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人物故事一篇作文(推荐20篇)

导语:哲理小故事能够折射出很多道理,经常读一读,不仅能够节省我们的时间,还能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经典哲理小故事,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4601

作文

594

人物故事

全文共 2342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是个很会过日子的人。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住在北京铁栅屋时,天明即起,家里人正洒扫庭除。齐老先生画到画室把荣宝斋的订件画了,然后再画其他订件,言不二价。按照墙上贴的润格来办事。世界之大,那儿没有死皮赖脸的人,比如说:“齐老先生添条虾吧!”“齐老先生您受累!多画条鱼吧,我内人最喜欢鱼了!”齐先生也不说话,只是斜着看来客一眼,又不好当场驳人的面子,慢慢把笔濡墨,沉吟半晌,一笔、二笔。鱼、虾、蟹自画面跃然而出。但都不大精神,看着好象离水好几天,要翻肚子的样子。客人不解问曰:“这虾怎么看着象死虾?”齐老先生坐在圈椅中说:“活虾子市面上多贵啊!”主客心到神知,一拍两散。

平常在家齐老先生是个“无事忙”。客人带了卤肉来,卤肉外面包着大白菜的叶子。齐先生仔细把白菜叶子抖干净,不舍得扔。吩咐家里人把这片菜叶子切切,用盐“码”上,大不了加点秋油,中午老先生要吃。真是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以身作则,为儿辈作榜样。在街上买东西,比如包鞋、包书,包糖食的纸分大小都留着。起画稿用。后来这批东西都由家人捐赠给北京画院了。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张包鞋纸上,有“内联升”的红色印记。齐老先生在上面画了一个持弓搭箭的人,旁边注明画时执弓的手要下移一寸,还是多少,我忘记了。三联阅读3lian.com/zl/转载请保留

有废纸上画着是在那家古董店看到一个瓷瓶,上面有双鸳鸯影在荷花红蓼的后面。回来老先生背临出来为小儿辈留作传家画稿,曰可当水田几亩。汪增祺先生在《老舍先生》一文中曾提到齐老先生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的。每天吃饭要由他量了米才行。一大家子人,吃米不少。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家里做饭媳妇就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齐老先生就嘀咕着:“你要吃这么多啊!”然后再给量一筒。

周总理后来给老先生换了一处比较大的住所,搬过去没几天,老人住不惯哭死哭活的要回去。大家都不明白老人的心意。大四合院,花木扶疏不好吗?老舍先生说:“别!他这么惯了,不叫他干这些,他就活不成了。”其实里面还另有一层,老先生喜欢在家藏东西,东藏一处,西藏一处。藏东西的地方只有他知道。这一搬出来,虽说老屋还是家里后辈住着,他也不放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中央电影纪录片厂拍《人民艺术家齐白石》时让他拿点精品出来拍,他怎么也不愿意。后来还是徐悲鸿去做工作,他才勉勉强强从画台的“消息”里掏出几卷画子出来。他是细木匠出身,在画台里做几个暗格或者小抽斗之类的“消息”那还不是驾轻就熟。这些画被掏出后,一卷一卷放在画台上。徐先生一打开只见宝光四射,全是老先生毕生的精品。呕心之作!有一张画在金纸上的白茶花,上有一蛱蝶翩翩欲下。画得真是精妙绝伦!

徐先生不住地用眼光看坐在对面的老头子,心想“这太鸡贼呀!”齐老先生坐在大圈椅中,两袖垂下。眼观鼻,鼻观心,不动声色。真是狡黠得可以啊!齐老先生对唐代书法家智永很有意见,认为这人太浪费。写废的笔就扔啊,还弄个笔冢。真是多事!他不知道唐代的毛笔,跟我们今天水笔似的。只换笔头不换笔管的。一只毛笔头写秃了,把笔头一扔,换一只新笔头请人纳入笔管中就行了。齐先生那么节约,在他习惯上来说是没有一只毛笔是可弃的。

不过他有的时候也挺会来事的,建国后老毛坐了龙庭。他给老毛画了一张大老鹰,送了几根金条。他给这位湖南老乡写了一封信。信上说你才到北平,怕是手头紧,送两根金条你花花。大老鹰上题主席万岁!实际他给蒋委员长也画个这么一个大老鹰,上面也写着蒋委员长万岁!画老鹰的意思你们是大英雄,我们是升斗小民就想过个安生日子,你们不找我们麻烦就好了。他给蒋委员长也刻过印,刻得还非常好。傅抱石先生主南师大艺术系的时候,上课曾用这“蒋中正”这方印给学生讲刻印的布白。如果不是滥喝酒死得早,文革绝跑不了他的。红卫兵没打到他人,最后扛大锤把傅抱石墓给钉碎了。傅家儿女暗自庆幸:“老爹你死得好呀!恰逢其时!”

黄永玉、李可染他们老问齐白石先生如何把画画好。这个问题真是让人很烦哎!这问题真办法能用语言说明白。齐老先生画了一辈子,就知道怎么把画子画好。因为他画不坏!这问题真是要人亲命了,他们还死问。又不能直接跟他们说:“我就是天纵之才!”话不能这么说啊!齐老先生只好把笔举到空中,拿眼睛死盯着看了一会,慢慢说:“笔不要掉下来!”。这话如同一偈,你怎么理解都行。于是两人笔不掉下来的死画,各有各造化。

但齐老先生也有齐先生委屈。《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宝玉满面泪痕泣道:“家里姐姐妹妹都没有,单我有,我说没趣,如今来了这们一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知这不是个好东西。”宝玉为的是自己有别人没有而委屈,齐老先生是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郁闷。

他想山阴羲之爱写《黄庭》换白鹅,李太白醉写蛮书、林和靖梅妻鹤子。独他们都有,而我齐璜怎么就没有。这一天正是北平大风扬沙天。齐白石坐在画室里,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他坐不住了。他灵机一动想;“我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那也不失为一段文人佳话呀!”。铁栅屋外一个北方鸟蠢汉正守着一车白菜呦喝,脖子长筋抻得老长的。不知从那里来了一个白胡子老头,戴一个小园眼镜,正看着他一车白菜出神,十分想吃的样子。这卖菜鸟蠢汉子见来了主顾忙招呼道:“老先生!你要称几斤?称给得高高的”。齐老先生从后面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这鸟蠢汉子一听,勃然大怒说:“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到想得美!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齐老先生挟着画的白菜灰溜溜的走了,从铁樱屋的大门侧身钻进去说了一句话“嗨!真是有辱斯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历史故事:元宵节的美丽传说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

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

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心中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1133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的历史人物是关羽。关羽,刘备的义弟,蜀汉五虎上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坐骑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

因杀豪强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因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但降汉不降曹,为曹操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

后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在攻打樊城时,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威名远扬。但终因娇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有儒将之风,知晓《春秋》大意。

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说到三国人物关羽关云长,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他集英勇、智慧、仁义于一身,是人们心中的“武圣”。自古以来,被人们称为圣人的只有两个,“文圣”孔子,“武圣”关羽。他在人们心中是完美的,他的事迹更是脍炙人口,“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三军”,“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放走“败走华容道”的曹操......。

每每想起,我都他的人格魅力所感动。一次,关羽攻打曹仁守的樊城时,被暗箭所伤,回去一看,竟然有剧毒!于是请来了名医华佗,当时他正在下棋。华佗让人把关羽绑在柱子上,并用布蒙住眼睛,因为这是刮骨疗伤,怕关羽疼得受不了,这真是一种“残忍”的疗法。谁知关羽却把这当做小菜一碟,还要求边下棋边疗伤,华佗当场被惊呆了-------他还没见过这么不怕疼的人呢!疗伤开始了,关羽见对方迟迟不肯落子,就催促一声,谁知,对方的手伸进棋子盘里,剧烈地抖动着,刚拿起来一点儿,就马上又掉到了里面,他被惊得连棋子都拿不住了,怎么有这么英勇的人呢!治疗时,关羽自己根本没有表现出一点儿疼痛感,治疗完,华佗刚说这几天这只手臂不能剧烈活动,关羽就使劲甩动手臂,还说又能征战了,又把华佗吓了个半死。

这位不怕疼的将军常常被提起。但是,关羽性格也有一定的弱点,主要是生性骄傲,有时难免听不进劝谏。关羽的矜持自傲固然与他自己文武双全、声名远播有关,但也给他带来了终身的遗憾。在关羽留守荆州之时,诸葛亮询问关羽镇守的策略,关羽只回答对曹军“以力拒之”,对孙权之兵,则“分兵拒之”。

虽然对诸葛亮一再叮咛的“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八字箴言也表示赞同,却依然按自己的个性办事。孙权派诸葛瑾为其子求婚、两家结好,共同抗击曹军的时候,关羽心高气傲,勃然大怒,并说“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最终落得个兵败被杀。总之,关羽是一个以天下、百姓兴亡为己任的忠义之士,又是深明大义,智勇双全,神勇无比,拥有高洁操守的理想人格典范。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关羽的身上也有着居功自傲、不听人言的一面,但这并不妨碍千百年来人们对关公的喜爱、敬仰、怀念之情。

这样的人,难道不让后人佩服吗?

[我心中的历史人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描写英雄人物故事作文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我在河南卫视的《都市报道》节目中看到了一则报道,这则报道使我深受感动。

报道是这样的:他是一个叫韩远志的小学老师,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却在一个平凡的一天----10月10日上午,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他这天刚刚起床就听到了外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声音:抓小偷,抓小偷呀!这时的他顾不上多想,飞快跑出门外,连托鞋也没有换,就这样急急忙忙地去追那偷车贼。勇敢的韩老师,很快就追上了偷车人,三个贼正在推着偷来的四轮拖机往前跑,见到韩老师跑来来,上前就是一脚,可韩老师站起来勇敢地扑向去不让他们跑,可他们三个人见挣脱不开,一个人拿起刀子狠狠地向韩老师的腹部猛刺,随着后面跑来的村民的叫喊声中,小偷纷纷向远方逃窜。眼下韩老师躺在血波中,事后被家人送到县医院,可罪犯还没抓到,我们的英雄还在医院,还要面临巨额的医药费,一家人愁得哭起来。看到这场景,我的心不时吃惊着:为了一件和自己不相关的事件,居然不顾自己的生命,去和罪犯搏斗,我一直想那是电影和小说,没想这就发生在眼前。面对巨大的医药费记者说:能让我们的英雄流血又流泪吗?

这时我想到了韩老师的妻子和三个凶恶的歹徒的感受,还有韩老师的们的感受。韩老师的妻子肯定后悔,自己没起来阻拦着他,他可是她们家的顶梁柱呀!那三个歹徒,特别是那个捅韩老师的人,一定此时此刻看这新闻报道后,一定会后悔不该捅韩老师,因为他是无私奉献的好人。韩老师呢,我想,他一定不会后悔,因为他做了一件大好事,用自己的行动来见证,我们这个社会需要英雄。可是当前这样的英雄太少了,面对突袭的场面,我们的社会太需要英雄的出现了!

通过这篇报导,我感受到了韩老师的那种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我长大以后也要做一个像韩老师这样的勇于帮助别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最敬佩的历史人物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转瞬即逝。一眨眼,新中国已成立62周年。在这62年中,有多少英雄人物舍生忘死,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我们中国工人阶级队伍当中,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铁人”王进喜。在他的事迹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奋不顾身,用身体搅拌泥浆的壮举!他是伟大而又坚强的。当时,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在大庆油田钻第二口井。王进喜被铁杆砸伤的腿还没有完全愈合,只能成天拄着沉重的拐杖在井上指挥工作。一天,井场突然出现了巨大的井喷。井喷就是埋藏在地层深处的水、原油和天然气,夹着泥沙,在地层的高压下迸发出来。如果不及时压井,就会有可怕的后果---井毁人亡。在这万分紧急的重要关头,王进喜决定用水泥代替井场的重金石粉,调泥浆压井。

可是没有搅拌机,水泥倒进泥浆池,就沉在池底了。王进喜在这危难关头奋不顾身、甩掉双拐,大吼一声:“跳!”就纵身跳进了泥浆里面,用自己那虚弱的身体来搅拌着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几个年轻人也跳进泥浆里面去。经过了3个小时的英勇奋战,王进喜和那几个青年终于把险恶的井喷压下去了。油井和钻机保住了,可王进喜的身上、手上却被碱性很强的泥浆烧得起了大泡,腿伤更加的严重了,剧痛使他扑到在钻台上,豆大的汗珠从他的脸上滚下来。王进喜不愧为“铁人”!

可他的身体真是铁打钢铸的吗?不!不是啊!是因为他把油井、钻机放在第一位,是因为他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的意志才是铁打的!看着“铁人”,再想想自己,我真感到惭愧,记得有一次卫生大扫除,老师分配我清扫垃圾。当时我的心里有一万个不情愿。扫垃圾时,我用手紧紧捂住鼻子,生怕那股臭味钻入我的鼻孔。和“铁人”奋不顾身,跳进泥浆的壮举相比,我的行为是多么渺小啊!我要向“铁人”学习,学习他不怕苦、不叫累,把集体利益看得比山还重的精神,学习他在危急关头牺牲自我的精神!

我要把“铁人”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发扬光大。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一定要从“铁人”手中接过高扬的大庆红旗,使“铁人精神”永葆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身前雄兵扫六合,

死后江海日月明,

春秋成秦经二世,

一世功过后人评。”

公元前259年至21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秦始皇称帝。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深远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古人不远,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秦始皇。虽然,没有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伟大胸襟;也不是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霍金。但他却是历史上深受后人评价的为伟人。

秦始皇,别名嬴政,赵政,秦王政,隶属于华族,出生于邯郸。不就统一了六国而且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在秦始皇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他并不是像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载的暴君,而是一个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帝国的创立者

聚效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为了统一六国,采取了远交近攻,分化离间连横的策略。秦始皇亲政后听取李斯进献灭六国建议,着手规划统一六国大业,并由远及近,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先北取赵,中取魏,南取韩,然后再进取燕楚齐三国,终灭了六国建立秦;秦始皇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人民的负担,修筑了长城,这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多种防御工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之后,又寻长生不老药,修建陵墓,最后躺在了骊山陵墓中。秦始皇这一生的丰功伟绩,想必不用后人来评价,早已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心中。

千百年来,有多少人不去再意这“千古一帝”,只是简简单单的评价他的丰功伟绩,但是记住:古人不远,我最喜爱的历史人物——秦始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励志人物故事

全文共 446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十大历史励志人物故事,很多都是大器晚成的名人,看看这些历史名人给我们什么样的励志启示。一起来看看吧!

1、姜尚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2、吴承恩

吴承恩其实从小在家乡就小有名气,他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贴。少年时代他就因为文才出众而在故乡出了名,然而他的成名作《西游记》却成书很晚。

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愤而辞官,贫老以终。30岁后,他搜求的奇闻已“贮满胸中”了,并且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西游记》的创作。一生穷困的吴承恩,奋尽全力完成中外闻名的《西游记》后,带着悲喜交加的心情,约于万历十年(82岁)离开了人世。

据说吴承恩正式写《西游记》已经是72岁的高龄。各位年龄偏大,在学术、政界、商界均不得志的,可以考虑来写小说,说不定也写成一代大师。

3、重耳

为了避难,43岁的晋文公开始过着流亡的生活,可以说是颠簸流离,尝尽了苦难。这位在外辗转19年才得以回国,随即称霸中原的春秋霸主,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

前656年,重耳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离开了晋国都城绛,到蒲城,他父亲晋献公派勃鞮谋杀重耳,勃鞮割断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墙侥幸逃走,开始了流亡生活。前636年(62岁)秦穆公护送重耳回晋国。重耳即位,称晋文公,即位后他在诸侯中威信很高。在外漂泊19年的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先后投奔了齐、曹、楚、秦等国,有的国君对他礼遇有嘉,有的却是冷言冷语。在曹国的时候,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成一片,很好奇,所以乘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看了他的裸体。(一个国君也居然喜欢看希奇)。前633年,宋国都城商丘被楚军包围。、前632(65岁)年初,晋文公率兵救宋,为报答楚国在他流亡国外时楚国的款待,下令军队退避三舍(九十里),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大败楚军。晋文公主持践土之盟,成为霸主。、前628年(69岁)冬天,晋文公逝世。

4、黄忠

黄忠在三国里亮相的时间较晚,成名也很晚,但我想年轻时可能有点小名气,但确实老了之后跟着刘备后才出名的,特别是定军山一战,斩掉名将夏侯渊威震天下,后来能被刘备封为后将军也可能和这一战有很大的关系。

黄忠年轻时一直为荆州刘表效力,被刘表任命为中郎将,与刘表侄子刘磐一起驻守长沙攸县(今湖南株州攸县,即虎纹老家)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临时任命他为裨将军,任驻守原地,归属于长沙太守韩玄。公元209年,刘备攻打荆州各郡,占领了长沙、零陵、桂阳、武陵等地,黄忠投降刘备。公元211年(64岁)黄忠跟随刘备入川,征战益州,表现突出,勇冠三军。平定益州后刘备封其为讨虏将军。公元219年(72岁),刘备进击汉中定军山,黄忠一战斩杀魏国身经百战的守将夏侯渊,曹军惨败,黄忠自此声名大震。后黄忠升为征西将军。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重用黄忠为后将军,公元220年,黄忠病逝,享年73岁追谥为刚侯。

5、慕容垂

慕容垂重小就勇冠三军,深受父亲慕容皝的喜爱。后来却被太傅慕容评逼走,在在付坚麾下忍辱负重几十载,直到须发皆白才重新收拾了燕家天下,也可以算是大器晚成。

慕容垂为前燕开国皇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暐之叔。甚得慕容皝宠爱,后来得到慕容恪赏识,曾为前锋都督,前燕吴王。369年晋将桓温率军攻前燕,在枋头撤退,慕容垂以三万骑追到襄邑(今河南睢县),大败晋军。后被太傅慕容评逼走,携妻子投降前秦。淝水之战中进攻被委派进攻襄阳,暗中保存实力,在前秦败后叛变,慕容垂纠合鲜卑、乌桓,建立后燕,率军二十万攻邺,一年后夺据邺城。

386(60岁)年称帝,定都中山(河北定州市)。393(67岁)年消灭慕容泓的西燕政权。因扣留北魏王拓跋圭弟弟,与本是藩属的北魏关系恶化。395(69岁)年太子慕容宝征北魏,于参合陂之役大败,隔年慕容垂反击,但病死于亲征途中。

6、屈原

其实用大器晚成来形容屈原可能不太合适,但我认为屈原在文学上成就的顶峰确实是比较晚的时候。这于他一身坎坷的经历是有关的。早年的屈原一心想做忠君报国的忠臣可能在文学上不能投入太多的精力,而在政坛遭到排挤,被放逐后伟大的《离骚》才横空而出。

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62岁),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诗人写作《离骚》时已经度过了大半生。他为了实现政治理想,不断遭到腐朽的贵族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这时已经再被放逐,到了救国无路的地步;而楚国也由一个颇有希望的国家,被弄到了濒临危亡的绝境。诗人瞻前顾后,感慨万分,他把坚持奋斗而不能实现爱国理想的沉痛感情,熔成了这篇激动人心的诗歌。《离骚》通过诗人一生不懈的斗争和身殉理想的坚贞行动,表现了诗人为崇高理想而献身祖国的战斗精神;表现了与祖国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挚的爱国主义感情;也表现了他的热爱进步、憎恶黑暗的光辉峻洁的人格。

据说屈原还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7、刘邦

刘邦应该算是典型的大器晚成的人。除了运气出奇的好,我觉得他也有自己过人之处。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刘邦在沛县聚众响应陈胜&吴广起义,称沛公。此时的刘邦已是47岁的“高龄”了。47岁在今天想创一番事业也觉得自己老了,在2000多年前47岁的人可能相当于今天67岁的人。何况还是从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到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差距。

刘邦的革命事业进展非常迅猛。公元前206(仅仅3年时间)年十月刘邦便进抵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灭亡。入关后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因此受到人民的欢迎。项羽击溃秦军主力后,刘邦听从张良的意见,亲至鸿门,卑辞言好。项羽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刘邦不甘心革命的胜利果实被项羽独占,率军东出,发动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汉王五年冬,刘邦约韩信、彭越等人率军进围楚军于垓下。项羽率部突围,至乌江自刎。当年二月(55岁),刘邦即帝位,初建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史称西汉。

一般说“从奴隶到将军”表示一个人的飞跃,而刘邦8年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更牛。

8、勾践

勾践23岁就继承王位,刚继位不久就打败了强大的吴国,可谓是志得意满,但此时的勾践当然还算上“成”。因为强大的吴国正在发奋血耻,一场灭顶之灾随即就降临到了这位年轻的君王和他的国家。

阖闾受伤而死,其子夫差立志报仇。勾践于次年主动进攻吴。在夫椒山(今江苏吴县西南)与吴兵发生激战,越兵大败。勾践退兵至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用范蠡的计策,向吴称臣乞和。勾践五年,率妻和大臣范蠡亲去吴国臣事夫差入质于吴,抵达吴都,勾践忍辱负重,自称贱臣,对吴王执礼极恭,吃粗粮、睡马房、服苦役,“服犊鼻、著樵头;夫人衣无缘之裳、施左关之襦。”小心伺候夫差,做到百依百顺,养马,夫人给水、除粪、洒扫。三年不愠怒,无恨色。胜过夫差手下的仆役。

勾践七年(30岁)归越,归国后,为了激励自己不忘报仇雪耻,睡觉时不铺褥子而铺上柴草。在房间里挂了一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这就是“卧薪尝胆”典故的由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勾践乘吴国争霸中原国内空虚加上国内天灾大败吴国。勾践二十四年(47岁),吴都被围三年后城破,夫差自杀。吴亡。随后,勾践又乘船进军北方,宋、郑、鲁、卫等国归附,并迁都琅琊(今山东胶南南),与齐、晋诸侯会盟,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志者,事竞成,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9、齐白石

这位在近代中国画坛享有盛名的艺术大师也是起步晚,基础差。齐白石从小家境贫困,世代务农,仅在12岁前随外祖父读过一段私塾。他砍柴、放牛、种田,什么活都干,12岁学木匠,15岁学雕花木工,挣钱养家。27岁才开始正式学画画。这个时候所有人恐怕连他自己也不会想到,日后会成为一代大师,获得一连串的荣誉。

齐白石什么时候可以称的上“成”字不太好说,我想在他中青年的时候已经小有名气,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在56岁后开始大胆突破自己,转变画风后才从此声名大振。

1949年当选中国文联委员、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委员。1952年聘为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文史馆研究馆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主席、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曾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艺术科学院授予“通讯院士”荣誉状。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1957年,担任北京中国画院名誉院长,同年9月16日谢世。卒年95岁。

10、苏洵

据说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常和一帮“狐朋狗友”赛马、游山玩水,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仁宗嘉佑元年,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52岁),任为秘书省校书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我最喜欢的魏晋人物是“竹林七贤”中的精神领袖——嵇康。

不畏强权

嵇康从没怕过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这倒不是因为他本身官位不低,而是国为他瞧不起那些有钱有势的贵人。一天善于言辞的钟会领了一帮达官贵人去拜访嵇康。而嵇康却仍按自己的爱好在树底下叮当叮当地打铁,无视面前的一帮官爷们,钟会他们就站在那看了很久,就在他们要走时,嵇康才问道:“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此后,这人就一直记恨着嵇康,总向司马昭说他的坏话。

正气凛然

嵇康的正义是世人皆知的,有人说:嵇康身上总有清气缭绕,这种清气想来便是正气的化身。嵇康有一朋友叫吕安,他的妻子徐氏长相极美,竟被他的哥哥给羞辱了。吕安得知后十分生气,要到官府告他哥哥,这事被嵇康知道了。他以家族清名为由,劝吕安不要告官。谁知,这吕安的哥哥竟先下手为强,告吕安不孝,于是吕安就被官府抓走了——然而嵇康不乐意了,他担保吕安无罪,并告发了吕安的哥哥,他这一举动得罪了司马太守,再加上钟会在司马昭耳边吹风,于是嵇康也被抓走了,有趣的是嵇康知道自己要死了之后,没有逃,而是坐等官兵。

镇定自若

嵇康被抓进了大牢,他并没有认输而投降,而是每天背读孟子的话,且时不时带上嘲讽司马家族和钟会的话。这一骂,司马家族的人就气死了,于是嵇康就领了个免费死刑。行刑当日嵇康衣冠整齐,甚至还让人搬上了古琴,悠闲地弹起《广陵散》。快行刑时,有三千太学生请愿赦免嵇康,愿以嵇康为老师,但遭回绝,于是嵇康被斩了。之后,竹林七贤也非死即伤。

嵇康的为人及品德一度影响了后世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令人感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商汤和伊尹历史故事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给孩子讲历史,还要让孩子明白历史的来源与去处,懂得一种历史的书写方法,今天小编介绍关于商汤和伊尹历史故事,一起来阅读下吧: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

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最后的一个王夏桀(音jié)在位。夏桀是个出名的暴君,他和奴隶主贵族残酷压迫人民,对奴隶镇压更重。夏桀还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

大臣关龙逄(音páng)劝说夏桀,认为这样下去会丧失人心。夏桀勃然大怒,把关龙逄杀了。百姓恨透了夏桀,诅咒说:“这个太阳什么时候才会灭亡,我们宁愿跟你同归于尽。”

商汤看到夏桀十分fu败,决心消灭夏朝。他表面上对桀服从,暗地里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

那时候,部落的贵族都是迷信鬼神的,把祭祀天地祖宗看作最要紧的事。商部落附近有一个部落叫葛,那儿的首领葛伯不按时祭祀。汤派人去责问葛伯。葛伯回答说:“我们这儿穷,没有牲口作祭品。”

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又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呢?”

汤又派人帮助葛伯耕田,还派一些老弱的人给耕作的人送酒送饭,不料在半路上,葛伯把那些酒饭都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

葛伯这样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抓住这件事,就出兵把葛先消灭了。接着,又连续攻取了附近几个部落。商汤的势力渐渐发展了,但是并没引起昏庸的夏桀注意。商汤妻子带来的陪嫁奴隶中,有一个名时伊尹(音yǐn)。传说伊尹开始到商汤家的时候,做个厨司,服侍商汤。后来,商汤渐渐发现伊尹跟一般奴隶不一样,商汤和他交谈以后,才知道他是有心装扮作陪嫁奴隶来找汤的。伊尹向汤谈了许多治国的道理,汤马上把伊尹提拔做他的助手。

商汤和伊尹商量讨伐夏桀的事。伊尹说:“现在夏桀还有力量,我们先不去朝贡,试探一下,看他怎么样。”

商汤按照伊尹的计策,停止了对夏桀的进贡。夏桀果然大怒,命令九夷发兵攻打商汤。伊尹一看夷族还服从夏桀的指挥,赶快向夏桀请罪,恢复了进贡。

过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忍受不了夏朝的压榨勒索,逐渐叛离夏朝,汤和伊尹才决定大举进攻。

自从夏启以来,同姓相传已经四百多年,要把夏王朝推翻,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汤和伊尹商量了一番,决定召集商军将士,由汤亲自向大家誓师。

汤说:“我不是敢进行叛乱,实在是夏桀作恶多端,上帝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不敢不听从天命啊!”他接着又宣布了赏罚的纪律。

商汤借上帝的意旨来动员将士,再加上将士恨不得夏桀早早灭亡,因此,作战非常勇敢。夏、商两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北)打了一仗,夏桀的军队被打败了。

最后,夏桀逃到南巢(今安徽巢县西南),汤追到那里,把桀流放在南巢,一直到他死去。

这样,夏朝就被新建立的商朝代替了。历史上把商汤伐夏称为商汤革命,因为古代统治阶级把改朝换代说成是天命的变革,所以称为“革命”。这和现在所说的革命完全是两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名人李白醉书狂草敌兵的故事

全文共 648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时,渤海国的使者带着国书来到长安,唐玄宗召见番使,命令翰林学士宣读番书。

不料翰林学士打开番书,见上面全是些鸟兽文字,竟一字不识。

唐玄宗宣诏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没有一个人识得。

唐玄宗震怒。

翰林学士贺知章回到家中,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引起家中客人李白的关注。

李白问明情况,道:“可惜我李白金榜无名,不能为朝廷分忧解难。”贺知章问知李白能识番文,惊喜万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汇报。唐玄宗赐李白进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带,在金銮殿上接见了李白。

李白捧起番书,用唐音译出,念道:“渤海国大可毒书达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丽,与俺国逼近,边兵屡屡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来讲,可将高丽176城让与俺国……若还不肯,俺起兵来厮杀,且看哪家败胜!”这分明是一份“宣战书”。唐玄宗问文武百官:“番人要兴兵抢占高丽,有何策可以应敌?”众人缄口不答。玄宗又问李白:“那我们该如何回复番使?”李白道:“明天召见番使,我当面回答他。”唐玄宗当即封李白为翰林学士,设宴款待。

第二天上朝,李白大笔一挥,不一会儿就写好了国书,当众念道:“大唐开元皇帝,诏谕渤海可毒:自昔石卵不敌,蛇龙不斗。本朝应运开天,抚有四海,将勇卒精,甲坚兵锐……方今圣度汪洋,恕尔狂悖,急宜悔祸,勤修岁事,毋取诛戮,为四夷笑……”

番使大为震惊。回到渤海国,将大唐国书交给渤海国国王,国王看后惊叹道:“天朝有神仙相助,如何敌得!”于是,写了降表,归顺大唐王朝。

李白醉书狂革,展示了大唐威仪,吓退挑衅的蛮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历史典故成语故事7:狡兔三窟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代,齐国有位叫孟尝君的人,家中豢(huàn)养着许多门客。在这些门客中,有位叫冯谖(xuān)的人,常常一住就是很长一段时间,却什么事都不做。孟尝君虽然觉得很奇怪,但是好客的他还是热情招待冯谖。

有一次,冯谖替孟尝君到薛地讨债,他不但没跟当地百姓要债,反而把债券(quàn)全烧了。薛地人民都以为这是孟尝君的恩德,心里充满感激。到后来,孟尝君被齐王解除相国的职位,前往薛地定居,受到薛地人热烈的欢迎,孟尝君才知道冯谖的才能。直到这时候,不多话的冯谖才对孟尝君说:“通常聪明的兔子都有三个洞穴,这样才能在紧急的时候逃过猎人的追捕,而免除一死。但是你却只有一个藏身之处,所以你还不能把枕头垫得高高地睡觉,我愿意再为你安排另外两个可以安心的藏身之处。”于是冯谖去见梁惠王,他告诉梁惠王说,如果梁惠王能请到孟尝君帮他治理国家,那么梁国一定能够变得更强盛。于是梁惠王派人邀请孟尝君到梁国,准备让他担任治理国家的重要官职。可是,梁国的使者一连来了三次,冯谖都叫孟尝君不要答应。梁国派人请孟尝君去治理梁国的消息传到齐王那里,齐王一急,就赶紧派人请孟尝君回齐国当相国。冯谖要孟尝君向齐王提出希望能够拥有齐国祖传祭器的要求,并且将它们放在薛地,同时兴建一座祠(cí)庙,以确保薛地的安全。祠庙建好后,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属于你的三个安身之地都建造好了,从此以后你就可以垫高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

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狡猾的兔子有三个窟。比喻藏身的地方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成语故事600字

全文共 1119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期,美玉“和氏璧”由于质地优良,因此扬名天下,成为人人都想一睹的至宝。后来,这块宝玉被赵惠文王所拥有。秦国国君秦昭襄王听说此事,便想霸占此玉,并借机欺辱赵王。于是,秦王提起笔来给赵王写了封信,愿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

赵王接到这封信件,明知这是秦王使诈,想将美玉骗到手,可是要是不把玉给他,他又会把此事当做借口,攻打赵国。而当时秦强赵弱,一打起仗来,赵国的老百姓就要遭殃了。赵王对此事无法决断,因此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愁得不行。

这时,有人对赵王说,平民蔺相如是个饱学之士,经常帮人解决难题,如果请他到宫殿上商议,或许能出个好主意。赵王听说赵国有此奇人,心中非常高兴,忙派人宣蔺相如来见。

蔺相如见到赵王后,就请求由他带着和氏璧去秦国走一趟。他说:“假如秦国把十五座城池割让给赵国,那么这笔买卖也挺合算,我就把玉留在秦国;如果他们没有献城的诚意,我再把玉完整无缺地送回我邦。”

赵王虽然觉得这样做也太冒险了,但又想不出别的主意,只好拜蔺相如为使者,命他到秦国去献和氏璧。

蔺相如到了秦国,来到秦王宫中,把和氏璧双手奉上。秦王将美玉捧在手中,喜不自胜,根本不提用十五座城交换的事情。

蔺相如看秦王并无献城之意,便赔着笑脸对秦王说:“这块美玉上有一块瑕疵,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待小臣指给您看一看。”

秦王虽然狡诈,也中了蔺相如之计。他一心想看瑕疵到底在何处,就把美玉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手捧美玉,靠在柱子之上,怒气冲冲地说:“依我看来,您并不想把十五座城交给赵邦,只想欺辱我国,让天下人看我家大王的笑话!所以我用计调回宝璧。您如果逼迫我,我的脑袋和美玉就在柱子上一块碎了!”

秦王一心想得到美玉,生怕有所损坏,急忙从旁劝阻。他一面表示绝不食言,一面答应斋戒几日后举行迎璧大典,让蔺相如将和氏璧正式献上。

蔺相如根本信不过秦王,回到住处后就将和氏璧交给随从,让他将璧送回赵国。

到了秦王举行典礼的那天,蔺相如严肃地对秦王说:“我已派人将和氏璧送回我国,您如果有诚意,先把十五座城献与我国,我国大王一定会将和氏璧给您送来。如果不这样,您即使把我杀死也无济于事。因为天下之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义的!”

秦王勃然大怒,但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得放蔺相如回国。

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下盖世奇功,赵王就将他由一介平民封为“上大夫”,位列朝堂之中,专门为君王出谋划策。

成语释义

比喻把原物完整无缺地归还原主。

故事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出处译文

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五年级写人作文:讲人物故事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华罗庚从小聪明好学,念初中时,一天王维克老师给全班出了一道数学题,这是一道出自《孙子算经》的题目:“今朝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读完题目后,王老师把目光扫向全班同学,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这物品是23个。”这个最先说出答案的同学就是少年华罗庚。华罗庚在解这道题时是这样想的:从“七七数之剩二”开始,就是说,七数余二,那么七的倍数再加二定是这个数,这个数是7×3+2=23。

五年级:靓心少年z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征文演讲-让我感动历史人物作文600字

回顾历史,有谭嗣同舍生取义,甘做中国为变法牺牲的第一人;有朱自清一身重病,宁愿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崇高的民族气节;有邓世昌放弃求生,英勇殉职的爱国之情。这些伟人的事迹边县了他们强烈的爱国之情,让人感触颇多。但令我深受感动的人是法国作家雨果先生。

雨果先生一生十分同情贫苦儿童。在他流亡期间,仍力所能及地帮助孩子。他每周都邀请附近的贫苦儿童吃一顿便饭。这些孩子不分国籍,不分宗教,同桌进餐。雨果先生不仅自己这样做,还带动许多富人家庭这样做。除此之外,雨果先生一直坚持把这小小的善举――儿童会餐搞下去,把自己的版税收入充作小朋友的餐费。并且把在冬天让衣衫褴褛的孩子穿上寒衣,让光着脚的孩子穿上鞋当作他引以为乐的事情。有人说:教育者之爱,应比母爱更细腻,比父爱更广博,比情爱更质朴,比其他一切亲情之爱更纯洁,更高尚。这句话在雨果先生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把自己真挚的爱分给了所有贫苦的孩子们。

雨果先生不仅有着博爱之心,而且他主张自由、平等、民主、和平。在雨果先生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无情地揭露了法国政府可耻的行迹。这是何等的勇气啊!雨果先生在信中说道: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个世界的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雨果先生对圆明园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的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于的事情。雨果先生对英法联军强盗行经的讽刺。雨果先生在信的末尾表示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这无不体现了雨果先生极大的勇气、博大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

人们常说,美国有罗斯福,英国有丘吉尔,苏联有斯大林,匈牙利有卡达尔。而我认为法国有了雨果,才有了民主。雨果先生的所作所为令我深受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16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故事片《大火种》观后感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夜,与同学们共同观看了《大火种》这部电影,颇有感触。

这是我首次接触到共产党创建初期的历史题材电影,只有如此近距离的感受那段历史,方能体会到当时人民的悲伤与苦痛,更加珍惜现在安定的生活。

电影中有几段情节我印象深刻,不仅仅是为人物的遭遇,更多的是对当时人们生活环境有所感悟。

比方说那段对话。二婶笑脸盈盈走街串巷对村民说:“晚上来我们家听书”。村民们好奇的问:“什么书”?二婶继续笑着对大家说:“能让娃们吃上馍的书”。一句话让人为之落泪。现在回想起这段情节,都会让人心头一颤。明明剧中人物都是笑颜相对,我却感觉到些许苍凉,不禁为他们而哀痛。或许如今不愁吃喝的我们早已忘记曾经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农民经历过什么样的苦难,想象不到七八个孩子一起抢饭吃是怎样的一种情形。我们在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是抱怨命运的不公,感叹时运不济,而是竭尽全力去克服困难。脚踏实地的做每一件事,用心感受生活,享受上天赐予的人生。

还有许多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像地主家的大小姐被迫缠足,《共产党宣言》被 指责成妖书,农民为了几顿饭钱冒着生命危险找地主要钱。这些细节生动的再现了当时落后的乡村生活以及封建思想的根深蒂固。

影片中许多情节高度还原了历史事实。比如,第一版的《共产党宣言》被错印成《共党产宣言》,但是里面的内容没有任何差错。还有刘忠良同志牺牲时被敌人在胸前画了个圈,即使被钉子活活钉死,也不说出《共产党宣言》到底在哪。细致入微的情节,描绘出了前辈们为我们的美好生活做出了多少奉献和牺牲。我国在解放思想的道路上付出了多少努力才有了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铭记历史,开创未来!

让我们共同缅怀过去,铭记先人,珍惜当下,开创未来。

我相信,中国美好的未来,将由我们共同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写历史人物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黄帝——职务:班长,所谓班长,一班之长,见多识广,“年老”资深,心思缜密,班里的一根“顶梁柱”。

秦始皇——职务:副班长,学习成绩优秀,但生气了,那可是气吞山河,血染大地望神州,无一片净土,但还是有功的,比如:整理周记,整理班刊,管理博客,头顶天,脚踩地,光明正大女汉子。有功有过,班中一大“风景”呵,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鲁迅——职务:学习委员兼语文课代表,怎么说人家呢?人家啊,学习好,但是体育最后,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鬼知道他有多少脑细胞是新一代“学神”。

祖冲之——职务:数学课代表,数学老师身边的“大红人”,他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是一名外星人。(大哥,你火星来的吧?)

李阳——职务:英语课代表,“疯狂英语”的继承人,用她超人的智慧,向同学们输送疯狂英语,我也是疯了!

包拯——职务:纪律委员,对工作,一丝不苟,刚正不阿,公私分明,班里“不法分子”的克星。

大禹——职务:历史课代表,因为独特的历史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书棋画,样样精通,上下五千年,世界历史,地球历史,无一不在她的掌握中,她有超人的智慧。

刘翔——职务:体育课代表,风一样的男子,跑起来也是数一数二的,跳起来1米近2米的。

我们班啊,就是历史人物的大聚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春联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春联历史故事是怎么样的呢?想知道的朋友,快来关注和学习吧!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高考经典作文历史人物素材

全文共 1921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优秀的作文中离不开好的素材的支撑,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的历史人物可以作为高考作文素材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的历史人物素材,供大家参阅!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一)

惠施多方 其书五车

惠子,字施,他是战国政治的舞台上的代表性人物,而且他也是合纵的组织人。在各个国家惠施都有着很高的声望,因为他曾经主张了魏国、齐国和楚国共同联手来抵制秦国,但是当时朝臣中站了两拨人,大多数的人都是听从张仪的主张,不赞成惠施的意见,所以最后惠施就回到了家乡宋国。

在惠施的故事中,有名的惠施多方,其车五书是什么东西呢?

五车书是是一个典故的名字,这个典故是出自于《庄子·天下》中的。其中五车书的典故指的是说惠施的方法和本领都很大,在惠施家中所读过查阅的书籍都要依靠五个车子才能够拉的动。这个典故就是用来形容惠施的才能非常的大。惠施的学问十分广博,他所读过拥有的书多达五车,在这些书本中,有的书籍中的言辞也有不当的地方,而且道术也有些杂乱无章,惠施是名家中“合同异”派代表性人物,在《庄子·天下篇》中有介绍过他,书中写到他知识渊博,阅览群书,就用“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个俗语来形容他。

惠施的主张和概念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历物十事”了。虽然“历物十事”中主要写的主张是对自然界的分析,但是在这其中也有着自己主张的“合同异”的思想,惠施曾经说过,在这世间万物千变万化的各个形态之间,有“毕同”和“毕异”这两种异处,还有与事物之间一般的同异,就是“小同异”。在这其中的“大同”又指的是什么呢?用狗来做比喻,有大狗、小狗、黑狗、白狗等多个种类的狗,这叫着“小同”。狗这个大类概念与黑狗、白狗这些小类的概念有些偏别。如果从相同的方面看,这些都是狗。依靠这个推断,那就说明的这是大同了。

惠施对于事物的统一以及差别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都拥有着一定的认识。尤为主张“合同异”的惠施,“离”是他所追求的东西。惠施的“历物十事”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物质世界。他的主张是世间的事物都有着相同之处,在这其中也有着差别,事物的差别就是相对的,而事物的相同之处就是绝对的。他的主张和理论都是世间万物可以归为一类,大多是相同的。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二)

后人对大唐诗坛神童王勃的评价是怎么样的

由于王勃拥有很高的才能,并且王勃的诗十分的流利婉约,独具一格,所以被人们称为“诗杰”。但是,王勃最早的称呼是与杨炯、骆宾王以及卢照邻一起被称为“初唐四杰”。并且,王勃在四人当中,排在首位。

王勃出名很早,在年仅十四岁的时候,便已经写下了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在《滕王阁序》这一文章当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称为了千古名句,受到了后人的万千敬仰,是许许多多文学家的标杆。

王勃被称为什么呢?王勃之所以被称为“诗杰”,除了《滕王阁序》这一名篇之外,还有就是王勃写下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诗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了千百年来,人们送别自己的朋友时必说的一句祝词。也因为如此,使得人们深深的记住了“诗杰”王勃。

“诗杰”王勃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的坎坷,年少时王勃曾经毛遂自荐,把自己推荐给刘祥道,从此进入官场。但是,在进入官场不久,王勃便因为自视过高,成为了众矢之的。之后又因为犯了事,被罢免了官职。最终在赶往自己父亲所管辖的县城的途中,因为落水,最终惊悸过度而死,年仅二十六岁。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三)

北宋词人周邦彦:被后人认为是词的“集大成者”

北宋词人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美成”出自《庄子》,意思是美满的成就。而“清真”并非是清真寺的清真,因为虽然宋末时期这个词就开始使用在伊斯兰教,但没有史书记载周邦彦信奉伊斯兰教,所以它的意思应该还是原来道家的“清净纯真”之意。

所谓居士,是指在家修道或者修佛的人,可以指男子,也可以是女子。唐宋时期,道教和佛教在中国已经十分盛行,尤其这两教与儒家结合,使得儒释道三教不断融合。因此,当时中上层的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对这两个宗教了解甚多,也深受影响。其中一个表现,就是许多人开始自号“居士”,比如李白的“青莲居士”、苏轼的“东坡居士”、李清照的“易安居士”等等。周邦彦的“清真居士”只是其中一员,并非特例。

自号居士,并不代表就要真的信教修行。周邦彦如此自号,也不是真的做到了清净纯真。在他身上,最出名的轶事典故,就是和李师师之间的感情,这个的流传之广甚至可以和他的词作相比。李师师是北宋著名的,是美女也是才女,是青楼的花魁,所以是当时众多男子竞相争夺的对象,花重金不可惜,只需一亲芳泽。周邦彦就是他的客人之一,而李师师据说也十分中意于这位懂女人的大才子。可是,周邦彦有一强大的情敌,那就是宋徽宗,所以李师师于他而言是不可得之月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讲人物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茅小的足球队中,有一位女生。她一头乌黑的短发,两条粗粗的大腿,最有特点的,要数她鼻子上的那颗“美人痣”了。她叫陈雨岐,我们都叫她“宝岐”。

第一次见到她,我还以为她是个男的.。听说她进足球队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她的脚力非常大。一个球被她一踢,准可以飞到六七层楼那么高。我们一般人是见识不到这“神脚功夫”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终于见识到了她这“神脚”的威力。

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们在一起踢足球。我软磨硬泡让她展示“冲天球”,她答应了。只见她把球往身前一扔,在等球飞下来的刹那,轻轻跃起,用右脚把球使劲一踢,只听“嘣”的一声,球快速地飞到了天上……哇,这球足足比我们的四层教学楼高出了许多!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顿时惊呆了。踢完后,“宝岐”还是一脸轻松的样子。我们不由得为她鼓掌。她看到这一幕,微笑着说:“这只是我的一点小本领,我的看家本领在这儿呢!”

她带着我来到一个球门前,让一个守门员来守门。我为她摆好球,喊道:“预备――开始!”她小碎步跑到足球面前,抬起脚射门。同样是“嘣”的一声,只见球往球门快速飞去。守门员腾空跃起,往球门一边扑去,但还是没能守住这一球。“球进啦!球进啦!”一旁的观众都为她拍手叫好。看到这里,我已经对我的这位朋友佩服得五体投地啦。

宝岐,真不愧是咱们茅小的“神脚”球员!从此以后,我成了她的徒弟。她耐心教我如何发力,我们共同努力进步,在与外校的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百家姓人物故事:钱謬

全文共 16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史上姓钱的人不多,但偏偏就在杭州临安出了那么一位姓钱的能人:吴越国王钱謬。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吴越王钱谬,唐末杭州临安人,出身寒微。年青中贩私盐为主,后应募参军,他在后唐时只是一个偏将。但是他深通兵法,很会打仗,打败了王郢,消灭了黄巢,剿平了刘汉宏。皇帝因他战功累累,升他为镇海节度使,逐渐掌握军权而占据两浙之地,据有今浙江及江苏西南部、福建东北部地区。董昌造反,他又剿平了董昌,皇帝就封他为越王,后来又封他为吴王。他自称吴越国王。他是五代政治家,吴越国的创立人,公元907至932年在位。在位期间,曾征发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吴越国公传5主84年,末代国君为钱谬之孙钱叔,于978年献所拒之地归北宋,被封为邓王。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钱氏政权。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历史上姓钱的人不多,但偏偏就在杭州临安出了那么一位姓钱的能人:吴越国王钱謬。

钱謬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人,比我们上期讲的赵匡胤年长七十五岁,也是五代十国时期一个后世评价比较高的人。

钱謬出生时候和赵匡胤一样,也是伴有异象,红光满室,伴有兵马之声。或许是因为他出生带有异象的不平凡,所以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

钱謬的故事就是一个屌丝逆袭的故事。钱謬自由习文练武,不仅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物,甚至还懂得些占卜算卦之术。不过家境贫寒,十九岁时便不得不为了生计铤而走险,贩运私盐。

在乱世之中,人若是敢闯,便能闯出些名堂。而钱謬这种能文能武,还会卜上一卦趋吉避凶的人,成就更非常人所能比了。

钱謬二十二岁那年,王仙芝,黄巢,王郢等人因连年凶灾,朝廷无力赈灾,纷纷发动起义反唐。石鉴镇将董昌招募乡勇,准备平灭王郢叛乱。也就是这一年,钱謬投奔到董昌麾下参军报国,被董昌任命为军中偏将。随后跟随者董昌南征北战,镇压起义军成为了一名将军。随着不断的征战,钱謬的军事天赋逐渐展现出来。甚至曾以少敌多,与大唐王朝的颠覆者黄巢对敌而不落下风。而上层领导也越来越看重他,不断的给他升官,兵赋予他更大的军权。

钱謬三十四岁那年,在董昌与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的交战中出奇兵击败刘汉宏并族灭其家。俨然已经成为南方的新一代优秀将军。

钱謬四十三岁时候,他的顶头上司董昌在越州称帝。钱謬两次劝说董昌不要称帝,在钱謬的劝说下,董昌称帝后又向唐昭宗请罪求赦免。但董昌这样反复无常,皇帝怎么能让他安心做官?

于是唐昭宗封钱镠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并削掉董昌的官职,下令钱謬讨伐董昌。

董昌联系了另一个大军阀:淮南的杨行密,准备联合杨行密一起抗击钱謬。但钱謬如此厉害,又有朝廷支持,三战三捷,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董杨联军,并生擒董昌。

钱謬功劳实在太大,朝廷给了一系列的赏赐和迁升之后,还赐给了钱謬那免死的丹书铁券。

钱謬五十岁那年,被唐朝朝廷封为越王,并继续为朝廷讨伐四处蜂起的起义军。不得不说,钱謬这么做确实很聪明,就像三国时期的曹操一样,借着正统天子的名义扩大自己的势力,打起仗来岂不是旗开得胜?

钱謬五十五岁时候,梁太祖朱温窃国篡唐,封钱謬为吴越王。这时的钱謬很明智,没有再拿出曹操的做法,反而做起了孙权,欣然接受封赏。

钱謬七十一岁时,晋王李存勖灭梁,建立后唐。钱謬再次拥立李存勖,并建立吴越国,成为吴越国王。

钱謬八十二岁病逝,留下了立国七十二年的吴越国。

纵观钱謬一生,虽没有绝艳之姿,天纵之才,却能够审时夺度,在崩溃混乱的时代夹缝中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吴越国。

和同时期的人比,他比冲天大将军黄巢更有知人之智,比后梁太祖朱温更有自知之明,比后唐太祖李克用更知多用计谋,比契丹大帝耶律阿保机更知如何安排后事。

所以,钱謬虽然一生小战不断,却从来未遇大敌。正是因为他知己知彼,才能从一个穷小子变成雄霸一方的吴越国王。

但也正是因为他过于聪明,导致他从来都是跟在强者身后,而不敢放手搏命。所以,他也只能是一个小小的吴越国王,不可能像赵匡胤那样逐鹿中原,称霸天下。

不管怎样,我们都不得不说一句:钱謬,真乃神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作文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里,你最喜欢谁?

和大部分人一样,我最喜欢诸葛亮

三国的一大亮点莫过于诸葛亮也!想必他的大名各位都是耳听入关如雷贯耳了吧。他最大的亮点,就是他的谋略

若没有他,刘备也平不了荆州,成不了一番大事业。

诸葛亮,字孔明。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四年前,他勤读书,广交游。

诸葛亮不仅仅是一位谋略家,还是一位发明家。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更为我们留下了着作《诸葛亮集》。

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在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又占领了荆、益两国。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

诸葛亮死后,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了祠立庙。

傅干曾经夸过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正如综上所说,诸葛亮可以算是一个阴险至极可以又很正直的一个人。这两个看似相反的词语用到他的身上却恰到好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他把你卖了,你还是很高兴的帮他数钱的感觉。

诸葛亮可以说是才华出众,至今恐无人能敌。可我说:也不尽然。有人能与他相提并论

是谁?你说呢?

当然是皮匠啊!

我想说的是,既然喜欢,就一定会有喜欢的理由。既然喜欢,我们就应该以他为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学习诸葛亮的优秀品质,凡事都三思而后行,谨慎而又小心。在生活上以他为榜样,要慎重思考和分析问题。

不过“学习”和“模仿”还是不同的。凡是加个“太”字就变得不妥了。在以前,你若没算计好命就没了。而如今不同,做错了还有补救的机会。太谨慎小心、犹豫不决反而容易适得其反,错失机会,不容易被人接纳。

若做到这点,你就是那位皮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