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党史的历史作文(精选20篇)

中国的茶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与茶有关的历史典故可是不少。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党史的历史作文,希望读者喜欢。

浏览

5117

作文

1000

关于张仪拆散联盟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有一些政客帮助秦国到各国游说,要他们靠拢秦国,去攻击别的国家。这种政策叫做“连横”。其实这些政客并没有固定的政治主张,不过凭他们能说会道的嘴皮子混饭吃。不管哪国诸侯,不管哪种主张,只要谁能给他做大官就行。

在这些政客中,最出名的要数张仪。张仪是魏国人,在魏国穷困潦倒,跑到楚国去游说,楚王没接见他。楚国的令尹把他留在家里作门客。有一次,令尹家里丢失了一块名贵的璧。令尹家看张仪穷,怀疑璧是被张仪偷去的,把张仪抓起来打个半死。

张仪垂头丧气回到家里,他妻子抚摸着张仪满身伤痕,心疼地说:“你要是不读书,不出去谋官做,哪会受这样的委屈!”

张仪张开嘴,问妻子说:“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舌头当然还长着。”

张仪说:“只要舌头在,就不愁没有出路。”

后来,张仪到了秦国,凭他的口才,果然得到秦惠文王的信任,当上了秦国的相国。这时候,六国正在组织合纵。公元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五国组成一支联军,攻打秦国的函谷关。其实,五国之间内部也有矛盾,不肯齐心协力。经不起秦军一反击,五国联军就失败了。

在六国之中,齐、楚两国是大国。张仪认为要实行“连横”,非把齐国和楚国的联盟拆散不可。他向秦惠文王献了个计策,就被派到楚国去了。

张仪到了楚国,先拿贵重的礼物送给楚怀王手下的宠臣靳尚,求见楚怀王。

楚怀王听到张仪的名声很大,认真地接待他,并且向张仪请教。

张仪说:“秦王特地派我来跟贵国交好。要是大王下决心跟齐国断交,秦王不但情愿跟贵国永远和好,还愿意把商于(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一带六百里的土地献给贵国。这样一来,既削弱了齐国的势力,又得了秦国的信任,岂不是两全其美。”

楚怀王是个糊涂虫,经张仪一游说,就挺高兴地说:“秦国要是真能这么办,我何必非要拉着齐国不撒手呢?”

楚国的大臣们听说有这样便宜事儿,都向楚怀王庆贺。只有陈轸提出反对意见。他对怀王说:“秦国为什么要把商于六百里地送给大王呢?还不是因为大王跟齐国订了盟约吗?楚国有了齐国作自己的盟国,秦国才不敢来欺负咱们。要是大王跟齐国绝交,秦国不来欺负楚国才怪呢。秦国如果真的愿意把商于的土地让给咱们,大王不妨打发人先去接收。等商于六百里土地到手以后,再跟齐国绝交也不算晚。”

楚怀王听信张仪的话,拒绝陈轸的忠告,一面跟齐国绝交,一面派人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商于。

齐宣王听说楚国同齐国绝交,马上打发使臣去见秦惠文王,约他一同进攻楚国。

楚国的使者到咸阳去接收商于,想不到张仪翻脸不认账,说:“没有这回事,大概是你们大王听错了吧。秦国的土地哪儿能轻易送人呢?我说的是六里,不是六百里,而且是我自己的封地,不是秦国的土地。”

使者回来一回报,气得楚怀王直翻白眼,发兵十万人攻打秦国。秦惠文王也发兵十万人迎战,同时还约了齐国助战。楚国一败涂地。十万人马只剩了两三万,不但商于六百里地没到手,连楚国汉中六百里的土地也给秦国夺了去。楚怀王只好忍气吞声地向秦国求和,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张仪用欺骗手段收服了楚国,后来又先后到齐国、赵国、燕国,说服各国诸侯“连横”亲秦。这样,六国“合纵”联盟终于被张仪拆散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新疆吗?你饱览过新疆的山水风光吗?你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吗?这里确实是一处让你迷恋的地方。

我爱新疆,因为她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更是和祖国各地血肉相连的地方。当年,由于军垦戍边的需要,许多汉族青年随军入驻这块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北边陲。从此,他们扎根雪域,世代繁衍,与这里的兄弟民族一起创建了西北的安定与繁荣。

说起新疆,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夏之际,远望巍巍雪山耸入蓝天,山脚下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镶嵌在一望无垠的牧场边上,羊群洒在碧绿的草场内,如同点点白帆游弋在绿色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棉田、玉米,生机无限,简直是美丽江南的翻版。如果你到南疆走一走,定会感受到与内地不同的奇特风光:头顶是蓝天白云,远处是茫茫沙海,近处是绿色的庄稼,徜徉在远接天际的林荫道上,你很远就会闻到田里飘来哈密瓜的清香。

十月金秋,新疆的美景更让你目不暇接:金灿灿的玉米,雪白的棉花……阵阵风送五谷香。走进村庄,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栉次鳞比,家家门前绿荫环抱,果满枝头,葡萄架遮掩着庭院的天空。绿荫下的石桌上经常摆放着瓜果、清茶,随时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走进果园,看,缀满了果实的树干压弯了腰:黄澄澄葫芦似的鸭梨、光鲜泛亮的红富士苹果,会让你垂涎欲滴;葡萄架上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弥散着甜蜜的馨香,你会感到象来到仙境一样。

这时候,正是哈密瓜成熟的季节。昼暖夜寒,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酿就了哈密瓜的奇特甘甜。红瓤、绿皮、个儿大、味美的哈密瓜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林荫道上穿梭往来的汽车、马车把甘甜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当你满载着新疆的情谊,乘着汽车来到边陲小城,扑面而来的是改革与时尚的新风。你看,那一幢幢高楼大厦,光彩耀眼;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商业街,穿梭着服饰各异的人流;一阵阵随风飘来的乐曲让你真正领略到少有的异域风情。此时,你会真实感受到这里与祖国内地一样的心的律动。

看到新疆的今天,你一定憧憬她明天的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铭记历史,圆梦中华作文600字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都想生活在安全的环境当中,虽然我们现在还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之中。但在80年前的抗战时期,安全只是人民心中的一个梦,他们为了实现这个梦花了多少心血,在反法西斯战斗中,在日本猛烈的炮火中,踩着尸体,踏着血河为国家战斗。

我看了《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感受很深,《小兵张嘎》讲了张嘎在被鬼子入侵的时代英勇地与敌人发生周旋,他有好几次都被小鬼子抓住了。但他勇敢机智,靠自己的智慧逃了出来。

看了这部电视剧,让我受益匪浅,又想想自己,感到十分惭愧,我虽然有点小聪明,却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有一个天衣无缝的计划,但我无法完成。如果敌人拷问我,那我一定坚持不住,出卖组织。

我还看过《亮剑》这部电视剧。主角李云龙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消灭侵略者,保卫自己的家园。不被敌人侵略。哪怕只有最后一发子弹,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保卫家园。这个信念永远保存在他的心里,也保存在我们的心里。

我们中国之所以能在异国的猛烈的进攻中进步。是因为我们中国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就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他们以超人的胆识,建起了富国强民之路。他们主张全面建小康,为了让老百姓过得更加舒适,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他们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我们要铭记历史圆梦中华。我也要成为为祖国出一份力的人,虽然现在是和平年代,我也要读好书,以后长大了为中国研究新产品,研究新武器,让中国不再落后,让别的国家的人知道我们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典故:趾高气扬

全文共 867 字

+ 加入清单

谦逊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促使人不断地进取,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才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谦逊是成功的基础。以下是小编为您带来的趾高气扬历史典故,欢迎阅读!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

【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历史典故】

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騷(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由于对方盟国众多,屈瑕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将军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果然大获全胜。

屈瑕本就是个看重外表,且无自知之明的人,有了这次的胜利,他就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他都不放在眼里。过了两年,楚王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

送行的大夫伯比返回的时候,对给他驾车的人说:“我估计屈瑕这次出征一定要吃败仗,你看他走路的时候脚抬得那么高,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伯比越想越不妥,就去求见楚王,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回宫后,楚王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夫人邓曼。邓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听了楚王的话,认为伯比说得很有道理,也建议楚王应该赶紧派兵去援助,否则就来不及了。

楚王听了夫人邓曼的话,这才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增派部队前去支援,但是已经晚了。屈瑕到了前线,不可一世,武断专横到了极点。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而屈瑕则一点也不做戒备。结果遭到了罗军与卢濡的军队的两面夹攻,楚军死伤惨重,屈瑕也因战败而自杀身亡了。

【成长心语】

要想获得成功,应保持谦逊。缺乏这样的素质,没有这样的准备,就难以成就大业。骄傲的人,往往眼高于顶,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往往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遭人厌弃。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目中无人,必定会因其地位而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谦逊的人,平易近人,尊重别人,别人乐于跟他打交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338 字

+ 加入清单

“天王巨星”苏东坡

苏东坡才华出众,加上长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因此拥有大批的粉丝。虽然苏东坡“星途坎坷”,但这些忠实的粉丝却一直追随,对他不离不弃。

苏东坡任杭州通判时,喜欢到西湖游玩。有一天,苏东坡游览西湖时,忽然着到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驾船追了上来。苏东坡不知其来意,一时愕然。女子激动万分地说,她自小就仰慕苏东坡,但一直无缘相见,现已嫁为民妻,今日亲眼看见自己的偶像,也了却了多年的愿望。之后,美女粉丝给苏东坡弹奏了一曲古筝,便驾船翩然而去。苏东坡无比感慨,为此,他写下一首《江神子》。

苏东坡谪居黄州时,有一个叫李琪的粉丝,非常想要苏东坡的签名墨宝,但一直没有机会。多年过去了,李琪仍拿不到偶像的签名墨宝,眼看苏东坡就要调离黄州,她心急如焚。离开当日,黄州官员设宴为苏东坡饯行,宴席就设在李琪所服务的酒店。真是天赐良机,李琪决定豁出去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苏东坡酒兴正酣。看到时机成熟,李琪便捧着酒杯跪拜在偶像面前,随即拿出自己的随身汗巾,求苏东坡签名墨宝。苏东坡倒也爽快,让李琪取来笔墨,挥手便在汗巾上写道:“东坡七载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到此,即掷笔袖手,复与宾客谈笑。只写两句?这可把李琪急坏了,于是她再次跪拜,求苏东坡再续。苏东坡大笑,接着写了两句:“恰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留诗。”书毕,在座宾客无不击节赞叹,李琪也了却多年心愿,激动得流下眼泪。

苏东坡59岁时被贬至惠州,当时,他的邻居温氏有个女儿叫温超超,年方16岁,貌美如花。在当时,16岁已经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但温超超的眼光极高,任提亲的踏破门槛,她就是不肯嫁人。直到苏东坡被贬谪到惠州,她才算是找到了意中人,她高兴地对人说:“嫁人只嫁苏东坡!”于是,每天晚上,温超超不顾其淑女形象,愣是翻过高墙,来到苏东坡窗前听他吟诗诵读。一个晚上,窗外的温超超被苏东坡发现了,慌乱之中,温超超马上就翻墙跑回家中。苏轼跟踪寻到温家,问其缘故。温父无奈地告诉了苏东坡实情。苏东坡并不是好色之徒,他答应温父,要给温超超找到一个好归宿。但天有不测风云,不久,苏东坡就又被贬到海南儋州去了,此事也因此不了了之。到苏东坡遇赦放还,途经惠州时,温超超已经抑郁而终。

在京城的皇宫里,苏东坡的粉丝也不在少数。当时,皇宫中的皇太后、皇后、公主和不少宫女都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她们对苏东坡的一贬再贬非常愤慨,但始终无能为力。北宋元丰年间,“乌台诗案”案发,苏轼被逮捕下狱。宋神宗当时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看到自己的偶像入狱,神宗为此闷闷不乐。后来,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搬出了当年宋仁宗“吾为子孙得两宰相”的祖训,为苏东坡说情。最终,宋神宗决定对苏东坡从轻处理。所谓的“吾为子孙得两宰相”,其实就是前任皇帝宋仁宗对苏东坡爱戴有加的一个体现。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在宋朝疆域之外,也有苏东坡的粉丝。有一回,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出使辽国,在辽国,苏辙惊奇地发现,辽国人常常向他打听苏东坡的情况。后来,苏辙在给苏东坡的信中写道::“谁将家谱到燕都,识底人人问大苏。”由此可见,苏东坡在辽国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当时高丽国有两个兄弟,也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他们分别取名为金富轼、金富辙。轼和辙,正是苏东坡兄弟的名字,由此又可见,苏东坡被外国人崇拜的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铭记历史迎接挑战日记

全文共 1804 字

+ 加入清单

朝鲜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半岛,缺乏战略纵深(犹如后来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实际上确实适合美国这样军队),19__年的6月25日,一个小时内在38线上信号弹从西海岸打到东海岸,李承晚的南朝鲜部队全线进攻,南朝鲜的部队中都有美国的顾问.至于是谁推动了这场战争的开局,我觉得不外乎是麦克阿瑟或者是苏联,因为如果南朝鲜统一北朝鲜,那么麦克阿瑟在他的军事生涯上几乎可以比作从珠穆朗玛峰达到了月球,而如果被朝鲜统一南朝鲜,那么苏联在远东完成了最完美布局,但美国当时的杜鲁门政府未必想打,当时美国的重点应该在欧洲,远东的布局已经是比较理想的状况了,只能是麦克阿瑟自私的想法,后来他的一些做法简直就是想把战争引入中国境内,并想用蒋介石的军队拉到朝鲜来打,这样的结果只会使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个时候的中国实际上还没有完全解决境内的安定,南方还在剿匪,进攻台湾打了败仗,基本没有空军和海军,当务之急是解放台湾,也不可能鼓动金日成(也没钱和装备去支援),后来仗打到那个程度,苏联没有派空军和地面部队,我直接怀疑是斯大林就是在利用中国人,包括19__年开始的解放战争中苏联人的作派,实在是龌龊,后来中苏决裂,真正是明智之举,避免了被苏联当枪使,做附庸国的下场都不会舒服.

战争的开局对北朝鲜的人民军很有利,经过几个月,几乎把南朝鲜李承晚的部队赶进了大海,苏联人支援的坦克部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个时候美国人的海陆空军队全面介入,直接体现了先进武器在当代战争中的作用,另外,麦克阿瑟的得意之作"仁川登陆"非常完美,大量人民军被包围、切割、消灭,侥幸逃脱的只能进入游击战状态。美国人乘胜追击,先头部队几乎看到了鸭绿江,这个时候,彭德怀领导的志愿军已经昼伏夜行地进入朝鲜战场,直到第一次战役,美国人的飞机居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中国军队,彭德怀充分利用了在解放战争中的优秀传统,前三次战役以巨大的伤亡取得了战略成功,之所以伤亡很大(整个朝鲜战争的伤亡是惊人的,中国到现在都没有公布真正的数字,我估计在50万),有几个原因,最重要的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没有空军,后勤补给线几乎被美国人的空军完全封锁,在50年的冬天,在气温只有零下30度左右的情况下,中国人名志愿军很多没有棉衣棉鞋,吃的也很少,非战斗减员及其惊人,设想在那样的境地,打一场伏击,为了不让美国人的飞机发现,趴在雪地里一晚上,第二天开打的时候会有多少已经永远睡去?后勤补给这个问题一直贯穿了朝鲜战争,冻死的,饿死的,伤病不能得到治疗的.......麦克阿瑟下台后,继任的李奇微将军充分利用了中国军队这一弱点,他发现中国人的每次战役最多只能持续7天,为什么?后勤跟不上了。所以他的战术讲起来很简单:志愿军进攻时边打边退,等到第八天,全线反击,并且空投部队在交通线上包抄。这个发现成就了李奇微。

其次是武器的全面差距,没有防空炮火,没有空军海军打击美国人的后方,手中的武器都是日本人和蒋介石留下来的,弹药的规格也不一样,我觉得中国人凭借的是样:精神意志、人海战术、高明的战略战术!可以这么说,如果当时有美国人的武器装备,在50年冬季就可以解放整个朝鲜半岛,当时的武器装备以及朝鲜半岛特有的地理环境导致无法完全实现中国的军队指战员所熟悉的战略战术,朝鲜以山地居多,大多南北向,南北间的通道就那么几条,基本都在美国飞机的覆盖之下,白天不能打进攻,没办法对付飞机的轰炸和扫射,你要完成一次包抄,都得靠腿两条腿和美国人的坦克、装甲车、卡车赛跑,人家走公路,往往你还不敢走公路,得穿山越林的跑,这样,一场围歼战打成了追击战,有时候围住了还是拿不下来,因为缺少火炮支援,没有防空手段,作战效果比战术意图相差太远,伤亡还很大。

应该说整个战争的过程很复杂,在书中每每读到一些重要的地方感慨很多,一一写下来费时耗力,最后只留一点点想法:

1,朝鲜战争对中国最大的损失是失去了收复台湾的最佳时机,最后留下社会主义的北朝鲜,战略效果也是差强人意。

2,在朝鲜战争中发现了现代战争中后勤线的重要性,并且为此成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那么在未来战争中,后勤补给需要怎么样运作?这很复杂,回头找本相关的书看看。

3,用前辈建国者的精神发展军事以及民用科技,网上的新闻讲现在国产战机用的发动机还都是进口的,都建国71年了,这不知道干什么吃的。

4,目前的南海局势,不妨打一场局部战争试试。

5,民族的确是有性格的,战争中最是一目了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为了忘却的历史作文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遗忘历史是可怕的,忘记历史的民族没有历史。——题记

又是一年九月了,听,耳畔又响起了激昂的国歌声。回眸一看,那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再次冉冉升起。弹指一挥间,已经70年了,70年前的中国,你可曾还记得?

随着78年前卢沟桥上的枪声,抗战的序幕被揭开了,随着一声声的呐喊,中国人民站起来反抗了,历时八年的峥嵘岁月,中国人民终于熄灭日寇在华夏大地上燃起的战火硝烟,中华民族终于扭转了任人宰割的历史,古老的中国终于走向独立和自强了。

遥想当年,你可曾还记得,日本帝国士兵那冷气阴森的狞笑,你可曾记得,日本用那飞机炮弹肆意的摧残着我国的大好河山;你可曾记得,日本士兵们丧心病狂的杀戮抢掠;你可曾记得,南京大屠杀时,三十万同胞的含冤而死……中国人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街头上,是堆积如山的尸体,处处可听见啼哭声,咆哮声和撕心裂肺的呐喊声。

就在这关乎中华民族存亡的非常时刻,一大批的热血儿女站出来了。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坚强的肉盾,用自己的鲜血换来了希望与未来。如王二小故事原型闫富华,将生的希望给了伙伴,将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似左权,在小家与大家之间,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大家,为了集体显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殊不知,在另一方的妻子与女儿是多么的思念他……我们要铭记在这些在抗日战争中逝去的英勇的先烈们,我们要铭记在灾难时勇敢挺身而出的英豪们,我们要铭记在危险时刻义无反顾站出来保护中国人民的海外侨胞们。我们要铭记他们的智慧,铭记他们的无私,铭记他们的勇敢,铭记这浓浓的爱国之情……

时过境迁,现在,沉睡的雄狮早已觉醒,我们正大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日本的投降并不代表着放弃,只是短暂的休克,所以我们只有不断在教训经验中前进,不断进取,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才能不受欺辱,不被“挨打”。如今已步入了21世纪,我们将是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自强不息,把握历史赋予的使命,在祖国统一大业,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走向祖国激昂时代的最强音。

在这里,让我们宣誓:我们是英雄的子孙,未来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学习英雄的精神,结果英雄前辈的旗帜,从现在起,坚定立志,把祖国的强盛当做自己的梦想。

少年们,勿忘国耻,铭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让我们朝着未来,出发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01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650字——彭博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声音起飞了。它们飞过天安门广场,鲜艳地五星红旗缓缓升起了。它是那么宏伟、庄重。这面国旗见证了我们国家的崛起、富强、自强不息,见证了新中国的昌盛与繁华。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的声音起飞了。它们飞过长安城这个汉、唐的都城,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强盛,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强盛。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的声音起飞了,他们穿过黄海,这发生过甲午战争。当日本的舰队入我领海时,民族英雄邓世昌将最后一滴热血流入祖国的大海,黄海战争,我们胜利了。中国的海军是非常顽强的,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的声音起飞了。它飞过了泸定桥,这个见证红军胜利的地方。长征到泸定桥时,把桥上的木版部拆除了只有那13条铁索,远以为红军不能过去的对红军挑衅。哪知红军的22名突击队强渡过桥,并占领了桥头。红军飞夺泸定桥成为了一段佳话,它标志着红军的英勇顽强,不惧怕任何困难。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的声音起飞了,它飞过了京张铁路。在这条人字形路轨上,见证了工程师詹天佑的聪明才智。这条路本是崎岖不平的,修筑铁路很困难,连外国的科学都不敢轻易常识,但詹天佑不畏艰险,克服诸多困难,终于设计出一条中国人的自行设计和施行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证明了中国人是有能力建设祖国的,不必以来外国工程师!

……

轻轻地风吹起了,它带着历史的声音,在祖国的大地上飞翔。他让每个人倾听历史的声音,见证了中国的富强!我门要记住历史,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倾听历史的声音作文700字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五千年有多久?五千年有多长?不过是浩瀚宇宙中的一滴水,可就是这短短的五千年,在中华大地上,江山曾多少次替换?战争的烽烟曾多少次炊起?河流曾多少次染红?只为换来君临天下的皇图霸业,刀光剑影碰撞出一曲又一曲的千古绝唱,泱泱长江,渊渊黄河,记录着华夏文明的进步。倾听历史长河,倾听这绝美的乐章。

“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乌江江水滚滚向东流去,带着霸王的血液,让李清照深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我项羽生来就是天命之子,剑指江山,只因一时仁慈,放虎归山,令你成就了四百年的大汉败于你手,无颜归去,只得血染乌江,看你坐拥江山。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太宗一生辉煌,却只惜玄武之变,手足相残,父子情断,为我今生憾事。我太宗一生勤政,终换来“贞观盛世”,万生来朝,千古流芳。百年之后,人们依旧吟诵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圣人贤言。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我李煜是一个才华横溢的才子,怎会甘于被政治所束缚?后宫中,尽享奢华,岂不快哉?可我曾想过这个社会见不得歌舞升平,于是最终只能落个“最是仓皇辞庙日,垂泪对宫娥”的结局。与酒为伴,与梦相依,我曾无数次梦回南唐,回想南唐的一草一木,却只能空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我道光一生无为,空有这“皇帝”虚名,国土被割,我却只能拱手相让,因我懦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无颜去见先帝,只得降皇陵已谢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这洪亮的声音使万山肃立,千川静流,掌声雷动,欢声撼天,我毛泽东唤醒了一个真正的中国,在东方,一声洪响,站起来的是一个民族。

霸王的悔恨,太宗的盛世,李煜的愁苦,道光的懦弱,中国的崛起,这历史的长河中,多少人杰在谱写华夏的乐谱,纵使时光轮回的消磨,斗转星移的转变都是印在中华大地上的璀璨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追寻历史的足迹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是六朝古都,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这个暑假,我紧跟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了这座城市。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这座伟大而壮观的陵墓修建在雄伟的钟山南麓。爬上高高的山峰,来到了中山陵脚下。登上这392级台阶,就来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先生静静地躺在用玉石建成的陵墓中。他为推翻封建专制呕心沥血,受到了万人敬仰。

追随着历史的脚步,来到了总统府。总统府是国民党蒋介石办公、休闲、住宿的地方。总统府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5万平方米。既有中国古代传统的江南园林,也有近代西风东渐时期的建筑遗存,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筑历史。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辟为大总统府。孙中山逝世后,这里变成了蒋介石办公的地方。

追随着战争的气息,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感受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一位失去了刚刚满一个月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的尸体,抱头痛哭。一位年轻的小伙子泪流满面地背着自己的父亲,此时的父亲被炸药炸成了两半,惨不忍睹。战争的阴云笼罩着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容,再也看不到他们可爱的笑脸,多么痛苦啊!30万人的冤魂在天空中飘荡着,憎恨这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一缕硝烟拉着我的手,来到了雨花台烈士陵园。雨花台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但在1927年以后却被蒋介石当成了屠杀共产党的革命烈士的刑场!据统计,从1927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在这22年中被杀害在这里的共产党和革命烈士达10万人以上!恽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著名共产党人就在此英勇就义!经受了血与火考验的雨花台,在南京人民的精心保护和努力建设下,越来越显得端庄秀丽,它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而洒在这里烈士的鲜血,孕育了震憾人心崇高的革命精神。

紧跟着历史的脚印,来到了南京博物院,看到了很多的文物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这是一次难忘的旅行,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奋发力强,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美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经典历史成语故事1:穷兵黩dú武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政(zheng)腐败,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wo)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à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死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作文700字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1949年8月19日,日本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胜利的战歌响起而宣告结束。

岁月匆匆走过七十年,战火的硝烟早已随风而散,而那串饱含屈辱的数字,那段历经沧桑的国史,那份不堪回首的往事,却永远铭刻在每个中国公民的心中。

南京。曾经的欢声笑语,曾经的幸福和谐,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进它的那一刻,当沉默寂静被打破的那一刻,就永远凝固了。

清晨,它睁开惺忪的眼睛,远处传来震耳欲聋的枪炮声,迎接它的是日本侵略者的践踏和蹂躏,他们拿着鲜血淋淋的刀与枪,对它进行大肆的狂轰滥炸。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一座座房屋变成了废墟,满地的砖瓦碎片。天空被硝烟染成了灰色,人们用他们的鲜血浸染了这片净土;侵华日军们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所到之处,尸横遍野。他们的罪行罄竹难书,杀害我南京同胞三十余万——为了什么?只为他们肮脏的内心寻求那一时的所谓的快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张照片:一个小男孩,跪坐在下残破的碎石上,身旁的硝烟弥漫,炮大连天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嚎啕大哭着,不知道家人的生命早已泯灭,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也不知道自己的全身浸满鲜血,沾满灰尘。也许他会流落街头,甚至濒临死亡,他就是这场战争无辜的受害者,经历的不仅是失去亲人的精神之痛,还有炮火轰炸的肉体之痛——这一切都源于惨无人道,冷血无情的日本侵略者。

八十载岁月悠悠,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再到“南京大屠杀”,多少仁人志士,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为的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悼念,悼念逝去的南京同胞;我们致敬,也致敬振兴中华的革命志士!。

“忘记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作为新一代的我们,定要铭记历史,铭记战争中革命烈士们顽强不息,坚持不懈的精神,成为报效祖国的栋梁,让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强项令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历史文化悠久,典故故事更是数不清,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强项令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后汉书·酷吏传·董宣》。

【释义】

本义是强硬的颈项,借喻人性格刚强,不肯低头屈服。后以“强项令”泛指刚直不阿的官吏。

【历史典故】

光武帝建立东汉王朝后,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赋税,释放奴婢,减少官差。因此,东汉初年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却需要有效的法令。不过法令只能威慑百姓,却无法约束达官贵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横行无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纪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个耿直的人,他认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个家奴仗势行凶杀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来。董宣不能进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门口守着,只等家奴出来。

一天,湖陽公主坐着马车外出,跟随她的正是那个杀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亲自带衙役赶来,拦住湖陽公主的车。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胆的洛陽令,竟敢阻拦我的马车!”

董宣毫不畏惧,当面责备湖陽公主不该放纵家奴犯法杀人。他不管公主阻挠,吩咐衙役把凶手逮起来,当场处决。

湖陽公主十分生气,马上赶到宫里,向光武帝哭诉董宣怎样欺负她。光武帝听了也十分恼怒,立刻召董宣进宫,吩咐内侍当着湖陽公主的面,责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气。

董宣说:“先别动手,微臣有话要上奏。”

光武帝怒气冲冲地问道:“你还有什么话可说?”

董宣说:“陛下是一个中兴的皇帝,应该注重法令。现在陛下让公主放纵奴仆杀人,还能治理天下吗?如果微臣因为维护法令而获罪,恳请以死谢天下!”说罢,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连忙吩咐内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经撞得头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为了顾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头赔礼。董宣宁死不磕,内侍把他的脑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两手使劲撑住地,挺着脖子。

内侍回报说:“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光武帝也只好放了他。

湖陽公主见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气,讽刺光武帝没有权威,光武帝无奈地说:“正因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时那样肆意为之。”

【成长心语】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华,沿用至今。董宣敢于挑战有权势之人,坚持原则不退让、宁折不弯的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尊敬,他无论官品与人品皆属上乘。每个人都有一个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为一个执法者,对自己、对他人都应该严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严于律己。敢于坚持原则,宁折不弯的坚韧精神,这些都将成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条件和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品味历史的六年级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看来,30年,对任何人、任何事来说,都是一段漫长的时间。30年,能改变很多东西。没有改变的东西,有的可能留下来,有的可能要永远消失了。不过,消失的东西,也可能成为最难忘的历史,留在那些有心人的脑海里,留在人世间。

我来到广州市第113中学读书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是,我注意到,这里有一栋很老的教学楼,静静地立在校园的东北角。大概经受了长时间风吹雨打,它已经变得斑驳破旧,因而更显老态。据说,从建校起,它就一直在那,可称得上是栋元老楼。

我曾在这栋楼里上过一段时间的课。印象中,里面的教室似乎铺满了灰尘,栏杆几乎都生锈了。墙面看上去松松的,似乎只要用力一碰,灰沙随时都会往下掉。听别人说,每到下雨时,这栋教学楼里的墙壁就会渗水,底层还可能积水……所以,汶川地震之后,它就不再使用了。学校3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它就要被拆掉了。新的综合大楼,将在这里崛起。只是,元老楼也一定有过自己的辉煌吧?它一定见证了学校当初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一定看到了第一批学生是怎样跨进校门的。当它落成的那一天,一群群孩子沐着阳光涌进楼里面的各个教室时,一定很热闹。我想,那时候的它是多么神气自豪啊!我相信,元老楼见证了这30年来113中学的努力,113中学的变化,113中学的发展,它和学校里许多旧去的事、老去的人一样,是学校的历史。老师在课堂上告诉过我们,历史,应该被人们记住。

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学校的历史吗?我想那是一定的。只是,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们重返校园参加校庆活动的时候,我们能自豪地说:我们也是113中学的历史,而且,是一段光荣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历史典故:临池学书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后汉书·张芝传》。

【释义】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敦煌酒泉这个地方,出了一个爱好书法的少年,名叫张芝。在他家附近有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块很大的青石。由于家里贫穷,买不起纸,于是张芝每天早早起来,就以这块大青石为桌子练习书法。时间久了,大青石被他磨得平平的。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白色长罩衫的宽大衣袖可用来练字,便脱下展平在上面写起字来。写满了一只,又换一只。后来,索性连前襟后背也展开弄平当纸来写字。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一件大长外罩衫上密密麻麻都写满了字。他抖着长衫,看着写满的字,很是高兴。他写的是当时流行的“章草”。他对自己练写的字挺满意,但想起要回家吃饭,就发了愁,怎么向父母交代呢?他怕父母生气,站在这里竟不敢回家。

他一转身,看见自己家屋旁的大池塘,一下有了主意。他拿着长衫跑到池塘边,把长衫浸在池塘里搓洗。结果,字迹倒是看不见了,可是白长衫变成了灰长衫。

他提着灰长衫回到了家,做好了挨训的准备。父母见他的长衫变成了灰色,便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芝很诚实地说了实话。不料,父母听完不但没生气,反而夸他刻苦练字的精神。母亲当即把儿子的长衫拿过来浸在水盆里,重新搓洗。这以后,母亲找一些没用的布帛,给张芝练习书法用。

由于张芝的勤学苦练,他的书法进步很大。但他还不满足,认为不能总是模仿别人,书法同其他事物一样,也应当不断创新。他认真分析自己写过的字,这种字形结构和篆书、隶书等不同,很难记忆,许多笔画勾连不断,不便于拆开辨认。

他想,应该创造出一种易于辨认、易于书写的新书体。从此,他潜心研究、练写,为此花了许多精力,一直没有成功。但他并不甘心,无论做什么,他都思索新的字体。

有一次,他与友人在长江乘船航行。长江水奔腾不息,一泻千里的气势,触发了他的灵感。他终于克服了章草的弊端,创造出一种新的字体——今草。

今草摆脱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字体笔画形迹,使上下字之间的笔势自然牵连相通,既有章法,又有气势。字的偏旁则相互假借,其笔力纵横,形似神变而无极。这就是他受到浩瀚的长江自然景观的启迪而创造的字体。

后来,历代书法家们在今草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最终成了所谓的“狂草”。

张芝的今草对后世历代书法家影响很大。人称张芝为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草圣”,并用“临池学书”来赞誉他。

【成长心语】

张芝不仅勤奋练字,还不断创新,自创了一种新的字体。那他创新的源泉是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知识。有了对知识的全面积累,有了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创新才可能实现。广泛而全面地猎取知识的过程就是学习。万事始于学,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做好甚至创造性地做好应该做的事情。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学习当然也需要创新,它可以使人思路清晰、开阔,可以使你更聪明,不局限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可以使人富于联想,理解能力增强,记忆更加深刻。而要做到创新,只有勤奋学习,别无他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寻找历史的遗迹小学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鼎鼎有名的棠湖公园的熏风塔。刚一走进棠湖公园的大门,就看见远处熏风塔的塔顶部,真是巍峨耸立。

走进了刻有大红色的“蒋宛祠”的大门,就看见“蒋宛”正坐在高台上,高台是个长方体,正面上画着“蒋宛”正在敬拜诸葛亮的场面,诸葛亮则手拿蒲扇,头戴官帽,身穿官服,正背对蒋宛。蒋宛则一面严肃的表情,身着平民的衣服,双手向上拱,头往下望,真是一个重要的文明的场面。

高台上的蒋宛则盘腿坐下,左手拿着一个刻有美丽花纹的酒杯,酒杯好似电影“神话”中秦始皇用的。酒杯向着天空,我想;这一定是蒋宛在吟诗、作诗的时候才有的。蒋宛双眼炯炯有神地望着天空,嘴巴旁有两小撮胡子。嘴巴张开着,真不知他在说什么。

“蒋宛”的身后就是熏风塔了。

塔高七层,走上台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熏风塔入口处的对联:上联“熏风几度拂卷书华联”;下联是:“浮屠七级倚楠望春色”。这副对联意境真美。

刚一走上螺旋楼梯,就看见有一位小弟弟正用修正水在熏风塔的梁柱上乱图乱画,画完后,本来干干净净的漂亮的梁柱顿时难看了,于是我赶忙上前制止。一位胖叔叔迎着面走来,塔上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好象承受不了这位胖叔叔的重量。我刚走一半路程就往塔边走。从塔上向天边望去,一块块云彩在眼前慢悠悠地飘拂着,衬托着那火红的太阳,美丽级了,有种说不出的诱惑力。走上顶部,云更大了,天更蓝了。

我走下了熏风塔,爸爸神秘的对我说:“当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上下振颓举废,百业待兴。双流县东升镇政府顺应民心,大力发展经济,为中华,毅然决定在县城西南隅仿古重修熏风塔并筑公园。”爸爸还说:“棠湖占地200多亩,重建熏风塔首先列入全国总体规划中,“熏风塔”工程竣工落成后,岿然成全国标志。”

我再次走下了熏风塔时已经满头大汗,可真累啊!古代人的智慧给我了骄傲。熏风塔的故事也不止这一点。谁要是到双流来一天,谁要是到棠湖公园来一趟,谁要是到熏风塔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一个比故事更珍贵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收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清新的空气,新鲜的瓜果,特色的舞蹈,姹紫嫣红的花儿,千年不化的积雪,造就了这一切,我不得不为此赞叹!

新疆伊宁的草原,四周都被冰山所围,也正是四周终年不化的冰雪,才使草原上有着独特的气候。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风,吹走了我的帽子,它在空中翱翔,就像是雄鹰在高处展翅高飞,在低下翩翩起舞……

它飘落在草原的中心,我在那感到风吹动着的力量,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巧夺天工的绿色巨毯;帽子落了下来,我拾了帽子,草原上的夏天是那么的美妙如画,阳光照耀着,却并不炎热,微风吹在人身上很是惬意。草地上的花儿早已盛情开放,那鲜艳的格桑花,紫红的薰衣草,金黄的郁金香,花瓣在空中飘扬,就像仙女散花,如梦境般地游走在草地上,那种柔软的感觉非常神奇和美妙。

草原边的塞里木湖也一样景色迷人,清澈的湖水映着蓝蓝的天空,水天一色,蓝得透澈,让人心旷神怡。风吹着湖水掀起条条波浪,湖中的鱼更是神奇,天鹅在湖面游荡,吸引了不少的路人,有的人驻足欣赏拍照,有的人谅呼神奇,这一切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美好……

在山上,有许多的绵羊和放牧人,他们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前进,就是他们的目标;山上的雪就像一座王冠,在王冠中的深处,又有着顽强而美丽的天山雪莲,毅力不屈的人才能拥有它,我们不正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吗?生活中苦难没人能预知,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风儿吹动着百花齐放的草原,看!它们在摆弄它们秀丽的身姿,这是多么的奇妙啊!

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湖水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在草地上静卧着欣赏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大自然,您造就了这一切,如此优美,又如此悠闲……。

我们应该像草原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才会造就美好的“大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关月亮的历史典故一:吴刚伐桂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国革命的历史意义英语作文

全文共 1365 字

+ 加入清单

the ways of history are so intricate and the motivations of human actions so complex that it is always hazardous to attempt to represent events covering a number of years, a multiplicity of persons, and distant localities as the expression of one intellectual or social movement; yet the historical process which culminated in the ascent of thomas jefferson to the presidenc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outstanding example not only of the birth of a new way of life but of nationalism as a new way of life.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represents the link betwee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in which modern england became conscious of itself, and the awakening of modern europe at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it may seem strange that the march of history should have had to cross the atlantic ocean, but only in the north american colonies could a struggle for civic liberty lead also to the foundation of a new nation.

here, in the popular rising against a "tyrannical" government, the fruits were more than the securing of a freer constitution. they included the growth of a nation born in liberty by the will of the people, not from the roots of common descent, a geographic entity, or the ambitions of king or dynasty.

with the american n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a nation was born, not in the dim past of history but before the eyes of the whole world.

[美国革命历史意义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唐玄宗亲试李泌历史典故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728年,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全国神童选拔,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登台观看。城楼下设有高坐,供神童们登台答辩。只见一位叫员俶的九岁孩子率先登台,舌战群童,击败了所有的对手。

唐玄宗非常高兴,将员俶叫到身边问:“还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吗?”员俶回答说他的表弟李泌年方七岁,才学比自己更高。玄宗立刻派人飞马把李泌接来。这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对弈,便让张说以象棋为题,试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出句道:“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稍假思索即对:“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玄宗听后觉得答得别致,寓意深刻,连忙把李泌抱在怀里说:“因为你年纪还小,如果七岁封官,不利于才智的发展。”接着又嘱咐李泌的父母要用心教子,使其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后来,李泌确实不负众望,大展经纶,成为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朝代实际上的宰相。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小寒饮食习俗历史典故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小寒节气,也已进入数九寒天,饮食以冬季进补为主。冬季干冷的时候,医学专家提醒人们注意冬日养生,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养肾防寒”:要补血、补气、补阴、补阳。民谚也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足见冬日养生进补的重要性。

俗语“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一种补,而民俗中在冬日有适当多吃点羊肉、狗肉的习惯,也是一种补。但不要千篇一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顺其自然为好。因此,一定要注意,千万别贪恋油腻、辛辣的食品,应以补气润燥为主。当然,民谚也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冬日养生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身体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专家们提倡,要根据各自的身体情况适当进行一些体育活动,特别是在阳光出来时锻炼为佳。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养生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