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承朱子文化书信【优秀20篇】

浏览

3846

作文

439

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84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道德传统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之中。如何在传统美德教育中传承中华经典文化,是摆在当前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通过实践和思考,对在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深远意义

1.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经典文化的传承

中华民族的祖先曾追求这样一种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今天,人类正处在社会极具大变动的时代,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

事实证明,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信仰的民族,才是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民族,才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民族!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宝贵思想。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所有这些,对家庭、对国家和社会都起到了巨大的维系和调节作用。我们希望,通过对学生的国学教育,使他们可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质,寻找中华文化的根基,重塑自己的精神世界,崇高其信仰,端正其品行,伟大其理想,丰富其人生。以智慧和力量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承继先贤,泽被后世,让我们的子孙能生活在一个更加和平安定和繁荣昌盛的世界里。

2.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需要经典文化的洗礼

毋庸讳言,在现代化进程中,伴随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出现了很多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方面的问题,有人称之为信仰危机、信任危机、道德危机、生态危机。腐败孳生蔓延、贫富两极分化、生态环境恶化、社会诚信缺失、犯罪率上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遭受挑战和破坏等等,这些发展中的问题使人们享受物质生活日益现代化的实惠的同时,也承担着精神上的煎熬。

而儒家学说其思想核心是仁、德。孔子说:“仁者爱人”,强调对人要有仁爱之心。作为道德规范的“仁”,要求人们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相亲相爱的和谐人际关系。孔子又说:“为政以德”,要求施行德政。施行德政,首先要求为政者自身有德,追求道德的完美。“吾日三省吾身”、“慎独”等,就是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

近年来,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金钱至上、诚信缺失等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特别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以及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这些都越来越重要。传承经典文化,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凝聚力。

3.民族团结的协调发展需要经典文化的促进

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现在生活在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种社会制度之下,但对以儒学为中心的传统文化的尊崇是一致的。大力推行和弘扬儒学就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华人联系起来,团结起来,抛开政治信仰的分歧,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繁荣出力尽智。

二、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中华美德的价值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可见,让我们的孩子从小接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丰富洗练的民族语言,领悟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感受灵活机敏的处世哲学,陶冶高尚宽广的道德情操,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而许多灿烂的文化遗产则是历练人生的宝贵精神财富。

如音韵和谐,言简意深的《弟子规》《三字经》《朱子家训》等,叙事、融情、传道、明理,在声情并茂的诵读中,学生自然体验到生命的意义,做人的道理,生活的真谛,处世的原则,懂得了什么叫仁爱、孝道、礼仪、诚信、奉献、尽责、利民、报国……经典凝练的中华成语汇聚了古人的智慧,阐明了千古良训。或针砭实事,或促学启智,或敦品励行……

总之,在历代经典名作的诵读之中,既是文学的积淀,又是心灵的洗礼;既是章法的感悟,又是人性的完善;既是意境的感受,又是精神的传承;既是气节的体悟,又是意志的磨练;既是壮行的激励,又是理想的源泉!

三、小学教育中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途径

1.科研引领

将儿童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教育科研课题来抓,旨在提高全体教师的责任意识,从教育科研的高度使经典诵读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案、有行动、有检查、有反思、有提升,真正落到实处。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提升,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提升到理论层面来认识。使经典诵读,美德熏陶与教学科研课题、德育科研课题有机结合,以课题促教研,以教研促发展,从而实现博学启智,立德树人的愿景。

2.学科渗透

语文学科是经典诵读工程的主要载体,通过传统名篇的学习,诵读课的开设等,最终实现以语文学科为龙头,其他学科适时渗透,有机整合的原则,形成全校师生的大教育观,从而实现“传承经典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目标。

3.校本研发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将《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分学段纳入各年级诵读计划,并整合相关资源,开展主题单元性资源整合,从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4.环境熏陶

所谓环境熏陶包括软环境:学科教育的渗透、学习氛围的营造;硬环境:校园文化布置等。在这两方面为学生创造一种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经典诵读的魅力与价值。

5.活动凸显

通过诗词擂台赛、励志故事宣讲、读书汇报会、每日名言、主题班队会、历史名人故居参观等活动,强化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家庭、社会的交流。

6.家校相通

使经典诵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自觉行为,实现学校学习和家庭学习的有机整合。

7.学用结合

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心系国家,情牵社会,学习致用。如开展讨论:《论语》与人生、“朱子处世”与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谈古论今说诚信等。再如让学生走入社区,开展“国学小博士”、国学小讲堂等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体验到了经典诵读的价值。此外,还可以通过生活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现实生活和传统美德、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提升全体学生的公民意识,道德意识,从而树立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凝聚全民族的意志和力量,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传承优秀文化争做美德少年_900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们朗诵着伟人们写下的一篇篇壮丽美好的诗文,不得不让我们由衷的赞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当我们在朗诵《三字经》时中华美德传承就在我们心中发了芽,生了根。

孔融四岁就知道尊重长辈,孝敬长辈,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好榜样,更何况我们比孔融要大很多,更应该向孔融学习,以他为荣、以他为榜样,做一个更好、更出色的少年

周恩来总理在12岁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不仅如此,他还为祖国做出了伟大的奉献,创造出了不朽的业绩,美国总统尼克松称赞周恩来:他的敏捷机智大大超过了我所知道的其他任何一位世界领袖。中国如果没有毛泽东就不会燃起革命之火;如果没有周恩来,就会烧成灰烬。周恩来总理成为了世界的楷模,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成为了祖国的骄傲。

在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活雷锋”他们成为了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榜样,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正是风华年貌之时,我们处处以他们为榜样,以他们为骄傲,就没有想过让他们以我们为骄傲,以我们为自豪,成为他们心中的榜样吗?是的,我曾经幻想过,我就是新时代的楷模,成为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那是多么光荣,多么自豪呀!

只有做到真正的美德,我们才能得到老师更多的信任,同学更多的拥护,父母更多的支持,长辈更多的喜爱,让祖国更多的美德得到更多的传承。

同学们,当我们对老师、客人、长辈说一句小小问候的话,向贫困同学献出一份爱心,向自己的父母、长辈表达一点孝心,那不都是在传承祖国的优良传统吗?

今天,我们是一颗小小的幼苗,正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明天,我们将是一根根的栋梁,撑起了祖国的一片蓝天,使他更加的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做一个优秀的美德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化是古圣先王的智慧,是经千万年考验积累的文化宝藏,是国魂。其中《弟子规》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修身养性、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行孝向善,是爱国表现。

“孝有三:小孝用力,中孝用劳,大孝不匮。”卷七《礼记》,意思是,孝道有三种层次:小孝用体力,中孝用功绩,大孝能永恒保持孝心。古有“孝感动天”“恣蚊饱血”等24孝故事。今有“感动中国人物”许多行孝向善人和事例,打动我们幼小的心灵。

董雪英是安徽省“十大孝星”之一。她是我们淮北市烈山区宋疃镇董楼村人。21岁嫁到雷山村成为朱家媳妇,照顾公婆,十年如一日。每天端吃端喝,大小便都要帮助。每年冬天怕老人冻着将老人的腿和脚抱在怀里。每天给老人洗脸洗脚。她用体力行孝的事例教育了当地不孝之子改过自新。她传承着中华行孝向善文化,践行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这种中华民族行孝向善之美德值得我们传承发扬。

我家祖孙三代同堂,妈妈王凤珍就是行孝向善的平凡人物。为儿女健康成长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儿女做榜样。一方面照顾着爷爷奶奶的身体,另一方面关心我们的学习,时时勉励我们勤奋学习,经常用“凿壁偷光”“闻鸡起舞”和毛泽东刻苦学习的故事教育我们。有时陪读到深夜,成绩不好给以勉励,给以自信,从不打骂。我们可心疼长辈了。冬天我经常给爷爷奶奶晒被子,刷便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之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孟子的教导。感悟经典,行孝不能等,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家庭才能温馨、和睦、和美。行孝向善,安邦兴国,家和万事兴。

我参加过青龙小学“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给3至6年级的同学讲《24孝经典故事》。全身心受到中华民族孝悌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地懂得崇孝向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凝聚强大的传统文化力量。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心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弘扬朱子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书信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以来,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以纪念朱子诞辰885周年为契机,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积极打造“武夷书院讲坛”“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品牌,努力推动朱子文化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在普及朱子理学思想、弘扬书院文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质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在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平市、武夷山市会同国家级和福建省朱子文化研究机构,每年举办六场“武夷书院讲坛”活动,已邀请陈来、朱杰人、朱高正、李存山、张建光、吴邦才等知名学者主讲,“朱子文化的时代价值”“朱子家训的由来及实践运用”“朱子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朱子文化漫谈”等主题演讲,对朱子文化的宏观议题进行学理分析和实践解读,初步建立了常态化普及朱子文化的高层次平台。《光明日报》整版刊发陈来教授演讲内容,《福建日报》先后用两个专版刊发第一讲、第二讲的精彩内容,海内外媒体报道武夷书院讲坛活动消息,各大网站竞相转载。同时,为了推动朱子理学向基层延伸,武夷山市启动“武夷书院·讲理堂”活动,设置机关、行业、企业、学校、村镇、社区等六类讲理堂,分门别类安排课程,“朱子文化遗产保护”“朱子文化与文明旅游”等辅导报告,深入浅出地普及了朱子文化的思想精髓,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广泛共鸣,有力推动朱子文化的宣传普及落实、落细、落小。截至目前,“武夷书院讲坛”已举办五讲,“武夷书院·讲理堂”已在6个基层试点单位全部启动。

在培育朱子品牌、传扬书院文化的过程中,武夷山市既坚持高起点的国学传承,又注重基层的素质提升;既坚持公益传播和资源整合,又注重社会运作和实体建设,极大地发挥了武夷山朱子理学摇篮的优势,加强了书院文化的挖掘整理,潜移默化地在基层群众中普及朱子文化。与此同时,武夷山市还将整合朱子文化资源优势提上日程,合作打造国学传播与教育阵地。9月10日,武夷山市政府与武夷学院共同签订了《共建朱子学院、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的框架协议》,将以重新修复的屏山书院为依托,充分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以朱子文化品牌建设为核心,开展面向基层群众的国学教育和面向游客的旅游研修项目,推动朱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传承传统文化600字作文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人几千年以来都是以孝为先。弟子规上也说过:“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快;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褥。

闵子骞是周朝时期的人。幼时丧母,父娶某姓女为继室。闵子骞素性讲孝,对待继母像生母一样孝顺。后来继母接连生了两个儿子,于是对闵子骞开始憎恶起来。总是在丈夫面前说子骞的坏话,挑拔子骞与父亲的关系。

冬天到了,天气十分寒冷。后娘为两个亲生儿子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十分暖和的棉花;而给子骞做的棉衣,内面铺的是一点也不暖和的芦花。芦花是水中生长的芦草,到处飞扬的那个轻飘飘的花,哪里能御寒呢?所以,子骞穿着觉得冷得很,好像没有穿衣一样。而这位后母反而向丈夫说:“子骞不是冷,他穿的棉衣也是厚厚的。是太骄养了,故意称冷。”

一天,父亲要外出,子骞为父亲驾驶车马,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来,子骞冷得得战票不已,手冻得拿不稳马的缰绳,将缰绳掉到了地上,马将车子差点儿拉下了悬崖。父亲大怒,气得扬起马鞭,将子骞猛打。子骞的棉衣被打破了,内面的芦花飞了出来。父亲这才明白了一切。立即回家责骂后妻,要将狠毒的女人赶出家门,将这个心恶女人休掉。后妻像木头一样,呆呆地立着,羞愧得无话可说。子骞跪在父亲面前,哭着劝父亲说:“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请不要赶走母亲。”

好一句“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这句话不知让多少人所为之动容,就是闵子骞的继母也被感动后悔不已,从此待闵子骞如亲子,这就是孝行的感化和伟大所在。

社会主义在发展,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该在发展,尊老爱幼不是我们的口头禅,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承汉字文化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情感的爆发,或横,或竖,或撇,或捺。那是心灵的乐曲,或轻,或柔,或美,或重。那是诗意的展现,或冷,或暖,或醉,或醒。一切都来源于它——汉字

“呯呯嘭嘭“这是敲打键盘的声音,”悉悉唰唰“这是有手写字的声音。当这两种声音碰撞在一起,你是否会深发感触——那一个个有着生命的方块字还会继续传承下去吗?它们会不会被电脑上那些死气沉沉的”新同胞“所替代呃?是啊!在这个信息时代,哪里还有这些小生命的地位呢?

可是,你是否想到:当你沉醉在唐诗宋词中时,你可知它是怎样传承下来的。当你欣赏着某位书法大师的作品时,你可曾想过是谁的功劳让你看见这美的享受。当你听着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点头称赞时,你是否体会到这心的滋养。就是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方块字,让你体会到诗的意境,眼的美丽和耳的重要。它忽而气势磅礴宛如高山,忽而轻柔平静宛若流水,却又忽迷茫神秘好似星辰,一撇一捺,一音一律,一意一景,无不透露着生活的灵动,汉字的刚劲以及中华民族的魅力。

作家之所以可以写出好文章,那是因为汉字的多层含义。音乐之所以可以打动人心,那是因为汉字优美的声韵。诗歌之所以可以催人泪下,那是因为汉字的柔美情趣。一笔一划之间,互相辅助,互相衬托,那是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体现。汉字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每一个笔划中都蕴含着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心血,每一个音节中都体现着我们国家的雄健和骨气。所以让我们离开手中键盘,拿起手中的笔,让我们为能写出汉字这样美好又神圣的东西而骄傲吧!

如果在你面对一个个英语字母时,你会想起汉字那一张张充满生机的脸。如果在你听到躁音时,你会渴望朗读一篇优美的文章。那么恭喜你,你已经体会了汉字的美丽,你已经感悟到了汉字的深层意义。从今往后,让我们用汉字来体会高山巍峨,用音节来体会人民的大方,用笔划来体会国家的繁荣富强!

看,看横,那竖,那撇,那捺!听,那轻,那柔,那美,那重!悟,那冷,那暖,那醉,那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美德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在历史的进程中,我们人类创造了日益发达的高度文明,华夏民族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这历史的一页中,给人类史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21世纪,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文明的受益者,我们有责任将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发扬光大,让文明之光照耀每一个人。

司马光曾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中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有魂系中华,尽己报国的钱学森,有自强不息,为国争光的李娜,有儒雅机智,爱国真诚的优秀政治家周恩来,有位高未敢忘尽孝的邓小x,有刻苦学习的邓亚萍,有诚信老爹吴乃宜,有勤俭节约,俭以养德的胡锦x……这之中,胡锦x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

胡锦x在甘肃地震灾区视察时,一碗米饭,一碗清汤,这就是他的午餐。总书记用餐的账篷就是战士们的食堂,战士们吃的菜比总书记自己吃的还丰盛,即使这样,总书记还说:“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

看到这段文字,我的眼睛湿润了,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胡锦x,他可是我们国家的总书记啊,可他吃的菜却比战士的还要差,一个地位如此显赫的人,尚能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更何况我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的优良作风,在胡锦x总书记身上,这一作风得到了充分体现。和他比起来,我真感到惭愧,感到无地自容啊。

试想我自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的是大鱼大肉山珍海味,穿的是阿迪耐克,名牌服装,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可我们还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抱怨这个抱怨那个,搞得爸爸妈妈左右为难,束手无策。什么时候我们能在爸妈回来之时,帮爸爸妈妈沏上一杯热茶,送上一双拖鞋,替爸爸妈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呢?

在我们的周围更不泛铺张浪费的例子,水笼头“哗啦啦”在流着水,可用水人却不知去向;电视机长时间地开着,可房间里却空无一人;饭店餐馆里还剩着满桌的美味佳肴,可用餐人却早已走远……孰不知这样做的害处勤俭节约不能停留在口中,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中,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五千年的文明美德千万不能在我们手里毁于一旦呀!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美德,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传承文明,践行美德,这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相信,只要我们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必将能让祖国的文明之光发扬光大,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让中华文明之花盛开得更加鲜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传承轩辕文化

全文共 10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作为华夏儿女,无时无刻不为着我们身在这个美丽的国度里自豪,我们为历史自豪、为根源自豪,总之,我们自豪于——我们国家有着丰厚的传统美德。

我国的传统美德很多,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会想起各种美德:在个人生活中,我们会想到自立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助人为乐及勤劳节俭等优良传统;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会不由得想起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及友爱兄弟姐妹等;而在学校生活中,我们会联想到热爱集体、尊敬老师、友爱同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美德可以用取之不尽、用之不完来形容。

看看我们写的汉字,品品我们作的作文;怀怀历史的悠久,观观世界的潮流;无论是成就,还是进步,对社会贡献最大的莫过于老师了,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呢?

既然人类社会的文化能够一代代地积累和传播、继承和发扬,教师的工作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教师,人类的文化就难以延续和发展,整个社会就难以进步。

老师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为了把我们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辛勤工作、诲人不倦、默默耕耘,像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包括我国传统美德,也都源于教师,所以,尊敬老师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一点。近代,我们的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爷爷在97年访问美国费城时,一下飞机就来到市中心的一栋普通公寓大楼,探望他在大学时代的老师,现年95岁的顾老师。江爷爷走进客厅,顾老看见了,要自己站起来。江主席连忙迎过去,说:“不要站起来,不要站起来。”他握着顾老的手,以学生的身份首先问候老师的健康。顾老说:“很高兴见到你。”江主席说:“我早就该来看您了。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次有机会来看望老师,心情很不平静。”原定20分钟的会见,延长了40分钟,师生两人的交谈意忧未尽。由此事例,我们要学习江爷爷的敬师美德和情怀,我们要尊敬老师。

我们该怎样尊敬老师呢?首先,我们要尊重老师的劳动。教学是一种艰辛细致的脑力劳动,老师对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老师的劳动应当受到我们的尊重。我们尊重老师的劳动,如;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等。

其次,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教诲。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该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严格履行老师提出的要求。

我们对老师还要有礼貌。不论在校内还是在校外,都要热情地打招呼、问好;与老师谈话,要注意听;总之,为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应该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它们发扬光大,让世界为中国自豪!

更多五年级优秀征文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文化如树传承如根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悠悠,如同一江奔腾的流水,上下五千年的沉淀铸就了中华文明这一历史瑰宝,可谓巧夺天工。中华文化在一代代人之间传承与发展,从口口相传,到书信载录,再到数据储存,其中不变的是那中华传承的责任。

传承,一传一承,我们既是传者,亦是承者,承古人之智,传后世以才。看似简单二字,实则包含许多,有责任,也有使命。

我们生而是中国人,这份责任与使命也是生而具备的。传承有多重要?如同之根,河之源,它承载的是国家之基,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以何源远流长五千年?靠的便是传承。有了传承,中华之魂将永不熄灭。

著名作家王蒙曾说过:“由于有所共鸣与传承,人类才不至于过分地迷失和绕圈子走老路,由于有所区别,人类才会有发展。”正是古人之积累,排除那些不可能,才有确定的如今。那传承有如航行中的罗盘,为我们指引方向;如挥洒于黑暗中的辉光,为我们照亮前方。

但诚然古人的智慧不可小觑,我们却仍要立足当下。古人不知今人事。正如干春松在《文化传承与中国的未来》一书中提到:“今人与前人的典籍之间存在着文化上的传承关系,但这种关系毕竟是‘流’的关系,而不是‘源’的关系。”那么,今人思想之“源”在何处?那便是当今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真理源于实践。传承下来的瑰宝也须结合当代才能焕发出新的光彩。传承了两千多年的儒家学派,由孔子创立,孟子发展,再到董仲舒结合百家,使其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再到后来的程朱理学、陆王心学,儒学随着时代的变迁有着不同的变化。也正是因为传承中富有变化,它才能长存于世。不迷信古人,相信今人的创造力,不妄自菲薄,这才是传承中华文化应有的态度。

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以至于我们不能如数列举那些需要且值得传承的。滚滚历史长河,有着太多宝藏隐匿于其中。那“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无私,甚至一门绣花手艺、一种戏剧、一本古籍等,有着太多历史文化的精粹。我们要做的,便是怀着谦逊的态度,去挖掘、传承那些有价值的文化。

文化进无止境。人人都是文化这座大山的一沙一石。只要人人担起那份责任,我们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即便微小,也足以构成中华文化的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弘扬朱子文化思想书信

全文共 1897 字

+ 加入清单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朱熹,(1130.9.15~1200.3.9)史称“朱子”,南宋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理学思想集大成者。朱熹毕生致力著术立说,建院修舍,遍注群经,集理学大成。他将宋代以前的儒家学术臻于完善和系统,形成新儒学的理论体系,成为继孔子之后弘扬儒学最杰出的大师,朱子理学成为元明清三代思想的主流。

朱熹出生福建尤溪,终老建阳,创办考亭书院,形成考亭学派,修复白鹿洞书院,讲学长沙岳麓书院,居住武夷山授业五十余载。武夷山风景秀丽,与朱子文化融为一体,相映成辉,成为国内首批非物质与文化遗产名胜区。(全国双世遗四处:泰山、黄山、峨眉乐山、武夷山)。公元1712年,康熙皇帝诏升朱子于孔庙大成殿,位列十哲之次,并撰联“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一定之归”。

一代大师钱穆盛赞:“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朱杰人教授对朱熹评价:他不仅是个大学问家,用学富五车根本不足以概况朱熹的博学,他更是我国历史上最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哲学化和通俗化的导师。

2010年10月19日,纪念朱熹诞辰880周年举行,“中华朱子文化研究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正式成立,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纪念朱熹诞辰邮票首发式也在福建武夷山和尤溪同时举行。如今,研究和传播朱子文化的机构遍及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武夷山朱子文化节已经成为闽北乃至福建文化的特色逐渐影响全球。1999年,朱熹被联合国选定为,近年来为世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50位千禧人物之一。朱子文化不仅是福建的,中国的,朱子的思想更是世界的,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朱子学思想在元明清被提到儒学的正宗地位,对以后八百多年的中国政治生活、文化结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乃至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虽然各地政府与世界朱氏联合会都在不断的推广和支持朱子文化事业的发展,各地朱子文化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但是目前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大力提升,让朱子文化真正成为世界品牌还有相当的差距。

一、正确认识和传播朱子思想文化,是传播朱子学思想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武夷山导游为博得游客一笑,多年来一直在传颂朱熹与狐仙的荒唐故事,不过是为了多让游客开心一笑,赚取更多的银子,影响极其恶劣;“存天理,灭人欲”不是消灭人的一切欲望,而是过度的欲望,多少年来被误传和误解,至今大肆造谣歪曲朱熹及朱子理学文化大有人在。完全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亵渎和蔑视,再次不一一列举。

二、打破区域行政格局,形成大朱子文化圈;

婺源是朱熹祖籍地,古属徽州,今归江西,政和是朱氏入闽地,尤溪是朱熹出生地,建阳是终老地,武夷山是居住和讲学最久地,这已经是不争事实。

但是由于中国的行政区划,各地都在争朱熹,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一定要打破区域格局,各地联合形成大朱子文化圈,这样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朱子文化成为中国品牌,世界品牌。

三、规范和引导朱子产品、产业,做大做强朱子文化产业品牌。

目前,尤溪、武夷山、政和、建阳等地以朱子文化发展产品和产业的厂商越来越多,这里不便举例,但是经过实地调查发现,都是借助朱熹或者朱子文化做幌子进行市场销售,没有一家是真正在正确的传播朱子文化,已经在社会上起到了非常负面的影响。如果不及时加以规范和制止,后果只能是对朱熹和朱子文化产生更多负面的不良结果。如何引导和规范朱子产品和产业的发展,已是当务之急大事。

四、除了政策和资金支持,正心诚意发展朱子产业是做大做强的坚强后盾

古田翠屏湖溪山书院当年不过政府一纸红头文件,十年来的路程历尽艰辛。政和云根书院已经建好,平日稍有人去,不知究竟到底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尤溪打造朱子文化旅游投资不小,但收效到底多少呢?

一方面,政府确实给了政策的支持,但是另一方面投资以后收效均达不到实际的效果,更多的是打着朱子的旗号做着私利之事,或者闭门造车弄的错误百出,甚者在书院里面出现,我想这不仅仅只是严谨的问题了吧。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纵观所有运用朱子文化来做的产业或者书院,没有一个是按照儒家思想来做的,这不能不说是朱子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可悲可叹!与世界朱氏联合会的宗旨和思想完全背道而驰,借此今年海峡论坛朱子文化节召开之际,也希望能引起世界朱氏联合会及各地朱子文化研究会的高度警惕和重视。

盛德之人,其后必昌。

私利之心,早晚有报。

大儒显灵,终有日朝。

在日常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结果不乏其例,万万不可拿一代圣哲大儒做幌子,而非正心诚意,另有所图,善恶终有报,切莫殃及子孙,悔之晚矣!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弘扬朱熹文化的书信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朱熹的诞生地,位于尤溪县城水南片区的“朱子文化园”。8月18日,记者走进这里,南溪书院建筑群、朱子文化苑、博物馆等白墙青瓦、气势恢宏,处处洋溢着弘扬家训文化、书院文化的氛围;专业演奏员正在练习朱熹公祭活动的乐曲,让人沉浸于悠扬的古韵今声中。

“今年是朱熹诞辰885周年。我们争取在省、市各级帮助下,推动"朱子祭祀大典"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借鉴国内祭炎、祭黄、祭孔活动,以朱子文化为纽带,举办朱子文化活动,加强与台湾、东南亚、韩国、欧洲等地区的文化交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尤溪县政协副主席、朱子文化研究会负责人纪优梓介绍。

朱熹公祭活动始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尤溪是古代全国唯一朱熹诞辰日官方祭祀朱熹的地方。2007年,尤溪县在南溪书院恢复朱熹诞辰祭祀活动,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2011年,“朱子祭祀大典”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

“你看,这"南溪书院"匾额为宋理宗皇帝御书,"文山毓哲"匾额是清康熙皇帝御赐,这里就是祭祀朱熹的地方(书院),几百前就是闽文化象征之一……”纪优梓介绍起尤溪县近年来在推进朱子文化品牌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如数家珍。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没有传承的地方缺少乡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传承中华文化绽放大国风采作文

全文共 1111 字

+ 加入清单

拿破仑曾言:“中国,那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别弄醒它!因为它一醒来就会震动世界。”

是的,没错,中国是一个沉睡的巨人,因为它背后蕴藏着独特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给予了无数的炎黄子孙精神上的支持。但是,日渐强大的中国,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去中国化”。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为主线,演绎了中华文化不朽的传奇。《红楼梦》无论是思想内容上还是艺术表达上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使它足以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毫不逊色。《红楼梦》拥有如此高的地位,却因我们追捧时尚潮流而忽视了这部意义非凡的文学巨典。我们应当给予它传承与创新,否则就会在“去中国化”中渐行渐远了。

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传承中华文化,让它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而又不至于在“去中国化”中渐行渐远呢?

传承中华文化,勿忘初心。我们似乎走得太远,却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一味追求外国新鲜的“韩剧”“美剧”,却忽略了本土的“粤剧”“京剧”,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打击。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我们应该好好传承,而不是否定它。我们本国都拥有的东西,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去观看外国的剧目呢。当然,我并不是反对外来文化,我是希望中华文化能得到很好的延续与传承。传承中华文化,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勿忘初心,这是作为中国人对中华文化最起码的尊重。

传承中华文化,应在保留精髓的同时不断求新。佩特罗尼乌斯在《残属集》中写道:“大自然的力量不在于一成不变地保持固定方式,而在于经常改变自己的法则。”那真正不变的,会被无情地抛弃,以积极改变的状态融入时代潮流的,才会真正为人们所用。比如,烧瓦是一门技术活,各环节时间绝对不能省。这个行业劳动量大,赚钱少,对年轻人彻底失去了吸引力。烧瓦这一行业被毫不留情地淘汰,它的不变成了它走向消失的墓志铭。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对烧瓦进行改造创新,保留其精髓,那么烧瓦既可以得以延续又不至于消失。

传承中华文化,应赋予中华文化时代色彩与生命力。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作品里描写的四时美景,后以此比喻堆砌辞藻、内容贫乏的诗文;也指花前月下,男女浪漫的爱情。从古典文学的解释到现在的解释,多了时代感,词性也更偏向褒义,值得肯定。它的生命力不是来自字面的变动,而是在于内涵的不断丰富与发展。传承中华文化,应为其注入时代色彩与生命力,赋予中华文化更壮阔和辽远的时代内涵。

传承中华文化,不让“去中国化”侵蚀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传承中华文化,绽放中国风采,让中国继续在世界民族之林扬帆起航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传承中国文化体验绿色民俗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屋檐上的水滴随着时光的推流而一滴滴地掉落在那堆积了一厘米深的小水晕中,泛起了小小的涟漪,望着眼前这一雨纷纷的美景,忽然一阵粽叶香,耐人寻味。

“菊花园,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带我去睇龙船……”这是小时候奶奶抱着我,在端午节时嘴中念着的歌谣。而这种古老的气息还能代代相传吗?

走进厨房,家中还是那种老式的灶台,有两口大锅,均由柴火烧制,容量十分大,我想,在爷爷奶奶他们那一代,家中要生存的人很多,所以先前的灶才会是这样的吧。在这时,只见奶奶将用油炸葱头的“葱头油”捞起,放在一旁的小碗中。接着掀开另一锅有拌着许多什么蒸咸蛋,五花肉,鹌鹑蛋,花生……一切适合的东西,奶奶一样也不错过。因为再包之前,这些食物都未煮熟,因为害怕太油,所以我帮着奶奶一起弄。我们首先清洗粽叶,“呀”一不小心就被这粽叶的边缘割破了手,轻微的流血,更映衬出我对这粽子的喜爱,瞧去,奶奶正眉开眼笑的哼着小曲,包着粽。

双手平摊,在手心先放上一个粽叶,用大拇指夹着,来一个90度的完美弧度,使粽叶上有一个圆锥形的凹形,然后以3:2:1的比例调配米,鹌鹑蛋,五花肉,一层压一层,最后,再拿一片粽叶“封顶”,用一种植物的叶子绑上,放在篮子里,准备下锅。一只布满皱纹的手和一只细皮嫩肉的手在一起忙的不亦乐乎。

这细细的粽香,环绕了整个屋子,忽然,听见弟弟对着电话机喊了一声:“小姑,等等你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一个汉堡跟一个芝士味的比萨,谢谢。”顿时,屋子里的气氛僵硬了,空气似乎要停止了流动,奶奶在这制作着中国的传统食物,而这新时代的小男孩却要去品尝外国的“快餐”。

这份古老的传承是否即将遗失了呢?若不是,那又能传承多久呢?这一切的一切,是否会成为那黑白史书上的记载呢?

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时代,人们都在物质上不断的追求,在生活水平上不断的提高,在工作上同时也是精益求精,但是,人们又会停下来思考那份对于文化的纪念吗?不,不会。然而,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手艺都是因为没有人传承而在现在已断绝了,我们不能让历史成为历史,要让他们成为未来,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每个人都应该随时接受着古老文化的熏陶,让这种传承成为永远,这样,在中国的标点上,就只有分号,没有句号。

我想,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

粽叶飘香,传之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读《饮水词》,只觉内心轻柔,明净似水。光阴如流,转眼已三百多载,经过年轮的沉淀,纳兰词便显得愈发古朴深刻,那古旧沉静的气息,令人魂牵梦萦。

难过的初雪总是悄无声息,不约而至,却也最是白净素洁,最是温婉柔情。“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似是宿命一般,纳兰的一生或许便是这片雪花,待到芳菲尽世俗,却是来自天间,纤尘不染。

雨夜敲窗,庭内早已落红成阵。似有暗香浮动,思绪渐被拉远。是谁曾婀娜聘婷,闺阁画眉?又是谁,曾风流倜傥,马踏青郊?“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反复咀嚼,这一句,一字,韵脚里的悸动,是与纳兰灵魂的相遇。

有人说:所有童年生吞硬嚼下去的古诗词们,都已经携带着作者创作时那一刻的情深在我们此后漫长的一生中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正是如此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才会在西风微凉、萧萧叶落时,念到“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才会繁华落尽,灯火阑珊时,感叹”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才会在垂杨老去,相思入骨时,抱怨”何事东风,不作凡尘主“。而当夜凉如水,月似眉弯时,仿佛有一位白衣男子闲庭信步,手捧《饮水词》,喃喃低语,诉说着他这一生的繁芜与素淡。

恍惚间,我顿悟了,文字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山河更替,人事全非。而后人,却可以凭借者寥寥几笔,穿梭历史长河,透彻古人的思想,丰盈自己的生活。何其有幸,生于华夏;何其有幸,身为天朝人。诗中的深意,词中的柔情,饱满充实的文字,这是无论多少世界名著也换不来的纯粹。

如今,泱泱大国,内在的灵魂在被逐步侵入、瓦解。那些昙花一现的文字,湮没在滔滔历史长河中。所蕴含着的礼与善,试问,当今的人们有传承了多少?是在街角,对摔倒老人的充耳不闻、漠视而过;是在家中,一触即发的分崩离析、一别两宽;是在网络上,畸形而变态的去虐待这个世界上的生灵,快感肆意却忘了自己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未来是什么样?当今我们无从知晓。倘若持续现状,那便一定是一个病态潦倒、行尸走肉般的社会。几千年来多少炎黄子孙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所坚持的信仰,难道就要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我绝不,决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身为中国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要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携手,穿梭千年,用心领悟黄河的奔流不息、孕育生命,以最饱满的热情去沟通文字中的缱绻情意。让我们众志成城,拯救那星星点点的信仰,重拾对这个世界的温柔与感恩,抒写出与众不同的辉煌。

雨过天晴,窗外,一枝风雪中的寒梅,静静吐露清芳,似是想说什么,终是留下一抹神秘而纯净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传承中华文化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又是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了,我们来到了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大足石刻。下车后,我们穿上了老师为我们准备的四种颜色不一的古代服装。总体分为白色、蓝色、黑色、红色四种颜色,我们班的女生穿了白色的服装,男生穿了蓝色的衣服。接着,我们就向大足石刻前进。

走进大足石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浓雾朦胧的景色,接着迎面扑来的是一阵凉爽的风,最后再吸一口气,这感觉就如同吃了一块薄荷味很重,去不至于呛鼻的糖。雾蒙蒙的景色、凉爽的风以及清凉的空气,简直令人心旷神怡、沁人心脾。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戴上了耳麦。在我们正好奇这个耳麦时,耳麦里想起了老师的声音,老师指引我们来到了一张张桌子前,这不是我们平常用的桌子,桌子上平摆着一张水写字帖,用中性笔写着两个大大的镪铮有力的“人”字,字帖的两旁各放着两卷书。这时,一位老师站在桌子上,拿着话筒,告诉我们第一个环节是:拜孔子。老师教我们扶手,也就是右手在左手前面,放置胸前,手臂打直,向孔子行了三礼后,就是拜老师、老师回敬。然后老师让我们照着字帖上写下“人”字,写完后,便让我们拿起书卷,轻轻翻开,第一眼看见就是“弟子规”三个醒目的大字。老师让大家一起朗读弟子规。这整个过程显得那么庄重、严肃。最后一个项目,也就是最激动人心的环节——点朱砂。吴老师用食指轻轻蘸了一下朱砂盒里的朱砂,随之,食指头上便沾着红色的朱砂,再轻轻点了一下我们的眉心,就这样,每个人的眉心上都冒出了一个红色的小圆点。我们互相望了一下对方,大家都捂着嘴笑了。

接着我们又去体验和听导游讲了一些项目和故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千手观音。当我看见了闻名已久的千手观音,我大吃一惊。古代很多人刻千手观音都没有刻到一千只手,而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是的的确确刻了一千只手。我虽然没有一只手一只手的挨着数,但是这密密麻麻的手,让没有密集恐惧症的人,也会一身鸡皮疙瘩。这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一千只手中都有一个眼睛,而一千只手都拿着不同的法宝。虽然经过多年的风蚀,但是大致模样还是看得清,然而经过专业人员的修复后,千手观音殿变得金碧辉煌,看起来十分宏伟。令人不得不赞叹人类巧夺天工的手艺。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大足石刻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看见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也让我懂得了更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它还让我学会了许多道理,使我受益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文化传承作文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上下5000年,我们骨子里流着的鲜红血液所告诉我们的乃是红色传承,乃是文化传承,乃是中国上下5000年传承……

中国的文化传承你是如何看待的?现在我们就拿当今特别火的汉服来说说中国文化传承,大部分人都能接受这中国文化传统服饰,数年轻人最多,并且他们会去理解学习,并且传承发扬这种文化。但是少部分人还是不能接受中国文化传统服饰,他们认为这是戏子才穿的,但是不能因为少部分人都不接受而不再继续传承这种服饰。毕竟这种服饰是我们的中国传统服饰,是先辈流传下来的我们理应去发扬光大,让别人知道我们的中国文化。我们拥有着上下5000年的历史,拥有着传统文化服饰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应该感到自豪而不是感到嫌弃觉得这种服装不伦不类!

中国的红色传承也格外让我们注意,在那战争时期无数先辈奉上了自己的身躯以及鲜血,铸就了现在一个新的中国。我们应该格外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岁月匆匆中国上下5000年的历史,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传承着历史。同学们让我们握起双手,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们传承我们中国的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1500字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翻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民族其实就是一部宏篇巨幅的文化发展长卷。从我们祖先创造发明甲骨文开始,到老子、孔子、墨子等诸子百家盛况,再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以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等,都无一不是中华文化贯穿始终、一脉相承,都无一不是把中华文化作为民族振兴和独立解放的精神支撑和动力。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既是历史责任,更是光荣使命;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理应时不我待,学好本领,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贡献自已的一份力量。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源于人民、依靠人民,惠及人民。因此,要想实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改革目标”,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拆除制约文化发展的各种藩篱,解开捆住文化发展的手脚,让文化自由地在市场遨游、自主地呼吸新鲜空气。

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要主攻薄弱环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文化发展极不均衡,资源配置存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在许许多多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山区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文化基础设施差、文化人才严重缺乏、文化教育普遍落后,由此直接导致许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迟缓。因此,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必

须要调整发展方向,要主攻农村这个重点和薄弱环节,让大量的文化扶持资金、优质的文化资源、专业的文化人才投向农村、用在农村、留在农村,真正让文化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让我们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展好,共同筑牢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文化力量。 传递力量的微笑

微笑是一种坚强、无畏、自豪、力量等很多美好情感的传递;微笑可以压住邪恶,弘扬正气。微笑能够让人读懂自尊、自信和自豪。然而,面对暴徒而坚强地与之抗争,用不屑一顾的微笑迎接胜利更能让人感动,因为坚强让人振奋,微笑传递力量。

我曾经读过《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一书中关于金晶用微笑传递奥运火炬的故事。它讲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外传递途中,金晶接第三棒。那天金晶早早地坐在轮椅上,拿着火炬,静静地等候在火炬交接点。就在那一刻,意外发生了:一个“藏独”分子冲破重重阻拦来到金晶面前,企图从她手上将火炬抢走。金晶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但她的第一反应是将火炬藏入怀中。一位在场的中国留学生后来这样描述:“那位姑娘把后背给了暴徒,暴徒打她,拉她的手,但她就是把火炬死死保护住。”最终,暴徒被警察制伏并带走,金晶的下巴却被抓破了,但她坚强地抬起头,举起了手中的火炬。微笑着面对欢送的人群!她的事迹迅速在国内外各大门户网站和

论坛上流传,数以万计的网民在第一时间留言,抵制“藏独”分子的干扰,用残疾的身躯捍卫奥运精神,被誉为“守护‘祥云’的天使“最美最坚强的火炬手”。不少人直言看的时候留下了眼泪,他们说:“姑娘,你很坚强,我们为你骄傲!”谈起这次奥运火炬的传递,金晶感慨颇多:“这些人明显是别有用心,这些无耻的行为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金晶说这些话的时候有些气愤,更表现着一种坚强。金晶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微笑地面对众人,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地精神风貌。事实上,金晶和她的伙伴们做到了。“我想,大家地眼睛是雪亮的,我们对奥运会的真诚,大家都看在眼里,任何人都破坏不了。”金晶说,“在那一刻,我感到祖国就在我的身后支持者我,我们的奥运会一定会圆满成功。”就是那让人震撼的一刻,金晶以柔弱的身躯挡住残暴,她用美丽的微笑传递力量,她让全世界读懂了奥运的神圣和中国人地骄傲和中国人的自豪!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悟到:面对逆境不屈服的人让人敬慕!面对灾难仍然用微笑泰然处之更能让人感染!

2008年,地震和雪灾接连袭击了我们国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灾难去了,却给许许多多的老百姓带来了伤痛和心灵的创伤,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微笑。他们多么渴望有人来帮助啊!而我们热情的志愿者们,给他们送去了微笑,对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帮助了他们,同时也用微笑感染了他们,使他们感受

到人世间的温暖。所以,我敢说,内心再冰冷的人也抵挡不住微笑这股暖流。人间处处有真情,当你面对别人的微笑时,心里一定感到很温暖吧,你会不由自主地回一个微笑给别人,这就是微笑的传递。这就是力量的传递。我希望大家能够把这份温暖、爱心、微笑继续传递下去,让爱与微笑充满大地!

更多热门文章分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传承孔孟文化放飞圣城梦想征文800字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在风云变化的国际舞台上,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昔日政治、经济等“硬实力”,而今大国“软实力”的份量似乎更重。何谓“软实力”?软实力指的就是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国民精神面貌,思想素质,而民族文化影响里尤为重要。说到这儿,就不由得象棋我们的儒家思想,孔孟文化了。

孔孟文化,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

天空,流动岁月的云,美得心痛的风景固话为刺,鲠在你的咽喉,红肿、发炎、结疤,最近成了不堪回首的耻辱。飞溅的血泪你最苍白的灵魂。看,记忆之处的笑容,没有了内容……

你用含泪的声音,一千次一万次的呜咽,辗转与历史的莽莽余音。你在永恒中相思,相望。你在这迷茫的世界中,不可抑制的流泪,泪水打湿了你的衣襟,忧伤难诉。啊,孔孟文化,中国的文化,绝版的文化!

现在,孔子,若你穿越时空来到现在的中国,看到的,是怎样一番情景?你曾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你看到的,是一大群中学生盲目而疯狂地崇拜者某一位在台上忸怩作态的歌星,毫不羞涩地称自己为“追星族”,拿着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血汗钱,挥金如土,你将看到是他们聚众打群架,向软弱些的孩子勒索钱财,嘴里是让人难以接受的脏话……此刻,你是否在掩面哭泣,是否在为这个中国的前途而担忧?

此刻,孟子,若你穿越时空来到此刻的中国,看到的,又是怎样一番情景?你曾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乃大丈夫也!”可你看到的,是国家官员贪污受贿,腐败成冈,哪来的什么“两袖清风”?是不法分子为了牟取暴利而在食品中添加各种化学成分,置人于死地。在木耳中添加硫酸,就连婴儿也不放过,在奶粉里添加“三聚请氢胺”……这样的事,一件件,一桩桩,骇人听闻,而其目的,却就是为了钱财。看到这里,你是否想仰天长叹:“长城犹在,不见当年!空惆怅。”

今天,作为学生的我们,必须传承孔孟文化,放飞圣城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征文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她养育了十三多亿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美德的炎黄子孙,经历了百余年的磨难,如今,终于成了一条金光闪闪的东方巨龙!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美德将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例如最美教师“王周明”,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班主任.在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了……我们最美的王老师用自己的身体护卫着学生,用自己的生命保护着祖国的下一代,这不就是很鲜明的事例吗!还有一位被誉为“最美富二代”的周江疆在生死抉择面前诠释了人生最高价值,他用年轻的生命向我们展示了平凡中的伟大。2012年7月2日凌晨,山东烟台开发区发生了一起火灾,通州建筑公司第十分公司总经理周江疆第一个发现火情,他边逃生边大声呼叫沉睡的员工,为了救被困员工,自己安全撤离后却又冲进火场救人,被困的10名员工都获救了,而无情的大火却吞噬了这位年仅28岁的江苏籍老总宝贵的生命。如果我们要给这个1.86米个头,平时开着保时捷的“富二代”建筑公司老总贴上标签的话,他就是典型的“高富帅”。身家千万的他为救员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这不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体现吗?

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面对死亡的威胁毅然选择正义和付出,敢担当,有责任感,这些都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所在。中华传统文化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众志成城,把中华文化传承好,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手捧《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一书,徜徉在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里,心中不禁为自己身为中华儿女涌动着无限自豪。掩卷遐思,突然想起了这个春节前的台湾之行,想起了那个自称是“大熊”的台湾导游。

台湾美食美景数不胜数,而我最大的收获却是——大熊。他让我看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让我感受到的中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机场初见大熊,便让我心生敌意。他黑黑的,高高的,戴着一副墨镜,让我瞬间有种说不出的距离感。随他上了旅行车,看到车上挂着红艳艳的中国结,后窗玻璃的大福字彰显出浓浓的中国味,突然有种家的温馨感觉。他摘下墨镜,马上露出了憨厚的笑容,原来他还是我们的山东老乡,怪不得像“大熊”一样人高马大,骨子里还是山东大汉呢!

在观赏美丽风景之余,最有意思的就是听大熊唱京剧、讲故事了。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大熊字正腔圆,唱得有板有眼,看来他还真是地道的票友呢!这段在音乐课上老师教过,我也不由自主跟着他哼唱起来,大熊不无惊喜地向我挑起大拇指,好像找到知音一样。这时感觉我和他的距离感立刻消失殆尽了。

大熊经常和我们聊起他已故的父亲,一位爱好京剧的台湾老兵。听他说,父亲非常热爱自己故土的文化,在他小的时候就常常听父亲拉着二胡唱着京剧。耳濡目染,他也能唱两句了。现在他的一儿一女,也成了不折不扣的小戏迷。说到动情处,这个大男人竟然满眼泪光闪闪,说他要在回乡祭祖时,听一场正宗的京剧,这也是父亲生前的夙愿。后来他还即兴唱了一段尤为出名的《贵妃醉酒》,看山东大汉拿腔拿调唱京剧旦角的感觉像观张飞绣花,让人捧腹大笑。可是笑过之后,突然被一种情怀,一种力量所感染,感觉我们好像被一种难以名状的东西紧紧联系在一起。哦,这不就是我们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吗?这不就是中华儿女心心相通的纽带吗?这不就是让我们共鸣和传承的根吗?

大熊在他的故事里还常常骄傲地炫耀他家的两个小朋友都能背诵《弟子规》了,而且非常懂事。他还自豪地说,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他特别注重对孩子礼节的培养。出门坐车,都要给老人让座;每次吃饭,都要长辈先动筷。中华文化能够绵延至今,需要脉脉相传。正如大熊所说:“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传家之宝,父亲教给我的,我把它传下去,这样根深叶茂代代相传,谁都忘不了根。”

在休息的时候,经常看大熊拿起一本《论语》,念念有词。有时他也会谦虚地问我一些难懂的句意,还打趣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做到了是吧?”

短短一周的相处,我们每个人都感觉大熊像自家人一样亲切。两岸同胞本是同根生,有着共同的文化传承,哪有不亲的道理?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就像大熊说得那样: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共同的梦想。现在回想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将这份梦想化作一份坚守;两岸同根情便是这份坚守最好的证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作文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汉字墨香里温存的一笔一划,是中华五千年世代传承的表达。战地的残阳没有燃尽古老文化的翅膀,岁月在断刃旁流淌,有一种不动声色的力量。

龙有龙世界,虎守一方土,有傲骨的华夏子孙催着时代发展的震鼓,让所有人看清了这个能文能武的中华民族。而传统文化作为这份荣光的组成部分,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文化的载体,便是书籍。

自咿呀学语时,一本《唐诗三百首》开启了我对书籍的热爱,激发了我对传承经典的责任心。“书是逆境的慰藉”、“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类具有醒世和号召意义的标语,时常引领着我们向文化的精髓之处——书籍开拓而去。所以在成长这场单程旅行中,我携带着墨香,努力奏着荡气回肠的人生乐章。而现如今,多元文化的发展掀起了一场狂澜。从都市到乡野,从成年到孩童,从清晨到午夜,灯红酒绿喧嚣浮躁压榨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正如狄更斯《双城记》中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发展赋予了人们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权利,而其带来的浮躁气息却重重阻碍着人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在此情况下,唯有读书,才能坚守内心的净土,也唯有读书,才能提升文化和道德的修养,才能像龙虎一样守卫着中华民族这一方土。

那读书对与我们个人来说有何用处?这是一个围绕了我们青少年很久的问题。只有搞清这个问题,才能真正从纷乱人世间拨出一席之地,来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魅力。

读书使人明智。书籍是无数人思想的瑰宝,是人性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后最直观的体现。读书,就是读思想,观人性,从而达到一种人生境界——对事物有基本的思考和准确的判断,从而创造人生的价值。

读书使人丰富。我读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后,再去看那东去的江水,全然又是另一种景致。长江多么苍老与丰富啊,那么多“樯橹灰飞烟灭”的往事,都在江水之上演绎。从此,我看到的长江,不再只是那个有着江水的长江,更是那承载着厚重历史的长江,是飘散着酒香墨香的长江。它苍老、雄厚、深邃、风雅。正是因为读书,才丰富了我的欣赏,进而丰富了我的人生。

读书使人轻松。繁华人间,除了自己,一切都是背景。而许多人往往被这些背景拖累,将自己的身躯拉的冗长,去装载一些可有可无的片段。所以人们脚步沉重,行色简单,心术复杂。仓央嘉措说过:“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件事不是闲事?”试想,当我们心乱如麻时,若读了仓央嘉措的这些话语,是否会觉得自己纠结的那些爱恨、名利,都不过是闲事,合上书页,沧海桑田。窗外阳光刺进来,世上已千年。

我热爱读书,热爱着那种仿佛有一种高过山峰的精神担在我肩膀的感觉。在读书这条路上,我是贪婪的,看世间冷暖,品人情百态,砺自身于水泥森林的夹缝之中。在成长这场攻坚战里,有书,有经典,就有我的传承,就有我对这个国家最深沉的表达。

茶气氤氲,墨香袅袅,温一壶月光。让时光陪着书页变老,汲取,传承,成长,如此,便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