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荐西游记作文(推荐20篇)

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示威游行日”,是世界上80多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定在每年的五月一日。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推荐西游记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浏览

6452

作文

1000

爬黄山的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直想去黄山,因为我们课本上说黄山上有云海、奇松、怪石。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黄山,准备登山。我们先坐车到乘缆车的地方,排队的人特别多,我们排了整整一个小时才坐上缆车。

坐在缆车上,我看到了很多黄山松,心情非常的激动。随着缆车慢慢前进,我们也进入到云雾中,这些景也慢慢消失,最后什么也看不见了,车里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大家很担心到山上什么也看不见。

下了缆车,天上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但是我们还是得继续向前,因为这山上连避雨的地方也没有。刚走几步,妈妈就说她的鞋已经湿透了,我又走了几步,就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走了,我想回酒店。”爸爸一直鼓励我说:“走一步就少一步,说不定走几步就到了。”我不知说了多少个不想走了,也不知说了多少个想回酒店,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到了光明顶,妈妈说:“既然来了就拍几张照片吧!”于是,我和妈妈爬上了光明顶,拍了几张照片。不知道拍到第几张时,一阵尖叫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赶紧扑进妈妈的怀里,回头一看,也跟着尖叫起来,那简直无法形容,那风景多么壮观啊!我在上面开心地又蹦又跳,妈妈怕我摔下去,一直紧紧地抓住我的手。原来,一阵狂风吹过,云雾散开,露出了这美丽的风景。

后来,在这时吹时停的狂风中,我们又看到了很多时隐时现的美景。我看见了“龟兔赛跑”、“金龟探海”、“犀牛望月”,走过了这些小景点,最后我终于看到了大名鼎鼎的迎客松。

迎客松被这浓浓的云雾包围着,随风摆动,它被几条铁链拉扯着,看样子很是可怜,我很是难过。这棵在悬崖边上存活了800多年的迎客松,它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惊叹不已!希望我下一次来的时候还能看到这棵顽强的迎客松在悬崖旁边迎风招展!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关于武当山游记作文大全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武当山来拿可漂亮呢,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一片,秋天大雾迷蒙,冬天白雪一片。

春天的武当山清泉飞流直下,正如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地上一片嫩绿,鲜花盛开,漫山遍野让人感到满目亮白。

夏天的武当山绿树挺立,高高的大树满上遍野,游人在太阳下暴晒着,再到绿树下乘凉,会感到一身凉爽像在天上仙景似的。秋天的武当山金顶被大雾笼罩着像夹在天地之间,上天也难下地也难,大雾把武当山拢住好像就是愚公移山时一到这个让人来一次就留恋往返的“天上仙境”,山下小溪叮叮咚咚的“打鼓”。

冬天的武当山上的南岩宫白茫茫的一片好像就是冰山一样,全身都是一片白色像是一个戴着白色帽子的小姑娘。

武当山的四季都很美,但是祖国的四季更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在西藏的游记作文怎么写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真是别具一格,和许多地方截然不同。我在幼儿园时去西藏看望爸爸,一到那儿就被迷住了,真不想回家!

西藏的酥油茶口味真特别,它不像普通茶叶那样苦,也不像桑茶那样带有一丝丝甜味。听说它是用牦牛奶油和茶砖熬制而成的,闻起来有淡淡的香气,沁人心脾;用嘴喝一小口,又带有微微的咸味和浓香,再加上香喷喷的瓜子,真可谓精妙绝伦,胜过了我尝过的任何茶点。

我见过的巍峨雄壮泰山,见过高耸险峻的华山,却没见过像喜马拉雅山一样的山。听大人们说它的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大约是8848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山峰,远远地看去,感觉在它的峰顶伸手就能摘下天空的星星。我们在珠峰的山脚下大本营住了一宿,一觉醒来,发觉已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一片苍茫,这时的珠峰已和天地溶为一体。早晨,我们冒着雪下了山,但喜马拉雅山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我见过波滔滚滚的黄河,见过水平如镜的洞庭湖,却没见过像雅鲁藏布江一样的大江。雅鲁藏布江真长啊!从喜马拉雅山北麓流向高原的尽头,听说一直流到印度;雅鲁藏布江真有气势呀!像一条“天河”,轰隆隆地从世界屋脊一路流下;雅鲁藏布江真险呀!世界最深、最长的大峡谷就藏在你的腹地;雅鲁藏布江真伟大呀!这条西藏的母亲河哺育了西藏人民,是西藏文化的摇篮。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站在江边高处远眺,脚像在地上生了根,久久不能离去。

西藏真是一个神秘而神圣的地方,每一个去过的人都为之魂牵梦萦,我憧憬着有一天能再回西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中格列佛游记读书笔记

全文共 1868 字

+ 加入清单

格列佛游记》是世界文学名著,大家都很喜欢这本书。我也有《格列佛游记》,而且已经读了好多遍了。有人会说:“书为什么要读那么多遍,读一遍就行了,干什么还费时间呢?”我却不这么认为,好书不厌百回读。书就是要多读,多读书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如果读了一本书,但没学到什么知识这有什么意义呢?一本书只读一遍,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意思,只有多读几遍,精读细读才能深刻领会书本的全部内容,领会书本的实质意义。

在幼年读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时,我曾一度认为这是一本童话,后来又认为是像《鲁滨孙漂流记》那样的普通小说。今年暑假里,我再次品读了《格列佛游记》这本书,才感受到原来这个一部充满童话色彩的讽刺小说。但小说的童话色彩只是表面的局部的特征,尖锐深邃的讽刺才是其真正的灵魂。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英国著名讽刺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的首都柏林,父亲是一位定居在爱尔兰的英国人。他是一个遗腹子,由叔父扶养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游记》发表于72年,被当作是儿童文学作品,实际上却是抨击当时英国社会堕落与腐败的讽刺小说。

乔纳森?斯威夫特讽刺了当时英国的特点:"贪婪、党争、伪善、无信、残暴、愤怒、疯狂、怨恨、嫉妒、淫欲、阴险和野心。"他挖苦地描述了人兽颠倒的怪诞现象:马成了理性的载体,而人则化作脏臭、屎尿横飞、贪婪刁难的下等动物耶胡。他大谈人的天性,就是心甘情愿被金钱所奴役,不是奢侈浪费就是贪得无厌。作者不仅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否定了整个人类社会。耶胡代表人类,而主人公却是如此厌恶耶胡。书中的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社会的不满。没有想到在那些朴实得如同流水账的大白话游记中竟蕴含着这么深邃的内涵。

我不知道十八世纪英国的辉格、托利两党缠绵悱恻、暧昧的关系,当然也就无从体会斯威夫特笔下的争论吃鸡蛋应先敲哪头、鞋跟之高低等"原则"问题的"高跟党"与"低跟党"的妙处。究其原因,彼此在不同的国度,承着不同的文化,对于过去,对于历史,自己国家的从小就了解,别的国家的很少去触及,而且没有一定的知识垫底,去读这种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指桑骂槐的作品,看不懂是不足为奇的。

《格列佛游记》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在四个国家的奇遇,反映了十八世纪前期英国社会的一些矛盾,揭露批判了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和英国资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

小说以辛辣的讽刺与幽默、离奇的想象与夸张,描述了酷爱航海冒险的格列佛,四度周游世界,经历了大大小小惊险而有趣的奇遇。这部小说真实地描绘出了一幅格列佛出游的图画,让读者看到了社会上美好的一面与黑暗的一面。在这本书中,写得是主人公------一位外科医生格列佛的冒险故事,其中一些令人心惊肉跳。书中写了英国著名医生格列佛坐船去访问别的国家,途中经过印度洋时遭到了风暴,只有格列佛一人活了下来,但他醒来时,已经在小人国的领土上了。小人国的居民都把他当成了怪物了,用弓箭来射他,用拳脚来踢他,但是他却帮助他们盖房种地,终于得到了小人国居民的信任和赞赏;在巨人国里,他变成了巨人们的玩偶,被玩弄于手掌间,并与苍蝇和蜂子展开斗争;后来,他来到神秘的飞岛国,这里的人利用鸟的下部的天然磁铁和海底下的磁铁的力量,随心所欲地移动,这同时也是一个可随时传唤鬼魂对话、专门搞些莫名其妙的研究的离奇国家;还有令人深感汗颜的慧蠊谡飧鋈寺淼叩沟氖澜缋铮行矶嗖豢伤家榈墓适隆6磷哦磷牛?曳路鹚孀鸥窳蟹鹨黄鹱呓?四歉銎婊玫氖澜纭D切┩媾及愕男∪耍?叽笸?偷木奕耍?さ孟裼愕姆傻汗?用瘢?约盎垠和耶胡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觉得最特别的要数飞岛国的居民。他们的眼睛都长在一侧,而且是一个爱好乐器的民族,在他们的衣服上也有各自喜欢的乐器。那里的侍从必须要时刻敲打大臣们的脑袋,否则他们总爱异想天开……经过种.种磨难,他最终回到了自己的国家。读了这本书,我被书中所描写的一个个幻想国度里的每一种情景感染了,我有一种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作者的想象力又极其丰富,令我又有一种进入科幻世界的享受。我很佩服格列佛的智慧、勇气和冒险的精神,他是个与众不同的男子汉,他一见到大海就抑制不住内心冒险的冲动。作为一名医生,他专门搭乘去各地旅行的船只,以为船员看病为由,去环游世界,到处冒险。虽然有些作者表达的思想,我还不太理解,但是我很佩服书中主人公那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以德抱怨”、善待别人的处世态度,也让我懂得了要成功,不仅要有自信心,还要付出努力。我想,在我们的学习中不也应做到这些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山的游记作文700字大全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黄山的风景美如画。去年暑假,我去了黄山,真是让我大饱眼福。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山到处都是苍老的古松。山路边、悬崖旁、石壁上、深谷中,数不胜数。像卧龙、似黑虎……奇松罗列,形态万千。

“连理松”最有意思了。它的主干离地面不高便分成了两枝,笔直笔直的,有七、八米高。奇怪的是这两根主干虽分开了,但它们的枝却靠在了一起,紧紧地依靠在一起,像一对恩爱的夫妻。

黄山的景色另一个特点是:奇峰怪石随处可见。人们根据怪石的样子分别起名为“仙人背宝”、“十八罗汉朝南海”、“仙人转魔方”等。

我一一欣赏着这些怪石的样子。突然,一块悬在崖边的石头映入我的眼帘。这块石头和其他的石头各不相连,就像是谁从地方拿来放在这上面的一样,摇摇欲坠。一阵山风吹来,我真担心它会掉进深谷里去。听导游说,这块石头在这里已经不知多少年了,传说是从远处飞来的仙石,人们称它为“飞来石”。

黄山的云海更好看。置身于北海观景台,眼前是一片浩瀚的云海。白云在山谷里翻滚涌动,像大海的波浪一样。一座座山峰被告云雾环绕着,像海里的孤岛一般,使人有一种进入梦境的奇妙感觉。

黄山的松、石、云绝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成趣。瞧,在山谷中,一块笔直的巨石冲出茫茫的云雾,尖尖的顶像一枝毛笔。令人赞吧不已的是长在石头上的一棵松树,远远望去,仿佛像一朵盛开的莲花,怪不得被人们称做“妙笔生花”,真是名副其实呀!

奇松、怪石、云海构成了一幅幅不是画卷,胜似美丽画卷的天然国画,使我舍不得离去。我多么想化成一棵松树、一块石头、一片云海,永远留在黄山上。饱受这日月之光,取地奥之精华,吸万人之瞩目,耀天地之奇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西游记小学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一个古老的文明古国,历史渊远流长。自古以来,中国就散发着独特的书香气质。雅致含蓄的宋词,别有一番风韵,元曲随时通俗,可读起来却是朗朗上口。更为熟悉的唐诗,便不用我多说,更是祖国闪闪发光的瑰宝。而《西游记》却与众不同。

《西游记》,自大我幼时,便不断的接触。看电视、读书,都已是习以为常,所以每个情节都熟悉地不能再熟悉了,便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品这一杯“浓浓的茶”。不知何时,我再次翻开了那本书,“看”到了那熟悉的面孔,顿时,却有无比多的感触……

——走进那个奇妙的神话神话世界。

“哈哈!真有意思!”“呜呜呜!真可怜!”读完了,我才觉得奇怪,为什么我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变化而变化呢?为什么我完全入迷,连爸爸喊我也不知道呢?这一个又一个一个谜团包围着我,好奇心告诉我也许只有不断地阅读才可能找到答案。我拼命地阅读,全身心地投入,可就是达不到那个效果,我迷茫了。

——找到答案,发现根本原因。

那这两本差不多的神话故事对比,显然,吴承恩的生动、形象。他把人物的动作、神态用肢体语言描绘的栩栩如生,就如身临其境。以物喻人,以景衬情。衬托出人物的那一份悲、喜、哀、怒和那一份独特的个性与以事物来完美结合,从而达到使读者入迷。有时还融景与情,叫人情不自禁替主人公喜怒哀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最新小学生西游记读后感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我读过许多书,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西游记》这本书。它的作者是吴承恩,这本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它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四师徒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将经历的千难万险化为妖魔鬼怪所设置的八十一难,以动物幻化的精怪生动地表现了无情山川的险阻,并以降妖伏魔歌赞了取经人艰难的战斗精神。

作为西天路上艰难和灾难的体现者,大都是狮、虎、豹、狐等动物变化的妖精,克服这些困难的也是猴、猪的精灵,这些都是拟人化的动物,也正是童话中的人物,动物有如此变化多端、神通广大,具有超人能耐和现实生活中难以想象的作为,情节如此曲折离奇,语言又如此优美、幽默。便成了妙趣横生、兴味无穷的童话。

记得有一次,我乘车去阿姨家,在车上我又从包里拿出《西游记》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渐渐的,车子开到了终点站,售票员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小朋友,到站了,你该下车了。”这时,我才从故事里醒过来,下车后,发现阿姨家过去了好几站,于是我又乘上了方向相反的车。

听完我的介绍,你也想去看看这本书吧,相信你也会像我一样喜欢这本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以游记为主题的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3月24日,我和爸爸妈妈、小叔小婶和哥哥扛着锄头,拿着袋子和柴刀到奶奶家后山竹园挖笋。

小叔眼睛一亮,发现了一个“尖尖头”,他扛起锄头,用力一挖,一棵尖尖的笋就出来了。紧接着,小婶和哥哥又发现了,急忙跑过去挖。过了很长时间,我还是一无所获。我问小叔,挖笋有什么窍门呢?小叔说:“笋一般都长在比较松和潮湿的土里,还有,挖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把笋割破了。”我按照小叔的话细致地找了起来,不一会儿,我就在小草丛中发现了一棵刚破土的笋尖,我欣喜若狂地跑过去,用锄头使劲挖,可那棵笋纹丝不动,哥哥跑来帮助我,他使出了很大的劲,终于把笋挖出来了,原来是一棵大春笋。我高兴得跳了起来:耶!我挖到了一棵大笋!”回到家里,我就把它放到秤上一秤,足足有4斤多重!

快到中午了,小婶小叔就把我发现的这棵笋剥去笋衣,放进高压锅里煮起来了。

大约过了二十几分钟,锅里就传来了一阵阵香味,我问小婶:“怎么做的?”她说,笋块加上过年的腊肉,再放一点咸菜加水煮,就这样简单。”煮熟后我一吃,味道特别鲜。我又问小婶:“笋为什么这么鲜?”她说,我们村有一句俗话,叫“上塘鱼,落山笋”,刚挖下山的笋烧起来特别鲜。

我吃着自己挖的笋,特别鲜,心里美滋滋的。觉得这次挖笋收获特别大,特别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于西藏的游记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很早就和父母朋友说过我想要去西藏,而倾听的人,都以为我只是一时兴起,没有多说什么,而只有我知道,那颗不安而躁动的心,一直在向往着,向往着那片神圣的土地。

伫立在只剩下绿的草地上,在纯净得没有一丝杂质的天空下,一眼望去,只留下天与地的交际,只留下我那单薄却坚毅的影子,渺沧海之一粟,寄蜉蝣与天地。

走在城市街道上,望着远处在风中飘扬的彩旗,听着在空气中渐渐传来的钟鸣声,一声声敲击我的耳膜,敲击我的心灵。

坐在藏族人围着火炉的屋子里,看着主人那高原红的脸上最纯粹的笑容,眼前一道道热腾腾的菜,氤氲的热气模糊了我孩子般的笑容。

站在布达拉宫的底下,虔诚得仰望着,一步步走上阶梯,双手抚摸心脏,抚摸自己的过往,满怀感激得面对现在的生命。

想要去西藏,想要望着那能淹没人的遥远,闭上眼,只感受到自己那微弱却有力的跳动,感受到自己是确确实实得活着。想要去西藏,想要望着那一派苍茫,任凭风吹过我的脸庞,任凭风带走我的一切,一切的得失和荣辱在那一刻消失在天际。

那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在冲破束缚,那一颗年轻热情的心在叫嚣。

想要去西藏,想要释放自由,让灵魂肆意徜徉。仰望星空,伸出手,在那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去接近那并不要遥远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六年级西游记读后感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明代作家吴承恩的代表作,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后,东胜神州一块怪石孕育出了一只石猴。石猴名叫孙悟空,自封“齐天大圣。”玉帝震怒,派尽天兵天将却也奈何不了孙悟空,孙悟空偷蟠桃、吃仙丹,被太白金星丢入用作炼丹的八卦炉中欲将其炼成仙丹,却反而让孙悟空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后来被如来佛祖压在五指山下,才得以平息。500年后被大唐圣僧唐玄奘救出山,从此他的使命便是护送唐玄奘去西天取经,因为孙悟空脾气暴躁,所以被观音戴上了紧箍咒。他们在高老庄遇见猪八戒,在流沙河遇见沙僧,又在鹰愁涧收服白龙马,取经小队就这样组成了。

一路上师徒四人经过了比丘国、车迟国、孔雀国等,打败了黄风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白骨精及蜘蛛精等妖怪,最终到达西天灵山大雷音寺见到如来佛祖取得真经。孙悟空成了斗战胜佛,猪八戒成了净坛使者,沙僧为金身罗汉,白龙马成为“八部天龙马”。孙悟空,猪八戒,沙山皆修成正果,白龙马亦自归真,五圣归位。

《西游记》的浪漫色彩浓重,以奇幻、风趣的方式,刻画了豪爽乐观的孙悟空,滑稽的而憨厚的猪八戒,稳重老实的沙僧和慈悲为怀的唐僧四个人物,其中以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英雄形象最为经典。在小说的奇幻世界中,作者描述的人物血肉丰满,虽是仙魔世界却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把读者引入美丽幻境的同时,曲折巧妙的反映出当时阶级矛盾以及作者自己想要改革创新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西游记读后感三年级作文350字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对读四大名著感了兴趣。其中,最让我流连忘返的是人人熟知的《西游记》。

《西游记》里讲的是孙悟空一行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故事里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一路上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每一难都写得非常精彩。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最为精彩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只见孙悟空用火眼金睛一看,就知道了妖怪的计谋,一棍打跑了妖怪。唐僧以为孙悟空在伤害生命,所以把他赶回花果山。但是等孙悟空走后,妖怪又乘机将唐僧抓走了,猪八戒想去就唐僧但又无能为力,只好去花果山向孙悟空求救。当跟孙悟空讲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悟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最后唐僧被救出了。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习孙悟空不斤斤计较、知恩图报的品德。

读了这本书,我的感悟是: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要像他们师徒四人那样,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将事情做好。一个团队要互相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才会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黄山的游记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爬上安徽的黄山,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字:奇。

黄山上的云雾是奇的。这种奇,是一种朦胧的奇:爬到半山腰,云雾就像一条白色的围巾,环在山的颈子上,它穿梭在树梢,飘忽在我的眼前,切断了我的视野,让我深处迷雾之中。这种奇,是一种梦幻的奇:不知不觉就爬上了山顶,我终于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云海。她似轻纱,笼罩着山姑娘的脸庞;她如溪水,潺湲在你的脚下。这种奇,是一种缥缈的奇:我在山顶徘徊,一缕缕烟雾,悄悄地曳过我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凌波微步”的飘逸,也让我感受到了“衩袜步香阶”的轻巧。

松是奇的。他们破石而出,有的站在山路旁,有的挺立在悬崖边,有的则顽强地生长在峭壁上。那些松树有的在缥缈的云雾中站岗;有的伸出奇形怪状的胳膊,为游人指路;有的则像一顶顶大绿伞,装扮着这座秀丽的黄山。一棵棵松树挺拔在黄山上,组成了秀丽的“黄山奇松图”。什么“盼客松”,什么“麒麟松”,听着名字就倍感亲切。特别是那“阅尽沧桑色更鲜”的迎客松,翠叶如盖,刚毅挺拔,形象可爱,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张开双臂,好像在说:“欢迎远道而来的贵客,快进去参观。”他们在云雾中傲然挺立,让黄山充满梦幻。

山上的岩石当然更是奇了。什么“仙人晒靴”,什么“金鸡叫天都”,听着名字就让人浮想联翩。令人叫绝的是“天狗望月”,你看,似乎是从美丽的天空中驾云而来了一条健壮的狗,望着月亮,对着深蓝的天空不住地大声嚎叫,好像已经陶醉在那璀璨的星空中。更奇的是“猴子观海”,那块岩石宛如一只猴子,它双脚脆直,望着虚无缥缈的云海,仿佛对这梦幻般的云雾充满了好奇,其形态逼真,让不计其数的游客驻足痴望。

温泉也是奇的。我们来到温泉旁,池子里的水正“咕噜咕噜”冒着泡。我们脱光衣服,跳了下去。在温泉里,我忘记了学习的劳倦,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整个人神清气爽,精神百倍。温泉真奇妙啊,怪不得被列入黄山四绝。

“黄山的景色真是名副其实的‘奇’啊!”在回家的路上,我不禁喃喃自语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丽江的游记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丽江,是我向往的一座古城,经常听爸爸妈妈提起那儿的美景,我终于有机会亲自去体验了。

一下飞机,我们就见到了带队的“飞导”,他带着我们一边走一边了解丽江。第一天,我们去古城游玩,还买了丽江特产——牦牛肉。回到酒店时已经很晚了。

从行程表上看,第二天是我最期待的了——寻访“茶马古道”,游玩“虎跳峡”。“茶马古道”,一听这名字就知道很古老、很古老。的确,这条道存在于祖国的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作为地域的称谓,特别极了。在这条路上马儿运输丝绸和茶叶,让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方便起来了,也成为了这段历史的最佳见证。坐在马背上,随着马儿一步一步地节奏,我似乎也开始穿越,听到运输货物的人们齐声歌唱,听到马儿们整齐的马蹄声,更看到这源源不断的运输队伍。一路上,我望见那连绵的山峰,望见那碧绿的树丛,也望见那蜿蜒的小路,这里一定收藏了劳动人民的辛劳付出,这条茶马古道真是名不虚传。

离开古道,来到了虎跳峡,因为中虎跳和下虎跳还没有开放旅游,所以我们不能去了,只能在上虎跳游玩。刚开始走时是木头台阶,而且台阶下面都是空的,所以我有点害怕。不过,还好后来又变成了石头台阶,走着走着,我们就看见了在江中间的虎跳石,据说老虎就是靠这块石头跳越江面的,虎跳峡也因此而得名。

之后的行程中,我一直在感受丽江美丽面纱背后所藏着的内容。不仅是走进藏民家庭的那份热情,还有游玩普达措森林公园的悠闲,也有“玉龙雪山”带给我们的震撼。沿着属都湖岸走了半圈,进入森林,因为天气冷,都是坐在旅游大巴上观光。

归家途中,我的眼前依旧浮现着丽江之行的点点滴滴,美丽的丽江,其实不只有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西游记读后感启发200字作文

全文共 455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我读了吴承恩写的《西游记》这本书:他有火眼睛,能看穿所有妖怪,他拿着金箍棒,会七十二变。他能驾驭筋斗云,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

我最喜欢《西游记》中的第八回《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为了不让白骨精抓走师父,不怕师父念紧箍咒,一定要把白骨精打死为止。孙悟空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孙悟空第三次打白骨精时想了一个好办法,让土地神,山神围住白骨精,自己拿着金箍棒打那个白骨精。师父说他

打死了三个平民,孙悟空却坚定地说是白骨精变的,他的理由是那个白骷髅上有四个字,那四个字是‘白骨夫人“孙悟空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我想到了我自己有时候明明做对了,人家说是错的,我说是对的,人家问我理由是什么,我怕人家说我,就没有把理由说出来,人家看我没有理由就说没有理由就说明是错的,我只好说是错的,结果我们俩个都错了。我觉得我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能害怕,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理由,像孙悟空一样,哪怕被师父误会仍能够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

我最喜欢《西游记》这一本书,读了这本书我觉得有很多地方要向孙悟空学习,真是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武当山游记年级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时候,我们一家五口人到江西那边去爬著名的小武当山

小武当山位于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县武当镇境内,因风景如画,深受大众的好评,是一个旅游热点。

我们刚到就看见好几座雄伟的高山立在那里。它们笔直地站着,就像一个个军人一样。

我们买了票之后就开爬山了。

我们卖力地爬到山上的一个验票的地方,在验票的时候我问工作人员:“我们还要爬多久才能到山顶啊?”

工作人员回答说:“你们刚刚爬的这段是给你们热身的,后面这些路至少还要五个小时。”虽然听起来就很累,但是还是没有动摇我们爬上山顶的决心。我们觉得山上的景色肯定会非常美丽。

我们爬呀,爬呀,终于爬到了半山腰,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正当我们休息的时候忽然山脚起了浓雾。云雾缭绕,小武当被装饰得宛如仙境。有的游客们边拍照边感叹:“真是人间仙境!丝毫不比湖北武当山差。”我们也停下来,拍照留作纪念。然后我们经过了小武当山一个有名的自然形成的景点——一线天。顾名思义,一线天就是两座山挨在一起,中间的那道缝。从下面看,天空真的像一条线。

就在我们准备继续爬山时候,却下起雨来了。下雨把我们的进度减缓了许多,这很正常。如果你不想丢了你的小命的话就走慢点。又没人把刀架在你脖子上要求你走快点儿,走那么快有必要吗?

我们在一个小洞里面避了一会儿雨,然后就继续爬山。越往高爬,风景越好。也不知爬了几个小时,这个时候大概已经爬了三分之二的山了,山顶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都很期待,山顶究竟有怎样的美景呢?

走着走着,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山顶之下的玻璃栈道了。玻璃栈道建在山体的边缘,脚下是悬崖,走在上面,你会看到深渊,会怕这个栈道不够坚固。但是肯定可以承受你的重量,如果人太多应该会排队等待上桥。

又过了好久,我们爬到了山顶。爬上山顶的第一秒钟我们注意到的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一位老奶奶,我觉得她大概年龄是七十岁左右,但当我们询问这位老人的年龄时,老奶奶给出的答案让我们大吃一惊,老奶奶的实际年龄是八十多岁。这充分验证了“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是正确的。

山顶上的风景格外的美。四周全是雾,仿佛是在神仙居住的地方。俯看山下的房子,看着就和一辆汽车大。而汽车,则完全看不到了。

小武当山真是一座景色奇异、雄伟壮观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格列佛游记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我欣赏所有的书,能让我们在温室中成长。小说带给我们无限快乐,散文带个我们芬芳花朵,诗歌带给我们幽雅清静,但所谓的童话带给我们的事讽刺性的理论。

当我翻开《

格列佛游记》时,目录页却吸引住了我:这本书将带我们进入小人国、大人国、马人国……一个个奇特各异的童话世界。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故事,认为书上写的都是事实,我毫不怀疑。我想,一定有小小的田地、房屋、树木、小人、小牛、小羊和小鸟,一切都是迷你的。我还会看见想一个国家的森林,高大的巨人,巨兽型的猫、犬、羊……任何一样物品。但,当我看见格列佛流浪时,我觉得越来可怕,那怪兽一样可怕的摧一残面孔,暴力的流水把格列佛冲进了河底,顿时,我的心里揪了起来,眉头像打了一个结。一个个悲惨的故事来临,让我觉得流浪、漂流的孤独与恐惧。我曾佩服过所有天使,但她们和格列佛完全不能比较。他竟然不怕任何东西,一切友好,款待任何一位生命,曾不嫌别人丑陋,能不嘲笑任何一个人知识浅薄,我想这就是一切的善待。人间有爱,格列佛的爱让所有人快乐,他成功与任何以为生命交上朋友,他获得了所有生命的信任。获得了最真实的感情。

我想,这本书具有一定的讽刺性,讽刺胆小的人们,没有勇气的孩子。作为21世纪的孩子们我们就应该有这样的勇气,去开辟新的属于自己的快乐。长辈们创造了我们良好的生活,而真正的打拼需要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一路上,格列佛挫折过,失败过,伤心过。可最后的彩虹却属于他。我们要鼓足勇气,自理、自立、自强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只有勇气才能创造一切。若你勇敢,明天将会属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于西游记的读后感600字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其中,令我深有感触的一个故事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唐僧师徒在路过火焰山时,看见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如同一只凶猛的巨兽喷吐着火焰,周围一片炽热,土地被烤的焦黑,村民们痛苦地呻吟着,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滴到地上;庄稼们一个个面无生机,脸是黑色的,个个都耷拉着脑袋……孙悟空看到这,下定决心,一定要帮村民解决这些问题。接着,他又打听到,只有牛魔王的芭蕉扇才能灭掉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于是,孙悟空靠着他的聪明才智,冒着生命危险与牛魔王斗智斗勇,终于在第三次才将芭蕉扇借了回来,解除了火焰山上的熊熊烈火,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

读了这个故事,使我深有感触的是孙悟空的耐心。孙悟空每次去借芭蕉扇的时候都会遇到种种困难,可是他不放弃,坚持不懈。用他那超凡的耐心在第三次终于借到了芭蕉扇。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有耐心,遇到困难不能急躁,要多想一想,结果肯定会出来的。

孙悟空的聪明才智也值得我们学习,正是他第三次运用了自己的聪明才智,与牛魔王机智地斗争,才让牛魔王借给他芭蕉扇。在我们学习的时候,也要运用聪明才智,遇到不会的地方,换一种方法,一条路走不通时,往往会有更多通向成功的道路。我们不妨试一试其它的道路。

孙悟空那为民着想的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他为了老百姓不再受到火焰山上的高温,冒着生命危险去借芭蕉扇,借到芭蕉扇后,他又二话不说就到了火焰山,用芭蕉扇灭火,同时还承受着高温。最后终于艰难地灭掉火,使老百姓过上了太平的日子。由此我想,如果每个人都为民着想,那天下会多么太平呀!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我们是祖国的接班人。现在,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长大以后回报祖国,用所有的聪明才智为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格列佛游记的阅读笔记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个月,我读了一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它的主人公是格列佛,主要写格列佛先后4次旅行的情景。

格列佛在一次航海中遇到风暴,船被打翻了,他漂流到了小人国,在小人国里,小人国的居民把他当作一个高大威猛的巨人,格列佛以至于稍不留神就能踩死几个小人国臣民,甚至他的小便就轻易扑灭王宫大火。一顿饭要数百个小人才可以做。他可以让小人国臣民在他的手掌上跳舞,轻而易举地打败小人国强大的军队。

在大人国,他却显得非常渺小,以至于成了大人国儿童的玩具,那里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显得非常庞大,就连弹钢琴也要站在非常高的凳子上,并且不断地来回跑动,用拳头狠狠的砸琴键,才能弹出声音来。一个大人国居民差点把他当成食物吃了。在那里,苍蝇蚊子是他的大天敌,冰雹暴风雨好像枪林弹雨……

而飞岛国的统治对下方城市而言非常的霸道。要是谁敢反抗飞岛国,他们就移动飞岛到反抗他们的城市上空,不让他们享受阳光权和雨水权。不过,自打下方城市居民准备了尖顶金刚石建筑和燃烧液体后,一向霸道的飞岛国屈服了。

在慧马国,马有了人拥有的理性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比人高明。那里的人就好像成了没思想,没感情的畜生!

读了这本名叫《格列佛游记》的书,我感到了当时18世纪英国的黑暗和腐败。但格列佛坚持不懈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学习,记得小时候,我总是遇到困难就放弃了,可格列佛却不同,他遇到困难坚持不懈,沉着面对,真的非常值得我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长篇小说西游记读后感作文

全文共 143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读完了《西游记》原著,深有感触,实令人叹服吴承恩的想象力与文学底蕴。记得以前小时候不懂文言文,就已经对《西游记》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读完原著,对此书更是感受颇深。无疑,《西游记》是一部极其成功的小说,其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渊源流传。而其中最成功的部分,便是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了,之所以成为举足轻重的文化瑰宝,这部分当然不可或缺,我在此便浅谈一下对此书的见解。

全文应分为三部分,哪三部分,曰:“第一部分为一至七回,写孙悟空出世直到大闹天宫,第二部分为八至十二回,写如来说法,观音访僧,魏征斩龙,唐僧身世及交代取经原因,第三部分包括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写悟空皈依佛门,与猪八戒,沙僧共同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斩妖除魔,最终修成正果的故事。第一部分大闹天宫几乎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是历来久演不衰,白看不厌的戏剧。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武艺高强,不惧强权,敢于斗争的故事,也因此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英雄。第二部分写悟空皈依佛门,思想上有很大转变,由曾经的桀骜不驯变成了如今的样子,此部分表现了较多的封建宗教迷信思想。第三部分写师徒四人共同西天取经的故事,历经九九百十一难,终成正果,其中着重表现孙悟空的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这部分也是全书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在其中,也是充分表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下面便一一道来:唐僧乃金蝉子转世,因轻慢佛法转世成为唐僧,他念念不离善心,可谓“扫地恐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总体说是一个一心向善,意志坚定的好人。可有些时候却的确令人不敢恭维。有时唐僧昏庸糊涂,总会听从猪八戒的撺掇而对孙悟空念紧箍咒,他对妖怪仁慈,可却对悟空冷酷无情,真是令人难解,虽然他仁义忠厚,但不明是非,一味向善,懦弱无能,胆小如鼠,口头禅可谓是:“悟空救我!”虽然是取经路途中的支柱,可他的缺点着实不少,因此光芒也几乎被孙悟空的神通掩盖。

要说《西游记》中刻画最令人喜爱的人物,真非孙悟空莫属了!孙悟空不仅武艺高强,神通广大,还意志坚定,具有反叛精神,蔑视神权,见了玉皇大帝从不下跪,有时还直称玉皇大帝为“玉帝老儿”,称太白金星为“老官儿”,连三界中法力大的如来佛祖他也不放在眼里,竟骂他是“妖精的外甥”。真可谓是“勇敢顽强,意志坚定,侠肝义胆,重情重义。”猪八戒历来就是为人所不齿的人物,他原来是天篷元帅,因调戏嫦娥而被玉帝贬下凡间,他性格粗鲁憨直,取经信念不坚定,动不动便要分行李走人,他还常被孙悟空戏弄,常为此怀恨在心,总要在唐僧面前“参他一本”,而唐僧的不分好歹,人妖难辨更是助纣为虐。

他还昏庸自私,总用自己狭隘的胸襟去揣度别人的胸怀,而且贪恋女色,真可谓集众多骂名集一身。但他也并非无比小人,他狡黠而不__诈,贪小利而不忘大义,轻视利益,充满乐观精神。沙僧寡言少语,是卷帘大将临凡,西天取经路上,他与猪八戒负责行李马匹,同时也帮孙悟空斩妖擒怪,最后修成正果,成为金身罗汉,他是队伍中不折不扣的坚定分子,只一心要取经,每次八戒要散伙,他都会去制止,他还任劳任怨,默默奉献,只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刻意争功,当妖怪来袭,他明知自己本领不高,但依旧挺身而出,他还是最了解唐僧的人。

取经队伍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际关系,这个调和任务无人去做,而沙僧却做到了,他在默默的调节人际,为取经做出了重要贡献。《西游记》的描写从天上到地下,从龙宫到地府,都有着超凡的本领,表现了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尤其是人物的性格特征,使《西游记》成了我国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植物园游记作文450字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荥阳是一个文明的城市,荥阳的明珠——植物园座落在京城路最南段,也就是体育馆对面。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小草弟弟悄悄地从土里探出脑袋,大口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迎春花姐姐绽开了笑脸,享受着她自己的时光。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透过密密的树叶,我看见太阳筛下一束束金光,把植物园的湖水照得闪亮闪亮的;碧绿的草地上开着五彩缤纷的野花。牡丹园里,月季花和牡丹花正在向人们展示娇艳的姿色,荷花与月季、牡丹不同,她总是静静地站在水里,一陈风吹来,她和碧绿的荷叶一起跳起了优美的舞蹈。

秋天的植物园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调色盘。有的树叶变成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在那儿沉淀下来了;有的树叶变成了火红色,像一片-火海;有的树叶变得紫红紫红,像剧场里的紫绒幕布一样;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还是那样翠绿。菊花仙子更是五颜六色,有淡黄的、紫红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桂花的清香更让人那样着迷。

冬天,雪花一片片飞落下来,仿佛是一首曼妙的乐曲。如果你有雅趣,就蘸起一片雪花含在嘴里,你会品尝到一种冰凉纯洁的味道,还会品尝到一种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味道。树上、石头上、地上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

植物园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我爱美丽的植物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暑假西游记读书笔记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西游记》真是太好看了,只要这一电视剧一打开,我们全家任何在场的人,眼睛都会紧盯屏幕,心潮随着唐僧师徒四人的行径起伏不平的!

特别是“大闹天宫”,非常有意思!孙悟空取得金箍棒、当了美猴王,自封为“齐天大圣”。太上老君请孙悟空上天做弼马温。当孙悟空知道弼马温是当马夫时,气得打坏了马院、捣毁了云霄宝殿,打伤了天兵天将,玉帝只好求如来佛祖前来相助……如来佛祖用高大的五行山压住了野性十足的孙悟空,又用封条加固,使孙悟空寸步难移、插翅难逃。这集“大闹天宫”好看吧!告诉你下面还有更精彩呢!

有一集“猴王保唐僧”也不错哦!孙悟空一直被压在五行山底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途经五行山脚下,听到孙悟空叫:“师傅,师傅!”心肠很软的他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悟空拜唐僧为师,唐僧收了他为第一个徒弟,取名为“行者”。就这样,孙悟空保唐僧西去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功劳很大,然而却好几次被师傅唐僧误解了、驱赶走了。最终,师徒四人到达西天的雷音寺,才取得真经。

还有一集比较搞笑,叫“夺宝莲花洞”,师徒四人来到莲花洞。悟空叫八戒去看看有没有妖怪,结果懒惰的八戒却睡着了,焦急万分的悟空就变成一只小鸟把他啄醒,八戒只好再次寻妖,结果这次真的遇见妖怪,吓得惊慌失措,但还是鼓起勇气与妖魔斗争,可是仍敌不过,被妖魔抓走了。最后还是孙悟空帮了忙,救出了八戒,取得莲花洞中的宝贝。

当然,经典的故事除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猴王保唐僧”、“夺宝莲花洞”外,还有“高老庄收八戒”、“八戒大战流沙河”、“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盘丝洞”、“火焰山”“天竺国”等等。每个故事都很生动。故事中的四个主要人物,像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我都很喜欢,但是,最喜欢的还是机智坚强、勇敢可爱的孙悟空。

《西游记》告诉我们:为了追求寻找甚至实现一个目标,为了完成一项伟大的事业,必然会遇上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困难或挫折,我们一定得顽强地战胜这些困难和挫折。你看不是吗,师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历经十四年寒暑,九九八十一磨难,与各路妖魔鬼怪进行搏斗,最后才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