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作文端午节(精彩20篇)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这不是迷信,而是传统习俗。我们应该去尊重它、保护它。小编收集了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欢迎阅读。

浏览

2655

作文

1000

端午节记事作文高4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一定很熟悉,它是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由五个节日组成,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最喜欢唱端午节的儿歌。5月5日: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包,吃粽子,撒糖。龙舟闪亮下水。

端午节有很多习俗。每年端午节,人们都会在孩子的脖子、手腕或脚踝上绑上红、黄、蓝、白、黑丝线,这些丝线被称为长寿丝线。每家要插五头;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和龙舟花。端午节时,南方人吃“黄武”:黄鱼、黄瓜、咸鸭蛋黄和包裹在黄豆瓣里的粽子和雄黄酒。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在这一天,孩子们都应该用雄黄在额头上画“国王”这个词,并戴上五颜六色的香包。端午节,人们打扫房子,在厨房里洒雄黄酒,以杀死毒虫,防止它们繁殖。

赛龙舟和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赛龙舟是为了救死于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丢进河里,就是把鱼、饺子、虾、蟹都包满,不再吃屈原的遗体。

我最喜欢的节日是端午节。这一天,爸妈会早起给我包好吃的粽子。他们会摘荷叶,洗糯米,准备糖、枣、肉等各种材料做馅;然后用荷叶把饺子包好,用绳子捆紧;最后在锅里蒸。粽子就是这么做的好吃。粽子分为素粽子和肉粽子,最常见的是糯米粽子。我更喜欢这两种粽子,但我更喜欢肉粽子。多汁可口,入口即化,油而不腻且有荷叶清香,真的很好吃。这时,我妈总是指着我说:“你这个小馋虫!”

端午节展示了我们丰富的文化,给我的家人带来了很多快乐。我爱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端午节的高一作文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每到这一天,全村子的人都要吃粽子、赛龙舟、老老少少载歌载舞,处处洋溢着节日快乐的气息。

端午节那天,我和奶奶约定好,叫奶奶教我包粽子。我早早地起床了,并且把奶奶从睡梦中唤醒,手牵手地去了集市买原料。奶奶不亏是包粽子老手,三下五除二就把十斤糯米、一包蜜枣和一斤赤豆买了回来。

回到家后,奶奶叫我先把昨天从河边新采来的粽叶拿出来,接着烧上水。并把粽叶泡在开水中,再捞出沥干,然后把煮熟的粽叶浸在冷水里。奶奶告诉我:“这样反复浸泡可以使粽叶又绿又韧。碧绿粽叶配上洁白的糯米,令人食欲大增!”

粽叶大功告成了,现在开始弄馅了,奶奶便叫我把蜜枣与赤豆洗干净,再放到水里煮,等煮到七分熟的时候拿出来,并嵌入糯米里,看着白里透红的粽馅,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开始包粽子了。我站在奶奶身旁,有模有样地挑了一片较大的粽叶,打算包一个小粽子。我先把粽叶卷成漏斗状,然后把一大堆白里透红的玛瑙灌入“漏斗”,再手忙脚乱地往粽子上裹粽叶,只听“啪”的一声,粽叶裂了一个大缝,粽馅像一群放学回家的小孩子,哗啦啦地往外“跑”,我眼急手快,连忙找了一片粽叶补在裂缝上。可糟糕的是,我补了这边,那边又漏,补了那边,这边又漏,好不容易把裂缝补上了,并绕上线。奶奶见了我包的粽子,“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我看了看自己包的粽子,呀!这简直就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伤兵,处处“伤痕累累”,我忍不住自己都笑了出来。

在奶奶的精心指导下,我的心冷静了下来。看着奶奶一次次包,我一次次学,终于我又包好一个粽子,比刚才的那个可好多了,看着自己的杰作,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无名的自豪感,让我特别快乐。

“五月莺歌燕舞日,又到粽叶飘香时。片片苇叶片片情,天天都有好心情。几枚红枣几颗心,祝你开心又顺心……”我心中默念着这首诗,一边吃着粽子,一边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今年的端午节,我真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节语文作文高4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快要到了,这对于炎黄子孙来说是个重要的节日,可这对于学生来说,却是期末考前的“光明”了。端午节,对于我来说,其实是这样的:端午节,吃爽?

端午节吃粽子,这正如清明吃清明饼,中秋吃月饼一样,是几千年来永远不变的传统。

市场上粽子渐渐多了,因为买的人多了。放眼望去,粽子什么馅的`都有,蛋黄、鲜肉、豆沙。但我对粽子不感兴趣,于是见着了也像没见着,可妈妈却坚持每年都要买点放在家里,或遇上朋友送的,家里的粽子总能堆积如“山”。

端午节不像春节,在哪都能吃到大鱼大肉;也不像中秋,怀着浓浓的故乡情,闲暇时,迎着月光呡点小酒。唉,在我心里,端午节无非就是那几个粽子啃啃罢了。哪有什么吃爽?

不过,我还真的发现了,一个好玩的——撞蛋。小学里,我们总会带上编制的红色蛋带套在脖子上,里面放个咸鸭蛋或水煮鸡蛋。两人一起用力,看谁的坚固些,胜者再去比较,就连平时比较严肃的老师也笑着加入了。这也悄悄的让这个平时我不怎么喜欢的水煮鸡蛋,也变得好吃了。

端午节,玩爽?

端午节,又一个节假日,虽然只有短短三天,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很满足了,我总是打算在端午狠狠地把平时落下的觉给补回来。接下来,写完了作业,哈哈——一切都自由了!

但想象总归想象,现实又是这么的骨感。作业多之又多,玩的时间只好少之又少。再加上要去乡下看望爷爷奶奶,时间总是奔波在来回的路上。到了一处,空闲时,总是抽出大家玩的时间,去完成作业,被亲戚表扬为“爱学习”,殊不知,是作业没写完……

端午节,又象征着期末考,谁还有心思玩?一个劲的也只是:复习,复习,复习……

玩,也只是个传说!

但个人牢骚还仅仅属于个人,端午,在这爱国的情感下,我们更要过好这端午,不让这些传统佳节失传在我们的手里。

又一个端午节,我可能会有点不一样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学四年级有关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传统节日非常多,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等,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美食,今天,我就来说一说端午节包粽子吧。

我们要准备的材料有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红枣,精美的瘦肉,小小的红豆,还有细细的线团。

开始包粽子啦!首先要选出两片像小船似的的箬竹叶,把它们交叉成圆锥形,再放入一些白白的糯米后,再加入馅料,接着再盖上一层糯米。然后用凸出来的粽叶向下折,盖住糯米,最后用手捏住中间,用细线扎起来。

粽子包好以后,可以放入锅里,蒸一个小时左右,给它们一个一个翻身,再继续蒸,直到全部熟透,就成了香喷喷的粽子啦。

粽子煮熟后,满屋子都飘着粽子的清香,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这软软糯糯的糯米包着香甜的豆沙,那味道真是让我久久回味。

吃着粽子,想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别有一番风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端午节的习俗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早上,妈妈拿出一个三角形的绿绿的东西。我问妈妈:“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回答说:“这是粽子。今天是端午节,我们要吃粽子。”然后妈妈还给我介绍了粽子的结构。她说:“粽子的馅是用糯米和一些配料比如红枣之类的混在一起,再用箬竹叶包成三角形。除了红枣馅,还有咸蛋黄、红豆、鸡肉、猪肉之类的,馅料多种多样。”妈妈还说:“在端午节当天,人们除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草与菖蒲等习俗。”

中午,我们正吃着饭,外面忽然传来一阵“咚咚”声,还有鞭炮的细碎声,妈妈说:“这是赛龙舟活动,古代人们一开始是为了寻找屈原的尸体才划龙舟的,现代慢慢演变为祭祀、纪念屈原的一个仪式。”我赶紧跑去阳台一看:果然是有好几条龙舟在江面上。队员们各自穿着自己的队服,正努力地划着龙舟,场面好激烈呀!

下午,妈妈去市场买回来一些绿色的叶子。我问妈妈这是什么呀?妈妈说:“这是艾草和菖蒲叶,今天我们要把它们挂在门前,预示着驱蛇辟邪。”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有趣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简短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在所有的节日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端午节了。

端午节在我们中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节日,但是因为南北地区有差异,大家的习俗也都不太一样,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家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一说到端午节呀,大家都会跟粽子联系在一起。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包粽子的好手,快到端午节的时候,妈妈就提前去超市买来粽叶、糯米、蜜枣,还有蜜饯,还要去割一些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妈妈总是最忙碌,她会把粽叶洗干净,加上盐在锅里煮上半个小时,据说这样处理的粽叶比较强韧,煮出来粽子不容易破。然后用妈妈又把糯米,花生和绿豆,红豆等粮食泡在水里,把肉切成手指头肚大小的粒儿,放上调味料腌好放进冰箱里。

到了第二天,妈妈就用上了家里所有的小盆子,把所有的原材料都分好类放好,然后把所有的原材料,然后把粽叶折成漏斗的形状,在里面放上糯米,有的放蜜枣,有的放豆沙,有的放上肉肉和蒸熟的咸蛋黄。包出来的粽子有三角形,有四角形,还有的是长方形。包好的粽子总是饱满碧绿,光是看就让人食欲大增。

我和妹妹几次三番想尝试包粽子,在妈妈的细心教导下,妹妹和我都以失败告终,不是米漏了,就是馅多了,不是绳断了,就是叶子烂了,食材还不够我们霍霍的。终于老天被我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感动了,虽然包的五花大绑成了一个“木乃伊”粽子,但总算是成功了。粽子们像一位位跳水运动员一样,“扑通扑通”地入了锅,一家人便开始了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

“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忙碌了一天的邓师傅正将粽子一个个的从锅里捞出。”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的受欢迎,满屋飘香,令人垂涎三尺。打开那已经熟透了的粽叶,一股浓郁的米香,扑鼻而来。咬一口,唇齿留香。如果是甜粽子,那香味儿,那甜味儿,直击你的灵魂深处,让人久久不能忘怀,每个人的脸上都堆满了甜蜜的笑容。如果是咸粽子,那咸蛋黄被蒸得软糯细腻,配上那肥肉相间的五花肉,满嘴流油。妙,妙不可言!

除了包粽子,我家的端午节还在系彩绳和带香包中度过,妈妈会用到红、黄、绿、黑、白5种颜色的线搓成五色线,在我们的手腕、脚腕都绑上五色线,寓意及祈福纳吉。妈妈还会把家里剩下来的小布块缝成一个个小口袋,在里面填上揉碎的艾叶或者药店里防暑驱蚊虫的香料。小小的香包还可以变成爱心型、南瓜型……有了香包,晚上蚊子都不咬我们了,这可是太姥姥教给妈妈的呢!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端午节是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在这一天,我们不能说“端午快乐”,要说“端午安康”,以此来祝福我们的亲人朋友、朋友们平安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

端午有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的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成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逢端午节,人们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洒上雄黄酒,用来杀死毒虫或防止毒虫孳生。

五月五日,端午节到了,我们一家吃着粽子,唱着歌曲:“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真好听!妈妈和奶奶包的粽子味道不一样,有甜的、咸的,真好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日,是端阳。插上叶子,带上香囊。吃粽子,撒糖。龙船下水很高兴。每当我唱起这首儿歌,我都想起了一个愉快有趣的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午节在汉、壮、布依、侗、土家等民族地区流行。

端午又称重五,很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字挂钩。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孩子的脖子、胳膊或脚踝上,被称为长命线的各家插入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将粽子投入河中,就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不再吃屈原遗体。

南方节日吃五黄:黄瓜、黄鱼、咸鸭蛋黄、大豆瓣包粽子、雄黄酒。不管是南方北方,这一天都要用雄黄在孩子的额头上画王字,戴上五颜六色的香囊。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把房子打扫干净,在厨房里撒上雄黄水,用来杀灭毒虫,防止毒虫的发生。

端午节有这么多习俗,很有趣,希望端午节快点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端午节为题材的高三作文大全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屈原的故乡在哪里?当然是我的故乡——湖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楚国。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湖北武汉人特别重视的节日——端午节。为什么武汉人这么看重这个节日?爱国诗人屈原在家乡听到秦军进兵楚国的消息,悲愤交加,投江自尽,为国捐躯。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楚国人民永远记得他。每年的这一天,他们都会把粽子扔到汨罗江里喂鱼。他们不希望屈原的身体受到任何伤害。因此,有一个定制粽子。

买些鲜竹叶,糯米,加些红豆沙,大枣,烧鸡,蛋黄,绿豆等。,你就可以开始做了。通常全家人都会像过年一样围坐在一起打包。先把竹叶包成三角形,有点像漏斗,再往漏斗里放一把糯米,然后塞一个红色的蜜枣。最后用藤条把三角形牢牢绕几圈,就完事了。别看这个粽子。步骤不多。真的很难做到。新手扎不牢,不然“漏斗”会漏米,要下大力气让包装好看。把包好的粽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很快你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竹叶拌米饭的香味,弥漫整个厨房。奶奶召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然后解开粽子的藤条,剥下叶子,闪闪发光的“红白宝石”在灯光下晶莹剔透。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大口,满满的甜香。我自己做的,但是味道不一样。感觉比我外面卖的香。

“来吧!加油!”“嘿哟!哎!”这不是龙舟赛吗?每年武汉的端午节,社团都会组织一些壮汉来比赛划龙舟。就我记忆所及,黎明时分石桥人头攒动,邻居们早早等着给赛龙舟队员加油,哪怕站上几个小时,也从来不会太累。看,龙舟正经过。第一艘龙舟飞快地划向我们,都是皮肤黝黑的大个子,动作整齐划一。平静的水面瞬间被他们的桨溅到,每个队员都大汗淋漓,和身上的河水混在一起,分不清是水还是汗。我对他们的划船技术感到惊讶,没有时间欢呼。龙舟瞬间经过石桥,向远处跑去...

当然,武汉端午节的习俗可以不止于此:有的人会把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当早餐吃;有的人会给孩子一个香囊,据说有辟邪的意思;有些人挂钱包,系吉祥的五色丝线...这样的习俗数不胜数。

粽子叶的香味飘荡在我的鼻子里,赛龙舟的叫声萦绕在我的耳边,五彩的丝线点缀着我多彩的生活。武汉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会代代相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端午节的三年级作文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最大的习俗就是吃粽子、赛龙舟。往年都是吃二姨亲手包的现成粽子。但是今年不同,因为我尝到了自己包的粽子。

端午节的那天,我来到二姨家迫不及待地准备包粽子。只见二姨将泡了一夜的糯米和提前煮熟的五花肉拿了出来。泡了一夜的糯米比原来显得更大更白。我拿起一片竹叶就准备包,可又犯了难这个粽子的形状一点儿也不规则怎么包呀!只见二姨将竹叶一端拢成一个漏斗形,放进一勺米,把一块肉按在米的中间再放进一些花生米、芝麻等四处捏一捏、拍一拍,熟练地将竹叶包好用绳子一捆,一个个好看又好吃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也学着做,可两只手像是不听使唤怎么也捏不成。我又仔细地回想了一遍二姨包粽子的情景,慢慢地捏,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做成了一个粽子,虽然形状不太好看,但也能凑合。随后我又包了几个,比第一个进步很多。这时粽子要下锅了,过了大约30分钟就煮好了,一阵香气足以让人垂涎三尺。先不说了,免得你流口水。

这就是我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二那个不一样的端午节作文范本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湖北,时至五月,家乡的空气里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是啊,端午节到了!端午节在湖北俗称端阳,“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黄酒,龙舟下水喜洋洋!”正如这首民谣所唱,在每年的端午节,湖北各地均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黄酒、悬艾草的习俗。其中赛龙舟最有特色,在宜昌市秭归县端午龙舟竞渡,非常隆重,还有祭祀、招魂等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活动。

查看史书,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纪念直言敢谏的伍子胥之说、有同情孝女曹娥之说、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说……。而在家乡,千百年来,尤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占据主流地位。

据史书记载,屈原为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天的湖北宜昌市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去职与流放,却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公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国家被侵略,含恨报石投江,楚国百姓闻讯奋起驾舟营救,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屈原的身体,就纷纷拿米团投入江中,后来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每年的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祭拜习俗,体现了百姓对爱国诗人的敬佩与思念。

从20--年起,我国将端午节规定为法定节假日。20--年,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千山万水粽是情,千秋犹怜屈子心,诗人仰天出门去,世间难觅离骚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文化源远流长,其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是中华文明璀璨的明珠;其高雅的文人气质和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

又是一年端午节,随着知识的增长,我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其风俗习惯及文化传承,增强了我们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小学生描写端午节习俗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在古代是卫生防疫节,也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屈原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后来因为遭到排挤而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他是我国伟大的诗人,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逢端午节赛龙舟,往江河湖海里扔粽子、饭团,祈求鱼虾不要伤害到屈原的尸体。

屈原留给我们的爱国精神,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我们小朋友的爱国方式就是认真听讲每一节课,环保工人的爱国方式就是打扫干净每一条街道,护士的爱国方式就是照顾好每一位病人。每个人的爱国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其实他们都在做自己小小的一份贡献。

这次“风情万粽过端午”主题活动,是班级家委团组织的,让我们玩得太嗨啦!叶吴优爸爸在黑板上画满了小粽子,可爱极了,有一个小粽子,还说“求抱抱”呢!林宥宸奶奶是贡献最多的一个人,她做了纯天然烤串给我们吃,只放了一点点盐和味精。还有叔叔阿姨都来帮忙,帮我们包粽子,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手把手教我们包粽子。我们组的小粽子很特别,每一个小粽子上面都画上了一个可爱的笑脸,而且还写上自己的名字呢!叔叔阿姨的这些爱心和帮助都是无私的贡献。

祖国就像一个大大的怀抱,我们要像屈原一样爱国,像叔叔阿姨一样无私奉献,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这一份爱心和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端午节,大家就会想起吃粽子,划龙舟。可是,同学们你们知到“端午”是什么意思,端午节的风俗又是怎么来的吗?

“端午”。“端”是“初”“始”的意思,所以阴历五月初五称为“端午”。到了唐代,由于唐朝皇帝唐玄宇的生日是八月五日,为了避用“五”字,就用回音“午”替换了“五”字,从此,“端五”便改称“端午”了。

为什么五月初五这一天会成为“端午”呢?民间流传着很多种说法。其中最流行的说法,就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官,楚国不采纳他的治国主张,反而将他免职流放,他在流放途中看到楚国衰亡,人民遭受苦难,自己又无力挽救老百姓,他心中悲愤难忍,便于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投入汩罗江自尽。楚国百姓知道后,竟相划船前去相救,但已来不及了,百姓们担心江中的鱼,鳖,咬食屈原的遗体,便用竹壳裹米投入江中喂鱼。从此,划龙舟,包粽子就是我们中国的风俗了。

我很喜欢端午节,我每年都盼望端午节的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端午节的由来优秀作文700字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以端午节为题材的高三作文大全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从记事起,端午节对我来说就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因为包括我们家在内的很多涂岭人是不过这个节的。我们这里既没有什么赛龙舟,也没有祭屈原吃粽子等习俗。当然了,包粽子吃粽子是有的,但不是五月初五,而是七月十五。记得小时候,农历的七月份是我们很期盼的日子,因为七月初七我们可以吃糯米做成的各种果,而七月十五算是大节了,各家各户杀鸡宰鸭,并提前一两天包粽子吃粽子,可热闹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习俗变得可有可无了。

今年的端午节,国家规定放假一天,很多人也开始重视这个节日了。在老公的提议下,我们一家人在周六这天决定动身回老家过端午节。本来三小时左右的路程却因为下雨和修路又延迟了一个多小时,很少晕车的我终于尝到了那种头晕目眩、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感觉,真是太痛苦了!还好,当车子驶入永春境内时,我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我看到沿涂的人家虽然稀疏,但大家都在忙着包粽子,一串串,一个个,让人垂涎欲滴。那细嫩的竹叶仿佛散发着阵阵醉人的幽香,吸引着每一个外出闯荡归心似箭的人儿……

终于到家了,家里人都很高兴,在邻乡工作的小叔一家也冒雨赶了回来。公公婆婆端上了热腾腾的白鸭汤,还不时地说:“今天吃白鸭,明天早上吃猪肚,明天中午炖鹅肉,后天有青蛙和竹鼠(跟兔子有点像,但耳朵像老鼠)。”我听得一楞一楞的,心里很感动,但第二天吃完鹅肉后,我看到鸭子就有点后怕了。

周日晚上,婆婆听说我们家没有包粽子,硬是弄来糯米和竹叶,要再包一些送给我妈吃。于是,我也跃跃欲试,想动手帮上一把。三姨和四姨边包边示范着,可我学不来,因为竹叶太小了又很滑,米要塞得很硬实,包好后又要用绳子捆得非常牢固。没包几个,她们的手都痛了起来,而我也理所当然地被“赶”去洗碗了。看来,粽子看起来小巧玲珑,吃起来又Q又爽口,但包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

回家时,我提了一大袋粽子回来,放了些在我妈那儿,其余的就“贡献”在办公室,大伙儿也瓜分得差不多了,虽然没有了刚出炉的新鲜口感,但至少这个端午节没白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快乐的端午节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从甜甜的睡梦中醒来,我伸了伸懒腰,一想到今天是端午节。我兴奋得从床上蹦了起来,冲到厨房里找妈妈。

“妈妈,今天是端午节,我可是要吃粽子的呀!”一进厨房,我就嚷到。只见妈妈好像变魔术似的,从袋子里“变”出了一串又肥又大的粽子。那粽子散发出阵阵浓香,把我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巴不得马上就拿一个来解解馋。

妈妈就好像我肚子里的小蛔虫,指着我的小鼻子说:“小馋猫,我现在就弄点给你吃。”妈妈用剪刀剪开扎着粽子的绳子,剥开包着的两层竹叶片。粽子好像跳水运动员翻了个身,落在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碗里。一块色香味俱全的粽子呈现在我眼前,只见那粽子是黑红黑红的,上面点缀着黑色的蘑菇,又白又红的肉,白色的鸡蛋,粒粒糯米,就好像颗颗小小的珍珠。这些糯米你粘着我,我粘着你,就好像七兄弟。

我秋风扫落叶般,不管三七二十一,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儿,粽子就被我扫了个精光。

我还觉得不过瘾,还想再吃一个,就对妈妈说:“妈妈,再来一个粽子。”妈妈看了看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连眼泪都流了出来,我看妈妈笑成了一团,摸不着头脑,跑到镜子前一看,呀,我就好像马戏团里的小丑,成了个大花脸。甚至连眉毛也不能“幸免于难”。我连忙用毛巾把脸洗了一干二净。

我又重新回到桌子上,津津有味地吃起第二个粽子。

这个端午节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小学生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我去太婆家,刚进门,就闻到一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原来是太婆在煮粽子,可香了。中午我们吃的是粽子大餐,顺着香味来到饭桌前,一盘香香的粽子摆在眼前,馋的我直流口水,拿起一个粽子,小心翼翼地拨开粽子皮,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太满足了。

吃完粽子,我们来到电视前,观看一年一度的赛龙舟。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有两种说法,第一是祈求今年风调雨顺,保佑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第二是纪念屈原。

江面上排满了上百艘各式各样的龙舟,场面十分壮观。一艘龙舟上有20多名船员,其中包括一名陀手,一名锣手,一名鼓手,其余的是划船队员。他们个个身体健壮,力大无比,他们正在等待一声哨响,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向终点飞快地驶去。

随着锣鼓敲响,队员们一致的动作向后滑动,反反复复,嘴里喊着属于自己队伍的口号,使龙舟快速前进。这时我想哪艘龙舟会获得胜利呢?应该是九号红色的龙舟吧,正当下,就看见相隔几条道的七号龙舟突然急剧的加速冲了上来,队员手上的浆划地非常快,快到脸上的肌肉都在抖动,看着让人激动。随着人们的欢呼声,七号龙舟快速的到达了终点,取得了胜利,队员们在江面上欢呼着,泼水庆祝。

端午节是一个很有趣的节日,在这一天里,我们一家过得很开心,期待下一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节风俗的由来作文800字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船下水喜洋洋。"大家一听到这首童谣,一定会想到端午节。今天,我就来讲一下端午节吧!

端午,又称为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等。但是,要说大家最熟悉的,还是端午节这个名字呢!有的人甚至听都没听说过这些别称。

要说能代表端午节的,当然无过于吃粽子了。端午节这天,大家有的自己做,有的上街买,在端午节,几乎没人不吃粽子。当然了,作为吃货,我怎能不吃呢?每到端午节,我们家还举行吃粽子比赛!买上两袋粽子,下令开吃,我们就一起狼吞虎咽,但是最后获胜的往往不是我。

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向皇帝提了利国利民的建议,但是那昏庸的皇帝并没有采纳,他很愤,就投河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能给屈原贡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竹筒粽子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粽子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做成菱角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粽子扔进水池,鱼一看到糯米粽子,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它叫成“粽子”了。

再来讲一讲赛龙舟的来历吧!当时,人们因为舍不得屈原死去,就都乘着小船,来打捞屈原。他们争先恐后,但是当追到洞庭湖时,却不见了踪影。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举行划龙舟庆祝。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这个风俗,吴国、越国等等都最先采纳。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也曾经主持过友谊赛呢!一直到现在,台湾也仍旧在保持着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的端午节习俗。

此外,端午节还有挂艾叶的习惯:在端午节,家家门前都会有许多艾叶放在门口,有些心灵手巧的人,还会做荷包哩!将一块布剪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在里面塞满艾叶,小朋友们最喜欢佩戴了!据说,佩戴荷包还可以僻邪驱瘴呢!。用菖蒲作剑,插在门楣里,还有驱魔祛鬼的神奇效果呢!

端午节的习俗可真多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难忘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今天早晨,妈妈早早的就起床了,她去了菜市场,买回来一些粽叶、肉、蜜枣、和糯米。妈妈一回到家,先把粽叶用开水烫一下,然后把蜜枣、肉和糯米放在一个锅里,再把一些酱油倒入锅里,紧接着把它们拌在一起,馅便做好了,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妈妈不慌不忙的拿起几片粽叶,圈成一个类似圆锥的形状,接着放一些馅在里面,然后再用一片粽叶包起来,最后用一根线扎起来,这样,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也包起粽子来。粽子包好了,妈妈立刻把粽子放在锅里煮,过了不久,粽子煮好了,妈妈拿起一只粽子,剥开粽叶,细细地品尝,我看着妈妈脸上的表情,忍不住笑了,妈妈见了,被我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看我开心的样子也笑了。

这一天,人们不光吃粽子,还赛龙舟,插艾青……这都是过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习惯,据说都是为了纪念爱国英雄屈原的。

今天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话题作文400字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鲜细翠绿的粽叶裹着雪白厚实的江米,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五六条窄窄瘦长的舟子驰骋在江面上,舟上的鼓声震耳欲聋。哦!端午来了!我怅然望向那悠悠的碧水,仿佛看到了你吟诵《离骚》的背影。你—屈原,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屈子心系楚国,驾一匹快马向楚国王宫飞奔而去,黄沙漫天飞舞,前路未可知。见到楚王,屈子一甩长袍单膝跪地,双手捧着一部法典献给楚王,楚王漫不经心的看了一眼法典,随手丢在了地上转身离开了。屈子一步一步跺到法典前,缓缓地弯下腰捡起法典紧紧的抱在怀里,大喊一声“楚王”,可听到的只有那一阵阵回音。屈子站在汨罗江畔长吁了一口气,风为其奏乐,水为其击鼓,他大声吟诵《离骚》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回首望了望楚国,眼中泛起了泪花,奋身一跃跳进汨罗江。

我一层一层剥开粽叶,将那又白又软的江米送入口中,甜滋滋的。端午节的味道弥漫在镇江每一个地方,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碧丝长。当年屈子报国无路,含恨投江。而今我们只要好好学习,便能为社会做一份贡献,“路漫漫其修远兮,将上下而求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学生以端午节为话题的作文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这篇作文描写了端午的的生活,每一种味道都让作者难忘。文章语言平淡流畅,自然清新,如“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富有生活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