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心置腹的历史故事(精选20篇)

寓言故事就像是一颗颗含着智慧的果子,需要我们慢慢品味。下面是推心置腹的历史故事,快来围观吧。这里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推心置腹的历史故事优秀作文,欢迎参考借鉴,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6118

作文

254

历史名人秦始皇私生子的故事

全文共 1577 字

+ 加入清单

隐讳身世秦始皇私生子身世之谜

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呢?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最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他统治下的大秦帝国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尽管秦始皇在中国一直以一个暴君的形象存在于史书中,在中国民间也是残忍的化身,是无情的代名词。但是西方的历史学家们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看来,秦始皇是“中国的拿破仑”:从他13岁继承国君的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正式亲政开始,直到他39岁出兵击败了山东六国中最后一个诸侯国,完成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时止,在短短的十七年之内,便迅速地结束了战国时期长达几百年的诸侯混战之局面,接着又不失时机地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统一的法令和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政权。这种气魄,并非一般的帝王所能与之相比,所以,在西方的历史学家们看来,秦始皇完全可以和法国的拿破仑相提并论。然而,正像许多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物喜欢留下一些难以解开的谜团让后世的人们去琢磨一样,秦始皇也给后世留下了许多难以解开的谜团,可以说,秦始皇给后世留下的谜团,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帝王都多。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秦始皇遗留的许多谜团已经被历史学家们拆解,但是对于私生子的问题,却是一个两千年以来史学界一直无法破解的难题。

秦始皇究竟是纯正的皇室血脉(是否是庄襄王嬴子楚之子),还是丞相吕不韦和赵姬的私生子,是一个困扰了中国历史学家们长达两千多年的难题。司马迁在《史记•吕不韦列传》里对秦始皇的身世问题做出了详细的阐述:吕不韦是当时阳翟的一个大富商,搞贩卖发了财,迅速成为当时在全国少数几个富可敌国的大商人之一。但是,在拥有了巨额的财富之后,吕不韦并不满足,他认为,要想永保子孙后代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只有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方可做到,于是他准备利用这些财富进行政治投资。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遇见了当时在楚国为质、很不得志的秦昭王的孙子嬴子楚。凭借着商人特有的直觉,吕不韦认为此人是一可居之奇货,于是将所有的宝全部押在嬴子楚身上,企图借助他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嬴子楚本来对于皇位继承之事已经彻底失去了信心,但是在听到吕不韦的计划之后,顿时对他感激涕零,声称只要吕不韦帮助自己继承王位,他必将拜吕为相。在得到嬴子楚的承诺之后,吕不韦遂出资千金,为其设计,并将自己原本已经怀有身孕的赵姬送与庄襄王。最后,在吕不韦的努力下,正为没有儿子而苦恼的华阳夫人终于同意收嬴子楚为义子,从而为嬴子楚继承王位铺平了道路。秦昭王死后,安国君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但是好景不长,做了几十年太子的安国君在位没几天便死了,子楚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秦国的王位,史称庄襄王,也就是秦始皇的父亲。称王之后,庄襄王并没有忘记当初的诺言,拜吕不韦为相,封赵姬为皇后。自此,吕不韦终于实现了心中的理想。

之所以秦始皇系吕不韦私生子在后世被传得沸沸扬扬,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受以上这段文字所影响。可令后世史学家不解的是,同为重要的史料来源之一的《战国策》却并没有吕不韦献赵姬的这段记载。这在史学界产生了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喜采个人隐私,既然不载这件事,显然是当时没有这种传闻;有的学者认为,《战国策》本身并非正规史料,其可信度自然无法与《史记》相比,所以应按《史记》的记载来认定秦始皇的身世;还有学者对《史记》中记载秦始皇“大期而生”这句话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此为基点来论证秦始皇并非吕不韦的私生子。看来,秦始皇身世之谜要想得以彻底解开,还有待史学家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寻。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历史名人苏轼“讨茶”悟读书的故事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北宋年间,苏轼因诽谤朝政被贬到汝州,任团练使。初到汝州,看到这里到处穷山恶水,苏轼自恃才高,很瞧不起那里的文武官员,经常闭门谢客。

一日,他在衙门里觉得闷,便独自溯汝河而上去游云梦山。踏着两山夹峙树林生的林间小径过了紫逻口,穿过水流哗哗的汝河桥,随着熙熙攘攘笑语喧哗的滚滚人流,苏轼走到云梦山下。只见一座寺院依山而建,钟楼巍巍桃角飞檐,宝塔俏丽,屹立寺中,在绿树掩映下,云梦寺深藏不露,古朴静雅。苏轼顿时悟道,这样一个人间仙境,又是鬼谷讲学授徒的地方,必有文海高僧,若能暗访出来,也算是一个他乡知已了。

于是他折下一银树枝当拐杖,化装成一个土老冒儿走进寺院。这时已近中午,睛空万里,骄阳似火,苏轼走了半日口喝难耐,便走在寺内讨口茶喝。他看见寺内一个小和尚手拿鸡毛帚子正在大殿里给香案扫尘,苏轼忽发异想,先试试这云梦寺的小和尚有多少才智,不就知道寺内高僧的智慧之水有多深了吗?于是,他大大洋洋踱进大殿,在香案前正襟危坐,还没顾上说口渴,谁知那小和尚一看见他,忙停下手里活计,双手一合施一礼说:“阿弥佗佛,请施主暂在殿内消汗,贫僧马上去取茶伺候,并且一定给施主送上您点要的杜仲名茶。”

小和尚退出大殿去了,苏轼坐在香案前惊得目瞪口呆。一会儿,一壶泡得浓香扑鼻的杜仲茶献了上来,苏轼静坐在大殿里品茶,仍不理解小和尚是如何一眼就看出了他心中所求,苏轼还敢去和云梦高僧高谈阔论吗?他顿时泄了气,喝完茶以后,他连身份也没敢亮出来,忙匆匆随着进香的人流去观党云梦仙境,然后便直出云梦山去了。

苏轼回到汝州,百思不得其解,越想越不服气,难道这汝州还真是个藏龙卧虎之地,还真有文比孔丘、武赛子龙的能人,他遍览群书熟知云梦古今,又搜肠刮肚拟出《咏云梦》诗八道,便再赴云梦山想与云梦僧一决高低。

这天,苏轼穿戴整齐官袍官衣,领着大小随从12人,前夹后拥又赴云梦山。走到寺院门前,只见一座云梦寺张灯结彩,十几个僧人分列寺门两旁,两幅长幡由两个小僧人举着列在队前,苏轼抬头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学士游云梦鬼谷生辉,

练使赋佳作汝河增光。”

苏轼大吃一惊,急步上前与云梦众僧一阵寒喧,急步走入大殿,只见殿内一张八仙桌上摆着十二只茶杯,还为他另备一张香案,放着文房四宝,很明显,云梦寺早有准备等待他来挥笔赋诗呢?

苏轼十分吃惊,当云梦寺主持请苏轼挥毫命笔的时候,苏轼一定要让云梦僧说出他们神算的奥秘,小和尚笑着说:“那天你手柱拐杖为木,风尘仆仆为土,就是一个仁字;你头顶草帽,两手甩开,两腿夹杖巍巍而立不是一个“茶”字吗?我就知道先生是向我求杜仲茶!“苏轼说:“那么今天呢?”

云梦寺主持说:“今天知晓你要登云梦山就更没有什么秘密了。云梦山之颠有御药园,御药园上有观天台,在台上天尚可观,练使官样打扮而来,我远远已从观天镜里看见了你,并且山上早有传闻,苏学士荣任汝州团练使,我们自然应有所准备,为练使接风了。”

苏轼闻听后惊愕不已,他想,自己饱读诗书,在当朝皇帝面前尚敢舞文弄墨,而在云梦山里竟被一个小和尚猜得入木三分。老主持在观天台窥视知我要来不算什么高悟,但出家之人竟对我这么了解,早有所备不得不使苏轼十二分地佩服。于是苏轼顿时诗兴大发,挥笔写道:“汝河河清清,云梦梦长长,鬼谷谷渊渊,古今难思量!”

从此以后,苏轼知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学问再高天外有天。他更加苦读万卷书,认真做学问,写出了不少名篇佳作,成为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历史故事:神箭手后羿

全文共 115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后羿是一个着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发百中的。有一个神话,说古时候天空里本来有十个太阳,地面上热得像烤焦似的,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夏启当上国王以后,有一个部落有扈(音hù)氏不服,起兵反抗。启和有扈氏的部落发生了一场战争,最后启把有扈氏灭了,把俘虏来的人罚做牧奴。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样子,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十分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羿音yì),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着名的弓箭手,他的射箭是百发百中的。有一个神话,说古时候天空里本来有十个太阳,地面上热得像烤焦似的,给庄稼带来严重的灾害。大家请后羿想法子,后羿拈弓搭箭,“嗖嗖”地几下,把天空里的九个太阳射了下来,只留下一个太阳。这样,地面上气候适宜,不再闹干旱了。又说,古时候大河里有许多怪兽,经常兴风作浪,造成水灾,把禾苗淹没,人畜淹死,也是后羿用箭把这些怪兽都射死了,人们的生活才恢复了正常。这些神话说明后羿的箭术很高明,是大家公认的。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个仲康的助手。到了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音niǎn)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音zhuó)。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怕夏族再跟他争夺,一定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

相逃到哪儿,寒浞就追到哪儿。后来,相终于被寒浞杀了。那时候,相的妻子正怀着孕,被寒浞逼得没法,从墙洞里爬了出去,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生下个儿子叫少康。

少康长大后,给姥姥家看牲口;后来听到寒浞正在派人追捕他,又逃到舜的后代有虞氏那儿。

少康从小在艰难的环境中长大,练了一身本领。他在有虞氏那里招收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队伍;后来,又得到忠于夏朝的大臣、部落帮助,反攻寒浞,终于把王位夺了回来。

夏朝从太康到少康,中间经过大约一百年的混战,才恢复过来。历史上称作“少康中兴”。

少康灭了寒浞,可是夷族和夏朝之间的斗争还没完。夷族人有很多出名的射手,他们的弓箭很厉害。后来少康的儿子帝杼(音shù)即位,发明了一种可以避箭的护身衣,叫做“甲”,战胜了夷族,夏的势力又向东发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刘备“三让徐州”历史故事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三让徐州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年),割据兖州的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往琅邪迎其父曹嵩及家人百余口到兖州。途经徐州时,徐州牧陶谦为交好曹操特派都尉张护送曹嵩一行。不料张杀死曹嵩及其家人,席卷财物而去。于是曹操便把帐记在陶谦身上,以为父报仇为名,发兵攻徐州。

陶谦面对兵临徐州城下的曹操大军,自知难以抵敌,便采纳别驾从事糜竺的建议,请北海相孔融、青州刺史田楷前来相救。孔融请刘备同去救陶谦。刘备遂欣然带领关羽、张飞、赵云和数千人马奔赴徐州。

一让:陶谦见刘备仪表轩昂、言语豁达,心中大喜。并要将徐州太守的职位让给刘备,刘备再三谦让,坚辞不受。

二让:曹兵退走后,陶谦设宴大会众将,提出刘备是皇室之后,可领徐州。糜竺、孔融及关羽、张飞等皆纷纷劝刘备接替陶谦治理徐州。刘备苦苦推辞说:“诸位欲陷我于不义耶?”陶谦推让再三,见刘备终不肯受,便说:“如您必不肯受,那就请暂驻军近邑小沛,以保徐州,何如?”众人也皆劝刘备留驻小沛,刘备方始同意。

三让:不久,陶谦病重,临终前再次将徐州大印交付刘备,请他以徐州百姓为重,接受大印。徐州官员和军民百姓也说:“刘使君若不领引郡,我等不能安生矣!”刘备这才领了徐州太守的大印。

陶谦(132年-194年),字恭祖。丹阳郡(治今安徽宣城)人。汉末群雄之一。最初为诸生,在州郡任职,被举茂才,历任舒、卢二县令、幽州剌史、议郎,性格刚直,有大志。后随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对抗北宫伯玉,任扬武校尉,之后又随张温征韩遂、边章。

188年,徐州黄巾起,陶谦被朝廷任为徐州刺史,击破徐州黄巾,并推行屯田,恢复生产。尔后听从王朗、赵昱建议遣使进京朝贡,获拜安东将军、徐州牧,封溧阳侯。晚年因战事上为曹操大败,徐州大半几乎遭兵祸所害,以致过度忧劳而逝,享年六十三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成语故事600字

全文共 5301 字

+ 加入清单

汉平帝的大司马王莽篡夺汉朝政权以后,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其中声势最大的是赤眉军和绿林军。公元23年,农民军在昆阳(今河南叶县)与王莽的42万大军展开决战,其中一个叫刘秀的将领十分活跃。在这一战役中,王莽被打得惨败,几乎全军覆没。不久,农民军就攻进了京城,杀死了王莽。皇族刘玄被尊为天子,刘秀因立了大功,被封为萧王。

刘秀是一个很有城府的人,并不甘心让刘玄做皇帝。刘秀在黄河以北一边与反对刘玄的零散农民军作战,一边扩充自己的势力。公元24年,刘秀在魏州和蒲阳大败赤眉军,收编了投降的部队,封降军的主帅为列侯,其他带兵的军官也都任命了官职。

可是这些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刘秀看出他们的心病,便采取了一项出人意料的措施:下令每位降将仍旧回旧部,统率原来所属的兵马;他自己则只带很少的随从,到各投降部队去巡视,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以表示对他们的绝对放心。这些投降的官兵见刘秀把他们当作自己人,立刻解除了心中的疑虑,互相议论说:“萧王把自己的心都掏出来了,放在别人的腹中,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难道还不该为他赴汤蹈火吗?”所以,官兵对刘秀十分服从。《后汉书·光武帝本纪》里的原话是:“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安得不报死乎!”

后人根据这段历史,将“推赤心置人腹中”句概括为“推心置腹”的成语

——《后汉书·光武帝本纪》

【求解驿站】把自己的心放入别人的体内。比喻待人至诚。

【活学活用】队长经常找队员~地谈话。

【妙语点拨】刘秀的高明之处在于给人以“推心置腹”之感,这是他获得帝位的重要原因之一。事实上,他称帝后,也没有像汉高祖刘邦那样诛杀功臣,而是赏给他们封地、钱帛与特权,然后劝他们一律回到自己的封地上,去过荣华富贵的生活,不再过问朝政。他还不时派官员带着异域进贡给他的奇珍异宝,去慰问这些隐退的功臣。这样,刘秀既巩固了皇权,又落得个不杀功臣的美名,真可谓老谋深算。

【近义】肝胆相照、赤诚待人

【反义】勾心斗角

【拓展阅读】

汗马功劳

汗马功劳典出《史记·萧相国世家》,里面说了这么个故事。萧相国,也就是萧何,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同乡。当年刘邦起兵反秦时,萧何始终帮着他,筹谋划策,忠心耿耿,是刘邦最可靠的得力干将。后来,刘邦打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做了皇帝。

刘邦论功行赏,按功劳大小封赏群臣。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便封他为酂(zàn)侯,赐予丰厚的俸禄,食邑也是最多,有八千户。

这个酂(zàn),是中国周代的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酂(zàn)。酂(zàn),就是聚集的意思。

萧何当时被定为首功,刘邦还封了他的父子兄弟10多人,并准许他穿鞋带剑上殿,这样,萧何位列众卿之首,被称为“开国第一侯”。

刘邦那么高看他,其他人肯定不服,当刘邦知道之后,就说了:哎,各位都知道狩猎吧?将军们异口同声地说:知道啊。刘邦说:那你们知道猎狗吧?将军们又点点头,但是猜不透刘邦葫芦里到底要卖什么药。

就在将军们疑惑之时,刘邦接着说了:狩猎的时候,猎狗负责追杀猎物,它们的行动完全按照猎人的指示。你们呢,攻城略地确实有功,但你们只是功狗而已。而萧何呢,他是给猎狗发出指示的猎人,他是功人。而且你们多是单身跟随我,有同族的两三人就算难得了,但萧何叫全家族的几十个男子,都参加了我的队伍,跟着我一同出生入死。你们说,那我给他的封赏要比给你们的厚重,是不是应该的呀?

那些被刘邦称为“功狗”的人,听了这番言论,无话可说,只好屈居于“功人”萧何之下,不再争闹。而“汗马功劳”这个成语也是由此而来。

一马当先

三国时,黄忠的军队来到定军下,黄忠找法正商量攻打定军山的作战方案。法正指着定军山西面的一座高山说:“这座山比定军山高,如果攻占它,居高临下,定军 山上的情况就看得一清二楚,拿下定军山易如反掌。”黄忠抬头观察了一蕃,当天半夜就发动了进攻,占领了山头。法正说:“老将军,请您带领军队在半山腰,我 在山顶监视。夏侯渊的军队来攻打,我就举旗帜为信号。举白旗,老将军就紧守不出击;举红旗,就立即冲下山狠狠的打。这样,一定能取得胜利。”黄忠完全赞成。

夏侯渊得知对面的高山失守后极为偾怒,下决心把它夺回来。张颌劝他说这是法正的计谋,应该坚守,决不可出去。但是,夏侯渊听不进去。他亲自带领一支军队下 山,围住那座高山,大声叫骂,向黄忠挑战。法正在山顶上举起白旗,黄忠看见,守在山腰不下来。到了下午,法正发现魏军已经疲劳,乘他们没有防备,连忙挥舞 红旗。黄忠看到信号后,发起进攻。随着一片喊杀声,黄忠已飞冲到夏侯渊面前,夏侯渊被连头带肩砍作两段。

黄忠斩了夏侯渊,夺下了顶军山,为夺取整个汉中扫除了障碍。

塞翁失马

在两个国家的边境上,住着一个老头儿。有一回,老头儿家的一匹马跑丢了。左右邻居知道了,都来安慰老头儿。老头儿并不着急,他说:“这算不得什

么。跑了一匹马,未必不是件好事。”过了几天,跑丢的那匹马自己回来了,还带回来一匹千里马。左右邻居知道了,都来向老头儿道贺。老头儿并不高兴,他说:

“这算不得什么。白得一匹千里马,可能会惹出什么祸事来。”老头儿有个儿子,最喜欢骑马。有一天,他骑着那匹千里马出去玩儿。

马飞奔起

来,他拉不住缰绳,摔下马来,折断了大腿骨。左右邻居听说了这件事,又都来安慰老头儿。老头儿仍旧不着急,他说:“这算不得什么。孩子的大腿骨固然摔断

了,也未必不是件好事。”过了一年,两个国家发生了战争。边境上的年轻人有的被这边拉去当兵,有的被那边拉去当兵,十个倒有九个没回来。那老头儿的儿子因

为脚跛了,没被拉去,因而得到了保全。

“塞翁失马”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通常跟“安知祸福”连在一起用。如果发生了一件坏事情,但是事情发展下去,可能有好的结果,就可以用“塞翁失马”来作比喻。有人遭到了什么不幸,通常也用“塞翁失马,安知祸福”来安慰他。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转身,用手指着众大臣,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轮流地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说明书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故事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成语“指鹿为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伯乐相马

春秋时期,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非常善于识别马匹的优劣。于是人们用神话中掌管天马的星官名字伯乐来称呼他。

一次,伯乐路过一个地方,看见一匹很瘦很瘦的马。那匹瘦马拉着一车盐巴,慢慢地向前走着。它越走越慢,已经累得浑身大汗淋漓,几乎走不动了。伯乐乘的马赶上了那匹瘦马拉的盐车。伯乐仔细看了一下,不禁惊叫起来:“唉呀,这是一匹千里马啊。”他立刻跳下了车,脱下自己的袍子盖在瘦马的身上。他为千里马受委屈而难过得痛哭起来。那匹千里马遇到了知音,仰起头来放声嘶叫。那叫声直云霄,好像金石般铿锵动人。

成语故事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

组成的词语。

3、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

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点:

1、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媒体设计:

投影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

二教时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6、成语故事三则)

谁来告诉大家,什么样的词称为成语?(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大多由4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

这里的“则”是什么意思?(量词,当“篇”讲)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内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请大家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读生字表中的生字,想办法记住字音、字形。

(3)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宇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4)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准备质疑。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l)出示生字词。

楚国  戳穿  演奏  腮帮  俸禄  滥竽充数  南郭先生

(2)请你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翘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滥”、“禄”是边音;“竽”是第二声,不能读成第三声。

(3)启发学生质疑:文中的哪些词你不理解?让学生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夸口:说大话。

戳穿:刺穿。(用实物进行演示)

腮帮:腮。(让学生指指自己的腮帮,再鼓鼓腮帮)

俸禄:封建时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三、指导书写

“楚”上下结构,上面是“林”,下面是“ ”。

“戳”书写时注意左宽右窄。第一、四笔都是“横折”,不是“横折钩”。

“滥”左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奏”上下结构,下面是“ ”,最后一笔是“点”。

“俸”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奏”进行比较。

“禄”左边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写成“水”。

四、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抄写生字词语(习字册)。

第 二 教 时

教学要求:

精读课文,完成作业 。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精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生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

2.填字成词。

自相(  )盾   画龙点(  )  (  )(  )充数    张口(  )舌

二、精读《自相矛盾》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这个故事讲的是件什么事。(写古代一个人卖盾和矛,先夸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问他:拿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那人哑口无言)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说大话)文中是谁在说大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呢?指名朗读,学生评议。

“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张着嘴巴说不出话来)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你能说说“自相矛盾”的意思吗?

3.联系实际说说自己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你周围有没有人犯过这样的错误,读了这则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滥竿充数》

1. 请同学们查,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 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竿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傣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3.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4.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四、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3. 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名人朱元璋治嘴巴的故事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洪武年间,适逢全国灾荒,百姓生活很艰苦,而一些达官贵人却仍然花天酒地。朱元璋决定自上而下整治一番挥霍浪费的吃喝风,只是一时又难于找到合适的时机,他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了。

皇后生日那天,满朝文武官员都来祝贺,宫廷里摆了十多桌酒席。朱元璋吩咐宫女们上菜。首先端上来的是一碗萝卜,朱元璋说道:”萝卜、萝卜,胜过药补。民间有句俗话说’萝卜进了城,药铺关了门’。愿众爱卿吃了这碗菜后,百姓都说’官府进了城,坏事出了门’。来、来、来,大家快吃。”朱元璋带头先吃,其他官员不得不吃。宫女们端上来的第二道菜是韭菜。朱元璋说:”小韭菜青又青,长治久安得民心。”说完朱元璋又带头夹韭菜吃。其余官员也跟着夹韭菜吃。接着,宫女们又端上两碗别的青菜,朱元璋指着说:”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臣相。吃朝廷的俸禄,要为百姓办事。应该像这两碗青菜一样清清白白。”。吃法与上次一样,皇帝先吃,众官仿效,风卷残云。吃完后,宫女们又端上一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又说:”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明如日月,寅是寅来卯是卯,吾朝江山保得牢。”朱元璋动筷后,众官也就抢着吃了。吃完后,众官员以为下面可能就是山珍海味了,殊不知等了好久,宫女们就是不端菜来了。朱元璋见大家情绪有点紧张,于是当众宣布:”今后请客,最多只能’四菜一汤’,皇后的寿筵就是榜样,谁若违反,定严惩不贷。”接着宣布散宴。

传说,自那次宴会后,文武众官宴会无一敢违例,廉俭之风倒也盛行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1913 字

+ 加入清单

陈独秀生命里的那对悲情姐妹花

1897年8月,在安徽怀宁,一场门当户对的盛大婚礼正在举行,宾朋欢呼中,18岁的陈独秀和时任安徽统帅部副将高登科的女儿高大众三拜九叩成亲了。俗话说,女大三抱金砖,作为将门闺秀的高大众恰好比陈独秀大三岁,无论家世和相貌都无可挑剔,而少年得志的陈独秀也前程似锦。这是一段被格外看好的婚姻。

最初,年少夫妻倒也说得上琴瑟和鸣。十年间,高大众为高家添了三男两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婚后,受近代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在杭州求学的陈独秀进行反清宣传活动,因受通缉,最后逃亡日本。回国后,陈独秀就成了高大众眼中的“怪咖”,而在陈独秀眼里,妻子高大众也成了彻头彻尾的“古董”。自从母亲去世后,陈独秀就很少回家,为了自己的人生理想,他几乎放弃了平常人世的天伦之乐。聚少离多,再加上个性和才情的天渊之别,夫妻之间越发人疏情薄。

作为一个接受封建传统教育的妻子,高大众希望丈夫能安分守己,所以她对陈独秀的所作所为极为排斥,甚至加以阻拦。得不到理解和安慰的陈独秀,偶尔回来面对的也是无休止的唠叨和数落,这使得他更对这份包办的婚姻和旧式的妻子充满厌恶。于是,家庭失和,口舌之争在所难免。日复一日,家,再也不是让人栖息安生的场所,情,冷漠之后就成了禁锢自由的监牢。

就在他们的婚姻陷入僵局之际,一天,高家迎来了位意外之客——高大众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高君曼本名小众,小姐姐10岁,从小接受新式教育,性格活泼,热情奔放。她在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就对姐夫发表的作品尤其钟爱,带着仰慕和崇拜,她走进了陈独秀死水般的婚姻生活。

陈独秀原本对这些世俗的亲戚关系并不上心,但高君曼时尚的装扮、灿烂的笑容、新潮的思想和不凡的谈吐还是让他耳目一新。于是,高君曼借着各种机会与陈独秀单独接触,或促膝谈心,或小径漫步,在密集相处中,陈独秀被她新式女性的一切行为惊喜着。在高大众眼里,妹妹的到来也许能给这个家庭带来生机,她从不怀疑丈夫和妹妹的交往会出现任何问题。可感情是一把燎原的火,稍有风助,则不可遏制也难以浇熄。

一颗求教上进乃至产生爱慕的粉丝之心,一颗急于冲破藩篱寻找慰藉方向的自由之灵,在一来一往的碰撞中,探讨变成了约会,亲情转向了爱情,情感在一爱一慕中升华,日子在分分秒秒中难舍,等他们警觉到危险性时,彼此已泥足深陷,难以自拔。

面对接踵而至的风言风语和世俗家族的压力,思想前卫的高君曼毫不在意,而乐于打破束缚的陈独秀也不顾人言,非议反而让离经叛道的两个“忤逆者”抱得更紧。各种打压扼杀无效后,高调“自由恋爱”的他们被逐出家门。

1910年,怀着对爱情的向往,他们一同来到杭州,正式同居。彼时,陈独秀在杭州陆军小学任教,打扮入时的高君曼陪伴在侧,他们出访高朋,听琴作诗,“徜徉在湖山之间,相得甚欢”。

新欢良宵短,旧爱寂寞长。面对丈夫的背叛,妹妹的掠夺,在老家恪守妇道的高大众饱受锥心之痛但又无计可施,只能忍辱负重,如往常一样上孝公婆,下抚子女。她没有大吵大闹,更不想家丑外扬,只是整天悲郁哽咽,闭守房门。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陈独秀被任命安徽省都督府秘书长,高君曼陪他重回安徽。很快,他们的女儿和儿子相继出生。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陈独秀面对追捕不得不再一次逃离家乡。在辗转逃命的岁月里,高君曼不离不弃,饱经风霜,承担了全部家务和养育子女的重任。只是动荡的生活击垮了她的身体,她患上了肺结核,整日咳血不止。但她并不后悔,真正让她心寒齿冷的,则是陈独秀对家庭关系的偏执。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大众所生的两个儿子前来谋生,作为姨母和继母,高君曼想把孩子们接到家中食宿,没料想陈独秀坚决不允,并骂她“妇人之仁”。见陈独秀如此不近人情,两人开始争吵,后来,竟然动了手。

因为长期生病,从1922年起,已转战北京的陈独秀开始对高君曼逐渐冷淡,并且外面盛传他另有红颜,心高气傲的高君曼怎受得了如此对待,心灰意冷之下于1925年带着儿女移居南京。自此离别,一南一北,他们再也没有相见。

1930年9月,高大众在老家走完此生的第55个春秋。高君曼带着两个孩子为姐姐奔丧,时光荏苒,二十多年过去了,但家族依旧对她鄙恨难泯。一年后,孤立无援的她旧病未愈又添新疾,最终病殒南京。

在陈独秀的一生里,一共有四段感情,高君曼离开后,他与一名女医生施芝英渐生情愫,并公开同居。晚年落魄之际,陪伴他走向生命终点的则是一位相差30岁的女士潘兰珍。1942年,陈独秀在重庆病逝,弥留之际他也许才终于明白夫妻间同甘共苦、永不言弃的意义。只是,面对陈独秀情感的过往,那一对风姿卓绝的高家姐妹花,虽然个性截然不同,但殒灭的悲惨命运又何其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知县做贼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337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鬼影儿”与知县的打赌,你觉得谁会赢?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明朝时,川南有个读书人叫陶石牛,金榜题名后被朝廷委派为知县。陶石牛走马上任,到了县城门,来接他的却是一只船,原来县城刚发过洪水,街上已经能行船了。

陶石牛到河边查看,问一个老人:“河边为什么没修堤呢?”老人一听就来了气:“年年捐款修堤,年年水淹县城,水灾成了衙门的摇钱树!”原来是这样!陶石牛立即拟出布告,说本任知县要修一道坚实的防洪堤,根治水患,要大家捐钱捐物。谁知老百姓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大家指着布告说:“一茬一茬的官一个比一个唱得好听,到头来都是借机搜刮民财,中饱私囊,谁还信这些?”告示贴了好久,没一个百姓愿意掏钱出力。

谁知一事未了又出一事,水灾以后,城里又冒出一个叫“鬼影儿”的大贼。“鬼影儿”飞檐走壁,来去无踪,弄得人心惶惶。陶石牛调派了不少衙役捕快,四处缉拿,但都是望风捕影,处处扑空,忙活了好多时日,连“鬼影儿”长啥样都不知道。

陶石牛十分焦急,这时,“鬼影儿”放出风来,说他到县城的“开张生意”,就是要到知县衙门看看,有没有什么瞧得上眼的东西,时间就在今天晚上。陶石牛大惊,急忙严加防范。一夜没有什么动静,哪知到了第二天清晨,衙门看门的慌慌张张来报告,说公堂上挂的那块“明镜高悬”的大牌子,被“鬼影儿”偷去了!

这不是存心戏弄自己吗!陶石牛气了一夜,第二天他放出狠话来,他要和“鬼影儿”打个赌。陶石牛脖子上戴着一个祖传的银环子,陶石牛说,如果“鬼影儿”今晚能将他的银环子偷去,他马上辞官不做,去拜“鬼影儿”为师,在他手下做个小贼;要是“鬼影儿”当晚偷不去,那就甘愿认输,要么投案自首,要么销声匿迹!

话很快传到“鬼影儿”那里,“鬼影儿”哈哈一笑,说:“他的话能当真吗?”陶石牛听说后说:“堂堂的朝廷命官,说出的话岂能是儿戏?句句板上钉钉!”“鬼影儿”听说后说:“既是这样,咱们就赌一把试试。”老百姓听说县官和“鬼影儿”打赌,觉得又新奇又有趣,巴望着明天看到结果。

赌打出去了,陶石牛一夜未睡,坐在案头看书,眼看窗外露出鱼肚白,“鬼影儿”还没有动静,这时,陶石牛困得实在支撑不住了,合眼打了个盹,就在打盹的一瞬间,一阵风掠过,醒来一摸,脖子上的银环子没有了!陶石牛大惊失色,呆住了,刚回过神来,“鬼影儿”的传话就到了:“东西在我手里呢,请陶县官兑现承诺!”

府衙的人都说:“大人,和这些窃贼讲什么承诺?”陶石牛说:“我自有主意。”他即刻给“鬼影儿”回话:“话已经出口,没啥说的,认输了!”“鬼影儿”又回话:“那好啊,城外山上有一座老君庙,明天我在那里等你,我们就在那里举行拜师收徒的仪式。”

第二天傍晚,陶石牛身着便装,孤身一人来到老君庙。果然,“鬼影儿”和小贼们在庙里等候,陶石牛这才目睹到“鬼影儿”的面目,原来是一个年近六旬的老者。“鬼影儿”寒暄几句,就举行拜师收徒仪式,又是洗手焚香,又是对天对地,三拜九叩,陶石牛耐着性子,依样画葫芦做完了。

“鬼影儿”安排了一个小贼带陶石牛,小贼话多嘴快,他告诉陶石牛:“过几天,就是‘鬼影儿’58岁生日,按江湖的惯例,要大张旗鼓做寿的。”陶石牛记在了心里。当天晚上,小贼带陶石牛去做一件鸡零狗碎的小案,陶石牛在翻院墙的时候却摔倒了,扭伤了脚,白天“鬼影儿”让他找郎中看脚。

没过几天,“鬼影儿”的生日到了,晚上,月牙儿挂在柳树梢,“鬼影儿”在院子里摆下寿宴,手下和同伙们都来了,大坛小坛的酒抱上来,小贼们喝得云天雾地。突然间,四周灯火通明,一群捕快衙役冲了进来,醉得不醒人事的窃贼们一个个束手就擒,小贼们大眼瞪小眼,不明白是咋回事。这时,陶石牛笑呵呵地走了出来,说:“没想到吧,我略施小计,就将你们一网打尽!”小贼们都明白了,陶石牛打赌不过是一计,那天借口去看脚,就已经通风报信,作了布置。

倒是“鬼影儿”不惊不慌,平淡地说:“你不是说你的话都是板上钉钉吗?”陶石牛说:“不错,但你没想想,我一个读书做官的人,能和你们这些窃贼为伍吗?”“鬼影儿”不说话了,不过,就在衙役们押送窃贼回去的时候,“鬼影儿”却使了个金蝉脱壳法,神不知鬼不觉地逃走了。虽然“鬼影儿”逃走了,但大部分窃贼已经落网,跟着顺藤摸瓜,将一些小偷小贼也尽收网内,城内窃贼再也不见踪影,一些商家大户高兴得不得了,敲锣打鼓给陶石牛送匾,称赞陶石牛足智多谋,为民除害。

除了贼害,衙门的人都说:“大人一来就树立威望,现在趁热打铁,再提修河堤的事,一定是一呼百诺!”陶石牛点头,第二次发了修堤的布告,谁知,这一次老百姓的态度比当初更冷淡,老百姓说:“别费劲了,咱们宁可财物被水冲走去孝敬河神,也不愿意捐粮捐款修河堤!”

陶石牛想破了头也不明白,修堤是事关生命财产的大事,老百姓咋都不拥护呢?他心情烦闷,一个人转到河边,河里有一只正在游荡的小船,陶石牛想坐船到对岸散散心,就朝小船招招手,小船驶过来,陶石牛跳上船。小船悠悠向对岸驶去,到了河中间,小船仓棚里忽然有人说话:“这不是知县大人吗?好久没见了!”陶石牛听口音好熟,一看,竟然是“鬼影儿”!

陶石牛惊出一身冷汗,镇定了一会儿说:“不错,是我,你想怎么样?”“鬼影儿”说:“什么怎么样?我是你的师父,你是我的徒弟,当然还是带你去做贼!”

陶石牛说:“今天撞上了,你尽管以牙还牙!说拜师做贼,实在是笑话,一个读书做官的人,真能拜你为师和你做贼吗?”

“鬼影儿”笑了起来,说:“我不会放你走的,你也走不了!其实呢,你做官不行,做贼最合适,先是赌咒发誓,事后言而无信,咱们做贼的,不就是这个德行吗?”陶石牛哽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小船悠悠开走了。

再说县衙门的公差,一连好几天没见到陶知县的人影了,于是紧张地到处寻找,哪里有踪影?就在衙门的人苦寻的时候,街头巷尾却悄悄传开了:说陶知县真的弃官为贼了,跟着师父“鬼影儿”去了,县衙门不相信这些话,还在四处寻找。不管怎样,陶石牛是做了贼。过了些时日,“鬼影儿”要带陶石牛做第一件案子,就是到一个盐商家窃取一批新盐。盐商家铁门高墙,很难进去,“鬼影儿”计划利用酒坊给盐商送窖酒的机会,将陶石牛藏在空酒坛里,和窖酒一起送进去,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陶石牛出来打开盐库的门,“鬼影儿”就带人进去搬盐。

陶石牛不情愿,被小贼们硬塞进一个空酒坛里,抬进了盐商家放在酒窖里,陶石牛不敢出声。可刚放下,酒坛又被人抬了出来,抬上了一辆牛车。原来,县衙门安排了一个新知县,新知县上任,要举办宴会犒劳衙门的人,吩咐盐商送一坛酒到衙门里去,稀里糊涂就把藏陶石牛的酒坛抬上了车。

宴会开席了,衙役们高兴地打开酒坛,准备痛饮一番,可一打开,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前任知县陶石牛狼狈不堪地从酒坛里爬了出来!衙役一追问,才知道是“鬼影儿”安排的行窃计划!

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县城,县城像炸了锅,百姓都轰动了,街头巷尾议论纷纷,都知道陶石牛真的是弃官做了贼,而且是死心塌地地做贼!消息一直传到吏部,吏部大人万分奇怪:好端端的,放着朝廷命官不做,却去做偷鸡摸狗的小贼,到底是犯了啥毛病?吏部大人专程到了这个县,要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吏部大人的车马刚进县城后,不禁傻眼了,前面路上,跪了一大片平民百姓,百姓给吏部大人递了一份请愿信,信上请求开释陶石牛,并且重新任本县父母官。

吏部大人惊诧之下,先将陶石牛打八十大板,以惩罚他弃官为贼,然后以“顺应民意”为理由,指派陶石牛重新做知县,吏部大人要看看,到底中间有啥蹊跷?又会有怎样的结局?

陶石牛不能违拗,又回到县衙做县官,他心里明白,百姓之所以要他重新为官,是百姓相信他真的做了贼,做贼虽然不耻,但老百姓认为他说话算数!重新上任后,第一件事当然就是修河堤的事,他第三次拟了修河堤的布告,这次布告非常简单,只有几句话:无论是知县本人,或者是黎民工匠,谁私吞修河堤的钱和物,左手拿的剁左手,右手牵的剁右手!

布告一出来,老百姓纷纷响应,有钱的捐粮捐款,没钱的合家出力,陶石牛亲自作监工,汛期到来之前,河堤修好了。这一年,这一带地区爆发了百年不遇的大洪水,其他地方的堤坝都被冲毁了,灾情惨不忍睹,而这个堤却安然无恙,百姓毫无损失。

“鬼影儿”从此销声匿迹了。他偷去的那块“明镜高悬”的匾早已悄悄送回来了,不过陶石牛将“明镜高悬”抹去,重写上“说话算数”四个字,悬挂在公堂上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名人的经典励志小故事覆水之舟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亡国之君,手中握着的最后一条马鞭。你就是卧塌下的薪柴,你就是悬在床头的苦胆了,浣纱的女子从民间一路走来,因你遗弃的棒槌已长成苎萝山的丛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苎萝村。天生丽质。2400年前,春秋末年,吴越争战,越败夫椒。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复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为兴越灭吴作出了重大贡献,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西施与杨贵妃、王昭君、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后人常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或多或少有些对历史不恭了。

她长袖善舞,绊倒一代豪杰座下腾空的马蹄。

她柔骨似,熄灭一代壮士胸囊四海烈火般的激情。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历史的事实可以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女人,一旦成为武器,没有任何盾可以抵御,没有任何矛可以击穿。能让一个君主失却江山,也能让另一个君主得到江山。

得也好,失也罢,过眼的富贵云烟,恰如太湖泛舟的那份恬静。

传说吴被灭亡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不知这片舟子是否也被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国历史名人故事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为当时著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分道扬镳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分道扬镳,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成语】: 分道扬镳

【拼音】: fēn dào yáng biāo

【解释】: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出处】: 《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清·吴沃尧《痛史》第一六回:“四人又谈了一会各个安歇。到了次日,便分道扬镳。”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九回:“第二军总司令李烈钧,亦向广西进发,~,为国效力去了。”顾笑言《李宗仁归来》第三章:“一个与其~的腹案,渐渐形成。”

【近义词】各奔前程、一拍两散、风流云散、各奔东西、各行其是

【反义词】志同道合、并驾齐驱、齐头并进,也作分路扬镳、扬镳分道、扬镳分路

【成语故事】

在现代成语中,我们把道不同不相与谋者的分手叫做分道扬镳。镳指马嚼子,扬镳即为驱马前行。分道指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鲜为人知的是,这个成语产生于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分道扬镳”语出自北齐·魏收《北史·魏诸宗室·河间公齐传》的一个故事中的一段话:“……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说这话的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其来龙去脉是这样的:

东晋十六国之后,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史称南北朝。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王朝,于十六国时期由拓跋鲜卑所建,前身为代国。前秦于淝水之战崩溃后,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举兵复国,都盛乐,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北魏孝文帝是北魏的第6位国君,他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5岁登基,24岁时正式接替祖母文明太后执掌政权,紧接着便开始了“文治”政策。公元493年起,孝文帝以南征为名义,将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至曹魏故都洛阳。在洛阳,他进行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推行均田制、改革鲜卑旧俗、实行汉化政策等,大大促进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成语分道扬镳的故事,便发生在这场大改革中的都城洛阳。

在孝文帝时期的北魏宗室中,有一个人原叫拓跋齐,后更姓改叫元齐,他颇富韬略,统兵有方,能征善战,曾建下了灭赫连夏、北燕等的不世奇功。孝文帝论功行赏,先封他为浮阳侯、浮阳公,后封他为河间公。元齐有一个儿子叫元志。他聪慧过人,饱读诗书,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孝文帝很赏识这个元志,任命他为洛阳令,主掌洛阳地方政事。不久以后,孝文帝采纳了御史中尉李彪的建议,从山西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搬迁到洛阳建都。这样一来,洛阳地位陡升,贵为一国之都,洛阳令成了“京兆尹”。元志的权势自然也随之增大,年纪轻轻的他渐生骄气。

在洛阳,元志仗着自己的才能,对朝廷中某些学问不高的达官贵族,往往不放在眼里。一天,元志外出游玩,恰巧碰到一个叫李彪的官员乘坐马车从对面飞驰而来。这个李彪也很不简单,他字道国,儒生出身,精通典章,深得孝文帝信任,此时已经任职御史中尉,与尚书仆射游肇、幽州刺史常景等共同居住在洛阳东阳门外的昭德里,官位比元志高出许多。

按理说,官小的元志此时应该先让李彪过去,可他偏不让路,双方由此僵持下来。李彪见他这样目中无人,当众责问元志为何不让路,元志却说:“我是都城洛阳的长官,你不过是洛阳户籍中编入的一个住户,哪有长官给辖下住户让路的?”

两人互不相让,且争执不下,于是他们来到孝文帝那里评理。一见孝文帝,李彪先开口说话了,说他是“御史中尉”,官职比洛阳令大多了,洛阳令作为一个地方官怎敢同他对抗,居然不肯让道,真是岂有此理。元志丝毫不遑多让地说,他是国都所在地的长官,住在洛阳的人都编在他主管的户籍里,御史中尉也概莫能外,作为“京兆尹”,御史中尉李彪也是自己的辖下住户,应该是李彪给自己的属地长官让道才是啊。

宽厚的孝文帝听了他们的话,觉得他们各有各的道理,于是便笑着给他们提出了分路而行的解决办法,说:“洛阳是我的京城。我听了,感到你们各有各的道理。我认为你们可以分开走,各走各的,不就行吗?”

皇帝金口玉言,一言九鼎,两人听后连连称是。于是,元志和李彪从朝廷出来后就拿着尺子,将经常通行的道路进行了丈量,各取一半,从此各走各的道。此后,“分道扬镳”一语便逐渐流行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讲好肇庆历史文化旅游故事”征稿启事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为宣传肇庆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讲好肇庆历史、文化旅游故事,传承优秀岭南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市举办“讲好肇庆历史文化旅游故事”有奖征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征集稿件,欢迎踊跃参与。

一、征稿要求

题目自拟,内容包含流传在民间的和新创作的肇庆历史文化旅游故事,要求主题鲜明,传播正能量,故事性、可读性强,字数在1500字以内。

二、奖项设置

征稿活动结束后,评审小组将对所有文章进行认真评选,好中选优,对获奖作品颁发奖金和证书。一等奖3名(奖金5000元)、二等奖10名(奖金3000元)、三等奖20名(奖金1000元)。

三、投稿须知

1、来稿请标明“讲好肇庆历史文化旅游故事”有奖征稿字样,须邮寄纸质稿件到:广东省肇庆市沙墩路10号西江日报社副刊部,邮编:526020。作品后面请注明作者姓名、性别、单位、通讯地址和电话等个人准确信息,以便于联系。稿件请自留底稿,恕不退稿,同时发电子版至邮箱:FKW26046@163.com。

2、征稿作品须为原创作品,凡涉及版权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优秀征文除在《西江日报》或西江网发表外,还将结集出版。

四、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5年9月30日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历史典故之丝绸之路的故事

全文共 2132 字

+ 加入清单

大探险家、大外交家张骞在汉武帝初年做郎中时,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他们说敦煌(在今甘肃敦煌西)和天山当中有个月氏(rùzhī)国,恨匈奴,想报仇。汉武帝想跟月氏联合起来切断匈奴跟西域各国的联系。他下诏征求精明强干的人去联络月氏,张骞应征了。有个投降过来的匈奴人叫堂邑父,还有一百多个勇士都愿意跟着张骞一块儿去找月氏国。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带着一百多人从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南)出发。陇西外面就是匈奴地界。张骞他们走了几天,终于给匈奴兵围住,做了俘虏,只好住在那边,一住就是十多年。别人都分散了,只有堂邑父跟张骞在一起。日子久了,他们说话、做事,跟匈奴人没有什么不同,匈奴人对他们的看管也放松了。

有一天,张骞和堂邑父带着干粮,趁着别人不留心时,骑上两匹快马逃了。他们要到月氏去,又不知道月氏在哪儿,只往西走。他们跑了几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闯进了一个叫大宛(在今中亚细亚)的国家。

大宛在月氏北边,是出产快马、葡萄和苜蓿(mùsù)的地方。大宛是匈奴的邻国,懂得匈奴话,张骞和堂邑父都能说匈奴话。大宛人向国王报告,大宛王早就听到过在很远的东方有个中国,地方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讲究得没法说,金银财宝、绸缎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这会儿听到汉朝的使者到了,连忙欢迎。

张骞见了大宛王,要求国王派人送他们去月氏。大宛王就派人送张骞他们到了月氏。张骞见了月氏王,说汉朝愿意跟月氏联合起来共同去打匈奴。

可是,月氏王不想这样。原来月氏老王被匈奴杀了以后,月氏人立他的儿子为王。新王率领着全部人马和牲畜往西逃,一直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月氏人打败了大夏,就建立了一个大月氏国,月氏王不想再去跟匈奴作战,只是很有礼貌地招待汉朝使者。

张骞和堂邑父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没法叫月氏王去打匈奴,只好离开了月氏回国,经过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和大宛,到了匈奴地界,又给匈奴逮住了。他们只好又在那边过了一年多。匈奴的太子和单于争夺王位,国内大乱。张骞同堂邑父就逃回来了。汉武帝见了十三年未见的张骞,拜他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

张骞还想再到西域去。他向汉武帝说:“我在大夏看见邛(qióng)山(在今四川)出产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产的细布。大夏人说是买卖人从身毒(juāndǔ)——天竺(今印度)买来的。大夏在长安西边一万二千里。大夏人从身毒买到蜀地的东西,可见身毒离蜀地不远。我们要是从蜀地出发,走西南那条道儿,经过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经过匈奴了。”

汉武帝听了,打算用礼物和道义去跟这些国家联合起来对付匈奴。他再一次派张骞为使者,从蜀地出发,带着礼物去结交身毒。这次,张骞把人马分成四队,从四个地点出发,走了两千里地,有的给当地的部族打回来,有的给杀害了。往南走的一队人马绕过昆明,到了滇国(今云南南部)。滇国的国王原来是楚国人,很客气地招待使者,愿意帮助使者找道儿去身毒,但昆明人不让过,张骞只好回到长安。汉武帝认为这次在南方结交了一个从没听到过的国家,也很满意。

后来西域一带有许多国家看到匈奴被汉朝打败,就不愿意再向匈奴进贡、纳税。汉武帝趁这个机会,再派张骞去通西域。张骞说:“匈奴西边有个乌孙国(在今新疆)。皇上不妨先结交乌孙王,跟他和亲。乌孙以西的国家,像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结交了。”

汉武帝派张骞为使者,拿着汉朝的使节,带着三百个勇士,每人两匹马,还有牛、羊一万多头,黄金、钱币、绸缎、布帛等价值几千万的礼物动身了。

到了乌孙,乌孙王出来迎接。张骞把一份很厚的礼物送给他,对他说:“要是大王能够搬到东边来,皇上愿意把那边的土地封给大王,还把公主嫁给大王做夫人,两国结为亲戚,共同对付匈奴。这对咱们两国都有好处。”

乌孙王请张骞暂时休息几天,自己召集大臣们商议商议。乌孙王和大臣们都害怕匈奴,商议了好几天,决定不下来。张骞就打发他的副手们拿着使节,带着礼物,分别去联络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代波斯)、身毒、于阗(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带)等国家。乌孙王还派了几个翻译帮助他们。许多使者去了好些日子还没回来,乌孙王就打发张骞先回去,他借着送张骞回去,派了几十个人到长安去探看一下。

张骞带着乌孙的使者来见汉武帝。汉武帝见了他们已经很高兴了,又瞧见乌孙王送给他的几十匹高头大马,喜欢得了不得,格外优待乌孙的使者。

过了一年,张骞害病死了。又过了几年,张骞派出去的那些副手们都带着各国的使者陆续回来了。汉武帝非常高兴,他知道了西域有三十六国,他们害怕匈奴,只好把自己的奴隶和财富交给匈奴。这会儿汉朝跟这些国家交好,他们不必纳税,都很很乐意地跟汉朝结交。

乌孙王不愿意搬到东边来,汉武帝就在那边设立了两个郡,一个叫酒泉郡(今甘肃酒泉),一个叫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肃民勤东北)一年到头有官员和兵士守卫着,不让匈奴南侵。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国都知道张骞心眼好,够朋友。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汉朝和西域的友好关系就建立起来了。汉朝从西域那边得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西域各国从中国得到了丝和丝织品,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发展了生产。张骞走通西域的这条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后来人们就叫它“丝绸之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成语故事

全文共 8212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悠久的历史,渊源的文化,而成语是属于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作为新一代青少年,都应该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历史成语故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zhòu)王荒淫(yín)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中国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2、平易近人

西周初,周公旦的儿子伯禽封于鲁,太公望(姜子牙)封于齐,周公仍在朝摄政辅佐成王。三年后,伯禽入朝向周公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晚?”伯禽说:“我变革礼俗,费力不小。比如服丧,必得服满三年方得去除。”而太公到齐之后,五个月就去汇报政务,周公说:“为什么来得这么快?”太公说:“我大大简化了君臣礼仪,一切依从通俗简易。”太公后来听说了伯禽汇报政务的情况,长叹说:“鲁国后世必定会北面臣服于齐国。政治如果不简要平易,民众就不愿意接近。平易近民,民众才会归附。”

“平易近民”本指政治上通俗简易。到了唐朝,为避太宗李世民讳(huì),凡言“民”处皆改为“人”,此语就改成了“平易近人”。这样一改,意思也就变了,从指政治变成指为人处世的态度,有时也指文章风格浅显易懂。

3、千金一笑

西周末期,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bāo)国,其国君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国国君关进大牢。

褒国国君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就与母亲商量如何营救。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sì)”,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国国君。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从来不笑。幽王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guó)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hào)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这下,可把褒姒给逗笑了。她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幽王对此并不在意,为睹褒姒笑脸,又多次玩此闹剧。不久,戎(róng)人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

成语“千金一笑”,形容美人的笑颜十分难得,价值千金。

4、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着名的琴师。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qiáo)夫站在岸边,他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5、道不拾遗

春秋时,郑国政治家子产由于平定贵族旧势力的叛乱有功,成了郑国的正卿(qīng)(官名)。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郑国经济发展;同时还主张依法治国,制定了严厉的刑法来处置犯罪行为,因此,国内没有盗贼。“道不拾遗”(路上丢失东西,别人不会捡去);街上的桃树、枣树长满了果实,也没人爬上去摘。由于子产把国家治理得很好,郑国富强起来了,虽然连续三年受灾,老百姓也没受冻挨饿的。

“道不拾遗”这个成语常与“夜不闭户”连用,形容社会风气良好。

6、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国的州吁(yù)杀死哥哥卫桓(huán)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驱使百姓打仗,激起人民不满。他担心自己的王位不稳定,就与心腹大臣石厚商量办法。石厚就去问自己的父亲——卫国大臣石(què),怎样巩固州吁的统治地位。石对儿子说:“诸侯即位,应得到周天子的许可,他的地位就能巩固。”石厚说:“州吁是杀死哥哥谋位的,要是周天子不许可,怎么办?”石说:“陈桓公很受周天子的信任,陈、卫又是友好邻邦。”石厚没等父亲把话说完,抢着说:“你是说去请陈桓公帮忙?”石连连点头。

州吁和石厚备了许多礼物,却被陈桓公扣留了。原来,这是石的安排。卫国派人去陈国,把州吁处死。卫国的大臣们认为石厚是石的儿子,应该从宽处理。石就派自己的家臣到陈国去,把石厚杀了。史官认为石杀子是“大义灭亲”。

成语“大义灭亲”,现在指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xùn)私情。

7、志在四方

春秋时,晋献公在宠妾(qiè)骊姬的挑拨下,杀了太子申生,公子重耳和夷吾分别逃亡到狄(dí)国和梁国。

后来,晋献公死了,夷吾在秦穆公和齐桓公的帮助下做了国君,他怕重耳回来争夺王位,就派人去杀他。于是,重耳又从狄国历尽艰险,逃到了齐国。

齐桓公对重耳以及追随他的子犯、赵衰、狐偃(yǎn)等人都十分优待,还把一个本家姑娘齐姜嫁给了重耳。重耳在齐国一住七年,日子过得舒服极了,他也不想再回晋国去了。

齐桓公死后,齐孝公做了齐国国君,齐国开始衰弱。子犯、赵衰、狐偃等一起来到桑园里秘密商议,要想办法让重耳离开齐国。

这事让重耳的妻子齐姜知道了。齐姜是个女中豪杰,希望丈夫能做一番大事业,就对重耳说:“公子,你有远大的志向,我很高兴。你走吧!男子汉大丈夫总得做一番事业,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是没有出息的!”

重耳听了很惊讶,说:“我并没打算离开你,离开齐国呀,我不走!”齐姜听了,知道重耳不想走,就和子犯等人商量了一个计策,用酒把重耳灌醉后,把他送出了齐国。

后来,重耳在六十二岁的时候,终于回到晋国,当上了晋国的国君,史称晋文公。

成语“志在四方”,常比喻人要树立远大的志向。

8、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重耳逃亡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忽然问道:“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两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pú)。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成语“退避三舍”,现在常用来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9、病入膏(gāo)肓(huāng)

春秋时期,晋景公有一次得了重病,听说秦国有一个医术很高明的医生,便专程派人去请。

医生还没到,晋景公恍惚中做了个梦。梦见了两个小孩,正悄悄地在他身旁说话。一个说:“那个高明的医生马上就要来了,我看我们这回难逃了。”另一个小孩说道:“这没什么可怕的,我躲到肓的上面,你躲到膏的下面,无论他怎样用药,都奈何我们不得。”

不一会儿,秦国的名医到了。名医诊断后,对晋景公说:“这病已没办法治了。疾病在肓之上,膏之下,用灸法攻治不行,扎针又达不到,吃汤药,其效力也达不到。这病实在没法子治啦。”

晋景公听了,心想医生所说,果然验证了自己梦见的两个小孩的对话,便点了点头说:“你的医术真高明啊!”说毕,叫人送了一份厚礼给医生,让他回秦国去了。

“病入膏肓”这则成语,指病已危重到了无法救治的地步,也常用来比喻事情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

10、唇亡齿寒

春秋时候,晋献公想要扩充自己的实力和地盘,就想找借口派兵去消灭虢(guó)国。可是在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yú)国,讨伐虢国必须经过虞国。“怎样才能顺利通过虞国呢?”晋献公问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说:“虞国国君是个目光短浅、贪图小利的人,只要我们送他美玉和宝马,他会答应借道的。”晋献公一听有点舍不得。荀息看出了晋献公的心思,就说:“虞虢两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虢国灭了,虞国也难独存,您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晋献公听后,便采纳了荀息的计策。

虞国国君见到这两份珍贵的礼物,顿时心花怒放,听到荀息说要借道虞国时,当时就满口答应下来。虞国大夫宫之奇听说后,赶快阻止道:“不行,不行,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互相帮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万万使不得。”虞公说:“人家晋国是大国,现在特意送来美玉宝马和咱们交朋友,难道咱们借条道路让他们走走都不行吗?”宫之奇连声叹气,知道虞国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于是就带着一家老小离开了虞国。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了虢国,随后又把亲自迎接晋军的虞公抓住,灭了虞国。

成语“唇亡齿寒”,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11、居安思危

宋、齐等国联合攻打郑国,弱小的郑国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于是请晋国做中间人,希望宋、齐等国能够取消攻打郑国的念头。其他国家因为害怕强大的晋国,于是纷纷决定退兵。为了答谢晋国,郑国国君就派人献给晋国许多美女与贵重的珠宝。收到这些礼物后,晋悼公十分高兴,就将一半的美女赏给大功臣魏绛(jiàng)。没想到正直的魏绛一口拒绝,并且劝晋悼公说:“现在晋国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大意。因为人在安全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这样才会有备无患。”晋悼公听完魏绛的话,知道他时时刻刻都牵挂国家与百姓的安危,从此对他更加敬重。

成语“居安思危”指处在安全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难。

12、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chāi)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两年后,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王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去贿(huì)赂(lù)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请您饶恕他。”伍子胥(xū)站出来大声反对道:“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lǐ)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定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请求,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晚上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并让门外的士兵问他:“你忘了三年的耻辱了吗?”他派文种管理国家政事,范蠡管理军事,自己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再说吴王夫差自从战胜越国后,沉迷于西施的美色,过着骄奢(shē)淫逸的生活。他又狂妄自大,听信奸臣坏话杀了忠臣伍子胥。这时的吴国,貌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nǔ)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成语“卧薪尝胆”,现在常用来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

13、东施效颦(pín)

古时候,越国有两个女子,一个长得很美,叫西施,一个长得很丑,叫东施。东施很羡慕西施的美丽,就时时模仿西施的一举一动。有一天,西施犯了心口疼的病,走在大街上,用手捂住胸口,双眉紧皱。东施一见,以为西施这样就是美,于是也学着她的样子在大街上走来走去,可是街上行人见了她的这个样子,吓得东躲西藏,不敢去看她。

后来人们就用“东施效颦”来比喻不知道人家的好处和本身的缺点在哪里,胡乱模仿。

14、后生可畏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见过一个小孩,举止言行很不一般。这孩子用泥土堆了一座城堡,坐在里面,挡住了孔子的路。孔子问他为什么挡住他的车,不让他过去?小孩说:“只听说过车子绕城走,没听说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非常惊讶,没想到孩子这么小却这么会说话。小孩说:“听说鱼生下来三天就会游泳;兔子生下来三天就会跑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一听非常感叹地说:“真是后生可畏啊!”

成语“后生可畏”,现在指青年人是新生的力量,很容易超过他们的长辈。

15、知人不易

孔子走到陈国和蔡国之间的时候,穷困不堪,连野菜汤也喝不上,七天没有吃到一粒粮食,只好在大白天里睡大觉。

他的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把它放在甑(zèng)里面煮。饭快熟了,孔子看见颜回抓甑里面的饭吃。

过了一会儿,饭熟了,颜回请孔子吃饭。孔子装着没有看见刚才那件事的样子,站起来说:“刚才我梦见祖先,要我把最干净的饭食送给他们。”

颜回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进甄里,把饭弄脏了一些,我感到丢掉了不好,就用手把它抓起来吃了。”

孔子听了感慨地说:“我所相信的是自己的眼睛,但眼睛看到的还是不可相信;我所依靠的是自己的脑子,但脑子有时也靠不住。你们要记住,了解一个人确实不容易呀!”

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要真正识别一个人是很不容易的。不要轻易地用自己“亲眼所见”来为一个人下结论。

16、不耻下问

卫国大夫孔圉(yǔ)聪明好学,更难得的是,他是个非常谦虚的人。孔圉死后,卫国国君为了让后代都能学习和发扬他好学的精神,特别赐给他一个“文公”的称号。后人就尊称他为孔文公。

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但是他却不认为孔圉配得上那样高的评价。有一次,他问孔子:“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很多,凭什么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对方地位或学问不如他,他都会大方而谦虚地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是很恰当的。”经过孔子这样的解释,子贡终于服气了。

成语“不耻下问”,现在指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道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17、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成语“孟母三迁”,现在常用来强调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18、孟母断机

孟轲(kē)是战国时代着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成就与他母亲的严格教育是分不开的。

孟轲小时候也很贪玩。一天,孟母正在织布,还未到放学时间,小孟轲却逃学跑回家。孟母见了,气得浑身发抖。她把小孟轲叫到跟前,说:“孩子,穷人无本,力气是钱。娘每天没日没夜地辛苦织布,赚(zhuàn)钱供你上学。可是,你却逃学。”说着,孟母拿起剪刀,“咔嚓”一声,把织布机上的绫(líng)子一刀剪断。

小孟轲见娘生这么大的气,吓坏了,连忙央求说:“娘,我错了!我一定改!”

孟母见小孟轲知错,舒了一口气,指着机上的断绫说:“孩子,不管做什么事,功到才能成。你不好好上学,就跟这些断绫一样,怎么能成材呢?”

明白了娘的一片苦心,小孟轲赶快回到学堂。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逃过学。

孟轲在孟母的循循善诱下,勤奋学习,成了学堂里有名的好学生。

19、曾子杀彘(zhì)

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夫人哄儿子说:“你先在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夫人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夫人就劝阻说:“我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学习,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正确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成语“曾子杀彘”,现在常用来强调教育儿童要讲究诚信,言行一致。

20、毛遂(suì)自荐

春秋时,秦军在长平一线,大胜赵军。秦军主将白起,领兵乘胜追击,包围了赵国都城邯(hán)郸(dān)。

大敌当前,赵国形势万分危急。平原君赵胜,奉赵王之命,去楚国求兵解围。平原君把门客召集起来,想挑选20个文武全才的人一起去。他挑来选去,最后还缺一个人。这时,门客毛遂自我推荐,说:“我算一个吧!”平原君见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强同意了。

到了楚国,楚王只接见平原君一个人。两人坐在殿上,从早晨谈到中午,还没有结果。毛遂大步跨上台阶,大喊道:“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简单而又明白,为何议而不决?”楚王非常恼火,问平原君:“此人是谁?”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门客!”楚王喝道:“退下!我和你主人说话,你来干吗?”毛遂见楚王发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跨上几个台阶。他手按宝剑,厉声说:“如今十步之内,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那么勇敢,没有再呵斥他,就听毛遂讲话。毛遂就把出兵援赵有利楚国的道理,作了非常精辟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话,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马上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撤退了。平原君回赵后,待毛遂为上宾。他很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赵国。”

成语“毛遂自荐”由此而来,比喻不经别人介绍,自我推荐担任某一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有关于菊花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202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菊,群芳中的隐者。在万花即将枯萎的深秋季节,百卉凋零,唯有菊花悄然于田野村舍、木栅竹篱、数影墙旁霜中争艳。在凛冽的秋风中,品读着恬淡脱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菊花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说到重阳节,风俗很多,主要是登高、饮酒,但最盛行的就要数赏菊了。

农历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据古书记载: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性,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以来称“九月”为“菊月”,原因是菊花在九月开放。所以汉时宫中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了。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了。

人们爱菊,不仅因为它高洁、韵逸,而且色彩缤纷,形质兼美,更由于它开放在深秋季节,做霜挺立,凌寒不凋,因此被诗人誉为“花中君子”。用它来象征坚贞不屈的意志和坚定顽强的斗争精神,“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凌霜留晚节,殿岁夺春华”,这就是菊最可贵的地方。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唐末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在他的《题菊花》诗中豪迈地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歌颂菊花的耐寒与独立。又在另一首咏菊诗中把菊花比作身披黄色盔甲的战士:“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人们爱菊,以菊明志。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是错误了?”

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石一番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

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曲周历史故事之借塔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曲周县有三塔、五塔、塔寺桥三处塔。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曲周县带塔字的地名有三处,分别是三塔、五塔、塔寺桥。据曲周县地名志记载,三塔、五塔村名由来是因距广平县平固店村唐代古塔三里路、五里路而得名。塔寺桥村南在唐朝时曾有一座塔,元朝时有人在村北修了一座桥,后来村北建了寺,村名演变为塔寺桥。

这三处冠以塔字的村名还有一个至今流传的神话故事。

据传,唐代有位僧人到塔寺桥村一带云游,看到这里民风淳朴,很有佛缘,就四处化缘筹银,在现今的塔寺桥村东南建了一处寺院,名为大觉寺。一时间,善男信女云集,寺院香火鼎盛,成为了这一带名寺。

寺院在设计建造时要在大雄宝殿右边建一座高塔,因募集资金不足,一直没有建起。老僧年龄越来越高,他怕在有生之年建不起塔来留下遗憾,就想先借一座塔以了心愿。

一天,老僧对来上香的男女信众说,晚上要借各家牲口用一下。人们问他借牲口干啥?他说拉塔。晚上,人们等了很久都没等到老僧上门去牵牲口。到第二天早起,人们发现自家的牲口汗流如洗,栓牲口的地儿尽是牲口流下的汗水。连着两天,牲口好像夜里干什么重活了,累得连草料都懒得吃。到了第三天,一座十三层砖塔矗立在了大觉寺。

原来老僧利用自己的法力,他把各家牲口的灵气借了去,到广平县平固店寺里去拉塔。第一天领来的牲口灵气不够,一夜时间拉着塔只走了三里地天就快亮了,他只得作罢,把塔灵又放了回去。到了第二天夜里,他又添了些个牲口的灵气去拉塔,结果还是不足,走了五里地又听到鸡叫了,他又把塔灵放了回去。到了第三天夜里,他吸取了前两次的牲口不足的教训,把方圆几十里内的牲口灵气全领了去,这才把塔拉了回来。

后来,得道老僧为方便这一带善男信女进寺拜佛,又在村北的滏阳河上修了一座桥,这才有了村名塔寺桥。

据传,老僧拉塔走了三里的地方就是现今的三塔村,走了五里地停下的地方就是现今的五塔村。据说,如今在特殊天气的情况下,两个村还能看到塔的影子。

借的物品是要还的。很多年以后,塔寺桥村大觉寺的十三层砖塔又还给了平固店寺。平固店塔经过一借一还来回晃动,塔身晃出了裂缝。因是借塔造成的,早已得道修成正果的老僧自觉有愧,想把塔上的裂缝锔好。他就扮作一个锔将,到平固店村吆喝“锔大家伙哩、锔大家伙哩。”人们听到吆喝,就出来让他锔锅,锔缸,他说太小。就有人用手往塔身一指说,“塔大,你把塔身上的裂缝锔好吧。”意思是要难为他。也不知道老僧用什么法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真的就把平固店塔裂缝处锔上了两道铁箍。

平固店塔身上有裂纹,又有两道铁箍是事实。当地,现今八十岁左右的老人都记得。在古代,把塔身锔上铁箍绝非易事。因锔塔不易才会有神仙锔塔的神话传说。

抗日战争时期,因有抗日负伤的战士在塔上藏身,惹恼了日本鬼子,日本人用炸药把塔炸倒了。塔基至今尚存。

如今,塔寺桥村大觉寺早已不存,县志上也没有大觉寺的记载,只记了村北滏阳集建有北戈寺。

这就是三塔、五塔、塔寺桥村名的传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著名的“丝绸之路”是谁开拓的吗?那就是西汉时期伟大的探险家——张骞。

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

张骞一行从长安起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一路上日晒雨淋,风吹雪打,环境险恶,困难重重。但他信心坚定,不顾艰辛,冒险西行。当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就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赛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单于知道了张骞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会轻易放过。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虽被软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准备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过了十一个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张骞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由于他们仓促出逃,没有准备干粮和饮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饥挨饿,干渴难耐,随时都会倒在荒滩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猎一些飞禽走兽,饮血解渴,食肉充饥,才躲过了死亡的威胁。

这样,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今帕米尔高原),来到了大宛国(今费尔干纳)。高鼻子、蓝眼睛的大宛王,早就听说汉朝是一个富饶的大国,很想建立联系。但苦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当听说汉朝使者来到时,喜出望外,在国都热情地接见了张骞。他请张骞参观了大宛国的汗血马。在大宛王的帮助下,张骞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马尔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但却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

张骞在东归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终于历尽千辛万苦,于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

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乌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并获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带回长安。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道,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完全可称之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历史经典故事读后感300字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读了一个成语故事:《叶公好龙》。

这个故事主要讲: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叶公。叶公非常喜欢龙,又因为他生活在富贵家庭中,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上等的,所以他的衣服上、帽子上、鞋子上、家里的柱子上、被子上、枕头上……家里上上下下的东西,都刺有龙的图案。一转眼,五年过去了。这五年里,叶公一家平平安安,生活地非常幸福。可是,叶公一家并不知道: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一家既然这么喜欢我,那见到真龙……岂不是更喜欢了吗?好!就这么决定了,我明天下凡去见一见那个名叫叶公的人!第二天,真龙来到了叶公的家里,透过窗户看到了正在呼呼大睡的叶公,叶公也被这如此巨大的呼吸声吵醒了,一看,两眼直冒金心,吓晕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些人只是表面上喜欢某样东西,并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某样东西,所以小朋友千万不要学叶公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成功的女外交官_文成公主历史故事

全文共 203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文成公主(625——680),唐朝宗室之女,汉族。她聪慧美丽,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习文化,知书达理,并信仰佛教。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区。他统一藏区,成为藏族的赞普(“君长”之意),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贞观十四年(640),他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五千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太宗许嫁宗女文成公主。

7世纪,西藏王松赞干布震撼唐朝。当时,唐朝拥有世界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唐太宗崇尚“一桩婚姻就相当于10万雄兵。”16岁的文成公主知书达理,朴素大方,主动应征作25岁的松赞干布夫人。相传,禄东赞携带众多的黄金、珠宝等,率领求婚使团,前往唐都长安请婚。不料,天竺、大食、仲格萨尔以及霍尔王等同时也派了使者求婚,他们均希望能迎回贤惠的文成公主做自己国王的妃子。为之,唐太宗李世民非常为难。为了公平合理,他决定让婚使们比赛智慧,谁胜利了,便可把公主迎去,这便是历史上的“六试婚使”(又称“六难婚使”,也有“五试婚使”之说,拉萨大昭寺和布达拉宫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描绘这一故事的壁画)。

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在唐送亲使江夏王太宗族弟李道宗和吐蕃迎亲专使禄东赞的伴随下,出长安前往吐蕃。松赞干布在柏海(今青海玛多)亲自迎接,谒见李道宗,行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直备受尊崇。

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等书记载,文成公主进藏时,队伍非常庞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丰厚。有“释迦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给多种烹饪食物,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识别善恶的明鉴,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100种治病药方,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种。还携带各种谷物和芜菁种子等。

永徽元年(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后,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她热爱藏族同胞,深受百姓爱戴。她曾设计和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在她的影响下,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她带来的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汉藏人民的友好关系。她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逝世,吐蕃王朝为她举行隆重的葬礼,唐遣使臣赴吐蕃吊祭。至今拉萨仍保存藏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青海省玉树县也建有文成公主庙。庙中央的文成公主坐像,端坐于狮子莲花座上,身高8米,形象生动,雕刻精细。这里一年四季香火不断,酥油灯昼夜长明,前来朝拜的藏汉群众络绎不绝。相传文成公主前往拉萨途中,曾在此地停留很长时间,受到当地藏族首领和群众的隆重欢迎,她深受感动,便决定多住些日子,并教给当地群众耕作、纺织技术。现文成公主庙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以公主或宗室女下嫁蕃邦国王和亲的事例,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便是和亲情况的典范。在她的影响下,汉藏两族的友谊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把文成公主誉为最成功的女外交家实不为过。

吐蕃就是现在的西藏,唐代以前和中土没有来往。据说吐蕃人是东晋末年南凉国王鲜卑人秃发利鹿孤的后代,因失国而辗转流徙到青藏高原,为纪念祖先,他们以“秃发”为国号,后依语音相近讹变为“吐蕃”。吐蕃人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饲养牦牛、马、猪和独峰骆驼,有的也种植青稞和荞麦。公元七世纪,弃宗弄赞继位作了吐蕃赞普(吐蕃国王),人们又称他为松赞干布,是一位骁勇剽悍的领袖,他率领军队统一了青藏高原上的许多部落,建立了以逻些城为中心的强盛王国,逻些城即今日的拉萨。藏族文化作为高海拔地区——世界屋脊一的文化,具有高海拔地区的一切特点。藏人以朴厚、豪壮、博大为美,汲取其他文化,创造了自己的34个藏族文字。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拉萨”藏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罗布林卡,意为“宝贝园林”;西藏发源地——神山圣湖,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神山圣湖上的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似冠着银色“金字塔”。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松赞干布率吐蕃大军进攻大唐边城松州,即今天的四川松潘县;唐太宗治理下的唐朝,此时正国富兵强,于是派侯君集督率领大军讨伐,大败吐蕃于松州城下。松赞干布只好俯首称臣,并对大唐的强盛赞慕不已,他在上书谢罪的同时,还特向唐廷求婚。

唐太宗经过一番考虑,决定答应他的请求,文成公主人长得端庄丰满,自幼饱读诗书,她虽然对遥远的吐蕃心存疑虑,却又充满了新奇的向往,因而也就应允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准备,于贞观十五年隆冬,一支十分可观的送亲队伍,在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的率领下,护送文成公主前往吐蕃和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经典历史成语故事1:穷兵黩dú武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名将陆逊之后陆抗,有勇有谋,很年轻就被任命为建武校尉。

东吴后期朝政(zheng)腐败,且国君孙皓荒淫暴虐,滥杀无辜。陆抗对此非常不满,便多次上疏劝谏。但是,孙皓对这些建议置之不理。尽管东吴内政混乱不堪,但由于陆抗谋略过人,善于用兵,因此一直虎视东吴,而欲南下一统中国的晋,也无可奈何。

当时,晋朝的车骑将军羊祜(kù)镇守襄阳。他见陆抗能攻善守,知道要立即打败东吴并不容易,于是改变对东吴策略,采取了和的战略。陆抗也明白羊祜用意,于是也用同样的态度对待晋方。在边境,两人还常派使者往来,以示友好。因此当时吴、晋一部分边境竟出现了和平局面。

孙皓听说了边境的情况,十分不悦,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话说:“我(wo)如果不采取这样的政策,反而会助长羊祜的威德。”孙皓听后,也就没再说什么。但他还是想出兵攻晋统一中国。于是频频调兵。陆抗知道后,便又向孙皓上疏说:“现在,朝廷应该加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增强国力。让有才能的人发挥作用,使各级官员不荒怠(dài)职守,严明赏罚以励百官,审慎实施刑罚以戒黎民。如果图虚名重形式,处处用兵,好战不止,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士兵疲劳不堪,即使敌寇没有削弱,我们自己也会因此受累而被拖垮。”

但是,孙皓对陆抗的忠告仍是置若罔(wǎng)闻,以致于国力日渐衰退。而陆抗死后,晋军便挥师南下讨伐东吴,吴国最终为晋所灭。

成语“穷兵黩武”,现在的意思是使用全部武力,任意发动战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历史典故成语故事6:孟母三迁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