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优秀作文(热门20篇)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祖先们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小编收集了辛勤劳动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2983

作文

508

家乡的四季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尤其是在四季,那景色更是迷人了!

冬天,我的家乡被白雪覆盖,成了一座晶莹的城市,一个个雪白的天使从天而降,落在了那一棵棵树上、那房屋上、那光滑的地面上……眼间,所有的地方都扑满了雪白雪白的雪。大人、小孩都跑了出来,大人站在雪地上,欣赏着那远处的雪景 ……可爱的小孩也一个个的飞奔了出来,摘下手套,拿起一堆雪揉成一团,开始打起了雪仗,有的小孩则在旁边堆起了雪人 ……这冬天的雪景真美啊

春姑娘带着一阵阵温暖的春风悄悄的来了,她飘过草地,小草苏醒了,花儿扭扭身子,伸了个懒腰起床了。春姑娘走过小溪边,小溪解冻了,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春姑娘姗姗到来,给我们送来了温暖的阳光,我们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春姑娘悄悄地走了,正如她悄悄的来

夏天到来了,小朋友们穿着泳衣,跑到了小河旁,“咚”的一声跳进了小河里,在水中快乐的嬉戏着。黄昏到来,老人们吃过晚饭,在门前的树阴下高兴的喝着一杯浓茶聊着天。看着太阳渐渐的西沉,我坐在草地上,感叹到:夏天的黄昏,真美啊!

秋风吹来,街上的树都披上了金装,树叶慢慢的落入河中,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各种各样的果实熟了:有金黄的橘子、红红的苹果、弯弯的香蕉…… 可好吃了呢!

你们说,我家乡的四季美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六年级作文家乡700字左右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虽不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那般竹树环合,却与自然融为一体;虽没有四季如春的美景,却让人流连忘返;虽无奇特之处,但美常驻。

小时候,最爱与邻居家的孩子们到门前的大树下玩耍,记得有一棵很大的树,我们三四个人足足抱了一圈,才勉强绕完。我们常爬到树上去,调皮地去掏鸟窝,偷鸟蛋。害怕有人掉下来摔伤,我们就在树下铺好茅草,那些不会爬树,不敢爬树的人,只好坐在阴凉的地方看着我们一个接一个地爬上爬下,满眼生出羡慕的神情。待到日落西山,临近黄昏,我们便拖着疲惫的身体各自回家,奶奶见我回来,便拍去我身上的灰尘和泥土,眼神里却是宽容与慈爱。

家的后面,有一个不大的池塘,里面种植着莲花。莲花是爷爷种的,撒下许多种子,但存活下来的`也只有一些而已。我曾记得见过一株莲花,一眼看过去与其它的莲花相似,但细看,又比旁边几株要更加洁白,更加挺立。我不由得起了好奇心,踩上用石头搭建起的石桥,慢慢地走到莲花面前。一股清香迎面袭来,令人身心愉悦,走近观赏,莲的花瓣分明可数,净是妖艳的粉色,花杆耸然挺立,与莲的美艳相结合,更加彰显出莲的傲骨、正直。莲的种子虽深埋泥土之中,落入黑暗,但,莲却依然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冲破层层泥土,挣脱束缚,迎接阳光的恩赐。莫说只能有这一株莲,其它莲也是一样的,经过不见光的磨难后依然正直,依然拥有洁白之躯,“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这一高贵品质,在莲的身上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只怪那时候的我不懂莲的高尚,只知清香徐来,让人陶醉罢了。

家乡,让我度过了我的童年,使我无忧无虑。现如今,学业的压力愈发大了起来,令我十分疲惫,可当想起家乡那挺拔的树,和那年年绽放的几株莲,仿佛眨眼间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那梦开始的地方。

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风俗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这个古老而又巨大的国度里,包含着许多小的城市,这里的每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历史悠久的风俗。我的家乡——哈尔滨,就是一个很有特色的城市。

说到哈尔滨,每个人都会想象到哈尔滨的冬天。在大多数人的心中,冬天是凋零的、荒芜的,但是哈尔滨的冬天却是一片繁荣的生机。这生机的背后,正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风俗——冰雪盛宴。

每年冬天,万众瞩目的冰雪盛宴就会来到。在这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多姿多样的冰雕,闪亮出众的冰灯……

每个外地游客来到哈尔滨,看到冰雕都会赞不绝口,为何?只看那冰雕花样奇多,别具匠心,一个冰雕,一个故事。你看那十二生肖的冰雕,一个个如真的一样,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人身临其境。这其中有一塑龙状的冰雕格外的吸人眼球,栩栩如生,好似一条真龙悠然地盘旋着,这不仅表现了手艺者的高超技艺,更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龙的传说的敬爱与向往。

说完冰雕,我们来一起看看冰灯吧!每到冰雪节的夜晚,光明随着夜幕照亮了这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带来光明的正是那精制而又小巧的冰灯。冰灯的起源,是早年间,靠近松花江的渔民和农民晚间用来照明用的。后来经过工匠们的改造,成为了现在人人喜爱的冰灯。做冰灯用的冰也十分考究,近其观赏,见那冰白光四射,让人不禁产生一种威严神圣之感,远观之,见那冰光晶莹剔透,如那十分稀有的珍贵宝石一样,让人不禁想去触碰、欣赏一番。那冰灯,让人在这深夜中毫无睡意,只抱着一颗激动的心,对它恋恋不舍。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风俗——冰雪盛宴。因为有了这些别具特色的风俗,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迷人了。我爱家乡,爱它的风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风俗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快点起床,快点,要吃早饭了。”

每当过年,我都会听到这样的话,他们就像星星,一直在我的耳边打转。也许你们认为,是我赖床,大清早了还不起床。

在我的家乡,一直有这样的一个风俗,初一必须要早起,也就是我们那边说的“赶早”那天,我们都要在六点钟之前起床,并且还要尽早吃完早饭,在大约八点的时候就要出去拜年了。而在初一的前一天早上,也同样的要“赶早”,但是不去拜年,这天的“赶早”似乎是在为春节准备。

所以,当我爸爸在叫我起床的时候,还不到六点钟,这大冬天的,怎么起得来。可能有人又要说了,我每天都是六点起床啊。那也没错,我上学的时候,也是六点多就起来了。

可是不一样的是,在二十九和三十的晚上,几乎是睡不着的,深夜时一直会有鞭炮在响。特别是十二点的时候,放鞭炮的声音简直都可以把屋顶掀翻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怎么还睡得着。没有办法,最后我都是会被拉起来,不过吃完早饭后还是可以再睡一觉的,距离拜年的时间还是有一个多小时的。每次我就趁着这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继续睡觉,真不知道他们大人哪里来的精神。

在这之后,我们将会出去四处拜年,同时家里还会留下一两个大人来迎接别人来拜年。四处拜年收红包是常见的习俗了。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不过在我们家乡,拜年是有些讲究的,首先需要在拜年对象的家们口放鞭炮,几家有时候碰在一起,当然就一起放鞭炮。等到“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完之后,就可以进入别人的家里去拜年了。每当去别人家里拜年,收红包,我都会觉得我的早起没有白费,我的努力换来了红包,总是会感觉心里十分开心。

春节虽然要遭遇“噼噼啪啪”的鞭炮的折磨,还要“赶早”弄得我没有一点精神,不过能收到那么多的红包,也能够弥补我心中的那种不快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宁夏市、和政县,那里有大山风景如画,我家就住在大山的对面,以前家门前只有一条不宽不窄刚走过一两车的大路,好几年没有回家,今年一回家,哇!家乡彻彻底底的变化,以前的“羊肠小道”已经变成宽大的柏油马路。

以前听奶奶说:“这里曾经打过仗”,怪不得我家对面的大山上有几处像堡垒似的“怪物”呢,原来这是打仗留下的。

我们回民的风俗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还要闭斋什么的,妇女们还在头上戴纱巾。

我们的这些风俗是很特别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妇女们是必须戴纱巾的,妇女们不能光着头露着身体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们可以戴也可以不带戴。

先说说我们的饮食习惯,比如盖碗茶,如果家里来客人,才会把这些盖碗的茶端出来,让客人品尝,还会做些馍馍来招待客人,馍馍的花样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锞锞、馓子、酥馓……,它们各个有特色,不过制作它们就难,比如锞锞,把面和好,还要发面什么的,锞锞里面的图形有很多,比如:龙、青蛙、小鸟……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是我们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用一张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摆上各种好吃的东西,还要倒上盖碗茶,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还比如我们的闭斋习俗,斋要闭一个月,早晨的时候必须在六点以前吃过,到白天就不能吃,到傍晚的八点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闭斋,那么就得补61天的斋,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就有这样的习俗啊!

关于闭斋还有一个风俗,男的12岁就要闭斋,12岁以下可以不闭斋,女的8岁就要闭斋,8岁以下可以不闭,我就想不通男的闭斋和女的闭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呀!可是没办法,这就是习俗呀!必须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闭那么就要补61天的。这很不划算,还不如把那一天的斋闭够,关于闭斋的风俗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风俗就是13岁或14岁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么的,也不能穿短袖,你们说说:“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么封建也得遵守呀!”因为习惯也就觉得这个习俗很好,在汉人看来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吗?

我们回民家乡的习俗就是这样的。家乡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呀,如果有机会的话,你们可以来家乡旅游,我们家乡的人可是很好客的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年级家乡的风俗伊议论文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各个地区都有着不一样民族风俗,不一样民风民俗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我们黄石的春节,便别有一番风味。

黄石的春节,现如今基本是从腊月三十除夕夜开始的。为了做好一年的团圆饭,在这之前,人们早已准备好了年货。这一天午时,一家人无论工作多忙,都要回来吃一顿团圆饭。年饭的菜可丰盛了,什么香肠、鱼肉、海鲜、山珍等等,其中有两样菜是必不可少的,一样是丸子,有鱼丸子、肉丸子、藕丸子等等,这些丸子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美满的生活;一样便是鱼,这条鱼叫做“听话鱼”,一般人们不去吃它,让它听着人们在餐桌上述说着过去一年的喜怒哀乐,也象征着这家人年年有余(鱼)。吃年饭还有一个特点——热闹。大家团聚一桌,随着长辈的几声简短的祝酒词完后,大家纷纷“开战”,然后互相祝酒,谈天说地,对酒当歌,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小孩子们乘着长辈们说得起劲,还要偷偷地闹一闹。

到了“春晚”开始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旁,看春节联欢晚会。到了十一点钟左右,街上就不知哪家哪户,带头放起了鞭炮,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子四面八方都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天上更是闪烁着丛丛烟花,天空都被照亮了。黄石这个一向平静的城市如今也是掀起了滔天巨浪,整个城市沸沸洋洋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灿烂的笑脸。这当真和王安石说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鞭炮声一向持续到新年的钟声敲响,才渐渐平息,整个城市又慢慢归于平静。

大年初一,本来一片寂静的城市,又被一阵阵鞭炮声吵醒。人们纷纷起床,准备好后,带着小孩子到各个亲朋好友家里拜年。虽说要到处奔波,但孩子们也很兴奋,毕竟那个亲威不会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呢?孩子们一个个拿着红包,吃着糖果,双脚再累,脸上的笑容也是甜的。真是“只要肯给‘压岁钱’,‘加班加点’无所谓。”恐怕这一天才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时候。

大年初一的街道上,到处都是昨夜燃放的鞭炮,可是有个说法,这大年初一的鞭炮扫不得,不然就会把一年的财运给扫走了。所以,人们很少去扫,也想发发小财。过年期间,街道上时不时会有几个玩龙的队伍,出来耍闹一番,给新春佳节多添几分热闹的色彩。

正月十五这一天是元宵节。旧社会人们要吃着美味的元宵,还要逛灯会,看花灯。乡村到了这天,孩子们要把自我做的各种各样的灯笼点燃,举着灯笼从村头窜到村尾,从村东跑到村西,给每家每户拜年。而几十年后的今日,人们一样吃着元宵,但没有花灯可看了,人们聚集在空旷地放孔明灯。放孔明灯时,人们会在孔明灯上写下完美的心愿,为来年许下一个心愿。人们把新的一年里完美的愿望寄托给孔明灯,都期望心愿成真。人们接二连三地放起了孔明灯,抬眼望去,天上那火红的孔明灯胜过天上的繁星。

如今的春节,虽然少了几分代代相传的古老“年味”,却多了一分当代社会的气息,让人们时刻感受到社会的提高,国家的繁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全文共 1257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川北地区的南充市嘉陵区,那里不仅山美、水美、人情美,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更美。民俗文化中,我们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每年正月十四的“蛴蟆节”了。

相传在清朝年间,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袭击了我们老家,村民们苦不堪言。后来经高僧指点,知道这是“蛴蟆瘟”在祸害人间(“蛴蟆”是方言,即“癞蛤蟆”),于是,在每年正月十四,乡亲们模仿蛴蟆圆鼓鼓的形状,用竹子制作蛴蟆灯,祭奠后,将蛴蟆灯扔进河里,以赶走“蛴蟆”,祈求来年身体健康,平安无事,从此,家家户户扎蛴蟆灯送“蛴蟆瘟”的风俗就延续了下来。

每年正月十四,午饭后,大人们无论多忙,总会放下手中的活,为孩子们精心制作蛴蟆灯。蛴蟆灯用嫩竹制作,先用细竹篾编成竹环,再砍一定长度的竹子,将最上方的竹节划破,向中间挤压,形成纺锤状,将竹篾编扎进去。接着,在竹节下方,填上一些湿泥巴,里面插一根蜡烛或者自制的煤油灯。最后,在竹灯的表面糊上一层纸,并留一个小孔点灯使用。

蛴蟆灯可以做成了很多样式:如方形的、圆形的、鱼儿形状的、五角星形状的,应有尽有……看到各家门外摆放的蛴蟆灯,我们无不盼望夜晚早早到来。

等待着,等待着,夜幕终于降临了,先是村里一两个蛴蟆灯亮了,沿着田坎向前移动,红红的蛴蟆灯,倒影在水田里,岸上、水里相映成趣。接着,村子里左边、右边,提着蛴蟆灯的人都纷纷走出了家门,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世界。

我按捺不住了,拿起靠在磨盘上的蛴蟆灯,掀开纸糊的门,把蜡烛点上,蛴蟆灯立即映红了大家的脸,爸爸在一旁再三嘱咐,“拿端正,拿端正,火不要烧着纸了”……送蛴蟆的人越来越多,一路上,大伙或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大家朝场镇上涌来,顿时,街道上变成了“火”的海洋,一股股“红流”不约而同地向西溪河涌去。

蛴蟆灯中,最扯人眼球的是几个大人一同抬的蛴蟆彩灯了,上面还写着“爱我中华”几个醒目的大字,多么浓厚的爱国情谊呀!街头的男女老少,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一齐高呼着:“十四夜,送蛴蟆,蛴蟆公,蛴蟆婆,把你蛴蟆送下河,送下河里去吃肉,保佑娃娃不咳嗽。”这声音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不光送蛴蟆的人群欢呼着,连路边栖息的夜鸟,也忍不住探出头来,和我们分享这无穷的快乐。

来到西溪河边,孩子们高举着蛴蟆灯不肯离去,在家长们的再三催促下,大家才恋恋不舍地将蛴蟆灯甩进河里。

送走蛴蟆后,下一个“节目”便是摇嫩竹了,竹林里,竹子被摇得“莎莎”作响,我跟大家一样,选了一根长势正盛的嫩竹,一边摇晃一边唱着:“十四夜,摇嫩竹,嫩竹高,我也高,我跟嫩竹一样高,嫩竹长,我也长,我跟嫩竹一同长。”

听爸爸妈妈讲,很多成都人甚至广安、遂宁周边的人,都不知道我们老家的“十四夜送蛴蟆”风俗。现在,这样的民俗只在西充话地区以及附近地区,比如嘉陵、顺庆、西充、南部一些乡镇比较盛行。而且随着外出打工潮,这样的民俗濒临灭绝,不过政府开始重视了,现在,家乡开始举办“蛴蟆”节这样的活动了。

小朋友,我们家乡的“蛴蟆节”也吸引了你吧?欢迎正月十四到我家乡来作客,相信你一定会被这一独特的民俗吸引的。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新变化小学六年级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老家大泉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老家的道路全是土,车一过灰尘便乱扬,更倒霉的是下雨天,道路上全是泥,一不留意就遭殃了。

路边没有树只是一些光秃秃,此时高低错落的房子,一刮风,灰尘乱扬,此时还有很多的塑料带,在空中飞舞,空气质量很差。此刻老家换然一新,以前的土路也铺上了水泥,中间凸起,路两边也栽上了树,这样一下雨,水不会往中间聚集,而是向两边的树坑里流进去,即交了树又不使路中间不渝上水,这不是两全其美?遇到刮风天气也不会有塑料带在空中飞舞,而是被送进了垃圾箱,这是为垃圾准备的,还有路边的房屋,也被修理的平平整整,人们也越来越注意环境卫生,人们也不再往地下吐痰,空气也变得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完美早上人们能够听见鸟儿婉转的叫声。道路变得更加顺畅,空气变得更加清新,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相信我的家乡会变得更加完美。我爱我的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香酥的排骨,鲜红的辣椒,一口下去,舌尖上蔓延着麻麻的、酥酥的感觉,嘴唇却像着了火,勾得我忍不住再吃一口——

这,就是麻辣香锅。

这道地道的川菜,虽然好吃,但做起来格外麻烦、耗时,平时父亲工作太忙,只有春节才能为我们做,所以麻辣香锅成为我们家春节的压轴大菜。

盼了快一年了,今天,爸爸终于拿出准备好的食材:面片、排骨、笋、素鸡、香菇、豆腐、鱼虾等等,过了一会儿,那调料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了。太棒了,今天终于可以吃到麻辣香锅了!香味越来越浓,突然“嘶啦”的一声,把我从作业界中拽了出来,我的心里痒痒的,排骨是不是已经香酥可口了呢?素鸡是不是已经上色了呢?面片是不是已经入味了呢……

我再也坐不住,索性放下作业,循着香味跑到厨房。爸爸正把豆腐切成小块,使它香嫩可口。他灵巧的双手把所有的食材倒在锅里,用铲子翻炒着,锅中的一切都是红通通的。锅又“嘶啦”一声,像是所有食材在一起欢快地跳舞。我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才好啊?”爸爸笑着跟我说:“你这个小馋猫,马上就好啦!”说完,爸爸从锅里挑了块排骨塞进了我的嘴里,那味道,麻麻辣辣的。排骨肥而不腻,入口即化,我几口嚼完,咽了咽口水,意犹未尽,焦急地盯着爸爸继续翻炒。

锅下的火苗终于慢慢变小,直到没有。家里每个人都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精确地瞄准了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真不愧叫“麻辣”“香”锅,真是又辣又香!只见锅里的筷子你来我往地忙碌着,妈妈天天叫喊着减肥,今天也无暇顾及了;我更是吃着嘴里的排骨,瞅着锅里的藕片,只恨自己一张嘴不够用;爸爸一边吃,一边不时看着我和妈妈,脸上情不自禁地绽开微笑,颇为得意。

爸爸问我,知道为什么过年要做麻辣香锅吗?我不假思索地说:“因为好吃又难得吃嘛!”妈妈摇摇头,微笑着告诉我——麻辣香锅预示着我们今年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就像麻辣香锅里食材与食材之间一样的和睦。

哦,原来如此!

锅中的一切终于空空如也,我们咂吧着火辣辣的嘴唇,轻轻抚摸着圆滚滚的肚子,看着彼此,忍不住会心一笑。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爱家乡的小河优秀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水缓缓的流淌,阳光照在水面上时,水光一闪一闪的,就好像点缀着许许多多闪耀的繁星。

春天的来临,使小河脱去了厚厚的冰外衣,围上了花围巾。小河边上的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小脑袋,在风姑娘的吹拂下,小草摇动着它那细小的身姿。风姑娘又吹拂着刚长出嫩芽的柳树,将它们那柔顺而又光滑的长发撩得飞扬。而小河里那一群群可爱的小鸭子一定会毫无顾虑地在水面上追逐嬉戏。

到了炎热的夏日,更有了几分如诗如画的美意。我们小朋友是十分经不起河水的诱惑,喜欢去那里捉螃蟹、打水仗。我们像一群活泼的小鸭子,到处嬉戏,满河都是欢声笑语.就算到了夜晚我们都还会依恋着这清澈的小河。

慢慢地秋姑娘乘着轻风披着纱衣姗姗而来。秋天的小河显得孤单了,这儿不再像春夏那么热闹,树叶渐黄,花儿渐谢。它的身边只有菊花妹妹孤独的向秋婆婆点头微笑,风伯伯也惆怅地将一片片落叶扫入河面,那片片枯叶把小河打扮得更是楚楚动人。

寒冷的冬天来了,一场鹅毛大雪之后,这里便成了一个洁白的世界,清澈的小河又披上了那件厚厚的冰衣裳。虽然我们不能在河里嬉戏了,但是我和小伙伴们却能在冰上尽情地堆雪人、打雪仗。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小河,但是我最爱的还是那小河带给我的快乐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家乡的特色风俗

全文共 70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江西,那里山美水也美,最好的要数江西的风俗了。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镘头,二十七杀肥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炸和卤,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江西的风俗都是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些风俗。

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我和奶奶一起蒸馒头、包饺子,奶奶将面粉揉好,翻来覆去地做出许多不同形状的馒头,有蘑菇形、青菜形、玉米形、坚果形……我也轻轻地揉了起来,像搓汤圆一样揉,不一会儿,我揉出了各种各样形状的馒头,有刺鲀型、鲨鱼型、螃蟹型、龙虾型、鲎型、海星型……我又和奶奶开始包起饺子来,先把皮平坦地放在手掌心上,用筷子把肉馅儿放在雪白的饺子皮中间,饺皮对边按在一起,再按起许多好看的花边,花边编密了,像一把把梳子,然后把它们放进火炉里烤熟。过了一会儿,一股弥漫的香味悄悄地飘了过来,我不禁地说:“好香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像乐得开花一样。

大年三十的时候,我们一起团团圆圆的吃年夜饭,年夜饭的菜真丰富啊!有九江鱼块、酒糟鱼、九江小龙虾……年夜饭吃完了,我们小孩子们去放烟花,烟花有许多品种,我选择了旋转品种的,我把烟花放在小竹竿上,烟花点燃起来特别漂亮,而且又五彩缤纷的。然后,我们又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聊天、倒数……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正月十五的时候,公园里的花灯美丽极了!威武的“长龙”披着五彩的鳞甲,好似即将翱翔出击的勇士;凶猛的“鲨鱼”鼓着两只凶锰的大眼,风一吹,它开始摆动着身体,好像要问我们拿食物吃;美丽的“风凰”在夜色中慢慢地缤开五彩缤纷的翅膀,如同地在跟我们招手,也像一位害羞的少女……

你的家乡的风俗是怎么样的,来告诉我,好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描写我的家乡的风俗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十五的汤圆圆又甜嘿——十五的人儿乐开花哟——十五的狮舞唱又跳嘿——十五的灯会人山海哟——”

傍晚,在大地被照得金光灿烂时,老街上的小店纷纷张灯结彩,紧锣密鼓地为元宵节的到来作最后的准备,该摆的摆好,该挂的挂好,迎着喧杂声、欢笑声,走进老街,扑面而来的是久违的马桥味道。

你瞧,老街各店铺内井然有序地挂着盏盏灯笼,形色各异,纸糊的、布艺的、玻璃的,赤红的、金橙的、墨绿的,兔子灯、荷花灯、宫廷灯,应有尽有;往前走几步,汤圆店的浓烟便会热情迎接你,混着汤圆的香甜、店内的喧嚷声一起飘在街上,升腾上天;一时间,人潮渐渐涌动起来了……

这时,不远处传来“嘿—吼—嘿—吼”的欢呼声,在人群的掩映下,隐约看见像是一班人马正在舞狮哩!各种鲜艳的颜色快速交织着,我也看不分明,但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我过去。走近了,只见围着欣赏的人群里一层外一层,便只能踮起脚、伸长了脖子,抬着头不断地张望着,看清了——是家乡的特色“手狮舞”。

仔细观察那队人马,表演队员们脚下踩着一致的步伐,两腿有力地踢抬,身体随动作前后扭转,极为轻盈;双手紧握舞棍,用力甩动着狮身,将狮身上的布坠甩得摇摇作摆,珠宝装饰物叮咚作响。据我所知,这些狮舞的表演风格可分为文狮、武狮和看狮三种,今天出演的是文狮,这类表演动作缓慢稳健,幅度较小,自然灵活,毛发颤抖飘拂,活脱的姿态像是在为观众祝福、与人们嬉戏。“文狮”顶适合行街表演,而“武狮”就有所不同了,它动作幅度大,速度快,有气势,以翻、腾、跌、滚扑动作为主,适宜广场表演。“看狮”又称太狮,表演时狮身内燃烛光,夜里表演时小狮围着大狮鱼贯穿梭,云飘狮跃,人随灯转,遨游嬉戏。

近处,手狮舞悄无声息地到了尾声,却带动起了整个老街,整个马桥的元宵节奏;远处,各个小铺都挤满了人,汤圆店更是排起了一条长龙。猜灯谜、挂灯笼、吃汤圆、看狮舞,说是忙碌,可也不乏内心的喜悦。正是有了这些一代代人传承下来的风俗文化,才让人们把节日过得开心、充实,让节日变得更有意义了。所以,我们现代人更应该接好这个文化传承的担子,在保护文化的同时争取发扬与支持文化的发展,留住传统文化的美好光景。

“十五的汤圆圆又甜嘿——十五的人儿乐开花哟——十五的狮舞唱又跳嘿——十五的灯会人山海哟——”

元宵夜的灯笼亮起来了,元宵节的气温升腾起来了,连尘土都是别样的味道,一切都是家乡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家乡平顶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古人类活动。众多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约在70XX年前,这一带就出现了较大的部落群。卫东区蒲城店龙山文化古城遗址的发现,说明50XX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建立了城镇和村落。

由此可见,平顶山地区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土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春秋时代,这里属应国管辖,应国以鹰为图腾,古典汉语“应”“鹰”通假,平顶山因此又称鹰城。

春秋时代的墨翟,叶姓华人始祖、史称叶公的政治家沈诸梁,刘姓始祖刘累,唐朝诗人元结,南宋名将牛皋,明代医学家古涛,清代文学家李绿圆,近代农民起义领袖白朗,都生于此。

历代文人名士孔子、李白、韩愈、颜真卿、苏东坡、欧阳修、范仲淹都来过此地。这里有地下应国历史博物馆之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应国古墓,有长城之祖楚长城遗址,有古代《战国策》所列五大名剑产地的舞钢冶炼遗址,有代表汉代冶铁最高水平的望龙岗冶铁遗址,有唐代建筑、中州四大名寺之一风穴寺,有代表颜体书法的代表作之一的元次山碑,有北宋五大名窑之首的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和五大名窑之一的张公巷北宋官窑遗址,有堆汗如脂、视如碧玉、扣声如磬的汝瓷,有宋代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的墓冢,有我国现存三座古代县级衙署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县衙---叶县县衙,有气势宏伟的汝学宫(汝洲文庙)等。

[我的家乡平顶山小学六年级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家乡的风俗春节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烧羊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拜个年,一年一年保平安”,这首歌谣从古唱到今,传承着我们家乡的习俗和文化。

一走进腊月,家乡的年味更浓了。旧时的过年就是从八月初八开始,到按历年正月十五才结束,现在,亦是如此。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日。比较讲究的人家,每逢这天早上会吃“腊八粥”,泡“腊八蒜”,以示欢庆丰收,预祝来年五谷丰登。

喝完了香甜可口的“腊八粥”,吃完了泡得发绿的“腊八蒜”,在孩子们的期盼中,我们迎来了腊月二十三——小年,在这一天晚上,各家各户都在灶王神像勉强摆上糖瓜,山楂,柿饼,红枣,花生等,求灶君“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俗称“辞灶”。过了这一天,在外经商、打工、求学的游子心怀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思念,开始陆续返家,一路上无数次想象见到亲人的激动场面。家中的亲人也怀着丰收的喜悦,开始陆续购买鸡鸭鱼肉、酒菜、香火、鞭炮等,称为“办年货”;蒸馒头、打米糕、出豆腐,称为“办年饭”,这些年饭可以一直吃到二月二。

初夕傍晚,全家老幼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共享天伦之乐,叫“辞岁”,然后大家将屋里堂外置办得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等到大年初一,人人穿上崭新的衣服,走街串户,互致新年的祝福。从初二开始,人们开始盘算着走亲戚,侯客人。

迎来送往十几天,春节的另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人们纷纷走上街头,点花灯、放烟火、玩龙灯、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打腰鼓,尽情宣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家乡的春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祭祖是一个神奇的习俗。因为在我的家乡,每家每户都会祭祖,只要祭祖一过,不管家中老小,都知道要过年了。

祭祖是我老家最重要的习俗,一家人通常都会很严肃。因为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要表现源远流长,所以我们既要严肃还要恭敬。但是对于我们孩子来说,真是又无聊又难受。

在祭祖的时候,规矩是分成三桌,一桌敬自己的老祖先,一桌敬神仙,一桌敬土地爷,可是请他们吃的食物就完全不一样。像祖先吃的要有馒头,代表来年生活美满富足;鸡,代表吉祥;咸肉,代表发财。请神仙的一桌也差不多,只是我看不懂;有趣的是不知为何土地爷面前要放一面镜子,还会顺带放上一杆小秤,希望土地爷保佑我们来年称心如意。通常在称的旁边还会放上一条小鱼,当土地爷吃完饭后,我们就会把这条小鱼放回到河中。最好玩的就是每种食物上不是撒点盐就是放一小块红纸,我的爷爷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只说是他的爷爷的爷爷这样告诉他的,真是神奇啊!

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个习俗。在祭祖时,我们小孩通常只能待在后厨,而且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听我奶奶说,只要发出声音打扰到神仙们吃饭,第二年就得不到祖先的照顾。你说谁不想再拿个三好学生呢?没办法,我只好乖乖地坐在椅子上,看着蜡烛上的火苗在扑朔,屋子里时暗时亮,我内心的滋味真是不好说啊,既担心又希望。等祖先们吃完饭后,我们还要放爆竹,这本是一件好事,因为终于可以不用憋在厨房里了,可是巨大的爆竹声会把我的魂都吓没了,真是苦恼。

对了,每当一批一批神仙和祖先来吃饭时,我就要拼了命地磕头,通常不是眉心一红就是一个大包,要痛好几个晚上。

似乎每个地方都有祭祖的习俗,就像《寻梦环游记》中墨西哥的亡灵节,他们是用唱歌的方式纪念自己的祖先。相比之下,我家乡的祭祖透露出更多的庄重。我想是因为中华文化的历史悠久,这个习俗薪火相传、灯灯相续。我们应该跟随祖先的脚步,把这个神奇的习俗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的家乡六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美丽的回忆,有美丽的花朵,有美丽的童年。我的家乡在东营市一个不起眼的小村里,村前面有一个小湖。春天,春风把湖面吹起了波纹,就像春姑娘把愁带给了这面湖似的;夏天,小孩子们在湖里游泳,夜晚,奶奶爷爷们坐在湖边,湖带给了人们凉爽;秋天,湖边的大树叶子落到了湖里,在有阳光的白天,湖面就会变成金的,闪闪发光;冬天,湖面上结了冰,孩子们在冰上玩耍。这个湖叫做柳湖。

柳湖这个名字的由来是这样的:在爷爷小的时候,湖的两岸种着垂柳,柳树的树枝垂到了湖面上,风一吹,点出了粼粼的波纹。人们就给湖起了这个名字——柳湖。

湖里有许多小鱼,小鱼的尾巴最美丽,像发光似的,丝带一样柔滑。在游动的时候,尾巴来回晃动,从侧面看,就像是立体的一样。那些小鱼在吃湖边草时,我就趁机把小鱼一网捕尽。水上还有一群鸭子,是奶奶养的。每当鸭子在湖面上游泳的时候,我常和弟弟拿着竹竿,躲在树丛里,等鸭子上岸,我们再拿竹竿把它们打下水。

我喜欢在家乡的枣树下狂欢。每年到了枣子成熟的季节,我就会拉着弟弟一起把小枣摇下来。这时,我就会喊道:“下枣子雨了!下枣子雨了!”至于摇下来的枣子,我们装进麻袋里拿到集市上去卖,很快就能卖完。

我们家的房子有三间:一间是黑暗的,阳光照不到里面;一间是存粮食的地方;一间是阳光明亮的正屋。在这间屋子里有两面落地的大窗户,如果把被子铺在地上,可以看书,也能晒着太阳睡一会儿觉,那真是太美了!

我爱家乡的一切,那是一种说不出的爱,是别人无法感受到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春节到来了。在我的家乡有一种风俗,那就是在正月初一这天晚上舞龙。

“鼓咚咚,咚,鼓咚咚,咚……”哪儿来了一阵击鼓声?难道有什么特别的节目在广场上表演吗?

刚一走向广场,就见到一片火红的灯光在路道上跳舞,看戏的人们响起一阵阵排山倒海的掌声。十几位舞龙者有的伴奏乐器,有的舞着龙,有的在喝彩……

只见那龙,全身都是火红的鳞片,一片连着一片,中间没有一丝缝隙。龙头上长着75度至85度的嘴,头上两个龙角向后倾斜,鼻子上长着两条又细又长的龙须,上面还有一双既圆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

舞龙开始啦!只见一位魁梧的大汉手上举着一个跟足球一样大的龙珠,上面镶着五彩缤纷的花纹。龙看见后,立刻直奔龙珠,随着龙珠升腾。大汉在龙面前把手中的棒子抡了几大圈,龙也随它,一圈又一圈的盘起。过了一会儿,龙似乎累了,停留在半空,身子围成一个大圈。接着龙珠又上下摆动,龙紧追不舍,也跟随着上下摆动,犹如海面上刮起了一阵风,把浪吹掀翻了。不一会儿,龙珠直冲云霄,龙也不甘示弱,一圈一圈往上盘,仿佛这是一座黄鹤直冲太阳。龙珠见状,马上缓缓下降,准备落入人间。龙可不想放弃,仍就跟龙珠一起下凡。最后,龙珠边上下摆动,边围着广场绕圈,龙也在它的带领下形成连绵不断的山脉。

这正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所讲到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八年级家乡的风俗议论文作文大全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过年前夕,家家户户都要进行扫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除尘迎新,把一切“破旧”、“晦气”统统扫出门。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家里要进行大扫除。一家人便开始忙得团团转。

“孩儿她爸!快去拖地!”“得嘞!”爸爸拎着拖把就起劲地忙了起来。“你!去扫地!”妈妈用手敲了敲我的脑袋。我得到了命令,抄起扫把就像个陀螺一样,在家里转起了圈。“妈!”“哎!”“你和我一起贴对联。”妈妈竟然连奶奶都不放过!

不知不觉地,到了中午。太阳散发出耀眼的锋芒。虽已是寒冬,可我们家里的人早已汗流浃背。

爷爷拎着一大袋子东西,一脚踩到了爸爸刚刚擦好、一尘不染的地面。“爸!”爸爸停下手里的活,他面色通红,浓密的头发上沾满了汗水。“抱歉啊,我先过去。”爷爷面带歉意地走在爸爸刚擦好的地上。“爸!”我从厨房里冲了出来,“吧唧”一声跳到了地板上,留了一双脚印。

完了!怎么办!我抬头望着爸爸:“额……那啥……嗯……拖完了吗?”

“没有……”爸爸摇了摇头,语气充满了无奈。

“那您继续加油,我先走了!”说完我咧嘴一笑,一溜烟地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辞旧迎新,是我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欢乐而又喜庆的日子,这份欢喜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刻在我的心中。

扫尘迎春——带着对新的一年寄托与期盼,开始新的一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十年后的家乡小学六年级优秀作文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年后的宁波,别有一番情趣。

你看,悠悠的蓝天,甜丝丝的空气,到处是鲜花,到处是绿树,让人耳目一新,使人神清气爽。二十年后的交通不像现在这么拥挤。有一种光速飞碟成了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未来最有特色的还得数我们的住宅了。我,住在星际大楼的九千九百九十九层楼。进入大楼得有讲究,你必须把手放到门柄上,门禁系统会自动识别指纹,判断是否应该开门。进入屋内,你会发现屋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只超智能感应的遥控器。实际上,屋里一应俱全,你想要什么,只需轻轻一点,它就会立刻呈现在你眼前十分方便。你会说:“如果发生危险了,怎么办?”没事,大楼会保护我们的。如果发生火灾,大楼会启动自动灭火功能;如果发生地震,大楼就启动“千斤重”功能,怎么震也震不倒;如果……

随着科技的稳步发展,随着人们的创新改革,我坚信二十年后的宁波一定会美轮美奂、应有尽有。想象一下:蓝天白云,阳光沙滩,还有一群无忧无虑的孩子在尽情嬉戏游玩……

但愿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特别的家乡风俗作文600字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明白,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大家都要看花灯,猜灯谜,而我的家乡—歙县汪满田的花灯可是别有特色哟!

说那里的花灯很有特色,因为它们大都是由竹架子骨在内,糊纸于外,加以形象逼真的绘画与色彩点缀共同组成的各式各样的鱼儿。花灯为何都是纸鱼儿呢?传说由来以久,老人们说,古时火神总是来烧房子,人们损失了许多的财产,为了驱赶火神,人们就把花灯都做成鱼的形状,并带着如同真的大纸鱼绕着村子转。火神看见鱼,以为整个村子里有好多水,就不再敢来烧房子了。以后,人们就年年做鱼,戏鱼,以求平安。

每逢正月十五晚七点,花灯会便开始了。瞧!只见那天空中出现了许多烟花,有的金光闪闪,似一座金桥横空而架;有的五彩斑斓,升上天空呼啦开出各色的花朵…,各种烟花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之后,真正的主角上场了!一个个头能装下两三个小孩的巨大纸鱼游来了,它的身体里有几十枝甚至上百枝红蜡烛,把路面照得亮堂堂的。在鱼队前,一个汉子拿着一个火把引路,十几个壮汉抬着一个“巨无霸”鱼缓缓地走来。“巨无霸”鱼摇头摆尾的,似乎在向人们问好,人们欢呼着挥手表示欢迎。紧随其后又是几条大鱼儿,后头跟着一条条可爱的小纸鱼欢快地游着,不时地互相亲昵着。小纸鱼的主人可是我们孩子,花灯会上也随之增加了几分童趣。

鱼队的中间杂着敲着铜锣,打着大鼓的大人,声音震耳欲聋,使花灯会更显热闹。几个淘气的小男孩跟着他们的爸爸和爷爷,举着燃完的烟花剩下的杆儿做成的小小火把,走在鱼队的最终面,来回跑着,乐着。鱼队走到另外的地方,又该烟花炮竹上场了,“叭”,这儿的炮竹响了,“轰”那边放烟花了,真不明白该看哪儿了呢!

元宵灯会“纸鱼儿”游,灯火通明喜乐洋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家乡的风俗习惯作文400字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极为重视的节日之一,它代表着团圆、幸福、平安。人们在春节这一天会有许多的讲究,这也形成了各地不同的风俗习惯

我的家乡在春节里也有着许许多多风俗习惯,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我的家乡在春节里的主要风俗吧。

吃饺子。在除夕晚上吃饺子是指“更年交子”或是指来年交好运。而在大年初一(春节)的早晨吃饺子是指一年交好运的意思。吃饺子更多是为了一家团圆,不光是吃的时候团聚在一起,还有做饺子的时候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念。做饺子时,一家人开开心心;吃饺子时,一家人快快乐乐。

拜年。春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活动,去亲朋好友、邻居家里向他们祝贺新春,旧时指拜年。拜年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拜年一般是从家中开始的,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先向长辈拜年,长辈受拜后就把先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做完之后,大人们就开始去给亲朋好友、邻居们拜年了。

这就是我家乡在春节里的主要风俗了,不知你们家乡在春节时的风俗习惯是否和我的相同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