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熟能生巧是寓言故事还是成语故事【实用20篇】

导语:鲁迅的作品给我们带来的许多的感触,小编收集有关鲁迅的故事的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962

作文

1000

狗咬吕洞宾成语故事_1400字

全文共 1360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在蓬莱八仙里有个吕洞宾,他原是读书人,但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未中举,从此以后,他就不再读书,而依靠祖辈留下的家产,会客访友,游山玩水,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吕洞宾在成仙之前,有个同乡好友叫苟杳,他父母双亡,家境十分贫寒。吕洞宾很是同情他,和他结拜为金兰兄弟。并请他到自己家中居住,希望他能刻苦读书,以后好有个出头之日。

一天,吕洞宾家里来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读书用功,便对吕洞宾说:"吕先生,我想把愚妹许配给苟杳,你看如何?"吕洞宾怕耽误了苟杳的前程,连忙推托,但苟杳得知后便动心了,就对吕洞宾表示同意这门亲事。

吕洞宾说:"林家小姐貌美贤惠,贤弟既然主意已定,我也不拦阻了,不过成亲之后,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宿。"苟杳一听不禁一楞,但思前想后,还是咬牙答应了。苟杳成亲这天,吕洞宾喜气洋洋,而苟杳却无脸面见人,干脆躲到一边不见面。晚上,洞房里新娘子头盖红纱,倚床而坐。这时,吕洞宾闯进屋来,也不说话,只管坐到桌前灯下,埋头读书,林小姐等到半夜,丈夫还是不上床,只好自己和衣睡下,天明醒来,丈夫早已不见,一连三夜都是这样,可苦坏了林小姐。

苟杳好不容易熬过了三天,刚进洞房,见娘子正伤心落泪,连忙上前赔礼,林小姐只管低头哭着说:"郎君,为何三夜竟不上床同眠,只对灯读书,天黑而来,天明而去?"这一问,问的苟杳目瞪口呆,半天,他才醒悟过来,双脚一跺,仰天大笑,原来是哥哥怕我贪欢,忘了读书,用此法来激励我。哥哥用心,可谓太狠心啊!林小姐被苟杳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待苟杳说明经过,夫妻两个才双双欢喜起来,齐声说道:"吕兄此恩,我们将来一定报答他!"

几年后,苟杳果然金榜题名做了大官,夫妻俩与吕洞宾一家洒泪而别,赴任去了。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年夏天,吕家不慎失了大火,偌大一份家产,化成一堆灰烬。吕洞宾只好用残留的破瓦烂砖搭了一间茅草屋,和妻小在里面躲风避雨,日子十分艰难。夫妻俩商量,决定去找苟杳帮忙。吕洞宾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苟杳府上,苟杳对吕洞宾家遭大火的事非常同情,并热情招待他,可就是不提帮忙的事情,一连住了一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给吕洞宾,吕洞宾以为他忘恩负义,一气回了家。

吕洞宾回家一看,原来家里盖了新房,很是奇怪。他刚要迈进家门,却见大门两旁贴着白纸,知道家中死了人,他大吃一惊,慌忙走进屋内,见屋内挺着一口棺材,妻子批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吕洞宾楞了半天,才轻轻叫了一声娘子。娘子回头一看,惊恐万状,颤颤抖抖地叫道:"你,你是人还是鬼?"吕洞宾更觉诧异,问:"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地回来了,如何是鬼呢?"娘子端详了好久,才认出真是吕洞宾说:"吓死我了!"原来,吕洞宾走后不久,就有一帮人来帮他盖房子,盖完房子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大帮人抬着一口棺材进来了,他们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了。

吕洞宾一听,知道是苟杳玩的把戏。他走近棺材,气得操起一把大斧把棺材劈开两半,只见里面全是金银珠宝,上面还有一封信,写道:"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金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吕洞宾看完信后如梦初醒,他苦笑了一声:"贤弟,你这一帮,可帮得我好苦啊!"

从此,吕苟两家倍加亲热,这就是俗话常说的"苟杳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因为"苟杳"和"咬"同音,传来传去便成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海风轻轻,海水蓝蓝,云儿白白……微风吹来,海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轻轻地抚摸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有节奏的哗哗声,好像一支乐曲,悦耳动听。在水天一色间住着一个热闹的大家族,不时从那传出阵阵欢声笑语,一批又一批的游人欣赏了那蓝色的美景,无不对此景赞誉有佳。

一天,柔软的沙滩上又迎来了它们新的客人,海里的小海豚忍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从家中跑了出来,想看看外面这精彩的世界。

“咦?真好玩,他们停在那里做什么,那还有一把大伞,看起来可真舒服。”小海豚探出了小脑袋说。原来它看到了游人们正在沙滩上的大排档小憩呢。

“哦,好痛呀!是什么东西扔在我身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只大酒瓶从岸边飞了过来,砸在小海豚的头上,顿时蒸起了一个“大包子”。紧接着,沙滩上不时还飞来易拉罐、骨头等外来物,海水开始披上了灰色的外衣,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光彩。黑乎乎的东西挡住了鱼儿的视线,它们正吃力地往前游着,呼吸越来越困难了。从此,海底的居民们的恶梦开始了。

先是鲤鱼伯伯得了缺氧症,起先大家都没能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只是觉得鲤鱼伯伯年迈,呼息困难才导致了缺氧症。后来,一大群鲤鱼宝宝几乎都有了相同的现象,大家才开始感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海龟博士自告奋勇决定去海面上瞧瞧。

海龟博士这一瞧可惊呆了,海面上竟然填满了垃圾、废弃物,甚至是有毒的瓶子……它们一个挨着一个挤满了蓝色的空间,不让阳光有机会渗透,更别提能制造氧气了。哦,这回海龟博士可知道其中的奥妙了。

海龟博士回去后,急忙召开紧急会议,讨论怎样争取氧气。最后,还是龙虾发明家提出了“24小时戴氧气瓶”的方法才解决了海底家族的燃眉之急。以后的日子,海底的鱼儿们也开始赶上了时髦——戴上了和身体一样大小的氧气瓶。

这天,鲤鱼妈妈带着鲤鱼宝宝到南海去旅游。在途中,遇到了美丽的珊瑚仙女。珊瑚仙女问:“鲤鱼妈妈,你们什么时候也学着人类赶起了时髦,没事戴个氧气瓶,太爱美了吧!”鲤鱼妈妈哭丧着脸解释道:“珊瑚仙女,你不知道,我这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生存啊!我戴的可是我们保护瓶啊,没有它,海底就再也没有我们鱼类的身影了。”珊瑚仙女听了鲤鱼妈妈的解释,更迷惑不解了,瞪大眼睛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们不是一向都是生活得很快乐吗?”鲤鱼妈妈抹着泪说:“还不是人类不顾生态的平衡,向海面扔垃圾,废弃物,把一个蔚蓝的海面弄得跟个垃圾场似的,海底乌烟瘴气的,氧气下不来,我们都无法呼吸了……”鲤鱼妈妈缓缓地游行着,海底只剩下无助的叹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掷地作金石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

【出处】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晋书·孙绰传》

【解释】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文章

【结构】复句式

【近义词】掷地有声、掷地赋声、掷地金声

【押韵词】沐雨栉风、毛羽未丰、信而有征、万里同风、兔尽狗烹、龙断可登、不祥之征、当耳边风、靡然乡风、无官一身轻、......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孙兴公写成《天台赋》,拿给范荣期看说:“你试着把它扔在地上会发出金石般的声音。”范荣期说:“恐怕该金石声不是五音中的乐声!”然而每读到好句子时,范荣期总是称赞说:“应该是我们这些人说的话。”

【示例】真是字字掷地作金石声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寓言成语故事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曲高和寡 曲尽其妙 千金市骨 千钧一发

千里鹅毛 黔驴技穷 千虑一得 巧取豪夺

七擒七纵 杞人忧天 曲突徙薪 千万买邻

犬牙交错 千人所指 千载难逢 气壮山河

日不暇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给家足 如火如荼

人杰地灵 日暮途穷 入木三分 人琴俱亡

人弃我取 忍辱负重 任人为贤 人人自危

如释重负 入吾彀中 人心如面 如鱼得水

人言可畏 孺子可教 手不释卷 士别三日

死不旋踵 师出无名 三寸之舌 水滴石穿

死而不朽 伤风败俗 三顾茅庐 双管齐下

死灰复燃 十行俱下 四海之内皆兄弟 尸居余气

司空见惯 水落石出 三令五申 四面楚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熟能生巧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shú néng shēng qiǎo

【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释义】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技艺、学问等

【结构】主谓式

【近义词】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相反词】半路出家

【同韵词】轻尘栖弱草、火烧火燎、枕中鸿寳、管鲍之好、言简意少、搬石砸脚、秦晋之好、驴生笄角、低头搭脑、服低做小

【年代】近代

【谜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歇后语】王羲之写字

【教学同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林庚《说木叶》高中二册·课文·15

成语故事】北宋著名射箭能手陈尧咨擅长射箭,他射十支箭可以中八九支,旁人都为之叫好,惟独一个卖油的老翁不以为然,陈尧咨觉得奇怪,老翁拿出一枚铜钱放到葫芦口上,把油从铜钱的钱眼中倒入葫芦,然后说道你射箭也不过如此熟能生巧罢了

【成语示例】会而不难终要学,熟能生巧岂徒诗。 蔡东藩《慈禧太后演义》第二十一回

【成语造举】

◎ 泥人张从开始制作的张万全老先生到现在《木兰从军》的作者张铭、张钺,已经经过了大约一百三十年(子孙五代)的长远历史;从他们的第二代张明山(长林)起,就传下来写实的技法,他说:"做泥人要多看,多做,熟能生巧。"

◎ 以上所述"打图"、"作图"、揣"拍图"三部曲,要求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细心端摩,掌握驾驭墨-纸-水及手掌力度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长时间后才可熟能生巧,为描绘好粉彩山水创造有利的条件。

【词类符号】名词; 时间名词; 方位名词; 处所名词;人名; 姓氏; 名字; 地名; 机构名; 其他专有名词; 动词;联系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形容词;区别词; 数词;量词; 副词; 代词;介词; 连词; 助词;叹词; 拟声词;习用语;缩略语;前接成分;后接成分; 语素字; 非语素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励志成语故事文字版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梁鸿是东汉时著后来,他被推举进太学读书,太学中的子弟多出身官宦人家,个个车接车送,生活无忧。梁鸿为了度日,却需要抽出时间替人家放猪。为此,太学里的那些官宦子弟都瞧不起他。

梁鸿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养成了孤傲的脾气,喜欢独来独往。就是一日三餐,也和他们分开,自己烧饭。有一天,一个同窗生火做饭后,见梁鸿还没有生火,便请梁鸿用他的热灶煮饭。但梁鸿不领他的情,说:“我从来不在别人的热灶上做饭。”说完把灶火灭了,重新生火做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安步当车故事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战国策·齐策四》

曰:“蜀愿得归,晚食为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释义表示慢慢地走,当作坐车

故事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召进宫来。颜蜀随随便便地走进宫内,来到殿前的阶梯处,见宣王正等待他拜见,就停住脚步,不再行进。宣王见了很奇怪,就呼唤说:“颜蜀,走过来!”不料颜蜀还是一步不动,呼唤宣王说:“大王,走过来!”宣王听了很不高兴,左右的大臣见颜蜀目无君主口出狂言,都说:“大王是君主,你是臣民,大王可以叫你过来,你也叫大王过来,怎么行呢?”颜蜀说:“我如果走到大王面前去,说明我羡慕他的权势;如果大王走过来,说明他礼贤下士。与其让我羡慕大王权势,还不如让大玉礼贤下士的好。”齐宣王恼怒他说:“到底是君王尊贵,还是士人尊贵?”颜蜀不假思索他说:“当然是士人尊贵,君王并不尊贵!”宣王说:“你说这话有根据吗?”颜蜀神色自若他说:“当然有。从前秦国进攻齐国的时候,秦王曾经下过一道命令:有谁敢在高士柳下季坟墓五十步以内的地方砍柴的,格杀勿论!他还下了一道命令:有谁能砍下齐王的脑袋,就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干镒,由此看来,一个活着的君主的头,竟然连一个死的士人坟墓都不如啊。”齐宣王无言以对,满脸不高兴。大臣们忙来解围:“颜蜀,过来!颜蜀,过来!我们大王拥有千乘(一千辆战本)之国,东西南北谁敢不服?大王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老百姓没有不俯首听命的。

你们士人大卑鄙了!”颜蜀驳斥道:“你们说得不对!从前大禹的时候,诸侯有万国之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尊重士人。到了商汤时代,诸侯有三千之多。如今,称孤道寡的才二十四个。由此看来,重视士人与否是得失的关键。从古到今,没有能以不务实事而成名于天下的。所以君父要以不经常向人请教为羞耻,以不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而惭愧。”宣王听到这里,才觉得自己理亏,说:“我是自讨没趣。听了您的一番高论,才知道了小人的行径。希望您接受我为您的学生,今后您就住在我这里,我保证您饮食有肉吃,出门必有车乘,您夫人和子女个个会衣着华丽。”颜蜀却辞谢说:“玉,原来产于山中,如果一经匠人加工,就会破坏;虽然仍然宝贵,但毕竟失去了本来的面貌。士人生在穷乡僻壤,如果选拔上来,就会享有利禄;不是说他不能高贵显达,但他外来的风貌和内心世界会遭到破坏。所以我情愿希望大王让我回去,每天晚点吃饭,也像吃肉那样香,安稳而慢慢地走路,足以当作乘车;平安度日,并不比权贵差。清静无为,纯正自守,乐在其中。命我讲话的是您大王,而尽忠宣言的是我颜蜀。”颜蜀说罢,向宣王拜了两拜,就告辞前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同仇敌忾成语故事_500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东周春秋时期,有一首流传于军中的歌谣,表现了士兵们慷慨从军;同心对敌的乐观精神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这首歌谣分为三节,可以反复咏唱。其中第一节是这样的:”谁说没有衣服?我的战袍就是你的。国王兴兵打仗,快把刀枪修好。我与你共同对付仇敌。”“同仇”这个词就来源于上面的歌谣。公元前623年,卫国的宁俞出使鲁国,鲁文王设宴招待。席间,文王让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宁俞一听就知道。这是周天子对诸侯恩赐、褒奖时的宴乐。为此,他在席间不作任何答谢之辞。文王对宁俞在席间表示沉默不理解。宴饮完毕后,命人私下询问他是什么原因。宁俞回答说:“当年诸侯以周天子对敌人的愤恨为同恨,所以为天子献上战功。天子为了酬谢诸侯,在酒宴中赐彤弓,赋《湛露》,这是应该的。但如今我们卫国来到鲁国表示友好,大王学天子赐诸侯的礼节,也命乐工演唱《湛露》和《彤弓》。在这种情况下,我只好沉默不言了。”“敌忾”这个词就来源宁俞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故事读后感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侯爸爸送给我一套中华成语故事书,那时候我还看不懂,所以我就一直没看。自从我上了一年级之后,逐渐认识了更多汉字,我就愿意看这本书了。我喜欢看这本书的原因是我知到了不少历史人物和令人难忘的故事,还有就是我觉的成语很神奇:四个字就可以代表那么长的故事,讲述令人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最后一个原因是书上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这样我就可以认识更多生字了,而且让我更加熟悉了怎样查字典。

看了半年后我觉得收获很大,知道了不少成语故事,比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比喻一个人得势,他的关系人也由此得到好处;一暴十寒:意为晒一天,冻十天,植物难以生长,后指做事没恒心;一毛不拔:一根毫毛都不肯拔掉,形容非常吝啬。

今后只要有时间,我就坚持读这本书,认识更多的成语故事及生字。爸爸还教导让我把成语故事联系到现实生活中去,加深对成语的理解,从中受益,让我把成语故事的道理更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更好的指导我如何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顾名思义的意思及成语故事

全文共 131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字】顾名思义

【汉语拼音】gù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

本指为人子女者,见其名而思其命名之义。语出《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后用“顾名思义”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成语典故】

《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

王昶字文舒,太原晋阳人也。少与同郡王凌俱知名。凌年长,昶兄事之。……其为兄子及子作名字,皆依谦实,以见其意,故兄子默字处静,沈字处道,其子浑字玄冲,深字道冲。遂书戒之曰:“……欲使汝曹立身行己,遵儒者之教,履道家之言,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古者盘杅有铭,几杖有诫,俯仰察焉,用无过行;况在己名,可不戒之哉!……”

【成语注解】

1、汝曹:你们。

2、立身行己:指处世为人。

3、 玄默:深沉静默。

4、冲虚:淡泊谦虚。

5、违越:违背逾越。

【成语出处】

1、《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2、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桓南郡(玄)与道曜讲《老子》,王侍中(祯之)为主簿,在坐。桓曰:『王主簿可顾名思义?』”

3、《资治通鉴.卷七三.魏纪五.明帝青龙四年》:“昶为人谨厚,名其兄子曰默,日沈,……为书戒之曰:『吾以四者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4、清.查慎行〈送黼皇侄出宰大浦〉诗:“邑宰职亲民,顾名思义托。如何千百辈,疾苦视隔膜?”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

使用类别 用在“循名知义”的表述上。

【顾名思义造句】

1、顾名思义,“观音山”就是一座形状像观音的山。

2、“财神”,顾名思义就可了解那是掌管财富之神。

3、有些词的名和义差异很大,需要藉字、词典来帮忙,单靠顾名思义是会闹笑话的。

4、《六法全书》有所谓“银行法”,顾名思义便可知道那是和银行运作方面有关的法律。

5、像“沙发”、“吐司”一类的音译名称,我们如果顾名思义的话,是永远不得其解的。

【参考词语】:因名思义

【汉语拼音】:yīn míng sī yì

【成语解释】:犹“顾名思义”。见“顾名思义”条。

1、宋.魏了翁〈潭州州学重建稽古阁明伦堂记〉:“夫曰稽古,曰明伦,公所以语人者,亦切至矣。……诚使因名思义,顾瞻杰阁,宸翰昭回,必思古先圣贤所传者。”

【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顾名思义”的“名”原是指人的名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能想到这个名的含义。这个成语较早见于《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胡二王传.王昶》。根据记载,三国魏时的王昶为人谨慎惇厚,他替侄子取名字时,一取名为默,字处静;一取名沈,字处道。替自己的儿子取名字时,则一取名浑,字玄冲;一取名深,字道冲。同时还写了一篇文章训诫他们说:“我希望你们未来处世为人,皆能遵循儒家的义理,实践道家思想的智慧,所以才以玄、默、冲、虚四字为名。你们以后看到自己的名字,就要能想到其中的含义,并且无所违背。”王昶所说的“欲使汝曹顾名思义”,其中之“义”就是“玄、默、冲、虚”四字的含义,也就是希望这些后辈处世为人能深沉静默、淡泊谦虚。后来“顾名思义”使用的范围扩大,被广泛地用来比喻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含义。有时会略带贬义,指单就名称穿凿附会,不求甚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成语故事的读后感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是一本很精彩的书,书里面讲了许多成语故事,每篇都带有插图,非常吸引人,所以我非常喜欢看这本书,对它爱不释手。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滥竽充数”。这个故事的主角叫南郭先生,他没有真本事,却在宫里混吃混喝,后来朝中换了大王,改变了吹竽的规矩,由原来大家一起吹改成了一个一个的吹,最后南郭先生实在混不下去,于是就逃跑了。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我们不能像“南郭先生”那样弄虚作假,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站稳脚跟。

记得有一次音乐课上老师要我们回家好好练习新学的歌,我回去没有好好准备,心里想反正唱歌是大家一起唱的,老师不会发现的,可是第二天的音乐课上,老师请了几个同学起来单独唱,我被叫到了,结果我结结巴巴地没有唱出来,同学们听了都笑了,我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心里想我以后再也不滥竽充数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觉得“拔苗助长”这个故事讲得也很有意思,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人他的性子很急。,种了一些秧苗,种下秧苗后,就希望秧苗立刻长大成熟。于是他就跑到田里,把秧苗都往上拔了一大截,最后原来绿油油的秧苗,最后都枯黄死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里的那个农民一样那么心急,凭自己的意愿去做事。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们多学点东西,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学,给我们跑东跑西报这个班那个班地学东西,到最后我们什么都没有学好。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为我们考虑考虑。

我喜欢读《成语故事》,这本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每个故事都让我受到了很多启发,增长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孳孳汲汲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汉语拼音】zī zī jí jí

【近义词】:孜孜汲汲

【反义词】:不慌不忙、临危不乱

成语出处】明·刘基《送黄叔旸归金华觐省序》:“故孳孳汲汲,不遑自己,仰驰光而兴慕,俯逝水而长怀……将奚为而可哉。”

【成语解释】心情急切、勤勉不懈的样子。

【孳孳汲汲造句】孳孳汲汲也未必能把事情做好。

【孳孳汲汲的成语故事

刘基,字伯温,谥文成,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因其有辅佐朱元璋开济明朝之功业,被誉为“明代诸葛亮”,明武宗朱厚照誉之为“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身后更被奉为“三不朽”的典范和中国智慧的象征,在中国民间形成了丰富生动的“刘基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树倒猢狲散成语故事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shù dǎo hú sūn sàn

【出处】宋曹咏依附秦桧,官至侍郎,显赫一时。……咏百端威胁,德斯卒不屈。及秦桧死,德斯遣人致书于曹咏,启封,乃《猢狲散赋》一篇。 宋·庞元英《谈薮·曹咏妻》

【解释】树倒了,树上的猴子就散去。比喻靠山一旦垮台,依附的人也就一哄而散。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社会现象

【结构】复句式

【押韵词】千斤重担、听其自便、方领圆冠、香火不断、饰非拒谏、调良稳泛、群芳争艳、牵衣肘见、质疑问难、数米而炊,称柴而爨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南宋时期,奸臣秦桧做丞相,许多势利小人都依附于他作威作福,秦桧的亲戚曹咏因善于拍马屁而当官,十分得意,唯独曹咏的大舅子厉德斯不理他那套。秦桧死,曹咏被贬职,厉德斯写了一篇《树倒猢狲散赋》派人送给曹咏。

【成语示例】你要知道‘树倒猢狲散’,现在树还没有倒呢! 巴金《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寓言故事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小黑羊

从前,有一位老农夫,他养了一群小羊,大多数羊都是白色的。小白羊们个个长得很俊俏,它们都纷纷在别人面前炫耀自己有一身好“容貌”。

但是在羊群里有一只小黑羊,它长得有点丑,所以经常受到其它小羊的歧视,其它小羊都不愿意跟它玩,一见到小黑羊,小白羊就会说:“丑小羊,丑小羊,你可真丑,还是别在这里了,快去流浪吧!”

小黑羊听了,便常常躲在墙边哭泣。就连农夫也嫌弃小黑羊,总是喂最差的食料。小黑羊是羊群里最好的羊,也是最弱的羊,每次受到其它小羊的欺凌,都无力反抗。

十二月的脚步慢慢地靠近,小白羊们团在一起取暖,小黑羊却只能在一旁“享受”呼呼的北风。

小黑羊给爸爸妈妈写了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是你们的小黑羊,小黑羊想你们了,你们在哪儿呀,小黑羊好冷,好无助啊!

你们的小黑

写完后,小黑羊将信放在了门口,“让北风将信吹走吧,但愿能让爸爸妈妈看到。”小黑羊心想。

第二天,羊群到山下里去寻找食物,突然,雪花像鹅毛一样飘了下来,很快大地就变成了白茫茫的一片,小羊们冻得直打哆嗦,雪越下越大,越积越厚,已经看不清回家的路了,羊群开始慌乱起来,有的小羊哭了起来,有的原地急得打转,有的已经开始漫无目的地乱跑起来。有一只小羊说:“嘿!丑小羊,快,快带我们回去。”“可我也不知道回家的路啊!”小黑羊说。

农夫发现小羊们不见了,便开始下山寻找,可白茫茫的一片,雪和羊毛的颜色混为一体,根本不见羊群的踪影。突然,农夫发现一个小黑点在雪地里动来动去,跑过去一看,呵!原来是小黑羊,周围还有一群其它小羊,农夫抱起小黑,兴奋地说:“多亏了你,小黑羊,你救了整个羊群,谢谢你!”农夫摸了摸小黑羊,将它紧紧地抱在了怀里。

这件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也不要拿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去和别人做对比,更不能以貌取人。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擅于发现他人的闪光点,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才能一起克服困难,共同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舍旧谋新成语故事_400字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舍旧谋新

【拼音】:shě jiù móu xīn

【解释】:指弃旧求新。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文公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后来得到楚国的帮助,才有机会回国做了君王。当时,楚国的势力很大,许多小国都向楚国称臣;晋文公为了成为霸主,就决定从立威诸侯做起。恰巧,为了曹、魏、宋三个小国,弄得晋、楚反目成仇,楚国派大将子玉和晋军作战,晋文公遵守当年的诺言,把军队撤退到九十里外,以报答楚王从前对他的优待;但是,楚将子玉仍然坚决要和晋国决一雌雄。当晋军撤退到城濮的时候,晋文公非常苦闷,他听到大家都在说:“我们的君王德行高超,应该舍弃对楚国的旧恩,建立新的功劳。”晋文公听了,恍然大悟,便重整军队,终于在城濮打败了楚军,称霸诸侯。后来的人,便将晋文公部下所说的“舍其旧而新是谋”,简化成“舍旧谋新”这一句成语,用来比喻拋弃旧的计画或人事,重新规画,建立一个新的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成语鸣鼓而攻之的故事典故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注音】míng gǔ ér gōng zhī

典故】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论语·先进》

【释义】比喻宣布罪状,遣责或声讨。

【用法】作谓语;指公开声讨

【近义词】鸣鼓而攻

【押韵词】穷通得失、倒行逆施、称物平施、费尽心思、抓拿骗吃、剿抚兼施、如醉如痴、力竭声嘶、命若悬丝、玩法徇私、......

【英语】convictanddenounceinpublic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鲁国的季康子主张改革农田制度,承认私人可以拥有土地,想试行按亩征税,他的属下冉求是孔子的学生,就让冉求去征询孔子的意见。孔子反对改变王法,冉求支持季康子的改革,孔子就号召他的其他学生敲着鼓去进攻冉求

【示例】此秀才中之异端,尔其鸣鼓而攻之!但念在天色已晚,可与同居中国,速领他到西小房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七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成语作舍道边故事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 作舍道边

【拼音】: zuò shě dào biān

【解释】: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成语故事】:

汉帝在位时,他觉得当时朝廷的礼仪制度不够完善。想重新制定,使之更加完善。但是凭借自己的力量太过于弱小,于是他命令文武百官都来提议关于废旧立新的想法及建议。

这时,朝中有位大臣提议:“京城读书人很多,他们对礼仪方面都颇有研究。不妨多找些人来议一议。”

汉帝回答:“不妥,人多嘴杂,意见不统一,什么事都办不成。”

另一个大臣说:“我知道有个人从小就研究礼仪方面的知识,现也取得了不少成就。要不就叫他一人来做这件事如何。”汉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派大臣将那个研究礼仪的学士叫进了宫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饮水食菽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老莱子(约公元前599年一约公元前479年),春秋晚期思想家,道教人物。楚国人(湖北荆门),出生于楚康王时期,卒于楚惠王时期,著书立说,传授门徒,宣扬道家思想。和老子与孔子一个时期。另:为中国民间传说中二十四孝人物之一。道家的代表人物——老莱子。道教,是中国的国粹,是在华夏本土萌生、成长起来的宗教,究其根源,起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派。在荆沙古地域上生活的老莱子在道家形成的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他的生活年代与老聃同时,其影响远大,堪称一代杰出的思想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故事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鼓励人们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这样才能做个明白人;如果只信一个人的话,就如同在暗夜中一样,心中无数。

出处

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魏徵传》。

故事

唐太宗时的谏议大夫魏徵,有很高的学识,并且敢于向皇帝直言谏劝和提出各种建议,在朝廷中有很高的威信,唐太宗对他也相当敬重。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为君何道而明?何失而暗?”意思是做皇帝的是由于什么样的优点而成为贤明的?又是由于什么样的过失而使他糊涂的?

魏徵答道:“君所以明,兼听也;所以暗,偏信也。”

就是说贤明的皇帝之所以贤明,是因为能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而有些皇帝之所以糊涂,是因为片面地只爱听少数人的话。

魏徵还举了两个贤明的古帝尧、舜为例,说他们因为善于吸取四面八方、特别是下层人民的意见,所以能够战胜敌人,保住了天下。又列举了秦二世、梁武帝和隋炀帝为例,说他们因为偏听偏信,结果都不免遭到悲惨的败亡。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成语,就是从魏徵的话中提炼出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壶中天地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云笈七籤·二十八治》。

离成都一千多里的地方,有一座云台山,相传那里是著名的道教圣地。

据道家书籍记栽,被尊为正一天师的张道陵,曾经带着三百七十名弟子来到云台山修行。不久,张天师看到道观没人管理,就派弟子张申为云台道观主持。在张申的悉心管理下,云台道观的香火越来越兴旺了。

当时有个名叫施存的人,一心学道,想成为一个长生不老的仙人。他听说云台山有张天师派驻的神仙壶公,便不远万里来到云台山向麥公学道。原来神仙壶公就是云台道观的主持张申,他所以称为神仙i公,还有一段神奇的故亊。

有一次,人们意外地发现,张申身上有一把酒壶,只要他念动咒语,壶中便会展现出日月星辰、蓝天大地、崇山峻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各种奇境。更令人惊奇的是,到了晚上,张申把宝壶放在地上,念了咒语后,便钻进壶里住宿,尽悄享受里面的神仙世界。他把壶中的天地称为“壶X”。所以,人们称他为“壶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伤风败俗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73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名称:伤风败俗

成语拼音:shāng fēng bài sú

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道德败坏的行为。

实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成语结构:联合式

成语年代:古代

成语解释:伤:损伤;败:败坏。指败坏社会风俗。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

成语来源:《魏书·游明根传附肇》:“肇,儒者,动存名教,直绳所举,莫非伤风败俗。”

成语造句:聂绀弩《探春论》:“其欺天害理,伤风败俗,无君无父,断子绝孙为何如乎!”

伤风败俗的成语故事

伤风败俗出处唐·韩愈《论佛骨表》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释义“伤”损伤。“败”败坏,败坏社会风气。常用于谴责不正当的行为。故事唐宪宗时,佛教盛行,连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宪宗把传说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一块遗骨迎进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进行谏阻。在《论佛骨表》中,韩愈说:佛教是从外国传来的,中国古时候根本没有。尧、舜、禹等古代圣人不知道有什么佛教,但他们把国家治理得很好;他们在位的时间长,寿命也很长。佛教是从东汉明帝时期传人中国的,明帝在位只有18年,宋、齐、梁、陈和北魏后的各个朝代,对佛教无比信奉,但那些朝代的命都很短。就拿梁武帝来说吧,他祭相不用牲畜,自己不吃荤,还三次出家当和尚,结果还是被叛军包围,活活饿死。他本想求佛得到保佑,但却悲惨死去。现在,陛下把佛骨迎到宫里来供奉,使王公大臣们奔走施舍,浪费大量的财富。有的百姓愚昧无知,甚至发狂地烧的自己的身体,以表示自己对佛的虔诚。这败坏风俗的事,会被人们当作笑话四处传播,可不是一件小事啊!依我看来,应当把那块佛骨扔进水里或者投入火中才是!

伤字开头的成语

伤风败俗

包含有伤字的成语

伤风败俗    两败俱伤    两虎相斗    少壮不努    暗箭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