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路护路作文(精彩20篇)

浏览

5534

作文

143

爱我铁路建我家乡

全文共 871 字

+ 加入清单

惠民,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爱我的家乡,不仅是因为它坐落在黄河岸边,历史悠久,而且是因为造就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我的家乡惠民有一位享誉世界的名人——孙武,又称孙子。

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从此,我的家乡又多了一个名字——孙子故里。我的家乡还有不少名胜呢!例如:古城公园,以前是破旧不堪的古城墙,是古代人们为了防御敌人而建造的防御工事。城中心被城墙四面环绕,可见古代人的高超智慧。还建有孙子兵法城,这是为纪念孙子而建造的,里面记载陈列着很多兵法战术。令游览过它的人对孙子更加敬仰。孙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末年齐国著名的军事家。他写过闻名遐迩的著名兵书——《孙子兵法》。他还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呢。我给你讲讲其中一个——孙武训宫女。故事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孙武自打写了兵书,名声大增,变得人人皆知。连吴王看了他的兵书也对他大加赞赏。于是便召他进宫。吴王见了他说道:“你写的兵书我都看过了,你能否用宫中的宫女操练一下呢?”孙武答应了,便召集了宫中180位宫女,开始操练。谁知,宫女们却像做游戏一样嘻嘻哈哈。孙武把她们训了一通,继续操练。可她们还是像刚才一样,嘻嘻哈哈。这一下孙武忍无可忍,下令把其中两个宫女斩首。吴王百般阻拦,但都无济于事。孙武又命令重新操练,这一下,没人再敢违抗命令,都被孙武训得服服帖帖。虽然吴王失去爱妾,但他见孙武很有用兵的才能,便重用了他。从此,吴国也成为了春秋时的强国。这就是孙武训宫女的故事。

说完家乡的名人,再来说说家乡的名胜:古城公园。古代的城墙,历经风雨的侵蚀。如今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人们把它修筑成了公园。吃过晚饭,这里便是人们休闲散步的好去处,风景优美、空气清新……家乡还有一个好地方——武定府衙。这里是古时候的一个衙门,原先已经很老旧,现在经过重新装饰,恢复了以前的摸样,是供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惠民古城历史悠久,现如今在县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路变宽了、街变直了,居民小区星罗棋布,商场、店铺到处都是,方便了居民的购物生活。让我们好好学习,把我们的惠民建设的更加美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800字左右

全文共 1409 字

+ 加入清单

“我正在看发布仪式,武汉站的先进集体太感人了,视频我看一次哭一次!”1月28日晚,当四川在线记者连线阿西阿呷时,她脱口而出的,是对同时获评2020年“最美铁路人”的同行的赞誉。

当天,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闪亮的名字——2020最美铁路人发布仪式》在央视播出。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等10人和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1个集体,获得这一殊荣。

长年在“慢火车”上为彝族老乡服务的阿西阿呷,被誉为大凉山美丽的索玛花。

值乘在“小慢车”,她用真情对待老乡

当一条条高速铁路在中国大地上飞奔的时候,一趟平均时速仅40公里的“慢火车”悠悠地穿行在大凉山深处。

这趟车的乘客90%是彝族老乡。自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通车以来,“慢火车”已开行50余个年头,全程353千米,途经大小26站,9个多小时才能跑完全程,是沿线群众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最低票价只要2元。

如果说高铁体现着中国发展的速度,“慢火车”则呈现出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阿西阿呷就是传递这一温度的代表人物。

作为“铁二代”,阿西阿呷对铁路有着亲人般的感情,值乘“慢火车”20余年如一日,每一趟车,都以真心、真情服务乘客。成为列车长后,她自学旅客运输心理学,突出“大凉山”人文关怀,在服务中,要求乘务人员掌握服务技巧,引导老乡们文明乘车,自觉改掉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在车内吸烟、大声喧哗等不文明习惯。

2017年以前,“慢火车”上的彝族列车员很少,彝族老乡对同为彝族的阿西阿呷有着天然的亲切,有什么需求就找到她,阿西阿呷从来都是热心帮忙。久而久之,老乡们都和她熟识了,亲切地称她“阿呷车长”。

为了方便沿线乡亲联系自己,阿西阿呷的手机号20年没有变过,她也像亲人般对待老乡们。这些年来,找回离家出走的彝族小孩、在列车上主动关心并资助才失去丈夫的孕妇、帮下车忘记带行李物品的彝族老乡寻回失物送回、调解车上爱喝酒的彝族老乡的纷争、在列车上为彝族妇女搭建临时产房生产……这样的事件,不胜枚举。

“一辈子一趟车”,她说有付出也有收获

前不久,阿西阿呷接到通知到北京,才知道自己被评为2020年“最美铁路人”,成为铁路行业300万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

“刚听说获奖的时候,有点出乎意料。”她特别真诚地告诉四川在线记者,但当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直到到了北京,和其他获奖的榜样一起学习交流,那时心潮澎湃,感受特别多、特别深。

“每个‘最美铁路人’的背后,都有很多艰辛、很多不容易,催人泪下。”说到这里,阿西阿呷的声音有点急,有点哽咽。停了一下,她说,最让自己感动的,是今年特别评选的先进集体——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支团队的每个人都抛开了小家顾大家,写“请战书”上第一线、用瘦小的身躯搬运抗疫物品……“看(发布仪式)视频的时候,我从头哭到尾。”

阿西阿呷说,自己其实没做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有付出但也有很多收获。这些年,她看着“慢火车”的硬件、软件越来越好,彝族孩子们长大了、出去读书了、又回来了,看着大凉山日新月异,心里特别有满足感。

“一辈子一趟车”,在这趟承载大凉山乡亲希望的“慢火车”上,以真情守护出行,阿西阿呷值乘了25年。有没有想过换趟车?“不!”阿西阿呷爽朗地笑:“没几年我就退休了,我希望,在‘慢火上’上能干到那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优秀征文: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保驾护航

全文共 2000 字

+ 加入清单

我是一名铁路人,在繁忙的铁路工作后,我都会通过阅读来减轻工作上的压力。在响应工会号召后《轻轻走向完美》一书便成了我每日不可缺少的"饭后甜点"。

《轻轻走向完美》作者毕淑敏从女性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以女性的观点来诉说着女性的世界。她分别从女性自身、婚姻、生活、工作等方面给女性朋友以支持和向前奋斗的力量,并以自身的经历告诉广大女性如何走向完美。我渐渐的爱上了这本书,这个作者,爱上了这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初入铁路,我还只是一个尚未步入社会的孩子,那时的我因父母铁路工作的繁忙对铁路工作有着极度的抗拒。可想而知,带着抗拒心理工作的我处处碰壁。那时的我应该是我人生中最落魄最低潮的时候。上进心极强的我不甘于以这样的状态工作一辈子,我试图改变,试图去理解这个工作的意义,改变我从小对这个工作的偏见。我用着积极的态度去工作,用心去感受每一次服务后来自旅客对我的肯定,用心去接收旅客拿到票后欣喜的表情。慢慢的我发现我的工作不再如我想的那样无趣,那样劳累,反而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经历在等着我去经历。我渐渐的克服了自己认知中的偏见,走出了我人生的低潮期。这就是成长的过程,破茧为蝶,挣扎着褪掉所有的青涩和丑陋,在阳光下抖动轻盈美丽的翅膀,闪闪的,微微的,幸福的颤抖。

几年后我组建了家庭,迎来了乖巧的女儿。工作上先后担任了客运员、售票员、客运值班员等工作,与客运服务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的我任唐山站客运车间"高铁凤凰"服务组客运值班员。从接到任命的那一刻起,我始终坚持在客运服务第一线,秉承着不断提升自己、带好队伍,打造唐山站优质服务品牌的宗旨,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为旅客服务工作中。由于新站刚刚建好,事情繁多,我在刚建站半年的时间里休班的时间掐指可数,就更别提对家庭和孩子的陪伴了。我老公是运转车间的业务指导,是行车重要岗位,所以他对我的工作非常理解,也会给我支持。我的女儿今年6岁,一心工作的我时常听到女儿对我的抱怨。去年的冬天,孩子得了肺炎,住进了医院,恰好赶上了春运学生放假的高峰期,客流居高不下,我始终坚持在岗位上,孩子在电话里哭着喊着找我,可是一看到满车站的旅客,我就忍着泪水把电话挂了。下了班回到家,看到满脸病态的女儿扑在我的怀里痛苦的时候我后悔今天的决定,也开始怀疑这几年来在工作上的付出。低头看着在怀里睡着的女儿,我有点想放弃工作来弥补这么多年对女儿的亏欠。我把想退下来的想法跟老公说了老公非常生气,因为他明白,工作对于我的意义,这么多年的付出并不是因为领导的看重和我身上的责任,而是因为我对工作的热爱,可是女儿也是我不能抛弃的。之后的几天我一直沉浸在难以抉择的痛苦里,这些难过、痛苦老公都看在眼里。突然有一天老公对我说不要再难过了,家里的事交给我,你去做你想做的事。原来是他为了我做了工作上的调动,把家里的事都抗在了自己身上。可女儿依旧是我在工作中时常牵挂的。一次我接待一位独自抱小孩并且随身携带物品较多的母亲,在我们的沟通的过程中,一旁的孩子突然叫我妈妈,并且向我的怀里扑过来。当我抱着孩子将她们送上车孩子在我怀里依依不舍,孩子的母亲跟我就像多年的老友一般话别时我突然想到了我的女儿、工作和家庭,虽然我因为我的工作不能长期陪在女儿的身边,但是我却在为千千万万的母亲与自己的孩子相聚而努力着。除此之外,在看到旅客在我们的努力下与走失的亲人相聚时的激动,身有残疾的旅客在我们的帮助下顺利登上列车后的感激,贵重物品丢失后的旅客在我们的寻找下失而复得的欣喜,这些激动、感激、欣喜使得一直困扰着我家庭与工作难以抉择的问题豁然开朗,用我的付出换来这么多旅客们能顺心、安心、放心的与家人团圆,这就是所谓的"舍小家,成大家"。虽然我经历了这么多,也几近崩溃,然而我依然在成长的路上艰难行走着。我想,人生有这么多的困难,但我们每个人都在坚持,即使受到致命的挫败也绝不放弃生活。因为我们身边有来自家人的理解、朋友的陪伴和旅客的支持。

回首看这几年就像《轻轻走向完美》的封面上写的那样,"我们就像一个命运的绣女,心中存着完美的图案,平心静气一针一线宁静的绣下去"。在我的心里一直在追求完美,对工作上,对生活中,我一直朝着完美的方向努力着。从刚开始时的抗拒工作到爱上工作,再从工作家庭无法兼顾到现在的我懂得如何取舍。正是不完美才让我进步,正是因为不完美才让我知道进步的空间还很大,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获得宝贵经验,引领我攀登新的高峰。是铁路伴我成长,伴我走向完美。

从年少无知再到现在的成熟冷静,如果没有平日里在一线岗位上的付出,没有长时间的亲身经历,这些东西是不会有的。人生的路上不能只追求完美,而忘记了追求的过程和帮助你的人。在此我感谢一直陪在我身边的家人不断的给我力量,感谢工作上的伙伴给予我的支持,感谢唐山站领导一直给我的机会和信任。当然人生不可能会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我也不会因此止步,我会一直追求完美,不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600字以上

全文共 3393 字

+ 加入清单

业精于勤,事成于细

平凡至伟,奋斗最美

今天,当我们为3.79万公里的世界第一大高铁网自豪,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骄傲,为逆势增长的铁路货运量点赞时,我们不会忘记,中国铁路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群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奋斗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以饱满的热情奏响时代强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最美铁路人”

高寒高铁塑传奇 后浪可期创佳绩

2012年以前,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曾被贴上“高铁禁区”的标签。冬季室外温度可达零下35摄氏度,这种气候条件下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是世界级难题,安全驾驶高铁列车的标准更是一片空白。

“筑梦高寒高铁,不能向严寒和风雪低头。”这样的信念在邢云堂的心中犹如一颗火种,激起挑战不可能的斗志。

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组司机,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

面对高铁列车运行时积雪附着在钢轨上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邢云堂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解决了高寒禁区驾驶高铁列车的难题。

为了停得稳、停得准,邢云堂一闸一闸试、一趟一趟练,实现了“一把闸”零对标,被同事们冠以“神闸”的称号。

火车驾龄26年,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邢云堂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

除了自身做好“决胜千里”的高铁司机,随着哈齐、哈牡高铁相继开通运营,邢云堂又承担起培养下一代高寒高铁司机的重任。他主编的驾驶教材成为高寒高铁司机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为高铁司机授课超过1000课时。在黑龙江,有500多名高铁司机跟邢云堂学过技术,他是高寒高铁司机领域当之无愧的“总教头”。

25岁,“95后”,年轻姑娘,别以为她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检修新手,3年前她就成了技术大拿。她就是“最美铁路人”

为了掌握转动轴承的力度、确保检测的精度,刘晓燕连着1个多月端水盆训练臂力;为熟悉轴承结构、把握故障规律,她记了245页的轴承缺陷图谱;为了做好中欧班列日常检修,她在1个月内弄通了265页说明书,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检修效率。“在我心里,每一个经过我修理的轴承一点都不能差,哪怕是0.01毫米也不行!”刘晓燕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把轮轴检修做到了极致。她检修轮轴的精度可达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60。

2018年,在铁路车辆专业货车检修岗位职业技能竞赛中,刘晓燕沉着应对、稳定发挥,取得轴承一般检修第一名的好成绩,22岁就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称号。“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刘晓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岗位上践行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让自己的青春梦想不负芳华。

雪域高原守天路 “慢火车”上践初心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描述的是青藏铁路沿线的环境,其中唐古拉区段平均海拔4800米。这里高寒缺氧、常年风雪,极端气温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生命禁区”。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党支部书记于本蕃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执着坚守了12年。每天徒步巡检线路至少10公里,巡检时间超过8小时,每走100米,于本蕃就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目标就是养护线路零误差。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冻害,春秋防火灾。于本蕃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和昆仑山经历过无数次雨、雪、冰雹的袭击,却始终坚守线路安全生产第一线。2014年的一个冬夜,唐古拉地区突降暴雪。于本蕃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检查,在确认是因道岔夹雪无法转换后,他带领工友争分夺秒地清雪,抢通正线后又马不停蹄地清理侧线道岔。寒风裹着冰雪吹打在他和工友的脸上,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低温透过衣服直往骨头里钻,双脚都被冻得没了知觉。经过一夜的奋战,列车先后正点通过。

于本蕃说:“虽然当时累得精疲力尽,但看到旅客在车厢里微笑着向我们挥手,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条件虽苦不言苦,格拉线上写忠诚。于本蕃在雪域天路这幅圣洁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青藏铁路职工光辉灿烂的青春乐章。

如果说高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那么“慢火车”传递的则是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就是这份温度的守护者。阿西阿呷值乘的“慢火车”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穿越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低票价只要2元。

从小在铁路边长大,阿西阿呷对“慢火车”充满感情,更对沿线老乡有着亲人般的情怀。她帮助帮阿婆、阿公背上百斤的土豆上下车,在列车上搭建临时产房,接生婴儿数十名;她和同事们精心改造车厢,专门划出区域方便彝族老乡堆放农副产品和大件货物,将“慢火车”建成流动的农贸市场。为了方便沿线乡亲找到自己,阿西阿呷的手机号20年没有变过。一次,一位彝族阿姐打来电话,说8岁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有人看见上了阿西阿呷值乘的列车。阿西阿呷立刻通知伙伴逐车厢寻找,还逐个车站打电话请求帮忙。后来终于在车厢角落找到了男孩。

“那天晚上,我带他吃了饭、帮他洗了脚,让他挨着我睡。第二天安全把孩子交给她妈妈时,阿姐搂着我的肩膀喜极而泣。”服务彝族老乡,阿西阿呷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

值乘25年,阿西阿呷以“一辈子一趟车”的真情守护着承载大凉山乡亲希望的“慢火车”,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出行路。

货运增量出实效 铁路扶贫展作为

2020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强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好成绩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孟照林式”的铁路货运职工。

孟照林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也是拉动货运增量的“点子大王”。

董家口南站紧临世界第六大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年货物吞吐量超1亿吨,但铁路货运量在开站初期并不理想。为落实推进“公转铁”要求,孟照林带领职工熟悉站场、线路,对重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每列车装车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2小时;为了拓宽货源,他带队走访各地企业,制订“一企一策”运输方案,陆续发展了20多家稳定大客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孟照林紧紧抓住部分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主动化危为机稳货补客。

一天晚上,孟照林接到电话,甘肃酒钢集团有一批复工复产急需的矿石因疫情影响汽运受阻,工厂面临停产,询问能否通过铁路发货。孟照林立即与港口联系,用最快速度安排配货装车。很快,装有4000多吨矿石的列车直奔甘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那段时间,孟照林曾连续守在车站1个多月,打通了运输“堵点”,为企业复工复产解了燃眉之急。

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2020年货物发送量达1900多万吨,比上年翻了一番,实现运输收入14亿元。“孟照林式”的忙碌成为铁路货运逆势飘红的生动写照。

新疆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昆仑山之间,是全国“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也是国铁集团定点扶贫的4县区之一。

他是一名铁路人,却驻守在和田的贫困村,从铁路职工变身庄稼汉。驻村6年,他带领两个村、几百户村民摘掉了贫困帽,他就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驻村书记亚库甫·阿沙木都。2015年第一次来到达奎村,亚库甫就被这里的贫困刺痛了,立志要全力以赴帮乡亲们解难题,帮达奎村换新颜。

面对干旱的土地、凋零的庄稼、整村缺水的难题,亚库甫带领施工队,用3个月建成了1500米的防渗渠,解决了185户贫困户1000亩核桃树的节水灌溉问题,核桃林终于“喝”上了高山雪水。2017年,达奎村核桃产量突破24万斤,创下历史之最。他又趁热打铁建企养殖合作社,仅这两项产业一年就能为村里创收45万元。达奎村的面貌变了,2018年,亚库甫又被派到和田的吉格代艾日克村。面对村里生活困难的富余劳动力,亚库甫动员有技术的村民办企配电箱厂,当年营业额就超过200万元。面对渴望求知的村民,亚库甫积极联络,发挥多方力量办起“火车头”阅览室,向村里捐赠书籍、电视和笔记本电脑,还手把手教乡亲们上网,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020年,铁路定点帮扶的和田县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亚库甫正是铁路驻村扶贫干部的好榜样。有人说,亚库甫把“心”种在了这片他奋斗过的地方,让铁路精准扶贫工作在边疆小村结出了最甜最美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铁路安全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詹天佑,一个让中国人多么骄傲的名字啊!“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京张铁路的诞生,见证了中国人的能力,也为我国的铁路事业领了先锋……

-------前提

小时侯,我们经常听妈妈讲:“不要到铁路玩!不要到铁路玩!”在潜意识里,早已熟悉了这番话,虽然那时我们不曾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们长大了,慢慢清楚到这句话真正的含义。但与此同时,,火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快,为了方便广大群众,国家铁路部门作出一次又一次的提速,让火车如同一匹“千里马”,奔跑在铁轨之中。

相信每一个人都听说过,火车道路上那些惨不忍睹的交通事故吧!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不难想到个中的原因……正是因为人们对火车的认识不深,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然而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不知道火车“来之快也,去之快也”,以及又缺乏平时对交通法规的学习,在自我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下,就这样发生不该发生的悲剧,轻易断送了自己一生的幸福,不但会给国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的是给自己的家庭和家人造成更大的创伤,甚至有时候也会毁掉整列火车上成百上千的乘客那宝贵的生命。

也许有一天,你乘坐的火车,因为某个和你不相干的热心人清除的铁轨上的垃圾,而没有发生意外,我应该为你感到庆幸。如果世界上多几个这样的人,就不会发生那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保护铁路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爱护铁路,让远方的游子平平安安地回到父母身边,让每一个孩子重新投向父母的怀抱……

让我们共同唱响每一个人的心声,让我们用行动唤醒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国家作贡献,就是为自己,为他人的幸福添多一分保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爱铁路小学作文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铁路犹如国家的血脉,平常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铁路。因此,铁路对国家、对人民的生活都很重要,所以,我们要爱护铁路,做一名爱护铁路的小卫士。

虽然人们都十分爱护铁路设施,但是有一些人依然破坏铁路。一条崭新的铁路刚刚修好,人们非常高兴。可是有一些人为了少走一段路,他们把护栏弄断,让自己进出方便。你是否想到这样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一但发生交通事故,后果就不堪设想。

在铁路沿线,我看见有些人正在穿过护栏走过铁路时,我心中真为他们捏把汗,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怎么都不好好珍惜呢?少走几步路,你就会给祖国的经济大动脉了造成重大事故,死了不少人。难道这样的叫训还不够我们深思吗?一个个事例还不足让大家保护铁路、珍爱生命吗?

铁路是祖国的大动脉,是交通的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因该保护她。如果没有铁路,灾区人民的救援物资怎能及时运达?各种商品就无法运送到全国各地,人民的生活就无法得到保障。如果没有铁路,我们怎样与外界沟通?祖国的大好河山怎样领略?

记得爸爸讲过,2011年湖南芷江县就发生了一起重大火车交通事故。有几位学生上完自息回家时,他们在铁路上行走,结果火车来了,他们来不及躲避,造成5死2伤的重大交通事故。这一个血的教训,时时向我们敲起了警钟。为此,“爱铁路、护铁路”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现在我向大家倡义:

1、宣转铁路安全知识。

2、不要私自到铁路上去完耍,不要横穿铁路。

3、如果发现有人破坏铁路要及时报告铁路公安部门。

4、如果发现有动物在铁路上,要及时赶走。

爱路护路、人人有责,让我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吧!

[我爱铁路小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闪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个人观后感

全文共 350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当我们为3.79万公里的世界第一大高铁网自豪,为中国自主研制的复兴号骄傲,为逆势增长的铁路货运量点赞时,我们不会忘记,中国铁路蓬勃发展的背后,有一群脚踏实地、砥砺前行的奋斗者——

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以饱满的热情奏响时代强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最美铁路人”。

高寒高铁塑传奇 后浪可期创佳绩

2012年以前,位于中国最北端的黑龙江省曾被贴上“高铁禁区”的标签。冬季室外温度可达零下35摄氏度,这种气候条件下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是世界级难题,安全驾驶高铁列车的标准更是一片空白。

“筑梦高寒高铁,不能向严寒和风雪低头。”这样的信念在邢云堂的心中犹如一颗火种,激起挑战不可能的斗志。

邢云堂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棵树机务段动车组司机,也是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

面对高铁列车运行时积雪附着在钢轨上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邢云堂积极探索创新,采取“回手柄”减少50%牵引力和“比例制动”方式控车,解决了高寒禁区驾驶高铁列车的难题。

为了停得稳、停得准,邢云堂一闸一闸试、一趟一趟练,实现了“一把闸”零对标,被同事们冠以“神闸”的称号。

火车驾龄26年,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从时速80公里的货车到时速300公里的动车组,邢云堂驾驶过的车型不下10种。

除了自身做好“决胜千里”的高铁司机,随着哈齐、哈牡高铁相继开通运营,邢云堂又承担起培养下一代高寒高铁司机的重任。他主编的驾驶教材成为高寒高铁司机的必读书目,多年来为高铁司机授课超过1000课时。在黑龙江,有500多名高铁司机跟邢云堂学过技术,他可以说是高寒高铁司机领域当之无愧的“总教头”。

25岁,“95后”,年轻姑娘,别以为她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检修新手,3年前她就成了“技术大拿”。她就是“最美铁路人”、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兰州西车辆段轮轴装修工刘晓燕。

轮轴是机车车辆的关键部件,相当于人的腿脚。一套轴承30多公斤重,每天检修30多套,反复搬动的重量近5000公斤。这对一个20多岁的姑娘而言是巨大的考验。

为了掌握转动轴承的力度、确保检测的精度,刘晓燕连着1个多月端水盆训练臂力;为熟悉轴承结构、把握故障规律,她记了245页的轴承缺陷图谱;为了做好中欧班列日常检修,她在1个月内弄通了265页说明书,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了检修效率。

“在我心里,每一个经过我修理的轴承一点都不能差,哪怕是0.01毫米也不行!”刘晓燕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把轮轴检修做到了极致。她检修轮轴的精度可达千分之一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60。

2018年,在铁路车辆专业货车检修岗位职业技能竞赛中,刘晓燕沉着应对、稳定发挥,取得轴承一般检修第一名的好成绩,22岁就获得了全路技术能手称号。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刘晓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岗位上践行劳动最光荣的理念,让自己的青春梦想不负芳华。

雪域高原守天路 “慢火车”上践初心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四季穿棉袄”,描述的是青藏铁路沿线的环境,其中唐古拉区段平均海拔4800米。这里高寒缺氧、常年风雪,极端气温能达到零下40摄氏度,被称为离天空最近的“生命禁区”。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党支部书记于本蕃就是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里执着坚守了12年。

每天徒步巡检线路至少10公里,巡检时间超过8小时,每走100米就要单膝跪在钢轨上,俯下身子检查轨道平顺度,于本蕃的目标就是养护线路零误差。

夏天防水患,冬天防冻害,春秋防火灾。于本蕃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和昆仑山经历过无数次雨、雪、冰雹的袭击,却始终坚守运输安全生产第一线。

2014年的一个冬夜,唐古拉地区突降暴雪。于本蕃组织人员赶赴现场检查,在确认是因道岔夹雪无法转换后,他带领工友争分夺秒地清雪,抢通正线后又马不停蹄地清理侧线道岔。寒风裹着冰雪吹打在他和工友的脸上,零下30摄氏度的低温下,寒意透过衣服直往骨头里钻,双脚都被冻得没了知觉。经过一夜的奋战,列车先后正点通过。

于本蕃说:“虽然当时累得筋疲力尽,但看到旅客在车厢里微笑着向我们挥手,我觉得所有的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

条件虽苦不言苦,格拉线上写忠诚。于本蕃在雪域天路这幅圣洁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青藏铁路职工光辉灿烂的青春乐章。

如果说高铁体现了中国发展的速度,那么“慢火车”传递的则是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度。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列车长阿西阿呷就是这份温度的守护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慢火车”从普雄开往攀枝花南,穿越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凉山彝族自治州,最低票价只要2元。

从小在铁路边长大,阿西阿呷对“慢火车”充满感情,更对沿线老乡有着亲人般的情怀。她帮助阿婆、阿公背上百斤的土豆上下车,在列车上搭建临时产房,接生婴儿数十名;她和同事们精心改造车厢,专门划出区域方便彝族老乡堆放农副产品和大件货物,将“慢火车”建成流动的农贸市场。

为了方便沿线乡亲联系自己,阿西阿呷的手机号20年没有变过。一次,一位彝族阿姐打来电话,说自己8岁的儿子离家出走了,有人看见他上了阿西阿呷值乘的列车。阿西阿呷立刻通知大家逐个车厢寻找,还逐个车站打电话请求帮忙,后来终于在车厢角落找到了那个小男孩。

“那天晚上,我带他吃了饭、帮他洗了脚,让他挨着我睡。第二天安全把孩子交给她妈妈时,阿姐搂着我的肩膀喜极而泣。”服务彝族老乡,阿西阿呷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

值乘25年,阿西阿呷以“一辈子一趟车”的真情守护着承载大凉山乡亲希望的“慢火车”,守护着万千旅客的出行路。

货运增量出实效 铁路扶贫展作为

2020年,国家铁路完成货物发送量35.8亿吨,同比增长4.1%,强劲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样的好成绩背后,离不开千千万万“孟照林式”的铁路货运职工。

孟照林是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青岛西车务段董家口南站副站长,也是拉动货运增量的“点子大王”。

董家口南站紧临世界第六大港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年货物吞吐量超1亿吨,但铁路货运量在开站初期并不理想。为落实推进“公转铁”要求,孟照林带领职工熟悉站场、线路,对重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使每列车装车时间由10小时缩短到2小时;为了拓宽货源,他带队走访各地企业,制订“一企一策”运输方案,陆续发展了20多家稳定大客户。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孟照林紧紧抓住部分客车停运的“窗口期”加大货运组织力度,主动化危为机稳货补客。

一天晚上,孟照林接到电话,甘肃酒钢集团有一批复工复产急需的矿石因疫情影响汽运受阻,工厂面临停产,询问能否通过铁路发货。孟照林立即与港口联系,用最快速度安排配货装车。很快,装有4000多吨矿石的列车直奔甘肃,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那段时间,孟照林连续守在车站1个多月,打通了运输“堵点”,为企业复工复产解了燃眉之急。

孟照林所在的董家口南站2020年货物发送量达1900多万吨,比上年翻了一番,实现运输收入14亿元。“孟照林式”的忙碌成为铁路货运逆势飘红的生动写照。

新疆和田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昆仑山之间,是全国“三区三州”重点贫困地区,也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定点扶贫的4县区之一。

他是一名铁路人,却驻守在和田的贫困村,从铁路职工变身庄稼汉。驻村6年,他带领两个村、几百户村民摘掉了贫困帽,他就是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驻村工作队驻村书记亚库甫·阿沙木都。2015年第一次来到达奎村,亚库甫就被这里的贫困刺痛了,立志要全力以赴帮乡亲们解难题,帮达奎村换新颜。

面对干旱的土地、凋零的庄稼、整村缺水的难题,亚库甫带领施工队,用3个月建成了1500米的防渗渠,解决了185户贫困户1000亩核桃树的节水灌溉问题,核桃林终于“喝”上了高山雪水。2017年,达奎村核桃产量突破12万公斤,创下历史之最。他又趁热打铁建起养殖合作社,仅这两项产业一年就能为村里创收45万元。

达奎村的面貌变了,2018年,亚库甫又被派到和田的吉格代艾日克村。面对村里生活困难的富余劳动力,亚库甫动员有技术的村民办起配电箱厂,当年营业额就超过200万元。面对渴望求知的村民,亚库甫积极联络,发挥多方力量办起“火车头”阅览室,向村里捐赠书籍、电视和笔记本电脑,还手把手教乡亲们上网,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2020年,铁路定点帮扶的和田县1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亚库甫正是铁路驻村扶贫干部的好榜样。有人说,亚库甫把“心”种在了这片他奋斗过的地方,让铁路精准扶贫工作在边疆小村结出了最甜最美的果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征文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路的家族聚集在一起,公路蹒跚着走过来,接着便是一阵的咳嗽声“我近年来得了肺病,体力不支了”“怎么会这样?”大家惊奇地问。

“说来话长啊,每天汽车严重超载,压的我喘不过来不说,他们还大量排放尾气。所以到了今天的地步。”

“你还好点,可你看看我,现在都生锈了,即使没得病也会被人误认为是得病。现在人类越来越不爱护我了,也不给我刷漆了。到处都是私家车哪里还有人理会我呢?”铁路愁眉苦脸的说。

“那也比我强多了”马路气愤愤的说道,“以前,全靠我维持交通,人们把我当成宝似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发达,如今有了轮船、飞机……哪里还有我的分啊?”说着他顿了顿的。“本来他们的超载压的我就很疼了,还说我不平整,甚至有人在身上我泥土,不下雨还好些,一旦下雨,我就成了小水沟。汽车嗖的一声跑过,水花四溅,接着便是他们一阵大笑。他们简直是把欢乐建立在我的疼痛上。本来我的身旁还有绿树红花的点缀,现在也被他们砍伐完了,只剩下干巴巴的尘土,微风一吹,便尘土飞扬。你看我现在已经遍体鳞伤了。”说着,目录便泣不成声了。

听完马路得话后,大家都陷入了沉思,怎样唤起人们的保护环境的意识?怎样让人们树立爱路护路的观念?怎样让更多的人参加到爱路护路的的行动中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铁路安全作文精选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就住在离铁路不远的地方。小时候,我常听妈妈说:“千万不可以去铁路上玩。”在潜意识里,我早已熟悉了这番话,虽然那时的我并不曾明白其中的道理。随着时间的脚步,我已渐渐长大,慢慢清楚了这句话的含义。与此同时,火车的速度也在连年提高,这句话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听妈妈说20年前,在我们这里曾发生了一起惨不忍睹的火车事故。当时有两个中学生在铁路上玩,他们坐在铁轨上聊得起劲,火车却在那时开了过来,他们一无所知,他们看到火车时,已经来不及躲避了,只听见一声惨叫,现条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听了这个事故,我真为他们的离去感到惋惜和伤感。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才造成的呢?我们只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知道,正是因为他们对铁路的安全知识了解不深,缺乏这方面的学习,抱着一种侥幸的心理,不知道火车“来之快,去之也快”,才会发生了这样的悲剧,断送了自己的生命,给亲人们带来了一辈子无法抹去的伤痛,还有可能因此而影响火车的运行安全,危及成百上千的乘客的生命。

现在为了铁路沿线人们的安全,已经在铁路旁围上了栏杆,做起了一个个隧道,让人们能够安全的穿越铁路。可是我们应该仍旧绷紧安全这根弦,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维护铁路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一种使命,一种义务。这是一种保持铁路持续稳步发展的使命,一种保证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义务。爱护铁路,让远方的游子平安回家,让每一个孩子重新投向父母的怀抱。

让我们共唱“铁路安全”这首歌,用行动唤醒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国家作贡献,也为自己,为他人的多添一份保障!

[铁路安全作文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1934 字

+ 加入清单

自参加铁路工作以来,她一直忙碌在这趟“小慢车”上,热情爽朗23年如一,细心服务车上每位旅客,电话号码17年不换,只因那串数字承载着乡亲们的希望。她是大凉山里美丽的索玛花,她是“新时代?铁路榜样”,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客运段5633/5634次“小慢车”彝族列车长阿西阿呷。

索玛花开大凉山

彝族旅客贴心人

成昆铁路开通运营后,“小慢车”不断穿梭在大凉山里,已运行近半个世纪,承载着当地彝族旅客出行、经商、上学的愿望,成为他们的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校车。

经常乘坐“小慢车”的彝族旅客都知晓阿西阿呷的热心肠,不少彝族老乡都有她的电话号码。“我的电话号码17年都没变,因为那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乡亲们困难时的希望。”阿西阿呷说。

2016年夏,正在值乘“小慢车”的阿西阿呷接到一名彝族旅客的电话,请求帮忙寻找离家出走的孩子李苦伍打。阿西阿呷逐个车厢寻找,最后在带着一群孩子出行的彝族旅客身旁找到了他,孩子大眼睛里满是戒备。

“我是阿呷阿姨,也在大凉山长大。你妈妈发现你不见了,非常着急。明天列车返程时,我带你回家好吗?”听着熟悉的彝语,年幼的李苦伍打渐渐消除了戒心。当天下午“小慢车”到达终点站攀枝花站后,阿西阿呷为李苦伍打送来晚餐,并打来热水为他擦脸、洗脚。

第二天,“小慢车”返回尼波站,阿西阿呷将李苦伍打平安带给了孩子父母。“太感谢啦!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孩子母亲握住阿西阿呷的手由衷地表示感谢。

23年来,阿西阿呷储存的彝族乡亲手机号码已达到上百个。遇到求助电话,她总是想方设法为他们解决难题。

帮老乡拓展销路

脱贫攻坚践行者

阿西阿呷值乘的“小慢车”途经沿线最大的彝族聚居地,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车上90%为彝族旅客,因列车低至2元的票价,站站停靠小站以及大运输量,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小慢车”做起了小生意,脱贫致富,走出大山。

近年来,国家对大凉山地区实施精准扶贫,在政府的帮助下,越来越多彝族老乡开始建新房。因有部分地区还不通公路,于是“小慢车”便成为彝族老乡们运送建材的“运输车”。

老乡们购买的建材中有木材、砖瓦、钢筋、防盗门等材料,行李车放满后,阿西阿呷和工作人员专门腾出几节车厢码放建材,引导老乡们到另外的车厢乘坐,并安排专人看管,确保旅客人身和货物的安全。

近年来,阿西阿呷也深刻感受到精准扶贫政策给家乡带来的变化,特别是现在彝族老乡对子女教育越来越重视,乘坐“小慢车”去县城读书的彝族孩子一年比一年多。每逢周五、周日,列车上尽是穿着校服、背着书包的彝族娃娃们。每到这时,她对孩子们一路呵护有加,有时还给他们辅导作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走出大山,踏上成才的希望之路,通过学习改变命运。彝族老乡也将阿西阿呷当成了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23个冬去春来,在这列穿越大凉山腹地的“小慢车”上,留下了阿西阿呷太多的记忆,她与“小慢车”上的彝族同胞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够为他们服务,助他们经济脱贫、精神脱贫,是她最大的心愿。

推行四字工作法

诠释最美铁路人

阿西阿呷针对彝族旅客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推出了“情、亲、真、引”四字工作法,利用休息时间到“小慢车”的各个车班,教授同事们基本彝语对话和彝族风俗禁忌,有效提升了列车服务水平。

列车服务注重“情”。她在班组管理中,注重通过学习旅客运输心理学,了解旅客情绪情感等需求,全面推行“热心服务、用心交流、细心观察、耐心聆听、真心付出”的“五心”服务法,营造文明、温馨和友爱的旅行环境。

对旅客坚持“亲”。在班组管理中,她始终坚持亲情服务,以讲故事、交朋友、谈心交流等多种方式,架起了与旅客沟通的桥梁。

对标准坚持“真”。阿西阿呷在抓班组标准管理上,始终坚持做到有无检查一个样、客流是否超员一个样,以“让标准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作为班组管理的基准,始终贯穿于服务工作的全过程。

对职工坚持“引”。她在班组管理中,根据岗位特点、能力素质、个人特长、旅客需求,开展“争当服务明星”星级乘务员评选活动,引导班组职工立说立行落实职责;通过开展“凉山情”主题实践活动,增强职工融入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营造学先进、比先进的浓厚氛围,促进服务质量全面提升。

2017年,在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宣传部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春运“最美铁路人”评选中,阿西阿呷榜上有名。成都局集团公司党政工团近日研究决定,授予阿西阿呷等10名同志2018年度“新时代·成铁榜样”称号。

一步步走来,值乘“小慢车”23载往返于大凉山,海拔近千米铁道线上的阿西阿呷始终不忘“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用浓浓关爱凝聚温情,真诚服务沿线彝族旅客,让这趟充满爱的“小慢车”载着大凉山的彝族旅客,不断奔向美好幸福的新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600字征文:铁路伴我成长,我为铁路护航

全文共 1494 字

+ 加入清单

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安全生产领域中没有"下不为例",所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可以这样说只有负责任的安全才称得上是生命的保护神!做安全工作需要责任心,责任心多一分,危险就少十分。责任是一种能力,又远胜于能力,责任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品格,责任就是对自己的工作毫无怨言的承担,并认认真真的做好,责任能让家庭安宁;责任能让工作充满战斗力和竞争力!责任能让美丽的生命--健康永恒!

回顾历史许多血淋淋的教训都是与不负责任分不开的!就让历史帮我们追溯到2011年7月23日晚上20点30分左右,北京南站开往**站的D301次动车组列车运行至甬温线上海铁路局管内**站至**南站间双屿路段,与前行的**站开往**南站的D3115次动车组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车四节车厢从高架桥上坠下。这次事故造成40人死亡,约200人受伤。2008年4月28日凌晨4时48分,胶济铁路线上相向行驶的T195次和5034次火车相撞,造成72人死亡,416人受伤,等等这些不负责任的事例无情的摧残着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用泪诉说着一个个不该发生的惨剧。一幕幕悲情的瞬间、一声声哀痛的呼唤,像一块块寒冷的冰,撞击着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的神经,搅动着我们的心灵。我们尝试让安全领域的反面阴影摆脱正面光环的掩盖,呈现于世人眼前,希望对人们形成一种记忆的刺激与强化,刺激人们对那些忽视安全事件的长久记忆,刺激人们对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的重新认识。每一起事故都有各自的悲剧,但悲剧的背后却有着惊人相似的原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意识匮乏为事故埋下隐患。违章指挥、违章操作为事故种下祸根,心存侥幸、麻痹大意为事故提供可乘之机。在这里我想说,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请看到事故的危害、平安的可贵。

作为一名包神铁路的信号工。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一种责任,在岗一天就要负责一天。信号工负责道岔,轨道电路,信号机设备的检修和维护,这些设备的维修质量决定了铁路行车安全。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不断推进,以计算机联锁为主体的车站集中控制系统,已逐步成为铁路干线的主导信号设备,因此我们的工作重心已由设备的日常检修向设备故障检修转移,以日常巡视为主,真正做到预防为主。安全靠的是什么?安全靠的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执行力,安全工作重在执行!讲究的是落实,注重的是结果!所以,我们每天都要扪心自问一下:今天,你巡视了没有?查到问题及时解决了没有?吃饭睡觉时再想一想所管辖的设备里面还有没有危险源?还有没有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如果有,就要在第一时间里去克服,把危险源和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去除,不拖延、不推诿,对于安全要做到"少一事不如多一事。没事就要去找事",这样才会更好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安全是什么?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是工作的快乐,是单位的效益,更是一种珍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安全上班,安全回家,会让亲人少一份牵挂,父母多一份宽慰,家庭多一份快乐。安全就是一根绳子,挂着全家的心。安全更是一种义务,大事小事,事事注意,不要存在侥幸心里。很多时候的安全事故,就是因为我们存在饶幸心里,我们在工作中绝不能麻痹大意,不能因事小而不为,不能相信自己所谓的经验,不能有麻痹侥幸的心里,不能放纵自己不遵守安全技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安全生产的领域中没有"下不为例"!所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心多一分,危险就少十分。

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可以让出行的旅客与家人平安幸福的团聚,也可以把一列列"乌金"送到可以让它发光发热的地方。所以我,没有理由不干好这份工作!我要不断的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技能水平,为安全工作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爱我铁路建我家乡作文800字

全文共 115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秦皇岛,这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春天来了,古树缓缓抽出枝芽,在黑棕色的枯树之上填上了绝妙的一笔,使原本像秃光了的扫帚一样的树木荡漾出了春的气息,引来了爱春的燕子,惹来了布谷鸟的声声啼叫,‘布谷布谷’,清脆空幽!夏天,树林里则茂盛的连一点光都投不进去,正是个乘凉的好地方,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生机无限。秋天,果实累累,山上的各种果树都呈现出喜悦的笑颜,来向哺育自己的大自然表示感谢。落英缤纷,各种颜色相交织绘成了一幅秋收五彩图。冬季更是妙不可言,天空虽然灰蒙蒙的,但却造就了地面世界的美丽,一片银白雪覆盖了整座山。树杈之间有,石缝之间有,鸟儿的巢窝里有,就连那些隐蔽的山洞里都有。可以说雪儿满天飞,这可是真实的演绎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千古名句了!

但是,谁能想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之前却是个百分百的贫瘠之地。以前的小蒜沟人口稀少,人烟罕至,为什么呢?那全是因为一个原因,我们这里没有铁路!从此之后,我们这里的人就每天都期盼,祈祷能有一条铁路延伸到我们这里来。

终于,有一天一群铁路工人迎着乡亲的欢呼声,开着大卡车进了我们镇。欢呼着的乡亲们都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随着一节节钢轨不断的咬合,连成一条条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铁路,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都等不及要看铁路修成之后的样子了。铁路修成了!一列涂满红色油漆的火车在铁轨上慢慢行驶渐渐提速到我们面前,最后超越了我们向远方继续行驶而去。铁路修成了!我想向全世界大喊:小蒜沟也有铁路了!我们的家乡终于要富起来了!

现在,大街上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房子都变成了高楼大厦,各地的人们来来往往,车辆川流不息。以前街上都是土路,晴天的时候还好说,要是倒霉碰到了雨天,过路的人往过一走,立刻就变成了泥娃娃,很不方便,但现在不一样了,到处都是柏油马路,已经很少有土路了,一群人成群结队的一起穿过了新修的柏油马路,路上的行人都谈笑风生。各式各样的店铺使得整条大街看起来生机勃勃的。现在啊,数不清的人来我们这里游山玩水,拍照留念,火车站点也成为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很多外地人来这里经商,找工作,使得家乡的经济稳步提高,让我们这里富裕了起来,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这就是铁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铁路是工业的筋脉,如果没有铁路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美丽富饶的小蒜沟!所以我们在享受铁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与巨大生活变化的同时,我们更要好好保护铁路,通过铁路所带来的便捷来建造我们更加美好的家园!我相信经过我们家乡人的共同努力,未来的小蒜沟一定会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我们小蒜沟的铁路坐落在高山之上,像一条蜿蜒的巨龙,像一只猛然崛起的雄狮,更像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它,带领我们走向了一个丰衣足食的新世界!

我只想说一句“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铁路春运出票时间表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2017年春运是1月13日到2月21日,共计40天。相比去年,今年春运提前了11天,这也是近五年最早的春运。那么春运的火车票是什么时间呢,让我们看看下文吧。

车票预售期暂缩至30天,春节首日车票下周四开售

记者从铁路宁波站了解到,因为涉及到2017年1月5日的全国铁路运行图调整,目前通过电话订票、12306官网及手机APP的最长购买时间是30天(含当日),车站窗口、自动售票机、代售点的最长购买时间是28天(含当日)。

据此推算,2017年春运首日的火车票将于本月15日开售;明年1月20日(腊月廿三)的火车票将于12月22日起发售;明年1月26日(腊月廿九)的票于12月28日起发售;除夕(1月27日)的票于12月29日起发售。

不过,30天的预售期只是暂时的。至于具体调整信息,请关注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12306网站及铁路官方微博、微信查询,或关注火车站公告。

据初步预测,2017年春运需求仍将保持小幅增长,铁路宁波站春运旅客发送量将达到195万人次。

一般来说,节前的沪宁杭地区,节后的合阜地区是重点运输区域,重点干线则包括京沪、沪昆、杭深、宁蓉等高铁客专,京九、陇海、沪昆等普速线。

重点车站为上海、上海南、上海虹桥、南京、南京南、合肥、合肥南、阜阳、杭州、杭州东、宁波、温州、义乌、金华站等。

根据历史数据,从正月初二起,会出现以厦门、温州等沿海方向为主的旅游小高峰及以绍兴、杭州、上海方向的短途探亲小高峰。2017年春运节后的务工人员返城流和学生返校流会出现叠加。

铁路部门提醒,请广大旅客提早安排出行时间,提早购取车票。旅客务必通过官方渠道,通过合法的身份证明购买车票,避免因第三方冒用个人信息导致无法在网上办理售票相关业务。

务工人员春运购票自组散团的申请将于12月10日开始。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爱国故事

全文共 3522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

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

”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7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

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

”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

”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

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几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

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

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

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

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

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亲自带学生和工人着,背着标杆,经纬仪,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

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能工程人员之口。

”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又重新勘测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

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叠,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

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

”“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

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

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

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

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

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

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其间,厘定了各种铁路工程标准,并上书政府要求全国采用。中国现在仍然使用的4尺8寸半标准轨、珍氏自动挂钩(J“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爱国故事nney Coupler,亦称姜坭车钩、郑氏车钩,美国人 Eli J“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爱国故事nney 所创)等等都是出自詹天佑的提议。

此外詹天佑亦着重铁路人才的培训,制定了工程师升转章程,对工程人员的考核和要求作出明文规定,并且定明工程师薪酬与考核成绩挂钩。京张铁路堷训了不少中国的工程人员,詹天佑所制定的考核章程亦成为其他中国铁路的模仿对象。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获宣统赐工科进士,任留学生主试官等职。1910年,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总公司总理兼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及川汉铁路。此后一直定居在汉口俄租界的鄂哈街9号(今洞庭街51号)。

同年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并被推举为首任会长。民国成立后,于1913年获政府委任为交通部技监,1914年获颁授二等宝光嘉禾章。1916年,获香港大学颁授荣誉法学博士学位。

1919年初,受命往海参崴和哈尔滨任协约国监督远东铁路会议中国代表。4月因病回汉口,4月24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詹天佑与其妻谭菊珍埋葬在京张路青龙桥火车站附近。1922年青龙桥火车站竖立詹天佑铜像。1987年,附近再建成詹天佑纪念馆。 在纪念京张铁路100周年之际,张家口人民永远缅怀京张铁路的总设计师詹天佑,2005年在张家口南站广场,建起詹天佑塑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乡征文二:爱我铁路建我家乡

全文共 627 字

+ 加入清单

铁路犹如国家的血脉.我们平常的生活都离不开铁路.因此,铁路对国家、对人民的生活都十分重要.我们要爱护路,做保护铁路的小卫士!

虽然人们都十分爱护铁路设施,但是有一些人仍旧破坏铁路.一条崭新的铁路刚刚建好,大家都十分高兴.可是有一些人为了少走一段路,把护拦弄断.这样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一但发生交通事故,那后果就不堪设想.

2009年3月12日20时38分,在沪昆波州一冷水铺下行线K1609+570m处(湖南省怀化市芷江县境内)发生了一起货物列车与行走在铁路线上的学生相撞的铁路交通事故,造成4人死亡,3人受伤.中断沪昆线下行正线行车3小时20分.经初步调查的原因是:怀化市芷江县上坪中学7名学生下晚自习后,在回家途中,违反了有关交通规定,戴着耳机竟然走在铁路中间,被10922次货物列车撞上.

有时在铁路沿线,看见有些人正在穿过护拦到铁路对面,我心中真为他们捏把汗.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怎么能不珍惜呢?少走几步路,造成了国家重大损失,酿成重大事故,死了那么多人,这样的教训还不深刻吗?一个个事例还不足以让大家保护铁路,珍爱生命吗?

铁路是祖国的大动脉,是交通的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应该保护它.若没有了铁路,四川灾区的人民的物资怎么能及时到达?一些粮食就无法向别的省运输.各种商品也无法让更多人使用.铁路犹如祖国的血脉,通畅了才能把鲜血充满整个身体,让生命充满活力?若铁路没了,我们怎样与外界沟通呢?祖国的大好风光怎样领略?

现在就让我们加入知路、爱路、护路的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最美,何为最美。在普通人眼里,最美就是长相最漂亮的美女亦或是帅哥,也有可能是一些很漂亮的风景、花草。但是最美在我眼中,就是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娄底车务段冷水江东站调车长杨卫华。

调车作业,坚持1天,不难;坚持1周,不难;坚持1个月,不难;但是坚持29年,1万多个日日夜夜,杨卫华能将枯燥的调车作业做到“零违章、零违纪、零事故”,表现出一名铁路人对于按标作业的坚守以及对于自身工作的高要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杨卫华的工作并不是一蹴而就。在日常工作中,他秉着“多学、多问、多看、多做”精神,付出别人难以企及的努力,在他的六万多字的工作笔记中,每一条他都烂熟于心,在单位上,别人都叫他“活规章”、“土专家”。杨卫华始终第一时间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规章站在技术变革的最前沿,利用经验总结提炼出“杨卫华安全调车法”和24句“调车作业七字诀”,内容通俗易懂、简单易记被广泛推广运用。

结合我段团员青年实际,目前我段团员青年日益增多,但是由于长期夜班的工作性质及周边环境因素影响,团员青年的政治取向及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有的只讲享乐,不讲奉献;有的认为自己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对于得失心里有落差;有的认为工作、生活压力较大,产生消极冷漠情绪;还有的在社会上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以上种种反映了在当前我段维改的新形势下,团员青年思想波动较大,触发点多,不利于广大团员青年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广大年轻人更应该抓住此机会。现在,改革开放前入党和参加工作的干部已经或将要退出岗位,80后以至90后的年轻干部即将成为工务骨干队伍的主体。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思维活跃,勇于创新,同时也相对缺乏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严格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有的缺乏基层和艰苦地方的扎实磨炼;有的对于线路知识的了解不够强;有的担当作为的底气还不足。

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这更是一次机会,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铁、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经得住磨难。对于在生活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一定要虚心请教老师傅,发扬“多学、多问、多看、多做”的精神,时刻保持乐观的心理,抵制社会上不良习气的熏染,立足本职岗位,在铁路事业的发展建设上奉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铁路交通安全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铁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缺少的地位,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铁路事故屡屡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乘客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安全与生命紧紧相连,有些人就是因为不注意安全才受到了血的教训。

以前在电视看到过一个新闻:两辆高铁发生了相撞,导致39人死亡,192人受伤,造成了惨不忍睹的悲剧。但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地铁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使高铁安全存在漏洞。这件事不由地让人深深反思。很多人或许都这样想过:出事故这种事不可能会发生在我的身上。从而导致没有注意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最后,要么受了些伤,要么甚至失去自己的生命!

的确科技的突飞猛进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便利,不过我们也应该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在等待列车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火车没停稳就着急上车或下车;乘火车或速度较快的车时不能把头伸出窗外,以免碰到一些硬的物体导致受伤;玩耍时,尽量不要选择靠近轨道的地方或轨道上进行以免过往的碰到列车,发生危险。

新闻上经常会播出一些比如“某某高铁相撞、某某铁路发生事故了”等事例,我们要从这些事故中懂得安全的重要性,不要轻易让悲剧重演。其次,还要加强铁路知识,知道怎样的行为是对的,怎样是错的。我们要时刻记得,生命只有一次,只有平安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大家都在公路上看过一看、二慢、三通过,那在铁路上也是一样。记得小时候,周围的人就总是说:“不能到马路上去玩啊!”,而在铁路上又何尝不一样呢?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就是:“安全防范,人人有责”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人的生命是宝贵而短暂的,大家都应该珍惜生命,远离事故,让“安全”这个永恒的主题深深烙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脑海!让我们的每一天,每一刻都平平安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5650 字

+ 加入清单

题记:“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要感动谁,也不是要做给哪个人看,而是有能力跳出自己厌恶的圈子,并拥有选择的权力。不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爱因斯坦

这里是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里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45%;

这里是人迹罕至的生命禁区……而那块镌刻着“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的石碑会像一只有力的大手,将你再次拉近眼前的真实。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漫长……”2006年7月1日,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这条世界上迄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不仅结束了西藏自治区没有铁路的历史,而且让外国学者“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的预言不攻自破。

这一雄辩的事实,再一次让我们看到,在没有树,甚至没有人烟的,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除了跃动着一群群像藏羚羊一样灵动身姿的高原精灵外,更是充满了散发着生命的平和与喜悦的人的劳迹。

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养路工,担负青藏铁路全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灾害最多的冻土线路养护任务的于本蕃,就是其中一分子。

奋战在“天路之巅”。

在终日遑遑、年年如旧的日常中,把忍受变成了享受

2006年,纵跨巍巍昆仑山的“钢铁巨龙”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建成通车。当千军万马的建设者告别浩浩荡荡、足以彪炳千秋的历史舞台后,上百名“天路”的护卫者,又默默地拿起这支沉甸甸的接力棒,把热血青春和无悔人生交付给植根苍茫大地的两根铁轨。

就在这一年的6月底,24岁的于本蕃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一脚踏进“雄鹰飞不过去的高山”唐古拉,跟随师傅和工友们开始了青藏铁路线上冻土病害最多的125公里线路的验收、运营和维修工作。

初来乍到,于本蕃和工友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日常吃水吃菜都是靠汽车运送,上个厕所还要提防熊、狼等动物的袭击。尽管如此,作为“铁二代”的于本蕃依然为能子承父业,并在世界铁路最高处工作而感到自豪。

“第一次上线路,前后有50多天吧。记得临出发时,格尔木的树都已经泛绿了,唐古拉却与世隔绝般地下起了暴风雪,呼啸的冷风吹在身上如刀割一般生疼。”那一晚,于本蕃失眠了。

次日出工时,于本蕃像所有初上高原的人一样,口唇青紫,心跳加速,走路带喘,种.种不适迎面袭来。由于连续不断的风吹雪,线路大面积结冰积雪,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险情就是命令!”工友们个个抡锨挥铲,在没膝深的雪野里全力清雪。

“小伙子,别吃太多了!”整夜没睡好觉,白天又干了一天的体力活,于本蕃饿得愈发心慌气短,索性在吃晚饭时盛了满满一大碗。就这,还被师傅当面说了一句。

终于,在繁重的体力活和彻夜的难眠中,于本蕃想起了在青藏铁路柯柯段工作的父亲,想起了小时候跟着父亲在线路上检查的情形。“当时就非常好奇,只有两根铁轨架起的铁路竟然这么庞大,有开火车的,有调车的,有维修水电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每一道工序都与下一道工序环环相扣。”

巨大的反差开始让意气风发的于本蕃纠结起来:“这么艰苦的环境,这么枯燥的生活,这么单调的工作,难道注定就要在这里度过一生吗?”

“你连眼前的事都做不了,今后还能干啥?”时任唐古拉车间工长的师傅,也是被评为省级劳模的王建民的一句话,像一盆浇在炭火上的冰水,让于本蕃幡然醒悟。

的确,比起丰满的理想,骨感的现实更多充满了无奈:一个人的选择从来就不广阔,从来就不自由。但人在现实生活中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的真实却是尤为重要的。

“别看我们使用的工具笨重,可我们干的却是精细活儿,作业时轨距误差不允许超过2毫米,轨面高低起伏不能超过3毫米。冻土的承载能力不强,列车驶过时会对冻土造成压迫,钢轨很容易变得不平整,会影响旅客乘车的舒适感。所以,我们不能有丝毫马虎大意。”

经过风雨历练,仿佛脱胎换骨一样地成长着

扎根一线是养护线路的基础,精细检修更是确保铁路畅通的基石。常年与冻土打交道的于本蕃知道,因温差造成的冻土消融和膨胀,是线路安全运营的绊脚石,必须予以实时关注。

于是,他养成了一个徒步检查测量的习惯,就是在每日的线路巡查中,每隔50米左右,就俯下身子目测检查一番,用脚踩一踩路基;每行走100多米,就逐个检查轨道上的连接螺栓。如果按照每日平均检查10公里计算,12年来,经他双脚测量过的冻土路基就达2.16万公里。

“很多工作都还在摸索中,每一次病害也都不一样。我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时间总是不够用。”于本蕃说。

有研究表明,人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行走,相当于在平原负重20公斤。唐古拉线路工区的工作强度可想而知。遇上风雪交加的天气,零下十几摄氏度的野外,整个人很快都会冻僵,养护作业如同雪上加霜,但线路检修工作不能因此耽搁一天。

一次施工中,如何把一台重达150多公斤的螺栓机抬上近70度的坡道线路,让于本蕃和工友们着实犯了难。几经尝试,由前面3人在高处用绳子使劲拉,后面6人在底下合力扛,才算搞定了这个大家伙。工友们如释重负般的开怀大笑声,立时被唐古拉亘古的空旷所吞没。

“铁路的事情就是天大的事情,我们的养护质量关系到成千上万个家庭的幸福。”平均海拔5000米的唐古拉山区风吹石头跑、雪打如刀割。为确保火车安全通行,于本蕃和工友们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里,顶狂风战暴雪,排除冻土、大风、塌方等危害铁路安全的险情,用血肉之躯铸成一根根看不见的“轨枕”,托起青藏铁路安全运行的奇迹。

自2006年开通运营以来,青藏铁路格拉段至今已安全运营13年。当列车平稳行驶在雪域天路上,旅客被窗外的壮丽风光所震撼时,也会被那一闪而过的铁路护工所吸引——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穿着醒目的工作服,而是他们能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的浮躁。

时间向前飞驰。2017年10月15日,第十九届世界青年大学生联欢节开幕式在俄罗斯索契奥林匹克公园举行。来自180多个国家约2万名青年代表汇聚一堂,共同庆祝这个属于年轻人的节日。

“这届活动的主题是为了一个更好的世界进行斗争。在活动现场,看到精英同行半个小时就能设计一条高铁出来,感到中国铁路真的非常“牛”!“老外”们争相跟我们换路徽、留合影,太长见识了!”于本蕃说,这次经历让他大开眼界,更加明白山外有山,学海无涯。

了解铁路的人都说,选择铁路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2007年开春的一天,于本蕃50多岁的母亲因家中煤气中毒,口吐白沫,神智不清,生命危在旦夕。

原来,得知儿子第二天回家的消息后,母亲忙不迭地和面拌馅蒸包子,给许久没吃到家里饭的儿子改善伙食。没想到,老旧小区的煤气管道发生了煤气泄漏。

“得亏我提前回了家!”一时慌得六神无主的于本蕃,居然把电话打给了“110”,好在接电话的人负责,很快便叫来了救护车。“从此,母亲便留下了头疼的后遗症。”

于本蕃说,打那以后,他就再也没有跟母亲红过脸,发过火。作为铁路单职工家属,倔强、不服输的母亲操持着家中里里外外一应大小事物,含辛茹苦把他和弟弟妹妹拉扯长大。如果母亲有个三长两短,他实在是承受不起。

小时候,在柯柯段巡线的父亲给了他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两条无限延伸的铁轨上,承载着那么多人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留下了那么多家喻户晓甚至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母亲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坚忍,早已如骨血般在他的身上默默流淌。

河流的源头深藏大地,奋斗的昨天是日历的标记。

沧海桑田70载。从慢慢悠悠的蒸汽机车到后来的电力机车,再到今天飞驰在华夏之都、响彻九州大陆的“复兴”号高铁,中国铁路已然从一名“追赶者”转变成“领跑者”。而伴随着铁路成长起来的于本蕃,也亲眼见证了中国铁路的这一划时代巨变。

“艰苦的环境更能锻炼和成就人!”也因此,于本蕃身上有一种敦实又质朴的安心,让他能在生命禁区的唐古拉一干就是12年!他知道,这就是他出发的地方,他更记得自己为什么要出发。这是一个既遥远又坚定的存在!

妻子王兴芳比于本蕃大一岁,他们可以算得上青梅竹马了。早在上初中时,于本蕃就相中了这位齐耳短发的姑娘,虽然她考上了青海师范大学,而他只考上了兰州铁道学院,但在于本蕃的穷追不舍下,他俩最终成了班里最被人羡慕的一对儿。

一天的结束便是梦的开始,泪水却每一次都是新的。

就在母亲发生煤气中毒的那一年,于本蕃与妻子组建了甜蜜的二人世界,从此夫唱妇随,过起了聚少离多的小日子。3年后,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子。

“哥,你千万别生气,成成的脖子被开水烫伤了。”一次,于本蕃正在格拉段沱沱河区间巡线。那年儿子才两岁多点,妻子当时身患感冒,又因服用感冒药而过敏,儿子口渴吵闹着要水喝,昏昏沉沉的王兴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拿起了滚烫的杯子.....

“一直到现在,我们家里都不用保温杯。”虽然是在电话里听到这个消息的,但于本蕃当时那个百爪挠心与见到母亲煤气中毒毫无二致。

我们的生活中从来不是只有喜剧或悲剧,总是悲与喜交织在一起。生活一直在教会我们学习,而我们也在借鉴生活本身的同时,经由生命的本质或意义带领我们抵达现实到不了的地方。

“就冲着你对我好!”从血气方刚的年轻小伙子,再到同学聚会时被调侃成的“中年油腻男”,在全职太太王兴芳的眼里,于本蕃一直都是一个“最能坚持”的大丈夫,她甘心情愿为他放下身段,舍弃工作,从此风雨同舟,不离不弃。

2018年8月,在青藏高原最有生机的季节,妻子带着8岁的儿子来到昆仑山脚下的望昆车站探亲。不凑巧的是,当地铺天盖地的大雨浇灭了于本蕃与妻儿“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团圆梦。

“我们来了一个星期,而你却早出晚归的基本见不着面,难道你就有这么忙?”高原的雨季滂沱而骇人,但凡遇上这样的天气,线路的防洪便是天下第一等的大事,于本蕃哪里还能顾得上家人呢。妻子告诉他,他们来的第一个晚上,轰隆隆的炸雷就把孩子吓哭了,加上高原反应,她们娘俩整晚整晚地睡不好觉。

有了这样的切身体会,妻子王兴芳对他更加体贴了。她给他买来面膜敷脸,给他做可口的饭菜,给他穿上时下潮流的衣服……就连离别时再三嘱咐的话,也变成了“一定注意安全”的专业用语。

的确,任何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安逸些,少吃些苦。但于本蕃的父母妻儿亦没有更多的选择,他们一心直叨念着四个字“:平安就好!”

新时代孕育新机遇,新征程呼唤新作为。作为新时代的铁路榜样,于本蕃从一名普通职工成长为车间副主任,从一名普通群众历练为一名共产党员,并先后获得“铁路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荣誉就像强心针,它时刻鞭策我往前走。”天的尽头是大海,曾经带着妻儿在海边见识了人的渺小的于本蕃,在离天最近的青藏高原,初衷不改地干着被朋友圈点赞,却又在亲人眼中“太苦了”的工作。而又有谁明白:只要一个人真有力量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他就可以如此轻易地从沉闷中解脱的道理呢?

秉承工匠精神,12年确保世界最难维护铁路万无一失

唐古拉山的冬季时间超过半年,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面对艰苦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唐古拉线路工人没有退缩、没有怨言,在人类难以生存的环境下,创造了4300多天安全运行的纪录。

像于本蕃一样,12年来,唐古拉线路车间的所有职工和劳务工在两根铁轨上工作,也在两根铁轨上生活。车间22名职工、88名劳务工,秉承工匠精神,累计完成近10万个数据的观测记录和搜集整理,针对雪域高原冻土变化规律和特点,按照“冬病夏治,夏水冬防”的思路,冬防断,夏防胀,暑防洪,春秋两季防变化,确保世界最难维护铁路的万无一失。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旅客和货物发送量分别达到1655万人次、3400多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0.3%、5.8%,其中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高。今年春运期间,青藏铁路共发送旅客148万人次。

2月27日,记者在望昆车站见到了这群在生命禁区默默坚守的职工队伍。他们个个皮肤黝黑,身材精瘦,手脚麻利,除了看上去有点像“柔软的胖子”的于本蕃。

“好大的风啊!这大白天的都能把人吹着跑了。”记者说。

“这里就是个风口子,雪窝子,我们早都习惯了。”

于本蕃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妻子因为脱发严重去医院看病,主治大夫正好与妻子相熟。闲聊中,得知这位医生拿着不到他一半的工资还乐此不疲地治病救人,他又一次被感动了。“把普通的职业当成为之终身奋斗的事业,这对当时的我触动很大。”

这一天,早已大雪封山的昆仑山银装素裹。连续的风霜暴雪,使望昆车站所管辖的路段积雪严重。为安全起见,工区临时取消天窗作业时间,转去线下清雪除冰。在大风雪中,记者试着抡了几下铲子,十个手指立时冻得失去了知觉。而对面的于本蕃,却身手敏捷地大干了半个多小时。

“吸点氧,会舒服些。”当天,我在于本蕃的宿舍里小憩了一刻,他熟练地打开氧气瓶,细心地安上一根刚刚拆封的鼻氧管,轻手轻脚地带上了门。

抬眼望去,就是被誉为中华神州大地之脊梁的昆仑山。莽苍苍的昆仑山在漫天风雪中兀立着,耳边尽是打着呼哨嘶鸣着的罡风。这座伟岸的大山绵延不绝,仿佛是流逝的时间里不曾移动的坐标,在渺小的瞬间凝望着永恒。

“你听着亲爱的,我们必须抱着希望,这并不是因为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前太阳时代,做一个高贵的人必须拥有金钱、权力或才能,而在今天只要拥有希望,希望是这个时代的黄金和宝石,不管活多长,我们都要拥有它!”

这是今年开年上映的一部现象级同名科幻大片。电影的编剧也是原作者刘慈欣在《流浪地球》一书中写道。“回去后,带上家人去看《流浪地球》吧。这是一部由咱们中国人自己编剧自己拍摄的科幻大片,也是第一次把家国情怀和爱与希望放在了宇宙的大背景下,里面有一种残酷现实中的温情,质朴而有力。”

去年才调到望昆车站的于本蕃,再次度过了一个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新年。从元月10日上山出工至今,他又在线路上前前后后忙活了50多天。“上来之前,医院检查出了糖尿病,要求住院治疗。这段时间血糖一直不稳定,调休后准备去医院好好治治。”由于同事的意外摔伤,于本蕃在岗位上又多待了一个月。

3月1日,是中小学校开学的日子,这次,他可以送孩子去上学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600字以上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46岁的邢云堂

邢云堂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

三棵树机务段动车运用车间动车组司机

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路首席技师

铁路工匠等荣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1年 沈阳铁路机械学校

内燃机车乘务专业

1995年 哈尔滨机务段机车乘务员

2007年 取得动车组驾照

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代高铁司机

2008年 值乘哈尔滨铁路局

进京动车组列车

2012年 参与哈大高铁开通前联调联试

2015年 参与哈齐高铁开通前联调联试

2018年 参与哈牡、哈佳高铁开通前联调联试

46岁的邢云堂

对标停车一把闸,误差不超过20厘米,他成为业内传说级人物。

24年来,他驾驶列车安全走行400余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100多圈。

从独当一面的“大将军”成长为传道授业的“总教头”,邢云堂

梦起:啥时候车速能翻一番?

震撼!十几岁时,第一次见到火车的感觉,我依然记忆犹新,当时我就想,要是能开火车该多好!

1991年,18岁的邢云堂

待避、慢行……货车走走停停,有时一等就是七八个小时。邢云堂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提速。通过改造既有线、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京哈线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到200公里。

寻梦:龙江高铁司机“007”

2007年,34岁的邢云堂

经过“魔鬼训练营”的训练,邢云堂

2008年1月20日,哈尔滨铁路局首次开行进京动车组列车

我是党员,我来跑第一趟!

2012年1月,我国首条高寒高铁哈大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迎来了第一台动车组试验车上线参与联调联试。新线路、新接触网、新信号、新车体,首趟试验挑战和困难不言而喻。

联调联试时,邢云堂

筑梦:高寒高铁闯“禁区”

哈大高铁要克服的最大困难,就是严寒和风雪。

2012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动车组能否在冬夏温差70摄氏度下安全运行,这是世界级的课题。

动车组运行时,车头卷起的积雪如同一条雪龙涌来,附着在钢轨上,极易造成车轮空转、牵引力丢失等问题。在没有成形经验借鉴的情况下,邢云堂

邢云堂

随着哈大高铁的成功运营,黑龙江省昂首跨入高铁时代,2015年、2018年,哈齐、哈牡高铁相继开通。2018年9月30日,时速200公里的哈佳铁路也投入运营。

邢云堂

除了日常走班,邢云堂

追梦:龙江早日迎来复兴号

2016年2月,以邢云堂

强将手下无弱兵,邢云堂

邢云堂

龙江大地上能够早日迎来复兴号

他一定和伙计们携手并肩

让“金凤凰”和“蓝海豚”

在祖国边陲的风雪中起舞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学生我为铁路护航作文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黄金周,我在长沙玩了5天,回来时在火车上,不知道为什么一直盯着铁轨.哈!铁轨真好玩,由于火车速度过快,看着火车旁的另一道铁轨,好像它不在动.一到站,它就会分成很多的铁轨,好像看动画片一样,一下分开一下合拢,我真恨不得把它拍下来,让大家都看到这有趣的铁轨.

观察了很久,一个疑问出现了:我坐的这个位置好像是和来时坐的位置是一样的,为什么看景物都是一样,都是景物朝我过来啊,应该是相反的啊!仔细一看,虽是同一两火车,但火车的方向不同:来时我坐在右边窗户的右边,回时我坐在左边窗户的左边,找到答案后,又一个疑问出现了,火车是怎样转弯的?它只有一条笔直的轨道啊,聪明的你知道的话就告诉我吧!

在人生的旅程中有许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我们一起加油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最美铁路人观后感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铁路干部职工努力在建设交通强国中当好先行者,在2021年春运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27日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0年“最美铁路人”的先进事迹。

帮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在疫情面前毫不退缩、为复工复产竭尽全力、将旅客平安摆在首位……他们是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事迹的铁路人,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根本宗旨。

奉献

承载起老乡们致富的希望

穿梭在四川大凉山里的“小慢车”5633/5634次,承载着当地彝族乡亲出行、经商、上学的愿望,是一趟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自1996年起,阿西阿呷就在这趟“小慢车”上服务,被亲切地称为“阿呷车长”。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困难打给我。”在车厢里见到有困难的旅客,阿西阿呷总会主动伸援手。不少旅客都存着她的电话。“我的号码十几年都没变,因为那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乡亲们遇到困难时的希望。”

“小慢车”途经许多曾经贫困的地区,很多人通过“小慢车”运商品、做小生意摆脱贫困。遇到老乡运送土特产,她会特意拍照发朋友圈,帮助拓展销路。“这些土特产特别受欢迎,常常老乡们还没下车,朋友圈里就已经订购一空。”阿西阿呷高兴地说。

空闲时,阿西阿呷会与老乡们拉家常,给大家讲解扶贫政策,帮他们树立脱贫信心。58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趟车的常客,她从村里收购家禽,通过“小慢车”运到外地赚钱,正是阿西阿呷的建议。现在吉尔五牛木年收入1万元左右,靠卖家禽住上砖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扶贫路上的铁路人还有很多,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车务段俄霍布拉克车间副主任亚库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2015年起,他进入新疆和田县拉依喀乡达奎村工作队驻村扶贫,担任副队长。

在达奎村,核桃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亚库甫·阿沙木都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请来3名专家进村讲授种植知识,促进核桃丰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