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榆树的资料(实用20篇)

导语:阅读写作中的即时性写作,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或一个词一个标点,或一句话,或三言两语,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高考作文写作万能素材资料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6385

作文

818

大自然的启示资料汇编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1。由令人讨厌的苍蝇,仿制成功一种十分奇特的小型气体分析仪。已经被安装在宇宙飞船的座舱里,用来检测舱内气体的成分。

2。从萤火虫到人工冷光;

3。电鱼与伏特电池;

4。水母的顺风耳,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能提前15小时对风暴作出预报,对航海和渔业的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5。人们根据蛙眼的视觉原理,已研制成功一种电子蛙眼。这种电子蛙眼能像真的蛙眼那样,准确无误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物体。把电子蛙眼装入雷达系统后,雷达抗干扰能力大大提高。这种雷达系统能快速而准确地识别出特定形状的飞机、舰船和导弹等。特别是能够区别真假导弹,防止以假乱真。电子蛙眼还广泛应用在机场及交通要道上。在机场,它能监视飞机的起飞与降落,若发现飞机将要发生碰撞,能及时发出警报。在交通要道,它能指挥车辆的行驶,防止车辆碰撞事故的发生。

6。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还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这种探路仪内装一个超声波发射器,盲人带着它可以发现电杆、台阶、桥上的人等。如今,有类似作用的“超声眼镜”也已制成。

7。模拟蓝藻的不完全光合器,将设计出仿生光解水的装置,从而可获得大量的氢气。

8。根据对人体骨胳肌肉系统和生物电控制的研究,已仿制了人力增强器——步行机。

9。现代起重机的挂钩起源于许多动物的爪子。

10。屋顶瓦楞模仿动物的鳞甲。

11。船桨模仿的是鱼的鳍。

12。锯子学的是螳螂臂,或锯齿草。

13。苍耳属植物获取灵感发明了尼龙搭扣。

14。嗅觉灵敏的龙虾为人们制造气味探测仪提供了思路。

15。壁虎脚趾对制造能反复使用的粘性录音带提供了令人鼓舞的前景。

16。贝用它的蛋白质生成的胶体非常牢固,这样一种胶体可应用在从外科手术的缝合到补船等一切事情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成语资料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从实际对象出发,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认识事物的本质。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

成语举例: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我们对待问题应该实事求是,不要客气才好。”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补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是,不能写作“士”。

成语辨析:实事求是和“脚踏实地”都有“做事认真;从实际出发”之意;但实事求是有“研究和探求事物发展规律”之意;而“脚踏实地”没有此意。实事求是多用于形容做事方法上;而“脚踏实地”多形容做事的精神和态度。

成语谜面:找根据;不图虚假,查明真相

歇后语:三担牛粪六筲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澜:大波浪。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成语举例:即或漏吞舟之鱼,而已暴鳃断鳍,颓然老矣,尚何能为推波助澜之事哉!(严复《论世变之亟》)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助,不能读作“zù”。

成语辨形:澜,不能写作“兰”。

成语辨析:推波助澜和“火上浇油”都有“助长坏事发展”之意;但“火上浇油”除有此意外;还有“使某人更加生气”之意。

成语谜面:大海里刮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成语举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刻苦钻研,深入领会,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解,不能读作“xiè”。

成语辨形:甚,不能写作“深”。

成语辨析:“甚”不当“甚至”讲。“解”不是“解释”的意思。

成语谜面:约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语资料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成语举例: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用于责备反复无常的人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尔,不能读作“ér”。

成语辨形:尔,不能写作“耳”或“而”。

成语辨析:出尔反尔和“反复无常”都形容常常变卦。但出尔反尔偏重在说话上;指说话前后不一致或说话不算数;“反复无常”偏重在表现上;强调行为变化无常。

成语谜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歇后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考场作文资料:桑地亚哥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 素材展示1 ◆

曾记否?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主人公--老人桑地亚哥,面对着猛勇的恶鱼,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与之进行不懈的抗争,整整八十一天!他胜了,胜得坦荡!他像一面旌旗,立在海岸上,面对着浩瀚的大海和汹涌的波涛,无语,只是挺着胸脯,以撼人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

“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强而有力的音符从桑地亚哥的嘴里,不,是从心里涌出。他虽是虚构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真实的,他的精神是活的,震撼人心的!

桑地亚哥,一位沧桑的老人,以他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他的誓言:一个人可以被战胜,却不可以被打败!小说中的老人犹如此,我们呢?我们现实的人呢?

生活就像一条溪流,有过平淌,也会有激进,更会有阻遏。生活如同大海,有风平浪静,也会有海浪,更会有海啸!我们不能奢求生活的一帆风顺,毕竟,那样太不现实了。现实的我们何必苦苦追求不现实的东西呢?

挫折来临时,我们不要害怕!

记得一句话:“当死神露出他的尖牙对我笑时,我能做的就是报以一笑!”很欣赏作者的风度,也想学着吟一句:当挫折一步步靠近时,我们能做的是操起自信的矛和坚强的盾,勇敢迎上前去!(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当生活遭遇挫折》)

◆ 所用话题 ◆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2004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 素材点拨 ◆

文章是一首散文诗,其语言的精美、内涵的丰富深刻,令人拍案叫绝、玩味再三。选段中的比喻句十分精彩,表现出作者丰富、奇特的想像和熟练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对桑地亚哥这个人物形象的评析也精当而到位,文章用疑问句的形式开篇,老人桑地亚哥,生活中遭遇挫折苦难时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以挺着胸脯的气魄迎着海风猎猎作响。这使得文章充满着一种内在的激情。

◆ 素材展示2 ◆

当这个《老人与海》的故事传遍全球时,有人讴歌那位老人(桑地亚哥)的伟大,有人赞扬那位老人的不屈,有人称颂那位老人的坚强。但我想,正因为他在拼搏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一种别人难以理解的在搏斗中体现他并没有老去的幸福和快乐,他才会有后来的伟大、不屈、坚强。

(2004年海南高考满分作文《作家们的故事》)

◆ 所用话题 ◆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题)

◆ 素材点拨 ◆

确实,对于《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桑地亚哥,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解读。有人讴歌老人的伟大,有人赞扬老人的不屈,有人称颂老人的坚强。而这篇文章的作者却另辟蹊径,侧重表现他“在拼搏中感受到了幸福和快乐”这一主题。确实,桑地亚哥是在不懈的奋斗中,体悟到了一种常人难以体会得到的幸福和快乐。从这个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眼光的敏锐,见解的独到。

◆ 素材展示3 ◆

海明威不满自己所处的社会,却又看不到希望之所在,摆脱不了自己内心的失落感和迷惘情绪,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他所塑造的桑地亚哥及一系列硬汉形象,无一不印证着他的鲜明个性:真正的英雄不是那些胜利在望时的雀跃者,而是明知前面是失败依然挺起胸膛无畏无惧地走向死亡的人,即西西弗斯式的英雄。(2006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是“自不量力”,还是勇者无惧?》)

◆ 所用话题 ◆

老鹰与乌鸦(2006年高考全国卷作文题目,材料作文)

◆ 素材点拨 ◆

这一段将桑地亚哥作为一个硬汉的形象,以这个形象来表现“勇者无惧”的主旨。桑地亚哥的精神,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是那种明知前面是失败,但依然挺起胸膛无畏无惧地走向死亡的拼搏精神,是真正的勇者无惧。选段的例子紧紧扣住了标题,也深入地揭示了作品的主旨。在行文中,融入了作者深厚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老榆树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沙漏被打破了,零细的回忆从中流了出来,但流不出的是那棵榆树下细碎的阳光。

门前的那棵榆树,叶子被秋风染黄了。

卷着大雁南飞时不舍的哀鸣,西风倏忽袭来。叶子经不住这种忧伤,便纷然落下。

转眼间,又是一年落日西风下的满地金黄。

我不忍心去搅扰这宁静的画面,但一种抑制不住的心动让我不自觉地走了过去。拾起一片小小的落叶,放进嘴里,轻咬一口。啊,它……

竟还是童年的味道。

我们这里山少水少,因此在记忆中反复存留这棵榆树的影子。但现在看来,它与记忆中的影子不再相同。

树干依然是一个人抱不过来的,但经过了岁月的洗礼,它的枝条变得更加遒劲了,让曾经看过它的人都不禁产生一种沧桑的伤感。

天际的一片云彩飘过,夕阳投下了它耀人却温和的光,在稀疏的枝条上穿行着,直到在树冠东侧点上几点零零碎碎的影子。而自己尽管置身其间,却如同梦幻,仿佛一个人在捡拾这遒枝剪碎的阳光。

在那个时候,我的心静了。一切曾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那些所谓的名、利,那些困扰我的失望和绝望,此刻似乎都与我隔绝。只留了一个淡然纯真的我,只留下一段段童年时关于榆树的美好……

曾几何时,我和弟弟在在老榆树下捉迷藏,东跳西窜;曾几何时,我为了捉一只蝉爬上爬下,手磨破了都毫不在乎;曾几何时,为了制作书签,我在树下一遍遍翻拣着落叶,从夕阳到圆月……

又是几声大雁南飞的哀鸣,老榆树的枯枝飒飒发响,漫天黄叶洋洋洒洒地飘下。我将思绪收回,看到落尽叶子的枝干上趴着一只蝉蜕,本来灰黄色的外壳现在变成了微黄,一抹余晖将它穿透显得格外晶莹。不知道它是何年何月留下的,也不知道它飞向了何处,更不知道它现在结果如何。唯一知道的,就是它是在这棵树上蜕变的,蜕变成了一只自由自在飞舞、自由自在鸣叫的夏日使者。

或许现在的我变了,似乎是成熟了,不再像以前的我了。但我的记忆中还保留着关于这棵老榆树的点点滴滴。在老榆树下,我的什么样的光环都将会消去,就像那只蝉一样蜕变成一个最真实的、最原始的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颖:尖子。锥尖透过布囊显露出来。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成语举例:经过艰苦努力,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在全班脱颖而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辨形:颖,不能写作“影”。

成语辨析:脱颖而出和“锋芒毕露”都可形容人才能全部暴露。脱颖而出偏重于“出”;即显露;指原来显得并不突出;被重用之后;才显露才能;而“锋芒毕露”偏重于“毕露”;即才能完全显露。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水位升高,船身也随之浮起。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

成语举例:几回事情一来,他晓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顿时水涨船高,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随环境在变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涨,不能读作“zhànɡ”。

成语辨形:涨,不能写作“长”。

成语谜面:舟随潮起

歇后语:水到屋边帆到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写大榆树的作文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有谁能说出它的贵庚呢?就连村里最年长的老者也说不准。

村志上这样记载:“康熙壹拾贰年建村,户不足十,倚树而筑庐……”村志上所说的树,指的就是这棵大榆树

无可非议。它是村里所有生命中最受崇拜最受敬慕的年尊者。

我童年时住的老屋就在大榆树旁。村里人习惯称我们——大榆树李家。老屋是爷爷和奶奶筑起的爱巢。姑姑和爸爸在那里出生,哥哥我还有妹妹也是。后来他们都鸟一样飞走了。爷爷去世后,奶奶不肯进城,爸爸怕奶奶寂寞,就让我留下来陪奶奶。

童年很多的记忆中,除了奶奶就是那棵大榆树了。

它像一个谙于世故的老人,在春天里,他显得那么沉稳。杨与柳都已绽出青青翠叶,它才鼓起焉紫色的芽苞,悄悄然,不急也不躁。突然在一个霞辉漫天的早晨,似有祥云从天而落,满树一派醒目的新绿。你的眼前豁然一亮,心灵为之一振,你会为那苍老的生命焕发出盎然的生机而激动不已。

日大榆树,葱郁巍然,绿冠如云,遮骄陽蔽烈日,撑起一片清凉的世界。夏日常有雨,暴雨袭来时,它任凭狂风把树冠刮得东倒西歪,满树绿叶发出惊天动地的倔强呐喊。它不会倒下,它像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无论在多么危险多么艰难的情况下,他都会无私无畏的庇护自己的骨肉。在弧光划破黑暗的瞬间,我看见它高大的身影巍然于迷蒙的天地间。大雨过后,饱含水分的鲜一嫩榆钱像一串串垂挂满树的翠玉。过些时日,榆钱由绿逐渐变得浅黄,成熟后的榆钱鸟儿一样,随风飞了,大榆树像伫立在暮色中送儿女远行,面带微笑,却双眼沁满了泪花的慈祥老母。那些“游子”飞落山岗,飘至河畔,田头或沟谷……置身于泥土中,不择贫瘠与富饶,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随遇而安。待明年春雨滋润,陽光抚一慰,便欣然破土萌生。

秋风乍起,霜染榆叶,秋陽中它被装点得金碧辉煌。像一位仪态万方,雍容华贵的老妇人。

冬天的大榆树,静静地伫立在严寒中。虽独处一隅,却并不孤独,它所孕育出的那些一脉相承的生命都在默默翘首倾注着它。在朔风凌烈,寒流滚滚中,它展示出挺拔与高傲,坚毅与坦然的风范。落尽叶的枝杈变得像金属般的坚一硬,珊瑚样指向云天。

好多年后。

哥哥我还有妹妹从母亲的羽翼下飞向了天各一隅。

又是好多年,母亲也进入了古稀之年。一次我去看她,虽老态却不龙钟的妈妈略有伤感的告诉我:“那棵大榆树倒了。”是倒在一个静静地午夜。

历尽沧桑的生命在濒临终结的一刻表现得定会是平静且坦然,但倒下那一瞬无疑是惊天动地悲壮。

我想劝慰妈妈:生命不可能永恒,能够经久于世的应该是精神。树也好,人也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成语举例: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接,不能读作“jié”。

成语辨形:连,不能写作“联”。

成语辨析:接二连三和“接踵而至”;都形容“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但接二连三多用于口语;“接踵而至”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谜面:一;从一算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爱耳日手抄报内容资料文字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有听力语言残疾人为残疾人总数的首位。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中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中国爱耳日。

一、爱耳日简介

1998年3月,在政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社会福利组15名委员针对我国耳聋发病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薄弱这一现实,提出了《关于建议确立爱耳日宣传活动》的第2330号提案。

这一提案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卫生部等10个部门共同商定,确定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耳聋的残疾人2057万人。我国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约占出生人口总数的4%~6%,由于药物、遗传、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聋人每年约增加3万人;就是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057万之多!占全国人口的1.679%。其中7岁以下聋儿可达80万,老年性聋949万。

为此,卫生部、中国残联下发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计划(2002~2010)》,要求“在全社会普及预防和残疾的科学知识,加强婚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婴儿保健和早期干预等综合性防治措施,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的发生。”

为了降低耳聋发生率,控制新生聋儿数量的增长,预防工作尤为重要。1999年,卫生部颁布了《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加大了对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规范化管理力度。针对我国耳聋发生率高、数量多、危害大,预防工作薄弱的现实,卫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老龄协会、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

曾有专家论证,如果“爱耳日”活动能够实施,每年仅7岁以下儿童药物中毒性耳聋至少可以减少1~2万名。自2000年确立全国“爱耳日”,耳聋预防的公众宣传、全民的爱耳意识都有所提高,但科普宣传力度还不够。如今第四届爱耳日即将到来,卫生部联合相关机构要求各省要做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总结工作,及时将本地活动情况、感人事例、宣传报道材料、图片等收集整理,报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聋儿康复协调组;并将举行徒工多样的宣传活动。

加强耳病防治,不在一朝一夕,也不仅仅是卫生部或残联的活动,它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长年不懈的共同参与和支持。

二、爱耳日手抄报内容:爱耳护耳小知识

1、减少时尚的噪音

现在很多同学喜欢用耳机听音乐、在音箱的震撼声中打游戏……这些不规律、高强度刺激的噪音,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你宝贵的听力。噪音对听力的损害是缓慢的、进行性的,而且难以治疗。建议大家不要频繁置身于嘈杂的环境中,即便是偶尔,也要隔半小时或20分钟到外面透透气,缓解一下耳朵的压力。

2、杜绝随意的掏耳

掏耳朵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行为,但是掏耳朵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外耳道,导致外耳道发炎、溃烂,甚至影响张嘴和吃东西。一般少量的屑状耵聍,会自行排出,不要随便用发卡、火柴棍儿、挖耳勺等很深、很用力地掏耳朵。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耳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取出,千万别自己掏。

3、擤鼻涕的方法要正确

有鼻炎、咽喉炎的人,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的分泌物经咽喉鼓管进入中耳,引起炎症及听力下降。正确的擤鼻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

4、游泳期间注意安全

不少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只要游泳就会引起耳道感染,其实不然。通常,耳部健康、正常的人游泳都不会造成感染。但是,如果耳部的硬块耵聍已经形成栓塞,耳朵一旦进水,耵聍就会变软膨胀,刺激耳道引起发炎;如果耳膜出现问题,甚至已经穿孔。深水会对鼓膜造成压力,容易引起眩晕,也会引起感染。同学们游泳时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进到耳朵里,可以侧身将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签轻轻吸干。

5、一日三做耳朵操

耳为宗脉之所聚。人的耳朵分布着诸多穴位,它们通过经络与全身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早拍、午捏、晚搓做耳操可祛病健体。

具体办法:每天早晨用双手掌拍打双耳100次;中午可捏耳垂眼穴及周围区域,每次捏到耳廓发热;晚上坚持用热毛巾搓耳朵,上下轻轻搓摩双耳各40次,毛巾凉了换热毛巾再搓,还能防治感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举例:反动军阀的残暴统治,使广大人民无法安居乐业,只能四处逃亡。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中性,褒义,形容工作生活都很好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乐,不能读作“yuè”。

成语辨形:乐业,不能写作“落叶”。

成语辨析:“安”在此处不作动词;而当形容词用。

成语谜面:家有喜事;甘当专职作曲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成语资料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从:服从,顺从;顺:通顺。指文章通顺。

成语举例:这贾家呢,第二个儿子今年廿四岁,在家读书,人也长得清清秀秀的,笔下也还文从字顺。(清 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五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顺,不能读作“sùn”。

造句

1、这篇文章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2、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文章总会是意到笔随,文从字顺,内容与形式都是一气呵成的。

3、这篇文章的优点是文从字顺,读来朗朗上口。

4、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讲究文从字顺,如果佶屈聱牙,没人看得懂,便失了作文的意义。

5、张琳虽是初学写作,但也写得文从字顺。

5、造句 网(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zaojv.com!

6、这篇文章文从字顺,值得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2024年元旦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1475 字

+ 加入清单

元旦,即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是公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谓“首”;旦,谓“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但其含义已经沿用4000多年。 中国古代曾以腊月、十月等的月首为元旦,汉武帝起为农历1月1日,中华民国起为公历1月1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亦以公历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也被称为“阳历年”。

传说

传说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历代皇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嘉庆肇自兹。咸奏万年觞,小大同悦熙。”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

南北朝时,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来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都督代表在南京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公布。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

为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 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4年的到来,它只有“65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成语举例:其中典礼集会之词,标新立异固不可,机械陈腐亦不可。(朱自清《钟明〈呕心苦唇录〉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形容故意与众不同以显示自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异,不能读作“jì”。

成语辨形:异;上边是“巳”;不是“己”或“已”。

成语辨析:标新立异和“独树一帜”;都有“自成一套;提出的主张与众人不相同”的意思。但“独树一帜”偏重在显示特点;标新立异偏重在呈现出独特风格或另外开创局面;多有用于褒义。

成语谜面:创造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高考写作素材:议论文资料集锦

全文共 1074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信念

尼可洛·帕格尼尼是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被人称为“独弦琴上练出来的小提琴家”。他的艺术道路坎坷不平。他生于一小商人家庭,据说,曾因为政治犯罪坐了20年牢。但即使是身陷囹圄,他也不曾灰心,而是坚持狱中学习。他在狱窗边,用一把只剩下一根弦的提琴,坚持苦练,几十年如一日,终于在演奏技巧方面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的创作和演奏,奔放不羁,富于激情,对同时代的浪漫派作曲家有较大的影响。

关于合作

希尔顿集团在当今世界旅店业中可称是扬名五洲,200多幢巍峨壮观的高楼大厦遍布世界各都市,希尔顿集团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原因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希尔顿集团上下团结一致,唐拉德?希尔顿曾这样说过:“我可能是得克萨斯州最幸运的,是福中之人,这种福来自于友谊,来自于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能永远与同僚相处愉快,合作无间,因为我的福来自于他们。”

关于大爱

懂得关爱别人的人是受世人尊敬的。以前有个加拿大科学家在做实验时,不小心使两块铀移动了,并且相互冲了过去。若这两块铀相接触,其威力不亚于一颗小原子弹的爆炸。就在这危急的时刻,科学家用自己的双手,硬是把这两块铀掰开了。一次危机渡过了,可这位科学家也因受到太多辐射,而不幸以身殉职。政府为了表彰其伟大的博爱精神,而授予了他“用手分开原子弹的人”的称号。他用他伟大的爱,无私地关爱别人,关爱全人类,他赢得了人们对他永恒的敬佩和赞叹。

关于心态

在许多国人眼里,海尔这个成功企业已经很强大、很了不起了。然而,一位跟踪报道海尔多年的记者却说,在他接触到的诸多企业中,海尔的“忧患意识”是最强的。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个16年平均年增长速度达81。6%、年销售收入已突破400亿元、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外都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能有这样的意识,很值得我们深思。按照张瑞敏的说法,他们进军中国的战略非常简单:赢家通吃。他们的目标就是不给你留任何一点市场和地盘。毋庸讳言,我们的许多企业,不要说弱势企业,就是像海尔这样的佼佼者,与世界500强相比也还有一段差距,也不敢有丝毫放松和懈怠。实事求是地正视挑战的严峻性,充分估计到竞争对手的力量和困难的一面,向最坏处着想,向最好处努力,这样较为有益,而较少有害。

关于孝道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尊严的作文资料

全文共 1173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尊严,每个人,每个种族,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去拼搏奋战了,因为他们知道,尊严是生存的基础。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欢迎参考!

尊严,是每个人生存的基础;尊严,是推动每个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尊严,是支撑一个巨大拔地而起的有力支柱。尊严,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但对我们却是无比重要。我们必须为了我们的尊严,而努力奋斗,誓死捍卫。

纵观历史的长河,为了捍卫尊严而产生的故事并不少。

为了尊严,陶渊明选择不为五斗米折腰,当时陶渊明虽然在朝廷任职,但却仍生活贫困,中学生作文《尊严的作文》。官吏为他送来了五斗米,但要他为这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这些贪官污吏鞠躬感谢,而陶渊明为了尊严,选择抛下官牌,脱下官袍,独自一人来到东篱下隐居采菊,于是便有了“悠然见南山”的闲情。这就是陶渊明,一个为了捍卫尊严而不折腰的陶渊明。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尊严比五斗米还重要,因为他知道若向五斗米低头,他将一辈子失去自己的尊严,抬不起头做人。“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连乞人都会为了尊严而不受施舍,更何况我们的陶渊明呢?

个人为要尊严而奋斗,而一个种族也要为尊严而战。

为了尊严,黑人浴血奋战。也许你不是出生在那一年代,你根本不知道白人对黑人的严重歧视。但我看完了《飘》后,我深切地感受到黑人的痛苦。他们被白人任意使唤,作为奴隶,他们毫无权利可言。于是,南北战争爆发了,解放了黑人奴隶。但歧视仍在继续。黑人们饱受失去尊严的折磨,终于,他们选择为了尊严而战,黑人马丁·路德·金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黑人们重新获得了自己的尊严,黑人种族,在他们一生中,他们不知为尊严浴血奋战多少次,为了尊严,他们拿起捍卫的武器;为了尊严,他们不再向白人低头;为了尊严,他们一直勇往直前……就这样,尊严一直支持着这一种族走下去。

为了尊严,画家墨翟驾起了帆船。

“中国是一头睡狮,一旦睡醒,世界将为之所改变。”这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山东画家墨翟,因听航海家说,出门远航这么久,从未见过一艘中国船。他决定为了祖国的尊严,进行一次无动力帆船环球旅行。他来到拿破仑的墓碑,用中文写下一句:“中国已醒了。”这一刻,他是伟大的,因为他用自己的行动去捍卫了祖国的尊严。

为了尊严,每个人,每个种族,每个国家都竭尽全力去拼搏奋战了,因为他们知道,尊严是生存的基础。

点评:本文作者能正确理解题意,能围绕“为了尊严而努力奋斗”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结构完整,论述有层次感,符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文章对陶渊明、马丁·路德·金、墨翟等几个事例的举例分析,基本到位。引用“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分析经典名著《飘》,让文章增色不少。但文章语言粗糙,表达不严谨,尤其是首尾段的排比句,显得很空洞;全文说理思路不够严密,逻辑有点混乱。墨翟事例与末段论述有些脱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春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儿轻轻的拂过田野,穿过树林,悄悄地在河边停留片刻。吹皱春水一碧,又匆匆把家乡的记忆吹进我的脑海,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亲切。

我的家乡在四川达州市的家村,那里有纯朴的民风,漂亮的农家小屋,错落有道的田间小道,欢快的小鸟唱出的清脆歌声,牛羊的欢呼声,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和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协奏出一出和谐的小曲,展开一幅安详静谧的画卷。

我的家乡有许多的有趣的小事,下面我就来说一说四川的春节

四川的春节如桃花一样的红

四川的春节如鞭炮一样的热闹

四川的春节如田间小道一样井然有序

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子,以整洁的面貌喜迎年的到来。腊月二十七这天家家都要做各种点心如米花糕、打巴巴等。三十天家家都要洗腊肉,买鱼杀鸡,一天前煮好的腊肉透着香味早已摆在碗里。总之这一天大人们把一年舍不得吃的东西都放在这一天的中午,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吃的,这一天小孩子那里都不去,总是围着桌子打转转,想吃什么在桌子上拿就是了。除夕夜,小孩放鞭炮,大人围着火盆烤火,叙说这一年收获。晚上8点是我们小孩最高兴的时候:大人们要给我们发压岁钱,有时候大人们也玩一个有奖竞猜,那时我们的收获会更大,这一晚大人们也特别大气,我们也特别小气,见比自己大的人都伸手要压岁钱。晚上12点,乡村的鞭炮四起,欢呼声到处都是,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我们睡了觉的小孩也总是被吵醒。正月初一这天小孩要穿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怕冷的小朋友也不忘了扣上一顶新的帽子来充一充喜气。特别一提的是,正月初一这一天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我们小孩子不管犯了多大的错误,大人们也不会打我们,骂我们,所以这一天我们得到的实惠比平时多得多。

春节中,是大人们最高兴的日子,亲人、朋友来的特别多,他们围在一起喝酒,吆三喝六的,好不热闹;我们不喝酒的人在另一桌,菜特别多,可能是春节的油水多,我们反而吃得特别少。走亲戚是最有意思的一件事,我们提着东西去,亲友在我们走时也不忘给我们送一个红包,送的红包大体同我们送的东西价值差不多,红包是我们小孩的,我们总希望大们送的东西多些,我们收的红包也才大些,不过有时红包也要上交大人,这是我们最不喜欢看到的。

家乡的春节热闹、美丽、开心、有趣,在这五光十色的日子里,我们怎么不快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一次查资料的体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关于仿生学的文章。我心想:仿生学可真厉害啊!就连令人厌恶的苍蝇也有惊人的用处。下午放学,老师突然说明天要在班上开一个报告会,大家回去查关于仿生学的资料

一向懒惰的我可犯愁了:如果回家上网查,大段大段的资料会搞得我头晕脑胀。那就找老妈……不行,肯定不行,要是真找了她,就只有一个结果——没完没了的唠叨。看来只能回家翻书了,反正还有很多书被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我还没有看过,说不定会有惊奇的发现呢!

一到家,我就跑进了书房,开始了我的寻资料之旅。我连爬带跳,终于站到写字台上,开始翻阅第一个书架。嗬!别说还真有收获,我找到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

我记得老师上课时讲到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上山伐树时,被丝茅草割破了手。他觉得奇怪,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丝茅草的叶子边缘参差不齐,有许多呈齿状的小刺。于是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我想着想着,就翻开了这本书的目录,书里还真有鲁班先生的故事,可是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却只字未提。

我只好继续翻阅第二个书架,可是这个书架一点儿收获也没有。我时妈妈走来了,我向妈妈求救,想请她帮我找。妈妈一句话就给挡了回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百科全书找过了吗?”“对呀!百科全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立刻从书架上找到了它,我选了一段关于蝴蝶的资料认真地读了起来!

虽然结果并不令人惊奇,但这的确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困在瓮中的甲鱼。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

成语举例:(1)等我军控制了全部制高点和山口,敌人就成了瓮中之鳖。(2)敌人已成了瓮中之鳖,不好攻,暂时围着算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辨形:瓮,不能写作“翁”。

成语辨析:瓮中之鳖和“瓮中捉鳖”;都涉及被包围的人或动物:“瓮中捉鳖”偏重在“捉”;比喻干轻而易举或很有把握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