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重阳节的小作文精品20篇

正所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九月初九重阳节到了,给你身边的朋友送上祝福吧。下面是语文谜小编整理的送老人的重阳节祝福语,欢迎大家参考!

浏览

2699

作文

1000

关于重阳节的雅思作文素材

全文共 1654 字

+ 加入清单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The Chong Yang Festival is celebrated on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lunar month, and it is as such known a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Origins: The festival began as early as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According to the yin/yang dichotomy that forms a basis to the Chinese world view, yin represents the elements of darkness and yang represents life and brightness. The number nine is regarded as yang. The ninth day of the ninth month is a double yang day, hence the name Chong Yang Festival. The ninth month also heralds the approach of winter. It is a time when the living need warm clothing, and filial Chinese sons and daughters extended this to make the festival a time for providing winter clothes for their ancesto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refore, also became an occasion to visit the graves of dead family members. Clothes made of paper would then be burnt as offerings.

Climbing mountains: O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people customarily climb mountains, appreciate chrysanthemum flowers, drink chrysanthemum wine, and eat double-ninth cake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the Old Men Festival. Old people are especially meant to improve their health by taking part in the activities on the day of the festival.

Family get-togethers: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s also a time for family get-togethers. It is an occasion to remember ones ancestors, the sacrifices they made and the hardships they underwent. Often, family outings are organised during which people search to renew their appreciation of nature and to reaffirm their love and concern for family members and close friends.

[关于重阳节雅思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二年级600字作文重阳节

全文共 1134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许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Chongyang festivals were held on the ninth day of September of each year. At that time, many grandma danced and sang for themselves.Ninety -nine Chongyang is catching up with the "nine", which also represents the joy and excitement of the Chinese people.

重阳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天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非常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楚地写着每当重阳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外婆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出发了。我和外婆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准备给外婆过重阳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真希望明年的重阳佳节早些到来,想必一定是很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重阳节日记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了,因此学校组织了去敬老院慰问老人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兴致勃勃地出发了,一路欢声笑语。金色的阳光温和的洒下了大地,太阳公公笑眯眯也跟随我们来到敬老院。

我们带着买来的水果、点心等来到敬老院,刚一进去,跟我想象的有天壤之别,没有高楼林立,没有五彩缤纷的花朵,也没有幽美的环境……只有一排排整齐的平房,里面比较简陋,甚至有点发霉的味道,看着心里面泛起一种酸溜溜感觉。

看着老爷爷、老奶奶一缕缕银丝和满脸的皱纹,它们透露出岁月的痕迹,看着他们一个个身体健康的模样,这会有了稍许的安慰。我正想把带去的香酥和面包递给了一个带太阳帽的老爷爷,正要递过去的时候,一瞬间,突然出现了一个带竹帽的老奶奶来接过礼物,哈哈,有那么点小意外。他们满脸笑容的说:“谢谢,小妹妹,你真可爱。”我说了声:“不客气,老爷爷、老奶奶祝你们身健康,万事如意。”然后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九年级优秀重阳节感恩

全文共 1278 字

+ 加入清单

_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今天是_年x月x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

早上7:30,所有人员准时集合在烟台东村委活动中心门口,队员们分工明确,引导老人上车,装载活动中所需物品,同时,我们还记得上次去康语聋儿语训中心看望的那些可爱的孩子,决定同时带他们一部分孩子走出校门,一起去登高。

8:00点准时出发,在收获的季节特殊的节日,阳光也格外的好!中途经过达尼画家村,不忘带老人一起去看看那里的油画,虽然是临摹,我们的队员跟老人无不惊叹艺术之美。

9:30我们的车队到达琅琊台风景区,除医疗队5人,后勤两名队员2队,为了保障活动安全队员与老人孩子一对一结对同行,从琅琊文化陈列馆开始,廷着石径小路前行穿过跺脚沟,途经多处景点。队员、老人、孩子一路上看风景,说说笑笑。参观每处景点,拍照留念。

大家攀云梯而上,11:10左右我们到达琅琊台顶,在秦始皇遣徐福入海求仙群雕,大家在这顶峰望远合影留念,古台、高天、大海和群山的背景浑然融合而又相互衬托,壮观而有气势。

我们沿环山路下来,在路上,老人用在山上买来的快板,不时的给我们唱上一小段,大家好一凡享受。12:10大家到达山脚下,确定人数,我们坐上反回大巴……

一天下来,所有人都是累的,但又是快乐的,老人笑了,孩子笑了,我们也笑了……

在重阳佳节之际,陪同这些用青春和汗水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的老人们感受大自然风光,当穿行于她们之间,为她们忙碌的时候,我们一点也不觉得疲倦。我们知道,老年朋友们之所以会参加活动,这里面包含的是支持与信任,更是一种鞭策与鼓励。在我们的整个活动准备中,尽管我们遇到很多困难与突发状况,在关键时刻,大家所想的所做的一切,都因为爱心飞扬志愿队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们大家给了彼此很多坚定与信心。

在重阳佳节,我们选择做以“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敬老活动,意义不仅仅在于我们为老年朋友们做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光大。在尊老敬老的过程中,我们传递的是快乐,收获的同样是快乐。

20_年x月7日(农历9月9日),又是一年重阳节,重阳登高结队爬山,从古是节日主要习俗。"登高"受人重视,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是“高“有高寿的意思,因此人们认为“登高“可以长寿。

在这九九重阳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里,胶南市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陪同建国前后的老党员举办了一次登高琅琊台“孝满天下浓浓敬老情”重阳节登山活动。此次活动在团市委以及爱心飞扬志愿者服务队的精心策划与细心默契的配合下,使活动圆满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重阳节小学生作文400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正是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

大清早,一股浓浓的酒香夹杂着茱萸的气味扑鼻而来。我一挠头,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我连忙换好衣服,奔出房间。只见奶奶正捧着一把茱萸,要摘叶子呢!我忙跑过去,问道:“奶奶,你在干吗呀?哪来这么多的茱萸?”奶奶笑了:“我正要做几个香包给你戴上呢,你挑几个颜色吧!留些给你爸你妈。”我往茶几上一看:果真有十几个香包袋子,我挑了几个颜色后,忽然眼珠一转,说了句:“等我一下!”然后便跑进房间,从柜子里抱出一个三层的“宝箱”。我从第二层放松紧包的小盒子里挑了一个最大的红色小包,决定动手做一个香包送给奶奶。

我把包放在书桌上,又从外面拿了一大把茱萸,准备好纸、水彩笔等。我先捡了一把上好的茱萸,往小包里一点点、一点点地放,直到放满为止。接着,我又用水彩笔画了一张精美的卡片,用黑笔写上祝福。我做好以后才发现似乎少了点什么,忙跑出去,把袋中的杂物清了一下,又用双面胶在纸上粘了一些茱萸叶,然后拿出一个小瓶子,用小匙盛了些菊花撒进去。我把小瓶子挂在香包上,又从小花园里折了一枝菊花摆在一起,放在一个小盒子中,准备送给奶奶。

我把小盒子放在茶几上,又在盒子两边各放了一块九层、上面有两只小羊的重阳糕,万事倶备,只等奶奶了。奶奶来了,一看这装饰,笑得开心极了,我和奶奶一边吃着重阳糕,一边闻着香气,度过了一个开心的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欢度重阳节的小学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也是敬老节。这天,我们一家和外婆相约好了要去阿姨家吃饭。在去之前,我已经想了好多件事,要帮外婆做,希望让外婆过一个不一样的重阳节。一到阿姨家看见外婆正在忙里忙外,我什么也插不上手,心里好着急!好不容易等外婆忙完了,我急着对外婆说:“外婆,今天是重阳节,也是敬老节,我想为您做点事,孝敬孝敬您。”

听我说这话,外婆可开心了,笑着说:“那就来帮我捶捶背吧,我刚好背上有点酸呐!”“那还不容易,看我的,我可是捶背小高手呐。”说着,我连忙跳上沙发,我的小拳头轻轻的捶起来,一边捶,还一边问外婆力道怎样。让外婆好好享受了一下。看着外婆开心的笑容,我也觉得很开心,这真是一个难忘的重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下文为大家整理了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篇一:

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9月初9就是重阳节。转眼间重阳节就到了,那一天我们可以为老人们说上一句祝福语,或者是给她们把我捶捶背等。

重阳节那一天,我看见在家中织衣服的奶奶,在我的眼里有了一个办法。我像要偷吃的老鼠溜近了卫生间,轻手轻脚地打了一盆热乎乎的水,来到了奶奶的卧室,奶奶转过头来,对着我微笑。“奶奶,重阳节快乐!我为您洗一次脚吧!”我说道。奶奶笑着眼睛几乎看不见,说:“好好好,我的好孙女,慢慢不别急。”我小心翼翼地把水桶放在奶奶的前面,把奶奶的脚放进水里。奶奶喃喃自语地说:“这是我重阳节收到最好的礼物!”我说:“奶奶这不算什么了,只要您开心就好。”奶奶点了点头,美美地睡着了。

多么美好重阳节啊!让我孝敬了一次老人,真好!

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篇二:

今天下午,阳光明媚,天空万里无云,我们来到花店买花,准备送给奶奶,虽然重阳节已经过了,但是因为今天我们要去奶奶家,就把花也带过去了。

我们来到花店,我和妹妹各选了两枝百合花,我的百合花是白色的,妹妹的百合花是粉色的,百合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用鼻子一闻:“啊,好香呀!”。我们又做了贺卡,才跟爸爸、妈妈一起到奶奶家。一进门,我们看见奶奶在做饭,便高叫了一声:“奶奶!”奶奶回过头来,见是我们来了,高兴地说:“小鱼、小号来了。”过了一会儿,我把百合花和贺卡递给奶奶,说:“奶奶,这个给你,祝您重阳节快乐!”,奶奶高兴地抱起我,用脸碰了碰我的脸蛋,说:“我们的小号真乖。”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啊,今天真开心呀!我祝每一个老人度过一个快乐的重阳节!

重阳节作文300字三年级篇三:

国庆的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带着一箱大闸蟹去拜访爷爷奶奶,一到奶奶家我立刻拉起奶奶的手亲切地说:“祝爷爷奶奶您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说:“好,好,好,快去吃饭吧,饭会凉了的。”

大家围坐在餐桌前,我润了润喉咙说:“爷爷奶奶您们从小就关心我,这回该到我们照顾您们了!”我夹起两块红烧肉,分别放在了他们碗里,爷爷奶奶咧开嘴笑了,奶奶说:“你长身体,红烧肉你多吃点,”我又说:您平时辛苦做家务,干农活,您再喝点鸭汤补补身子吧。“我连忙端起奶奶的碗,帮奶奶盛了一碗鸭汤,我还给爷爷也盛了一碗,整个房间涌动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和满满的爱意,我真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欢度重阳节的小学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和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因此,重阳节被定为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在这一天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重阳节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的重阳节,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跟妈妈拎着外公、外婆爱吃的水果和一些礼品去了他们家。

到了那,我看见外公、外婆早早地买回了菜,在厨房里忙活开了。我看见了,就马上放下手中的水果,去帮他们洗菜、择菜,忙得不乐亦乎。哈哈,终于开饭了,妈妈尝了尝我的“手艺”,“嗯,还不错,手艺见长啊!”我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开吃了,我给外公外婆夹菜。饭后,我又给他们削了苹果。他们说:“哈哈,我的外孙女长大了,会帮人做事了。”我乐开了怀。

接着,我帮外公外婆收拾了桌子,洗了碗筷,还带他们去公园健身。开始他们还要我扶着上“独木桥”,后来是越玩越开心,越玩越带劲儿。我心里想:呵,原来他们童心未泯呀!玩累了,就在椅子上休息一下,没想到他们还在谈他们的“战术”呢。于是,我就讲了几个笑话给他们听,每次都是笑话还没讲完,就已经捧腹大笑了,然后看着我各种古怪的表情,笑个不停。不知这是真的还是我的心理作用,我总感觉他们一下子年轻了不少,脸上的皱纹都少了许多。

打算回家了,我告别了他们。我心里暗暗想:我以后一定会多去看望他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重阳节优秀作文500字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一个既温馨又特殊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此刻,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外婆每天为了我们全家忙里忙外的身影,心想外婆真辛苦啊。平时我也没为外婆做过什么,今天一定要多陪陪她。

外婆有喝茶的习惯,我给外婆泡杯茶吧。说干就干,我拿来电水壶,灌满水,插上电源。没多久,水烧开了,我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儿给外婆泡茶了。外婆血压高,喜欢喝苦丁茶,我把几片苦丁茶叶放入水杯中,倒入热水。可能是我太心急了,一不小心把水溅出来烫到了手,疼得我直甩手。但我想着外婆平日为我们操劳却毫无怨言,我这点疼又算什么呢?我小心翼翼地捧起热气腾腾的茶,递给了外婆,轻声说道:”外婆,今天是重阳节,这是我亲手为您泡的茶,祝您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外婆欣喜地接过茶,开心地笑了,一边抚摸着我的头一边称赞道:”我的孙子长大了,懂事了!“

外婆喝茶时,我依在她的身旁,看到白发已爬上她的头顶。这都是为我们操劳的啊!”外婆,我帮您捶捶背吧!“我关切地说着。”好,好,我的孙子真懂事!“我把两个小拳头放在外婆的后背上,轻轻的捶了起来。左一下右一下,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捶着,还不时的伸开小手轻轻的按摩她的后背。捶着捶着,我问外婆:”舒服吗?“外婆高兴地说:”舒服极了!“看着外婆高兴的样儿,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今年的重阳节,外婆过得很开心,我也很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有关重阳节命题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杜甫登高远眺,面对苍穹吟出千古绝唱——《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再颂经典,宛如心声……

宁静的傍晚,我独自一人站在林荫道旁的一棵树下,阳光斜斜地织下来,细碎地穿过零落的树叶,在我的眼睛里投下斑斑驳驳的闪亮。而我却丝毫不能从那光芒中获得温暖,反觉得有一种从骨髓中散出的凄冷。看那枯黄的树叶光华不再,即便在这尚暖的风中也要冻的瑟瑟发抖,坚持不住就要飘落下来,像蝴蝶绝美的舞蹈,而后归于寂寞。裹衣离开,我感觉自己就像那些被抛弃和遗忘的败叶,远隔亲人好友,在这遥远的城市呼吸陌生的空气,咀嚼思念的苦果。

回到宿舍,发现手机里已经有多条短信了。“当秋风吹来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秋雨来滋润你;当菊花盛开时,我的祝福不惜化作花瓣飞向你;当重阳节到来时,我不惜巨款发条短信祝福你——重阳快乐,工作别太累了。”是M一贯的搞笑风格。“有人牵挂的路程不漂泊;有人思念的日子不寂寞;有人关心的岁月不失落。别让幸福擦肩而过,别让美梦变成泡沫,愿你的快乐比所有人都多。”Z总是很贴心。……虽然这些短信大多并不是出自他们本人之手,但我知道祝福的心是真的,情是浓的。握着手机的手渐渐暖热起来,然后传遍全身,我恍如被一份份千里,万里之外的关爱所包围,而这种关爱将充溢在体内的凄冷驱散了。

窗外,一阵秋风吹来,我再一次抬头看那些纷飞在空中的枯叶,忽然觉得它们很像自然的信笺,而关爱是一枚世界通行的邮票,枯叶用尽最后的生命燃烧成一缕缕阳光纯净的灿烂,给无数异地的亲朋好友传递温情与祝福。让世界不再孤单,原来只要心心相印,距离永不会阻隔真情;其实只要真情恒久,天涯也不过咫尺比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重阳节各地风俗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1)陕北

重阳节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2)江南

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3)莆仙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4)土家族

对重阳节,黔东北土家族较为重视,须打糯米粑粑,推豆腐,祭“家虎”,有“重阳不打粑,老虎要咬妈;重阳不推豆腐,老虎要咬屁股”之说。

(5)云南

在滇西的一些乡村,每年九月重阳节,老人们都会相约到一块,泡制着一定掺上收获在七月间的金银花的茶。那是特别的饮品,尽管那些茶与那些金银花都是滇西山间随处可采的东西,却被端到重阳节的餐桌上,成为招待客人的上品茶饮,问题不在于金银花茶的药用,而是有一个植根于滇西山乡的传说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来世上,草木一秋,人不外乎是一棵有一点点思想的草罢,那么短暂的一生,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失误和缺点,而金银花在当地人们思想里就是解除失误的灵丹妙药,把它加入茶中,便成解除痛苦的琼浆玉液。

(6)山西

九月九日,山西的农村妇女习惯休息一天,不干农活。嫁出去的闺女,习惯回娘家过节。

(7)北京

北京人在重阳节时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意思是"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8)惠州

重阳放纸鹞可说是惠州民间特有习俗。其来由无从考究。但从惠州的领南气候观之,时间上似乎颇为恰当。清明前后为雨季,春雨不断,这时显然是不适合于放纸鹞的,而重阳前后秋高气爽,劲风不断,人们按传统习俗要登山登高,进行户外活动,此时放纸鹞,天时地利人和,是颇多为适合的。

(9)台湾

台湾重阳节庆,配合九月吹起的无雨北风,有放风筝的竞赛习俗,如台湾俗语所说:「九月九,风吹(风筝)满天哮」。竞赛中,当败者的风筝落地,成为众人抢夺的猎物时,那就是「风吹(风筝)断落土,抢到溶糊糊」。

(10)香港

除遵循重阳节的一些普遍习俗外,香港行家指出,秋季是吃大闸蟹的季节,但重阳节过后大闸蟹的品质会更佳,重阳节为吃大闸蟹的最佳时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这天,我和吴晓帆一齐去养老院,拜访老人。 我们来到了养老院,然后那里十分安静,连一针掉下来也听的渐见。我们摁了一下门铃,大门开了。我们进去时十分紧张,到了大门门卫问我们:“你们来是来干什么的?”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然后我们是来敬老的!”那门卫就放我们进来了。

我们来到院长办公室,和她说了一下来的原因,院长给我们了一位老人的房间,找到了房间之后,我们悄悄地进去了。

我们看见老人们十分无聊,我和吴晓帆一齐叫了声:“爷爷!” 爷爷这才开心的笑了起来,我给爷爷念了一首《乡思》这首古诗。我们还特意为老人买了一块重阳糕,和一篮水果爷爷笑的比前一次更加开心。

我们也开心的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描写快乐的重阳节的优秀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到底是后秋了,天气是一天凉比一天,在运尚且如此,北边就更不用说了。我想。 In the end, it is the later autumn.I think.

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忽然想起了那几年嘴上老挂着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忽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生日,也是很喜气的。人常说,家里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啥都强。我相信的。所以总是在重阳的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过年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尤其是我放了学后,她那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去,忙个不停了。

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现在想来,那是她最开心的日子了。每日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归来。直到去广复读那一年,和后来的读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有办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回去看望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望着我回老屋的那条巷子,那条我走来的路。到真的望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去,然后拿出别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那。以后每次回想起那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道那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是几天的日子,但她依然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现在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路过老巷去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旧,故乡依旧,我依旧,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去年带妻回老家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突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有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道人去不能复生,尽管知道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也尽管知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高兴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我们要孝顺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

这几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坟头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尽管乡里有不在其他节日上坟的风俗。也是在这个时候,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肝肠痛断。现在我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奶奶去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一直随着岁月的渐增而更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重阳节登高作文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我国唐朝的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爸爸妈妈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我们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我们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我们登上山顶,看见了许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自己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令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显得非常动听。周围许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一般。

游览完香山,我和爸爸妈妈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姥姥家,把我们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按照每年的习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起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双九重阳节的四年级日记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又是一年重阳节。窗外,芙蓉含笑,秋菊吐芳,此刻,我不禁想起一位老人。 is another year of Chongyang Festival.Outside the window, Furong smiled and Qiu Ju Tufang. At this moment, I couldnt help thinking of an old man.

小时候,我的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我和奶奶在乡下住着。到了冬天,我们那里特别冷,奶奶的手又裂开了,摸上去感觉十分粗糙,我见了劝奶奶去买一双手套,这样手就不会被冻得这么厉害了。可每次奶奶都对我说:“不行,有些东西能节约就节约下来给你交学费,看这天冷了,我也老了,不怕这点痛,反倒是你,皮肤又嫩,如果被冻的厉害,那你还怎么学习?”我被奶奶的话深深的感动了,抑制着内心的激动在炕前安静的烘着手。

这次学校要举行绘画比赛,我顶着寒冷,手被冻得通红,认真的在桌前练习画画,奶奶见了、叫我注意保暖,随后便出门买东西去了,我满心迷惑:奶奶很少出去买东西的啊,平时什么都很节约,现在家里什么都还有,她出去买什么呢?接着我又低下头继续画画了。

到了比赛前一天晚上,奶奶一干完活就在他房间里去了,不知干什么还把门关上了,隔壁张大娘过来送甜饼给我们吃,以前奶奶最爱吃了,不知怎么的,叫他出来吃,死活也不肯出来,还说有什么活没干完,叫我不要进去,不是都给干完了么,还有什么活没?我摇了摇头便去吃甜饼了。

第二天我要去比赛了,奶奶在我出门前给我备好了画画用品,我走出门没多远时,奶奶便把我叫住,塞给我一双毛线织的粉色手套,奶奶告诉我:“这天冷的这么厉害,如果你的手被冻坏了那可怎么的第一名?带上吧,好好比赛,奶奶等你的好消息!”说完,还送我一个微笑。我被感动了,这一根根毛线不就是奶奶对我的爱吗?我热泪盈眶,向学校走去……

窗外,是谁唱起《九月九》这只熟悉的歌。啊!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平安而祥和,脸上都挂着舒心的微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七年级九九重阳节作文通用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重阳节,老人的节日,因此我发了个贴子《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在网络上寻找图片和诗文的情况下发觉,古人相关九月九日的诗文和照片占多数,当代的则多以少年儿童为主导。这要我觉得迷惘,难道说老人的节日在今天早已淡出大家的留念范畴,大家对老人的尊重此后就戛然而止?

吃过早餐,本想出去溜达溜达,但窗前正刮着风大,树木让风吹得东倒西歪,丢掉的脏物跟随风一溜烟地在街道上飞奔。看来风大有五级之上。这要我想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秋风吹没了他几层房顶,茅草飘落到江对岸水塘和洼地里。秋风中,他一个人柱着拐杖看见顽童争夺他房顶上的茅草,乏力地哀叹着。在瑟瑟的秋风中他是那麼柔弱,那麼无奈,白头发在头顶飘动,更看起来衰老和孱弱。

也有,他的房屋漏雨了,陈旧的褥子没法挡住寒症,小孩成年人都睡不好觉,就由于没有一所归属于自身的房屋。

因此他想象有很多大房子分给大伙儿,庇佑像他那般的人不受冷,不吃苦。

凭心而论,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今天的我也与杜甫一样在焦虑今年冬天的采暖难题。但我的人生境界与杜先生是无可比拟的,我觉得的是自己的冷热,他想的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地寒士俱欢颜”,二者差别立见!

今日的风大仅仅深秋景色,还不容易损害到我,也不会“卷我屋上三重茅”。到冬季可就不一样了,一场大雪,一场风大便会寒彻骨筋,并且肯定无人过问。

风大预兆秋季已深,落叶将渐渐地飘落,大城市将变为深灰色,冬季的深灰色、严酷将替代夏季的绚丽多彩,受欢迎,我将奈之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重阳节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418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爷爷是一名老邮电工人,中等身材,浓眉大眼,满头白发,额头上的皱纹像个 “ 川 ” 字。听爷爷说,爷爷上班的那些年,每天总是按时把报纸和信件送到各家各户,风雨无阻,爷爷可精神啦。可是岁月不饶人,不知不觉爷爷已经71岁了,我想:爷爷过去那么苦,为我做了那么多,我从未为爷爷做件事,今天是重阳节,是全国敬老日,不如我为爷爷捶捶背吧。

我是家中最小的宝贝,爷爷、爸爸、妈妈、姐姐和我组成一个幸福的家。平时,爸爸妈妈上班,就是爷爷陪着我,照应我,记得最开心的事情就是骑在爷爷的背上在街上走来走去。爷爷无微不至的关爱我的故事很多很多,为爷爷捶捶背的想法我一定要实现。

晚上,我让爷爷坐下,我用小小的拳头为爷爷捶背,我的小手每次捶下,好像总是碰到爷爷那硬硬的骨头,我问:“ 爷爷你的背被我这么一捶,舒服吗? ” 爷爷和蔼地对我说:“舒服极了,我的孙子长大了,会照顾人喽。”爷爷一把我拉到身边,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

爷爷笑了,我也笑了。

[重阳节小学生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有关重阳节命题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这一天,小莱一家正吃饱饭在看新闻,小莱问:“妈妈,今天新闻怎么讲的都是老人,不讲别的。”妈妈边织毛衣边说:“重阳节,当然讲老人了。”小莱疑惑不解:“那讲老人,为啥没看见奶奶在电视上。”妈妈和爸爸都笑了,“哎,不是所有的老人都上电视,只有一部分。”小莱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新闻看完了,爸爸妈妈催着小莱去写作业,爸爸则抓起旁边的报纸,津津有味地看着。奶奶坐在椅子上,捶打着腿:“哎,人老不中用。这腿越来越不好使了。”爸爸又捧起报纸:“妈,不会啦,您还不老呢。”“是呀,您走路还那么有劲。”“想想五年前,家里这盆花还是我从山上挖来送给你们搬家大吉大利的,现在花这么大了,我的腿却再也爬不上那高高的山顶了。”小莱听了,赶快过来帮奶奶捶捶背,按摩按摩双腿。忽然她像想起了什么似的,跑向厨房里。

厨房里的小莱一边抹汗水,一边切着“柚”人芳香的熟柚子,她将装着柚子的盘子端到客厅来,嘴里却不停地咽着口水,她眼睛盯着柚子,端到奶奶面前:“奶奶,吃片柚子吧!”“不用,你自己吃吧!”“奶奶,您就吃一片吧!我好报答您多年的照顾啊!您生下了爸爸,才有了我呀!而且您做事尽心尽力,不疏忽,导致您长了这么多白头发!难道我不能孝顺您吗?”奶奶顿时热泪盈眶,“乖孙女,我的乖孙女!”奶奶伸出手来拿柚子,奶奶和小莱相视一笑,小莱甜滋滋地说了句:“奶奶,重阳节快乐!”

爸爸妈妈看了,笑得眼泪都眯成了一条线,不停地夸:“你今晚可真懂事!你真孝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作文:重阳节之拜祭

全文共 367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10月16日那天,我和哥哥、伯父、老妈、老爸和妹妹去拜祭。

那一天,我早早的起床,迅速向卫生间跑去。因为我很激动,要去拜祭,就可以去爬山。什么事情都准备好的时候就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出发了,我们来到老家,首先去,我爸爸、奶奶、爷爷、伯父住的地方去拜,但我不明白,在那儿有什么好拜的?拜完那儿,我们又跟着亲戚们去我“祖祖”的埋葬的地方去拜祭,首先然后又拿三支香,用火机弄燃,然后插在那坟前,再烧些纸和那些什么阎王府的死钱吧。

拜完那些就去爬山,因为我的那些祖宗是埋在那座山上的,来到那座山的面前,我深吸一口气,迅速往上跑。跑啊跑,跑到了半山腰。休息一下又继续跑。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山顶!

我爸爸、伯父哥哥们与亲戚聊了一下天,然后又拿三支香,用火机弄燃,然后插在那坟前,再烧些纸和那些什么阎王府的死钱就下山了。

[作文:重阳节之拜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重阳节说明文高一

全文共 1141 字

+ 加入清单

登高重阳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当然人们登高也不单是攀登而已,还要观赏山上的红叶野花,并饮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与野宴结合起来,更有吸引力。如隋时孙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阳日,必以看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归。”记隋代风俗,已与后世近似。在南宋的《梦粱录》卷五载:“日月梭飞,转盼重阳。……是日‘孟嘉登龙山落帽,渊明向东篱赏菊’,正是故事。”

南宋韩元吉《水调歌头·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负菊花开。试寻高处,携手摄展上崔嵬。放目苍崖万仞,云护晓霜成阵,知我与君来。古寺倚修竹,飞槛绝尖埃。”描写了重阳赏菊及登高观景的韵致。由于重阳为秋节,节后草木开始凋零,所以有称重阳节野游活动为“辞青”,与三月春游“踏青”之说法相对应。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重阳)有治看携酌于各门郊外痛饮终日,谓之‘辞青’。”这也是一个颇有诗意的名称。在陕北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

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