英文品牌,于是artisan再一次被大家讨论,老罗那张在工作台上挑灯苦战的图片,估计也让很多人为之有些感动。

只不过,感动之后,太多的人还是不愿意去做个苦逼的工匠,更愿意到写字楼里做个白领,在所谓的团队协作的训练中,在各种精神蹂躏的过程中领那一点点永远买不起房子的薪水。

我们的这个社会,就是这么紧张,这么神经,所有的人都在追求成功,渴望一份光彩的工作。但是有些工作不那么光彩,却能给你一份成就感,这就是工匠精神,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化解我们的紧张呢?

好吧,先说到这里。我们还是跟马修·克劳福德聊聊天吧!

贺志刚:我们很荣幸能够在中国出版你的这本书,同时也有一些问题想请教。芝加哥大学的政治学博士去开机车维修店,这经历本身就是此书吸引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你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店的老板,而不仅仅是一个摩托车修理工,这是不是你的工作成就感的重要原因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没有任何员工。以前我的修理店是半松散的,其他修理工就在自己的仓库里工作,我们只是很注重知识分享。但修理店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运营。

贺志刚:工匠精神这个概念肯定不仅仅是手工业的工匠才可能具有的精神,社会的发展导致分工越来越细,也催生了很多新的行当。摩托车修理工需要工匠精神,软件工程师也需要工匠精神,大学教授需要工匠精神吗,行政助理需要工匠精神吗,你对于工匠精神的确切定义是什么?

马修·克劳福德:好工作是指那些可以让你发挥最大潜能的工作,你的每个行动都能产生直接影响的工作。我认为最重要的区别不是体力工作或脑力工作。而是,这份工作需不需要你进行判断。但确切地说,年轻人更值得考虑技术工作。与工人和“白领血汗工厂”不同,水管工、电工或汽车修理师必须经常想办法解决问题,有些还是即时的。

对于那些有流程可循的工作来说,他们工作的外界环境变化太大,无法单纯的遵循一些规则。他们必须经常思考,挑战自己的智慧。正因如此,他们才感觉自己活生生地存在,而不是像机器的零件一样。

如果一款产品不允许在质量上出现任何差错,人们就会为之努力;肯定不会再粗心大意。工匠精神简单的说就是自愿把事情做好,因为这代表一种荣誉。即使没能做好,也会感到憎恶和耻辱。文化被破坏,或者说处在一种不断变动的状态时,社会就不再重视荣誉和廉耻,品质就会降低。

贺志刚:按照我的理解,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很大程度上可能与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外包趋势有关,越来越多的工厂转移到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同时转移走的还有工人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许打击了美国一直以来的机械和手工制作的传统。如今的制造业回流美国和3D打印技术是否可以给工匠精神的复兴带来机会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认为3D打印带来的最好的结果不是该技术本身,(目前,其应用非常有限),而是它唤醒了人们对于手工业的想象。手工突然间成了非常尖端而充满魅力的科技。一旦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进行制作时,他们就会明白传统的技艺要比3D打印更划算且实用。

真正的创新革命是YouTube 上的教学视频。现在,手工制造技术正在爆炸式的宣传,像手工业者分享他们的知识一样。另一方面,来自中国的一些低成本的工具,使得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入尝试开发新技术。这些人中的大多数都是出于业余爱好。但是手工文化复兴了,我相信美国的制造业会增加一些小型、专业化的企业。但是在大型制造业方面美国无法与中国竞争。所以这些发展无法拯救美国的中产阶级。但是我相信这会给一些热爱创新和修复的人提供机会。

贺志刚:事实上,我很认同你对于工匠精神的推崇,但是不太同意你的推断过程。到现在为止的企业管理方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不断进化的结果。不管是如今的格子间还是科层制的管理方式,也许都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按照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你会如何改变目前的状况呢?有哪些企业和组织在这方面有特别好的实践,可以分享给我们吗?

马修·克劳福德:我的另一本书中记录了一个很长的关于Taylor and Boody这个组织的研究案例。这是一个制作巴洛克风格的手风琴的组织,其在工作组织,培养员工以及产品制作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多参考。这本书的名称是“The World Beyond Your Head: On Becoming an Individual in an Age of Distraction”,将由Farrar, Straus & Giroux于2015年4月出版。

贺志刚: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改造我们的教育?目前的教育制度的兴起有其历史原因,也是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教育是如何抑制工匠精神的呢?如何改进?如今的互联网教育是否可以做到这一点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知道中国和美国在教育方面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太多,工作机会却很少。问题是父母们认为教育是孩子通向成功的唯一路径,而且还需要通过权威机构的重重考核。我不知道中国的技术工种的收入情况,但是在美国,电焊工或柴油机修理工的收入往往比初级的办公室白领高,有的甚至高2或3倍。

拥有技术的人太少了,我们对于“知识性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着错误的认识,如果一份工作很脏,那么人们就会轻易的认为这份工作很傻。但事实是,技术工需要做的思考真的非常多,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的收入比较高的原因。而许多办公室的工作让人越来越笨,这是其收入低的原因,尽管要得到这份工作需要大学学历。

另一个问题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很少人天生就是学者的料,可以安静的每天坐上几个小时,盯着看书。但是想像一下,你要为一场赛车搭建赛道,数学会突然变得非常有趣,因为你需要它。手工技术的培训让你想要获得全面而抽象的知识。学习的时候注意力也很容易集中。

贺志刚:从字面上来理解,工匠精神很大程度上与制造业更相关,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似乎越来越多的人在推动创意产业,更崇尚想像力、创造力和领导力,你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创意产业是否也需要工匠精神?

马修·克劳福德:任何可以带来进步,从中能够通过增长技艺而获得快乐的工作都是有意义的。问题是现代经济的残酷逻辑将思考和行动分开了。目标是让一些人做计划,另一些人去执行。真正的知识性工作高度集中在少数(有史以来最少)精英的手里。很显然,这样做让只需要根据要求做事的人替代了需要技能的人,因为这样就不需要支付很高的薪水。每个未能成为精英的人最后都仅仅是一名职员,这样的事情每个行业都会发生。

我给年轻人的建议是找一份与将思考和行动分开这一逻辑相悖的工作,有些号称“有创意”的工作并不真的如其所说。一般来说,能够保持一定的“曾经的辉煌”的工作才真正有创意。但是目前,这种辉煌只是用来吸引大量的年轻人渴望得到这份工作,让他们愿意接受无薪水的实习工作,充满希望地以“啃老”为生。

贺志刚:你在书中说:生产性的工作是一切繁荣与发展的基础。到底什么样的工作才是生产性的工作呢?

马修·克劳福德:我的观点是任何经济的基础都是劳动力:提供商品和服务。那些通过某些方法(如金融)获得极度财富的人是在获取他人创造的财富。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我相信卡尔·马克思对于中国人都不陌生,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值得重新审视。

贺志刚:你在书中提到自己曾经做过一份写摘要的工作,而你感觉那份工作把人变笨了。但这份工作是否是可有可无的呢?如果必须要有人做这份工作的条件下,应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

马修·克劳福德:理论上,如果我按照其自有的逻辑做那份工作,将会非常有激情并充满挑战,工作的质量也会非常高。但问题是,我有工作量要求,每天需要阅读28篇学术文章并给出摘要。这很显然是完不成的,唯一能够完成工作量的方法是“生产垃圾”,这同时也压制了我思考的能力。

生产力要高!这是股东们在要求短期利益时爱喊的口号,而经营者的薪水与股价息息相关。当消费者清醒并发现产品已经变成垃圾时,投资者和管理团队已经转移到了另一个公司。这份工作被人唾弃,公司也因此倒闭,经营者由于破坏他人财产而得到回报,我们则拥有了差劲的产品,这种事情在美国天天上演。

贺志刚:你在书中多次提到了道德与良心的问题,是否因为您觉得目前这种流水线的工作方式,降低了人们的道德水平?但是,手工业的工作是否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马修·克劳福德:中国,以及其他任何国家,价值观都存在危机。任何要求并培养粗心大意的工作都会耗费精力,促成一种虚无主义。我们天生愿意投入精力认真的做事,愿意做值得我们投入的事。但是找到这样的事很困难,他可能存在一个令人意外之处。

想象一下街坊上的修理工,他们细心的调试修理街坊邻居的自行车。这不是一份光彩的工作,没有“远大目标”,但是这是可以将其做好的事情,是一种可以带来满足感的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受温暖话题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温暖是黑夜中的一盏指路明灯,让迷失方向的人走向光明;温暖是雪地里的一个火堆,让寒冷的人们感到扑面的热气;温暖是沙漠中稀有的一滴水,让口干舌燥的人感到甘甜。

还记得是在我9岁暑假的一天晚上,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蓝天碧水购物广场滑滑板。到了那里后,妈妈对我说:“我和爸爸要去那边买点东西,你就在这玩滑板,小心不要摔着了。”我点了点头,妈妈便和爸爸一起离开了。于是,我便开始滑滑板,可谁也不知道,危险即将降临在我的身上。

我滑滑板的时候,碰到了我的几个同学,他们在玩滑板冲刺比赛:谁能从高坡上滑下来,谁就算是赢了。我心想:我一定要赢,这样他们都会很佩服我。于是,我抬着滑板走到高坡上,站在滑板上,滑了下来,就在这时,危险的一幕发生了:只听“咚”的一声,我趴在了地上。

鲜血流了出来,我努力站了起来,拿着滑板去商店找妈妈。我边走边找,身边的路人都投来异样的眼神。妈妈去哪了,我急得快哭出来了,终于看见妈妈了,妈妈看见我眼泪汪汪,浑身是血,吓得脸色苍白,赶紧从包里拿出一件衣服给我换,然后爸爸把我们带回家了。

到了家里以后,妈妈立刻烧了一壶水,帮我洗脸,清理伤口。她将毛巾轻轻地一点一点地清理我的伤口,然后又小心翼翼地敷我的伤口,清洗完伤口后,她又用酒精涂抹在我的伤口上,还涂抹了一些消炎的药,我把经过告诉了妈妈。妈妈和蔼地对我说:“以后千万不要在逞强了,知道了吗?让妈妈担心死了,还好这次只是受了点轻伤。”我说:“知道了,我以后不会再这样了。”妈妈听完了我说的话,微微地笑了,用手轻抚我的头。此时此刻,我感到心里无比的温暖。

是啊!温暖会让人感觉十分的欣慰;会让人感到十分的舒服。亲情的温暖和爱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拥有它的人将会一生幸福,不会在感到寒冷,你拥有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新高考热门作文话题预测参考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社会犹如万花筒,形形色色的人与物让我们应接不暇。然而,我们如何在这大千世界里做到“独善其身”吗?这时,你需要良师益友、自信与信念、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与你为邻。

“邻”无法回避,却可以选择。选择一个好“邻居”,也会助你飞黄腾达。

与良师益友为邻,在你遇到苦难或做事有所不足时,他们会为你提出议建。古代有曹刿论战,谏太宗十思疏,这些君主皆有一个共通的特点,那就是善于听取别人议建,与良师益友为邻;然而项羽,也是一代骄子,却落个悲惨的下场,不就是因为他不听项梁的劝告吗。由此可见,良师益友与你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所以,与良师益友为邻,可以减少你的失误。

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在你遭受挫折时仍然勇往直前,无懈可击。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坚定的自信与顽强的信念。伊索寓言中这样一个故事,讲的是一只小鹰,因为一次地震而落入山下的鸡群里,虽然它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但由于它盲目听从别人,没有与自信与信念为邻,最终悲哀的死去。加入这只鹰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决心去闯一闯,那也许它就不用遗憾终生了。物如此,人亦然。有多少人因没有与自信与信念为邻而变得碌碌无为。由此可见,自信与信念与我们息息相关,相互依存。所以,与自信与信念为邻,可以让你在浩瀚的大海中坚定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在你身陷世俗时,却不同流合污。陶潜归隐田园,正因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性情豪迈,正因为他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才使他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伟大诗句。由此可见,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与你相互依存,息息相关。所以,与良好的品格与高尚的人格为邻,可以让你“出淤泥而不染”。

你我为邻,相互依存。正是因为你与良师益友、自信与信念、人格与品格为友,才使你与众不同;而良师益友、自信念、人格与品格也因你的存在而得以发挥他们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以温暖为话题的

全文共 844 字

+ 加入清单

九月,太阳高挂,空气里到处充斥着烈暑的闷热,四处找不到校车的我,心急如麻。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搭着校车走了,我急得直跺脚

终于,在一个拐弯处,我找到了我们学校的校车,拖着学生的行李,我艰难地上了校车,一上车,车上的空调,让我感觉舒服多了,我扫视了一下车内的座位,座位上都坐了满了人,我赶忙奔向其中一个靠近窗户的座位,“麻烦,请你让一让。”我笑着对那个坐外边的女孩说道。她有些犹豫,很勉强地挤出一个微笑,对我说道:“你能不能另外找一个位子,这个位子我想用来放东西。”我一看,椅子上放着一个书包,“哦,可……”我欲言又止,心想:凭什么一个人占两个位子呀。可转念又想,为了一个位子跟一个女生争执,划不来。于是我向另一个空位子走……

“来坐这儿吧。”这一个俏皮的声音传来,我回头一看一个笑容甜美的女孩正对着我招手,“谢谢。”我提着行李走了过去,坐下来后,女孩很热情,一直都在跟我聊天,窗外,太阳不知到那儿打瞌睡去了,周围的景物看起来灰蒙蒙的,让人感觉心情很压抑,“没事,这阴霾很快就会过去的。”女孩笑说着对我说道。

在摇摇晃晃的车里,很快我便呵欠连天,眼皮变得沉重起来,慢慢地把打起瞌睡来,没多久,我被一阵轻轻的拉窗帘的声音吵醒了,“对不起,把你吵醒了。”她带些歉意地笑笑说。“没关系。”我笑着对她说道。又沉沉地睡着了,再次醒来时,我发现太阳还在懒床。窗外飘起了雨丝,女孩轻轻把窗帘拉到一边,盯着窗外模糊的雨景看得入了神,我有些好奇地问道:“这一片模糊,你看什么,看得这么入神呢?”“看雨呀!”女孩笑道。“你看这雨点多有趣呀,密密的,细细的,远处的群山像被披了一件蝉翼般的白纱,真好看。”见她描述得这么美,我不由也观察起车窗外的雨点来。

之后,总会在学校遇见她,每次女孩都极热情地走上前,喊我“姐姐。”,有些还会塞点零食给我,刚开始我不收,后来慢慢熟悉了,我会收下她给的糖果,她也会拿一些我送的饼干,刚上初一的她,有时也会在校车上向我请教一些问题,我也尽力地为她解答,温暖的友情在我们彼此的心间流淌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温暖的亲情九年级话题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体验有赖于生命的真实经历。所以,体验亲情是我们每天都在做的事。在人世间所有的感情中,有一种最真挚的感情,叫做亲情。它伴随着我们的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给予我们亲情的人,正是我们的父亲和母亲。无论你远隔千山万水,还是在天涯海角,父母的爱都在你身上紧紧缠绕。接受亲情是亲情的源泉,而体验亲情是亲情的灵魂。

父亲,使我体验到了如山的亲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当我结束了一天的学习,背着沉重的书包,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的时候,转动钥匙,打开家门,总有一股袅袅的清香扑鼻而来,使我体验到了浓浓的亲情。“儿子,快来吃饭吧,爸爸给你做了你最喜欢吃的菜,有……”每天,都有这样充满亲情的话语回荡在我的耳边。父亲的坚持,使我拥有了强健的体魄,使我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去。父亲,使我体验到了始终如一的亲情,使我体验到了深沉的、如山的亲情。

母亲,使我体验到了如水的亲情。记得那节体育课,由于我的动作幅度过大,把校服弄破了。回家后,劳累了一天的母亲,坐在窗户旁边,借着太阳光为我缝着校服。金色的阳光照在缝衣用的针尖头上闪闪发光,也照在母亲疲惫的脸上。母亲是那么认真地缝着校服,微风顺着窗户吹进来,透着一丝干燥的气息。母亲一针一针地为我缝着,缝得严实,不留一丝缝隙,就像原来一样。这细细的线儿,是我和母亲传递亲情的纽带,传递着母亲给予我的亲情,把我的心和母亲的心一丝一扣地紧紧扣在一起,给我亲情的体验。

我体验了父母给予我的亲情,也要回馈父母亲情的体验。在我紧张的学习之余,我会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洗衣、扫地、煮饭等。体验亲情,是相互的。

亲情,无法从别人的传授中获得,只能从亲情的传递和体验中获得。体验亲情,使我们获得亲情的温暖;体验亲情,使我们过上美好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以温暖为话题的四年级作文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还记得,那是个充满温馨的夜晚,爸爸妈妈和哥哥,哥哥在都在家吃饭,哥哥在学校吃完了。兴高采烈的我端着妈妈刚刚乘好的米饭,跑向餐厅,可是,突然“啪”的一声响,随后我手中的碗落地,白生生的米饭就肆无忌惮的倒在了地上,这可怎么办?家里一向是吃多少就做多少的,要不把饭盛起来,装作没事的样子再端上餐桌?我刚刚弯下腰,爸爸妈妈就闻声赶来,我也不好意思再继续捡,妈妈拿来扫帚和,将掉在地上的米饭和碎掉的碗扫起,一并倒到垃圾桶里。可她似乎忘记了家里已经没有剩饭了,餐桌上仅有的只是两碗米饭和几份可口的饭菜,妈妈把其中的一份分出一半,又把另一份分出三分之一,她自己留下了半碗米饭,给爸爸分出来的饭,给我那三分之二的饭。

大年初一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从住在莲下的奶奶家出来,准备回家。我和爸爸妈妈刚要上车时,看到一对母女站在路边,脸冻得发白,妈妈走过去,询问了几句。原来,这对母子的家离这里至少有5公里,出租车又等不到,只能看看有没有好心人顺的,。路载他们回家。

爸爸听了,对他们说:你们搭我们的车吧,我们家在澄海,早晚都得到,先载你们回家吧。”说完,妈妈问那对母女:“你们的家住在哪?”那对母女告诉我们之后,我们便立即出发。

到了他们的家门口,小女孩对我们说:“谢谢叔叔阿姨!”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的心里也暖洋洋的。

烈世上最温暖的,不过是岁月长河里积淀的琐碎回忆。不惊心动魄,不轰轰烈,只在一个瞬间,抓住你的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热点主题4:温暖感动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热点导读】: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事、太多的人让我们怦然心动,并为之深深感动。从我们记事起到现在,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温暖感动很多,正是这种温暖感动,让我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希望,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

中考作文命题中,有不少涉及“温暖”“感动”:“那个温暖的表情”“这句话很温暖”“这,让我感动”“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让我们描绘一个个温暖的瞬间,把你的感动再现出来,进而感动更多的人。

主题的中考作文题在2010、2011、2012年三年中考中位居第十三,共16道。

【素材】:“最美夫妻”感动金城 【素材】:微博公益接力助建教学楼

【素材】:乔布斯两“批”奥巴马 每日一练:你让我感到了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