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走访民情日记精选多篇(优秀20篇)

初中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是别具一格的,是回味无穷的。而我的初中生活,更像是一杯咖啡,苦涩中带有淡淡的哀愁,只有细细地品味,才能察觉它的香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接下来请欣赏:初中寒假日记200字。下面开学吧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走访民情日记精选多篇优秀作文,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浏览

5840

作文

453

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人勤春早。今天虽然是农历正月初五,但勤劳的商家却已陆续开张营业了。

走在已然有些春意的街头,一家窗帘布艺店引起了我的兴趣。它的店面不大,门前高挂的红灯笼透着热烈和喜庆;张贴的对联“一帘幽梦编诗意生活家家悦,两厢情缘创生意兴隆岁岁福”抒发着店主心中的美好愿望。对联的下方,左右各摆放着一盆橘树,茂盛碧绿的叶片间黄澄澄的金橘挂满枝头,煞是可爱。何不进去瞅瞅呢?

“请问您需要做窗帘还是沙发套?我们的床上用品做得也很不错的,您看看?”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女店主很热情地迎了上来。

“恭喜发财哦。我今天只是路过您家店铺,看到您的布艺店装扮得很精致,所以过来看看,可以吗?”我微笑着说。

“店门口的金橘是您自己栽种的吗?养得真好,手艺真高。”我喜欢养花养草,不由得真诚地赞美她的金橘,夸赞她的养植水平。

“哈哈,是我自己种的,已经养了七八年了。有好多路过的人都说我这两盆金橘长得好呢。”她望着店门口的金橘,一脸开心满足的笑容。

“店里的生意怎么样啊?您的爱人孩子外出拜年去了吗?”……

几句寒暄之后,可能是因为年龄相仿,且有着喜欢绿植的共同爱好,原本陌生的我们竟然谈得很投缘。从交谈中得知,她和爱人原本在深圳打工,因为孩子今年即将参加高考,她和爱人去年就回到黄冈开始经营现在的门面,一年下来收入还不错,除了一家人的吃穿用以及孩子的教育开支外,手头还有一定结余,孩子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夫妻俩很满足。谈及新年愿望,她说她最大的梦想是孩子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也希望市场管理能够少收费,多服务,执法人员对她们的理解更多一些。

“唉,现在也不只是黄冈一个地方存在这样的问题,毕竟市委、政府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了。” 多么朴实的群众啊!尽管对眼下的经商环境还有不满意的地方,但她却没有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反倒是对党委政府的理解和称赞颇多。

“看来您还挺关心国家大事呀。”我有些想听一听她对时政的一些看法。

“那当然,您可不能小瞧我哦。我订阅了《楚天都市报》,很愿意看哪些地方又拍到‘苍蝇’、打到‘老虎’了,黄冈反腐败的力度好大啊。希望纪委一直像这样抓下去,我们小老百姓做生意经商的环境就更好了。我准备再坚持几年、赚些钱就回老家去盖栋三层的楼房呢。”她信心满满地说。她不知道,站在她面前与她聊天的人,正从她的理解和称赞中得到了很多鼓励和鞭策。

“好啊,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我相信,您儿子一定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您店铺的经营环境和盈利一定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您将来在老家盖的小洋楼也一定会像您一样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双联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晴

初春的季节,窄暖还寒,春的气息越来越浓,但冷空气却迟迟不肯罢休河西大地。为进一步深化“双联”行动,确保“双联”行动取得新的成效,我们由主任统一带队,组织单位干部职工一行9人前往水源镇西沟村开展“双联”工作。这次开展“双联”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村入户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联系村共同研究制定双联工作计划、确定致富项目、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设立救助基金、开展进村入户体察民情活动,为深入推进“双联”行动起好步、开好局。

从单位到联系村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沿途为确保金武高速公路尽快开通,施工场地上大小车辆来回穿梭一片忙碌景象。一年来,通过参加单位组织的“双联”行动,走访村民、帮扶解困,对帮扶村农民生活现状有了更深的了解。亲眼目睹了农村的贫困和艰辛,也亲身感受了农民渴望脱贫致富的迫切愿望,也更深刻的体会到省、市各级开展“双联”行动决策的高远。来到村口,看到村民们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借着这几天天气好,抓紧平整土地,做好春耕准备。来到村委会,村支书和村主任热情的迎接我们的到来。主任简单的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村支书马上召集村委会干部职工共同召开“双联”工作会议,会上我们与村上商讨2013年发展思路和帮扶计划,对照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和农民收入倍增计划,修改完善联系村的小康建设规划,力争使村容村貌及群众生活能有所改善。初步确定了“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扩建规模养殖区”两个致富项目,争取专项项目资金,并按照在村一级设立“双联”行动驻村联合党支部的工作要求,共同研究成立驻村联合党支部,明确组成人员,制定工作制度。为确保“双联”救助基金及时到位,主任亲自把单位筹集和动员干部职工捐助的6000元帮扶基金送到村支书手中,用于救助生活困难群众,帮助联系村、帮扶户发展致富产业,改善村容村貌,以及急需解决的问题。村支书代表村委会感谢我们一年来对西沟村的帮助,他动情的说:“有了你们的帮助,我们的工作思路更清了,信心更足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更高了,村民们都争着要和帮扶干部结对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临近中午,主任要到水源镇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召开了工作例会,还要将单位捐的3000元帮扶基金送到镇政府。我们按照计划分头走访联系户,了解春耕春备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我来到李孝基家中,他和我拉起了家常,他说:“近几年,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农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虽然,我家的生活条件现在很差,但我相信,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这些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去年由于玉米制种产业销售不是太好,今年的耕种面积会减少,村上正在积极想办法与种子公司协商尽量扩大种植面积。为增加收入,家里打算继续搞好公路运输……”。

在返回途中,我心中满是收获的喜悦,想着有党的政策,有广大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我更加坚定地相信:随着“双联”行动的深入开展,群众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只要付出,就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驻村民情日记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xx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因为从xx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xx的8公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xx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决。为此,我和仲副乡长他们商议今天到民和县交通局去查查这个项目是否上报省、市交通部门。

一大早,我、仲副乡长和民和县委宣传部孟xx干事一起来到了县交通局。我们的孟干事在县上有很好的人际关系,他和县交通局办公室主任也很熟。但是我们到的不巧,办公室主任正在旁边的会议室开会,办公室里只有一个值班的工作人员。孟干事让那位同志悄悄叫一下主任,说宣传部小孟来找。不一会儿主任来了,是个女的,很热情。我们说明来意后,她出门叫来一个负责项目工作的女同志,让他给我们查查。那位干事也很热情,让我们在主任办公室喝茶等会儿,她去查资料。不一会儿,她拿着一张表来了,边给我看表边说这个项目已上报到省交通厅,有望下达。但是,他说你们自己跑跑,项目可能批得早,没准明年能实施。听到这我的心里踏实多了,因为我一直担心这个项目如果没上报,我的单位领导们不好协调。此前我心里一直有个打算,如果这个项目已上报至省交通厅,我就请求我们的傅xx副主任给省交通厅陶永利副厅长说说,他是傅主任的老部下,而且也是我在化隆县时的县级领导,这个事他肯定会帮忙。我详细看了一下表格,这个项目叫川杨公路至大库土公路,建设性质为改建4级,建设规模为8.35公里,计划投资292万。和乡上打的报告一对照,有点不一样。我仔细看了看,原来乡上的报告里面还包括从xx村另行通往川杨公路 处的16公里改建路。乡党委马书记也给我说过此事,希望把通往大库土村的公路也一并争取解决了。

回到乡上我立即给马书记和梅乡长汇报了此事。他们让我给傅主任说说,后天带我们去省交通厅见见陶厅长。我当即挂通傅主任电话说了此事,他满口应允,让我们后天去西宁。

商量完去省交通厅的事,我顺便邀请马书记和梅乡长参加国家电网青海检修公司明天来xx小学开展“萤火虫”微公益活动。他们很乐意,决定由梅乡长参加。

这个事也是我自从进驻xx村开展工作最欣慰的一件事,也是我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即将要办的第一件实事。为了把这个企业的捐助拉到xx小学,我再三劝说老师兼青海省慈善义工协会会员的朋友,并和帮扶组的同志们到学校搜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晚22时30分于xx乡xx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民情日记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__年4月10号,天公作美,一改这几天的寒冷、沙尘漫漫,今天风轻云淡,让人们感觉到了久违的春天的气息。我们陇东地区今春普遍干旱,而且旱情持续加重,加上老天也不眷顾,从开春到现在从来都没有下过一场透雨。队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今天刚一上班就召集大家前往我队帮扶的乡村——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

虽然没有贵如油的春雨的润泽,但沿途的树木已吐露细细的嫩芽、迎春花、海棠花、玉兰花,还有油菜花都竞相开放,路边上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也毫不示弱的竞相斗艳,原野上到处是嫩嫩的绿色,让人一下子融入到这个绿色的世界、鲜花的海洋。一时间竟忘记了那干旱的麦田、等待滋润的禾苗,还有焦急的农民。

一到帮扶对象毛仲学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们去年刚新盖的房子,深蓝色的房顶、砖红色的房体,屋内窗明几净宽敞舒适。毛仲学虽然已年逾古稀但身体却很硬朗,走路说话不像那么大年纪的人。他和老伴带着一岁多的孙子,儿子儿媳都在西峰城里打工,离家较近,春种秋收都能回来,加上现在国家对农机用具的大力补贴,播种收割基本不需要人力了。他很健谈,对党的惠农政策了如指掌。他说在他的有生之年要带着孩子们跟着党步入小康生活,他有信心。谈到今年的致富计划,他说有党的政策做保障,去年他已经盖起了6间新房,今年还准备加盖三间,除了往年种的小麦、玉米、黄豆、油菜、甜瓜等作物外,为了弥补今年干旱造成的减产,他还栽植了新品种核桃树,核桃树地里还可套种黄豆、红小豆,小麦收割后回差种些糜子,荞麦。养殖方面,去年养殖的绒山羊今年就要产崽了,奶羊也要产崽了,另外要引进些新品种的绒山羊,养殖规模也将扩大。对于今年的干旱少雨,他说这地方几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的,虽然离蒲河很近,以前只有眼睁睁看着它流走,现在不一样了。前几年政府已经给每个村子配备了灌溉设施,所以必要的时候就用蒲河的水浇地了。听到这里我终于放心了。是呀,只因有了这想民、为民的政策才有了年逾古稀的老人一如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满腔热情的敢想、敢干。

看着乡亲们会心的笑容、听着的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我真想放声高歌一曲,唱响我们中国农民新时代的梦想、属于我们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民情日记:真心服务群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曾玉才是四川省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党总支书记。十几年来,从教育岗位上退下来的他,把三尺讲台的育人功夫搬到农村天地大舞台。他带领村支“两委”一班人,苦干、实干加巧干,使昔日的落后村变成了如今美丽富裕的新农村。在他4本40万字的民情日记里,一笔一划地记下了村民的诉求以及乡村的发展规划,也记录了一个基层干部的浓浓爱民情。2016年3月,曾玉才荣登“中国好人榜”。

曾玉才教了近40年书,乡里大部分人是他的学生,平时见到他,都会尊敬地喊声老师,揣着这样的“底气”,曾玉才决定为“组织分忧”。当他真的来到村里时,才发现情况比想象的糟很多,村里各项工作目标考核居全乡倒数第一,群众上访不断,干部威信下降。刚一走马上任,曾玉才就一头扎进村里做调研。一个月时间里,他走访了全村7个社、100多户群众,总算明白了问题出在哪儿:班子不团结、财务不公开、处事不公道。针对发现的问题,他要求村干部在工作中做到“四戒”,即戒用村组集体资金吃喝、戒拉帮结派、戒嗜酒乱性、戒与百姓红脸。所有禁令,他都带头遵守、坚决执行。吃透了村情,抓好了班子,稳定了民心,村里的各项工作很快就走上了正轨。一年后,该村在考核中跃升为全乡第一名,“矛盾村”摇身一变成了“先进村”。2007年,村级党组织调整,原三支田村、瓦房村、密溪社区联合建立党总支,改名为瓦房村党总支,曾玉才以高票当选为党总支书记。

从当村支书开始,曾玉才坚持写日记。“每天要干啥子(什么)事?做到没做到?有啥子体会和收获?”曾玉才说,将要做的事情书面化后,白纸黑字,可以时刻提醒自己。前几年,曾玉才用自己的本子写,自从2009年县上组织部发了民情日记本后,他就用这个本子来记,每天一篇。如今已经写了整整4本,超过40万字。“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在曾玉才办公桌的玻璃板下面压着这句警示语。“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曾玉才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民情日记

全文共 678 字

+ 加入清单

在镇领导的安排下,我来到周家驻村。我很欣慰,能够被安排在一个吃住比较放心的村居,也很畏惧,周家是一个比较偏远,交通条件较差,人口比较多,矛盾也比较多,干部力量较薄弱的村。开始,我有些不习惯,甚至有些害怕,没有安全感.曾经,马镇长说我有些娇气,这一句话一直在我心里,其实,我也不是娇气,我反倒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坚强的女生,只是社会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作为一个女生,我有些畏惧,也应该是正常的事情。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把自己当成一名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工作,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工作。在周家村,我是彭六里、小坎上和田坝子3个村民组的包组干部,共135户, 700余人。来到这里,我不断的思索,如何将三个村民组的工作做好,得到群众的认可。3个村民组都有不同的情况不断出现,村民钟正万得了脑瘤,为了医治,把家里养的几条牛全部卖掉,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老党员赵兴梅全身瘫痪,躺在病床上等死,村民周开德也得了重病。。。。。。。。这些事,这些人都是我心里的难题,每次走进他们的家门心里都有一种心酸,无能为力,我是多么想帮助他们,我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最后,我向民政办主任杨艳玲请求帮助,虽然没有得到救助,但是,杨主任教会了我如何来处理这样的问题,我将情况反馈给群众,他们都很感激我,让我心中略有安慰 。

我是一名村干部,尽我所职,尽我所能,我想更加了解我的群众,也让他们更加了解我,我能为他们服务,能被他们需要是我的荣幸。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我会虚心向村里的前辈请教,及时解决群众的遇到的难题。在一步步前进,一步步进步,累了的时候,告诉自己:余敏,加油吧!相信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3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初,本人以通渭县第三铺乡芦滩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的身份,参加了在定西市委党校举办的“全市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及乡镇扶贫站站长培训班”。此次培训邀请了全市扶贫领域的专家,就如何掌握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扶贫政策、如何做好建档立卡和大数据平台建设、如何开展“853”挂图作战和村民收入测算等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实地观摩了漳县植物园、异地搬迁、建档立卡等精准扶贫建设成果。受益匪浅之余,使我对打好扶贫攻坚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脱贫攻坚,勿失当前历史机遇

定西市农工部部长姚明东同志在授课时说:“华夏文明五千余年来,实施规模如此宏大的扶贫活动是空前绝后的历史壮举。2012年以前没有,2020年以后也不会有。国家集中解决贫困问题的历史阶段将定格在2012-2020年。从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可以看出,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的一项重大工作任务,是脱贫攻坚的最佳时段,全民小康的理念和政策措施贯穿始终。能否搭上全民小康的列车,关键在于当地政府和帮扶工作队能否抓住当前历史机遇、能否当成头等大事、能否灵活落实政策。据悉,今年甘肃省抓住机遇,为精准扶贫筹集资金500余亿元,这就为甘肃脱贫攻坚奠定了基础。

建档立卡,事关扶贫成败大计

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建档立卡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前提要件”。今年3月16日,省委副书记欧阳坚在全省建档立卡视频会议上说:“全国精准扶贫现场会3月底要在甘肃召开,为了确保我们的建档立卡工作能够经得起全国扶贫专家的检验,要求全省立即组织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行动……”。建档立卡工作伊始于2013年底,历经两年有余,仍为国家和省市领导关心的头等大事,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从贫困户“12345”的识别开始,到贫困户的退出过程,都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建档立卡和“853”挂图作业之间,是一种互为支撑、相互联动、彼此牵制的关系,通过培训掌握了各项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操作流程,合法公平的利用既定程序、规则,建档立卡不再是问题。

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自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中央各部委的“指导意见”、“实施方案”和相关“通知”政策滚动出台,甘肃省在融合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根据甘肃实际出台了有效的“1+17”扶贫政策,定西市结合地方实际制定了“1+16+5”扶贫政策。这些政策含盖了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水、电、路、房、医、教等各个方面建设和实施方法。政策有了,宣传推广和因户施策就成了帮扶工作队和乡镇干部的工作标准,不仅自己要对各项政策了然于胸,而且要把这些政策根据户情讲授给老百姓,并帮助他们争取早日脱贫。特别是要动员老乡、和老乡们协商,激发农户内生动力,培养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例如经兰石双联办与通渭县第三铺乡村民商议,2016年试种油用牡丹和甜杆高粱,如果试验成功,不仅能解决村民短期的致富门路,而且还能让村民长期受益。再配套相关机械设备即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民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双联精准扶贫、挂图作战成绩斐然

左宗棠有言:“陇中苦脊甲天下”。他指的就是甘肃定西、会宁一带。正是由于穷出了名、苦出了名,所以甘肃扶贫工作起步较早。从2012年的双联行动,到现在的双联助推精准扶贫,“853”挂图作战,成绩斐然,甘肃成了全国的典型。

“853”挂图作战是甘肃首创,陇西县是全省率先实施“三本账”的试点县,“三本账”的设计与填写最初由他们进行模拟,在该县运行过程中发现诸多表格设计、逻辑关系、指标口径等问题,经不断完善后才谨慎推广应用。再如,在全省精准扶贫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诸如,建档立卡程序性问题、因户施策准确性问题等,需要不断的完善、总结经验,才能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质性成效。双联精准扶贫开展4年多了,每一个帮扶单位、每一名帮扶干部,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双联精准扶贫的成绩单”。这份成绩单里,记着汗水、写着付出,更记录着帮扶路上干群合力的奋斗历程,记载着贫困村户一点一滴的可喜变化。

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又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作为全省6220个贫困村帮扶工作队队长中的一员,须从建档立卡入手,到培育富民产业,直至脱贫摘帽,都要有担当、有责任、有抱负的圆满完成此项任务,为甘肃人民与全国一道共同进入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走访困难户民情日记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吃完中午饭,请了xx镇镇长、镇中心学校校长来到我的驻村官宅村,目的是请他们帮助解决村幼儿园搬迁的资金问题,官宅村幼儿园现在的教室已经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孩子们的安全,经和村干部协调,把村里新建成准备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的一幢面积约100㎡的混凝土房子调给村幼儿园,然后把现有危房修复后在用于村党支部活动室。镇长领导了解了具体情况,表示将情况上报上级相关部门帮助解决。

镇长、校长他们走后。我和村党支部黄书记、村委会和副主任走访困难户,共走访了五户。其中一户使我印象最深刻,户主是一位名叫xx的79岁傈僳族老人,儿子英年早逝,儿媳妇丢下一个女儿便和别人跑了,老伴也于去年去世了,现在只剩下xx老人和孙女相依为命,孙女在远嫁洱源的姑姑的资助下在县城里读高中,xx老人每月只有60元的补助和100多元的低保,村上给他申请了一套电视机和接收器,现在基本生活还能保障身体也还可以。与xx老人简单的聊了哈,我便留下了联系方式,和老人说有什么事情需要我们帮忙的就和我联系。当前,在农村像他这样的孤寡老人很普遍,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他们都极需要照顾与关怀。

走访结束回到宿舍,我却有了不一样的心情,我在思索。该如何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能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帮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真心的鼓励、微薄的资助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困难群众的困境。近些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的惠农政策日渐丰厚,社会保障日益完善,农民的生活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脱贫。要解决他们的贫困,主要还是要靠党和政府的帮助,社会的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扶贫工作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19 字

+ 加入清单

“长河坝村三社盛永才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刚好‘踩’到2016年的脱贫线,脱贫成果还需要想办法、找门路加以巩固夯实。今天走访了解他家的实际情况,再次帮助他规划夯实脱贫的路子,让盛永才家过上好日子,住上新房子的愿景尽快实现。”

秦巴山区的夜晚虽阵阵寒冷,但难掩一股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四川省通江县麻石镇长河坝村驻村第一书记李鑫结束一天的走村串户,回到村委会的“临时”家中,写下了上面一段民情日记

别看李鑫是个80后,驻村时间不长,扶贫帮扶工作经验却十分丰富。

2016年5月,四川中华财险巴中中心支公司综合部的李鑫经组织选派,来到中华财险的挂钩帮扶村——长河坝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说起长河坝村的情况,李鑫如数家珍:长河坝村位于四川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秦巴山区,全村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3人。2015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1户135人,占全村总户数的19.71%、总人口的16.81%。贫困户按期“摘帽”、贫困村按期退出任务艰巨繁重。

万事开头难。刚到长河坝村时,李鑫没有豪言壮语,没有纸上谈兵,进村第一天,就穿着一双解放牌胶鞋走进41户困难群众家里,一边问一边记,实地查看了解“摸家底”,掌握他们致贫返贫的原因,寻找脱贫的路子。虽然农村生活艰苦,扶贫帮扶工作千头万绪,但李鑫有着一颗情系贫困群众的心、踏实干好驻村第一书记的执着信念。正是凭着这一股子做好群众贴心人的信念,李鑫找到了一条以关心关爱困难群众为切入口的扶贫帮扶的新路子。

“小李书记是个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共产党的好干部。”长河坝村困难群众裴德强提起李鑫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裴德强是远近闻名的特困户,家中五口人,小孩患有智力障碍,母亲已80岁高龄,家庭生活十分拮据,居住条件非常简陋。李鑫根据裴德强有强烈脱贫致富的愿望,联系培训班对他进行了建筑专业培训,帮助转变就业观念,寻找新的就业门路。如今,有了一技之长的裴德强在建筑工地上找到了活,收入相当可观。与此同时,李鑫还向镇民政办递交贫困申请,帮助裴德强家争取到了农村低保和救济资金;与村两委一道向县民政局争取危房改造资金。通过一系列政策倾斜,裴德强家贫困现状逐步得到扭转。

贫困户刘本贵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不到900元,属典型的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贫困帮扶对象。经过多次沟通了解,李鑫对刘本贵实施量体裁衣式的帮扶,介绍刘本贵去一家对技术、体力要求不高的养殖场打工,月收入1500元。此举让刘本贵丢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生活越过越甜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大学生村官走访日记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阴,星期六。

由于昨晚的狂风暴雨,天刚亮,就随同李书记、罗主任到村上查看灾情。水泥路早已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路两边的景象让人心里一惊,大片的玉米被大风吹倒。瓜架,豇豆墙也被吹倒。大部分玉米被拦腰截断,我知道,现在玉米刚抽红帽,意味着没有收成了。已有农民在地里扶玉米了,我们对他们说,断了的没有用了,不用扶了,没有断的,可以扶起。农民看到这大片倒伏的玉米,心情焦虑,唉声叹气。我们只有宽慰他们,“庄稼不好是一季,今年你家的猪儿要少吃点包谷面了。”听我们这样说,他们也说,“天要收,没办法。”我们通知组长,对受损农作物进行查看,估计灾情。没过多久,镇上就来了紧急电话,要求汇报灾情。我们及时准确的上报了灾情。

查看完灾情,又到五个危房户进行拍照,照片用于危房改造资料。由于这五个户分居在村的各个角落,马不停蹄地走了很远的路,由于刚下过雨,田间小路有点打滑,虽然早有防备,出门穿了运动鞋,但还是差一点摔了一跤。我们走到院落里,有的农户才在吃早饭,他们热情的邀请我们吃早饭,我们婉言谢绝了。相机是我刚买的,我感觉还不错,也很爱惜它。一路上,我也照了些灾情照片。

会议结束后,到党员罗先英家慰问,她家丈夫今年在外打工期间,突然中风,花了很多钱,现已回到家里疗养,在病房和罗先英交谈慰问,对病人进行了安慰,罗主任代表村上送了五十元慰问金。并准备以大病救助方式,减少其生活压力。

中午,回家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慰问困难户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2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今天要说的是201X年6月11日,端午节的前一天,这对炉迳村大碰村小组低保户、困难户、受灾户、孤寡老人的犁彩英来说,也是一个难忘的时刻!犁彩英,80岁,女性,生有一女,养有一子,女儿已远嫁,养子住在全南县城,现孤身一人,居住在前不接村,后不触店的大碰村小组路旁边,最近的邻居也有数百米远。孤村孤院,孤独一人地拿着低保过生活。

由于端午节前夕大雨不断,中雨连绵,导致犁彩英住的房子后墙壁突然倒塌!这突如其来的房屋倒塌,险些儿就压倒了人,万幸中虽然人身没有受到太多的伤害,但在倒塌那一刻,即让她惊魂未定,恐惧万状,而且给她留下了终生难忘的时刻!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首先,她想到的是“三送”干部,她正想和“三送”干部联系时,正在那里放牛的刘代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却说兰同志回家了,这时,犁彩英只好向村长打电话。当我18.30分左右打着雨伞,卷着裤脚走到她面前时,犁彩英带着百感交集心情说:兰同志,你来了,本来我是想给你打电话的,但听刘代华说你回家过节了,我就没有去村委会找你,而是打电话给谢主任了。我说:我没有回家过节,我是到白石下的谢长古家了,因为他的房子在前天也倒塌了,我是刚从他那里过来的。我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她默不作声,含着眼泪,望着我……

我走到倒塌房子面前,认真地察看了倒塌的墙壁,观察了倒塌时被压得乱七八糟的油、盐、酱、醋、茶和其各式各样的瓶瓶灌灌及碗柜。然后和村支书钟礼明、村长谢伟荣一起到房屋后面察看,发现:屋后有一棵大机树的树枝随风摆动把全部瓦面掀翻了,雨水正好漏在墙壁上而导致墙壁倒塌的。我们找到了漏水倒墙的原因。随后,我们把犁彩英老人家的主要生活用品--衣、食、住、行和油、盐、酱、醋、茶、米、菜等搬迁到她养子李华的屋檐下……

天黑以后,我们在她养子的屋檐下站着、等着、盼着,连绵不断的雨水依然在下着,边缘山区的夜幕是那样的冷冷静静,远远望去,一团漆黑,看不见一颗星星,见不到一?灯光。在村长的提示下,她向几个亲戚打了几个求助电话,想找一个晚上安身的地方,可返回的信息,让她的希望全都破灭了。她只有焦虑地等着、盼着,我们也只有耐心地等着、盼着。可她的养子今天晚上能不能回来,我们大家也胸中无数。此时此景,我知道她老人家百感交集的心情,她看着我,几经张口,想说什么,而又欲言又止。我也知道,她老人家既没有文化,也不善于言辞,既有千言万语,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出来,她看了我很久之后,含着泪水,对我们说:“兰同志,多谢你们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双挂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已经是”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我第11 次去宁县新庄镇沟圈村了。昨天接到帮联户赵会宁媳妇的电话说:”最近怎么不下来?再不来,西瓜就败了。“我说:”明儿就来。“

车在新修的高速公路上跑的飞快,只一个小时,我们就已经到了。赵会宁和媳妇早早就等着了,见我们进了门,接过我带给他们的白糖和茶叶,就赶快就去切西瓜。会宁媳妇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嗔怪的说”来就来,又带东西。“我呵呵的笑着。

会宁说他刚把砖拉回来,准备这两天把手头活干完,就准备盖猪圈,捉几头猪,争取年底出栏,卖个好价钱。又说今年西瓜收成比往年好,他这两天都卖了6000 多元了。听了这话,我心里由衷的替他们高兴。

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开展之初,我们单位就按照方案要求,将沟圈村180 户人家走了个遍,最终确定了13 户贫穷且有致富愿望的农户为帮联户,赵会宁也就成了我的帮联对象。

回想第一次入户,我就发现这小两口虽然住的是窑洞,但把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门前的一亩地规划的整整齐齐,他们还告诉我今年想买新农村的住宅。一问年龄,两口子又是我的同龄人,也许是缘分,我就决定帮联他们。

经过我们认真分析,制定了今年的致富计划,种些西瓜、药材,会宁利用闲暇时帮人拉砖挣些运费,我再帮忙贷2 万元,盖一所猪圈,养几头猪,粗略一算,一年能挣3 万元。这小两口人勤快踏实,说干就干,我也尽已所能在春耕时送去化肥、农忙时送去补贴、炎夏时送去消暑用品。每次来,他们都会告诉我这段时间都在干什么,有什么成效,我也会为他们鼓劲,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这一来二往,我也与会宁一家建立了感情,认了一门亲戚。

吃完西瓜,来到门外,我拿出提前绘制好的猪圈施工图,与会宁商量着如何建。我们研究了地形,量了面积,决定先盖四间,留出一块空地,等年底如果效益好,明年再加盖几间。随后,就用什么做柱子,用什么做顶子,怎么保暖等细节问题进行了沟通。

这时,吹过一股清凉的风,看着准备盖猪圈的砖码放的整整齐齐,地里的蔬菜长的郁郁葱葱,我相信,天道酬勤,我这亲戚家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简单的民情日记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在村干部的引领下,带着慰问品,走访了困难户许同文家。当走到他的家门口时,许同文的老伴正将刚刚洗涤好的衣服拿到外面晾晒,看到村干部的到来,老人热情迎到家中。老屋是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屋里黑漆漆的,里面堆的都是捡回来的垃圾,非常乱,家里生活水平很差,唯一可以看到现代生活气息的是一台破旧的黑白电视机,在与许同文的交谈中,王春喜了解到许同文身患脑血栓,常年卧床,无稳定的收入,孩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也不高,许同文在没患脑血栓时,还能靠通过种地、放羊的收入维系家用尚有结余;身患脑血栓后,失去劳动能力后,家庭收入几乎断绝,大小事情都干不了啦!家里有一个小孙子在上小学,许同文自己也常年服药,整个家庭经济收入少,开销却不小,一家人的生活很拮据,村里看到他的情况,主动为他办理了低保。依靠政府每月的低保金维持生活。尽管生活十分艰难,但老人心态还感到十分满足,他说:“自己已经快到八十岁的人了,现在的生活比起过去不知好了多少,国家给我有低保,逢年过节社区、政府有慰问,没有把我们忘记。听村里邻居讲,两个人虽然很贫穷但是从来都脚踏实地的生活,不欠任何人钱。针对许同文的情况,王春喜嘱咐村里的干部要对村里这种特别困难的户要对关注,自己掏出200元钱塞到许同文手中。

通过这次走访贫困户工作,我深深地感觉到,对这些贫困家庭的帮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关怀机制,持续地对其进行帮助。贫困户陷入贫困不是他们自己刻意造成的,处于困境的人,心灵极为脆弱,能得到社会的及时帮助和关怀,是让陷入贫困中的人们看到曙光、重塑生活信心的有效手段,作为党员干部要时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不仅要在物质上给予帮助,更要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要根据贫困居民的具体情况,力所能及地、真心实意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让贫困户切实地得到帮助,使整个村人民都能过上富裕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乡镇干部双联民情日记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记录人:沙溪镇 张卫琪

时间:2009年3月27日

事由:中午,中学李校长来镇办事,反映饮用水问题。沙溪镇居民现在的饮用水是由溪水中直接抽取,经简单沉淀后直供的,大肠杆菌严重超标,雨天更是浑浊不堪。这个问题是历届人代会代表必提的问题,历届党委、政府也十分重视,但因资金等方面的问题,至今仍没有彻底解决。

要求:希望政府解决学生及居民的饮用水问题。

结果:经过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决定把解决居民饮用水问题列入今年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项目领导小组,具体由王爵凌副镇长和廖鹏委员共同负责,联合大**矿,统筹解决镇区和矿区居民饮水问题。

后续跟踪落实情况:经多次与大**矿主要领导协商,现已就共建饮水工程问题达成协议。5月份,我镇与承建商和大**矿分别签订建设供水工程和用水合同。6月份该工程已进入征地阶段,年底前可动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扶贫工作队民情日记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今早我去参加全县创先争优表彰大会了,老公在家里就忙着帮我联系电工,我们约好了下午要去帮王安秀家修电路的。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杨局长后,他也很支持,还派了单位的公车专程送我们去复兴。下午3点左右,我们就驱车来到了复兴。踏着一级级石头砌成的台阶,在复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永的陪同下,我们向15组王安秀的家进发。

雨后的山林,青翠欲滴,生机勃勃,我们左右欣赏着一路的美景,尽情享受着清新的空气。路上还惊喜的发现了一只正在核桃树上辛勤搬送核桃的小松鼠,还是一次两颗呢!来到王安秀的家,已是20分钟以后了。大家汗流浃背,顾不上喝一口水,就摆开电工设备,忙碌了起来……

前一次走访慰问王安秀的时候,我就了解到王安秀家快60岁了,家有一女已外嫁,有一儿常年在外打零工,收入微薄。她本人体弱多病,曾患过精神病,自理能力有限,家里生活比较困难,平时只能靠低保来维持生活。因为火灾原因,王安秀家里的用电线路严重损坏,不能照明,夜里只能用手电筒照明,勉强摸索着生活。

回到家,我就与当电工的丈夫协商了一下,在他的组织动员下,他和两名电工师傅,积极行动,提着电工设备,带着电线、插座、开关、节能灯等材料,来到复兴村15组王安秀的家,专程为老人家的受损线路进行改造,一边还向她讲解安全用电和节能知识。

王安秀家的木梯都被火烧没了,这个歪叉的木梯还是去隔壁老乡家借的呢!因为木梯长短不一、地面高低不平,为了安全起见,还需要人帮忙扶着……

作为非专业人士,我就只能在旁边偶尔帮忙递一下扳手、扶一下木梯、拿一下钳子,顺便照照相……

我和同行的吴书记、谭义丰,不时向王安秀了解她的受灾详情、厨房维修的打算、资金筹措情况等,希望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尽快改造好住房、厨房和猪圈等,恢复正常生产生活。

雨后的夏日,依然闷热难耐,没多久,大家还没干透的衣服就又被汗水浸湿了。

终于第一盏灯亮了,大家看了下时间,从动手开工修电也不到一个小时,耗时不是很多哦,接下来会更容易呢,大家不禁信心百倍——

经过大家两个多小时的辛苦工作,王安秀家的灯终于又恢复了光明了。当看到自己家里原先凌乱的线路,已经由崭新的导线整整齐齐的排列;明亮的节能灯泡取代了原先昏黄的白炽灯时,王安秀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连连感谢:“你们真是太好了,专门来帮我修电,今天晚上我家里就亮堂了,真的很感谢你们啊!”

因为有位电工要赶回去上夜班,我们顾不上喝口水,就急忙又往回赶。一路上,大家既对能帮忙修电颇有些成就感,也对王安秀家的困境很是忧心忡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春节慰问走访日记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的前夕,我和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带着民政上发放的节日慰问金,去村里低保户和贫困户家里走访慰问。在机关工作时,我们也会在节日开展慰问活动,但总是感觉有些生疏,像去坐客。但是到了达达木图乡布拉克村里担起“访惠聚”工作任务后,服务的意识更强了,对村里的弱势群体感觉更象是自己的亲戚朋友了,对他们的困难,从心里关心和帮助。

雨后,天格外蓝,虽然走访的村民房子有些低矮和破旧,但小院打扫的都非常干净,种着葡萄和花草,和睛朗的天气一样格外地舒适。我们顺着巷道走进买买提家的院子,院内很安静,村主任喊了一声“买买提哥”。从屋内走出一位头戴花帽,行动迟缓的老人,主任迎了上去,用少数民族常有的方式握了手,互相问了好,我们也依次和他打了招呼,又互相谦让地坐在院内的土炕了,我们问候他身体可好、家里亲人可好之后,讲明了来意,把慰问金交到了他的手上,他激动地说了好几次“谢谢”。

随后,我们来到一个漂亮铁门前,村主任敲了门,却很久也没见人出来,于是主任推门进去,从屋内扶了一位老人出来,他是眼睛和手都残疾的吐尔逊大哥。快过年了,他穿了一身新衣服,看上去精神很好。由于在肉孜节前夕,他院子的大门坏了,找到了村委会,于是工作组帮他买了新的大门,所以他很开心,也很激动,拉着村书记和我的手说着感谢的话。我心里油然升起一股暖流,对于工作组的帮助,他没有忘记,从心里感恩党和政府,我认为这便是我们工作组最大的职责和幸福。

在另一个巷道,我们要去看望热依沙汗老人,他们老两口都去邻居家窜门去了,他的儿子让我们稍等一会,并很快就扶着老人回来了,热依沙汗老人今年76岁,走路也不利索了,但见了我们,非常热情,热依沙汗老人的丈夫今年82岁了,能自己走路,还和村主任开着玩笑,拒绝被搀扶,挨着老伴坐下,我们把慰问金交到了热依沙汗老人的手中,并讲明了来意,两位老人这时已经是泪流满面,对我们说:“过节的时候,村里都会来,感谢党,感谢政府,还是共产党好!”我们也不停地安慰两位老人,并祝福他们身体健康。

我们带着被感染的心情来到了另一个巷道,吐尔逊那依老人正坐在大门口的凳子上,看到我们,就拉着村书记的手,说着道谢的话。原来,一年前,她身体得了病,家里生活困难,希望能享受低保,村书记帮着渡过了眼前的困难,现在低保也申请下来了,所以每次见到村书记,都会很感谢她。老人年龄不太大,脸色红润,但走路困难,我们扶着她坐在屋子的台阶上,阳光正好照在她的脸上,晶莹的泪水挂在她的脸上。我们也围坐在台阶上和她交流,她依然很激动,苍老的手抓住我们,仿佛我们就是她最坚实的依靠。她充满了信任的眼神让我感动,也让我更加难忘记。我们的工作意义在哪儿,不就在她的眼睛里,心坎上吗!

这些可亲可敬的老人们,他们和村子一起走过了许多的岁月,他们见证着村子的变化,他们感恩党,感恩政府,对我们充满了感激。我们为他们服务,他们又回馈给我们丰富的情感和认可,这就是我们工作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干部三进三帮民情日记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2月4日,陈圩乡何邵村村支书及村民反映说,村部前面的臭水沟很远就能闻到臭味,需要清理。幼儿园又在村部里面,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那里,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以及村容村貌。前来帮扶的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朱志昂同志当即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一定要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在县委政法委的牵头组织下,政法委拿出8万余元,请来了施工队,随着挖机的轰鸣鸣声,一个个的下水管道铺在地下,长达400多米的下水管道铺好了,为了绿化环境,又买来绿化树苗,栽在下水管道上面,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美化绿化的村容村貌。

2月18日,政法委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何邵村,看到村容村貌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大家都感到很高兴,孩子们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再也不用捂着鼻子了,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精准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11月6号

经过全乡干部的调查研究,加之我在双台乡工作的实践经验,我乡初步确立了精准扶贫具体目标。

1.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造血”功能来抓,在罗家村、茅塔寺村、普渡村、水坪村等村,发展5000亩药材,7000亩核桃,2000亩烤烟。

2.坚持把基础设施作为“强身固体”的基本之策,抢抓交通建设,打通向山至水坪断头路,修通青山 、花园等村入户入院路29公里。

3.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改善民生的突破口,让贫困户“居者有其屋”,按照“三个一批”,即拎包入住一批、集中安置一批、分散安置一批,根据搬迁户需求分批次有计划给予安置,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目前,全乡已确定集中安置点31个,全乡评定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1436户,4211人。

2016年3月8日 天气 睛 晚

今天我和分管交通工作的副乡长张波一起,到向山至水坪断头路修路现场,在现场看到群众对修路非常支持,“做梦也想不到,走了几辈人的山路,现在终于要通公路了,以后出门再也不用绕路远行!”看着这一幕,老党员余楚美笑得合不拢嘴对我说。这条断头路全长14公里,水泥路面宽3.5米,建成后能直接解决周边7个村共8000余人出行难问题。同时还要青山至界岭2.5公里两条断头路的建设,形成一条乡内环形路,使群众不仅出行更加方便,而且致富的门路也更宽广了。下半年,我们还要修通双台罗家至楼台塔院10公里的断头路,实现跨乡交通大联接,不仅能方便本乡群众,还能解决楼台乡上万名群众到十堰难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新农村指导员民情日记

全文共 1523 字

+ 加入清单

3月31日 星期一 天气:阴

早上,我与杨华和尚支书到叶家坪5组,实地查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车水马龙的沪昆高速公路南侧,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逐渐从传统的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转移到大葱、土豆等蔬菜作物,可以真正做到增收和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益,绿油油的菜叶挂着露珠,仿佛预示了今年又是一个号的收成。

沿着泥泞的乡村公路,尚支书想带我们去看看2012年打下的一口机井,在步行5分钟后,在一块平地中央,一个80公分见方的水泥平台,把一个大碗粗钢管死死封住,尚支书给我介绍了这口井的来历和基本情况,我了解到井深达到95米,日出水达到450吨,如果能把井的作用发挥出来,叶坪村全体居民的饮水和灌溉基本实现全覆盖,目前存在的困难是缺乏安装电力、提灌和配套设置资金,我问尚支书全部建好存在多大的资金缺口,他告诉我至少还得5、60万元,前期协调水利局,他们的答复是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从尚支书期待和忧郁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几分不安。在与尚支书交流过程中,其实我们都很清楚,需要资金投入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如果没有项目的支撑,单靠一个单位来投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后来,我了解到前次沈书记来村调研,老党员姚子明汇报的水库问题也是如出一辙,在水库建好后,却没有沟渠,每次灌溉,群众得把水泵架到堤坝上,从水库中抽水。这引起了我的思考,水利是农村的命脉,各单位在解决农村用水过程中为何都只做了上篇文章?打了井无设施,修了水库无水渠,农民看到水却不能用,到底是项目本身的问题还是村里的问题,到底是规划的问题还是拍脑门子工程,难道当初设计的时候就只做了一半的预算吗,这些问题不仅造成项目和资金的浪费,还严重的影响我们党和政府部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真希望农民盼望的水利工程,不要成为伤心的眼泪。(日记

4月9日 星期三 天气:阴

上周,在人防办领导组织召开的驻村推进会上,我汇报了当前叶坪存在的办公经费短缺,办公条件落后的实际情况,刘江年副主任当即协调科研设计所,从紧张的办公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答应为村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由于今天安顺市计划生育工作检查组要来村检查,早晨我提前到村,了解各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对一些工作细节作了进一步强化,确保工作组在检查中不出现问题,在检查组到来的间隙,经征求尚支书、王主任意见,由于去年驻村工作组配置了2台电脑,他们的想法是想添置1台打印机。另外,由于村没有活动场所,每次组织召开人员稍微多一点的会议,基本的桌椅都成了难题,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显得很寒酸,他们还希望我能为他们解决一套会议座椅,在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我决定尽快将这件好事落实。

上午11点,工作组离开村后,我随即与刘海波站长联系,他所在的毛栗园村需要添置电脑和打印机,我们准备直接赶到贵阳老百姓电脑城,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就在电脑城下的牛肉粉点吃了一点东西,在了解了相关行情后,我们挑选了一家性价比比较高的电脑店,在确定配置,装好系统后,我们准备第一时间将所有事情落实,由于叶坪村需要购置会议桌,在贵阳问了就几个厂家,如果他们送货还得多加几百元的运费,我们商量后,觉得还是到平坝县城看看有没有更为合适的。

15:35分,我们装着电脑和打印机,直接奔赴平坝县,由于路线不熟悉,在经历几个回合后,我们终于找到了一家比较大的家具商城,考虑叶坪会议室的具体情况,如果购买整体式会议桌椅,将来办公室搬迁后可能会造成浪费,在电话征求尚支书的意见后,我们综合各方面因素还是觉得组合式的桌椅比较方便适用,当交完预付款,确定好送货时间,走上大街已是晚上7点多钟,沿线昏黄的路灯亮起,我们才奔波在回村的路上,肚子也唱起了“空城计”,为了村里的发展,只要能为村办一些实事,劳碌奔波,也蕴含着无穷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下乡扶贫民情日记

全文共 1716 字

+ 加入清单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所属单位住房公积金鹤峰办事处今年帮扶铁炉乡泉峪村,既然是扶贫就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什么贫困?拿什么来脱贫?怎么帮扶?不进村入户了解那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帮扶计划,8月27日我与单位主任科员殷远凤乘班车来到帮扶村铁炉乡泉峪村,决定去最偏远的贫困户曾召爱家。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站在山脚下昂头朝着丛山峻岭--我们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满怀忐忑,崎岖的机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车进入,(“麻木”是鹤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两三人,农民家庭条件好的基本家里都会有一辆,进城购物、运送生产资料等)。坐上麻木车,司机特意装了两袋沙土,她说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过不了,拉点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驶去,看着“公路”两边陡峭山崖和深不见底的沟壑,心里咚咚直跳。因为用力抓着麻木挡板以防自己簸下来,下车时紧张的心里一松懈,顿时感觉自己浑身都瘫软了。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叹生活在这上面的农户是多么的不容易!

来到贫困户曾召爱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黄豆,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曾召爱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快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原因致贫等一系列情况。曾召爱说,以前这里人户多,到现在低山发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迁,有的举家出去打工了。我们不想搬迁,我在这里有500多亩的山林,5亩多耕地,两亩多茶园,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还准备发展几亩茶叶的,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其实我们这里生产资料丰富,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那样出去打工的农民也会乐意回家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了解沟通,结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们和曾召爱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帮扶计划,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积地理优势发展养殖业、种植,在现有的8只山羊基础上再增加30只种羊,同时今冬明春再发展密植茶5亩;二是结合乡里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其翻修房屋3间;三是扶贫搬迁,通过政府、村委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殷主任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最大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从曾召爱家往下走来到三组黄文松家,简陋的两层平顶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岁的老父亲在家。他们家属于低保户,两口子都是残疾,住在儿子家,听说儿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几年回来修了这栋房子,一年回来不到一两次,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黄文松老婆又聋又哑根本无法交流,老父亲看见我们到家里来非常的热情,估计是怕自己家里凌乱,步履蹒跚的把我们带到隔壁的叔叔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我儿两口子都是残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饭都快不能自理了,你们看我那儿媳一天除了帮忙看家什么都不会做,能解决温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今年多亏政府给我们帮扶了3000多块。看着眼前的老爷爷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心里涌现出一股心酸: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这般年纪却还要为子女操心。离开时,我们对老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扶他。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民情日记走访困难户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5月12日,冒着毛毛细雨,我和徐主任到工农村进行走访慰问。在xxx组的垸场穿梭着,寻找走访对象户——贫困户。一栋破旧低矮的房屋映入眼帘,我随即走进那户人家,迎接我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我和她说明了来意,她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是党派领导来看望我们啦,共产党真好!”老人找了一张板凳让我坐下,我和老人攀谈起来,了解到:老人叫绕xxx,60岁,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不少,也许是家庭条件困难操劳过度的缘故吧。绕xxx丈夫1995年就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带着两子一女生活,家里只有一亩口粮田,现在儿子在外打工,大儿媳妇因为家庭困难,结婚后一直不愿将户口从安顺调到遵义来,二儿子还是单身,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增加家庭收入,解决家庭困难现状,让二儿子早点成家。听完绕xxx老人的介绍后,我和她说,现在你两个儿子都成人了,家庭条件会越来越好的,你们要同心协力为改变这个家庭现状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