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2659

作文

194

小学生文学常识积累汇总:诗歌知识

全文共 2750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在于美,一种有组织有秩序地美,通过把一个个音节与字母按约定俗成的规则组合起来,本身就是一项让人迷醉的活动,并且这种组合能够代表一个人的思想,能够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也具有了现实的意义。我们应该重视它,欢迎阅读诗歌文学体裁常识

⑴ 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要求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的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有一定的节奏韵律。

⑵ 诗歌的特点

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⑶ 诗歌的分类:

诗歌按时代可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旧体诗)两大部分。

现代诗歌按形式又可分为新诗和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歌(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新诗按内容有无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

抒情诗又可以有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和借人、事的描写抒情等几种形式。

新诗按形式分为格律诗(如闻一多的《死水》)、自由式、散文诗。

新诗按来源分为群众创作的民歌(歌谣)和文人诗作。

古典诗歌又有古体诗(古诗、古风)、近体诗(今体诗)、词(又名“诗余”“长短句”“曲词”“曲子词”“倚声”“填词”)、曲等几种不同形式。

古体诗就是古代的自由诗,形式自由,篇幅不限,每句字数不定(指杂言),不讲对仗,押韵自由等。它常常有四言古诗(最早出现于《诗经》)、五言古诗(成熟于汉,如《古诗十九首》)、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如《长恨歌》)、乐府诗(标题有的加上“歌”“行”“引”“曲”“吟”“弄”等名称,如《琵琶行》)等。

近体诗就是古典格律诗,除排律外,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它一般又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形式的绝句和七言律诗、五言律诗、排律等多种形式的律诗。

按字的多少,词一般又有小令(58字内)、中调(59-90字内)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形式。词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曲有散曲和杂剧两种形式。散曲又有小令(短小的曲子)和套数(又名“套曲”)两种形式。

⑷ 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1 新诗 旧体诗

新诗是指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提倡的用白话写的自由体诗,如《再别康桥》《我爱这土地》都是新诗。用文言写的格律诗称为旧体诗,如: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陈毅的《梅岭三章》。这些都是现代诗歌。

2 信天游

又称“顺天游”,陕北民歌形式,其特点是:形式自由灵活;两句一节,可以换韵,也可一韵到底;多用比兴手法;句子以七言为主,灵活多变。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

3 古体诗 近体诗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古体诗多指唐代以前的诗歌,近体诗是指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等。

4律诗 绝句(又叫截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只有四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律诗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首联和尾联可对仗,可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声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成为排律。

5 歌 行 引

古代诗歌体裁,三者无严格区别。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李凭箜篌引》。

6乐府 新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新乐府,创于初唐。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已与原声韵不同,故称新乐府,到白居易确定了新乐府的名称。

7 标题 词牌

词的标题和词牌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词的标题是词的内容的体现,词牌是一首词的曲调名称。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一首词或词的一段叫“一阙”,“阙”是乐曲终了的意思。

8 豪放派 婉约派

豪放派和婉约派是宋代词坛上的两大流派。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多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代表词人以苏轼、辛弃疾为主。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含蓄,表达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离愁别绪,或深沉幽怨,刻工精细,题材较狭窄,往往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的。代表词人有柳永、秦观、李清照等。

9 散曲

散曲是宋元时代兴起的,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和乐演奏的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而比词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只含一支曲子,如《越调?天净沙?秋思》只有“天净沙”一曲。而套数是合一个曲调中多支曲子为一套,是戏曲或散曲中连贯成套的曲子,一套中曲子数不定,少则两曲,多则不限;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曲牌名;全套曲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用多少遍没有规定。如《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它含有属于“般涉调”这一宫调的八支曲子,而其中“哨遍”是这套曲的第一支曲的曲牌名,又是全套曲的曲牌。

10 元杂剧

杂剧是宋金时期在诸宫调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文学样式,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表演等结合起来的戏曲艺术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每本为四折(也有五折六折的),必要时加“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参看下面11),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如《窦娥冤》就是旦本,其中第三折用的是“正宫”调。元杂剧剧本由科、唱、白组成,“科”是剧本中对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作出的规定;“唱”就是唱词;“白”是宾白,宾白分为对白(人物对话)、独白(人物自叙)、旁白(背着别的人物自叙心理)、带白(唱词中的插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是:旦(女角色),扮演女主角的叫正旦,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末(男角色),扮演男主角的叫正末,配角有副末、外末、小末等;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点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性次要人物;扮演老年妇女的称卜儿。

11 宫调 曲牌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如《长亭送别》中的《滚绣球》《叨叨令》《快活三》《四边静》《朝天子》《满庭芳》《五煞》等都是曲牌。每一个曲牌,在韵上必须属于一种宫调;一种宫调下有的有若干个曲牌;宫调是音乐术语,表示声音的高低等,如《长亭送别》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

12 对联

字数相等,词性相对。上联最后一字,一般为仄声,即现代汉语的三四声,下联最后一字,为平声,即阴平、阳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仄起平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综合基础知识的题型

全文共 2347 字

+ 加入清单

从考察内容而言,马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的考试重点在辩证唯物主义的部分,因为它是整个马哲部分的重中之重。而时政侧重于考察最新最热的时事政治和时事方针,这也是时政自身的意义所在。从考察题型特点来看,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主要考察类型:

一、知识记忆型

这种题型考察考生对于课本重点基础知识的把握,属于难度较小的题型。

例题:

1.李克强总理在《zf工作报告(2015)》中指出,全面推进“三网融合”,加快建设光纤网络,大幅提升宽带网络速率,发展物流快递,把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型消费搞的红红火火。其中,“三网”不包括( )。

A.互联网 B.电信网

C.物联网 D.广播电视网

分析:这道题目从内容上看即是时政新闻类也是属于科技的发展部分,而科技部分大多数考察点是关于生活常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当中普遍应用的就是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所以,本题考察考生对于基本科技常识的把握,这个知识点在我们的讲义当中老师也重点强调过,只需要考生记忆即可。故本题选ABD。

2.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矛盾 B.发展 C.联系 D.科学

分析: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

这是在考察学生对于马哲基本知识的框架体系的了解,马哲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们再三说明考试重点部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具体在辩证法部分包括两大特征(联系和发展),三大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故本题选BC。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10月24日—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xjp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的文件有( )。

A.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B.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D.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分析:十八届六中全会是2017年的比考点,一般关于历次会议的考察,包括会议通过的文件、重点理念和主流思想。这也是时政考试复习要注意的一般考察规律,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切不可小看此类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2016年 10月24日—27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xjp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关于召开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故本题选AC。

二、理解应用型

此类题目重在于考察广大考生在基本知识的了解基础上,理解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考察难度较大,这类题目往往对考生的学习水平要求更高,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领悟这类题型的复习技巧和答题规律。

例题:

1.人类在太空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天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

①矛盾双方组建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因为它在于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被称之为辩证法的一条根本规律。此类题目是借助事例考察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侧重于考察考生对哲学原理的应用和理解能力。本题当中科技的发展带来了双重作用,一方面为人类造福,另一方面留下的太空垃圾污染了环境。尤其是题干中的“但”表示意义转折的关键词,可以看出之后题干表达的意思与之前有利影响对比是负面的。综合思考,这道题中科技发展的“利”与“害”就是指矛盾双方,所以在矛盾体当中不能没有差别,没有差别就没有对立,也就否认了矛盾,所以①不对;②是把矛盾的对立和统一截然分开,没有看到二者的相互依存。故本题答案选D。

2.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决定将中国的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人民币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的第五个成员,人民币成为真正的“世界货币”。这说明( )。

A.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B.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C.人民币日益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

D.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不同社会制度间的意识形态斗争逐步缓和

分析:这道题目选取的材料是一个时政热点,考察考生用哲学原理看待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以看出,2015年我国完成“十二五”规划,一度跃居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家,人民币拥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针对这一状况要求考生学会用哲学思维分析。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体现人民币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新晋世界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这体现了事物是断向前发展的。题干中并无新旧事物对比,因此B不选。D选项题干未体现。

3.北齐文学家刘昼说:“外疾之害,轻于秋毫,人知避之;内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避之。”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B.内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

C.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

D.内因对事物发展起着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分析:这道题目是考察哲学原理非常典型的一道题目,今年哲学题的考察难度适中。题干说的是外部的疾病在很轻微的时候人们就会去避免它,但是身体内部的疾病的危害更加严重,告诫人们对于外疾却切莫不可忽视。这里强调的是,内因对事物发展变化起决定作用。故本题答案选B。

关于马哲和时政部分以记忆型和理解应用型考察是最常见的题型,占分值比重也较大。上述题目的考察方式大家要有所感觉;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找到每年考试的重难点,考生只有复习准确到位,才能最短的时间内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复习重点有所偏差,即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功夫也是枉然。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参考小编分析,提升复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最新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6441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一、【结构】

1. 结构的含义

结构是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构造,是作者按照主题的需要,对材料所进行的有机组合和编排,又称谋篇布局。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作用:

①使文章言之有体。“体”指体裁。应用文在长期的写作实践过程中,大都形成了比较固定的结构形态,也叫程式。

②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条理清楚,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③使文章言之成文。通过精心安排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2. 安排结构的原则

①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主题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意图的体现,结构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为表现主题、突出主题服务。例如怎样安排开头与结尾、怎样划分层次与段落、怎样设置过渡与照应、怎样确定主次与详略等等,都要围绕主题进行。这样,才能使文章组成一个严谨周密、内容形式统一的有机整体。

②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应用文是对现实生活、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作者对它的认识也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性,也就表现为文章结构的基本形式。

③要适应不同文体的要求。文体不同,结构的样式和要求也会不同。应用文不同于文学作品,不同类型的应用文体结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

3. 结构的要求

①严谨自然。指文章结构精当严密,顺理成章。要求作者思路清晰,思维严密,以主旨贯穿全文始终,不枝不蔓。层次段落的划分要恰当,组织严密,联系紧凑,脉络畅通,行止自如。过渡和照应要自然,不能刻意的雕凿,更不能牵强拼凑。

②完整匀称。指文章各部分要配置齐全,比例协调,详略得当,完整合理,重点突出,符合格式要求。如文章一般都有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三部分比例要协调,主体要内容充实,不能虎头蛇尾或尾大不掉;对并列内容的处理,要注意处理好详写和略写的关系,以保证结构的完整和匀称,使之浑然一体。

③清晰醒目。大多数应用文不要求行文曲折波澜,而要求纲举目张、清晰醒目,以便读者把握要领或贯彻执行,所以常采用加小标题、写段首撮要、条目式等形式。这在一些法规性文体中最为明显。

4. 结构的内容

①层次与段落。层次是文章中作者表达主题的阶段和次序,是文章内容展开的次序。层次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阶段,是问题的各个侧面和作者思维的过程,又称为“意义段”、“逻辑段”、“章”、“节”等。段落,又称“自然段”,是组成文章、表达思想最基本、相对独立的最小单位。段落的形式是层次的再分割,是文章意思的间歇或转换,以换行为为标志。两者有明显的区别,层次侧重于内容的划分,段落侧重于文字形式的表现。有时一个段落恰好是一个层次,有时几个段落表现一个层次或一个段落内有几个层次。安排层次有两种模式:

(1)纵式,即思路纵向展开的结构方式。具体有两种类型:时间顺序式和逻辑顺序式。前者是按照事物的生产流程、事情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或时间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结构方式,不能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要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逻辑顺序关系是按照事理内在的逻辑顺序安排层次。这种逻辑关系表现为:现象——本质,原因——结果,宏观——微观,个别—一般等。按照这样的关系先后为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安排结构,就是逻辑顺序。

(2)横式,即思维横向发展的结构方式。表现在形式上,它是把整体划分为若干相对的层次,各层次之间互不交织、平等并列,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共同揭示了事物的整体面貌和主旨,或按照空间方位的变换,或按照材料的不同性质和类型,或按照问题的不同侧面等。这种结构形式,在应用写作中运用很广泛,述职报告、调查报告、总结等均可采用。

②过渡与照应。过渡是指层次与段落之间的衔接与转换,在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穿针引线的作用。照应是指文章内容的前后呼应和关照,可以使文章结构周密严谨,浑然一体,还能使某些关键内容得到强调,突出主题。

一般情况下,当内容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时、意思转换时以及表达方式变化时,需要安排过渡。过渡的形式有段落、句子或词语。如上下文空隙大,转折也很大,常用过渡段连结。上下文空隙小,多用提示性的句子,如公文中,常有“特此如下通告”、“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为此,特制定本条例”等作过渡。在意思转折不大的情况下,多用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但是”等作为过渡词。

在应用文中,常用的照应方法有:

(1)首尾照应,即在文章的结尾处,把开头交待的事或提出的问题再次提起,有的进一步加以概括、归纳、补充,如论文、总结、调查报告等。

(2)文题照应,即指在行文中时时照应标题,对主题加以强调、提示。如大多数公文标题中都包含着“事由”,文章内容自然要与标题相照应。

(3)文中照应,即文章自身前后内容间的照应,如某些细节和问题在行文中不断被提起,这样能强化印象,更好地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

③开头与结尾。开头是全篇文章的第一步,可以起到统领全篇,展开全文的作用。结尾是全文的收束和结局,能帮助读者加深认识,把握全篇,达到预期的写作目的。

常见的开头方式有:

(1)目的式。就是将写作的目的和意义直接说明。一些公文常用这种方式,常用介词“为”、“为了”领起。

(2)根据式。就是开头阐明撰文的根据,或引据政策法令和规定指示,或引述全文,或引据事实和道理,常用“根据”、“按照”、“遵照”等领起下文。

(3)原因式。就是以交待行文的缘由作为开头,常用“由于”、“因”、“鉴于”等引出原因或简述某种情况作为原因,再引出写作目的。

(4)概述式。就是在开头部分对文章内容的背景、基本情况、主要内容加以概述。采用这一方式,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结论式。就是将结论、结果先作交待,再由果溯因。

(6)提问式。就是开篇提出问题,然后引起下文,常见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7)引述式。常用于有具体规定格式的文体中,如“合同”,或引述下级来文、上级指示精神,或有关政策法规,以此作为撰文的依据。如批复、函等常用这种方式。

常见的结尾方式有:

(1)自然收尾式。就是在主体部分写完之后,事尽言止,自然收结。

(2)总结归纳式。指在主体写完后,对全文的主旨进行简要的概括,总结全文。

(3)强调说明式。是在应用文的结尾处,对全文的主旨意义、重要性进行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

(4)希望号召式。就是在结尾部分提出希望,发出号召,展望未来,以鼓舞斗志。

(5)专门结尾用语式。就是在结尾处,采用特定的用语结束全文。

二、【语言】

1. 准确

准确,就是要正确地、恰当无误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用词用语含义清楚,概念恰当明确,不产生歧义,不引起误会,无溢美之词,无隐恶之嫌。

要做到语言准确,必须要把握词语的分寸感和合适度。特别是要区分同义词、近义词在适用范围、词义轻重、搭配功能、语体雅俗、词性差别等方面的细微差别。

要做到语言准确,还要注意语意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以免产生歧义,延误工作。如“大致尚可”、“有关部门”、“条件许可时”、“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等表达含糊的词应谨慎使用。

2. 简明

简明,指文字的简洁、明白,用较少的文字清楚表达较多、较丰富的内容,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要做到简明,首先要精简文意,压缩篇幅,突出主干,把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删去。其次要反复锤炼,提高概括能力,杜绝堆砌修饰语,适当使用缩略语,如“五讲四美”等。第三,要推敲词语,锤炼句子,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决不用两句话,一个词能概括清楚的决不用两个词。恰当地运用成语、文言词语等,也有助于语言的简明。第四,要注意用词通俗,不用生僻晦涩的字句。应该指出的是,“简”要得当,不能苟简,要以不妨碍内容的表达为前提,绝不能为简而生造词语、乱缩略、滥用文言,不能让人不明白或产生歧义,引起误解。

3. 平实

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它的语言重在实用。一个字、一句话,往往至关重要。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应用文语言应力求平实。行文时多用平直的叙述,恰当的议论,简洁明了的说明。比如公文,它具有行政约束力和法定的权威性,因此,用语必须朴素、切实,不能浮华失实,不能乱用形容词或俚俗口语。

应用文写作要求用语平实,但平实不等于平淡。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许多文章既是应用文,同时又是文学佳作。

4. 得体

应用文实用性强,讲究得体,一方面要适合特定的文体。按文体要求遣词造句,保持该文体的语言特色。如公文宜庄重,调查报告须平实,学术论文应严谨,社交文书需较浓的感情色彩,广告就常用模糊的语言,使用说明书则需具体实在,商业交际文书要委婉,合同书则要精确等。另一方面要考虑作者自己的身份,阅读的对象,约稿的单位,行文的目的,甚至与客观环境的和谐一致,恰如其分。比如需要登报或张贴的,语言要通俗易懂,需要宣读或广播的,语言应简明流畅、便于朗读;书信的写作,要根据远近亲疏、尊卑长幼的关系使用相应的语言;公文的写作要根据不同文种和行文关系而使用相应的语言,否则就不得体。总而言之,作者应有针对性地运用得体的语言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三、【种类】

应用文的种类繁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划分成不同的类别。

一、按其处理事情的性质划分

可以分为公务类应用文和私务类应用文。

公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国家和集体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公文。

私务类应用文是指为处理个人的事务而写作和使用的应用文,即通常所说的个人日常应用文书。

二、按表达方式划分

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应用文。

三、按使用领域划分

(一)行政类应用文?行政类应用文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和日常行政公文。

1.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国家机关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企事业单位处理事务的文件,主要用来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指导工作,提出要求,答复问题,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传递信息。公文制作比较严格,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在写作和使用时,要根据国家最新的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区分每类公文文种的行文要求和使用范围,确定适用的文种形式,确保其使用效率。

2.日常行政机关公文

日常行政机关公文是指上述国家法定的行政机关公文以外的一些事务文件。是指简报、计划、总结、调查报告、规章制度,介绍信、证明信等用来处理单位内部日常事务,与具体部门进行工作联系的应用文。它们的行文格式不像公文那样严格,制作也比较自由。日常事务公文不具有法定的权威,一般不单独行文,如有必要,需另行备文,按法定公文处理,否则只作为参考材料。有些日常事务公文还可在报刊上发表。

(二)专业工作应用文

专业工作应用文是指在一定专业机关或专门的业务活动领域内,因特殊需要而专门形成和使用的应用文。由于分工不同,社会各行各业经管的事务有很大的差异。这样,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便逐渐形成了一些与其专业相适应的应用文,称为专业工作应用文。专业应用文除了要遵守应用文的一般规则外,还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外行人是不能写好的,如财经部门常用的预决算报告、审计报告、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外贸函电、经济合同等;司法部门常用的起诉书、判决书、证词、辩护词、立案报告、破案报告;文教部门常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教学管理条例;医务工作常用的病历、处方、护理日志、诊断证明书、死亡报告;外事工作常用的照会、声明、国书、意向书、备忘录、国际公约、联合公报等等。

在各类应用文中,专业工作应用文涉及的面最广,发展最快。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会越来越细,为适应工作需要随事立体的应用写作新形式,也将会不断增多。

(三)日常生活应用文

日常生活应用文主要指个人用来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礼仪的应用文,如书信、电报、启事、请柬、讣告、日记、读书笔记。日常生活应用文与个人的日常生活、人际交往活动关系密切,使用范围很广。日常生活应用文虽然也有一定的格式,但不十分严格,写作较灵活自由。

以上只是从大的方面来划分。如果进一步,还可根据行文方向、内容性质或其他管理文件的标准来划分。

四、【表达方式】

1. 叙述

叙述,指的是把人物的活动、经历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交代出来一种表达方式。在应用文写作中是最基本、最常用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写作中叙述的人称,有第一人称(“我”、“我们”)和第三人称(“他”、“他们”)。使用第一人称“我”、“我们”系指作者本人,或作者所代表的群体、单位,如书信、请示、报告、总结等文体的写作,多用第一人称。有时,为简要起见,常使用无主句。有的应用文体,如新闻报道、简介、调查报告、会议纪要,为表明作者立场客观、公正,传播的信息真实、可信,常采用第三人称写作。

应用文中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应用文中记叙事件的发展过程,介绍单位的基本情况,一般都是按顺叙,即时间先后为序来叙述。其原因在于,应用文重在实用,不求委婉、曲折,故多采用直接的笔法叙事、说理。倒叙、插叙、分叙等用得较少,只在通讯、消息、调查报告的写作中才用得上。

应用文中的叙述要力求真实、准确,不带主观感情色彩;线索清晰,表述完整;以概述为主,尽可能用概括的语言说出其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使读者了解其梗概。

2. 说明

说明,就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对事物、事理及人物进行解说的表达方式。目的是使读者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成因、性质、种类、功能,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关系等有一个鲜明的了解和认识。

说明在应用文中使用广泛,如解说词、广告词、说明书、简介等文体,主要是用说明的方法来写的。其他文体如经济文书、科技文书、诉讼文书、行政公文等,也常常借助说明的方法解释事理,剖析事理。

说明的方法多种多样,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定义说明要求“被定义者”和“定义者”外延相等,用语简明准确,具有科学性,不能用否定形式,避免“同义反复”;解释说明要求抓住要领,言简意明;分类说明注意根据写作意图选择恰当的分类角度,再次分类只能依据一个标准,各类的总和要等于被分类的事物;比较说明运用时要求用来作比的事物与被比物要相似,有明确的相比点,尽量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举例说明要求事例典型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举例应扼要,只需概述介绍,不必具体铺叙;引用说明要求引文要有针对性,要贴切,所引资料要认真核实,使之准确可靠;比喻说明应力求准确贴切;数字说明要求数字准确无误,每个数据都要有来源;图表说明要求选择图表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表格的设计要合理,使人一目了然。

3. 议论

议论,即议事论理,是运用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进行逻辑推理阐明观点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特点是证明性,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或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或驳斥对方观点的错误。

在应用文写作中,议论经常使用。调查报告、总结、通报等文体,经常在叙述事实、说明情况的基础上,表明对人物、事件、问题的评价。指示、决议、会议纪要等公文,也常用议论来阐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让下级机关和群众理解和执行。

应用文写作中的议论,与一般议论文中的议论有明显的区别。一般议论文中,议论是最主要的表现方法,贯穿全文始终,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齐备。而在应用文写作中,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是叙述和说明,议论居于从属的地位,一般只是在叙述、说明的基础上进行。另外,应用文的议论,一般也不需要作长篇大论,不需作复杂的多层次的逻辑推理,也不一定具备论点、论据、论证这样一个完整的议论过程,而只是在需要分析论证的地方,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或采取三言两语的方式,点到即止,不作深入论证。

运用议论要注意,一要庄重,对任何事物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以理示人,以理服人。二要明快,要直截了当的阐明观点,不拐弯抹角,不回避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

全文共 1732 字

+ 加入清单

如何把应用文写好一直困扰着很多学生,下面小编整理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1.掌握结构的含义应用文的结构,是运用材料以表现主题的有序安排,是客观事物条理性在文章中的反映,为文章的组织形式和内部构造。文章的结构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宏观结构,即文章的总体构思、大体框架;二是微观结构,即对文章的层次、段落、开头、结尾、过渡、照应和主次的具体设计。

2.了解结构的作用结构好比文章的骨架,是安排文章的具体形式,是将材料化为文章的手段之二。结构是表现主题的手段,是准确表达主题的必由之路,也是引导读者领会文章思想内容的向导。写文章只有找到恰当完美的结构形式,才能把主题和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其作用具体表现在:

(1)使文章言之有体。应用文大多有较固定的结构形态,它是人们在长期写作实践中经过选择,逐步找到的最适合表现某种内容的最佳形式,也称之为“程式”。如简报、书信和行政公文类文书,具有相当固定的惯用格式。

(2)使文章言之有序。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就是根据一定的思路,将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使之眉目清楚地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使文章言之有文。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增加文章的文采,从而增强其可读性。

二、安排结构的条件

1.了解思路的含义及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文章结构的两重含义中,总体构思是具体设计的前提和基础。总体构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言有序”,是指对材料的安排要有次序,这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思路是安排结构的条件。

1、思路的含义

思路是作者思维活动的路线,是作者在头脑中梳理、组织内容材料的过程和结果。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物自身条理性的观察、理解。

作者思路清晰,结构必然有条不紊;作者思路不清晰,结构必然紊乱。经过选择的材料,只有经过合理的组织安排,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准确鲜明地表现既定的主题。

2、思路与结构的关系

在写作构思阶段,作者的思维活动异常活跃。确立主题,选择好材料,并进而考虑如何表达主题和如何安排材料,由此逐渐形成一条清晰、连贯、独到的思维活动路线——思路。此时,文章的大体框架已在作者的头脑中“闪现”出来。等到作者用书面语言把思路表达出来时,文章的结构也就具体安排好了。因此,作者思路与文章结构的关系极为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点:

(1)思路是形成结构的基础和内核。结构是文章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要使结构完整、严谨、匀称,动笔前,就需要作者匠心独运,形成清晰、连贯并具独创性的思路,进而“外化”成纲目清晰、严谨周密的结构。但是,文章反映客观事物,决不是对其原始形态的简单搬抄和复制,而是在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基础上的主观创造。因此,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思路。思路开阔而有创见,文章的结构就新颖独特;思路狭窄而落俗,会使文章的结构板滞僵死;思路紊乱,文章的条理就必然不清;思路松散,文章的结构就不可能严密紧凑。

(2)结构是思路的体现和反映。结构是思路的外显形式和文字载体。思路严密清晰,文章结构才能完整、严谨、清晰,主题才能得以准确地表达;思路紊乱、疏漏和闭塞,文章则会逻辑混乱、言而无序、首尾不能圆合

了解锻炼思路的基本要求及锻炼思路的方法

(1)注意思路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使之清晰、周密、连贯。清晰,指展开思路要有顺序、有层次,同时对材料要加以区分和归类。周密,指思路要周到、严密,没有疏漏和缺损,不要顾此失彼,自相矛盾。连贯,指思维活动过程及其表达不仅要注意外在的次序,而且要处理好各个意思之间存在的衔接、并列、转折、因果、总分等内在联系,做到气脉贯通、流畅。

(2)注意思路的灵活性、独创性,使之活跃、开阔、敏捷。活跃与开阔,是指思路的开展要打破思维定势,进行多向探索,使之灵活、新颖而富有个性。敏捷是指思路的展开、梳理直至成型这一过程应该灵敏、迅速,使文章结构紧凑、气势流转而顺畅。

(3)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一是养成有序思考问题的习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二是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应用写作主要靠逻辑思维,要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认识规律。

(4)写作前要通盘思考,立足于写作意图、目的和所用文体特点,确定如何起笔,主体分几个部分展开,怎样收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外国文学知识题目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1)《圣经》

(2)《罗摩衍那》故事情节及艺术特色

(3)《古兰经》

(4)《一千零一夜》

(5)《源氏物语》

(6)《春香传》

(7)泰戈尔

(8)川端康成

(9)荷马史诗

(10)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一部作品。

(11)《堂吉珂德》故事情节

(12)莎士比亚四大悲喜剧及主要主人公。

(13)莫里哀及主要作品

(14)《红与黑》、于连。

(15)狄更斯、哈代作品。

(16)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安娜卡列尼娜

(17)《母亲》

(18)欧亨利作家作品

(19)《老人与海》

(20)莫泊桑作品、羊脂球。

(21)嘉尔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掌握基础知识作文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是基础知识掌握,在这一项我觉得自己还是不错的,因为基础知识主要的都是字,词,句这三方面。而字这方面就是最容易掌握的,只要知道这个字是怎样写和它的读音是怎样读就轻而一举的把这个字掌握了。当然啦,既然你的字掌握好了那你的词也是很容易掌握的了,只是要我们去知道这个词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也就基本的掌握了,如果你想更加深入的掌握这个词的话就要知道这个词的同因字和形近字了,那你对这个词就更加容易掌握了,如果想更好的话那就连它的意思都记下来吧!从现在开始说一说句子了。句子也不是很难掌握,其实句子变来变去还是离不开修改病句和按照题目去缩句或扩句等等的。只要知道它是怎样做的就已经掌握的了。如果说我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我觉得自己也是挺厉害的了,虽然还没到达滚瓜烂熟的程度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努力的去学习就肯定会成功的。

到了第二方面知识的灵活运用了。在这方面我就觉得自己不是很行了。运用就人人都会的,但要说到灵活的话那就挺难的。就象上次期中考试的作文我就没有灵活的运用一些优美的句段,还有没去认真的审清楚题目,句子也写的比较乱,所以被扣了五分。

阅读的能力培养这方面我就做的比较好,我经常都买一些书籍回来看的,因为多看书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方法之一。还有就是做一些阅读的练习。

习作方面嘛,也算不错。习作只要多看,多想和留心去观察。以上3步做的好了写出来得作文也是挺好的了。要想更加好的话那就要多收集一些优美的句段和词语,加多一些比较生动的东西再你的作文里,那这就是一篇好作文了。

现在是最后的方面语文日常学习习惯了。要是说起这方面哎我可真是有点惭愧啊!在读书这方面呢,我就是做得很好的,每天都会看书。看报就挺少了,因为我们现在都不订报纸了所以很少看报。不过我虽然不看报,但是我也是有看新闻的。这样也弥补了一点。前面两项还不错,但后面两项就没那么理想了。写日记这个方面就最差,我到现在写的日记还不超过五篇。但从现在开始我会坚持写日记的,相信我。背诵也不是很好,我也没有经常背诵lt;lt;小学生必背古诗gt;gt;里面的诗。不过现在不会了,我对我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要背熟《小学生必背古诗》里面的两首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文学的文体知识的介绍

全文共 3713 字

+ 加入清单

文学的范畴有很多,关于文学的种类也有很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文体知识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一、 诗歌

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种文学体裁,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呼声,是一种有声韵、有歌咏的文学。

古诗多四言,如《诗经》,东汉魏晋以后多五言、七言。唐代有古体和近体之分,"五四"有了新诗。

我国古代将合乐的诗歌称为歌,将不合乐的诗歌称为诗。无论合乐与否,都具有很强的音乐美。

诗歌按时代分为古体诗、近体诗和新诗;按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内容分为田园诗、山水诗、科学诗和咏物诗四类。

1、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指唐以前(主要是汉魏)的诗歌和模仿唐以前的诗歌创作的作品。它由民歌发展而来,不求对仗、平仄,用韵自由。中唐的白居易、元稹用乐府的形式创新题,称新乐府,仍属古体诗的范围。

2、近体诗

与古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今体诗""格律诗",句数、字数、平仄、用韵都有严格的规定。分律诗和绝句两类。

3、律诗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律和七律。它在音韵、平仄、句式、对仗上都有一定规格和要求。全诗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4、绝句

近体诗的一种体式,分五绝和七绝,四句一首,一般认为是"截律诗之半"而成。

5、楚辞

诗歌的一种体式,因产生于战国时期南方楚地而得名,以屈原《离骚》为代表,又称"骚体"。

特点:熔汇大量神话故事,富于幻想和浪漫气息;除抒情外,大用铺陈的方法;句式比较散文化,大量用"兮"字。

6、新诗

又称"现代诗",指中国"五四"运动以来产生的新体诗歌。它在形式上打破了旧体诗歌格律的限制,采用了较为自由的形式和接近口语的白话,便于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

新诗要求做到精练、押韵,大体整齐。

7、歌行体

乐府民歌的一种体式。歌是总名,铺张本事而歌称行,与"吟""曲""引""叹""篇""调"等均称"乐府歌行体",其间无严格区别。

特点:①有固定的词调,而大多篇无定句,句无定字,以杂言为主,语多口语化,通俗生动;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不讲平仄、对仗;③表现手法:除比兴外,多用排比铺陈,叙事曲折淋漓,长于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塑造形象。

二、赋

本为一种文学的表现手法,为《诗经》"六义"之一,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成为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讲究铺陈,重视词藻、对偶、押韵的文体。以铺叙事物为主的是"大赋",以抒情为主的叫"小赋",接近于散文的称"文赋"。

它有别于今天的散文标题的"赋",已不是铺陈的字眼,而是"赞""颂"意。

古人"辞""赋"合称,是因二者都体形灵活,篇幅长短不限,句子以四、六言为主,且允许有错落参差;从风格上看,都讲究文采,多用铺张手法。二者的区别是?quot;辞"在句中或结尾多用"兮"以调节音节,而"赋"则较多的使用散文句式,甚至整篇韵文中夹杂完全不押韵的散文语句。

三、骈体文

是以双句(即俪偶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和声律,与散文相对的一种韵文。最大特点是,全文用对偶句组成,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对称,词性、词义相互合对。而偶句通常用四字和六字组成,互相交替(四六文),如"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起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唐初仍沿习此,到韩、柳继起后,这种文体才衰落。

和韩、柳倡导的古文相比,古文讲"气势",骈文讲"气韵";古文讲通畅,骈文讲含蓄;古文讲古朴,骈文讲典丽。

四、词

古代适合合乐歌唱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即"倚声填词")。又叫"曲子词""长短句""乐府"等。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的曲调名(曲牌),它规定了可供演唱的词的音乐,也规定了作为歌词的"词"的字数、句数、韵数、韵位等。大部分都分为片(段),"片"也叫"遍"或"阕",是音乐唱完一遍的意思。

词概括乐调长短,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慢词)。

词远在梁代时已有雏形,晚唐定型,盛于宋朝。

五、小说

文学作品的一大样式。通过描写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塑造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广泛地多方面地反映社会生活。

中国小说渊源于古代神话传说,经历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和"五四"现代小说的发展过程。

按篇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按内容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和侦探小说。

1、志怪小说

指我国汉魏六朝的谈鬼神怪异的一种旧小说。起源于古代神话和传说。如《搜神记》。

2、轶事小说

用于记叙魏晋以来崇尚清谈的知识分子的狂放传闻和轶事是一种小说。

3、传奇小说

是一种情节多奇、神异的古典小说。一般指唐、宋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是元、明、清三代小说、戏剧作家吸取题材的宝库。其源出于六朝"志怪"。

4、话本小说

指宋元说话艺人所用的底本。用通俗的语言把小说、讲史的内容记录下来自己备忘或为传授别人。后成为小说的一种样式,即话本小说。它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拟话本小说)

5、章回小说

我国古代长篇小说的一种样式。是在讲史、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分章叙事的小说。

特点是概括故事情节的发展和矛盾冲突的段落,划分为若干回,并多用对偶句式作回目,揭示本回内容。每回开头常有诗词。最先一段重提上回内容,以便衔接本回内容;每回结尾,多在情节高潮时戛然而止留下悬念。

6、谴责小说

以揭露社会弊病,并对封建官场和社会的种种病态进行鞭笞与谴责的一类小说的总称。产生于辛亥革命前后。

7、演义小说

旧体长篇小说的一种,。概括史书、传说,用近代口语铺叙成文。是由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

六、散文

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概称散文。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文学体裁。

散文的特点是取材广泛,"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写法灵活;语言不受韵律限制,表达含蓄,意味深长。

按内容的差异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记叙散文──以记人、事叙、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

抒情散文──通过对人物、事件或景物的记叙描写,达到托物咏志、寓情于物的目的。常用象征手法表达作者含蓄的激情,引导人们去追思和联想。

议论散文──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不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的论证。

1、古文

指以文言所写的散体文,别于骈文而言。唐韩愈反对魏晋以来骈俪的文风,提倡先秦汉代所普遍使用的散体文,并称散体文为古文,后用为散文的专称。

2、记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

④记……事:是古代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⑤笔记:古代以记事为主的篇幅短小,内容丰富的文体。《梦溪笔谈》。

3、古议论文体

①原:古代探源究理的议论文体。《原君》(黄宗羲)

②辨;是古代明辨是非的议论文体。

③说:是古代用以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师说》。

④论:古代析理推论的议论文体。《六国论》

4、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属议论文体

①疏:是臣下向皇帝分条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又称奏章、奏议。《论积贮疏》(贾谊)。

②表:陈述某种意见或事情的文体。《陈情表》(李密)。

③策:科举考试问之于策而令应举者作答被称之为策问的文体。

④讽谏:古代用比喻暗示一类的方式委婉规劝别人接受下级意见的文体。《邹忌讽齐王纳谏》。

5、序、跋

6、赠序

古代文体之一,是为赠别而写的。《送东阳马生序》。

7、史传

①本纪:传记的一种,专门记述帝王事迹。

②世家:主要叙述诸侯和特殊人物的事迹。

③列传:用于记述一般人臣和庶民的事迹,也有用来记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历史的。

8、报告文学

散文中的一种新兴样式,是特写、文艺通讯等的总称。运用文学的表现手法,迅速及时的报道社会生活中人们关心的事物,具有新闻性、形象性和政论性的特点。被称为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

中国报告文学的三部里程碑作品《包身工》、《谁是最可爱的人》、《哥德巴赫猜想》。

七、戏剧

综合性舞台艺术,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指话剧。

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

戏剧的语言包括对白、独白;舞台说明。

戏剧的结构:独幕、多幕。

分类:按作品类型分有悲剧、喜剧、正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按结构分有独幕剧、多幕剧。

元杂剧,包括散曲和杂剧。

1)散曲

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形式的韵文,是在金"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成长起来的。分小令、套数二种。

小令是一支单调的曲,简短精练,在格律上不像词那样严格,常用以抒情写景,如: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套数是由两支以上的曲子按照一定的规则联缀起来的组曲,又叫"散套""套曲"。全套必须属于同一宫调。套数可用于叙述较完整的情节、事迹或夹议论,如元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

2)杂剧

是包括音乐、歌舞的综合艺术。分曲词、宾白、科迅三部分。

曲词由散曲中的套曲组成,供演员歌唱之用。每折由一人独唱,其他演员只有对白。科迅是动作、表情。

结构:"四折一楔子","楔子"是说明或介绍人物,联系情节的。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

元杂剧的角色:"末""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在考公共基础知识时需要进行写作,那么应该如何写作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作答要求作文;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有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

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在意,好像他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像罢了。

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视若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他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

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可是失恋过的人都知道为什么,它怕痛。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联系实际

(3)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4)请在主观题答题卡上作答

二、【写作参考答案】

【解析】这属于寓言故事的出题方式,主要是围绕鲨鱼,面对强化玻璃在历经失败过后,产生相对安逸的思维,等到危机困难真正解除,却不能迎接之前的目标,想告诉我们,面对失败挫折,应该积极面对,不能退而求其次,因此,这篇文章立意是应对挫折,获得辉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可以从良好心态、激发个人潜能、调整人生目标方面进行论述。

历经挫折 迎接辉煌

贝多芬曾说过:“苦难是人生的老师,通过苦难,走向欢乐。”人的一生不能没有老师,就如同不能没有挫折一样。遭遇挫折,是人生常态,就像四季轮回、秋去冬来一样,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非人力所能避免。挫折是一个火药桶,点燃它会给人们带来苦难,带来不幸,带来失利;同时坐车又是一把金钥匙,拿着它会打开成功的大门,踏上人生的巅峰,通往幸福的天堂。因此,正确面对挫折,才能迎来新的篇章。

笑对挫折,能够培育良好心态,享受生活。人生之路不是一马平川,有坦途就有坎坷,有甜蜜就有苦涩。人生之路,从来都与挫折相伴而行。然而,挫折对于强者来说是一块块垫脚石,是通向成功的一级级阶梯;对于弱者则是一道道绊脚石,会把弱者跌得鼻青脸肿。

挫折,有时候也会像一座沙漠,试图使人迷失方向。然自信者手中始终会握着一枚“指南针”,他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勇往直前地向着目标进发;而失意者整天却像一个无头苍蝇,撞到哪儿算哪儿,一辈子也走不出“沙漠”。要想享受生活,就要正确对待挫折,时时怀着得意淡然、失意坦然的乐观态度,笑对自己的挫折和苦难,去做,去努力,去争取!

笑对挫折,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助力成长。挫折是积累经验的必修课,是走向成熟的催化剂,是收获果实的剪刀手。数风流人物,都是历经挫折方成宏图伟业。勾践卧薪尝胆终成一代枭雄;马云买保险的失败,造就阿里巴巴;刘伟电断双臂与白血病的次次打击,但终成“双脚弹琴小王子”。然而,生活中小学生因暑假作业未完成而崩溃跳楼的例子引人深思。究其原因在生活过于一帆风顺,没有遭受过挫折。因此,有意无意遭受点滴挫折,可以使我们告别安逸,在风雨中接受洗礼,从而拥有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笑对挫折,能够调整人生目标,实现梦想。歌德用尽半生学画无成,面对人生不断碰壁,及时调整了人生目标,在文学道路上做出一番成就。孙中山青年时悬壶济世,最后发现治一人不能拯救全社会,于是转而投身革命,终于成就了令世人敬佩的事业。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古人在千百年前就告诉我们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变得智慧和强大。但是,每个人都无法直接预料到适合干什么,只有在不断的遭遇挫折不断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最适合穿的鞋。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启示大家梅花妖娆美丽的获得是经过冰冷的寒冬。

同样,个人的成才也需要勉面临不断的碰壁,需要展现乐观态度与艰难选择的切合之魅,最后在挫折中使自己不断成熟。

[公共基础知识作文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应用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0466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应掌握的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格式

1、行政公文的格式的概念:行政公文的格式就是指行政公文的文面格式、用纸规范和印制规范的总和。

2、行政公文的格式的内容:2001年1月1日施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三章第十条对行政公文的格式做出了规范性的规定:“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现行的行政公文[除命令(令)、公告、通告、会议纪要等以外)的格式一般由文面格式、用纸格式和印装格式三部分组成。

行政公文的书面格式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红色反线)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包含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1)眉首:眉首又称文件头,位于公文首页上部,用套红印刷,占首页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二;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红色反线等部分组成。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为了有效保证公文在传递、处理过程中的国家秘密的安全,涉及国家秘密的公文应标明密级和保密期限。秘密公文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级,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标明份数序号。

紧急程度。紧急公文应当根据紧急程度分别标明“特急”、“急件”。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则紧急程度在下,秘密等级在上。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机关又称版头,用红色标识居文件头部分正中,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和“文件’’二部分组成,如“北京市人民政府文件”;另一种是只标明发文机关名称(适用于信函式格式),如“x x省人民政府”。发文机关名称要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如果是几个单位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三部分组成。联合行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签发人。签发人是指代表发文机关核准、制发该公文的负责人,是公文生效的具体责任者。上行文(包括上报的“请示”“意见”“报告”)应当在首页注明签发人、会签人姓名。

红色反线(又称“间隔横线”)。红色反线是一条较粗的通栏红线,位于“发文字号”与文件主体部分的“标题”之间,把文件头部分和正文部分分开。一般政府机关公文用一条通栏红线,党的机关文件在通栏红线正中加一颗红五星做标志。

(2)主体:是文件的主要部分,包括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八个部分。

标题。公文标题的三要素:完整的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的通报》(国办发[1999]61号),发文机关是“国务院办公厅”,事由是“表彰奖励中国女子足球队”,文种是“通报”。

公文标题的核心要素:“文种”是公文标题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不能省略的要素。

公文标题除了采用三要素齐备的完整式标题形式外,还可以采用省略式标题形式。省略式标题包括以下三种情况:一是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如《关于严厉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等非法经营活动的意见》,通常有文件版头的公文(主要指上行文),标题不必再重复发文机关;二是省略事由只由发文机关和文种组成的标题,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国人民银行通告》等;三是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有“文种”一个要素的标题,如《通告》、《公告》,这类标题一般适用于内容较单一的公布性、知照性公文。

注意: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对于转发文,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如果标题过长,可以自拟事由摘要转发;如果是层层转发的文件,可以只转发首发机关的名称。

例题:

1、国家税务总局转发了国务院题为“关于做好税制改革工作的通知”这一文件,自治区地税局再转发给各盟市地税局,盟市地税局再进行转发时,写成了《通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税务局关于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做好税制改革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的通知》,如何修改。

2、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如: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

主送机关:是指负责办理和答复该份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下级向上级机关发出的请示或报告,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向上级请示时,也要确定一个主送机关,其他用抄送形式,不能多头主送,避免出现责任不明,误时误事的现象;上级对下级机关的发文,主送机关应按法定或约定俗成的惯例排序,如通辽市人民政府下发的普发性文件,主送机关可以是“各旗、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凡是直接向社会或群众公布的公文及法规章程等,一般不写主送机关。如通告、公告等。

正文:是行政公文的核心部分,是用来表达具体的思想内容的。正文应根据文种和写作意图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和结构,在公文格式规范、行文关系正确的前提下,一篇公文的水平与效果关键取决于正文的拟定。

正文中的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应当准确。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标明其中文含义。正文写作的要求:

第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第二,要有针对性,即以事实为根据,分析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一般应一文一事,事由要集中、明确、重点突出。

第四,行文逻辑缜密,层次清晰,条理清楚。

第五,具体措施或意见要符合实际,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第六,语言要准确、简洁、规范。

公文中的数字: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正文层次标识方法:

第一层用“一、”“二、”“三、”……

第二层用“(一)”“(二)”“(三)”……

第三层用“1.”“2.”“3.”……

第四层用“(1)”“(2)”“(3)”......

附件说明: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说明。

附件说明写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冒号,然后说明附件顺序和名称。附件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成文日期:是指公文完成并定稿的时间,是公文生效的标志。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决定、会议纪要等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以通过日期为准。电报以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标注在正文右下方,右空四字,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如“二OO二年十月一日”。

印章:是公文合法生效的标志之一。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日期,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一行之内,下压日期,端正,印章用红色;联合行文并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日期拉开,左右各空七个字格,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日期,不相交或相切;联合行文并需加盖三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按加盖印章顺序排列则在相应位置,并使印章加盖其上。

当公文排版所剩空白不能空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在同一版面,不得采用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式解决。

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包括说明传达范围(如“此件发至县团级”)、使用方法(如“此件可以翻印”)、正文中出现的名词术语的解释等,或在使用请示文种时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附注标识在成文日期下一行,居左空二字,应当加圆括号标注。

附件:是附在正文之后用于补充、说明正文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公文因内容需要,又不便于写入正文的材料才用附件的形式表达,并不是每份公文都有附件。

常见的附件有两种:一是随文所颁布、批转(转发)、报送的文字材料,实际是公文的主要内容,而主件只起批准颁布、批转转发、报送或按语作用,这类附件与公文正件具有同等效力。二是补充、说明、解释正文内容的材料,如代表名单、数字报表、图文资料等,其作用是为正确理解和执行公文正件提供参考。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第一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3)版记:版记也称文尾,位于公文末页最下部,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三个要素。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主题词。主题词是确切表达公文主题和归属类别的规范化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是文件信息输入计算机的一种信息符号。因为按照区局文件精神,从今年开始系统内部行文不再标注主题词,因为全区办公自动化系统都已开通,标注主题词已没有必要。但向系统外行文仍然要标注。注意:一份文件的标引,一般不超过6个主题词。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机关。抄送上级机关的用“抄报”;抄送平级和下级机关的用“抄送”。

抄送机关应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位置在主题词下一行,左空一字标识“抄送”,后加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后标句号。

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印发机关多数不以行文机关名称出现,而只用该机关办公室(厅)名称。印发机关位于抄送机关之下,占一行位置。印发机关左空一字,印发日期右空一字。印发日期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二)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

一个机关的文件,按照行文关系、文件的去向,可以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和泛行文。

基本行文规则:

(1)根据机关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行文的原则。

(2)公文不直接报领导者个人的原则。

(3)非特殊情况不越级行文原则。

(4)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的原则。

(5)部门会签未经协调一致不得各自单独行文的原则。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

以下两种情况不宜用抄送:

1.请示不得在主送上级机关的同时向其下级机关抄送;

2.凡与办理公文无关的机关一律不予抄送。

请示应一事一请示,不要一文多事。如确有几件事需要请示上级,可分别写成几份请示上呈。

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的规则。

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公文的语言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炼、严谨、规范。庄重是指语言端庄、格调郑重严肃;准确是指在表情达意时,语言真实确切,无虚假无错漏,褒贬得当,语意明确界限清楚,符合实际,真切表达欲表达的内容;朴实是指语言平直自然、是非清楚、明白晓畅、恰如其分、通俗易懂,无浮华夸饰、无渲染、无形象描绘、无矫揉造作,忌堆砌华丽辞藻,忌滥用辞格,讲求于平淡之中见神奇;精炼是指语言简明扼要,精当不凡,去浮辞,忌冗长空泛,同时,又不苟简,即服从行文目的和表现主题的需要,当祥则祥,当略则略;严谨是指语言含义确切、文句严谨、细致周密、分寸得当,忌模糊含混、语意多歧;规范是指语言单位构成及组合不仅应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一般逻辑规则,而且应合乎公务活动所提出的特殊规范性要求。

二、12种应用文体的写作

(一)计划与方案

计划与方案其实就是工作的打算和安排,进行书面化、条理化、具体化以后就是通常所说的“工作安排”、“工作要点”、“工作规划”、“工作方案”,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工作要点”或者叫“工作安排”。不经常用到的如书中提到的“中长期规划”、“项目方案”、“综合方案”等大家可以看看书了解一下不作为重点掌握。但要清楚计划或要点是把想要做的工作具体化,而方案则是把计划进一步明细化,有完成计划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具有可直接操作的特点。

重点学习一下工作要点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工作要点是一级机关或一个职能部门针对未来一个时期工作的简明扼要安排,多由于领导机关或部门对下属单位布置工作和交待任务。如通辽市地税局2006年工作要点、2006年纪检监察工作要点等,要点的要求明确,指导性强,便于执行,也有利于事后检查。

工作要点有标题、正文、署名和成文日期四部分组成,

工作要点的特点是具有指导性、预见性、可行性和约束

性。

(二)总结

总结就是单位或个人对过去一定阶段所做的工作或开展的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和评价,从中找出成绩、问题、经验和教训,揭示规律的书面报告材料。总结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应用文体,经常用的有三大类:单位总结、个人总结、专题总结。重点掌握个人总结的结构要素和写作要求,一般了解单位总结和专题总结的写作要求与技巧。

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突出经验、教训和个人思想上的收获体会,不可停留在工作过程的回顾或一般优缺点的检查上。

个人总结行文结构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标题:单位名称+期限+内容+文种

正文:1、前言:交代与中心内容有关的情况;

2、全面总结一般包括成绩收获、经验体会、问题教训三个部分;

3、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努力方向。

落款:写作者姓名、日期

说一下年终自我小结的写法,一般地说,除标题外,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工作成绩。可先写工作,后写成绩,也可把工作和成绩结合起来写。开头不宜多说。如:“一年来我做了以下几项工作:”或“我在2005年中做了以下工作:”。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三部分:努力方向。

(三)简报

简报是反映所在单位或系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和经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值得注意的新思路,或某项调查研究的成果和有价值的统计数字的内容简要的内部资料,起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左右沟通、交流经验的作用。

按照内容简报可分为思想动态简报、工作简报和会议简报。我们在工作中应重点掌握工作简报、会议简报的写作格式、写作要求和写作技巧。

工作简报的版式由版头、正文、版尾等要素组成。

简报的写作要求:

1、新:反映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

2、准:材料真实确切、问题切中要害、政策把握准确;

3、简:篇幅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了;

4、快:迅速及时,快编快发;

5、全:要素齐全,格式规范。

这里强调一下,我们在写信息简报时,首先要制作好标题,“题好文一半,眉清目传神”,所谓“看人先看脸、看报先看题、看书先看皮”,标题是信息的“脸面”。如:《通辽市地税部门推行电子纳税受欢迎》,让人一看事实清楚,一目了然。

(四)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为了工作需要和特定目的,对某一事物、问题或事件进行调查研究后,通过分析、加工,利用调查材料和研究结论整理撰写出来的书面报告。

调查报告也称为考察报告。其主要特点,一是针对性强—针对人们普遍关心的事情或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写;二是用事实说话—报告的内容真实准确,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三是揭示规律性—通过对事实的分析研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调查报告按照调查范围和内容,可分为综合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按照作用,则可分为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新生事物的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澄清事实真相的调查报告等五类。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等三部分构成。

(1)公文式标题。由调查对象和内容加“调查报告”、“调查”、“考察”、“调查与思考”组成。

(2)通讯式标题。①单式标题,用一句话或一两个短语概括调查报告的主题或要回答的问题。②复式标题,由主题和副题组成。由主题概括调查报告的主旨或要回答的问题,用副题标明调查对象及其内容和文体。

(3)正文。由前言、主体、结尾组成。

①前言。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说明以下内容: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调查的方法,调查报告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调查报告要回答的问题等。前言的作用在于读者对调查内容获得总体认识,并为主体部分展开做准备。

②主体。总体要求,不仅反映已调查清楚的具体情况,更要反映从实际情况中总结出来的规律性认识,即成功的经验、有效的措施或做法,问题产生的原因、教训和解决问题的办法等。要做到有理有据,先后成序,详略分明,主题突出。

③结尾。或总结全文,或表达意见和建议,或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或展望前景。形式多样,灵活掌握。但须简洁凝练,不拖泥带水。有些调查报告的前言和正文已说清楚,就不必再写结尾。

(3)落款。内部使用的调查报告,正文之后应署调查者(单位、调查组或个人)的名称或名字,并标明调查    报告的成文日期;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大多将调查者署在标题之下,正文之后不写成文日期。

(五)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撰写的汇报内容提要。按照汇报内容分为综合工作汇报提纲和  专题工作汇报提纲。

汇报提纲在内容上具有特定的针对性,结构上具有逻辑条理性,语言上要求朴实简练。

汇报提纲一般分为标题、正文、落款三个部分。

标题:公文写法,如《关于税收工作情况的汇报提纲》;直接写法,如《关于公务用车改革进展情况的汇报提纲》。

正文:分两层,一是前言,二是主体。

落款:汇报单位名称可在标题下面,也可放在文尾,与时间并行。

(六)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是在开会过程中,由专门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如实记录下来的文字材料。

会议记录一般由记录头、记录主体、审阅签名三部分组成。

1、记录头: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主持人、会议出席列席和缺席情况、会议记录人员签名等。

2、记录主体:会议中心议题、会议讨论焦点及主要意见、主要领导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定调性言论和总结性言论、会议决议或议而未决事项。

会议记录两条最基本的写作原则:真实性、完整性。

(七)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常用公文,是在会议记录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记载传达会议决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共同遵守、执行的,具有纪实性和指导性的公文。

会议纪要一般分为办公会议纪要和专题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一般分为标题、日期、签发人、正文、落款五个部分。

1、标题:多由“会议名称+文种”组成,与常用的简报报头非常相似,因此又叫简报式会议纪要。目前常见的构成形式有四种:

(1)会议名称加文种,如《全国水利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议纪要》、《高等院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会议纪要》。

(2)发文机关、会议名称加文种构成,如《财政部中专学校校长会议纪要》。

(3)与会单位加会议内容加文种,如《坏渤海地区商讨对外开放工作会议纪要》。

(4)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主标题提示会议的主旨,副标题标明会议名称和文种,如《以“三个代表”为指针,进行教育改革——济南市部分教育工作者学习“三个代表”的座谈会纪要》。

2、编号:一般加括号写于标题下方正中位置。

3、日期:会议纪要的成文时间即会议通过的时间或领导人签发的时间。

4、签发:由会议召集人签名。

5、正文:会议纪要的正文分为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前言,简要介绍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召开的目的,会议的起止时间、地点、参加人员,会议的基本议程、主要活动和会议结果;主体,具体阐述会议讨论的问题和意见、结论和决定,以及对今后工作提出的要求;结尾,一般不单独写。

6、落款:会议纪要不加盖印章。在正文后分别注明主持人、出席人和发送单位。

(八)通知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范性公文、传达事项、任免人员等。

通知是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适用范围最广的一个文种,是上级向下级传达、告知事项的一种下行文。通知具有使用范围的广泛性、受文单位的专指性和较强的时间性,同时还具有行文简便、写法灵活、种类多样的特点。

通知一般可分为批示性(批转性)通知、指示性通知、事务性通知、知照性通知等。如: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国家计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国政府贷款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批示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指示性)、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发布性)、通辽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作好五一长假期间值班值宿的通知(事务性)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及文种三部分组成。除发布的规章应用书名号,其余均不使用书名号和标点符号。要具体处理好“关于”引起的介词结构和文种表述,杜绝重复出现“关于”和“的通知”字样。

2、主送机关:指通知的对象,一般应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主送机关较多时注意排列的规范性。同级机关用“、”,不同级别、类别的机关用“,”分开。

3、正文:包括通知的依据和目的、通知事项、通知结语三部分。

4、落款和日期:在公文右下方写明发文时间,并加盖公章。

(九)报告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答复询问与要求、报送资料使用的一种陈述性公文,是典型的上行文。

报告按内容可分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等。

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或要求上级机关答复的事项。报告一般有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组成。

1、标题:报告是上行文,可采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两项式标题结构形式,即“事由+文种”。如《关于2003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报告》。

2、主送机关:只有一个,即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

3、正文:把握以下几点:

(1)前言。概述,并用“现将……报告如下”。

(2)工作情况和成绩。

(3)工作经验。体会。

(4)存在问题。一分为二。

(5)今后打算。改进措施。

4、成文日期

(十)请示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具有隶属性,只有本部门和本系统的下级机关方可向上级机关请示。请示按其内容分有税政业务请示和行政事务请示两类。

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必须做到:凡属职权范围内的一般问题不随意请示;请示必须一文一事,且主送机关只有一个;请示必须在事前;上级机关收到请示后应认真研究,及时予以批复。请示属上行文,文末必须有请示语。

1、标题:请示标题通常由事由和文种两部分组成。

2、主送机关:应是发文机关的直属上级机关,不得多头请示。如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请示,应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应根据隶属关系逐级请示,不得越级请示,因特殊情况必须越级行文时,应同时抄送被超过的上级机关。

3、正文:请示正文一般由请示起因、请示事项和请示尾语三部分构成。请示起因一般先说明行文的目的、依据,强调请示的必要性,为请示事项的提出作好必要铺垫;请示事项是请示的核心内容,要求明确、具体地指出,并做到既符合政策、法规,又具有建设性、可行性;请示尾语一般有“特此请示,望于批复”,“以上请示请批准”等惯用语。

4、落款:正文结束,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十一)批复

批复是上级机关用来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下行公文。批复具有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专指性,下级有请示,上级才有批复。而且针对性极强,下级机关请示什么上级机关就答复什么。

批复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成文日期组成。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构成。

主送机关:发出请示的下级机关。

正文:一般由批复依据、批复事项、执行要求三部分组成。

成文日期:

(十二)函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内容上可分为申请函、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告知函。从行文方向上,“函”有来函和复函之分。函作为公文中唯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比较灵活,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而且还可以向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之间行文。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不得使用函,上级机关的内设机构可以向下级机关的相关业务部门行便函,便函属于非正式文。

1、标题:函的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门组成。发文机关视具体情况一般可省略。属答复性质的函,文种均须标明“复函”。

2、主送机关:顶格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标冒号。复函的主送机关即来函单位。

3、正文:一般由缘由、事项、希望与请求和结语几部分组成。复函的开头应引述来函的日期、文号或标题等。尾语一般用“专此函告”,“敬请函复”等作结;复函多用“此复”、“特此函复”等为结尾。

4、落款: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三、几种辨别关系

(一)请示与报告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两者都属上行文。②为督促各级领导干部认真履行职责,对行文负全责,上报的报告、请示首页须注明签发人。③通常情况下,报告和请示的标题可省略发文机关。

相异点:①性质和行文目的不同,报告属陈述性公文,其行文目的在于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询问等,故不要求上级机关回复;请示属呈请性公文,其行文目的 在于请求指示或审核批准,需要上级机关给予答复。②上级机关处理原则不同,对待报告上级机关只在认为有必要时才予批复,而对请示上级机关不管同意与否均应批复。③篇幅容量 不同,对报告虽也提倡一文一事,但像综合报告等显然多为一文数事且篇幅较长;对请示则严格要求一事一请,篇幅相对较短小。④行文时间不同,报告在事前、事中、事后均可行文;而请示必须事前行文。

(二)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会议纪要是规定性行政公文,而会议记录是记录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的事务性文书.

2.内容的繁简程度不同。会议纪要的内容是对会议记录进行整理提炼而形成的会议内容的要点,重点体现会议的宗旨;而会议记录是对会议情况的原始、详尽的记录,重点体现会议的过程性和具体性.

3.形式有所不同。会议纪要具有一段公文的规范格式,而会议记录的形式则比较灵活自由。会议纪要通常采用总分式结构,而会议记录则采用顺时结构。

4.处置方式和作用不同。会议纪要一般可以文件的形式发布或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用来“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而会议记录只作为内部资料,以备查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事业单位考试:论文的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论文写作过程和结构基本,同样需要经过:命题,开题,正文写作,定稿等几个重要的步骤。小编收集了2016年事业单位考试论文的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首先,论文具有几下几项特征:

①科学性,即选题科学,研究方案合理;数据准确无误;结果与讨论的数据依据充分,具说服力,不出现无数据和现象支持的主观臆断的结果和结论。

②创新性即新颖性;即有别于他人(它文)的本质特征;刻意阐明创新点;应用研究着重实验设备、测试分析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更新或改进;基础研究着重理论上的新见解,计算方法的另辟新径;

③学术性,即透过对所研究的客体外象的观测,分析探讨其内在本质,将感性认识进行理论上的深化;切忌将一连串现象无分析归纳的无序堆砌,而将论文写成实验报告或工作总结。

④真实性,即错误、虚假、失实将导致论文科学性和学术性的丧失,甚至可能涉嫌有剽窃行为;不凭主观臆断和好恶随意舍取数据和素材 ,引证他人成果必须给出出处,但只提取与文章密切相关的重要信息用以引证。

⑤标准化和规范化,即书写格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是要按规定的格式书写,即符合信息传递与交流、科技文献管理、以及电子化、数字化等方面的要求。

论文写作的相关依据主要来自国家标准局的文件《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按照该格式,论文主要分为主体部分和前置部分。

1.前置部分。主要包括①封面——报告、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②封二——可标注送发方式,包括免费赠送或价购,以及送发单位和个人;版权规定;其他应注明事项;③题名页——对报告、论文进行著录的依据;④分类号——中图分类号是按照《中国图书馆分类法》;⑤题目(可加副标题)——以最恰当、最简明的词语反映报告、论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⑥署名——姓名、工作单位;⑦摘要——报告、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独立的短文,概括文章主要信息。⑧关键词——为了文献标引工作从报告、论文中选取出来用以表示全文主题内容信息款目的单词或术语。⑨目次页——长篇报告、论文可以有目次页,短文无需目次页;⑩插图和附表清单——报告、论文中如图表较多,可以分别列出清单置于目次页之后。

2.主体部分。主要包括①引言——(绪论/导论/引论)简短介绍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范围、背景等;②正文——实事求是、合乎逻辑、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充分、表达规范、行文流畅;③结论——文章的研究成果,准确、完整、明确、精炼;④致谢——可以在正文后对进行方面致谢;⑤引文——所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观点、理论、数据等);⑥注释——注明引文的出处;⑦参考文献——写作中所参考、借鉴的重要文章和著作(作者、文章标题,期刊/著作名、出版社、年份、页码等详细情况);⑧附录——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日,并不是必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语文文学常识知识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2.《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3.《生命生命》的作者是台湾(地名)女作家杏林子,她写了四十多个剧本和许多散文。

4.《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是当代(时代)女作家宗璞。

散文按表达方式分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散文最重要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5.《童趣》节出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是清(朝代)文学家沈复。

《童趣》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叙事散文,在文中作者叙述了观蚊如鹤、神游山林、鞭驱蛤蟆等童年趣事。

6.《理想》的作者是当代(时代)诗人流沙河。

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理想》是哲理诗。

7.《行道树》节出自《张晓风自选集》,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

《第一次真好》节出自《无言歌》,作者是台湾女作家周素珊。

8.《人生寓言》出自《周国平文集》,作者是当代着名诗人、哲学家(称谓)周国平(人名)。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

9.《我的信念》的作者波兰(国名)着名科学家玛丽·居里,她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

10.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11.《春》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体裁)。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称谓),着名的散文有《背影》《荷塘月色》等

12.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着名作家,政府曾授予他“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13.《山中访友》的作者是李汉荣。

14.《秋天》一诗的作者是何其芳,他是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称谓)。

15.《观沧海》出自《乐府诗集》,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朝代)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称谓)。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16.《次北固山下》出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诗人王湾。

17.《钱塘湖春行》出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朝大诗人。

18.《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出自《稼轩长短句》。从词的常识看,“西江月”是词牌名。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着名爱国词人,词风以豪放着称。

19.《天净沙·秋思》出自《全元散曲》,从曲的常识看,“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其作者是元朝着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20.《化石吟》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是张锋。

21.《看云识天气》是一篇说明文(体裁),是朱泳,根据有关资料改写的。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打比方、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

说明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22.《绿色蝈蝈》一文的作者是法国着名昆虫学家法布尔,本文出自《昆虫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写作基础知识:电影创作

全文共 33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小编收集了关于电影写作基本知识,欢迎阅读。

一、基本情况

中国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1925年发表于《东风杂志》上的由洪深编的《申屠氏》

电影剧本与小说的区别:小说可夹叙夹议、评论但剧本必须注重造型。

剧本特性:造型性(叙事与造型合一),鲜明的表现性和动作性,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

分别表现在人物的视觉造型上、场面的选择上,环境、气氛的渲染和把握上。

情感是影片最重要的力量。

心理描写,以往多用视觉形象来传达,如惊讶,睁大眼睛等,老套,做作。充分利用特写镜头渲染人物心情。

可以通过场景、环境对比和服装等视觉造型反映人物心理活到。

叙事也与声音结合:无论什么故事,故事情节都最重要。音乐有交代时代背景,烘托气氛,传达情绪的作用。画面外道德音乐烘托主人公情绪。要注意剧本所用音乐与剧本风格是否相符。

悲剧中加入喜剧成分,更渲染了悲剧色彩的对比力量。

二、结构

线索:单线结构,如《小鞋子》

网状结构

双线结构:一人一事结构,传记性结构,群像式结构

以两个人关系变化为设置结构,如《中央车站》、《秋天的童话》

戏剧式结构:激发情节——开端因素

复杂因素——人物在达到目的前遇到的困难、障碍

危机——处理障碍时遇到的

逆转——峰回路转

高潮

结局

美国西德菲尔德认为可分为三部分,开端四分之一,目标障碍中间的二分之一,结局四分之一

现代电影从单一封闭走向多义和思辨,更需要诚恳的年代,如《生活秀》

电影写作90-120页

开端10-15页 发展、高潮、矛盾高潮、矛盾激化、障碍与危机

结尾25-30页

非戏剧式结构

散文式结构——行散而神不散,情感的细微变化,不再是以故事为主,不注重冲突性,而注重情节性。如《城南旧事》,淡淡的哀愁,沉沉的乡思。

线性段落特点:不再讲述故事情节,而是着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几个故事串联,不再注重大的情节,更注重细节。没油特别强烈的因果关系,淡化情节。如侯孝贤《恋恋风尘》、《冬冬的假期》

块状结构:段与段间无明确、必然的联系,无高潮冲突。

意识流结构:直觉性影响,潜意识,非理性的逻辑关系。代表:瑞典的伯格曼《野草莓》,法国左岸派电影《广岛之恋》,阿伦雷乃《八又二分之一》

三、电影剧作主题

人类文化的基本母体是两个:政治和性,这是最基本最永恒的。

政治是人生存生活的外部环境,而性是人的自然欲望。人性。

情节主题:要求达到某种目的。主题思想: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主题的体现:叙事的渠道:情节——情节的选择要对主题体现有所帮助,否则不要

语言——对话、独白、旁白,忌说教

若主题先行过于明显,作品缺乏生活化。

造型的渠道——长短镜头和固定镜头营造的人与大自然的契合,自然美的画面,如侯孝贤的长镜头冷冷的角度却包含了他的悲天悯人的情怀。

主题的要求:1、单纯,不等于简单和肤浅。如《城南旧事》——故乡是生命的源泉,无论以后走多远。

2、传达主题的内涵要清楚,方式要含蓄。

中国人不喜欢一览无余,喜欢曲径通幽——意境

多义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主观性强

多主题:如爱情主题同时兼具其它主题

类型:1、爱与浪漫:障碍如何写:政治压力、阶级差异、疾病、外表、人内在的因素、偶然性因素、中年危机

2、危难与幸存:自然界,人类自己的失误和非理性

3、复仇:主人公不公平的待遇,伤害

4、成功与成就(励志片):外在障碍、挫折,内在的渴求、毅力与奋斗

5、探求与追寻:寻找:具体的找,展现过程,如何去找

抽象:寻找自我,寻找理想

6、团体、家庭纽带

特殊环境条件下相互关系,一班是群像人物,但也会有个中心人物

7、回归:具象:人、东西、出现,对现状重新审视

内在东西:人性的回归

8、奇幻:科幻,动画片,幻想带来心理上的满足

剧作如何分析,从声画关系、题材选择、叙事风格、剧作结构样式、情节构思、人物设置与性格塑造、细节运用、对话写作、主题内涵

对暴力的消解:暴力的正义化(好人胜利)、暴力的美学化(过程美)、暴力的娱乐视觉化

四、电影创作的情节

情节:经过作者加工后的故事

故事:直接的现实

关键两点:人物间相互关系和构成的历史

戏剧性情节:侧重于故事,完整性、生动性、趣味性

基础是矛盾冲突包括,个人与社会时代的冲突,个人与个人的冲突,人物内心想法的冲突。

开头,悬念的设置,怎么办和为什么

中间,保持悬念,设置障碍

使矛盾不断深入

增加人物、情节

不要偏离情节主线

结尾,释放悬念

一次性释放,合理性铺垫,出乎意料

大悬念中小悬念的不停释放

情节线索分为简单无副县和复杂两条或以上多条线索

淡化型情节:散文式情节,人物间细微情感的变化,生活中事件片段化,节奏散漫,形散要慢慢品位。

荒诞性情节:通常用夸张手法,有娱乐效果

意识流情节,人与过去、梦境、幻觉搅合在一起,生活流情节,生活的原生态类似于纪录片。

写作时一些原则和技巧:

1、转折,高潮时如何转折

2、蓄——放

3、不要过多揭示

4、时间跨度大时,历史感较强的影片,把历史事件编进去,可以有真实性和历史感

5、写好渐变,学会用细节写作

6、如何看待巧合与煽情:巧合即偶然性,煽情制造情感高潮时注意度的把握

五、悲剧

能给观众产生悲的审美感受

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摹仿比生活中更悲的人

性格悲剧,机遇悲剧

两种力量,来自正义一方受到失败,挫折

中国悲剧中往往缺乏哲学思考,西方悲剧侧重对人,对生命的探讨,而中国悲剧侧重于人在社会中命运的呈现。

悲剧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力量

悲剧类型:悲壮悲剧:英雄悲剧,英雄人物抗争中,死在悲壮中

悲苦悲剧:好人悲剧,在隐忍中毁灭

悲哀悲剧:主人公身上存在某种缺陷,源于无知,愚昧

悲剧的写作要领:

冲突双方对立的强烈性

必须让观众站在悲剧主人公一边

主人公内心世界充分展示

结局不要让大团圆结局来冲淡悲剧的整体,悲不一定要让主人公死去,让观众产生同情,并不一定要让正面人物以死结束。

悲与喜的艺术结合:悲的色调更浓,爱情悲剧是人生悲剧命题的永恒,将喜剧作悲剧的外包装,喜剧形式,悲剧命题。

六、喜剧的创作技法

错位,打破习以为常的生理秩序和心理秩序,些别、身份、时空错位

夸张

误会,非常态,尴尬

巧合

怪诞,变形

反差,身份反差

原则:要有生活基础,情感共鸣,重情节,细节,喜剧通俗性和广泛性

拼贴:经典画面,经典语言再利用

七、人物塑造

文学——人学——人文关怀

大众百姓:人的命运

大众情感

把人物留在观众心里是对电影人物塑造最高评价

人物塑造的基础是关于性格的塑造,性格决定命运。

人物在和社会环境发生冲突时,人物性格表现出来。

人物和人物的冲突,人物内心的冲突:两难选择(国家与个人,生与死,关于情感方面的选择)

具体方面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关键行为、细节也能决定成败或改变命运)

注意:要避免性格的类型化、概念化,按代际划分一群人不太合适

避免性格的简单化、多面化

主人公应凸显性格特点

性格展示:定型展示

发展式:根据人、事、社会的变化

人物构思——剧作重要元素

包括人物、人物的行为动机需求(故事从头到尾的原动力)、行为

人物行动的具体情境、命运或结局

1、需求是剧作的原动力,主动需求如情欲、爱情、友情、亲情、性欲、物欲、利己欲、爱

被动需求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

人与人区别在于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所形成的处理问题的观点,个性与态度由观点与个性决定的精神上的气质

2、设置障碍:最大障碍莫过于生命的终结

客观障碍:战争、社会变革、灾难、疾病、死亡

人为障碍:内心障碍

3、人物的行动和态度

4、导致结局(命运)

人物小传

前史——内在的生活——形成人物性格(主要部分)——回顾从前(反常行为,包括童年经历、小时的人际关系、父母因素)

剧情——外在生活——揭示人物性格的部分

人物外在生活的组成部分,三部分生活,包括职业的、个人生活方面(爱情、家庭生活)、私生活(离开职业、家庭,自己独处时的个性)

确立人物谱系

人物关系变化——情感变化(情感经历)

包括亲情、友情、爱情

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人物决定事件

事件创造人物

对话写作

功能:交代说明,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发展

对白设计原则:低调的姿态表达高调的灵性

对话符合人物性格

符合特定的人物关系

符合特定的场合、情境

对白设计忌:过于重复、过于直截了当、过于零碎、过于冗长、过于雷同、过于呆板、过于说教、过于虚假

旁白和独白

主观式第一人称、客观式第三人称

忌大白话,文字性较强,意味深长,旁白的声音与文学不可分,要有味道,诗一般的语句,诗一般节奏出现。

独白:话外音出现的剧中人物内心的表达,叙述性语言,景物描写、人物肖像、人物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国考文学常识基础知识大全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合称“三曹”。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曹操《龟虽寿》中的名句,表现了英雄人物老当益壮的胸怀。

3、蔡琰,字文姬,是建安时期的女诗人。她的五言《悲愤诗》表现汉末政治动乱所造成的人民疾苦。

4、阮籍是正始时期文学成就最高的作家,有五言诗八十二首,总名为《咏怀诗》。

5、陶渊明,东晋(公元317---420年)大诗人。他的诗表现田园恬淡宁静的生活情景,被人们称为“田园诗人”。

6、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7、抒情长诗《西洲曲》代表了南朝(公元420——589年)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

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敕勒歌》中的诗句,描写了北方大草原的风光。

9、《木兰诗》是北朝民歌的杰出代表作,描写了女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10、南朝诗人谢灵运是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11、干宝的《搜神记》是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

12、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纪录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人物言行和趣事的小品文,生动活泼,文笔简洁。

13、《文心雕龙》是一部评论文学的著作,对后代文学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14、锺嵘的《诗品》是一部评论诗歌的著作,对后代诗歌评论有很大的影响。

15、唐代(公元618——907年)的诗歌、散文和小说都十分发达,尤其是唐诗的成就最高。

16、唐代出现了很多的伟大诗人,象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李商隐等等。

17、唐代文学家韩愈和柳宗元发起了古文运动。

18、唐代诗歌发展一般分成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19、流传到今天的唐诗有5万多首,是这以前诗歌总和的两三倍。

20、唐代诗歌分古体和近体。古体句数不限,每句的平仄也较自由。近体分律诗、绝句两种。律诗格律较严,每首四联八句,中间要对仗。律诗、绝句平仄都有规定。古体、近体都有五言、七言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中考文学常识知识点汇总

全文共 553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关于文学常识方面的内容涉及面较广泛。

一是文体知识:记叙文(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说明文(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应用文(书信、电报、规则、计划、总结)等常识。

二是文学常识:基本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还有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常识,还有教材中交代的主要文化知识,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一些文化常识。

一、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常识

1、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升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2、散文的含义和特征

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通常指除诗歌、小说、戏剧、曲艺等以外的其他所有文章。狭义的散文是指同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章体裁。近年来,杂文、报告文学、回忆录等已从散文中分离出来,成为新的文学体裁,散文这一概念的外延逐步缩小。这里所说的散文就是狭义范围内的散文。

根据散文的表现内容和表达方式,散文一般可以分为三类: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当然也有将记叙、抒情和议论融为一体的。

散文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样式,有以下特征:

(1)取材广泛散文的题材包罗万象,大千世界中具有认识意义、思想价值、美学意蕴的人、事、物、景,都能成为散文的题材范围。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能够迅速地表达作者的生活感受。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又叫形散神不散,是大多数散文的基本的特征。形散指取材广泛、形式自由、手法灵活、思路开阔,从内容到形式要散得开。神聚指文章整体结构严谨,材料层次井然,有统一的主题。散文贵“散”,但要散而不乱,思路清晰,首尾一贯,做到撒得开,收得拢。

(3)形式自由

散文无定体,笔法无定格,凡写人、叙事、议论、抒情,兴之所至,挥洒自如,涉笔成趣。这使得散文形式自由灵活,多种多样,随笔、游记、札记、访问记……都是散文家族的成员。只要能很好地表现内容,在形式上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4)富有文采

好的散文总是和优美凝练的语言联系在一起的,讲究对语言美的追求。一般来说,散文的语言应当简洁、凝练、自然、优美。在遣词造句上,讲究朴实而不贫乏,华丽而不做作,丰富而不堆砌。既追求文采斐然,又蔚为天然,使读者看不出雕琢的痕迹。

(5)情真意切

散文和诗歌一样,侧重于抒发情感,表达情志。散文之所以能产生一种迷人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作者在散文中所精心描绘的诗情画意和自然流露的真情实感。散文中的情贵真、贵深、贵实,忌假、忌浅、忌浮。要为情造文,不要为文造情。只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

3、戏剧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4、诗歌

诗歌,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开路先锋。是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最凝练、形象地反映生活,富于想象,构思精巧,有一定的节奏、韵律,常根据节奏和音顿分行排列的一种文学体裁。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是用高度精练的语言来抒发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且在于它的表现形式既有别于其他一切文体,同时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变化:从原始歌谣的不定型,发展到四言、五言、七言诗基本定型,又发展到宋、元的词和曲,以至于今天的新体诗。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这种发展变化是相当大的,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1)乐府

乐府原指朝廷所设置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歌制成曲谱,制作、演奏新的歌舞新的歌舞;二是采集民间歌谣,陪上音乐演唱;三是训练演奏人员和歌手。以供郊祀、饮宴、游观娱乐的需要。后来,把乐府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或简称为“乐府”。这样一来,“乐府”一词就由专业机关而变成诗歌的名称了。最早的乐府诗是配乐歌唱的,后来文人仿照这种体裁创作的乐府诗,不管配不配乐,都一律称之为“乐府”。

(2)歌行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汉魏南北朝乐府诗多用歌、行、曲、引、叹、吟、怨、弄、操等,其中以用“歌”、“行”为最多,逐渐合称为一种诗体名。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常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古体,篇幅长短不一。

(3)古体诗

古体诗有两种含义。一指诗体名,也称为古诗、古风。与唐以后兴起的近体诗(格律诗)相对应。其表现形式有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及杂言多种,且不讲究对仗、平仄等格律,用韵也较为自由且可换韵。在多种体式中,以五言、七言为多。二是对于古体诗歌的泛称。又,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

(4)近体诗

近体诗也称“今体诗”、“律诗”。是唐代以后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近体诗篇有定句,句有定字,讲究平仄,双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五言仄起式首句不用韵)。律诗除首联尾联外,中间两联(颔联、颈联)还要求对仗。“今体诗”一名是唐人为区别以前的诗体而采用的说法,为后人沿用,现代则多称为格律诗。

(5)四言诗

四言诗指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字为主的诗体。四言诗在殷商时代形成,是我国古代诗歌总最早形成的诗体。四言诗(这里主要就《诗经》而言)在我国的诗歌发展史上有其特殊功绩。除了语言的准确精练而外,赋、比、兴的运用,开创了我国诗歌“形象思维”的先河。东汉以后,“文繁而意少”的四言诗逐渐衰微,为民间新兴的杂言、五言诗所取代。

(6)律诗

律诗是一种每首八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格律非常严谨的诗。它在南北朝时代就已经开始出现,到唐代初期基本发展成熟,盛唐以后是它的黄金时代。律诗分五言律诗(简称“五律”)、七言律诗(简称“七律”)和排律(或“长律”)三种。此外,还有少量的三韵小律和六言律诗。律诗的格律非常严谨,在每首的字数、句数、压韵、平仄、对仗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可以归纳如下:1、每首限定八句。2、限定用平声韵,而且必须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3、每句的句式、平仄都有规定,而且讲究粘对。4、每首必须用对仗。

(7)绝句

绝句是律诗的一种。每首四句,等于律诗的一半,所以也称“截句”、“断句”。基本格式仅为四句,绝句有五言、六言、七言等几种,“六绝”较为少见。绝句分“古绝”和“律绝”两大类。其中不讲平仄、连对,压韵又可平可仄的,叫古绝;讲究平仄、连对并压平声韵的,叫律绝。

(8)五言诗

五言诗是由五字句构成诗篇的一种诗体。五言诗是在民谣和乐府民歌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从汉代形成一直到近代,在我国古典诗歌创作中,一直是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五言诗既能反映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又能流漓酣畅地抒发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而且节奏鲜明,音韵铿锵。五言诗可分为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等形式。

(9)七言诗

七言诗是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的一种诗体。它同五言诗一样起源于民间。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之作,是东汉张衡的《四愁诗》和魏晋曹丕的《燕歌行》。此后经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初期成熟,终于在诗坛上确立了与五言诗抗衡的地位,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可分为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等。

(10)杂言诗

杂言诗也是古风的一种,具有古风的一切特点,跟“五古”、“七古”惟一不同之处就是一个“杂”字。说它“杂”,主要表现在句式上,其次表现在用韵上。杂言诗的最大优点是可以随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奔放而无所拘束地纵情放歌。它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随意换韵;它的句式可以毫无限制,可以时而三言、四言、时而五言、六言、七言;句子长的可达十字以上,全篇短的可以只有四句,长的可以长到数十句乃至百句以上。正因其“杂”,所以有时还允许夹用少数散文式的句子。杂言诗不论表现形式多杂(但多数还是以七言句为主),在古代诗歌分类上都把它归入“七言古风”这一大类,即使全篇只有一个七言句。

(11)词

词,诗歌的一种。是伴随新兴音乐而产生的一种新诗体,起源于隋唐,盛行于两宋。从词的句式来说,称为“长短句”。词之所以采用长短不一的句式,是出于音乐上的要求。词有词牌,就是填词时所依据的词牌,词牌对声与韵以及句式与结构有明确规定与严格要求,故有“填词”之说。依照每首词的字数多少,通常把词分为三类,即小令、中调和长调。由于词调不同,它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四种不同形式。

(12)小令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中产生最早的一种体式。就其表现形式而言,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很像一首句式参差的小诗,更近似于词。小令主要是从民间的词调和小曲变化而来的,其中也有少数脱胎于诗词。它以句式长短不齐而与诗(尤其是近体)迥然不同。与词相比较,则有同有异。主要特点有:用韵比词更密、平仄比诗词更严、通首只有一段、可以另加衬字,这是小令与诗词不同的更显着之点。以字数多少来划分,58字以内为小令,其体式短小精悍,便于使用,所以在元代散曲中,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它都占据只要地位。

(13)中调

中调:自《草堂诗余》按词的字数多少为词分类以后,词家通常把59至90字的词调称为中调。因为中调的字数介于小令和长调之间,所以得名。如《蝶恋花》、《渔家傲》等词调。

(14)长调

长调即长词。自《草堂诗余》以91字以上的词调为长调后,一直为后人所沿用。如两段的《满江红》、《水调歌头》和三段的《兰陵王》、四段的《莺啼序》等词调,都称为“长调”。

二、文学常识的学习(复习)方法主要有:

(一)分类法。即把众多的作家、作品分成古代、现代、外国三方面进行归纳整理。

(二)网络法。即对一个作家来说,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形成一个知识网,对作品多的作家(课文中出现的)可将其作品罗列,涉及到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三)表格法。即对一大类作家、作品列表对照。如中国古代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简记其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佳句……这三各种方法要相互配合使用。

三、命题思路导航

近几年的中考题,考查范围较广泛,要求按时代了解我国古代、现代文学中的作家、作品,按国籍了解外国的着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熟悉基本篇目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作品出处及评价,掌握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的基本特点和要求,掌握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的一般体裁常识的阅读要求,掌握应用文的特点和写作格式,以及常见常用的文化知识。而此部分内容主要靠识记,题型以选择、判断为主。

要掌握好文学常识,要做到能抓住主要内容,识记完整准确,经常复习,同遗忘做斗争。

四、典型例题解析:

例1(安徽省,200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捕蛇者说》选自唐代柳宗元的《柳河东集》。

B.《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

C.《苏州园林》的作者是我国现代文学家朱自清。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分析】此题意在考查考生对古今外的着名作家、作品的了解情况。这种题型是语文常识类考查最常见的形式。本题涉及到如下内容:题目、作家、出自何处以及体裁等,因出题往往将文体、文学知识揉在一起,因此,需要逐项分析。经分析可以看出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而C项中“《苏州园林》”的作者应是“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叶圣陶”。

【说明】做这类文学常识的中考试题,不仅要牢记初中六册中重点课文、出处、作者及作家的基本情况,还要扩大知识面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例2(淮阴市,1999)

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两表酬三顾,一对定千秋”,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的事。

B.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严监生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复活》是莎士比亚的着名剧作,西施是春秋时吴国的美女。

D.科举考试中,在县里或府里参加乡试,考取的人叫“举人”。

【分析】本题属于拓宽加深题,A项中“两表”指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拜见孔明之事,“一对”指刘备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或指《隆中对》一文。总之,这幅对联中的典故没有一件与周瑜有关。故A项错误;C项中《复活》是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着名长篇小说,西施则是春秋时越国的美女,故C项错;D项中考“举人”的乡试应在省里举行,在县或府里举行的是院试,考取的人叫“秀才”,故D项也是错的。只有B项说法正确。

【说明】这类型试题意在考查考生知识库存量,它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有一定难度,但很多知识与课文内容有关,学生稍加留心加上平时的课外积累,应该可以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学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一、中国古代代学

(一)先秦代学

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刘安:《淮南子》)

②先秦散代

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 ,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代。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代。 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 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 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代《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学习规律,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有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代学

A、两汉散代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代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传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赋是我国古代韵代和散代的综合体。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代学

1、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代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应?、刘桢

③“竹林七贤”。 阮籍、稽康、山涛、刘伶、王戎、向秀、刘咸

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代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2、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周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最新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常用文体的特点及写作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一、记叙文的特点与结构模式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样式。常见的散文、报告文学、消息、海报、通讯、特写、游记、人物传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日记、情况报告、调查报告、人物事迹材料等都可归入记叙文之列。

其特点有四个:(1)全面真实,没有虚构。(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2.记叙文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一般都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端。

(2)主体——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展。

(3)结尾——事件或行为、情感的结果与启迪。

二、议论文的特点与结构模式

1.议论文的特点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辨是非确定某种观点的正确与谬误,树立或否定某种主张的文章样式。常见的科学论文、杂文、文艺评论、政论文(有关政治问题的讲话、会议报告、发言、宣言、声明、社论、演讲词〉等都属于议论文体。其特点是:(1)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2)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以说明、叙述等。(3)内容重在说理,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4)其构成要素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三个方面。(5)语言要讲求准确、简练、逻辑性强。

2.议论文的结构模式

议论文以确定或反驳一种论点的方式实现其写作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理过程,其篇章结构模式一般为:

(1)开头——引论

这部分内容用于提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或指明形成这一问题的情境,具体内容可以是其中的一项或几项。

①直接提出问题或阐述观点;

②指明讨论问题的目的、意义、原因;

③从对有关背景材料的介绍说明中引出论题;④概述全文轮廓,提出中心论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中散文写作基础知识

全文共 3186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散文,从广义说,是与诗歌、小说、戏剧相并列的一种文体;从狭义说,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实感情的文体。感情充沛没有感情就不称其为散文。散文对作者主观感情的要求是所有文体中仅次于诗歌的。散文一般的写作规律是:对事物、人生、景物突然有了感悟,感悟深入升华,敷衍成文。这感悟就是散文的意味之本,是散文的中心立意。可是要表现这样的中心立意,就是抒情。所以好的散文,记叙、议论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感情。以下是高中散文写作基础知识,欢迎阅读。

一、精于立意

散文的立意其实就是散文的感悟,有感悟才有散文的写作。散文的立意要求独特,就是说作者的感悟是体现作者的独特情志、独特感受、独特体验的感悟,是他人所不能产生的精神产生。依靠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敏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搏,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是诗意。这诗意,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是诗的灵感。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去努力捕捉这各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点。

二、善于构思

构思是写作者对生活素材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提炼的过程。如何寻找线索:散文的材料是很散的,每一个材料都是一颗珍珠,但这些珍珠互相之间有内在联系,我们要寻找一根线,用笔作针,将这些散落的珍珠穿起来,成为一串光彩夺目的珠圈、项链。

哪些东西可以作为线索:(六种常用的线索)一是感情线索。我们的感情在生活中发生变化,如由厌恶到喜爱,或从厌恶到喜欢,就可以用这条感情的线索把一些似乎没有关联的材料联结起来。如杨朔的荔枝蜜。二是事物线索。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事件组合在一起。许多托物咏志的散文就是以物为线索的。三是人物线索。如写某一个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活动,可以用这个人物作为线索串连起来,也可以用另一个人物把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物、不同内容的事物串连起来。这个人物还可以是写作者本人我。四是思绪线索。如面对某一事物、景物沉思暇想,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有关的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原定的主题思想。五是景物线索。通过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融进写作者的思想感情。六是行动线索。如游记以游程行踪为线索。

三、创造意境

散文的意境是情与景的交融,是意与境的统一,是作者浸透了时代精神的主观感情、意志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散文的这种意境,应是诗的意境,即所谓诗情画意。散文应该创造出一种淡雅、闲静、情景交融的意境。巧于布局:不少散文的布局都要巧设文眼,开头往往似谈家常,结尾则加以深化,画龙点睛,并且首尾呼应,通体一贯,有机结合。明于断续:散文要散得起来,除了选材要有技巧之外,就是在叙写上要注意断续的技巧。是于断续,才能使散文的行文上挥洒自如。

四、感情具体

散文以感悟为灵魂,但感情是什么,得在文章中说明白。有些散文含蓄,不明说感,但文章中的景致、人物、事件均可以指向感悟。感悟的清楚明白如同记叙文的主题一样,要明白畅晓,让人觉得可喜,引人思考,同时要清楚的出现在文章中。散文和记叙文的最大区别:散文中所写的人生、自然、事件、景物等,都从自身感悟出发,是作者对事物特殊意义和美的发现。这种发现是知觉、思维、感觉的综合思维结果,体现了作者的深思妙悟,是散文的情、理、意、味。而记叙文是记录生活中的人和事,并不从作者的感悟出发。

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人间万像、宇宙万物、各色人等、宏观微观无不涉及,而这些材料一旦出现在文章中,就立即刻上了作者的主观感悟,代表着作者的人生经验、观点感受。所以,同样的材料,不同的作者所看到的内涵是不同的。这里,我们把散文的取材叫形,把作者的感悟叫神。

散文的文体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即所有的材料经过作者巧妙的构思联想,这些看似无关联或关联不紧密的材料(形散),但它们都指向同一主旨。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好处,可以让文章活泼灵动,变化多端散文的写法较其他文体更活泼自由,不拘一格。常见的方式是抒情,即使是记叙,也是带有强烈感***彩的。散文常把记叙、抒情、议论等融为一体,夹叙夹议。散文的结构追求自然而然的境界。在材料选取上,一般运用联想手法。

总体来看,抒情的散文有时气势磅礴,有时低吟轻唱;记叙的散文如诗如画,曲径通幽;议论的散文情真意切,精彩纷呈......但是不管作者怎样安排文字,怎样组织材料,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表达他对人生或自然的特殊感悟。入笔细微,以小见大。一般的散文写作,我们可以从细小的方面入笔,做到以少胜多,以小见大。实际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涕一笑;事物中的一枚叶片、一粒沙土......都可以体现出大的主题。对于一个有心人来说,这些小的事物同样可以写出好的文章。夹叙夹议,感情真实。不论何种感情,都要真实的表现出作者的状况。散文因为有对生活和事物的感悟,就得有夹叙夹议的的表达方式。

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⒈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

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

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

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

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

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

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

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写作背景基础知识归纳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笔锋陡转,连发二问,既亲切自然,富于韵律,又拓展时空,发人思绪。《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

苏轼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宋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总结:这里的美首先来自内容的真。东月朗照,激发了作者的游兴,想到没有与乐者,未免美中不足,因而寻伴,这时错觉生趣,情感触动,于是记下此景此情,顺理成章,一切是那么的和谐自然,毫无雕饰造作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一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整理

全文共 31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习方法网小编为各位同学整理高一语文下学年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更多学习内容和学习材料尽在学习方法网。

高一语文下册知识点整理:文学常识

常识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曹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5.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6.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7.《辛德勒名单》是根据澳大利亚小说家托马斯基尼利所著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剧本。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德国企业家辛德勒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保护1000多名犹太人免遭法西斯杀害的历史故事。

8.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9.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10.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11.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2.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3.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14.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15.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6.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有《乐章集》。

17.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8.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19.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有《珠玉词》

20.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2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文学体裁知识】

1.序:有两种,一是书序,如《后序》《序》;二是古代文人分别各以诗文相赠,是为赠序,如《滕王阁序》。

2.疏:古代大臣向皇帝分条陈述事情、发表观点的文体,相当于“表”,如《谏太宗十思疏》。

3.碑记:刻在死者墓碑上介绍、颂扬死者的文字,相当于“墓志铭”,表达方式上叙、议、抒三位一体,而偏重议论,如《五人墓碑记》

4.楚辞体:又称“骚体”,为战国屈原首创,多用“兮”字,句式可长可短,抒情自由,多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

5.赋:古代一种介于韵文(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如《赤壁赋》(宋苏轼)、《阿房宫赋》(唐杜牧)、《秋声赋》(宋欧阳修)

6.骈文,起于汉魏,成于南北朝,盛行于隋唐,以四字与六字相间定句,故又称“四六文”。

7.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这种分法始于唐代。近体诗格律严格,有绝句和律诗两种,各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形式。律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标题带有“歌、行、引、吟”等字眼的大多为古体诗,如《琵琶行》《游子吟》。

8.词,产生于隋唐,又称曲子词、诗余、长短句等,盛行于两宋,分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等,豪放派代表: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词按结构又可分成:小令(只有一阕,没有上下阕,58字以内),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是长调。

9.戏剧,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的舞台艺术,按表现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按照结构繁简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结局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悲喜剧)。

蜀道难

古代诗,作者是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后人称之为“诗仙”“谪仙”,诗风:清新飘逸,大胆夸张,想像奇特。另有代表诗作《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等。

登高

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诗风:沉郁顿挫。另有代表诗作《兵车行》《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登岳阳楼》以及“三吏”和“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琵琶行

七言歌行体长篇叙事诗,作者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在韩柳倡导唐代古文运动的同时,他和元稹一起在诗坛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另有代表作《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体诗的标志,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锦瑟

七言律诗,作者是有“七律圣手”之称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与“杜牧”合称“小李杜”,著有《李义山诗集》。

虞美人

五代婉约词,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与其父李璟并称“南唐二主”。

蝶恋花

北宋婉约词,作者是晏殊,著有《珠玉词》。

秋声赋

赋,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六一诗话》。

雨霖铃

北宋婉约词,作者是北宋的柳永,原名三变,世称柳七、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著有《乐章集》。

声声慢

南宋婉约词,作者是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各位同学学习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三语文必修三现代文知识点:文学常识

全文共 1192 字

+ 加入清单

1、小说的三个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2、长篇小说《红楼梦》又称《石头记》、《金玉缘》,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小说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围绕两个主要人物的感情纠葛,描写了大观园内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作品的主题也没有局限在个人爱情悲剧本身,而是围绕着中心事件,展开了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斗争,描绘了一幅极其广阔的社会生活图画,说明了整个封建社会已是千疮百孔,摇摇俗坠。深刻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伦理关系,悲愤满腔地控诉了封建主义的残酷无情和灭绝人性,歌颂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过叛逆者的悲剧命运宣告了这一社会必然走向灭亡。在中国,《红楼梦》被评价为剖析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的序幕之一,通过一个从未到过贾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一个庞大的封建大家族进行了介绍,环境描写细致真实,人物语言、动作描写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体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谨慎等,王熙凤的泼辣、精明能干、刁钻狡黠、善于逢迎等,贾宝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于反叛等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3、《祝福》围绕鲁四老爷家的几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这样一位纯朴善良的劳动妇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劳善良,对生活要求极低,到头来却挣不到鲁迅所说的一个“做稳了”的“奴隶”的资格,只能悲惨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权”(政权、族权、神权、夫权)对中国妇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质。

4、《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后期的代表作,1954年凭借此作“精通于叙事艺术”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本文通过主人公桑地亚哥与鲨鱼的顽强搏斗的描写,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凭借着勇敢坚毅、自信和永不服输的精神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5、科普说明文是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说明文体。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循科学的原理,语言简洁、平实,浅显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述科学原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的比喻、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某种感情上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科普说明文的三个特点为:知识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多为客观性的描述;《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像与朋友促膝谈心,亲切自然;《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公共基础知识作文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2月10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雾霾天气,北京市气象局发布首个雾霾橙色预警;20xx年2月26日中央气象局又一次发布雾霾橙色预警……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新闻报道让出行的人的脚步变得迟疑,让身处雾霾污染区的群众的心上蒙了一层灰尘。治理雾霾,势在必行。这是每一个渴望蓝天,渴望清新空气的人的呼唤。

治理雾霾,需追本溯源。雾霾天气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一水滴一尘土”可以积聚而成的,而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在诸多因素中,最重要的却是人类不合理的地面活动。与日俱增的机动车给城市增添了繁荣,但与“辆”剧增的尾气也让天空的颜色变得灰霾;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的高楼厦宇以光鲜亮丽的姿态耸立城市中央,可建造过程中的扬沙却让人不忍回顾。面对这样的境况,政府部门应发挥指挥棒的作用,加大力度追究雾霾形成的原因,普通群众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献计献策,从源头上扼住霾的扩散。

治理雾霾,需树立环保意识。环境保护早已作为基本国策写入宪法,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努力的方向,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隐藏着民众环保行为的缺失。环保意识的淡薄已经使我们失去了许多珍贵的东西。一片片湿地被破坏,一条条河流被污染,一幅幅青山绿水的景象被破坏的事情早已屡见不鲜,但是人们在痛惜过往时却没有从自身出发思考这些事物消逝的原因,往往只做悲哀的哭泣者,不做勇敢的抗议者。其实,只要我们增添一点点的环保意识,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想一想,我们的环境也不会如此糟糕,青山绿水也不会消失的如此之快。

治理雾霾,需落到实处。环境保护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一纸空文,需要落实到实际生活中来才能让青山更青,让绿水更绿。针对雾霾治理,有关省市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措施。例如,北京市对污染源企业的停产,限制车辆行驶,同时颁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技术,为节能减排创造技术条件,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都为其他省市树立了榜样,也为今后的治理雾霾工作铺垫了道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治理雾霾的任务是长期而艰巨的,无论是追踪雾霾的成因,还是将环保意识谨记于心、落于实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参与,所以我们要携起手来,为蓝天的重现共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