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包汤圆写一篇作文(汇总20篇)

人生中有许多的第一次,第一次走路跌跌倒倒,第一次烧火做饭把脸整的黑黝黝的,活像一个包公……但令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做汤圆。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包汤圆写一篇作文,欢迎参考。

浏览

1527

作文

607

网络综合-小学生暑假日记:烧汤圆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暑假日记:烧汤圆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甜又甜······”今天,我也想像小二哥那样烧碗汤圆做早餐。

我来到厨房,揭开锅盖,倒上两碗清水,又蒙上锅盖,拧开煤气灶开关,只听得“哧” 一声,火苗突然蹿了出来,深红的火焰舔着锅底,我赶紧松开手,免得小手“遭殃”。

趁着烧水的时间,我打开电冰箱门,拿出昨晚刚买的花生汤圆,沿着包装袋边儿,用力撕开,放在一边待用。

过了三四分种,锅盖边上冒出了一缕缕白气,听妈妈说,这就是水沸腾的景象。我小心揭开盖子一看,锅底不住地冒泡泡,一个个小泡泡迅速地浮出水面,然后在水面炸开,底下又有一串串泡泡紧接着升腾上来。我把等待已久的汤圆沿着锅边儿滑下去,这样就不会溅出水花,否则会烫伤我的手。等汤圆全部下锅后,我拿起木头饭铲搅一下,免得汤圆粘在一起。接着我又盖上锅盖,静静地等待在一边。

又过了一会儿,锅盖上又冒出了水蒸气,比刚才的还要猛烈,锅盖上下抖动,发出“达达达”的声音。我又倒入半碗清水,重新盖上盖子,等待汤圆熟透。

大约过了两分钟,锅边上出现了许多小泡沫,我知道汤圆已经熟了。我小心打开锅盖,一个个汤圆像吸足了水似的圆溜溜、白花花地浮在水面上,就像一只只白鸭子在水面上游动。我把汤圆盛在大碗中,用小汤勺舀了一个塞进嘴里,轻轻一咬,哇塞,一股花生的浓香充满了我的口腔,直达胸腔、腹腔。不一会儿,满碗的汤圆就全被我“消灭”了。

这时,妈妈走过来说:“宝贝,你烧的汤圆在哪儿呢?让我也来尝一尝,怎么样?”我听后,连忙奔向我的房间,背贴在门上偷偷地笑了,还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烧汤圆,烧汤圆,我烧的汤圆是甜又甜。吃个精光舔舔嘴,摸摸肚子圆又圆。汤圆,汤圆,卖汤圆,我烧的汤圆最好吃······”

[暖!为妈妈烧汤圆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元宵节包汤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里,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有意义,最难忘的要数元宵那天。

在我们家乡,元宵有吃汤圆的习俗,意味着一家团团圆圆。一大早,我和爸爸早早的起床,为包汤圆做好一切的准备工作。

第一步:搓面粉。我们把一袋面粉倒下,边搓边放热水来搓,搓好面粉后,一切准备就绪。

第二步:包汤圆。我把面粉搓成一个圆柱形后,把面团弄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再把少许面粉撒在桌上,好啦!包汤圆正式开始啦!

刚刚开始弄的时候我不是很熟悉,渐渐地就会了。

第三步:把面团压成圆形,但皮不要太保,把它弄成一个帽子的样子,之后,把配料放下后,搓成圆形,就这样我的第一个汤圆就包好啦!

两个小时后,我和爸爸齐心协力把汤圆包好了,爸爸包的汤圆明显要大,而我的却很小。无论如何,却是我用了心去包的。

下锅啦!下锅啦!汤圆要下锅啦!我开心的不得了!

眼看我的汤圆就要熟了,我赶忙把碗准备好。

开吃啦!开吃啦!终于开吃啦!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心里一阵甜蜜。虽然技术不太好,也不大好吃,但那却是自己的一份成功一份收获,自己为此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可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冬至吃汤圆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汤圆是我们中国的传统习俗。

去年冬至,天气很冷,手冻得有点僵了,可当妈妈跟我说:“我们来做汤圆吧,今天是冬至节。”我一听到要做汤圆,我可高兴了,手也不觉得冷了。当妈妈把糯米团搓好,我就赶紧洗好手,学着妈妈的样子,做起汤圆来。我先在糯米团里捏出一小团糯米,搓成圆形,再把它压扁,在中间放一小团芋泥,或者豆沙泥,或者花生酱,再把它搓成圆形,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妈妈边做边跟我说:“用糯米粉制成的甜品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之一,在江南比较盛行。汤圆中,‘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在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在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那天,我不仅学会了做汤圆,还懂得了更多的知识,真是快乐的一天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我学会了煮汤圆作文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这天,妈妈刚好买回了一些汤圆,我便争着要去煮,在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软磨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了。

说干就干,我迫不及待地揭开锅,放好水,合上电闸,等待水烧开,我隔三差五地掀开锅盖看,可那水偏和我做对,就是不开,“不要心急,热气都被你放掉了,水当然开不了”。妈妈探进头来提醒我。“哦,原来如此”。我便去看书了。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哎呀,我的水!”,等我冲到厨房,锅里的水都快烧干了,没办法,我只好又加了点水,继续烧。这回我不敢离开锅,只好在锅旁边耐心地等待。等了好久,水烧开了。我把汤圆“哗”地全部倒下去,才想起书上写的要轻轻地放下去。我顿时泄气了。不过,那些汤圆倒挺结实的,只破了几个。“没办法,听天由命吧”。我叹了口气,按照书上所说的用勺子轻轻地把汤圆推开,可是那些不争气的汤圆却一个个“列开”了肚皮。

水开了,我把火调小,又加了些冷水。汤圆里的馅全露了出来,成了一锅黑水。没办法,干脆将就着煮吧,待水一开,我便大功告成了。

“妈妈,开饭了”。妈妈看见我的“杰作”,笑得前俯后仰,而我却觉得它们有独特的味道。

通过这次煮汤圆,我认识到我的动手能力太差,“一回生,二回熟”,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努力,就一定能煮出好吃的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包汤圆的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正月初一的早晨,我们都要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小小的、软软的、甜甜的,咬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今年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我就体验了一次包汤圆!

第一步:馅—芝麻。炒好芝麻后放入一些麻油和白砂糖,因为这样可以使芝麻更香,更甜。细细地品尝一口,味道好极了!

第二步:和面。先在准备好的面粉中到入一些温水,接着用手在面粉里和一和,大概要坚持五分钟就可以了。下面就到最关键的一步——包汤圆了。

第三步:包汤圆。先从和好的面团里抓出一个小面团,用力地搓,直到搓成圆形。搓好小圆之后呢,用大拇指从圆的中间按下去,看起来就像一个小型鸟巢。然后就在小洞洞里面放入一些准备好的芝麻,当然有其它什么馅的也可以放。放好了馅之后,再加少许面粉封一下口,接着再用力地搓呀搓,直到又搓成了圆形。这样一个完美的小圆子就大功告成咯!

其实,包汤圆也有讲究的。小汤圆就少放些芝麻,太小的就干脆不要放。如果觉得没有馅不好吃了,也有办法,就是把已经出炉的小汤圆吃时在芝麻或者白砂糖里来回滚一滚,那就好吃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学做露水汤圆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露水汤圆是柳州的特色小吃。与传统汤圆不同的是,露水汤圆个头较大,是咸的,吃起来不像芝麻汤圆一样太甜,也不会像鲜肉汤圆很腻,好吃极了。暑假,我就学做了一次露水汤圆。

既然是包汤圆,那自然就少不了面团了。我来到厨房,把糯米粉倒进盆子里,再加入适量的水,就可以开始和面了。可是,问题来了:可能是水加得太多的原因,面团根本不听我的“指挥”。刚刚和好的面团,一松手,就又塌了下来。我想:肯定是水加得太少的原因,只要再加点水就行了。我一边想着,一边朝盆里倒水。可一走神,我的水好像又倒多了。面团变得黏糊糊的,粘在手上,怎么甩也甩不掉。妈妈哭笑不得,过来帮我调好了糯米粉与水的比例。虽然比例调好了,可还是弄得我手忙脚乱。再看看厨房,地上撒着糯米粉,一片狼藉,我的衣服也被糯米粉染白了,才勉强把面粉和好。

接下来,到了最关键、最有趣的一步——包汤圆。只见妈妈娴熟地拿起一团面,用手指把面团按出一个小洞,在洞里塞上馅料,再把它慢慢地揉圆,一个好吃又好看的露水汤圆就做好了。但和妈妈比起来,我就显得有些笨手笨脚了。我包的汤圆大小不一,馅料塞得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形状更是“千奇百怪”。我有点气馁了。妈妈鼓励我说:“儿子,别气馁,相信你自己,一定可以的!”我点了点头,又重新包了一个。这回,我包的汤圆馅料放的刚好合适。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乐趣,更给了我启示:做事不能轻言放弃,一定要坚持下去,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元宵佳节做汤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佳节的习俗主要就以吃汤圆为主。

今年的元宵佳节我们家和以前过的不一样。以前,我们是去超市买别人已经做好了的,回家只要放在过了煮好了就可以吃了,可是那样过节是在是太没意思了。所以,今年的元宵佳节,我们自己包汤圆。

我跟着姥姥一步一步地学着。先把准备好的一包糯米倒入一个较大的碗或盆里,倒入十分之七的温水,把这个面调均匀后放好。面做好了,该弄馅了。这次是用黑芝麻馅的,买馅的时候这个是一大快,要先用刀切的一小块一小块的,不要太小,也不要太大。再把他一块一块的搓成圆形。

面和馅都做好了,就要开始包了。先从面团上掐一块面下来,捏成扁饼形,拿一粒先放在最中间,把旁边的面往上推,逐渐变成一个圆,再用手捏一捏不平的地方,搓成一个团,再在面上滚几圈,一个汤圆就完成了。

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汤圆在我的手中诞生了。最重要的是下锅煮。先把锅里的水烧开,然后把汤圆扔进水里,煮到汤圆向上漂,水“咕嘟咕嘟”冒泡时,就是已经煮熟了。把火关了,把汤圆捞出来,就可以吃了。

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心里也甜滋滋的。张芊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学会了包汤圆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是用雪白雪白的糯米或紫米做成的,一个个在人们手里被揉得圆圆的,一个个小球滚圆滚圆的,看上去可爱极了,是那么的惹人喜欢。谁见了它们,心中都会有一种先尝为快的欲望,感到那么的舒服。

这不,爱吃汤圆的我再也等不得元宵节的到来了,迫不及待地让妈妈给我买了点糯米和紫米粉回来,这下可真把我给乐坏了哟!告诉大家一个秘密,我爱吃汤圆却做不来,不过,今天妈妈也要包汤圆,我顺便跟妈妈学两手。只见妈妈端来一盆雪白的糯米粉和紫米粉、一盆热水、芝麻花生、紫红色的豆沙。接着妈妈又把米粉倒入盆中开始和面,这是我把手伸入盆中搅拌,“哎呀,怎么米粉沾我手上了,真粘!”我着急了,便去问妈妈。她笑道:“你水放多拉。”我又往盆里加面粉。接着我们又开始揉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抡起了袖子,开始揉。第三步我们就要搓小球了,妈妈搓的十分熟练稳重,一点也不我我们把面粉搓成小球状就来包馅了。我把各种“馅料”压碎,就这样包了一个有一个……

汤圆一开锅就闻到一股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细看汤圆,晶莹透亮,稍带褐色,裹在里面的东西隐约可见。用调羹把汤圆放进嘴里,只要轻轻一咬,香喷喷、甜蜜蜜的馅就会流出,咽下肚去简直连心都甜透了。

吃汤圆是很讲学问的,就是咬的时候,不能用力过大,否则……不懂吃法,大嘴一咬,那滚烫滚烫的馅就像喷泉一样喷出,让你也尝尝烫的滋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煮汤圆小学生的作文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哇,元宵节到了,我最开心的就是能够吃到美味的汤圆了,好开心!一到元宵节,我就和表妹去商城买了些汤圆,买汤圆的过程中,让我没有分清楚,就从口袋里掏出了16元钱买了两斤,一回到家,我就开始煮汤圆,我都迫不及待啦,我想,应该已经熟了吧,我就开始给大家吃了,在吃的过程中,奶奶和表妹说:“怎么都是芝麻的啊?”我说,不会啊,我买了三样呢,花生的、巧克力的和芝麻的呀!怎么全部都是芝麻的啊?好奇怪呀!我吃呀吃,一直都吃的是一个口味的,吃得我恶心的,剩下了两个,我准备不吃了,可还是咬牙切齿的吞了下去,差点都吐了出来,我就把剩下的全部捞了出来,准备明天热了再吃。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我就把剩下的汤圆热了,可谁知道,都烂成那样了,我还是吃了,因为,我舍不得丢掉,这可是我第一次的成果,不想白白的浪费掉!

妈妈看见了,就对我说:“你呀你,连买汤圆都不会,还能干什么?”我就微微的笑了一下。

第一次煮汤圆,竟然让我给煮砸了。但是,这也算是我的一份收获,我应该高兴差不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元宵包汤圆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那天,我和妈妈在世纪联华超市门口看到包汤圆比赛,看到选手们娴熟的动作,我不由得暗暗佩服,很想自己也动手试一下。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要不我们也回家包汤圆?”我和好朋友张雨佳一听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说干就干,我们立刻去超市买了糯米粉和猪肉。回到家后,妈妈忙着往肉馅里加调料。而我们则迫不及待地围在旁边要想和面。妈妈大声喊道:“你们两个,第一项工作,洗手。”我们听了连喊遵命。一会儿,妈妈已经把馅调好了,我们便开始和面。先往其中一部分糯米粉中加少量的水,一边加水,一边和面,直到面变得很有弹性为止。接下来,妈妈又让我们用剩下的粉擦一下手和放汤圆的盆。于是,包汤圆正式开始了。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扯了一团面,在手心里一压,然后把一块很小的肉馅放在中间,最后合拢撮成圆形,一个漂亮的汤圆就这样诞生了。我们觉得这也太简单了,于是飞快地包着,不一会儿就包了十几个。“不好!我的手指把汤圆粘住了。”张雨佳着急地说着。我自作聪明地对她说:“你赶紧沾点水吧。”可没想到,话音刚落,我自己的手心也被汤圆粘住了,一使劲,结果里面的肉馅都漏出来了,急得我直跺脚。这时,妈妈笑着说:“赶紧放下手里的作品,再往手上擦点糯米粉。”我们按照妈妈说的做了,果然很灵验。

不一会儿,第一批汤圆煮好后上桌了。我和小雨急不可待地开始品尝自己的作品。我先咬了一口,咦?怎么没有肉呢?我又吃了一口,肉总算出现了,但小的可怜。“这皮也太厚了吧!”我说道。“是呀,刚才让你们把皮压扁一点,你们自己不听。”妈妈说。

有了前一次的经验,我们在包第二批汤圆时就把皮压得很扁,并在里面放了一大块肉馅,然后再慢慢把皮包起来。结果由于皮太薄了,里面的馅一下子就钻了出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它修补好,但白色的汤圆表皮上还是多了几个嫩红的斑点,成了个“五彩汤圆”。经过多次实践,我们还是成功了,包的汤圆越来越漂亮了,而且货真价实,里面的肉馅也放得挺多,我骄傲地说:“看来现在我们的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大家都笑了,笑声在客厅里回旋着。

当我们尝到第二批汤圆时,别提多得意了。汤圆的皮薄而滑,里面的肉汤还渗透在皮上,那味道真是极其鲜美,远远胜过超市卖的速冻汤圆,不信你也自己动手试试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冬至吃汤圆作文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的阳光格外明媚,昨天还下着雪,今天却是暖融融的,我躺在床上看电视,妈妈在厨房里忙着烧早饭。等我起来吃完早饭已经十一点钟,所以我就不用吃午饭了。收拾完我就拿起课外书坐在书桌前一动不动地看书。课外书看久了,仿佛自己也走进了大森林,一起和布莱恩(手斧男孩)寻找鹿精灵,不知不觉中,一本书看完了。

晚饭吃完,我和妈妈去逛街,我们俩要去过情人节。走在马路上感觉好冷啊!风呼呼地吹着,把妈妈冻得直发抖,幸好我穿了很多衣服,所以风再怎么吹,我的小手还是暖烘烘的。我们先去逛了书店,然后又去了肯德鸡,我一口气吃了两个甜筒,妈妈看了一直摇头,心疼地问道:“冷吗?你看,大街上找不到第二个人在吃冰激凌了。”我哈哈哈地笑了笑。走在福泰隆门口时,我看到有几个大姐姐在卖玫瑰花,十块钱一支,我也想给妈妈买一支,但是我没有带钱。我们又去超市买了汤圆和水饺,因为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但是看着圆滚滚的汤圆,我又馋嘴了,央求妈妈回家后给我烧一碗,妈妈笑着答应了。

回到家吃完汤圆,我就接着写日记,一天又过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第一次煮汤圆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我很早就学会包汤圆,可是一直没机会煮汤圆。因此,每当看到妈妈煮汤圆的时候,我总是心里痒痒的。这一回,妈妈终于同意我煮汤圆了,我心里乐开了花。

好不容易等到晚上了,妈妈包好了汤圆,对我说:“看你的了!”“煮汤圆喽!”我高兴得忙开了。

我学着妈妈的做法,先往锅里加了半锅水,然后把汤圆一个一个摆在盘子里。弟弟笑眯眯地说:“哇!汤圆变成花了!”一句话逗得大家都乐了。我端起汤圆,哼着《喜刷刷》的歌:“喜刷刷,喜刷刷,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喜刷刷……”

等锅里的水翻花的时候,我忙把汤圆“扑通,扑通”推下锅,水面溅起了一朵朵小水花。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随着水波倒推着汤圆。汤圆时而浮出水面,时而沉入锅底,时而拥在一起,时而分散开来。瞧,锅里的汤圆多像一群戏水的小天鹅呀!我迫不及待地想捞,妈妈见了忙说:“没熟,没熟!”嘿,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差点坏了大事。

不一会儿,只见满锅的汤圆浮在水面上,互相拥挤着,翻滚着。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告诉我,汤圆就要熟了。我想起妈妈的做法,又及时添了点凉水,锅里立刻平静了。可是,一眨眼的工夫,它们又冒出了头。我不断提醒自己,第一次煮汤圆决不能煮过火。

终于,汤圆煮熟了,我急忙把汤圆捞出来。

一碗碗汤圆端上了饭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全家人高兴地吃着汤圆,直夸我汤圆煮得好。我想:不管做什么事,只要肯用心,就一定可以做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元宵节包汤圆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这天,我起的很早,因为我要学习包汤圆

我先拿出汤圆粉,把汤圆粉倒进小盆里,再放一些热水,把汤圆粉搅拌均匀,然后用手大力地揉捏汤圆粉,揉呀揉,捏呀捏,我的手都酸疼了才捏揉好。接着在汤圆面团中揪出一个小面团,放在手掌上搓圆,用大拇指在中间按一个小窝,然后把芝麻,花生和糖做的馅放进窝里,再包起来。我因为把馅放得太多,馅都露出来了,我再轻轻地把馅拿走一些,再把面皮补上。妈妈说:你真粗心,包汤圆时馅不能放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的话馅会流出来,太少的话就没味道。我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第一个汤圆做出来了,胖敦敦的,我看了笑起来。又开始包第二个汤圆。这次有经验了,我把汤圆面团搓成一个圆形,再按个窝,把芝麻,花生和糖放进窝里,这次放的馅不多不少,刚好合适。我用均匀的力把汤圆粘好搓圆。这个汤圆比上一个漂亮多了。我又抓了一小块汤圆面团做起来。真是熟能生巧,反复几次,我终于学会了包汤圆。

汤圆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汤圆放进烧沸的锅里煮。妈妈说:汤圆浮上水面来就熟了。我心里一直想,做汤圆并不是一件小事,认真做才能做得成功。过了几分钟后,汤圆熟了,全部浮出水面。我舀了两碗给爸爸妈妈吃,我也舀了半碗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吃着自己包的汤圆,感觉比外面买的还要好吃,心里也美滋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学会了搓汤圆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上,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作文班教室学作文。

因为昨天老师告诉我们今天要教我们做汤圆,所以我特别兴奋。一到牛劲斋,我就直奔教室。打开教室门,映入眼帘的是老师讲台上放着糯米粉、热水、白糖、饼干、巧克力、杏仁、花生和果冻等材料。同学们对着材料七嘴八舌地议论着。铃声像手榴弹爆炸般的惊吓到了同学们,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这时,老师先拿出糯米粉放到锅里,然后,老师先帮我们用温水把糯米粉团的软度调好,再打算发给我们包汤圆。只见老师把加了热水的糯米粉在锅里压一压,再加点水,再压一压,加点糯米粉……很快的,老师便把糯米粉团发给我们包汤圆。

我们接过糯米粉团如获珍宝,爱不释手。但汤圆比起来更有诱惑力。于是我先把汤圆揉一小团一小团,然后,用手指在一小团中间挖一个洞,把我心爱的巧克力放进去,然后再把洞口封上,这样大概就完成了。我们包的汤圆大致上不是圆形的,而是做出我们喜欢的形状。你看同学们的汤圆是各式各样的:有冰激凌的,爱心桃形的,椭圆形的……我做汤圆的过程中还时不时的闻到了香香的糯米味道,真是让人嘴馋。祈南和昊阳又在逗嘴了,同学们都劝阻不了他们,真是吵死人了。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学会搓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煮汤圆百字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我把汤圆从冰箱里拿出来,汤圆还没开封呢!我拿起剪刀剪开了一个大口子。

我把汤圆用手拿出来然后一个个放到锅里煮,汤圆沉到了锅底。这时我想起了妈妈告诉我汤圆沉在锅底就是没熟。汤圆浮上来就是熟了。我揭开锅盖一看,汤圆还沉在锅底。过了一会儿,我又揭开锅盖看,汤圆还沉在锅底。我等不及了,把火调到最大。不一会儿,汤圆便煮好了。我尝了一个。嗯,好吃极了。我连忙盛了一碗,真好吃!我想:自己做的饭,比谁做的都好吃。

煮汤圆也不是很难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于包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803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按照中国传统民俗,元宵节这天除了看花灯、猜灯谜,还要合家团聚吃元宵,包汤圆。寓意着新的一年一家人团圆甜蜜,我今天要讲的主角就是“汤圆”哦。

不少人认为汤圆就是元宵,虽然它们在外形和材料上差别不大,其实不然,汤圆和元宵实际上是两种东西。元宵是北方的做法,是用箩筐滚出来的;汤圆则是南方的做法,是自己包的,类似于包饺子。

今年的元宵节,我的奶奶从南方赶来,由于奶奶是南方人,会做汤圆,又带来了原材料,我的心里便萌发出一个要自己亲手包汤圆的想法。我已经11岁了,是个半大不小的人了,又有专业“老师”教,于是便强烈地提出了要自己包汤圆的要求。

看,热气腾腾的厨房里,有一个瘦小的身影在忙碌着,这个人影,就是我。

我刚进厨房的时候,被厨房的阵势吓住了——玻璃上白茫茫一片,抽油烟机大伯呼呼的喘着粗气,这里的“主人”—我的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慈祥地对我说:“还不适应吧,慢慢就习惯了。”接下来,这位唯一的厨师长便开始教我包汤圆。

首先我拿出奶奶从南方带来的糯米粉,倒上一杯温开水,搅拌均匀后捏成了团状形,然后拿出擀面杖大叔,在汤圆的半成品小弟身上擀了起来,汤圆的半成品小弟大声喊叫起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做完这步之后,我又拿出奶奶已经炒制好的黑芝麻馅料,开始了手工包制。我将黑芝麻馅料放入汤圆皮中,加入适当的温水,像包饺子那样,把口捏住,然后像玩橡皮泥似的在手心里搓成圆球,趁人不备,我还偷偷地把一块巧克力包了进去,哈哈,看谁能吃到这个特殊的汤圆。完成这一道工序之后,我把和奶奶一起包好的汤圆放入早已烧开的水中,大约十分钟之后,汤圆就煮熟了。

汤圆上桌喽,虽然外形不太好看,但吃起来还是甜滋滋的。大概是奖励我的辛勤劳动吧,那个包着巧克力的汤圆居然被我自己吃到了,这就是元宵节的意义吧,看着一家人像那汤圆一样团团圆圆地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第一次煮汤圆

全文共 80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元宵节。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妈妈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得不好吃,所以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

住在城市的我们没有条件自己做汤圆,就只好买超市里的速冻汤圆。几天前,妈妈就买好了汤圆,是黑芝麻糯米味的。为了完成任务,我在脑海里把妈妈煮汤圆的步骤和技巧快速地回忆了一遍。开始了,我从冰箱里拿出汤圆,因为是速冻,汤圆刚刚拿出来的时候是像石头一样硬的呢!煮汤圆需要的材料有:汤圆、沸水、漏勺。汤圆要放在事先弄好的沸水里煮才好吃的,还好我有先见之明,先煮沸了水。这时用漏勺轻轻地把一包白色的汤圆拔下滚烫的水里去。然后用锅铲轻轻搅拌,妈妈说这样煮的汤圆才会糯糯的。不一会,汤圆变成了变得像豆腐一样软了。从这一刻开始到煮好汤圆,都需要时不时的搅拌,哪怕是一会不搅拌,汤圆就会粘住锅底。当水沸腾的时候,再放一碗纯净水进去,把盖子盖上,再煮它五分钟就好了。

不一会,汤圆就开始一边打滚,一边洗泡泡浴了。浓稠的汤、加上嗅起来都香甜的汤圆,这简直就是一道艺术品!看得我直流口水,当汤圆在水面上跳起轻盈的芭蕾舞时,当汤圆开始迅速变大时,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诉你,汤圆煮熟啦!

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地吃开了。我拿起汤匙,轻轻舀起一个汤圆,小小的咬上一口。啊,外凉里热,加上这芝麻的香,糯米的甜混合在一起,甜蜜的味道充满了整个口腔。香香的糯米会粘住你的牙齿,这种感觉会让你流连忘返……吃完了汤圆,再喝一口汤,清甜的水融合了香浓的汤圆的味道,丝丝的甜味加上稍稍姜的辣。真是绝世美味啊!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还夸我煮的汤圆是厨师级的呢。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这不仅给家人带来了快乐,还让我学会了新的本领,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煮汤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早晨,妈妈在干家务活,我就在客厅悠闲地看起电视来,才看了一会儿,谁知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了。我大声说“妈妈!帮我煮饭!快!”妈妈生气地说:“你没有看到我的手一直是忙个不停吗?”“我在看电视怎么会看到呢?”我一边想一边心不甘情不愿地走进厨房。

吃什么好呢?忽然听到电视里传来“宁波汤圆,天上掉下的好汤圆!”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呀!”我一拍脑袋,二话不说从冰箱里拿出一袋汤圆,又跑进厨房,一边准备一边问妈妈怎么做,妈妈说:“先往锅里放水,等水煮开时,往里面放汤圆,等水沸腾时,再加一点水进去,一直到汤圆浮起来时就行了!”

我照着妈妈说的方法做了,果然一碗香喷喷、糯滋滋的汤圆就煮好了。原来很多看起来简单的事,做起来也并不那么简单!看来我这个“小公主”的行为要改一改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6我学会了煮汤圆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我很开心,因为我学会了煮汤圆,并且我是在无意中学会的。

星期天早上,爸爸和妈妈都在睡懒觉,只有我早早地起了床,那是因为我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地唱“空城计”。想到爸爸妈妈平时这么辛苦,我不忍心叫他们,于是我快步走向厨房,打开冰箱,只见冰箱里有一大包汤圆。汤圆可是我们全家最爱的“小吃”哦!我为何不自己煮着吃呢?

我立刻行动起来。我先把锅洗干净,再倒入一些清水,然后慢慢地打开煤气灶。不一会儿水在锅里沸腾起来。我把汤圆倒进锅里,它们就像一个个优秀的跳水运动员,争先恐后地“跳”入“水池”里。随后,它们又在“水池”里跳起了“水中芭蕾”,一会窜上,一会儿沉下,有时还原地打转。

几分钟后,锅中冒出了大量的热气,锅盖也在微微跳动。我打开锅盖,那一个个可爱的汤圆已经跳得筋疲力尽了,它们躺在水面上,好像在比谁的浮水本领强。我听妈妈说过,汤圆浮在水面,只要不打转了就说明已经熟了,看着这些馋人的小家伙我还愣着干什么……

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煮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于煮汤圆的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上星期五下午放学前,我们小组几个同学在一起讨论做汤圆的准备。最后,我的决定是:后天星期日下午四点到华标广场金太阳幼儿园做汤圆。各人的分工是:朱旭东带锅,黄湘旖带相机、余星辰带花生、刘安琪带芝麻、陈心言带白沙糖和我带汤圆皮。

星期日早晨,我和妈妈吃完早饭就到菜市场去买汤圆皮。菜市场里的人真多,挨挨挤挤的数不胜数,真热闹!

下午三点多,我坐车到金太阳幼儿园跟汤圆小组同学集合,朱旭东带我们到幼儿园的厨房,到了厨房,我们把准备的材料拿出来,放在桌面上,大家先洗手,然后,朱旭东把锅清洗干净,打开水龙头,把透明清流的自来水装到锅里,放到煤气炉里去煮。我们开始做汤圆了!首先拿来一块圆皮,在汤圆皮上放一些芝麻馅,便马上把它包起来,再磨圆就做完一个了。我们把许多包好的、圆溜溜的汤圆放到热开水里,再往水里放一些白沙糖,过十五到二十分钟后,煮熟了,才可以尝吃。我们各人拿起筷碗装汤圆吃,咬一口,热腾腾的,感觉到香甜可口的、美味的口感。啊!真是太好吃了!

今天,我学会了做汤圆。而且,味道比往常吃的更好吃,因为这是我们的劳动食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吃汤圆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节,古来官民有汤圆的习俗,人们有这样一种说法:吃了冬至汤圆,大家又增一岁喽!人们对于冬至的这种度节意觉,我写入敝诗《汤圆》了。”(陈志岁《载敬堂集·风物记》)。陈志岁《汤圆》诗:“颗颗圆圆想龙眼,耋龆爱吃要功夫。拌云慢舀银缸水,抟雪轻摩玉掌肤。推入汤锅驱白鸭,捞来糖碗滚黄珠。年年冬至家家煮,一岁潜添晓得无?”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我国各地的风俗民情虽各有差别,但大致是相同的。作冬至圆时,经常应孩子们的要求捏一些小动物,小猫、小狗、小兔子、小老虎等等。孩子们每到此时都很高兴。吃冬至圆以前,在门窗桌柜床灯的后面,都要分别粘一个冬至圆,称为"耗晌",要等到"送灶"以后才能烤食。如果这时家里有孕妇的话,冬至圆发了,就会生男,否则就会生女。吃冬至圆时入口必须成双成对,以求吉利。吃到最后只剩两粒,已婚的人将会万事如意,剩下一颗,单身未婚者将会凡事顺利。还有些家庭在傍晚,用应时的果品、三牲拜神祭祖。也有在这一天"晒冬米"的,就是把白米用水洗过,在这天的阳光下曝晒后收藏起来,留给日后有病的人煮粥吃。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象征家庭和谐、吉祥。

冬节甜丸一般在天亮前煮熟,家人起床后,都要吃一碗“冬节丸”,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其实,每年到了冬至这一天,夜的时间最长,冬至过后,才逐渐变短。昔时潮汕城乡在冬至日还有以甜糯米丸拜“司令公”,备三牲祭祖和扫墓的习俗,冬至扫墓叫“过冬纸”。人去世未满三年,后代扫墓应在清明节“过春纸”,以后才“过冬纸”。冬至扫墓,因为冬天少雨,阳光充足,在山野举行祭祖较为方便,也借此郊游,起娱乐身心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