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传承优良家风”征文(合集20篇)

什么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yuwenm小编整理了传承优良家风”征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浏览

3819

作文

528

教师家风家训征文优秀

全文共 1700 字

+ 加入清单

在《家训》中,包公给后世子孙立了一条严格的家规,:“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我曾在想,包公子孙为何能做到居官清廉?是包公包公以身示范的家风影响了后辈子孙,也是他留下的《家训》教育了后辈子孙,这也不断印证了家风的重要,良好的家庭有良好的家风。

看了这些,我开始理解妈妈的良苦用心。后来,我又看了我国现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一家的故事,以及杨家将,曾国藩等著名历史人物的故事。而我们常常听到的卧冰求鲤的故事,也教育我们要孝敬父母,树立良好的家风形象。

听了这些故事,我感受到家风的重要性。良好的家风是一本既多彩又鲜活的教科书,伴随着我们健康地成长。它虽没有文本要求挂在墙上,没有条目细则放在床头,但却在无形和潜在地发挥着教育功能。

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祖上传下来的某种风气、习俗,与这个家庭的兴衰荣辱相辅相成。良好的家风,是通过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耳濡目染,代代相传的无声教育。

我的祖上是从山东登州府海盐县过来的。祖辈拖家带口,长途跋涉,相中了青松岭三道沟这个地方。三道沟有三条沟,其中西南沟最深最宽。沟里长着树,蕴着水,聚集了满沟的灵气。曾祖父把房子建在沟口的平台上,自己脱坯垒墙,燕子衔泥式筑成了温馨的家。我的祖辈在这里扎下了根,生儿育女,一代代繁衍,曾祖父身体力行,勤俭持家,于生活的琐碎中衍生出的纯朴家风世代相传。

祖父的一生似富有传奇式色彩,在父母的讲述中渐渐走进我的记忆中的。祖父在走社会时是个生意人,贩卖杂粮、山货等,牵着一头驴终日行走于崎岖的山道间。祖父那时的理念就很新,不甘心守着几亩薄田过日子,走南闯北的阅历使他长了见识,也富裕了家庭的生活。祖父终日躲避着生产队长的眼睛,含辛茹苦地往返于**、凌源、平庄之间,崎岖的山道上洒下了祖父辛勤劳动的汗水。

那年夏天庄稼疯长,祖父的担子刮倒了道边的庄稼。生产队长借机把祖父抓了起来,交给公社的工作组。他们盲目缺少温度,却有着狂热的冲动,无数的拳脚雨点般打在祖父的身上。祖父宁肯挨打,蹲大狱,也决不屈服,他是在抗争,用伤害身躯的方式在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清白,虽然最终拗不过那个时代,却在村庄留下了令人震撼的、清晰的印记。我时常想,祖父如果活在现在的社会中,凭着他执着的信念和与生俱来的经商头脑,一定会大有作为的。祖父虽然过世了,但他遗留下的清白家风却警示着后人。

祖父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主动给父亲说媒的人很多,邻村大北沟老任家主动要把姑娘许给父亲,但祖父嫌姑娘岁数大,没答应。姻缘是有一定的定数的。原来是我母亲在等着父亲,一顶花轿吹吹打打,办的是流水席,颇是风光热闹了一番。

祖父去世后,家道中落。父亲继承了祖父生意人精明的头脑,却一心扑在农事上。

西南沟的家远离营子,父亲觉得孤,他决定不再离群所居,队里在营子当中给我家盖了三间土平房,父亲当队里的饲养员。和农村的许多小门小户人家一样,三亩地的宅院,只盖三间坐北朝南的正房。从旧房子搬进新房子,预示着我家在终结一段旧生活的同时,也开启了另一段崭新的生活,我家真正融入了新农村的火热生活中。作为交换条件,父亲当上了队里的饲养员,住在队里,父亲精心地喂养那些牛马驴,与它们的感情与日俱增。看见父亲,羊儿咩咩,驴儿咴咴,牛儿哞哞,张着嘴仿佛要说出许多话来。父亲说,它们虽然是哑巴牲口,但它们也是有灵性的,比世上有些人还懂得知恩图报。父亲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子女的教育。父亲虽然没有念过一天书,却深知文化的重要性,他节衣缩食,把两个儿子都供到了初中。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是一个家庭生活的总基调,是一种潜在的、恒久的、无形的力量。家风在耳濡目染中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着孩子的人格,陶冶着孩子的性情,升华着孩子的思想,开发着孩子的智能。只有良好淳朴、健康向上的家风,才能使人(特别是孩子)找到与生命紧紧相连的全部呼应关系,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方向,才能为美好的人生奠下坚实之基。

一直梦想着他的孩子们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勤奋的劳作便是他实现家庭梦想唯一的手段,这也足以托起整个家庭的梦想。

我想,勤劳,我应该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我说我的家风家训征文

全文共 826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家风是一个家的一种道德标准,就如同粮食一般,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的家里,也同样有一个家风,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做一个诚信的好孩子。

人要有诚信,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做人做事要诚信。

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当时我只有九岁,那时学校里我的同学几乎每个人每天都有八九元的零花钱,每天都能买好吃的零食。而我只有五元的午饭钱,每天中午买完午饭也就没钱了。每天看着同学拿着零食在一旁炫耀,我心里就痒痒,心想自己要是也能像他们一样多好。

我发现平时妈妈总是把零钱放在写字台的抽屉里,而抽屉的钥匙就放在妈妈化妆台的柜子里,几经犹豫之后,趁妈妈不在,我拿出钥匙打开了抽屉,慌忙从里面抓了一把钱,差不多有三十多元。第二天,我从商店买回了一包零食,几天过去了,风平浪静,妈妈似乎并没有发现我拿钱的事。一个星期过去了,钱已经花了二十元左右。就在我拿完钱的第二个星期,妈妈好像发现钱少了。在一次吃饭时,妈妈问起我:“儿子,妈妈的钱丢了,你有没有拿?”“没、没有,我没有拿。”听到妈妈的查问,我紧张起来,可不管我怎么掩饰,也掩饰不了自己的心虚,可妈妈并没有继续追问,但是第二天,我放学回来就看见妈妈板着脸,向我问到:“儿子,你到底有没有拿家里的钱?”刚进家门就听到妈妈这样说,我不禁呆住了,站在妈妈面前不知所措,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终于向妈妈说了事情的经过,并向妈妈道了歉。妈妈说:“你下次不能再偷拿东西了,如果缺钱,就和我说,我会给你的,没有经过别人同意私自拿别人的钱物是偷窃行为,这种行为非常不好,如果在外边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的。”我认识到了这种行为的严重性,真诚的向妈妈认了错,并保证以后不再犯这类的错误。

这件事之后,我就再也没干过坏事了,我的家训就是如此,妈妈教育了我,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诚实,失信就是失败,要想成功最基本的条件也是诚实守信,这就是我的家训,更是我的家风,好的家风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每个人做起,弘扬民族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有关家规家训家风的征文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爸爸妈妈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去找你们老师。”!妈妈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大量,在学校要和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老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爸爸总爱和我说要我做一个能吃苦耐劳的人。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爸爸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每天到学校都能看见墙上贴着《弟子规》。上课时,我们象唱儿歌似的,整天摇头晃脑的跟着老师大声的颂读,嗓子都读哑了,还是斗大的字也不识一个。当我升入小学的时候,我才知道《弟子规》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是多么的重要。

升入小学后,《弟子规》便成了我生活中的美味佳肴。每当我读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时,我就感到十分惭愧。它的意思是:对待长辈应该懂得礼让,吃饭时让长辈先动筷子,就坐时让长辈先入座,走路时让长辈先行,晚辈随后。以前,每当妈妈把饭菜端到桌子上的时侯,别人还没有动筷子,我就恨不得把一盘子菜吃掉一半啦!鸡腿一人一个,我非闹着吃两个,因为这,还没少挨爸爸妈妈的训斥。现在,我慢慢的懂得了《弟子规》的深刻含义,诵读《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许多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孝敬长辈的道理,《弟子规》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日子,使我受益无穷。

经典诵读不仅伴我成长,但愿也能伴我们大家一起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有关好家风的优秀征文

全文共 1079 字

+ 加入清单

花朵的开放需要阳光的沐浴;小草的嫩绿需要雨水的滋润;雄鹰的自由需要蓝天的广阔;

孩子的成长需要良好家风的熏陶。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

朱柏庐说过“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饭,应当想想来处不容易;半根丝半根线,要常常想到得到这些东西很艰难。勤俭节约。这一点父亲经常是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在吃饭的时候,父亲是不允许剩饭的,他说着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辛苦种来的,吃的了多少就盛多少,盛了就必须全部吃完。

对于水资源,父亲更是珍惜。记得有一次,我正开着水龙头洗手,母亲跟我说有朋友来找我玩了,我便匆匆忙忙地跑走了,水龙头也就忘关了。厕所里滴答滴答,水都快溢出来了!父亲瞧见了,连忙关上水龙头,也训斥了我一遍跟我讲了一大堆的道理,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了。父亲经常说洗完衣服的水要存放在水桶里,用来冲厕所;淘米水可以用来浇花;水龙头要及时关……诸如此类,我早已听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

“自豪而不自满,昂扬而不张扬,务实而不浮躁”这是母亲一向的作风。做人做事要常怀一颗平常心,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得淡一些,超脱一些,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着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得意时淡然,失意时坦然,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每次我考得好些便飘飘然,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母亲就总是这样教导我。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低调一点总是好的。越是成绩突出,越是贡献巨大,越是形势大好,越要保持忧患意识,越要保持清醒头脑。一个低调的人,不可能没有痛苦,只不过他善于把痛苦锤炼成诗行;一个低调的人,不可能没有挫折,只不过在坦然的面对中,让危机变成了人生征途的跳板;一个低调的人,并非没有眼泪,只不过他能超越叹息呻吟,将其当做一杯醇酒,主动地品味人生的快乐;一个低调的人,并非没有过失误和失败,只不过他在清醒的梳理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颓废;一个低调的人,不是没有风险,而是他常常能化险为夷。纵使千重浪,仍能“胜似闲庭信步”;纵使狂风暴雨,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雄关漫道”,仍能“豪迈从头越”。

勤俭节约,低调做人这是父母教我的,也是我一向持之以恒的。在这样的家风熏陶下,我一定会开放成灿烂的花朵,成长为嫩绿的小草,成为在蓝天中自由飞翔的雄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传承好家风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像优美的音乐浸润我们心田;像经典的书籍传授我们知识;像明亮的灯光指引我们前行。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呀,天才与凡人只有一步之隔,这一步就是勤奋,勤奋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妈妈说:“越勤奋,越幸运”,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是啊,别人可以替你开车,但不能替你走路;可以替你做事,但不能替你感受。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行走,成功要靠自己去争取。”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他们都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我身边,就有一个勤奋的好榜样,那就是我爷爷。爷爷从贫瘠的农村来到了部队参军,他做事严谨、性格坚强勇敢、勤奋上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军官。级别越来越高,爷爷也越来越勤奋努力。他要求司机在自己车上放几本书,出车的空隙就拿出来看看。他还经常鼓励战士们,要坚毅、能吃苦,要继续自己的学业,去考学、到军校进修,提升自己的个人素质和能力。爷爷大校转业后担任了测绘局领导,同样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努力,为国家的测绘事业作出了贡献。

爷爷带了个好头,爸爸自然要向他看齐。爸爸在工作上也是勤勤恳恳,很多事情也是亲力亲为,从不抱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工作中他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征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勤奋帮助爸爸在工作上越过了暂时的失败和挫折,助他摘下甜美的成功之果!

我从小学习舞蹈,“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练基本功的时候,我经常因为肌肉疼痛而想要放弃,但是爷爷和爸爸的榜样力量,让我不甘落后,我坚持着、努力着,很快我的基本功变得扎实、各种有难度的动作也能很快做到位,舞蹈起来更是行云流水、流畅优美,因此在各类舞蹈比赛中,我获得了很多奖项。

我想,在若干年后,带着“勤奋努力”的好家风,我长大了,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我相信自己仍然会延续这种好家风,让它伴我成人、成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说我的家风家训征文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我家的家风了。因为爸爸妈妈上班的原因,我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所以我的家风是从爷爷奶奶那里学到的。

爷爷奶奶做人有三个原则,我也学会和遵守着这三个原则:

奶做人从不欺骗别人,占别人的小便宜或拿别人的东西。

记得有一次,奶奶带我去买东西,在一个小贩那买茄子,可当我们刚要走的时候,那个小贩叫住我们,说我们忘了拿茄子,可我们已经有了一包茄子了,所以我确定那包茄子不是我们的,可我心里想着再拿一包茄子不是更赚了吗?可奶奶却实话实说,那包茄子不是我们的。我心里很是不解:奶奶为什么不说茄子是我们的?回到家奶奶看出我的不解,就说:“我们如果占了别人的便宜,别人吃亏了,如果这样循环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吃大亏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占过别人的小便宜。

不能不守信,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星期天,奶奶看到了我的成绩单后,说下个星期天我和你爷爷就带你去买玩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要从星期三晚上的谈话说起。

那天晚上,我对奶奶说:“我今天考试了,如果我考了95分以上,你和爷爷就带我去买玩具好不好?”“行,只要你考了95分以上,我和爷爷就带你去买玩具。”

今天发成绩了,我考了97分,所以奶奶才说下个星期天带我去买玩具的。奶奶还说:只要我以后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到了年底就带我去北京玩。虽然这只是一个小的答应,却让我懂得了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的道理。

尊敬老人,爱护小孩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一次,我放学回家,奶奶来接我时看见一位比奶奶年纪还大的老人在过马路,这时奶奶立刻跑了过来扶他们过马路。从那以后奶奶让我见到爷爷奶奶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有困难时都要去帮忙。

家风就是每个家庭悟出的人生道理,这些道理让我这一生都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风是什么征文800字:我心目中的家风

全文共 1102 字

+ 加入清单

家风是什么?”一提到家风,很多人可能不知所措,陷入沉思。2014年新春佳节的时候,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一个特别的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这个节目采访了不少人,既有知名人物,也有典型代表,还有普通百姓,甚至是青少年,每个人都道出自己的心声,说出自己的家风。采访发现,其实每个家庭里或多或少都有家风的印记,有的家风是一句话、有的是几个字,有的贴在自家墙上、有的写进书里,有些是家庭的记忆,有些是一代一代人的行为传承。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自古文人重家风,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直似儿孙。”以此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正不阿。林则徐十分注重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林则徐晚年因病辞官回乡后生活俭朴,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观之现在,亦是如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之道,比如自立、自强、刻苦,比如善良、仁义、助人等美德,常常是受家庭环境的深刻影响逐步养成的。

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好的家风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他需要长期“润物细无声”的滋养和耳濡目染的吸收。身教重于言教,父母、老一辈的言行举止对于一个家庭和下一代风气与人格的养成作用举足轻重。家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还记得“木碗的故事”吗?从前有一个老人,和他的儿子、儿媳和四岁的孙子生活在一起,老人走不动,无法照料自己。有一回,老人在吃饭时不小心把碗摔碎了,儿媳很生气,不让老人上桌吃饭,让老人到灶后的角落里。第二天,吃饭时老人有不小心摔碎了一只碗,儿媳说:“咱这爹,什么都能打碎,这可怎么办啊,以后得花多少钱啊。”于是,儿子就拿来一块木头给爹做木碗,不一会就做完了,儿媳要把剩下的木头清除出去,看见儿子把碎木头扫在一起,说:“妈,这个留着给你和老爸老了用。”儿子儿媳一下子明白了,于是他们对老人越来越好了。可见,子女的身上,深刻地烙着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之大不言而喻。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良好的家风对于子女而言,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家风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如果每个家庭都能传承优良的家风,每个家庭成员的品德都是纯洁的、高尚的,那么我们的社会定然是和谐美好的!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小家做起,世世代代传承优良家风,用优秀传统文化凝魂聚气,共同营造社会和谐的“大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传承中华文明营造美德家庭征文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力量源泉。文化必将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缺失的文化

现在,有许多有识之士不断地呼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当以文化复兴作为灵魂,警惕我们中华民族不断缺失的传统文化。遗憾的是: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然而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矫枉过正。从清朝时期的天朝上国思想,发展到后来的崇洋媚外;从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对旧道德、旧文化的全盘否定;从文化大革命,发展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全盘鄙弃;从改革开放,发展到让洋节日和英语上升到一个空前绝后的崇高地位,以至于本来就被冷落的传统节日和受白话文解释的中国母语,均受到史无前例的漠视。

文化精神无法自立,只懂得人云亦云,纵然经济发展全球第一,将文化立法保护。我想,这也是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背道而驰。

复兴的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逐渐孕育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方式。文化,是我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我们决不能让它走向缺失。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已经举办三季;《中国成语大会》已经举办两季;《中国诗词大会》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在这些节目收视夺冠、成千上万网友参加,赢得无数好评的背后,是现代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人们对中华文化的思考与感悟。

中华文化繁衍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随处可见。

子路百里负米,不论严寒酷暑,都不辞辛苦,只为家中老母能吃上米饭;十四岁少年赵文龙,承担起家庭的责任,独自一人照顾患有脊椎裂痕和尿毒症的母亲,赢得了“最美孝心少年”的称号;郑成功不惧艰险,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领土的完整;师昌绪从条件优越的美国毅然回国,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这是从古至今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中华文化的复兴。

文化的复兴使得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充满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我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友善、爱国、敬业、民主……定会使得我们更加幸福、快乐。

结语

文化,民族的灵魂,国家发展的精神导向。一个国家只有带着充分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才能谈得上伟大复兴;一个国家,只有当文化展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时,国家和人民才能强盛、幸福。

让我们携起手来,传承中华文化,传承我们的文化,共同营造我们幸福的大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风家规家训征文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爸爸妈妈便开始教导我,做人要正直善良,要学会宽容。

记得那一次,我与爸爸妈妈去亲戚家做客。亲戚家有一个弟弟,刚到楼上便看见弟弟正在玩电脑,还盛情的邀请我一起玩。我便加入了这个行列。时间过得飞快,我与弟弟玩得不亦说乎。弟弟又输了,便吵吵嚷嚷的说了起来:

”怎么又是我输,你就不能让着我吗?“话音刚落,我便接了上来:

”又没规定让谁不能赢。“说着,我与弟弟便开始一场恶战。他打我一下,我踢他一下。接着,弟弟便拿起地上的板凳向我砸来,只听”砰“的一声,板凳砸到了我的头上,伤口立即红肿起来,我跑下楼将事情原由告诉了妈妈。妈妈抚摸着我的头,语重心长的说:

”算了吧弟弟也不是故意要砸你的,再说了我们都是亲戚呀,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伤了大家之间的和气,而且你是哥哥,应该都谦让弟弟,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我点了点头便跑上楼,与弟弟再次沉浸在欢乐的时刻。

因此,”每事宽一分即积一分之福“就成为了我们家的家风家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好习惯,早养成。有教养,益终生。”自幼父母就这样教育我们。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中求知欲最旺盛,同时也是性格、品行的奠基时期。从小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在我们的心灵中产生受用终生的影响。

“勤能补拙”、“业精于勤”是古代人们对学习的态度。而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有时会遇到困难,有的同学会因一次的失利而选择了放弃。司马光小时候并不聪明,背课文记生词总比别人慢,他为了多学些知识,总是挤出时间来读书学习,别人在玩耍,他却在津津有味地读书。就这样,司马光无论春夏秋冬,都始终如一地学习,从未间断过。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历史课堂上,老师曾经向我们介绍过屈原对祖国的忠心耿耿,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壮国威。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的爱国精神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但当我读到《中国小姑娘梁帆找国旗》这篇文章时,十分深切地感受到“爱国”其实与我们密切相关,“爱国”在我们青少年身上同样可以得到体现。一位普通的北京中学生,在国外参加活动时,发现没有中国国旗,她礼貌而坚定地找到负责人,要求升起中国国旗,小梁帆几次询问国旗的事,负责人最后被她感动了,她说:“请相信,我一定会找到你们中国的国旗,你是一个好孩子,你有一颗金子般的爱国心!”

“东亚病夫”是几十年前外国人对中国人身体素质的一种评价,在他们的蔑视中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拥有强健体魄的重要。建国之后我国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枚枚金牌就是最好的印证。时下篮球成了体育新热点,同时“姚明”这个名字也响彻了世界。姚明9岁进体校练习打篮球,经历过无数的伤痛与超越自我的努力,他于2002年6月27日,在NBA选秀中成为新秀状元。如今的姚明以在NBA入选全明星赛的首发阵容当中,成为火箭队不可或缺的首发主力。YAOMING这个很多外国人能发出的中文词,代表的不仅是体育,它甚至代表了中国的经济与文化。姚明凭借着他令人信服的球技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赞赏与肯定。

“亲师友,习礼仪。讲道德,说仁义。”三字经中这样写道。美德是美丽的,也是平凡的,学习中华民族的道德典范,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点亮自己的心灵。我们青少年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还要培养自己的道德,真正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做新时代的“四有”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学习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弃疾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

《论语》,它告诉我们做人要守住内心的宁静。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保持内心世界的宁静,是一种修养,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也是成就事业获得幸福快乐的必要条件。只有一个内心宁静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前看得深,看得远,才能使自己的思维闪烁出智慧的光辉,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彻、更完整。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搬运货物,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加入了寻找的行列,大伙儿翻箱倒柜,仍然一无所获,只好沮丧地回去吃午饭。这时候,有个小男孩偷偷溜进仓库里,没费多少力气和时间,很快就把手表找到了。人们诧异地问他是怎么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静,马上就听见手表的滴答声了。”偌大的一个仓库,要找一只小小的手表确实不大容易。但是那么多人办不到的事情一个人办到了,大人办不到的事小孩子却办到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气、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点静气,整天慌慌张张,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么大事的。

《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孔子的这种态度同时也影响着他的学生,他最喜欢的一个学生颜回,他曾经夸奖这个学生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即使一个社会物质文明极大的繁荣,享受着这种文明成果的现代人仍然存在复杂的心灵困惑。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恬静和安宁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它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经典,华夏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好学生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经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典诵读随处可见,“经典”听起来像一个年迈的老爷爷,但他会长生不老。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这些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会背一两句了,但一直不知道其中的含义。渐渐的我们上了小学,老师就开始把这些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也慢慢的懂了。

我渐渐被诗词所吸引,我喜欢“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明洁。我敬佩“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书香带我走进文学的殿堂,让我知道古人的事迹,明白人生的道理。

我们在星光灿烂下倾听时代的钟声,我们随着诗书的陪伴走向文学的殿堂,诗歌像朵花为我们展现人间美好的生活,诗歌的一半像海水,波澜壮阔诗歌的一半像火焰,明亮激昂。

其实现在人的生活离不开读书。衣着只能赋予你外在的美,而诗书能赋予你气质上的美,人不能靠直接经验来感知世界,而读书里的间接经验能使你大大加快走向世界的脚步。只有在书的世界里,我们才会走向另一个世界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经典的书读多了,自然书里的知识也就可以更好地掌握,就可以运用到我们的写作、谈话中去。

每当我的生活中遇到不愉快或压力时,除了我最喜欢的美术,就只剩书来陪伴我i,书就是我的挚友,他能让我的不愉快烟消云散。

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只有这样才能寻找梦的方向,让我们行动起来,让经典成就我们的梦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风家训家规征文:“孝、俭、勤”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每个好的家庭都有好的家风。我家的家风和家训可以概括为“孝、俭、勤”三个字,虽然简单普通,但是让我受益匪浅。

首先是孝。父母总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就是“百善孝为先”。在我的眼里,父母都很孝顺,每天,爸爸妈妈都要给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打个电话,问问他们在做什么,身体怎么样,叮嘱他们要注意锻炼身体。只要有时间,他们就会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爸爸妈妈的每一句话和每一个举动,都在影响着我。

其次是节俭。小时候,家人就常和我讲:“节俭兴家,浪费可耻;一粥一饭,当思来自不易。”这个浅显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影响着我的言行,我养成了不攀比,不浪费的好习惯,这得益于我严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勤奋的重要性不难理解,父母工作很努力,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也是养成了勤奋的好习惯。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训,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家庭文明状况不仅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而且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风气,营造社会新风尚。所以,良好家风的构建与传承不是小事私事,好的家风利家利民利国,相反则害己害人害社会。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让他们在好的家规家训家风中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议家风谈家教征文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规。每个人都有家教,家训和家风

好的家风家训是一所学校。有一篇文章里这样写道:从今日来看,从家庭入手,通过树立良好的、符合市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的家规、家风、家训可以有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从社会角度讲,全社会倡导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都可以在家规、家训、家风中得到体现。只有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的道德素养提高了,整个社会的道德素养才会得到提高,社会才能和谐。从家庭的角度来讲,家庭教育就是一种家风熏陶,只有家庭具有良好的家风,才能给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促使子女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我觉得这句话可以很好的体现家风家训的重要,家风家训比什么学习都重要,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一个人一生受益,而劣的家风家训也可以让一个人走上歧途。

我们应该从小树立好家教、家规,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历史上还有一些有关家教家风的故事。比如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等等。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才。”是啊,我们就像这刚发芽的幼苗,只有我们吸收到正确的知识,才能选择正确的成长。而如果我们不在幼时吸收到良好的知识,那当我们长大再去吸收良好的知识,也已经晚了。所以一个人的家风、家训和家教都十分重要。

我国著名作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过:“不严不成器”这句话。只有严格要求自己的家教家训家风,才能使我们走上正确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倡家风扬校风正班风的征文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3月30日下午,乐清英华学校团委、少年队组织部分团员、队员到柳市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

同学们一到敬老院,就立刻忙开了。大同学忙着把糕点、水果等慰问品从随行的车子上卸下来,分发给老爷爷、老奶奶。小同学们表演了陶笛演奏《虫儿飞》、小合唱《小白船》。老人们一边吃着糕点,一边欣赏孩子们的精彩表演,脸上乐开了花,不停地夸奖同学们是“香囊麦”。在歌声、笛声中,团员同学或为老人整理内务,或打扫房间卫生,或为老奶奶按摩捶腿,还有的女同学跟老奶奶拉起了家长……

每年三月,油菜花开时节,到柳市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是英华学校“学雷锋”系列活动之一。多年来,参加活动的团员、红领巾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敬老爱老的传统一直在传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传承文化寻根历史征文

全文共 1502 字

+ 加入清单

秦人贾平凹,对于秦地的热爱、对于秦文化的思考,我们从其散文、小说中都能够了解到。这其中,我想,他的散文作品《秦腔》可以被视作分析贾平凹“寻根”情愫的很好例证。当然,这似乎和已然被我们认作是寻根文学代表作品的贾平凹的《商周系列》有着一脉相承的地方。

我喜欢从“秦人”、“秦地”和“秦腔”的三者关系来读这部作品。这主要也是因为我在阅读贾平凹其他作品的时候发现,他的情感及其所生发出的文字都源于对秦地文化的深厚热爱。由此,我们不禁想到文学史上,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寻根作家”的作品。这些文学作品都触及了作家们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和对传统文化意识的思考。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秦腔》中,作者在开篇就给了我们他自己对于地域文化的理解。显然,作家的思考是很受大家认同的。

这篇文章的结构思路很清晰,由议论展开、夹叙夹议;先后写了等戏、看戏、议戏的场面,生动、形象,有感染力。想必给读者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这种场面的描写,地域色彩浓厚,给读者一种对秦地、秦人、秦腔的感性认识。而透过这些作品内容,我们能够看到的更有秦川一带文化具象后的影子。秦地自然条件的恶劣连结着秦人悲苦而又奋争的生命;秦人的释放和粗犷又造就了秦腔“吼”的艺术。秦人、秦地、秦腔就在这种必然的联系中完成着一次又一次的生命延展,绵延千年而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也许,有人说“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我不否认这种观点,我只是想明确一个小问题,即文化的交流和借鉴一定不可忽视自身文化的价值。

“寻根文学”,乃至“文化寻根”不是复归传统,而是为西方现代文化寻找一个较为有利的载体。

在对于西方现代文学历史和作家的状况有了较多了解之后,迫切要求文学“走向世界”的作家也已经意识到,追随西方某些作家、流派,即使模仿的再好,也不能成为独创性的艺术创造。在他们看来,以“世界文学”的视镜从中国文化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才应该是中国文学更为可行之路。而这种“寻找”,正是“寻根文学”曾经做出的有力探索,正是像《秦腔》这样的文章背后隐含的、给予这个时代的巨大诉求。

在当今这个城市现代化、乡村城镇化的时代,我们见到的是街道两旁西式建筑林立、高校教舍竞仿白宫。那些涵养国人千年的民族文化也似乎止于考卷而距我们渐行渐远。这种退变是对自身文化忽视的必然。文化就似植物,倘若只顾枝叶而不重根基,那么再艳丽的枝叶也只是表面的繁荣。

“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或已夭折,或已转易,或失其独立自主之民族生命。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绵永其独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②。我们应当珍惜这种文化的传承和积淀,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然而,凡是都要立足正反两面去看待。从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寻根文学的兴盛在文学上引起了很多寻根作家在创作时吸收了大量现代主义甚至后现代主义的表现方式,在促进中国文学自身的发展上功不可没。在文化上,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化继承问题的思考。但是,大多数作家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是"以偏概全"的,“他们往往抓住某种民俗、习惯便刻意进行渲染,而忽略了对"民族性"的真正解剖。尤其是一些作家对现代文明的排斥近乎偏执,一味迷恋于挖掘那种凝滞的非常态的传统人生,缺乏对当代生活的指导意义,而导致作品与当代现实的疏离,这造成了几年后"寻根文学"的衰微”。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外来文化影响和自身文化有效传承之间摆正自己的位置;如何平衡这种关系。

我想,“寻根文学”所带来的“文化寻根”可以被视作为一种文学干预现实的努力。“寻根文学”和“寻根作家”的认识饱含着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告诉我们在分析现实问题时,不应当、也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诵读经典传承美德征文

全文共 791 字

+ 加入清单

诵读经典,是中华民族对青少年进行启蒙教育特别是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引导青少年锻造人格,塑造品德。近期,我们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敬老、孝老活动,即,要求学生回家帮助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为老爷爷、老奶奶端一碗饭,倒一口水。为使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通过诵读经典,使中小学生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得到感化。

一是创设诵读氛围,增强吸引力。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推广经典上墙,以经典名言为主题的宣传字画赫然醒目,利用阅报栏、黑板报登载古典内容,在教室走廊、宿舍、餐厅、橱窗张贴通诵易懂的古诗句及名言警句,使学生的心灵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二是分类施教,把握阶段性。我们要求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主要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只求背诵,可作一般理解,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要求背诵《论语》,引导他们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经典内涵,用先贤训诫昭示做人、做事的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

三是坚持每日一读,学玩一体,寓教于乐。如,北关示范小学自编的《习惯伴我成长》,注重国学经典教育与师生落实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起来,倡导学生每周做一件对自己、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对家庭、对社会有益的事情,任元汉小学自编的《孝道》一书,成为我县各学校校本教材,学校被县政府命名为孝文化教育基地,该校就是通过晨读让学生熟记理解,使学生内化为遵守校规校纪,诚心做事,诚实为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自觉行动。他们还把古典诗词编成易学易唱的儿童歌谣、情景剧,让学生身临其境中学习和践行经典。

四是加强家校合作,提高诵读质量。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宣讲走进经典古诗文的重要性,取得家长支持,家长和孩子一起诵读古诗文,让家庭、社会都成为学生诵读经典的场所,使古诗文的诵读由校内向校外延伸,营造家庭小课堂,社会大课堂,让孩子尽情倘佯在诗词的海洋里,对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最新华人好家风征文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诚,乃做人之本;信,乃美德之基。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答应了他人的事情,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去完成,绝不可背弃承诺、失信于人。

那个炎热的星期六早晨,妈妈利索地装好十几条崭新的女式牛仔裤,正准备提着去附近的一家店里把裤脚统一修一下,她的手机忽然铃声大作,妈妈急忙接起电话。

“喂,嗯,是我……今天出新款了?唉,好!我,马上过去看看,嗯,好,待会儿见,拜拜。”

挂掉电话,妈妈把那些裤子放下,简单收拾了一下便出门了。临走时还特意叮嘱我,让我不要乱动那袋裤子,说是杨阿姨托她修改的,千万不能弄混了,不然会出错。

我依约不去翻弄那袋裤子,不过,那天妈妈似乎特别忙碌,一大早出去,下午五点多才回来。

妈妈回到家时面色憔悴,眼睛半眯着,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蔫的,一点儿精神也没有。妈妈喝了一大杯水,便很快入睡了。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妈妈迷迷糊糊地醒来,猛然看见椅子上的那袋裤子,顿时一个灵醒,起来看时间,发现已是那个店铺的下班时间,于是叫我拿来针线,决定自己动手。

我不忍妈妈强撑着睡意做活,开声劝道:“妈妈,算了,明天再做也不迟。”

哪知妈妈竟毅然地摇头,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你杨阿姨明天一早就做好给她送去,就绝对不能违背约定。”

妈妈态度坚定,我也就没再说什么,只能在一旁做个打杂的,算是协助妈妈。

不一会儿,爸爸下班回来,听了事情原由,二话不说就也开始帮忙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担子最重的妈妈早已经汗流浃背,密密的汗珠从额头上顺着她柔和的脸庞滑下、跌落,衣服也湿透了。而妈妈却无暇顾及这些,只是埋头苦干,一刻也不停歇。

不知过了多久——恍若一刹那,恍若一个世纪,终于完工了。

第二天早上,我陪妈妈把修好的裤子送还给杨阿姨。当她赞叹妈妈高超的手艺时,妈妈欣喜而满足地笑了。

这一笑让我忽然明白,诚实守信,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我们内心的释然。

自此,诚实守信作为我们家的家风,也愈发地熠熠生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家风家训征文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家风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风气,国家就是人民的家,这家风就更为重要了。它要靠人民地努力,遵纪守法,互帮互助,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不仅仅是物资上的丰富。在我看来,更重要的是它的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朝代的风气决定了它的衰与胜,只有社会风气好的国家,才能国富民强,才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强国。

一天晚上,我去同学家玩,妈妈和我约定的时间是七点半回家,要尊重别人家的休息时间。我和同学玩电脑,心里也一直惦记着和妈妈的约定时间。还有五分钟到七点半了,我赶快和同学说再见,冲下楼回家了。妈妈一开门,就给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夸奖我守时。这一次,妈妈奖励了我下个周末一小时的玩电脑的时间。我开心极了!

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家风,让家风帮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在社会中形成良好的风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优秀的家训家风征文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是一个和睦的家,是一个温暖的家。

因为我们家是一个懂感恩的家,父母常用感恩来教育我们,也把感恩付诸生活当中,父母教育我什么是感恩。感恩是一种回报,感恩之心,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因此,我们也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心情感激,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们,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我们,父母的爱伴随我们一生,引导我们前进,无私奉献,不求回报。做为子女我们应该感恩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教育成人,给我们最好的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当岁月碾过父母的青春留下皱纹和白发,我们扪心自问,是否做到了及时孝顺父母。正所谓“你爱吃的三鲜馅,她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这个人就是娘,“相儿时一袋闷烟,半壶老酒”,这就是父亲,是我们“登天的梯”是给我们“拉车的牛”。人不能忘本,人要懂得感恩,孝心不能等待,不善待父母就难取善于人,不感恩父母就失去做人的基本道德,为人们所鄙视,善待父母其实就是在善待自己,我们对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日后儿孙的效仿的模样。

其次父母教我们要感恩师教诲之恩,因为恩师对我们孜孜不倦,像母亲一样苦口婆心,像父亲一样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我们人生之路;像春蚕一样,执着付出,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开化了我们的蒙昧,给我们信心和力量,教我们学知识,懂做人,会感恩。

还有就是父母教育我们要懂得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提携帮扶之恩,社会是个大熔炉,为我们提供了工作就业、提升能力、成长成才的机会,但我们作为一沧海中的一粟,实在太渺小了,工作中有我们的同事,还有给我们就业机会的企业,培养我们的领导,关心我们的朋友,所有这些人不仅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使我们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还使我们做出了成绩,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正因为如此,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才使我们的生活,学习充满阳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