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秋民风民俗作文(合集20篇)

在少数民族中同样盛行这祭月、拜月的风习。云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风俗。小编收集了中秋节的风俗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6056

作文

1000

关于民风民俗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张海霞。最近,我特别喜欢收集一些民俗节日的资料。看得我真是心里痒痒,想要与大家好好的分享。这不,我已经都整理好,做成“大盘点”。什么?你们不服气?好,那我现在就给你们好好地介绍一下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漫长的历史中,也拥有特殊的节日。在德昂族,这些特殊的节日不足为奇,竟然在特殊的节日中还包含着更加特殊的民风民俗呢!

历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风俗,不论酒席上菜肴有多少,都要用新鲜的蔬菜做一碗没有味道的素菜,然后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着辣椒水吃。听着听着,爱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来。这样吃,别具风味,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又热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节也在全国颇负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它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连白族、纳西族、基诺族等都过火把节呢!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当我想象起彝族火把节的热闹,不由充满憧憬……

各民族的民风民俗使我领略许多民族气息,也让我更加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春节贴春联的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每到每年的12月28日,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了。一会儿刷浆,一会儿贴胶带的。欢欢喜喜过大年嘛!

每年的12月28日,我们每家每户就要贴春联了。为什么有这个习俗呢?我问了问妈妈。妈妈摇了摇头。我又去问爸爸。爸爸也不知道。问了一遍,还得还请叫我的电脑先生啊!

电脑先生说:“传说当年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喜欢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有一年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赞不绝口。巡视中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就问原因,侍从回答说:“这一家人不识字,不会写。”朱元璋就当即挥笔写了一副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从此,春节贴春联开始普遍盛行了。”

听了电脑先生的讲解,我们全家人都明白了贴春联的来历。我们一家赶快刷浆,还要忙着自己贴春联呢!

我们贴贴贴,忙活了好一阵儿才贴好了几幅春联。不一会儿,外面鞭炮声就响起来了,大街也热闹起来了。好了,不给你说了,我要去过新年贴新春对联啦!拜拜!

欢欢喜喜贴春联,快快乐乐迎新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以中秋到了话题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又是什么节日呢?好喜庆呀!阳历九月有什么节日?国庆?不对。国庆在阳历十月,我想起来是中秋节。对呀!晚上我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吃月饼、赏月,并且看看月宫前砍桂花树的吴刚,瞧瞧月宫里的嫦娥和她那可爱的小玉兔过的怎样了。

“快,爸爸。快点儿来搬东西,我搬不动了。”爸爸呢?原来爸爸不在家,我只好自己把桌子从屋顶慢慢挪下来。哎呀!这东西可真重。我刚走两格楼梯,手就酸了,腿就麻了,但不过也值得。一张桌子被我一点点挪了下来,啊!我伸了一个大懒腰,好像要把所有的疲倦都甩掉。妈妈悄无声息地出现我面前,妈妈来帮我了,大救星来了!我们终于一起把桌子搬进院子里。

桌子搬好我们开始摆月饼了,我拿起一个月饼细看,月饼有着小小的、圆圆的身体,身体上印着“月饼”两个大字,边上还印着波浪形的花边。掰开月饼一看,有豆沙、肉松、蛋黄,还有一层柔软、有韧性的皮,看着好好吃呀!把月饼放在鼻子前,闻一闻,哇!好香,有一股清香的绿豆味,让人口水直流。把月饼放进嘴里,咬一口,入口即化。豆沙、肉松、蛋黄、绿豆掺和在一起,满足了我的整个味蕾,真是太好吃了!

品尝月饼之后,我选了个爸爸妈妈中间的位置坐下,看了看月亮,忍不住赞叹,“哇,嫦娥姐姐正在梳头发呢!吴刚叔叔正奋力砍桂花树!吴刚叔叔抡起斧子在桂花树的腰部砍了一下,桂花树上的伤口马上痊愈了。好神奇呀!”忽然,画面感消失了,我只看见月亮又大又圆,还放着耀眼的光。哈哈,这一定是嫦娥姐姐给月亮洗了一次澡。

中秋节,可真好。我希望每年的中秋节,全家都可以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他们的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

蒙古人的传统服装是阔衫长袍,高领长袖,腰系皮带,脚蹬皮靴。蒙古人的穿着不同季节也是不同的,夏穿单夹袍,色彩鲜艳,冬季则穿羊皮袍,舒适暖和。

蒙古族是个放牧的民族,这一区域的草被牛羊吃光了,便要搬到一片有水有草的地方去。为了搬家方便,蒙古人居住的是蒙古包,到时候折起来用车拉走,找到合适的地方再把蒙古包撑起来。蒙古人就是这样,过着“逐水草而迁徒”的游牧生活。

说起饮食,蒙古人喜欢吃羊肉,大块大块的羊肉放在篝火上烤着吃,怎么也吃不厌,有时也吃点奶酪。他们还喜欢喝牛奶、羊奶和蒙古酒。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一个盛大的节日,十分隆重。“那达慕”大会上可以进行摔跤。各位摔跤手身穿皮革制成的坎肩,下着三色短裙、绣花马裤和长靴。摔跤的时候,膝盖以上部位碰着地就算失败,各位摔跤手谁也不肯让谁,用自己惊人的力量和绝妙的技巧来赢得对手。他们每赢一次,就在胸前挂上一条彩布条,观众也随之欢呼起来。

骑马也是大会上惊险动人的比赛,能在这个大会上比赛的,个个骑术精良,马匹也娇捷如飞,枪一响,各位骑马手便疾风般地冲向终点,一转眼的功夫,冠军便产生了,大家都用欢呼声表示祝贺。

蒙古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风格与众不同的民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秋国庆双节慰问信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离退休职工、职工家属同志们:

在秋风送爽、金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传统佳节——中秋节。值此佳节来临之际,电务公司党政工团向辛勤工作的每一位员工及家属致以节日的问候。

“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是阖家团圆,朋友相聚的日子,然而公司大多数项目员工为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依然坚守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充分体现了电务人所奉行的“开路先锋”企业精神。在海外项目的员工,更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舍小家,顾大局,满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工作,顽强拼搏。

在60年的光辉岁月里,二局电务人披肝沥胆,南征北战,承担了诸多国家重点工程和大型项目建设,完成了许多精品工程,树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为祖国铁路网建立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以来,公司佳音不断,全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埃塞国铁项目等重点工程即将迎来开通;长白铁路项目等工程正持续大干;公司更是喜获“__年全国优秀施工企业”称号,收获了累累硕果。

公司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全体员工的辛勤劳动,每一个成就都是全体员工精心耕耘的果实。也正是有了你们的辛勤付出,有了你们和全体职工家属们的理解支持,电务公司才有了今天的成就,这其间浸透着大家无私的奉献和追求,体现了电务人忠诚企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和节操。公司感谢你们!

最后,衷心地祝愿大家中秋快乐,工作顺利,阖家欢乐,万事如意!

衷心祝愿电务公司的发展越来越好,职工生活更加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俗的作文高一600字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我热衷于喝粥。

其中一层原因是姥姥擅长煮粥。

我嘴比较懒,不愿意吃一些难嚼的食物。所以,自记事以来,姥姥就用小砂锅给我煮小米粥——我是被姥姥带大的,她最疼我了。小米粥煮的很粘稠,像冒着热气的果冻一样,甚至比果冻还晶莹剔透。里面裹着金沙似的小米。我最喜爱的是那粥面上浮起的一层薄薄的油脂,我很天真的以为,那是整碗粥的精华。

姥姥还会做皮蛋瘦肉粥。莲子百合粥,绿豆粥,猪骨粥……

说起来,她最拿手的,还是腊八粥。

这粥,其实就是八种粮食,干果组成的。你想加什么,随你。干果里,像葡萄干、枣、桂圆、核桃仁、瓜子仁、莲子、枸杞等等。粮食吗,就更多了:大米、小米、糯米、黄米、红豆、黄豆、绿豆、花生米、燕麦、紫米等等。

想起来很是奇怪,好像还在昨天,我在济宁老家喝腊八粥。今天,却在济南,呆在家里上网课。

腊七,腊八节的前一天。一大早,姥姥把大铁锅,从灶台上搬下来,仔仔细细地刷一遍。这锅,大到你无法想象,像一个倒过来放的大黑雨伞——是直接镶到灶台上的,锅的身子在灶台下,灶里点火。

刷完之后,再泡豆。

下午煮粥,煮一晚上。只见姥姥把水烧热,放入豆类,看到豆子在沸水里上下沉浮,乏了,就坐在炉灶边的小板凳上,姥姥也坐下来。

我们聊天,聊奇闻趣事,聊鬼狐传说,聊她年轻时候的故事,聊济南的样子。

我看着她,那时她六十出头,头发不密却乌黑,没有一根白发,眼角眉梢有几道皱纹,可眼睛是乌黑明亮,无一丝瑕疵的。姥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说话不多,干活可多。谁家地里农活忙不过来了,都是她去帮忙。现在,六十多岁的人了,还下地干活,迎着油烟做饭。

“哦,好了,该放米了。”

之后,我睡着了。

一大清早,被腊八粥的甜香勾醒,引到厨房里来。姥姥掀开锅盖,白色的甜香涌出,溢的满屋子都是。她盛出一碗放在灶台上凉着,给我尝鲜。姥姥的腊八粥,甜而不腻,还很香,邻里乡亲们都爱喝。姥姥又盛出几碗分给邻里乡亲,乡亲们也把刚泡的腊八蒜,分给姥姥。

剩下的粥,当做点心,全家分了,喝了。

后来,姥姥到济南照顾我。再后来,我长大了。

我很怀念,那种大锅熬的腊八粥,姥姥的粥。

现在,又有几户人家,自己煮腊八粥呢?还有谁有闲情逸致去用小火熬粥呢?路上买两个包子,吃了;定个外卖,吃了;想吃甜点了,楼下甜品店,卖奶茶,卖饼干,马卡龙。

我想问的是,我们所要的休闲,真的是在酒吧里喝到烂醉如泥,在歌厅里唱到嗓子哑吗?角落里的瓷勺、砂锅发出,心碎的声响。

我们理想的生活只是职场、官场、名利场吗?

我好怀念,那安静的时光,那淳朴的民风,那温柔的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东北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火盆是东北民间的一种取暖工具,里面盛上“小灰”,端到火炕上,顿使满屋生暖。

从前,北方居民室内取暖多靠火炕,屋内的热度往往不易升高。有时就是把炕烧得滚热,也抵不住外边的风雪严寒,于是人们就发明了火盆。

火盆用泥或铁、铜制成,大小不一,有的还在盆边刻上吉祥花图。“小灰”是“豆棵”、“谷草”、“茬子”等植物燃烧后的灰烬。它们的质地坚硬,从炕洞或灶坑里铲出时一般只燃过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其热度仍很高,制成“小灰”能充分保持热度。

生火盆是这儿的居室结构决定的。关东的先民肃慎人多居山林,从事淘金、放排、狩猎、挖参等活动,山里的房舍多为“子”。据《关东地子考》载,这类房分为“里子”和“外子”。所谓的里子,山里人又叫“暖子”,是山里人长年居住的房屋。这样的房了一般要深入地下半米多,然后上起房架,室内起火炕,炕上置火盆。从事山村作业归来的人进屋后要立即脱下衣裤,放在炕上烘烤以去潮气。由于山里潮湿,无论春夏秋冬,炕头都让给“衣裳”,不把衣袋、鞋烤干烘热,第二天就上不了山,尤其是淘金、放排的行帮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八月十五月儿圆,家家户户要团圆。今年的中秋节,我过得与往年不一样,怎么回事?请听我细细说来。往年的中秋节,我们全家人吃一顿大餐,吃点月饼,赏会儿月就睡觉了。但今年的中秋节,妈妈早早就说要买阳澄湖的大闸蟹。我听了心里欣喜得不得了,早听说阳澄湖大闸蟹个大肥美。我特别想吃大闸蟹。心里想:这下可以美美地享受“螃蟹大宴”了。

经过妈妈一个小时的劳动。一大桌美味的饭菜端了上来。尤其是放在餐桌中间的三只大螃蟹,红红的外壳,金黄的蟹黄,看得我馋涎欲滴。咦,怎么只有三只螃蟹?我们家四个人,三只螃蟹怎么吃呀?

这时爸爸说:“我不吃,以前在部队吃腻了,让儿子和他姐姐吃吧。”

妈妈也笑着说:“我也不喜欢吃螃蟹,太腥了,让钊源和她姐姐吃吧。”

一听爸爸妈妈都不吃螃蟹,我和姐姐一人拿过一只大螃蟹,美美地吃了起来。螃蟹肉又鲜又嫩,真是太美味啦!我三下五去二,不一会儿,一只大螃蟹就进肚了。我抬头一看,盘子里只剩下一只螃蟹。想吃但又不好意思,再看看老姐正细细地品尝螃蟹呢。唉,忘了刚才自己也吃慢一点。还没尝出螃蟹味呢!这时,妈妈看出了我的矛盾。张口说道:“咱们家你最小,剩下的这只螃蟹你吃吧。”我一听,赶紧把那只大螃蟹放到自己碗里干掉了,心里美滋滋的。

吃完饭我就跑出去玩了,嗨够了回到家,在厨房的门口听见妈妈悄悄地对爸爸说:“今年万德隆超市的螃蟹太贵了,一只要30多块钱呢!我只买了三只……”我扭头一看,姐姐正在吃我吃过的螃蟹残渣呢!嘴里还不停地嘀咕:“臭弟弟,这么贵的螃蟹吃的太粗糙,钳子里蟹肉都没吃!”我一下子全明白了!

今年的中秋节,虽然我没看到月亮。但我感受到了全家人满满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秋感悟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明月盈我心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赏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深秋,天高云淡,收获浪漫的季节。路上的梧桐叶随风飘落飞舞,黄黄的,红红的,一叠叠的铺满一地,煞是好看;墙上的爬山虎却绿色喜人,郁郁葱葱;一丛丛路边的小草被微风吹的摇头晃脑,好不可爱!蔚蓝天空上,偶尔会发现一群群南归的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一”字形,一会儿排成“人”字形,秋的讯息就这样来了……夜色降临了,一轮明月高高的挂在天上,丝丝秋风拂过面颊是那么清凉。一地如银如霜如水的月色和时时响起的手机信息声告诉我,又是一个中秋了。白色的月光透过玻璃不紧不慢的飘洒进来,细细的笼罩着我的蜗居,笼罩着我。思绪如天马行空萦动,记忆象行水一般流落,心情展开笑脸,温馨一片片……想起我的父母,我的朋友、我的曾经过往,我爱的人们、爱我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开始在我心里交替出现,我想念着他们的音容笑貌,怀念发生的一切让我刻骨铭心的往事……纷嚣杂乱的生活,忙忙碌碌的工作,没完没了的事情,让我们的心情总是飘忽不定。中秋,给了我们一些难的的宁静,一些人情的思念,一些心灵的休憩、一些祝福的传递……让我们不再感觉孤单和冷漠!这个季节,我收获了亲情的抚慰,收获了友情的关怀,收获了懂我之人的深切爱意,收获了学习成绩的认可,收获了书香给我带来的快乐……我知足、我感谢、我开心……灿烂的一笑好吗?永远拂去深秋心灵深处的阴影,从此以后深秋的景色不再凄凉。

今夜,我轻轻地弹奏一曲,在这柔和的月色中,在这淡淡的思念里,把月光的清冷揉进了这悠扬的曲调中,好一个花好月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民风民俗作文春节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令人期盼的春节马上到,大家是不是很激动呢?因为春节好玩的有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味美、馅儿足、饱满的“耳朵”,那个味道可比肯德基、麦当劳好吃健康多,还是中国的传统食品。这个“耳朵”就是驰名中外的饺子,你猜出来吗?

还有孩子们最喜欢的放鞭炮,那“噼噼啪啪”的响声让我们感觉很开心。所以,放鞭炮也是必不可少的春节习俗。

过年玩的时候把“腰包”花扁,怎么办呢?不用担心,有压岁钱呢!相信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可是,有些家长要帮孩子保管,我觉得这样是不妥当的,压岁钱本来就是给孩子的,否则,孩子会被“岁”这个妖怪抓走。

春节还要贴春联,贴春联是为增加节日气氛。此外还要贴门神等等。但你们知道贴“福”的时候为什么要倒着贴吗?因为这个意思是福“到”。

现在春节又多一项活动,就是大名鼎鼎的春节联欢晚会。为看这项节目,常常要付出熬夜的代价。不过很值,因为春节联欢晚会可是非常精彩的。

嘻嘻,相信大家想起以前过春节的时候许多好玩的事吧,那就让我们共同期待今年的春节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民风民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泱泱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白族主要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也有自己十分好看的服饰,因为是“白”族,所以衣服是白色的,有几朵粉色的小花绣在白衣服上,显得格外漂亮;还有那头饰,头冠以风、花、雪、月为题。白族的语言跟我们截然不同,白族人称女士为“金花”,而男士则为“阿鹏哥。”

有一次,我去云南大理玩,导游带我们家一大伙到一家茶馆品茶。到了包厢,我看见两位白族阿姨正在泡茶,“第一杯是苦茶,是用土罐烘烤的绿茶泡制而成,味香苦。第二道是甜茶,是以红糖和牛奶制作的乳扇冲开水泡制而成,第三道茶是回味茶是用蜂蜜泡开水而成的,味道很甜。”一位阿姨说。另一位阿姨补充道:“这是三道茶,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说法。这三道茶也是我们白族待客的礼物,代表我们白族对客人的尊敬与热情。”

这就是白族,虽然他们人数不如汉族的多,但他们的热情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东北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东北风俗东北有许多风俗,比如东北的服饰等,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东北的大秧歌和饮食。正月里来是新春呀,青草芽儿往上升哎呦,天凭上日月你就人凭上心唉人凭上心唉,哪哈咿呀嘿伴随着欢快的歌曲,广播前面的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开始跳起来了。他们边唱歌边跳舞,又扭又唱,动作一致,就像一个人跳的一样,越跳越欢快,他们还拿着五彩的扇子,跳啊跳啊,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

每当这时,人们都聚过来观看。有的把小板凳拿出来,坐在那里看;有的坐在那儿唠起了家常;有的看得很兴奋,竟手舞足蹈起来;还有的在给他们打拍子。来来往往的人越来越多,小孩子们也上前凑热闹,戴着头具。有的是男孩子的模样,很帅气;有的是女孩子的模样,很可爱;还有的是老人的头像,很慈祥。他们七上八下地跳起来,很有趣。人越聚越多,仿佛这不是在扭秧歌,而是在开一场盛大的舞林大会。东北的扭秧歌让我印象深刻,当然,饮食也很好吃。

东北最出名的饮食莫过于酸菜了,每到冬天,家家都会腌酸菜,拿一个大缸把白菜放进去,等到了冬天,每家每户都有酸菜的香味。我热爱东北,更喜爱东北淳朴的民风民俗

[东北民风民俗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传统民俗作文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过两天就是端午节了,湘江上又要开始举行一年一度的划龙舟比赛了!大家都在家里包粽子、挂香包……今天,我和奶奶也要一起来包粽子。那么,就让我来和大家讲讲如何包粽子吧!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如下材料:洗干净的粽叶、泡好的糯米、腌制好的五花肉和绳子。接下来,开始包粽子了!可是我还不会包,需要奶奶教我包才行。奶奶轻轻地拍了拍我:“看好喽,我要开始了!”话音刚落,只见奶奶拿起一片新鲜的粽叶,用灵巧的手卷成了一个三角形。再夹进去一些糯米,用筷子插几下。紧接着放进去一块腌制好的五花肉。又放进去一些糯米,再用筷子插几下。最后用剩下的粽叶封顶,用绳子捆好。这样,一个完美的粽子就在奶奶手中诞生了。奶奶的速度简直比飞机的速度还快!奶奶这个“师傅”做完了,就可以让我这个“弟子”来大展身手了!我先拿起一片嫩绿的粽叶,然后按奶奶的步骤走。前面我比较顺利,可后面就遇到“拦路虎”了!我不会打结!我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里面的馅料一点一点的掉出来,自己却什么也做不了。就在这样的紧急时刻,奶奶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用绳子把粽子捆好。我非常惭愧,学了这么久还不会打结。奶奶好似看穿了我的心思,安慰我说:“别着急,技巧都是练出来的,你还要更加努力练习如何打结哟!”我努力地点了点头。决定好好练习如何打结。练习果然有效,我学会了打结,可以自己包好粽子了!经过我和奶奶的不懈努力,一个个完美的粽子终于在我们手里诞生了!我们的心里都美滋滋的,想到能吃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瞬间就像抹了蜜一样。

和奶奶一起包粽子的经历,不仅让我分担了长辈的一份辛苦,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技之长”都是练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别样的中秋作文6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爸爸妈妈,奶奶还有叔叔一起去给爷爷扫墓了。

早晨,妈妈和奶奶一起准备了一些食物,有大块儿的肉,鱼,水果,还有酒,我们简单吃了早饭,就出发了。爸爸开车,大概一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墓地。

到了墓地后,爸爸和叔叔首先把爷爷坟墓周围的草割得干干净净的,然后我把爷爷的遗像摆放在墓碑前,妈妈和奶奶把带来的食物摆放好,我们一家人就站在墓前,准备给爷爷行大礼。这时,奶奶慈祥地说:“孙子给爷爷倒一杯酒吧,你爷爷一定很高兴的。”我说:“好的。”回想起爷爷给我制作木头飞机玩具,带我去钓鱼,还给我买很多好吃的,爷爷看着我总是慈眉善目的,话语很少,总爱说一句话:“哎呀!我孙子最棒了。”往事一幕一幕浮现出来,我好想和爷爷拥抱啊!我向前迈了一步,恭恭敬敬地倒了一杯酒,然后,我们一家人一起给爷爷行了三个大礼。我想:看到我们都来了,爷爷一定会很高兴的。妈妈把我倒的酒洒在了爷爷的坟墓前面。最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爷爷的坟墓前,一边唠嗑一边吃着东西,好像爷爷就在我们的身边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我们收拾了一下东西,和爷爷告别,就回家了。

今天,我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中秋节,我真的很想念我的爷爷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满族民风民俗作文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56个民族,56朵花”。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都有不同的特色民居,特色饮食,这就应了一句话“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满族,就是这56朵花中艳丽的一朵,满族的服饰特别有特色,下面,我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 满族妇女不缠脚,所有鞋子绣有漂亮的花饰,鞋底中央垫有10公分高的木质鞋跟。满族妇女穿着这样的鞋走起路来,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姿和腰肢摇曳的步态。 旗袍是满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她们喜欢穿长及脚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

旗袍的特点是立领.右大襟.紧腰身.下摆开衩。古旗袍有琵琶襟.如意襟.斜襟.滚边或镶边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经改进,腰身宽松,袖口宽大,长度适中,便于行走。已成为中国妇女较通行的服装。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响,长度缩短,几近膝盖,袖口缩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长,两边高衩。四十年代缩短,出现短袖或无袖旗袍,外为流线型。继后,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和装袖式旗袍裙等。旗袍具有东方色彩,能充分显示依态雍容文雅,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典型民族服装。称誉世界。 妇女旗袍的装饰性比男性旗袍更强。领子、前襟和袖口都绣花装饰。镶嵌几道花纹或彩牙儿,俗称“画道儿”或“狗牙儿”。 满族妇女的服装十分漂亮,满族男子的服装也很不错。

历史上的满族男子多穿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带,或穿长袍外罩对襟马褂。 马褂是满族男子骑马时常穿一种褂子。马褂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 马褂后成为日常罩于袍子外面的服装。

高领对襟,四面开禊,长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可露出三、四寸,将袍袖卷于褂袖上面,即所谓大、小袖。 现在许多满族人所穿的对襟小棉袄,就是从马褂演变过来的。为了骑马方便,在长袍的外边套一种身长至脐,四面开禊的短褂,以御风寒。 满族的男子夏季头戴凉帽,冬季戴皮制马虎帽。他们的衣服喜欢用青.蓝.棕等色的棉.丝.绸.缎等各种质地的衣料制作,裤腿扎青色腿带,脚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制乌拉。顶上留辫子,剃去周围的头发。

满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是一朵艳丽的奇葩。它有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俗,不同的特色,需要我们去慢慢了解,慢慢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

全文共 3307 字

+ 加入清单

热情的哈尼族人无论是住房、节日、食品、服饰还是歌舞,都给人新颖、奇特的感觉。

勤劳简朴的哈尼族人,主要聚居在云南南部红河两岸哀牢山区的半山腰中,那一栋栋如蘑菇般的房子,就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居住的蘑菇屋。

蘑菇屋,顾名思义就是房屋样子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斜面。内部结构,通常由正房、前廊(相当于正房前厅)和耳房组成。

分二、三层的蘑菇房在建筑设计上别有风韵:前廊与正房前墙相接,耳房与正房两侧相连;前廊与耳房顶部均为坚实的泥土平台,它既可休憩纳凉又可晾晒收割的农作物;正房二层全部用泥土封实,然后在三四米高处再铺盖茅草顶。三层至屋顶的空间称“封火楼”。封火楼通常以木板间隔,用以贮藏粮食、瓜豆,供适龄儿女谈情说爱和住宿。最底层用来关牲畜,堆放农具。中层用木板隔成左、中、右三间,中间设一常年生火的方形火塘。客人来了,主人就围坐在火塘边,让你吸上一阵长长的水烟筒,饮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主人敞开嗓子,向你展示哈尼人质朴、嘹亮的歌声,祝愿宾客吉祥如意、情深谊长。

蘑菇房琳麋美观,独具一格。在我国民居文化中独树一帜。它与巍峨的山峰,迷人的云海,多姿的梯田,构成了一幅如梦般的哈尼山奇景。

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按照他们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相当于我们的大年初一)。新年当天,每个寨子要杀一头猪。猪无论大小,肉按户平均分配,哪怕心、肝、肺、肠、肚等数量有限,也要家家都分到。到了下午,各家各户用分得的猪肉和水祭献祖先。节日里家家团聚,还邀请附近其他民族的好友参加。他们终日欢声不断,特别是少不了唱起古老的民歌,讲述节日的来历和民族的历史,歌唱丰收的喜悦。

到了新年的后半期,每个寨子都要在寨中心摆上长长的酒宴,全村共饮同乐,庆祝象征他们团结和睦,吉祥幸福的传统节日。这种酒宴恰似一条长龙,故称“长龙宴”;因设在街心,人们又称之为“街心酒”。若是小寨,街心酒一个下午就可结束,若是大寨,则按户划分为三组,分三个下午举行,每组轮流做东道主。

按约定的日子,做东的各户人家,一大早就把方桌抬到清扫干净的街心,一张接一张地摆放好,许多张桌子连成100多米的长龙。午后,经一声招呼,做东的各户人家争先恐后地把拿手好菜和美酒摆上桌。哪家的酒菜越好,就越有体面,所以许多人家连自己平时都舍不得吃的美味佳肴都一一拿出。一眼望去,鱼雀、江鳅、鲤鱼、竹笋、木耳、蘑菇、大肥鸡……每桌20来碗,桌桌飘香,显示出哈尼人辛勤劳作的成果和传统的烹调技巧,展现出哈尼族最长最盛大宴席的风采。在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人们根据不同的年龄、兴趣与爱好自愿组合就座。这时锣鼓止息,锣鼓手端锣抬鼓逐桌接受人们敬酒献菜。接着,由一对姑娘代表众人向老奶奶们一一敬酒。妇女先开吃,随后男人们才举杯动筷。一连几个小时的街心酒宴,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当夜幕降临时,一堆堆熊熊篝火燃起,男女青年们随着锣鼓、三弦、竹笛的伴奏,翩翩起舞。

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那些情侣们则走向棕榈林、金竹丛中……

哈尼族和我们不一样他们一天两餐,以大米为主,玉米为辅,喜欢吃干饭、粑粑、米线、卷粉和豌豆凉粉,还喜欢将瘦肉剁细,与大米、姜末、八角、草果一起熬粥。他们爱吃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着与腌肉一起吃。他们还用紫糯米制成紫米饭、紫米粑、紫米粥、紫米粉、紫米作宝饭、紫米汽锅鸡、紫米甜酒煮鸡蛋、紫米药糖粥等。这些食物具有补血益气、暖脾止虚、健脑补肾、收宫强身的功效。

哈尼族也极爱吃肉,猪、牛、羊、鸡、鸭,一大块一大块的吃,一大碗一大碗喝酒,这,才是主人待客之礼,客从主意之道,大家欢聚一堂。村里有人家杀猪宰鸡或做了什么可口的食物,各户男女长者都被邀去共食,而且把肝脏等最鲜嫩可口的部分都给老人享用。

哈尼人又善于精打细算,常常把吃鲜剩余的猪肉、牛肉制成别具风味的火熏腊肉和干巴,常年储备以待客。将肉切成条状,撒上花椒面、盐、八角粉等香料,一晚后,便悬挂于火塘之上,任其烟火熏烤,半月或一月后,腊肉和干巴都变成了紫红色,香喷喷又略含鲜味,取下装进一只特制的大蔑笼中,悬挂屋梁上,则一年四季都可备吃了。火熏腊肉和干巴是哈尼族的名贵佳肴呢!

妇女的服饰独具特色。妇女头戴白布缝制的尖顶软帽,后面一截燕尾边沿绣有精美的花纹;上着靛青色对襟短袖宽口土布衣,无领无扣,用10余厘米宽的五彩腰带围腰;下穿紧身超短裤,视短裤紧勒至现出臀部原形为美,短裤以下全部裸露。直至不久前,不管夏日寒冬,她们都凭此打扮下田耕作、上山砍柴。被称作“拉八”的短裤,深为少女喜爱。她们自裁自缝,穿时裤口紧贴大腿一层层向臀部上卷并向内别,最后短裤绉褶成了七道的倒“八”字形。

哈尼族人民热爱生活,妇女服饰绚丽多彩,斑斓夺目,衣料以黑色、蓝色为主,个个妇女都会刺绣挑花,衣襟、袖口、裤边都要用各色彩线绣上种种图案,飞针走线,技艺精湛,色调对比强烈,并用银链、银币、银泡作为胸饰和腰饰,头上戴的是用红、黄、蓝、白各色毛线扎就的花冠,缀以各种式样的银质头饰和彩珠,喜庆节日穿在身上,满身华丽,美不胜收,形成一道特有的民族风景线。男人的衣服相对来说要简单得多,而且大多数已经汉化。

到了年节喜庆之日,姑娘们就“多衣”了:七件外衣、七件衬衣、一件内衣。同时,手戴银手镯,胸前挂一对银链,腰的两侧挂银片和银泡泡,走起路来叮当作响,显得多姿健美。

哈尼族是一个与音乐歌舞为伴的民族,哈尼族小伙子爱好弹三弦和四弦,姑娘们喜欢吹“巴乌”和“响蔑”。 “巴乌”用细竹管制成,形状象笛,音调幽雅深沉,适于抒发感情。“响蔑”是一种竹片制的吹弹乐器,声音细腻柔和,如同窃窃私语,最适于表达初恋少女的微妙心情。民间流传的哈尼民歌种类很多,有“哈巴”(叙事歌)、“阿茨”(山歌)、“然咕差”(儿歌)、“阿尼托”(摇儿歌)、“然米比”(婚礼歌)、“迷煞维”(丧事歌)和“莫丕差”(祭祀歌)等。“哈巴”是一种古老的叙事歌,主要流行在红河一带,多由专门请来的歌手或老人在年节喜庆或祭祀仪式等场合演唱,内容有开天辟地、民族迁徙、生产生活、宗教信仰等方面。哈巴常以“萨拉衣”开头,由一人主唱、听众在每段结束发出“萨———萨”的喝彩声;它的曲调庄重严肃,低缓悠扬,音乐与语言结合密切,有说唱的特点。

哈尼地区存在大量的、在山间田野即兴演唱的民歌,称作“阿茨”、“阿其”或“阿勒儿”等。这种歌常以歌唱爱情、歌唱劳动或生活所感为主要内容,曲调嘹亮舒展,旋律优美动人。由于演唱方式和场合的不同,阿茨又有大声唱和小声唱之分:大声唱的多属于山间放歌形式,一般曲调高亢明亮,情绪饱满而欢快;小声唱的多为低声浅唱的情歌,常用假嗓演唱。勐海等地也有一种称作“呆航车”的情歌,是指夜间青年男女在专门社交娱乐场地歌舞择偶时唱的一种歌曲,有的也可以载歌载舞,非常欢愉、活泼。

白鹇舞是哈尼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流传在云南省元阳县、元江县等哈尼族地区。因模拟白鹇鸟的生活、姿态、动作起舞,故名白鹇舞。舞蹈时,手执双扇,故民间也叫扇子舞。

白鹇舞恬静优美。在稳重的鼓声伴奏下,在均匀颤动的韵律中,表现白鹇在林中窥看、漫步寻食、溪边饮水、嬉戏玩翅、亮翅飞翔等内容。舞蹈语汇丰富、动作优美,在单腿重心上的空中舞姿和动作较多,有一定的技巧性,是哈尼族舞蹈中比较成熟和完整的一种表演性舞蹈。

由于气候等自然的关系,元阳县等哈尼族地区,白鹇鸟较多,它们会成群地飞到林中空地或溪水边,嬉戏、喝水、起舞,会变换简单的动作和图形。相传很久以前,一只美丽的白鹇鸟在树上栖息时,一位贫病交加的老人倒在大树下,于是它来回飞翔找寻,用咀含来珍贵的药草给老人吃,老人得救了,白鹇鸟才展翅飞向远方。为了感激和怀念善良的白鹇鸟,老人用芭蕉叶摹仿白鹇的翅膀跳起了舞蹈。至今元江县一带还在沿用芭蕉叶或棕叶做的扇子起舞。哈尼族人民认为白鹇善良、聪敏,视白鹇为善良吉祥的象征,对它怀有崇敬之情,白鹇舞寄托了哈尼族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夜幕降临了,哈尼寨却歌声不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欢度中秋600字话题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中秋节,我早早地起了床开始想今天会怎么样呢?月亮圆不圆啊?晚上会不会下雨?月亮会出来吗等等。

起床之后,为了快一点点看到晚上的圆月亮,我今天一整天做事都没有心思,就想着月亮,干什么都心不在焉的,就好像没有睡醒一样,比如吃早饭的时候,我一会儿就想到月亮上面去了,就不知不觉地停了下来,垃圾都扔到垃圾桶外面去了,写作业的时候,写着写着,笔有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妈妈见状,便让我上网搜查一下关于中秋节的资料,让我了解什么是中秋节,中秋节要干什么,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下面是我查到的资料: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佳节。在此夜,人们会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查好之后,我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外面,看到基本上所有人都在准备过中秋,有的人买来了月饼,正在品尝呢,有的人家已经挂上了灯笼,像我一样,期盼着晚上的月亮……

就这样,我盼到了期望已久的夜晚,月亮也探出了她圆圆的身子来迎接我们。我跑了出来,看到许多人都在赏月,有的人手拿着月饼,一边看月亮一边吃得正欢呢,有的人一边看月亮一边想月亮像什么……旁边的树上都挂满了灯笼,再加上五彩缤纷的灯光,把小区照得一片明亮通透。我拿出了小板凳,坐到了外头,一边吃着大月饼,一边欣赏着月亮,大人们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还真不假,今天的月亮比平时圆了许多,上面好像还有嫦娥在翩翩起舞、吴刚在辛勤伐桂……这也不枉费我被蚊子咬了十多个包来赏月了。再看看旁边的人,他们也被叮了许多包,正在那儿挠上挠下,但脸上并没有露出难受的表情。

时间飞快,一下子几个小时过去了。我看够了月亮,也想要回去睡觉了。可是,天上的月亮还把自己的光照在大地上,她似乎正看着我:“别走,再陪一赔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苗族民风民俗_500字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小姑娘。苗族这个字眼,相信大家都非常陌生。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我苗族,了解我们苗族的民风民俗吧。

苗族大约有740多万人口,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广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带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在山岭之中,给人一种祥和的气氛。

苗族人还认为世上有鬼神,他们认为鬼有两个种类,一种为善鬼,也就是神,会给人带来幸福、好运。而另一种则是恶鬼,他们认为,死去的人或动物的怨恨化做的恶鬼,会带来霉气、厄运、灾祸。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认为盘瓠(一种神犬)或枫树枫木为他们的始祖,把它们当作祖先来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认为万物有灵,崇拜自然。他们拥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种原始宗教形式,苗族传统社会则迷信鬼神和巫术。苗族人对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认为是灵性的体现,如果遇到,就会对其顶礼参拜。他们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极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们的饮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为主食,油炸食品则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里面包着鲜肉或酸菜,味道极为鲜美。苗族人还爱吃酸、辣味的食物,他们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汤、辣椒骨、苗乡龟凤汤、绵菜粑、虫茶、万花茶、捣鱼、酸汤鱼等。

介绍完饮食,就要介绍服饰了。在我们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爱戴银饰。银饰的种类也很多:有银花冠、银牛角、银花带、小银花坠……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苗族,我们的民风民俗是独具一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秋日记500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我非常快乐。一大早就听见爸爸对妈妈说“中秋节快乐!”。妈妈笑了,我似乎第一次看见妈妈这么开心地笑。

吃早饭了,早餐很丰盛,可我怎么也吃不下,迫不及待地想去天鹅湖赏月。因为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最亮的。

终于到了晚上,爸爸、妈妈和我开车来到天鹅湖畔。湖畔周围不断响起一阵阵优美的音乐,桔黄色的灯光像是一条长龙环绕在天鹅湖周围,湖面上吹来阵阵凉爽的风。

突然,湖畔所有的灯光都灭了,大家都以为停电了。就在这时,忽然湖面上亮起了一道道彩色的灯光,黄色、紫色、红色、蓝色、绿色……魔术般地变换着颜色,灯光渐渐由短变长,在空中交织在

一起,仿佛变成了一个个空中金字塔。“五光十色”、“五彩斑斓”、“五彩缤纷”,这些词顿时从我的口中脱颖而出。

过了好一阵子,灯灭了,一轮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像一个银盘高高挂在空中。低头看,水中也有个圆圆的月亮。一阵风吹来,月亮变成了好多个,好像是笑开了花。这时,天空中亮起了一盏盏红灯笼

,慢慢在天空飞行。我惊喜地叫起来,“妈妈,快看,UFO!”。妈妈笑着说,“哦,那是神奇的孔明灯”。

啊!天鹅湖的中秋月色真美呀!我想,要是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全国的小朋友都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看到这景象该多好啊!这不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画面吗?

今天,这个中秋节可真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描写民风民俗的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各具特色的节日习俗,就拿藏族来说。藏族的民风民俗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吸引着我们。

藏族最具特色的节日是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 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的意思,因此又叫“酸奶节”。虽然酸奶我们都吃过,但藏族人民却还是把这个加入了民俗的行列中。

“雪顿节”是藏族人民最快乐的一个日子,在这天人们都在吃酸奶,还在一起比赛呢。瞧,这摆放酸奶的桌子一眼望不到头,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桌子前,每个人都有三十个碗,碗里盛满了酸奶,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喝完这么多酸奶。来参赛的人有老人、中年人、青年人、小孩,各色各样的人都有。人们来参加比赛并不是为了吃的,而是为了使场景更热闹点,让别人更开心一点。

藏族的民风民俗有吃有喝有玩,真是有趣极了。

[描写民风民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中华民俗文化读后感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想到中国,我心中敬佩之情就油然而生。什么尊老爱幼,什么执著追求,都是我们中华儿女的代名词。风流人物、九州风景、民间故事、艺术符号、八方习俗、文学瑰宝。都反映了我国的传统与改革。我沉浸在这一则则故事里,犹如置身于广大的海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记载了许许多多,有神话、有历史、有艺术、有瑰宝。其间我最喜爱那美轮美奂的民间故事。那牛郎不顾那汹涌奔流的银河,同儿女拿起粪瓢去舀那天河的水。皇天不负苦心人,他们那坚强而执着的爱情,感动了皇母娘娘,终于允许他们相见一次。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把爱情去掉一个字,那就是爱。是啊,这就是纯真而坚韧的爱啊!梁山伯与祝英台到死都要相见,在坟墓里化作一对鸳鸯鸟,飞到高高的树上去了。那扯下的裙角,化作蝴蝶,也化作心里沉淀的爱意了。

如此美丽的爱情,如此纯真的爱,也值得我为之感动。但还是文学瑰宝更对我的胃口。我同书本一起探讨谁才是《三国演义》的“一号人物”。《三国演义》我看过,但不过草草翻了一下而已,根本不记得什么“计”。这个故事里却贬低诸葛亮,抬高反派曹操的身价。其实也不算是贬低抬高,事实证明就是这样。诸葛亮表面谦虚内心却十分狂傲,不但编造歌谣搞当地个人崇拜,还广告扬名,即使属下是个能人。反而曹操却真实得多,他是一个生来就有领袖能力的人,也是个浪漫主义者,他干的那些坏事,也多半是“不得不”的。我们很多人都认为周瑜气量小,心胸狭窄,恨不得杀死处处都胜过他的诸葛亮,就是教科书也是这样说。其实并非如此。杀诸葛亮是为了护国家的安全,是替大众着想。这样一分析,我想你也改变了传统的看法吧。

九州风景也是美丽的很。天空灰蒙蒙的一片,连火红的果实也沾染上了一丝素白,草尖上几滴雾气凝成的水珠,映出远处朦胧的山峰。走在这样的雾里,连衣服都会湿淋淋的。这样轻幽淡雅的风景,无不显露出中华秀丽的自然风光。

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是令人兴奋难以忘怀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