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华成语故事好书推荐【汇集20篇】

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又何尝不是一本书呢?打开这本书,微微泛黄的书页上还散发着缕缕书香,轻轻翻动书页,里面的内容也尽入眼帘,这里有欢笑,有幸福,有美好的遐想,有无限的希望,但也有哭泣,有痛苦,有丑陋的现实,有无尽的绝望。开学吧小编整理了相关作文,快来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浏览

3568

作文

1000

我与书的故事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读好、好读书、读好书。”书是陪伴我一生的朋友,我与读书的故事,有很多很多……

我出生后不久,妈妈要去上班,爷爷奶奶从遥远的老家赶来照看我。爸爸给我讲,在我六个月大的时候,家里有本画着“三十六计”的台历,爷爷抱着我,一边翻着台历,一边念着“声东击西”、“暗渡陈仓”这些故事,只有二年级文化水平的爷爷,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我当然也不懂,但我在爷爷怀里很是安静,不哭也不闹。但有时换成奶奶抱我,奶奶牛大的字不认一个,她只是翻着台历,我就用“哼哼”来表示我的抗议。这些故事,都是从爸爸妈妈那儿听到的,是我与书最早的相遇。

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家里的墙上挂着北京地图,花花绿绿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的地名,“海淀区、西城区……”爷爷一边指一边念,我听得津津有味。过了段时间,我学会了说话,有一次,爸妈带我去逛超市,突然,在路边的一块大大的广告牌上,我发现了一个非常熟悉的好朋友,我伸出稚嫩的小手,指着它,大声而非常清晰地读出了“区”,爸妈都惊讶坏了,觉得不可思议。当我又在一块楼牌中找到了熟悉的老朋友,念出“区”的时候,他们才知道我认得字了。后来,他们才从爷爷口中问出了答案。从此,我得到了鼓励,认字便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两岁多的时候,由于我非常喜欢汽车,爸妈便给我买了一本《汽车百科》,里面的自行车、小轿车等车辆激发了我的兴趣,虽说像“警”呀、“救”呀这些难字,我一个都不认得,但这本书却成为了我的启蒙读物。十年过去了,这本书已经变得有些残破不堪,书页都变软了,装订书页的棉线也换了一遍又一遍,被我小心翼翼地收藏了起来,如同一件珍贵的文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属于我的书也越来越多,历史书、小说、学习用书、漫画……。如今,我所拥有的图书已经塞满了书柜,但我还不知足,三番五次、绞尽脑汁地去书店看书,一定要耗上一天时间大饱眼福,去细细品味。

我现在已经是一名中学生了,需要每天获得更多的知识及信息,我就抓紧时间查阅资料,而这样的积累也给我带来了很多益处;杂志和报刊业也是我重点阅读的对象,他们不但使我知道了一些新闻,也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情世故。杂志《读者》里的一些故事,将人的各种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让我对世界有了一个新的理解。

从此,一个又一个方方正正的汉字,为我打开了一扇又一扇的窗户,窗外的风景一片美丽,应接不暇,使我陶醉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与书的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深夜,在浩瀚无边的星空中,有一颗永不熄灭的明星,照亮了黑暗中我前进的道路——那就是籍。

听妈妈说,儿时的我不是特别爱读书。夜晚,妈妈便把我抱入怀里,讲着一个个神话传说。那时的我仿佛置身于童话王国,在这个属于我的世界中邀游。渐渐的,我对书产生了兴趣。

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我如获至宝。用手指着拼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卖火柴的小姑娘》让我黯然神伤,《皇帝的新装》使我开怀大笑,不禁讽刺他的愚蠢,《丑小鸭》又叫我受益匪浅……只要我一捧起书就舍不得放下,恨不得一口气把整本书读完。

打那以后,书成了我形影不离的朋友,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现在,我以不满足读童话了,那些世界名著又像磁铁一样吸引着我。

印象最深的便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了。我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只要有一点时间便用来看这本书。我看得如痴如醉,故事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让我敬佩不已,她虽然看不见缤纷的世界,听不见美妙的声音,但她的坚强勇敢,永不退缩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对书可是像掌上明珠般对待。记得有一次,我为书而训斥了舅妈一番。

那是个明媚的早晨,我拿起新买的《绿野仙踪》阅读起来。刚翻到第一面,我惊讶地叫了起来,这页纸上有一团黑笔印,我火冒三丈,要知道,书是我的心,书是我有的肝,书是我生命中的四分之三。这一画,使书本变成个大花脸。这一定是妹妹可乐干的“好事”!昨天她还来我家玩了呢,我越想越气,泪水哗哗地流了下来。我拿着书,气冲冲地找舅妈“算帐”。来到她家,我对着舅妈把她训斥了一通。子不教,父之过,这事当然得怪舅妈了,我如一头发怒的狮子暴跳如雷,舅妈从没见过我如此较真,连连说“对不起”。虽然这件事情毁了我“乖乖女”的美名,但由此可见我是多么地爱惜书本。

我与书的故事永远讲不完。书啊!我永远爱你,你是我人生中最最重要的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得好“读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非常喜欢看书,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我都会看看我的好朋友——书。

我的“好朋友”非常有文化。我们俩人一到晚上就开始大冒险,有时我们哈哈大笑,有时我们愁眉苦脸,有时我们悲愤交集……

我的“好朋友”幽默风趣。她经常在晚上给我讲故事,而且讲得绘声绘色。如果有讲故事比赛的话,我一定让她参加。

我们在一起快快乐乐的生活着。可是,有一天我和她“分手”了。因为我考试没考好,心情差的要命,一气之下,我把她给扔了。我再也不想看书了,都是你让我成绩下降了,我要和你绝交。

谁知第二天,又有一位新朋友伴在枕边。原来是妈妈给我买的新书。我惊而不喜,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宝贝,读书只会让人进步的更快。只要我们处理好读书与学习的关系,你会有更多的收获。”我一把捧起书,轻轻地亲了一口,说:“妈妈,我和书永远是好朋友。”从此,我和“好朋友”朝夕相伴。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不能没有书,书就是我们的好朋友,她给我们带来快乐、知识。因此,我们要好读书,读好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分庭抗礼成语故事

全文共 1725 字

+ 加入清单

分庭抗礼”这则成语的“抗”原作“伉”(kang),是对等、相当的意思,表示宾客与主人分处庭中两旁,相对行礼,以示平等对待。后来比喻地位平等,互相对立。

这个成语来源于《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

一天,孔子和弟子们在树林里休息。弟子们读书,孔子独自弹琴。一曲未了,一条船停在附近的河岸边,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夫走上河岸,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弹奏。孔子弹完了一支曲子后,渔夫招手叫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路到他跟前,并且问道:“这位弹琴的老人是谁呀?”

子路高声说道:“他就是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孔子呀!”

子贡补充说:“他,就是以忠信、仁义闻名于各国的孔圣人。”

渔夫微微一笑,说:“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爱呀。”

渔夫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子贡急忙把渔夫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听后马上放下琴,猛然站起身,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

孔子快步赶到河边,渔夫正要划船离岸,孔子尊敬地向他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现在已经六十九岁了,还没有听到过高深的教导,怎么敢不虚心地请求您帮助呢?”

渔夫也不客气,走下船对孔子说:“所谓真,就是精诚所至,不精不诚,就不能动人。所以,强哭者虽悲而不哀,强怒者虽严而不威,强亲者虽笑而不和。真正的悲没有声音感到哀,真正的怒没有发出来而显得威,真正的亲不笑而感到和蔼。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所以真是非常可贵的。从此用于人间的情理,事奉亲人则慈孝,事奉君主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

孔子听得很有启发,不住地点头。最后,孔子卑谦地对渔夫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授。请告诉我您住在哪里好吗?”

渔夫没有告诉他住在哪里,而是跳上小船,独自划船走了。这时,颜渊已把车子拉过来,子路把上车拉的带子递给孔子,但孔子全不在意,两眼直勾勾地望着渔夫的船影,一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儿,听不见划水的声音,才惆伥地上车。

子路对孔子出乎寻常的表现不理解,在车旁问道:“我为您驾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夫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和诸侯见到您,也是相对得礼,平等相待,您还带有点自尊的神色呢!但今天,那个渔夫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而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呢?我们几个弟子都对您这举动觉得奇怪:对渔夫怎么可以这样恭敬呢?”

孔子听了子路的话很不高兴,伏着车木叹口气说:“唉,子路,你真是难以教化。你那鄙拙之心至今未改!你靠近一点,我告诉你听:遇到年长的不敬是失礼,遇到贤人不尊是不仁,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夫是懂得道理的贤人,我怎么能不敬他呢?”

“赴汤蹈火”这则成语的赴是走向;汤是滚水;蹈是踏。赶汤蹈火,指即使滚烫的水,炽热的火,也敢于践踏,形容不畏艰验,奋勇向前。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此犹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嵇康,字叔夜,谯国铨(今安徽宿县西)人。他曾与山巨源(山涛)等七人一起游于山林,被称为“竹林七贤”,司马氏专权后,嵇康不满司马氏的统治,隐居山阳,而山巨源后来在司马氏朝廷中做了官,嵇康从此看不起他。山巨源由吏部侍郎升散骑常侍时,想请嵇康出来代理他原来的吏部侍郎官职,遭到了嵇康的坚决拒绝。

不久,山巨源收到了门人递上的一封信。拆开一看,是嵇康给自己的一封绝交信。他迫不及待地看了下去。信中嵇康列举老子、庄子、柳下惠、东方朔,孔子等先圣,说自己“志气可托,不可夺也”。

接着又写到自已倾慕尚子平、台孝威(后汉隐士),不涉经学,淡泊名利。信中表示他蔑视虚伪的礼教,公然对抗朝廷的法制,以禽鹿作比,鹿很少见有驯育服从的,大的如果羁绊、束缚它,那它必定狂躁不安,即使赴汤蹈火,也不在乎;哪怕是用金的马嚼子来装饰它,拿佳肴来喂它,它还是思念树林、向往草地的。以此表示如果司马氏请他做官,他就会像野性难驯的糜鹿“狂顾顿缨,赴汤蹈火”。表达了坚决不在司马氏政权中任职的决心。由于嵇康时常发表一些讥刺朝政和世俗的言论,司马氏统治集团对他十分忌恨。

景元三年(262),曾经受到嵇康奚落的司隶校尉钟会,以言论放荡、毁谤朝廷等罪名对嵇康横加诬陷。嵇康被司马昭下令逮捕入狱,不久便被杀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累卵之危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灵公为了享乐,要建一座九层高的楼台,造了三年还没有造好,弄得民不聊生,晋灵公还不准大臣劝谏。荀息想了一计,在晋灵公面前先用12个棋子垒在一起,然后在上面垒九个鸡蛋,最后鸡蛋倒下砸碎。晋灵公明白后下令停工。

【典故】居累卵之危而图泰山之安。

汉·王符《潜夫论》卷三秦王之国,危如累卵,得臣则安。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释义】累:堆积。好比堆叠起来的蛋,极容易打碎。比喻情况极其危险。

【用法】作宾语;指十分危险

【相近词】危如累卵

【反义词】泰山之安

【其它使用】

◎他在该书中历陈列强交逼的形势,说:俄、英、日、法已觊觎或侵占我国的边疆,而"德,奥、意、丹、葡、日诸国亦狡焉思启",时局已到了"累卵之危"的地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成长过程中,总会发生许许多多故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感人的……这次,我想写写我和的故事。

那一天,我吵着妈妈带我去书城,我要买一本沈石溪老师的小说——《第七条猎犬》。到了那里,我迫不及待地走进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柜,来来回回地搜寻。终于,我找到了它,于是兴高采烈地把它买了下来。

回到家,我顾不上吃午饭,捧着那本书津津有味地读起来,越读越精彩。其实,那天下午我是要去补习班上课的,但是我居然忘得一干二净。补习班的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妈妈又打给家里的阿姨,幸好阿姨及时接到电话并通知了我,要不我还全然不知呢!

还有一次,本来约好和朋友一起去石排公园玩,我又把这件事忘记了,因为当时我正在看《水浒传》里的“小李广梁山射飞雕”这一章,看得十分带劲。有时渴了,想喝点水,也懒得起身,而是争分夺秒地看书。后来,那位朋友见我许久没来,就气乎乎地找到我家里,把我臭骂了一顿,我感到十分愧疚。

你看,一旦看书,我就会突然“失忆”,闹出一些哭笑不得的事情。但是,我不后悔,不放弃,仍然坚持看书,因为它拓展了我的知识,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之乎者也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zhī hū zhě yě

【典故】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宋·文莹《湘山野录》

【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老学究

【结构】联合式

【相近词】咬文嚼字、焉哉乎也

【反义词】的了吗呢

【押韵词】饮鸩止渴、呼牛也可,呼马也可、逾墙越舍、强聒不舍、雨沾云惹、依依难舍、圣之时者、念念不舍、行藏用舍、依违两可

【年代】古代

【灯谜】孔夫子的口头禅

【歇后语】孔夫子讲学

【教学同步】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鲁迅《孔乙己》初中六册·课文·5

成语故事】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上写着“朱雀之门”,问身边大臣赵普,为什么要加“之”字,赵普告诉他“之”字是作助词用的,凑成四字吉利。赵匡胤听了,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了什么事情?”

【示例】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名人读书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212 字

+ 加入清单

1、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2、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3、囊萤映雪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官至御史大夫。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攻读,可家中贫穷,没钱购买灯油。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睡在床上默诵。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屋顶白了,地上白了,树上也白了。整个大地披上一层银装,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他站在院子里欣赏银装素裹的雪后美景,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终于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4、映雪读书

晋代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境贫寒,灯已无油,尝于冬月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而且,居然看得非常清楚。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正是他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5、随月读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6、牛角挂书

隋朝有个读书人名叫李密,原是贵族出身,后来家境破落。但他喜欢读书,从不浪费能够用来读书的点滴时间。一次,李密骑着牛出外办事,就把一套《汉书》挂在牛角上,从中抽出一本,坐在牛背上一边赶路,一边读,十分专注。这一情形恰巧让大臣杨素看到,杨素问道:

“你是哪儿的书生?”

“我叫李密,辽东襄平人。”

“你读的是什么么书?”

“《汉书》中的《项羽本纪》。”

杨素很亲切地跟李密详谈了一阵,觉得这个少年前途无量,便鼓励他:“你这么好学,将来一定会有成就的。”杨素回家后,把情况讲给儿子杨玄感听,杨玄感便和李密结交,成了好朋友。

公元613年,杨玄感看到隋朝大势已去,便乘机起兵反隋,并请李密为他出谋划策,但杨玄感没有采纳李密的妙计,兵败身亡。后来李密投奔了瓦岗寨的农民起义军,成为瓦岗军的首领。

后来,人们用“牛角挂书”来形容读书非常刻苦努力。

7、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通常认为,孔子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以此比喻读书勤奋用功。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8、手不释卷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9、寻章摘句、车载斗量

赵咨是吴王孙权手下有名的官员,字德度,南阳人。

在吴蜀夷陵之战时,奉孙权之命出使曹魏。

赵咨见到魏文帝曹丕。曹丕用轻蔑的口气问赵咨说:“你们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赵咨说:“我们吴王空闲时,阅读各种书籍,研究历史经验,可不像那些书生那样只知抄抄写写,摘记一些词句。”(原文是“吴王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还说:“我们吴王是位仁义智慧、有雄才大略的人,任用鲁肃说明了他的诚厚;活捉魏将于禁而不杀说明了他的仁义;智取荆州而兵不血刃说明了他的智慧;盘踞三州虎视四方说明了他的雄才,向陛下求援说明了他很懂得策略。”

曹丕又问道:“你看,我可以征服你们东吴吗?”赵咨回答说:“大国有进攻的力量,小国也有防御的装备啊!”

曹丕接着问道:“你们东吴害怕我们魏国吗?”赵咨又答道:“我们有雄兵百万,又有长江、汉水的天险作屏障,有什么可怕的呢!”。

曹丕心想:这人真是能言善辩、对答如流。于是又问道:“你们东吴,像你这样有才能的人有几个呀?”

赵咨说:“特别聪明、很有才能的大约有十人。至于像我这样的人,那真要用车子来装,要用斗来量,简直是数不清啊(原文是‘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由这个故事,后来演化成两句成语。一个是“寻章摘句”。另一个成语是“车载斗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屋里,一丝柠檬的清香混合着淡淡的香,正在悄悄弥漫开来。阳光透过稀稀疏疏的树枝洒下来,如同落了一地金子。微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轻响。啊!又一个安静而美好的午后。

一本中意的书,一杯可口的柠檬汁,一个温暖惬意的下午,只要拥有了这些,我就仿佛拥有了全世界。

我投身到J﹒K罗琳笔下的奇妙故事,与哈利、赫敏、罗恩一起揭开一次次神秘事件的面纱,找到一个个幕后主使,查明一件件事情真相。寻找拯救学园,打败伏地魔的方法,查明伏地魔的身世之谜。

我沉浸在克莱儿的魔幻故事里,为迪伦因遭到魔鬼袭击受伤而感到心疼和揪心;为迪伦遇难生死未卜感到焦心和不安;为崔斯坦保护迪伦下落不明而感到着急;又为迪伦对崔斯坦的痴心会心一笑。

我在罗尔德达尔这个“古怪”小老头的讲述下,与玛蒂尔达一起对抗她重男轻女的爸爸,一起为了维护她的老师珍妮而想办法让那凶恶的女校长吃一点儿苦头。

我在《射雕英雄传》的世界里,沉迷于“九阴白骨爪”这门武功的高深神奇,渴望自己拥有它去维护人间的正义,惩治世间的丑恶。

我沉迷于柴静的《看见》,痴迷在白岩松的《行走在爱恨之间》,执着于廖文豪的《汉字树》……我的身体还在小屋里,心却早已随着奇妙的书周游世界。在书中,我能看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一个勇敢、坚强的自己。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可是我没有感到一丝饥饿、一丝疲倦,直到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妈妈推开房门,说:“吃饭了!拉姐!”我这才反应过来:“呀,已经过了一个下午了呀!”

我敲敲酸痛的肩膀,伸了个懒腰,想:“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感觉才刚过了几分钟而已,竟又读了那么多令人入迷的书,那么接下来该看什么书呢?”

这就是我——一个小书虫和她亲爱的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前车之鉴成语励志故事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贾谊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的时候,所写的文章便远近闻名。汉文帝听说贾谊精通诸子百家,于是征召贾谊入朝担任博士之职,此时,贾谊年方二十岁。为了表示对汉文帝的忠心,他曾多次上书,陈述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受到皇帝的赞赏。

有一次,贾谊在奏折中引用了夏、商、周三代都统治了几百年,而秦朝只传了两代的历史事实,劝说汉文帝应该效仿夏、商、周三代的做法,改进政治措施,努力治理国家。他引用当时的谚语说:“前车覆,后车戒。”意思是说,前面的车子翻了,后头的车就要小心了,应当以此为戒,避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接着他又说道:“秦代灭亡的车迹我们已经看到了,如果不注意,我们也会走上灭亡的道路。所以我们一定要施行仁政,安抚百姓。”

汉文帝认为贾谊的意见很好,于是采取了相应的轻徭薄赋、提倡节俭、奖励农桑等休养生息的措施。经过他和儿子汉景帝两代皇帝的治理,社会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国力也逐步强大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解释】鉴:铜镜,引申为教训。前面翻车的教训。比喻把前人或以前的失败作为借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与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就像一缕明媚的阳光,在黑夜里为我们指路。你和书一定有很多故事吧,先来听听我的吧!

记得那一天,我们去图书馆。一进去,各种书琳琅满目,种类繁多。有漫画故事、小说、名著、寓言,好像一座知识的宝库。我汲取着书中的营养,看了一本又一本,以致不知道黄昏的到来。猛一抬头,目光呆呆地看着店里的钟,呀!已经5点了。我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柜,我沮丧极了,心里想着:哎,时间过得真快呀!

忽然,我的余光眇到了一本书名字叫笑猫日记《绿狗山庄》,我的注意力被吸引了过去。我禁不住从书架里抽出来,由于时间关系,我把它借了回家。

我回到家,满怀期待地打开书。书里优美的语句,让我身临其境,就仿佛是我发生了这些奇妙的事情。好不容易看完了,我却还很兴奋。此时,我的脑海里冒出来一个大胆的念头:让妈妈把全套书都买了吧?

我下定决心,想去求妈妈把笑猫日记全套买给我,但又怕妈妈不答应。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卯足了劲,拿着书去问妈妈:“妈妈,能给我买书吗?”没想到,妈妈竟然爽快的答应了。

过了几天,我的书到了。急忙打开书,我像一匹恶狼,一页两页,贪婪的读着,真恨不得把这些书一口气全部读完……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当我坐在书橱旁,手里捧起一本书,我就觉得,我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和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是高尔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甫说的;“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这是莎士比亚说的;“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这是刘向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颜真卿说的,在我的眼中,书就像一把钥匙,帮我打开文化大门的钥匙,书又像一叶小舟,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让我获取更多的知识。

现在我跟大家讲讲,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有一次,我在家里正专心致志地看《百问百答》-物理化学。这时妈妈走进房间,对我说:“宝贝,去帮妈妈买两袋盐回来啊!”我漫不经心地答道:“嗯。”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过来了,看到我还在看书,立刻火冒三丈地说:“你再不出去买盐!小心我把你的书统统扔掉!我这才停下手中的书,带上钱,赶紧跑出去买盐。在去超市的路上,我边跑边想:是两袋盐还是两袋味精?应该是味精,对视味精。我加快脚步向超市跑去。

终于买完了,我急匆匆地跑回家,把东西交给了妈妈,接着又急忙跑进房间,继续看书。妈妈看了看我买的东西,又冲进我的房间,大声地说:“我叫你买盐!你给我买味精干嘛!”我摸了摸后脑勺,又急忙跑出去买盐了。这就是我看书闹得笑话,晚上妈妈还因此训斥了我。

记得还有一次,我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在了书上,这可怎么办呢,这可是我心爱的书啊。这时候,我忽然想起之前在一本书上看过:先把水甩干净,再放进冷冻室,等待两个小时,就可以了。我试了一下,果真拿到一本崭新的书。

书带给了我快乐,让我沉醉其中,也让我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深思远虑成语故事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想得很深,考虑得很长远。

出处

汉·班固《汉书·师丹传》。

故事

师丹,字仲公,为人廉正守道,很得皇帝的信任。

早在汉元帝时,王皇后生有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成帝。傅昭仪也生有一子,因这孩子非常聪明,元帝很是宠爱,封他为定陶王。这定陶王虽寿命不长,倒留下了儿子;汉成帝在位20多年,却没有太子。汉成帝死后,就由定陶王的儿子继承皇位,他就是汉哀帝。

汉哀帝登基以后,大臣们议论说应该尊哀帝的亲祖母傅太后为定陶皇太后,哀帝的生母丁姬亦应尊为定陶皇太后。但是师丹坚决不同意。因此,结怨于傅、丁两位太后。

这件事以后不久,有人向皇帝建议改革币制,控制物价上涨,汉哀帝征求师丹的意见。师丹认为这个建议有一定道理,民贫则国弱,会引起恶性循环。但是当主管部门具体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多数官员认为钱币发行的时间已很长了,要一下子改为龟贝,实行起来恐怕很困难。师丹听了各种意见,也觉得确有难度,决定暂不改变币制。

当时师丹年事已高,忘了将记录在案的各位大臣的议论收藏,以致记录草稿被书吏透露了出去。

傅、丁两位太后原本对师丹不满,这次抓住了攻击他的机会,就唆使族人上书给哀帝,告了师丹一状:身为朝廷重臣,却把绝密文件中的事情泄露出去,传扬到社会上,引起人心动荡,市场混乱。

哀帝接到奏告,交给朝臣讨论。给事中博士申咸、桂钦上书为师丹求情:“师丹大人腹中经略无人可比,现在有人为泄私愤竟用绝密材料事件来攻击他。师丹前后意见不一,虽然有欠深思远虑,但泄密的过错并不在师丹,用这个罪名来惩罚师丹,恐怕是不妥当的。”

汉哀帝是丁太后亲生、傅太后嫡孙,当然不能因为师丹曾是自己的老师而违反两位太后的意愿,最后作出决断:师丹没有尽心尽职,收去大司空、高乐侯印绶,罢官回家养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子为父隐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zǐ wéi fù yǐn

【出处】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论语·子路》闻子为父隐,父为子隐,未闻父子之相坐也。  汉·桓宽《盐铁论·周秦》

【解释】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父子间的人情

【结构】紧缩式

【#25276;韵词】外厉内荏、回文织锦、高官极品、擦脂抹粉、大行不顾细谨、越罗蜀锦、连镳并轸、岁丰年稔、疾裘妒枕、持论公允、......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叶邑停留时,叶公府中的一只羊跑进孔子的住地,被弟子曾点烧了吃。曾点的儿子曾参把这事报告给孔子,孔子知道曾参处于忠孝两难的地步,于是答应同叶公说,孔子感慨: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成语举例】以前,中国人讲究‘子为父隐,父为子隐’,于是隐来隐去,就把真理正义全隐得没有影儿了。  老舍《老舍自传》第六章第三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与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高尔基曾说过:“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看来,这话说得一点都没错。书也是人们的好朋友,我与书,还有一些故事呢!

在我的家中,你一走进房间便能看到一些书,在书柜中被放得满满的,且被分过类,这也许在别人眼中平凡不已,可是,这其中也有一些关于我和书的小花絮哦!

花絮一:你一看到书,便会看见一面贴过胶布柜子中的玻璃窗,可能大家都认为这因为我贪玩而造成的,如果你是这个猜测那我就告诉你:NONONO,你完全是大错特错了!还是告诉你吧:

那是一个早晨,我只有五岁,为了整理书籍,我便爬到床上,扶着那面玻璃,刚整理到一半,因为太用力了,所以那面玻璃“呯”的一声,碎了,只留下上半部分。妈妈闻声而来,问我什么事儿了,我说不知道,我一直把右手藏在身后,因为手腕的地方被碎玻璃划了一下,鲜血直流。眼尖的妈妈还是发现了,心痛地拿起我的手急忙用创口贴止血,那些书也被妈妈整理起来了,从此,这个疤一直留在我的右手,到现在也还是能够看得见!

花絮二:有一次,我做好了作业,便趁着妈妈在厨房烧饭,我便拿了一本《小红帽》到厕所里边上厕所边看。当看到:小红帽要被大灰狼吃的时候,我便急得说:“大灰狼,你可千万不要吃小红帽啊!小红帽可善良了呢!你不能吃她!”妈妈听见我自言自语,便走过来,说:“什么谁吃谁啊!”她一看到我还是在那专心致志看书时,竟在一旁傻笑了,我听了也跟着笑了起来。

这就是我与书的故事与小花絮,怎么样?你的呢?快来分享一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与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看书既能使自己的知识增高,也能使自己明白许多人事道理。

我小时候,最开始的读物是爸爸的旧报纸。当时才三岁只认识两百多个字,我经常看到爸爸拿着报纸津津有味的阅读,自己就从书柜旁边的箱子里拿出了一张报纸,一看上面有不认识的就去问。报纸,也就是我小时候的“识字卡片”。

五岁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几套故事书,我在幼儿园里拿出来看,在家里的时候也抱着看,日积月累,就故事书再也满足不了我求职的欲望了。

一年级回老家时,从爷爷那儿借几本书,有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西游记》,有《三国演义》,还有《朱伯儒治家格言》,每本都看的津津有味。我刚刚上作文兴趣班的时候,还有几篇作文被展出去了呢。

我现在很多书都喜欢看,最喜欢看科幻和作文类的书,我最喜欢看《三国演义》了,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因腐败无能造成了天下大乱,各路好汉前来助阵,渐渐地,所有好汉分成了不同的派系,刘备的蜀国,曹操的魏国,孙权的吴国,明争暗斗。舌战群儒、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一条条计谋一场场大战,每章都会让人心惊动魄。

书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的故地,我们的知识宝库,我们的百宝箱,也是我们整个世界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书外的故事也同样精彩作文500字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在小学六年的生活中,读过不少,也发生过不少的读书故事

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三更半夜,我躲在厕所中点着蜡烛看一本有关吸血鬼的恐怖小说,正看到吸血的那一段时,一阵阴冷的风吹灭了蜡烛,顿时,我把从一楼到六楼的声控灯全都惊醒了。接着,有什么东西搭在我的肩上,借着朦胧的月光,我看见了一个人,看他似乎要张嘴,以为是吸血鬼要开始吸血,然后我就啪的给了他一个大耳光,我简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胆,给了我爸一个大耳光,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啊。

也还看过一本青春系列的小说后,也发生了一些事。

对于将要步入青春的我们来说,对“早恋”、“恋爱”一类词变得异常敏感。可怜的沐醉同志和锥锥先做了炮灰。他们俩和主人公有同样的经历,都是与异性交朋友,然后被群众指责,最后被别人八卦。不过只是一种朋友之间的纯情,却被别人嘲笑、讥讽、鄙视,再是流言四起。一段朋友之间的感情就这样破灭,消逝在一片喧嚣之中。

在生活中有过一些人对书的评价,当然,我也对一些书种持有偏见。例如什么励志书籍,不过就是把别人的人生写给自己。还有玄幻小说,只是让自己活在一个不属于自己的空间。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若是想要成为学霸,只能是“没有学到死,就往死里学”。

读书总比实践好,没有知识作为靠山,就是走再多路也是白费,顶多就是邮差而以。

书外的故事也同样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成语权宜之计故事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权宜之计

【拼音】:quán yí zhī jì

【解释】:权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2人专横跋扈,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腾。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决定用计策动吕布来杀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汉献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这时候,王允设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冲杀过去,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大声疾呼:“吕布在哪里?”吕布怒喝一声:“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喊声刚落,一戟将董卓刺死了。董卓被杀死后,王允认为大患已除,天下太平,做事就不因时因事而采取变通办法(原文是“不循权宜之计”),所以好多部下对他逐渐疏远了。不久,董卓的旧部郭汜、李傕攻入长安(这时汉献帝已西迁长安)杀死王允,赶走吕布。后来,郭汜、李傕又争权夺利,互相火并起来,关中地区出现军阀混战的局面。后来,人们引用“权宜之计”这个成语,来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变通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和书的故事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有个大柜,上面有很多书。但有一本书独占一格,那就是《隔壁的张叔叔》。那本书破破的,还泛着黄色。

有一次一个同学来我家,对我说:“这本书这么破,扔了吧。”说完,他就伸手去拿那本书。我赶紧挡住他,对他说:“这本书非常珍贵,我给你讲讲他的故事吧……”

那是一个下午,妈妈从幼儿园接我回来,路上碰见了王奶奶。只见王奶奶一摇一晃的走了过来,见到我们,直接倒了下去。我俩见了,赶紧把王奶奶送到了医院。到了医院,医生看了看说:“没有生命危险,但她因劳累过度晕过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醒来。”听了这话,妈妈说:“正好这几天放假,她的家人也不在,就有我来照顾她吧。”医生说:“没问题。”后来几天,妈妈一直在医院看着王奶奶。我有时想出去玩,我拉拉妈妈的袖子,说:“妈妈,我想开车出去玩。”“不行,我们还需要照顾王奶奶,”妈妈回答。没有办法,我只能天天待在家里。

有一天,我忍不住了,对妈妈说:“王奶奶昏倒跟咱们没关系,为什么不让我出去玩?”妈妈看了看我,对我说:“孩子,那为什么我们不去帮助她呢?我们要有爱心。”说完,妈妈把这本书给了我。

我读了这本书,知道了故事里的张叔叔从年轻到老是怎么去帮助别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的。读完以后,我坚定的对妈妈说:“妈妈,我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听我讲完,那个朋友也想要看看。可他刚把那本书拿起来,“哗,啦”书散了,再也没有办法回到完好如初。虽然书散了,但我还是那个“有爱”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后来者居上成语故事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hòu lái zhě jū shàng

【典故】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史记·汲郑列传》

【释义】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后者胜前者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后来居上

【押韵词】人怕出名猪怕壮、惊惶万状、万花齐放、精强力壮、装模装样、锐气益壮、不可限量、亥豕相望、胆粗气壮、山吟泽唱、......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文官汲黯生性坦率,总是直言劝谏皇帝,汉武帝派他去边远的地方做官,他在东海郡政绩显著,汉武帝将他调回宫中。他本性不改,汉武帝重新冷落他。他感慨道:“皇帝用人就像堆柴,真是后来者居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和书的故事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我和有些小朋友一样,也讨厌看,特爱玩。

有一次妈妈生气了,因为已经到了该睡觉的时候了,我还是在玩。第二天早晨她就跑到书店,给我买了一本超薄的插画本———《灰姑娘》,并命令我必须看一小时才能出去玩。因为无所事事,时间仿佛过得特别慢,也不知在书桌上趴了多久,突然我隐隐听见了脚步声。“一定是妈妈来了!”我慌忙坐了起来,抓起书,装模作样地看了起来。

“嗯,不错。再看5分钟就去玩会儿吧。”妈妈的声音在我身后响起。也许,是因为只需坚持一会儿,当再次捧起书,看着看着,我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竟一口气把那本书看完了。也是从那天开始,我出去玩的时间渐渐变少了,相反,我在家里看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多了。从幼儿园的拼音读物《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到小学低年级的《爱的教育》、《小王子》等书,再到现在所读的《红楼梦》、《飞鸟集》……

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当我一口气将《灰姑娘》读完后,妈妈对我说的那句话。她说:“悦悦,你知道吗。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说过,‘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法国作家雨果也说过,‘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所以,读书是多么重要啊!”现在,我终于能明白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怎么样,我和书的故事,是不是有点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