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热门20篇】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细节描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吧!接下来开学吧为你们推荐了一些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1101

作文

1000

反思五:英语作文的训练教学反思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我讨厌英语高考试卷中最后一道试题被叫做“书面表达”,叫做“(英语)作文”难道有困难吗?如果说尽管是高考,实际写作情况算不上“作文”,那么,我们汉语考试中,小学生写的文章应该叫什么呢?叫“神马”吗?现代高考英语写作从本质上讲,写的水平大约也只能算是等于中国小学生汉语作文的水平。我们的孩子写作文,很难写出自由的、真实的内容来,高考英语作文从内容看、从形式看也是空空如也。如果持怀疑态度,你大可以看看高考以来英语作文的参考范文。正因为如此,我的学生在我的倡导下,开始了双腿走路的英语作文习练:也就是,作业本练习应试作文(100词左右的试卷末题“书面表达”);日记本练习自由作文,无字数、题材、体裁限制,随便写。

一般而言,应试作文是“八股文”的翻版.每一种文体或题材内容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也就是作文被“格式”化了,它是可以用来检阅学生英语习得的一些情况的。但是如同选择题的标准化一样,作文按照作文的“标准化”写作,根本就不如干脆考单句翻译或者句群翻译,免得徒有其名,未有其实。

下面是借用博友博文中的一个片段,对于其中的现象,不知你以为然否?华东师大的一位研究者曾经在中学做过一个简单的即兴调查:“作文写过自己妈妈的,请举手。”课堂上的学生几乎都举起了手。“文章里写自己生病,妈妈送去医院的,请举手。”多数又举起了手。“写去医院的时候,是半夜,天正下着大雨的,请举手。”举手的仍然是一大片。“写妈妈吃力地背着自己,身上被雨水淋透的,请举手。”下面不仅举起了一大片手,而且还有哄堂大笑。

如果是英语试卷,那么这个题目可能是这个样子的-----书面表达:人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记得有一次,半夜里,天正下着大雨,我肚子疼得厉害,我母亲吃力的用自己肩,背着我冲向医院,她身上被雨水淋透了,我非常感动。请以John的名义,写一篇日记,字数100左右,参考词汇:XXX,注意,文章开头已经给出,不计入字数。

我想坚持让学生双腿走路。一方面,不瞄准应试,那是十分危险的;另一方面,坚持自由写作,“吾写吾心”会更好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作文指导:创新思维与写作教学

全文共 26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作文尚处于模仿习作阶段,与作家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唯有独创性才是创作,唯有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才可称为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的作文不需要创新。我们并不企望通过作文教学就能培养出一批作家,但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既然是创新,那就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写作现状等诸多方面,来探索这一作文教学的新课题。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得法,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积累遴选求创新

现在人们都提倡“大语文”教学的说法,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真正的作文教学功夫应该在课外,要指导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积累写作素材,精选写作题材。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家庭为主,社会领域的接触相对较少,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看,他们的生活积累是能够适应正常的写作要求的,因为初中生的作文范围也多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抒发亲情、友情、师生情,反映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常会出现不少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积累素材要经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一开始要允许学生广种薄收,把生活中对自己有一点感触的事记下来,把书本中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摘下来,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也不至于到写作时临事而迷,手足无措。例如初中生写议论文时最头痛的是找不到有力的论据,其实,我们初中语文教材和六本自读课本中就有大量的典型的理论和事例可以运用。如:要证明严谨治学的有竺可桢、伊林、藤野先生为例,要证明勤思善问的有哥白尼、戴震为例,要证明谦虚是美德的有牛顿为例,等等。在做了大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提为什么,多想又如何。在不断的发问、求解、联想过程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例如见到大堤坍塌,探究其原因是蚁穴作祟,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成语,联想到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一时的意志不坚而前功尽弃,联想到****现象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害……

二、命题立意求创新

我们曾做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收到了很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给学生较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老师”、“爸爸”、“妈妈”、“同桌”等谈自己成长的喜悦,生活的烦恼。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大胆地填上了“日本首相”,和他谈侵华历史,谈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填上了“克林顿”,和这位“****卫士”谈****,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填上了“******”,和这位魔头谈科学,谈真理。如此等等。而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成功之作。

这件事启发了我们,只有我们以适当的形式,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话题,学生才会说真话,吐真情,才会说好话,作好文。题目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命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全命题,可半命题,可自拟题。命题的范围既要不脱离学生生活,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类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都能写出作文来,不妨每次给学生2-3道深浅相当,体裁有变的题目,让学生自选。在思维训练的形式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的模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多种形式并举。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理论或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例如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的角度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翻案;从遇险不慌、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对方弱点保全自己的角度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翻案;从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角度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中的飞蛾翻案……当然,这一类的“反弹琵琶”式的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科学辨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要言之成理,切不可为了创新而钻“牛角尖”,那就成了诡辩了。

三、布局谋篇求创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贵在能尺水兴波,这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功夫了。明代画家唐伯虎曾作诗戏弄一位向他索画为母祝寿的富翁,他画成了《蟠桃献寿》之后,在画上题诗,第一句:“这个妇人不是人”,举座皆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人们转惊为喜;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富翁怒目圆睁,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大人”人们才长舒一口气,连连赞许。这就是打破一般的布局思维习惯,富有创意,别具一格。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写到“前人之述备矣”时,文章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高明的作家却从“览物”之“异”情,而独辟蹊径,使文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当抒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作者却以“或异二者之为”,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一高尚的生活情操,使文章别有洞天,再登胜境。对教材中这样巧妙布局以收尺水兴波之效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揣摩,以便有写作时借鉴。对学生作文的结构布局,我们要坚持“抓两端,补中间”。即要认真推敲开头,以收先声夺人之效,对不同的文体,要研究不同的开头形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石壕吏》等;结尾要干脆有力,以收余音不绝之效,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广阔的艺术思维的空间;如《荔枝蜜》、《枣核》等;中间部分连贯自然,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驿路梨花》、《最后一课》等文无不如此。

四、语言表达求创新

语言表达的创新,实际早就为古代名家所重视,在文学史上,因炼一字而全篇生辉的例子屡见不鲜。“推敲”的典故就是一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堪称语言创新的上乘之作;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也颇有化静为动,变平淡为神奇之效。当然,初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要求首先是连贯、流畅、简洁、得体。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象王安石那样去炼定,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允许学生遣词造句有创新表现,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中的创新点,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大纲就提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当然,这种语言表述的创新是以符合基本的语言规范为前提的。创新,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工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页,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最集中体现,我们只有从课内到课外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注重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过程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一、引导归纳知童话

1、一、激情导入,扩展思路。

(1)孩子们我们上一单元学习了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 、《幸福是什么》、《去年的树》、还有《小木偶的故事》,说一说除了这些你们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呀。

(2)过渡:同学们真了不起,读了这么多童话故事,从小到大,童话故事就是我们的好朋友,陪伴我们长大,可我们读的都是别人写的故事,想不想自己也来编一编童话故事?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学写童话故事。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 ,归纳童话故事的特点

(1)那你们读了那么多童话故事,发现了童话和我们学过的别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2)看来大家对童话了解的可真不少呀,难怪你们那么喜欢它。 老师也喜欢童话。我把童话的特点归纳了一下,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想像大胆奇特、情节生动有趣、拟人化手法、、语言通顺连贯、获得一点启迪)

3、巧引例文 写出童话的生动有趣

(1)引入: 童话,之所以会博得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喜爱。就是它独具特色,它除了大胆奇特的想像以外、就是使用拟人化的手法

让故事中的中变得生动有趣。那如何让故事生动有趣呢,现在我们

做一个头脑热身运动,老师这儿有一个片段,看看我们也来试试把它能编写的生动有趣。

片段:小蜈蚣有那几十双丁当鞋,穿在脚上便响起了(    )音乐,(                    )它(    )说:“我的鞋子会唱歌!我的鞋子会唱歌!”一群小鸭子正好走过,也(         )跳起来:“嘎──嘎嘎!嘎──嘎嘎!”狗熊大婶听见了,也(      )跳了起来。在一旁的大象(       )对小蜈蚣说:“你那么多双鞋,给我两双行吗?”不等小蜈蚣回答,狗熊大婶接过去说:“能把你的一个脚趾头塞进去就谢天谢地喽!”

(2)学生边说边点拨, 评价夸奖: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咱们这个故事片段就变得生动有趣了,真是令老师吃惊呀,其实呀,这个片段也是一位四年级特别优秀的孩子写的。老师没想到你们也像这位小童话大王一样这么有灵性。

4、教师小结:

要把故事编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要注重一些细节的描写。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写出了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里话可以使我们的作文比较具体,运用好词佳句,可以使我们的童话更加生动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教妹妹学英语作文800字

全文共 835 字

+ 加入清单

“A-B-C-D-E-F-G……”英语歌又响起来了,我知道,又到了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教妹妹学英语。

你知道我妹妹为什么要学英语吗?都是因为那个爱攀比的老妈。一天下午,我看妈妈回家时抱了一大摞英语绘本和卡片,我感到十分好奇,便问:“妈,这些给我学有些幼稚了吧?”妈妈立刻还了我一个大白眼:“我说这是给你买的了吗?这是给你妹学的。人家儿子四岁,英语口才已经达到了四年级的水平,再不买就来不及了!还有,从今天起,你就是妹妹的英语老师!”我很想反抗,可能是为我自己,也可能是为了妹妹,但我知道妈妈的脾气,只好极不情愿地答应了。当起了妹妹的第一位英语老师。

首先,我要教妹妹读26个英文字母。也不知什么原因,妹妹读得挺好,进度出奇的顺利,可能是因为妈妈一直给她听字母歌的缘故吧。

妈妈过来晾衣服了,也顺便把单子卡片拿了过来,让我教会前三个,就可以下课了。单词可比字母难教多了,我顺手翻了一下单词卡,前三张分别是“fish”、“apple”和“Pear”。我先教妹妹读一遍,可是妹妹根本就不会读。我只好把一个单词读上好几遍,让妹妹学着我的口型去念,当我把“fish”读到第136遍时,妹妹终于会读了!我十分高兴,不停地嘟囔着:“苍天啊,大地啊,我妹终于会读了!”但我又转念一想:总不能每个单词都得读100多遍吧?不然,这些单词卡要教到猴年马月啊!我急中生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我立刻从冰箱拿出一个红彤彤的苹果和一个黄澄澄的鸭梨,把它们洗干净,切成小正方体,装进盘子,挤了一些沙拉酱,叉上几根牙签,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端进书房。对妹妹说:“这些水果是用“apple”和“pear”做的,你要是会读“apple”和“pear”,你就可以吃掉它们。”没想到这一招还真灵,妹妹不一会儿就会读了,我激动地宣布:“下课!”再不下课我就要疯了,妹妹则津津有味地吃着水果沙拉,美滋滋的。

我教妹妹学英语后,才知道我们的老师有多辛苦,教妹妹英语的日子还很长,而我才上了第一节课就快疯了。唉,我太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作文教学感悟

全文共 267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本文从几个方面具体论述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水平。

一、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绕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如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呢?

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根据学生的思想情况,命题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小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

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神情高兴。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办好班级的习作园地,把优秀的篇,段张贴在上面,供全班学生学习、品赏。还可以鼓励并指导学生向报刊投稿等。

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我们还可以用导语激趣,创设情境激趣等等来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指导学生作文迈向成功的基点。

二、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②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1、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

我们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后,注意对该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忆爸爸》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先总写爸爸有什么好品质,再举例分述爸爸各个好品质,最后总结。其中第二部分写得最具体,分别从几件具体的事例,表现出爸爸的精神品质,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写人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选材如何把人物形象写具体生动,即对写人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又如学习《记金华双龙洞》,注意学习游记的结构特点。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

中外作家历来强调创造,但在写作中可以适当摹仿。例如在写作《参观××公园》时,学生一开头就可以描写参观前的天气情况,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第一次跳伞》中的第一自然段。虽然公园里没有“机场”、“飞机”等景物,但可以有“蓝天上飘浮着朵朵白云,正从东方升起的朝阳……”也可以引导学生摹仿课文《参观刘家峡水电站》中的第一自然段,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点题,什么时候,我和谁高高兴兴地去参观××公园。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学会,为本次作文开了个好头,亦为主题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指导仿写的同时也注意求创,写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习作。

3、加强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实践证明,运用语言文字,写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读多背,课内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必须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通过读、背使学生把课本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4、做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指的是人们在阅读书报时所作的一些文字记录。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③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快乐作文

全文共 374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模式:快乐作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问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而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就必须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要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就必须给学生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突破僵化的思维模式》李建平 教育科学出版社)。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

为此,我对作文教学作过种种尝试。先是请学生打草稿作修改;后又是精批细改,加强面批;接着利用课前三分钟请学生轮流演讲……虽取得一些成绩,但总的效果不大。我在不断反思中悟出:光是小打小闹,还不能解决作文教学的根本问题,而应当在作文教学模式上作大胆地改革。一年以来,我注意回避上述作文教学中的“死胡同”,尊重学生的自我,通过创设特别的情境,学生找到了自己所需要表达的内容,然后有了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于是写出自己所必须要说出来的内容。这种作文教学模式,我暂且称它为“快乐作文”。

二、实践的原则

快乐作文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需要是智力训练的启动力,并且是信息输入和输出起主要影响作用的情感。需要的意识越强烈,智力的发展潜力就越大;当需要的意识减弱时,智力活动就会随之减弱。作文是一项训练学生智力及其它能力的活动。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另一方面,它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忆、逻辑、想象、操作能力并能最终诱导出人类最高的创造能力。因此,适当地把握住需要这一情感因素,就会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完成作文的真正目的。

(二)生活性原则。“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既是文学家的座右铭,也是学生习作的重要原则之一。试想,如果没有生活的积累,没有现实的触发,学生能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吗?学生写作的源泉唯有在贴近自己生活的土壤中产生。因此,作文的广阔背景应是现实生活。快乐作文应当千方百计地鼓励和支持学生投身生活,开拓视野,发展兴趣爱好,关心不断涌现的新人新事新观点,从而沟通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体现在具体的作文训练上,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接触事物,激发他们的作文情绪,产生强烈的作文冲动,调动他们的信息贮存,唤起他们的有效记忆,然后开启写作的灵感之门。

(三)创见性原则。语言的运用是千变万化的,但唯有新鲜活泼的语言,才有语言的价值和魅力。科学实验证明: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功能增强,纷繁的语言信息被检索提炼,进行特殊组合,产生一系列新的信息,这就是创见。学生的大脑功能正处于青春活力中,大量地输入信息,触发的机会非常多。他们的大脑里没框框,凡事都喜欢问个为什么,敢想敢说,因而容易产生创见。也许,学生的这种创见在社会大范围里是早已出现的,但在快乐作文过程中,对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发展而言,是非常有价值的。它是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高度的结晶。故而,能够触发出新的见地,迸射出新鲜活泼的语言。我们要爱护学生的新思路,并要加强开辟新思路的练习。

三、实践的方法

快乐作文的三个原则都要求学生充分放松自我,充分投入到教师设置的情境中,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激起情绪,有创造的欲望,从而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因而其训练方法需要讲究有新意,能吸引学生。下面就列举几个基本方法。

(一)模仿训练法。模仿绝不是一种呆板的复制。模仿应是从此事物到彼事物之间的“支撑点”。如果学生能够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类似”,那么,他的思维已达到新的高度。茅盾的《白杨礼赞》中有这么一段话:“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这段话的确值得学生模仿。我们不妨可以这样做:先让学生找出这段话的基本框架“我赞美……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尤其象征了……”,尔后用松树替代白杨树,请学生找找松树的外形与内在有何联系,松树与什么人物有何内在联系。经过大家的讨论交流,认为松树与解放军战士、革命先烈等人物有内在的相似之处。于是,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饶有兴趣地仿写起来。这样,虽看得出受了课文影响,却找不出其生硬的痕迹;在潜移默化之中,快乐作文的目的也便达到了。

(二)联想训练法。联想总是由此及彼的,它是在模仿基础上的新发现。它先让事物与事物相接近,然后从中引出新形象和新结论。譬如,我请学生用26个自己创造出来的符号代替26个英文字母,然后用英文写出自己的姓名,接着用创造出来的符号替代姓名中出现的英文字母。这样,自己的姓名不再是英文了,而是无奇不有的符号。然后请学生把这个联想过程写下来。这样,若干对象的有机组合,使这些对象在一个新的关系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感到新鲜而有趣,有了写作的冲动。

(三)求异训练法。任何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的。我们往往重视其一面,而忽视其另一面。如果我们注意打破习惯性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位、另一个侧面来考虑事物,往往能独辟蹊径,发现新结果,从而就会进入求异思维。比如在进行审题训练时我们就要指导学生从已知看到未知,从一般中看到特殊。以《我的第一任老师》为题,在未受到教师提示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写作对象是幼儿园或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如果我们能够组织学生讨论“老师”这一概念的范围,那么学生就会明白“老师”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这里,“老师”的范围完全可以从广义上去理解:凡是给了自己某种启示的教育者均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如此,学生的求异思维就被打开了。父母亲不是自己第一任老师么?但仅仅是父母亲吗?非人不可吗?一只蚂蚁,一只小鸟,一条小狗,只要是它给了我第一次深刻的启发的,难道就不能成为第一任老师么?选材如此,构思、表现形式等也是一样。总之,致力于新发现达到一种新的境界,都可以是快乐作文的根源。

(四)发散训练法。它是对事物各个侧面、不同层次的具体阐述。这种训练法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敏感地发现某一对象可有各种写法,要尽兴而写。比如,我们在课堂上完全可设定这样一个情境:先在黑板上画一个漫画人物,伸开双手,撑开双脚,他的左手捏着一根细细的绳子,右手想要努力去抓住另一根绳子,然而他却够不着。于是老师问学生,如果这人想把这两根绳子打个结,该有多少种办法呢?学生们自然会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对打结的办法也各不相同。然后教师把握住这一契机,请学生自取题目,将课堂上的活动记叙下来。这样,学生们在出主意想办法之后有了一种写作激情,而思考的角度也多种多样,所写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快乐之情油然而生。

(五)集中训练法。发散和集中是一对挛生兄弟,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无论是过分强调或忽视其中某一点都不足取。而要确定有价值的新发现必须要有相对的集中,若光是莫衷一是,那么也无法确

定何谓有价值了。因而在各抒己见之后必须要趋向相对的一致。比如,学生在作文《乐在其中——记一堂××课》时,学生写“开心”“笑声不断”“诙谐”,写“很严肃,但获得很多知识”,“很费气力和精神,却收获很大”都可以;但有一点非常明显,“乐”的内涵必须有共同特征,那就是有启发、有收益。切不能让学生离开这一内涵泛泛而谈。

四、实践的体会

没有的事,硬要学生感触,硬要学生抒发,作文就变成一件无聊的苦差事。快乐作文就是为了摆脱这一无形的束缚,去开创一番新的天地的。一年实践下来,我觉得如下几方面确实给大家一些启示。

(一)快乐作文还给了学生一方自由广阔的天地。快乐作文给学生设置一种崭新的学习氛围,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可以上黑板写写画画,可以动手作实验,可以随便地互相讨论,甚至也可以眺望窗外的景色……总之,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放松自己,全身心地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允许他们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从而调动起他们的兴奋情绪,引起他们的写作冲动。

(二)快乐作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因为在形成写作氛围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处在兴奋之中。他们的思维不断地与旧有的认识发生冲突,在不断地预测未知,不断地提炼着自己的东西,这其间必然会产生新的内容,体现新的认识。

(三)对一些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严肃认真的课堂,不苟言笑的教室,“坐端正,不讲话”,已是传统的课堂行为规范,成为一种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快乐作文却不然,它需要学生动手动口,需要无拘无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教学反思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写一件感动的事”重点在写出“感动”,流露出真情实感。学生在生活中所见所闻、亲身体验的事情数不胜数,但如何从如此众多的储存素材中选取符合要求的事例呢?作前对于思路的开启,素材的挖掘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课前引导学生回顾本组单元主体,回忆感人的事例;介入感人的故事、资料,引领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在记忆的宝库中筛选有用的习作素材。学生在交流中,生发了很多精彩感人的故事,同时,学生的口语交流不仅要关注故事本身,还要重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学生评议同学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语言是否准确通顺”等。思路打开了,方法明确了,学生的写作就会出现“不吐不快”“一气呵成”的喜人局面。

“文章是写出来的,好文章是改出来”。当堂修改,引导学生学会像善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欣赏自己的作品,自主修改自己的作品,从字、词、句、段、表达等方面教会学生学会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同桌互相欣赏、互相修改又给了学生一次修改实践锻炼,更重要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互改过程中,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鼓励了同学,提高了自己。“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全班集体修改评议进一步给学生一次张扬的平台。标题、开头、结尾、过渡表达的妙用,更是让学生的作文锦上添花,让这些金玉良言公开张扬,学生再次经历提升的快感。在此,列举本次习作中我班学生作文写得好的题目一二:《无言的感动》《直立的驼背》《难忘那双眼睛》《爱,原来如此简单》《给予原本快乐》《震撼》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学过程

全文共 3310 字

+ 加入清单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8分钟)

1.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凌老师,看了同学们上次写的作文《这件事我做对了》,刚才又和同学们一起上了一堂精彩的作文点评课,我为你们的聪明才智所感染,情不自禁地有所感慨:读书人,是幸福人。现在,我又有机会和大家再上一节作文指导课,互相学习,我感到既高兴又紧张。你们紧张吗?(学生回答:不紧张)

2.对啊!真正的读书人就是要守住心灵的宁静,耐得住美丽的寂寞!让我们为自己正享受着开放而幸福的读书生活鼓鼓掌吧!(学生鼓掌)谢谢!虽然我们并不曾相识,但我坚信:这节语文课同样会架起一座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们会成为心心相印的朋友。真心实意想和老师交朋友的同学请举手。(学生举手)谢谢!既然是朋友,凌老师想提两点要求:一是同学们上课时要胆大心细脸皮厚,能回答问题时就大声回答。你们能做到吗?(学生回答:能)二是同学们能做的事情老师不做,行吗? (学生回答:行)好,为了验证一下我们的默契,我先来改变一下上课的开始程序。老师先说“上课”,班长大声喊“起立”;然后老师说“我自信”,同学们高声喊“我开心”,听清楚了吗?(学生回答:听清楚了)

3.上课。(班长喊:起立)我自信。(学生喊:我开心)

4.好,谢谢大家的支持!我现在已经感受到大家进入课堂了。现在,我想打听一下我们班哪位同学的字写得特别漂亮啊?一起大声说出他(她)的名字好吗?谢谢!(走到这位学生面前)你好,请上讲台展示一下,帮老师把这次作文课的题目“写一篇观察日记”写在黑板上,可以吗? (学生回应)

5.谢谢!请回到座位上。现在请坐在前后左右的三、四位同学聚在一起作为一个学习小组开个1分钟的短会,审审题,讨论一下这样的作文要扣住什么来写?计时开始……

6、时间到!面对一篇作文,同学们首先应该知道要围绕什么去写,然后才思考怎样去写,最后确定写些什么。是这样的吗?(学生回应)

7.(点一两位学生回答)那你来说说,你们小组讨论审题问题的结论是什么?(尽量让学生回答关键要抓住“观察”和“日记”两点,教师可以适当点拨)

8.那好。谁来讲讲自己平时都是如何写“日记”的?也就是说,写日记的结构是先写些什么,然后写些什么?(点两三个学生说说,互相补充)

【教师适时总结,多媒体课件导出“日记”的一般格式】

9.为了便于记忆,老师创作了一首诗歌,请同学们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日记的基本格式小诗:日记日记,天天要记;记下日期星期几,加上天气和心情;)(教师点评一下朗读)

10.日记的格式一定要规范。好!心动不如行动,现在请同学们在作文本的第一行先写下这些,要简要一点。开始……(看学生写得差不多了)第二行开始写正文了,要具体一点:回忆一下,今天天气如何?描写一下吧?现在你的心情如何?也形容一下吧?也给你们1分钟,开始……

11.当然,写日记的目的就是记录一天的真实的生活,而且记的是一天生活当中最有价值和重要的事情,还要谈谈自己真实的感受。所以这首诗还有下半节,请大家齐读一下!

(学生齐读日记的基本格式小诗:日记日记,不要忘记;记上见闻和感受,留下一页好记忆。)

12.非常好!我感觉到了:读书的声音才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让我们完整地来感受一下你们最美的声音吧。请齐读《日记歌》!(学生齐读:日记日记,天天要记;记下日期星期几,加上天气和心情;日记日记,不要忘记;记上见闻和感受,留下一页好记忆。)

【适时多媒体课件导出本节作文指导课的写作内容:请以“你参与的这次作文教学现场活动”为内容,写一篇观察日记。】

二、看议访谈,进入写作状态。(17分钟)

(一)看。

13.都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我们初一(2)班的同学们今天参加这次作文教学现场活动,目之所及,一定看到了平常课堂上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我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平时你们上作文课和这一节课,你都看出了哪些不一样?(点三个学生说说,互相补充)

14.“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想写好作文,写出真情实感,就要多方联系。首先要用好自己的眼睛。刚才同学们说了好多方面,都很好地说明大家平时注意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景,这些东西,就是活生生的作文素材。但光有了素材还不行,看,还要看仔细,看具体,要做个生活的有心人。现在,我想请这位帮我写字的同学回忆一下,一个月前,你参加作文教学活动后有何感受?(请写字的同学说)

15.谢谢!请坐。你的描述和感受与别的同学有什么不同呢?我想请你的同桌也来说一说。请!(请同桌说,教师点评)

(二)议。

16.谢谢!请坐!大家注意了没有,好象真的有不一样的地方呢?其他同学也来七嘴八舌地说一说,更具体地描述一下,你一个月前和今天看到的不一样的地方吧!

(点一个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说,再点两三个学生说,互相补充)

17.谢谢!请坐!大家注意了没有,同样在一起参加作文教学活动,同样在课堂,认真回忆,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地方,具体描述,就能把发生的事写得真实生动了。这靠的是什么呀?(尽量让学生说出“靠眼睛、耳朵和心”等……)

18.同学们,写好一篇观察日记,就是要关注现实,积累生活的原素材,这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先有思想家,后有实践者。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过去,对比一下现在,用6分钟时间把自己参加这次作文教学活动中看到的、听到的、印象比较深刻的地方继续写在作文本里,尽量写具体一点。开始……

(学生当堂写作活动中……思考训练6分钟左右)

(三)访谈。

19.时间到,没写完的等会还有时间继续写。现在,作为你们的新朋友,我想知道我们班谁的声音最洪亮?请大家推荐一下。大声说出他的名字好吗?(走到这位同学面前)是这样的,我呀,很想了解一下同学们参加这次活动的真实想法,还精心准备了一份调查问卷,想请你做个“胆大心细”的神勇记者,帮我去现场访问一下,怎么样?一个问题采访一个人就行。(尽量鼓励这位学生平时调皮的学生去)

20.好,先给这位神勇记者掌声鼓励一下。(学生鼓掌)好象还少了个帮凶——我来做吧,一个业余摄影师,帮他拍下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些特写镜头。其他同学可要瞧仔细喽?不然你的作文可又少了精彩的一笔哦。神勇记者,开始采访吧!

21.(学生采访中……)

【适时多媒体课件导出“初一(2)班神勇记者采访中……”字幕】

问题1(采访一个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学生):请先自我介绍一下。

(等他介绍完,继续)在参加这次作文教学活动前,你害怕写作文吗?

(等他回答完,继续)那你现在对自己写作文有信心了吗?

(等他回答完)谢谢!

问题2(采访班长或学习委员):请先自我介绍一下。

(等他介绍完,继续)你觉得我们班同学在这次作文教学活动中表现了哪些优点和不足?

(等他回答完)谢谢!

问题3(采访一个平时作文比较好的学生):请先自我介绍一下。

(等他介绍完,继续)你觉得参加这样的作文教学活动,对你写作文方面有什么收获?

(等他回答完)谢谢!

三、写写评评,展示观察日记。(15分钟)

22.采访结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一下!现在,我们要将自己在参加这次活动的内容继续写下去,把自己参加活动前后的心情也重新整理一下,加点自己新的感受、意见和愿望什么的。再给大家6分钟的时间,字迹潦草一点也不要紧,快点动笔、开心写吧!开始……

(学生当堂写作活动中……思考训练6分钟左右)

23.时间到。上这样的作文课紧张吗?(学生乱答)有的人不紧张,是因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开心地完成了任务;有的人太紧张,平时没训练,“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啊,写作文,要是平时我们多注意观察,有了随时写日记的好习惯,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做个生活的有心人,那该多好啊,因为您从此懂得了时间的宝贵,时光不等人啦。现在,请完成这篇日记的同学举一下手。(学生举手)我想请几位同学展示一下他的作品,从头到尾把这篇观察日记声情并茂地念一下,可以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学习、切磋切磋,怎么样?首先,大家推荐一下,我们班的文学之星是谁?大声说出他的名字!

(点两三个学生念作品,教师适时点评,学生掌声鼓励)

24.现在,老师也献丑了。昨天晚上,我睡不着,也写了篇下水日记,希望能给同学们今后关注现实生活,从而写好作文一点参考和启示。(课件演示,教师范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三教学过程要简化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学过程主要是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教学重点内容的过程。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片面追求教学“艺术”和堆砌滥用教学手段等现象,已造成课堂教学层次的混乱。大量的事实证明:复杂、繁琐的教学过程会破坏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学生不仅不能进行持续、深入的思考,而且容易出现走神、开小差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长期以往还会形成厌学的情绪和浮躁的性格。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大力提倡简约,在搭好课文教学最基本的框架(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后再安排其他的教学内容。这样做,有助于教师把握教学的层次性目标,使课堂教学更有条理;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防止对教学流程的构想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有利于学生拥有一定的时间去朗读、去感悟、去思考、去体验。

具体到一篇课文的教学,笔者以为突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即可:初读感知→精读理解→熟读迁移。初读感知,即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对课文内容获得一个大概的了解;精读理解,是指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了全面把握和整体认识后,帮助学生体味、领悟课文的重、难点;熟读迁移,则是指教师主要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迁移运用,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逐步地形成对语言文字的悟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教学过程

全文共 2363 字

+ 加入清单

一、指导审题

1、引言: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同学,在同学之间每天都发生着这样、那样的事情。请同学们从自己的珍藏夹中选一件同学之间感人的事、印象深的事、难忘的事等写一篇作文,如可写同学之间的友谊或误会等。

*出示作文题,要求审题

2、交流:你认为本次习作是写什么的?

3、比较《同学之间》与《我的同学》

*《同学之间》至少有两个主人公。要表现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间的事情,以反映同学之间的纯洁的友谊或矛盾冲突为目的;

*《我的同学》可以是一个主人公,最好是一个主人公,以反映人的思想性格品质,塑造人物形象为目的。

4、归纳:*此题是写事情要求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以表现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如

果写和其他人之间的事就跑题了;

*只写一个同学的事,至少要有两个主人公出现,或者是发生在群体中;

*写几件事,题目没有限定,可以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矛盾冲突,也可以用几件事多角度地反映同学之间的亲疏喜怒;

*写什么事,题目也没有限定,可以是学习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4、小结:总而言之,此题限而不死,选好材,写出波澜,便能成功。

二、思路提示:

1.通过一件事情表现同学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2.写一件事,表明自己从同学身上学到的做人的道理或向上的精神;

3.写一件事,表达自己对同学朋友的深切思念;

4.通过与同学之间发生的矛盾,揭示某个道理或赞颂同学朋友的思想品质。

三、指导选材

1、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很多,首先要回忆起你和同学相处中什么事情当时令你非常感动,什么事情至今还让你时时想起……

2、交流:在学校里,当你遇到困难时,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当同学有了难处时,你有没有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帮助呢?另外,你有没有和同学闹过别扭,后来又挺后悔的?或者一会儿就忘记了呢?……

小结:大家选好了材料还应该进行筛选,如果有好几件事的话就不能什么都想写,要学会恰当地取舍,要选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去写。除了所写的内容选材恰当、新颖吸引人外,更重要的是把最精彩的部分写具体。

四、指导习作

1、具体要求:*把事情写清楚,就要求写出大致的时间、地点、和谁发生什么事,以及事情的过程是怎样的,等等。

*写出真情实感,要选择真实的事情来写,不胡编乱造,同时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写出来。

*在写的过程中,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查阅字典。

2、举例指导:

(1)出示材料: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和同学之间发生了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如在一节音乐课上,我和同桌哼唱流行歌曲,结果被老师撞了个正着,那难堪劲儿就别提了。

(2)指导:

*上音乐课时哼唱流行歌曲,要把自己提心吊胆、偷偷摸摸的样子写出来,流露出对流行音乐的热衷、渴望,当然被批评之后的尴尬也不应忽略。但有分清主次去写,不要面面俱到。

*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除按正常的(事情发展、时间)顺序写以外,也可以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式布局谋篇,使文章的写法独具匠心,赢得大家的赏识。

*要简单写写事情发生的起因哟,否则就是无事生非了,没人愿意看你写的文章了。

五、写与同学朋友事情的参考题目

1.《我原谅了他》

2.《他不该这样》

3.《礼物》

4.《让我再说一声“谢谢”》

5.《我们和好了》

6.《班级风波》

7.《那次,我们赢了男生(女生)》

8.《这件事发生以后》

9.《遭到嘲讽以后》

10.《谢谢》

六、写与同学朋友事情的参考开头

1.《我原谅了他》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和刘原先是很要好的朋友,可是因为他在背后说我的坏话,所以我就再也不睬他了。

第二种开头:“我以后再也不睬你了!”当我听说刘在背后说我的坏话的时候,我真是要气坏了!我当场发誓,再也不跟他讲话了!

2.《他不该这样》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走进班级,看到李成正在追打一个同学,近了才看清是手脚有点残疾的朱峰。

第二种开头: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了,但我仍然要说:李成他不该这样!

3.《我们和好了》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我和袁青两人手拉着手,又成了好朋友。想起一个星期之前,我们吵架的事情,我们忍不住都笑了。

第二种开头:“袁青,都是我不对,我不该骂你!”“尤佳,我也不好,如果我不说气话,那你也不会骂我的。”我和袁青两人面对面站着,相互地道歉。想起一周以前的那件事情,我们的脸上现出了非常后悔的样子。

4.《班级风波》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上午两节课以后,班级里成了一个大茶馆。

第二种开头:“我的手掌机丢啦,是谁拿了?”一下课,赵文就大声地嚷嚷起来,接着他又要求全班人都不要出去,他要进行大搜查。

七、写与同学朋友事情的参考词句

大模大样/做了个鬼脸/跳跳蹦蹦/东摇西摆/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满脸笑容/又高兴又惋惜/破涕为笑/灵机一动/歪歪扭扭/欢蹦乱跳/欢呼雀跃/水泄不通/绘声绘色/流利/纷纷扬扬/唧唧喳喳/飘来飘去/摇头晃脑/激动不已/爱不释手/嘻皮笑脸/干脆利落/哑口无言/添枝加叶/理直气壮/默默无语/交口称赞/喜不自胜/气喘吁吁/喜出望外/情深意长/长长地出了口气

1.我越想越气,赌气地跑回家,要了两块钱,买了几袋油炸粑,回到教室。

2.我一哆嗦,心里发虚,别别扭扭地停下脚步,结结巴巴地问:“什…… 什……事儿?”

3.我气得一甩手,挣脱了她,一口气跑回家里哭了起来。

4.我见同桌的胳膊侵犯了我的“领土”,立刻又喊又叫,予以还击。

5.我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邱亮面前,指着他的鼻子说:“你是组长,不管他,还同我作对,像话吗?”

6.我学着老师的样子,背着手在“课堂”上走来走去,看看这个的本子,纠正纠正那个的姿势。

7.我瞪起眼睛,板起面孔说:“憋回去,学习不好还有脸哭!”

8.我转身一看黑板,一下就傻了眼:可不,由于写字时紧张,竟在“王”字里点了一个点儿。

9.我心中一喜,刚想乘胜进军,不料何雯突然发起反攻。

10.放学的路上,我直觉得文具盒里装的不是橡皮,而是一块沉重的铅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网络作文:教学管窥

全文共 1028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既令人发愁,又无法摆脱的难题。无论是私塾教学中依靠学生自己感悟,还是现代班级授课制重在知识规律的引导,都是成效缓慢而结果难测的。网络的出现给许多行业陈规都造成了有力冲击,那么,我们这一代人能否借助网络这个现代高科技的魔法,来破解千年来留下的作文教学的咒语呢?这是一个很值得一试的研究课题。但是,从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络作文教学探索的成果似乎不太被人认可。我觉得,并不是进行作文课实验的老师比不过其他老师,也不是大家对网络作文探索格外挑剔,要揭示其中的原因,只能从网络的特点本身来寻找。

在作文教学中,网络的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教师创设情景的工具;②作为教师要点指导的工具;③作为学生材料收集的工具;④作为学生文字输入的工具;⑤作为学生文本编辑的工具;⑥作为学生作品呈现的工具;⑦作为师生交流评价的工具。此外,网络还有相应的储存调用功能。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以上任何一种功能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功能整合起来,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作文教学课程,并具有普适性。因为,同样写一篇作文,用电脑打字输入,用打印机输出,与用纸和笔直接写出,对于作文主要生产过程的运思并不是主要的,因而这两种方法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价值并不会有本质区别;创设情景介绍要点可以用网络投影,可用普通投影,也可以用传统的板书。既然并不是非用不可的手段,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独特价值。

但是,是不是把网络所有的工具功能都用在一堂教学课中,就算成功的网络作文了呢,也不尽然。我看过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

第一课时:

教师用网络的投影功能展示春天的各种美景;学生上网阅读两篇描写春天的优秀散文;网上讨论两篇文章的思路,风格;教师引导归纳优秀作文的思路,风格。

第二课时:

教师用幻灯打出题目,《我心中的春天》;学生开始在电脑上起草作文;学生把文章传给老师;老师挑选几篇文章,用投影点评。

虽然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课程模式叫做读写结合,但我认为,这堂作文教学课,其实跟网络这个学习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看出,前面的一课时等于是一堂阅读课,后面的一课时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课,又基本上没有用网络,因为在学生思考、下笔、修改等作文的中心环节上,都没有与网络发生必要的联系。所以,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就显得很生硬,是为用网络而用网络,不是为作文而用网络。

真正把网络的功能集于一身,而又可以作用于作文写作过程的网络工具,应该是专门设计的作文教学软件。比如香港的实用文写作学习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高中常考文学常识教学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1、《荷塘月色》朱自清:现代作家、学者。主要作品:散文集《背影》《踪迹》《欧游杂记》

2、《故都的秋》郁达夫: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3、《囚绿记》陆蠡: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也叫《诗三百》。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按体制《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写作手法主要有赋、比、兴。

赋:铺陈其事。

比:以彼物喻此物,即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先描写其他事物以引起正题。

5、《楚辞》:汉代刘向编辑,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6、《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萧统《文选》,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7、《短歌行》曹操:汉魏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建安诗人的代表。

8、《归园田居》陶渊明:谥号靖节先生,自号五柳先生。东晋伟大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体,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代表作有《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饮酒》等。

9、《赤壁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10、《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优秀的教学论读书笔记参考

全文共 5146 字

+ 加入清单

一、苏霍姆林斯基及其教学

1、人物简介: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1948年起至1970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和马卡连柯奖章等。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等教育专著。

2、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论: 论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从多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提出了“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合格的公民”等等。其中最集中的也最深刻的一个观点是要把青少年培养成“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而培养这种人需要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即应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现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关于德育,他明确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他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认为“精神空虚是人的最可怕的灾难”。要求教师和家长尊重儿童的人格,全面关心儿童。

关于智育。他认为智育就其本质与任务来说,包括给学生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科学世界、发展智力等方面。智育是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传授,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并发展他们的智力。

关于体育。他说:“对健康的关注,这是教育工作者首要的工作。孩子的精神生活、世界观、智力发展、知识的巩固和对自己力量的信心,都要看他们是否乐观愉快,朝气蓬勃。”并响亮地喊出了“健康、健康,再一个还是健康”的口号。

关于美育。他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建全的有力源泉”,在青少年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抓紧美育的实施。他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美的情感和塑造他们美的心灵,并提出了进行美育的多种多样的途径和手段,如通过观赏大自然感受美,通过文学艺术作品鉴赏美,通过

动手劳动创造美等,甚至要求儿童重视衣着美和仪表美。总之,在整个美育过程中,美育应随时、随处进行。

关于劳动教育。他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进行十年制教育,仅仅教给他科学基础知识,从不让他接受劳动训练,而在他毕业时把一把铲子交给他开始劳动,那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悲剧”。

总之,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论述,既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的,又提出了具体的五育任务。在论述五育时,既强调了各育的“相对独立职能”,又阐明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论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中既有关于教学基本理论的论述,又有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经验介绍和建议,基本上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教学论。他从智育的基本任务出发,要求正确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两对矛盾,即教学——教育、教学——发展,要求在促进矛盾的辩证统一过程中,完成目的,实现和谐发展的总任务。

关于教学—发展的统一。首先他强调师生通过教学有效地传授和获取知识认为只有掌握知识的人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其次,他坚决反对那种只给知识,不重视发展智力的教学。因此,他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讲课力求生动、形象、有趣、反对“满堂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真正的学校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并用分数去鼓励他们,使学生体验到学习取得成绩的快乐。

关于“两套教学大纲”的论述。在他看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忠实执行国家制订的教学大纲,但不能过于机械,心目中同时装有“第二大

纲”,借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他还阐述了诸如教学任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问题。

论学校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自1948年至1970年一直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积累了丰富的学校管理工作经验,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他认为校长不能陷入事务的漩涡,也不能官腔官调的行政命令来领导。他说:“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他指出,一个好校长必先是一个好教师。

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抓住开发智力,培养能力这个“主要杠杆”,认为这是一非常实际又迫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他和他的同事们花了十几年的时间,结合语文教学,模索出一套符合教学过程逻辑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能力的“基本技能体系”听、说、读、写12项基本功。

关于教师管理。他认为,要办好一所学校,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不行的。作为学校领导,应该关心爱护教师,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

关于学年总结。他把总结工作这件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当作把握教育规律的一个要环节。提倡校长亲自动手,每天每周都要记事,及时整理,不断分析研究,并征求大家的建议或意见。他认为,总结不应刻板公式化,年复一年一个模式,好的总结应该既是全体教师一年创造性劳动的概括,又是下一年工作的方向和借鉴。

3、简要评价:

苏霍姆林斯基被人们称为“教育思想泰斗”。他的书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所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被列为世界上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经验与理论著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在他一生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既当校长,又当普通教师;既教课,又当班主任;既做具体工作,又搞科学研究。他是一位勤奋务实,笔耕不辍的杰出人物。这就使得他能从学校工作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全面地观察、了解研究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现象和问题,避免理论与实践中的片面性,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将其提升到理性的高度,逐步形成自己较为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著作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先进教育经验宝库。

苏霍姆林斯是具有执著的教育信念和顽强的工作作风。自从1948年被任命为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后,他的教育才华就愈益明显地展示出来。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已成为一名成熟的教育家,活跃在原苏联教育界。他的工作富有鲜明的独创性和革新精神,从不拘泥于传统的陋习,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如他敢公开指出:20世纪30年代苏共中央发动的对“儿童学的批判有过火之处,批判的结果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了”,从而导致原苏联20世纪30至40年代直至凯洛夫教育学的严重错误;又如,1955年以前的一段时间内,原苏联普通学校一度完全取消了劳动课,而他主持的帕夫雷什中学却从未间断过。不仅如此,学生毕业时,既领取毕业证书,还领取职业证书。

苏霍姆林斯基伟大、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的最大启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应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做深入细致研究工作及教育工作者除了搞好日常工作之外,也时刻不应忘记肩负的理论研究的使命。真正的教育家是教育理论家与教育实践家的完美结合。

二、维果茨基及其“最近发展区理论”

1、人物简介: 维果斯基(Lev Vygotsky,1896-1934),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1917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和沙尼亚夫斯基大学历史哲学系。1924年到莫斯科心理研究所工作。维果斯基对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进行了研究,并在1925年发表了《意识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问题》,明确提出研究意识问题对科学心理学的重大意义。1934年维果斯基因患肺结核逝世,年仅38岁。维果斯基一生留下180多种著作,其心理学思想至今仍有很大影响。1931年撰写重要代表作《思维和言语》,详细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与中介结构的理论观点,同时还对皮亚杰关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观点做了详细评述。此外,还写有多篇论文阐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等观点。

2、“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茨基依据一系列实验的结果,指出了学龄期的教学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价值的观念——“最近发展区”。 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如何进行新课程改革是非常有益的,也利于我们的教学面对全体,使学生各有所得。 他指出,儿童发展任何时候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的水平,第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够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第二个是潜在的发展水平。即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而必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任何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努力才能完成的智力任务。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则为“最近发展区”。

在维果茨基看来,“最近发展区”对智力发展和成功的进程,比现有水平有更直接的意义。他强调,教学不应该指望于儿童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因为它使儿童的潜在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依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最近发展区”是教学发展的“最佳期限”,即“发展教学最佳期限”。即,在最佳期限内进行的教学是促进儿童发展最佳的教学。教学应根据“最近发展”。“如果只根据儿童智力发展的现有水平来确定教学目的、任务和组织教学,就是指望于儿童发展的

昨天,面向已经完成的发展程”。这样的教学,从发展意义上说是消极的。它不会促进儿童发展。教学过程只有建立在那些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上,才能产生潜在水平和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又可引起儿童心理机能间的矛盾,从而推动了儿童的发展。例如,初中一年级负数的教学,学生过去未认识负数。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可用温度计测温度的例子,在零摄氏度以上与在零摄氏度以下的时候的温度怎样表示,以吸引学生,使他们渴望找到表示这些量的数。从而解决他们想解决未能解决的问题。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的矛盾而引起的心理机能的矛盾,使学生很快掌握了负数的概念,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依据“最近发展区”教学也应采取适应的手段。教师借助教学 方法 、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在“最近发展”区域,因此,教学方法、手段应考虑“最近发展区”。如,在初中二年级相似三角形教学,可先带学生做教学实验,让学生 应用 已有知识测量学校校园内国旗旗杆的高,这样学生感到兴趣,旗杆不能爬,怎样测量呢?心里感到纳闷,这时教师可以充分学校的资源,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得到一些数据。怎样处理这些数据,当然学生未学相似三角形知识是不懂的。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机能的矛盾,再顺水推舟,然后回到课堂。这样比单一的教学方法效果好,从而达到培养他们注意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

根据“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整体而言,比如一个班,教学应面向大多数学生,使教学的深度为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所能接受。这就得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他们整体的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正确处理教学中的难与易,快与慢,多与少的关系,使教学内容和进度符合学生整体的“最近发展区”。如遇到较难的章节时,教师可以添加一些为大多数学生所能接受的例题,不一定全部按照课本的照搬,防止“本本主义”,以便各有所获。对于个体学生来说,有的学生认识能力强,兴趣广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他们不满足按部就班的 学习 ,迫切希望教师传授给他们未知的知识,要求更有深度的广延。教师应根据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的特点,实施针对性教学。例如,有的学校办“提高班”,给他们开“小灶”是较好的做法。而有的学生成为学困生,是因为教学不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这一批学生 。例如,讲,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这一例题时的教学过程中,对于 理论 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绝对听不懂,为了使学生各有所得,教师可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比如;对部分学生只要求能按照题目要求画出等腰梯形的图形就可以了,进而降低了要求。也充分顾及个体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学有所乐,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有所收获,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要作多层次的要求,避免个别学生交不上作业的局面,使得学生在作业中各有所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自我介绍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学校的安排让学生能把说写结合起来,我特地安排了一节习作课———《自我介绍

一、教学环节的设置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

1、游戏导入。通过和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找出是谁或是干什么的。从而告诉学生这些不同的地方都是每个人的特点。抓住特点就能介绍清楚,从而引出课题。

2、仔细观察,说不同。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有意选择我自己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找出不同。

二、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

虽然自己经过准备,并且做了大量的铺垫,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概念模糊不清。在教学中涉及到“特点”、“身材”、“衣着”等词语。由于我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和比较,许多学生理解模糊,没有弄清楚含义,从而导致了学生到后来不知道该怎么写。

2、教学设环节设计混乱。在教学一开始,我就将“特点”这个抽象化的要领抛给学生,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一知半解,使得后来我在后期虽然做了大量的讲解,但学生还是没有明白。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了较低程度的要求,对学生指导过细对人物描写外貌不需面面俱到。

4、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全班学生一齐观察我,造成学生的作文雷同,思路没有打开,缺乏个性,如果最后分组讨论:你准备写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环节效果会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贾志敏老师作文教学

全文共 7211 字

+ 加入清单

贾志敏老师是国内著名的小学作文教学专家,他曾经有一段坎坷的生活经历,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他焕发了青春的活力,激励他潜心研究作文教学的科学和艺术。十多年来,他换过三所学校,当过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现在又当上校长,但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始终抓住作文教改不放。他曾一连几年蹲在一个班级搞试验,又带教过许多徒弟,创办过上海市第一所家长作文学校。他还数百次地应邀到各地讲学,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和长城内外,所到之处均受热烈欢迎。如今他两鬓斑白,可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他终于创造出一整套独具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

我是搞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这些年来从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思想和经验中汲取了不少营养。在这里,我想向国内小语界的同行们简要地介绍一下贾老师作文教学的特色。

我认为,贾老师的作文教学特色可以概括成五个字:“高”“趣”“真”“活”“实”。

“高”,是立足点高,始终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作文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趣”,是充分激发学生动机,经常寓作文教学于各项兴趣活动之中,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

“真”,是鼓励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反对写假话、大话、空话和套话。

“活”,是注意发展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善于观察、想象和思维,思维敏捷,头脑灵活。

“实”,是分阶段地、有重点地、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贾老师经常对大家说:“我教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

早在1978年贾老师在上海黄浦区一所普普通通的小学任教,他就抓了一个生源极其一般的三年级班作为试验班,包教语文和数学,又兼班主任。通过教学改革,该班学生一年学了两年的课程,作文写得尤其出色。到1979年的暑假,该班获准破格参加黄浦区初中入学考试,结果80%的学生成绩达到区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这些年来,贾老师教过的学生经常在全国、上海市和黄浦区的小学生作文竞赛中独占鳌头。这些获奖作文都以题材新颖、思路开阔、充满童心童趣和语言文字基本功扎实见长,而获奖者中有些人原先却是后进学生。

纵观贾老师的作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的教学思想端正,即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作文教改的根本出发点。

大家知道,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其任务在于教会学生独立运用连贯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真情实感。近年来我国各地的作文教改十分活跃,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弊端,阻碍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例如:

1.小学生普遍地对作文不感兴趣,但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升学又不得不陷身于“题海”,加班加点地做作文,身心负担很重。

2.小学生在作文中说假话、说套话、说空话的现象仍然严重,不会吐露自己的真情实感,这就不利于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在作文指导上,盛行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和“老师出提纲,学生填写内容”等三种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智慧的潜力和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根据上述情况,贾老师把“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作为作文教改的方向,不仅切中时弊,也完全符合我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贾老师的作文教学极其有趣,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仅仅是三年级的句段训练,他就设计了六七十种“智力游戏”。例如,为了让学生学会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句话,他设计了这样一项练习:他先在黑板上写一句话:“今天很冷。”要求每个学生想一句话来表达它,可是在要说的话里不准出现“冷”字。起初,大家面面相觑,不知怎么说。当一个学生说出“北风呼啸”后,大家就争相发言。有的说“大雪纷飞”,有的说“寒风刺骨”。……你一言,我一语,一下子说了许多。贾老师把这些话一一写在黑板上。接着,他提出第二个要求:给黑板上的话编组。凡属于写“环境”的编到第一组;写人物“衣着”的编到第二组;写人物“动态”的编到第三组。学生们兴趣盎然,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最后贾老师要求写一段话,先说“今天很冷”这个总起句,然后讲分述句,要分别从一、二、三组里找出句子,依次讲述。结果99%的学生都能写上一段完整的话。例如有个学生这样写:“今天很冷。西北风呼呼地刮着,路上的一些小树也被刮断了,小河里结了厚厚的冰。大家都穿上了冬装。小朋友尽管穿上了棉袄、棉鞋,还戴上了手套和围巾,仍然冻得瑟瑟发抖。”这段话把“冷”写具体了,而且言之有序。

“再来,再来!”孩子们兴致勃勃。于是贾老师换了一个题目:写“今天很热”。还是刚才这个学生,他是这样写的:“今天很热。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着,小河里的水快晒干了。同学们都穿着单衣,有的甚至光着上身,尽管这样,还是满头大汗。老年人拿着蒲扇在大树下乘凉。柳树上的知了在不停地嘶叫着:‘热死了——热死了——。’”

为什么贾老师能使学生视作文为乐事,而且欲罢不能呢?原因就在于他的指导方法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规律。

首先,贾老师提出的作文要求符合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能激发他们表达的社会性动机。众所周知,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动机来源于需要。需要的层次越高,个体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就越高。关于需要的分类问题,目前心理学界说法不一。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需要按其重要性,从低级到高级排列成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他的“需要层次说”可供我们借鉴。现在教师们往往从课本或教学参考书上找些现成的题目让学生写人、记事或状物,并不说明作文的实际效用,结果学生只能为分数而写作。这样做,他们需要的层次是很低的,即可能是躲避教师和家长指责的安全需要,可能是追求教师奖励一朵小红花或进行一次全班表扬的尊重需要,甚至可能是要求家长物质奖励的生理需要。而要使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作文动机,就必须像贾老师那样去激发他们较高层次的社会性需要,如向别人表达自己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感的交往需要,探究事物奥秘的认知需要,以及充分表现自己智慧才能的成就需要。

其次,贾老师安排的作文训练步骤符合“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中年级以段落训练作为重点,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不少教师不懂得应通过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去达到这个训练目的,因而就事论事地进行段型训练。如先出示某个段型的范例,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地仿写,结果学生索然无味,甚至产生厌恶作文的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看,动机和目的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动机是“为了什么”,是回答原因的问题;而目的则是“达到什么”,是回答结果的问题。学生进行语言表达,其动机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社会交际,包括概括信息、传递信息、自我表现、对他人施加影响和自我教育等。贾老师进行“总起分述”段型的训练之所以成功,就在于他首先根据学生社会交际的需要去激发他们表达的欲望,然后引导他们去寻找表达的恰当形式,也就是遵循了“从动机走向目的”的心理学规律。正如著名心理学家阿·尼·列昂捷夫所说:“要把相应的目的变为探索未知的动机。换句话说,要激起兴趣,用不着先指出目的,然后再在动机上去证实这个目的方面的行动,而是相反,要形成动机,以后便有可能在这种或那种物体内容中找出目的。”

贾老师经常说,作文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心里怎么想,就该怎么写,不用掩饰,更不能装腔作势。他又说“文贵以真”。要用自己的嘴巴说自己的话,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事和感受。

贾老师认为要让学生吐露真情实感,关键在作文命题。有些教师爱出校历式的题目,例如《新学期新打算》《记一次扫墓活动》《庆祝“六一”大会》《暑假计划》等等。这类题目大而空,没有启发性,学生望而生畏。贾老师在命题时抓了两条。

第一,把宽题变成窄题。例如《记一次运动会》题目太大,他就出一些小题目,如《发令枪打响以后》《他是胜利者》《跳高竿又升高了》《看台上的争论》,学生就有东西好写,有真话想说了。

第二,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命题。有些老师喜欢叫学生写下面的东西,如《我为大家做了一件好事》《学习雷锋好榜样》,当然这些题目很好,无可非议。但是,说实话,学生做好事是不多的,做坏事更少,做错事的倒不少。如果篇篇都让学生写如何做好事,他们一写就是“五子登科”:帮助别人推车子,捡到皮夹子,帮助邻居带孩子,学会生炉子,打扫卫生抹桌子。有的是同一件事改头换面反复写,有的干脆就是吹牛。这样,学生就不可能表达真情实感。贾老师从实际出发,平时就不出这类题目。一次,他让学生写《我做错了一件事》,结果大家写出了许多童年趣事,内容丰富多彩,充满生活气息。

在现阶段,鼓励学生“以情写文”,吐露真情实感,是深化作文教改的突破口,回顾近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发展,大致上经历一个从强调“言之有序”,到强调“言之有物”,再到强调“言之有情”的过程。

“十年动乱”以前很长一段时间和“十年动乱”之后一段较短的时间,作文教学强调“言之有序”,要求学生在文章的结构和词语上下工夫,而不去注意学生有没有丰富的生活。所以往往产生这样一种局面:学生无话可说,却要硬写,硬写不出,教师就启发,包括提供词语。这种“启发”实际上就是给学生“口授”,是“你照着我的意思写”。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世界性教改浪潮和新教学理论的影响下,我国小语界的同志开始认识到语言的条理性来源于观察的顺序性和思维的逻辑性,因此作文教学开始强调“言之有物”,强调“从观察入门”和“从内容入手”,强调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经过十年努力,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少学生仍然对作文不感兴趣,不少孩子的文章是“小孩子学说大人话”,缺乏“童心”和“童趣”,也不能反映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教育界提出必须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问题,我国小语界的同志又进一步认识到培养个性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既是教育的目标,又是培养个性智力因素(包括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能力)的动力和手段;认识到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来源于意识的系统性——认识与感受的统一,作文要“言之有物”,首先必须“言之有情”。因此作文教学又开始强调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激发他们的情感和情绪,让他们写动情文。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和贾志敏、林佩燕、殷国芳、朱逸兰、杨莲莉、张毓芳等老师共同探索,创造了一种现在国内颇有影响的小学作文素描教学法。素描原是绘画术语,指以单色线条描绘的画,也是美术教学的一种方法。按照美术教学的经验,要画好人物或者环境,首先要通过对各个局部的素描来训练造型基础。例如要画好脸,先要分别进行眼、耳、鼻、嘴和脸型的素描;要画好人,先要分别进行手、脚、头和身躯的素描。否则,画起脸来五官安不妥,画起人来身体站不稳。我们认为这种注重基本功的起步训练方法,很值得作文教学借鉴。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素描训练,乃是以观察实物作为途径,以片断和简短的篇章作为形式,将描写和叙述结合起来反映周围生活的记叙文训练。其目的在于帮助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培养观察、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增强语言表达的基本功。

贾老师是素描教学法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他就经常利用每天15分钟的早自习时间,让学生进行片断素描,如描写一棵花、一株树或者大自然的一角,描写人物的一组动作、一席对话或者几种神态。结果学生作文成绩迅速提高。进入上世纪s80年代后,他进一步将素描训练巧妙地融入日常的作文指导之中,得心应手地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被国内公认为素描教学的专家。

例如,有一次贾老师让学生写《记一件××的事》,在指导课上,一位学生以《决不给红领巾抹黑》为题,口述了他难忘的一件事,即一次他和小朋友在公园做游戏,不小心把一位盲人大爷撞倒了,开始大家吓得拔腿就跑,后经过思想斗争,大家又扶起了盲人大爷,受到了盲人大爷的称赞。贾老师感到撞倒盲人大爷是事情的起因,必须写得生动具体,于是立刻让全班同学对这一情节进行素描训练。

贾老师是这样指导的:

师:现在我们做个游戏好不好?我请一个小朋友做“盲人大爷”,一个小朋友做“我”,撞给大家看看。请大家把这个内容写个三句五句,写清楚,写具体,要把哪个词写出来呢?

生:(齐答)“撞倒”。

师:怎么“撞”,怎么“倒”,请大家观察仔细。

(两位学生做撞倒“盲大爷”的游戏)

师:拿出笔来,写三五句话,就写怎么“撞”,怎么“倒”的,其余的话都不要写。

(学生写,教师行间巡视。)

师:好了,不写了。谁把自己写的念给大家听?

(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名。)

生:我的头撞在大爷的身上……

师:“身上”范围大,应该说撞在哪里?

生:我的头撞在大爷的胸前,大爷站不住了,扶着拐杖的手滑了下来……

师:是手滑了下来,还是拐杖滑了下来?手滑到哪里去?

生:拐杖滑了下来,大爷臀部跌在地上……

师:臀部是不能跌的。

生:是臀部摔在地上。

师:应该怎样更准确?

生:臀部坐在地上。

生:这两个同学写的,比原来好多了,更具体了。(再指名一个念)

生:小吴在公园里跑着,一不小心同老大爷撞了个满怀……

师:“撞了个满怀”用得好,但小吴在公园里跑着、跑着就撞了个满怀,好像不怎么恰当。

生:应该是低着头。

师:对,低着头或者低着脑袋瓜,向前急冲冲地跑……

生:小吴低着头,急冲冲地在公园里跑着,一不小心和老大爷撞了个满怀,用头……

师:不能说“用头”,因为他不是故意去撞的。该怎样讲?

生:头把老大爷撞了一下,正好撞在老大爷的肚子上,老大爷哪里经得起小孩这么一撞。

师:这一句写得好。

生:脚没站稳打了个趔趄。

师:写得好。

生:老大爷踉踉跄跄往后退了几步,“啪”的摔倒了。

师:“啪”的一声摔倒了,这样摔得厉害了。

(学生笑)

生:“哎哟”一声摔在地上。

师:这个小朋友写得好,念得好。这样就把怎样“撞”,怎样“倒”,写清楚,写具体了。

就这样,只用了十多分钟进行素描训练,贾老师就教会学生将一个情节写得具体生动,教会学生准确地用词造句,而且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传统语文教学的重大弊病是语言与思维相脱离,他说学生书面文字的贫乏和苍白无色,其主要原因是“学生所使用的许多词和词组,在他们的意识里没有把鲜明的表象,跟周围典型的事物和现象结合起来。”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能局限在语言训练的小圈子里,而必须像贾老师那样探索学生作文的心理机制,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技能,把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紧密地结合起来。这里必须指出,由于小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年龄特点,他们作文的心理机制也具有年龄特点,因此各个年级作文训练的形式也应有所不同。在低年级应着重通过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培养学生重现表象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童话体作文。在中年级应着重通过观察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典型表象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素描作文。在高年级应着重通过逻辑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技能,作文训练的最佳形式是写实用作文和读书笔记。

贾老师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本功。经过多年探索,他认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语言文字的训练应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三年级,着重进行句段训练。这是作文前的准备阶段。怎样训练呢?他总结出十种方法:第一,整理句子;第二,写一个场景;第三,写一个人物的形象;第四,写一段状物的文字;第五,写一组对话;第六,写一段描写心理活动的话;第七,写一个开头或一个结尾;第八,用“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第九,补充一个段落;第十,看图写话。

第二阶段是四年级,让学生写“半独立作文”,即通过老师的具体指导,让学生写出有开头、有结尾、有中心、有内容的一篇篇文章。这个阶段的主要训练方法是两种:第一,指导学生写观察作文和观察日记;第二,指导学生按一个情节(一句话)展开想象,扩写成篇。

第三个阶段是五年级,让学生独立作文。如果说“半独立作文”是在老师指导下的作文,独立作文就是老师命题后不作指导的作文。这一阶段必须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命题,以便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选择生动有趣的作文题材。

众所周知,作文训练本身是个复杂的系统,包含着语言文字训练、智力技能训练、非智力因素训练、语言功能训练以及知识经验积蓄等子系统。当今国内外的学者在确定具体的训练序列时往往从上述众多的子系统中确定一个作为主线,将其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所确定的主线也不同。当前国内外中小学作文训练的序列主要有“知识技能型”“智力技能型”“个性发展型”“写作能力型”“语言交际功能型”“科技联系型”和“训练途径型”等七种基本类型。我认为对作文训练序列的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是好事,这有利于大家根据不同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来探索作文教学科学化的问题。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把“主线”和“主要任务”混淆起来。“主线”属于“训练手段”“训练途径”的范畴,而“主要任务”则属于“训练目的”的范畴。小学作文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至于提高思想认识、发展智力技能、扩大知识视野、培养健康个性等,都是结合着主要任务恰当地完成的其他任务。

贾志敏老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是很正确的。他把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作为作文教学的出发点,把激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和兴趣作为作文教学的保证,而把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作为作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这样他就理顺了作文教学中各种关系,创造出一套完整的,以“高”“趣”“真”“活”“实”为特色的作文教学经验。

在这里,我预祝贾老师的作文教学取得新的成功和新的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学写人作文及教学点评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妈妈是一个很和蔼的一个人,我在做错事情的时候,她总是不骂我,而是教导我应该怎么去改正。所以,在我的心目中,她是一个对我非常好的一个妈妈,所以我非常爱她,但是有时会和她吵架,不过我的心却并不想骂妈妈,因为她对我是非常的好。

所以,在母亲节的时候我送上一句美好的祝福语——母亲节快乐!

教师评语:这是一篇一年级的孩子写的记叙文,虽然没有多少文采,但他情真意切。发自内心的爱着他的妈妈。文中“我在做错是的的时候”也许是手误,“是”改成“事”,去掉一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度暑假教学致家长一封信

全文共 996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各位学生家长

你们好!

感谢您为孩子成长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暑假期间,家长一定要监管好自己的孩子,确保孩子的安全。

一、防溺水事故:家长要切实监护好子女,随时提醒教育子女不准单独或与朋友结伴私自下河游泳、戏水,不到河、沟、塘、渠、水库边玩耍,防止溺水伤亡悲惨事件的发生。家长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要及进劝阻,要教育在发现有人溺水时大声呼喊救人,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二、防交通事故:教育子女外出时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无证驾驶摩托车等机动车辆,不违章骑自行车,不违章穿行机动车道,不乘坐无牌、无证的“黑车”及超载车辆,不在公路上打玩、追逐、搭人、游戏、攀爬车辆。未满12周岁的学生,禁止骑自行车上路。家长要做遵守交通规则的榜样,引导孩子遵规守矩,并要管好家中机动车辆的钥匙,不准默许孩子无证驾驶机动车。

三、防食物中毒事故:暑期气温高,食物容易腐败变质,要教育子女不买不吃“三无”产品或腐败变质食品,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吃不知道的食物。

四、防气象灾害事故:暑期是台风、雷电等极端恶劣气象灾害的高发季节,要教育您的孩子在台风、雷电到来时,不到户外活动,特别是雷雨时不要在树下躲雨。

五、防传染病:要关注孩子身心健康,教育孩子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要对您的孩子进行流感等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减少或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六、防人身侵害:孩子假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走亲访友必须由家长接送,不准单独外出,不准私自到同学、亲友家玩耍、留宿,外出时要教育子女不走偏僻小道,要走大路并做到3人以上结伴而行,在路上遇见陌生人不与搭话,不随意听别人的话,防止上当受骗;要教育孩子离家外出活动务必预先告诉家长,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防黄赌毒和网络侵害:要教育孩子远离黄、赌、毒,不进入游戏机室和网吧,在家上网要健康文明,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学生。

八、防其他安全事故:暑假期间必须十分重视防火、防盗、防煤气中毒、防绑架、防传销等工作,孩子在家不准玩火、玩电,防止触电伤亡、烧烫伤事件的发生。

九、暑假放假时间为:7月6日至8月30日,8月30、31学生回校注册,9月1日正式开学。

尊敬的各位家长,孩子安全情系千家万户,关系着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让我们密切配合,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做到平平安安过暑假,快快乐乐返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教学过程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一、导入

1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文字,大家熟悉吗?

PPT出示: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谁能来读一读呢?(教师要让学生读出母亲的那种兴奋)

【设计理念】直奔主题,节省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间。另一方面,让学生读自己熟悉的课文,他们能读好,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作比较,学习人物的描写

(一)第一次比较练习,学习在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时可以对“眼睛、说话时的语气和动作进行描写,以更形象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1.PPT接着出示:

在这段描写中,你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母亲,是从哪里看出的?

2.学生自读并思考。

3.引导学生了解本段是从“眼睛、语气、动作”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个和蔼的母亲。

4.过渡:我们现在来想一想,如果这位母亲怀疑自己孩子的作文是照抄的,她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她会说些什么呢?

5.出示PPT

提示:母亲会说些什么话呢?说话的语气会是什么样的,在说话时会有什么样的眼神,什么样的动作,说话时会是什么样的语气呢?

6学生思考后交流。

如果学生写不出,教师可以表演一下,(表演的情景可以是这样:

母亲读到半中间时停了下来,看了我一眼:“巴迪,你过来一下。”

看母亲的眼神,听母亲的语气,似乎是不太高兴,我忐忑不安地走到妈妈跟前。

“这是你写的诗吗?”妈妈双眼盯着我,像警察审犯人一样,似乎要把我心里所想的全看出来,“我看你这一定是照别人或作文书上抄的。”说完,把我的作业本扔到了桌上。)让学生观察教师的眼睛和动作。

6挑学生说,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共同把话说完整,说精彩。

【设计理念】在对比中让学生对人物的眼睛、语言和说话时的语气等进行描写,一方面让学生有内容可模仿,使学生对人物的描写在原有基础上能更进一步,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第二次比较练习,进一步巩固在第一次练习中学到的方法。

1.出示PPT: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一件美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道,“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从描写父亲的句子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具体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

2.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词句中看出这是一位严厉的父亲。

3.如果这是一位和蔼的父亲,这位父亲会是怎样的表现呢?

4.总结: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一个和蔼的父亲的?

【设计理念】通过又一次的对比改编,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在巩固中也能得到提高。

(三)总结

我们在写一个人时,可以通过对他说的个性语言和说话时的眼神、动作、语气进行描写,从而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设计理念】通过总结,让学生更加明确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的方法。

三、写作文

1.谈爸爸或妈妈

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爸爸或妈妈的特点。

2.明确写作要求

出示PPT:

习作要求:

用刚才描写人物的方法来表现你爸爸或妈妈的特点,

题目自定,可以是“XXX爸爸(妈妈)”,也可以是“我的爸爸(妈妈”,还可以其他题目。

【设计理念】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发现了、也初步练习了怎样对人物进行语言描写,通过写整篇作文的实践,使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得到练习,从而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讲评

围绕对人物的眼睛、动作、说话时的语气和语言方面来讲评。

【设计理念】一节课如果有一得,我们将会学到更多东西。无论是让学生发现语言描写的妙处,还是让学生进行练习,还是这一环节的讲评,都一直围绕着一个重点来做,更能让学生在一节课上有真正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我设计的车作文550字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每天上学放学在马路上看着来来往往形形色色的汽车,我的脑海中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冒出来。我会想:未来的汽车会是怎样的呢?以后我会发明出怎样的汽车呢?今天,就让我展开想象的翅膀,来当一名小小的设计师吧。

我设计的是辆“变形”牌超高级轿车。我想聪明的朋友应该已经猜到了吧,是因为它可以随意变形哦!

这辆车的颜色是不固定的,它会随着人的心情或天气来变色。这与传统的小轿车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今天天气炎热,他会呈现出大红色,以便提醒人们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工作;今天主人的心情很甜蜜,它就会呈现出甜甜的粉红色;在天气适宜的时候,它会呈现出青草色或金黄色。这些颜色会让人觉得很养眼,很舒适。当然,它还可以变幻出很多颜色,这我就不一一叙述了。这辆车和普通小轿车的大小差不多,只是更长更宽了,让人坐在里面更加舒服了。

除了它与众不同的外形设计,这辆车的安全性能可以说是一流的。当遇到坑坑洼洼的路时,它能保证车身在动,坐在车里的人不会有一丝晃动,让人觉得很舒适。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在车底装上了平稳气囊。当然啦,这辆车最令人惊讶的本领当然就是“变形”啦。当遇到过不去的河流时,它就会变成潜水艇游过去。

这就是我梦想设计的一辆车。为了达到目标,从现在起,我就要勤奋学习,不断探索科学奥秘,从而在未来的世界,实现我的美好愿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学流程

全文共 306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课前活动:语言小游戏——词语接龙

(1)说一个描写景色的词语,要求:声音洪亮有感情,尽量不重复;

(2)说一个描写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心理)的词语。

(总结)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可见同学们都积累了很多好的词汇,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些都是一些写景的词语,比一比看谁记得多。

(设计意图:增加学生词汇量,在写作文的时候使用。)

二、激趣导入

(导入语)师:同学们,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人们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每逢节假日,人们总爱外出游玩,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受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尤其是现在春暖花开,

更是人们出游的好时节。那么你们都到哪里玩过,能用一两句话说说你的印象或感受吗? 生:黄河游览区、森木公园、博物馆、世纪公园、嵩山少林寺、轩辕故里、清明上河园等。

(同时老师出示一些景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是什么地方)

师评:看来同学们游览过的地方真不少。其实,相信游玩的情景同学们一定仍然记忆犹新,你觉得哪方面给你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生:??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规模、景色、名字和景点

师:那你知道以下哪个景点不在四川省境内吗?(出示大屏幕)

生:看题回答问题。

二、发现语言美。

(过渡语)师:在旅游景点,除了景美以外还会有一些提示语你注意到了吗?有些提示语看起来很温馨,有些却口气生硬,请同学们分辨一下大屏幕上的语句,你认为哪一句说的最好并说明理由。

(生各抒己见,发表不同观点。)

师:刚才大家说的都很好。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把句子写生动吗?

生: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

师:说得很好,那你们知道有哪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吗?

生: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

师:说得很好,那同学们知道比喻句分为几种吗?

生:两种。明喻和暗喻。

师:怎么区分明喻和暗喻呢?

生:??

(师讲解明喻和暗喻的区别)

(设计意图:补充基础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面。)

师出示大屏幕,让学生判断哪句话不是比喻句。

(生做题)

三:感知回忆,师生交流

1、组织交流,寻找写作灵感。

师:同学们曾游览过哪些地方,最让你记忆犹新的是什么地方的什么场景?为什么?或是读过什么比较喜欢的游记作品?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记忆?

生:??

师:从同学们回答中可以看出,你们不但游览过许多咱们省内的景点而且游览过一些省外的景点。那么怎么把它写出来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这位小作者是怎样描写游华山这一过程的。

2、学习例文,明确写法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学习这篇例文,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

第一,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

第二,说说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景点特征的。

第三,请你找出描写 “我”心理紧张的句子。

第四,作者游览华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详细写了___________的景色。

(生认真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学生(1):作者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学生(2):作者使用了引用、列数字、打比方这些方法来介绍景点特征。

学生(3):爬西峰详写

??

(设计意图:通过例文的学习,初步感知这类文章的写法。)

五:聊聊写法

(过渡语)师: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有很多人会利用或长或短的假期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北京、香港、西沙群岛、西安兵马俑、博物馆??这些美丽的地方是多么令人神往!我相信我们在座的同学也都到过一些令人心旷神怡的好地方。你都去过哪些让你流连往返的地方呢?如果让我们写究竟该怎么写呢?

1.调动积累归纳写法

师:其实,我们对游记并不陌生,我们学习过的《古罗马斗兽场》、《山阴道上》等课文都是这一类文章。那么,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哪些写游记作文的技巧呢?

(师生交流写作技巧)

2.教师提炼:

(生1)、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只有把握住景物各自不同的特点,笔下的景才会有个性,才会活起来,文章才能写得深写得透,才会感染人。

(生2)、记叙清楚,重点突出。可按时间先后顺序,或者按移步换景顺序,或者时空两才融合在一起,以游踪为线索,走一程,写一物,脉络清楚。再者,在所记的景物中,要分清主次详略,抓住重点,写具体,写生动。

(生3)、要寓情于景,融理于景。游记中的写景,一般是为了抒情言志。写作中须把情、理渗透到景物的描绘刻画之中,做到景与情、景与理的统一和融合。

(生4)、要有点艺术色彩。可以把游地的历史、名胜、人情、习俗、文物、特产以及民间传说、文人诗句等,加以融会贯通,穿插引用,多层次、多侧面地描绘景物,烘托景物,使画面显得充实饱满,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

3.作文指导:

(老师归纳总结)通过同学们刚才的回答,老师归纳出以下几点:

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

游记散文不能写成流水帐,关键是写出自己独到的感受,要写出游时的“味”来。比如同一座泰山,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季节,在不同人的笔下所具有的情韵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也到泰山去,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那么我们的笔下一定会是另一番景象。就算是两个人在同一季节、同一天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所获得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因为两个人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个人爱好都不一样的,我们的游记散文就是要把这不一样的体验写出来。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

我们在游记散文的写作中,一定要试着去捕捉那些撼动我们心灵的东西,捕捉那些刹那间产生的思想的火花,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有特色的文章。

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散文讲究借物寓意、托物言志、从而把人们的思想引向一个丰富而深邃的境界。游记散文也应如此。有些游记散文主要描写祖国的壮丽山河,以激发人们热爱祖国的热情;有些文章则通过一定的事物或游历传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或某种人生哲理。我们在写游记时应该做到能表达一定的情感,寄寓一定的思想。

4、游记类散文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任何文章都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游记文章的顺序可以是时间的推移,可以是地点的转移,也可以是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的变化,还可以是多者合一,这样才能使行文自然、条理清晰。

5、游记散文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写景状物

在游记散文中,有时为了逼真地表现事物,也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我们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去写景。

6、游记散文可以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东西

如神话传说、前人诗文、名人轶事等。写游记散文时总要涉及某一个地方,而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定的历史。游记散文不能纯粹是写这个地方有哪些事物,还可能牵涉到这个地方的历史掌故、神话传说、英雄人物、天文地理等方面的东西。这就需要了解这个地方的一些人文知识、风俗习惯等,然后巧妙地根据文章中心表达的需要选择插入的内容。

总之,游记散文写法多种多样,但关键是要写出自己的特色,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真切感受。

板书设计:

1、写出自己与别人的不同感受来

2、选自己感受最深的、心灵受触动最大的方面去写

3、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要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4、游记类散文要有一个合理的顺序

5、游记散文要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写景状物

6、游记散文可以插入一些有文化底蕴的东西

师总结:把自己生活中的经历写下来,一方面留给自己可时时回忆起那有趣的、特殊的经历;一方面介绍给别人,让大家都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好玩、奇妙的地方。如果不写下来,时间长了,在自己的记忆里就只会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很多细节就会遗忘了那多可惜。让我们把自己浏览过的地方写一写,一方面把生活中绚丽多彩的画面有声有色地记录下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这多有意思!现在,请大家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2988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设计思路:

一、重新认识作文教学的功能。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说话、作文都是为了与人交流思想感情。传统的作文教学旨在写好“应试文”,只重视“操笔为文”,轻视口语训练,学生处于“应命作文”的被动地位,脱离了语言交际的生活实际,也违背了写作的一般心理过程。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应适应现代社会中越来越频繁的信息交流和书面交际活动的需要,注重作文的实用价值,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帮助学生确立明确的写作对象和目的,树立“因需要而学习语言表达”的观念,激发语言表达的动机,并逐步意识到自己的说话、作文都是有用的,有社会价值的。“手指玩偶”活动单元,手指玩偶制作活动是为了帮助玩偶小猴找回他的玩偶朋友;写手指玩偶制作说明书是为了把自己学到的成功方法和经验告诉自己的朋友,让朋友照样子去做也获得成功;演玩偶中的故事,通过学生喜爱的活动,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表达,感受快乐;创编玩偶中的童话,让更多的人热爱大自然,分享自己创作的欢欣。这样的作文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同他们的社会交往活动直接相关,不仅使学生感到学习表达是生活的需要,产生强烈的写作欲望,而且有力地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地学习语言表达。

二、力求构建作文教学新布局。

要真正适应现代社会,实现作文教学的根本改革,就必须摒弃单一的记叙文的训练体系,探索和建立以实用为宗旨的新的多种文体的作文训练体系。立足社会的需要、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和学习语言表达的规律,坚持以实用为宗旨,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构建新的作文训练体系,并非意味排斥记叙文体,相反,仍然以记叙文体为主,使它与说明、应用等实用文体有机结合。

1、从内容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他们的游戏活动、自我表现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出发,选择内容,确定单元形成系列。“手指玩偶”单元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制作手指玩偶,写手指玩偶制作说明,进行说明文体的训练;第二课时演玩偶故事,编玩偶童话,进行创编童话训练。

2、以活动为中心:每堂课以活动为中心,以交际为手段,在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表达,在有生活感受后进行说、写训练。写玩偶制作说明,创编玩偶童话,都是在做、说的基础上写作,促使口头、书面语言协调发展。

三、努力探索作文教学新路径。

强调在语言交际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表达,学习作文,必须努力探索活动式作文教学新路径。

1、学校中作文的“用”,多半是假设性的“用”,要创设一种语言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手指玩偶”活动设计中,一开始就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荒凉的沙漠环境,一个孤独、悲伤、无助的玩偶形象,虽不是真实的生活,却是生活的真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活动式作文新路径,就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作文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环境,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新路子。“手指玩偶”就是与小制作活动结合,让学生动手操作,做中练说,做中练写,说写结合,学思结合,广泛参与学习全过程。

3、开展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拓宽作文的内容、形式、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作文,用作文,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形成“大作文”的教学环境。“手指玩偶”活动中的创编、表演玩偶中的童话,开拓了学生生活,丰富了作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还可以安排写信的练习,呼吁社会保护环境,关爱生命。

4、倡习作分享,师生共同评改。在学生完成作文草稿或誊清后,为他们提供机会,寻找作文伙伴,相互修改,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劳动果实,扩大读者群,产生相应的“社会”效应,满足学生实现自我,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

教学实践过程活动目标:1. 通过制作手指玩偶,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激发学生学习言语表达的兴趣;2. 进行说明文体训练,把制作好处说明白,把制作方法、过程写清楚;3. 在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活动主体:四年级学生。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小猴玩偶、投影片、正方形白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多媒体演示(或玩偶小猴在实物投影仪上表演)情境:〔荒山,乱石,黄土,风沙。玩偶小猴孤独地跋涉,发现了同学们,伤心地独白〕又有这么多的人,哼,你们人类毁了我们的森林,毁了我们的家园……哎,小兔,小象,小熊,小马,你们在哪儿呢?

2、出示课题(手指玩偶):请同学们用几句话说一说多媒体演示的情境。

提示:想象玩偶小猴以前怎样生活,现在他怎么样了。

(自由试说、指名说)。

二、做手指玩偶,讲制作方法1、激发制作动机:我们来帮帮玩偶小猴,找到他的玩偶朋友好吗?我们来一起做。

2、投影手指玩偶制作图解:(略)

3、动手制作;教师一步一步地无声示范,每做一步,指名口述制作方法。学生各自边口述制作方法,边制作玩偶。

4、给制作的玩偶用水彩笔画上动物脸谱(投影出示:各种动物脸谱参考图)。

5、指名上台演示和讲解制作手指玩偶的方法,并评议:制作方法讲清楚了吗?如果原来不会的人,根据他的介绍会制作吗?

6、同桌互相介绍制作过程并评议。

三、写制作说明1、把玩偶戴在手指玩一玩,想一想:我们为玩偶小猴找到了这么多玩偶朋友,他会怎么想,怎么说?请同学代表玩偶小猴谢谢大家。

2、集体讨论:制作玩偶还有什么好处呢?

3、激发书写动机:制作手指玩偶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学到了本领可不能自私,要介绍给你远方的朋友,分享你的快乐。说干就干,现在完成,怎么办?写一个玩偶制作说明。

4、书面写作。要求(板书):(1) 把制作玩偶的好处说明白;(2) 把制作玩偶的材料、过程、方法写清楚。

5、反馈与评议:(1) 捕捉典型,实物投影上展示,师生共同评改。

①把制作的好处说明白了吗?你远方的朋友看了想做吗?

②把制作玩偶的材料、过程、方法写清楚了吗?你远方的朋友看了会做吗?

(2)自由寻找作文伙伴,共同分享和评改。

四、延伸其实,用大一点的纸,还可以制作玩偶帽子,请同学们课外制作好玩偶帽子,下节课我们来演玩偶故事,编玩偶童话,好吗?

教学实践思考:

一、淡化文体。

以实用为宗旨,将应用、说明等实用文体与记叙文体有机结合,不是强化文体,而是淡化文体。根据实用交际的需求,按学生的智慧风格和思想水平自由地选择各类文体的写作,形成不拘一个的训练格局,凸现随意选题,自由作文的作文方式。淡化文体,同时体现在对学生作文的评价上,写玩偶制作说明,按“把制作玩偶的好处说明白,把制作玩偶的过程、方法说清楚,让你的朋友看了想做,会做”去评价,而不去强调说明文的格式,写法等。

二、强化感情。

在语言交际的活动中训练学生作文,要从学生观察、体验、感悟入手,力求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生活,确立“真实地说写”,“写真实的生活”的作文教学理念。“手指玩偶”活动中,让学生亲自“动一动”,“做一做”,“玩一玩”,“演一演”,在动手操作、表演实践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学生才有各自的真切感受,产生了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自己的作文内容,作文才会有血有肉,富有灵性。

三、张扬个性。

强调实用,适应社会,在作文中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同时也实现了社会的个性化。要切实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在地,自发地写,使每篇作文有鲜活内容,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有自己鲜明的个性。“手指玩偶”活动中的演玩偶中的故事,编玩偶童话,学生不仅兴趣盎然,热情高涨,而且思维活跃,富有独创性,在作文过程中培养了自主的精神、创造的意识和完美的人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