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民风民俗作文合集20篇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小编收集了中秋节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5528

作文

1000

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在永定土楼的客家习俗中,最具地方特色的当属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据说这种习俗在永定湖坑已流传二百多年了。

回想起三年前“作大福”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时我刚读一年级,记得爸爸对我说:“鹏儿,这次‘作大福’,你去装‘福星’好吗?”我高兴得跳了起来,搂住爸爸说:“好啊!好啊!我要装‘故事’,我要当‘福星’喽。爸,您真好!耶!”于是,我日日盼望着“作大福”早日来到。

农历九月十一日湖坑“作大福”开幕了,重头戏是迎神踩街。一大早,父母精心地把我装扮成“福星”模样,与装“故事”的小朋友们稳当地坐在早备好的彩车铁架上。父母们陪护左右,在保证安全地缓慢地转动铁架。我们高坐在铁架上,看着热闹场景,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上午九时许,随着三声铳响,迎神的队伍终于从神宫出发了。长龙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大福场走去,走在最前面的是“三眼”铳队,铳声震耳欲聋。接着是一村一队敲锣打鼓迎神抬神轿的队伍,抬神轿的小伙子黄衣蓝裤,裹红头巾,扎红腰带,走起路来左摇右摆,神轿里的“神仙”显得悠哉游哉。紧跟其后的是扛大龙旗的和擎彩旗的队伍,那大龙旗可真壮观,旗杆是碗口粗的大竹,足有二三丈高,得七八个后生才能扛得起来。装扮靓丽的舞蹈队渐行渐舞,腰鼓队边走边打,她们紧跟在旗队后面。我们装“故事”的队伍也不甘落后,瞧,“福禄寿”、“八仙”和“西游记”在向恭候两旁的群众招手……

迎神队伍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踩街游行,到了大福场,各路神仙在大福场的“神坛”里各就其位。我们也结束了“作大福”中装“故事”的特殊身份。

迎神结束后,人们纷纷上供,先是各村照例轮流“斋供”,接着农历十五集中“荤供”,然后“开斋”,各家各户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最后在十六日上午“送神”,把“作大福”期间请来的各路神仙恭送还原处。湖坑“作大福”这才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每隔三年一次的湖坑“作大福”,真可谓是热闹非凡,地方特色浓郁。“作大福”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我爱“作大福”。

[民风民俗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民风民俗的500字学生作文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我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我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莆田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节日颇多,隔三岔五就有老家埭头的乡亲过来相邀我回乡一道过节,其实,最令我心驰神往的还是元宵节。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我国各族人民传统节日,也是家乡群众文化活动中最精彩、最热闹的佳节。于是,元宵节前几天,家乡就沸腾了,处处洋溢着节日浓厚的气氛。老人手持香袋起早摸黑走宫串庙祭拜神灵,求得一家一年平平安安,顺顺心心。妇女心灵手巧积极筹备与制作虔诚祭品,抚摸着一件祭品,她们心中就许一个美好的心愿。男人更大显身手忙碌不休,既筹备闹春庙宇装饰,又组织培训十音八乐队、车鼓队装榈等欢庆节目。孩童则乐开了怀,疯一样的跑来跑去,嘴里食物塞得鼓鼓的,喜悦之情写满了幼稚天真的小脸蛋上。

家乡的元宵节为何这般隆重?乡亲怎么这般看重这节日?我不禁追溯起元宵节的来龙去脉。据说,汉高祖刘邦死后,大权落在吕后手里,朝中因此形成了“拥刘护吕”两派,明争暗斗,闹个不休。吕后死后,周勃、陈平等朝中重臣谋划要清除吕氏党羽,拥戴刘恒为汉文帝。举事那天正值正月十五晚上。汉文帝登基后,每年到了正月十五晚上都要微服出宫,与百姓共庆同乐。从此,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就成为百姓欢庆的元宵节。这个传说尽管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但我认为,从乡亲这闹元宵时间的相吻合上来讲,家乡的发展是与国家的繁荣昌盛息息相关的,国盛家亦兴。

元宵前夕,各家各户就忙开了,做好迎驾准备,挂灯笼,悬彩匾,大厅中接连排列三、四张八仙桌,供桌上摆满香烛、香炉、灶公饼、五色果等各类供品,并插上五蕊纸花。“做头”的还有“大猪”、“大羊”冷盘,五果六斋碗上盖上剪纸花或用五色红黄绿豆排列“欢庆元宵佳节”、“风调雨顺”等节日字眼,流光溢彩,闪闪发光。小孩身如灵猴一眨眼就爬至屋前围墙上制高点,斗志昂扬地插上了三角旗,那豪迈的神气不亚于当年的红军。

盼星星,盼月亮,终盼到了晨曦。正月十五日清晨,闹元宵队伍在沙堤宫集中,由乡老、社首、福首组成执事,礼炮响三声,呜锣开道,闹元宵队伍开始出发,刹那间,全场欢声雷动,人头攒动。只见扛棕桥作先锋,“做头”举彩龙旗、大灯笼、六角灯、扛娘伞,合手捧“七星旗”,社公炉、小菩萨、八卦炉,依次排列,身穿道袍的道士、吹鼓手、车鼓队、十音八乐跟随其后,沿大道浩浩荡荡巡游。这几年,乡亲口袋鼓起来了,为了显富,闹元宵队伍前头还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二十名个充满朝气的小伙子各驾着一部崭新豪华的轻骑缓缓驰行,唱着春天的故事在前方开道,古今结合,妙趣横生,回味无穷,观者无不啧啧称赞乡亲的“独创”魅力。

“到了,到了。”不知哪个眼快的小孩一声欢叫,左邻右舍的男女老少急急齐上阵。小孩在大人的指挥下,看准了时机燃起了第一串鞭炮,点燃了第一堆篝火,随后,有条不紊,不间断地燃鞭炮,添稻草,顿时,整个村庄像炸了锅一样,噼噼啪啪,此起彼伏,蔚为壮观。妇女则提前手擎三柱香在大道两旁接驾,心怀虔诚,毕恭毕敬,一旦接驾成功,小孩便手掩耳朵果断燃起一串最长威力最猛的“炮团”,权当压轴炮,以期待得菩萨欢心,求得保佑。

随着闹元宵队伍的渐渐远去,被邀前来“看元宵”的亲戚朋友蜇入屋里,在喝茶、嗑瓜子、吃水果间隙中,大谈特谈刚才大饱眼福的快感,谈笑风生,意犹未尽。

我深知,在家乡的民俗中,“看元宵”其实也是“吃元宵”,乡亲很好客,再苦再累也要办好元宵宴,买鱼买肉,杀鸡宰羊,不弄上十几道菜上桌决不罢休,即使倾尽所有,也在所不辞,图的是“脸面”。同时,乡亲还固有“客人越多,招牌越好”的待客观念,于是,他们送走了菩萨,又马不停蹄气喘吁吁招来了一茬又一茬客人,气喘吁吁,那可不是一两个“菩萨”,而是“大兵团”进村。有时估计不充分,客满为患,缺桌少椅成了尴尬事。

夕阳西坠,夜幕降临时,“砰,砰,砰”,随着三声震天的炮响,菩萨回宫了,客人到齐了,元宵宴宣告正式开始,刹那间在灯火通明的屋里,劝酒的,干杯的,催用餐的,声音不绝于耳,久久荡漾于乡村的角角落落。

吃归吃,看归看。待酒足饭饱后,满面红光的客人在主人的指引下,又到屋外观看燃放烟花。而今,乡亲钱攒多了,购买烟花的档次随之提升,样品五花八门,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嗖,嗖”,无数烟花、礼炮腾空而起,绽放出一道道绚丽的景观,点缀着这美好的人间。

“明年的今天,我会再来看元宵。”听了客人的告别语,乡亲心中是多么的舒畅,多么的惬意!

家乡的元宵节确实与众不同,不同凡响。

[莆田民风民俗的作文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秋高中作文

全文共 831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中秋节了。在吟诵无数怀念相思、抒发对月情怀的名篇时,心中的相思与重逢之情越来越浓。

古往今来,中秋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个盛大节日。只要你是中国人,你就注定要在8月15日仰望月亮,照亮整个天堂。当人们与家人团聚、赏月、游览湖泊时,他们给中秋节赋予了这样的含义,它将世界的温暖与美丽的风景联系在一起,使人们与家人一起感到温暖、幸福和快乐,同时也给那些离开家乡的人带来了深深的乡愁。

记得在《东京梦笔》里,有一个“千里歌吟,戏坐天明”的热闹场面,是古人向往团圆,庆团圆的形象的体现,现在我们过中秋节,也是五颜六色的。可以选择放烟花,让月亮发光,庆祝一整天。可以选择逛公园,桂花香,月光包裹着芬芳的浮枝,一点点银光撒在脚下;你可以选择沿河散步,明月当空,河水清澈,烟波浩渺,月光给人清新的感觉,就像清澈水中的银蜗牛,或者干脆呆在家里,在轻柔的音乐中吃一些精致的菜肴,品尝一些月饼,拿着盒子赏月。美丽的月光一定会充满你的脑海。正如诗中所说,“今天的人看不到古代的月份,但是这个月份曾经照顾过古人。”中秋之夜能让我们体会到“明月千里照”的博大美好,所以月光给人一种思考:把思乡之情送得远远的!无论你离天涯海角多远,只要能沐浴在月光下,你的思乡之情就会融入月光,你的祈祷会通过月心之桥传递到远方的家,愿你的亲人更好,家乡更美好,一切更幸福。同时,徜徉在明月中,也能读出你远方的关怀和问候。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到那个著名的中秋月饼。东坡曾称赞“小饼如嚼月,内有美味饼。”现在的月饼琳琅满目,花里胡哨,但无论怎么翻新,都是圆圆的,形状饱满,象征着家庭的温馨美好,象征着家庭的团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朋友的蛋糕,它们不仅凝聚了制作人的辛勤劳动和汗水,更是中国孩子渴望人与月团圆、人与人和谐的缩影。同时,

有人说,思念就像中秋的圆月,牵挂就像满天繁星。在这个快乐的节日到来之前,我想用柔和的风做一个长长的祝福,让它轻轻地飘进每个人的心里!最后,祝全体师生中秋节快乐,阖家团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748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新年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今年的元宵节母亲让我独自购买汤圆。我兴奋地来到了超市,看着冰柜里琳琅满目的汤圆,我从中精挑细选了一些迎合家人口味的汤圆。

回到家,母亲将汤圆片刻煮熟了。我们一家人边吃汤圆,边欣赏仲秋节晚会。

团圆饭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父亲母亲带着我出门看礼花。

我们来到楼区花园中心,抬头仰望天空,天空中接连不断的礼花给无边而又昏暗的夜空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我看得目不暇接。忽然,一个个彩灯在我眼前闪过,我定睛仔细看,许多人家门口都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元宵节为什么要挂彩灯笼呢?我感到疑惑。回到家后,我在网上阅览了元宵节相关的资料。

原来元宵节挂彩灯笼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啊。

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迫降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震怒,下令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百姓无辜受难,就冒险偷偷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

过了好久,有个老人想出了办法,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积极响应。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心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驱邪避鬼神。

看来元宵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和传说呀,真令我大开眼界。元宵节这一天让我懂得了很多课外知识和文化习俗,中国是个文化古国,还有更多的奥秘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它,探究它,把祖国传统的文明的文化习俗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民风民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阵阵鞭炮声响起,迎来了我盼望已久的春节。早上,吃完饭,爸爸妈妈要带我去拜访亲戚,我迫不及待地拿出新衣服要穿时,妈妈看见了衣服上的商标还在,于是拿来剪刀正要剪时,我连忙叫住:“妈妈,过年时不能用剪刀,免得惹来口舌之争。”妈妈恍然大悟,马上放下剪刀,用手扯下了商标。

晚上,妈妈请大伯、叔叔两家人来我家吃饭,晚餐可丰盛啦,鸡、鸭、鱼、肉等摆满了餐桌,饭后,垃圾桶的垃圾已堆成了小山,妈妈叫我帮助把垃圾倒了,我摇了摇头,妈妈有点生气地说:“长大了一岁,你倒是变懒了。”我连忙解释道:“妈妈,过年时,不能倒垃圾,以免把财运倒了。”叔叔、大伯们大笑起来,说我的年纪虽小,学问却很多。妈妈也禁不住笑道:“她呀,知道的比我还多。”我听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过年的习俗还不止这些,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怕把财运扫走;不倒水,以免把财运倒了。可真是有趣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乡民风民俗的作文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家乡的九月九,除了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等,还有放纸鹞(风筝)的习俗。

据说,放纸鹞来自桓景与费长房的故事。一次桓景去费长房处求取除邪去瘟的药,在山上迷路了,后经鸽子引导,才找到费。后人为纪念此事,将纸糊的鸽子带到山上放飞,流传久了,就有了放纸鹞的习俗。旧时,福州等高,放纸鹞的地点主要在乌山,大庙山等地。那是,大庙山有一块登高石,据说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称“天huang落地”。传说九月九时,大人带小孩到大庙山,在登高石上一登,便会长高。因此,吸引了福州四城门的人都往这里跑。每逢重阳节,通往大庙山的两条石阶路都被挤得水泄不通。

九月九登高,“高”和“糕”是谐音,因此,节日期间,福州还有一种特制的糕,称“九重粿”,即粿有九层,中间夹七层糖色,寓意节节高和登高消灾之意。每逢佳节倍思亲。福州的重阳节,还有扫祭祖坟的活动,这与清明的祭坟,合称春秋二祭。现在福州的有些地方,仍保留九月九扫墓的习俗。

重阳节发展到今天,人们又赋予它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把登高与全民健身运动结合起来,把祭扫祖坟与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结合起来,有的还把它与海外侨胞牵线搭桥,招商引资结合起来,全国人大还通过了以每年重阳节为老年节的决定。节日期间,各单位、团体还举行各种形式的登山、健身等体育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洪洞民俗:三月三接姑姑

一个神话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故事内核;一个美好的故事,能演绎出一曲千古神话,比如农历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动就是这样……

一条弯弯曲曲的汾河,顺着山势穿过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东、河西两块高地。河东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住着娥皇、女英两位少女。两位少女的父亲叫尧,当时已八十多岁,白胡子老长,是当时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这就是自己六十多岁才生出的两个宝贝女儿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尧经过仔细甄别“档案”,决定对一个叫做舜的青年进行考察。

舜在河西头住着。河西山丘相连、地脊民穷,舜自然是个穷后生。因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欢他,特别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总想谋害他、独吞家产。他却毫无怨言,以仁爱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尧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不由对身边的人感叹道:以仁报毒,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决定把两个女儿都嫁给舜。

在历山上种地的舜,听到这个消息后,当然高兴的不得了。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尧这个老头太古板,信奉的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道理,虽然让他白捡了两个美女,却不给女儿一点陪嫁,就打发女儿去了他家,更不用说给他个一官半职了;而是让他继续在历山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舜心里并没有什么不乐意,还是带着两个漂亮的妻子在历山继续过种地的苦日子。但让他更没想到的是,娥皇、女英两位妻子,虽然出生于皇家,高贵无比,却并不高傲,除了在妻子名分上也不免俗的争过大、小外,还是贤慧的很,两人一过门,就脱掉皇家冠服、换上农家布衣,二话没说,就和他一道下地干活、操持家务了,更了不起的是,她们还关心民间疾苦,平时平易近人,急时扶危济困,几年过去后,两人脸晒黑了、手变粗了,和一般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了,此时的舜,在两位妻子的帮助下,把他“承包”的历山治理的井井有条,已成了河西当地冒尖的富裕户、模范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舜和两位妻子致富后不忘乡亲,经常帮助周围百姓,就连当时死活看不上舜的家里人也和他们搞好了关系,使舜的声望直线上升,河东的人都愿意迁移到河西居住,这时候尧看时机到了,于是就名正言顺地提拔舜为接班人,还把他扶上马,又送了一程……

而河东、河西的百姓,不仅为他们当地出了两个天子而自豪,更为娥皇、女英两女下嫁的贤慧所感动,故以其后辈自豪,争相敬奉。鉴于尧籍羊獬,舜籍历山,自尧女嫁舜以后,两地便结成了联姻亲眷。历山人称舜为爷爷,称娥皇、女英为娘娘。羊獬人称舜为姑父,称娥皇、女英为姑母。河东、河西两边以亲戚形式走动,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河南民俗民风的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剪纸历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钞》中,就有一段是描写汴梁城里,出售剪纸的盛况:“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样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类,独擅一时之誉。”由此看来,早在宋代,剪纸就已在民间广泛流行,还出现了以此为生的剪纸艺人,而且技艺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盛行于河南广大地域的传统地方剪纸,其思维观念,仍没有摆脱崇神意识的本质,其动机在于冀求人类与“神灵”的交感,尽管在寻求表达方式时,其间含有多种隐喻手法(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义,总是与人类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趋利、辟邪)紧密相连。剪纸“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现出庶民百姓无法与天灾人祸抗争时,仰仗神灵、魔力来驱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宁,五谷丰登。它们与云贵、陕甘等边远地区的民间剪纸相比较,河南剪纸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类对虚幻动物精灵,或直观的“生殖图腾”崇拜的表现形式,而进入了封建社会佛、儒、道的神权、礼教思维制约时期。剪纸“舞狮”的形象表征是舞狮活动,然而民俗内涵则是借舞狮暗喻”子孙繁衍”。图中舞狮者的性特征为男性,手舞“双绣球”,象征雄性的昂扬,在中原民俗活动中是“祈子”的行为。

在这里,人类本能中的繁衍意识,已被纳入“三纲五常”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伦理规范之中,这种思维规范一旦通过剪纸形式展现时,便极易为地域群体所理解、共认。

河南民间剪纸的大部分内容,与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关。喜花(结婚时贴用)“鸳鸯戏莲”是表现人们希望“婚姻美满、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钱”(视虎为万能吉祥物),则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钱遍地”;“牧羊人”、“庄稼汉”、“喂猪”、“拉洋车”,表现出不同历史时期芸芸众生的生活写真。

随着时代的变革,河南人传统的民俗观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现代意识的审美需求。如今的河南农村,逐渐摆脱了贫困面貌,富裕起来的农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来满足其物质、精神的需求。剪纸“小康人家”表现了华灯初上,劳累一天的农民悠然自得的休闲情调,充满了温馨之美;“看电视”,展示出农民在经济、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

“电视机”——这种只有城里人才有条件享受的高档商品,如今已在山区、农村安家落户。无怪图中老农民兴高采烈地翘起二郎腿,正面对电视机说天道地。老伴儿安闲地一手执鞋底,一手在发顶上磨针的动作,十分典型、细腻地刻画出中原农村妇女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通观河南民间剪纸,从某种意义上讲,已逐渐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间,进入到现代文化的大空间;在继承传统精神的基础上,进入到个性化发展的空间,使人感到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中秋为主题的作文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昨日是中秋,过得不是有滋有味,却也有人间的美好。

一进家门,一股淡淡的桂花香漂浮在空气里,果然,老家的桂花早就开了!这时候的老家,屋里屋外分布着人,打完招呼,我就上楼去躲避着无聊的世故。二楼是一片空旷的地,旁边有凉爽的树荫。本想直接坐在地上,可今天我是不得不直叹倒霉,因为裤子可不允许我如此自虐。无奈,只好找了几片树叶,可我刚铺下硕大的桐树叶,顽劣的马孩就抢过叶子,差点想发作。

去抢了几个月饼,吃起来却是味如嚼蜡,红豆沙、绿豆沙或者是偶尔有个蛋黄火腿味的,都是没有什么新花样,传统的五仁又让我是看一眼就想逃避。

吃了饭,我就拿了个凳子摆在二楼,吃着刚勾下来的石榴,吹着午后的微风,树叶为我遮挡了热情似火的太阳,可——那劣性不改的马孩要我陪他玩,竟然用手趁我不注意使劲推了我一把,险些让我直接撞到地上,幸亏我没事,要是我有事,他就要负上‘故意伤害罪’。无奈,陪着马孩杨妞去玩。去二母家玩,二母又要去拔花生,我也跟着去了,少一事不如多一事。

到了地里,二伯教我拔花生,其实也挺简单,只要拽住花生向上拔就OK了,只不过别歪了而已。我从一头拔到另一头,二母叫我去路旁边吃枣子。枣树在路旁边其实挺多的,青绿的枣子点在枝头上,见没有红红的小枣,我就去摘青枣去吃。马孩见我吃青枣,就拉着我到了一个山坡,山坡旁枣树密密麻麻成了几丛,上面一点一点的红,我直接摘了就吃,若是一般人,恐怕还得用水洗几遍,我又是有点邋遢,况且野枣也没有喷什么农药,直接吃就行了。

回去的时候,我坐在花生上,鞋子早就丢了,反正也没事,因为丢在花生里了……单单一个拔花生,我就玩得如此好,谈不上辛苦,也只能说是最后偷懒不干了。

晚上,中秋的红月出来了,吃了几个月饼,赏着天上的红月,这一天虽然过得有些平淡,但总究也是一个美好的中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风民俗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农历的 三月初三,我的家乡湖南便有一个习俗,就是用地菜煮鸡蛋吃。

其实“地菜”这种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学名叫“荠菜”。这荠菜在田边、地头、沟坑、丛林哪儿都长,它虽是野菜,但是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而且钙铁的含量也比较高,具有清热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么,三月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又是从何而来的呢?资料告诉我:“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菜,叮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痛即痊愈。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鸡蛋便成了习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长辈便会用地菜煮鸡蛋给家里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时常让我回味,这虽然只是家乡的一种习俗,但是俨然已经成为我心中最温暖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秋的月亮作文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团圆的日子,我家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围在一起吃月饼、聊天。晚上,我早早的吃完晚饭,我和姐姐跑到外边去看月亮。到了楼下,一个又大又圆的东西挂在天上,我一看是月亮,今晚的月亮比往常大,也比往常的圆。

月亮在天上,一个伴也没有。它把那皎洁的光芒,撒向人间,也撒向了大地,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淡淡的黄色面纱。我对姐姐说:“姐姐,这个圆圆的月亮好像一个大月饼。”月亮还会变颜色,它一会儿是红色的,好像是一个红色的大灯笼在天上,它一会儿又变成了黄色,像是一个白玉盘。

这时,让我想起了李白的诗“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为言与谁餐?说不定,嫦娥正看着人间,玉兔趴在她脚边捣药呢!。如果我要真能看嫦娥和玉兔,那就太好了!

啊!十五的月亮真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彝族的民风民俗——火把节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哈尼族等的传统节日,但是只有彝族的火把节让我感到最神圣,最让人记忆深刻了。

在彝族的记载中,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这一天,村村寨寨都会打牛宰羊杀猪,以酒肉迎接火神,祭祖,妇女还要赶制荞馍、糌粑面,在外的人都要回家吃团圆饭,一起围着火塘喝自酿的酒,吃坨坨肉,共同分享欢乐和幸福。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打燧石点燃圣火,由毕摩(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由家庭老人从火塘里接点用蒿杆扎成的火把,让儿孙们从老人手里接过火把,先照遍屋里的每个角落,再田边地角、漫山遍野地走过来,用火光来驱除病魔灾难,最后一起游玩火把。

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在彝族中,最重要的要数 “选美”了,这天 ,成千上万的人聚集在一起,组织赛马、摔跤、唱歌、爬杆、射击、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黑体拉巴勤劳勇敢、英俊潇洒的形象选出美男子,姑娘们要效仿像阿什莫那样,举行跳舞比赛,选出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悄然走进山坡,走进树丛,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故也有人将彝族火把节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

火把节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山上山下各村各寨,游龙似的火把聚在一起,燃起一堆的篝火,众人挥舞着火把,载歌载舞,迎风引吭,以示众人团结一心,共同防御自然灾害,因此被称为“东方狂欢节”。

彝族的火把节象征着团结,所以神圣;象征着有情人终成眷属,所以记忆深刻;象征着和谐、幸福,所以时时萦绕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民风民俗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民俗风情综合实践活动感想

在本次的民俗风情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的小组——德玛西亚小组和我的本身收获了许多的东西,不过当然也有一些不足。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我收获了什么,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我们体会了当老师的感觉,还知道了其实当老师也不轻松,我们当老师的时候得不停地修改PPT,视频等一些东西,因为我们要把最好的东西都交给学生们。

我们学会了小组的合作,在这次民俗风情综合实践活动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了如果齐心协力就可以完成,就比如我们录制的那一个视频,我们每个人都要发言,每个人都得思考怎样回答一些的问题。就如前人所说过的一句话“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不过虽然收获很多,但是我们需要反思的一些问题也许多许多:

在有的时候,我们的组的成员们会因为各种分歧而辩论起来,甚至可能吵起来。就比如我们先前的组长——夏语晨同学因为某些原因,辞去了组长这个职位。但一个小组可不能没有小组长,一个没有小组长的小组,就是群龙无首,就是一群蚂蚁没有蚁王,就是植物没有了阳光。所以我们必须必须选出来一个小组长来率领我们走向光明,于是我们组的人举行了一次公投来选举出我们的组长,我们一致把票投给了曹易航同学,因为我们认为他有能力担任我们的组长,而他却极度地抗拒,不愿意当组长,于是董老师任命了胡湘如作为组长,不过我们还是会时不时的吵架,这就是我们不足的地方。

不过如果大家都学会包容别人,退一步的话,大家也许就不会吵架了,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就是我们此次的民俗风情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收获以及一些不足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秋高中作文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细细的雨丝飘落在我的额头,发出轻微的声响。我一步一步细数着脚印,向家走去。家门口,苍老的奶奶看到我湿漉漉的头发,低声埋怨道:“刚才还是个好好的晴天,怎么说变就变了呢!”边说边拿出毛巾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我的头发。轻轻地、柔柔地就像在擦拭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样,她擦了好久,叹了一口气,才慢慢地放下毛巾。接着奶奶一如往昔地问我想要吃什么口味的月饼。我低下头,犹豫了好久,心底涌出一丝难言的苦涩。每年过中秋时,奶奶都会问我想要吃什么口味的月饼。“豆沙!”我扬起嘴角,故意露出甜甜的笑容。

傍晚,我早早搬好小凳子坐在院子里的那棵大树下,等待奶奶端着月饼、水果走过来,等待着月亮慢慢地爬上夜空。

那晚的夜空没有往昔的燥热。月光如练,凉凉的夜,显得和平而安详,微风轻吻我的脸颊,痒痒的,风中夹杂着几丝淡淡的泥土芳香。我和奶奶没有像别人家那样谈天说笑、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赏月,而是肩并肩坐着,在皎洁的月光下静静地抬头仰望天空。我偶尔也侧头偷偷地瞥一眼奶奶。她的面容苍老、安详,白发在月光下闪闪发光。用脚趾头想,我都知道奶奶又想爸爸妈妈了。虽然她嘴上不说,但我知道,她是多么想念、多么渴望我的爸爸妈妈能够回来过中秋节啊。其实我也同样盼望,因为他们已经三年没有回家了。

“奶奶,今年的月亮是不是比以前的圆啊?”不想让奶奶陷入沉思中,我随便找了个话题跟奶奶聊了起来。“奶奶您要知道,您不是一个人过中秋节。您还有我,我也还有您。我会一直陪伴着您,陪您度过每一个中秋、每一天、每一年,您说好不好啊?”

“是呀,我還有我的乖孙女。”奶奶的嘴角浮起淡淡的笑意,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掌心的温度让我心里感到好暖。

天下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能常回家看看,而奶奶为了让爸爸妈妈多挣些钱,常常压抑自己的情感。她接到妈妈的电话总是说:“没关系,你们在外面好好照顾自己,不用担心我,我很好。”一个电话、一句慰问、一个红包,哪比得过一次回家与亲人的团聚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民风民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花,是个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围成一朵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情。不一样的风俗造就了 来自不一样的节日风俗,今天我就带大家领略一下苗族的风土人情。

苗族主要聚居于贵州省东南部、广西大苗山、海南岛及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交界地带。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 苗族讲究真情实意,非常热情,最忌浮华与虚伪。主人路遇客人不抢走第一步,不走在前面;交谈中用敬语称呼;迎客要穿节日服装;对贵客要到寨外摆酒迎候;客人到家门,男主人要叫门,告知在家的女主人,女主人要唱歌开门迎客;在客人面前,女主人不登高上楼;宴会上以鸡、鸭待客为佳肴,以心、肝最贵重,要先给给客人或长者,客人则分给众人享用,次序是先长后幼。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

苗族人确实是尊老爱幼,真情实意,热情好客,非常注重礼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小学中秋英语词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Mid-autumn Festival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estivals for Chinese

people, which even occupies the same position with Spring Festival. It is said

that the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a love story. A man with great strength shot

nine suns and left only one, while his wife ate the pills by curious heart. At

last, she flied to the moon and had to be separated with her lover. Nowadays,

the meaning of Mid-autumn festival is to let the families get together and enjoy

the time to appreciate the full moon. My families always prepare for some

snacks. When we finish the dinner, all the members will come to the balcony and

sit down, appreciating the full moon. We talk and enjoy the chatting hour. I

have a good time with my famili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民风民俗:春节作文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广西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就开始了。这天,是传统的小年,是灶神爷升天的日子。人们杀鸡宰鹅祭拜灶神爷,企盼在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

腊月二十五左右,人们必须选出一天来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此外,人们还要买菜,割肉和准备年货。

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鞭炮声日夜不绝,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街上飘着一股烟火和酒肉的香味。人们在门口贴上新的对联,屋子里贴满了各色的年画。人们到了晚上还要吃团圆饭,在外边做事的人,必须要赶回来。此外,大人们是要看《春节联欢晚会》的,小孩子们燃放烟花,真是快乐的时光。

正月初一,春节有一个高潮到了。大街上的店铺不但不关门,还有许多小贩在大街两旁摆了摊,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大街上逛街,下棋,聊天。小孩们牵着大人的手,购买玩具。

正月初二,人们开始互相拜年,互相道贺。这天,是不可以说不吉利的话的。

元宵上市,春节最后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大街上像是在办喜事,张灯结彩。有条件的人家,还会在门口挂上两个大红灯笼。还有猜谜踏歌的活动。大街上也许会有舞龙的节目,大家要燃放完剩下的烟花爆竹。这天,人们是要吃元宵的。

过了元宵,春节差不多也就结束了。天气回转,农民开始春耕,学生准备上学,人们有回到忙碌的生活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民风作文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1. 巧妙地运用拟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备了人的行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从侧面体现文中主人公的心灵历程。

2. 选材过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题材老思想,平淡无奇。

3. 虽然选择了生活中具有一定叙写价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彻,挖掘不深,事件潜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体现。

4. 选材平淡无奇,过于老旧粗俗简单幼稚,不具新意,难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时代性真实性。

5. 未能通过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运用还不够娴熟。

6. 对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画,只是选取了某一狭窄的题材,片面地显现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7. 能够选择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事件的代表性较强。

8. 选材新颖独特,不附平庸,一扫迂俗之气,令人耳目一新。

9. 虽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彻合理,理性挖掘较深,凸现了事件的本质。

10. 事件虽小,但反映出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春节民风民俗的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过年,人们在过年时,贴春联,看春节联欢晚会,放鞭炮,放烟花,吃火锅……新年真热闹!

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一家人准时地围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精神集中,口里不时地跟着哼着,手里不时地跟着舞动着。晚会的节目丰富多彩,有相声、小品、唱歌、跳舞、魔术……每一个节目都博得大家的称赞,喝彩,笑声。晚会接近尾声,主持人高呼:“十、九、八……二、一”“当、当、当……”零点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共同祝福新年好,我许下了愿望,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的成绩能提高。

大地成烟花和鞭炮声的世界。哦,那幸福之花开在天上,开在地上,也开在人们的心里……啊!那烟花五彩缤纷,千姿百态,争奇斗艳,把新年的夜空点缀成美丽的空中花园。这里的“红牡丹”刚刚飞上天,那里的“穿天猴”又急着跳上天。看,那边的“闪电雷”,果然名不虚传。它以闪电般的速度飞上天,又以雷鸣般的响声爆炸了。瞧,这边这个“金龙狂舞”也不甘示弱,弯弯曲曲地飞上天,以龙吟一般的声音爆炸了。最精彩的非那边的“摇钱树”莫属了,只见它一炸开,里面就立刻闪出火花,越闪越大,慢慢现出一个树形,一朵朵金色的火花从“树”上摆落下来,“噢,发财喽,发财喽……”人们望着“摇钱树”欢呼雀跃。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的出现在广阔的天空中,有的像天女散花,一簇簇,一群群地冲上天空;有的像秋菊,月季花,万紫千红,千姿百态;有的红似血,恰似红梅;有的白如玉,酷似雪莲……五光十色的礼花把天空照映得如同白昼。望着天空撒下的滴滴金雨,地面开出的朵朵银花,我们拍着手跳着,笑着……我们的笑脸映着火光,显得更加可爱。

我喜欢新年,因为新年真热闹;我喜欢元宵节,因为元宵节真热闹;我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真热闹;我喜欢……总而言之,我就是喜欢热闹。

[关于春节民风民俗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风民俗之过年的福饺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除夕之夜,热闹非凡,鞭炮争先恐后地响了起来,一束束火花窜上天空,轰地一声在天空中绽放,我越来越激动,可我激动的并不是可以拿到大红包,而是我可以吃到我们老家那儿过年常有的“福饺”。

福饺福饺,顾名思义,那便是有福气的饺子,这饺子可不是一般的饺子,它分为三种味道、三种外皮。加起来便是六六大顺。

首先,饺子的三种外皮十分特别,并且纯天然无色素,第一种是胡萝卜汁皮,是由今年新磨的小麦粉和新丰收的胡萝卜压榨成汁后又和的面皮。成品红通通的,寓意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第二种是芹菜汁皮。它是由今年新磨的玉米粉和新丰收的芹菜压榨成汁后又和成的面皮。成品绿油油的,寓意着身体健康。第三种是艾草糯米皮,它由今年新磨的糯米粉和切得细细的艾草和成的面皮,又糯又软,寓意着新的一年里无病无灾,无忧无虑。

其次,饺子里面包着不同的食材三种味道,也分别寓意着不同的意思,比如第一种包的是蜜枣,寓意着新年天天甜甜蜜蜜;第二种包的是金色小鱼,寓意着年年有余;第三种甚至会包一元硬币在里面,寓意着新一年财源滚滚。这三种味道,三种面皮合在一起便是九种福饺,寓意着我们相处的日子地久天长,真是奇妙!

“终于端上来了!”

我心里一阵狂喜地叫着,迫不及待地将筷子伸向了那盘福饺,闭着眼睛选了一个,送入口中。一阵艾草的清香在我口中回荡,“咯噔!”我的牙齿咬到了一个坚硬的金属,我连忙吐出来,原来是一枚硬币!我的脑袋一转,心想:这一年,我肯定会无病无灾,无忧无虑,我们家会也会财源滚滚哟!

传统的民俗风情和美食真是有趣,我们要尽力保护它们,可不能在新世纪的海洋里没有了它们的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