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专家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汇总20篇)

浏览

2396

作文

45

中纪委十八届六次全会精神专家解读

全文共 1395 字

+ 加入清单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全面从严治党,是人心所向,更是时代发展大势所趋。

立足“十三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全局的高度,回顾总结3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效,深刻分析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直面问题、切中时弊的忧患意识,充满自信、催人奋进的鼓舞动员,彰显了党中央的责任担当,为我们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激发出力量。

“打铁还需自身硬”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从严治党是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奋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从厉行八项规定到反“四风”不松劲,从强力“打虎”“拍蝇”到海外追逃追赃,从完善党内法规到落实“两个责任”,不断取得新成效。仅去年一年,就有40多名中管干部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全国共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8万多起,处理9万多人。中央从严治党的雷霆万钧之势、坚韧不拔之志,也引起世界关注。国际媒体纷纷感慨:民众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中国领导人对腐败问题的零容忍态度,政府也将会越来越受到民众的欢迎。

三年多的实践,试出了人心向背,展现了人间正道。国家统计局不久前在全国22个省区市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人民群众普遍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表示满意、充满信心。天下之势,常系民心。群众认可是最高褒奖,人民信任是最大支持。实践表明,正风反腐、从严治党,刷新了党风政风,带动了民风社风,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不得罪腐败分子,就会得罪13亿人民群众。”反腐倡廉,换来的是党的肌体健康,赢得的是贵过黄金的党心民心。

三年多的实践,重塑了我们党,提升了我们党。抓作风久久为功,消除了“一阵子”的担心,使“三严三实”日益刻印干部心间;周永康、令计划等人被查处,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决行动,打破了“看人下菜”“纸牌屋”等论调,使“法治之下没有‘铁帽子王’”的共识更加凸显;关住权力的制度笼子越织越细密,回应了“治标不治本”的疑虑,使正风反腐走向常态化、制度化。事实证明,不敢腐的震慑作用正充分发挥,不能腐、不想腐的效应初步显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成绩面前也应看到,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四风”问题暗流涌动,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微腐败”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任务依然艰巨。在这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部署解决突出问题。从把作风建设抓到底,到高悬惩治腐败利剑,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从净化政治生态,到强化党内监督,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表明,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全党全国人民从中看到了希望,更坚定了信心。

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党中央肩负历史使命,回应人民期待,顺应时代潮流,一定能将这场必须赢的斗争进行到底。我们对党中央在反腐败斗争上的决心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绩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带来的正能量有足够自信,对反腐败斗争的光明前景有足够自信。满怀信心,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我们党必定能带领亿万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年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改革专家解读

全文共 1073 字

+ 加入清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主任叶兴庆在“新型城镇化与土地制度改革”研讨会上透露,在全国人大授权33个县进行为期3年的土改试点之后,中国将在2018年全面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究竟是往前走,还是往后退,还要再跟踪、观察”。

据4月19日消息,叶兴庆在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主办、上海市发改委和上海临港管委会协办的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期间作此表示,这是有关部门首次披露中国涉及“三地”的土地改革全面启动的时间。

叶兴庆坦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曾做过研究,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对土地征迁、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制度进行改革,会涉及8部法律、24个条款进行修改。这意味着,在33个县(市、区)之外,国内一些地方涉及“三地”的土改(如浙江乐清的宅基地在农业户籍人口间的跨村流转),本身就与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相冲突。

他举例说,《土地管理法》47条规定:“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这固然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了高效率、低成本获得土地的渠道,但许多地方的土地征迁“要地不要人”,使得农民无法获得土地增值收益。他透露,征地制度改革要按照公共利益原则制定“征地目录”,参考经济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水平、土地区位等因素,综合考虑征地价格——这就需要修改《土地管理法》47条。

叶兴庆表示,城市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的集体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达到4200多万亩,但它们的权能小于国有土地,原先不能进行抵押,按照本次改革方案,上市不能突破规划用途管制。根据《宪法》规定:“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但经营性建设用地上市后,城市建成区内的土地就可能存在大量的集体土地。

对于城里人到农村买房的“小产权房转正”问题,叶兴庆明确,之所以中央决策和社会需求存在差距,有两大原因:一是我国人多地少,应当集约用地,不应该鼓励一户家庭有多套住房,甚至到农村去买二套房、三套房;二是宅基地是农民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的一种体现,免费申请,无偿获得,而城市国有土地是有偿出让的;三是与城市国有土地40年、50年、70年的使用年限不同,宅基地是没有使用年限的,假设自由买卖的宅基地可以无限期使用,就变成了所有权买卖,这跟《宪法》相冲突。

招商证券分析师表示,通过土改,农资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龙头迎发展良机。随着农业改革创新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将加快专业化分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业走向规模化经营之路。A股中土改概念股北大荒、金正大、芭田股份等,后期值得重点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解读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南沙被点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广州南沙、深圳前海,将成为国家世纪级战略排头兵和主力军!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简称“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全文接近近9000字。在第六章“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中,对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中的定位予以明确。

在文件第六章中,明确了沿海和港澳台地区的定位,特别强调粤港澳合作。

广州南沙: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规划指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

以港澳带台 积极参加一带一路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要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

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充分利用珠三角、长三角优势

规划指出,要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南沙自贸区助力一带一路

南沙自贸区官网公布了7大区块的精确边界,以及各区功能划分资料:七大片区均明确分工,促进粤港澳融合及国际航运中心发展。

明珠湾起步区区块:粤港澳金融合作

定位为金融商务发展试验区。推动粤港澳金融服务合作,探索开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先行试验。进一步构建粤港澳金融和商贸服务合作新机制。建成服务珠三角、面向世界的珠江口湾区中央商务区。

完善粤港澳会展业的合作协调机制,推动展贸融合发展,构建粤港澳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平台和大宗商品的国际交易平台。推动与港澳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推动与港澳投融资汇兑便利化,深化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建立适应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企业设立区域总部,建立整合物流、贸易、结算等功能的营运中心。

南沙枢纽:粤港澳融合发展试验区

探索内地和港澳社会管理创新及经济融合发展新机制。拓展香港产业发展空间,构建与香港科技联合创新的新机制,打造粤港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地,促进粤港融合发展。南沙新区辐射内地、连接粤港澳的重要交通枢纽。

南沙湾区块: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区

促进粤港澳现代服务业及科技创新紧密合作与融合发展,创新粤港科技研发合作新模式,合作推进粤港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和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进一步扩大对港澳服务业开放,推动粤港澳人员职业资格互认;试点游艇自由行,与港澳共同发展邮轮、游艇、岭南水乡文化等滨海旅游。

蕉门河中心区区块:助港澳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为港澳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国内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支撑,建设成为国内企业和个人“走出去”的窗口和综合服务平台。

南沙新图书馆、南沙跨境电商体验店(没错就是那个热爆的保税海淘店)都建在此区,未来南沙区精英汇聚的文化生活及商务制高点。港澳投资娱乐场所的限制也取消了。

万顷沙区块:粤港澳数据服务中心

南沙(粤港澳)数据服务试验区,有保税贸易优势。重点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工业机器人、LED、3D打印等项目(各种高大上前沿领域)。

庆盛枢纽区块:国际教育和医疗合作

率先探索在教育、医疗等领域对港澳和国际深度开放。160项服务业中,153项已率先对港澳开放。

海港区块:国际航运中心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核心所在、在国际航运服务和通关模式改革领域先行先试,联手港澳打造泛珠三角地区的出海大通道。将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独生子女奖拟继续专家解读

全文共 157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7日经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修改后的计生法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新法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实施全面两孩政策,需修改计生法涉及生育政策的条款以及相关配套规定。

通过此次修法,中国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事件解读

独生子女奖励扶助措施继续执行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删去计生法修正案草案第八条规定,将现行计生法第二十七条修改为:“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的,按照规定获得扶助。”“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按照规定应当享受计划生育家庭老年人奖励扶助的,继续享受相关奖励扶助。”

专家指出,草案的这一修改,进一步明确了“老人老办法”的原则,法律修改前按照规定应当享受相关政策的,法律修改后可继续享受奖励扶助。

代孕条款与二孩政策无关

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对计生法修正案草案进行了分组审议,与会人员对草案第五条的上述规定分歧较大。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此次修改计生法应当集中围绕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进行,而这一规定与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没有直接关系,且有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论证,建议删去该条修改规定。

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采纳这一意见,并相应删去与之相关联的修正案草案第六条,即违反规定实施代孕等将受到相应处罚的规定。

另悉,分组审议中,有些常委会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对原来的独生子女奖励和扶助措施应当继续执行,建议恢复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同时,建议应当加大对失独家庭的扶助力度。

独生子女政策最新标准

一对夫妻生育(包括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不再生育,其子女在十八周岁以内的,由夫妻双方申请,经所在单位核实(没有单位的和农村居民,经户籍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核实),由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证享受以下奖励和优待:

(一)每月发给1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奖励费自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发至其独生子女满十八周岁止;

(二)女职工除享受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休假外,经所在单位批准,可以再增加产假三个月,但减免三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

(三)独生子女的托幼管理费和十八周岁之前的医药费,由夫妻双方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报销;

(四)独生子女父母,女方年满五十五周岁,男方年满六十周岁的,每人享受不少于1000元的一次性奖励;

(五)农村在推行养老保险制度时,应当为独生子女父母优先办理养老保险。农村安排宅基地,对独生子女父母应当给予优先和照顾;

(六)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扶持独生子女家庭发展生产。

第一胎生育双胞或者多胞的夫妻,不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凭女方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享受前款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奖励和优待,但只享受一份独生子女奖励待遇。对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不落实本条例规定的计划生育奖励和优待政策,有关当事人可以向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举报;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督促落实,并对当事人维护合法权益予以支持。

更多热门时事论据资料共享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2024最新解读:一带一路路线图发布规划图

全文共 1903 字

+ 加入清单

一带一路路线图发布

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有了纲领性文件。

根据愿景与行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在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

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这份愿景与行动从时代背景、共建原则、框架思路、合作重点、合作机制等方面阐述了“一带一路”的主张与内涵,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方向和任务,下面请看“干货”。

为什么提出“一带一路”

【区域合作】

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发展战略对接】

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

【中国深度融入世界】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一带一路”怎么建

【政策沟通】

沿线各国可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

【设施联通】

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

【贸易畅通】

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促进贸易平衡,消除投资壁垒,推动新兴产业合作,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

【资金融通】

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

【民心相通】

教育文化上,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医疗卫生上,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科技合作上,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哪些成果

【签署合作框架】

中国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

【推动项目建设】

中国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

【完善政策措施】

中国政府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

中国各地方如何发挥优势

【西北和东北地区】

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

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

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内陆地区】

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

怎样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落实

【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

【促进理解和认同】

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专家解读延迟退休计划:定好时间表

全文共 270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记者会上表示,要推出渐进式延迟退休

放眼全球,西方发达国家早已经提升了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有些国家甚至是每年一调。如何制定退休年龄时间表,在此过程中又如何破解可能遇到的难题?就此,《法制晚报》记者专访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以下简称经合组织)就业、劳工和社会事务司社会政策部主任莫妮卡·凯瑟尔。

她告诉记者,延迟退休年龄将会让国家的养老金系统更加适用于国家的人口结构演变。这样不仅能缓解养老金系统的压力,也减轻了年轻一代的负担。而在制定延迟退休年龄时应果断而谨慎,需要制定“实际可行的时间表”。在这些方面经合组织成员国提供了不少成功经验。

典型案例 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捷克一次提俩月

法晚:在经合组织国家已经有不少国家延迟了退休年龄,能否请您列举一些典型案例?

凯瑟尔:很多经合组织国家早已经提高了退休年龄。过去,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的国民正常退休年龄为65岁,而现在很多国家都提高到了67岁,甚至更高。其中最典型的是捷克,他们每年都提升国民的退休年龄,提升的幅度为2个月,而且没有固定的限度。

成功的养老金改革设计能够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既能够达成经济目标也能够达成社会目标。举例来说,英国制定法律规定到2046年以前,将养老金年龄从65岁提升到68岁,并且这一过程已经得到了提速,表明由于人类寿命的延长,英国各界在延迟退休年龄上达成了共识。

澳大利亚也计划将退休年龄提升两岁,延时退休已经成为各国的一种普遍做法。

原因分析 养老金融资不平衡 延迟退休实现双赢

法晚:您认为这么多国家现在纷纷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是什么呢?

凯瑟尔:最初设计养老金系统时,人们预期中的退休生活时间相对较短,而现在国民平均寿命普遍提升了。与此同时,很多国家的生育率却在不断下降,例如德国,日本和韩国。这就导致了养老金融资的不平衡。因为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为越来越多的退休群体支付养老金额。这为年轻一代增添了很大的负担。此外,养老金的高贡献率,将使得劳动力成本非常昂贵,而这反过来又将损害更年轻的一代的就业机会。高额的养老金支出也反映在了高额的养老金缴费上,这些成本无形中增加了工资成本。

延长退休年龄,是为了让养老金系统财政融资上更具可持续性,更加适用于国家的人口结构演变的现状,这也是一种能够达成“双赢”局面的措施。就业人员为养老金系统贡献更多,同时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减少,也能降低政府开支。

法晚:如果不延长退休年龄,还有其他选择或解决方式吗?

凯瑟尔:为了节约养老金,本质上只有三种选择:工作更长,提升养老金缴费,或者削减养老金福利。很多国家采取了降低养老金福利和削减养老金的做法。这样无疑增加了老龄人口贫困的风险。而增加养老金缴费将影响就业,并增加年轻一代的压力。因此,延长工作时间可以说是权衡利弊的选择。因此工作时间延长,将会为养老金系统注入更多的资金。

借鉴经验 认真规划时间表 工龄决定退休年龄

法晚:以经合组织的经验,您认为在法定延迟退休前,最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凯瑟尔:在法定延时退休前,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要认真规划时间表。这一时间表必须留给人们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的规定。很多国家在此之前都努力避免突兀地提升退休年龄。因为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工人来说,如果太快地调整退休年龄,他们很难对他们的退休计划进行调整。

所以,通常很多国家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每年提升几个月的方式来调整。而有些国家也会将国民平均寿命的增加以及退休年龄的增加相互挂钩,进行自动化的调整。因此,退休年龄的调整需要采取果断的决定,但是必须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时间表”,以便对于工人和用人单位来说都能够接受和完成。

退休年龄的调整也可以是灵活化的,也可以根据工龄来计划。例如在德国,通常的退休年龄为67岁。但是一名德国人如果已经工作效力了45年,那么他在65岁就可以退休。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西班牙。一般退休年龄为67岁,但是如果工龄达38.5年,65岁时也可以退休。

法晚:那么在调整过程中,政府如何采取配套的养老金改革措施,以减轻养老金系统压力呢?

凯瑟尔:延迟退休年龄通常伴随着一个更加广泛的“养老金改革计划”。

在公共养老金体系下,很多国家都鼓励更多的企业和私人的养老金计划。例如在德国,为了补偿部分被削减的公共养老金系统,政府对私人的养老金计划进行补贴。而在英国,退休年龄延长的同时,由企业雇主提供的养老金计划自动参与进来,以确保未来的退休人员有足够的资源。

适应新退休年龄 可采取“半工半休”

法晚: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让民众适应呢?

凯瑟尔:要逐步推进延迟退休年龄,大多数经合组织国家会通过进行公众信息的推广和意识提升的活动,向国民充分解释了为何要延迟退休年龄。政府在此期间可以推行促进措施,帮助年龄较大的工人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工作更长时间,实际参与到工作中来,而不是坐等退休。

这些政策包括培训,工作场地的适应,以及更好的激励机制等。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特别是一些人口快速老龄化的国家有非常好的实例。有些本该退休的人群可能会有“社会孤立感”。因此,一些经合组织国家也在探索“部分养老”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退休年龄被延长的人员“半工半休”,以兼职的形式进行工作。

专家建议 构建“安全网” 保护年老工人

法晚:您认为中国现在是否有必要延迟退休年龄?

凯瑟尔: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不断加快,中国有必要针对新的人口结构现状,实施新的养老金系统。这其中就包括延迟退休年龄,让养老金系统金融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化。否则,给中国下一代的压力将会过大。中国男性60岁的退休年龄,女性干部55岁的退休年龄和女性工人50岁的退休年龄,对比国际都相对较低。

因此,经合组织建议中国应该提升法定退休年龄至65岁,并和大部分经合组织国家一样,将男女退休年龄平等化。此外,还建议将中国的法定退休年龄与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挂钩。正如我上述所言,在一些经合组织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这样的做法。

法晚:那么在此过程中,您觉得应该注意什么呢?

凯瑟尔:在转变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年龄较大的工人们的表现。他们中一些人由于健康状况不是很好,或是缺乏继续工作的教育知识和技能,导致无法继续工作。因此,对这类群体需要构建“安全网”来保护他们。

在中国的养老金改革上,经合组织在多方面可以为中国提供支持。中国可以借鉴经合组织在养老金改革方面的经验。在延迟退休年龄的年数上,中国也可以参考经合组织成员国在提升退休年龄时所规划的具体时间表。其次,中国也可以与经合组织成员国合作,共同分享设计养老金系统时的经验,使得未来双方的养老金系统无论在社会化上,还是在财政上,都变得更有可持续性。本版文/记者 黎史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专家解读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据悉,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我国养老保险方面的重要改革措施。人社部部长尹蔚民曾表示,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是8000多万,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显然是不合理的。为加强我国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人社部将推出以小步慢走的、分节奏的延迟退休政策。

延迟退休方案的实施背景是因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每年新增的青年劳动力人数在减少,导致劳动力雇佣成本在增加。但是现在对延迟退休方案还存在争议,认为延迟退休并无助解决劳动力减少的问题,只会使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更加偏大。

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鄢圣文表示,十三五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就是要解决三个“同龄”退休的问题,那就是男女同龄退休、身份同龄退休和区域同龄退休。同时,还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平衡机制,首先是劳动者收支平衡的机制,5年的工作劳动力付出的成本是很大的,要让付出的人觉得自己没有亏;其次,是社保基金账户的平衡;第三,就业的平衡,就业是民生之本,现在新增就业压力本来就比较大,如果延迟退休导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就会出现对延迟退休的抵制,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就业压力进行测算。此外,要设立养老保险“普惠制”的目标,逐渐解决在养老保险身份、男女上的差别,达到普惠制并保障人们的退休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专家解读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车改将剔除

公车使用中的“沉默成本”

“规定的目标是成本下降7%,但我们粗略的统计可能下降20%以上。”云南师范大学泛亚商学院院长、教授杨永生表示,众所周知车轮上的腐败有很多潜规则,经济学上也有一个说法是“沉默成本”,可以这样理解,一辆公车配有一名驾驶员,在公车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费用,而监管环节中也并非每个方面都能兼顾。比如驾驶员白天为领导开车,晚上为自己开车,比如加油的费用中,公款报销私家车油费等情况,因此这部分“沉默成本”是无限放大的,一辆公车的成本就可能是私家车成本的两倍。

杨永生认为,公车改革后,一些强而有力的措施将这些“沉默成本”一一剔除,这也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的有力之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专家解读:北京未来限行更严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北京雾霾橙色警报解除,北京迎来蓝天,但据悉北京未来限行更严,这让好多有车一族担心的要死。解读北京限行政策。

今天(12月2日)零时,北京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正式解除。

记者在环境监测平台上看到,北京全城PM2.5浓度明显下降,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等城六区已降至88微克/立方米,为轻度污染水平,朝阳奥体中心、海淀北京植物园、门头沟龙泉镇、京西北区域点的PM2.5浓度值已降至个位数。西北部空气质量最好,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达到一级优水平。

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于2015年11月24日至11月25日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周天:最近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一方面是小区之内边角地甚至绿地做一些立体的停车设施,增加小区内的停车位建设;另一方面在小区周边写字楼、商业设施、学校、医院等采取错时停车的措施。对于占路停车也是分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占路停车首先应该是合法停车,我们上半年去人大汇报的时候提出了“停车收费、停车入位、违停受罚”的思路和理念,必须停进合法停车位。同时为了保证自行车和行人的行车安全,我们也采取了一些硬件措施,比如在自行车道上进行隔离和彩色铺装,让驾驶员一看就知道是自行车道。另一方面用阻车桩阻止机动车随意停在人行步道,希望能够取得好的效果。

一些网友提到,会不会继续限行变成单双号限行,以后买车能不能能不再摇号了?停车位有了,停车费以后怎么收,会不会越涨越高?会收拥堵路段的拥堵费吗?

周天:这些措施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行政措施,硬性规定,一类是市场化的措施。现在我们主要推进市场化的措施,用经济手段来调节机动车的使用。

现在国家发改委已经明确了下一步市场化停车收费,收费的市场化改革是停车收费的发展方向,下一步除了社区的路面停车和驻车换乘的停车收费由政府定价以外,剩下的部分都由市场定价,用者付费,享受存放车的服务就要付出相应的费用,这是改革的方向。

至于不限购,新能源车已经实现不限行不限购,按照国务院会议的精神,北京市立即贯彻实行。车多了,我们加强管理措施,通过疏解城市功能,在京津冀整个范围之内让这些车流转起来,疏解人口、疏解车辆,疏解功能。下一步我们可能要在现在5日限行的基础上实行更严格的限行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十三五规划经济目标解读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十三五规划”草案基本确定。为了抑制劳动人口的减少,中国计划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取消“独生子女”政策。在允许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中方将经济的稳定发展定位为最优先课题,明确提出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还将推进“美丽中国”战略,计划通过相关投资来支撑经济发展。中国相关人士表示在企业的减排对策、水和土壤改良等方面,预计未来5年的投资将达到10万亿元。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不可或缺。能否切实推行伴随着疼痛的改革将受到拷问。

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给出了全新的答案。无论是关心个人命运,或是国之未来,都应意识到这份五年之计所取得的突破堪称重大。

“十三五”规划之中,关于改革的答案主要存在于执政党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内,而后者则发端于中央领导集体对执政、发展规律的深入认识。清晰且清醒地认识执政规律,可确保党的生命力与中国之航向;尊重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则回应民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期盼,福泽大众。

毫无疑问,发展仍是中共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唯有深刻认识发展规律,方能解决当下中国面临的诸多矛盾。“十三五”规划及五中全会公报关于发展的阐述,释放出诸多新讯息,无论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抑或举世瞩目的“全面二孩”政策落定,无不反映了高层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尤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发展被提升至关乎国运的高度。这既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呼应,也让全民从思想上强化“无创新,不中国”的概念。创新成为发展基点,更是宣告了经济增长方式从要素投入到创新驱动的战略性转变。

当然,创新的维度并不止于经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层面的共同突破成为执政党以及政府必须完成的任务,具体的战术、路径与方法,“十三五”规划亦一一给出安排。这也说明,党政官员的新型考核将以此作为评价重点。

在可持续发展层面,绿色发展成为五大理念之一,生态文明首次列入十大目标,“美丽中国”首次写入规划,生态环保被赋予了空前的重要性。

不仅如此,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还体现在开放的维度。“十三五”规划中“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的新表述,显示了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自信与担当,也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了中资更多“走出去”的要义与前景。

而“共享”理念则深度连接了发展规律与执政规律,让民众“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既是遵循发展规律的题中之义,也是破题执政规律的内涵之一。这一理念的落实成效是检验中共执政兴国成败的试金石。正因如此,更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执政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的能力与水平。

可以预见,决胜“十三五”之路必然艰辛,中国面临的挑战依然重重。三期矛盾叠加,诸多风险隐患并存,唯有深刻把握发展规律与执政规律,锤炼治国理政能力,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方能如期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庄严承诺。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专家解读习近平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全文共 3235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习近平指出,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21日上午,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会上,习近平用四个“伟大远征”概括长征: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习近平指出,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长征路上的苦难、曲折、死亡,检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不可摧的。

“在绝望、没有任何出路的情况下,依然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信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信念。”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晓敏认为,在当时中国内忧外患的国情下,救国救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的最基本、朴素的出发点。

“当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面临如此危急的情况下,能够踏上长征路,是对理想信念的坚定追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封长虹认为,中国红军选择进行长征,即是为了使中国革命向前推进。从遵义会议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军队中的领导地位后,我们党更具信心,一路披荆斩棘,胜利完成了长征路程。

在封长虹看来,长征的胜利即是我们党坚定不移追求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的历史成果。在长征路上,我们党坚持的信念是:不能被国民党拖垮,一定要为中国劳苦大众而奋斗,一定要把长征走下来,一定要开创新历史,开辟真正能够带领中华民族奔向光明的道路。“正是靠着这种信念支撑,我们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才得以完成。”封长虹说,没有这种信念,长征走不下来;没有这种信念,我们也无法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取得胜利,没有这种信念,我们更无法建设新的中国。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习近平强调,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确立。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封长虹告诉记者,在长征之前,毛泽东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国革命路线是否正确等问题并不明确。长征走不走、怎么走;在长征过程中,某一场战斗打不打,这些问题在党内也都存有分歧。同时,当时部分代表提出的意见占据支配地位,却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

封长虹说,遵义会议和苟坝会议上,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得到明确:必须由毛泽东来领导我们全党、领导我们红军,完成长征的使命。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指导方针是正确的,能够领导共产党和红军继续前行。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才是真理。”翟晓敏认为,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不会因为外来的干扰或内在的变化而中断。而马克思主义在面临现代化、内忧外患的中国时,似乎有些“水土不服”。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才能将当时的中国解救于水火之中。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习近平表示,红军打胜仗,人民是靠山。长征的胜利,宣传了我们党的主张,播撒下革命的火种,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巩固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使党牢牢扎根在人民之中。

“红军长征的胜利确确实实依靠的是民众。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红军长征要完成如此艰难的路程,结果难以想象。”封长虹向记者细数历史:通过湘江战役,八万多人的红军损失惨重,只剩三万余人。在三万多人继续向着革命胜利的目标艰苦奋斗时,国民党大军的拦截时刻阻碍着中国红军前进的步伐。封长虹认为,红军在如此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依靠的是广大民众的支持:一是生活上的支持,二是道义上的支持。

“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从华中、华南等地区边作战、边考察,看到了众多地区老百姓的需求及希望。开阔眼界后,党与红军不再是一个地区性的政治组织,更能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翟晓敏认为,长征可以用两方面的“接地气”来形容,一是接中国社会现实、中国历史文化的地气;二是马列主义这一外来的政治主张中国化,更是接了中国实际国情的地气。

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习近平指出,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长征的胜利,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从长征的终点出发,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展开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新画卷。

“解放军的天是人民的天,解放军的天是蓝蓝的天”。在当时的延安,有一首歌里如此唱到。封长虹说,红军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开创了一片新天地,来到了一个新起点。

封长虹表示,以当时的情况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如果没有长征,就没有今天。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如果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再固守当时的寸土寸地,恐怕难以生存下去。毛泽东同志发起了长征号召,踏上了新的征程,尤其是红军长征胜利、三大主力会师后,来到了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红军自此找到了延续革命力量的新落脚点,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征程。

“长征精神”专家

封长虹:践行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记好革命之本。

封长虹认为,习主席所强调的长征精神是指敢于吃苦,善于拼搏,追求未来,追求光明的精神。这是当年长征过程中红军所坚持的一种精神,在当今仍然适用。

毛泽东同志当年也对长征精神做了概括总结: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封长虹解释道,当时的红军坚持长征精神,一路走,一路播种,一路作为宣传队,才得到了民众的支持。

封长虹表示,中国共产党一直发展到今天,靠的就是长征精神的支撑。当今,我们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两个百年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长征精神。从党的十八大到现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不断奋斗,尤其在反腐问题、深改问题,在顶层设计领域上,在经济问题改革上所作出的努力,都离不开长征精神。

封长虹告诉记者,习近平主席强调长征精神,更多的是希望大家不忘初心,要把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发挥在我们当下所有工作和领域之中。“学习长征精神,首先要了解长征精神。”封长虹认为,当今年经的一代,对历史了解甚少、对长征了解甚少、对革命传统了解甚少。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复兴,依靠的是新一代。希望年轻人一定要了解历史,了解长征,践行老一辈留下的长征精神,继承革命传统,记好革命之本。

翟晓敏:长征精神永不过时

“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卓绝、不认输的精神。”翟晓敏认为,对于一个国家、民族、个人来说,艰苦奋斗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如今物质、信息、文化等高度发达的社会,很容易丢失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如何,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绝不能丧失根本。坚定信仰,奋斗自强,是任何个人乃至民族生存发展之根本,其重要意义,应在物质、技术、知识之上。

翟晓敏指出,从中国近代史来看,长征精神的强大是空前的。如今,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我们更应该注重精神层面的问题,应该不忘长征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然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在课堂上学到的基本是技术层面的知识,关注精神层面部分很少。翟晓敏说,面对当今社会的诸多问题,长征精神可以说是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当代年轻人在遇到困难、及痛苦带来的焦虑时,应常学长征精神,困难便会得到针对性地解决。

“长征精神永不过时!在任何时候,艰苦卓绝的长征精神都能发挥其重要的作用。”翟晓敏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精编

全文共 292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下面是yjb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昨天(28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这是中央连续13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回顾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三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此外,和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这份文件进一步强调农业现代化,是要着力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两方面突出问题,一是粮食总供求失衡,价格下跌,进口和库存都创历史新高,迫切需要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二是农民增收缺乏新的亮点和支柱,迫切需要拓宽农民扩大就业的空间和增加收入的渠道。在文件中,如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的措施形成了专门一章,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专门回应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问题。

陈锡文指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必须维护。因为这件事情不仅仅关系到农民个人的权利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的稳定问题。但是,通过这些改革,比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入市等方式,可以让农民在土地问题上获得更多的收益。但是总的来看,中国要坚持农村集体经济所有制,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不会改变。

另外,在文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被写入,比如国内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但品种结构存在供需矛盾,像玉米供大于求、大豆却供不应求。在文件中哪些是针对供给侧改革的部署,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做了归纳。

韩俊表示,一号文件提出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的观念,不能单纯以增加产量论英雄,要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提品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特别是要提高消费者对国内农产品的信任度,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为农业就是提供农产品,实际上它还有生态的功能,要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的休闲旅游融合起来,着力降低农业的生产成本、流通成本、营销成本。

除此之外,文件里也还有很多社会关心的热点,比如转基因,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对转基因使用“慎重”二字也是之前的一号文件中没有的表达。

对此,韩俊说,从已经查处的极个别地区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的情况来看,确实监管还要进一步强化,防止转基因的种子没有经过审定就非法流入市场。要落实好转基因产品的强制性标识的法律要求,要保证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有知情权、选择权。

对于备受关注的玉米价格的情况以及玉米政策的调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也专门做了说明。

陈锡文表示,坚持实行玉米价格由市场决定,实行价格和补贴分离的办法。前些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不断提高,实际上不仅仅是玉米供求关系形成的价格水平,而且还包含着政府对生产玉米的农民的补贴,所以价格就显得比市场高得多。现在的情况下,要把补贴从价格中剥离,要价格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回归到合理的水平。

附注:

《意见》要求,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互促共进,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意见》要求,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启动实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稳定水稻和小麦生产,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玉米种植。支持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扩大粮改饲试点,加快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合理调整粮食统计口径。制定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料、糖料蔗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马铃薯主食开发。加快现代畜牧业建设,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发展草食畜牧业,形成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启动实施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加强渔政渔港建设。大力发展旱作农业、热作农业、优质特色杂粮、特色经济林、木本油料、竹藤花卉、林下经济。

在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方面,《意见》要求,完善农业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统筹农产品进出口,加快形成农业对外贸易与国内农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政策体系,实现补充国内市场需求、促进结构调整、保护国内产业和农民利益的有机统一。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支持力度,巩固农产品出口传统优势,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扩大特色和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利用国际资源[-6.39%]和市场,优化国内农业结构,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优化重要农产品进口的全球布局,推进进口来源多元化,加快形成互利共赢的稳定经贸关系。健全贸易救济和产业损害补偿机制。强化边境管理,深入开展综合治理,打击农产品走私。统筹制定和实施农业对外合作规划。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方面,《意见》要求,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增强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促进主产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一批优势产业集群。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支持农产品加工设备改造提升,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

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和国内外知名品牌。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作用,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优胜劣汰。完善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研究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意见》要求,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并重,采取“分品种施策、渐进式推进”的办法,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继续执行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深入推进新疆棉花、东北地区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使玉米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同时,综合考虑农民合理收益、财政承受能力、产业链协调发展等因素,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按照政策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改革完善中央储备粮管理体制。深化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发展多元化市场购销主体。科学确定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国家储备规模,完善吞吐调节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最新

全文共 1314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国家的发展蓝图,总会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显示出重大意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是我们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谋定而后动。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提出实现全面小康新的目标要求,《建议》以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问题意识谋划未来,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

全会通过的《建议》,标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定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建议》紧紧围绕这个任务,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特别是强调要以新的理念推动发展,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目的就是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今后5年党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全会通过的《建议》,彰显了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的战略思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败。建议稿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我们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深刻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这五大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全会通过的《建议》,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我们党要带领13亿多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创新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提高党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进改革的能力,为发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更好地发挥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今天已经触手可及。展望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将由我们亲手完成。承接历史、开创未来,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最后冲刺阶段,跑好属于我们自己的这一棒,把《建议》描绘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就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权威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新华社昨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下文简称《建议》),这个《建议》对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议》透露了未来五年很多方面的政策大方向,蕴藏许多亮点,一起先睹为快吧!

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

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时期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对社会融资结构带来了持续改善。今年前8个月,我国直接融资占社会总融资比重达到18.7%,比5年前上升6.7个百分点,但同发达市场国家相比仍存在显著差距。

在此基础上,“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目前,《证券法》修订草案正在等待二读,注册制改革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证券法》修订并实施后,实施股票发行注册制将具备法律基础。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林采宜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表示,实施注册制是股票、债券发行制度改革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拓展直接融资市场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东吴证券高级分析师黄琳提到,“推进股票和债券发行交易制度改革”包括了发行制度改革和交易制度改革两部分。股、债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市场效率,让更多企业进过市场化选择上市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而交易制度改革则须兼顾国际通行做法、市场稳定发展等方面,“今年二季度市场出现异常波动,一部分原因就是高频交易等交易方式出了问题”。

对于“降低杠杆率”这一提法,市场人士认为,这主要是针对今年股票市场资金杠杆无序放大进而引发股指异常波动而提出的措施,其目的在于防范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林采宜说,降低杠杆率的提法实际上有着决策部门对资本市场过度投机行为进行约束的考虑。“纵观历史上每一次股市的急挫,包括海外在内,都与杠杆有关,加杠杆的时候就会有泡沫,拆杠杆的时候就会引发市场震荡,杠杆本身能放大市场波动性。”她认为,降低杠杆率的题中之义既包括降低市场波动性,也包括抑制过度投机。

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

“十三五”规划建议还提出,“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深化创业板、新三板改革”,专家分析,其目的在于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创业、创新。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服务范围扩至全国后,市场规模呈几何式增长。截至昨日,新三板市场已有挂牌公司3918家,总股本2138.42亿股。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新三板市场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新三板市场快速发展。可以预期,以快速发展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的区域性市场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场外市场,仍然是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生力军。

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发展轨道之上,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程,也将随整个金融业双向开放进程的提速而不断加快。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市场准入”,“推进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改进并逐步取消境内外投资额度限制”。

“十二五”时期,我国推出RQFII制度,进一步完善了QFII、QDII制度,推出了沪港通试点。2011年至2015年6月底,证监会累计新批准185家QFII和165家RQFII,外汇局新批准QFII额度558亿美元、RQFII额度3909亿元人民币。截至今年上半年,内地投资者开通港股通交易权限的账户近70万户;沪港通和港股通交易金额分别达到10052.99亿元和4139.86亿元人民币。

未来五年,境内外投资“定额”的局面有望打破。

在此基础上,林采宜进一步提出,除QFII、QDII制度,以及沪港通和未来可能推出的深港通试点以外,更本质的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应该是允许境内企业到境外融资的同时,也允许境外企业到境内发行股票,以实现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解读“十三五”规划建议政策

全文共 1733 字

+ 加入清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合理制定水价、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水资源问题和水利工作,把“水利”列入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把防范水资源风险纳入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对加快完善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大规模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行合同节水管理、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合理制定水价、建立健全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等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更加凸显了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央对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从户籍制度向居住证制度的转变

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实施居住证制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我们国家有2.7亿人在外打工,可能有一亿多人不愿意回到农村去,他们在城市有很好的工作,但在城市享受到的公共服务相对较弱。

未来,我国希望实行城市居住证制度,在这里居住,就应该享受到本地居民一切的服务。居住证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落户。对于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的人,可以选择慢慢在城市居住下来,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例如买房等),让他们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现在,我国的城镇化比率按照户籍制度才30%左右,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们有一半的人在城市居住了,这10%左右的缺口可以通过居住证制度改革,让这些人待下来,享受到城市居民的服务。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地也可以退出,使得农村的经营也有很大的好处。

关键词

《建议》里说的“就业”主要是指年轻劳动力,而“生活”则包括他的家人。“举家进城落户”从客观上讲,对于解决农村留守的老年、儿童、女性等问题,是一种利好的信号。过去的年轻人单独出来打工,容易造成对家庭的断裂,形成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而“举家进城”概念的提出,也是顺应了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人口专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到的“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际上是为此前提出的“城乡户籍统一”提供了路线图。

在谈到“居住证”制度时,陆杰华认为,建议提得很精炼,内涵还需要再丰富。由于特大城市普遍面临人口调控、公共财政的问题,包括如何与此前提出的“积分落户”形成统一的制度,这些都需要细则进行完善,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就很难做到让这些“漂”在大城市的流动人口真正受益,真正享受到和户籍人口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而没有“可预见的前途”,就会形成新的社会问题。

让进城和留守在农村的人都能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公共服务,是城镇化过程的应有之意

《建议》提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合理配置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把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和接纳农业转移人口较多的城镇,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现在,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差距依然很大。我们要做到,不仅仅让人进城,还要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一样的公共服务,减小城乡差距。

以金融服务为例,在城市银行网点很多,在农村就很少,存个钱不方便。怎么能通过互联网金融让农村居民享受到跟城市居民一样的服务,这里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城乡一体化是让已经到城市的人享受到一样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让留在农村的人通过一体化的服务也享受到同样的服务,这也是城乡一体化一直以来强调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专家解读允许普遍二孩政策精选

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正式宣布推行“全面二孩”政策。这也许是一项迟到了十几年的改革措施,而且暂时也还没走到完全放开生育的那一步。但无论如何,这毕竟是继“单独二孩”之后的又一大进步,也是中国经济在现在和未来收获的一大利好消息。

很多人都为中国经济近期增长放缓的势头感到担忧,而所有问题的实质,其实在于自从进入后工业时代之后,中国国内普遍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状况,很多产业的投资机会都在萎缩。如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那么就必须发现如今仍然投资不足的领域,并且从中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无论政府还是投资者,目前都在寻找这些可供投资的新领域。而在我看来,“人力资本”就是最需要也最值得投资的方向。

虽然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但在人力资本投入方面其实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这种不足一方面体现在质量上,比如中国在教育和健康方面投入占GDP比例偏低;而另一方面,在数量上的不足则更加令人担忧,即生育率持续下滑给中国经济蒙上的阴影。

根据最新一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生育率已经降到了1.18的低水平,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和东亚邻国。如果不能改变这种趋势,那么倒金字塔形状的人口结构,将会成为中国经济难以摆脱的沉重负担,甚至形成一系列恶性循环的后果。比如在整个社会呈现出老龄化特点的背景下,有可能导致政府将主要的财政税收负担都强加在数量有限的年轻人身上,而在不堪重负的背景下,年轻人也就很难具备创新创业的条件,导致整个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有限,反过来又迫使政府只能提高税率、加强征收,进一步扼杀中国经济的活力。

正是为了避免上述恶果的出现,所以在最近两年时间里,十八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相继出台放宽生育限制的政策。调整人口政策的直接后果,自然就是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的增加。在两项新政出台前,中国每年新出生的人口数量在1600万左右。

从“单独二孩”政策实行一年多的实际效果来看,每年受惠于新政而增加了几十万新生儿。再加上本次进一步放宽限制的“全面二孩”,根据估算,未来每年平均新增的小孩规模预计将在250万左右。

按照每个孩子每年带来3万元消费来计算,那么每年新增的消费就是750亿元。除此之外,伴随着新生人口数量的增加,房屋、教育和基础设施等领域内的民间和政府的投资都会成倍放大,因此在最开始的5-10年里,每年可能额外增加2250亿元的投入。将以上两项预期数据相加,3000亿元相当于中国GDP额外增长0.5%左右的水平。这将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保7”的目标,同时也会提振国内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实际上,经济数据上的变化,还只是调整人口政策所带来的短期效益。“人力资本”其实是一项长期投资,不仅回报更高,而且更有后劲。非但在短期内可以拉动投资和消费,最根本的是,因生育政策放开而额外出生的这些年轻人,将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经济这些年取得的成功,离不开以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为代表的年轻创业者。在这些商界领袖的背后,则是无数优秀的年轻人才,以及主要由年轻人建立的创新型企业。中国经济如果期望延续以往的强势,就需要在未来几十年里涌现出更多的马化腾、马云和李彦宏,而他们恰恰将来自于现在和未来所新出生的人口之中。只有当年轻人口保持在一定的规模时,才能增加出现新一代商界领袖的几率,同时会在整个社会营造出更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氛围,真正形成“大众”和“万众”的群体,这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竞争力所在。

一个朝气蓬勃且具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会对任何投资者构成巨大的吸引力。本次“全面二孩”的政策,则会提振海内外资本投资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外界对几十年后的市场规模和人才规模充满期待的背景下,中国有望获得更多具有战略眼光的长期投资,尤其可能集中在科研、教育以及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内。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看似只是人口政策调整迈出的一小步,实际却可能成为引领中华民族续写辉煌的一大步。

当然希望尽快能够彻底放开生育政策,把中国人多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全文

全文共 1379 字

+ 加入清单

2月1号,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强调在成本与价格的“双重挤压”、资源与生态的“双重约束”下,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此外,今年的一号文件还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请听记者的报道。

2013年和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了这一传统,继续将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主题,提出要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分析了当前中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国内生产成本在上升,我们农产品价格已经高于国际市场,成本上升好比是地板,在逐步抬高;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就好比人家的价格是我们的天花板,这样就出现了地板抬高和天花板向下的双重挤压的情况。另一个矛盾是双重约束,我们是人多地少水缺的国家,人均耕地和淡水资源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4;生态环境又严重受损,承载能力越来越接近底线,环境绷的越来越紧,我们把它称作双重约束。”

宋洪远认为,今年的一号文件继续强调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解决我国农业近年来遭遇的“双重挤压”与“双重约束”这两对矛盾,提出了根本解决之道。

“面对双重挤压,我们就要研究,比如怎样支持保护农业、怎样提高竞争力,从根本上来说还要考完善支持政策,提高农业效率来提高竞争力。双重约束下,就面临怎样保证供给、保证质量安全、怎样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解决这个问题,文件着重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通过调结构来解决双重约束问题。”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一号文件提出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及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加强农业生态治理等要求。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指出,过去我国片面追求农产品供应数量充足,给资源、环境造成较大压力;提出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题中之义。

“我们现在农产品供给数量很充足,但代价很大,主要是消耗资源太多,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出现农产品质量、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另一个造成不可持续、资源环境代价比较大的问题。要加大农业生态治理力度,让农业不再污染环境,同时加大农业结构调整,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还湿,让资源能匀速利用,环境能够友好,食品安全让百姓更有信心,这应该是硬骨头,必须取得新突破。”

相较过去几年的一号文件,今年的一号文件还有个突出特点,即强调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文件指出,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李国祥认为,加强法治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

“这几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培育了新型主体。新型主体土地的经营权怎么保护,转出土地的农民的权益怎么保护?为了让现代农业的发展能够健康推进,需要法律来规范。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法治的保障越来越重要。只有法律保障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建设步子才能迈的更稳定,方向才不至于偏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专家解读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对转型中的中国经济而言,大量新生儿降生将增加未来年轻劳动力人口,也将催生源源不断的需求,更有利于未来的经济发展。

根据艾瑞咨询曾统计,2014年中国配方奶粉市场规模约为682.7亿元,如果不考虑配方奶粉价格以及喂养率的变化,那么“全面二孩”所带来的新生儿增量可以让配方奶粉市场扩容240亿元左右。

世界上可能很少有东西能比得上生命带给人的愉悦。虽然生养孩子十分辛劳,但拥有两个孩子,会给很多家庭带来无限欢乐,也会让孩子在手足之情的浸染中人格更加丰满,人的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十三五规划全文解读

全文共 92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全会作说明。

一、建议稿起草过程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制定和实施好“十三五”规划建议,阐明党和国家战略意图,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基本理念、重大举措,描绘好未来5年国家发展蓝图,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的协调推进,事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

为此,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三五”规划建议,成立由我担任组长,李克强同志、张高丽同志担任副组长,有关部门和地方负责同志参加的文件起草组,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承担建议稿起草工作。

1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在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和建议。2月10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建议稿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从各方面反馈的意见看,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三五”规划建议问题并提出建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不少风险挑战。大家普遍希望,通过制定建议明确“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特别是要以新的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提出一些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举措,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文件起草组在起草过程中,充分考虑、认真吸收了各方面意见和建议。

文件起草组成立9个多月来,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修改。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7月底,建议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其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建议稿。

从反馈情况看,各地区各部门对建议稿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建议稿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策部署,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建议稿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建议稿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提出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和重要举措,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各方面提出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议对“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作出更加深入和更具前瞻性的分析概括。二是建议进一步突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指标。三是建议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将优势资源集聚到重点领域,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四是建议进一步提高绿色指标在“十三五”规划全部指标中的权重,把保障人民健康和改善环境质量作为更具约束性的硬指标。五是建议重视促进内陆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六是建议更加注重通过改善二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明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举措,把更多公共资源用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研究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全面汇总、逐条分析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做到了能吸收的尽量吸收。

二、建议稿的主要考虑和基本框架

建议稿的起草,充分考虑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要求。

第一,“十三五”规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必须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制定“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建议,必须充分考虑这些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

第二,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确立新的发展理念,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古人说:“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为此,建议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对建议稿进行谋篇布局。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第三,“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比如,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就是一个突出短板。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此外,在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短板。谋划“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全力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另外,考虑到建议通过后,还要根据建议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两个文件之间要有合理分工。所以,建议在内容上重点是确立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方向、思路、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而一些具体的工作部署则留给纲要去规定,以更好体现和发挥建议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

在建议稿起草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原则。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既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倒推,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又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顺推,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办法。二是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主动适应和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又从全球经济联系中进行谋划,重视提高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三是坚持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相协调,既着眼于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对外开放、国防建设和党的建设,又突出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集中攻关,提出可行思路和务实举措。四是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既强调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指导性,又突出规划的约束力和可操作、能检查、易评估,做到虚实结合。

在结构上,建议稿分三大板块、八个部分。导语和第一、第二部分构成第一板块,属于总论。第一部分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形势和指导思想,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第二部分讲“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基本理念,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并阐释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第三至第七部分构成第二板块,属于分论,分别就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行阐述和部署。第三部分讲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从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7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讲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4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讲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6个方面展开。第六部分讲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从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以及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6个方面展开。第七部分讲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促进人口均衡发展8个方面展开。

第八部分和结束语构成第三板块。第八部分讲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供坚强保证,从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加快建设人才强国、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6个方面展开。结束语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三、需要重点说明的几个问题

建议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要求和重大举措。这里,就其中几个问题作简要说明。

第一,关于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建议稿提出今后5年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主要考虑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必须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底线是6.5%以上。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至少也要达到6.5%。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有利于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更加切实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能过剩化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经济下行压力明显,保持较高增长速度难度不小。考虑到正向引导市场预期和留有一定余地,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建议稿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国内外主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潜在增长率为6%-7%。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今后要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是可能的,但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比较多。这是因为,未来一个时期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将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形成新的市场空间需要一个过程。在经济结构、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条件下,资源安全供给、环境质量、温室气体减排等约束强化,将压缩经济增长空间。经济运行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风险,如杠杆率高企、经济风险上升等,都对经济增长形成了制约。同时,随着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增长速度会相应慢下来,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既要看速度,也要看增量,更要看质量,要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

第二,关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直接反映城镇化的健康程度。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将达到45%左右。按2013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35.9%计算,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年均需转户1600多万人。现在,按照常住人口计算,我国城镇化率已经接近55%,城镇常住人口达到7.5亿。问题是这7.5亿人口中包括2.5亿的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外来常住人口,他们在城镇还不能平等享受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性住房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带来一些复杂的经济社会问题。

建议稿提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是要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这1亿人主要指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

实现1亿人在城镇落户意义重大。从供给看,在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稳定劳动力供给和工资成本、培育现代产业工人队伍具有重要意义。从需求看,对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实现这个目标,既有利于稳定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是全面小康社会惠及更多人口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加大户籍制度改革措施落实力度,加快完善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这一目标实现。

第三,关于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0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2014年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2014年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逐年更新按现价计算的标准。据测算,若按每年6%的增长率调整,2020年全国脱贫标准约为人均纯收入4000元。今后,脱贫标准所代表的实际生活水平,大致能够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水平,可以继续采用。

通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是可以实现的。2011年至2014年,每年农村脱贫人口分别为4329万、2339万、1650万、1232万。因此,通过采取过硬的、管用的举措,今后每年减贫1000万人的任务是可以完成的。具体讲,到2020年,通过产业扶持,可以解决3000万人脱贫;通过转移就业,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通过易地搬迁,可以解决1000万人脱贫,总计5000万人左右。还有2000多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以通过全部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实现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第四,关于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实施一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的重大科技项目。这既有利于我国在战略必争领域打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更有利于开辟新的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2014年8月,我们确定要抓紧实施已有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进一步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攻克高端通用芯片、集成电路装备、宽带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核电站、新药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形成若干战略性技术和战略性产品,培育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再选择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力争有所突破。从更长远的战略需求出发,我们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已经部署的项目和新部署的项目要形成梯次接续的系统布局,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为攀登战略制高点、提高我国综合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提供支撑。

我国同发达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提高创新能力,必须夯实自主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创新基础平台。国家实验室已成为主要发达国家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的重要载体,诸如美国阿贡、洛斯阿拉莫斯、劳伦斯伯克利等国家实验室和德国亥姆霍兹研究中心等,均是围绕国家使命,依靠跨学科、大协作和高强度支持开展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当前,我国科技创新已步入以跟踪为主转向跟踪和并跑、领跑并存的新阶段,急需以国家目标和战略需求为导向,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布局一批体量更大、学科交叉融合、综合集成的国家实验室,优化配置人财物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新格局。主要考虑在一些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打造聚集国内外一流人才的高地,组织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家水平、国际同行认可、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成为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的重要战略创新力量。

第五,关于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健康发展。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综合经营规模大、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跨境流动快、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均加大了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力度,核心是提高监管标准、形成互为补充的监管合力和风险处置能力。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发展明显加快,形成了多样化的金融机构体系、复杂的产品结构体系、信息化的交易体系、更加开放的金融市场,特别是综合经营趋势明显。这对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带来重大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完善监管协调机制的改革任务。近来频繁显露的局部风险特别是近期资本市场的剧烈波动说明,现行监管框架存在着不适应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体制性矛盾,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通过改革保障金融安全,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加快建立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统筹协调监管、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主要经济体都对其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做法是统筹监管系统重要金融机构和金融控股公司,尤其是负责对这些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统筹监管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包括重要的支付系统、清算机构、金融资产登记托管机构等,维护金融基础设施稳健高效运行;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通过金融业全覆盖的数据收集,加强和改善金融宏观调控,维护金融稳定。这些做法都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第六,关于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必须采取一些硬措施,真抓实干才能见效。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就是一项硬措施。这就是说,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这项工作做好了,既能节约能源和水土资源,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也能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绿色水平。

“十一五”规划首次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现在看,这样做既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根据当前资源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在继续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双控的基础上,水资源和建设用地也要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作为约束性指标,建立目标责任制,合理分解落实。要研究建立双控的市场化机制,建立预算管理制度、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更多用市场手段实现双控目标。

第七,关于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经过长期发展,我国耕地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水土流失、地下水严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当前,国内粮食库存增加较多,仓储补贴负担较重。同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走低,国内外市场粮价倒挂明显。利用现阶段国内外市场粮食供给宽裕的时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国家可以根据财力和粮食供求状况,重点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安排一定面积的耕地用于休耕,对休耕农民给予必要的粮食或现金补助。开展这项试点,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休耕不能减少耕地、搞非农化、削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急用之时粮食能够产得出、供得上。同时,要加快推动农业走出去,增加国内农产品供给。耕地轮作休耕情况复杂,要先探索进行试点。

第八,关于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生态环境特别是大气、水、土壤污染严重,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十三五”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现行以块为主的地方环保管理体制,使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干预环保监测监察执法,使环保责任难以落实,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大量存在。综合起来,现行环保体制存在4个突出问题:一是难以落实对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责任,二是难以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对环境监测监察执法的干预,三是难以适应统筹解决跨区域、跨流域环境问题的新要求,四是难以规范和加强地方环保机构队伍建设。

建议稿提出的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主要指省级环保部门直接管理市(地)县的监测监察机构,承担其人员和工作经费,市(地)级环保局实行以省级环保厅(局)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县级环保局不再单设而是作为市(地)级环保局的派出机构。这是对我国环保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有利于增强环境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有效性。这项改革要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力争“十三五”时期完成改革任务。

第九,关于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当前,我国人口结构呈现明显的高龄少子特征,适龄人口生育意愿明显降低,妇女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现在的生育主体是80后、90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变化了,养育孩子的成本也增加了,同时社会保障水平提高了,养儿防老的社会观念明显弱化,少生优生已成为社会生育观念的主流。一方面,据调查,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来,全国符合政策条件的夫妇有1100多万对。截至今年8月底,提出生育二孩申请的只有169万对,占比为15.4%。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明显,2014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超过15%,老年人口比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4岁以下人口比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开始绝对减少,这种趋势还在继续。这些都对我国人口均衡发展和人口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可以通过进一步释放生育潜力,减缓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这是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卫计委等部门经过认真测算,认为实施这项政策是可行的。

同志们!讨论、修改、通过“十三五”规划建议,是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做好这项工作,对指导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编制、引领“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家要全面把握和深刻领会建议稿提出的目标、理念、任务、举措,认真思考,深入讨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建议稿更加完善。最后,让我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共同把这次全会开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解读“十三五”规划,“中国梦”全面起航

全文共 606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彰显了党的执政使命与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一、深刻把握“十三五”规划主线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实现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中国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升级。核心目标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进入以“经济社会双重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全面现代化”时代。既有“发展是硬道理”,又有“转型是硬道理”,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将成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一个重要砝码和标志。

(一)以完备、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转型升级

中国亟需以完备、科学、系统的制度体系推进社会转型升级。制度的演进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响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当前,中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诸多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叠加。只有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完备、更稳定、更有效的制度体系,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才能有效破解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发展难题,成功应对现代化过程中的风险考验,实现现代化的最终目标。

(二)以创新驱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新常态、新动力、新模式。技术、技能和创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驱动轮,将和消费、投资及出口三驾马车一并成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技术推动产业衍生、裂解与职业交替,加快产业创新发展速度;技能倍增社会财富和增加社会个体融入主流社会的机会;创意催生新的经济空间和新的经济业态,不断发现新的创富机会。产业原创通过耦合技术、技能和创意,不断将新型生产要素纳入未来产业体系,结合多元文化、多元思维和多元价值观体系共同推动现代化进程。中国必须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的机遇,积极探索产业原创战略支点,开拓产业高端集聚化发展道路,全面增强技术、技能、创意和产业匹配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持续升级,综合提升创新活力、创业活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引领经济社会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从“模仿、黑色、速度、规模、粗放”的发展轨道转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轨道。

二、“ 十三五”规划中的新提法新部署

根据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近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其中一系列新提法、新表述、新举措,透露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信号,对中国未来中长期的发展意义非凡。

(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

从中国所处的当代世界环境看,虽然中国工业化起步晚,人均历史排放比发达国家低很多,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国的发展使全球的排放格局及背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次中美达成排放协议,到2030年排放达到峰值,如果我们不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走“转型发展”的道路,我们的发展将难以持续。

“十三五”规划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具体化、规则化、操作化。规划的重点内容是在能源、环境双约束下对产业作出选择。在工业新的增长点稀缺、节能减排硬约束加强并叠加制造业周期性衰退的复杂情况下,工业结构调整怎样把握国际新工业革命的趋势,主动调整和被动调整相结合是一个大课题。

(二)“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我们应树立大健康、大卫生、大医学观,全面考虑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实施模式转变、重点前移、转化整合战略。一方面,完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增加人口与健康科技投入,积极采取经济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适当的卫生策略,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另一方面,在食品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营养安全,实施食品全程可控监管,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保障全民餐桌安全、营养安全。

(三)布局“一带一路”国际战略

“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众多、种族众多、文化信仰多元,如何协调各方利益,如何确定权责利标准,如何正确发出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和平声音,都是重要课题。亟需建立“能力、标准、评级、运营”四位一体体系,实现“一带一路”发展突破。

一些投资领域的开放,牵涉到一些国家的经济主权,一些比较敏感的国家会有防范心理。这就需要中国拿出大国的气度,牵头组织有关投资标准、政策沟通、市场开放等敏感问题的谈判,并制定合适的可操作制度规则。规划再好,计划做得再出色,如果缺乏运营能力,那么对规划的切实推进并无益处。因此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运营能力迫在眉睫。

(四)完善人口发展战略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14年年底,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12亿人,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人口破2亿的国家。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根据联合国公布的人口数据,1990~2010年世界各国老龄人口平均增长速度为2.5%,中国为3.3%。发达国家老龄化进程长达几十年到一百年,比如法国115年,美国60年,德国40年,日本24年,而中国仅用了18年时间。人口老龄化不是阵痛,而是长痛。缓解人口老龄化,主要方法就是把总和生育率提高到世代更替水平附近。这就需要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再到当下的二孩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的系列变化正是为了化解人口老龄化的危机。

三、科学解读“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速

世界经济所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在危机之后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强刺激下的“复苏”动力不足,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后半程,世界经济将会遭遇一段比较困难的时期。“十三五”恰恰是中国经济由1978年以来的超高速增长迈向新常态的转折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一方面密切关注深层次矛盾叠加现状,另一方面以“双创”推动中国经济跃升。

(一)国际市场动荡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遭到了巨大打击。其后经过各国政府的努力,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仍十分脆弱,充满不确定性,且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世界经济和贸易低迷、国际市场动荡对中国影响加深,与国内深层次矛盾凸显形成叠加,实体经济困难加大,宏观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增多。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准确把握新常态,面对风险挑战从容镇定,创新宏观调控精准发力,全面深化改革有序展开,全年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增强了我们战胜各种困难的信心。

发展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正如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全面深化改革释放了经济内在增长动力和活力,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了稳定作用,这些都确保了中国有条件实现"双中高"。

(二)“双创”推动中国经济跃升

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用“双创”激发人民群众的无穷创造力,更好发挥中国人力资源优势,在创业创新中推动大企业和小微企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成长齐头并进、服务业壮大和制造业升级互促共进。在发达国家里,劳动者一生会转6次职业,这体现出劳动者的转业能力很强。而我们的教育是用工业化的思维、农业化的办法来解决知识经济的问题,肯定解决不好。将来我们的创业教育要以学科弹性、能力弹性作为重中之重,培养劳动者的创业能力、专业能力、转型能力。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去创业,但要促使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创业成功。一个人创业能带动9-13个人就业,这将很好地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

中国走追随型经济发展之路,尽管实现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引发出若干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突破生产力浓缩与转移、产业创新与技术支撑以及人口素质提升与人力资本培育三大瓶颈,跨入新兴发达国家之列,领军亚洲经济板块,由追随型向引领型发展过度,我们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于创新、创业,破解就业之困,紧盯先导产业,引领全球科技新动向,实现经济社会“蛙跳式”发展。

(三)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

实现“双中高”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要改造传统引擎,重点是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补齐“短板”,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加大投融资、价格体制改革,与社会资本合作采用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实现建设共担、利益共享。

PPP模式即公私合作关系模式,鼓励私营企业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PPP模式将会带来其它2个P——Professional(专业化)和Program(工程化),组成5P模式,由此推动政府与市场合作的耦合器,谨防塌陷“塔西佗”陷阱,打造国际资源配置中心,促进公私资金链条一体化,铸造全面支撑产业发展服务平台,从而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国应建立PPP平台支撑下的成果社会共享机制,充分发挥这一模式的催化、激化和活化功能,破解“融资瓶颈”,防控债务风险,治理产能过剩,应对气候变化,实现保增长、促转型、调结构、惠民生、保稳定的战略目标。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四、推动“ 十三五”期间五大发展理念落地

十八届五中全会及其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中国“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描绘出新蓝图。这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扣住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五大命脉,表明了党中央对中国发展路径新的理解,也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

(一)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坚持创新发展,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创新是解决改革与发展难题的重要途径,也将是启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实现社会平稳转型的利器。中国走追随型经济发展之路,尽管实现了3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但也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引发出若干经济和社会问题。要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突破生产力浓缩与转移、产业创新与技术支撑以及人口素质提升与人力资本培育三大瓶颈,跨入新兴发达国家之列,领军亚洲经济板块,由追随型向引领型发展过度,我们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立足于创新、创业,破解就业之困,紧盯先导产业,引领全球科技新动向,实现经济社会“蛙跳式”发展。

(二)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协调发展的前提是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注意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耦合性,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其中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可以采取三园互动机制推动城镇化进程。当下,中国城市化已进入快速爬升马鞍区的背景,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的目标下,通过创业园、安居园、培训园"三园互动"的机制,借助政策制度、交互创业、混合安置,科学、高效地推动城乡协调发展。

(三)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现代生态文明是新文明观、经济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方式、科技范式等一系列变革的系统性革命。是按照自然生态规律,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和新能源技术,以自然的生态统一性和生态化的社会实践方式,对自然生态进行修复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开发,形成生产生态化、生活生态化的一种新兴文明态。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绿色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灵动化,未来的城市不仅可以实现零排放,还会转换能量、产生新能量,形成绿色智慧城市。中国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在于农业文明的思维和里坊制封闭式制度环境。要想走出该困境,需要在深刻把握耦合型生态文明本质要义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运用现代技术,对城市进行生态文明改造,实现未来城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打造低碳城市、零排放城市、智慧城市,创新生态文明发展路径,引领现代生态文明发展潮流。

(四)坚持开放发展,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改革,绝对不能偏离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考量,必须始终坚持突出增强核心竞争力即战略性资源的开发配置能力,统筹考虑资源配置权与道德制高点,统筹考虑全球市场与技术的互通互联,努力实现从追随者到领跑者、从跟从者到主导者的革命性转身。

全球化视野下的国家改革,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全球化进程同时是一种控制和权力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主导社会的主流文化模式成为范本。在全球经济治理方面,中国当前正日益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制度设计至关重要。然而,中国长期以来都缺少对制度设计中法律内在逻辑的考虑,仅是“问题导向”式设计制度,易造成参与国际经济治理面临制度瓶颈。消除经济治理制度短缺、提高经济治理制度的质量,是大力推进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关键。

(五)坚持共享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享

下一步改革将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经济结构转型的进程实质上也是以社会利益重新配置为动力激发转型的进程。或者说,经济结构的转型与社会利益分配的嬗变必然是一个相伴相生的进程。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矛盾似乎并未明显消弭,反而伴随着社会利益分配关系的重大变化和社会利益分配格局的重大调整,出现了大量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汇总

全文共 1948 字

+ 加入清单

从多名权威人士处独家获悉,目前“十三五”规划的草案已经完成,将进入到征求地方、部委和专家等意见的阶段。此后,编写团队将根据各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完善,在中共中央全会上提交审议。

根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0日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这意味着‘十三五’规划的时间表已经基本明晰,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后,规划纲要将会在明年两会上提请审议通过,届时规划将正式生效。”权威人士告诉本报,本次规划的特点之一是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来部署,同时体现着远近结合以及创新等思路。

初稿已经完成

作为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五年计划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由于处在特殊时期,“十三五”规划的编写又格外受到关注。

从宏观看,“十三五”规划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一个五年规划(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憧憬今后5年的另一个战略意义在于,十八大报告指出,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前述政治局会议强调,“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此前本报曾独家报道,规划编制小组包括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重要经济部门,此外,地方的主要代表也会全程参与编制。

开篇所述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规划大框架已经完成,下一步将进入到广泛的征求意见和论证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民主和科学决策将尽可能地发挥作用。有关意见建议会经过统一讨论后再吸收到规划中。

早在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就公布了52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委员会名单。这份名单不仅包含中财办原主任、发改委原副主任王春正,经济学家林毅夫等人,更不乏央企老总和知名企业家。

这名人士介绍,“十三五”规划将注重长短结合,既要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完成2020年目标,又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为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打下基础。

此外,将具体研究部署一批对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这些工程将主要集中在社会建设、生态环保、改善民生等方面,为补短板、促均衡、求发展提供支撑。

高层领导人主抓规划编制

作为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接棒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份规划对各方来说都显得尤为重要。

有知情人士对本报透露,主要领导人全程参与、关心“十三五”规划编制,目前来看,一些重点调研和人员配备力度也超过了以往。

本报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就二季度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与超过18个省份党政负责人的座谈中都将“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作为主要议题之一。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也总是最关心各地规划与“十三五”规划的衔接。

例如,在5月份对浙江的考察中,习总书记就曾召集华东七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就“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召开座谈会;6月,他又在贵州召集西南7省区负责人谈“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在刚刚结束的长春考察中,习近平又召开东北4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听取对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这最近一次的东北考察中,习近平再提新常态,强调“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在总书记调研的同时,政治局七常委也马不停蹄。据媒体统计,仅今年两会以来,七常委足迹就已遍布吉林、浙江、江苏、四川、贵州、福建、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宁夏、广西、重庆等13个省份,其间多次指导规划部署。

此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多个场合强调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早在去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编制“十三五”规划曾专门召开过会议。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突出改革创新,着力在推动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破解深层次矛盾上奋发有为、取得更大进展,促进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一名接近高层的智囊人士告诉本报,结合2020年的目标来看,“十三五”的任务将侧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民生领域。正如政治局会议强调的,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