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良狗捕鼠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合集20篇】

导语:我认真听爷爷给我讲的故事,故事还是那样的精彩、美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爷爷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711

作文

1000

寓言故事及寓意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我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行人脱掉了添加的衣服,太阳之后把强烈阳光射向大地,行人们开始汗流浃背,渐渐地忍受不了,脱光了衣服,跳到了旁边的河里去洗澡。

故事说明,劝说往往比强迫更为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小学生动物寓言故事大全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鼠啃东西的声音。他估计这声音是从床 下传出来的,于是用手在床 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想借此把老鼠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 下一照,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的,于是高兴地说道:“哈哈,老鼠被关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往哪儿跑呢?”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的绳子,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试图等老鼠刚一露头就捉住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听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口,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只死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死去呢?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一只死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面除了老鼠没有旁物。他只听见老鼠落地“嘭”地一响,还没来得及去捡那只死鼠,却看到死鼠突然复活,一溜烟就逃走了。

苏轼被老鼠的吵闹折腾了半天,结果老鼠把他的书童弄了一个措手不及就溜掉了,因此心里很不愉快。他恨恨地说道:“想不到一只老鼠有这么狡猾!它无法咬破坚固的袋子逃跑,就用啃咬之声 招人来解开袋口;当你守候在袋口伺机去捉它的时候,它却装死蒙骗你放松警惕。一个小动物耍出的狡猾花招居然骗得过人,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可恨的事情!”

一只老鼠,其体能和智能远不是人类的对手,但是这不等于说人类与一个弱小的对手相比,没有自己的短处。书童因为只看到了人类具有思维能力的长处,而忽视了老鼠求生的乖巧和逃生的敏捷,所以被弱小的对手所捉弄。这一故事告诉我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仅是一个人取得节节长进的关键,而且是排除各种困难、克敌制胜的法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奋斗寓言故事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一只猴子的终极梦想,是在有生之年做一回人,为此,这只猴子奋斗了大半辈子,但梦想仍然停留在梦想里。

一天,猴子终于按捺不住了,它怒气冲冲地跑到造物主那里,大声质问:“主啊,你为何这么偏心?”

“怎么啦,我的孩子?”造物主不解地问。

“以前,人不也是猴子吗?可是主啊,你凭什么让那些个猴子做人,而让我继续做猴子呢?”

造物主慈祥地望着猴子,意味深长地说:“孩子,那是因为你不具备做人的条件啊!”

“不!”猴子尖叫起来。“凭什么这么说,我也要做人!”

造物主不能说服猴子,只好把猴子变成了人,但无法弄掉它的尾巴。

没过几天,猴子垂头丧气地跑回来,哀求造物主说:“主啊,你还是让我做猴子吧,我实在受不了啦!”

“你又怎么啦?”造物主笑眯眯地问。

“我可不想整天夹着尾巴做人。”猴子有气无力地回答。

要想做人,首先得看看自己有没有做人的资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老鹰与鸡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有一只老鹰在天上飞翔,它十分饥饿,到处寻找食物吃。

突然,它见路上看见了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吃食,就去抓它们去了。

鸡妈妈看见老鹰来了,就说:“孩子们,快到我的身后来,老鹰要来吃你人了。”小鸡们都纷纷地了妈的身后。

只有一只最小的那只小鸡没有回来。因为他看见老鹰了,害怕得不敢过去,饥饿的老鹰用尽自己的所有的力气下飞,老鹰迅速的用嘴把那只敢回去到妈妈身边的小鸡给吃了进去。

老鹰说:“啊!鸡肉太好吃了。”鸡妈妈十分伤心,看着自己的孩子被老鹰吃掉了,自己去无能为力。老鹰看见那儿还有小鸡,就冲过去。

鸡妈妈知道已经有一个孩子被老鹰吃掉了。它再也不能失去这儿的每一个孩子了。鸡妈妈看见老鹰飞来,就跟孩子们说:“别害怕,妈妈来保护你们。”

鸡妈妈张开自己坚固的翅膀,保护了小鸡们,老鹰不放弃,又向鸡妈妈的翅膀冲去,鸡妈妈的翅膀太坚固了,老鹰的头都被弄出血了。老鹰只好逃走了。

小鸡妈妈保护了自己的孩子们.....

母爱的力量最伟大,妈妈的爱是无法替代的,鸡妈妈看着自己的孩子被老鹰吃掉,心里很伤心,为了保护孩子鸡妈妈跟老鹰作生死斗争,最后战胜了老鹰,老鹰虽勇猛,但是因为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散发出来的力量让老鹰挫败,平时生活中要多体谅一下妈妈。妈妈可以为我们做一切事情,但是我们能做就是不让妈妈们担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陽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 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和小狗的故事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个星期六,妈妈送了我一只既漂亮又可爱的小

它是一只泰迪,一身棕色的小卷毛,小尾巴老爱往上翘,四肢小腿总是站不直,妈妈说因为它还小。它还有一双黑色的小眼睛,一张非常小的嘴巴,特别招人喜爱。

我每天放学回到家,它都会跑到我的身边,不停地向我摇尾巴,好像想让我陪它玩。小泰迪刚来我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什么东西都不吃,到处乱跑,每次带它去广场散步,它就到处跑。我只好给它系上链子防止它跑丢,后来满满地它就变得很听话了。

虽然泰迪不太听话,但大家都觉得它很好玩。尤其是它的叫声很可爱,我们给它买了很多狗粮,而且还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怎样养这类宠物的信息,终于我们的小泰迪开始好好吃饭,也开始变得友好了。

时光飞逝,一年过去了小泰迪和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它非常听话,只要我在家它就会跟着我玩,它总是爱趴在我的脚上玩,妹妹叫它,它好像装作没听见不理妹妹,可是我一叫它,他马上就跑到我的身边对我摇尾巴,我们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寓言故事及寓意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自我是一只雄鹰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抓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一齐啄食、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我是一只鸡。

这只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但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齐,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

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翅膀,就这样,它最后飞了起来!

寓意:磨练召唤成功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寓言故事之山羊的胡子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里办了一所动物学校,免费招收学生。

小动物们得知了这个好消息,纷纷去报名。免费上学,谁不去呀?小牛学犁地,小猫学捉鱼,小狗学打猎,小兔学种萝卜,小鸭学游泳……可小山羊却什么也不愿意学。

眼看报名期限就快过了,可小山羊没有丝毫要报名的意思。

小鸭知道了,好心劝小山羊:“小山羊,报名期限就快过啦,你怎么还不去报名呀?要不然,跟我一起学游泳吧?”小山羊一听“游泳”,吓了一跳,心里想:“哎呀呀,游泳可不是闹着玩的!一不小心就会淹死,不行不行!”于是它婉言拒绝了小鸭:“谢谢你,可我还小,你们先学着吧,我明年再学。”小鸭只好走了。

小牛知道了,也来劝它:“小山羊,快去报名!你再不去可就要后悔了!要不然,你跟我一起学犁地吧!”小山羊又一想:“犁地可辛苦了,要好大力气呢,我可不去!”于是他又拒绝了小牛:“谢谢你,可我还小,你们先学着吧,我明年再学。”小牛只好走了。

时间一长,大家都摸透了小山羊的脾气,也就不来劝它了。

不知过了多少年,动物学校的学生都会了一套本领,只有小山羊什么都不会。当有人问它为什么不学习本领时,它只是望着天空长叹一声:“哎,都是我太怕苦了呀,真是后悔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寓言故事《骆驼与仙人掌》读书笑记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叫《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叫《骆驼和仙人掌》。主要写骆驼在沙漠里行走时,看见一棵仙人掌,骆驼很奇怪,便问它为什么可以在沙漠里生活,仙人掌回答道:“因为我和你一样,经过长期的锻炼,养成了抗旱耐渴的习性。赞扬了骆驼和仙人掌吃苦耐劳的精神。

我看完这篇寓言故事以后,觉得我在生活中,还远远比不上骆驼和仙人掌。

记得那时,我才三年级,我看见别人打羽毛球,使我起了好学之心,决心要把打羽毛球这项运动练好,以后和同学们一起打,还可以教同学们,读书笔记大全《《骆驼和仙人掌》读书笔记800字》。于是我便在每天下午放学,去练习打羽毛球,我先拿起羽毛球向天空中扔去,再拿起羽毛球拍,连续打羽毛球,不让它掉在地上,可拍了几下就不行了,心里边总觉得自己是那块料,也不太想学了,便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了。”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既然你之前想学,现在就不可以半途而废,一定要学好它,做人一定要有耐性,做事要有始有终,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听了妈妈的话,我重新拿起羽毛球拍,跑出去练,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给我学会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拉着妈妈和我一起出去打……

虽然我在生活上遇到过困难,但在学习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在我的脑子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我二年级刚刚转来学校的时候……

我在乡下没有学过英语,现在跟不上同学们,使我的心情非常不好,但想起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时,我对自己非常有信心,决定学好它。我在每逢上课时,有不明白的就问同学,作业不会做就打电话请教同学,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的成绩果然提高了许多,使我更加相信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

现在回想起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正需要骆驼和仙人掌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关于大象聘猫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1152 字

+ 加入清单

大象新办了一家饲养场。为了防止老鼠骚扰,大象贴出广告要聘请一只能干的捉老鼠。

来应聘的猫很多,都快把大象家的门挤破了。选哪一只呢?每只猫都很能干,它们期待的目光把大象的眼睛都刺疼了。

正在大象犹豫不决时,一只花猫挤在了大象面前,只见它从皮包了掏出一张张花花绿绿的获奖证书,全都是它在钓鱼、歌咏、滚绣球等比赛中获得的。

大象一见花猫有这么多获奖证书,不禁 喜出望外,他想:这真是一只难得的、多才多艺的好猫啊!

大象十分高兴地拍了拍花猫的肩膀,高兴地说:“好吧,就录取你了”。

开始的时候,花猫非常勤奋,一天到晚 忙个不停,到处寻找老鼠的踪迹。但由于大象是新开办的饲养场,没有多少老鼠,渐渐地,花猫变得懒洋洋的,整天把时间花在唱歌、钓鱼、滚绣球方面。

慢慢地,老鼠多了起来。

这时候,花猫的捉鼠技能已变得生疏了,碰到老鼠竟然一只也捉不住。

大象看到到处都是老鼠,就责备花猫说:“怎么搞的?饲养场的老鼠这么多!”

花猫还有些不服气:“我一天到晚可没闲着呀!”

大象更生气了:“你说你没闲着,可你捉的老鼠在哪儿呢?”

“捉老鼠?”花猫鼻子轻蔑地哼了一声,“那不过是普通的猫就会玩的把戏,你让我这只才华出众的猫去干,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如果不能捉老鼠,即使你的才华再超群,对我又有何用呢?我真后悔怎么会被你的一张张证书弄花了眼,而偏偏没有想到你不能胜任捉鼠这项工作。”大象回答 说。

这时候,大象非常后悔,不该被花 猫的一张张的奖励证书搞花了眼。他毅然辞退了花猫。而花猫呢,却趾高气扬地走出了饲养场,他还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普通的猫。

从这以后,就没有一家饲养场愿意 聘请他这只“不平凡”的花猫了。

启示:

无论您是一名用人者,还是一名应聘者,相信都能从这个小故事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大象因为没有根据岗位的关键职责及任职人的胜任能力来选聘员工;没有对聘进的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考核、约束与激励,没有设计丰富多样的工作以做到“事业留人”,致使一位原本可能比较优秀的花猫先生逐渐变成一位目空一切,浮夸、高傲的花猫。而花猫呢,由于不能持之以恒地严格要求自己,不能理智地审视、反省自己的工作状态,结果让闲适的工作养 成了自己游手好闲的习性,生疏了自己的看家本领,成为人见人烦的、不愿聘用的猫,做了一只可悲的在温水锅里被煮死的青蛙。

8月毕业季,上万的大学生要走出校园寻找自己在社会上的落脚点,用人者应该事先设置好岗位职责及胜任力模型,招聘过程中可使用一些人才测评工具,比如:人岗匹配度测验、情商测验、认知能力测验等,真正做到人与岗位匹配,出现例子中的情况,对“大象”和“猫”都没有好处。

当然应聘者在投简历时 也要为自身着想,真正地为自己喜欢的职业投上一份简历,这样不仅能帮助自己快速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帮助自己在工作中快速成长,也为用人者承担一份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两条狗的故事作文

全文共 2431 字

+ 加入清单

我老家门前有一处空地,那本是别人家的宅子,要建房的,只是那主人已先在别处安了家,便把这处空搁在那。空宅子地里有一棵多少年的老枣树,腰也弯了,叶也少了,已是难成气候了。也许是那主人观它独自寂寞,几年前,便在那空宅子地里种了二三十棵杨树。不大不小,我家门前便有了一处杨树林。这片杨树林对于人的好处现时倒显不出多少,而对于我家的那两条,可就另当别论了。

大的狗也没有个固定的名字,有时叫它“黄黄”,有时叫它“阿黄”,还有时叫它“虎子”、“阿虎”,不高兴时就直接叫它“狗”,它却是一如的答应,从不计较,好像只要我们理它就行;那小狗是条哈巴狗,说它小,一是体型小,二是年龄小,声音稚嫩,看起来很是惹人喜爱。因为它全白,就都叫它“白白”。它们两个,从没有被拴的不自由经历,这带给我们的也是有喜有忧。

每当家人回来,两条狗一拥而上,摇头摆尾,蹦蹦跳跳,递爪打滚,汪汪乱叫,还要用爪子巴着衣服作出亲吻貌,非要舔两下才肯罢休,不过这样的“过分”要求常常得不到允许,它们也就只好罢了。大狗因为体型大,身体高,这样的情况它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往往都是急得“白白”“嗯嗯唧唧”在一旁,十分焦躁。这样的过程进行之后,它们俩还要围着主人转一圈,闻闻这儿,闻闻那儿,尤其是主人手里提的东西,它们总想着主人会给它们带回来点什么东西。

如果什么都没有,大狗就会在主人身边站住,不动,后退微微向后伸,那是让人摸它的肚子,意思就是“主人,你看我的肚子饿得变小了,快喂我点东西吧。”这时候,如果看到主人有向厨房走的动向,它就会十分高兴,以为可以得到馍吃,如果没有,它就一声不吭地坐在那,无精打采的样子。

这个时候“白白”的神情可以用“淡定”来形容,心里大概想着:该给你的时候就会给你的,不该给你的时候争也没用,淡定点吧。倘若“阿黄”得到了馍吃,“白白”会立刻凑上前,坐在地上,眼睛直直盯着你的手,尾巴在地上“扫荡”。“虎子”也不管它,还是一如既往的等着给馍吃。

每天大清早,它们两个就是最欢的时候,呜呜哇哇的只听见它们两个斗。斗着斗着就到了树林,你以一棵树作为阵地,我以一棵树作为屏障,先按兵不动,摆好架势,大狗是前爪伏地,腰往下弓,撅起屁股,尾巴一动不动,眼睛盯着对方,随时都可进入战斗。小狗是把胸贴在地上,整个前爪都按在地上,身体与地面几乎是平行的,。

动的时候是整个前身扭动,往往是张着嘴,斜看着对方。接下来,只要一有风吹草动,战斗便一触即发。坚持不住的话小狗便会耍小聪明,“兵不厌诈”“声东击西”,朝这边叫一声,然后向那边攻击,不过大狗也不傻,往往能识破“诡计”。

“厮杀”在一起的时候,胜负其实已经很明白,因为大狗比小狗大好几倍,不过大狗并不使出十分的功力,而是只拿出三四分便能与小狗抗衡,这时候,大狗只用一张嘴,而小狗却用整个身体。斗着斗着累了,大狗躺在那儿,小狗可得了势了,趁大狗不注意,照着腿上就是一口,也许没敢用力,大狗也不理睬它,只是次数多了,大狗有些不耐烦,这才抬起头来看着小狗“呜——”的一声,小狗便吓得“撤离”很远。

小狗这时往往还回过头来不在乎地看着大狗,好像说:“你要干什么?别过来啊。”看到大狗不与它嬉戏,白白便围着树林乱跑,跑得正欢时突然停下,作出战斗准备,然后再跑,再停,再跑……

跑到无力时,就停下,咬,咬树,咬树根,转着圈咬自己的尾巴,咬不到时就叫,就生气,就咬大狗,就再逃跑,以此为乐。结果把整个树林弄得“乌烟瘴气”,哗啦啦啦只听到它在干树叶上奔跑的声音。等到厨房里响起了锅碗瓢盆的声音,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往屋里跑,生怕落下了自己。

“黄黄”与“白白”争着吃饭也是十分的有趣。“黄黄”吃独食,不肯让“白白”吃,白白就会跑到主人面前叫几声,主人出来斥黄黄几句,黄黄就耷拉着耳朵示意让白白去吃,白白就大摇大摆地走过去,撅给黄黄一个屁股,然后把整个嘴都插在盆里“嚓嚓嚓”地大口吃。主人一离开,黄黄立刻“呜——”瞪着白白,意思是:“还吃!没看到我在这的嘛!”白白这时候也不争,十分友好地走开,也好像十分愧疚,看着盆里,好像说:“真不好意思,我快吃完了,下次你多吃点吧。”

白白和黄黄都有一个大毛病——偷吃。一次,我把几个包子放在了案板上,回来一看,没了,我知道这俩狗是“惯犯”,喊了半天,没一个回来,都在树林里藏着呢。我出去追,它俩跑,我追不上,它俩还是跑了。这跑还是在树林以内,它俩似乎从不愿离开树林。我心一想,得,我还是说我吃了吧,要不然,它们俩又是一顿皮肉之苦。这叫什么事儿呀。

最令人发愁的其实也算不上偷吃。而是“黄黄”的问题。黄黄下了三窝崽,都被送了出去,黄黄最舍不得,急得团团转,每次都是一样的要失落好几天,甚至都不想吃饭。可是不送出去也不行,这么多狗养在家里哪行啊?其中有一只送给了我们邻居,黄黄在我们家里叫,小崽在邻居家叫,声音甚是凄凉,令人不忍。为了能看到那只小崽,黄黄学会了上楼,爬到二层楼上望着小崽一叫就是一天,我感觉它甚至想跳楼。

“其凄厉之声惨然,每使过往人闻,不忍卒听。”而那只小崽也呜呜哇哇地用不太像汪汪的汪汪声尖叫,可也不能再要回来了,如果送的晚了,就送不出去了,况且送出去了,哪能再要回来呢?

再则,人家不知信不信这对母子之间存在感情,大约认为时间长了就行了吧。到了夜晚,叫得更凄厉,仿佛有断肠之痛,一叫就是一夜,连着有七八夜,人大约是不能睡着的。这样的事情经历了三次,我们也就忧了三次。黄黄接受了现实之后,就是在树林里“寻寻觅觅”如有所思,若有所失,如果它是一个人,也应当是一个思想家,思索的也不过是人生的意义,悲欢离合,喜怒哀乐……

很长时间以来我都发现大狗仿佛真的在思考,在沉思,我感到它与白白之间的斗闹似乎是在排遣它心中的不悦,斗闹之后依旧是思索,而白白也并不是那么无忧无虑,它的眼神中有时甚至充满了无奈,充满了失落,它们似乎都有了自己的意识,而不是简简单单的本能的活着。

也许当我们静静地观察、走近两条狗时,我们真的能看到另一个心理世界。

[两条狗的故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儿童短小寓言故事小企鹅和爸爸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小企鹅是由企鹅爸爸孵fū化的。在冰天雪地的南极,企鹅爸爸站立着。在企鹅爸爸的白色肚子下面,有一块柔软的摺zhé皮,摺皮的后面像一间温暖的小房子,里面藏着一个小企鹅娃娃。

突然,娃娃小脑袋从爸爸的白色的摺皮下钻了出来。他第一次高兴地欣赏着世界。

小企鹅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寒冷但很清新的空气,小脑袋朝四周转了一圈。

啊,多美的世界!

“哦,这天,这天空多么好看!”小企鹅惊奇地赞叹着。

“这是蓝色的天!”爸爸告诉他。

“哦,这地,这地的颜色真美丽!”小企鹅惊奇地摇晃着。

摇“这是白色的冰和雪!”爸爸告诉他。

“这世界就是由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组成的吗?”小企鹅惊奇地望着爸爸。

爸爸告诉宝宝:“从我的肚子下面看世界,只能看到蓝色的天和白色的地,等你长大了,随着冰块出去闯闯——你还能看到绿色的树、红色的花和七色的彩虹,世界是很大很大的,世界是非常美丽的……”

[儿童短小寓言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寓言故事作文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蚂蚁先生喜欢上网,其实他上网也没做其他的,只是在QQ里聊天,当然,聊天的对象大都是异性。只是到后来,蚂蚁先生碰到了某小姐姐,便不再与其他的MM们聊了。

蚂蚁先生与这位某小姐一“见”如故,在网上,真是“话逢知己千句少,只恨手少打字慢”。

找到感觉的蚂蚁先生知道自己喜欢上,不,应该说是爱上了那位某小姐。只是他还不知道对方是何身份。

蚂蚁问对方,可对方反问,你希望我是什么身份?

现在的动物王国里,跨“类”婚姻多得是。所以蚂蚁先生答道:什么都行,爱情能超脱一切界限。但他又迅速补充了一句:可绝对不能是人。

为什么?

人是什么东西啊?你不想想,要是我的朋友们知道我和一个人谈了恋爱,岂不笑死我?

---当有人自以为人时,殊不知,投在他背后的目光常常是瞧不起,甚至不屑一顾的。

奔走的蚂蚁

一只蚂蚁爬上了办公桌,急匆匆地向前奔走。

它黑黑的,小小的,奔走在偌大的办公桌上,愈发地显得单薄和纤小。我不知道不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要奔赴到什么地方去。我所清楚的是,这只蚂蚁一定在匆忙之中走错了方向,毕竟,我这里除了一桌子的寂寞,什么也没有。我把手放在它奔走的前方,待它爬进我的掌心后,轻轻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

———我不想让它在迷途中走得太远。

然而,没多久,它又从桌子的另一角出现了,依旧是一样的匆忙。我笑了,重新把它送归到地板上,心想,如果再找不对路,它一天的时光可能就要荒废了。不料,我刚刚把它放在地板上,它顺势一扭身,竟然不屈不挠地从远处的另一条桌腿攀了上来。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我错了。人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思维揣度其他的生命,凭个人喜好设定目标,不愿多走弯路。其实呢,也许,蚂蚁所享受的,只是奔走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寓言故事及寓意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玉器和瓦罐

韩昭侯平时说话不大注意,往往在无意间将一些重大的机密事情泄露了出去,使得大臣们周密的计划不能实施。大家对此很伤脑筋,却又不好直言告诉韩昭侯。

有一位叫堂谿(xi)公的聪明人,自告奋勇到韩昭候那里去,对韩昭侯说:“假如那里有一只玉做的酒器,价值千金,它的中间是空的,没有底,它能盛水吗?”韩昭侯说:“不能盛水。”堂豁公又说:“有一只瓦罐子,很不值钱,但它不漏,你看,它能盛酒吗?”韩昭侯说:“能够。”

于是,堂谿公因势利导,之后说:“这就是了。一个瓦罐子,虽然值不了几文钱,十分卑贱,但因为它不漏,却能够用来装酒;而一个玉做的酒器,尽管它十分贵重,但由于它空而无底,因此连水都不能装,更不用说人们会将可口的饮料倒进里面去了。人也是一样,作为一个地位至尊、举止至重的国君,如果经常泄露臣下商讨有关国家的机密的话,那么他就好像一件没有底的玉器。即使是再有才干的人,如果他的机密总是被泄露出去了,那他的计划就无法实施,因此就不能施展他的才干和谋略了。”

一番话说得韩昭侯恍然大悟,他连连点头说道:“你的话真对,你的话真对。”

从此以后,凡是要采取重要措施,大臣们在一齐密谋策划的计划、方案,韩昭侯都留意对待,慎之又慎,连晚上睡觉都是独自一人,因为他担心自我在熟睡中说梦话时把计划和策略泄露给别人听见,以至于误了国家大事。

堂谿公开导韩昭侯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人很善于说话,能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引出治国安邦的大道理;能够虚心理解意见、不唯我独尊的人,才是明智的领导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幼儿园寓言故事骄傲的小鸡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小鸡正在一个冰块上打滑梯,听见在篱笆的一个洞里传来了一个轻轻的声音,“喂,小鸡,来滑大滑梯怎么样?”

小鸡从篱笆的洞里看出去,见到了狐狸。“我母亲告诉我别和陌生人说话。”他说。

孤狸大笑说:“很对!但我不是陌生人。你母亲认识我,我刚和她说完话。她说你能和我一起玩!”

“那好吧!”小鸡天真地说,“但你的大滑梯在哪儿啊?”

“在小山上。”狐狸露着牙笑道。“这是一个极好的滑梯,非常陡,非常滑的。只有勇敢的小鸡才敢滑下来。”

“那就是我了!”小鸡叫道,“我要让大家看看我多勇敢。”

“从篱笆的洞里爬出来,”狐狸说,“我在前面跑,你在后面跟。”然后他跑了。

“别走!”农夫的狗说,他已听到了他们的谈话,“那狐狸要吃掉你的!”

小鸡没理他,他就跟着狐狸上了山。但是山顶上没有滑梯。只有狐狸在等着吃他!

狐狸正要吃小鸡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叫喊。是农夫和他的狗,在他旁边叫了一声。狗叫醒了农夫,狐狸溜走了,小鸡得救了。

“下次,”狗对小鸡说,“你应该记住母亲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农夫和狗哲理小故事

全文共 204 字

+ 加入清单

农夫被恶劣的天气困在屋里无法外出,家中的粮食也都吃完了,只好杀了绵羊充饥。但天气并没有好转,于是又杀了山羊果腹,最后连牛都杀了。

农夫养的几只看见这种情形,忍不住私下商议道:“我们该逃走了,你看主人连替他耕田的牛都不放过,再接下去就轮到我们了。”

故事大道理:即使是不会伤害到自身的事,你也要看在眼底,早做准备。如果你看到别人受到伤害,自己也要小心谨慎,如果一味地庆幸自己没有遭到不幸,那大祸临头也就不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狗和猫的故事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一起。狗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猫却一无所长,非常狡猾。虽然它们性格不同,却是一对朋友。

有一天,狗和猫外出游玩,走到半路,狗忽然看见大树后面有一个黑黝黝的东西,走上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钱包。狗打开钱包,发现里面有一大沓钱。它想:这是谁丢的呢?失主一定很着急。于是狗对猫说:“猫老弟,今天我们别去玩了吧,先把钱送到失主那里去。”猫却摇头说:“狗大哥,你怎么那么傻!这些钱我们平分了吧,以后我们不就成了森林里的大富翁了吗?”狗却使劲摇头说:“不行,我们可不能这样做。”猫见劝不动狗,只好不说话。它俩找了很多地方,问了许多动物,都没找到失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猫对狗说:“狗大哥,这些钱放在我家的保险箱里,这样安全些,好吗?”“好呀!”狗答应了。

第二天早晨,狗早早的起床了,就去打听失主。找了半天,总算找到了失主——鸭大嫂丢了一个钱包。于是,狗问鸭大嫂:“鸭大嫂,是你丢了一个钱包吗?”“对,里面还有一沓钱。”狗说:“一点不错!大嫂,我这就去给你拿钱包。”狗匆匆地来到猫家,看见猫老弟从远处走来,身上穿着崭新的衣服。狗连忙向猫要钱。猫狡猾地说:“狗大哥,钱在你那里呀!如果你没有了,那钱哪儿去了?”狗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从那以后,猫和狗就不是好朋友。

[关于猫和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由寓言故事得到的成语四:一叶障目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楚国有个穷书生,在家闲居时,读了《淮南子》,看见上面记载:“得到了螳螂捕蝉时遮蔽自己的树叶,可以用来隐身。”

于是,他就到树下仰着头寻找这种叶子。他看见一只螳螂正躲在一片叶子后面伺机捕蝉,就去采摘这片叶子。忽然叶子落到了树下,和树下原有的落叶混在一起,分辨不清了,他只好扫了几斗落叶带回家里,然后一片一片地拿起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他的妻子:“你看得见我吗?”

他妻子开始总是回答说:“看得见。”后来见他整天这样问就厌烦了,随口谎骗他说:“看不见了。”

这个人心中暗自高兴,拿着这片树叶到集市上去了。他当着人家的面,就偷人家的东西,被官吏捕获送到了县衙里。县官受理这一案件,让他先从头到尾把事情的经过说一遍,县官听后大笑起来,把这个书生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愚蠢的鹿寓言故事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狮子病了,听说鹿的血和心脏能治自己的病,于是它派遣狐狸去找森林中最大的鹿,并把它骗到洞里来。

狐狸看见了一只硕大无比的鹿,便对它说:“狮子病得很厉害,就快死了。它正在考虑由谁继承它的王位呢。看样子它认为只有你是最适合的人选,它认为你身材魁梧、素有威信,如果你能去为它送终,想必你成为国王的机会会更大!”

鹿欣喜地跟着狐狸走进了山洞。一进洞口,狮子就猛然朝鹿扑过来,鹿下意识地闪开了,可是耳朵却被狮子撕了下来,鹿慌忙逃走,捡回了一条性命。狮子没有得逞,于是命令狐狸再去一次。

狐狸说:“这件事情太难办了……”不过它看到狮子变了脸色,马上说:“不过,我会尽力帮你办的。”于是,它又来到了鹿的面前。

“你怎么这样胆小怕事呢?刚才大王是想告诉你一些关于王位的忠告与指示罢了,你就慌成这样,还把耳朵拽坏了。如果你再不争取,大王就会把王位传给狼,你再跟我去一次吧。我会帮助你说几句好话的。”

可怜的鹿又一次受骗了,它一进洞就被狮子咬住喉咙,转眼间就被剖开了肚子,狐狸站在一旁偷偷地把鹿的心脏当做自己的酬劳吃了。狮子吃完后,仍在寻找鹿的心。

狐狸远远地站着说:“你不要再找了,要是它有心的话,就不会两次走到这里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寓言故事一:自信的小马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匹小,胆小怕事,在动物世界中没有它不害怕的,从狮子老虎到小狗小猫。于是,他成了受气包,谁都敢欺负它。

一天,小马独自在野外啃着青草,突然间,一只老虎向它扑过来。小马虽然吓得浑身发抖,出于本能,它还是用蹄子踢了这个庞然大物。也许老虎太饿了,它在不小心的情况下被踢倒后,竟然倒地不起。小马惊呆了,它怎么也没想到会是这个结局。

消息一下子在动物世界传开了。大家都来到小马身边,用敬佩的眼神看着它:“能打败大老虎,真是个英雄。”小马环顾周围的动物们,又壮起胆子看着躺倒在地上的老虎,这才相信自己真的不简单。

从那以后,小马对自己有了自信

小马由于缺乏自信,所以常掉入自卑的深渊中。因此,自卑的人有必要变换一下对自信理解的角度。

一个人具有强烈的自信,可使自己受到激励而想出种种可行的方法以及技巧。同时,“相信自己会成功”也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信任和好感。

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不相信自己有力量,就更不可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与尊重。在自鞭自抑之中,自我完完全全地迷失,这几乎成了必然的结局。唯有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提升自我形象,才有可能让沉睡的能量醒来,才有可能创造一份完全不同的美好的生活。

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使可能成为现实。不自信却使本来可能的事变为不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滥竽充数的寓言故事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以下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解释】滥:不加选择;竽:古代的一种乐器;充:冒充;数:数目。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一个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揭示道理】

滥竽充数的故事告诉人们:弄虚作假是经不住时间的考验,终究会露出马脚的,一个人如果像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那样,没有真本事,只靠装样子吓喝人,在别人还不了解真相的时候,能够蒙混一阵子,但是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寓意:①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靠蒙混过关的人。②讽刺那些虚荣,对人不加以鉴别而重用的掌权者。

【寓言故事】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