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端午粽怎么写作文实用2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端午粽怎么写作文范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浏览

5403

作文

811

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回来的艾草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我们小孩儿只是感受着其中的热闹,不懂其中的含义。

说起粽子,它不仅好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其乐无穷。每当端午一到,妈妈便在头一天晚上,抱来一盆糯米浸入水中,准备好各种馅料。第二天早上,我们把洗净的糯米沥干,我便用绿的棕叶,包成三角形状,里面放上糯米和大枣,或者酱好的五花肉,或者蛋黄等等,喜欢什么就包什么馅。包粽子的时候,妈妈就讲起了粽子的由来——传说中,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投江而亡,老百姓为了不让大鱼吃敬爱屈原的身体,就在江中投入了好多粽子,给大鱼吃。我总是听得津津有味,追问着,屈原的故事,在故事中,包完了粽子,还总是意犹未尽。

粽子包好了,我们开始一锅一锅的煮熟,放在大锅里煮上三四个钟头。把煮好的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桶冰水内。凉了以后剥开竹叶,咬上一口白白嫩嫩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害羞地露出了头,蘸着白糖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寻味。细细品尝,你能品尝出春天的味道。咸粽子吃起来也非常的可口,里面的肥肉,以肥而不腻,在上面浇上酱油。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还有很多剩余的粽子,我跟着妈妈一起馈赠给亲朋好友,收获了一片欢声笑语!这时候我就感觉特别自豪和幸福,这里面可也有我的辛勤劳动呢!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欢乐喜庆的春节、粽叶飘香的端午节、美好圆满的中秋节、登高望远的重阳节……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内涵,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的这一天,爱国英雄屈原抱着石块沉入了汨罗江。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老百姓就把糯米放进竹筒里,煮熟后投入江中来祭祀屈原。

每年端午节,奶奶都要包很多的粽子,有:蜜枣的、蛋黄的和咸肉的,我最喜欢甜甜的蜜枣粽。包粽子前,奶奶会把糯米放进清水里泡上四到五个小时,同时也会把芦苇叶放入开水中浸泡。这样,芦苇也就有了韧性,不易裂开。准备好后,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先拿出两片一般大小的又长又宽芦苇叶卷成漏斗状,放入一小勺糯米,接着均匀地放入蜜枣或者蛋黄,然后再放入一勺糯米,最后用剩下地芦苇叶把糯米包裹起来用细线紧紧地捆扎好,一个可爱地三角粽子就包好了。奶奶把包好得粽子放进锅里煮,馋得我口水直流。大约一个小时,芦苇叶的清香混合着蜜枣的甜腻就飘进了各个角落。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文明的体现,我们要把每一个节日都要办得热热闹闹,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节日推广到全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端午礼俗与传说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的原旨和性质在各地是一致的,几乎没有大的区别,而构成端午节日的礼俗则种类、名目繁多,且因地而异。以生活形态类而论,诸如蓄兰沐浴、龙舟竞渡、采百草与斗百草、捕蛤蟆、熙游、竞技等;以驱毒逐疫类而论,诸如戴百索和香囊、长命缕,悬艾人、五雷符、五毒符等;以时食类而论,诸如角黍(粽子)、羹汤、端午酒、端午宴等不一而足。总的看来,代表性的礼俗主要是两项:龙舟竞渡和吃角黍(粽子)。

端午及其礼俗的传说,主要是以某些与端午相关的同质的社会习俗为题材,并逐渐将其起源与某些历史人物及其功业联系起来,而创作、记述、渲染、传扬、流传下来的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口头作品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由不同地域的民众所创作的,惟其如此,才显得纷繁而驳杂,呈现出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仅就端午起源的传说而言,主要与三个历史人物有关:楚大夫屈原、吴大将伍子胥、越王勾践。此外,还有孝女曹娥等。当然,主要是以龙舟竞渡这个重要的端午习俗来说事。楚人说端午起源于对屈原的缅怀,吴人说端午起源于对伍子胥的悲悼,越人说端午起源于对勾践的纪念。这3个关于端午起源的“传说群”,究其实质,其实是楚、吴、越3个地域文化的产物。楚、吴、越这3个历史上并立与交战的国家和集团,都处于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民众对民族命运的期望与对国泰民安的憧憬,必然地促使他们选择各自理想中的代表人物,作为他们民族精神的代表和旗帜,而这样的人物就是屈原、伍子胥、勾践。于是,在时代因素使然下,以悲悼祭祀屈原、伍子胥、勾践为内容的端午起源传说,便一发不可收拾,并逐渐兼并了原先流行于民间的“毒五月”里种种驱毒逐疫的民俗事象,成为包括民俗事象和人物功业在内的内容庞杂的端午传说。这些端午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不衰,使其成为在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最富传说色彩和斑斓民俗事象的节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流传的态势出现了很大的落差,沅湘地区流传的纪念屈原端午传说和吴越地区流传的伍子胥端午传说仍然盛传不衰,而纪念勾践的端午传说虽然也仍在民间流传,但一方面由于卷转虫海侵的发生,一方面由于勾践的越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导致了古越人的流徙,使纪念勾践的端午传说的流传和延续多少显得有些衰弱了。

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是民俗事象还是民间故事传说,都是农耕文明条件下的精神产品,在现代社会条件下遇到了严峻的挑战,使它们的传承变得十分脆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根据近些年来一些民俗学者田野考察而知,端午传说及其所记载的种种端午民俗事象,即使在现代社会条件下,依然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民众中以口口相传的方式生存着、生长着、承继着,显示着民间口头文学鲜活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尽管民间传说不等于历史,但毕竟如高尔基所说,“从远古时代起,民间文学就是不断地和独特地伴随着历史的”,以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和历史事件为核心情节的传说和以纷繁芜杂的端午民俗事象为核心情节的故事,依然在一些地区相互依存、口头流传的事实,无疑是我们认识历史和考察民众宇宙观和社会观的重要材料,也值得我们加倍珍惜和悉心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从端午看爱国情怀

全文共 1455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个老掉牙的话题。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要用吃粽子,贴符,系信物绳来弘扬一下传统意识,增加一下爱国热情。这个民族情结,已经牢牢刻在人们的心理,几千年长盛不衰。这在所有的传统节日里,我感觉随着文明和谐和人性闪亮的稳步推进,爱国情怀正浓浓升腾。它别于其他节日的根本,是在人们心中传递一种精神,展现一种灵魂!

在传统意识里,把端午节与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连结在一起。这是非常有趣和带象征意义的一件事。说明人们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保存的,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其实,在5月初5这个端午节,早在夏朝就开始兴起,最早出现在吴月一带,应该是作为民族图腾祭来活动的。在物质和精神相当匮乏的岁月,神话和心中的图腾是精神寄托的希望所在。我们应该想象得出,人们从古到今,一直在驱邪避恶,祈求平安吉祥!这说明,人们的心灵一直渴望一种正义的力量来指引!

我们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人民为什么把屈原当作是爱国主义的化身?他的事迹可以说家喻户晓,千古咏唱。可他有三个愿望与生命联结,似乎是解读他心灵的乐章。他学识渊博,初辅佐楚,做过左徒,三闾大夫。1是主张彰明法度,用韩非子的学说治国安邦,强国富民。因为在战国百家争鸣的大讨论中,他已经领悟到,谁有法制意识谁就会雄居天下;2是举贤授能。他在纷乱的动荡中,已经洞察到,人才在国家的振兴中是多么的重要;3是联齐抗秦,这在当时是很有远见的运筹,也是国家命运的关键决择。这三个愿望无疑是忠心爱国,国家之希望所在。这样的爱国情怀给他带来了什么?

楚怀王只重视他的才华,并不在意他的思想。当时楚国上层分两条路线:1是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投降路线;1是以屈原等一些策士为首的反投降路线。面对内忧外患的尖锐矛盾中,楚怀王选择了前者,但又不能明目壮胆地公开。这样一来,屈原的任何努力也是一种徒劳。但是,屈原总以为怀王是一时糊涂,被小人利用,终有一天会醒悟的。然而,他的侥幸愿望被一挫再挫。我们请看,他被第一次出使齐不久,秦惠文王就利用了怀王的昏庸无能,派张仪带着厚礼到楚游说,答应割地600里作为绝齐连秦的优惠条件。其结果是连一寸土地也没有得到,也破坏了与齐国的友好关系。恼羞成怒的怀王,为了保全自己,第2次派屈原出使齐国。我们可以想象出,屈原是多么的气愤,可是为了国家,他忍辱负重又来到齐国,他的爱国举止,另天下感动!

楚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可是怀王的左右忠诚太少了。就在屈原出使齐国期间,因为怀王受辱一事,愤愤不平,终于迫使秦国把张仪交给楚国赔罪。张仪又惯用伎俩,买通宠妃郑柚,靳尚等,怀王竟把张仪轻易放走。屈原从齐国赶回来听说这件事,气得扼腕跺脚。秦国一惯利用欺骗手段并没有让怀王惊醒。直到秦昭王执政假说把女儿许配给怀王儿子,让怀王到武关赴约掳为俘虏,三年后死于秦国的惨痛事实,才让屈原彻底失望。我们可以想到,屈原是如何劝说,如何地孤立无援呀!顷襄王上台,他听信奸臣,把屈原流放。是的,他没有顾及到自己的安危,多么希望有一日能重新回到朝中为国出力。当听说秦国已入郢,顷襄王仓惶出逃。他已经绝望,眼望大好山河被强秦所占,楚国人民将受奴役之苦,。他思绪万端,奋笔疾书,写下了最后的《哀郢》。《怀沙》等不朽诗篇后,于公元前278年农历5月5日夜晚,投入汨罗江,结束了他伟大光辉的一生。

屈原他走了,带着未了的心愿,怀着屈辱和孤愤,干干净净把一腔热血又还给了大地。我们在缅怀伟大英灵的同时,不能不想到,爱国是人人心中流淌的热血,没有明智的主导思想,国家失去民族之魂和崇高气节,任何伟大意识也将付之东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怀念屈原诗歌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纪念一个远古的英雄

先民们创造出了这个节日

还发明了棕子

那棕子里包裹着岁月人生

让我们品味

有时候会怀念那个赛龙舟的时候

一伙人站在高墙上

看着河道中百舟竞渡

每家门前依旧悬着菖蒲

依旧挂着艾草

耳朵脑门上依旧会被涂上了雄黄

可是有些习俗我们只是变的习惯

那远古的传说还有谁记住?

棕子还是那么香甜,这节日还是飘散着五味草的味道

记忆悠悠的回到童年

脖子上挂着一串网兜

网中挂着一串蛋...

初一吃糕,

初二吃粽,

初三吃螺,

初四插艾挂蒲,

初五抹雄黄

也许远古那旧日的传说已经暗淡的时候

在沿海一个我的家乡

还保留着所有古时的习俗

一些东西经过岁月沉淀

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

端午是为了纪念一个楚国人

也是为了纪念一种不屈

现在这种精神渐渐少了

我们也会渐渐的忘记了节日本身的味道

只记得那种闹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佳节忆屈原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家早饭吃的粽子,因为过端午节了,然而,我心里却高兴不起来。

吃完早饭,妈妈带我去外婆家学包粽子。在包粽子时,我不断的在回顾毛主席的一首诗:“屈子当年赋楚骚,手中握有杀人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这首诗赞美了屈原为坚持真理而献身的惊世之举。寥寥28个字,却深刻形象地刻画了屈原的爱国情怀、浪漫气质。更揭示了其文学作品似匕首锐利的深刻内涵。倡导其为国捐躯,以死醒世的战斗精神时代传扬!

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唤醒了当时民众的敬仰之情,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自古以来顾炎武就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世名言,从古到今有无数志士仁人立国为民,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了正义事业,为了广大民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是现实生活中,仍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置国家与人民的利益而不顾,利欲熏心,铤而走险。拿跨国贩毒集团来说吧,他们明明知道du品的危害,媒体屡屡曝光类似案件,但是这些人却无动于衷,真是令人气愤!

妈妈看着我发呆的样子,手中拿着的粽子迟迟包不起来,喊我一声,我才从沉思中解脱出来。

同样是人,同样是华夏民族的子孙,屈原的爱国精神令人敬佩,而那些祸国殃民的家伙当千刀万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的味道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超市里琳琅满目的粽子让我看得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味道一应俱全,有绿茶味的,腊肉味的,红枣味的,甚至还有鲍鱼味的、燕窝味的,连包装袋也是五颜六色的,我突然想起,原来今天是端午节。

记忆的河,慢慢开始春潮涌动……

六年前,奶奶来到我们家小住了几个星期。她准备要回肇庆老家时,正值端午节,妈妈执意留她过完端午节再走。奶奶说她从小就会包粽子,是跟她的妈妈学的。肇庆的裹蒸粽特别有名,奶奶说在她回老家之前一定要亲自包一回粽子给我们吃。

奶奶在距离端午节还有三天时就开始准备材料了。她买了很大的艾叶,告诉我,裹蒸粽比一般的粽子大,所以要用大的粽叶来包。她还准备了糯米、黄豆、猪肉、咸蛋。

“糯米要泡一天一夜,包好煮后才好吃,细而滑,不会有夹生的感觉。”奶奶告诉我,我还记得她把黄豆也泡了很长的时间,然后再用开水煮一遍,晾晾,这样就好去皮。先把猪肉切成小块,然后用奶奶自制的蜜汁浇上去,腌上一天。

我问奶奶:“包粽子这么麻烦,为什么不上超市买几个回来吃呢?“奶奶神秘地笑了笑,也不告诉我为什么。

终于要包粽子了,奶奶忙啊忙,也不让我帮忙。后来包好了,奶奶就举着她包好的又大又方的粽子看着我笑:“小馋鬼,煮好就能吃了!”

过了两三个小时,香喷喷的粽子就端了上来,奶奶把粽子分给我和爸爸妈妈,一人一个,放在一个盘子里,神秘地对我们说:“我把一块玉如意放在了粽子里,谁吃到了就能一生如意平安,事事顺利,快快乐乐!”

我和爸爸妈妈互相看了几眼,都想看的看那块如意的样子,于是迫不及待切开了自己的那个粽子。爸爸妈妈的粽子里都只有猪肉和咸蛋,他们的目光便齐刷刷地望向了我。毫无疑问,玉如意在我的粽子里。我把它拿出来,哇,一块淡绿色的玉,晶莹剔透,真漂亮!我开心地蹦了起来,觉得这一生便会事事如意、顺利了!这时,我看见奶奶用她那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满脸爱意,她笑开了花,脸上细细的皱纹幸福地荡漾开来。

奶奶终于还是回老家了。玉如意从此挂在我胸前,爸爸告诉我,那玉如意是奶奶故意给我的。原来,奶奶在粽子叶上做了个记号,只有她才知道哪个粽子放了玉如意,奶奶是希望我快乐,事事如意呀!

现在我才懂得,那小小的粽子里寄托了奶奶对我全部的爱。细滑的糯米,咸香的蛋黄,细腻的猪肉,还有那淡绿的玉如意,便是端午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端午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一个传统节日。在这天里,我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

一大早,妈妈和奶奶就忙上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在包粽子。我对这个感上了兴趣,心想一定要学会包粽子。

学包粽子可不容易,首先,要把被水洗得干干净净的苇叶卷成一个三角形,里面留一个空间,把糯米、大枣和葡萄干放进去,填满后,再把上面的苇叶折下来,把它包得严严实实的,用细绳子捆紧系个扣,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一开始,我包的总是不太顺畅,不是没放大枣,就是细绳子没捆严。后来,我越包越好,越包越像样,连妈妈都夸我呢。

一个个粽子都包好了,接下来就该上锅煮了。在煮的时候,那糯米、大枣和葡萄干的香味就像传遍了全世界。

吃完了美味的粽子,我们全家来到了海河边观看激烈的赛龙舟。只见两对选手精神抖擞地坐在船上,手紧紧地握住船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砰”的一声,比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舟整齐地往前冲,比赛十分激烈。人们也兴奋地喊着,欢呼着,那声音简直响彻云霄。

今天,我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含义,中国传统的博大精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的味道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23 字

+ 加入清单

门前的身影,微颤的双手,花白的双鬓,慈爱的的笑容,浓浓的粽香,无尽的味道……

——题记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都是在奶奶家度过的。奶奶的家在一个山沟沟里,小山村里的孩子都盼望着过节,因为节日总是充满香甜的。那个时候,孩子们总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小心翼翼的捧在手里,心里是止不住的高兴。我自然也不例外,期盼着端午的到来。

今日如往常一样,天蒙蒙亮,鸟儿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奶奶也一早就去了相隔几里的集市上,照奶奶的话来说,就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她这是提前去“抢购”呢。这个时候,我总站在门前,等着奶奶“得胜”归来。

这不,大老远就看到奶奶往家走,脸上挂满了笑容。可是,此时的我内心受到了撞击。眼前的情景与记忆重叠,奶奶依旧是挂着笑容,可笑容下却隐藏着无尽的沧桑,满脸的皱纹,花白的头发,提着大红枣与白米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脚步缓缓地移动着,这是岁月流逝的痕迹。原来,不知不觉中,奶奶已经大不如前了啊。我跑过去,接过奶奶手中的东西,心里很不是滋味。袋中的白米散发着清香,可这味道进入我的鼻中,竟成了涩涩的。我不禁疑惑,端午,真的是香甜团圆的味道吗?

奶奶泡好红枣和白米后,用那满是厚茧的手拉我坐下,笑容满面的说:“孩儿啊,今天我们又有大红枣吃喽,你小时候啊,可最喜欢吃这个了,每到端午前,你总缠着奶奶问,‘奶奶,奶奶,我们什么时候吃大红枣啊’……”。我听着,陷入了回忆:记忆中,确有一个小孩,总是拉着奶奶的手,撒娇的缠着奶奶要大红枣。只是,那时的手,没有如今的沧桑。我再次疑惑,端午,真的不是酸涩的吗?

不久,奶奶拿来粽叶和红绳,我搬来板凳,就坐在院中与奶奶包起粽子来。奶奶微颤的双手一抖一抖的,半天才包好了一个粽子,而我动作却是极其娴熟。将粽叶一拧,在倒锥形的粽叶里放个红枣,再放几勺米,裹一层粽子,最后缠上红绳,动作一气呵成,显然,当年那个笨拙的女孩已经不在了,如今比起奶奶竟是好上许多。

奶奶看到这情景,嘴里叨念着:“唉……人老喽,手也不中用了,真不知再过几年,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干些什么……”听到这些,我猛地一怔,心微微发紧,眼眶微微发红,内心的情绪满是复杂。端午,端午,香甜的吗……

奶奶摇了摇头,笑着对我说:“我去烧水,一会儿啊,咱们就有粽子吃啦!”我连忙拉住奶奶,说:“奶奶,我来吧。”奶奶一怔,喃喃地说:“孩子长大了啊,我是真老了。”我听到,忙说:“不是的,奶奶身子还硬朗着呢,才不会老。”说着,我松开了手,任由奶奶去烧火,煮水。

我坐在凳子上,望着奶奶的背影,那个背影显然已经衰老,满是沧桑,我内心的情绪终是找到了宣泄口,泪水止不住地流出来……

闻着蒸笼里散发的缕缕清香,我不禁再次发问,端午,真的是香甜的吗?

哪里是呢,明明就是沧桑,心酸,苦涩的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端午的诗句

全文共 307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因而古人的“端午诗”许多都是以悼念屈原为主题。小编收集关于端午的诗句,欢迎阅读,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五月五日 北宋 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和端午 北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明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 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 无酒渊明亦独醒。

午日观竞渡 明 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同样是竞渡,在不同人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热闹与郁愤。

竞渡诗 唐 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竞渡曲 唐 刘禹锡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流棹西来恨未销,鱼龙寂寞暗风潮。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谢张仲谋端午送巧作 宋 黄庭坚

君家玉女从小见,闻道如今画不成。

翦裁似借天女手,萱草石榴偏眼明。

岳州端午日送人游郴连 唐 徐夤

五月巴陵值积阴,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风吹雨黄梅落,西日过湖青草深。

竞渡岸傍人挂锦,采芳城上女遗簪。

九嶷云阔苍梧暗,与说重华旧德音。

同州端午 唐 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端午日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头白,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唐 杜甫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

向公泣血洒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

尚书勋业超千古,雄镇荆州继吾祖。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向卿将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说老翁,漂零已是沧浪客。

端午感兴 宋 文天祥

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

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

和中甫端午韵不依次 宋 文天祥

黄茅古道外,羸马发南州。

有客嗤齐鲁,何人念楚囚。

岁年付流水,风雨满沧洲。

手把菖莆看,黑头非所求。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宋 苏轼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端午游真如迟适远従子由在酒局 宋 苏轼

一与子由别,却数七端午。身随彩丝系,心与昌歜苦。

今年匹马来,佳节日夜数。儿童喜我至,典衣具鸡黍。

水饼既怀乡,饭筒仍愍楚。谓言必一醉,快作西川语。

宁知是官身,糟曲困熏者。独携三子出,古刹访禅祖。

高谈付梁罗,诗律到阿虎。归来一调笑,慰此长龃龉。

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宋 苏轼

银塘朱槛曲尘波。

圆绿卷新荷。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到官病倦未尝会客毛正仲惠茶乃以端午小集石 宋 苏轼

我生亦何须,一饱万想灭。胡为设方丈,养此肤寸舌。

尔来又衰病,过午食辄噎。缪为淮海帅,每愧厨传缺。

爨无欲清人,奉使免内热。空烦赤泥印,远致紫玉玦。

为君伐羔豚,歌舞菰黍节。禅窗丽午景,蜀井出冰雪。

坐客皆可人,鼎器手自洁。金钗候汤眼,鱼蟹亦应诀。

遂令色香味,一日备三绝。报君不虚授,知我非轻啜。

浣溪沙 宋 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齐天乐 宋 杨无咎

疏疏数点黄梅雨。殊方又逢重五。角黍包金,草蒲泛玉,风物依然荆楚。衫裁艾虎。更钗凫朱符,臂缠红缕。扑粉香绵,唤风绫扇小窗午。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荷香暗度。渐引入陶陶,醉乡深处。卧听江头,画船喧叠鼓。

菩萨蛮 宋 陈义

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渔家傲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念奴娇 宋 张榘

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

喜迁莺 宋 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花心动 宋 史浩

槐夏阴浓,笋成竿、红榴正堪攀折。菖歜碎琼,角黍堆金,又赏一年佳节。宝觥交劝殷勤愿,把玉腕、彩丝双结。最好是,龙舟竞夺,锦标方彻。此意凭谁向说。纷两岸,游人强生区别。胜负既分,些个悲欢,过眼尽归休歇。到头都是强阳气,初不悟、本无生灭。见破底,何须更求指诀。

贺新郎 宋 许及之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时展卷,诵骚语。新愁不障西山雨。问楼头、登临倦客,有谁怀古。回首独醒人何在,空把清尊酹与。漾不到、潇湘江渚。我又相将湖南去,已安排、吊屈嘲渔父。君有语,但分付。

午日处州禁竞渡 明 汤显祖

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

五日(选一) 唐 陈子龙

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

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 唐 杜甫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 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五月端午话屈原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到了,从家家户户飘出的粽子的清香也越来越浓了,竹叶与糯米的香气围绕在每个人身边。

在享受甜美的粽子时,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

一个人,走在江边,脸上充满了忧愁。现在奸臣当道,江山就要毁在他们手里了!他想着,泪水肆无忌惮的顺着他的脸颊流下。他用力抹去。他早已下定决心改变这个局面,可无能为力。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如今却一败涂地。他累了,无助了,他知道他脚下的这片山河迟早会成为别的国家的领土。终于,他轻轻一跃,沉入了冰冷的水中。陪伴他的只有鱼虾和一首唱响千古的离骚。

在跳下去的那一刹那,他是否疑惑,是否还在为这个他所爱的楚国而担忧?

从此,汨罗江中多了一颗闪烁着的,不屈的心。

他有山一般的理想,海一般的胸襟,却无处施展。

但今天,我相信,他的精神一定会在我们新一代的身上展现出来,他的思想与精神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的味道作文700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望天,又是一年端午节。站在粽叶飘香的小街上,闻着童年时那最爱的味道,我似乎又记起了那尘封已久的记忆,那颗曾天真单纯的心……

小时候,我最喜欢闻的便是端午里粽子的味,香香的,甜甜的。似一朵正逐渐绽天的花朵迎面扑来的芳香,是那样的清甜诱人。咬一口粽子,顿感柔软,是那种不粘口,却使人回味无究的酥糯。手拿着它,当年的我像个野丫头一样四处疯跑,恨不得向全世界人炫耀一遍,想让所有人知道,我对粽子的喜爱。

因为童年的我很懒,每逢端午佳节,父母及亲戚朋友聚在一起包粽子,就连比我小的表弟表妹都在掺和,而我却缩在被窝里,看着他们忙碌的样子,心里喜滋滋的。等到粽子出锅时,我瞄准自己最喜欢的红枣粽子,头一个伸手去抢,妈妈每次都骂我嘴馋,却不干活。

没错,我很嘴馋,至今依然如此,可是那香甜美味的粽子叫我怎能不迷恋?每一口的糯米,都融化进入我的心房,每一口的红枣都甜蜜了我的唇。吃完后,我收敛了自己疯野的性子,乖乖地回去坐在屋里背唐诗。

也就是童年时那美味的粽子,那热闹的端午,陪我走过了属于我的快乐时光。如今过端午,父母都忙于事业,再没有那份悠闲的心情与空闲的时间包粽子了,只能去超市,到街上买现成的回来吃。

剥开一层层的粽叶,熟悉的味道又一次扑来。依旧是那么酥软的糯米,依旧是那么甜蜜的红枣,都没有了曾经吃粽子时的感觉。是什么感觉呢?温馨?幸福?热闹?快乐?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曾经在家乡热闹的端午,现在在大城市里却冷冷清清。孩子忙于上学,上班族忙于工作,白领忙于事业的发展,没有多少人聚在一起重温包粽子时的感觉,没有多少人与亲朋好友一起过端午,有的,只是那已逝的温馨。

望着繁华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人们,我不禁暗叹一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艾香勾思乡作文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午端阳,

家家户户插艾忙。

把艾插在门外边,

驱虫辟邪又吉祥。

这是一首小时经常唱的儿歌,每每到端午节时就想起来,勾起我浓浓的思乡之情。

早上,还没起床,浓浓的艾香便沁满我的心扉。早起买菜的妻今天买了两把艾放在店里,说等会挂在门口,端午节快到了。

时间飞快,恍惚间已到端午节,记得过去在老家,每到五月初五,那天一早,娘就到家前的地边,割一大捆野艾回来,插在大门两旁。说能辟邪,也是风俗。

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在农村,很普遍,它生长在田间地头,喜阴好水繁殖力特强。每年开春后,它就拱土出芽,白白的,毛毛的黄嫩。由于艾有浓烈的香味,酷似中草药味,所以,兔也不闻,羊也不吃,牛也不啃,经过,春风春雨的滋润,长的很快,到了五月前后,都有一米多高。端午节一到,家家都在自家的地头,荒草地里,割一大捆回家,挂在大门口。碰到谁家结婚办喜事,浓绿艳活的野艾,衬托着大门两旁的大红喜字,煞是好看。

过了三、五天,艾已半干后,细心的主妇们把艾取下,放在屋檐下风干,收藏好,早晚能用着的时候,找出来用。药贩来收购时卖点钱花。要是跌打崴脚,用艾泡水烫烫,第二天脚就好了。在那个没有蚊香的年代里,点燃干艾叶,来驱蚊子,效果很好,很芳香,总能让人甜甜的入梦。

遥想老家的沟边地头,那一片片,一丛丛,茂盛的野艾,不用耕种,不用浇水,不用喷药,不用施肥,默默无闻的成长,虽没有娇艳的花朵,香甜的果实。但它能给人们带来很多好用途。那一抹浓绿随风摇摆的野艾,在田野里,在阳光下,也算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摇曳在眼前。

虽然,端午节那天,我们有吃粽子,吃鸡蛋,赛龙舟等风俗,但都远不及家家大门两旁插艾,那样必不可少。端午节那几天,整个村子到处弥漫着艾的清香。

离家外出打拼很多年了,每到端午节时,浓浓的艾香便勾起我想家的念头。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家乡的亲人,又都萦绕在我的眼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端午的诗词名句

全文共 1635 字

+ 加入清单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小编收集了关于端午的诗词名句,欢迎阅读。

竞 渡 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35作文网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35作文网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榴花不似舞裙红。

无人知此意。

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

酒杯深浅去年同。

试浇桥下水。

今夕到湘中。

——宋 陈与义《临江仙》

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

香芦结黍趁天中。

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

——宋 万俟咏《南歌子 端午》

条脱闲揎系五丝。

——宋 李清照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

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

——宋 杨无咎《齐天乐 端午》

淡妆浓抹,西湖人面两奇绝。

菖蒲角黍家家节。

水戏鱼龙,十里画帘揭。

凌波无限生尘袜,冰肌莹彻香罗雪。

游船且莫催归楫,遮莫黄昏,天外有新月。

——宋 赵长卿《醉落魄 重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宋 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

钗头双荔枝。

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

相思十二时。

——宋 李石《长相思 重午》

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

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宋 高箸《重午怀旧》

亦有鱼龙戏舞,艳晴川,绮罗歌鼓。

乡情节意;尊前同是,天涯羁旅。

涨绿池塘,翠阴庭院,归期无据。

问明年此夜,一眉新月,照人何处?

——宋 卢祖皋《小龙吟 淮西重午》下阕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安康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端午,你肯定会说不就是五月初五的日子,大家一起吃吃粽子赛赛龙舟?这样说固然没错,只是将端午狭义化成了一个“娱乐性”节日。

端午那天,不论是在哪里,不论是遇见了哪一位长辈、老师或是朋友,开口必定是要说祝福语的。只不过,这话可得好好说,切忌张嘴就来一句“端午快乐”,而应说“端午安康”。

这是为什么呢?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所处时间不够吉利。众所周知,端午是在五月初五,古人认为“九”为阳数,因此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同理,“五”为阴数,五月初五为至阴之日,在这一天里,“五毒”会齐齐出没。所以人们会通过在门上插艾叶,戴香囊、喝雄黄酒等方式来“辟邪”。在这样一个“不吉利”的日子中,又如何能对他人道一句“快乐”呢。

第二,人文历史原因。在我国,端午作为传统节日主要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人,在经历国破之痛后,于五月初五只身来到汨罗江边,写下绝笔《怀沙》后便投江自尽。当地居民得知后都想将屈原尸体打捞上来好让他入土为安。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的遗体,便用一种带着清香的叶子包住饭团投入江中。更有甚者,自发地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游动,以威慑江中鱼虾。于是便有了今天的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在这样一个日子里,道“端午快乐”或“端午吉祥”肯定不妥当的。

现在你是否也觉得端午说“端午快乐”是不妥当的呢。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对这样一个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我们应该有所了解,以便能更好地传承。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粽子飘香话端午作文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来临了,在这个古香古色的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我仿佛又闻到了那飘香四溢的粽香,似乎又看到那相互追逐的龙舟......

说起粽子不由得让我想起了去年妈妈教我包粽子的情景。那是接近端午节前的一个星期天,妈妈告诉我要包粽子,我一听兴奋得跳起来说:“妈妈,快点,快点,我要学。”妈妈说:“别急,别急,要先准备材料呢。”说时妈妈把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给我看,我一看:“哇,好丰富哦!妈妈,应该怎么弄,快教我。”原来妈妈准备了:粽叶、糯米、五花肉、香肠、蛋、香菇、莲子、红豆、花生等让我流口水的食物,瞧,是不是很丰富!妈妈说:“胤胤,包粽子是很费功夫的,就看你有没有耐心哦。”“噢,妈妈您可别小瞧我,我可有一双灵巧的手,您等着瞧吧。”我看着那些食材信心十足地说。“那好吧,你就跟着妈妈学包粽子咯,可是要等吃过午饭以后再包。”“为什么呢?”“因为要把这些食材先浸泡一下,这可是重要步骤哦,你就耐心地等等吧。”“哦,那我要赶快吃饭了。”

吃过午饭我便兴趣浓浓地找妈妈:“妈妈,好了吗?可以弄了吗?”妈妈说:“应该可以了,我要先把那些食材炒一下,你去把那边桌子整理好。”“遵命,亲爱的老妈。”我愉快地哼着小曲,轻快地跑到桌子旁,开始整理。“整理完毕,妈妈,您弄好了吗?”“好了,好了。”说着,妈妈把那些炒好的食材端到桌子上。“终于要开始包粽子咯。”我高声欢呼着。

妈妈拿起粽叶开始教我怎样包粽子,可我看着那些炒好的食材,香气扑鼻引得我注意力一直不能集中,根本不知妈妈在说什么。妈妈一看我这样就说:“刚才还吵着要学包粽子呢,怎么现在又不学了?”我一听,赶紧解释说:“才不是呢,因为您炒得太香了,我才忍不住走神了嘛。”妈妈看着我,偷笑着:“那现在正式开始了吗?”“哦,好吧,好吧。”我口是心非地回答。虽然这样,我还是努力地把注意力拉回来。妈妈熟练地拿起粽叶告诉我:“先把粽叶折成一个小碗状,先加入少许糯米及配料,中间放一块五花肉,上面再加入糯米,包好再用棉线扎紧,这样就好了,你来弄弄看。”我一看觉得简单极了,就说:“我会弄,我会弄。”可当我把粽叶拿在手上时,怎么也弄不好,沾得满手都是米和油。“嗨,怎么那么难弄呢?”我气得直跳脚。妈妈耐心地教我怎样包,经过我一番努力,终于包出了一个四不像的粽子。不过,我总算是包出来了。当妈妈从锅里拿出我那个四不像粽子时,感觉还蛮挺有成就感的。

学包粽子真是趣味无穷啊!而这次包粽子不仅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有耐心和信心,才能成功;同时也让我借这次机会更加贴近生活,领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情浓粽飘香作文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吃完早饭,我看见奶奶在厨房里忙着,定睛一看,咦!奶奶又开始包粽子了呀!

奶奶每年都会在端午节前包好多好多粽子,分给亲戚朋友们品尝。我觉得很好奇,追着问奶奶:“好奶奶,粽子是怎么个包法呀?”奶奶慈祥地说:“佳仪,你想学呀,那就站我旁边看吧!”

开工啰!奶奶把带有清香味的粽叶用开水煮了一遍,再用清水洗净,放旁边备用。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我们今天就包甜粽吧!”开始调粽馅了。只见奶奶量了3斤糯米放在大盆里,把米淘洗干净。然后放一斤左右的花生在米里面,搅拌了一下,让米和花生搅和在一起。再放少许的食用碱,不一会儿工夫,米就变成了淡淡的黄色。最后把一些蜜枣放一个小碗里备用。包粽子的食材全备好了!看,奶奶还把剪好的一根根棉线扎成一捆,挂在墙上。一切准备就绪。

我有点急了耶!催促奶奶道:“奶奶,快些包嘛,我等不及啦!”奶奶一字一句地说:“宝贝,不要急,要等馅充分入味一下,再开始包,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既容易熟又好吃呀!”哇!包粽子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大概过了半小时,奶奶终于动手包了。我踮起脚尖,伸长脖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奶奶的手。奶奶拿起2片粽叶叠在一起,熟练地卷成一个圆锥体,把馅一勺一勺地放进去。放满后,用大拇指使劲把米压紧,接着把一颗蜜枣放在米的最上面。最后,奶奶把粽子头的两端包住,用棉线扎紧粽子,挂在墙上。好了,一个粽子终于成形了,我的眼睛这时才眨了一下。奶奶继续一个个地包着,继而扎好。不知不觉间,一大盆的馅没了,变成一个个鲜美的粽子。

粽子包好了,接下来就是煮熟它们。奶奶说:“宝贝,不要太急躁,煮粽子也是有门道的哦!”我只好耐着性子,咽了咽口水。奶奶把粽子放到了高压锅里,装得满满的一锅。用水浸透粽子,让馅充分吸水,这样容易煮熟。此时奶奶用大火煮沸粽子。慢慢地,粽子的香味飘满整个厨房,好香啊!我迫不及待地想最先品尝。奶奶说:“宝贝,那么长时间就等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还要用小火煮半小时,粽子才会完全熟透呢!”我只好双手撑着下巴,坐在那里巴望着,不时用鼻子嗅一下粽子的清香。

快到午饭的时候,奶奶才打开高压锅,热气腾腾,一阵粽香扑鼻而来。奶奶解开了一个粽子的皮,让我尝尝。哈哈,白中透着红!我朝粽子吹了口气,迫不及待地狠狠地咬了一口,软软的,粘粘的,嚼起来特有弹性,就像QQ糖一样,美味极了!我边吃边朝奶奶竖起了大拇指,对奶奶连声说:“好吃,好吃,真好吃啊!”

粽子吃起来简单,包起来也不容易哦,感谢奶奶的巧手!我在端午节前也要亲手包几个粽子供大家品尝。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像奶奶包粽子一样,需要耐心、细心,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我们的人生也就溢满清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端午食粽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端午吃粽子的作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是端午节,我又要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了。

我忽然听到门外有动静,仔细一听:“轩轩,我买了糯米和红枣,你找好朋友美池一起包粽子吧。”只听“咚咚!咚咚!”的敲门声,我打开门真是洋溢轩,我们两个互相拥抱后,便准备包粽子了。

我小时候就盼望着能吃上自己包的粽子,今天如愿以偿。我将一碗糯米倒扣在案板上,轻轻把碗拿起,一个碗型的饭团端端正正的呈现在眼前。我用手捧着饭团在案板上不停的旋转,我把饭团切成三角形的,又在每个三角形上面摁下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大红枣。还在上面撒上了白糖。然后我们就一丝不苟的往上裹鲜海苔,最后缠上线绳。一个个身穿海苔的粽子宝宝诞生了!再看看洋溢轩,她竟然做了一个个菱形的粽子,真有创意啊!

十几分钟后,我打开锅盖一股香味沁入心脾,各种形状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的拿一个,不顾一切的咬了一口,里面露出了一一颗颗糯米,还有大红枣。“啊,好香!”我情不自禁的赞叹道。我一连吃了好几个,那香甜的粽子让我回味无穷。

今天我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关于端午吃粽子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2024年端午节的作文100字:端午踏青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6月xx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跟妈妈去上山踏青

刚一上山,我就被这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山上松柏滴翠,苍青色的群山,一座叠着一座,像大海的波涛,无边无尽伸到遥远的天边。还有黄灿灿、红艳艳的小花从草里冒出来,在山坡上一簇簇喷放。

这时,太阳升起来了,红艳艳的太阳射在山尖上,把山顶的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人们拿出准备好的毛巾,开始用溪水清洗手部和面部,传说端午这一天,当太阳升起,用溪水洗手洗脸可以除灾袪百病。

踏青结束,人们手里都拿着新鲜的艾蒿,在传说中,把艾蒿挂在门上可以避邪,防止鬼邪进入家门。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想到回家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粽子,自然很高兴,但我又想到了我国的爱国诗人屈原,人们为了纪念他,发明了粽子这种食品。

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我只好等候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可以继续上山踏青。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是一个节日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说法虽然多,却都证明着端午本不是属于北方的节日。很小的时候不曾有关于端午节如何隆重庆祝的记忆,一般是家里有嫁出去的女儿才会正式过这个节。因为无论节日大小,女儿总得回家来给父母送节礼并探望一番的。在姑姑结婚之前我不觉得这是个节日。那时候,所有没有热烈气氛和美味食物的日子都不能算节日。虽然也有母亲给我们做的香囊彩线戴着,也有端午当天到河边去把香囊彩线抛下河去的片刻欢娱。母亲是心灵手巧的女人,那香囊做的极精致,指甲盖大小的几个荷包做成各种花朵水果的形状,穿成串,挂在衣服扣上。说是香囊,里面却不曾放着朱砂、雄黄、香草药这类的东西。朱砂辟邪,退热,雄黄避蛇,草药解毒,却都不是北方农户必备之物,不能随手采撷的,没有人家会挺贵的买来装在那几日后便会随波逐流的荷包内的。

5岁那年,我默默记得了端午是一年中不可或缺的节日,因为到时候姑姑会带着姑父来给爷爷送绿豆糕,而爷爷不但会分给我们吃还会全部分给我们吃!我对绿豆糕的喜爱始于那时,至今不改。更何况,父母必然会做一桌子菜来招待他们的妹夫。也是那年,我发现了父母也会在端午前后给姥姥送去绿豆糕。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因为我家这边兄弟姐妹多,姥姥家那边那时候只有哥哥和我是孙辈的孩子,常常在爷爷这里没有吃够就磨叽母亲去姥姥家串门,带上我。

可是,端午作为一个节日在我的生命中来得太晚了,没过两年,母亲和爷爷相继在同一个冬天走远,埋在黄土深处。后来的端午仍然是一个节日,父亲还是会给姥姥送去绿豆糕,姥姥也特别留给我。姑姑姑父也来家里探望,还是会做一桌子菜。却没有人再能做出那么精致的空香囊,没有人再能把我们8个堂兄弟姐妹聚在一起分姑父买的绿豆糕。

1.关于端午节的作文300字:包粽子

2.2017年关于包粽子的作文

3.有关包粽子的作文400字

4.2017关于包粽子的作文600字:包粽子

5.2017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300字:端午的粽子

6.2017年端午节包粽子作文600字

7.写端午节的作文:包粽子

8.端午节包粽子作文4年级

9.端午节包粽子的作文500字

10.端午节粽子飘香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