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年味儿作文(最新20篇)

年味就是全家团圆的喜乐气氛;就是晚辈孝敬长辈围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一起来看看关于年味的作文,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浏览

1001

作文

181

我家的年味儿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戴奚妍

又是一个春节的临近,为了欢度这个中国最有代表性的节日,家户户都在忙碌的进行各项准备。

每年寒假时,我都会爷爷家过几天。最喜欢的就是充满年味的——蒸馒头。听老人讲,蒸馒头是为了有个好兆头,象征生活会在新的一年了蒸蒸日上,幸福美满。我盼啊盼,终于要蒸馒头了。每年都是几家人一起在爷爷家蒸馒头,各自带着自己家人喜欢的口味的馅料,同样我可以品尝到好多种口味,太高兴了。

在大人们包馒头时,征得了爷爷的同意,我也飞快的去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加入了包馒头的工作中。

其实我根本就不能包好馒头,最想要的是可以用面粉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就像是捏彩泥一样;在大家的默许下,我想把自己捏的各式各样的小动物们都蒸出来。

终于要轮到我的作品出笼了,我迫不及待地张望着,一片一片的大蒸笼从灶台搬下来。打开蒸笼了,我的动物们都变成了一个一个的大胖子,我都不认识它们了。嗨,没有想到面粉会膨胀啊!不过我依然很高兴,毕竟是我的杰作哦!

我喜欢过年,有好多我可以参与的工作,在年味了有成长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腊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腊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大年初二,就是开年,这一天也少不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年味儿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春去春又来,又到了过年的日子,每家每户都忙碌了起来,当然,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身为东莞人,自然会懂得一些东莞的过年风俗。

十二月二十三是民间祭灶的日子,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在这一天,灶王爷就会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仪式。在这一天,我们家就会烧香拜佛,在桌子上摆上许多小吃,像糖冬瓜之类的。

十二月二十四就要贴对联了,在这一天,我们家都会将准备好的对联贴上,其实不止是对联,还有在房子的各个地方贴上写有“老少平安”、“招财进宝”等等的或红或橙的字条。

十二月二十八则是大扫除,在这两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动起来,将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扫干净,迎接新的一年。孩子们在这一天都特别开心,因为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除夕夜,每家每户都团圆在一起,一起吃着年夜饭,等待着新年的钟声响起。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为生活外出奋斗的人们,享受幸福的夜……

正月初一,我们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按照书上说的,一出门向什么方向出发,出门行大运,接着就去喝茶,中午那顿大概是不吃的,这一天,孩子们是最开心的了,他们可以收到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红包,这一天的红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为我们都会到处去拜年。

正月初二,就是开年了,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虽然现在禁止放烟花爆竹,但人们违背不了习俗。也把大门大开,在门前放一桌的食物,旁边还放凳子,据说是给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圆”,这应该是他们处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节,这是过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还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把过年期间收到的红包都拆开,看看都收到了多少,这或许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了。

这是我们家乡的过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好像越来越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了,我们都希望,过着最有气氛的年,心里奔放着一朵朵希望的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那些渐行渐远的年味儿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8 字

+ 加入清单

味儿,那是什么?我不由得用心去体会。年味儿,仿佛就是回乡时鼻尖那一团浓浓的暖意,勾起了我对炮竹声的怀念和对美食的回忆。但这年味儿,忽远忽近,既陌生又熟悉。它衍生着,它也消逝着。

返乡的日子到了,爸爸妈妈总是大包小包的往车里塞,恨不得把整个家都搬回。每当我看见那鼓鼓的后备箱,便不由得心间暖暖的,鼻尖的那股熟悉的暖便随之而来,久久弥漫。年,你来了。

回乡的车程是有些枯燥的,但却也令人期待。路上的风景不停地变换着,但也变得熟悉起来变得生动起来。因为,我们离家乡越来越近了,心儿,不由得欢快地蹦跳着。

随着太阳的移动,车窗边的流云也缓缓地流过,不着痕迹,晚霞将天空染上了微醺的橘红,看了让人如痴如醉。

是的,越来越近了。鼻尖暖意更加浓郁了。

近乡情更切,我们渴望着能快点到达目的地,渴望听到熟悉的乡音。近乡情更怯,我害怕着家乡的变化太大,变得我都认不出来了。

车子披着晚霞开进了那不能再熟悉的前坪。我又惊又喜的跳下车,惊奇地发现原来的石子地变成了水泥地。慌忙之下,我向四周望去,终于找到了那棵瘦弱的小枣树,它被厚重的水泥包围着,只留下那寸方土地仅供它露出枝干。看着它,我心中原本的欣喜慢慢散去,换来的是说不出的凉意。想着,我飞奔到后院,晃过眼前的那片墨绿是我的老友——枇杷树。它也一样,被灰暗的厚重的坚实的水泥包围着。我走上前去,用手抚摸着这个粗糙健壮的枝干,心中有些沉重,鼻尖的暖慢慢的凝固了。

借着最后的一点日光,我望了望阔大的后院,心中总有些难过,这熟悉而又陌生的景象让我回到了过去。枇杷树下,爷爷奶奶的小哈巴狗机灵地摇着尾巴,哥哥们将小炮竹摆成千奇百怪的图案,我就在一旁捂着耳朵,惊喜的等待着那一声炸响。只听见“嘭——”的一声,那些鸡鸭被炮竹吓得四处逃窜,爷爷奶奶应声而来,抓着我们就骂,我们立马就跑。有我们的后院总少不了欢笑。

奶奶的呼唤让我回过神来,她笑笑,拿出了我爱吃的美食,我吃着美食,但是那味道却少了些什么,我说不出来。

星星悄悄地爬满天空,静静地眨着眼。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守岁。我守候着那早已失去趣味儿的春晚,身后的长辈们都死死的盯着手机,狂击这屏幕,抢着一个个红包。看着他们,我不禁失了神,这是年么?

我漫不经心地走到前坪,拿出炮竹,随即点燃了丢到地上,"嘭——“那声音是一样的,但也缺失了些我说不出的东西。那是什么呢?

是的,那是年味儿,是渐行渐远的年味儿。

我再次用心去感受鼻尖那团暖暖的年味儿时,感受到的只是那年味儿渐行渐远的影子罢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味儿作文450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的感觉真好,它意味着团聚、美食、红包、欢笑、游戏……

乡下的春节格外不同。在我的老家丰城市袁渡镇,就有“过了腊八要杀猪”的年俗。经过农户人家的精心喂养,一头猪一般能长到二百到三百斤,爷爷、叔叔、爸爸……家里的几个壮劳力费了一些气力才把猪杀掉。被宰杀前,猪的叫声让人听了揪心,不过庄户人说“猪羊一刀菜”,不像别的家养活物,鸡鸭鹅可以下蛋,牛马驴骡可以拉车耕地,狗可以看家,猫可以抓老鼠,而猪、羊给人类的贡献似乎就是为了给我们提供美味的肉,因为有了肉香,年味才更加浓厚了。

夜幕降临,奶奶把一年里最重要的除夕大餐“杀猪菜”摆上了桌,大盘的红烧肉、滑嫩的猪肝、猪血、爽口美味的里脊肉汤,大人们围坐在一起喝酒吃肉,他们说杀年猪曾经是这个小山村最热闹的年俗,是他们小的时候,那个贫瘠年代里每个人最大的满足,过年杀年猪,也是乡亲们一年忙到头最难得、最充实的欢愉!我们小孩子一人端一个大碗,一边听,一边吃得满脸油光、连连打着饱嗝,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只有家乡的年味才最质朴、最纯粹,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里代代传承、生生不息!年猪、年味儿,就这样沉淀在了我童年的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年味儿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那团团圆圆的中秋节,那热闹非凡的儿童节,那举国欢庆的国庆节,我都喜欢。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家家户户尝着美味无穷的年夜饭,贴着精美绝伦的春联,迎着百发百中的红包雨。我尤其喜欢放鞭炮,它总是让在寒风刺骨中的我们不再寒冷。

拿着亲戚们给的红包,我的手早就痒痒了,便去店里买了一堆炮,准备一下晚上的“盛宴”。谁叫昨晚有人三更半夜放鞭炮呢!夕阳西下,红彤彤的晚霞照耀着柱子上的灯笼和喜气洋洋的春联,火红的灯笼倒映着金光闪闪的晚霞;太阳渐渐地落下山谷,留下一轮皎洁的明月和铺天盖地的月光。我便将烟花搬到了老家的小区广场上,先点燃了香,拆了包,拿了几个手烟花放了起来。我发现这些新的手持烟花比以前的时间更长,喷出的火焰犹如一个电光的瀑布,飞泻而下。我又拿起几个彩菊烟花,点燃后它先从引信里喷出火焰让自己转起来,接着越转越快,仿佛是一个金光闪闪的陀螺:它裹着一层变幻多端的衣服,有时变成一个火红的小灯笼,有时变成一个小小的漩涡,有时像一个翠绿的小草,忽大忽小,五彩缤纷,变幻多端;周围四溅着火花,可能因为它是竖着的,像一个飞轮一样飞奔过去,一下子飞出了几十米。广场开始变得激情起来。微型烟花,虽然很小,像一个绑着线的笔盖,但威力和鞭炮一样大,点燃后它会炸开,让火星飞到旁边,在空中噼里啪啦地炸开。

我又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小型烟花,点燃后,从里面喷出耀眼的火花,渐渐变成一条金黄的瀑布,从空中飞泻直下,向前喷着金光闪闪的火星。我打开蜘蛛炮的小盒子,点燃后用力抛了出去,真是一个定时炸弹。没响,当我以为是哑炮的时候,“啪”的一下炸开了。最有趣的还是中型烟花,我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引信,先是一批金光闪闪的瀑布,闪亮闪亮的,像天边虹彩飞扬的日出,像闪耀的慧星,像金黄的雨滴,接着炸出一颗火星。每一颗都和恒星一样闪耀,像石头一样掉了下来,炸开了,扬起一阵浓浓的烟尘。

烟花对我来说是饱含最多年味儿的事,也给七彩的童年增添了一丝绚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味儿作文45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的生活常常都要讲究一个味儿。我们吃饭要有吃饭的味儿,过年要讲究年味儿,其实这种味儿,说到底,就是我们的一种感受、一种趣味、一种格调。世间万物都有味儿,有人喜欢平淡,有人喜欢浓厚,有味儿的人生是一种追求。

其实我更加愿意相信,味儿其实是一种情怀,一种我们每个人都难以割舍的情怀。外出到外地上学很长一段时间后,我们常常会怀念家乡的味儿,每到夜晚,看到天空中的一轮明月,我们甚至都会感慨,这异乡的明月仿佛都没有家乡的味儿。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不过是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情感罢了。

而这便是味儿的含义,不光是情怀,有时也反映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把自己的一生过好,让自己的人生有滋有味,丰富多彩,这才是一种人生积极向上的态度。因此我们面对的人生中所有不如意,都是我们的一种体验,都是我们区别于别人独一无二的味儿。

因为味儿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能够丰富多彩,所以我们要细细体味属于我们自己的味儿,以及用心去感受更多的味儿,人生有味儿才自在,人间至味是清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重庆的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赶了两天的车程,终于回到了我的故乡——重庆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不同地域过年有不同的风俗,但那团圆的气氛是亘古不变的。南方的春节风俗和北方差异甚大,就说重庆,刚进腊月的时候就已贴好了红对联儿。走在大街上,街道两侧也已是张灯结彩,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

大年三十,家家都忙着熏腊肉,庆祝腊月结束,户户的烟囱往外冒着滚滚的黑烟,与此同时还要去祭祖坟。在族里老人的带领下,带上十几株香,十几根蜡烛,三五盘鞭炮,几队人就这样去了山坟。

先是烧长钱,把厚厚的黄纸钱交错撕开放入火堆,再点上两支蜡,三炷香,然后放鞭炮,只希望先人在天之灵保佑子孙健康,学业有成。

三十下午大人们开始包饺子,孩子们这时最开心,要么在一旁玩耍,吃糖果;要么走街串巷看哪家吃席就去“扫荡”一番;要么去空旷的场地上放鞭炮。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守岁,期望明年万象更新,吉星高照。

正月初一这天,无论开饭馆儿的还是住家的都在烹制一种食材——兔肉。把兔肉切成丁,加上水、辣椒、花椒、酱油、香油等各种佐料放进锅里炖,而且每家做的量都非常大。做好后菜的颜色显现出一种深红色,一段一段的干辣椒浮在上面,翻白的兔丁像一粒粒大米堆在一起,入口便是一种深厚的辣,一直在口腔内回荡,接着是花椒的麻,味道甚是浓厚,吃一口,嘴里回味无穷。

正月初三女儿女婿回门。春节渐渐远了,年味慢慢淡了,可合家团圆的气氛却更浓了。

我虽然成长在异地,可总觉得南北两地过年的氛围是一样的,都是那么喜气洋洋。我希望这气氛永远继续下去,永不间断。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味儿高中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途苏,又逢佳节,本应该另人兴奋无法入眠的除夕夜,我却怀揣着一颗平静的心在网上聊着天。什么过年?什么除夕夜?还不跟每周六一样,吃完饭上网聊天,我印象中的欢庆场景去了哪里?那浓浓的年味呢?

在农村外婆家,刚入冬就开始准备年货——腌制品,灌香肠,腌猪肉,腌咸鱼,腌菜。当肥肉在卤水中泡过挂在屋外晾晒,不需几天,一块块油晃晃的肉就开始不停地往下滴油,猪油裹着猪肉,就像冰糖葫芦,冰糖裹着山楂,嗯!

的确很诱人。把肉注入猪肠里挂在屋外,不需几天,也会滴起油来,把鱼用盐抹好一样挂在屋外晾晒,而腌菜却是将菜放入水缸中压上一块大石头摆上一两个月的,用来炒肉丝,也很好吃,渐渐地家里的吃的东西越来越多,炒花生,炒板栗,炒瓜子,听老一辈人说吃瓜子会变美。

吃瓜子,吃瓜子,吃出一张瓜子脸,于是我拼命吃,真希望再长美一些,这致使我的门牙成了瓜子牙,哎,当时少吃点就好了。过年,我们猴孩子就喜欢玩擦炮,取出擦炮,往火柴盒上一擦,摩擦处立刻喷出半寸多长的火焰,接着冒出一缕烟,再抡起手臂向前一扔“叭”一声响,瞧这架势,好象在跟扔手榴弹似的。过小年一家子聚一聚,年货准备也差不多了,青菜,大白菜,萝卜,山芋,羊肉,牛肉以及一些腌制品。最开心的还是小孩子,热烘烘地挤成一团说什么吃的,玩的,到了灶王日,要在灶台上贴上灶王像,嘴里贴上一块冰糖,这样,灶王就不会向玉帝说我们家坏话了。

年三十,往往最忙碌,贴春联,收拾屋子,穿新衣,挂寿星像,搭供桌,做供品,包饺子还分素和肉,包汤圆,贴春联用的不是胶水,而是用面粉和水,再放锅上加热半成熟,粘乎乎的倒是挺好用的,三十晚上,吃过年夜饭,直到午夜才睡,一家子聊聊一年的见闻,小孩子在院里放了一会烟花不太久就睡了,当午夜的钟声撞开新年的新门,年就这样过了。正月初一一早起床吃颗糖向家长问新年好,这一天不用刀,吃素饺子,直到大年初二才能开刀吃肉。那些记忆总是很美好,尤其是三十那夜不绝的鞭炮声,年味真的好浓。

渐渐地,回外婆家次数越来越少了,只能留在家里过年,稀薄的年味,让我无法察觉这就是过年,正月前一个礼拜才准备年货,不谈小年与灶王日,买的年货很方便,买的年货各种各样,丰富无比,有许多“温室”菜,可我总觉得年味很淡,这哪里是过年,真像是过星期六,心里头对年味的感觉越来越淡,竟忘乎了真正的年味,年味淡了,在我心底的年味真的淡了。

今年,又去了外婆家,大雪挡路,直到年三十才到达,一张张历经风雨磨砺的笑容顺着皱纹蔓延一年的辛劳,伴随着做年货的小调,流失,一年的不悦,在新年的鞭炮声中消散,这浓浓的年味不正是因为快乐与满足而带来的吗?

我心里的那份忽浓忽淡的年味儿不正是因为我心中有太多的不满吗?放下太多的包袱,又变得开心起来,久违的年味又回到了我的心里,只要每天都很开心,每一天都可以过年,那年味时淡时浓,过年只要满意,真心付出的就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全文共 384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可以去学习一门中国菜系,我的选择肯定是:川菜。

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也不是打算去要开一菜馆,而是让我能于锅碗酱醋里勾起些经年的川味儿

人说蜀道难,“关下险固凭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山路弯弯,山路长长,川人外出谋生计的何其多。印象中我只知南方人戏称其为“川军”,他们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似乎习惯了。

那年月赶火车入川是个人如潮涌的节奏,每每趁我放假,父亲便千里迢迢地来接我去绵阳,有时候奶奶也同去。在很少有拉杆拖箱的奔走里,父亲肩扛着,手提着,会不时回头看我和奶奶一眼。我眼前永远晃着一个厚实的背影,回想起来似乎是永恒的定格在那个时代川流不息的人群中。

记得有一年我们没有买到普快或特快的票,坐的是慢车。车过湖北十堰,穿陕西进川,由于慢,平时一天的路要走三天。父亲说慢的除了速度,更多的是等待,大大小小的站点一无例外都要停下来等快车先过。这时间里小贩们便围拢来临窗吆喝叫卖,甫一入川,川味儿直似由这些个诙谐逗趣的川音里喊将出来了。

我们便买上几包零散的袋装小吃,常见的有麻辣豆腐干,怪味蚕豆,麻辣小鱼,也有几次买到很好的灯影牛肉。味觉带来的愉悦感使得等待不再那么难捱,闲话间我问父亲牛肉之前何谓“灯影”。

父亲平日里爱弄花草,也甚喜在餐桌上点评母亲做的菜,顺带讲出几段异域的口味,或者食材的往事来。他告诉我“灯影”之说大概是源自“皮影戏”吧。

皮影戏我在老家县城看过,灯光打在幕布上,透出背后活灵活现的剪纸人物,老艺人会在吹弹说唱间,拉拉扯扯里演绎一出出悲喜的故事。无法考究何时起这门古老传统艺术和“吃”相互融合,大而薄的牛肉片仿佛皮影戏的幕布,倘是夹起一片来看时,它会在夜光里透出车内相对安静的人影,或是于日头下闪过窗外飞驰的山林。

“灯影牛肉”确是第一次让我对于“吃东西”隐约体会到美和艺术的概念。麻辣也在头脑里形成了对川味儿最初的印象。慢车咣当咣当地行在铁轨上,人便如同摇晃着一个慢悠悠的梦。第二天早上睁开眼,列车喇叭里还是重复播放着昨天那几首歌:十五的月亮,故乡的云,渴望,人在旅途……

我们一行捱到家卸下包裹行囊,母亲心里的石头也随之落了地。疲惫过后不单单是轻松,还有缭绕的菜香。每次接风洗尘,我都不知母亲用了什么法子托了盘儿端出一只酥皮的整鸡,另有调好的味汁从头浇下,一霎时那地道的川味儿泼将出来。弥漫小屋里。

母亲回答味汁是将花椒煸熟碾了粉,拌上红油辣子,芝麻等调制而成。母亲自个赐此菜名曰“油淋仔鸡”,大约十几年后我自己初学做菜,几番寻菜谱也没见这个菜名。而第一次品尝“油淋仔鸡”的味道我是难忘的,如今我有时聚友闲话,提及似那般川味儿,朋友们俱都会异口同声于唇齿里蹦出两个字来:“麻辣”。

如果说歌曲“辣妹子”唱出了湘辣的烂漫炽烈,那么重庆的一口“火锅”也由着山城的性子展现出川辣的沸腾和火热。我却只在幼年时去过重庆,但于父母绘声绘色的描述中,仿佛领略到麻辣味籍由着色彩斑斓的汤料,汩汩翻滚起酣畅淋漓的快意,这或许是川味儿极致的体验。

父母的记忆里关于重庆之味是遥远的,也是火红的,鲜明的,滚烫的,那时他们风华正茂。

有趣的是,母亲叙述那会儿我在小菜馆里走丢了,幸亏给一位解放军叔叔送了回来,但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了。她记得那年我两岁,时间的光影里似乎见到那位解放军叔叔,帽子上的五角星军徽闪耀,军叔把我交给母亲,转过身在我梦里慢慢走远,岁月只留下纪念。

这纪念是蒸腾在川味儿的香气里了,或是融入川味儿的艳红里了,使得我长大后喜欢四处寻找川味儿的踪迹。它在哪儿呢,在村野里藏着,在山水里淌着,亦或在街市里躲着。“滩声曲折涪州水,云影低衔富乐山”,哦,原来它也来涪城的风光里飘着。

涪城即绵阳,古时亦称绵洲。绵洲城内,“一座越王楼,诗文天下会”,三江逶迤,远山含黛,城中心人声熙攘,小吃云集。因为靠近成都,据说涪城饮食也有着正宗川菜的美誉。

在吆三喝四的川话里,有人踱步于红油米粉的小店,有人在麻辣串的热气旁指点,临窗的大嫂在嚷嚷:“葱花嘛,要得要得”,几个孩子从我身边跑过,荡起一片孜然里脊的轻风,前面店内,煎饼大哥动作娴熟,铁锅前队列里传来说笑声,看样子他们早已习惯了那一份焦香金黄的等待…,川味儿,藏在城里。

我初到绵阳的时候还小,脱开母亲相携的手,接过奶奶端来的竹筒豆花。那一刻汤匙搅起回味,香辣抵在舌尖。那也是我初次见到以竹器当碗,后来方知盛器之美,存乎一心。

竹自山中来,川地多山,川人靠山。鱼游于水,人行于山。川人懂竹,人贵有志,竹贵有节。山路蜿蜒,茂林修竹,茅舍其间,三五好友,举箸相邀。情溶于山,志寓于竹。豆花与竹器,食之韵在自然。“浮云望春风动影,绿里嫩白一触红。何处飞瀑惊石鱼,坐品豆花竹林东”。我细观竹筒上刻了一只熊猫,几片细叶。川菜,神韵得于山水。川味儿,亦出山野。

虚怀若谷,不仅是中国人的品格,也是盆地的属性。群山以围,处低而不争高。同在盆地中,比绵洲更为古老的成都,相距不过百十余里,而我那时去却不知其味。仅仅只在天府广场留下了足迹,饿的时候吃了一碗担担面。

后来我知道了青羊宫,杜甫草堂,赖汤圆,龙抄手,再后来我还知道了玉林,锦里,宽窄巷子,糖油果子,钵钵鸡,串串香,手撕兔等。人常言成都是集川菜于大成的地方,但我却由于工作忙没时间再去了,至今对于成都总觉得还有那么一点遗憾,一点向往,一点回味。

父亲那阵子常到成都办事,他喜欢那里的茶馆,竹椅子,老桌子,盖碗茶。川人喜欢烫上一壶,冲壳子,摆龙门阵,不亦乐乎。我也去喝过,但没见到传言中的铜壶长嘴十八式,父亲说那是川人“耍”茶的极致了。把一壶茶翻转倒腾,最后长嘴倾注的,仍是那一碗闲适与恬静。

有人说这种市井与休闲,只在成都。但我觉得如此川味儿也是中国普通老百姓所共有的。

市井之人,无事游荡于街市,或者去溜鸟,打牌,看演出,听胡琴,打太极,在广场舞的队列里手舞足蹈,亦或钓鱼晒太阳,可以在菜场跟小贩嚷嚷,懒得做菜了,就路边吃一碗燃面,川粉。然后手拿锅盔闻着香走,若觉得还不解馋,约好友走进普通的酒楼,也可以去“苍蝇馆子”炒上不算太正统的“夫妻肺片”,“鱼香肉丝”等。

倘是又来了兴致,自家点炉架一锅毛肚,牛片鸡块水煮鱼,柴米油盐酱醋茶,闲花梧桐老方桌,烟火流云扯天涯。这便是市井之味,它其实是在工作的繁忙背后,在生活的艰辛背后,在心灵的浮躁背后,所以它接住盖碗茶,接住那一份涤荡后的温度,腾挪后的从容。盖碗,托于地,盖于天,因此品味,因此气定神闲。市井的茶水,市井的成都,市井的川人,市井的中国百姓,寻常人家。川味儿,也流于市井。

在川的日子里,往往我刚睡醒,母亲便拎着菜回来。一边进厨房一边言语,今天的豆腐比平时贵了,或者鱼又鲜又活。母亲做的菜从巴蜀山水里浸润出来。

豆腐块一定要放肉末的,鱼盘里总看得见香菜和泡姜,但少了花椒可都不行。而且多半是来自汉源,地道的麻香才叫川菜。随时可以取出来切成段斩成末的干辣椒,瓶里永远余着煸熟的芝麻。一大袋的八角茴香桂皮山奈白果香叶豆蔻等,固定在父亲钉好的老竹杆子上随风儿晃。

最妙的还是两个老瓷坛子,泡菜用,一荤一素。素的自然少不了辣椒苦瓜长豆角,萝卜洋葱白菜梗。荤的就更让人砸舌了,泡凤爪一定要慢慢吃,切成丝的泡猪耳裹着红油芝麻,鹌鹑蛋扔进坛子里一夜便好。母亲就信居家自做的豆瓣酱要比郫县的来得有味。而这手艺在奶奶面前却又自愧弗如。这比较我曾于拙作《九月酱香》里提起过,相对于母亲,奶奶的味道似乎更醇厚,因为在我记忆里,那时光啊走得更远。

而母亲的说笑中,某年的那位装修师傅临走时向她讨了一瓶酱料。说道是有了它,大鱼大肉都省了,这料好,且买不到,巴实。母亲善调料,常言川菜五味调合,百菜百味,以味养身。

初入川言母亲食辣皮肤好且不上火,路遇之川妹儿恁地水灵,一番琢磨大概因川地多湿,湿邪攻心,食辣除湿,味与酸和,椒麻祛毒,这人湿邪一解,自然容光焕发了,心底儿敞亮了,便也就豁达,开朗了。食辣椒不止川菜,湘鄂云赣皆有,想来各有其特色。其它如东北,齐鲁,两广以至京杭等,便不太食辣了。各大菜系均有其理。因地置宜,因人而异。

川菜给人丰富的味觉体验,譬如水煮鱼满目椒辣的下面,鱼片仍不失鲜嫩,纷至沓来的味觉层次过后,仍尝到鱼的原味。这好比川剧中的变脸,撕下的仿佛一幕幕多彩变幻的人生,最后还原的仍是人的本真。这是川人的智慧。层次源自丰富,丰富源自博大,博大乃有容。盆地在山底,所以能纳百川,达万壑。所以川菜以质朴服众,以百味亲民。可以说中国的家庭主妇厨男都能像我母亲那般炒出一二似模似样的川菜来,诸如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回锅肉等等。川味儿,在寻常百姓家。

居家 绵洲的时候,倘若是雨天,不便出门,母亲往往会沏一壶蒙山茉莉,说是配桂花糕最合适。

糕点是父亲去成都带回的。父亲眼中有桂湖,都江堰,江油广元,佛影云海,灵猴金顶,或是近一点的北川映秀,而母亲会在巴蜀风光里点燃一把柴薪,姜蒜葱花,蒸煮炒炸,双椒爆香,白糖提味。直至烟火渐熄,暮色起,风雨渐歇渐止。方觉困意生,“茗香一线连川雨,夜阑远灯问窗纱。才道峨眉天下秀,梦里蓉城又落花”。

我唇间的川味儿,是一锅麻辣,一筒豆花,悬一帘灯影。我杯中的川味儿,是一盏香茗,一樽醇酒,映一片山水。我心里的川味儿,是奶奶的眼,父亲的肩,母亲的手。

川味儿,是慢行的列车,流动的乡音,是奔袭的脚步,停歇的光阴…

这一次次,一幕幕,一点一滴,一切一切,汇成远方的诗句:

重峦接雾霭,苍莽云水长,

雄关漫古道,崔嵬越飞鸟。

千里过川陕,还家事母忙,

劝客涪城饮,片鱼水煮香。

[家的味儿25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最后一句‘变味儿’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传话,你们玩过吗?今天危老师要跟我们做一个名叫传话的游戏。我们都面带疑惑,同时又有几分兴奋地望着老师。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老师将一句话传给第一位同学,然后第一位同学再传给第二位同学。以此类推,到最后一位同学再公布答案。但每次传话决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游戏开始了。老师弯着腰,用手拱成喇叭状,紧紧地贴在第一位同学的耳朵上。老师在贺光顺的耳朵里滔滔不绝地讲着,贺光顺皱着眉头仔细听着。终于传完了,贺光顺跑到第二位同学面前,小心翼翼的告诉了他。他顿了一下,踮起脚尖。悄悄的传到了第三位同学的耳朵里。他听着听着笑成了一尊弥勒佛。看他那表情,完全没听懂似的。但游戏规则不能破,他思考了一下,传给了下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在梁佳宣的耳朵里乱七八糟的讲了一大堆。此刻,梁佳宣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不明不白的传给了我。我心想:‘这是什么呀!怎么听不懂呢?’她又在我耳边说了一遍,这回我可听懂了。我也像老师那样,弓着腰,俯着身子,用手做成喇叭形。紧紧扣住肖彬研的耳朵。生怕被第三者听到。我把我听到的‘狼吃羊,羊吃草。’原原本本的告诉她。没想到她没听清楚,我着急了。我又说了一遍,可她还是有点迷茫。‘唉,算了,破罐子破摔吧!反正也是个游戏而已。’但事情总发生在我的意料之外。当老师让最后一位同学公布答案时,同学们全神贯注的望着他。我更是紧张的手心冒汗。心里就想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听到的答案是:香蕉羊,湘乡羊。’答案一出,全班被逗得哈哈大笑,我更是笑得前仰后翻。本来一句好好的话:外婆给我讲了一个狼和羊的故事,她一会儿学狼嗷嗷~一会儿学羊咩咩~夸张的表情逗得我哈哈大笑。被我们一句一句的传下来,完全变了个味儿

这个游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心中的年味儿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已是隆冬五九的天儿,下了车,肆虐的寒风直往脖子里钻。天色一片青灰,老屋笼在一片暧昧的雾气里看不真切。

我踏上高低起伏的青石阶,心绪也随之浮动。倚在门边的老人眼神呆滞,浑浊的双眼像是积了云翳,目光远眺,掠过重重山岭直达那繁闹的小城。我轻声道:“婆,我回来了。”老人目光稍有松动,片刻抬眼看我,嘴角一裂,激起层层浪花似的皱纹。招招手唤我至身前,粗重的手抚了抚我的发顶,念叨了两声兀自进屋忙自己的去了。

父母将车里的大包小包抬进屋里,外婆咕哝着带的东西太多她一个老婆子哪用得完。我站在斑驳陆离的木门边痴痴地望院里早已破败的一切,未曾察觉出一丝年味儿,待外公唤我进屋烤火方才回神进屋了。

二楼上有父母置办的取暖器与烤火的罩子,但外婆每年入冬都要燃一方炭火。坐在木椅上伸出手,可以在指缝间看到跳跃的红光,忽闪忽现却也明亮。这是老屋唯一一抹红色,温存着不多的一丝年味儿。

三十儿晚上简单却也用心的准备了年夜饭,外婆一人操刀掌勺,丝毫不肯他人插手。于是尽管折腾了几个小时,饭菜早已半冷半热,众人也未曾多言,已是习惯,也明白是外婆的一番忙碌,心意在年味儿也就到了。

婆很少上楼,也许是老了图清净,也许是混沌的记忆里已成习惯,谁劝也不听,一人守着那方炭火,昏昏欲睡。我下楼去看她,谁知她竟从衣兜里翻出一叠有些皱褶的零钱,很珍重地放在我手心里,她说:“晴儿,好好读书。”我拿着钱,甚至可以闻到钱上婆那屋里淡淡的檀香,也不知道她给我存了多久。她甚至不知道我上几年级,却也凭着久远的记忆叫我好好读书。我的眼泪差点决堤,堪堪忍住,小心问道:“婆,上楼坐坐吧。”她顺从的点点头由我扶着上了楼。

父母也未曾想婆愿意上来,忙起身将她请至中央,婆有些迷茫却也高兴地坐下了。外公拿来外婆的感冒药,像哄孩子似的哄她吃下了,又嘱咐她记得按时吃完,外婆虽嫌他啰嗦却也乖乖听着。父母与我正评论春晚上的种种看点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着一台电视,这个年像是圆满了。

我扭头去看黑色的夜空上绽放的烟火,流星一般四处滑落,又望见这一屋子的安适欢愉,鼻尖似是依旧有檀香环绕,觉得此刻年味儿正浓。

亲人乐团圆,情浓年更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军训的味儿作文700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前以看了五年大哥哥大姐姐们军训,看到他们穿军装的样子,别提多羡慕了。

今天我们军训的刚开始我才知道那是个啥滋味!

我们今天的军训别提多苦了。大家激动地跑向操场,很稀奇,可是当开始了“魔鬼训练”时我们那刚才还很兴奋但心情一下被晒没了影。教官很年轻,他腰间的腰带缩得很紧,腰变得很细,而上身和下身又很宽大,样子很搞笑,所以我们戏称他沙漏。他先是教我们怎样立正,有几个人不屑一顾:立正谁不会呀!有的人还说起了悄悄话。这个教官还真没脾气,竟开起了玩笑,听了他幽默的话全班开怀大笑。但在这时他的脸又“晴转阴”了:“笑什么笑?有什么好笑的?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向前看!”他的口号弄得我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阳不再像是早晨那样,光焰柔和的大灯笼变成了一个火球,火辣辣地烤着我们这些等待被烤的“小鸭子”,我们已没有心情与别人开玩笑了。嘴唇被烤干了、裂了,身子似乎快要“脱水”,就像方便面里的脱水蔬菜吧!可是身上和头上又在冒汗,身上又湿又热,嘴里又渴,天哪!这是什么鬼日子!

其他同学和我一样,没有一点力,像身子里的骨头被抽掉一样,软绵绵的,没有东西倚着就会软弱地歪下去,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念头:快离开这儿!水!我的脑子昏沉沉的,头变得很重,脚又很轻。我忽然想起我家原来的一个头重脚轻的柜子,那使我感到好笑,因为它是我爸爸的杰作。

终于,一小时后可以自由活动了。大家一下子像解放的犯人一样,都找着玩伴打算开始玩“石头、剪刀、布”,我累得连玩的力气都没有了,只好盘腿而坐,太阳晒得我来了睡意。由它去吧!

一个可喜可贺的消息:放学了!大家顾不得与教官道再见就自觉地朝着教室狂跑了。好壮观的一幅动态“百万饿兵奔教室”!

虽然很累,但我累得心甘情愿,没有辛苦哪来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浓浓的年味儿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我每天都看着日历,掐着指头数着、盼着,离过年还有几天,八天、七天……。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四,晚上,我缠着妈妈,撒着娇说:“妈妈,我们一起去大润发采购年货吧!”她爽快地答应了。

“行,既然过年了,今天让你潇洒走一回,随你买什么,总额也不限,只要袋子里的钱够,呵呵!”

“那平时不让吃的垃圾食品呢?”我试探着问。

“也行!”

来到大润发,嘈杂的说话声,不时的叫卖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传入我的耳边。人流如潮,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人好多啊!”我定神一看,还真有点儿过年的味道,到处张灯结彩,红色的灯笼挂满了各处、喜庆的福字贴满了货架、红色的招牌、红色的纸蛇,到处都是红色的,真是红红火火呀!

“真是人挤人!”我们随着人流一起往前走,五花八门的东西映入我的眼帘,吃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比平时的货源多了好多呢,“好热闹啊!”

“瞧!那边围了好多人”我探了探头,一股好奇的感觉迫使我挤到了那里,噢!原来是在买喜庆用品,我和妈妈也加入到了里面,“五颜六色的,好漂亮啊!”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漂亮的门贴,上面有一个卡通版的小蛇,手上拿着一个倒福,我又环顾四周,还有好多我喜欢的,有大的,有小的,我站队在中间,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又摸摸那个,犹豫不决,“唉,该选哪个呢?”

这时,妈妈走过来,好像看明白了我的心思:“今年是蛇年,而且你又属蛇,你就选个关于蛇的吧!”我听了妈妈的建议,连忙选了一个刻有小蛇图的门贴,可喜气了!

渐渐地,购物车里的东西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是零食区了,我迫不及待地冲了过去,两眼直放光,嘴馋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哇!又脆又香的薯片、又甜又辣好多鱼……这些全都是我的最爱。我一会儿跑到这边选几种,一会儿又奔向那边挑几样,没多会儿,就装满了整整一购物车的东西,我真是太高兴了!

最后,我们来到了结帐区,哇噻!几十个收银台全都开放了,而且每个收银台后面都排成了一条长长的“蛇”队。我环顾了一下周围,几乎每个人手里也都推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车,每个人都露出了欢乐的笑容,他们都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好不容易,我挤进了一个队伍里,终于轮到我结帐了,我兴奋地取出一样样狂购的物品,心里不禁喜滋滋地想道:要过年了,就能随心所欲,买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我真希望每天都过着这样的日子该多好啊!

走出了大润发,挤出了嘈杂的人群,没有了叫卖声,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耳畔一片宁静,让我感到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寂静。我毫不客气地撕开了一块糖,含在嘴里,刚才的孤单感,全都化成了甜味,我闭上眼睛慢慢地享受这一颗年糖的全部味道,遐想着过年时的无限乐趣。

浓浓的年味,感染了家家户户,让大家享受不尽,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年味儿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每当看见香喷喷的饺子时我都会回想起大年三十前一夜的韭菜馅饺子。

每年一月二月,我老家山东,总会弥漫着一股鞭炮的烟味,和飘香的饭菜酒肉味。

为了让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大年三十之前,还得大扫除,要把家里的东西都清一遍,这过年还不能生气,要不然今后的一年都会过的不安稳。

在大年三十前这几天,每家人都在准备春节的红包,在春节那一天会格外热闹,大年三十时,大人们在家准备明早的饺子,小孩们三五成群放鞭炮。晚上,大人小孩们一起坐在电视机前,看着春节晚会,一同迎来喜庆的春节。

第二天,春节到了,在这一天,会看见很多的人提着大包小包,他们这是去送礼物呢,有人送钱给小朋友当压岁钱,有人送名牌包或口红送给那些爱化妆的大姐姐,有人提着一大盒烟或喝的补品给青年和老年。

真是怀念,那大年三十的韭菜馅饺子,是多么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描写家乡的年味儿作文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的年味儿,蕴含着淳朴的风土人情,孕育着茁壮成长的一代代,更体现出我的家乡是具有丰富文化历史的铁的事实。没错,我的家乡就是那被世人称为仅仅只是财富之地的——东莞。

——题记

大年三十那天,只见妈妈与奶奶在不停地忙碌着。原来,这天大家要去各个地方“拜神”与“奉神”,并且今年搬了家,还要把家乡的观音请到家里去呢。妈妈是家里的大媳妇,所以,这些事,由妈妈来传承。而我是家中的长女亦长孙,也是家中的一份子,当然要帮妈妈的忙,所以要跟着一起去“拜神”。

我跟着妈妈,首先到家乡的庙里拜拜。庙里香火鼎盛,每家每户都会有人来拜,这也成为了家乡的一传统习俗。拜神注重的是诚心诚意,但是,烧香、添灯油钱、烧纸钱、放爆竹,却缺一不可。这一步步都是井然有序的,为的就是祈求神仙保佑我们家族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万事胜意。小孩们快高长大,学业进步。庙里拜完了,我们接着要去祖屋“奉神”。步骤与拜神基本一致但“奉神”讲究的是供奉祖先,自然也含有保佑的意思。回到了家乡的房子,只见汽车一列列的停放好了,奶奶在每部车前都点了蜡烛烧了香,接着烧纸钱,放鞭炮。保佑爸爸妈妈叔叔婶婶们开车平安无事,路路畅通。一转眼,下午了,是时候把菩萨接到家里去了。将菩萨像安放好,妈妈一边边开车,我一边洒米,说是为了给菩萨指路,回到了家里,再次烧香、点蜡烛、烧纸钱、放爆竹……

年三十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一家人欢聚一堂,吃着与众不同的汤圆。用玉米粉捏成的斋汤圆与白菜、虾米、干鱿鱼,冬菇等食材煮成一锅,味道鲜美,把汤圆那团圆之意的味道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有说有笑。这晚,一家老少一齐放烟花。看着那应接不暇的烟花,对新一年的憧憬与期待的心情已经像烟花似地在心中崩放。凌晨,帮爸爸发着祝福的飞信,那一条条信息,飞到了每个人的心坎里,一股股暖流透遍人心。

大年初一,一家人都已经“装备”好向家乡出发了。家乡,每家每户都杀鸡烧鹅。而我们家,也已经准备好了招待亲戚朋友们的美味佳肴。叔叔和爸爸去了远方亲戚家拜年,而我们这些小孩收红包收得不亦乐乎。不一会儿,亲戚朋友们都到齐了,我却见到了许多陌生人。但却因为那股浓浓的年味儿,是我心中不禁由然而生了一种喜悦,抛陌生感于脑后,像亲人一样招待着。这种感觉,是幸福的,无可代替的。

后记:这就是我的家乡,即使没有过人的文化魅力,但却有着无可非议的人情味儿。家乡的年味儿,是隐于财富间那一股股渗透人心的暖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包饺子的年味儿的

全文共 1166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要过新年了,妈妈也早早的到了外婆家,准备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直到有一天,我和乐乐在里面看电视,玩得不亦乐乎时,妈妈突然说:“豆豆,出来包饺子了。”

我兴奋地应了一声,“哎!来了!”然后叫上乐乐,跳着出去了。我很喜欢做事,特别是做吃的这一类东西(无奈我是一个吃货)。我们俩飞一般的跑进厨房,看外婆制作饺子馅,外婆把葱、蒜、豆腐这些东西全部切碎,我盯着他的刀,好快好快,不一会儿就把这些馅都切得碎碎的、小小的。然后就开始制作肉馅了,外婆先把一大块猪肉放在砧板上,然后用刀把肉切成薄薄的小片,然后在砧板上剁啊剁啊!花了好大一阵子,才把肉剁成小碎末,可是还不够,她把肉翻了一个面,继续剁着,终于切到能够吃起来不那么大块了,才把肉放在盘子里,把之前切好的葱、蒜、豆腐放进去,再加上外婆自己做的秘制辣酱放进去,加上适当的盐、酱油,饺子的肉馅就完成了!“终于轮到我们大展身手的时候了!”我心想。妈妈早已在外面等候。

我们俩乖乖坐好,等外婆把东西拿进来,过了一会儿,外婆手上拿来了饺子皮,饺子馅,还有勺子,居然还有一碗清水。我问妈妈,为什么要清水啊?妈妈告诉我,在饺子皮外围抹上水饺子更容易成型,包起来更轻松,就不用担心肉会洒出来了。妈妈说:“你们两个自己包的自己吃,想包成什么样都行!”我先试了一个最普通的包法,我先用勺子舀了一勺肉,放在饺子皮的正中间,然后用手指沾了一点水,抹在饺子皮周围,将饺子皮最顶端拧起来,然后用手将分开的口叠进去,最后用手捏几个花纹出来,饺子完成了。妈妈看了,对舅妈说:“豆豆包的好好呀!”有人夸奖我了,我心里暗喜。接下来我和乐乐尽情发挥想象力,包出了许多奇形怪状的饺子,妈妈和舅妈还一个劲的夸赞我们俩呢!把所有的馅儿包完后,我迫不及待的想看我们的成果,看了之后,我大吃一惊,我们俩真是什么都能报出来,球形、元宝形、芋饺形的,还有大馄饨的样子和草帽形,这些都是妈妈叫我包的,乐乐居然还包出了海星!

收拾完之后,我心里一直有个解不开的疑惑,我去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过年就一定要包饺子,吃饺子呢?”妈妈回答我:“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食物,深受老百姓的欢迎,逢新春佳节,饺子更成为必不可少的美味,大年初一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说大过年的吃,总是‘初一饺子’打头儿。按照习俗,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辞岁时吃,即到子时吃,子为两年之交,迎新辞旧的时刻,具有特殊意义,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喜庆、吉祥的东西包进去”妈妈说完,我的知识也丰富了一大截。

今年春节自己包饺子,既增强了我的动手能力,又增长了我的知识面,让它更加丰富,也让我知道了好吃的东西做起来是多么的复杂。这次让我受益颇多,我多么希望明年春节我还能包出好吃的饺子,让我把“年味”包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富有年味儿的春节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随着耳边一阵又一阵熟悉的爆竹声,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都是满满的喜庆。

一边吃着煮好的汤圆,一边看着春晚,随着那熟悉的“5、4、3、2、1!”旧的一年在那一刻向我们挥手告别,新的一年大踏步向我们走来。这时,外面早已炮声漫天,震耳欲聋。

我与姐姐们跑出了家门,就被那直冲云霄的鞭炮声挡住了路。我们慌忙捂住了耳朵,脸上却还露着灿烂的笑容。

各色各样的烟花把天空装扮得花花绿绿的,“礼花”直冲云霄,“嘭”一声炸开了,天空顿时变得五彩斑斓,那微弱的火药却像七彩花一样绽放着。可好戏不长,“礼花”从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那边,一股冲击般的银光吸引了我的注意,它努力的向上喷着,喷着。落下的便义无反顾跳出了银光,就好像珍珠成千上万从空中掉落,给人极美的感觉;“噼噼啪啪,噼噼啪啪”,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一定是鞭炮!那热闹的的声音,也足以给2013增添许许多多的喜庆了。

那边暖烘烘的,旺火烧了起来,橙色的火苗上下翻滚,好像在呼唤着什么,也好像在喜悦地跳舞。人,物,中国,将春节愈演愈烈,带来了2014的新气象!

富有年味儿的春节,富有人情味儿的人。

我坐在火车上,又要回家了,尽管再多的不舍,留下着美好的回忆也好呀,又要再等好几年了,我回忆着过年时的情景,嘴角微微上扬,但,我又要再等五年才能回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难忘浓浓的年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过年啦,过年啦!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年味儿在空气中渐渐飘远了。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不由自主地回味着……

我们先来到了除夕的新区广场闻年味。“噼里啪啦,呯”年味就在这儿,天空中朵朵盛开的烟花,五彩缤纷,有的如菊花般花瓣垂开,有的如牡丹般娇然怒放,有的如流星般划过夜空……烟花和炮竹是春节家家户户几乎都放的,据说是古代有个叫“年”的怪兽经常要吃老百姓家的牛羊,为了驱赶“年”家家户户在春节燃放爆竹以后就有了这个风俗。

大年初一我们去农村的奶奶家闻闻年味。小辈的去长辈那拜岁,奶奶就发大大的红包给我那就是我每年的小金库“压岁钱”。正午时分,远处传来了阵阵的铜锣声和爆竹声,哇!原来是舞龙的队伍来了,远远望去,一条黄灿灿的龙垂着龙须腾云驾雾的从小巷里游了过来。龙忽高忽低,那威武的龙头,穿越自如的龙身,追随着龙珠愈来愈近。到了家门口有两个笑嘻嘻的老伯大声贺着新年把红色的对联贴在门的两旁,龙随即窜进了家门,在院子里自在得遨游起来,时而回首摇摆,时而上下翻滚,一会蛟龙出海,一会龙腾虎跃,那龙就如活了一般,栩栩如生。忽然有人拍我的肩头,回头一个笑容可掬的大头娃娃憨憨地和我道新年呢。

到了晚上,亲戚们相继来到了奶奶家,奶奶烧了一大桌好吃的菜,大家相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其乐融融,又是浓浓的年味。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自己的风俗,例如北方包饺子,南方舞龙,还有些地方过年还吃发糕呢,但家人团聚是每个地方都有的,所以年味儿就是一种幸福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年味儿_描写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钟声的敲响,新年脚步已经到来,转眼间送走了365天,2020年将会是一个崭新的面貌,向我们迎来今年是鼠年,在这里我祝大家:“鼠”你精彩!

在新年的那一天里,我早早的起床,走在街上,早已被这热闹的景象所感染,我真是闻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儿”,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展现眼前:红对联,红灯笼,鞭炮……数不胜数,目不暇接。家家户户都贴上对联,红灯笼。做好了准备迎接着新的一年。过年最开心的当然要数我们小孩子了,女孩子过年当然要穿漂亮的裙子,红靴子。一个个打扮的花枝招展,像个“娇美公主”,但是我还是觉得最有年味的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包饺子。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无数颗繁星洒在了黑黑的天空上,妈妈和爸爸和好了馅儿,我们仨开始包饺子,开始分配任务:妈妈擀饺子皮,爸爸和我一起包饺子。我的心里真是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我第1次包饺子,紧张的是我怕饺子露馅儿,爸爸一边教我包饺子一边说:“包饺子有三个特点:一是把饺子皮放在手心里,不要太平放,二是放馅儿放在正中间,好为下一步做铺垫,三是包饺子,先捏中间,后面两边。”我边听边学着包,结果却提成了个“四不像”,爸爸说:“不要灰心,努力就可以,要加油?”爸爸又顺手捏了捏我包饺子说,旁边捏的太松了,要不然煮会成了一锅粥。唉!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不过,最终凭我自己的努力终于把饺子包好了。

饺子上桌了,我加了个“畸形”饺子,慢慢品尝起来,喏!浓浓的鸡汁儿直喷入我的口中,香甜的味道在我的口中回味着,我真感受到了一股暖流诵入到我的心头,这就是我品尝到的“年味儿”!

版权作品,未经《作文迷》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四季的味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一)

春的味儿,像桂花,含苞待放,先冷清一阵子,再展现自己的才华,淡淡的,短短的。“开始!”裁判一声令下,我像一只野狗飞奔出去,一回、二回,完成!我得了第二,回了家还迷迷糊糊地问爸:“我明明是4个里跑得最快的,为什么是第二?”爸不假思索地回答:“可能学校搞混了。”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分2组,一组我第一,二组谢玉灵第一,但我还是比谢玉灵慢,就成了第二。这感觉,傻傻的,天真的。

(二)

暑假的到来,让整个夏季充满欢笑和苦涩,虽然放了假,但作业还是紧跟着我,像个跟屁虫,这可能就是痛并快乐的味儿吧!一放学,儿童一窝蜂冲出校门,直奔小店,像篝火晚会一样围着冰箱,只不过一个是冷,一个是热。这温度快让冰激凌融化,当门被打开,那一双双饿狼般的眼睛直奔那个目标:心仪的冰激凌。经过挑选、付款,舌尖终于触碰到那冰凉,冰爽、刺激的味儿,这就是孩子对冰激凌热情的味儿。

(三)

秋天的雨,一次次的飘落,湿湿的,默默的。也许是又要开学但还没适应回校的味儿,也许天气也受开学的影响,一直下雨,不去学校,但不可能。我醒来时,就看爸爸有没有等我起床,不过一般爸爸都会直接来叫醒我,我会继续装睡,不过睡到一会儿会真的睡熟,大概这就是我秋季老赖床的原因,唉,赖床的味儿。

(四)

临近寒假,这预示着梅花味又即将来到,幽香含笑。但寒假来的快,走得也快。下半学期在不经意间就溜走了,换来的是寒假,假期又冷又暖,每天起来也会赖床,但暖暖的早餐充满爱心。一个多月,被作业充满的寒假又逃走了!这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味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