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名人故事:时尚界的最后一个灯塔——休伯特·德·纪梵希【通用20篇】

导语: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今天我们来看看欧阳修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929

作文

1000

有些钱不能赚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上午,胡雪岩正在客厅里和几个分号的大掌柜谈事。谈到最近的几笔投资,胡雪岩绷着脸,教训起其中几个在投资中获利甚微的大掌柜,告诉他们下次投资时必须分析市场,不要贸然投入资金。

胡雪岩话音刚落,外面便有人禀告,说有个商人有急事求见。前来拜见的商人满脸焦急之色。原来,这个商人在最近的一次生意中栽了跟头,急需一大笔资金来周转。为了救急,他拿出自己全部的产业,想以非常低的价格转让给胡雪岩。

胡雪岩不敢怠慢,让商人第二天来听消息,自己连忙吩咐手下去打听是不是真有其事。手下很快就赶回来,证实商人所言非虚。胡雪岩听后,连忙让钱庄准备银子。因为对方需要的现银太多,钱庄里的不够,胡雪岩又从分号急调大量的现银。第二天,胡雪岩将商人请来,不仅答应了他的请求,还按市场价来购买对方的产业,这个数字大大高于对方的出价。那个商人惊愕不已,不明白胡雪岩为什么坚持按市场价来购买那些房产和店铺。

胡雪岩告诉商人说,自己只是暂时帮他保管这些抵押的资产,等到商人挺过这一关,随时来赎回这些房产,只需要在原价上再多付一些微薄的利息就可以。胡雪岩的举动让商人感激不已,他对着胡雪岩深深作揖,含泪离开了胡家。

商人一走,大家问胡雪岩,有的大掌柜赚钱少了被训斥半天,可这笔投资赚钱更少,而且到嘴的肥肉不仅不吃,还主动给对方多付银子,这倒底是为什么。

胡雪岩喝着热茶,讲了一段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我还是一个小伙计时,东家常常让我拿着账单四处催账。有一次,正在赶路的我遇上大雨,同路的一个陌生人被雨淋湿。那天我恰好带了伞,便帮人家打伞。后来,下雨的时候,我就常常帮一些陌生人打打伞。时间一长,那条路上的很多人都认识了我。有时候,我自己忘了带伞也不用怕,因为会有很多我帮过的人为我打伞。”

说着,胡雪岩微微一笑:“你肯为别人打伞,别人才愿意为你打伞。那个商人的产业可能是几辈人积攒下来的,我要是以他开出的价格来买,当然很占便宜,但人家可能就一辈子翻不了身。这不是单纯的投资,而是救了一家人,既交了朋友,又对得起良心。谁都有雨天没伞的时候,能帮人遮点儿雨就遮点儿吧。”

众人听了之后,久久无语。后来,商人赎回了自己的产业,也成了胡雪岩最忠实的合作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名人故事读书笔记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昨天的电脑上不去网,所以推辞了一天,希望老师原谅。

这几天我的情绪已经和以往差不多了,在家里过年时的野心收回了不少,没有那无人管教而疯狂的玩。现在已读起了《名人传》

刚开始读的时候,我听别人说读《名人传》时候,我还愣了一下怎么还要读《鸣人传》,让我纳闷,当我看见是《名人传》的时候松了一口气,我还一位学校疯了,让人读漫画,呵呵。

此传记里的三人,虽然一个是德国的音乐家,一个是意大利的雕刻家、画家、诗人,另一个是俄国的作家,各自处于不同的领域,但他们都是伟大的天才,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为寻求真理和正义,为创造能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献出了毕生精力。

我一读我还是发现没意思,虽说是罗曼。罗兰这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和评论家。我还以为就写这样,当我马上放弃的时候,我还是坚持了下来,当读到《米开朗琪罗传》的时候马上吸引了我。当我往后读的时候才发现往后越来越精彩,原来《贝多芬传》是一盘开胃菜。我越来越喜欢上了这篇小说,这个作者也让我感到欣慰。

当我读到《米开朗琪罗传》时,发现米开朗琪罗这个人很可怜,他的性格影响因素竟然是人生的残暴与精神的孤独。他对于他的国家,并无达。芬奇般的微笑的冷漠。远离了菲冷兹,就要为思乡病所折磨。又因为他是菲冷兹的故族,故他对自己的血统与种族非常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人也需要水的智慧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巴尔扎克是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1829年,巴尔扎克出版了一部描写旺岱地区共和国军队扑灭保王党叛乱的长篇小说《最后一个舒昂党人》,小说一出版就轰动了文化界,但是也有人对这部作品很不以为然,甚至有许多人对这本书发出了不认同的声音。

有一次,一位名叫萨乐毫姆的读者从里昂给巴尔扎克写了一封信,说:“你那《最后一个舒昂党人》算是什么作品,你到底会不会写小说,你审视过自己的观点吗?”之后在信中把他臭骂了一顿。巴尔扎克看完信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给萨乐毫姆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说:“其实仔细想起来,您的认识非常有价值!我很高兴知道您对这本书有别的看法。今后您如果来巴黎,欢迎驾临,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交流!”

巴尔扎克的一位朋友知道这件事情以后,忍不住指责巴尔扎克说:“你怎么能这么软弱?别人写信来骂你,而你竟然还邀请别人来做客!”

巴尔扎克笑笑说:“你知道智慧吗?”

那位朋友说:“水也有智慧吗?”

巴尔扎克说:“你如果认为我这是软弱的话,那么水的智慧就是软弱!”他的朋友听得似懂非懂,疑惑地看着他。

信寄出去以后过了两个月,那天巴尔扎克正在家里和他的朋友谈论文学,忽然有人敲门,巴尔扎克开门后,一位陌生人走了进来。陌生人说:“请问巴尔扎克在吗?我是一位里昂市来的读者。”巴尔扎克把他让进屋后,一聊才知道,原来这位读者就是前不久寄信来骂他的萨乐毫姆。3人坐在一起谈人生谈文学谈价值观、世界观,非常融洽,直谈到天黑时,萨乐毫姆才起身准备离去,他站起来由衷地对巴尔扎克说:“我非常敬佩您的胸怀,我当初的那封信的措辞是那么激烈,假如我是您,收到那封信一定会大发雷霆,没想到您不但没有生气,反而还那么客气地邀请我来做客!”

送走萨乐毫姆后,巴尔扎克的那位朋友不解地说:“我只是觉得你很软弱,可是他为什么却会那么尊敬你呢?”

巴尔扎克说:“水的智慧就是当它遇到攻击时,它不仅不会一味地反抗,反而还敞开心扉来容纳别人,而只有这样,外来的力量才会和水相容!否则,用一块石头去砸一砸外面的柏油马路试试看,一味的强硬抵抗不仅不能化解任何矛盾,反而还会导致两败俱伤!”

水在遇到石头打击的时候,从来不做任何抵抗,但它的“软弱”却是一种无比深奥的智慧,因为这种“软弱”有时候正是化解矛盾的神奇力量!人生,其实也需要这种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命运自己把握名人故事

全文共 1371 字

+ 加入清单

马云成熟了,近十年的“焦点生活”,过完42岁生日后,马云开始深沉,但依然遮挡不住那股子锐利和锋芒。

采访马云那天,天空下着淅沥的小雨。记者有幸领略了杭州西子湖的“风情万种”,心境一直延续到抵达马云办公室的那一刻。

下午两点半,马云刚刚送走来访的客人,宽大的办公桌上有些凌乱。马云的办公室不大,至少是记者采访过的大企业CEO中最小的一个:一桌、一椅、两个沙发、两米多长的鱼缸,组成了阿里巴巴的中枢神经和决策空间。

胡乱地吃了几口盒饭之后,马云从办公桌“跳转”到记者面前的椅子上,但跷起二郎腿的瘦小身躯不住地往下出溜儿,在背部即将触及靠背时又猛地蹦起来。在鱼缸前踱了几步之后,马云开始定气。看得出此时的他有些“紧张”,似乎眼前不仅是一次《新财经》的专访,而是在作着某种决策前的思考。

创业:蓝海与狼道

如果用动物来比喻创业型的企业家,狼是再适合不过的代言:敏锐的嗅觉、善于发现猎物、对目标绝不轻易放弃、群体作战。马云具备狼的所有特性,加上当年互联网的疯狂,马云成功了。

然而,互联网并非马云专长。1995年首次接触互联网的马云,是因为受浙江省交通厅委托,赴美国西雅图催债。长了见识的马云首先想到在网上为他的外文翻译社做广告,一试见效,翻译社轻易间得到了美国、日本等国际订单。初次尝到互联网的甜头,马云嗅到了金矿的诱人味道。

“时不我待,舍我其谁!”回国后,马云立即召集妻子和朋友,成立了其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产品叫做“中国黄页”。他把中国企业的资料集中起来,快递到美国,由设计者做好网页向全世界发布,利润则来自向国内企业收取的费用。

第二年,“中国黄页”的营业额不可思议地飙到700万元人民币,马云对互联网的热情也一发不可收拾。

1999年,阿里巴巴网站的创建让马云声名大噪。2003年,他又带领团队创办了个人拍卖网站——淘宝网。2004年,马云创办的“支付宝”成为全国最大的独立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2005年,阿里巴巴兼并全球最大站——雅虎在华的所有资产,在震动全球互联网业的同时,阿里巴巴也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敏锐的嗅觉,果敢的决断,再加上拥有优良的团队,马云走向了辉煌。但成功后的他,反而变得异常谨慎:“再创业,我不会选择互联网。”

马云的理由很简单,“当边上的人都在做互联网的时候,你应该想想传统行业。当大家都在做传统企业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其他行业。千军过独木桥,再宽的路也很容易被踩死。”

错位经营企业才能避免竞争、赢得商机。狼拥有了充足的食物,也就有了高枕无忧的理由。马云的阿里巴巴已经占领了互联网大部分高端资源,具备了绝对的垄断优势。虽然他一再声称不介入传统行业,但阿里巴巴的线上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传统行业。

守业:整合雅虎中国

马云整合资源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他认为最要紧的不是整合资源,而是如何迅速抓住电子商务的高速成长,争取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和抢占市场。

2005年8月,阿里巴巴并购了雅虎中国,继续扩大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份额,为此,马云经历了创业以来最难熬的时期。毕竟,雅虎来到中国七年,依然是一副不中不洋的样子,作为站内容却不宽泛,说是搜索引擎技术却不成熟。时隔七年,马云意在将雅虎重归搜索,其方略并不复杂:以最主流的概念——搜索为技术基础,结合娱乐等大众内容,尽可能获得普通用户。

马云首先“砍”掉了雅虎中国部分庞杂业务,主攻搜索,打出R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名人故事: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

全文共 1466 字

+ 加入清单

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名人故事: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今天,我们来讲科学家爱迪生的故事。电灯、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是美国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小时候,老爱问这问那,“这是什么呀?”“那是为什么呀?”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哟,窝里一摊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那么蛋吗?他连蹦带跳,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

“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惊。”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起来了,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哩。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慢上,蛋就暖和了,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长出小嘴,长出小脚,长羽毛,后来,小鸡长大了,笃笃笃,啄破了蛋壳,叽叽叽,就从蛋壳里钻出来了。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

爱迪生嘟着嘴巴说:“妈妈,母鸡能孵出小鸡来,我为什么孵不出来呢?”

小朋友,请你们想一想,爱迪生蹲在鸡蛋上面,能孵出小鸡来吗?

附:爱迪生名言

1、在小、中、大学所学的东西,并非教育本身,而是教育的手段。

2、读书之于脑,犹运动之于身体。

3、一个人要先经过困难,然后踏入顺境,才觉得受用、舒服。

4、教育之于人有如雕刻之于大理石。

5、世间没有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艰苦辛勤劳动而能够得到的。

6、若你能举出一个彻底满足的人,我可以告诉你他就是个失败的人。

7、好动与不满足是进步的第一必需品。

8、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像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

9、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10、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

11、想像必须是热的,才能够使它以外界的东西所收到的形象留下模印。

12、虽然我们总是叹息生命的短促,但我们却在每个阶段都盼望它的终结。儿童时期盼望成年,成年盼望成家,之后又想发财,继之又希望获得名誉地位,最后又想归隐。

13、虚伪及欺诈是一切罪恶之母。

14、性格的培育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虽然它不能算是唯一的目的。

15、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具有真正价值的东西可以不经过辛勤劳动而能够得的。

16、如果人们都能以同情、慈善,以人道的行径来剔除祸根,则人生的灾患便可消灭过半。

17、每一个人都会开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要求他的朋友应具备哪些美德与良好品格,但却很少有人愿照着自己的清单去培养自己的品德。

18、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19、凡是希望荣誉而舒适地度过晚年的人,他必须在年轻时想到有一天会衰老;这样,在年老时,他也会记得曾有过年轻。

20、要替别人寻找借口,但千万不要替自己找借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名人李嘉诚进军地产业的故事

全文共 4239 字

+ 加入清单

1958年初春的今晚,刚完成一桩生意的李嘉诚怀着难得的好心情,独自驱车前往郊外。这几天,李嘉诚心里颇不平静,他在寻求新的发展。经营塑胶花为他带来一笔可观的财富,但李嘉诚预测到塑胶花市场有限,只有几年黄金时间。该从何处着手呢?李嘉诚苦苦思索着。忽然,他眼前一亮:有了,进军房地产!他想起了连日来工厂的业主只肯签短期租约,每次续约,又得大幅度加租的情形。如果自己兴建一座大厦,不仅可以解决工厂自身的问题,而且可以做业主,将大厦空余的厂房租出。对,就向土地赚钱。直到今天,李嘉诚一直保留这种习惯,只要一有灵感,他就牢牢抓住,决不让它成为遗憾。

50年代末期的香港,经济处于突飞猛进的时期。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弹丸之地的香港成了名符其实的东方之珠。特殊的社会环境使香港如同三、四十年代的大上海一样,成为投资者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香港,一下子变成了寸土尺金的地方。

1958年,李嘉诚在香港北角购地兴建了一座十二层高的工业大厦,开始插足地产界,兼营房地产。1960年,李嘉诚在柴湾购地兴建了两座工业大厦。这两座大厦的面积共12万平方米。而在香港经济迅速发展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香港的港岛和新九龙中心地段地价猛升。洞察先机的李嘉诚,统率长江先人一步跨入地产界,并成为其中最积极的一支劲旅。

他将自己的经济发展方针订为:稳健中求发展,发展中不忘稳健。尽管是小心翼翼,不劲易冒险,但他还是技高一筹地将经营塑胶花工厂所赚取的利润,以及第一幢工业大厦源源不断的巨额收入,全部投资到房地产经营上。

几年以后,由于香港局势的动荡不安,香港的房地产一次一次不由人意地显示了它大起大落的特色。

在这个人心浮动、百业萧条的大动荡中,李嘉诚再一次显示出他独具慧眼、远见卓识的才能:他一方面加紧稳固大后方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继续使之在塑胶工业中独占鳌头;一方面不紧不慢、胸有成竹地用现金、用最低价格收购那些急于将牧业胶手,弃船而去的有识之士的地皮和楼宇。

李嘉诚充分掌握地产发展的大趋势,被人们赞誉为商业奇才,他总是能够因势利导地变逆境为顺境,既大展拳脚,又稳中求进,为他以后的蓬勃发展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1年6月,李嘉诚成立长江地产有限公司,走上集中经营房地产业务的轨道。

1972年7月31日,李嘉诚把握香港股市处于牛市巅峰的机会,将长江地产改名为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于同年10月向远东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申请股票上市,11月1日获准挂牌,法定股本为2亿港元,实收酱是8400万港元,每股2元,升值1元,即以每股三元的价格开始公开上市发行。在香港股市处于巅峰期时正式挂牌的长江实业,一出台就受到股民的宠爱。

沉稳持重的李嘉诚在塑胶花、房地产经营方面显示了他的独创性之后,又在经营股票方面再一次表现出他的远见卓识,以及对事物发展规律超乎寻呼寻常的领悟力。由于对房地产业行情看好,这样就在人们用低价卖出物业并用所得的钱去买股票时,李嘉诚统率他的长江实业一边发行股票,一边用发行股票所吸收的资金成批地收购那些低价出卖的物业。

1974年5月,李嘉诚领导长江实业与实力雄厚、作风稳健的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合作,成立由李嘉诚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的加拿大怡东财务有限公司。这个联营公司的建立,不仅为发展中的长江实业引进大量现金,而且为长江实业在接下来的拓展海外、横向发展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潜力深远的高速公路。

1974年6月,长江实业更大开香港股在加拿大的先河:

在李嘉诚的创业生涯中,最值得一提的是1977年。这一年是李嘉诚和他的李氏财团经过20余年的稳打稳扎、步步为营的奋斗,真正脱颖而出的一年。他大开华资吞并外资之先河:著名的美资永高公司帐购战,以及力挫群雄,击败香港置地房地产公司,购得中区新地王的两次战役,成为使香港英资、外资惊诧不已、而使中资兴奋不已的热门话题。

位于香港中区地下的中环和金钟站段,是香港中区最繁华的地段,也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地皮之一,每平方米的地价高达1万港元如果能在这块享有地王之称的地皮竞争上夺标并成功地发展物业,不仅能带来丰厚的利润,而且夺标公司还可由此增强信誉且名声大振。

早在1976年,李嘉诚就获悉香港地铁公司为购得中区邮政总局旧址地皮,曾与香港政府磋商多次,希望部分用香港地铁公司的股票部分以现金支付,但是港府坚持用现金购买。于是既精通经营之道、又精通金融之道的李嘉诚,再次利用出售偻宇和发行新股的方式,集资数亿港元现金,以打有备之战。

不仅如此,李嘉诚还获悉香港地铁公司与政府达成有关九龙湾车厂及邮政总局旧址的批地协议:地铁公司必须耗资近六亿港元现金购地而急现金尽快回流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个将两块地盘设计成一流的商业中心和写字楼相结合的综合型商业大厦的建议,而且一反地产界只租不售的常规。为了稳操胜券,李嘉诚还相继抛出了两个诱饵。其一是为了满足香港地铁公司急需现金的要求,长江实业主动提出提供现金做建筑费;其二是将商业大厦出售后的利益由地铁公司和长江实业公司分享,并且再超平时分红各五成的常规,由地铁公司占51%,长江实业占49%.

1979年1月14日,香港地铁公司正式宣布,中环邮政总局旧址公开接受招标竞投。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的置地公司,一度盛传是夺标呼声最高的公司。消息传到长江实业,李嘉诚听后淡淡一笑,说:传说总最是传说,到底名花谁主现在尚无法定论。在这次地王公开招标竞投活动中,香港地下铁路公司先后收到30个财团以及地产公司的投标申请。

1977年4月5日各家报纸以大标题报道:长江击败置地,夺得旧邮政总局地段。

这块平均地价每平方米1万港元的地王,早为大财团觊觎,卒为长江投得。据地下铁路公司透露,主要原因是长江实业所提交的建议内列举的条件异常优厚,终能脱颖而出,独得与地铁公司经营该地的发展权。

李嘉诚终于力挫多家竞争对手,一举击败一度呼声甚高的香港地产界巨子——香港置地有限公司,被人们誉为长江实业扩张发展中的重要昊碑,乃华资地产的光辉,值得开香槟庆贺,并一致认为此举意义重大,算得上三级超升。

1978年5月,李嘉诚投标所建的环球大厦开盘,总价值约5.92亿港元的物业,于广告刊登后8小时内全部售完。

1978年8月,李嘉诚投标所建的海富中心开始拍卖,交易总价为9.8亿港元,创造开盘售楼一天交投最大的记录。

耗资近2.5亿港元,以豪华、庄重、典雅的面貌呈现于香港人面前的华人行新大厦,雄踞于港岛中区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地带;并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联手合作,对半出资成立华豪有限公司,以全新的香港速度,重机关报创建华人行商业大厦,可以说是李嘉诚又一杰作。

1978年李嘉诚与包玉刚达成协议,他放弃对寻龙仓控制权的争夺,从而改善了与汇丰银行的关系。以此为契机,他于1980年蛇吞大象式地收购了汇丰手下的和记黄埔,轰动整个香港并令股市狂升。香港新闻界轰动到极点,各报刊杂志纷纷用醒目的标题,形容李嘉诚这次蛇吞大象式的成功收购,有如在香港上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其石破天惊的能量,不仅轰动整个香港而且令股市狂升。

1986年,李嘉诚所统率的和记黄埔捷报频传。在李嘉诚的揉和中,在西方之精华的高科技管理之下,和记黄埔成为除银行业之外的香港最大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及贸易公司,是香港规模最庞大、获利最丰厚的桂冠集团之一。正如李嘉诚在1986年度和记黄埔的业务报告中所言及的:

本集团坚持不渝之目标是不断茁壮成为一家基础广大,而主要业务以及控股权利中心仍牢固植根于香港的国际性集团。

这一年,和记黄埔属下的和记电话,通过28处无线电发射,接受台通达全港各地,成为香港分区讯号系统式手提及流动电话的最大经销商。同时,早在1986年就着手收购的和记传呼有限公司,动用港币2亿港元收购香港20家传呼公司,成为占有率达4O%的全港最大的传呼公司。

1986年11月,李嘉诚部署和黄与长江实业重新组织一家公司,在欧洲发行总值港币7.8亿元的可兑换的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债券。通过这次变相批售国泰航空公司股份,和记黄埔与长江实业在短短半年的时间内,获利高达2.5亿港元。

1987年9月14日,大有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之气势的李嘉诚在记者招待会上兴奋地宣布:其控制下的四家上市公司已经集资1O3亿元,并且动用其中的29亿收购英国大东电报局4.9%之股份,其余用于扩建第六、第七号码头,以及兴建四号码头货物分发中心。

自80年代后半期以来,李嘉诚一改从前在香港所进行的长期策略性的收购活动,重新着眼自身结构与业务的整顿和进一步加重业务国际化的比重之有关政策。

首先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组活动:1987年将港灯集团的非电力业务分拆成为嘉宏国际集团有限公司;1988年长江实业进一步将青州英坭私有化;1989年和记黄埔将属下的安达区大亚集团售予长江实业。

李嘉诚这一系列调整集团内部的组织结构等措施,不仅仅便于理顺集团内部的业务分工和利润分配,而且也为今后新的投资创造条件。接下来,李嘉诚还通过加强对和记黄埔的货柜码头和电讯业务等方面的投资,促使业务进一步多元化。

1986年,李嘉诚财团趁石油价格处于低潮时期,收购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控股权。其中李嘉诚家族占9%;和记黄埔和嘉宏国际各占互成权益的Union Faith占43%,共耗资32亿港元。

1986年,李嘉诚进军北美能源业的同时,并没有放过欧洲能源市场。同年12月初,李嘉诚私人斥资港币1000万元,收购英国伦敦上市的克拉夫石油公司4,9%的股权。

1988年4月,李嘉诚联合新世界发展主席郑裕彤、恒基兆业主席李兆基以及李嘉诚持有股份1O%的加拿大国际商业银行,在加拿大成立协和太平洋公司,获得加拿大温哥华世界博览会旧址的发展权。

1988年6月,李嘉诚将扩张的目标回首注目于腾飞之中的亚洲地区。

李嘉诚联合香港商界巨亨李兆基、邵逸夫、周文轩、曹文锦等,投标获得政局稳定、深具潜质的亚洲四小龙之——新加坡的展览中心发展权。

1989年,李嘉诚统率和记黄埔成功收购英国 Quadrant集团的蜂窝式流动电话业务,成为和记黄埔通讯业务进军欧美市场的起点。

1990年6月,和记黄埔又以1.6亿港元收购美国通讯器材制造业AT&E集团的可换优先股。

李嘉诚流洒自如地挥舞着集资收购战的魔棒,进行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

统率李氏王国内外并举、纵横驰骋的李嘉诚,为他呕心沥血的大半生所奠定的宏伟基业,在激动人心的全球大商战中进行着令人为之振奋的全面出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名人励志成长故事

全文共 2970 字

+ 加入清单

刘国梁,1976年生。6岁开始学打球,1991年入选国家乒乓球队。他是中国采取直拍横打技术第一人。1996年奥运会上获男双(与孔令辉)、男单双料冠军,还是中国第一位世乒赛、世界杯和奥运会“大满贯”获得者, 2003年6月出任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教练。

2003年,刘国梁27岁,他的恩师蔡振华从中国乒乓队金牌教练的位置上引退,退役不到一年的刘国梁出人意料地成为接班人,就任中国乒乓男队主教练。

“刘国梁凭什么上得这么快?”“超一流选手就一定能成为好教练吗?”质疑的声音很多,而他自己也心生忐忑。

两年后,中国乒乓队首次公开竞聘男女队主教练,男队主帅一职竟然只有刘国梁一个人报名。“男乒主教练的压力很大,并非所有人都能承担这样的压力”,已经升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乒羽中心主任的蔡振华毫不掩饰自己对刘国梁的器重,仍然坚定地认为他就是唯一并且理想的人选。

2016年4月16日,刘国梁将率队出征德国不莱梅世乒赛团体赛,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带领队员拿冠军,“我喜欢出征的感觉,喜欢比赛的刺激,当队员我是大满贯,当教练,我也要拿所有的冠军。”

“邋遢少帅”

相比于打球的时候,他黑了,也胖了,下巴上有些胡渣,添了一点成熟味道。他刚刚走马上任的时候,因为穿着太随便,被媒体封了一个“邋遢少帅”

“运动服穿惯了,穿别的束手束脚。再说,在训练场边穿西装也不是那么回事啊!”

好友孔令辉揭发,他的邋遢不是一天练成的,“他最大的毛病就是不洗衣服,每次穿完了就往床上一扔,实在没衣服穿的时候就拣一件稍微干净点的再穿……”

刘国梁不服气,写了篇文章反击他,“孔令辉特别好静,睡觉容不得半点声音,有一次我们洗手间的水龙头坏了,他硬是睡不着,爬起来在水池里垫了块毛巾,回来还跟我炫耀说他把问题解决了。”

做运动员时,他俩“同居”时间最长,有一阵队里把他们俩调开了,“说来也奇怪,那一阵我们俩的状态都很不好,后来教练只好又把我们换到一间房了。”

初当教练,一个人住的他常常会觉得有点孤单,“以前总是和小辉他们玩,当教练后总不能老往队员房间跑”。

他笑言当教练真的是比当队员累,“当队员的时候,自己调整好自己状态就行了,不像当教练,什么事情都操心”。

“老有人问我现在还打不打乒乓,一天训练八九个小时,教练还都必须站着,到晚上累都累死了,哪还有力气打球啊!再说了,我现在要是去打球,那不是不务正业嘛!”

在队里,跟他一块儿打过球的人习惯叫他“国梁”,而那些年轻队员则会恭敬地称他一声“刘指导”。以不同方式称呼他的人,他有不同的指导方式,像马琳、孔令辉这些老将,他了解且尊重,点到为止。言语不多,但非常默契,比赛中甚至一个眼神都能传递信息。而给那些叫他“刘指导”的年轻球员指导时,他说得特别多、特别细。

2003年他上任不到100天之后,马琳在江苏江阴世界杯赛上夺冠,这也是他出任主教练之后的第一个冠军,此后的历次大赛,除雅典奥运男单冠军之外,无一失手。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残酷,所有的付出最后都要通过比赛成绩来表现,有的人觉得这样太无情,但是我就喜欢这种刺激,虽然压力很大,但还是很享受这个争夺冠军的过程。”

雅典奥运会男单冠军的丢失让他耿耿于怀,因为在他看来,“女子运动只能代表女性,而男子技术才是竞技水平的最高体现,男单又是最重最难的一个。”

“我当教练绝不是为了混口饭吃,而是要当蔡指导那样的‘金牌教练’,要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教练,”雅典失利愈发激发了他的好胜心,“北京奥运会我的目标太明确了,男单、男双两块金牌都要拿!”

年轻人狂一点没关系

因为自己曾经站在顶峰,在他眼中没有谁是不可战胜的,他把自己的这点“霸道”全传授给了年轻队员。“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对手,你就要记住一点,中国队是最强的,而你是中国队的!”

巴黎世乒赛上,初出茅庐的邱贻可第二轮挑落了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波尔;其后福州中国公开赛,小将陈王己也爆冷击败了这位德国帅哥。两个小孩一下子名声大振,有人提醒刘国梁,不要让他们翘尾巴。刘国梁淡淡一笑,“他赢了世界第一,你还能不让他好好高兴一下?这个时候得意一下是应该的,树立信心嘛!”

中国第一个男子大满贯得主,16个世界冠军在手的他自信过人,也希望自己手下的队员有一股杀气和自信。“一个年轻队员你在平时可以严格要求他,但是到比赛之前,一定要给他信心,让他天不怕地不怕!”

他笑言,刚出道的小孩是最可怕的,“看见名将就来劲,打掉一个名将就名声大振,多有动力啊!这个时候的杀伤力是最大的!”王皓、陈王己这些小将上场之前,他都会对他们说同一句话,“上了场,你谁都不认识,什么世界排名现在都不算了,就是打!”

年轻队员能感受到总教练对自己的“纵容”,但是心里也明白,比赛场上可以狂傲,训练场上是一点也不敢马虎的。在许多年轻队员心中,刘国梁是总教练,更是心中偶像,代表着某种难以逾越的高度。“他说的话,我们都特别能记住。”

老大哥跟他们交流的不仅是打球,还有做人。在新一代的球星中,刘国梁偏爱德国名将波尔,欣赏他的球技更看重他的为人,也常常拿波尔为例子教育年轻队员。“他比咱们的年轻队员也大不了两岁,但是你看他的为人和气度!输了球还照样给球迷签名,接受记者采访,非常豁达。他真是不错的一个人,其实打球和做人是一样的,人品好、心胸开阔的球员,他的球自然会比别人高一个境界。”

对年轻人鼓励爱护,对老将他则直言不讳,马琳十运会上因为过于保守而导致发挥失常,他的提醒毫不留情,“打个比方:现在好像有两个马琳,一个马琳A,一个马琳B。马琳A就像剑一样,锋芒毕露,让对手畏惧;马琳B一上来就等于没‘尖’了,就在那儿对付,谁都敢欺负他。我觉得马琳真该猛醒了。这么打下去的话,2016年也没什么戏了。一个直板选手,应该在压力越大的情况下越能爆发,越能超水平发挥,这样才让对手觉得你可怕。”

多年的运动经历让他深味自我剖析的残酷,“需要你很坚强,敢于赤裸裸地把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拿出来剖析,但是如果你迈不过这个门槛,就找不到根治的药方。”

创新才能致胜

自容国团1959年赢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至今,中国乒乓球队40多年来所获世界冠军将近130个,正是技术创新推动着中国队长期处于国际乒坛的领先地位。

据统计,截至2001年,在世界乒乓球运动的百年历程中,共有46项技术和打法的创新,其中27项属于中国,占总数58.7%。

器材的研发也为中国乒乓提供了技术增长点,乒乓界有一个著名的“0.3毫米”:1960年,红双喜体育器材厂的一个技术人员,将常规1.5毫米厚的胶皮加厚到1.8毫米,就是这0.3毫米的增加,使得球性发生诸多转变,催生出几十个世界冠军。

右手直拍正胶快攻打法的刘国梁,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一个实践者和受益者,他出色的发球技术,结合新的.直拍横打及反面发球技术,使直拍打法获得了新生。

“我们的运动员都是世界一流的选手,在他们现有的水平之上哪怕长一分儿也都会成为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和进步,就得‘钻’到技术细节里,平时这样钻,比赛中看到他用出来了,这个是特别有成就感的。”

采访他的上午,他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点拨队员的防守小技术,“心思都在球上,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点儿都不烦。”

他笑眯眯地说自己当教练才刚上路,从来没有想过其他的职业选择,“平常人的悠闲生活我也没过过,要是过了,可能也不会习惯的。我最怕闲着了,还是刺激点的生活过得来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名人故事:金岳霖的故事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金岳霖十几岁的时候,按照逻辑推理出中国俗语“金钱如粪土,朋友值千金”有问题。他发现,如果把这两句话作为前提,得出逻辑结论应该是“朋友如粪土”。“朋友如粪土”,这样的发现,也只有享受思维的乐趣的人,才能获得。

1955年,金岳霖离开北大,调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另一位副所长告诉他应该坐在办公室办公。他在办公室待了一上午,也没弄明白如何“办公”。有的人简单,有的人有趣,又简单又有趣的人,只有金岳霖。

金岳霖曾细心地去分辨“爱”与“喜欢”两种不同的感情或感觉。他说,爱是父母、夫妇、姐妹、兄弟之间比较自然的感情;喜欢是朋友之间的感情。二者经常是统一的,那就是既是亲戚又是朋友。

金岳霖某日打电话给陶孟和,陶的服务员问他:“您是哪位”。他忘了,答不出来,于是说:“不管它,请陶先生说话就行了。”因为他不好意思说“我忘了”。可那位服务员说“不行”!他请求两三次,还是不行,只好求教于王喜(金岳霖的洋车车夫)。王喜也说“我不知道”!金岳霖说“你没听见人说过?”车夫说:“只听见人家叫你金博士。”一个“金”字才提醒了金先生。

在西南联大时,听金先生课的有个学生叫林国达,是位华侨。他喜欢提一些很怪的问题。有一次他问了一个逻辑上不错而意思却不对的话,请金先生解释。金岳霖想了一想,反问道:“我问你一个问题:‘Mr.林国达is perpendicular to the blackboard(林国达君垂直于黑板),这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把学生问傻了。因为这句话逻辑上没有什么错误,但林国达也不能垂直于黑板。

1926年,金岳霖留学回国后,先受聘于清华大学教授逻辑学,并受校方委托创办了清华大学哲学系,担任系主任。当时的哲学系只有金岳霖一个教师,也只招到沈有鼎一个学生,当时一师一生,号称一系,成为美谈。

徐志摩当年曾描写过金岳霖与一位名叫丽琳的西方女子“初到北京时的妙相”:“老金他簇着一头乱发,板着一张五天不洗的丑脸,穿着比俄国叫花子更褴褛的洋装,蹩着一双脚;丽琳小姐更好了,头发比他的矗得还高,脑子比他的更黑,穿着一件大得不可开交的古货杏花黄缎的老羊皮袍,那是老金的祖老太爷的,拖着一双破烂得像烂香蕉皮的皮鞋……虽则那时还在清早,但他们的那怪相至少不能逃过北京城里官僚治下的势利狗子们的愤怒和注意。黄的白的黑的乃至于杂色的一群狗哄起来结成一大队跟在他们背后直嗥,意思是说叫花子我们也见过,却没见过你们那不中不西的破样子,我们为维持人道尊严与街道治安起见,不得不提高了嗓子对你们表示我们极端的鄙视与厌恶!在这群狗的背后,跟着一大群的野孩子,哲学家尽走,狗尽叫,孩子们尽拍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名人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1、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鲜明的告诉我们:劳动着是幸福的,无论在哪个时代。它响亮的提出:人,无论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只要一颗火热的心在,只要能热爱生活,上帝对他就是平等的。只有作一名劳动者,不把不幸当作负担,才能去做生活的主人,用自己真诚的心去体验,毕竟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这是一部用生命来写成的书。在亘古的大地与苍凉的宇宙间,有一种平凡的声音,荡气回肠。

2、科比是一个在篮球界让人畏惧的男人。他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记者他为什么能如此成功,他反问道:“你知道洛杉矶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科比挠挠头,继续说:“满天星星,寥落的灯光,行人很少。”“每天洛杉矶早上四点仍然在黑暗中,我就起床行走在黑暗的洛杉矶街道上。一天过去了,洛杉矶的黑暗没有丝毫改变;两天过去了,黑暗依然没有半点改变;十多年过去了,洛杉矶街道早上四点的黑暗仍然没有改变,但我却已变成了肌肉强健,有体能、有力量,有着很高投篮命中率的运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功名人的小故事国民宝贝颜如晶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高晓松、蔡康永和马东三个不务正业的中年汉子,凑在一块做了个很特别的说话类节目,叫“奇葩说”。这款独一无二的说话类达人秀,一横空出世,便在网络爆红。在奇葩说想要脱颖而出真是太难了。但是谁都更难忘的,是一个以黑马姿态冲出的马来西亚萌少女:颜如晶

早在奇葩说的海选现场,貌不惊人的颜如晶一入场,看起来像机器猫一样呆萌,打完招呼就沉默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饶是高晓松这三个人见惯了各种怪胎,也不仅面面相觑,这毕竟是一个以辩论为主打的节目海选,最看重的就是“能说”,可是进来一个打完招呼就断电的选手,简直让人摸不到头脑。这时画外的一个指导老师说,颜如晶有一点自闭。不爱说话……纳尼?不爱说话的人怎么辩论,这好比怕水的人参加游泳比赛,社交恐惧症的人要当交际花,简直开玩笑。但没想到的是,当高晓松抛出一个辩论题目:是要丑而聪明,还是要美但是蠢的时候,颜如晶眼睛一亮,问,我可以开始了吗?

好像忽然被接通了电源,颜如晶不疾不徐、娓娓道来、逻辑严密而且妙趣横生的完成了一场陈述,当场把高晓松说得内牛满面,对颜如晶说,我知道我自己长得丑,但我建立了30多年的自信,被你这一番话给彻底地摧毁了。其实他的话深深地表示出对颜如晶的认可,然后当场给了通过牌。

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不错,颜如晶在高手如云的辩论场上大放异彩,由于她整个人呆萌可爱,一旦切入辩论便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堪称“神一样的队友”,在网络上迅速成名,被人亲切地称呼为“国民宝贝”。

在国际辩论赛中表现抢眼的大神级人物,台湾的黄执中说,他很理解如晶。因为他小时候也是一个有自闭症的孩子。自闭症这个bug,就在于他无法理解在一段谈话中。何时要开始,何时能打断,何时能停止。但是辩论赛把这些规定得很明确,于是当他知道辩论赛的存在时,他就站到了场上。由于自闭的小孩爱把自己封锁在自己的世界中,反而极少受外界干扰,思路极为清晰,逻辑严密,一旦上了赛场,简直所向披靡。

颜如晶的bug是不爱说话,但她恰恰在一个说话类的节目中大放异彩。人生的bug有时候真的不是障碍,不信你可以看看奇葩说中,颜如晶精彩难忘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名人故事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他喜欢下棋,并且棋艺高超,很少有对手。

有一次他微服出巡,在街上看到一个老人在摆棋陈,招牌上写着:“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觉得老人太高狂妄,立刻上前挑战,结果老人不堪一击,连连败北,左宗棠洋洋得意,命老人把那块“天下第一棋手”的招牌拆了,不要再丢人现眼。

没想到,当左宗棠从新疆平乱回来时,居然又发现了那块牌子。他很不高兴,就又去和老人下棋,可是这次他竟然三战三败,被杀得落花流水。第二天再去,仍然惨遭败北,他很惊讶:老人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棋艺提高得如此之快呢?他向老人请教。

老人笑着说:“你虽然微服出巡,但我一看就明白你是左公,并且即将出征,所以我让你赢,好使你有信心立大功。如今你已凯旋,我就不必再客气了!”

左宗棠叫后心悦诚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名人故事中的“真实”与“虚构”

全文共 1293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故事是传记文学的一种,它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名人故事是以历史上名人的事迹激励儿童,鼓励他们学习名人的精神品质和美德。名人故事对儿童具有正面的榜样作用。

名人故事要求真实。但是,在对“真实”的具体理解上,人们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有的作者认为一切内容必须“字字有来历,笔笔无虚言”,包括历史细节的真实;有的作者则认为,在基本史实属实的前提下,可以有适当的虚构;甚至还有的作者认为,语言本身有局限性,语言叙述的历史永远无法“真实”。名人故事中的“虚构”,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因为客观事实的不足。名人故事常常是一种回溯性的写作,即作家是在某人“成名”之后,他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被大家认识之后,才向前溯源,勾勒出他前后一贯的人生画卷。由于种种原因,即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那漫长的人生过程中,许多重要的细节总是非常模糊或鲜为人知,虽然有关回忆录、书信和日记等可以给予一定的补充,但这种补充毕竟是非常有限的。作家虽然可以搜集到一些史实材料,但是能找到的材料还是少之又少,非常有限,许多时候就是空白,永远不可能满足写作的需要。因此,名人故事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由想象来填补。如同传记文学研究专家杨正润认为:“对于现代传记作家来说,还要求写出传主的动因,这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无论材料收集得多么完备,也不可能满足写作时的全部需要。比如人物之间的对话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就很难──找到史实的依据。在这种情况下,传记作家就不得不‘用想象的火炬照亮黑暗的领域’。”((引自杨正润著《传记文学史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其次,是由名人故事的文学性决定的。名人故事本质上属于文学,不同于历史,是文学就允许合理想象。名人故事所需要再现的不是纯粹的历史事件,而是展现人的精神特质或性格特点。作家不能罗列这位名人所经历的一切事情,而是选取最打动人的、最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反映名人的某种品质的事件来叙述。在搜集名人的故事素材后,要经过筛选、整合、加工的艺术创作过程。例如,名人故事中的对话,就是最好的作家也不能、也无必要完全还原当时的“原话”,作家需要创造性地加工。另外,名人故事的阅读对象常常是儿童,这就需要这些故事是儿童也能理解或接受的。所以,名人故事常常也以名人的童年的故事为主,以引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这些故事在创作时,语言要符合儿童接受的实际情况,用词用句都要有所考虑。这里的“真实”并不是“生活的真实”,而是“艺术的真实”,只要符合故事的情感逻辑和艺术逻辑即可,而不用追求全部细节的真实。那种要求故事机械地、照相式地阐释事件的“真实”,是违背文学创作规律的。

当然,名人故事创作中的“虚构”要有限度。名人故事的“虚构”,要建立在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并且应该与那个特定情境中的名人的性格、情感等心理特征相吻合。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虚构”的程度也不同。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就被认为是“七分事实,三分虚构”。而一些人物传奇、或名人的佚闻趣事,常常无从考证,虚构性更强。例如,民间流传的关于红军将领的故事。这样的“虚构”,有广泛的接受度,反映了老百姓的情感,似无过分追究“真实性”的必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名人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有许多着名的科学家的家境就是清贫的。他们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与困苦的境遇作过顽强的斗争。牛顿少年时代的境遇也就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顿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国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在牛顿出生前不久,此时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在他两岁那年改嫁了。当牛顿十四岁的时候,他的继父不幸故去了,母亲回到家乡,牛顿被迫休学回家,帮忙母亲种田过日子。母亲想培养他独立谋生,要他经营农产品的买卖。

一个勤奋好学的孩子多么不愿意离开心爱的学校啊!他悲哀地哭闹了几次,母亲始终没有回心转意,最后只得违心地按母亲的意愿去学习经商。每一天一早,他跟一个老仆人到十几里外的大镇子去做买卖。牛顿十分不喜欢经商,把一切事务都交托老仆人经办,自我却偷偷跑到一个地方去读书

时光渐渐流逝,牛顿越发对经商感到厌恶,心里所喜欢的只就是读书。之后,牛顿索性不去镇里营商了,仅嘱老仆人独去。怕家里人发觉,他每一天与老仆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个篱笆下读书。每当下午老仆人归来时,再一同回家。

这样,日复一日,篱笆下的读书生活倒也其乐无穷。一天,他正在篱笆下兴致勃勃地读书,赶巧被过路的舅舅看见。舅舅一看这个情景,很就是生气,大声责骂他不务正业;把牛顿的书抢了过来。此时舅舅一看他所读的就是数学书,上方画着种种记号,心里受到感动。舅舅一把抱住牛顿,激动地说:“孩子,就按你的志向发展吧,你的正道就应就是读书。”

回到家里后,舅舅竭力劝说牛顿的母亲,让牛顿弃商就学。在舅舅的帮忙下,牛顿如愿以偿地复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读书名人故事100字6.王亚南的读书故事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1)王亚南睡三脚床: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

(2)王亚南绑在柱子上读书: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资本论》最早的中文翻译者王亚南,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行至红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摇晃得使人无法站稳。这时,戴着眼镜的王亚南,手上拿着一本书,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你把我绑在这根柱子上吧!”服务员以为他是怕自己被浪头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话,将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绑好后,王亚南翻开书,聚精会神地读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见了,无不向他投来惊异的目光,连声赞叹说:“啊!中国人,真了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韩非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韩非(约前281年~前233年),战国时韩国人,我国古代着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之为“韩子”、“韩非子”。他博学多能、思维敏捷、善于着述,堪称当时的大手笔,但他不善言谈,这在游说之风盛行的时代是制约个人发展的阻力。

在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韩非忧国忧民,曾多次上书韩王请求变法图强,但都不被采用。于是他发奋着书立说,写出了《孤愤》《说难》《五蠹》《内外储》《说林》等几十万字的文章。文中,他比较了各国变法的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韩非在研究着述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历史观,并且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韩非的思想理论经后人编辑整理,辑成《韩非子》一书,流传至今。

在《韩非子》一书中,寓言故事非常丰富,达340多个,风格幽默,语言浅近而意蕴深刻,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社会众生相的展示,这也是韩非寓言的一大成就。

后来,秦王嬴政读到韩非的文章,非常赞赏。为得到韩非,秦国发兵攻韩,韩王派韩非出使秦国。在秦国,韩非不但向秦王讲解自己的学说,还劝秦国攻打赵国保存韩国。这一观点为秦国李斯、姚贾等人陷害韩非提供了口实,使得很敬重韩非的秦王也产生了疑心,于是,将其下狱。不久,韩非被毒死狱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名人故事:穿行在光影之中的奇才

全文共 3219 字

+ 加入清单

叶锦添是个很难界定的人。二十多年来。他游走在古典与前卫之间,带着一份恣意妄为的轻狂,创造了多部堪称风华绝代的经典作品。他穿最简单的黑白素色,谈笑间总是温文尔雅,脑子里却装满天马行空的奇思异想。从服装设计、电影美学到视觉艺术,合作过的都是大导演,拿过的都是大奖项,他不停游走于各个领域却又总能得心应手。2010年,他担任造型设计总监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热播,奇才叶锦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

1957年,叶锦添出生在香港的一个穷苦家庭。那时候,他和兄妹、父母和七八户人家挤在一个大房子中,一家人拥有的空间就是夹层的上下木板,没有隔墙,只有用围帐划清的界线。

多年后,回忆起童年,叶锦添的脸上仍带着微笑:“智慧是被生活逼出来的。童年时我没有发表意见的习惯,只是喜欢想象,个性比较自闭,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大人们照旧为生活忙碌,他们不能了解,这个看上去闷闷的男孩子缘何会那么狂热地喜欢黑色和红色,在叶锦添的解读中,那是悲观的颜色。

家里五个孩子,叶锦添排行老四。从小他就比较喜欢奇特的东西,漫画也喜欢特别一点的。那时,同样喜欢画画的哥哥一度成了他的偶像,跟着哥哥,他开始画画和摄影。童年的大部分时光,他都消磨在收集和绘制连环画中了。

“穷人有穷人的世界,当你真正穷的时候,确实也不知道和别人有什么分别。我从小就养成了一种盲目高傲的性格,总是会把自己保护得好好的,对我不利的事情都充满了防范。我很容易会架起一道装饰性的围墙使自己看起来独特和出众。穷也穷得有型有格,虽然口袋里身无分文,但开口都是最贵的和最有品位的东西,无论怎么样都要去最好的咖啡厅,就是喜欢那种气氛。”

父母担心儿子会走上穷画家的人生之路,坚决反对他画画。为此,叶锦添和父母爆发了长达几个月的冲突,直到他多年后站上奥斯卡的领奖台,他与父母的矛盾纠结才算消除。作为妥协,1982年,叶锦添考入香港理工学院摄影专业,毕业后去了电影双周刊《曝光人物》当摄影师。

在美术方面,叶锦添没有接受过太多正统训练,但却不妨碍他越画越有名。后来在香港本地的一次美术大赛中,他得了几项大奖。也正是因为这些天马行空的画作,他被香港电影“怪才”徐克一眼相中。1986年,吴宇森筹拍电影《英雄本色》,徐克是这部戏的监制。在徐克的力荐下,29岁的叶锦添成为该片的执行美术。在这部电影中,叶锦添为周润发做出了一个风靡一时的经典造型“小马哥”——牙签、西装、风衣和光可鉴人的发型,轰动全港。

毫无疑问,23年前与徐克的初次邂逅让《英雄本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虽然那仅仅只是他踏入影坛后的第一份工作。与此同时,叶锦添还经常以双重身份穿梭于不同的摄制组,在做美术指导的同时,还兼在报纸上开设摄影专栏。此后与关锦鹏合作的《胭脂扣》更是彻底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催生了叶锦添内心对于电影,从工作到喜爱再到痴迷的疯狂历程。

出于对西方艺术的喜爱,1987年,30岁的叶锦添背起行囊,凭着一口不流利的英语走遍整个欧洲。从最西边的葡萄牙到东南边的希腊爱琴海,再到东北边的南斯拉夫,他度过了一个年轻艺术苦旅者最难忘的悠游时光:一身旧军衣,十足的探险队造型。白天吃着面包,赶赴博物馆、美术馆,晚上则落脚小旅馆和青年旅社。睡不了几个小时,又兴致勃勃地出发,寻找新的视野。在每天每分每秒中,说不尽的经验,已潜入了身体的记忆里。旅行让叶锦添找到了同类,“看着毕加索、凡·高他们的画,我就感觉像自己画的,因为他要表达的就是我想表达的,里面有我自己的感觉。”

在现实与理想中把玩平衡

回到香港的叶锦添满怀希望,准备在电影上大显身手,哪知“机会屈指可数,生活穷困潦倒”。不仅日子穷得叮当响,而且甚至一年里也没一部戏可拍,有时连午餐都吃不上。前途在哪里?艺术是什么?叶锦添进入了事业的低谷期,心情郁闷。

就在这个时期,叶锦添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到处找来老杂志和旧书,发疯般地研究起京剧脸谱,看京剧装扮,琢磨京剧戏服甩袖,企图在尝试恢复一种传统美感的同时,融入个人的经历和眼光。

真正翻身是在1993年。电影《诱僧》剃光了影星陈冲的眉和发,反倒成就了叶锦添。他拿到了生平第一个大奖——台湾金马奖最佳美术设计奖。这是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

艳丽妖娆的《诱僧》使他结识了该片男主角吴兴国。叶锦添信手拈来的几幅设计图被吴兴国一眼瞧中:“不错嘛,愿不愿意跟我去台湾?”由此,叶锦添加盟吴兴国经营的当代传奇剧场。舞台让叶锦添的想象力得到更淋漓尽致的宣泄,惊艳至今的《楼兰女》由此诞生。

“这些戏服,极尽繁复又华美艳丽,全是我一针一线做出来的。凤冠代表婚礼、假花代表死亡、链条代表枷锁、利剑象征复仇、海藻意喻生殖,剧情每一步发展和人物内心的活动变化,我都尽量用这些服装的符号外化出来。1993年《楼兰女》在台湾首演,一炮打响,很多年轻人都来了,连那些老一代的人,也好奇地来看我们在搞什么新的东西。”

当第一次看到演员穿着他设计的衣服在舞台上表演的时候,叶锦添被震住了。“吴兴国让我懂得舞台演员身上的魔力。演员可以将你想象的感觉找出来,他们身上有一种力量,你在他身上找到了这个力量,你就能让他演的形象立起来。《楼兰女》的服装设计使我在台湾红起来,并引起国际关注。可以说,吴兴国对我艺术的成功影响最大。”

自此以后,叶锦添好运不断,他转型做了7年的舞台剧,担任了四十多部戏剧的服装造型设计、道具、舞台设计工作,接触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大到唐宋的建筑,小到衣服袖口,这对他日后的设计影响很深。

2000年,是叶锦添事业上的转折年。这一年,他的名字与一部叫《卧虎藏龙》的电影紧密相连。2001年的奥斯卡之夜,当相貌平平、服饰简约的叶锦添带着他惯有的斯文和腼腆走上领奖台,从著名影星凯瑟琳·泽塔·琼斯手中收获了万众瞩目的小金人时,这个第一位在奥斯卡奖台上得到认可的中国电影人,创造了,一段与艺术、信念、历史三者交融的奇迹。

丰富的灵感源于积累

叶锦添的服装作品不仅而貌丰富,并且跨足各种艺术形式,包括电影、舞蹈歌剧、戏剧、戏曲、传统乐舞、音乐剧场等。而他的创作灵感,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很简单,厚积薄发。叶锦添的书架足以让每一个爱书人又羡又妒。上白天文,下至地理,早自远古神话,近到当代艺术,种类涵盖诗歌小说、建筑戏曲因为工作需要,他还特别收藏题材偏门的书,他甚至专门到日本去寻找有关城堡设计的书,研究攻守双方的战斗,城堡每个地方的功能。“事实上某些领域内的专业书籍,在我的工作中也用得到。例如做船的书,拍《赤壁》时要做船,我们要计算浮力,研究船怎么压在水面上,这牵扯到整个设计的可能性,需要很多专业知识。”

从艺术的道路一路走来,叶锦添也从读书人变成一个著作颇丰的作者,从《繁花》、《流白》到《神思陌路》,他笑言自己与书是“共生关系”:“很多人看书是为了丰富自己写作的天空,我不是,我看什么有感觉都会去做。”他看文字,便制造文字;他看技术,便制造技术;他看影像,便制造影像;他读书,自己也写书。

醉心艺术,但叶锦添的日子并不宁静。多年来,从《大明宫词》,《橘子红了》、《射雕英雄传》、《无极》、《夜宴》、《赤壁》,到如今的新版《红楼梦》,叶锦添的服装造型一直备受争议。对此,处于争议旋涡中心的叶锦添很坦然:“我一直在强调,不论谁设计新版《红楼梦》,不管设计成什么样,都会被批评。真正的艺术应该是单纯的、纯粹的。我处于精英文化的尖端,为了满足那些每天看很多世界艺术品的人,必须走得更快。艺术是整体的,现在只是一个过渡期,我相信,观众一定会喜欢我们耗费了大量心血做出来的作品的。”

叶锦添表示,无论是荣誉还是责难,今后仍会有很多,但他不会为之所动,因为自己要做的事情,想做的事情,实在太多了。“比如我现在很喜欢写东西,写自己每天的心情。多年的艺术工作,让我有很多积累,我会一本本把它写出来。我想,这不是贪心,而是自在。我想努力做出一点乐趣来,尽量享受不一样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名人尊师重道哲理故事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尊师重教的故事——孔子尊师

公元前521年春,孔子得知他的学生宫敬叔奉鲁国国君之命,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阳去朝拜天子,觉得这是个向周朝守藏史老子请教"礼制"学识的好机会,于是征得鲁昭公的同意后,与宫敬叔同行。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便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正在书写《道德经》的老子听说誉满天下的孔丘前来求教,赶忙放下手中刀笔,整顿衣冠出迎。孔子见大门里出来一位年逾古稀、精神矍铄的老人,料想便是老子,急趋向前,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礼。进入大厅后,孔子再拜后才坐下来。老子问孔子为何事而来,孔子离座回答:"我学识浅薄,对古代的#39;礼制#39;一无所知,特地向老师请教。"老子见孔子这样诚恳,便详细地抒发了自己的见解。

尊师重教的故事——汉明帝敬师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博士桓荣是他的老师,后来他继位作了皇帝"犹尊桓荣以师礼"。他曾亲自到太常府去,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桓荣生病,明帝就派人专程慰问,甚至亲自登门看望,每次探望老师,明帝都是一进街口便下车步行前往,以表尊敬。进门后,往往拉着老师枯瘦的手,默默垂泪,良久乃去。当朝皇帝对桓荣如此,所以"诸候、将军、大夫问疾者,不敢复乘车到门,皆拜床下"。桓荣去世时,明帝还换了衣服,亲自临丧送葬,并将其子女作了妥善安排。

数学家华罗庚:修炼成名不忘师恩

华罗庚,世界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在他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老师的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华罗庚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由于青年时代受到过伯乐的知遇之恩,华罗庚对于人才的培养格外重视,他发现和培养陈景润的故事更是数学界的一段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名人故事作文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200个名人故事》是一本好书。

书分中国和外国两册,精选中国和外国各100个著名人物,讲述他们童年时期的故事,从中可以探寻出名人成长的轨迹。柏拉图、牛顿、拿破仑、曹操、李白、贝多芬、鲁迅、金庸、居里夫人、比尔盖茨……这本书里有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发明家、科学家,有致力于人类精神生产的文学家、音乐家,有赫赫有名史诗试的英雄人物,还有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不平凡的人。你知道这些赫赫有名的天才人物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吗?他们是否有着与我们不一样的童年?

看看大师们的童年,看看他们的童年对应了日后怎样的人生,怎样的成就,看看他们的童年是如何造就成年的。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想:每一个天才曾经都是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日后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天才。但是要想成为一个天才,要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多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英国洗车帝的大事业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洗一次车多少钱?Google会告诉你,均价5英镑左右。不过,如果你拥有的恰好是玛莎拉蒂、劳斯莱斯之类的顶级各车,或你惯于粪土金钱凡事都追求最奢华的享受,那么GurchamSahota提供的洗车服务绝对值得一试。

30岁的Gurcham Sahota看上去和英国其他洗车工人没什么不同,穿着一样的制服,摆弄着瓶瓶罐罐。脸上挂着职业的微笑。但Gurcham提供的全套洗车打蜡服务价格却是其他同行的上千倍——每次7200英镑!究其原因,绝非Gurcham天赋异禀,而是他提供的服务确实非同一般。洗车这种技术活儿到了Gurcham手里,愣是变成了一门艺术。

在从事洗车这一行之前,Gurcham是伯明翰大学的普通大学生,专业是和洗车风马牛不相及的会计。但他从小就酷爱洗车,不仅清洗自家的车,还免费帮邻居清洗。在他看来,洗车是一种莫大的乐趣。大学毕业后,Gurcham放弃了别人眼中稳定而体面的会计工作,决心在洗车这一行干出点名堂来。而父母也为他的热情所感动,同意把家里的车库免费借给他,供他改装成先进的高科技洗车房。这间洗车房不但配有清洗车底的专业修车坑道,地板和墙壁也使用了增加反光度的进口意大利材料——为了达到完美的洗车效果,Gurcham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5年前,Gurcham聪明地以免费推广的形式迎来了第一笔洗车生意。他央求家乡的阿斯顿马丁汽车经销商准许他试洗一辆DB9。效果好得惊人。经销商遂将他推荐给自己的客户,自此,Gur—cham声名鹊起。富人们驱车数百公里,只为一享他的洗车服务。

“这些人来找我,就是为了享受最好的服务。如果你拥有一辆价值50万英镑的名车,你也会愿意付出高价钱来保养。”Gurchram所谓的最好的服务包括一整套繁琐的流程。首先,他用专业去污剂擦掉车体上的所有顽固污渍,然后把高级羊毛布浸泡在中性洗涤剂中,反复轻轻擦拭车身。清洗车身的水温必须保证在摄氏40°~140°之间,具体温度由车身不同部位的要求而定。清洗车轮的蒸汽温度则恒定在摄氏150°。使用特制的吹风机烘干车身后,再进行打蜡,打磨两次,抛光三次,以确保车蜡厚度绝对均匀,最后将一种特制的黏土附着在车蜡上,使得整辆车的表面绝对光洁。上述程序会一连重复5遍。

执行这套繁琐的流程时。Gurcham借助许多工具。除了100多种清洗剂,他甚至配备了一台通常只有法医才会使用的高倍显微镜和巴西进口的顶级抛光蜡——高倍显微镜价值5000英镑,使用时需要连接电脑,用来找到肉眼看不见的污渍与刮痕,因为“一辆名车需要追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巴西抛光蜡的价格更是高达每桶8000英镑,只为追求上蜡效果绝对“闪亮动人”。Gureharn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名车的主人找他保养车辆,并非为了驾驶。而是为了展示与炫耀。

Gurcham的经历无疑印证了一句古话——行行出状元。事实上。只要肯用心。勇于追求完美,即便是洗车工也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名人甘地的故事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故事

甘地小故事当甘地准备到英国学习法律时,别人曾反覆警告他重新吃肉,否则无法在英国生活。但是他母亲不想让儿子成为肉食者,于是就强迫他发誓;在一个耆那教出家人的主持下,甘地对他母亲发誓说他将永远不碰酒、女人和肉,甘地的母亲才放心地答应甘地去英国。没有这一誓言,甘地可能不会成为素食者。当甘地到达英国后,他发现继续坚持素食主义非常困难,因为她的女房东同意提供面包和住处,但他却不知道如何烹饪蔬菜和面包。甘地说他那时几乎快要饿死。尽管甘地以前曾经吃过肉且认为吃肉是好事,但他仍坚守誓言。有一次甘地含著泪对一位劝他吃肉的朋友说:‘我知道你一次次地劝我吃肉是因为同情找,但是我实在没有办法。誓言就是誓言,它是不能破的。’

虽然甘地没有因诱惑而破誓,但他仍然需要面对寻找食物的实际问题。在从英国女房东那里听说市内有素食餐馆之后,他就马不停蹄地到处寻找,当他找到之后,他说:‘我当时的感受就像孩子得到了一件心爱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名人故事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最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仅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