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介绍一种物品说明文方法【优秀20篇】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3月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时总结讲话的一部分。开学吧小编为您分享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浏览

7793

作文

663

介绍月亮的说明文_5000字

全文共 491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行星,月亮是绕着地球转的天然卫星。

月球俗称月亮,也称太阴,是地球的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月球距离地球平均为384,401公里。这段距离约为地球赤道周长的10倍。月球轨道呈椭圆形,近地点平均距离为363300公里,远地点平均距离为405500公里。月球直径为3476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3/11。月球表面面积大约是地球表面面积的1/14,比亚洲面积稍小。月球的体积只相当于地球体积的1/49。月球质量约等于地球质量的1/81。3。月球物质的平均密度为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月面上自由落体的重力加速度地球上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6。月球上的逃逸速度约为每秒2。4公里,为地球上的逃逸速度的1/5左右。

月球在环绕地球作椭圆运动的同时,也伴随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每年一周。月球不但处于地球引力作用下,同时也受到来自太阳引力的影响,所以具有十分复杂的轨道运动。月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但能反射太阳光。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因此,地球上的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照这部分也在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视形状。这叫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月相变化的周期性,给人们提供了一种计量时间的尺度。阴历或农历月就是以月相为基础,星期也是由此演化而来。

自古以来人们就知道,月球总以相同的一面向着地球。这是由于月球自转周期恰好和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相等造成的,而这两个周期相同则是潮汐长期作用的结果。

月球赤道面同它的轨道面有6度41分的倾角。因为这一倾角的存在和月球绕转速度的不均匀等原因,在月球运动过程中,地面上某一点的观测者多少还能看出月面边沿有前后的摆动。从地面观测,不止看到月球的半面,而且能看到月球的59%,其余41%则不能直接看到。

月球形状也是南北极稍扁、赤道稍许隆起的扁球。它的平均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500米。南北极区也不对称,北极区隆起,南极区洼陷约400米。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这一结论已为"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

月面上山岭起伏,峰峦密布。此外,还有洋、海、湾、湖等各种特征名称。其实,月面上并没有水。只是早年观测者凭借想象,借用地球上的名称而已,最多不过有某些形态上的相似罢了。

月面上的最明显的特征是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其中大的直径可超过100公里,小的不过是些凹坑。直径大于1公里的环形山总数3万多个,占月球表面积的 7~10%。环形山大多以著名天文学家或其他学者的名字命名,月球背面有4座环形山,分别以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石申、张衡、祖冲之、郭守敬命名。月面最大的几个环形山是:南极附近的贝利环形山,直径295公里;克拉维环形山,直径233公里;牛顿环形山,直径230公里。许多环形山的中心区有中央峰或中央峰群,高达2。5公里。

肉眼所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叫“月海”,它们是广阔的平原。在月球正面,月海面积约占整个半球表面的一半。已知月海共22个(包括背面),其中最大的叫风暴洋,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雨海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月面中央的静海面积约26万平方公里。此外,较大的还有澄海、丰富海、危海、云海等。月海大多具有圆形封闭的特点,四周是山脉。有些月海伸向陆地称为湾,小的月海则称为湖。

月陆是月面上高出月海的地区,一般高出2~3公里。月陆主要由浅色的斜长岩组成,其反照率较高。月球正面的月陆与月海面积大致相等,而背面则月陆面积大些。月陆形成的年代经同位素年龄测定为46亿年,比月海要早。月球上也存在一些山脉,大多以地球上的山名命名,如亚平宁山脉、高加索山脉、阿尔卑斯山脉等。最长的山脉长达1000公里,往往高出月海3~4公里。最高的山峰在月球南极附近,高达9000米,比地球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还高。除山脉外,还有长达数百公里的峭壁,最长的是阿尔泰峭壁。

月面上有一些辐射纹, 典型的有第谷环形山和哥白尼环形山周围的辐射纹。第谷环形山有辐射纹12条,从环形山周围呈放射状向外延伸,最长的达1800公里,满月时看得最清楚。其成因尚无定论:有人说是火山爆发形成的;也有人认为是陨石轰击月面造成的。

长期天文观测与登月的直接考察证实,月球周围没有明显的磁场。月球磁场强度不及地球磁场的1/1000。月球上更没有像地球和木星那样的辐射带。月球上不存在任何形态的水,完全没有大气,几乎接近真空状态。通过月球火箭探测查明:月球正面有称为"重力瘤"或"质量瘤"的重力异常区,达12处之多;月球表面大部分地区为一层厚度不等的月尘和岩屑所覆盖。

月球没有像地球大气那样的保护层,月面直接受到流星体的猛烈冲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月岩的化学成分、岩屑大小、玻璃含量以及再结晶的程度。月球早期广泛发生火山爆发,喷出大量熔浆,从而形成月面上广阔的熔岩平原。

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它的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它的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7%,其余93%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 6%。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摄氏度;夜晚,温度可降低到零下183摄氏度。这些数值,只表示月球表面的温度。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而且所用的射电波的波长愈长,愈能探测到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

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厚60~65公里。月壳下面到 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1000摄氏度,很可能是熔融的。

月球背面的结构和正面差异较大。月海所占面积较少,而环形山则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悬殊。最长和最短的月球半径都位于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均半径长4公里,有的地方则短5公里(如范德格拉夫洼地)。背面未发现"质量瘤"。背面的月壳比正面厚,最厚处达150公里,而正面月壳厚度只有60公里左右。

关于月球的成因,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假说,即俘获说、分裂说和同源说。

俘获说: 月球可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运行的一个小行星,后来被地球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因为月球和地球的平均密度相差很大,而化学组成又十分不同,所以,它们可能是由太阳原始星云中不同部位的不同物质形成的。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却与陨石、小行星十分接近。因此,很可能是小行星在围绕太阳运行中,由于接近地球,地球的引力使它脱离原来的轨道而被地球所俘获。有人认为,这个事件发生在35亿年前,整个过程经历5亿年。在月球被地球俘获后,月球由于受到地球的起潮力,喷发出大量岩浆,形成月海玄武岩。

分裂说: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地球和月球原是一个整体,那时地球还处于熔融状态,自转非常快,自转周期只有4小时左右。因此,这时太阳对地球的潮汐作用的周期为 2小时。这个周期恰与地球自由摆动周期相等,从而产生共振,于是在赤道面上形成一串细长的膨胀体,终于分裂而形成月球。太平洋就是月球分裂出去时留下的遗迹。根据计算,地月系统现有的角动量总和,即使再加上几十亿年的角动量损耗,也不足使地球和月球分裂。而且月球的位置又不在地球赤道面上。这些事实是分裂说很难加以解释的。

同源说:地球和月球是由同一块行星尘埃云所形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不同,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粒子在形成行星之前早已凝聚。地球在形成行星时,一开始便以铁为主要成分,并以铁作为核心。而月球则是在地球形成后,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月球形成的这三种假说,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月球的成分、密度、结构、轨道及其他基本事实。除分裂说一般认为难以成立外,俘获说和同源说这两种假说究竟哪一种更加合理,目前尚无定论。

根据对月球各种热历史模型的研究,整个月球曾发生过多次局部熔融。在月球形成的初期,月球的大部分温度曾达到1000摄氏度。距今41亿年前,月球发生过一次规模较大的岩浆运动,在岩浆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斜长岩成分的月壳,残留部分成为月表的高地。月球表层固结后又在较深的部位发生局部熔融,产生苏长岩成分的熔体。大约距今40亿年前,形成了富含放射性元素、难熔元素的非月海玄武岩。斜长岩高地长期裸露在月表,不断受到陨星物质的撞击,因而被削低了1。5~2公里,在高地上发育着大量古老的冲击月坑。后期,高地为一系列的断裂所切割和破坏。距今41~39亿年前,月球比较集中地遭受到各种大型陨星的撞击,使月表出现许多月海盆地,即大型的环形构造,最典型的是雨海事件。月球上的月海大致都是在相近的时期内形成的。月海生成的大致次序是:酒海、澄海、湿海、危海、雨海……。雨海纪形成的各个月海大约在距今39~31亿年间,被后期喷发的玄武岩所充填和覆盖。根据同位素年龄的测定,大致充填的时间次序是雨海西、雨海东、湿海、危海、雨海、静海、丰富海、澄海和风暴洋。此后月表的轮廓基本形成,31亿年以来,月球内部的演化已处于"停滞"状态,外力作用在月球的演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陨星冲击月表,使月坑继续形成和增多。爱拉托逊纪形成的辐射月坑,其辐射纹受月表的各种作用,或者变得不明显,或者消失;而哥白尼纪形成的月坑,则具有明显的辐射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那么,月亮为什么会有阴晴圆缺呢?

“月有阴晴圆缺”,我们所见到的月亮,圆月、月牙、上玄月、下玄月等等不同的月相,都是由月亮、地球、太阳三者的位置关系决定的。我们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反射太阳的光线;并且,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在运转中,它们形成了不同的相互空间关系,我们在地球上就看到了不同的月相。

有时,我们一点儿月亮都看不见。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月亮在太与地球之间时,也就是每个月的初一左右,我们是看不见月亮的。因为地球的明亮一面与月亮的黑暗一面相对,所以,我们站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无光的,因为无光,又是白天,我们只能看到太阳的光辉,而看不见月亮。这一天被称为朔日。

有时,我们能看见圆圆的月亮。月亮总是逆时针绕着地球转动,所以,每个农历月份的十五六的时候,太阳、月亮、地球成一条直线并且地球在中间,这时,我们看到的是一轮皎洁而又明亮的圆月。因为在这个时候,地球的黑暗面(也就是夜里)正对着月亮的明亮面。这一天被称作望日。

空中的月牙像一个小香蕉。每当月亮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并且与“太阳和地球”这条直线成一个角度较小的锐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月牙,当然我们的眼睛就是这锐角的顶点。这时是天刚黑的时候,就是农历每月的月初,谚语说,“初二三,月牙钻。”月亮不停地绕地球逆时针转动,与地球和太阳这条直线的角度越大,我们看到的月亮的明亮面积也就越大。当月亮与那条直线成直角时,我们看到的就是半个月亮,也就是农历的初七八左右。当超过了90°小于180°时,我们看到的是大半个月亮。同样,过了180°,月亮越来月缺,最终又回到了朔日。这就是我国的一个农历月月,共计是29天多一些。

月食和日食是罕见的,不是每一个月都有。当太阳、月亮、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在同一个轴线上时,月亮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月亮挡住了太阳投向地球的光线,将自己的阴影投到了地球的表面上,在投影面积中看太阳,太阳就黑了,这就是日食。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初一。当太阳、地球、月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在同一个轴线上,地球在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投向月球的光线,在地球的黑夜那一面看月亮,月亮就是黑的了,俗语说是“天狗吃月亮”。这一天只能是农历十五。

正是这些原因,月亮不能总是圆的,也不能总是缺的。是宇宙的魅力使月亮的相貌神奇多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喜欢的物品说明文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她在这个冬天又悄然开放······窗前那一抹嫣红,我心底油然而升了一种敬佩。

那是多么顽强的梅花。在冬日里,顶着皑皑白雪,却依旧挺拔,为人们送来冬日里的一丝清香。不至于望着茫茫白雪不知所措。

那是多么脱俗的梅花。别的花都在春日里开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有春风和太阳的呵护。但她却偏偏在冬日里开放。冬天,连人都受不了的寒冷中,梅花却依旧绽放出她最美丽的笑颜。

那是有着一股傲气的梅花。她不向暴风,暴雪屈服。却只向风弯腰。她依旧挺着她那并不粗壮的枝条,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成为冬日里一道亮丽的独特风景。那是多么孤傲的梅花。她在冬天笑傲江湖,没有任何花有资格与她媲美;没有一朵花敢蔑视她。但她却可以蔑视所有的花,包括人类。

那是多么纯洁的梅花。她容不得任何东西玷污了她的纯洁。她的洁白只有雪才配得上。人类那尔虞我诈的心也会玷污了她的品质。她同样也十分高贵,凡是她所到之处,都有那一抹嫣红。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她都不会忘记上天给她的使命,为人们带来别有一番风趣的景致。

梅花她孤傲,高贵,纯洁,脱俗。梅花的品质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只有松柏和竹子才能与她相提并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介绍校园的说明文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学校是绵阳市第十三中学,位于绵阳科技城西大门——涪城区磨家镇。这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气氛浓厚,是一个理想的读书的地方。

我们的学校修建于2006年,占地二十四亩。主要由教学楼、综合楼和学生宿舍楼构成,每栋各有五层。教学楼每层四间教室,是全

校各个年级同学学习的场所。教室里窗明几净,安装了有线电视和小喇叭,教室前后都是现代化的黑板。每个教室大约有六十多个平方,可以坐上五六十个学生。教学楼的一二三层是小学的各个年级,四五楼是中学的各年级。在综合楼上有各类实验室、网络教室、图书室和多媒体教室。中小学的教师办公室、各个行政办公室等都在综合楼上。学生宿舍每层大约有24间,四五楼住的是小学各年级的学生,二三楼是初中各年级的学生,一楼是老师的集体寝室。每间寝室大约有二十多个平方,另有一个阳台是学生的洗漱间,每间寝室住宿十个学生。学校有大小两个操场,安装了许多健身器材。操场上有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网球场,

周围是乒乓球桌。课间课余同学们在这里进行锻炼和开展各项活动。宿舍楼后面是食堂,是同学们生活保障。

我们学校共有六十几位老师,他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深受同学们欢迎。全校有一千多名学生,主要来自磨家片区,还有部分来自附近的乡镇以及务工的子弟。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星期一到校星期五下午才能回家。

这就是我的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介绍樱花的说明文历年满分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樱花,爱它那诗意般的情怀。

三月底,樱花最为茂盛,一树一树,甚至一片一片,好像占据了整个春天,那么耀眼。远远看上去,似一团粉云,腾空而起,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一根樱树枝上,往往只开几朵小花,但花开的姿态却各有不同。有的含苞待放,花苞小巧玲珑,在点缀了一点淡淡的粉红,看上去十分迷人,十分俊俏,让人不忍心去碰它一下;有的刚刚绽放,便向世界展示着它的姿容,娇娇滴滴,好像徐志摩的时里所写的一般:“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还有那些盛开着的,一朵朵开得那么艳,像在朝你笑。

不仅是姿态,颜色还很美,粉里透白的花瓣儿,像娃娃的脸蛋一样粉嫩,摸上去那么柔滑而有一丝弹性。几片花瓣,托起几根嫩黄的花蕊,这黄,像春天里刚刚长出的树芽的黄,使樱花看起来更加高贵,更加可爱。

漫步于樱花林中,是最惬意的,风儿一吹,樱花漫天飞舞,这时的景象是最壮观的,好似整个身体都置于梦幻仙境之中的感觉,心中的惆怅,忧伤,也随着这风,这花瓣,渐渐远去......

然而令我惋惜的是,樱花的生命太过短暂,可是它依旧开得那么美丽,那么动人,就是凋谢时,它一迈着轻盈的舞步在风中翩翩起舞,如一个俏皮的精灵,很难想象樱花面对死亡的态度,直到最后一刻落地也未悲伤过,还是那么灿烂。虽然花开花落仅仅是一瞬间,但在我心里已成了永恒……

又见繁英放满枝,浓桃艳李斗芳姿。”三月樱花,以它独特的美丽,装点着春天大地,并给了我一个人生的启示:任何时候,都应笑对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介绍樱花的说明文作文精选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下雨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空中飘飘洒洒地落下来,落在土地中,落在长河里,落在湖泊里——落在草丛中,好像给小草“娃娃”洗了个澡。

雨过了,我就和妈妈一起出来玩玩。一出门,就闻到了清新的空气。那空气带着雨的湿润,草的清香,土的气息,扑面而来,深深的吸一口,沁人心脾,仿佛整五脏六腑都被洗了个澡。

乌云渐渐散去了,天像被洗过一样,碧蓝碧蓝的,仿佛一块巨大蓝翡翠铺满了天空。太阳露出了笑脸,心情地把她的光和热抛洒向大地。草地上的的小草,挂着数不清的水珠,也迎合着这耀眼的光芒,像无数颗星星,发出晶莹剔透的光来。紫色的牵牛花,和姐妹们手拉着手,在绿绿油油的草地上,吹着小她们的小喇叭,跳起优美的舞来。黄澄澄的迎春花,也露出了笑脸。它们一朵又一朵的绽放着,一枝又枝的满缀着,好看极了。看看这朵,很美;再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即使是花骨朵,也那么美丽,色泽鲜艳,好像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不知什么时候,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妈妈说:“彩虹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这七种颜色任意组合,可以变化出数不尽的颜色……”彩虹可美了,红的似火,青的似玉,蓝的似天,黄的似光……我想,如果我能飞到彩虹上去,在上面散步,和蓝天白云合个影,那该多好啊……

几朵白云飘过,他们有的好像是穿着白衣裳的小朋友在玩耍,有的好像是小羊在吃草,还有的像移动的雪山……

雨后,就像是仙女的灵活巧手绘出的奇景,更像是一个多彩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介绍恐龙的300字说明文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第一次见到恐龙是在动画片里的“蓝猫龙骑团”里看到的,里面的恐龙叫霸王龙,霸王龙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让我感到他很震撼,它的吼声很大很大,它的体形很高大,可能有两层楼那么高,它的嘴巴被称为“终极碎骨机”,牙齿非常锋利,拥有巨大的咬力,而且它的尾巴是它另外一个有力武器,好多动物见到它撒腿就跑。

由于我对它很感兴趣,我就去查百科全书,发现霸王龙时报龙家族一员,暴龙的脑子是所有恐龙中最大、最有力的,难怪它有那么大的血盆大口啦!暴龙是个“打架大王”它们喜欢与其它动物打架,也喜欢跟同伴们打斗。喔!它有那么丰富的战斗经验,难怪它的战斗力那么强,这也是我喜欢它的原因。我想那场让恐龙灭绝的灾难,一定很大,不然像霸王龙那么厉害的恐龙是不那么容易被打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英语说明文阅读方法

全文共 2720 字

+ 加入清单

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接下来小编告诉你英语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题型一:分析说明文的句子作用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在文中抽出一个句子或一个文段,要求分析这个句子或文段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解法很简单:首先判断句子或文段是在文首、文中、还是文末;然后再按如下规律答题即可。一般情况下,句子或文段在文中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作用:在文首,作用多是统领全文、总起全文或引出下文;在文中,作用多是承上启下;在文末,作用多是总结全文。

题型二: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这种题型的特点是:开放性强,要求针对文中所说明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或应对措施。命题的形式通常有:

①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

②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③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

题型三: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

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

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

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怎样快速做好英语阅读理解

先看题目后看文章。一般大多数人做阅读时都是先看文章再做题,这也是考试的最一般方法。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往往在做题目的时候由于印象不深需要重新看文章寻找答案。而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看文章,那么看到与问题相关的语句就仔细看,无关的可以粗略的看,这样既准确的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又节省了时间。

每段的首尾句要认真的看。阅读理解的题目中都会出现主旨题。例如: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对于这类题目的答案一般都在段落的首句,有的时候也会出现在尾句中。所以一定要认真看首尾句。

运用猜测法。在做阅读理解题时,猜测也是一种能力。同样一篇文章,有些人简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而另一些人能运用自己平时在生活中的经验积累,根据上下文进行逻辑推理,排除错误的选项,找出最有可能的选项。当然,这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知识积累上的,所以平时要多注意知识的积累。

细节题用快速阅读法。有些细节题,比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 is nou true?对于这类题则快速跳阅文章,找到相关语句,仔细核对比较,直到找到正确答案。

最后要注意平时词汇的积累。词汇的积累是每一个学习者必须面临的巨大工程。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多读些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原著,先去猜词的意思,实在猜不出的时候再查字典,这样对单词的印象就极为深刻,不容易忘记。这比拿着单词本背单词效果要好的多。

英语阅读理解学习方法

资料的选择

首先,历年考试真题是必备的资料,真题是一个标准,做真题可以把握试题难度,出题角度,了解命题重点。其次,考研阅读辅导书,这种资料贵精不在多。做完后,我们应该反复的研读真题,思考不同类型文章的出题风格,从中摸索规律以提高阅读水平与做题技巧。

积累词语

要提高阅读水平,词汇量与短语量非常重要,打个比方:造房子要砖瓦材料,词汇就是阅读英语的砖瓦材料,没有相当量的英语词汇,阅读英语是无法进行的。所以要提高阅读水平,我们就得学会积累词语。我们不妨这么做:在通读全文后看第二遍,遇到生词尽可能根据上下文来猜,仍猜不出意思的,就把这些生字查好词典,然后抄写在一本可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每天有空时,就拿出这小本子背诵记忆,这样做不费时,效果却很好,因不断接触,反复记忆,词汇量增加得很快。

阅读能力的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题方法,不能说哪种方法更高明,要大家纷纷仿效。一种方法是先快速浏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这一遍要快,不理解的地方跳过,然后做题。这时我们心中已大概知道答案的分布,跳过无关部分,快速找到答案所在处,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直到选出正确答案。可以用直接法和排除法相结合选择答案,排除法是四个选项都看,逐一排除选项,选出正确答案。这种方法可提高正确率,但花费的时间较长。

另一种方法是先浏览文章后面的问题, 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

读完文章后我们常有这样的情况:句子都能看懂,但读完文章印象却不深,这就牵涉到对文章框架结构的整体理解。如何学会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呢?首先,要重视文章的题目和文章的首句。因为文章的题目就是文章的主题,文章的内容就是环绕主题展开。首句很关键是因为首句是文章的导入,点明作者写文章的意图,背景等。接着的每一段的第一句也很重要,因为每段的第一句实际上多半是每段的主题句,然后进行陈述或论述,逐步展开,给予例证,最后把该段内容用一句话来小结,所以每段的最后一个句子常常是该段的结论句,而整篇文章的最后一句就往往是这篇文章的结论或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

英语阅读理解实用解题技巧

一、事实细节题

对于事实细节题,剖析一下不难看出,事实细节的内容不会单独出现,它总会与前前后后的段落内容相呼应。考生只要抓住整体大纲,看懂主题,利用内容间的因果关系,通过时间空间的关系转换,并对细节进行深入的剖析了理解,确定主题,将零碎的细节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能深刻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轻松解决问题。

二、词句理解题

词句理解题主要讲究的是理解题意,通过短文的词、短语或句子的理解来充分理解题意,,碰到不熟悉的词语要避过,先略读再通读,仔细推敲,尤其是对语境的理解要准确。

三、推理判断题

推理判断题最主要的就是注重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抓住关键词,结合有关的生活和社会常识,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内容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推断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的,进行推断。

四、归纳概括题

适合这类题型的阅读理解通常具体反映在文章的题目或一段短文的小标题上;很多文章从一开头就直接说出观点,表达中心思想。所以对于这类题型,一定要提示学生注意主题句和主题段,绝大多数的短文类似于语文的老三段,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注意隐藏的中心思想,准确了解文章结构,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注重逻辑关系,把握住文章的脉络即可。

五、图表理解题

图表题一般最简单,主要考察的就是学生的思维模式,注意逻辑关系,分析其中的细节,找出符合图示所要求的必要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介绍兵马俑的满分说明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我国第1位统一全国的皇帝秦始皇的随葬品,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被刘邦毁了一些,可是经过考古队员的修复,他们又重建了天日,成了游客的展览品。

兵马俑是在新安,他不是一个大坑,他一共是有三个坑。

1号坑的兵马俑是出土最多的一个地方,由于被刘邦破坏过,所以有一些兵马俑已经碎成一片一片的了,1号坑是一个战车与步兵混搭的主力军陶俑,但是它们手中的兵器已经被项羽洗劫一空,可见项羽当时是多么的穷啊,要不然他也不会要那些兵马俑的兵器,所以1号坑的兵器都让项羽掠夺走了,一号坑的兵马俑只开发了1/3,还有2/3还没有开发完,可见一号坑兵马俑的数量得是多么的多呀!

2号坑,因为它当时在装修,所以我看到它的真面目就真的是一个坑,但是我看到它的文字介绍,它里面是埋着海陆空三个战队了,所以我只能遗憾的向第3个坑走去。

三号坑,我感到它好小哦,但是它有一个完整的军政指挥系统,所以我感觉它可以和现代的司令部相提并论。

旁边还有一个博物馆,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青铜马车,重点是在于散称,在当年就可以朝不同的方向旋转,360度无死角,这里的珍宝和外面的珍宝不一样,里面的珍宝是上色的,外面的珍宝是没有颜色,博物馆里的比外面的好看多了。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的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不得不赞赏,秦始皇是多么的厉害!秦始皇的墓地有这么大块地方让他睡,还有,那么多工匠给他造到军队,由此可见大秦的财力是多么强大呀!虽然兵马俑的秘密还没有解开,但是我相信以后的人肯定会解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介绍一样物品作文400字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我虽然不是出身艺术世家,但父母都对艺术有着狂热的追求,在他们的熏陶下,我从小便拥有着对艺术超强的领悟能力,总能发现身边的艺术。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在作文班发现的一幅意味深长的水墨画。

高山流水图

这是一幅一米见宽,两米见高的写意山水画。这幅画可以让每一位看到它的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初看这幅画,远处被一缕缕轻纱似的薄雾所笼罩的崇山峻岭便尽收眼底。那山,高耸入云,蜿蜒盘旋,绵延不断;那雾,虚无缥缈,若隐若现,神秘莫测。

在这让人捉摸不透的雾里,浮现出了一片挺拔的松林。画家寥寥几笔,高耸入云的松树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那苍翠的松树枝是那样栩栩如生,仿佛扑面而来一股纯天然的松脂香味,让人无比享受。在这些苍劲挺拔的松树中有几户人家,就如诗中所说的一样: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在那几户人家的旁边,竟然是陡峭的山崖。悬崖上挂着一条飞流直下的瀑布,那瀑布的底下有一个深不见底的水潭,飞流的瀑布从陡峭的悬崖上冲进水潭里,溅出的水龙不知几丈高,惊得潭里鱼儿地跳出水面,不知鱼儿们是否也想领略一下这山水间的美景呢?

巨石与流水,松树与山峦,薄雾与房屋,水潭与鱼儿,它们互相衬托,形成了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这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国画的奥秘,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期待有朝一日,我也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说明文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1.下定义:简洁明了的概括说明对象的内涵本质,使说明文章更严密科学严谨.

2.作诠释: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理解.

3.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其作用是使说明的对象具体形象,便于读者理解.

4.列数字:列举数字进行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打比方:用修辞方法中的明喻、暗喻来生动形象说明,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6.作比较:一个事物跟另一个事物做比,以突出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7.引用: 引用别人的话或资料原文,加强被说明事物的理论依据的真实性.

8.分类别:把一个大的范围分为一个个小的范围,把复杂的事物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的事物来说明.其作用是使说明条理清楚.

9.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10.列图表:画出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介绍植物的说明文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早晨,我来到学校,一阵清香飘来,我一 看,原来是花台里的桃花开花了。 春天,桃花醒得最早。

桃树那又细又长赤褐色的枝杆上已经开 了许多桃花。远看,一片片粉红的桃花密密 层层的,像一片片晚霞。近看一朵桃花比一 朵桃花美: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豆芽似的嫩黄的花蕊;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饱涨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树枝上还长着嫩绿的新叶,在春风中,绿 得闪光,绿得发亮。

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秃头”的桃 树立刻冒出了圆球似的花骨朵儿,闭着眼做 着它的美梦。花骨朵儿渐渐长大,有的才展 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 出嫩黄的花蕊儿,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 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远远望去,那沉甸甸、 粉红的桃树像天边的云霞,走去看,就像一 个个小孩张着嘴巴冲我笑呢!桃花的美丽引来了一个个小孩,就连蝴蝶、蜜蜂也飞来 “看热闹”了。它们一只一只的在花丛中穿 来穿去,翩翩起舞。

看着眼前的桃林,欣赏着满目桃花,我爱生机 勃勃的春天。

桃花开了,春姑娘迈着翩翩的舞步欢迎桃花加 入春天的怀抱。桃花,你把自己的美丽,芳香 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大自然。

在桃花盛开的季节,欢迎大家到我的家乡来做客!  桃花开在春天里,春天因为桃花更加美丽。我爱美丽的春天,更爱这春天里美丽的桃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介绍钢笔的说明文350字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小巧玲珑的“身材”,白色的“衣裳”,衣服上还“绣”有喜羊羊与灰太狼图像。“头”戴一顶浅蓝“帽”,“脚”着一双浅蓝“高根鞋”,样子蛮好看。听了以上我的描述,大家可别以为我在描述哪位“小姐”,其实啊,我只不过对我的现任钢笔来了个写真。

说起我的现任钢笔,她还真有些来历:新学期开始了,对钢笔情有独钟的我,放弃了好看的文具盒和中性笔,选择了一支钢笔。(在此,我要郑重声明一点:我用钢笔的历史从未超过一星期)回到家,便给它装上墨水。看着新钢笔这么流畅,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心想:这下终于可以打破我用钢笔不到一个星期的“魔咒”了!可没想到魔咒到底还在第六天晚上发生了,我怎么写都写不出来,急得我直冒汗,却毫无办法,最后只好承认这魔咒的威力,并发誓以后再不用钢笔了。那天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逛超市,路过文具柜台前,看着那琳琅满目的钢笔,我的“钢笔欲”便似野草般“春风吹又生”。最后,妈妈犟不过我,只好为我买了一支。这,便是我的现任钢笔了。

现在,我的这支钢笔仅仅用了四天,不知它可否打破魔咒,不重蹈覆辙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介绍自动笔的说明文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许多漂亮的文具,有小白兔形状的刨笔刀姐姐,有带着许多可爱图案的尺子弟弟,有画着彩色条纹的文具袋哥哥……但我最喜欢的是头戴皇冠的自动铅笔妹妹,她是我考试得了100分妈妈送我的礼物。

这支自动铅笔非常精致,她穿着一身淡紫色的连衣裙,笔头是金黄色的,自动铅笔妹妹的头上还戴着一顶金皇冠呢!皇冠上还镶嵌着一颗洁白无瑕的珍珠。远远看去,自动铅笔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

自动铅笔不需要刨,要是里面的铅断了,你只要按一下皇冠上的珍珠,铅就出来了。用起来特别的方便。如果一根铅用完了,就要请自动铅小姐帮忙了,拧开笔头,按着珍珠把新的铅往孔里一插,就装好了,非常简单。它就是用这只脚,帮我写作业。它在我的指导下,一会儿在本子上漫步,一会儿在本子上跳舞 ,它的足迹是那样清晰。

瞧,我的自动铅笔是不是既漂亮又方便呢?我爱我的自动铅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说明文的说明方法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举例子:就是在同类事物、现象中,举出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这类事物或现象的说明方法

分类别:就是按一定标准,把要说明的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类说明的说明方法。

列数据:就是通过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

下定义:就是运用简洁、准确、周密的语言,揭示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属性的说明方法。

打比方:就是借用他物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也叫比喻的说明方法。它能把复杂、抽象的事物说明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

作比较:就是在同别的事物的比较中,显示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诠释:就是采用通俗的介绍或解说事理特点的说明方法。

画图表:就是借用画图列表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具体形象,易于理解。

摹状貌: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总结:最常用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作比较,举例子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物品说明文作文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出行装备需要准备啥?随着暑期的到来,出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那我们出行时应该携带什么呢?本文就告诉你一些夏天出行必备的物资物品,确保你的出行顺利愉快!

一说到出行,你一定会先找一个背包,我们常说这是出行者的第一装备,毕竟它会在你所有的户外活动中和你保持最亲密最重量级的接触。选择背包那可大有学问啊,首先选择背包的大小要视路程远近而定。如果出行时间长可以配容升大一点的,三四天可以配35升至25升的背囊足够这样背起来相对轻松一点。

如出行时间长,所备的生活用品多,这样的话,你可以选择稍大一点的。但选择的原则是,只要够用,应越小越方便。另外购买背包时一定要先试后卖,要向店员咨询清楚背包的正确使用方法,否则上路时,可能起不到减轻负重、均匀负担的作用。

我们夏天出行,天气炎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才能保持体力。水壶是在户外储存水的必要装备,一般的饮料瓶还是不能胜任水壶这个职位的。最好选用0.5毫米厚的高档喷漆铝合金外壳、有防霉涂层的水壶。

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水壶是驴友出行的必备品。它可以盛各种牛奶、饮料、矿泉水等,放在里面一周不会变质。

如果你要野外宿营,帐篷也是必不可少的装备,如果不登高山的话,从实用角度来看,防水指数好就行了,但要注意重量。3公斤以上的一般不予考虑。现在都是玻璃纤维做撑杆的,一般在2.5公斤左右;建议不要买单人的,因为双人帐篷重不了多少,通常也比较实用。

还有一些药品带上它,关键的时刻可能会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泻药、风油精、还有蛇药、感冒药创口贴等,这也是您出行必备的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介绍一件物品的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新型玻璃,这个词大家可能没听说过,没错!它就是我将要介绍的玻璃,不过,它有很多种款式,今天,我为大家介绍的是这四种款式玻璃:电话玻璃、憎雨玻璃、音乐玻璃以及香味玻璃。

首先,我要为大家隆重推出的是“电话玻璃”。这款玻璃连通电话线,只要来电话时,按一下左边的按钮便可接听,按右边的按钮便可挂断。而且它发出的声音清楚明了。它不但家里可以用、商店可以用、公共场所营业柜也可以用。

现在我要为大家推荐的是“憎雨玻璃”。以前啊,我家的汽车每到下雨天,就老是看不清前面的路,可自从我家装上了这款“憎雨玻璃”后,效果就大不相同,在装上这款玻璃后,前面的路况看得一清二楚,而且玻璃上没有一滴水。咦?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啊“憎雨玻璃”有吸水功能,而且,它吸到一定的量后,便可藕断丝连。因为就算受到猛烈碰撞也不会破。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的是“音乐玻璃”。你可别小瞧它,它会通过你的大脑知道你想听什么音乐,还会在你心情郁闷时播放快乐的歌曲,在你心情高兴时播放有动感的歌曲,在平常,它会播放轻音乐。它不仅在家里适用、在酒吧适用、在学校、在商店也适用。

最后,我为大家介绍的是“香水玻璃”,这款玻璃会根据你的喜好来散发你所喜欢的香味。有百合花的清香、有桂花的清新、有玫瑰花的浓烈、……

这就是我为大家的介绍的四种新型玻璃,你们喜欢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介绍桃子的说明文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喜欢香甜可口的苹果,有人喜欢酸酸甜甜的橘子,还有人喜鲜嫩水灵的葡萄,而我却喜欢甘甜爽桃子

远看桃子,它如一个爱心形,上面还有一个小尖头,这是它特有的标志。往近看,它只有一个拳头一般大小,等桃子成熟后,它就露出可爱的小嘴,再配上一身小绒毛衣,简直美丽到不知该怎么说了,像一个人害羞的小姑娘一样微红着脸。它穿着一身碧绿色的短裙,显得格外好看。

桃子表面有一层皮,但是油桃却没有。吃桃子的时候,要先把桃子洗干净,再拿牙刷涂在桃子的表面,用手搓一搓,然后再用清水清洗一下,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有人不喜欢吃皮的话,也可以直接将皮给削掉。桃子的果肉有的是白色的,有的是粉色的,像一个个小宝宝刚出来似的,咬一口,香香甜甜的,好像有一股清泉流入了我的心中,味道好极了。在果肉的最里面还有一个棕色的孩子,那是核桃壳,可以用来当作小的是装饰品,传说核桃还可以辟邪保平安呢!

桃子浑身都是宝,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国约1000个品种以上,桃子有补益充血,养阴生津的作用。可用于大病之后、气血亏虚、面黄肌瘦、心悸气血者服用。桃有较高的含铁量,桃仁可提取物有抗凝作用,并能抑制咳嗽,同时能使血压下降哦!

我喜欢你,桃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说明文方法答题格式

全文共 4110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从而获得有关的知识。说明文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说明文方法答题格式,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阅读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二)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

2、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有条有理地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总到分(或由分而总)、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说明建筑物、景点等通常按照空间顺序说明。介绍事物各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时,往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抽象事理时,则往往需要采用逻辑顺序。

近几年说明文选段多为科技类说明文,此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

5、段意概括:

句式:说明了……介绍了……

方法:找中心句;结合本段说明特征概括,摘要联合,结合标点,尤其注意分号,认真提炼。

6、“这样”的指代义:指代上文距其最近的一句或几句内容。

7、段落语句顺序:

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向沙漠进军》5、6段照应上文游击战、阵地战顺序。

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看云识天气》

8、语言准确性: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    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说明文的结构。

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10、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对段落的内容进行归纳;对全文要点进行概括。

技法:认真仔细阅读原文,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

(例:“死海之变”中“死海已发生了哪些巨大的地质变化?

答:(1)海水水体的分层结构消失(2)海水中的硫化氢消失(3)盐的沉积增多。

11、发散创新: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综合各地开放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这类试题大概从以下方面考查:

(1)对说明内容进行创新性的表述。

(2)对某种现象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3)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4)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性的推断和大胆想象。

(5)由文章内容延伸到现实生活,对现实生活中相关现象进行解释。

(6)对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等提出解决的方法,拟写警示性标语、建议、广告等。这种题考查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考查的是学生对生活的关注情况。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让学生对所给材料有准确地把握,然后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迁移到文段中来。开放性试题,虽然没有规定唯一的答案,可以各抒己见。但在答题时要从三个角度作答:

(1)是就材料回答问题。不一定按标准答案作答,意思答对就给满分;

(2)是阅读材料后受到的启示、感想。这样的答案也是具有个性化的;

(3)是从材料出发,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或扩散联想到其它方面。

总之。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看题目、首括句、尾结句或提问式语句。如果是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既是说明对象。如果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则是对象加特征,答案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考察对说明事物特征的把握。

答题技巧:尽量从原文中找原句作答,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如《中国石拱桥》中关于它的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四)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规范性的答题模式如下:

这是一篇生动地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抒情、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答题的规范性格式如下:

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如……(具体举例),就是……(表达方式)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五)说明语段的作用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

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一种物品作文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我向大家介绍几种新型玻璃,它们各有各的功能。

先向大家介绍一种玻璃,它叫做“海洋探索玻璃”。这种玻璃可以让你在家看到海洋里的景色。玻璃里有着接收装置,还有着屏幕,可以把海洋里的情景通过接收装置接收过来,然后再在屏幕上播放出来。这种玻璃人们在家里都可以使用,因为它可以让你看到比海洋馆更多种类的鱼。

还有一种玻璃,它并不是用来看什么的,还有用来听音乐的。这种玻璃名字叫做“音乐玻璃”。里面有着微型的“播放器”,还有各种各样的歌曲,并且有一种很特殊的装置,它可以测出你喜欢听哪种类型的歌,再从播放器里放出音乐来。当你睡不着时,它会播出轻松的催眠曲来,让你很快睡着,当你生气时,它会播出很抒情的音乐来,使人平静下来,让你的气慢慢消掉。“隐形玻璃”也不错,它可以隐形,是防盗用的。这种玻璃可以拿来制门,十分坚硬,普通的攻击都没有效果,而且玻璃是隐形的,小偷看了之后,以为没有门,结果跑过去给撞上了,这玻璃有着拍摄的功能,把小偷的样子清楚地拍了下来,主人回家后看到可以联系警察,这样小偷就被抓住了。

在现代化的城市里,人们都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可是,“空气进化玻璃”就能帮你呼吸到新鲜空气。在玻璃里面,有着空气进化装置,它把空气吸进来,把里面的灰尘都给过滤掉,再释放出来,这样就可以呼吸到新鲜空气。

现在,玻璃的功能越来越多,将来就会有更多神奇的玻璃走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全文共 2711 字

+ 加入清单

说明文是一种对事物作客观说明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予读者知识。以下是小学生说明文的写作方法,欢迎阅读。

小学生对说明文的写作最感头痛,往往举步维艰。 其实,说明文只要理顺了头绪,把阅读说明文和写作说明文结合起来,以阅读课文为写作借鉴的范例,多观察、多分析、多练习,就能逐步学会选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正确而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的特点主要有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说明文,即用来解释或说明事物、理论、方法、过程或某种抽象概念的文章。 说明文的基本目的就是说清楚。也就是说,要让人看了文章后对文章中解释或说明的对象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这就决定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是客观和科学。

说明文的手法  说明文首要的一点是明确说明的对象,然后用准确的语言,结合多种说明手法对之进行介绍和描述。

常用的说明手法

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

打比方、下定义、做引用、

作比较、摹状貌、画图表、

作假设、作诠释

作用举例:

1.举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说明对象)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

[举例子]:将复杂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的典型事例来说明。例如说明死海的“死”,列举海水中没有鱼虾、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的事例作证;说明死海的“不死”,列举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的事例,让人信服。

2.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的……特征,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列数字]:些事物从数量上便于说明特征,可以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例如《太阳》中:其实,太阳离我们有一亿五千万公里远。到太阳上去,如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3.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条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是一个大的概念中,包含着若干的小的概念,这若干小的概念同属一个大范畴而又相互并列,没有主从关系,更没有比较的特点。

4.做比较:清晰明了地说明……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作比较]:把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比较,显示事物的特征。通过比较,可以认识事物的特殊点、或被说明的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

例如《太阳》中:“我们看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130万个地球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拿地球跟太阳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太阳的体积之大这一特点。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一般有主有从,主事物是被说明对象,从事物不是要说明的对象,而只是为说明主事物服务的,为了说明人们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选一个人们熟悉的从事物跟它相比以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种特点,这就是作比较,

5.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从而把此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例如《太阳》中:“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这打比方,把太阳的形状及会发光发热的特点生动地反映出来了。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在语言要求上,下定义的语句要求是个明确的判断,语言形式一般为“某某是什么?”或“某某叫什么”语言要求准确、概括、简洁,不允许出现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作诠释就没有这些限制,只要做到说明准确、严密即可。

下定义即用简明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属性作概括性的说明,以便确定被说明事物的范围和界限。

7.作诠释:对……加以具体的揭示说明,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

作诠释是注释说明,一般对事物作通俗的介绍,对事理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解说。

8.引资料:具体地说明了……的……的特征,是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引用有关名言、资料、典故、诗词、民彦、俗语、传说等充当说明的内容或依据来说明、介绍事物。例如《太阳》中: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了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

9.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

10.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的……的特点,是说明更具体。

说明文的分类

一、对象

按说明的对象不同分为:

1、事物说明文:着重在于说明的成因、构造、形状、用途等。如《中国石拱桥》;

2、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理。事理说明文旨在解释事物本身的道理或内部规律地,如《统筹方法》等。

这两类说明文常用的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事物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物理特征,常用的是下定义、分类别等说明手法,事理说明文重在说明事物的逻辑特征,要用到引资料、作比较等说明手法。但时候,在同一篇文章中,几种说明手法都要用到,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二、语言

从语言表达方式上可分为:

平实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和简明。有的说明文要讲究语言的平实,有的讲究语言的生动。但不论是平实还是生动,都要求准确、简明,要注意说明文的科学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简洁性。说明文的遣词造句,应简洁平实、通俗易懂。

二. 准确性。说明文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这就要求它必须用准确的语言,如实地反映事物的特征、本质、规律。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三、科学性。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要特别注重科学术语的准确使用。

四、严密性。为了使读者对较复杂的事物、较深奥的事理有明晰确切的理解,说明文常常恰当地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讲究语言的周到严密。

五、条理性。任何事物都具有它本身的条理,我们说明事物就要按照它本身的条理来安排说明顺序,使之眉目清楚,有条不紊。

六. 逻辑性。有的说明文,要从事物的内在联系上进行说明,语言逻辑性强。

七. 趣味性。叶圣陶先生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带一点风趣。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表示时间

对时间的说明要尽量做到精确,如: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种,每分钟有60秒。但是像“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②、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③、表示范围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说明文阅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3936 字

+ 加入清单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说明文在整个试卷中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大。其难度也在逐年提高。下面为同学们整理了说明文阅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说明文是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语文测试必考的一种文体。所以,了解说明文的文体特点,掌握说明文阅读的答题技巧,对提高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复习备考效率非常重要。

不论命题者如何出题,同学们在认真阅读文章的基础上,掌握说明文解题的方法与技巧,明白说明文答题程序,都是能够顺利答题的。笔者结合近几年说明文阅读的考点及题型,提供一些答题方法与技巧。

一、如何找到“说明对象”

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见考点之一,其考查类型:“这篇文章(或段落)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或加上一个能说明其特征的生动的题目。

二、如何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

说明文“说明对象的特征”也是“中考说明文阅读”中常见的考点。对此类题目,首先,应找到表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其次,在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时,要分析文章结构,找出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一般情况下,文段的开头和结尾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例1:阅读下文,概括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

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宋代白玉蟾在《立春》中说:“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唐代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个比喻人们能够普遍接受,也就说明我们的生活中确有植物在春天迅速开花的事实。

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州》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传诵的佳句。我在这里引用它是想说明……所以,当五原河冰刚融化时,长安则早已姹紫嫣红过去,时近暮春了。

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宋代诗人吴涛在《绝句》中讲了这样一件怪事:“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酸。”

其中,我国春天气候的三大特点就是以上三段文字的第一句: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我国南北春季有早有晚;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

三、如何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是“中考说明文阅读”经常出现的考点,其类型如下:

1.直接回答文章或段落的说明方法

对策: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列图表、引用说明)的特点,然后根据文段内容分析判断。

2.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对策:找出运用的说明方法,再根据下列说明方法的作用具体回答。

(1)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2: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说明的方法,作用是用具体事实说明“白色污染”难以根除。

(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例3:人工消雾有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散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使雾滴凝结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扰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气空中混合,促使雾滴蒸发而消失。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人工消雾的三种方法。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4: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就好像鸭蛋的蛋黄。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

(4)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例5: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 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

上面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简要分析它的作用。

解析: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说明了臭氧浓度过高对人体的危害。

(5)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6: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

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解析: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

(7)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8)引用法: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语。引用说明应用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四、如何分析“说明的顺序”

考点类型: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

对策一: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

(1)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结构,多用在说明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南西北中等。

(2)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类: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局部、总—分。

对策二: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

五、如何分析“说明的语言”

分析“说明的语言”首先要了解说明语言的特点(准确、科学)、风格(平实、生动)。

知识要点: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即生动说明还是平实说明。

类型1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

对策:抓住说明文语言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格式:准确、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例7: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通常”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海啸通常是由震源在海底下50 公里以内、里氏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产生的震荡波引起的。

解析:“通常”表明这只是一般情况,说明除了地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可以引起海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例8: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解析:“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类型2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1)不可以。(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或不符合实际。

类型3 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1)表态(删还是不删)。(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示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示估计;“多”“有余”等表示数量。(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4)××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 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语,并体会。

对策:找出准确性的词语,然后说明其作用。找词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找有精确数据的句子;(2)找有模糊数据的句子;(3)找使用限制词语的句子。

类型5 指示代词的含义。

类型:“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对策:找指示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离其最近的一句话。要注意有时指代的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例9:巴西生物工程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发现,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据介绍,科研人员正在根据蝗虫的这一特殊技能,着手研制开发车用行驶监视装置,以帮助减少公路上日益频繁的撞车事故。

文中的“这一特殊技能“是指什么样的技能?

解析:这一特殊技能指蝗虫在飞行时具有一种能躲避其他动物体的特殊功能。

六、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七、如何分析“文段的作用”

类型:说明某段或某句的作用。

对策: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两个。

(1)对文章的结构、内容有何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或前文。有时文段在文章的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使说明……(作用)。

八、如何分析中心句

类型1 直接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对策:在开头结尾或中间找,个别的在文段中间。

类型2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九、如何解答拓展题型

类型:对选文的某一内容或形式,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选文的某一内容展开联想;就……谈一点看法或设想等。

对策:结合实际,结合原文,根据库存,按文章所介绍的事物的特征去写。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