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经典20篇)

文章有了细节的描写,就显得血肉丰满,细节描写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各位,我们看看下面的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吧!接下来开学吧为你们推荐了一些关于第七册作文《秋天的景色》教学设计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对大家有用。

浏览

800

作文

1000

文题设计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最早完成原子核裂变实验的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晚上走进他的实验室,时间已经很晚了。实验室里有一个学生仍然俯身在工作台上。

“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卢瑟福问道。

“我在工作。”学生随即回答说。

“那你白天做什么了?”

“我也工作。”

“那么你早晨也工作吗?”

“是的。教授,早上我也工作。”学生带着谦恭的表情承认了。并等待着这位著名的学者的赞许。

卢瑟福稍微沉吟了一下,随即简短地问道:“可是,这样一束你用什么时间来思考呢?”

上面这段话给你什么启示?请你大胆联想、想像,以“思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自我介绍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学校的安排让学生能把说写结合起来,我特地安排了一节习作课———《自我介绍

一、教学环节的设置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部分:

1、游戏导入。通过和学生做游戏让学生找出是谁或是干什么的。从而告诉学生这些不同的地方都是每个人的特点。抓住特点就能介绍清楚,从而引出课题。

2、仔细观察,说不同。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有意选择我自己让学生通过观察来找出不同。

二、教学中反映出的问题。

虽然自己经过准备,并且做了大量的铺垫,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掌握的情况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的概念模糊不清。在教学中涉及到“特点”、“身材”、“衣着”等词语。由于我并没有做详细的讲解和比较,许多学生理解模糊,没有弄清楚含义,从而导致了学生到后来不知道该怎么写。

2、教学设环节设计混乱。在教学一开始,我就将“特点”这个抽象化的要领抛给学生,学生在没有深入理解的基础上,一知半解,使得后来我在后期虽然做了大量的讲解,但学生还是没有明白。

3、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给学生设置了较低程度的要求,对学生指导过细对人物描写外貌不需面面俱到。

4、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全班学生一齐观察我,造成学生的作文雷同,思路没有打开,缺乏个性,如果最后分组讨论:你准备写谁?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环节效果会更好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教学过程]

全文共 2942 字

+ 加入清单

一、 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了解我们的家乡吗?我们的家乡有许多可爱的地方,比如,有迷人的自然风光,令人叫绝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有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人民。想一想我们的家乡,让我们最值得爱的、最值得夸的、最值得写的是什么?

[师总结并板书:亮丽风景——人民公园、莲花塘……

土特产品——茶叶、碱水粑、瓷器……

著名人士——珠山八友……

二、具体指导:

1、选好你要介绍的一处景物重点介绍

师:景德镇有“瓷都”的美誉,做工精巧的瓷器已走出国门,甘醇爽口的绿茶更是被很多人称道。虽无名山大川,可是风景秀丽,家乡有许多名胜古迹。

但是在一次作文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一个一个去介绍,那就把你印象最深的或感情最深的一处写下来吧!你准备写什么呢?

生1:我最想写莲花塘,因为那风景优美,湖水清澈见底,可以在里面划船。

生2:我想写人民广场,因为那里很热闹。

生3:我想写家乡的山,山上的树,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夏天树叶长得密密层层,遮住了人们的视线;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冬天树上堆满了积雪……

[有同学在暗笑,因为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里的句子]

师:你是个善于学以致用的学生,能灵活运用学过的课文很好,而且表达得很生动。注意喽,这也是我们下面要强调的重点,我们的家乡可不是小兴安岭,所以我们要写出家乡的特点。

2、抓住景物的特点介绍

师:什么是景物的特点呢?那就是这种景物与其他景物的不同之处,是它自己所独有的。比如《珍珠泉》的文章,作者就发现了那晶亮的、饱满的、一嘟噜一嘟噜从潭底冒出来的水泡“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所以这泉便得名“珍珠泉”。作者写出了珍珠泉的绿、清、深、美,这就是珍珠泉的特点。我们学习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知道里面鱼多、鸟多、珊瑚美,景美物产丰富。

一生举手

生:就像我们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知道了小兴安岭树多,像绿色的海洋,物产丰富。

师:对,你能举一反三,真好。那么怎样才能写出景物的特点呢?很简单,那就是同学们要留心观察你要写的景物。只有认真观察了,你才能发现它的特点。例如《燕子》一课,写燕子有一对剪刀似的尾巴,多生动呀。《荷花》里说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多形象啊。《珍珠泉》里说水是那样绿,绿得像是被周围的绿树、绿草染过似的。想一想,你我们家乡景物或物产有什么特点呢?

生:景物美。

师:怎么个美法?哪美?表现在什么地方?

生:我想写家乡美丽的华阳湖。它的水清澈见底,阳光照在上面,像仙女撒下的点点金光。华阳湖在群山中若隐若现,像是给山系上了一条玉带。

师:真棒,他说得多形象、生动,还运用了修辞方法。这就是善于积累语言的好处。你刚才说它清澈见底?从哪看出清澈的?

生[同上]:水很清,能看见水底的游鱼,仿佛在嬉戏;还能看见水底青褐色的石头;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像一面镜子。

师:看来你抓住了莲花塘的特点,而且语言非常优美。你觉得雨天的莲花塘吗?

生[同上]:美,雨点落在水面上,波纹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

师:我们写景物要写全面,要多角度描写。像我们写莲花塘要从多角度来写,比如浓浓白雾中、或是绵绵细雨中;阳光照射下或是雨雪霏霏时。[板书:多角度描写]

这么美的莲花塘让同学们想到哪句诗来赞美?

生齐答: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大家的想像力真丰富,由华阳湖想到阳光,想到仙女的金片,想到了赞美西湖的句子。给思想插上翅膀,让心灵去飞翔,同学们,我们写作文一定要有丰富的想像。

3、要有丰富的想像,让习作文采飞扬

师:在写景的文章中,有了想像,会使你的文章更生动、更形象。如《珍珠泉》的作者在结尾写到:“挑着满满一担水,走在林中的石板路上,我泼洒了多少珍珠啊”作者将“泉水”想像成“珍珠”,真是想像奇妙而生动,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的喜爱。上次写春天的作文中,有些同学把泉水想像成大自然弹奏的乐曲;把小草想像成春天的眉毛;把燕子的叫声,写成春天里的第一支乐章。这就是想像的魅力。生:我写秀水公园时,写到公园门口的石狮子,会觉得它在欢迎人们的到来。

生:我看到喷泉池的仙鹤图,我会觉得有的仙鹤在翩翩起舞,有的有引吭高歌,有的在沉思,有的在寻食……

师:同学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加奇特而丰富的想像在你心中产生,在你笔下留住。但是我们不能天马行空,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对吧?所以写作文一定要有顺序。

4、写景一定要有顺序

师:写景的顺序有观察顺序,如由远到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由外到内等,还有时间顺序,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按照四季的顺序来介绍的。当然,写作顺序也并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你的表达需要来确定,因文而异。同学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一定要条理清楚哟!让没有到过你家乡的人一读你的作文一目了然,或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就太好了!

[一起回忆学过课文,让学生了解什么叫顺序]

师:说了这么多,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去欣赏我们景德镇的风光吧。[放多媒体视频]

生:景德镇风光太美了。

生:我觉得做为景德镇人我很骄傲。

生:景德镇像个美食城,旅游圣地,我想好好宣传一下固始。

5、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师:固始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民风淳朴,风光秀美,固始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做为固始人你一定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喜悦感,那么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可以把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作文中去,就像《珍珠泉》的作者描写完珍珠泉的特点后写到:“这就是美丽的珍珠泉,这就是我们村的珍珠泉!”瞧,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一下子表现出来了!想想在结尾处怎么表达你的这种感情。

生:我要好好学习,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师:有志气的孩子。

生:我爱家乡的美丽,爱它的富饶,爱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

生:我希望五湖四海的人们来景德镇做客,我相信,热情好客的景德镇人一定会给您端上一杯香茶。

师:说得真好。你可以当回小导游向别人介绍我们的家乡,也可以向别人展示家乡的魅力,吸引更多人来我们的家乡做客。下面就赶紧用你平时积累的语言,用上合适的修辞方法,采用恰当的顺序,多角度有重点的写写你的家乡,抒发大家对家乡的热爱吧!

三、赏析【优秀习作】并评价。

四、现场习作,指导点评。

学生习作,老师指导;交流互动,评析激励。在课堂上习作应作为一种好习惯来培养,既减轻课外作业,又增强当场交流支,现场指导,及时反馈,学生间取长补短,树立信心,提高兴趣。

五、板书设计:

写作内容                  写作方法

亮丽风景               突出重点,抓住特点;

土特产品               捋清顺序,多角度写;

著名人士               表述生动,感情真挚;

六、教学反思:

作文要求写出家乡的美景,并且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从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中鸦雀无声的表现来看,不是他们不会说,只是没有真正的体验,学生手头素材匮乏,没有“真事”,缺乏“发现”。我搜索了几张景德镇的图片,让他们说说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回忆平时看到的家乡景色,并讲了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如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等。大部分学生写的美景,并且是千篇一律的春夏秋冬,只有个别的学生在介绍一处景物时运用了方位描写,这让我反思自己,是不是提出的要求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题设计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可能不喜欢做但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作为一个学生,必须学习;作为一个工作,必须上班;作为……人如果有了某种身份,相应地就要承担起某种责任,而作为人谁没有一种或多种的身份呢?于是,便有了各种各样的责任。责任与人们终身相随,只会改变不会消失。

即将步入成年。你要面对许多责任,承担许多责任,对父母,对家庭,对集体,对别人。对国家……

请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内。

注意:

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

③题目自拟;

④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作文课我们去郊游教学设计

全文共 1252 字

+ 加入清单

1、自命题。

2、适合小学三年级下学期采用。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淡化文体意识,倡导自由表达,强调习作“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本文设计力求体现《课程标准》精神,主要表现在:

1.减少束缚,引导自由表达。一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命题→讲解习作要求和文体结构→提供范文,分析写作方法→模仿范文进行习作),打破框框,淡化文体意识,把习作指导渗透在作前谈话、作后点评之中,学生在自然而然的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敢说过写、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状态。

2.诱发兴趣,引导真情表达。习作也是一种情感的体验、流露、交流的需要。注重在教学之中通过“录像引发→闭目回忆→互谈感受(说与写)→品读交流”等形式,引发学生情感兴奋,开启学生心扉,引吐内心真情,确实把课堂当作一种情感体验与交流的场所,把习作当作情感倾诉与交流的需要,真正做到“为情而造文”,使“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作文宗旨得以实现。

[导写过程]

一、忆郊游——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录像引入。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好吗?(播放录像,再现郊游活动场面,激发情感兴奋)。

2.引发回忆。

师:告诉我这是一次什么活动?你参加过这样的郊游活动吗?想一想哪些人、事、景、物给你留下最深的感受呢?(学生自由答)

3.闭目想象。

师:闭上眼睛,伴着音乐,把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再回忆一遍。(播放一段轻音乐。)

二、说郊游——开拓思路,引吐真情

1.小组交流。

师:把刚才回忆中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物,真实、具体地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就怎么说,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师:好,接下来,同学们把你感受最深的人或事或景讲给全班同学听听。其他同学可以围绕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具体,进行补充、评议。

①谁愿意讲讲让你感受最深的人是谁?他(她)为什么令你感受最深?(个人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评议)

②谁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事是什么?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怎么样?

③谁还愿意讲讲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个地方的景?说说景色的特点。

④谁愿意讲讲其他方面的内容?

3.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讲得生动、精彩,能把感受最深的情节,具体地、形象地描述出来,令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三、写郊游——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还有许多同学要讲,可由于时间关系,这样吧,请你提起笔,无拘无束,自由自地写下你感受最深的人、事、景的片断,体裁不限,怎么想就怎么写,做到写真话,吐真情。

2.学生进行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品郊游——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写好了读,让小组的同学评议,有没有把意思表达满楚。

2.集体评析。投影仪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同学们,作文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小朋友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自己改一改,抄一抄,贴在教室的习作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学写人作文及教学点评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晨,下雪了,我背着书包去上学,听到哗——哗——哗的声音,我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清洁工伯伯正在一步一步地扫着路。

清洁工伯伯高高的、瘦瘦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扫着雪,神情十分专注。突然,他发现下水道被堵塞了,就毫不犹豫地蹲下去,用双手将堵在下水道口的脏物抠出来。直到下水道通了,他的脸上才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然而,他的手已经冻得通红。

雪,洁白无瑕,而清洁工伯伯的心灵比雪还要纯洁,还要美丽。

教师评语:这是篇写人的文章,小作者对清洁工外形、神态、动作的描写细腻生动,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和当时的特定情境。文章内容真实具体,表达感情真挚,叙述完整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课堂作文教学论文参考

全文共 3131 字

+ 加入清单

一、利用课堂时间说话训练,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说话品质

低年级的语文课本,语言生动,图文结合,为学生练习说话提供了条件。另外教材中的“口语交际”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说话素材,成为了口语交际的主渠道。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1.边识字边进行说话训练。识字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为了让学生既要牢固掌握生字的读音,又要能够灵活运用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外,还要进行说词比赛。这样学生会兴致很高涨。再掌握字音的同时,又了解了字义,丰富了词汇。在教学词的同时,还要学生练习连词成句,用词造句等。这样既增强了字音,巩固了字义,还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通过课文进行说话训练。低年级的课文,多以寓言、童话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为主。这就为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开阔了广大的空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为学生创设语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给故事加上不同的结尾,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诗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枯燥无味,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变成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诗歌,又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3.课文插图也能成为学生说话训练的阵地。七八岁的孩子感性说话能力较强。课本中的插图也就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焦点,而且低年级的课文又是图文并茂,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在引导学生看图的同时,又要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画,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这就避免了学生不知从何说起,不知说什么的缺点,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说话要有条理,并能运用学过的词汇把语言说得生动、具体。日积月累,说话能力也会逐步提高。说是写的基础,低年级学生要以句为主要训练目的,由于入学前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说话训练,学生中存在着说方言、口语,说话胆小,声小扭捏等问题。为了发展和推动儿童已有的生活语言,还要是儿童自由的,随意的口语向规范的语言过渡,因此在说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养成说话声音响亮,仪态大方,语言规范,讲普通话,无不良口语的习惯,避免说口语、方言,在训练过程中,多给学生放录音,让学生感受普通话,学习普通话,练习普通话,从而纠正学生的不良发音,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除了积极引导,鼓励优秀,制止不良说话品质外,还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规范语言。教师的口语更要严密规范,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作用。学生说话品质的养成,必须不厌其烦,循循善诱,面向全体,以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说话品质。

二、从句向段的过渡

在抓学生良好说话品质的同时,还要着手提高学生说话、写话的质和量。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加大课外阅读量,在读书中学习作者的语言组织方式,写作方法,使说话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另外,教师在学生说话训练的时候,多采用提问的方式,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要求学生把句子说具体,生动。同时,教师应注重鼓励学生动笔,一方面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词写完整通顺的句子,一方面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内容进行一日一句的写话训练。练写“10句”。即“看”“、听”、“说”、“想”、“感”和“是”、“有”、“被”、“把”、“句”。例:我看见一只小鸟落在草坪上。(“看”句)李奶奶听到一阵敲门声。(“听”句)李奶奶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说”句)他想:我的笔哪儿去了?(“想”句)我感到很高兴。(“感”句)我在山坡上放牛。(“在”句)你是我的好朋友。(“是”句)雨伞被哥哥拿走了。(“被”句)妈妈把我的书包补好了。(“把”句)爷爷家门前有一棵大树。(“有”句)以上10句的练写,指导方法为:先认识,后仿写,再以生活为内容创写新句。训练时务必从简单到复杂,一句一句地练习到位。通过一段时间练写“10句”,优等生便可以逐步进行“连句”训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可继续强化练句,到二年级可进入“连句”的训练比如: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人、事,学生说妈妈很漂亮,老师就会问“:妈妈哪漂亮呀?怎么漂亮呀?”从而引导学生把内容说具体。其次,结合课文的学习向学生传授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利用课文中的模式和写作方法的讲解,练习学生说整段的话,以此向学生渗透写作方法,形成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逐步转变,一点一滴积累写作技能,为以后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就地取材,创设多种话题

说话训练要坚持不懈,要渗透到教学、生活的各个环节,达到自主,自然。比如学生刚入学,就要求学生已介绍自己的方式锻炼说话。上了一节学生喜欢的课,就让学生讲一讲,学生穿了一件新衣服,也让学生谈谈心情或感受;还借助课文插图,学生喜欢的图画,动画片,喜欢的文章等进行讨论,叙说……简单地说,说话训练不要流于形态,要随时随地发现话题,展开话题,多发现,拓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反手让他们会说,日积月累,学生会累积大量的作文素材。由于这些素材源于生活,学生作文时肯定有话可说,作文兴趣肯定高涨,写出的文章才会更加生动具体。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欢乐,充满了好奇。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快乐生活,因此教师要多留心,善于观察孩子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挖掘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建立话题,从而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1.嬉戏中的素材。“玩”是人的天性,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学生能从玩中获得智慧,形成自己独有的个性,提高自我能力。通过观察你会发现嬉戏中的孩子更加天真可爱,同学们玩耍的内容更是层出不穷。提起“玩”,学生们个个津津乐道。教师要抓住这大好时机,通过讨论课间同学们都在玩什么?你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你对同学们玩的那种游戏有看法?你又学会了什么新玩法等各种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并对学生的表达方式,叙述顺序等及时纠正和指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说,感觉说话课就和玩一样,对说话的兴趣也就会更加浓厚,日积月累,说话能力会逐步提高。2.活动课中的素材。低年级学生以识字为主,阅读为辅。阅读量较少,相对来说说话材料相对也少。因此,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比如读书比赛,讲故事比赛等,以此来丰富课堂。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说话能力。另外还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观察其妙的自然现象,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既扩大了学生视野,也巩固了知识。还积累了大量的说话素材。这样在上说话课时,学生由于眼界越来越宽,思维就会更加活跃,知识的运用也会更加灵活,说话课也会上得越来越精彩。3.生活中的素材。创作源于生活,那么学生的说话素材也要从生活中进行挖掘。因此,教师要留心观察学生,多和他们进行广泛的交流,把说话课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了说话的训练。

四、大胆让学生把要说的话写出来

说好了并不代表学生就能写好,由说到写,也有一个能力的转变过程。因此,在训练学生说的同时,要鼓励他们把想说的话写下来。从学习完了汉语拼音,就让学生利用拼音拐棍的作用,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刚开始,学生肯定存在很大困难,教师必须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写。教师不必嫌他们写得不好,更不要怕麻烦,学生只要写出来了,就要予以肯定,并当面进行指导,逐步树立学生写作的信心,养成写作的习惯。随着识字量的增加,学生写的会更加轻松自如。内容也会逐步生动具体,写作技巧的运用会更加巧妙,写作能力明显提高。由于平时加强了低年级说写的训练,并逐步向学生渗透了写作常识和技能,加上学生的亲身实践,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是写作成为一种习惯。到了中年级作文时,学生就会得心应手,写的文章就会生动具体,使写作文不再是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事,学生会把写作文当成一件展现自己才华的机会。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作文,让我们从学生一入学就系统地加强说写训练吧!为将来学生写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奠定稳健的基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教学过程

全文共 1153 字

+ 加入清单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都写过作文,每当老师讲评作文时,你的心情怎样?

2、是的,在老师讲评作文时,同学们有的喜、有的忧。今天,我们就和小作者一起来学习略读课文——《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3、读题质疑。

1)、读了这个课题,你的心里产生了什么疑问?

2)、想要解决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打开书,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己试读课文,提出要求:

画出生字词。

读顺句子。比较难读的长句了反复读几遍。

读通全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出示本课的生字及词语认读。

出示词语:

图钉橡皮筋揣着骄傲赌气飘飘袅袅战战兢兢

蕴藏范文

开火车读——齐读——再试着写几个。

平平淡淡认认真真战战兢兢飘飘袅袅

指名学生读以上词语,教师注意及时正音。

体会:平淡——平平淡淡,哪个词语的语气更强烈?

是的,我们在以后的说话和写作中,恰当地使用这类叠词,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有感染力。

谁能再试着说几个?

教师随机板书。然后全班齐读,积累。

三、细读课文,交流体会

1、指名逐段朗读课文。

大家读得很好,课文的内容,仿佛写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所以,老师想请大家把自己当成是课文中的某个人物

走进文章,细细体会。

2、理清课文的思路。

以三条线来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课文人物比较多,我们可以按照人物来理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1)从老师这条线看,老师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课文中找出相关段落读一读。

(2)从“我”这条线看,“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弯化?“我”又是怎样做的?谁来读读这些句子?

(3)从“同学”的表现来看,他们前后又有什么变化?

3、引起这一切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是“我”向老师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念作文的时候不念“我”的名字。

4、阅读感悟,指导朗读。

仔细品读“我”与老师的一段对话。

“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

小作者为什么会“战战兢兢”?我们怎样读出这种语气?

“我想……您念我的作文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

为什么这一句话用上这么省略号?我们应该怎样读?

四、角色互换,情感体验

小练笑:“我想对说……”

同学们,相信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你觉得课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学生?“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对课文中同学的做法你又有何看法?

五、介绍作者,激发写作

1、简介作者。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文中这个会写文章的小女孩,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散文家。(简介作者)

2、交流

同学们,故事里的人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找到自己的影子。希望你们能像文中的小作者一样

每个人都能写一手好文章,让老师念每个人的文章,念出每一个人的名字!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将本课积累的好词抄在摘抄本上。

板书设计:

4*、老师读作文的时候

念范文 不念名

成长

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的发现作文教学设计

全文共 1900 字

+ 加入清单

(准备大小、颜色相同的六个鸡蛋,三个熟的,三个生的,三次演示中各用一对。准备接生鸡蛋的小碗一个。道具放在隐秘处,为突出效果,事先别让孩子们看见。)

一、 师述导入,激情引趣

1、 故事导入

同学们,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曾经说过:美的事物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留心观察树上的苹果总是掉在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发现壶盖被开水顶起来,引发思考,创造发明了蒸汽机。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我最近有关鸡蛋的几个发现。

2、 老师讲述:

上周星期天的早晨,我从睡梦中醒来时,天已大亮,孩子爸爸早已吃完饭上班去了。当我穿好衣服,肚子已经咕咕叫了。我赶紧洗好脸,就去吃他为我准备好的饭。我一边吃,一边玩弄着桌子上的东西。忽然,我发现桌子上还有一个鸡蛋呢!我使劲一转,鸡蛋滴溜溜的直打转,真好玩!我从冰箱里又拿出一个鸡蛋,两手同时将两个鸡蛋一起转,原先的一个鸡蛋转得又快又直,时间又长,可刚从冰箱里拿出的那个鸡蛋却转不了两三圈,就歪歪斜斜的躺在桌子上不转了。(边叙述边模拟转动)

咦,真是邪门!我一下子来了兴趣,又去转动那“罢工”的鸡蛋,可还是老样子。而原先的那个鸡蛋还在欢快的转呢!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看看“罢工”的鸡蛋,看看还在转的鸡蛋,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我摸摸“罢工”的鸡蛋,又摸摸刚才欢快地旋转的鸡蛋,都一样光光的,沉沉的,也没有什么两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我又不停的转着鸡蛋,一边探索着它转与不转的原因。突然,“罢工”的鸡蛋干脆“扑”的一声,掉到地上,蛋液流了一地。我急忙从桌子上拿了块抹布去擦地上的蛋液,不料却把桌上另一个鸡蛋带到了地上。咦,这是个熟蛋!我高兴极了,我突然明白了它们转与不转的原因,我恨不得马上告诉大家我有一个伟大的发现!

然而,我又冷静下来,我想,为什么熟鸡蛋转得快而生的却不行呢?我看着两个已破的鸡蛋,熟鸡蛋蛋白蛋黄凝结在一起,是一个整体;生鸡蛋里蛋白是液体而蛋黄是半固体。我用双手挫转熟蛋,蛋整体一起转动;而搓转生蛋时,发现蛋白和包在蛋白中的蛋黄不能一下就跟着蛋壳转动,鸡蛋自然就转不动了。

啊!我好高兴,我真了不起,我发现了生蛋和熟蛋转与不转的秘密!我简直比哥伦布还要伟大!(简单介绍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

3、同学们这就是老师的发现,你对这个发现有怀疑态度吗?如果有,你就来试试。(让孩子上讲台来转鸡蛋,调换手,叫三两个同学,换手反复试验。印证后,找出转的快的,然后敲开,证明给同学看,的确一个生的一个熟的。)

4、后来我就对鸡蛋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我又接着拿两个蛋(转身拿出生蛋熟蛋各一个)转起来。啊!它们有的转的快有的转的慢,左右转来转去,真好玩。(边讲两手边同时转动鸡蛋)我想让他们马上停下,我马上按住鸡蛋,又放开手,我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熟的停了,生的又转了两转才停住。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明白。

饭后,我打开电脑查找了一下,原来是熟鸡蛋蛋黄与蛋壳合为一体,按下就停了。生鸡蛋黄与蛋壳不是一体的,按一下蛋壳停了,而蛋黄还在转,所以放开手后还能转几下。

这也是我的一个伟大的发现,我又认为我真的了不起了,我发现转动的生蛋熟蛋按住又放开手的时候,生蛋能在继续转几下,而熟蛋却马上停下,我真比哥伦布还伟大。(此处能让学生笑)

5、 学生讨论

听了老师的讲述,你知道老师都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发现后的心情如何?

6、老师对鸡蛋的研究还没停止,老师想让椭圆形的鸡蛋立起来,老师先用熟鸡蛋,无论怎么努力都立不起来,用生鸡蛋却立了起来。(给学生演示,注意要大头朝下立,所用的生鸡蛋也一定是新鲜的,之前不能用力摇鸡蛋,因为用力摇把蛋黄摇散了,就很难把鸡蛋立起来了。要有耐心,鸡蛋立起来要用三四分钟的时间,先扶着鸡蛋,并口中念念有词,与学生互动,吸引学生,说些刘谦常说的话“见证奇迹的时刻快要到了”、“太完美了”等等,调节气氛,免得冷场。立起来后,讲原因,因为鸡蛋蛋黄比重大,扶着立一会后,蛋黄沉入鸡蛋底部,就像不倒翁底部的重物稳住鸡蛋不倒。)有了这个发现,我觉得这也是一个与鸡蛋有关的伟大发现,我又认为我真的了不起了,我真比哥伦布还伟大。

二、忆发现、入情境

1、 引发回忆

师:同学们,你一定也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啊,我发现了……”那么你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可以从生活观察中去想,如:奶奶喂的母鸡一天天地长大,一天你发现母鸡要生蛋了;你家的小狗或小猫要当妈妈了;你发现植物也会睡觉,动物也有自己的语言;你发现某某同学爱学习了……也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变化去想,如:三八河水变清了,校园变得宽阔整洁了……也可以从常识课的实验制作中去想,如鸡蛋浮上来了,花儿变色了……

2、 学生回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教学日记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一位生物教师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生物新课标要求我们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即三个维度——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性目标的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制定知识目标。扎扎实实抓好生物概念、生物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在具体教学中,要搞清生物要领的形成过程,讲清生物概念的定义、含义及特性等。知识的学习笔者大多是利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互动学习。例如第五章植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利用,围绕三个问题导入:1.什么是呼吸,请说出你身边的呼吸现象?2.人或动物在呼吸时,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在成分上有什么不同?3.植物有没呼吸?等问题展开互动交流讨论。有位学生提出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氧气或二氧化碳的存在?教学内容就这样自然的延续。

二、技能性目标的反思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这既是生

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列举身边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要求的分组实验有具备条件,一个个都要开展,实验过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七年级开展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实验,发现学生动手能力很强,出乎意料,对实验也非常感兴趣,当场给以表扬。当然对学生的肯定对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也是很有帮助。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反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在学习七年级植物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同学们植物标本可帮助我们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科学研究中也占有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为植物做些什么呢?”“请我们大家一起来爱护花草树木,以后不会再出现有的同学践踏学校的草坪这现象。”学生也意识要爱护一草一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写植物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440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级的学生还处于习作的起始阶段,我将习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定位为:凭借孩子感兴趣的方式,给孩子以实实在在的指导,降低难度,培养孩子习作的兴趣和自信心,在习作中学会做人。删繁就简、化难为易是我不变的追求。

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和大自然打交道:变化多端的天空、汹涌澎湃的大海、美不胜收的公园……可是,当我们在课堂上让孩子说说印象最深的自然景观时,占主流的往往是这样两种回答:或“记不清楚了”,或“不知怎么说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即使我们讲再多写景的方法恐怕都收效甚微。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孩子笔下的景活起来呢?我的做法如下:

一、观察——让学生眼中有景

写作源于观察,这是尽人皆知的道理。写景的作文尤其离不开观察。上习作课的前一周,我便把观察的任务布置下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处自然景观,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做好记录。针对现在的孩子在观察方面存在的问题:1、观察粗糙、笼统不仔细;2、观察混乱,缺乏顺序性;3、观察对象比较孤立,观察一点就会做出简单的判断,我在布置学生观察的时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准确、全面、精细。让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到大自然的神奇,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二、交流——让学生心中有景

习作指导课上,我注重了交流这一环节:讲讲自己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观,看能不能让听众也为之心动。我注意选准时机,将写景的方法融入到具体的作文情景中,比如:学生讲到仙湖植物园的全貌时说:“那里有的是树,有的是花,有的是草……”我马上追问:“像什么呢?”学生们便七嘴八舌:“像世外桃源”,“像人间仙境”,“像一个绿色王国”……当学生讲到碧云草的颜色、形状时,我首先肯定他抓住了特点,然后又问:“有风的时候,碧云草又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说到了“翩翩起舞”、“说起了悄悄话”等。在交流这一环节中,我将具体的写景方法:抓住特点、考究顺序、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映、情景交融等一一渗透进去,学生自然而然习得。而学生在表达中出现的语病等问题,更在具体的语境中得以点化。在思维碰撞中,学生心中的景越来越清晰了。

三、动笔——再现心中的美景

作文之所以难教,习作之所以难写,主要原因是被人神秘化了,高高在上,脱离生活实际。其实,“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学生动笔之前,我真诚地对他们说:“你们人人会说话,所以人人都能写好作文。现在就拿起手中的笔,把自己心里的神奇景象记下来,让别人也来分享你的快乐,这岂不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吗?”解放孩子的心灵,他们一定会在阳光下舞蹈。

四、评价——体验习作的快乐

现在的大人孩子大都迷恋游戏,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游戏永远给人希望。如果我们的作文课堂始终能给人带来希望,那还有人厌倦它吗?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如果你说全是废话,相信没有人不沮丧的;点评习作如果能不断地给学生注入成功的喜悦,这样的课堂谁不喜欢呢?我非常欣慰地看到这样一种情形:总有几个孩子缠在我身边问:“老师,什么时间讲评作文啊?”那眼睛里燃烧的是写作的热情啊!身为教师,我要做的就是保护它,让这种景象更加壮观。为此,点评习作时,我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的习作,分享别人的经验;而我更是放大优点,热情鼓励。孩子们俨然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呢。

五、修改——扬长避短画面活

在和谐的习作磁场中,我强调“好作文是改出来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让学生对照成功的范例,检查自己的不足,完善自己的作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呈现在纸上了,一个个瞬间定格成了永恒……

这堂课已经成了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幅画,最神奇的一道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文教学案例反思

全文共 123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当然是作文教学。那么,该如何决解教学中的难题呢?

首先,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喜欢读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要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作文观,把写好一篇作文当作是他们学好语文的最终体现。就此,我们只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加以经常的强调和贯穿即可。

其次,我们一定要坚持上好作文课。作文课时在语文教学中占较大比例,时间充裕。在这些时间里,我们一定要教给学生一些作文基础知识、作文技巧、写作步骤、修辞手法等常识。上作文课对我们来说并不难,难的是要始终如一,毫不懈怠地完成工作任务。不能对学生灰心,对作文课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任意让学生随便写作。作文课至关重要,不然,其他语文课即使生花,又有何用。

再次,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农村学生各方面素质及知识本来就欠缺,要让他们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实很难,不多加训练、培养、提醒,无疑是赶鸭子上架。如果我们能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教学方法,而且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那么,这一切就显得非常容易。笔者的新尝试有如下几点,经过长期运用,收到了一定效果,现分述如下。

1、尽力让学生自己写作,并且要求按照正确的写作步骤进行。禁止抄袭。题目布置下去以后,老师作一些指导,例如帮助审题,确定写作体裁范畴,引领写作思路,唤起记忆,提出写作要求等。然后留给大量时间让学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可以自己找一些范文学习,但决不允许抄袭整篇作文或某段某部分。任何能力的形成都是逼出来的,在这一环节中不能嫌浪费时间,一定要耐心细致,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动手、动脑完成作文。一定要让学生先列出写作提纲再打草稿再修改。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先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叫口语表达能力强的学生示范口述,教师亦口头指导修改。

2、教师要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修改能使作文更加趋于完美成熟,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中没有这部分内容,但是为了让学生作文更好的完成,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教给他们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号的使用,修改步骤:标点符号、用词造句、段落详略、主题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后就开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换修改,对个别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醒或当面修改批点。

3、可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批改重写作文。往往教师的批改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多大意义,他们认为老师一批阅任务就算完成,好坏都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正因为如此,学生作文水平一直没有提高,我们的工作大多白费,所以,我们有必要让一些作文很不成功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批阅再次重写,再批,做到及时反溃

4、联系教本精典课文或学生成功作文讲解写作技巧。在这一环节中,我们注意要寻找离学生生活贴近,情感相通的范文进行讲解,讲解内容不能过细过深,应从大处着眼,先说说人家怎样结构段落,怎样开头结尾,怎样设置详略,怎样提炼中心,再说说人家怎样准确运用动词、形容词,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用了那些修辞手法等。而后重点强调我们应该吸收那些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作文指导:创新思维与写作教学

全文共 2663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生作文尚处于模仿习作阶段,与作家创作有着根本的区别,因为唯有独创性才是创作,唯有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才可称为作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学生的作文不需要创新。我们并不企望通过作文教学就能培养出一批作家,但在大力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今天,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精神,无疑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既然是创新,那就没有现成的模式,我们只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情,包括教师的知识水平、学校的物质条件、学生的写作现状等诸多方面,来探索这一作文教学的新课题。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和创新的教学手段,引导得法,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积累遴选求创新

现在人们都提倡“大语文”教学的说法,就是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学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活动也决不仅仅局限于每周的两节作文课。真正的作文教学功夫应该在课外,要指导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积累写作素材,精选写作题材。中学生的生活范围以学校、家庭为主,社会领域的接触相对较少,但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作文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看,他们的生活积累是能够适应正常的写作要求的,因为初中生的作文范围也多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为背景,抒发亲情、友情、师生情,反映成长中的喜怒哀乐。但在作文教学实践中,为什么常会出现不少学生无“米”下锅的现象呢这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积累写作需要的素材,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积累素材要经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提高的过程。一开始要允许学生广种薄收,把生活中对自己有一点感触的事记下来,把书本中可能用得着的东西摘下来,做学习、生活的有心人。这样也不至于到写作时临事而迷,手足无措。例如初中生写议论文时最头痛的是找不到有力的论据,其实,我们初中语文教材和六本自读课本中就有大量的典型的理论和事例可以运用。如:要证明严谨治学的有竺可桢、伊林、藤野先生为例,要证明勤思善问的有哥白尼、戴震为例,要证明谦虚是美德的有牛顿为例,等等。在做了大量的积累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多提为什么,多想又如何。在不断的发问、求解、联想过程中,擦出创新的火花。例如见到大堤坍塌,探究其原因是蚁穴作祟,不禁会使人联想到“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成语,联想到一个人良好品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一时的意志不坚而前功尽弃,联想到****现象给社会主义事业带来的害……

二、命题立意求创新

我们曾做了一次半命题作文“××,我想对你说”,收到了很大的成功,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题给学生较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绝大多数同学在横线上填“老师”、“爸爸”、“妈妈”、“同桌”等谈自己成长的喜悦,生活的烦恼。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大胆地填上了“日本首相”,和他谈侵华历史,谈日本右翼势力的无耻:填上了“克林顿”,和这位“****卫士”谈****,谈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填上了“******”,和这位魔头谈科学,谈真理。如此等等。而其中不乏惊人之语,成功之作。

这件事启发了我们,只有我们以适当的形式,给学生一个恰当的话题,学生才会说真话,吐真情,才会说好话,作好文。题目会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和诱导性,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命题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可全命题,可半命题,可自拟题。命题的范围既要不脱离学生生活,又要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每一类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都能写出作文来,不妨每次给学生2-3道深浅相当,体裁有变的题目,让学生自选。在思维训练的形式上,要努力打破传统的定向思维的模式,发散思维,收敛思维,逆向思维多种形式并举。要鼓励学生对传统的理论或说法大胆地提出质疑。例如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区别的角度为“叶公好龙”中的叶公翻案;从遇险不慌、沉着机智、善于利用对方弱点保全自己的角度为“狐假虎威”中的狐狸翻案;从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角度为“飞蛾扑火,自取灭亡”中的飞蛾翻案……当然,这一类的“反弹琵琶”式的作文,一定要引导学生用科学辨证的思想分析问题,要言之成理,切不可为了创新而钻“牛角尖”,那就成了诡辩了。

三、布局谋篇求创新

“文似看山喜不平”,作文贵在能尺水兴波,这就是布局谋篇上的功夫了。明代画家唐伯虎曾作诗戏弄一位向他索画为母祝寿的富翁,他画成了《蟠桃献寿》之后,在画上题诗,第一句:“这个妇人不是人”,举座皆惊,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尘”,人们转惊为喜;第三句“儿孙个个都是贼”,富翁怒目圆睁,第四句“偷得蟠桃献大人”人们才长舒一口气,连连赞许。这就是打破一般的布局思维习惯,富有创意,别具一格。

再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当写到“前人之述备矣”时,文章似乎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高明的作家却从“览物”之“异”情,而独辟蹊径,使文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当抒写“感极而悲者”和“喜洋洋者”两种不同的览物之情后,作者却以“或异二者之为”,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这一高尚的生活情操,使文章别有洞天,再登胜境。对教材中这样巧妙布局以收尺水兴波之效的典范之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揣摩,以便有写作时借鉴。对学生作文的结构布局,我们要坚持“抓两端,补中间”。即要认真推敲开头,以收先声夺人之效,对不同的文体,要研究不同的开头形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石壕吏》等;结尾要干脆有力,以收余音不绝之效,充分地在读者面前展示一个广阔的艺术思维的空间;如《荔枝蜜》、《枣核》等;中间部分连贯自然,巧设悬念,引人入胜。如《驿路梨花》、《最后一课》等文无不如此。

四、语言表达求创新

语言表达的创新,实际早就为古代名家所重视,在文学史上,因炼一字而全篇生辉的例子屡见不鲜。“推敲”的典故就是一例;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堪称语言创新的上乘之作;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也颇有化静为动,变平淡为神奇之效。当然,初中学生作文语言表达的要求首先是连贯、流畅、简洁、得体。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象王安石那样去炼定,但作为我们语文教师来说,不仅要允许学生遣词造句有创新表现,而且要善于发现学生语言表述中的创新点,以鼓励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新大纲就提出“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当然,这种语言表述的创新是以符合基本的语言规范为前提的。创新,是一个新鲜的话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工程。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页,是学生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最集中体现,我们只有从课内到课外的各个环节中有意识的注重创新教育,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才能完成新课程标准中“注重培养创新精神”这一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教妹妹学走路作文600字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你是哥哥或姐姐,你就会有这样的体会,即使家里的弟弟妹妹非常淘气,总是惹你生气,但是在你的心中,谁家的孩子也不如自己的弟弟妹妹好,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把我的妹妹最棒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中秋节,我的妹妹正好11个月了,可以坐,可以爬,甚至可以站起来,唯独不会走。当看到和妹妹差不多大的孩子又蹦又跳的,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建议妈妈教妹妹学走路,妈妈都以妹妹年纪小拒绝了。而今天,因为全家人团聚妈妈急着做饭,所以就把照顾妹妹的任务交给了我。咦,机会来了!我可以帮助妹妹学走路。

说干就干,我帮妹妹穿好鞋子,把她带到空旷的小园子里。我把妹妹放在地上站好,对妹妹说:“小妹,你要听话,姐姐怎么做你就怎么做,来,姐姐牵着你,抬脚。”说完,我慢慢地抬起左脚,向前迈了一小步,我用右手牵着妹妹,只见妹妹颤颤巍巍地也抬起了左脚,可是好像很害怕,犹豫了一下又放回去了。我鼓励妹妹,“小妹,不怕,姐姐在呢,保证你摔不倒,我的小妹是最棒的,加油!”小妹妹又抬起左脚,我兴奋地说:“做得好,小妹,迈出去!”小妹似乎听懂了我的话,把小脚迈了出去,“哇!真棒,继续!”仿佛受到我的感染,小妹不再害怕了,接着又迈出右脚,虽然只有一小步,但是这是小妹人生的第一步,是我这个姐姐教会的,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捧着妹妹的小脸热热地亲了一口。等到妹妹能保持平衡了,我才慢慢地放开牵着妹妹的手,一步,两步,哇!妹妹可以独立走两步了。我不敢大意,张开双臂护着妹妹,生怕她摔倒。这时,妈妈走过来,一脸惊喜地看着我们,我得意地看着妈妈,“妈妈,妹妹很棒吧?”妈妈微笑着说:“你这个姐姐更棒!”听了妈妈的话,我的心里就想喝了蜜一样甜。

是啊,小妹,你小小年纪就能战胜困难,我为有这样的妹妹感到骄傲。妹妹,你真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古诗教学初探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以下我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古诗教学,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一、结合作品背景,挖掘古诗主旨。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捕,在长安城里,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伤感,所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心就跃然纸上。教学中只有比较详细地介绍作品背景,才能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二、抓住诗眼,挖掘古诗内涵。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要重视古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就应该有必要抓诗眼知感情了,即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设计理念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与表达的欲望。我让生活中真实的水果把孩子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讲台上摆设的各种水果,各小组自带的水果,营造一个鲜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课堂中变单调的看看说说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看水果、摸水果、闻水果、尝水果、说水果、写水果 )让每个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间有更多交流合作的机会,使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他们全身心投入活动中,达到了训练听说能力和思维的目的,使他们身心沉浸在快乐中,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作文教学目标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作文教学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学目标,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 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

写作教学的目标首先培养学生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要让学生明确写什么,解决有内容可写的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对写作的内容目标有明确的阐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内容目标直指作文写作的关键,要求作文教学中教师能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正确引导学生发掘自身及周边生活的写作素材,注重自身独特体验,写出自己;也对学生写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学生摒弃胡编乱造,从鲜活的生活中取材,真正做到写“真”文,做“真”人。它要求教师能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感受和认识,“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在表达时力求不落俗套,力求有创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一内容目标规定了作文写作的内容应当源于学生生活,来自于对自己、自然、社会等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中,抒发真情实感,而不是虚构内容,抒发虚假情感,从而摒弃写“假”文、做“假”人的不良写作风气。

二、学生驾驭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既要求学生掌握驾驭写作内容的能力,也对学生驾驭写作方法和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1.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的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的应用文。”此目标即要求学生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文体进行写作,掌握常用文体的写作能力。初中作文教学阶段中需要落实上述能力的训练步骤,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学年阶段对记叙文性文章的写作训练都不能放松,要训练学生写出复杂记叙性文章的能力,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写作基础。

2.培养学生独立写作的能力

教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终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写作,掌握独立写作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服务。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它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写作各个环节进行指导、训练,让学生掌握素材搜集、立意构思、起草提纲、加工修改、自我修改、互改互评等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掌握各种写作方法,提高其独立写文章的能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在写作中学会准确运用标点符号,辅助文章表情达意。

3.培养学生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

作文写作离不开表达方式的正确运用,“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尤为重要,因而在作文教学的目标中需要训练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的能力,让学生明确文体与表达方式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选择表达方式,为写作服务。

4.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文章结构的能力

写文章离不开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学生要学会“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合理安排写作内容的先后顺序、详略,条理清楚地表情达意的技巧。

5.培养学生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等写作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这一目标明确了学生需要掌握缩写、扩写、改写等写作方法。教师需要在写作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习作及阅读文章进行扎实地训练。

三、学生的写作数量与写作速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的作文数量和其他练笔数量,出发点是在写作实践中提高写作素养和写作能力。毕竟只有去写才能学会写,一定的量是质的保证。对学生的写作速度作了明确要求,教师需要在写作训练中加以落实。它的具体要求是:“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14次,其他练笔不少于1万字。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初中作文教学的目标,为广大语文教师明确了作文教学的内容,为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指明了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自然写景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一个稍微有些沉重的使命,我设计了这次作文训练。

我想要我的学生从抄袭的习惯中走出来,学会写自己的生活。我想,要训练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提炼作文,必须教会学生观察生活,还要教会学生能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亲自带着他们去观察生活中那些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并在观察的同时适当加以指导,引导孩子们启用各种感官来感知身边的景物,再引导他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感觉变成语言——就可以完成好这一次真实可信的习作。他们也会明白自己的作文就如此简单。

我在这一次作文训练的备课中创设了一个写作情境:那就是用我的相机拍下校园中一处景物——同学们都熟悉的校园石刻,让孩子们能有话可写,因为他们每天上学放学都会经过这里,有的孩子可能对它兴趣还很浓。另外,学生看见校园里的景物被搬进了幻灯片,自然也更有表达的欲望。课后我问了一些学生,他们都说,这种形式还是第一次,感觉很新奇,他们还说,以前要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完成这样一篇作文是不可能的,现在觉得有话说了。可见,我的预期目标实现了。

写景作文要训练的东西很多很多,但这一节课我只想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观察景物的特点,并且能发挥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将看到的、想到的写具体。我们认为不追求面面俱到,才能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一课一得。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同学的确很受启发,在教师点拨之后,就能顺着思路将景物说得比较具体。当然,也还有几位同学参与得比较少,相信他们在同学的启发下,也会有收获。事后我特意检查了这几位同学的作文,也顺着同学的思路,写得很有条理,只是他们不是自己走,而是大家拉着走罢了。这样也不无好处,但给我的教训是,还需要花些气力帮帮他们。

有同事给我指出来,这节课有点遗憾的是,大家写出来的作文大同小异。我想,像我这样的作文指导课,是刚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为了避免以后写出来的文章千篇一律,以后我在指导学生选材、安排顺序等方面一定要力求拓宽学生的思路,发挥他们的思维主动性,进一步引导他们写出自己的风格。既要让中下等学生有话说,写得出,又要督促优等生写得好,有特色,我想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定是百花齐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研究教学观后感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这一课题,对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师生在教学中可以也应该自主选择不同的教和学的方法,努力创造新的教和学的方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教学时必须注意方法选择。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演讲法、发现教学法与探究教学法 、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复习测验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演讲法,其优势在于:

(1)演讲法可以说明一些原则,可以叙述一些事实,解决高中政治教学当中某些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和概念。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政治教学目的在于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从而让学生具备正确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具有在现实生活当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虽然高中政治是一门与时事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但是它同样具有抽象性和蒙蔽性,这些仅仅靠学生的自发理解是解决不了的,这时候,演讲法就具备了相当的优势。通过演讲法,教师可以将政治学科当中难以理解的问题结合时事和例子深入浅出的讲述清楚,插入有趣的例子和时事,这样就可以将时效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既解决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兴趣,让他们明白,这门学科对他们而言具有相当的实用性,而又不显得课堂空荡荡。教师就可以通过“演讲法”,把教学内容和例子相结合,就可以解决这些对学生而言非常抽象的概念和理念,毕竟,高中的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挖掘发展当中。

(2)可以节省教学的时间,在高中政治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时候教学任务繁重在一节课当中,这个时候,“单向式”的演讲法就可以节省时间,能够顺利完成当节教学任务;

正如之前所说的,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演讲法有其优点,自然也有它的缺陷。它主要是在于「单向教学」的问题,教师不易掌握学生对教材的接受情况与了解的程度,同时也容易发生灌输式教学的危险,如果教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处理能力不强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够,那么在使用演讲法时就很容易陷入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情绪当中,因为毕竟来说高中政治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已经有“枯燥无味”和“学了也没什么用”的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了,所以这时候对于高中的政治老师的课堂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就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使用演讲法来说。因此,当高中政治教师在使用演讲法之时,应当配合其它一些可以使学生参与的方法来使用,譬如:讨论式、问题式、游戏式等等,尽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同时通过语言的渲染力提高学生上课的情绪。

比如在讲述到“公民的政治权利”这个概念时,就可以提出当前社会当中易让人困惑的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通过这样的设问讨论,学生的情绪就非常高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再通过演讲法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弥补了演讲法本身的缺陷。教学的重点并不完全在于将一大堆的知识或材料倾倒给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参与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多有运用手及脑的机会是有益处的。对高中这些年纪稍大一点的学生而言,他们自主性很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愈给他们参与的机会,就学习得愈好。

在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需要改进的主要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因为不管多好的方法,只有能被学生有效分享,为学生的学习提高助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室内设计实习日记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晚上睡得太晚,早上闹钟闹了大半天,我都不想起来。可是,公司的规定我可不敢违规呀,我还是无奈的起床,搭上了拥挤的公交车。今天继续整理资料。由于这些天需要整理的资料实在太多了,财务部门的老员工也过来帮忙了。果然是做财务会计的呀,那个工作认真仔细的态度让我佩服。这位刘阿姨非常的和蔼可亲,走进我们这些新进来的员工队伍都非常的谦虚。刘阿姨一边工作一边还要认真的教导我们工作的态度方法。她还讲了她的个人人生经历,让我们获益匪浅啊。刘阿姨从她这一生的工作中总结了她的人生态度,淡泊名利,开心就好,活出自我。我非常欣赏她这样年轻的心态。她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工作的新动力。加油,GO,GO!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创新是作文教学的灵魂

全文共 3449 字

+ 加入清单

未来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有富于开拓创新的人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裴斯泰洛齐曾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开启少年想象创新的大门,让他们潜在的智慧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并使其不断地迸发出耀眼地火花,下边我就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地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作文是一项综合型,创新型的语言表达训练,是一项艰苦的创新劳动,“文贵于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作文训练是一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那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激发创新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又争强好胜,据这一特点可来用下述方法激发其创新欲望:

1、利用报刊上同龄人的有些习作,特别是身边的人来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我常拿本校学生在《作文精选》《作文指导报》上发表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后让学生思考他们的作文为什么能发表?好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明白:这些文章关键是挣脱了俗套,写出了新意。如果大家在写作的时候能有一点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大家的作文同样也可以发表。这样以来,在好奇心、好胜心的驱使下,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2、把握时机,创造条件,设置成功机会。学生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一旦被激活,就必然会产生一种渴望创新、渴望成功的强烈欲望。我就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旧文新作”,鼓励学生从“新”的角度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反映独到的个人见解,揭示新颖的思想观点。接着还引导学生参加一些征文活动,争得一次检阅自我的机会,创造一次尝试成功的机遇。从而更加充分地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欲望。

二、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创新欲望,不等于有了创新的能力,它只是创新的原始动力,要使学生有创新的能力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边我就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读与写有着紧密的联系,读为写提供了知识的积累和表达的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的阅读教学来训练学生发散性、灵活性、独特性的思维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抓住契机,启发想象

创造性想象是整个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因此,我常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根据教材展开丰富的想象,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是让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质疑,二是在课文的空白处进行想象,如《渡船》一课,当船上的人们为年轻的妈妈找到陈大夫时,问学生:“年轻的妈妈此时的心情怎样?她会对人们说些什么?”也可在课文的结尾处激发学生想象,把作者言尽意犹的意思进行猜测。

2、及时引导,启发思维的求异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沿不同方向、不同范围,不因循守旧的思维,独创思维是指思维新颖,不同寻常。

在阅读教学中,利用课文内容,着意扩展学生思路,多角度思考。如在语音的形象生动方面设计“一意多写”的训练,让学生

用不同的句式,不同的语序表达同一个意思。如《中国石》一课中“小姑娘洗干净了拣来的石头。”可以作如下变换:

A小女孩刷净了拾来的石头——换词

B拣来的石头被小姑娘洗干净了。——被动句

C拣来的石头,小姑娘洗干净了。——变序

D小姑娘把拣来的石头洗干净了。——把字句

3、灵活多变,训练思维的变通性

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敏捷多变,少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是至关重要,如教《夜莺的歌声》,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小夜莺,遇到危险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敌人。

三、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有了创新的欲望,具有初步的创新思维还不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要注意作文的奠基工程

学生是否有创新意识,取决于他们知识面的宽窄,生活经历的深浅。知识面宽,生活阅历深,创新就有坚实的基础。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强学生的创新的基础工程:

A多看,拓宽视野

多看,一是引导学生多看适宜他们的书籍,无论是诗歌、童话、寓言、神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看,开卷有益嘛。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和语言,还可以用前人的智慧撞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乘前人想象的翅膀飞翔。二是引导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身边的人、事、景,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假丑恶,感悟世间为人处事的道理,领悟宇宙间的奥妙与规律。三是引导学生投身于社会,投身于大自然,让亲身的感受撞击他们智慧的火花,把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相结合。

B多实践,长见识

“知识是宝库,但开启这个宝库的钥匙是实践。”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实践的机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动手抄小报。这是一项既有趣又艰苦,既能扩展知识又能培养能力的创造性劳动。因为学生在动手抄小报时,既要写文章,又要查资料,设计版面,还要工工整整地抄写。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制作、小发明。这样的活动要经过深入的

思考构思,准备材料,动手制作,甚至还要经受多次失败的考验。学生在设计制作中创新,在失败中寻求原因进行

更新。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作游戏,进行小竞赛,如吹泡泡、空中吃苹果、扳手腕、猜谜语、用几何图形拼画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见识,开启心智。当然,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做一些日常事务,如叠被子、削苹果、钉纽扣等,让学生在做中找窍门。在实践中,学生要动脑动手,会碰到困难与挫折。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败的烦恼。这样丰富的生活内涵,就为他们的创新写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2、要引导学生多角度作文

a)多角度作文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体裁上的多角度,即写作形式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的文体。如《假期见闻》可用镜头特写的形式写。二是主题上的多角度,引导学生根据事物不同特点立意,用同一题材写出不同立意的文章。如学生以《兔子》为题作文,有人以兔子的三瓣嘴作文章,说明嘲笑别人没有好下场;有人从兔子的短尾巴入手教育大家不要说谎;有人抓住兔子长耳朵的特点,反映它机警胆小的特点;还有人联想《龟兔赛跑》的故事做文章,启发人们有错就改就是好样的等。三是叙述人称的多角度,可用第一人称,也可用第二人称,还可以用第三人称。

b)要激发学生在作文中展开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二想象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作文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让学生写一些想象作文,如《二十年后的我》《假如我是------》《假如我有了钱》《花朵与洒壶》等,这类题目趣味强,想象空间大,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中展开想象与联想。如学生在写蒲公英的动态时,仅局限于蒲公英在微风中舞蹈,而不善于联系周围的事物,写出一个长江场景。我就对学生进行指导有学生就写道:“一阵微风吹来,蒲公英就翩翩起舞,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好像为它们伴奏;树上的喜鹊拍打着翅膀,似乎在为它们指挥;树叶‘哗啦啦’响,仿佛在为它们鼓掌。”这样就使作文生动形象,想象力也得到发展。

c)可指导学生进行组合性编写

组合性编写就是引导学生把两份各自独立,互不关联的文章,通过一定的手段巧妙安排,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就需要学生能迅速找到不同材料的结合点,巧妙安排,合理想象。这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是很有帮助的。

3、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什么叫创造?我想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不要统得太死,限制题材,体裁,中心,字数等。而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写出一点新内容,吐露一点新思想,发表一点新见解,构思新颖,文风活泼一点的文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今后有可能走上创新之路。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做到:

一要进行开放式的教学,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使学生的写作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素材。

二在作文中要让学生“自主”,不要束缚太多,让学生写有兴趣的话题,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表现出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三鼓励学生敢于打破习惯思维的束缚,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上要想得开,想得活,想得奇。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尽这些,还可以让学生讲故事、搞表演、朗诵、演讲等创新活动,多渠道作文。总之,我们应该在作文这块广阔的天地上,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将来的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