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关于孔子的作文(汇编19篇)

浏览

3715

作文

433

走近孔子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的郑国依然风雨凄凄。东门外的栗树虽没能使民战栗,但高大笔直的树显得驼着背站在一旁的那个腿比大禹短三寸的老头子格外矮小。他刚经历了陈蔡之困,听到丧家狗的评价,豁达地大笑道“然哉,然哉”,便挺直腰杆,继续踏上了征途。

在这个礼坏乐崩的时代,孔子是一个另类。他所推崇的,是已经被霸主践踏粉碎的周礼;他所笃信的,是已经被世人割舍抛弃的仁义。“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他深信将周文化传递下去是上天赋予他的使命,为此他不惧桓魋之辈的刀剑,孤身在广袤的平原上洒下一筐又一筐土,要筑起一座大山。他隳三都,诛少正卯,十四年漂泊周游列国,所为的,是重建被破坏的秩序,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不义而富且贵,对他如同浮云。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顺便把巍巍泰山融入了人格,使颜回“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使太史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楚狂接舆高歌凤兮笑他,长沮讽刺他“是知津也”,桀溺否定他逃避恶人却不逃避社会的行为,丈人斥责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就连看门者都知道他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孔子怎么会还需要靠这些人来点醒他?“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他有着“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胆魄,虽终生不得志,明知所做都是徒劳,仍以一人之力与时代相抗衡。虽然颠沛流离,坚毅的人格却从未改变。即使不再从政,他也坚持编纂诗书,倾尽所学教授三千弟子。他的谆谆教诲保存在《论语》中,两千多年来仍然培育着一代又一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书呆子。那股韧劲,便从春秋流传后世,万古长存。

崔嵬岱宗屹立如故,孔子与他的精神、人格也永远屹立于我们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故事二:孔子被问倒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这“项橐”何许人也?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这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

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

从上面“孔子猜谜”中,我们应有两点启悟:一是学问(知识)是无止境的;二是要善于观察、分析、积累。若只是捧着现有的知识,坐而不学,将被社会淘汰。要不,孔圣人为什么会败在项少年的手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孔子的忠信名人故事_700字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天,孔子师徒从卫国返回鲁国,在桥上停车观赏河上风景。河上的瀑布高悬,水流旋转,鱼鳖不能游动。这时,他们却看见一个男子正要从那里泅渡过河。孔子担心,赶忙让人去阻止。男子却坚持泅渡,最后游了出来。孔子感到奇怪,问:“你在如此湍急的水流中泅渡,有什么技巧吗?”男子说:“始吾之入也,先以忠;及吾之出也,又从以忠信。忠信措吾躯于波流,而吾不敢以用私,所以能入而复出也。”意思是说遵循水性,顺从水流,没有任何差池,这就像用“忠信”托着身躯,在急水湍流中平稳前进一样,所以能游入水中而又安全游出。

这一场景,连见多识广的孔子都感到吃惊。于是,他告诉弟子说:“你们记住,用忠信成就自身尚且可以用来亲近水,更何况人呢?”这里的“忠信”便是掌握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不可不尽心竭力,不可偏离规则。这就是“忠信”的本义。

弟子谨记孔子的教诲,并在为政生涯中加以实践。子路治理蒲地三年后,孔子经过那里说:“好啊,仲由恭敬而有诚信。”进入城邑,孔子说:“好啊,仲由忠信而宽厚。”孔子到了子路的官署,说:“好啊,仲由明察而果断。”子贡拉着缰绳,疑惑地问:“夫子还没有看到仲由怎样施政,就如此称赞,说来听听?”孔子说:“进入蒲地,看到田地都得到了整治,沟渠都得到了深挖,这说明他为政恭敬而诚信,因此百姓尽力劳作。进入蒲邑,看到城墙房屋都很坚固,树木很茂盛,这是因为他忠信宽厚,因而百姓毫不懈怠。进入蒲地,看到官署内很清闲,手下人都听从命令,这说明他明察而果断。”子路为政,以“忠信”治理蒲地,不仅自己恭敬诚信,而且以“忠信”教化百姓,使他们毫不懈怠,尽心竭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日月星辰,沧海桑田。回望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瞻仰中华大国五千年的先人,哲思与智慧孕育了一批批伟大的人才。他们用辛劳与智慧凝成的结晶,在现代化的今天依然如钻石般熠熠发光。而这些伟人中,对当时的时代和现在的中国影响深远的,当属万世师表-孔子了。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贤人。

孔子一生信奉仁义礼智信,更为了国家,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孔子虽出身贫贱,但他一直十分勤奋,孜孜不倦,拜老子为师。中年被鲁军驱逐出境,一生颠沛流离,直至晚年才又回到他的故乡鲁国,终年73岁。

他有许多很著名的格言,十分发人深省。例如: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意思是兰花生长在冷清偏远的山谷之中,却不因缺少他人的观赏而停止芬芳开放,品德高尚的人修生立人,不会因穷苦的境遇而改变自己高尚的品节。说明了君子应如兰花,保持高尚情操,即使面对穷困也不会动摇自我的崇高品性。告诫人们要坚持洁身自好,不应随波逐流,丢了气节。孔子在他的一生中也经常以此要求自己。无论生活条件多么艰苦,他都一直保持高尚的情操,从未丢了气节。

孔子还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要取他们身上的优点,来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以完善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长处,我们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短处来激励、要求自己。

让我们走近孔子,去倾听梅花在风雪中傲放的气息,去聆听水滴在岁月中滴穿石头的声音。让我们向孔子学习,学习他那虚心、好问的品质和始终保持崇高气节的秉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孔子故里看日落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去泰山和黄山观看日出,曾经去科尔沁和鼓浪屿欣赏月色,也许是生长在孔子故里的缘故,我更钟情于孔子故里的日落,钟情那斜阳的光芒——绵长而绵长,钟情那暮钟的声音————悠扬而悠扬……

在孔子的故里,无论孔庙、孔府,还是孔林,当你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在人头攒动中,落日熔金时分,你会自然而然地品味日落的味道,也是其他风景名胜不能替代的。

灿烂的斜阳下,千年的柏树更加参天而耀眼,孔子墓碑更加气派而神圣,大成殿更加宏伟而厚重。

处处挤满不同国籍来膜拜夕阳的游客,因沐浴在金色的暮霭中,人人显得凝重,静静地翘首以待,目送西沉的太阳。极目远眺,一派浩大壮阔的宁静,一片雄浑苍茫的沉寂。

当橘红色圆球完全隐没的那一刻,大家不约而同地向着西方久久静默。也许是人们感恩于自然、感恩于孔子;也许是对自己的一天能有如此绚丽的结束而欣慰!

爱因斯坦心仪的表妹艾尔莎对爱因斯坦说过:我天天盼望着和你一起观看日出,踏进月色,走入日落。以至于艾尔莎死后,爱因斯坦仍保持着早看日出、晚看日落、夜看月色的习惯。也许日出是希望,月色是浪漫,日落代表着厚重而绵长……

一位哲人说过:生命如∏(∏=3。1415926858…数学符号)。生命和∏一样是无限不循环的,是韵律的,是约数,也是确数。孔子曰:不知生,焉知死。正如今天的日出日落,日落是日出的前奏,日出是日落的开始。人类,就是这样在循环往复中,踉跄前行……

暮晚的钟声又敲响了,田野的风便轻轻的来了,寂寞的小路远远的向未来伸展,静谧的夕阳悄悄的露出脸庞,那是一首黄昏的小诗——一首古老的小诗。

“黯淡的天空铭记着人们的一天的汗水,这样的时节,我写下今天的日记;我已忘记了点点滴滴的事故,徐徐的风撩拨我的思绪,西天边,挂着孤独的斜阳;我把这夕阳写进我的梦,我把这思念叠起,古道上,游子是否还在低吟?夕阳下,断肠人在哪里?人们拥抱着夜的眼睛,轻吻夕阳的额头,那一片宁静里安放我们的精神皈依……”

太阳西沉,一束束斜照的阳光,在苍穹的映照下,从森森的拍林中流溢出来,带着两千六百多年的古老与漫长,和孔子思想的道德与光芒,还有齐鲁文明的凝重与辉煌……

孔子故里的日落,让人留恋而遐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眼中的孔子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孔子传播思想,教育子弟的.圣地——曲阜。或许由于相隔的时间太久了,我只记得孔府比皇宫还高的门槛;孔庙的满园银杏树,孔林的子贡手植树和旁边那块使我流泪的石碑;还有那条在树荫下长一华里的路,路的一边种了73棵树,代表孔子享年73岁,另一边种了72棵树,代表孔子三千弟子中的72贤人。但是是我永生难忘的是那一股如烟雾般飘渺的书香,和那一片让人不忍破坏的宁静。我现在才明白孔子对人的教育意义绝非只在《论语》之中,还有那种好学勤奋的精神和气沉丹田、平静祥和的气质。

我曾经十分崇尚墨家思想,因为我认为“兼爱、非攻”比孤零零的一个“仁”字更富有血性。我觉得儒家学说太中庸了,有时表现出一种懦弱。随着我理性思考能力的提高,我意识到虽然“儒”和“懦”两个字很相像,但他们的意思却不可同日而语。我了解到,墨家思想是从儒家思想中分离出来的,它们的本质都是躲避争端,崇尚和平,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其实儒家思想并不难理解,就看你怎么看它。我以往的看法有些消极,实际上儒学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大度和宽容,宽容并不等于懦弱,具体来讲就是:不是争不过,而是不喜欢争斗”。

在我的眼中孔子永远是那个穿着布袍,拄着拐杖,头顶上有丘的老头;永远是那个性格沉稳、天资聪颖、顽强固执的人。但是,他的灵魂却穿越了亘古的长空,向我们诉说着“是谓大同”的理念。每次我读时就会想起柏拉图的理想国,但孔子与柏拉图毕竟是不同的。我想引用于丹的一句话:“孔子没有色彩,只有温度”。没有色彩,在我看来就是适合一切的色彩。“天下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你能想象没有这位失去色彩的哲人的世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写孔子九年级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众所周知的名字,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大家都明白孔子有“七露”,眼露、鼻露、耳露、齿露,虽然不那么英俊,但这丝毫不影响孔子在我心中的地位。我心目中的孔子是一个伟大的圣人。经过《论语》的记载,能够看到一个真实鲜活的孔子,看到他的豁达、风趣、进取、率性、无私,看到一个真性情的不朽的孔子。

孔子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学,可谓是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以德为教”。他认为德治具有感化力,能够影响人们的心灵,人才必须经过教育培养。他最早讨论了人性问题,认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似的,个性差异是后天造成的。所以主张“有教无类”。这是一个故事:子路以往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当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立刻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当立刻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当立刻实行。”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一样,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这就给我们现今的教育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启迪。

孔子十分重视学习,他与弟子探讨最多的便是学习。他教育弟子要勤奋学习,说好学是到达仁德的必经之路。看看孔子的好学是怎样的。子曰:“君子食物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能够看出孔子对学习是多么重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了时常温习,不也欢乐吗?把学习当成人生的欢乐,孔子不但好学,并且到达了乐学、善学的境界。异常是孔子觉得自我学识不够渊博,拜老子为师,认为“学无止境”。

这就是孔子,穿越几千年的时光河流,我们能够看到他一生的风尘仆仆,出身卑贱,而后自强不息。开中国私学教育之先河,诲人不倦。一个我们教育者心中的先师。给我们留下了万世的文化,也造就了泱泱中华‘礼貌礼仪之邦“的盛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看完《孔子》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观看了影片《孔子》,不论它拍得怎么样,注定都少不了一场口水战,实际上,自从传出胡玫要拍《孔子》的消息后,这种口水战始终就没消停过。

影片上映没几天,关于《孔子》的新闻也不少。王菲复出,选择了以《孔子》为平台,献唱一曲《幽兰操》;有人炮轰《孔子》的史实和台词错得离谱,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应;其中还穿插着周润发颇有些雷人的感言,据说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过,我是真的哭了…

在这场喧嚣、混乱的闹剧中,其实人们恰恰忘记了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的问题:这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其自身的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难道只有靠这些炒作的娱乐八卦才能引起人们观看的兴趣?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屑于回答,也许是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不便,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态度都显得有一点暧昧。说起来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味道。

20年前,说到电影的娱乐性、商业性、趣味性,以及市场票房、赢利、圈钱之类,大家还是很不情愿的,要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儿,当时的社会风气还有点耻于言利的意思。

现在似乎不必这样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物在发展中有时也会走到自己的反面,这些年,言利的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言精神、理想、信仰的,倒显得理屈词穷,低声下气,有时还露出一点羞涩。

我们都经历过耳提面命的、灌输式的教育,至今,这样的教育也还没有绝迹,于是大家对涉嫌要教育我们的东西都很敏感,身体会自动生成一种抗体,进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纵自己的方式,以为我们只需要娱乐,这种自轻自贱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随波逐流、没心没肺、几乎完全物质化、只求一时快乐的日子,真的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过去讲反潮流,现在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坚持。我看《孔子》最感动我的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的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的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的,更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

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的是你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的行动!

《孔子》中,孔子来到卫国,卫国国君问孔子:"卫国人多,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卫国国君继而问:"可是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了,国家还是乱,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人们!"这一段,也许是对当今中国的折射吧。

在《阿凡达》美国文化和电脑特技的强烈攻势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的上映期内,也许正体现了某些国人的良苦用心:重拾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孔子电影的优秀观后感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在看《孔子》之前,我猜想,导演也许会犯这样一个毛病——她为了显示自己的创作功力,毫不手软地把孔子还原成一个普通人,她用力过猛,一把扯掉了供桌上孔子神圣的画像,换上一张彩色的普通相片。我想,孔子毕竟是个圣人,如果这样做,恐怕会伤害到我们中国人脆弱的神经。直到看完影片,我才意识到,自己的顾虑完全是自作多情。导演如果真的犯下我所说这个毛病,那就好了。在《孔子》中,孔子就是孔子,他依然是个气势磅礴的圣人。而且,导演还企图把他打造成一个超人,文武双全,料事如神。可惜导演的这种企图未能贯穿至影片末尾,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就半途而废了。我想说的是,正是缺少了那种敢作敢为的气魄,《孔子》才不那么好看,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

我看过马丁西科塞斯的《基督最后的诱惑》,还有梅尔吉普森的《受难》,他们所拍得耶稣,也是一个圣人,和孔子各有千秋,与之比肩毫不逊色。西科塞斯和吉普森的电影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有一股气贯穿始终,这股气保证了影片自觉地带着一种狠劲儿。《孔子》就缺这一种狠劲儿。难道是因为导演的女性身份吗?不是,而是态度的问题,她太过担心,自己拍出来的孔子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孔子。所以她把《孔子》拍成一部温情脉脉的电影,以至于有些滥情。在我看来,这些来路不明的情感就像女人肚皮上的赘肉,如果减掉,无疑会赏心悦目一些。

如果说,孔子的三千弟子是他庞大的粉丝团的话,那么颜回肯定算粉丝团的团长,他简直是孔子的头号粉丝。他对孔子的疯狂追随,保证了自己沾染上圣人的光辉。可惜对于这份难得的情谊,影片没有丝毫铺垫。这和影片的长度有关,也和影片前半部分过分地关注于官场斗争有关。颜回的死,竟然是出于对书的热爱。这也没有丝毫铺垫。观众不会对颜回的死报以任何同情,反而觉得无比雷人。

还有南子,她为什么会那么喜欢孔子呢?难得仅仅因为生性如此吗?她是个胸有城府的女人,怎么会被孔子的三言两语所打动,而对他顶礼膜拜呢?既然南子已经被孔子教化,那么孔子为什么又要逃跑呢?他的逃跑,只能说明,他意识到自己终有一天会把持不住,这又和他的君子理论相悖。

季孙斯对于孔子的情谊明显过火。他有必要冒着大雪在荒郊野地里等待孔子吗?这只能说明,季孙斯因为常吃生肉,而丧失了基本理智。

在《孔子》的编剧一栏里,几个人名赫然在列。有时候,编剧多了,真不是一件好事。平心而论,《孔子》的前半段还是挺好看的。可惜从孔子周游列国开始,支离破碎的剧情陆续展开,不着调的细节也接踵而至。从这一点上,《孔子》和《梅兰芳》是一样的,都只有半部好戏。导演胡玫驾驭宫廷官场戏,真是得心应手,毕竟拍那么多此类的电视剧。可是她没有拍好公路戏。一提到孔子,我首先想的就是周游列国。这是孔子一生中最牛逼的事迹。所以我一直觉得,拍孔子,应该拍成一部古代公路片。可惜导演浪费了这样的题材,她最终把《孔子》拍成了宫廷片,甚至孔子周游列国的事,也只是宫廷官场斗争的插曲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给孔子的一封信1000字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孔子

您好!

我曾幻想乘时光列车穿越回到过去。去看您和蔼的脸色,亲切的笑容,白白的袖袍在微风的吹动下迎风起舞,您虽已白发苍苍,但仍两袖清风,放眼于山水之间,寄情于国家百姓。让我的敬佩之心像水波荡漾着的样子,久久不能平静。

我敬佩你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自幼丧父,青年丧母,这沉重的暴风雨都如泰山,如日月,如天地般向您压下来,但您并不屈服,而是意志坚定,知难而进,这正激发了您学习的无限斗志,塑造了您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灵魂。您不耻下问,即使他人嘲笑“孔家的儿子真不懂礼节,总是问这问那,多讨厌!”您总是莞尔一笑并不理睬,坚持自己。抬眼现在,“面子风”问题蔓延全球,不耻下问已是浮夸。

人与人之间都戴着虚伪的面具,哪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踪影?我敬佩您的“温故而知新”“孔子学琴”闻名遐迩。一弹心领神会,二弹掌握技巧,三弹体会精神,最终您把这支曲子谈的出神入化,感天动地,就连老师师襄也不的不向你连连作揖。这是何等的专心致志?敢问从古至今,谁人可以比尔?顷刻间,我明白了,只有不断温习旧的知识才能有新的知识体会。而有的人只是刚学到一点知识就洋洋得意,沾沾自喜。

到处炫耀自己有多了不起,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什么也没有学到。我敬佩您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传授不同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就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因材施教”法,也为后人的教育方法提供了典范。

子路,冉有同问您“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吗?”但您却有不同的回答。对子路,您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对待冉有无可置疑的说:“对,应该立刻实行。”因为您知道子路为人逞强好胜,办事不够周全,应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而冉有性情谦恭,办事犹豫不决,应临事果断,敢作敢为。而现代的教育基本都是“填鸭式”教学,对每个学生的教育方式都一样,这样把学生们都快压垮了,连续的不断“填食”已使学生身心疲惫。

质量,效率都跟不上了。我真希望回到您的时代,去和您一起探索学习的奥秘。我还敬佩您的······您的思想主义:仁,忠,孝,义,让已传颂千古;您的仁者看人,为政以德已普遍畅行;您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已让万人为之惊叹。读了《繁华的尘埃》才知那生平的歌舞,不夜的王朝;读了《杜甫诗详》才能体会杜甫忧国忧民,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志向;而读了“四书五经”才知道您的雄伟事迹和博大胸襟。

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作为第一个举办私学的人,作为古代社会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后人尊称的孔圣人都让我不禁为您的豪情壮志所敬佩。虽然穿越时空只是幻想,但您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在我的脑海中,我一定会秉乘您的思想主义,继续专研您的《论语》,继续学习您的精神。

一个敬佩您的中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走进孔子作文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的确是悬挂在古今世界的明灯,照亮了暗暗的时代,像是一颗启明星,在黑暗中带给人们希望。他曾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写春秋,又为中华民族留下“中华圣经”——《论语》,为中华所做的贡献不可数之。

过去的孔子周游列国,广收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用行动影响了一群又一群人,如今的孔子以“仁”为矛,《论语》为盾,用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便是其中之一,并收获颇多。

我与孔子的偶遇要由邢老师说起。记得那是初二,运动会结束后,邢老师带我们去文庙祭拜孔子,走进文庙,每次落脚都十分轻盈,脸上露出庄严肃穆的神情,生怕打扰了在这里休息的神灵。走到孔子圣像面前,仿佛全身流过从未有过的严肃感和压迫感,令人对孔子无比敬仰。再看那孔子圣像,一袭布衣,却掩盖不住满身金光,垂耳微笑。如果说记忆是海滩上的散沙,那么我与《论语》的美丽相遇便是最美妙的贝壳了,我读《论语》的琅琅声就是贝壳鸣出的动人心弦的海之声吧。

回到家,已是夜晚七时,顾不上吸尘除垢,径直打开《论语》,迫不及待接受思想教育,“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我无法不为这句话而感动。让人尊敬是有条件的,读了不少书,明白了不少知识,并不代表你有素养,只有学会承担,才真正能被人真心相敬。我的境界又高了一层。

而那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又令我怦然心动。匹夫尚不能被夺志,那么我呢,三军将帅可夺,那么各种职业怎么能一步青云呢?想不到当代的生存精神早已被古人演绎。

孔子是圣人,《论语》是圣书,很荣幸的,人生路上我遇到了孔子,碰见了《论语》,从而改变了我的人生。

课下的时候,每仰望头顶的孔老夫子,都不禁为他的一生而慨叹——他以“有教无类”做宗旨,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做道路,以“知其不可而为之”做行动,以“不亦说乎”做动力,创建儒家,将“仁,义”传承了下去。

孔子不仅是我的老师,也是我心中的精神领袖。

我总感动于孔子的“有教无类”,在孔子“三十而立”的时候,开办学堂,广收学徒,肯学便授,走进他的学堂,到处洋溢着融洽的气氛,不远处望到众弟子围坐到老夫子旁,闲情雅致,令人动容。

我总感动于他的“道之以道,齐之以礼”。战火纷飞的春秋战国,各国的人民都受尽了压迫,只是唯有孔子,关心民生,反对刑罚,坚持“道”与“礼”,政者,“正”也;德者,“得”也。孔子真正做到这样,却遇到的只是战火和昏君,但我相信,一切都无法掩盖他的正气和仁义。

我总感动于他的“不亦说乎”,以事事为乐,生活在快乐之中,总是乐以忘忧,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才支撑着他写完自己的一生。

他的执著,他的仁德,他的和乐,走过了两千多年,走到我的心中,带来一句句叮咛。想必孔子就在不远处,隐身在天空中,静坐在香书里,与我心灵相通,携我同行。

我读《论语》,感到心中的一丝升华。我相信我与孔子的缘分会走下去,永不停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参观孔子庙的作文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老师带领我们去春游,地点是孔氏家庙,参观孔氏家庙。一路上,我蹦呀跳呀,别提多高兴呀。

我们来到了孔氏家庙正门,抬头望去,门上方的匾雕刻着古色古香的四个字:“孔氏先宗”。

走进大门,向右拐,来到了庭院。地上铺着鹅卵石,小路的两旁有几棵扇形的与众不同的古树,据了解,这是棵银杏树,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走出庭院,我们走进大成殿,空间视觉豁然开朗起来。大成殿的房门上方的“生民未有”四个大字跳入眼帘。我想可能是孔夫子教育后代的意思吧。大成殿外面两旁有一棵古老的柏树,听导游讲解,这棵柏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教师,小学四年级作文《参观孔氏家庙》。走上台阶,有三尊塑像:正中是孔子,左右两侧是孔的儿子和孙子。门口是香炉,让人们拜祭孔子用的。

我们又来了厢房。右面是孔子后代的雕像和介绍;左面是孔子家族的介绍和变迁。导游说:孔子世家是‘天下第一大世家’。金兵入侵,南宋初年,孔子第四十八代世孙孔端友把家迁到了衢州。

我们走进了思鲁阁,看到了先圣孔子遗像,这是一件宝物,还有楷木像(孔子夫妇)。进了孔府后花园,这里绿草如荫,草地上的孔雀姿态多样,水池里的小金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啊,孔氏家庙真美呀,孔子用他的思想教育了后人,真不愧是古代的教育学家啊!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是圣人,这是众所周知的,并且在许多人眼里孔子是众多优点的集合体,但是“圣”只是形容词,孔子首先是个“人”,然后我们再称之为“圣人”。既然是人,那么就会有缺点,毕竟人无完人。在我的眼中孔子就有一个不足之处。

孔子出生于周朝衰弱之际,年轻的孔子拥有满腔热血和斗志他希望自己能通过礼乐教化来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然而孔子直到中年才在鲁国为官。纵然以至中年,但孔子的热血和斗志却不曾退却。壮志满怀的他希望借助鲁国的君上实现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不想当是的社会已是礼乐崩坏、诸侯割据战乱连连,而鲁国礼乐征伐自重臣出,鲁国国君上只是个傀儡君王,根本掌控不到国家这个机器的根本之一——军队。所以孔子的改革就像街边耍猴人的把戏,在跳的最欢的时候却遭到主人的叫停,因为主人并没有权利,真正有权利的重臣对他的把戏已感到厌恶。因此在鲁国孔子所谓的改革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孔子并没有放弃,虽然在鲁国的改革失败了,但哪里失败便在哪里爬起。孔子从鲁国出发四处游说,周游列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重用,施行改革,通过礼乐教化来得到政治上和治国的成功。但可惜的是当时的各国国君要么就是没有权利无法施行改革,要么就是权利达到巅峰希望逐鹿天下、一统中原,因此孔子的理想根本没有实现的机会。孔子也感叹过:“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但之后他依旧走着原来的路,希望能改变这个社会。就这样孔子大半的人生就在赶路和再次地赶路中过去了。

在大多人眼里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嘉,而书中对孔子前半生的事迹的正解也是说孔子拥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崇高精神。但是在我看来孔子固然是有一种难能可贵的执着,但是过分的执着就是一种固执。孔子曾说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中庸”之中的“中”字代表的是以中为用,其“庸”字又代表的是可常行。而当时的社会已处礼乐崩坏、战乱连连之时,各个国家都在想着逐鹿,希望扩大兵力,大肆进攻,期以获得更多的土地、人口、粮食、财富。而在这时孔子却希望施行仁政,以礼乐教化来改变社会的现状达到孔子眼中的大同社会。如果有一个希望得天下的君主听从了孔子的建议恢复礼乐制度,那他如何去争这个天下?!要知道诸侯可不是周王朝的嫡系皇室不拥有继承统治天下的权利,那么他如何会来遵守礼乐制度,又怎么会有恢复礼乐制度的想法呢?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的理想在当时社会是脱离现实的,即“不可常行”。并且在孔子的一味执着中并没有改变过自己的想法,即所谓的“过”,也就是“不以中为用”。所以说孔子也没有遵循其所说的中庸之道。

所以孔子在我的眼中是一个圣人因为孔子的确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并且他的精神也的确令人敬佩,但在我眼中的孔子也带有一丝丝的固执,亦或叫做偏执的人,只因为他对自己脱离实际的理想的不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心目中的孔子作文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多么熟悉却又遥远的伟人,虽然他早已离我们远去,虽然他不处在我们这个信息化的年代,但是他的思想仍深深的影响着我们。

前几日,我们在学校里接触了这位老人儒雅的思想。我们跟着语文石老师背诵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当时我就对孔圣人有了一种神圣的感觉。他的许多教育思想,在我的学习中还是很有用的。

另外他讲述的许多做人的道理,至今还是需要大家借鉴的。例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就是做人择友的标准之一。其实,我们之所以把他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是他在做人上确实达到了人生的很高境界。

孔子不光是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也是我们身边生活的指路人。每当我们在生活上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会想到孔子失意的时候,仍然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事,最后在不起眼的事情上取得了成功,这激励着我把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标上,有了前进的动力。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并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甘愿屈身向路边的孩童请教问题,丝毫没有失去学者的风度。

孔子,这个名字的背后,也暗含着一种文化,这种延续了两千多年的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直至现在还在影响着我们。没有了他的文化,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没有礼道,我们的生活也失去了色彩……。

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孔子,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国学的作文:孔子,我想对你说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个传遍了全世界的名字。孔子,一位人人都称之为“圣人”的人。当每个人对孔子都有不同的评价时,我也有些话想告诉孔子。

孔子,你注定是一个不幸的人。年幼时父母就离开了你,你的人生从开头就被一层阴云笼罩着。你一直刻苦地钻研周礼,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恢复周朝的礼乐制度。然而你就如翻腾在小水池内的蛟龙,盘旋于枯树林间的凤凰,你身处于战乱频繁的乱世之中。即使是你那充满仁爱的治国之方也只能被无情的现实吞噬。鲁国是你的故乡,而你却因触怒了三桓而不得不离开鲁国各处游荡。每到一个国家只为让国君实行你的仁政,可命运总在捉弄你,你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绝,一次又一次陷入困难的境地。风霜吹打的不只是你的肉体,更吹打了你为恢复周礼而永不放弃的炽热的心。当头发已花白的你再次回到鲁国,你的感受又怎能以几滴泪水说请。

不过,孔子,你又是一个幸运的人。命运让你降生必有它的理由,你能活在这个世上就已是非常幸运的事了。你研究了周礼,被周朝的礼乐制度深深吸引,便以此为理想而不断努力。怀着如此崇高的理想而活着总比那些充满野心的贵族要好。被迫离开鲁国说不定也是件好事,周游列国给你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疲惫困苦的时候回头一望,你并非一无所有,你还有着一群受你教诲为你着想的学生,这不是一种幸福吗?颜回,子路等都是值得你为之骄傲的学生,他们接受你的教导,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你的思想不也被人接受了吗?回到鲁国你一心从事教育,使每个人都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孔子,你肯定不知道吧,你的思想被一代代的师徒传承至今。几千年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古代有个叫做孔子的人,他主张以仁礼来治理天下。当时不被人重视的观点现在已深深地刻在了人们心中。尽管你早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你留下了一个名字叫孔丘,留下了一种学派叫儒学,你是幸运的。

孔子,对你想说的似乎已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几千年前若没有你现在的世界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总之,孔子,我只想对你说:谢谢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孔子的名言警句

全文共 1688 字

+ 加入清单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2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21、孔子曰:“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

22、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23、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6、不学礼,无以立。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31、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3、小不忍则乱大谋。

34、匹夫不可夺志也。

35、道不同,不相为谋。

3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4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4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5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54、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经典语录 www.lz.cn)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5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5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5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0、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6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2、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5、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孔子学堂观后感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学堂》是一本漫画书,带领我进入国学的视野。我从书中了解到孔子和他学生的许多故事,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举办的作文比赛,被一个男生排挤。我没有理睬这位男生,也没有生气,因为我想起了妈妈刚和我一起读过的《孔子学堂》中的一句话:“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大概是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从来不人云亦云;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妈妈听了我的想法表扬了我,说我领会了书中的话并能活学活用,能够强大自己的内心,而不会被别人轻易打到。她说这就是知识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孔子的励志小故事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荀子·宥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弟子日: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果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日: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宥和右的意思相同,也跟侑意思一样,劝说、勉励的意思,坐同座。古时候的人没有桌椅,只能坐地上,前面是案几。常用的物品放在右边,所以,座位右边是经常关注的地方。宥坐即座右铭。

欹器的底是尖的,它有个特点:空虚时只能歪斜地放着,即“虚则欹”;当注入一半左右的水,就可端正地摆放,就是“中则正”;但注水又不可太满,水太多了,它又会自动侧翻倒,把水都倒了出来,这就是“满则覆”。欹器是对它的俗称,当人们利用它的特性赋予了文化内涵后,又送它一个雅号叫宥坐。

孔子博闻多识,他在鲁桓公庙虽然第一次见到宥坐,却早已知道它的特点,且立即让学生当场实验和讲解施教。这件事不仅反映出孔子知识渊博,同时映了孔子重视实践教育,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孔子名言名句

全文共 2129 字

+ 加入清单

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礼之用,和为贵。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0、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1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22、过,则匆惮改。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9、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4、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6、是可忍,孰不可忍?

37、有教无类。

38、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4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44、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5、听其言而观其行。

46、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48、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也。

50、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5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5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6、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58、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5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60、朽木不可雕也。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63、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64、不学礼,无以立。

65、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6、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6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70、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7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7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7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7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7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78、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7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0、巧言令色,鲜矣仁!

81、不迁怒,不贰过。

8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84、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86、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8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89、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9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92、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9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94、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孔子名言名句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 其使民也义。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 放于利而行,多怨。

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3)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5)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6)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