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弘扬党的长征精神论文(通用20篇)

导语:前些日,李总理提醒中国还“不具备生产磨具钢的能力”与“圆珠笔头的‘圆珠’,目前仍然需要进口”,点出一个基本现实:中国制造中的粗制滥造仍触目可见,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2024年11月时政评论及热点关注,欢迎查阅。

浏览

1231

作文

866

长征精神鼓舞着我初中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1935年1月,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路线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最危险的关头挽救了红军和中国共产党。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历史上一个伟大的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从失利走向胜利。

党中央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整个长征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一路跋山涉水,历经艰苦,击溃了敌人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长征的胜利,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同学们,我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场不畏艰辛的长征,那么我们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何尝又不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长征”呢?

从20XX年11月12日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便踏上了属于我自己“长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弘扬工匠精神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就目前的大环境下,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截止2012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结果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我第一个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裴丽、朗格、劳力士、江诗丹顿这些顶级豪表,全都产自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百年不衰。

而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速度世界第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珠;德国人口只有我国的1/17,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尴尬处境。西门子公司总裁说:“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释就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依靠这种精神,我国才能生产出更多与制造业强国质量同样过硬的产品,创造出世界闻名的中国品牌。在新经济中,制造业与服务业正在实现融合,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样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样需要创新精神。许多人叹惜中国产品是一流产品、二流包装、三流利润,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会长期存在价廉物美的产品,超额利润永远是对产品创新的奖赏。激励万众创新需要有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重赏创新成功者,宽容创新失败者,坚决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遇到问题绕着走”的现象。

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企业家。但大多数成功企业家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应在于每一个人得身上和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才让我们的个人成长之路崎岖坎坷,组织发展之途充满刑荆。这种缺乏也让持久创新变得异常艰难,更让基业常青成为凤毛麟角,所以,在资源日渐匮乏的后成长时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发展的必经之路。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日本最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稻和盛夫的经典自述,他说,“当你把一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最后,希望大家把博实扛在肩上,产品放在心中,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祝福博实早日实现自己的企业愿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1478 字

+ 加入清单

即将到来的20XX年10月15日,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无论是在陕北参加革命,还是在“十年浩劫”中蒙受不白之冤,无论是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胆探索,还是在担任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他的身上始终体现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范,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怀。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就是要缅怀先辈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品格,弘扬革命精神,扎实走好群众路线。

缅怀先辈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品格,就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习仲勋同志在陕北领导农民革命斗争中,面对残酷的斗争和恶劣的环境,他始终同广大劳苦大众一道,坚定不移的同国民党反动统治作斗争,因参加进步活动,在国民党陕西省监狱仍然不忘革命斗争,体现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地理想信念;因被人诬陷,在蒙受不白之冤的时间里,坚持“一辈子不整人”,在狱中坚持身体锻炼,修身养性,以德明志,做好了随时为党和人民工作的准备,展示着他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学习先烈事迹,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尽职履责,忠于职守,转变作风,真心为民,服务群众;就是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忠诚于党、忠诚于事业、忠诚于人民,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缅怀先辈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品格,就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范。习仲勋同志在平反后,临危受命主政要“先行一步”的广东,当时人们刚刚从“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中走过来,思想又被“两个凡是”禁锢着。他来到广东后,深入基层调研,组织群众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活跃群众思维,这正是他解放思想的具体体现;面对中央的企盼,人们的渴望,他无视个人安危、大刀阔斧,大胆向中央提出改革的“路线图”,为广东的今天“杀出了一条血路”,今天的经济特区如此繁荣昌盛与他不断地改革创新是分不来的。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学习先烈事迹,就是要居安思危,顺势而上,勇于担当,提高本领,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攻坚破难的能力;就是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凝聚和传递正能量。

缅怀先辈的光辉事迹,继承和发扬先辈的优秀品格,就是要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执政为民、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怀。习仲勋同志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抓经济建设年代,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他看到陕北革命老区的人民因为缺衣少吃,他积极向周总理请示,给陕北农民调粮,解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广东期间,他看到当时因深圳和香港的经济条件差距太大的原因,不少人想偷渡过境,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广东建设好,让自己的人民不再为生活所迫而偷渡,这一切都体现着他的为民情怀。作为中国革命的老元勋,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己的子女从来也没有沾上他的光,他教育子女要学会“孔融让梨”、要学会“雪中送炭”,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农村去接受锻炼都体现着他廉洁奉公的高尚情操。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学习先烈事迹,就是要牢固树立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奉公守法,严于律己,自觉遵守中央的“八项规定”,模范执行党纪国法,把权力用于服务人民。

我们纪念习仲勋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就是要把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范,执政为民、廉洁奉公高尚情怀的精神发扬光大,运用到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去,用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学习红军长征精神优秀作文

全文共 1493 字

+ 加入清单

当天,中共叙永县人民医院行政支部一行7名党员,怀着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无比崇敬,怀着对青春和生命奉献于中国革命事业先辈的无比敬仰,来到了叙永县石坝彝族乡的石厢子,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通过重走长征路、重温入党誓词、参观红军长征革命遗迹、遗址等方式,学习党史,进行红色传统教育,共庆党的生日。

叙永,革命老区,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素有川南门户之称,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几经转战的重要战场;是中国工农红军川南游击纵队的诞生地,是中共中央准备建立中华苏维埃川滇黔游击根据地牵制敌人的地方。

叙永县石坝彝族乡的石厢子,毗邻贵州,云南,雄鸡报晓,三省可闻,故称“鸡鸣三省”之地。1935年2月3日(农历腊月三十)至5日,中央红军一渡赤水后到达叙永县的石厢子,在这里中央红军渡过了长征以来的第一个春节,进行了遵义会议以来红军最长时间的一次休整。在此期间,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召开会议,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王稼祥等出席了会议。会议研究决定了三件大事:一是根据遵义会议精神,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了分工,决定由洛甫(张闻天)接替愽古(秦邦宪)负中央总的责任,以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二是讨论和研究了中央红军的行动方针,部署红军作战略转移。三是讨论和研究了中央苏区今后的行动方针等问题。“鸡鸣三省”会议,彻底结束了“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和红军中的统治地位,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是遵义会议的延续,起到了承先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上午11点,行政支部党员驱车2个多小时到达石厢子的红军长征纪念园。在纪念园广场上方,一座高耸的雕像吸引着党员们的视线:两只巨大的双手托举着熊熊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博古在这里将党的最高领导权力交给张闻天。意味深长的雕塑威然屹立在广场正上方,向人们生动地展示着这历史性的伟大时刻,也预示着红军长征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党员们在这纪念标下,在鲜红的党旗下,重温了入党誓言,再一次提醒自己要时刻记住自己的信仰和决心。

接着,党员们参观了“鸡鸣三省”会议陈列馆。陈列馆陈列有五个方面内容,一是反映了中央红军西进入川相关历史情况和在叙永的主要战斗、战场遗址等整个活动情况。二是重点突出了“鸡鸣三省”会议情况及红军在石厢子的活动情况,祥细介绍了博古(秦邦宪)交权的过程和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过的唯一一个春节情况。三是讲述了“鸡鸣三省”会议后,中央红军于1935年2月5日上午从石厢子往云南水田寨、花房子一带行进,转战云、贵、川三省,完成了二、三、四渡赤水的壮举。四是重点反映了红军川南游击纵队孤军奋战,历尽艰辛,在川滇黔边开展游击战,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周旋,终于完成了中革军委交给的牵制和打击敌人,配合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光荣使命。五是反映了叙永人继承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系列活动。最后,党员们还参观了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在石厢子的住地旧址。

当年,红军四渡赤水转战之地的石坝彝族乡,如今,在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挖掘红色文化,传承长征精神为指导,以乌蒙山连片开发为契机,石坝彝族乡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唯一不变的,是当地群众与红军的鱼水之情,始终如春雨一般,滋润着这片广袤大地。今年是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暨长征胜利80周年,也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行政支部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主题党日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党员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永远铭记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历史,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坚定信念, 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工作岗位上积极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扎实实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党旗添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有奖征文的启事

全文共 1276 字

+ 加入清单

各镇街道、椒渔、农场,区直属各单位:

从1956年1月开始,先后有5批来自温州、台州等地的467名青年垦荒队员,响应团中央“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号召,告别生活优裕的家庭、朝夕相处的亲人,远离暄闹繁华的城市,登上凄凉荒岛,以满腔的热情、冲天的干劲和炽热的青春,在祖国宝岛——大陈岛,与驻岛部队一起开始了战天斗地的垦荒和建设事业,从而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大陈岛垦荒史,是大陈岛开发建设进程中一部绚丽的历史篇章。垦荒过程中孕育的“16字精神”成为大陈军民引以为豪的传家宝和建设新大陈的精神动力,它是椒江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1985年12月29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临大陈岛视察,高度评价了垦荒队员和大陈军民不畏艰苦、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号召全国人民学习“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的大陈岛垦荒精神。2010年和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又两次给老垦荒队员和他们的后代回信,在向大陈岛垦荒队员和岛上干部群众致以亲切问候的同时,也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了传承和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新的动员令。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精神的动力和支撑。为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宣传、解读“16字垦荒精神”内涵,通过文学形式,让这种精神为全台州、全浙江乃至全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从而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共同致力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由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台州市椒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台州市椒江区作家协会承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弘扬“大陈垦荒精神”为主题的有奖征文活动。

一、征文主题

大陈岛垦荒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

二、征文对象

全国文学爱好者。

三、征文形式和要求

(一) 作品形式: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等。

(二) 作品要求:1.作品必须是原创。2.主题鲜明突出,基调积极向上,准确体现“大陈岛垦荒精神”内涵,传递社会正能量。3.诗歌一般不超过100行,小说、散文一般不超过6000字,纪实文学一般不超过8000字。

四、征文时间

自即日起至7月31日止,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

五、奖项设置和评奖

(一)奖项设置:本次征文设置一等奖2名,每名奖励3000元;二等奖4名,每名奖励1500元;三等奖10名,每名奖励500元;优秀奖若干名,每名奖励200元。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荣誉证书。

(二)评奖:在广泛征集的基础上,聘请相关专家组成评审组,对所有应征作品进行公正、公平的评审。获奖作品名单在椒江新闻网、椒江文艺网、《今日椒江》上公布。

六、征集方式

投稿邮箱:13022662059@163.com,邮件主题栏内注明“征文比赛”字样。请在应征作品后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或QQ号码,以便联络。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台州市椒江区作家协会

联 系 人:丁 真,电话:(0576)88830011,15988989006

翁 筱,电话:(0576)88830935,13022662059

中共台州市椒江区委宣传部

台州市椒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16年6月2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弘扬长征精神鼓起理想风帆征文3000字

全文共 3380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长征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长征精神,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开始长征,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

1934年8月至1936年10月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自长江南北各革命根据地向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战略转移。这次人类历史上空前未有的战略大转移,是1931年初至1935年初统治党中央长达四年之久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所造成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纠正这次左倾错误,战胜千难万险,足以引为自豪的英雄史诗。

参加长征的部队有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及红25军。在红一方面军长征之前,寻淮洲、方志敏等曾率领抗日先遣队北上,途中被敌包围而失败。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主力从瑞金、于都、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长征。 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遵义城,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后,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指挥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顺利通过彝族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大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1935年6月到达四川西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红2、6军团于1936年7月到达四川甘孜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会师后,以红2、6军团为主组成红二方面军。两军会合后,对张国焘的反党和分裂红军的错误进行了严肃斗争。随后,红二、四方面军共同北方,1936年10月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中央红军胜利会师。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一个新局面。长征精神具有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可以有不同的归纳、概括。

第一,理想科学、信念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长征的胜利就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的胜利,是无产阶级革命理想的胜利。长征初期,由于党内的“左”倾错误,根据地丧失殆尽,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长征开始后,主持中央工作的博古和领导红军的李德在战略退却中奉行逃跑主义,又造成湘江战役的惨重失败,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余人。面对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党和红军并没有停止步伐,而是“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他们靠的就是忠诚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靠的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昂扬斗志。在长征最困难的时候,红军官兵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正是凭着这种理想信念,红军迅速从初期失利的阴影中摆脱出来,逐步走上胜利的坦途。

第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革命英雄主义是长征精神的集中反映。红军长征是在极为险恶的战争硝烟和自然环境下进行的,经历和承受了中外历史上罕见的艰难险阻。红军将士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成功翻越陡峭险峻、终年积雪的座座高山,跨过浪涛翻滚、暗流涌动的条条江河,穿越沼泽遍布、神秘莫测的茫茫草地,冲破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而且强健了体魄,磨砺了意志,锻炼了作风,提高了战斗力。

第三,独立自主、唯实创新。长征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经典范例。红军之所以被迫进行长征,最直接的是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者拒绝并压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亦步亦趋地跟着严重脱离中国实际的共产国际的错误指示转,无视中国革命的现实,无视自己的经验和理论创造,完全丧失了独立自主精神,从而也就完全丧失了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自主权和能力。红军长征初期接连受挫的惨痛教训警示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但中国革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遵义会议迈出了我们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决定性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反对右、反对“左”、坚持正确路线,基于中国国情和红军战略转移的实际,创造性地实行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和办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第四,顾全大局、紧密团结。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证。作为一次涉及全国各支红军部队和各个根据地的大范围战略行动,全党能否始终保持高度的团结统一,几支红军能否完全置于党中央的绝对领导之下,是直接关系到党和红军命运和革命事业成败的大问题。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神不散的整体,使敌人无法集中兵力于一个方向,根本实现不了各个击破的图谋。长征途中,红军将士政治上志同道合,思想上同心同德,生活上互帮互助,把战友当做亲人,把部队当做自己的家,凝结成一个坚不可摧的革命集体。正是这种团结协作、步调一致的精神,使红军一步一步走向胜利。 第五,为了群众、依靠群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是新型的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胜利的一条重要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利益、民族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处处关心和爱护人民,严格执行群众纪律,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长征是一次图生存的远征,军事上处于无后方无依托、非常险恶的境地,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用人民军队的崭新形象,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

红军长征虽已成为过去,但长征精神永远不会过时。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浴血重生的光辉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有着许多重要启示。

一、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在总结长征经验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胜利的历史经验昭示我们,无论过去搞革命还是现在搞建设和改革,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领导权威,这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前提。

二,艰苦奋斗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艰苦奋斗,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万里长征留给后人的一个重要启示。可以说,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否则,我们党及其领导的伟大事业就有变色之虞。弘扬长征精神,就必须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第三,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长征是一曲团结协作的凯歌。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风雨同舟,生死相依,涌现了数不清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同样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戮力同心,形成思想合力和行动合力。另一方面,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作保证。没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团结协作,和谐社会就丧失了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识大体,顾大局,明大义,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团结和带领群众共同奋斗。 第四,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牢固根基。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既是红军长征胜利的重要原因,也是各项建设事业不断发展的稳固基础。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中,我们必须始终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我们党一直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尤其是为民、务实、清廉的施政新风范,使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确实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有关弘扬工匠精神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167 字

+ 加入清单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弘扬工匠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查看!

工匠,一种信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什么是工匠精神?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30年间,何世良从一位初中毕业生成长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岭南民间雕刻工艺大师,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奉献了不少大型作品,体现的不正是我们当下念兹在兹的工匠精神么?

走进沙湾何世良工作室,记者目光立马被一幅砖雕作品所吸引。作品呈现了香蕉、荔枝、龙眼、洋桃等岭南佳果,构图疏密有致,密处叶果层叠,疏处大量留白,颇富中国画意蕴。最诱人处当属细节,香蕉的饱满、荔枝的粗糙、小鸟的顾盼,甚至蕉叶上的虫眼都栩栩如生,在青砖上表现如此精妙细节需要何等功力。感叹之余,不禁好奇,是什么让他对砖雕艺术如此痴迷。

何世良说,生于斯长于斯,自己从小就“流窜”在村中大大小小的祠堂中,放眼所见皆是在少年眼中充满神秘感的砖雕、木雕、灰雕,长期浸淫在岭南建筑艺术中,让他从小涵养了一种古典情怀、雕刻情结。从16岁初中毕业到今天,从木雕到砖雕,从家具到大型砖雕作品,从个人到团队协作,从默默无闻到行业翘楚,他一直在坚持,未离开过半步。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乐之”,方能不改初衷,一以贯之。那些杰出工匠一辈子,甚至一个家族几代人都做一件事——如清代负责宫殿、皇陵修缮的“样式雷”家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传承8代,为大清帝国营造了数不清的经典建筑——正是有这着这样一种信仰,一种耕耘不辍的愚公精神。

创新,一种品格“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不是工匠精神”,何世良说,“如果师傅教会我雕荷花,我一辈子只会雕荷花,雕一朵牡丹都不行,那有什么用呢?一辈子都不能超越师傅,机械式传承意义不大。师傅教你的是技法,你用技法去创新,这才是徒弟的使命。”

何世良这种观念深深融进他的砖雕创新实践中,譬如砖雕工具改良创新,采用电动工具雕刻,速度提高一倍,提升了效率;譬如技法创新,在长50米、高9米的大型砖雕作品《百福晖春壁》中,因此壁雕幅面积甚大,为增强立体感和克服平板之弊,他把雕刻深度大大增加,千方百计让雕刻物“凸”出来,成为砖雕技术上的一大突破。由于青砖质地松脆,容易崩折,故一般砖雕镂空较浅,此壁镂空度极大,深厚而面广,景物内部结构通空如蚁穴,把镂空技术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匠精神不是因循守旧、因陋就简,不是不能超越前辈,否则技艺就不会进步。当传统工艺遇上新工艺、新技术,传承与创新有机融合便成为一种必然,这或许可以称为新工匠精神吧?在“中国制造2025”中,创新是勾勒蓝图的一条主线。其战略任务和重点,第一项就要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这表明,创新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基础,没有创新带来的活力和动力,中国制造只能原地踏步。

传统工匠讲究师徒之间口授心传,随着老一辈工匠离去,后辈一旦跟不上,这门手艺就有失传的危险。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岭南砖雕作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朵奇葩,不仅面临着制作材料的枯竭,还有人才断层之虞,能够掌握在砖上进行雕刻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如再不重视,和许多老手艺一样,砖雕这种岭南所独有的民间艺术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为了让传统工艺薪火相传,不让砖雕后继无人,何世良成立砖雕工作组。由于砖雕市场日益萎缩,愿意学艺传承者并不多,很少人能坚持下去。

不但砖雕,包括岭南风格特色建筑,也因受到现代建筑冲击,人才不足而日渐式微。何世良举了一个例子,某单位需要设计一个传统岭南戏台,但许多设计院都无法胜任此项任务,这个侧面足以窥见岭南风格特色建筑的尴尬现状。

让“工匠精神”渗透进各个行业中,培养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代人观念的更新,更需要国家战略、国家意志,如提升职业教育地位、重视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工匠福利待遇、重点扶持某些行业,使工匠安心在自己的领域里追求极致、精益求精,并将技术与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工匠精神有多重要?举个例子说明。坐过广州地铁的人都听过“车门即将关闭,谨防夹伤”这句提醒,可谁又知道,广州地铁二号线首次引进国外屏蔽门时,单维修一扇屏蔽门就得花8万元。9年后,经过广州工匠努力,维修价格已降至不足1万元。2007年起,广州地铁工程师成功促使屏蔽门国产化。

一个优秀工匠可以带动一群人,一群工匠可以带动一个明星企业,一群明星企业可以提升一座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工匠精神重要性可见一斑。“十三五”期间,广州将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将由的54.2%提升到2020年的70%。从这个战略高度,广州不仅需要讨论工匠精神,对工匠精神的再度诠释,还要进行工匠精神培育的全新实践,为广州打造先进制造业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不久前,广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计划5年投入约35亿元,在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含团队成员),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政策先行、资金到位,广州将成为人才洼地。大量工匠注入,亦将为广州经济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弘扬长征精神

全文共 1136 字

+ 加入清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从延安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三峡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国精神的动人篇章不难发现,它们的源头,无不来自长征精神。

在鲜血中凝就的长征精神,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仰,就有什么样的方向。80年前,这精神让长征将士谱就了人类英雄主义的壮歌;80年后,这精神仍将闪耀在实现中国梦、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

以长征精神成就中国梦,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党我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向着党指引的方向走,向着离日寇最近的地方走,这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生命能量空前迸发。据历料记载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其中5座长年被积雪覆盖,行程二万五千里;红二方面军行程约1900里,攻占县城92座;红四方面军行程一万里,三过水草地;红25军行程近一万里。

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战斗近600次,几乎每天都有一次遭遇战,红军指战员日均行军74里。长征途中,领袖与士兵生死相依、情同手足,指挥员一马当先、冲锋在前。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与彝族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结为兄弟,不仅使红军顺利通过古老的大凉山,而且点燃了民族解放的火把。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三位女红军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红军的模范行动,使亿万群众认识了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从而坚定地选择了革命,选择了希望。

苦难凝就辉煌,超越人类生理极限的挑战磨砺出伟大的军队、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奇迹。今天,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当年的战火已经散去,新的长征依然山高水长。面对严峻的困难、复杂的考验,我们特别需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激励和鞭策全党全国人民敢于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敢于压倒一切挑战而不被任何挑战所压倒。让我们高擎起长征精神的火炬,凝聚起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定无畏地大步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精选感悟长征精神征文2500字

全文共 2558 字

+ 加入清单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感悟长征精神征文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翻开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一起收入我们的眼底。中国象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太平洋的海风徐徐吹拂着她的黑发。古老而文明的历史让她显现出分外的娇美和妖娆!如果要问:在这个世界上,你最爱什么地方?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爱我的祖国!她有幅员辽阔的疆土,美丽富饶的山河,勤劳勇敢的人民,文明发达的历史,可歌可泣的革命传统。

祖国的伟大与可爱,我们说不完,道不尽。我们热爱祖国,赞美祖国,因为祖国就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的苦难,母亲的辛劳,母亲的幸福,多少中华儿女为之悲伤,为之慨叹,为之激动,为之抗争!

五月四日,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我们的节日。一九一九年的今天,北京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承认日本接管德国侵占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无理决定,这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可以这样说,“五四”的气质贯穿了整个时代,跨越了整个时代,成为了一个永恒的闪光点。

“五四”精神的真谛是爱国精神,他是一种对祖国对人民无限赤诚,对历史,对社会勇于奉献的精神。今天,历史让我们生活在了一个气势磅礴,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毫无疑问,我们将接受历史的选择,高举“五四”的旗帜,以务实的作风,建设的态度,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伟大的事业中去。

我看见我们的很多青年教师像辛勤的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累”字的内涵,懂得了“爱”字的结构,懂得了该怎样去教我的学生。慢慢,一首“青春之歌”在我心底诞生了。青:温柔而舒展,自由的渴望,象征和平。青:绿色的寓意,舞动的风声;青:健康活泼的精神,永不凋谢的风采。一幅绿色的篇章敞开了温馨的卷幕,充满了丰富的火力,倾注着无限的青春与激情。我们青年教师也正用青春活泼的本色讴歌人生的篇章。读写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我暗下决心要成立这首歌的一个音符,不善歌唱的我每天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这首歌的真谛。我成了孩子们生活的朋友,学习的导师,不再把梦想寄托给星星,而是把更多的精力倾注在孩子们的身上,我用真诚换取孩子们的信任,用爱心呵护他们的成长。“润物细无声”,孩子们一天天地进步,一天天地长大了,听着他们从幼稚的牙牙学语到朗诵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我深切感悟到了当老师的光荣和自豪。

无数个白天黑夜,我远离了喧嚣人群,告别了灯红酒绿,拥向那灯火阑珊处。我自与那清风白云做伴,在知识的海洋中赢取那心花的海阔天空,多少个宁静的夜晚,我安于寂寞,笔耕不辍。有时,为了备好一堂课,我认真钻研教材好几遍;有时,为了准备一篇材料,我翻阅大量书籍,不断学习新知,提升教育理念;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重要任务,我放弃休息天加班加点,在漫漫的求所去执着的进取中,我成长着,也成熟着。

昨夜微霜的渡河,今晨秋风凋青丝,每一项新的工作,对我来讲都是一项挑战。

我告戒自己只要大胆去做,生命便会实实在在,只要放手去干,事业便会充满阳光,把自己平凡的工作当成宏伟的世界去研究,你就会发现无穷乐趣。

春行土地,万物复苏,当我看到惠南镇树木苍翠,绿草青青的美景时,天地也要为之动情。发出由衷赞叹:这里真正是一个好地方!作为一名惠南的团员青年,我怎能不为之兴叹,为之骄傲。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每一个音符都在乎它在五线谱上的位置,那么世界就不会有美妙的音乐。”教师---平凡的岗位,但我会用自己不平凡的心去诠释它,让它和着青春的节拍,踏着惠南镇向前的节奏,畅想最华丽的诗篇,奏出最动人的乐章!

在改革的大潮中,我情愿做一滴水,从“三个代表”源头起,开始我心涌澎湃的征程,勇往直前,去抗击坚实的岩壁!哪怕发不出波涛的声音,没有浪花的风采,就算是被风雨打着,我也会不知疲倦的行使使命,去实现最终的梦想,奔赴向我追求的事业,奔向爱我的学生,奔向我毕生所爱的教育!

我们都知道,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形势大变,不仅社会主义以崭新发展模式稳稳地站住了脚,我国的实力和影响力也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我们正在崛起,这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的事实,但“盛世”之说为时尚早。许多挑战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有些还是相当严峻的。比如近月甚嚣尘上的藏独分子,惨无人道的抢砸烧杀活动,让全体中国人都气愤不已.

因此,一个国家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路径。而今,我们满怀激情正大踏步地前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道上,这是党和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心与意志。我们青少年应责无旁贷地担负振兴祖国的神圣责任.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说过:“从有着古老历史的中州,传来了青年的声音,仿佛预告这古国将要复活。我们一定有悠久的将来,而且一定是光明的将来。”鲁迅先生所指的“将来”,正是那些在暗夜里不畏艰难、匍匐前进、寻找着光明未来的革命青年,他们用生命结束了战争,带来了和平。

青年,如云霞,光彩熠熠,似白杨,生机勃勃,是李大钊先生眼中的“人生之春、人生之华”,是毛泽东主席口中“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青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少年立则国立,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青年中的一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要把优秀青年的那一个精神、那一份信念、那一种魂魄全部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把最宝贵的青春贡献给了我们所热爱的祖国、所钟爱的事业,把“努力学习,勇于攀登”作为我们学习的座右铭,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好青年。我们的奉献与忠诚将融入新时代改革发展的巨浪中,融入人民安定团结的幸福生活中。我们将在平凡的岗位上燃烧青春,绽放光芒,谱写出一曲曲壮丽雄浑的青春赞歌!

祖国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生存的支柱和力量的源泉。热爱祖国,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有的情感,振兴民族,振兴中华,是每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我们要记住责任,发奋学习,努力拼搏,热爱祖国,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每件事情做起,热爱学校,热爱集体,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完成好每一项任务,掌握好本领,为祖国明天的辉煌,牢牢把握住今天,努力做个了不起的中国人,让了不起的中国这面大旗永远高高飘扬。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雷锋,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名字,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没有像董存瑞一样舍身炸碉堡,也没有像黄继光一样舍身堵枪眼,但他依旧为人们所传唱,不是因为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只是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勤勤恳恳地工作在平凡的职位上,尽心尽职,乐于助人,有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说明了雷锋在人们心中的现象——常做好事,乐于助人。人们将雷锋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称为雷锋精神。

一次,雷锋从安东回来,要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通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您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用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您到抚顺。”老人感动极了,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肚子。

”“孩子”这个亲切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

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老大娘急切地问雷锋:“孩子,你知道这地方吗?”雷锋虽然不知道地址,但雷锋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您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大娘用地图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长征精神

全文共 861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七律·长征》时,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这样的一组场景:泸定桥边、大渡河畔那英勇无畏的身影;雪山草地、高山峻岭那坚毅执着的脚步;四出奇兵,赤水河上那胜利后的笑容。七十六年前,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

今天,我们重温悲惨壮烈、史无前例的长征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途,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面对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的大无畏精神!去传承去发扬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的硬骨头精神,进而培育我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的新时代长征精神。

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是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长征途中,先辈们脚下踏着华夏坚实的土地,手中高擎着民族振兴的大旗,心中升腾着祖国飞翔的梦想。正是这样的信念将他们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筑成一道摧不垮、压不倒的钢铁长城。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们走过艰难,走过凶险,走出希望,走出了一片蓝天。

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革命精神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长征途中,在强大的敌人和险恶的自然环境面前,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强大敌人,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今天,步入新世纪的我们,同样需要坚定的信念;同样需要坚强的意志;同样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样需要甘于奉献的精神。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从容地藐视困难、顽强地面对困难、乐观地克服困难,有了这样的信念、精神,我们才能以蓬勃向上的风貌,激发创新能力,燃烧创业的激情,焕发无坚不摧的力量。这样的信念、精神是我们人生走向辉煌的基石。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长征中,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长征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学们,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长征精神

全文共 874 字

+ 加入清单

长征,多么让人熟悉又亲切;长征,多么令人震撼;长征,多么令人刻骨铭心。每当我接触到“长征”这两个字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曾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会想起他们那永垂不朽的长征精神

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震撼?是什么样的精神使人钦佩?是那种在敌人面前毫不退缩、宁愿牺牲自己,保卫国家的精神。在我眼里,红军能完成独一无二的长征真不容易,不管立下了什么功勋,每个红军战士都是英雄好汉。如果没有长征,就没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战役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更不可能有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

长征路上,既艰难又艰险;红军的足迹,成了一种奇迹。长征路上,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有飞夺泸定桥、翻过终年冰封的雪山,穿过荒无人烟的大草地……长征路上,红军战士忍受饥饿、挑战风雪,在和环境与病魔做斗争……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坚持那么久,红军战士真是创造了人类生命极限的奇迹。

直到今天,红军那振奋人心的故事依然在人间广为流传。现在,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少先队员,就应该感到无比荣耀,因为他们心里都有一种直觉:

鲜红的五星红旗是最美丽的;

威武雄壮的国歌是最动听的;

戴上了红领巾是十分荣耀的;

那庄严的国徽是十分神圣的;

………………

胡锦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要以长征的精神去建设祖国。”其实里面是话中有话,也就是不管你是不是共产党员,不管你是不是少先队员,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我们都应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的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呵!想起从前的儿童,根本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就像温室里的幼苗,经不起风吹雨打。战争中的孩子们呢,个个像暴风雨中的松柏,面对敌人临危不惧,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红军战士们,为了祖国的未来奋斗不息、战斗到底,用鲜血和汗水,最后换来了祖国的和平与繁荣。做为一名少先队员,也应该学习红军战士那立志向前、坚忍不拔的精神,学习他们那为了祖国不惜一切代价的美好品质,为建设祖国贡献一份力量。

总而言之,正是长征这一为了革命事业而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精神一直在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民族振兴的伟业中激励着后人续写着光辉的篇章。

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弘扬民族精神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弘扬民族精神,爱我锦绣中华"这句话几乎全国人民都知道,但又多少人能做到呢?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从"人文出祖_黄帝,到尧舜禹的克己爱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续到现在.我们每次在外国人面前说自己是炎黄子孙,不由得感到自豪起来,滔滔不绝的说着祖先们的那些精神,说什么要向他们学习,可是谁又做到了呢?没有,都没有,我们是那些说话不算数的人,但也有些人在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建设我么的国家,我们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以不必做的那么大,不用做的要人人都知道你在弘扬名族精神,可以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给那些老弱病残孕让位,过马路时,可以扶那些老人过马路,还可以不乱丢,乱涂,乱扔……那不就没有什么人得病了吗?不就使得环境受到了保护吗?不就使得我国变得更美好吗?

一个祖国的建设不仅仅只靠一个人,要靠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双手来建造,听说过“三个臭皮蛋顶一个诸葛亮”的彦语吗?连三个臭皮蛋的智慧都可以顶一个诸葛亮的智慧,这不就说明团结力量大吗?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青少年的学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们建设祖国和弘扬名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强了,所以,我们青少年弘扬名族精神的责任占全国任命弘扬名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在我们身边不就又很多这样的例子吗?如在1988年的奥运会上,我国乒乓球队的队员们战胜了对方后,使我国获得了参加奥运会以来的第一块乒乓球金牌,也使得乒乓球成为了我国的国球,这不就是在建设祖国吗?还有就是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在男子110米兰冠军刘翔在直径跑道上战胜了黑人,为我们全亚洲争了光还为我国争了光,这不也实在建设祖国吗?……

弘扬民族精神,全国人民人人有责,谁都不能丢下这个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征精神500字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二万五千里!这段惊心动魄的路程。见证了多少战士的生离死别,见证了多少人民的悲欢离合呀!这途中惊险不断,但是一一被战士们克服了。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呀!

长征的故事》一书中,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虽然,他们或不是名留青史,或不是大名鼎鼎。但是,他们为长征做出的一切,是功不可没的!在面对险峻的腊子口的时候,战斗指挥员们也束手无策了。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着办法的时候,一位叫李小猴的小红军出现了。他自告奋勇,担起了引路的工作。

是他,在峭壁上钩住了一条绳子,得以让后面的人上去。当他回到这个山坳时,大家激动不已。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平平常常的小孩子,竟然帮他们度过了这个大难关。这本书中,还有一个人让我印象深刻——李国策!长征的艰辛是很难克服的,去过的战士往往是九死一生。而李国策,三次过雪山草地,二十次遇险,竟然活了下来!他应该算的上是一个老红军了吧!他,躲过炸弹;他,进过泥潭;他,过过铁索桥;他,受过伤,导致了终生伤残;他,穿过枪林弹雨;他,吃过皮带。这些鲜活的事迹,另我所钦佩。究竟是怎样的信念,支持着他,鼓励着他呢?

信念,是一团烈火。信念,是一盏明灯。信念,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长征的精神永远在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弘扬雷锋精神

全文共 1189 字

+ 加入清单

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团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响应浙江海洋学院“青春飞扬90年,建功立业在新区”的号召,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学院大学生“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实践团在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顺利组建,开始了一段“弘扬雷锋精神,绽放青春”的艰辛而美丽之旅。

骄阳似火,青春如歌,实践团用心、用情、用劲,以汗水和激情在学习雷锋的路上以汗水铸就队旗,以实际行动宣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热爱祖国”的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积极向上、认真负责的实践态度圆满完成实践任务,他们的青春在实践中张扬,是如此的绚丽、耀眼。扬雷锋精神,展青春风采,本次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7月5日,征途的第一阶段——参加舟山市义工联在舟山市定海区文化广场举办的“学习雷锋好榜样,定海青年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实践团志愿服务,走进义工,享受志愿服务中的快乐,聆听骨干义工们10多年来背后的故事,感受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见证在志愿者耀眼光芒的映衬下,舟山是如此的美丽、和谐。

7月10日,征途的第二阶段——寻访并志愿宣传舟山鸦片战争遗址公园与舟山革命烈士陵园。实践团开展了“寻历史足迹,扬红色经典”之红色活动。他们一路行、一路思、一路学,用汗水和激情将红色足迹印在路上。这是对历史的回顾,对烈士的缅怀,对文明的继承,对精神的洗礼。实践团感受了,思考了,学习了,继承了。

7月6日至7月22日,征途的第三阶段——寻访当代活“雷锋”。实践团开展了“寻当代雷锋,扬雷锋精神”之寻“雷锋”活动。他们感动于23年来平安行车203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51周的平安司机郭超;感动于11年来无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的骨干义工宋铮;感动于不惧危险,保护人民的边防战士张润亮;感动于17年来用汗水维护市容,以岁月诠释奉献的环卫工人胡志芳等等。太多的感动,无尽的思考,我们常常将目光投注于英雄人物,而忽略了身边那么一些人,那些十年二十年甚至一辈子都默默无闻、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的人。其实,他们才是这个社会的主角,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值得我们去亲近,去聆听,去细细品味,并奏上一曲赞歌。

青年比尔盖茨曾引领时代潮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正处在黄金岁月的青年,我们要努力成为雷锋精神的学习者、践行者、信仰者和传播者。在学习雷锋、践行雷锋精神的路上,我们不需要建立多少丰功伟业,不需要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人生,但要踏实做人、踏实做事、无私奉献、坚强勇敢,尽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帮助他人,不要浪费我们的青春,让青春绽放,释放青春的芬芳。

在岁月的河流中,以“弘扬雷锋精神,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结束,但在实践团的心中却还在继续。因为实践团表示在今后的道路将一如既往的向雷锋学习,弘扬雷锋精神,绽放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弘扬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征文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在过去的眼界中是专注,踏实,精益求精的一类人。在旧的社会里,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的工人,是令人人们尊敬的;而在如今的信息时代,拥有同样精神的互联网人,更是让世界尊崇。例如“乔帮主”,他的许多产品都在颠覆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在追求短平快的今天,我们更要拥有(工匠精神),拥有它,相信未来,我们将会走得更平坦。 工匠精神,是对于完美的不懈追求。有多少人体验过,因为一个铁蹄,一个渺小的标点符号,一根小小的签字笔,就不幸因此亡国,就仔细思考了一天,连至交好友的到来也丝毫不觉,就去调查,一个个的数据小心排列,计算每个礼拜最多可能用多少根。在许多人们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吹毛求眦,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影响了多少人,如瑞典的手表,德国的制造业,日本的丰田汽车。也许有人会对此不懈一顾,念叨着所谓的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却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的,正是因为小节的一点点的,如沙般的聚集,才造就了平地而起的万丈高楼。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

如果说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那么,创新,就是工匠精神的心脏。

工匠精神,是对于创新的不断努力。多少人体验过,为了一个知识,一个问题,一次小小的知识上的突破,就拼尽全力,只为明白,就注足思考,草稿遍桌,就欣喜若狂,哈哈大笑。在许多人的眼中,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学者的怪癖。但事实上,正是这种精神,影响了多少人的世界,造就了多少人的伟业,如爱因斯坦,爱迪生。是的,创新,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工匠精神,它如同辰星,高悬无垠,影响的人,数不胜数。所以,我们更应该去继承,去弘扬

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由细节和创新糅合的产物,它活在我们的心中。有人倡导去国外,学习他们的管理方法,凭此来继承工匠精神。但其实,这种行为是错误的。

工匠精神更像是一种对于职业本身的要求,是一种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责任感,它活在每一个人的心里。要学习的不是国外的管理方法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知识,它就在人们的心中,我们要做的是叩问自己,是否可以时时刻刻的保持这种不断追求完美,追求创新的精神,凭此去完成每一件事,并且热爱它,是的,工匠精神不是管理方法,不是一种工具,不是一种神秘的知识。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态度,它是工匠精神的灵魂。

细节是工匠精神的四肢,创新是工匠精神的心脏,而态度则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的,态度,将引领细节,创新。去做每一件事

师说由云: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从小事作起,从细小的每一件事情开始,一点点的积淀。

将来回首时,看到的将是彩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弘扬雷锋精神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弘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题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只要把爱的春风送给别人,美丽的笑容就会常驻人间。轻轻拾起地上的纸,悄悄擦去课桌上的灰尘,静静走入庄严的会场,甜甜把微笑带给他人。这就是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就让我们呼唤雷锋精神,把它发扬光大,扎根于我们心中,让爱充满整个校园,温暖同学的心间……啊!雷锋,一个不朽的名字,你将永远是一盏不灭的灯,你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镇弘扬红旗渠精神心得体会

全文共 2288 字

+ 加入清单

红旗渠是上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人民历时10年建造起来的一条人工天河,誉满华夏,播扬五洲,可以和我国历史上任何一条名渠相媲美。周恩来总理曾说:“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外国朋友来到中国,应该去参观一下红旗渠。”从1969年红旗渠竣工以来,先后到此参观的外宾就有来自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700人之多,他们无不对红旗渠发出由衷地赞叹。红旗渠也是全国的一面红旗,40多年来国内前来参观学习的达162.4万人,现在它已成为太行山上著名的旅游胜地。

红旗渠的确是一个奇迹,它奇在哪里呢?

第一,跨省跨县跨流域引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农耕社会,水是生存的命脉。历史上因水利纠纷,省与省之间,县与县之间,甚至鸡犬之声相闻的邻里之间,时常发生争斗,有的还开枪动炮,造成死伤悲剧。河南省林县与山西省平顺县相隔巍巍太行山,将平顺县浊漳河的水引进林县,是林县人民千百年的梦想,这一梦想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变成了现实,而且主干渠有20公里建在平顺县境内,施工三个月。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体现了山西人民顾全大局的崇高精神和风格。

第二,劈山填谷,工程艰巨,改变了河山旧貌。红旗渠从1960年2月动工,到1969年7月建成,历时10年。总投工3740.2万个,总干渠长达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相当于从哈尔滨到广州修筑一道高3米、宽2米的“万里长城”。同时,修建小型水库48座,塘堰346座,各种建筑物12408座,架设渡槽157个,还建起了扬水站、水电站等等,重新安排了林县的山山水水。

第三,困难时期办大事,展示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红旗渠开工时,正值三年困难时期,国际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封锁、制裁我国。林县人民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毅然上马红旗渠项目,“流自己的汗,干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不怕困难,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革命气概。当时,新中国成立只有10年,尚属“一穷二白”,科学技术落后,没有任何现代化施工手段,这样一条人工天河基本上是靠人一锤一钎干出来的。期间还历经了“文革”十年的曲折及影响。在重重困难的情况下,建成红旗渠如此宏伟的工程,实在是可歌可泣的壮举!

第四,结束了林县人民祖祖辈辈缺水盼水的历史,为提高群众生活和发展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十年九旱,小旱薄产,大旱绝产,人畜吃水十分困难。红旗渠的建成,功在当代,造福千秋。不仅解决了全县人畜吃水困难,而且把大部农田变成了水浇地,为农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为逐步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红旗渠的建成,铸造了宝贵的红旗渠精神。今天,我们回顾总结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

红旗渠的建设,从计划的提出到勘察、设计、施工,时任县委书记杨贵同志是最直接的领导者、组织者,被誉为是建设红旗渠的旗手。当地群众说:南有都江堰,北有红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杨贵。这充分说明了杨贵同志在红旗渠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杨贵同志是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逐步成长起来的干部。正是因为他长期坚持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树立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够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林县人民干出了红旗渠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林县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翻身,许多人仍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缺水,是影响林县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县父老乡亲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1954年,杨贵同志到林县担任县委书记后,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医疗、文化、教育等问题全面调研,特别是把解决缺水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提出了水字当头、全面发展的方针。他积极发动群众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开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库、塘坝……,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灾,全县无水可用。在这种情况下,县委派出三个调查组到外县找水源。杨贵同志带领的一组,越过太行山来到山西省平顺县,发现浊漳河水源丰富,大胆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的困难,辛苦一代,造福万代。经河南、山西两省协调,批准了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办,真正办好,困难重重。当时不仅在技术、物质方面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大家对能否建成红旗渠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人表示怀疑,有人甚至坚决反对。究竟是干还是不干,是大干还是小干,是自力更生,还是等、靠、要,从领导干部到群众,从党内到党外,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绝大多数人认识到“引漳入林”是一个关系林县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林县县委经过分析,下定决心,无论困难有多大,也要把这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办好。1960年农历正月十五,全县3.7万民工浩浩荡荡开赴主干渠第一线,正式拉开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修建红旗渠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效益是巨大的。当杨贵同志调离林县时,自发为他送行的群众排成了长龙,一片感谢、赞扬声。有的端着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声,苦苦挽留,还有的打出横幅“太行一渠清水,杨贵一身正气”。群众的感情说明,领导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时时刻刻为群众着想,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做出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功绩。历史的脚步永不停留,情况时刻变化,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也在不断变化,而我们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任务是无限的,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而不懈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全文共 3645 字

+ 加入清单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弘扬工匠精神作文800字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工匠精神是坚持认真、坚持细致。

日本赛车手井田在职业生涯结束后开始着手改装汽车,每一辆保时捷都由他亲手只用眼睛与彩笔在模具上画出,精心打磨剪裁一星期甚至一个月后,才安装在车体上,完美无缺。不得不讲,日本人的工匠精神着实让人佩服。

工匠精神是少而精,不求利。

德国人生产的汽车每年都会限量,但他们只用半年工资便买得起,每一辆汽车都可以使用二十到四十年。对于工匠精神,可谓完美的诠释。

相反,马虎与凑合终酿恶果。

旧时,有一位画家在画马时觉得不像,便将其改成了老虎。他的两个儿子问他时,他便解释道一个是马,另一个是老虎。于是他的儿子出去打猎时,一个将马误看,射死了一匹千里马,另一个将虎误看,骑上去被咬死了。凑合看着像,却终酿成了悲剧。

中国目前的工匠精神是稀缺的。

在如今这个变化万千的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安静下来,持之以恒般做一件小事。但不论是身边微末之事的变化,还是宏大的社会政事变化,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万千改变中却总有一些东西历久弥新。它们经历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出灼灼的光芒,就如我们头顶的苍穹一般,日升日落,亘古如斯,那便是工匠精神的产物。

我们必须具备工匠精神。或许现在的我们如少年般浮躁豪言“差不多”,但成熟后,反观自己的不足,由虚而实剥落浮华,将自己从一弯急流瀑布点化为静水深流时,我们才会发觉工匠精神如此重要。所谓工匠,亦是认真细致。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弘扬教师的奉献精神征文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他们,积劳成疾却仍拖着重病的身躯坚持在三尺讲台上;他们,收入微薄却把尽可能多的钱省下来给学生买学习生活用品;他们,没有快捷的交通工具,却从未耽搁学生一堂课;他们,没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却演活了三尺讲台;他们,把最好的教育理念钻深研透,把农家学子一批批培养成才,赢得了人民深深的信任他们是谁?就是几十年如一日,扎根于农村教育,奋斗在贫困地区一线的最美乡村教师

曾经无数次的抱怨班主任工作的苦与累,可当我含着热泪看完最美乡村教师事迹介绍时,却受到了心灵的震撼,也见证了自己的渺小。那至善的大爱,淳朴的语言,艰苦的环境中折射出的崇高的师德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为了乡村的孩子,他们平凡如一棵草,敦厚似脚下的泥。在生活的最底层,用单薄的肩膀,挑起教育的大梁。用青春与美丽坚守着清贫与孤独,,用脸上渐深的皱纹,慢慢驼起的后背,撑起了孩子们的梦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相比之下,我们的上课、,备课、自习两操午餐看管学生、个别辅导又算得了什么!

藏族支教老师宋玉刚走遍全区牧场把一个个懵懂少年带向知识的殿堂,为了和学生交流他依然克服困难学会了藏语;一人兼任学校多职,竟多年没有回过家探望自己的父母;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花一年的时间为孩子们砍出一条通往学校的路;没有书,他用两匹白马驮回孩子们的书。没有教室,他又和一匹白马建起了三间教室。他是这

些密林深处孩子的引路人,用自己艰辛的劳动托起了孩子们的希望,也用自己的美丽情怀感染着自己的学生;宁丽波,为了家乡的孩子,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不顾家人的阻拦,来到山村的小学教书,她说:城里条件好,老师多,没有我还有别人,而这里,没有我学校就黄了。她尽自己所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起和城里孩子一样的自信。青海的马复兴说的话让我感动“态度决定一切!”他用那残存的一双半臂为学生画出了人生中最美的圆。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明白苦难也许无法避免,但可以超越!令人难忘的还有隆付忠老师,他是湖南省吕洞教学点教师。28年里,他把自己一生的情爱给了吕洞山的教育,28年里,蜿蜒的山路磨烂了他50多双胶鞋,累计行程达到56000公里。他教过2000多名学生中,有20多个孩子考上了大学,结束了苗寨没有大学生的历史。这一行行数字是令人震撼的,但数字里包含的不仅仅是责任,更是博大无私的爱。

这些名字如此普通,他们的生活如此平淡,而正是这些平淡的名字却给我们带来不同寻常的感动,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这种真正的忘我境界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其实在中国大地上还有千千万万个教师,为了孩子,每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忘我的奉献着,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理想,他们甘受清贫、病痛而无怨无悔。相比之下,我们的教育环境优越,工作待遇优厚,可劳累时也难免会怨天尤人。就让这份执着的真爱驱散劳累时的怨天尤人,利益面前的不平衡。

甘当人梯,做最美无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用毕生的经历,用生命的全部去爱,做孩子们希望的坚守者和播种者!

[教师的奉献精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