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汇编20篇)

曹操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君王之一。你知道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787

作文

165

曹操缘何处死名士孔融

全文共 1589 字

+ 加入清单

恃才傲物惹怒曹操

孔融4岁时,就知道把大个的梨子让给哥哥,客人笑称他为神童。这就是著名典故“孔融让梨”。

孔融确实有才,但又有些恃才傲物,常常写文章批评时政。实际上,孔融还是个义士。他16岁的时候,为了挽救被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相牺牲生命。这一事件,使孔融天下闻名。

公元195年,刘备举荐42岁的孔融为青州刺史。次年,袁绍之子袁谭攻打青州,孔融逃出青州。后来,孔融辗转到曹操手下。

曹操这人比较复杂,既爱才又妒才,既君子又小人,是个矛盾综合体。他知道孔融有才,于是让孔融到许昌做了将作大臣(相当于现在的部长级,主管工程、建设)。

孔部长上任以来,干得不错,常常在朝廷的御前会议中,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曹操一直都很重视他。可是,公元197年发生的一件事,让孔融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这一年天下不太平,袁术大言不惭地在寿春称帝,曹操很生气,想灭袁术,一时又灭不了,一腔怒火无处发泄,便迁怒于太尉杨彪——杨彪曾经和袁术联姻。曹操诬陷杨彪,说他企图废黜天子,上奏疏请求将其收捕下狱,判杨彪大逆不道之罪。

孔融听说这事,就跑到曹操跟前讲道理,他说:“杨公有四代的清明大德,全国人民都钦佩。《周书》上说,父子兄弟,有罪都不能连及,怎么能把袁术的罪归于杨公呢?”

孔融的话合情合理,可曹操还是不肯放过杨彪,便让许昌令满宠去审理杨彪的案子。后来,在孔融和满宠的暗中帮助下,杨彪逃出了曹操的魔掌。孔融阻止了曹操加害杨彪,反而有点得意忘形,常常以讽刺、挖苦的方式和曹操唱反调。

譬如,曹操颁布了一条禁酒令,说酒会亡国,必须严禁。其实,曹操的本意是为了节约粮食。要说这也是利国利民之策。可孔融不干了,跳出来高谈阔论,说自古以来,亡国的还有女人,怎么不把女人一起禁了?曹操无言以对,但从此对孔融记恨在心。

两项罪证计除孔融

公元208年,秋7月,曹操要发兵南攻荆州刘备。他知道孔融和刘备的关系一向亲密。这家伙平时就一贯唱反调,关键时难保不会背叛自己。于是,曹操决定干掉孔融。

但孔融是一个名士,不能说杀就杀,最妥当的方式是谋杀。谋杀的要领在于周密、严谨的部署和策划。于是,曹操精细盘算,认为必须给孔融罗织多项罪名。

曹操的谋杀行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这年8月24日,曹操派山阳人郗虑出任御史大夫。为什么要让郗虑做御史大夫呢?因为曹操清楚此人素与孔融不合。

第二步:郗虑一上任,曹操就马上指使他搜罗孔融的过错。很快,郗虑就搜罗到给孔融定罪的证据——孔融曾经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是繁体的“刘”字。这就是谋反的论调。而且,从前孔融在北海的时候,曾毁谤朝廷。

要说这罪名够大了。可曹操认为,仅此一项罪名还不够猛,便命郗虑继续秘密调查搜罗。于是,郗虑又收集到了孔融两大不孝的言论。

一个是不尊重先哲。孔融曾和东汉另一位名士祢衡互相吹嘘,祢衡赞孔融,说你是“仲尼不死”(仲尼即孔子);孔融则回赞祢衡,说你是“颜回复生”(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另一个是不尊孝道。闹饥荒的时候,孔融曾对别人说,“如果父亲不好,宁肯把东西让给别人吃,让父亲饿死”;对于母亲,孔融认为,母亲和儿子没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双方就毫无关系了。

曹操的高明之处

实际上,一条谋反言论就足以干掉孔融了。为什么曹操偏偏要罗织两项罪名呢?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汉朝是主张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曹操的精明和奸诈就在于,以不孝为罪名强加于孔融,不仅杀了心头之患,而且表明自己遵循孝道,维护汉室。可谓一箭双雕。

另外,将“不孝罪”放在“谋反罪”前面,作为“主罪”,也可以显示自己的大度,你孔融通敌刘备,可以不杀你,但你不孝,就必须处死

曹操以言论治罪杀孔融,也给恃才傲物或者沽名钓誉者们一个警示,属于杀鸡吓猴。因此,曹操在布告上写道:“融违反天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就这样,此时已是太中大夫的孔融被处以死刑,其妻儿一道被诛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努力读懂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80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在世人心目中乃一代奸雄,都只看见他收拾三国众雄的狠毒,阴险狡诈,但他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的圣人情怀,却无人问津。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不禁疑惑道。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亡的他被抓住,投入大牢中。当时看管他的一个叫陈宫的官员,因为非常的敬佩曹操的大义性格,竟私放他出狱,辞去县令职位,跟随孟德左右,他们逃到父亲曹嵩的好友吕伯奢家中。因为一场误会,曹操竟趁吕伯奢外出买酒,不顾以前的深厚友谊,杀死了吕伯奢一家老小,两人仓皇逃走,在村口,碰巧遇到买酒而归的吕伯奢,又狠心将其杀死,居然得意洋洋地对陈宫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听后心灰意冷,鄙视曹操的忘恩负义,离他而去,跟随他的敌人吕布,和他一同对付曹操。即使到了后来曹操大败吕布,没有了退路,曹操好言相劝,他也没有回心转意。曹操对帮助自己的人也痛下狠手,在亲信面前忘恩负义,是他们离自己远去,何尝不是自作自受?想到这里,我不禁对曹操产生浓浓的厌恶之情。厌恶他的忘恩负义,厌恶他的心狠手辣。

我甚至不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一个个问号装满了我的头脑,想要去解答它。

虽然学习了历史,可我始终不相信,一个诡计多端的人怎会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愈发激起了我对曹操一生的进一步了解。年幼的他,贪玩调皮。一日,在半夜的时候,他玩心大发,抱起他的“骠骑大将军”(他的斗鸡)翻墙去找他的诤友蔡瑁。半途却被何颙挟持,何颙说,有官兵追捕他,让曹操找一个可以让他藏身的地方。曹操放下自己的最爱,冒着生命危险将何颙带到自家别院里,藏起来。待外面安静下来,他打量着满身都是血的何颙,小小年纪却面无惧色,听到何颙的苦衷后,安慰他,并准备衣物让他逃走。并没有因为他是一个罪人,为了谋取名利而告发他。为了感谢小阿瞒的救助,何颙送给了他一把精致的剑。天明,曹嵩认出这把剑是何颙的佩刀,便一气之下将阿瞒送到乡下七叔那儿抚养了四年。尽管这样,曹操遵守了诺言,没有告诉父亲何颙的去处。曹操的大胆,坚守诺言的品质,使我更加矛盾了,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的人?

在赤壁之战的惨败,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以乐观的的心态对待失去寻找失败的原因。而到了他的人生顶峰,招揽大批人才为国效力时,在众人面前能做到一视同仁,陈琳原是他的敌人袁绍的部下,曽经替袁绍起草缴文,还侮辱了曹操的三代长辈,曹操打败袁绍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以豁达的胸襟,没有定陈琳的罪,而是提拔陈琳,爱惜陈琳的文学和才华。

通过看《三国演义》,我对曹操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之所以,人们对曹操印象都不太好,可能是作者罗贯中把他当反面人物来写的缘由吧!随着年龄的增长,伴着一篇篇古韵依存的书,蓦然发现,从前的我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而他对吕伯奢的残忍,对陈宫的忘恩负义都仅仅因为他想统一的伟大决心,我读懂了他,他的成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个体恤天下的柔情、仁义,还是有着满腔热血和乐观心态的铮铮铁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曹操的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绝对的风流人物。

曹操,被天下之人,指为奸雄——谁让他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谁让他那么残忍狠毒地杀死了吕老伯全家。

说到曹操,人们便会非常自然地想起了他的奸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嘛。

初次在书中与曹操见面时,他身为典军校尉,20多岁时就已有与从不同的胆识和谋略。在第四回中,曹操与司徒王允合谋刺杀董卓,以其过人的胆识,独自进入龙潭虎穴。可天不从人愿,将欲行刺,却被董卓发现,故推献刀,后全身而退,逃出城。在第三十回中,袁绍谋士许攸夜见曹操,曹操赤足而迎,一揖到地。攸曰:“公今军粮尚有几何?”

“操曰:“可支一年。”攸笑曰:“恐未必。”操曰:“有半年耳。”攸拂袖而起,趋步出帐曰:“吾以诚相待,而公见欺如是!岂吾所望哉!”世人皆言孟德奸雄,今果然也。“操亦笑曰:“岂不闻’兵不厌诈’!”遂附耳低语曰:“军中止有此月粮。”攸大声曰:“休瞒我,粮已尽矣!”这些可算曹操奸诈的铁证。

曹操不仅奸诈,他也是三国时期的英雄。

曹操煮酒慰玄德,论说天下英雄。“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是我最乐读的一段。并且,我始终认为,曹操在当时是十分坦诚的。席间,他特别强调说,英雄者,乃腹有良谋,胸怀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者也。并狠准地指出,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

吓得刘备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地;不过,刘备为了韬光养晦,当时表现得也相当棒。借着青天霹雳的上天之助,惊险而轻松地逃过了一劫。不堪一惊,安能称为英雄。刘备在称帝之前,早就想做皇帝。线索便是他的两个儿子,一儿名封,一儿名禅,合起来就是封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可见他念念不忘此类事。曹操却未见想做皇帝。曹操是很实在的实干家,曾行刺董卓,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这类事刘备却未见有何军事才能,最后又败亡于军事。此等人,称为英雄,若与曹公相较,还真得大加考量。

曹操,虽奸,却以他的聪慧,胆识,眼光及谋略,使其在三国乃至今日仍令人大可凭吊,堪称当时之英,后世之雄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名著中的人物曹操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首诗想必大家都听过吧。曹操把大海当作自己,写出了广大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而今天我要讲的一个名著中的人物,就是曹操。三国中写道:曹操,姓曹,名操,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身长七尺,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姓曹。这就是曹操是曹操的身世了。

曹操在小时候,他的叔父见曹操整天放荡无度,非常生气,于是告诉他的父亲,曹嵩因此而责备曹操,于是曹操心生一计,是父亲不在相信他的叔父。小时候的曹操是个有小仇必报,鬼点子多的人或者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有权谋,多机变”,也正是因为曹操小时候的性格造就了他长大后说的这样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句话足以让他们认为曹操是奸贼,他似乎不允许任何人背叛他,也就是说叛曹操者死。当然这也表明了曹操的野心和霸气。但换个角度来看,也真真切切地体现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有野心有称霸天下的想法都说出来,即使是这样,却能看出他的真实。不像董卓,虽没有什么言语,但却掠夺财宝,自己享受荣华富贵。当然即便他不说,那也是日久见人心。他也不像刘备那样畏畏缩缩的。

关羽在不知刘备的去向之时,曾暂住在曹操那儿。当关羽要走的时候,曹操竟说了这样一句话:“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曹操恐怕大家都得顺从他,他难道还有什么得不到的东西,竟说:“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我想这也是曹操的一种无奈和感慨。他虽霸气,但却还是有人的情感。这也许是一个复杂,多面性的人物,尽管冷酷无情,却还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有情操的人。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三国人物,诸葛亮、关羽、孙权、张辽等等,一个个英雄豪杰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详。他们或睿智、或勇猛、或忠义、或奸诈,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而我们每个人对于这些已湮灭于历史的英雄人物也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

三国人物英雄辈出,但在我眼中能称得上一代枭雄的非曹操莫属。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曹操年轻时身为典军校尉,他不满太师董卓把持朝政、祸害百姓,借献刀为名冒着生命危险孤身行刺董卓。虽然最终刺杀没有能够成功,但这种孤身赴险救黎民于水火的勇气,已初步显露出曹操枭雄的胆量与豪气。

之后发生的官渡之战更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袁绍自持兵多粮足,率十万大军南下攻击曹操,曹操只有两万人马,他以主力在官渡筑垒固守,相持数月后,曹操亲率精兵奇袭袁绍粮仓乌巢,烧毁全部屯粮。袁绍大军见粮草被烧军心大乱,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敌七万余人取得了全面胜利。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曹操不曾退却,以过人的智慧和军事才能一举击溃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充分地展露出一代枭雄的谋略与风采。

遥想当年铜雀台上建安才子们纵情挥洒,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掀起了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个高潮,曹操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更是流传下众多名篇佳作。《龟虽寿》、《短歌行》、《观沧海》等等传世佳作都出自曹操之手,曹操借诗文直抒胸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自己奋斗不息的豪情壮志;“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出了曹操求贤如渴的思想和统一天下的雄心。透过这些诗文我们能感受到曹操枭雄的志向与豪情。

乱世枭雄这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同学在你眼中的曹操又是什么样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1843 字

+ 加入清单

我认为曹操是智慧的。聪明不是智慧,而仅仅是智慧的构成体系之一。真正的智慧是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能力:对人心的洞察力,对自我的约束力,对权力的掌控力,对贤才的包容力,对价值的认知力:

官渡之战始时,曹操是处于劣势的,而转折点便是袁绍军的粮草辎重基地——乌巢被曹操突袭,致使袁军粮草不济而溃败。也许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是许攸给曹操传递的这番消息,他和曹操的这次有趣会晤才是决定性的。我初读此处时还年幼,常常忍俊不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细想来,曹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曹操起身迎接许攸时,连鞋都没有脱。那是多么的真诚呀!有人质疑曹操的动机是故意给许攸看,其实我也认为诚如是,但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这不仅体现出了曹操并不是一个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傻瓜(对于君主来说,以私人感情为主就是傻瓜),而且为自己以后招揽贤才打出了一张优秀的名片(对于真正的贤才来说,他们知道曹操的用意)。一个人有作秀的动机,看得到作秀之后的累累硕果而不去作秀,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换言之:一个人有做一件世俗公认的坏事的动机,也看得到做这件事之后的世俗公认的有意义累累硕果而不去做这件事,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曹操做了,做成功了!或许,这就是酿成人们看待曹操性格很复杂的原因吧。再说这二人之间的对话,首先曹操知道许攸的身份,他才会百般搪塞,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设想:如果罗贯中把许攸设置去曹营的目的改为去侦察曹营的粮草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为曹操的守口如瓶,不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做法而庆幸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小说里的陈述铺展而左右了人物的性格。

这段对话中,我认为,曹操显示出了最基本的君主才能——俗语云“厚脸皮”。我们可以拿曹操和刘备比较一下,二人皆为雄主,各称霸一方,是不是这种才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对许攸的狂傲十分厌恶,但很显然,他绝对不会亲自动手破坏自己的形象,故暗示许褚杀之。这也看出曹操的基本政治手段的运用之深之多。当然,曹操杀许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攸过于狂傲,以至于凌驾到自己的绝对权威之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宽厚仁慈,更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与唯我独尊的气概——这是君王独有的尊严!所以,曹操间接的杀许攸,杀祢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嫉贤妒能,而是“君王有所为”中的必然选择。

名师点评:

语言太平淡,不会描写

曹操是智慧的,但如果有这么完美的话,那曹操在我眼中只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某某家”了!我眼中的曹操是不凡人在的凡人,凡人中的不凡人。——这是我最崇敬曹操的原因。咱先不拿历史的真实情况来说,就算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诟病曹操自私自利奸猾狡诈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我眼中也颇值得玩味。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内心是否闪过类似与此话的想法?我大言不惭:只要有思想的人,凡人还是不凡人,都会!只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轻重缓急不同罢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嘛!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民不聊生,诸侯们哪个不是不择手段扩充地盘,哪个不是自吹自擂向脸上贴金,哪个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与其为伪君子,不如当真小人!说此言,虽蒙受舆论谴责,却可招引真正的贤士;说此言,虽被伪君子口诛笔伐,却可叫真小人问心无愧!很多时候,政治手段的成功也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这是不凡人中的凡人。

曹操经常都是强势的,但也失败过——任何人都有失败,连《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不例外:赤壁一役,折戟沉沙;汉中争夺,溃败斜谷……但曹操懂得克制,懂得坚持,懂得将优秀品质去打压左右理智的欲望,懂得何时何地去发泄这些欲望……这是凡人中的不凡人。

以上所述,是我眼中的曹操在展现他军事家,政治家的素质,是抽丝剥茧的微观;从大处看,曹操不会被历史遗忘不在于他的个人素质,而是在于他对江山社稷,芸芸众生的不朽贡献——使北方人民得到了长久的安定生活(这是历史无法磨灭的功绩,是横槊赋诗,慷慨高吟的底气)!

还记的吗?还记得沧海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在放歌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的,我记得。有一颗星星,横亘在宇宙里,若隐若现,隐时天宇凛冽,惨白凄清;现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那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其实他一直在历史不同的角度中发光哩!他在等待我们拭净双眸,观看他吞吐河岳日星,接纳光风霁月的豪迈情怀。那仿佛是他的心脏,砰砰的跳动着,好像深情且不羁的呐喊:“我一直都在……都在……都在……在……在……在……!!!”

[初中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吕伯奢发生在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并阴谋篡夺汉家江山。曹操想除掉董卓,一次藏刀潜入董卓卧室,意欲行刺,但没有成功。曹操慌忙逃走飞奔谯郡。路经中牟县,被守关军土抓获,押见县令.中牟县令陈宫见曹操忠义,不但不将他献给董卓,反而弃官同曹操一起逃走。来到成皋,天色将晚,曹操说:“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我父结义兄弟,我们到他家歇一宿如何?”陈宫道:“最好。”二人到庄前下马,入见吕伯奢。吕热情接待,对陈宫说:“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酒相待。”说完匆匆上驴而去。

曹操与陈宫坐了一阵儿,忽闻庄后有磨刀声,曹操说:“吕伯奢不是我的至亲,这一去很可疑,当我们去偷听一下他们说什么。”二人潜步入草堂后,听到有人在说:“捆起来杀了怎样?”曹操一听顿时变颜失色,便拔剑直入,不管男女,见人就杀,一连杀死八口,搜到厨房里,却见缚着一头猪正待要杀,才知道完全是误会了。二人急忙山庄上马而走。走不到二里路,见吕伯奢正携带酒菜果子回来,叫道:“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曹操道、“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道:“我已吩咐家人宰一猪款待,贤侄、使君速。请回去。”曹操不听,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砍杀了吕伯奢。陈宫大惊,道;“刚才误杀,此刻如何杀他?”曹操道:“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怎么肯善罢干休?若牢众人来追,必遭大祸啊。”陈宫道:“知而故杀,大不义啊?”当晚在旅店住下后,陈宫心想,曹操奸诈很毒,不能共事,就不辞而别投齐他处去了。

这便是曹操杀吕伯奢的故事

曹操杀吕伯奢的歇后语比喻事情已错,索性顺着错的做下去。这个故事给我们印象很深,也凸显了曹操奸诈多疑的性格及形象,通过这个故事及其以后的演绎情节,使曹操这个“乱世之奸雄”予以了定格,也使他阴险恶毒的形象更加脸谱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上对于曹操的评述非常多,正因为材料太多才会给它的写作带来了困难,同学们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作文的展开。要写好它,我们要把握几个重点,在重点确定以后,就可以把这“我眼中的曹操”写好了。

首先我们要确定是要从正面对曹操进行描写还是从负面对这个人物进行描写。虽然在历史评论中大部分的人都说他是个奸雄,实际上,这个人物也有着很多的优点,对于统一中国这样的大业没有才略的人是做不到的。接着我们要在确定了着眼点以后选择具体事件,也就是举例,我们从最能够表现曹操正面的或是负面的材料中选取出最具代表性的实例来作为素材使用。有一点要注意,在选择事例的时候要选择哪种和我们这个年代的人生观价值观更为接近的事例来写,这样的事例会让人们感觉到熟悉,熟悉中的陌生会让读者产生兴趣。这样的事例很多,例如曹操手下的名将很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人才会为曹操工作哪,这说明他有着很高的用人艺术,而在现代社会用人艺术是最火爆的一门学问,不论是那个年龄段的人对于这门学问都或多或少的学习过。

在最后我们要做一个总结性的评价,也就是你对待曹操这个人物的看法,这个看法可以不被任何人影响,只是你单纯的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是比较好写的,只要把前面我们的举例论点做个简单扼要的评论就可以了,非常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读《曹操》有感1000字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一本经典的名著。而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由始至终都被人们认为是残暴、阴险和奸诈的人物——曹操

今天,我读了《曹操》这本书,我沉重地合上书本后,对这个臭名远播、遗臭万年的人物有了全新的了解。

以往,人们说起曹操,我就会马上联想起那一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白脸奸臣。在《三国演义》里,人们只认识到曹操阴险和狡诈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治国有方和才华横溢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很有本事、很有肚量的人。

试看,经过多年的战乱,农业生产遭受到及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由于曹操此举,才使中原农业很快的恢复。由此可以看到曹操的聪明才智。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汉末以来宫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虽出身低贱但有专长的人,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也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曹操的肚量,更是许多人所没有认识到的。他的肚量,可以堪称“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能你会问,“宰相肚里能撑船”这句话,能用在世称“奸雄”、生性“好忌”的曹阿瞒身上吗?那么,你就错了。在《文和乱武》一章里,曹操曾以一副不咎既往的态度,满腔热枕地接受了宿敌张绣的投降。当年郡县多叛曹应吕之时,曹操曾不无得意地对手下说:“我相信魏种肯定不会抛弃我。”话音刚落,就接到了魏种叛变的消息。曹操怒火攻心,咬牙切齿地发誓道:“除非你有本事逃到飞头之国,断臂之乡,看我不收拾你。”随着曹操大军的节节胜利,不多久,叛逃的魏种即被兵士绑得结结实实,押到曹操面前。“哪能这样对待魏先生”,曹操喝退兵士,亲自上前为魏种解开绳索,仍旧让他官复原职,就像两人之间根本没有过节,就像自己根本没有发过誓。——“唯其才也”,曹操这样解释道。

对我特别有启发意义的,是曹操的“任人唯贤”这一点。从入学时定下来的班干部,一直到毕业班时,还是没有变化过。一些组织能力差的同学仍连续几年担任班干部,而一些有工作能力的同学却不能在班上大显身手。在这个方面,我们就可以借鉴曹操的用人方法。

《曹操》这本书,不仅使我更全面地了解了曹操这个著名的历史人物,而且使我增长了许多历史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对身为班干部的我来说,还提供了很多管理班级的好方法呢!其实,我们应该学习曹操的优点,因为,曹操这个人物,也许能使我们明白许多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有关曹操的歇后语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1、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曹操做事——大刀阔斧。

3、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4、曹操遇关公——喜不自喜

5、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6、曹操割须——以己律人 (众将愿为他出生入死)

7、曹操做事——疑心重。

8、曹操杀吕伯奢——多心害死人。

9、曹操杀蔡瑁——操之过急。

10、曹操杀华佗——恩将仇报。

11、曹操杀吉平——恼羞成怒。

12、曹操杀吕布——懊悔不及。 (导致不得人心,人多“吃曹家饭,管刘家事——心不在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论曹操的多面人生作文

全文共 1315 字

+ 加入清单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说三国是一段不得不读、扑朔迷离的历史,那么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褒贬不一的人物。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因为多疑,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九口。因为多疑,赤壁大战前,周瑜使反间计,令曹操疑心大起,立斩蔡、张二将,导致赤壁之战大败。因为多疑,曹操率大军与刘备军队隔汉水对峙,因刘备一方将士夜夜击鼓鸣炮,竟使其怀疑诸葛亮可能有诡计,马上将部队后撤三十里。因为多疑,他以为华佗为其治病是替关羽报仇,一代名医因此死得不明不白。

多疑而不明断,一意孤行,害人害己,真是应了诸葛亮那句话:多疑多败。

然而,不要忘了,曹操生在一个群雄并起的乱世。战争中的多疑,可以看作谨慎,更是一种无奈。面对像刘关张三兄弟的生死同心,想来曹操从内心而言也是羡慕的吧。作为一代枭雄,面对战火纷飞,群雄并起,如果没有曹操多疑的性子,何以步步为营,成就霸业?所谓成也多疑败也多疑,多疑让曹操赢得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

曹操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陈宫死后,曹操赡养其老母……他的残忍和冷酷并非本性,若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的敌人。他面对的,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曹操虽然多疑、奸诈、残忍,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一位能臣,一位有着雄心抱负的明主。

曹操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爱才,他明明知道关羽不会背弃刘备,却不忍杀之,亲送关羽千里走单骑,任他过五关斩六将;他可以让赵子龙在军队中七进七出;他可以重金厚待曾经写过讨贼檄文辱骂自己的陈琳。正因如此,其手下将领文臣无论是桀骜不驯,还是倔强执着,甚至是奸诈狡猾,都无不心悦诚服于曹操之下,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曹操有才。他精于兵法,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他擅长诗词歌赋,留下《短歌行》、《观沧海》等千古名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若不是心怀壮志、才华超群,又怎能写出如此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的文字?

难怪世人言曹孟德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一统天下”是曹操的雄心壮志,“挟天子以令诸侯”,“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些看似过分的做法和孤傲自夸之语,饱含着曹操一生的梦想与霸气。然而,事与愿违,曹操最终还是没来得及实现自己一生的宏愿,他不得不带着遗憾离开……

曹操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更是时代将他推向了最前线。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裴松之评价曹操:“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

唐太宗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个英雄。”

毛泽东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有些人厌恶曹操,厌恶曹操的多疑奸诈,厌恶曹操的残忍狂妄……

有些人喜欢曹操,喜欢曹操不拘世俗的真性情,喜欢曹操不惧失败的真豪情……。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对与错已经不重要了。“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历史长流中,纷纷扰扰只是沧海一粟,曹操却用他匆匆一生,画出了惊鸿一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眼中的曹操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我眼中的曹操是真英雄,连毛泽东也多次为他翻案。

有人说他像一头猛虎,是横扫北方的大鳄,有人说他如一只狐狸,狡猾奸诈,是一代奸臣。然而我认为戏剧中的白脸是对他错误的评判,小说中的狠毒是演义的误解,他是我欣赏崇拜的人,是能文能武能屈能伸的真男儿。

他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官渡之战,曹操以两万左右的兵力,出奇制胜,击败袁军十万。赤壁之战他的一时疏忽导致诸葛亮计谋取胜,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胜败兵家事不期”他不屈地仰天长笑,我钦佩他在困难面前的锲而不舍,“包羞忍辱是男儿”。

他是一位识人爱才的统帅。官渡之战许攸献计被袁绍否认,转身投奔他,他一听是许攸要来,不顾形象,激动地赤脚迎接。关羽落难曹营,他盛情款待,表态要将关羽纳魏,只因关羽重情义,誓死不离刘备,他虽惋惜,却也爱才,最终还是放他归蜀。

他能武亦懂风骚。他挥师南下,江心击水,横槊赋诗,手不释卷!他心存统一天下之志,然功业未遂,且时不待我,面对滚滚江水,发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他思慕贤才,故而生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万般豪情;他老当益壮,发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慷慨之音……江水滔滔,思绪缈缈,斯人已去,我辈怆然!

他有着世人厌恶的奸诈,他疑心太重错杀多少忠良,可这一切还是阻挡不了他在历史长河中的熠熠之光。

他就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曹操,他是我心中的真男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论曹操的高中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时候,听到别人论三国,我就觉得饶有兴致,那时我眼中的曹操是个阴险狡诈、生性多疑的角色,因为大人们口中的曹操是反面人物,但是,当我读了《三国演义》后,就对曹操有了不一样的感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多么有气势的话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多么豪迈的诗句。不难看出曹操的雄心壮志。曹操不但拥有过人的胆识,他的才干也是远在刘备和孙权之上的。正如鲁迅所说:“曹操才是真英雄!”

在官渡之战中,他军事上的智慧就充分的体现了出来。当时袁绍有精兵几十万,而曹操只有区区几万,他手下的部将都认为袁军强大不可敌,但曹操根据他对袁绍的了解,推断袁绍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兵虽多却指挥不明,于是决定集中兵力晢时进行抗击式进攻,争取战略上的主动权。他结合谋士们的建议与自己的经验,制定出了一套周密的计策。首先声东击西,分散袁军的兵力,然后再派精锐部队进攻。果不其然,元军锐气骤减,兵力大伤。接着,曹操又趁热打铁,放火烧尽了袁军的粮草和营帐,完成了致命一击。其实曹操的胜利不仅在于他的智慧,他知人善用,能接纳才人之言,才取得了最终的成功。

如果我是关羽,也许最终我会追随曹操,因为我十分敬仰曹操的魄力,也很欣赏他的野心。大多的人接受不了曹操残忍的性格,也许这就是那种孤独的天才。在我看来,曹操是一个真性情的人,他活得潇潇洒洒、坦坦荡荡,于乱世中成就自我,名垂千载。刘备用那所谓的正义获得了民心,而曹操看似一直逆天而行,其实是顺理成章的,只不过不被世人认同罢了。大家都知道:乱世出英雄。那么何为英雄?三国时期,风云叱咤、英雄辈出。但我觉得当之无愧能称为英雄的只有曹操。我崇拜他那放荡不羁的生命,那是一个为理想奔腾不息的生命,虽然曹操最后失败了,没有如愿以偿的统一天下,但他永远是我心中最杰出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论曹操的高中

全文共 74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豪杰四起。然而,能称得上英雄的,恐怕只有曹操一人。

他胸怀壮志,腹满天下。灭黄巾,破袁绍的雄姿;入荆襄,讨江东的豪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豪情;煮酒论英雄的豪言;封金挂帅的宽容……这些,都是英雄的见证。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下之志,为祖国的统一,而尽毕生之力。在更朝换代的历史转折点上,他“挟天子以令诸候”为的是天下统一,却招来千古骂名。

他经历人生成败,为事谨慎。官渡的擂鼓声中,他火烧乌巢,大败袁绍;赤壁的销烟里,他战船连环,败走华容道;荆襄大地上,刘荣归降;西川沃土中,刘备奋战……一次次成败之中,他更加坚强,更加谨慎。他在失败中取胜,在胜利里欢呼。

他饱读诗文,饮酒作赋。碣石山上高歌,感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宏伟,多么宽大的胸怀!对酒当歌,体会“青青子吟,呦呦鹿鸣。”的悠雅。多么闲适的志趣!晚年的沉思,思考“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多么悲壮的思想!一篇篇饱含深情的诗歌,是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芳香,让人陶醉;一首首满融慷慨的词赋,是一次次人生的探险,充满刺激,发人深省。

曹操,一位能征善战的军事家,他镇压起义,平定战乱,统一北方;曹操,一位精明能干的政治家,他足智多谋,总理朝政,纵横官场;曹操,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智谋高远,胸怀天下,海纳百川。骑着骏马,驰骋在沙场中,人们惊叹他的雄姿;执着宝朔,冲杀在战场上,人们畏惧他的英勇;端着酒杯,高歌于大海边,人们仰慕他的才华……大地上拔起的高山就如同他伟大的身影,大海中澎湃的巨浪就如同他豪迈的人生,宇宙里散发的光芒就如同他辉煌的战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千多年的洗礼,一千多年的众说纷纭。枭雄曹操是凌驾于群雄之上,翻腾于云雾之中的一条蛟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曹操高二作文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这九十年,在我的眼中只可用“乱世”二字轻轻概括。烽火连天,饿殍遍眼,战事频繁,民不聊生。鲁迅先生称道:“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然而,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使他遭人痛恨千年。他就是曹操,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人物。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坏,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积重难返。

作为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的人,曹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这种本色使他成为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如果说魏国是三国里智谋最强的,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罗贯中用太多的笔墨夸赞刘备的仁德,曹操的雄才大略显然就成了不义的侵略。可仔细想想,武侯诸葛孔明几次出征攻打魏国,不也是在侵略吗?他以先帝遗命为由,讨伐曹操收复中原,就成了爱国爱民的英雄。我不得不为曹操叫屈,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他求贤若渴,有才干的人就给予重用。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这就是曹操,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的“真小人”。三国的硝烟已不复存在,可他却使我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话曹操作文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凡是度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薄云天的关云长,武艺超群的吕奉先,或是智勇双全的赵子龙……然而,我最喜欢的莫过于一代枭雄,魏武大帝—曹操了。

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岁的孩童,都无一不把曹操看作一个坏人,一个粉脸的奸臣来对待。但我却并不这样认为。《三国演义》的中心是“尊刘、反曹、贬孙”,因此曹操的一世英名在《三国演义》里不是只字不提,就是草草概述。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很多人认定他必定奸诈无比。而我以为,这句话反倒能说明曹操的军事能力。孙子曰:“兵者,诡道也。”正因为曹操熟读兵书,会使用计谋,他才被称为奸雄呀!

曹操身经百战,用兵如神,无数英雄豪杰都曾败在他手下,其后许多大将又为他所用。他淮南困袁绍,下邳擒吕布,以绝对兵力劣势却能大破青州百万黄巾,又曾行刺董卓,其它战绩也数不胜数。再看刘备,一点军事才能都没有,最后还是败于军事上,被东吴陆逊火烧连营。

曹操在文学方面也是卓有建树。他写出的《观苍海》、《龟虽寿》等名诗,词藻华丽,荡气回肠,流传至今,可以说曹操是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

曹操胸襟广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周瑜之手,以周瑜比曹操如何?周瑜爱才的方式就是“杀”,只要把“天才”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真是眼光短浅,量窄易怒,非英雄也。而曹操豁达大度,如:不杀攻击自己的陈琳,反而自嘲说陈琳檄文可治头风痛等等。

大家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也是不对的。首先,他并未称帝,还说“天下英雄何须以帝位自累”,所谓三国只是在曹操 死后才出现的。而刘备却念念不忘此事:他有二子,一名封,一名禅,即天子祭天地之礼,说明他早就有意于帝位。其次,若曹操不在,天下不知会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这绝非假话,称帝的袁术,就是被他灭掉的。他对于“炎刘”实有大功。

我爱曹操,因为他的武功,因为他的文治,因为他的种种。

[话曹操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眼中的曹操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诸葛亮正襟危坐,羽扇纶巾的风流倜傥,没有关云长横刀立马,美鬤飘扬的雄壮英姿,没有孙仲谋弯弓射虎,驭驹提箭的豪情万丈。曹操,在《三国演义》的斜晖阡陌中,只是一棵背阳的古松。但在我的眼中,他却在苍劲中袒露着一颗琥珀般坚强且伤痕累累,老而弥坚的心。

我认为曹操是智慧的。聪明不是智慧,而仅仅是智慧的构成体系之一。真正的智慧是一种凌越本能的超拔能力:对人心的洞察力,对自我的约束力,对权力的掌控力,对贤才的包容力,对价值的认知力:

官渡之战始时,曹操是处于劣势的,而转折点便是袁绍军的粮草辎重基地——乌巢被曹操突袭,致使袁军粮草不济而溃败。也许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是许攸给曹操传递的这番消息,他和曹操的这次有趣会晤才是决定性的。我初读此处时还年幼,常常忍俊不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细细想来,曹操的做法是有道理的。曹操起身迎接许攸时,连鞋都没有脱。那是多么的真诚呀!有人质疑曹操的动机是故意给许攸看,其实我也认为诚如是,但这又有什么要紧的呢?这不仅体现出了曹操并不是一个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傻瓜(对于君主来说,以私人感情为主就是傻瓜),而且为自己以后招揽贤才打出了一张优秀的名片(对于真正的贤才来说,他们知道曹操的用意)。一个人有作秀的动机,看得到作秀之后的累累硕果而不去作秀,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换言之:一个人有做一件世俗公认的坏事的动机,也看得到做这件事之后的世俗公认的有意义累累硕果而不去做这件事,那才是真正的懦夫!曹操做了,做成功了!或许,这就是酿成人们看待曹操性格很复杂的原因吧。再说这二人之间的对话,首先曹操知道许攸的身份,他才会百般搪塞,这完全是正确的做法。设想:如果罗贯中把许攸设置去曹营的目的改为去侦察曹营的粮草情况的话,那么,我们就会为曹操的守口如瓶,不以私人感情为主的做法而庆幸了。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小说里的陈述铺展而左右了人物的性格。这段对话中,我认为,曹操显示出了最基本的君主才能——俗语云“厚脸皮”。我们可以拿曹操和刘备比较一下,二人皆为雄主,各称霸一方,是不是这种才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对许攸的狂傲十分厌恶,但很显然,他绝对不会亲自动手破坏自己的形象,故暗示许褚杀之。这也看出曹操的基本政治手段的运用之深之多。当然,曹操杀许攸更重要的原因是许攸过于狂傲,以至于凌驾到自己的绝对权威之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做君主的要有君主的宽厚仁慈,更要有驾驭人才的能力与唯我独尊的气概——这是君王独有的尊严!所以,曹操间接的杀许攸,杀祢衡,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嫉贤妒能,而是“君王有所为”中的必然选择。

曹操是智慧的,但如果有这么完美的话,那曹操在我眼中只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某某家”了!我眼中的曹操是不凡人在的凡人,凡人中的不凡人。——这是我最崇敬曹操的原因。咱先不拿历史的真实情况来说,就算是尊刘抑曹的《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诟病曹操自私自利奸猾狡诈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在我眼中也颇值得玩味。我们扪心自问,我们的内心是否闪过类似与此话的想法?我大言不惭:只要有思想的人,凡人还是不凡人,都会!只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轻重缓急不同罢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嘛!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民不聊生,诸侯们哪个不是不择手段扩充地盘,哪个不是自吹自擂向脸上贴金,哪个不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与其为伪君子,不如当真小人!说此言,虽蒙受舆论谴责,却可招引真正的贤士;说此言,虽被伪君子口诛笔伐,却可叫真小人问心无愧!很多时候,政治手段的成功也是以牺牲道德为代价的。这是不凡人中的凡人。

曹操经常都是强势的,但也失败过——任何人都有失败,连《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不例外:赤壁一役,折戟沉沙;汉中争夺,溃败斜谷……但曹操懂得克制,懂得坚持,懂得将优秀品质去打压左右理智的欲望,懂得何时何地去发泄这些欲望……这是凡人中的不凡人。

以上所述,是我眼中的曹操在展现他军事家,政治家的素质,是抽丝剥茧的微观;从大处看,曹操不会被历史遗忘不在于他的个人素质,而是在于他对江山社稷,芸芸众生的不朽贡献——使北方人民得到了长久的安定生活(这是历史无法磨灭的功绩,是横槊赋诗,慷慨高吟的底气)!

还记的吗?还记得沧海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吗?还记得沧海的波澜在放歌吗?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的,我记得。有一颗星星,横亘在宇宙里,若隐若现,隐时天宇凛冽,惨白凄清;现时熠熠生辉,光芒万丈。

那就是我眼中的曹操,其实他一直在历史不同的角度中发光哩!他在等待我们拭净双眸,观看他吞吐河岳日星,接纳光风霁月的豪迈情怀。那仿佛是他的心脏,砰砰的跳动着,好像深情且不羁的呐喊:“我一直都在……都在……都在……在……在……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吕伯奢歇后语:将错就错

【更多三国歇后语】

歇后语: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孔明给周瑜看病--对症下药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飞)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羽战李逵--大刀阔斧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人在心不在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眼里的曹操小学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说:“历史是公平的,它会对一个人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果真如此吗?对某些人来说,确实如此;但也不全是这样,有的人,光明正大一生,却遭小人谗言。因此,历史错怪了他,不是吗?曹操,他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可以说,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能人。东汉末年,刘氏王朝逐渐腐朽,汉献帝治国无方。

于是,一些地方豪强、官吏趁机扩充实力,互相明争暗斗,对皇位虎视眈眈。这一切,曹操都看在眼里,他不忍眼看着一个帝国落入奸人之手。于是,他站出来了经过努力,他占据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使北方多了一份巩固,少了一些颠沛流离之民,正如他所说:“天下若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他通过一系列措施,招贤纳士,实施屯田,发展经济、军事,实力突飞猛进。他死后被追封为“武帝”,可见,曹操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作为军事的曹操,诛袁绍,灭董卓,伐刘备,讨孙权,南征北战,统领一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官渡之战。曹操以三万人马战胜十万大军,让以少胜多成为事实,成为了我国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曹操在诗歌方面也很有造诣。《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都体现出了曹操博大的雄心,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壮心不已”的壮志豪情不知曾激励了多少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却得不到历史的好评。

“志士是能臣”变成了“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更让曹操成了卑鄙小人,于是,曾经的一代天骄,顷刻间沦为白面书生,这是何等悲凉!在这样的乱世中,有这样一位伟人,此历史之大幸,但是,这样一位伟人,却得不到他该得的评价,此历史之大不幸。不管怎样,曹操这个名字将永存于历史长河中,因为历史不会遗忘他。而我们,就能够将自己的崇敬之情献给他——这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我眼里的曹操小学五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人物作文300字:曹操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每一个人的成功与业绩,背后都是无尽的冤屈与战争。鲜血在任何地方流淌……

这就是所谓的成功?

站在无数的尸体上面,向着世人展示着“成绩”。如此这般,成功还不如失败。

失败的人,不会在伤了很多人后,又用伤人的手劝慰受伤的人;失败的人,不会站在很多生命上面,还向失去亲人的人们展示着成功;失败的人,永远都不会骄傲与放纵。

我们对待曹操是不公平的,赤壁之战确实惨败,但这并不代表曹操这个人就是失败啊!风流人物,毛泽东说是能建功立业的人物,而不是已经建功立业的人物。那为什么曹操就不能名列在此呢?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在开掘一个名额,把另一个伟大放在里面呢?

我相信曹操有过人的才华,只是计谋上稍逊诸葛亮一点,但是在文采与雄才绝不逊色。为什么人们不愿意去真正的了解呢?冤屈了多少年的智慧啊,何时才能够被释放与理解呢?

我认为,不论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是风流人物。因为他们都敢站在战场上为自己的人民拼搏,只是战争必须有个输赢而已。失败是什么意思,成功又是什么意思?

曹操的一生好比诸葛亮,只是侧重点不同。他们都是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的扭曲了。但是精神是永存的。风流人物像白云一样永远在天空中,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曹操,我敬佩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煮酒论英雄曹操初三作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用“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来形容你一点也不过。

军事上,你无疑是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官渡大战中,你兵疲马乏、粮草殆尽,却能以摧枯拉朽之势大破袁绍,杀得敌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急行军之际,路途遥茫,兵士皆渴不可耐,你略施一小计,大大加快了行军速度,也酿造了“望梅止渴”的千古佳传;与西凉太守马腾相战时,扎营木材都被马超焚毁,眼看军无栖身之所时,你仰天而思得垒冰成城一计,此种随机应变、因地制宜的军事策略与孔明相较,又有何妨!

军事上你是枭雄,而礼贤下士之德并不亚于刘玄德。

君不见官渡之战,夜迎许攸得良计;

君不见寄厚恩于典韦,其舍命相救突重围;

君不见乱军容关羽,斩颜良、诛文丑,华容逃生皆由此;

君不见。。。

惜才爱才的一代天骄曹丞相,既识弯弓射大雕,更有超乎常人的旷世胸襟、傲世之才。你毕生留下千古绝唱无数,其中一曲《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是分外脍炙人口,每当我吟诵此句,心中就升腾起一种傲断苍穹的阔达,如湖水般平静,又如烈火般恢弘,这样的诗句,也只有你曹操才可悟得。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孟德,行军施计,你及孔明;思贤若渴,不逊刘备;而旷世诗才,却是鲜人可及!

皆言,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那么,

天下英雄谁居首?我谓之:

惟你!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