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学反思范文四篇 作文大全实用20篇

随着安全生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小编收集了安全事故反思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323

作文

243

写人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1491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教师与家长双重身份的我,从多年的教学工作与辅导孩子的生活中对作文有了一点浅显的认识。我认为为在小学阶段,孩子至少要学会十一种类型的篇目,才算会写作文。它们分别是:留言条、日记、书信、建议书、看图作文、写人的、写景的(含状物)、写场面的、读(观)后感、缩写、编童话等。当然这是较细化分,如果按体裁,那么则是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这几大类,但是小学阶段不必掌握这么工具性的划分。低年级训练重在前五种,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则重在后六种。

我的这节五年级作文课就是针对年段特点进行设计的。我最初设计的初衷是想让学生学会写人物,然而,在学生以前的作文中我发现他们写的人物近乎白描,一点都不生动,也不够鲜明。所以,我决心一定教会他们写作文,而且,作文虽然已然成了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黑洞,但是我想通过我的类别作文教学法,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我觉得这节作文课我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使课讲起来生动、形象,并且直观、全面地让学生明白该做些什么。这是信息技术以外的媒介所不能实现的。而且这次的设计制作是在我学习了国培之后,掌握了较多的多媒体制作和应用技术之后做的,之前一些我不懂和解决不了的技术上的“难题”,也都迎刃而解了。看着自己的幻灯片,那美感极强的画面,让自己也陶醉其中。另外,我的幻灯片不是花瓶摆设,它突出了我要呈现给课堂的所有重要的东西。紧扣作文教学训练的常用步骤:审题 选材 列提纲 打草稿 修改。

就我的教学流程而言,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水到渠成,紧密相联。

第一环节,“审题”的常规训练。关于作文的要求一定要仔细阅读,从中提炼出关键,确定作文题目的类别。

第二环节,“选材”的重要训练。这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手段和成功的要素。选材时要仔细斟酌、对于文题涉及的内容心中有数。写人物的,就要搜寻记忆宝库中关于某人的外貌、性格等特征。考虑表现出人物的主要事件的各要素。通过事例来表达出对人物的看法。

第三环节 ,“列提纲”的必要训练。列提纲是写作文的预备式。如果提纲列得好,那么整篇作文便可见一斑了。写作顺序确定:总——分,还是总——分——总,或者是平行叙述或描写,确定主次,最后罗列出大致的结构、各部分的意思,确定中心思想。此环节的完成其实也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积累的,更帮助作者形成了简要的腹稿。

第四环节,“打草稿”的独立训练。这一环节是将对作文的个人理解以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的。其实,教学中写草稿也可以像前几项那样以口头的形式交流,也就是口头作文,这样可以启迪思维,有据可依,也可充实和完善腹稿,教学实际中这一方法屡用不尽,效果甚佳。在写的过程中,要分清详、略,运用学过的多种知识:词、句、段乃至篇,借鉴有益的地方,自己也应创造新颖的,杜绝人云亦云。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觉得以后要更多一些地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更多地让他们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写出属于他们真正要表达的内心的东西。

修改草稿是第二课时的事,当然这里也要说一说,如果我的课堂上有充裕的时间的话,应当和学生一起修改草稿,面批面改,当面指导及时有效。

综上所举,我认为作文训练的大致过程就是这样的。但是无论是哪种体裁或类型的作文,它都需要借助这样的模式去训练。学习者如果能用心体会,那会久而久之,他们便会举一反三,如将写人的这一篇当中的写外貌部分换成回忆的语气,这篇作文就可以改写成“我难忘的XXX”。

总之,作文犹如春芽初绽,需要蓄积一个冬天的养料;好似大厦落成,必求打下稳固的根基;如同典籍书卷,雕琢排列展现精华。当然,作文更是一种创造,是少不得作者的想像力的,这想像力的培养也如同语言习惯和素养一样,应当在平时加以注意和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数的改写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学生在读一读后由衷地发出了感叹:原来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到大数,这些大数末尾的0真多呀,读起来太麻烦了,而且很容易数错0的个数。此时,学生置身于“口欲言而弗达,心求通而弗能”的“愤悱”境地,他们真正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他们的心理上生成了一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既会激起学生激烈的思维振荡,又会引起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平衡,情感领域中便会生成一种乐于学习、主动参与探索、渴求获取问题解决办法的心理倾向,从而为进一步学习在知识、思维、情感等方面蓄积了良好的准备态势,为促进学生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主动的、最大限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时,我指出:遇到较大的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常用“万”或“亿”作单位记出来。那么整万的数怎样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呢?我让学生自主讨论、相互交流。在后续的学习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他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由学生得出“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上单位万。”

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启发学生思考5000000和500万的关系,并把自己看法跟同桌交流,然后把理由说给全班同学听。使学生明确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

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只有让学生在熟悉的、感兴趣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感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在初步探究完如何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得数后,我让学生自主发挥,自己先写一个整万的数,然后将它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又趁势让他们给同桌出一道这样的题,互相交流,互相判断,这就在检验孩子们的知识是否巩固,是否能自主进行正确检查。最后,又让孩子们写一个以万为单位的数,改写成生活中的大数,逆向思维得到训练。这个环节对于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习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学生运用迁移规律,很快就掌握了改写方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最大的不足是时间的安排还不够合理,课后练习的强度不够,影响了全课的整体教学效果。识字写字教学反思如何写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3352 字

+ 加入清单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作文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从改革开放至今,作文教学历经三十余年,教学流派纷呈,实验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绩,总结了很好的写作教学经验,比如关注生活、读写结合、注重积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写作,多写多练等等,当代作文教学现状及反思。但毋庸讳言,作文教学现状也实在令人堪忧,许多学生仍怕写作文、甚至讨厌作文,所写文章思想贫庸甚至低俗、情感虚假、文字不通、表达无个性、无创意。许多有识之士认为作文教学每况愈下,并非危言耸听。许多老师怕教作文,作文教学效率低下,有的甚至因怕教作文而放弃教语文。

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作文教学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屡遭诟病,原因何在?笔者就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方家指正。

首先,我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能被广大教师接受的理论体系。虽然流派众多,但有的缺乏理论根据,有的逻辑性不强不成体系,难以形成较大的影响。

诸如什么是作文?学生为什么要教作文?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作文?学生怎样才能学好作文?教师怎样教好作文?作文课又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写作的本质和写作教学的原理是什么?怎样实现作文教学的科学化?诸如此类等等,基本的问题不搞清楚凭什么教学?又凭什么能提高作文的质量?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现状是有作文而无作文教学,因为作文只是阅读的附庸只是单元练习中的一个作业。没有独立的教材,教学时大家只好各现神通。拿作文的练习来说,大家都知道作文教学属应用型学科,实践性很强,多练是必须的,写作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必须要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可我们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写了几百次作文,又有多少能写出好文章来呢?对教师而言,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同此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十分严重。盲目性表现在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明确,从现象上来看,人教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和综合性实践活动安排相应的作文训练,似乎是一种有目的写作训练,然而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写作训练?这种训练要达到什么目的?没有多少人能答上来。随意性是指作文训练无计划、无序列安排,是零敲碎打的。长期以来,写作依附于阅读,无独立的教材,更加重了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作文教学效率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属于人文学科的语文课程,难于列出类似于物理、数学那样客观的学科要素、不可或缺的概念以及公认的定理。即使有人能列出一些概念、原理,学生记住了这些概念,却未必能提高语文素养。在语文教学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中,有一作文最为极端。作文与人的灵感、才华、个性、创造性关系最为密切,因而也是最不可捉摸的。迄今为止,在人类整个知识框架中,有关作文教学工人的概念、原理,几乎还是众说纷纭。学生的作文能力也很难像教数学、物理那样,通过公式、原理等知识的记忆、例题的讲析,通过规范严谨的技能训练得到成正比、可以检测的提高。正因为如此,不少人士普遍认为,作文几乎无规律可言,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

第二,“阅读决定论”的失误:古典经验主义的作文教学思想的残留。叶圣陶先生的“阅读决定论”的作文教学观念是当代作文教学观的重大失误。这种作文教学思想认为“读好就能写好”。中国有很悠久的语文教学传统。两千多年来,传统的语文学习活动,为这种观点提供了大量的成功实例。从民谣俗语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到专家学者的论断“文无定法”;从杜甫的治学名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到鲁迅的愤世之言“从不信文章作法”,在一切优秀的文学作品中,就全部标着“怎么写”,那还需要作文课吗?所以,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模式是依靠学生长期、大量阅读文章,从优秀范文中感悟其妙处,慢慢积累起判断分析文章优劣的标准:在通过大量而零碎的作文习作,来积累写作经验,教学反思《当代作文教学现状及反思》。这种以模仿和习得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古代确有道理,一些大作家的成长经验也验证了这一思想,但却是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的。在社会生活内容日益多样、信息总量急剧增加的今天,学生用于语文学习的时间被大大压缩,非语文课的教学和作业时间占去了学生主要的学习精力和时间,这种靠单纯的阅读积淀进行作文习得根本就不可能,况且阅读有阅读的任务,不全是为写作服务。时代需要的作文教学是在掌握写作心理、思维的原理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的作文教学设计,而阅读只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种因素罢了。

第三,“文话同一“论的失误:写作意识和写作思维特征的淡化。长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的“文话同一”论对中小学作文教学产生了极大影响。这种作文教学观认为,说好就能写好,但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口才很好的人写起文章来却并不一定漂亮,两者并不是一回事。说话是一种线性化时间化的思维,一种叙述式的思维。而写作是一种空间性的思维,一种结构化的思维,一种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思维。这种写作意识和写作思维特征的淡化,导致写作过程的虚化,到目前为止,我国整个语文教育学界对学生作文的核心知识、作文的基本技能仍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绝大部分教材中关于作文的部分,大都语焉不详。有的干脆对作文避而不谈:有的只出几道题目,不谈作文教学:;有的只列出写作要素和技能目标,没有具体的训练过程,教师不得不对教材所列出的训练点进行二次开发。这些教材把作文教学过程设计的重任交给了任课教师,大家只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造成了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而如何教学生作文,自然也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难题。

第四,传统作文教学以“文”为写作教学的出发点和写出“好”文章(好的标准整齐划一,对全班学生一个要求;有的用文学作品的标准衡量学生写作,拔高了要求)为作文教学的归宿,于是为了写出“好”文章来,教师在教学中用各种手段提高学生的“文章品味”,教学内容是文章学(包括文体学)知识,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构成,以传授文体知识、分析例文、模仿范文和纠正学生习作中的的主要问题为主要手段,可是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缺少激情、抄袭成风、甚至害怕作文、厌恶作文。这不能不令我们深思:花了那么多时间指导修改,学生为什么还写不出理想的文章,我们的教学科学吗?问题究竟出现在哪里?我们的精力究竟应该花在什么地方?中国古代的学生作文大都做成没有思想,只代圣人立言的“八股文”,而现今学生的作文,也只不过是新变种的八股文而已,有诗为证:开头提出小问题,一线一定要到底,还要边叙边议,结尾点出大道理。

“文体中心论”的作文教学思想滋长了以模仿为主的作文学习之风,导致了学生动力的缺乏,久而久之,产生厌倦情绪,丧失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写作能力没有真正形成,写作的创造性表达也就无从谈起。当然一味否定文体写作训练也有失偏颇,进行适量的文体写作训练仍然十分必要,但不能把这种训练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教者应搞清写作的基本原理,重视写作者的主体作用,做到“眼中有人”,建立能长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的教学机制。目前这种“以人为主”新的教学机制正处于探索之中,主要内容是充分发挥写作者的主体性作用,让写作者保持长久的写作动力,构建写作思维模型。

第五,应研究外围因素对写作的影响:生活、阅读、思维、听说与写作的关系,尤其是生活、阅读、思维与写作的关系最为密切,提高了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解决好了读与写的问题,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爱好阅读乐写好写的好习惯,作文教学也就成功了大半。

第六,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目的、性质、写作的本质、学生、教法搞清楚了,再研究一下我们自己,要求学生会写,我们是不是会写?一个自己都不喜欢写作、不会写作的教师,能体会写作的甘苦吗?能顺利指导学生的写作吗?学生作文要写得好,除了自己的天赋与努力外,老师在其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获得美国1980年国家优秀教师称号的密苏里州中学教师贝弗莉·拜姆斯说得好:“教师会写作,学生就会学得更好;教师如果不是仅仅作为学生作文的裁判员去工作,而是作为一个编辑去工作,那麽他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总之,语文教师应多研究写作教学的规律,反思传统的写作教学,努力探索作文教学的科学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写人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作文指导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师备课时高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这次讲授的内容是指导写人。备课时,我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先联系所学课文,多媒体出示高尔基、李四光、列宁、宋庆龄的填空题让学生复习旧知;接着让学生互相说说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然后出示一篇经典的写人范文,让学生读一读,评一评,互相启发,明确写一个人要通过写一件事,抓住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来写,突出人物的特点;最后让学生参照范文来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写完后请一两个学生读习作,集体来评讲。结果上课,学习范文时,体会不出写人的方法,和预设的效果相差甚远。评讲习作时,学生读出来的习作记流水账,语言干瘪,人物特点突不出来。

2、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学习习作,总觉得太难太难了,提不起写作的兴趣。如果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学生就更不乐意上习作课了。这次习作研讨课,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也就体现了问题情境设计的趣味性不浓,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和老师的心灵不能产生共鸣。因此,多数学生写的习作,写事的过程不够具体,写人的人物的特点不够突出。

通过这次研讨活动,我认为在今后的备课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加强备课,不断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在备课时,在备学生中,特别要关注每名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关注学生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目标。我们要根据所教内容,找出新旧内容之间的关联,寻找学生的现实水平,明确未来要达到的水平,以便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只有这样,我们在备课、上课时才能有的放矢。

二、制定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学法。

事实上,学生智商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每名学生都有其自身优势。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看待学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深挖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质。特别要尊重学生由生活经验引发的思维,坚持思维无禁区论,视学生

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和有潜力的人,最大限度地调动其潜能,促进自身主动发展。对于学困生应采取补救措施,对优秀生采取特殊的额外措施。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三、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要有趣味性、典型性与层次性

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在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中实现的。为了使学生积极地进入思维状态并能获得成果,所设计的问题必须是典型的、有趣的和具有层次性的,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这些在经历了教学实践后,当然就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更好的改进。此时,再反思和进行教案的改进,就变得更有针对性。

总之,在备课活动中,认真做好“备学生”的工作,对于切实提高备课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认真地备课,教师可以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方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于作文的反思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随笔化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820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它的显著特点就是“亲历体验”。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优裕富足,安享着亲人的关心爱护,要什么有什么,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以为鱼和熊掌都能兼得,不懂得人生有时候需要作出取舍,甚至是痛苦的割舍。我的这个作文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取舍“我的五样”的过程中体验失去的残酷性,发现什么是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从而牢记我的最爱,珍惜我的最爱。

作文一开始,我特意的导演“情境”,让他们先选择出生命中最重要的五样。五样?好选,喀喀喀,写完了真是五花八门,写亲情友情的有,写美食宠物的也有。他们一边写一边在嘻嘻哈哈。但我再接着宣布优秀规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改变脸色了:把所选的五样一一割舍,直到只剩下一样。割舍到最后,那种抉择的凝重,那种忍痛的酸楚,都已经溢于言表了。用这样的方式为学生制造一种场合、一种氛围,引起他们情感的波动,从而产生更丰富的体验和感受,产生表达的愿望和作文的灵感。

孩子们小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次的磨练后,第一次坚定的明白了什么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当然,这“唯一”也各有千秋,从“母爱”到“祖国”,从“金钱”到“健康”,从“美食”到“知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我相信,通过这个游戏,他们应该懂得了该珍惜什么,因为逝去了就不再拥有。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孩子们此时内心百感交集,恨不得一吐为快。写出来的文章自然是真情实感的流淌,当然会情真意切。

体验无处不在,生活因体验而美好,习作因体验而精彩。实践证明,让学生在体验中经“风雨”,见世面,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素材,学生写作文时才会“下笔如有神”。喜则笑,悲则哭,怒则骂,喜笑怒骂皆成文。体验式作文,让学生的真情在体验中肆意流淌,让学生的心灵在体验中自由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关于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59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给学生上来开学后第一次作文课,一说作文学生总有畏难情绪,有学生一节课写不了几个字,上完这节作文课后我对我的作文教学进行了反思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1、今后我将尝试作文课写作样式的调整。今天这节作文课我提前一天命题,为了降低难度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出了两个题目让课代表选,选好后给我反馈,并把作文题写在黑板上,让同学构思选材。今天上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间由原先的两节课减为一节课,并尝试模拟考试情景,增加写作紧迫感,加快写作速度,增强学生精神集中程度,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够字数,再慢慢训练其文采,下课铃一响就收卷,不交者登记姓名,课后不再收作文,也就是说不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的不收其作文。节省下的一节课作为点评作文之用。我会尽量缩短评作文的周期,增加面批的几率,遇到佳作要进行表扬,或在教室张贴,或在班内宣读,或往学校投稿,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2、积极转变学生的观念,让其明白自己不是写作文而是写作品。不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老师,而是要努力写出让人称赞和欣赏的佳作。写之前就要有写这篇是用来发表的意识。观念一变品味就变,对自己的要求也会不一样,往往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精益求精。

3、要培养学生的修改意识,好文章是需要修改的,并且是自己修改。自己要有一个反复揣摩的过程,那真是“吟定一个字,捻断数颈须”。可以尝试有作文修改课,上一节学生写好的作文,让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不好的地方就进行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可把修改好的再写一遍,让学生对比前后两篇文章,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其实这一个修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

4、要尝试上阅读课,因为读和写是不可分割的,古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有道理的,教学反思《高中作文教学反思》。不读书、没有丰富的素材积累,要想下笔千言,一挥而就是不可能的。要不断探索阅读课的形式,我在上海嘉定二中参观时,发现他们的阅读课是很有特色的,他们的阅读课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衔接,让学生读书时,必须记录下自己的点滴感受,也就是自己心灵思维的火花,如果灵感来了可当场进行自由创作,阅读课的时间一般是两节课联排,上完课本子要马上交给老师。这期间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5、写文章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越写越快,越写越能写,如果一个月还不写篇文章,别说写好文章,可能连字数都凑不够了,这是我有深刻体会的,在华东师大学习时,老师总是逼着你写,我们也可借鉴,逼着我们的学生写,写不出我就进图书馆,在图书馆读书,读书是享受,不知不觉几个小时就过去了,我现在还怀念华东师大图书馆的摇铃声,那是说要关门了,当从图书馆出来,看看天上的星斗,你会觉得收获很多,那也算是幸福的感觉吧。看书看到有了想法,就写出了,坚持写,越写越多,从刚开始的无从下笔到后来的几千字一挥而就,这是练出来的,写出了还要反复修改,当听说有杂志社给自己汇款时,心里是兴奋的。这也就是学语文的过程,自己读书,自己感悟,有了想法,抓紧形成文字,反复修改,周而复始,语文素养会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平时应加强学生练习写作的量,只靠作文课是远远不够的,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如日记、周记等,并鼓励学生多参加写作比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

6、老师要经常下水写作,和学生分享创作的乐趣,这样老师就不是光说不练了,也就容易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时就不是隔靴搔痒,空洞无物。而是和学生去进行共同创作。

7、要探索作文教学的序列化,平时做好档案整理,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的作文训练,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杂乱无章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不过刚开始可进行研究的准备阶段,比如这一学期,作文教学都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都有哪些作文题目,学生习作范文,平时教学反思等,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对其进行研究,这将是一篇很好的硕士论文。

[关于高中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最新高一语文月考教学反思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4月高一月考已经结束,学生成绩也已揭晓,根据我们3班学生实际,结合学生的成绩,针对语文学科的具体特点和试卷的具体分析,现反思如下:

1 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根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现行的语文试卷虽然基础知识分值减少,但仍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成语题、病句题和同义词的辨析,学生在这次考试中失分较多,尤其是语言表达的两个题,得分尤其低,其原因就是学生进入高中之后,还不是太清楚高中基础知识与初中的区别,以及考试需要注意的答题技巧,所以下一步学习的重点就是加强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力争使学生基础知识这一方面的不足得以改变,向好的方面转变。

2 应该加强学生规范答题的指导。通过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我发现有一部分试题不是学生不懂或不会,而是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答题流程去做,以至于被扣分和不得分,如在语文主观题中,必须要求学生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规程去做,否则就会被扣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问这一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做具体分析。结果有的学生就简单回答,比喻。而没有按照一定的流程去做,结果可想而知,6分的题目,只能得1分,这一题学生不会吗?不是,为什么不得分原因就是缺乏一定的答题流程。另外,学生答题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要点,没有条理性,结果给阅卷造成误解,影响学生得分。这是我教学的下一步中又一重点内容。

3 针对学生的默写和作文中字体的训练应提上一个重要的位置。通过这次考试,我发现默写是我们的一大失分点,一是学生背诵不到位,许多不会填,二是有些会背的内容,错别字现象严重,结果还是不得分。另外在作文中学生的字体还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女生的字体问题不大,都能工整清晰,关键是男生的字体,存在着书写不规范、字体不端正、卷面不整洁等现象,我认为这直接导致作文分值下降,结果是学生总分不高。所以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学生的练字环节的训练。

总之,我们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至于最后的解决问题,达到我们的教育教学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比和比例教学反思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比和比例这部分里容,概念多,有比较抽象,很多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诸如“比”和“比例”,“求比值”和“化简比”等,学生很容易混淆,尤其是在应用正、反比例的概念进行判断,解决实际问题时盲目乱猜的现象极为常见。因此,在总复习时要把这部分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运用知识的内在联系,促进正迁移,防止负迁移,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比和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和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达成触类旁通,一举多得,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对比复习,深化基本概念。当问学生“关于比和比例我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时,同学们讲了很多,同时也深深感到这些知识点如果这样处理的话会显得零乱、无序、缺乏系统化。

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悟亲情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564 字

+ 加入清单

亲情之爱,是一切美好感情的基石。通过这次“表达·交流”综合实践的设置,引导学生用心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亲情,接受一次爱的洗礼,感激亲情,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并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了解亲情的丰富内容和多样表现,进而丰富对于亲情的感悟和认识;最后通过“亲情”主题写作活动,内化关于亲情的感悟和认识,学习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真挚情感。我认为教学重难点:1.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2.学会表达学会感恩,学会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课讲完后,感觉不是很顺畅,有一种不是很透彻的感觉。其实,作文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独特体会,在上课中要有个性化的理解。但无论如何解读,终极目标一定是唤醒学生体验,然后引导去写。体验被唤醒后,学生就有了可说的话,也就是有了写作素材。在引导写作中,在技巧的指导中,一定结合具体的材料,或文本或学生的当堂作文。

一、 放平心态。

虽然是一堂竞赛课,但一定要淡化竞争性,当成普通课来上。课备的再熟练,准备的再充分,紧张都会让课变形,效果大打折扣。老师的紧张会传染给学生,心态的失衡,会影响交流沟通。本节课由于莫名的紧张,节奏有点乱。在“说一说”环节后,本来设计板书“点滴言行”四个字,也即解决选材的问题。结果遗漏了,当发现的时候已经到了“议一议”的环节了。本打算本环节后板书,可是又莫名其妙地忘记了。于是只好在快结束的时候补上了,虽然也算完整,但时机不好,应写在该写处,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二、 关注生成。

在备课时,往往预设了多种情况。预设不能不考虑,但是预设往往偏离此课此生此时的具体情形。预设会出现与学生交流时产生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交流成了各讲各话的表述,很难形成统一意见,难以达成具体目标。学生的回答本来很好,但如果缺乏及时的肯定,就会错失激活更多学生思维的有效时机。有一个女生在回答亲情故事时,讲了一个书上的事,并补了一句经典的话,亲情不能等。此时应该顺着此生的不能等往下引导,我们该怎么办?这样一引,就会转到如何感恩,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理解上来。可我当时的处理,仅仅是一句重复:是啊,亲情不能等。

三、 直指目标。

任何一堂课,都应该有一个具体可行的目标,课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去推进,去展开。无关的或不要紧的细枝末节,一笔带过。所谓的精彩,只包括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教师的巧妙点播,学生的有机生成。在讲述亲情故事中,我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也许太投入,没把握好情绪,在说的时候数次哽咽,以致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作为一名老教师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导演的任务是营造氛围让演员去表演,如果自己失控了,演员去做什么?

四、用好材料

在营造氛围,创设情境时,用材料一定要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个别的特殊的例子没有代表性。例如韩红的《天亮了》创作及背后的故事,虽然感人,但不具备普遍性。我选用的是《天堂午餐》,极其贴近生活。其内容是《天堂午餐》讲述的是一个年少轻狂的儿子,平时对母亲的辛劳不以为意,甚至对唠叨的母亲发脾气。当母亲擦地时,儿子不耐烦地说:哎呀,别挡着我!当母亲叫儿子吃饭时,正在上网的儿子却回答说:别叫了,烦死啦!面对母亲“我什么时候才能吃上你给我做的饭”的期盼,他毫不在意地回答:“妈,等您老了,我天天做给您吃。”而当母亲猝然过世后,追悔莫及的儿子悉心给母亲做了一顿午餐,可是再也见不到妈妈的身影……在让学生谈一谈哪一点让你感动时,我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导致了材料使用不充分。再好的材料,不能化为自己的东西,也会给人以言犹未尽的感觉。

整节课虽然有遗憾,但是我迈出了这一步,对我的教学生涯,对我的成长意义非凡。我从来没有这样思考过平时随意布置的作文该怎样去上,一番探索,一番比较,一番纠结,收获多多。它让我懂得了该如何去引导学生写作,让我对自己也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知道了下一步我前进的方向在哪。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一作文教学反思参考

全文共 2070 字

+ 加入清单

执教一个半学期以来,最让我头疼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写作水平没有多大的提高。经过多次与老教师交流,以及自己工作之余的学习钻研,我对作文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反思如下:

一、 认清学情,夯实基础,不盲目追求作文形式。

从我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作文水平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不扎实,存在着句子表达不通顺、用词不恰当、词汇积累太少、选材较狭隘、立意不高等情况。因此,作文练习不应该追求字数和技巧,而要立足于强化用词造句的训练、拓展阅读面。

写文章最基本的就是做到“文从字顺”,为此,在每天的作业中加上“造句”这一项,由科代表选择难度适中的1~2个词语造句。把句子写通顺了,表达的基础才能提高。

更重要的工作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在两个班中,我组织学生创建班级图书库,鼓励学生多读好书,读文学作品,并给他们介绍《读书笔记8种方法》和《读书三种方法》等。多读还要多写,鼓励学生勤写读书笔记,准备定期举行班级优秀读书笔记展览和名著电影欣赏。另外,组办班级文学兴趣小组,定期交流,推选出优秀作品向学校《绿洲》文学社投稿。试图通过一系列活动把阅读引向深处。

二、 解放教学思想,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

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评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然而,繁杂的作文教学程序、陈旧的作文教学内容、单一的作文教学方法、一成不变的作文评改方式——这些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束缚力量。如何突破传统,取其精华、取其糟粕?这是我反复思考的问题。

1、 解放老师的教学思想。

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储备一桶水。客观条件对学生

创造力的束缚是显而易见的,但这是教育普遍存在的现象。假如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单一陈旧的,那么我们就等于在制造教育成品,而不是在创造人!工作虽繁忙,但还要以学习为主。多借鉴名师的经验,多与老教师交流,多读书。

在借鉴余映潮老师的方法后,我尝试了这样的作文批改方

式:小组合作。

第一步:交换找优点,评价闪光点,写出主要内容,概括大意。 第二步:再交换挑毛病,指不足(比如错别字,病句等)。 第三步:本人小声读文,动情优美处,大声的读,后品味反思别人的评价,结合自己的感受,对自己提出中肯的建议。 最后,交流心得。每组推一篇美文大家共赏,由作文负责人(苗甜甜)根据各小组记分,上交。由老师根据各小组的情况,找出优缺点,并概括不足(共性的东西),思考下一次作文要求及目标。

经过这样一改动,学生的作文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全部动起来,全身心积极投入,每位同学至少读了三篇同类的作文,又听读了6篇美文,不论从听觉、视觉上都获得很大的收获,相对以往单一,枯燥的形式,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小组之间的凝聚力。

2、 还学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1)、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丰富他们生活和精神世界,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抓住每一次人性教育的机会,让学生关注时事,写相关的周记。比如学期初,跟学生讲今年春节的雪灾,让他们周末回去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形式关注灾区的情况,体会人间冷暖。

(2)、让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想象。

抓住每一篇课文的闪光点,让学生写读后感。比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让学生写《从小学到初中》等类似的短文,让他们抒发自己的成长体会。

(3)、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体验,“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从三点一线的单调生活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布置《成长的烦恼》、《成长的快乐》等作文题,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灵成长。

(4)、提供优秀的视听材料,给予学生足够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还要引导他们“于无影处见有影、于无声处闻有声”。

给学生观看一些人性教育的电影,让他们写观后感。比如看了《跑吧,孩子》这部电影以后,他们很多在观后感中都感叹自己的幸福生活,增加了幸福感,学习就更加有动力了。

3、 开放写作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作文教学更是如此。

为此,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习作资源,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是开放写作内容一个较可行的途径。如补写(补写背景、补写结尾、补写文中的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在阅读教学中开发学生感兴趣的习作资源,创出习作教学的新洞天。

如学生续写《皇帝的新装》,展现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和天真的思想;改写《丑小鸭》,体现了他们唯美的童话情结。

通过这些写作活动,我发现其实学生的创造能力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差,关键是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中表现自己,

获得成就感。只有有所获,有所得,学生才会有兴趣,进而才有动力。当学生的写作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时,我的教学也就成功了。

这些尝试只是初步的,也需要时间不断的关注教学成果,不断的反思,才能进一步完善。

[初一作文教学反思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寓言故事《一路花香》教学反思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他说,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我挺喜欢这个故事,因为这个故事的题目很美,一语双关,既写了花美、花香,还暗含着对浇灌鲜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认同。更重要的是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上任何一件东西一个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其蕴涵的人生哲理学生是容易理解的,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多元解读文本、辩证分析问题却是有一定难度的。于是,在教学这一课时,我把“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真正寓意,学会正确地看待别人和自己。”确定为本课的学习目标。为了更好地达成目标,我将学习目标分解为两个学习任务:

如何让学生真正读懂“我们即不要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其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为此,我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角色惊醒一分为二地辩证地分析:那只完好无损的水罐,它总是能将水满满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骄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这样的好水罐吗?但是这只好水罐如果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骄傲自满,看不起别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让学生在辩证的思想中揭示了课文的寓意,“收获了一路花香”。这种说话练习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帮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但是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一、读得形式不够多:

在教学时由于时间紧张,导致给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较多,各种形式的朗读和展示较少。语文教学课堂上没有把握好读书的时间,缺乏一定的读的训练,特别是文中的一些重点句,孩子们朗读的不够到位,学生的情感没有在读中深化。

二、牵着学生走:

课上完了,课上呈现孩子氛围较好,但总感觉牵着孩子走的痕迹严重。也是这节课的最大缺陷,因为教师的理性和牵制过多,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思维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课堂上没有生成,所以也没有火花。我感到问题的设计,教师的引导,特别是运用学生的生成性资源,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放手让孩子学感兴趣的人物,让学生多思考、多读书是我下次磨课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三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写”在学生所必需要掌握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中作为一项产出技能,不仅反映了学生所掌握的语言知识,也反映了他们的语言技能,可见其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营造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写作动机。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时,我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写作的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良好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根据第一篇作文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我在第二次的写作任务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写作小组,让小组的成员在写作前进行交流,讨论作文的主题以及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等等,并且过后让小组成员阅读其他组员的作文,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及兴趣,学生们的写作动机也越来越明确。

第二,在课堂内外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从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有限,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无法根据作文题目给出具体的信息,例如,题目为:Do you have a cold? Write about what you should and shouldn’t do.由于对生活的观察程度不同,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无法就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而另外一些同学若是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主题知识则会感到有内容可写。可见,学生对于写作的主题知识的不熟悉,会导致了写作过程受到了影响,内容也难免显得空洞。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内,我依据教材内容,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及拓展,在课外,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勤于阅读课外书籍,勤于实践,从书本中、社会生活中获得种种经验,用以指导以后的英语写作。

第三,在教学中实抓学生的写作基本技能。英语写作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使文章语句通顺,能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等。在学生们所写的作文中,写作技能较差主要表现在词汇较为缺乏、语法不正确、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等。其中,标点符号是英语写作中最基本的技能,但学生们却将中英文标点符号的用法弄混淆。许多学生喜欢用逗号来连接两个句子,而不是分号或连接词,这在汉语中是可行的,在英语中却违法了规则。

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加强调标点符号的用法,对于学生常出错的用法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们进行分析并给予纠正。并且,学生在遣词造句中经常会按照汉语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老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加强训练,练习造句,练习汉英互译,并且要勤于模范优秀的范文,这样才能加强学生的英语写作基本技能。

总之,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思路上求实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初三作文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活动型作文教学个案分析及教学反思_成长作文1900字

全文共 1789 字

+ 加入清单

一、问题提出:

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学生感到“没有东西可写”,反映在习作中就是内容贫乏,加上传统作文在命题、题材上的局限,常常逼学生“闭门造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应为学生创设条件,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应该让学生多接触生活,在生活中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

因为学生上作文课时是坐着想,是“挤牙膏”式的写作文,自然文章无情而言,无理而道。针对作文教与学的现状,“解决学生写作的‘米’”成了作文教学的首要问题,活动型作文教学正是探索解决这首要问题的模式之一。也就是说,教师设计讨论会、诗歌朗诵、课本剧编演、手工制作等各种活动,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写作。

二、个案表述:

(一)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生活,为写作提供素材。

针对学生“无话可说”的现象,面对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的学生,我们经常利用课内外开展活动,让学生去感受,观察,然后就此畅所欲言地进行写作。如我们曾设计这样一种活动型作文教学的案例,现表述如下:

1、教师布置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内容是“竞选班干”的同学到讲台上大声讲竞选宣言。内容可以说出自己心愿,可以谈自己的优点,可以提计划,也可以说理由等等,但要求真实、健康、简明,并且一定要出自内心。

2、学生活动准备:

请大家先思考5分钟,不要形诸笔端,然后按竞选顺序上来说,如果你认为上台的同学说得好,请你给他掌声鼓励,最后大家根据每个人说的内容、说的表情等方面综合评价,无记名投票选出优胜者5名。

活动开始进行后,教室里气氛热烈,掌声阵阵,不时有笑声传出,看来同学们非常投入。

活动结束,进行评比。教师提出作文任务:

在刚才这项活动中,我们根据同学的参与,而且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这项活动中,大家有感受、有体会。今天我们就以这次活动为素材,写一篇作文。

(二)引导学生挖掘素材,积极开展写作:

1、教师引导拟题:

同学们,现在我们就这次活动写作文,请根据你的体验、感受、想法,给自己的作文先定个题目。如:我第一次上讲台讲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的建议;谢谢掌声;难忘的时刻;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难忘的作文课;话说勇气等。

2、教师引导立意:

根据这次活动,你们都确定了自己的作文题目,那么你准备写些什么内容来表述点什么呢?

3、教师提出构思要求,布置学生当堂习作。

习作批改结束后,发觉全班同学都有东西可写,且写的篇幅比较长,是前几篇习作不能比的,最少的同学也写了近600字,内容较丰富,选材角度多,如:

(1)描述自己上台的心理,表达干什么事要有勇气的中心。

(2)上台竞选,其实很不容易,他需要勇气、胆量,更考验了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3)写这次活动欢乐的场面,表达我们班活泼、团结的中心。

(4)我为什么要说这三句话,表达我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5)写这次作文课的生动,表达我们喜欢这种作文课的心情。

三、个案分析

从活动的选择来看,“竞选干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要讲什么样的话,学生肯定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样就让学生在活动开始时就进入了角色。

从活动的效能来看,这次活动能为学生活动后的作文提供素材,因为每个学生都要上台讲,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有准备,都有一个参与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实实在在地去做了,不是一个旁观者,所以活动后,每个学生都有亲身的感受和体验,自然不愁写作素材。

从指导的目的看,活动后的指导注重了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就“竞选干部”的活动素材,让学生从各个角度来描述、体验、感受这次活动,不定框子,不加限制,让学生自由命题、自主立意,只要合理,就可以写,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散训练。

从习作的结果看,这次活动确实为学生找了“米”,学生有东西可写,且能够从素材中挖掘出新意。

四、几点思考:

1、活动型作文教学应以“活动”为特征。这里的活动可以指课上的活动,也可以指课外的活动;既可以教师创设活动,也可以学生自主活动。在组织活动中,教师要明确提出活动要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之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完全进入角色,同时在组织活动中要力求全员参加,并且让每个学生都唱主角,这样才可以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体验、有感受。

2、活动型作文教学毕竟是有限的,它不可能覆盖所有的文体,所有的内容,而且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教师应通过有限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引导他们做过生活的有心人。同时我们更应鼓励学生通过阅读去积累更丰富的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

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初中作文的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作文的教学反思

全文共 3580 字

+ 加入清单

在语文学习中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写作”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的观察、感受、所得形诸于语言文字。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提起笔就抓耳挠腮,有的孩子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有的孩子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以写得具体;有的孩子对周围事物没有留心观察;有的孩子缺乏想象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和提高技巧水平?在教学实际中我采用多管齐下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一、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的源泉。

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想让学生写出新鲜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的投入生活:布置教室,设计黑板,组织班队活动,编辑手抄报,参加学校各类活动的表演……充分解放学生的感官,实行陶行知的“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动手,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发言,解放时间──让学生自由,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当学生在一起创造感受充满激情的学校生活时,生活也馈赠给写作的素材和灵感。如《难忘的运动会入场式》,《我的生日》,《我参加了……》等题目都可以让学生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同样,家庭、社会也给他们内心世界荡起层层浪花,对于很多内容他们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那么写作的素材丰富了,写作热情就必然高涨。

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充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有兴趣地学习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以“趣”激趣。在教学中,作文命题应开放,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六一儿童节时,命题为《六一,我想……》;期末家长会前,请学生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说说自己的心理话》;还可以让孩子们写写《我最喜欢的游戏》。这些内容都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在生活中经常交流的内容,因此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也就有兴趣了。

其次,以成功的喜悦,激发写作欲望。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老师的建议》中指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能品尝到作文成功的喜悦,他就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也会产生对下一次成功的期待。在教学中我经常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在班级中作为范文宣读,小作者就会充满自豪和满足感。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写作吃力的学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且,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再次,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活动,激发写作兴趣。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习作兴趣。如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的优秀习作,或是宣读从作文选上看到的好文章,精彩片断,还可以请孩子们将将自己的假期见闻等等,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在课外时间他们就会趣味盎然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开展作文竞赛活动,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由于竞赛中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长,因而多数人在比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一般比没有比赛的情况下好得多。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好胜心强,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和表现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地提高习作的质量。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学生在写作中大胆想象,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就会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首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想象练笔。小语教材中许多地方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结合阅读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练笔。如学习《假如》一文,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要做些什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并且在他人的想象中互相启发,拓展思路,这样的练习,既训练学生自主作文的权利,又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想象。

其次,借助插图,观察想象。形象生动的课文插图,具有情节浓缩性的特点。如果就图讲图,学生的想象就会受到插图内容的局限,使插图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想象的羁绊,因此,我们必须设法引导学生去推想插图中未曾出现的内容,把插图作为想象的发端,为学生开辟想象的广阔空间。如教学古诗《惠崇《春江晓景》》时,请学生想象:早春时节,除了苏轼想到的, “春江水暖”和“河豚欲上”还有哪些情景是我们也可以进行描绘的?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发展了想象力。

最后,大胆假设,虚构幻想。小学生最喜欢听童话、读童话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常引导学生自己选材,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用童话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尽情地在想象空间驰骋。如我以《假如我是校长》、《孙悟空和我在一起》为题引导学生大胆假设,插上想象翅膀,写出了充满奇思妙想的想象作文来。

四、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首先,从阅读中学习文章的结构和表达方法。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每学习一篇课文,都有意地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方法进行分析。如学习《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作者是采用了总分的结构方式,先总写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再运用恰当的比喻分诉庐山云雾的样子,记叙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表达方式,理解作者是如何把景物写具体写生动的,即对写景文章可以怎样谋篇布局。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其次,联系课文,适当摹仿,仿中求创。例如在写作《我最喜欢的游戏》时,学生在描写游戏的过程中,就可以引导学生摹仿冰心的《吹泡泡》一文中,描写孩子们制作肥皂泡及吹泡泡的过程的写作手法,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体现人物的特点。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能够比较清晰地知道,面对这样的作文应该怎样入手。

再次,加强阅读、朗读、背诵训练,培养语感。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中道出一个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不仅课内要多读,课外也需多读多背。在教学中,我注重加强朗读训练,要求正确朗读好词句篇,读时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还要适当增加背诵的量。并且,我每天都会给孩子有固定的时间段进行课外阅读,让孩子们渐渐地想读书、爱读书,逐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但这也需要我们老师们长期有目的地培养,让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从读中学写,读写结合,提高写作能力。通过读、背使学生把积累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储备起来,提起笔来就不会难了。

最后,学会做读书笔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写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不但要做好课内课文的读书笔记,还要指导学生大量阅读课外读物,并作好读书笔记。具体的方法就是在阅读时摘录书中的优美词语,妙语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复吟诵,只有经过长期积累,语言才会丰富,写作时大量生动的语句就会涌向笔端。

作文课堂是一片广阔的天地,我们教师应该在这里尽显才华,大有作为,为学生创造更多地写作空间,让写作帮助学生过滤情感,形成人格,为学生铸就辉煌的人生奠定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恩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标准》明确提出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如果学生连说真话的勇气就没有,我们很难要求他在作文中有所创新,只有敢于说真话,讲实话,才能谈创新。因为只有学生把写作当作是一种需要,把写作当成是自己情感渲泻,真情流露,价值体现,理想放飞,表述真善美,鞭笞假恶丑的舞台时,学生的内驱力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智力中潜在东西才会涌现,创造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然而,学生的作文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假大空 的不正之风。我们在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这样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一次作文,发现有许多篇写自己父母亲生病住院,甚至自己亲人去世的内容。结果作文写得空洞无文,读起来索然无味。这不能不说是 假大空思想对学生的一种影响。如果这种风气不能及时止住,对社会的危害是无穷的,六十年代的浮夸风已给人们的记忆留下了伤痛,我们不希望那样的悲剧重演。

试想,我们培养出来的人连讲真话的勇气都没有,我们还能指望他有什么创新,就更别说能为社会有所作为了。当然导致学生不敢讲真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为教师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有忽视学生讲真话的现象,本来学生讲的是实话,由于我们用成人的眼光去待它,强加一些成人的思想、情感和观念,甚至把学生当作异端看待,予以无情地批评乃至呵斥,学生哪还敢讲真话。比如教学中有这样一篇作文,由于学校采取分层次教学,各班所使用的资料不尽相同。于是一个同学针这种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认为学校这是在歧视差生,为此表达了对学校的不满,整个作文可谓情辞恳切,笔锋犀利,表达流畅,写的全是自己的所感所想。按理说这是一篇佳作,相比其他学生的作文来说更富有创造性,因为这种敢于说真话的精神和勇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然而遗憾的是这篇作文却未能评为优秀作文。这实际上是对学生创新性的一种扼杀。同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为了应付考试,往往在无意识地对学生加以引导:思想要健康,立意要高远。学生为了高分只好跟着这样一些套话转,能写出真话来吗?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提倡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讲实话,为学生营造一个说真话,抒真情的平台。让作文真正成为表现自己喜怒哀乐,张扬个性的一面镜子,让学生想笑就放声笑,想哭就尽情地哭。当然,我们提倡学生说真话,绝不等于说学生在作文中所说的话是真的就行,不需要引导。

总之,鼓励学生说真话,应该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教学反思——生成与预设中学生作文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周五上百花园五之前,我没有注意到原来上课的时间和学习的进度有这么一个契机。

周五是一个星期的尾声,而百花园五是学习第五单元的尾声。如果用这个契机来做导入的话,相信效果一定会不错的。可是,我在备课的时候却没有想到,而到了上课的时候,突然有学生提到今天是星期五,好多“五”啊!后来,我接着他的话,将导入的预设变了一下。于是,生成的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都说万事开头难,而事情若是有了个好的开始,结果也差不了哪里去!这节课在师生互动方面比较明显,还好没有出现尴尬场面。现在想来,有时候生活中有很多契机,但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意外,而课堂中也如此。当预设受到冲击时,教师的教学机智便要登场了。若处理得不好,生成的课堂可能就无法受控,尴尬的只剩下我们老师了。

生成的课堂对于刚在教育站线上的我而言,无疑是一种考验。看来,路还长,很长,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班成语故事狐假虎威教学反思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大班进入幼儿衔接阶段,但我发现不少孩子还存在向故事里的老虎和狐狸一样,欺负别的小朋友,也为了帮助小朋友理解掌握一些词汇。因此,我制定本次的活动目标为:

1. 知道故事名称,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会自己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让幼儿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不能欺负其它小朋友;

3.理解词汇:半信半疑、魂飞魄散、仗势欺人。

这三个目标中蕴含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能力的获得和情感方面的培养,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能对照自己平时的行为,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团结,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能欺负别的小朋友”逐步深入,帮小朋友改掉坏的行为的情感体验,将知识进行迁移,重点攻破。另外,小朋友面临这进入小学,让小朋友提前接触一些词汇,有助于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本次活动效果不错,很多小朋友的观点都有所改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恩老师作文教学反思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老师讲授习作知识时可以侃侃而谈,却不能领着学生操作,为学生示范;家长辅导习作,求助于各式各样的作文汇编,却也只是徒劳无功。真可谓谈“作文”色变,作文难就成了“历史性”问题。当然也有入门的学生,他们却说,得益于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可是,我们的大多数学生,在复杂的主客观原因下,有课外阅读和自觉练笔的时间吗?

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送来了缕缕“春风”,为习作教改注入了活力,为习作教学翻开了新篇章。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相机点拨,灵活引导,激发动机,以情造文,让学生重新体验习作的乐趣。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习作离不开生活,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是学生习作选材的重要源泉。在习作教学中,课堂上,我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先观察自己周围的一切,草木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让学生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通过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熏陶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操,从而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我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如,我在教写《我的校园》一文时,我先带领学生到操场上,找好角度,然后引导学生从大处着眼,从小处落笔,从外到内地让他们参观校园,这样,学生心中对校园就有了比较清晰的印象,写起来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二、激发创作动机,让学生想写。

习作是一项具定创造性的作业,必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所成效。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在鼓励性语言的作用下,会产生很好的创作欲望,从而克服习作的心理障碍。

教学中我努力去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儿微小的进步,如一词、一句,都及时给予鼓励。一旦发现习作中的毛病,并不急于批评,而是耐心地和学生一起研讨交流,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怎样该好。让学生的热情也能水涨船高。在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又给学生增加“营养”,用心评改,鼓励学生自读自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改作文,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写下来。

如,教《一件难忘的事》时,我先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难忘事,然后相机点拨,鼓励学生把刚说的写下来,自读自赏,动手动脑互评习作。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让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都能闪光,从而让学生想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教学反思

全文共 1988 字

+ 加入清单

人总是在衰老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熟,而我,还不衰老,所以不成熟也是应该的,初中作文教学反思。但是,直到现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我也许还只是一个门外汉。我对我的同行经常如是说:语文这行当力,颇让人有些手足无措的竟是作文的教学。我那样说着的时候只是一脸的坦诚和无助。

也许,写作就源于一种冲动吧,即是说激情是写作的动力。激情决定了学生能否进行写作,比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摸索到了一些学习的诀窍,如果把它表述出来与同学们交流,至少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对自己方法的改进也不无裨益,可真正能这样做的仅是少数。又如我们的师父常说,老师在教授完一篇课文之后往往会又一些新的想法,或者探索,如果能把它写下来并坚持这么做的话,一定大又长进。听着他这般述说时,我竟又几分惊奇,因为于我说来,上课之前倒还有着某种激情的话,一节课两节课下来,除了偶尔瞬间的反思,大抵松弛÷懒散,所以一直以来我就如蜗牛的爬行。究其原因,不一定是他们不会写,不一定是我们不会写,而是没有意识倒自己需要去写,应该去写,即没有写作意识。没有意识,谈何写作的激情,写作的冲动呢?

当务之急,是要培养一种写作意识,或者说写作的激情。有写作愿望,但没有具体的生活作依托,这种激情也只是一种毫无现实根据的冲动,只有立足于现实,立足于生活,才可能产生除锦绣文章来。“文生于情,情生于哀乐,哀乐生于治乱”,一个人深入生活的程度究决定了他是否会产生写作激情。如果鲁迅先生没有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实际真切体验,没有对中国社会诸多矛盾÷弊病产生原因的苦苦探索,没有改变这种现状的迫切心情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是绝不会拿起笔来改造社会的。一切作家之所以要去深入生活,体验生活,除了可以积累素材外,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感受生活的脉搏,让生活去碰撞,激发自己的写作激情。

我想倒了已故语文教育家黎锦熙先生提出的作文教学的观点“日札优于作文”,日札就是修养日记和读书札记。我的语文老师历来推崇周记(或者日记)可以理解为是它的一种变式,我们似乎也需要这样的理论支撑。我始终认为周记(或者日记)应该成为学生尝试各种叙述的一个平台:在内容上,可无所不写;形式上,叙述描写抒情议论随意选用。这种没有精神压力和文法顾忌的写作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许多大文学家就都有写日札的习惯,不但增强了笔力,还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

哈佛有句名言: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应该大力提倡和督导学生不间断地写周记(或者日记)进行这种自由地写作,学生会养成一种用文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并将有利于他们去发现和捕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可能引起思索或争议的事件。有话可说,就有了写作的冲动。刚开始尝试着用文字表情达意时,也许不能很准确地把所想所说都准确地表达出来,这种词不达意的现象只是因为对文字的陌生。坚持下去,待对文字熟悉了,驾轻就熟了,作文实在是一件小事。我们对作家的钦佩,很大以部分源于他们说出了或者说着我们想说的话。当表达成为一种需要,成为一种意识,如果我们学生能用自己的激情去写作,一定也能弹奏出时代的强音。当然,这肯定需要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的蜕变,就像蛹化蝶一样,但我们应该去期盼那些美丽的蝶的出现,那将给我们一个缤纷的世界。

我在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道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在这一点上我做的不够好,我准备在以后的教学中弥补这一点。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老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城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同学生一起练笔,这样才能在思考中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教学反思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从事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厌烦写作文的现象非常普遍。造成厌烦心理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分析起来,根本原因还在教师身上。教师学是否高、艺是否精、业是否有道、品是否端正、责任心是否强?往往就决定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方向和程度。为此,解决学生的厌烦心理,首先要从教师入手。

(一)敬业精业,授课精彩。要努力认真钻研教材,精心构思、设计课堂环节,力争每一堂课都是精品。让学生感到听老师讲析作文或课文就是一种享受,以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来感染和引导学生。精湛的艺术,高尚的品格,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这种氛围中逐渐萌发对文学、对写作的兴趣。

(二)教师下水,现身说法。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一举一动,比千言万语还要有说服力和感召力。长期的作文教学中,凡是要求学生写的作文,我都坚持与学生同题写作,平等研讨,共同修改。本人的写作水平也有了较大提高,在省级、市级各家报纸、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消息、通讯百余篇。更重要的是,我的这种做法使学生感到写作不再那么难,作家也不是高不可攀。“作文其实就是写身边的人和事,抒发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好的作文必须要有独到的思想和艺术见解。”学生对作文一旦有了全新的认识,就会彻底打消畏难、厌烦心理。

(三)典型引导,正面鼓励。对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说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话;不做打击和挫伤学生积极性、自信心的事。坚持多从学生的作文中找评析范文,不求完美,但求有独到之处,力争每学期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有被选做范文的机会。同时,注意在学生中培养写作爱好者。本人所教学生中有多名在省、市级中学生征文竞赛活动中获得一、二、三等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写作成就鼓舞了其他学生的写作热情,许多学生纷纷表示,也许将来我也能成为一名作家。继而实现了教师教得顺手,学生学得轻松的喜人局面。

总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更加严格、全面。需要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更要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赤诚的爱。很难想象,一个对现实生活冷漠、对学生漠不关心的教师会写出情真意切的作品,会培养出品格高尚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