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颁奖典礼观后感(推荐20篇)

下面是由开学吧为大家提供的中国经典典故,欢迎阅读参考。

浏览

7826

作文

1000

关于“讲好中国故事”疫情狙击战奋进青年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世界人民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就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抗疫过程中,各国都涌现出很多生动感人的故事,体现了各国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可贵精神。本报今起开设“全球抗疫进行时”专栏,讲述各国人民在抗疫中同舟共济、风雨共担的暖心故事。

“他们很了不起”

4月16日,就读于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印度留学生奥迪,参加了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志愿服务培训。接下来,他将为无症状感染者中的外国人提供帮助。“作为外国人,我特别能理解这些感染者在隔离期间的感受。希望通过英语沟通,更好地为他们提供心理疏导,并让他们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了解。”奥迪说。

抗疫期间,奥迪就读的南方医科大学多名师生奔赴一线。“武汉疫情严重时,学校的老师和朋友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医疗支援。他们的故事让我很感动,他们很了不起。”奥迪说。

在疫情暴发初期,迪奥曾想过回印度,但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学校,并成为一名校内志愿者,一周工作两次,每次3小时,主要是为进出图书馆、宿舍楼等地的人员测量体温。

很多留学生像奥迪一样选择留下,学校及时给他们普及防疫知识、发放防疫物资,让他们感到温暖和安心。“我们觉得有责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知心朋友,守望相助”

疫情发生后,在北京语言大学读博士的哈萨克斯坦姑娘嘉娜尔正在家乡阿拉木图。“我希望能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恰好看到有朋友在转发中国防疫翻译小语种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就报名参加了。”

嘉娜尔的专业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志愿服务要翻译的却是医学材料,刚开始遇到不少困难。“不熟悉医学词汇是最主要的挑战。另外,即使同一个意思,汉语和哈萨克语的表达并不相同。比如汉语中的‘有痰’,哈萨克语一般说‘口干’,这就会造成翻译困难。”嘉娜尔说。

“哈萨克斯坦诗人阿拜曾说:‘知心朋友,守望相助’。我们要团结起来,才能战胜病毒。”嘉娜尔说。

“想告诉大家武汉平时的样子”

“看到武汉人民与疫情对抗的新闻,我很难过。”北京大学燕京学堂2018级学生宫崎一騎曾到武汉游览。在他眼中,武汉美丽多彩;疫情带来的阴霾催生了他的一个心愿:“我想告诉大家武汉平时的样子。”

于是,宫崎一騎开始制作《武汉加油 中国加油》视频。在视频中,武汉的颜色是多样的。历史悠久的黄鹤楼、鳞次栉比的高楼、干净整洁的街道……缤纷的色彩,让这座融汇现代气息和古老文化的城市更加吸引人。他说,面对突发的疫情,偏见并不可取,正视疫情并共同战胜它才是最重要的。

配发英文和日文双语字幕的视频完成后,宫崎一騎将其上传到中外社交媒体。视频得到的反馈非常积极,有的观众表示“刷新了对武汉的印象”;有的观众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到武汉旅游”……

防疫期间,宫崎一騎选择了留下来。“对中国及世界来说,这都是非常特殊的时刻,我希望能见证这一切,并分享自己的观察及思考。”宫崎一騎说。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颁奖典礼作文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视频,看完后我很感动,于是就写下了这篇观后感——寻找孝心。

最先迎入眼帘的是《慈孝若晴天》这首歌,那一朵朵“葵花“,那艳黄的叶子,让我想到了父母们。他们每天向着阳光,是希望子女茁壮成长,心里充满阳光。那棕色的果实就是儿女们,长大后远离父母,漂泊在外。故事中有两位孝心少年,他们是孪生姐弟,由于妈妈腿脚不方便,姐姐每天坚持回家做饭,弟弟帮助妈妈看地摊,很关心妈妈,而且他俩遇到别人有困难时也会去帮忙,简直就是妈妈的小棉袄。另外一个孝心少年,他放学后就会帮爷爷捡瓶子去卖,他由于有严重的近视,干活已变得异常困难,但他没有一点屈服,拔杂草时,他只能用手来分辨,不免会被划伤,可他还是尽力去帮助爷爷奶奶,并坚持下来。又伴随着阵阵音乐《星星不眨眼》的歌曲和沙画,让我体会到父母培养我们的坚辛和不异。后面几位孝心少年,大多都是自食其力,自已的苦处不跟家长说,怕他们担心,帮家长做事,家长生病了,也帮着照顾,十分令我感动。我的心里立马浮现出这四个词:“眼泪、掌声、赞叹、感动”,时刻为感动而流泪和鼓掌,为孝行而赞叹,为那种默默无闻的精神而感动!

看完这个视频,我感受到: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尽孝,要对家人好,要好好读书,做最好的自己,是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要报答他们,感谢他们,还要尽可能对他人好,助人为乐,那样自己也会开心。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年央视寻找最美教师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五楼会议室观看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晚会》的一段视频。视频只是晚会的一部分,时长40分钟。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无手教师”马复兴。

马复兴老师失去了双手,甚至连小臂都不完整,一根小小的粉笔,夹在断臂之间需要全身的力气去调整,夹紧了就断,夹松了就掉,一节课下来,和粉笔一起落下来的是无数的汗滴;

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30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没有双手,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白岩松问马老师:“是什么让你这么棒,无所不能。”马老师说:“是我的孩子,首要我强起来,我的学生才能坚强起来,无论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下去。”就这样平凡的话。

2007年马老师的妈妈去世了,让他遗憾的是不能像正常人用双手去拥抱母亲。在《胖乎乎的小手》这堂课,一向乐观的马老师忍不住伤心流泪。也许是感受到了马老师的那份遗憾,也许是被马老师的泪水感染,一时间这些七、八岁的孩子们也流泪了。当马老师说起他妈妈临终前给他说了一句话,“我走了,可我永远也放不下心来。”他说“妈妈走了,由于社会和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妈妈你放心”

我想,还有什么样的教育比这更直指人心呢?

当然,每一位“最美乡村教师”都有一段传奇的故事,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才是美。在“马老师们”身上都闪耀无比耀眼的人性的光芒。

马老师他们条件很差,教学硬件奇缺,师资奇缺,面对困难“马老师们”与学生相依相伴,呵护学生成长,克服了重重困难,把青春和工资投入学校建设中,有的用一匹马驮出了两所学校,有的甘当学生的锅炉工,有的打着赤脚上讲台授课,有的为学生洗澡补衣,有的为学生筹集了几百万资金,而他们自己却不拿一分钱的工资……正是他们的奉献才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一批批学生才得以从大山中走向外面的世界。

他们对教育的无比热爱,对学生的无比疼爱,他们已然成了学生的爸爸、妈妈或哥哥、姐姐,他们最牵挂的是学生,学生最依恋的是他们,为了共同的梦想,师生成了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师生一起战胜了风霜雨雪,战胜了孤独、寂寞,迎来了灿烂的明天。

在他们身上散发出巨大的感召力量,一方面,他们常常一人就是一所学校,一人肩负学生所有的课程,一人承受重多的困难;另一方面,他们用行动感动了千万中国人,会有更多的教师像他们一样投身乡村教育,为乡村创造更多奇迹。

正是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马教师”用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守护着乡村教育的基石。据称,中国农村中小学生有6600多万人,这么多学生需要优秀的教师,需要优秀的教育,乡村最美教师从事的是最平凡却又非常伟大的坚守工作,传播文明,开启民智,使乡村教育薪火相传

在观看中,我有太多的感动,有抑制不住的泪水。同样是教育工作者,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教师的道路还有很长,但是我找到了引领我前行的旗帜,在我迷茫的时候我会找到我的航向。

同样是作为教师,我深感愧疚,要向他们学习的地方真是太多了,希望今后能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干好自己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每一个孩子。我突然记起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老师的话:“老师就是孩子们的标杆,你立的多高,学生的目光就能看的多远。”就让它作为我以后成长自己的动力,让我的青春也在磨砺中闪光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观后感

全文共 847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贫困人口脱贫带来了冲击,给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带来挑战。面对这场时间紧、任务重、近尾声的脱贫攻坚战,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松劲,啃下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获得最终胜利。

绷紧“思想弦”不放松,提振精神树好“致富志”。“扶贫先要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不要言必称贫,处处说贫”。思想是行动的指南。人穷不能志短,扶贫要先扶志。只有把好贫困户“思想关”,才能引导他们摆脱“贫困志”。只有把“致富志”树立好,才能充分调动贫困户参与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扶志须攻心,要引导贫困户树立“靠勤劳双手摆脱贫困”的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思想。做足做深做透困难群众思想工作,多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多到贫困户家中“坐一坐”,多与贫困户“唠一唠”,全面提升其进取心,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进而提升自我发展能力,让“懒汉”心热起来、行动起来,用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绷紧“政策弦”不放松,为民造福植好“福祉林”。“政策如果对我们的百姓好,就是真正的好,我们就坚持这个政策”。政策为行动提供有力保障。扶贫政策可以为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只有“少搞一些盆景”,把扶贫政策宣传到位,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春风拂遍贫困户的面颊,温暖人心。只有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才能真正发挥政策保障作用,助力脱贫摘帽。扶上马送一程。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始终坚持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在当前决胜的关键时期,既要把这些政策宣讲好、传递好,更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凝心聚力把这些政策落实好、运用好,对不稳定户、边缘户及因疫情导致的特殊户针对性帮扶,让生活有保障、饮水安全、住房温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脱贫致富指日可待。

“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唯有绷紧思想、政策、精准三根弦不放松,才能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作者:赵涵睿

今天上午,我们学校的人一起观看了《感动中国》。

第一个人叫卢永根,出生于香港,他人身患癌症,活动不方便,他是一名科学家,国务院院士,自已住一间四室二厅的房子,房间里面的床上都是铁丝,几个小椅子缠满了铁丝。自已去世了以后还要捐赠遗体。

刘锐是一名空军,自已每次工作都特别危险。

黄大年,在吉林长春,他50岁的时候,他人在英国伦敦,他让女儿留在国外留学,自已回到了母校吉林长春。后来被检查出了自已得了肿瘤,不得不留在医院做手术,治疗。后来去世了。

卢丽安的事情很感动,有一次自已代表台湾。

兰小草,三十三年每年捐献两万元,真名是王珏,是一名医生,真像出来后,王珏已经因病去世了,在王珏危在旦夕的时候,最上心的事情依然是捐款。

黄大发住的村子是出了名的穷村,每年只有大年初一的时候才能喝大米粥,全村900多号人全靠一口老井取水喝,这个村子只能种一些苞米,难以下咽的苞米是那个村子的主食,这个村子最难的是缺水。黄大发决定要改善村子的现象,57岁的黄大发二话不说,把大麻绳绑在自己的身上,让人拉着,自已滑下大悬崖,历尽三年时间终于把水弄通了,自已许下诺言36年终于实现了!

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最为中国最绿的地方。

今年的《感动中国》跟往常一样的感动,今年的让我最感动的是黄大发的感动事件,自已为了整个村子,付出了一切!在《感动中国》的现场庄严的说了自已只要活着一天,就要干一天!为别人愿意付出一切的黄大安,得到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开学第一课少年强中国强观后感300字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我对英雄有了新的认识。什么是英雄呢?以前我以为是像孙行者一样能斩妖除魔的神仙;或者是像刘备匡扶社稷一样的英才;或者是像爱迪生一样能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我以为英雄都有三头六臂。当我看了开学第一课后,我对英雄的理解完全发生了转变。

当新型冠状病毒产生后,那些白衣天使,为了守护我们,他们整天跟病毒战斗;为了守护我们,他们有人牺牲了。我终于明白了,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那些为祖国的事业而奉献自己生命的平凡人,他们才是真正的英雄。为了我们可以自由的呼吸空气。那些医生成天只能带着口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脸上勒出很深很深的印记,在一线与病毒斗争,挽救那些被感染的患者,阻止病毒蔓延。

我想:这世上没有超级英雄,不过是无数平凡人发出的点点光辉,然后这些萤萤光辉汇成璀璨星河。致敬你们,我可爱的英雄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嗯……根据这部电影和我国现在这状况提出的“中国梦”是吻合的。里面的“土鳖、海龟、愤青”实现他们的梦想。那根据我国的状况还说,对于他们还说什么是梦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梦想?电影里面说的是“美国梦”,三人都想出国,最后梦想破灭了,去不了美国,他们就为了让更多的学子实现出国的“美国梦”来实现他们三人的中国梦。

我先说说里面有点诡异的价值观吧……看着电影让我想到中国的“新东方”。但俞敏洪否认了这电影和新东方创业事实的吻合。呵呵……也许也是不认同电影里面的某些价值观吧。

从电影里面的“抄袭”一事来说说。新梦想学校在英语考试试题上面抄袭了美国人的试题,在西方还是很重视知识产权的,我可以理解他们这样做的无奈,但他们的一些做法有点“流氓”。呵呵……可能那时候的人就是这样吧,有点鲁莽,在谈判时没有认识自己的错还据理力争。美国也只是维护他们的权利,要求赔偿,而他们的做法更让人哑口无言——“上市”。是的,最后是承认抄袭了,我们上市把盛世闹大,美国能怎么样?最后有美国人问其真正上市的理由是什么,他们给出的理由就是:我只有上市了,才会在美国引起重视和轰动,你们才能尊重我们。呵呵……这理由真让人哭笑不得,在西方的价值观里面,只要你遵纪守法,不做伤害别人事情,在道德的层面上你能安分点,你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赢得尊重和上市没有关系,难道你很有权有钱就能引起别人的尊重吗?这种价值观和中国融入世界主流的价值观是违背的。这可不是中国梦,是狭隘的民主主义。

这种狭隘的民主主义还体现在海龟的两次去美国,第二次去美国的那种心理,是不是带点“报复”,到西餐丁,当年海龟在那做兼职,第二次去了,让餐厅女雇主伺候他。还有买下实验室,以海龟的名字命名实验室的名字,只为了出气,这样就能得到美国人的尊重吗?只不过是用钱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度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晚上,我观看了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节目,里面的人物和故事令我感动不已。有被称作氢弹之父的物理学家于敏老先生;有在贵州贫困山区支教10年的退休外交官朱敏才夫妇;有为了孩子学习而与孩子同桌16年的陪读母亲;也有敢于与暴恐分子作斗争的警察叔叔木培提;还有为了远赴非洲抗击埃博拉病毒的医务人员

其中最令我感动的是于敏老先生,当主持人宣读颁奖词,于老先生的儿子接过奖杯的那一刻,距离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3个月,前苏联用了6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7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中国人只用了2年8个月。朱光亚院士称,在突破氢弹的技术途径的过程中,于敏发挥了关键作用。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那是一段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一代物理学家的故事。1966年12月28日,我国进行了首次氢弹原理试验,为确保能拿到这次试验的测试结果,于敏顶着戈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的摆置。核试验基地都是在条件恶劣的高原和大漠上,当时40岁的于敏身体虚弱到这样的程度: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的距离,有时要歇好几次,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移步。由于过度操劳和心力交瘁,他曾多次休克在工作现场。但在那样高难度、高辐射的条件下,于老先生仍以命相搏。经过无数次的测量,中国的氢弹原理实验成功了!

于老先生这一辈子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他这种为国家奉献一生的精神值得我学习,我要学习他那宽大的胸襟,坚持不懈的毅力,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在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颁奖典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放暑假,青青草原的动物们都非常激动。因为要举行颁奖典礼了。先来看看各个奖项的候选人吧!

1、最最聪明奖:喜羊羊。

喜羊羊在所有草原上的动物里可以堪称是最聪明的了。哪次灰太狼来了不都是他想办法把灰太狼赶走的?所以最聪明肯定是他!!

场外反应:羊儿们欢呼雀跃,旁边的狼群脸色相当难看。

2、最最漂亮奖:美羊羊

美羊羊也可以说是最漂亮的羊了。同时,她也精通很多女生化妆水平,非常专业。

场外反应:几个“花痴羊”两眼冒心,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3、最最鲁莽羊:沸羊羊

沸羊羊在羊村里非常爱鲁莽行事了,每次碰到危险都是他先上,但最后经常失败!

场外反应:羊儿们一致投赞成票,搞得沸羊羊很尴尬。

4、最最懒羊:懒羊羊

懒羊羊特爱睡觉、吃,他的生活中只有这两个东西。这也是他经常被灰太狼抓去的原因。

场外反应:羊儿们全都捧腹大笑。因为懒羊羊竟然在颁奖台上睡着了!!!

5、最最先知样:暖羊羊

我可没说是潇洒哥啊!是羊村班长暖羊羊。她的预知能力很强悍。只要她说“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众羊都会说:“乌鸦嘴!”

场外反应:旁边的潇洒哥看上去很郁闷:明明自己是先知嘛!!

6、最最笨蛋狼:灰太狼

灰太狼只要去捉羊,就肯定会上当!太蠢了!!

场外反应:众羊很高兴:它们终于可以出气了!

7、最最暴力狼:红太狼

红太狼的独门绝招就是平底锅。只要灰太狼捉羊失败,回到家,狼堡总要传出一阵巨响,灰太狼也飞了。

场外反应:灰太狼脸色相当难看。

8、......

怎么了,为什么不介绍了?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我没把慢羊羊加进去!还有两只狼......天哪,他们来围攻我了!!我先逃了,拜拜!!!

“我一定会回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2月17日晚,“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张定宇、陈陆、张桂梅、万佐成熊庚香夫妇、王海、汪勇、谢军、叶嘉莹、毛相林、国测一大队,这十个感动中国的名字在短片里被一一介绍。

极不平凡的2020年,新冠疫情、洪涝灾害、极寒天气等艰难险阻考验着中国人民,为中国前进的脚步套上了沉重的“枷锁”。但是历尽磨难、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从不愿意向困难低头,给挫折让步。战疫情、抗洪涝、抗严寒、克难题,中国前进的脚步从不停歇。在大家的努力下,202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万亿,比上年增长2.3%。荣誉的取得,离不开每一个为之默默奋斗的中国人。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他们中的典型和代表,他们的故事感人至深。身患绝症却同疫情赛跑的张定宇,将很多的重症患者从死亡边缘拉回,领奖台上步履蹒跚;面对洪水汹涌却选择逆流而上的陈陆,为危难的乡亲奉上了最好的年华,颁奖台上只见一张照片;坚信“让一个女孩读书能救三代人”的公益高中校长张桂梅,改变了众多山区女童的命运,颁奖台上她双手布满膏药……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没有什么丰厚回报,没有什么踌躇不前,更多的是困难时刻挺身而出,无惧艰险与挑战,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安宁。

回顾整个2020年,我们要向这些感动人物表达敬佩之情,也要给各行各业的奋斗者点赞。数不清的白衣天使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抗击疫情,数十万铁路职工坚守在运输一线,众多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冲在抗洪前沿,为数众多的扶贫人员奔波在贫困地区,鲜为人知的科技工作者们研发新的技术装备……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为外界所知晓,在他们看来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拼搏奉献是一辈子,得过且过也是一辈子,他们的选择让自己人生拥有更多色彩,无愧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2021年的新年贺词激扬奋斗伟力。2020年已经过去,2021年一切可期!让我们一起奋斗,坐上“驶向春天的列车”,向幸福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大学生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来自白云旅行社的五星级导游,叫芬霄。芬是芬芳的芬,霄是云霄的霄,希望你们能记住我!我们的目的地是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在这期间我祝你们笑口常开,女士像花一样芬芳,男士健壮如牛。

额尔齐斯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麓的加勒格孜嘎峰,是我国唯一注入北冰洋水系的外河流,在我国境内长600公里,在阿勒泰市境内流程为148公里。额尔齐斯河两岸生长着百种树木和各种野花野草,两岸名贵中草药之多,作用之大,也极为罕见。特别是额尔齐斯河冷水性淡水鱼种类特别多,养育了河岸千千万万的人民。

游客们,到额尔齐斯河了!看!额尔齐斯河的碧水在山下缓缓流动着,真是清波荡漾人影绰绰。额尔齐斯河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河底的沙石;额尔齐斯河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条碧绿的飘带。

如果你站在河边,远望天空飘着的几朵白云,会觉得它们时而像小羊;时而像小鸡;时而像展翅高飞的雄鹰,在清澈的额尔齐斯河上飞舞……如果你俯视额尔齐斯河,就会看见几条穿着黄金甲的小鱼在水中嬉戏、打闹。它们高兴地玩耍着;身子碰身子,头碰头,尾巴还在不停的摇摆着,像是在跳舞。偶尔有鱼会跃出水面,水上就溅起一朵朵浪花,旋即荡漾开一圈圈金色的波纹,仿佛在向我们播放优扬的音乐。游客们,这景色多美,这些小鱼多活泼可爱啊!

游客们,告诉你:额尔齐斯河中的水还能饮用呢!如果你口渴,千万别买河旁小摊上的矿泉水,而是直接饮用额尔齐斯河中的水。现在你们就开怀畅饮吧!

游客们,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就到傍晚了。夕阳下的额尔齐斯河更美丽!傍晚正是太阳西落的时候。霞光照在额尔齐斯河面上,闪出一丝耀眼的光,像红宝石在阳光下熠熠闪光。如果你再向太阳走近点,然后转身,就会发现:大地、远山、树林,还有叽叽喳喳的小鸟,都被涂上了一层红艳艳的光。游客们,现在那如圆盘的夕阳终于落在水中,形成了一幅“长河落日圆”的美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最让我感动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自己的路该怎么走;感动中国让我们清楚,人的梦想该如何做。

感动中国让我们知道人应该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进步;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直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愿好人一生平安,愿善良的人,收获福报,祝福您们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5851 字

+ 加入清单

郭小平心里,更看重的不是院长头衔,而是红丝带小学校长的身份,与此相关的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动容的名词“艾滋病”。

2008年11月15日晚,郭小平带队,红丝带小学的3位老师和12名艾滋病儿童一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12·1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晚会的现场录制,与他们一起排演这个节目的还有两位防艾大使:我国著名歌唱家彭丽媛老师和表演艺术家濮存昕老师,濮存昕老师还是这所特殊学校的名誉校长。节目录制前,他刚刚跟孩子们同桌吃了晚饭。

晚会现场,主持人把话筒给孩子们,让每个人说出自己的心愿时,孩子们的眼睛都是湿的。其中一个小女孩叫翠翠,上台后一直在流泪,声音哽咽地说以后想做一名护士;胖胖的高个姑娘叫盼盼,说自己想当一名舞蹈家;小男孩文慧则神情坚定地说自己的梦想是当一名医学家,攻克艾滋病!

孩子们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唤出全场所有人的眼泪,嘉宾哭了,主持人哭了,现场观众哭了,摄像师、灯光师的眼中也闪着泪花。我坐在观众席上,尽管上午刚采访了这些孩子,但还是忍不住再次为他们的命运流泪。郭小平说,想当医学家的小男孩特别聪明,特别爱读书。

想当舞蹈家的盼盼还为现场观众跳了一小段新疆舞,脸上绽放着羞涩的笑容。我在想,是什么让这些特殊的无辜的孩子,还能有梦想,有笑容?

台上,红丝带小学的名誉校长濮存昕正在把郭小平隆重介绍给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聚光灯下,郭小平穿着一件不入流的普通外套,有点风尘仆仆的感觉,看上去不像院长,倒更像一个父亲、一个乡村教师的形象。

医院里办小学,解决两代艾滋病人受教育问题的有效尝试在中国,所谓二代艾滋病人,主要是指通过母婴传播的艾滋儿童,这些儿童的父母是艾滋病人、或者仅一方是,这些孩子的艾滋身份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注定。

2008年10月30日,一项由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支持的调查对外发布消息,在中国6个城市的成年人中,存在着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严重歧视。30%的受访者认为感染艾滋病的儿童不应该被允许和其他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将近65%的受访者不愿意和艾滋病感染者住在同一所房子里;48%的受访者不愿意与感染者一同用餐。

尽管这种歧视在中国是被禁止的,但是歧视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着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并对艾滋病预防十分有害。

此次北京采访中记者看到,郭小平和他的助手李学军(临汾传染病医院院长助理)、刘美婷(红丝带小学音乐老师)、张新平(红丝带小学文化课老师),还有刘倩(红丝带小学生活老师),吃住行都与这些孩子们在一起。而刘倩本人既是志愿者,也是一名不幸的艾滋病毒感染者。郭小平对这些孩子的称呼是“我的娃们”。

郭小平:“对艾滋病宣传初期,见诸于媒体上的报道往往与道德、伦理的沦陷相关,从而造成人们的误解。实际上艾滋病患者被传染的渠道有三种:一是母婴,二是血液,还有就是性传播。在山西,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很少,多数艾滋病人是通过卖血和输血途径所传染。艾滋病患者首先是病人,应该给他们以起码的同情。但是媒体和社会往往忽略了这点。所以我认为,对艾滋病患者要做的不仅是治疗,更多的是关怀,这才是最主要的。比如这些艾滋病孤儿,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成为血液传播的第二代受害者,这是一群命运坎坷,备受病痛折磨的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怀,需要我们的正视,需要像健康孩子一样上课、游戏、生活。否则,一旦他们在冷眼和歧视中长大成人,将会对社会构成很大威胁,那时再想教育就晚了。”

采访中获悉,那个晚会上想当护士的小姑娘翠翠,刚来医院时患有强迫症,舌头伸出来总也收不回去。翠翠只在小学念了一年书,当时身边的同学都指着她说她有艾滋病,远远地躲着她,翠翠长时间被这种环境包围,所以性格很孤僻,不爱见生人。到病区几个月后,翠翠就不再吐舌头了,胆子也大起来。去年的“六一”儿童节前夕,我去红丝带小学采访时还看到了翠翠表演的舞蹈。

有数字显示,全球1/6的艾滋病相关疾病死亡和1/7的新发感染HIV是15岁以下的儿童。而在我国,据统计感染艾滋病的儿童大概有7万人。多么让人震惊的数字。相较之下,临汾红丝带小学的十几个孩子毫无疑问,当属这个群体中的幸运儿。他们成了医院的孩子,医院不仅为他们看病,还建了一所充满欢声笑语的小学。2006年,郭小平亲自领着他的“娃们”去看了北京天安门;2008年初,这些“娃们”在郭小平的张罗下,又飞到海南岛,圆了“看海梦”;今年的北京之行,郭小平去之前就想好了,要让娃们走进“鸟巢”和“水立方”。

郭小平:“关爱本身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因为这是一个特殊群体。我们要教会他们怎么做人,要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到我为止,不再传给别人的理念’。这些孩子很快就步入青春期了,他们要扰乱社会后果难料,所以现在必须接受教育,而且是特殊教育,要让他们知道将来如何生存。所以这些孩子的教育重点在道德,然后才是技能教育。如果我们不重视艾滋病第二代的教育,势必会出现第三代、第四代……非常可怕。在无疫苗的情况下,我们必须重视道德教育。

对艾滋病人的关心,不能心血来潮,哪怕一天只做一件事,就是花十来块钱买几根铅笔,几个面包,或是帮患者洗澡,都是关心他们的表现。像濮存昕老师,他对这些孩子的关心就非常真实,每年他都会给红丝带小学五万块钱,用于给孩子买衣服、或生活补助。只要有时间,他还会来临汾看看这些孩子,和他们一起吃顿饭,不是作秀,而是就坐在一个餐桌上同吃一盘菜。

艾滋防控这块必须有这样一批人努力的去做,才能让人类在最快的几十年或是几百年内控制艾滋病,否则的话,艾滋病一但爆发将完全不可收拾。”

绿色港湾模式,让艾滋病患者在“生产自救”的同时进行“心灵自救”

自1985年,中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到今天,23年过去了,官方数字报告的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增长到约70万人。2007年,约有5万新发感染和2万与艾滋病相关的死亡。预计有12万到15万艾滋病感染者需要接受抗病毒治疗,而目前仅有4万人接受该项治疗。这4万人中,就包括了先后在山西“绿色港湾”艾滋病区接受救治的1000多名艾滋病患者。

这是一篇北京媒体《新京报》的报道——

2004年6月,临汾传染病医院“绿色港湾”艾滋病区的全体医护人员涌入丁师傅爱人的病房。那天是他爱人的生日,医护人员专程买了一个大蛋糕,买了鲜花,还点上了生日蜡烛。

在“绿色港湾”,丁师傅的爱人第一次听到别人祝福她“生日快乐”。她特别开心,还唱了几首歌答谢大家。生日过后,丁师傅爱人的病情有所好转,心情也开朗多了。发现自己成了艾滋病毒感染者后,她还从来没笑过。“她有勇气活下去了。”丁师傅说。

大年三十的时候,丁师傅的爱人,还收到了郭小平送的100元红包。正月初一,几位患者及家属还吃到了医护人员包的饺子。

小患者苗苗最喜欢护士周亚琴,每次她下班回家的时候,苗苗都要拉住她的手,让她带好吃的。她每次上班,苗苗都会在大门口等她。周亚琴说,“苗苗把我当成他的亲人了。”

在患者眼里,院长郭小平从不穿白大褂,不戴口罩和手套。他平均一周来“绿色港湾”一次,每次都要坐到患者床前问寒问暖。“一点也不像领导,没有架子,很随和,就像熟人见面一样。”一个患者的母亲说。

为什么要给患者发红包呢?我把这个问题抛向郭小平。

郭小平:“我们要让患者感觉这里像一个家,所以取名为‘绿色港湾’。绿色寓意着生命,港湾就是家。得了这个病的患者思想压力都非常大,必须让他们乐观一点,鼓起生活的勇气,这样对治疗才有好处。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艾滋病人的心理治疗。我们倡导医护人员和患者‘结对子’,医院其它病区的医护人员也会轮流到‘绿色港湾’值日,我们还号召医护人员在节假日和周末把艾滋病孤儿带回家,让这些娃们也能感受到家庭温暖。不少患者在‘绿色港湾’治疗后可以出院,却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

听上去,这个“绿色港湾”好像是艾滋病患者的世外桃园,但是据了解,“绿色港湾”模式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该对艾滋病人采取隔离措施。这里到底是什么地方?它的创建人郭小平又是怎么想的呢?

郭小平:“是患者的贫困、心理压力和传染病医院的客观情况,构成了病区搬迁的理由。临汾市传染病医院是山西省4家艾滋病治疗定点医院之一,原来的艾滋病病区设在医院本部,艾滋病病人不敢出门活动,担心遇到熟人知道自己得了艾滋病;加之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力较低,在传染病医院易与其他传染病患者发生交叉感染。一旦交叉感染,艾滋病患者就很危险。很多患者过早死亡是因为并发症死亡,并不是因为艾滋病毒。

2004年7月,我们自筹150万元将以前的SARS隔离区改建成‘绿色港湾”将艾滋病患者全部转了过去。从2004年7月24日建成至今,该病区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20多人次。该病区的艾滋病患者只需要负担生活费用,住宿、治疗都免费,患者可以自愿入院,来去自由。”

记者去过一次“绿色港湾”,在开满芍药花的田野上,离临汾市区大概十公里的车程。我们完全可以把它形容成一个风光旖旎的田园式病区。一个患者告诉我:“在市里,别人都躲着我们,弄得我们都不敢出门。在这里,大家都是这个病,没有谁躲着我们走。我们还可以互相交流,有空还可以玩一玩。”来自病区的一份资料表明,来此地就诊的患者中,95%都是农民,每天的生活费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在市内住院,他们每天都要到街上买饭吃。而在这里,院方盖了四个灶台,他们可以自己做饭。

2004年7月是“绿色港湾”开诊的日子,这里也被称之为“艾滋病人生产自救区”,患者在这里可以获得免费治疗,得到家庭般的看护,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他们的家属还可以通过为病区打工来维持生活。

在这里打扫卫生的、烧锅炉的、维修房屋的、种菜养猪的,都是患者家属。

丁师傅的妻子1997年5月在做一次手术时因输血感染艾滋病,6年后开始发病,住进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当时传染病医院还没有向艾滋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住院一周,就花费1,000余元,只好出院。“我当时都绝望了。”丁师傅抹了抹眼角的泪。

2004年5月12日,丁师傅接到院长郭小平亲自打来的电话,说传染病医院现在对艾滋病患者实施免费治疗,希望他们能尽快到医院就治。

“我永远记得这一天。”丁师傅说,当时,他就挑上一些小麦,带了500元钱,带着妻子赶到了临汾市传染病医院,并随后到了“绿色港湾”,丁师傅还获得一份兼职工作————洗床单被罩、打扫卫生。天气变冷后,他又干上烧锅炉的活,每月 600元。此外,丁师傅还带领五六个病人在病区内的土地上种药材,院里也给每个人发放了相应的劳务费。

“绿色港湾”占地面积90亩,除1,500平方米的建筑及院落外,其余均是可耕地。去年,他们收获了3万余斤玉米,大部分都分给了医院的工作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大白菜也收获了不少,除当福利分发,留下自用部分外,其余的都卖掉了。丁师傅一家人吃的蔬菜,有很大一部分是自救区自产,都是免费的。

“绿色港湾”病区主任乔吉平说:“种植蔬菜和中药材,都是缓解经济压力的手段之一。去年,院方购买了150吨煤,用于烧锅炉取暖,医院的开支很大。而且医院不收患者一分钱,除国家免费提供的药物外,国家规定要收的床位费,医院也免了。”

我看到,这里共有36间病房,每间病房两个床位,带有独立的卫生间。此外还设立了治疗护理区、行政后勤区和被誉为全中国最有爱心的学校————红丝带小学。治疗护理区内除病房外,还为患者及其家属设有活动场所,如VCD娱乐活动室、图书室、乒乓球馆等,用于丰富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生活。

实践中的困惑

郭小平:“最大的困惑是经费问题。“绿色港湾”虽然只是我们临汾传染病医院的一个病区,但却承担着全省差不多90%的艾滋病人救治工作。国家对艾滋病人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中,有一条是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行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也就是说,政府及国际基金组织所给予的援助多数用于艾滋病人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而山西的艾滋病人几乎都是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本身就面临着温饱问题。比如红丝带小学的孩子,不少是孤儿,还是艾滋孤儿,他们的生活谁来负担?医院每年要往绿色港湾这个病区投100多万元,才能保证这里的正常开诊。在这里生活、工作和接受治疗的医护人员、病人和红丝带小学的孩子们眼前就面临着严峻的冬季取暖问题。建筑是当时搬迁时医院自筹资金建的临时过渡房,一直想盖新的住院部但是到现在资金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现在锅炉又坏了,要想解决又得一笔开支。大家都知道,艾滋病人最怕感冒,这么冷的天气,取暖问题解决不了,对他们的身体最不利。医院很困难,确实很困难。

对艾滋病人的诊断问题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国家把诊断的权利交给疾控中心,医院没权利诊断艾滋病。但是我觉得诊断和治疗也应该是医院的事情,而不应只由疾控中心来做,因为疾控中心没有行医权。今年我们医院就发生了一件事:一个病人在2005年通过疾控中心的血液化验报告,得出的结论是艾滋病患者,今年在我们医院要做一个胆囊手术,令人尴尬的是手术中发现,他体内的HIV为阴性!这下我们都着急了,一个标准复查两遍,最后送到本地疾控中心,结果都是阴性。现在这个检验已经通过省里送往北京,到现在还没有结果。病人很焦急,每天都要问我有没有结果,问自己到底是不是艾滋病患者。因此我觉得,关于艾滋病,现在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不衔接的问题。

再就是艾滋病的防治资金中,“防”大于“治”,治疗资金严重不足。国家每年的艾滋病防治资金大都用于预防。我们病区到目前为止已经接收艾滋病患者1,000多人,各项开支非常多,每年需要几百万元,但从建立至今,卫生部和省里提供的资金较少,我们的医护人员与国内外同行交流经验的机会也很少,很难及时掌握艾滋病治疗和管理的前沿信息。我虽然管理着这个病区,却从来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交流,更不要说其他医务人员了。

艾滋病人动手术难也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问题。今年,山西一个艾滋病患者因患子宫肌瘤要动手术,竟然没有医院敢接收她,后来还是在媒体的帮助下才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艾滋病人隐瞒病情,悄悄去综合性医院做手术,这样无疑会增加艾滋病在综合性医院的传染几率。如果国家能形成一套关怀、治疗、疏导病人的办法来规范艾滋病治疗,就为艾滋病治疗医院提供了指导。”

采访结束,郭小平忧心仲仲的表情,还一直在眼前闪动。他所创立的“绿色港湾”发端于医院工作人员的善良之心,很多工作靠每个人的主动奉献,这样的人文关怀具有多少可持续性?郭小平的艾滋救治实践是否还有创新空间?对此,我们充满期待。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13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四精神讲中国抗疫故事做奋进青年心得体会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3月1日清晨,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川镇袁川村73岁的治安户长杨盘文就来到村委会,等待和社区民警一起进村入户排查务工返乡人员信息,这是他抗击疫情的第37天。杨盘文是张家川县年龄最大的治安户长,自天水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白发苍苍的杨盘文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担当。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天刚蒙蒙亮,杨盘文就赶到村委会参加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依照张家川县的安排部署,餐馆、宾馆、网吧、电影院等所有营业场所都要暂时关停,社区民警需带领治安户长逐门逐户排摸通知,考虑到杨盘文年龄大,社区民警安排他在村委会留守,但杨盘文却坚持前往一线参与巡查。

从那天开始,杨盘文就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他每天徒步或骑着电动车穿梭于村委会和村口的防疫检查点之间,白天配合社区民警入户核查务工返乡人员信息,开展疫情防范知识宣传,晚上回到村委会将排摸的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并反馈在“治安户长工作平台”上。每当社区民警和其他户长劝他休息一下时,他总是笑着说:“我回去也闲不住,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忙碌,我不能因为年龄大而影响工作。”

1月23日,抗击疫情第一天,村里有一对从武汉回到袁川村的夫妇,得知情况后,杨盘文立即联系社区民警、镇干部、村卫生员一同上门。刚开始,这对夫妇对来访的人非常排斥,认为大过年的派出所找上门,打扰了自己的生活,就是不开门。杨盘文和大家站在大门口,隔着门宣传疫情防控的相关政策,经过一个多小时苦口婆心地劝说,这家人终于打开了门。此后,杨盘文每天和村干部、医务人员上门为他们测量体温、询问是否需要代购生活用品等,把关爱送到了村民的心坎上。

连日来,这样的“闭门羹”杨盘文和社区民警不知道吃了多少次,每当遇到群众情绪激动不配合、怀疑或害怕病毒传染不肯开门时,杨盘文都耐心解释,哪怕隔着门,也要想方设法争取群众的理解,将劝说工作做到位。

“干了30多年的村委会工作,咋样的事情都经历过,村民之间的矛盾多数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用心去化解,才能让当事人心服口服。疫情防控的工作也是一样,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早日战胜疫情。”杨盘文说。

“他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让我们看到了一名老党员的党性和信仰,在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意志坚强、不甘落后、可敬可赞,值得我们学习。”张家川县张川镇袁川村党支部书记马少军说。

这位73岁的老党员治安户长每天依旧在防控疫情的一线,做力所能及的事,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一期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党的根基在基层,党的肌体细胞是党员。细胞合格,党的肌体就强健;基层有活力,党的事业就兴旺。而“两学一做”广泛延展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容与主体。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深学深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体会精髓。带着自身问题学,针对自身问题改,强化思想建设入脑入心,最终的落脚点在如何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上,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绩检验学习成效;要真正完全领会理解党的纲领,对党的每条规章制度达到“从容应答,如数家珍焉”的程度,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需要党员对自身思想、认识和行为的多重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更要重大局、轻小我,坚决做到讲政治、高站位、肯奉献;强责任、淡名利,从小事抓起,耐得住寂寞,扎扎实实、专心致志把每项工作干好,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要求,主动作为抓落实,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好务。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引导基层党支部党员搞好学习,定期召开党员会议和党员日活动,带头讲党课,观看警示教育宣传片等形式多样地深入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此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知道“红线”在哪里,才能做到不跨越“红线”,守住为人做事的基准和底线。因此,细致理解党章党规是严格遵守党规党纪的基础。党员学习的内容不再仅限于重大的党内纪律,小到毫厘的每条规定章程纪律,每一个普通党员都应该熟记心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仅对基本党规党纪内容有严格的学习要求,还要求广大党员将党的纲领方针和现阶段的国家政策结合起来,并不断深入学习、研究、践行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最美孝心少年颁奖礼观后感550字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孝道永远都是首当其冲的,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孝”都做不到那和牲口有什么区别?

古往今来,孝道一直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泉。自从我们出生开始父亲便抗起了一个家的责任。父亲在我们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严肃的。尽管他不善于表达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的一言一行中看出他那滔滔不绝的爱,母爱是源源不断的泉水,她总是默默无闻的为我们贡献。

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在很多人看来“孝”确实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可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做到呢?现在新闻上经常传闻留守老人,殴打老人,如果这些人能够把这些简单的事做好,那还会出现这些新闻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小时候妈妈总会拿手给我打毛衣,也许有人会觉得那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对,那只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可那是母亲一针一线,不知多少个夜晚点上灯打衣服,只为我们能够尽快穿上。

因为你一点不好的地方就否定你这个人,你们最终只会成为陌路人。反之,如果因为你一点不好他会教导你变好的则是良师益友,是亲人。看完《最美孝心少年》后,我自愧不如,他们当中有些年纪比我小好几岁,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他们的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首先学会珍惜,珍惜每一个为亲人,用最美的孝道来感恩他们,从我们的实际行动开始做起。

把简单的事做好,把平凡的事做好,这就是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4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央视寻找最美教师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昂扬的旋律,述说着感人的故事……第32届最美教师颁奖典礼上,10位“最美教师”一一登场。

被称为“乡间行者”的张锦文是新乡市辉县市拍石头乡中心小学教师,20多年间,他从山脚到山顶,磨破300多双“千层底”,绕了地球一圈半;邓州市穰东镇第一初中教师王建平以一方小小信箱,温暖无数孩童心灵,被称为“知心姐姐”;许昌市实验幼儿园教师赵秀红播种用心、耕耘有术,换得幼苗茁壮成长,被誉为“启蒙园丁”;南阳市方城县杨楼镇第一中心小学教师郭春鹏忍受肉体疼痛坚持教学,被称为“自强标兵”;洛阳市老城区培智学校校长刘文婷因守护“折翼天使”被封“特教玫瑰”;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教师李迪以智启智、以美育美,为新时期教师代言;河南科技学院教授茹振钢扎根纵横阡陌、播撒科技之光,被誉为“中原粮神”;“校园妈妈”王西梅是周口市郸城县实验小学教师,她将“妈妈”角色一直加码,家里一个孩子,学校数十个孩子;“恩慈姐姐”颜志伟是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年近花甲,却青春洋溢,处处传递正能量;被称为“山村脊梁”的安阳市安阳县都里镇东岭西村教学点教师韩保学只为朴素的信念坚守,知苦而行、知难而进。

颁奖典礼进入尾声时,40位刚刚走上讲台的年轻教师现场庄严宣誓,志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随后,在100位优秀教师代表《一切都给你》的合唱声中,典礼落下帷幕。

感人事迹,各不相同。相同的是这些老师都有一颗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爱心,相同的是他们都是扎根贫困地区,这十位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深深的打动了我,这些最美教师他们都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这是做教师最宝贵的品质,我们教师在教育的岗位上,如果都献出爱,肯定会创造奇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第七集观后感

全文共 51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新疆,大家当然会想到那儿的天之高,地之大,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是那拉提大草原。那里的天上翱翔着快如闪电的雄鹰,草地上奔跑着雄壮威武的骏马,一群群温顺可爱的大尾巴羊漫步在山谷之间,远远望去,仿佛是缠绕在山间的一朵朵白云。他们才是草原的主人。

在一座座高低不平的山谷间,星星点点散布着哈萨克族的村寨。这里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没有商场丰富多彩的物品,他们的日子是多么的安静,祥和!

坐在高大的马背上,草原上湿润的风从我耳旁掠过,在广阔的草原上我手持马鞭轻轻挥舞,任由骏马自由驰骋,仿佛我就是草原上的精灵。草原上的马匹皮毛光亮,阳光下到处闪着光,似乎全身上下都涂着油;它们体态协调,有着健美的肌肉,一看便知都是风驰电掣的能手;它们气宇轩昂,个个精神抖擞,在哈萨克族主人的带领下任劳任怨的载着我们来到毡房前。

迎接我们的是一群热情的哈萨克族青年,他们个个都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大家围坐在毡房里,品尝着美味的马奶酒和烤全羊,欣赏着刚健有力、优美动人、舒缓豪放的舞蹈,耳旁是悠扬的冬不拉,这一切使我们深深的陶醉其中。

“歌和马是哈萨克族人的两个翅膀”。当草原上传来冬不拉的琴声,传来高亢嘹亮的歌声,那是哈萨克族人在歌唱。

走进新疆大草原,才真正的走进新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场别开生面的颁奖典礼作文600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2点30分,在大众影院,众多获奖选手汇聚一堂,静待颁奖嘉宾为他们颁发获奖证书。这是全国汉语作文考级暨现场作文大赛福州赛区的颁奖典礼,此赛事自2004年起,已成功举办27届。第27届大赛,福州赛区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共有1521位选手分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全国作文考级中心副主任李树忠先生在演讲时说到:"参加全国总决赛的学生,还将前往西安参观兵马俑博物馆、黄帝陵、延安革命纪念碑等文化名迹,开启一段有趣的研学旅行。"李树忠先生强调实践对写作的重要意义,鼓励同学们开阔视野。

著名作家何捷老师在短短的二十分钟之内告诉孩子们写作的几大技巧:1、调整内容;2、调整结构;3、调整立意。他还说:"首先要‘忘我’,将自己融入作文场景,在文本中写出自己的感受与评价;其次,要善于借助其他角色,通过与他人的对比来突出自己笔下情节、人物的特色;还要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眼前的事物,联想过去、未来以及同时段的其他事物,扩大写作的范围与角度。"真是让我们受益匪浅啊活动现场,除了嘉宾们精彩的演讲,同学们也为现场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才艺表演,如古筝表演《荷塘月色》等,将气氛推向了高潮。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一个个朝气蓬勃的身影走上了讲台,专家亲自颁发证书,我从主任的手中接过证书,心情无比激动。这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激动,这更是为中国的未来而激动!少年强则中国强!

最后,颁奖典礼在全场观众的歌声中闭幕,但是这画面永远留在我们每一个人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