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308

作文

151

文言文狼扩写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霞光渲染了白云,一大团一大团的粉色,映得人心窝暖洋洋的。集市上的喧闹随着时间的流逝,也都渐渐静了。

"嗯,今天的肉卖得挺好,只剩了两块骨头没人要,看来今晚可以吃骨头,晚饭有着落喽!"屠夫抬头看了看大街已经没人了,便收拾着担子准备回家,心情如同那天上的粉云逐渐高涨,小康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可他不知道,就在他身后多了两双闪着寒光的眼睛。

渐渐的,月亮终于赶走了太阳,把皎洁的月光洒向了大地。屠夫的影子被拉得好长。他饶有兴趣地踩着自己的影子,一蹦一跳地往前走。这时,他停住了,发现就在自己影子的旁边又莫名多出了两团影子,他不觉扭头一看,妈呀!这一看不要紧,后面竟多出了两匹,屠夫吓得眼珠都要瞪掉了,他急忙转过头,握紧了担子,脚步也加快了两倍。我绝不能引狼入室,把两匹狼带回家伤害我的妻儿。不行,得赶快想办法甩掉这两匹狼。于是他便向家相反的地方走去。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那两匹狼依然紧紧的跟着他,他紧张地想:"这样拖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唉,看来,只能把担子里的两块骨头先抛给它们,或许,这样能先拖住它们。"屠夫打开盖布,取出一块大骨头,眼睛一闭,手使劲一扬,一块骨头便划破天空"飞"到了两只狼的面前。一只狼停了下来,它先闻了闻那骨头,又舔了几下,放心下来了,便开始大吃大嚼。一只狼停了下来,可另一只狼则继续跟在屠夫后面,屠夫不得不把唯一的一根骨头抛给了狼。这下总算两只狼都停下了脚步。屠夫心里稍微松了口气,可随即,前面那只狼吃完后双双跟了上来。屠夫心里又是一紧,全身上下每寸皮肤都在颤抖。几秒钟后,两只狼全都跟上来了,屠夫的心理防备线快崩塌了,因为现在除了他自己身上的骨头,已经没有多余的骨头再来喂狼了。此刻对于狼是十分有利的,它们有可能采用一前一后的夹击战术,把屠夫包围在里面--太恐怖了!屠夫不敢再想下去。

或许是上天开眼吧。就在屠夫不远处有一座小山似的柴草,他眼前一亮,急忙迈开大步向那堆柴草奔去,蹲下身,又弯下腰,取出一把明晃晃的杀猪刀,紧紧握在手上。狼停住了,它们嗅到了危险的气息,眯起了黄棕色的大眼睛,发出咕噜声,小声商量了几句,其中一只便离开了,而另一只则像狗一样坐下来,眯起眼睛装出一副悠闲的样子,却在偷偷观察着屠夫。屠夫心想:这肯定是狼的阴谋,哼,我才不上当呢。宁愿与狼搏斗一回,我也不愿坐在这儿等死。随即便提着刀,一个健步跨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狼的眼皮还未睁开时就被砍成了一半儿。屠夫还嫌不够,又加砍了几刀。看着满地狼血,屠夫终于松了口气,挑起担子准备回家。

突然,他意外看见另一只狼竟在打洞。屠夫大惊,急忙砍断了狼的后腿,杀死了狼。看到这儿,屠夫恍然大悟,第一只狼是想诱惑自己,让第二只狼乘机袭击自己,想着想着不禁大笑起来。

"哈哈,狼再狡猾,它终究是牲畜,骗术也就这么多,怎能与人匹敌?这是在给我们增添笑料。"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2024高考文言文常用文学常识汇总

全文共 5837 字

+ 加入清单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

①听说,听见;

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

③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 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 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

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 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

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

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

嘉:赞美。

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

夷:东部少数民族。

戎:西部少数民族。

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

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

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

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

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

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

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

忤:违反,抵触。

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

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

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

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

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诘:责备,追问。

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

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

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

械:桎梏,脚镣和手铐。

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

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

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

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

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

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

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

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

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4江苏高考满分文言文作文《绿色生活》及译文

全文共 2214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作文原文:

绿色生活

呱呱小儿,但饮牛湩(dòng),至於弱冠,不明犍状。佌佌(cǐ)之豚,日食其羓(bā)。洎(jì)其成立,未识豜豭(jiān jiā)。每啮毚(chán)臑(nào),然竟不知其夋兔(qun,同狡兔,见韩愈之《毛颖传》)之三窟也。方彼之时,窋(zhú)诧之态,非闠闠(huánhuì)之中所得见也。

今北方久熰(ōu),瀵(fèn)氿(guǐ)甃(zhòu)眢(yuān),坌(bèn)坲坲(fó),焘天幠(hū)日。土地皴崩,罅可容人。南疆霶霈,洚水肆虐,当此之滈,茅舍尽走。欲苫(shàn)不能,啼口立(同泣)啾啾。

凡此异态,非天之咎。

君不见斵(zhuó)楩(pián)焚樟,岵(hù)之为屺(qǐ),睇眄(miàn)之下,万山尽屼(wù),百尺篔(yún)簹,化为竹著。於彼幼蛇,匌(gé)不盈寸,巴蛇王虺(huǐ),尽化柈(pán)馐。玈(lu)气烰烰,上格瑶池,贫地徕贾,以丰其赀(zī)。然千丈方圆,莱菔不生,九天之上,星河不见。

呜呼!漫山设棙,遍地尽罘。此天灾也?人祸也!河海黟(yī)然,浊水仍倾,此天灾也?人祸也!斵木[算刂]竹,彍(guō)弮(juàn)待兽,以至鹿不得走,翬不得飞,蚁不得宭(qún),髬髵不见。此天灾也?人祸也!

翕合沴(lì)气,终日涽涽。天不复蓝,水不复清。未有乌云,天何暝暝?赤乌既出,焜耀无复。看天下,鸟飞不下,鲜见狉狉,当此之时,何处貣青天?

所幸者,人知之也,人更之也。然,上作网法,下偩几何未可知也。

今天下多灾。北国井冞(shēn),阵主复至,当与孔张俱歾(mò)。南域之霖,大禹洊存,只得扼腕而叹息。人不咎己而咎旱魃,不诮(qiào)己而诼共工。未之可也。闤闠所趋,不可恈恈。当思子孙后代,人己知之。然行之效,则体躆庙堂者思之,媕娿(ān ē)之徒,弃不婟(hù)嫪,国之大蠹,捐而必究。

吾所思者,河泮水墺,杨槐蓁蓁,町疃(tuǎn),柳榆其秝(lì)。苾葌柅柅游屮(chè)葳蕤,见柳而人不攦,视草而众不蹸,日驾双軑(dai)之车,斐斐闾巷之间,目不复睺,鼻不再鼽(qiú),鸟不惊人,鲋游沴然。

人者,天地孕育。今其反万物,此獍也。今其不宜瞡瞡,遗祸搙 孙,当修长远之道以藾万世。

今吾执笔於此,所思者,舍旁早蟠一株,今当唪唪,攲枝水上,当复驾舴艋,扌玄其落桃,投於苙。坐银杏树下,观儿童嬉於树下,延於砖祴(gāi),搤(è)腕而惜水中未置菱藕几株。燠(yù)热之时,而可摘菱冣(zuì)菂,爇之为饘(zhān),以奉亲房。

参考译文

呱呱坠地的小孩,只知道喝牛奶;到二十岁,还不知道牛的样子。幼小的猪,(小孩)每天都吃它的肉;等到成年,也不能分辨猪的公母。人们常常啃吃野兔的兔腿,然而最终却不知道狡兔有三窟。在那个时候,兔子从洞穴里出来的神态,不是街市之中能够看见的。

现今北方久旱,泉涸井枯,尘埃飘拂,遮天蔽日。土地干裂,缝隙大可容人。南疆大雨滂沱,洪水肆虐。遇到这样的水灾,草舍都被冲走。想修缮而不能,人们只能啾啾地啼哭。

凡是这样的异象,并非上天的罪过。

你难道看不见砍伐树木焚毁森林,草木葱郁的山变得荒芜。极目远望,万山都光秃秃的。百尺高的竹子,都做成了竹筷子。对于那些小蛇,粗不足一寸,(与)剧毒蛇王,都成为盘中美味。工厂黑色的废气蒸腾上升,上达瑶池。贫穷之地招徕商贾,以增加他们的财富。然而方圆千丈之内,连萝卜都不能生长,九天之上,星河也不能看见。

哎!人们漫山遍野地设下捕兽的机关和抓兔子的网。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河海里的水已变得漆黑,各种废水还在不断向其中排放。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砍木伐竹,张弓等兽,以至鹿不能奔跑,鸟不能自由飞翔,蚂蚁不能群居,野兽鬃毛竖起也不能看见。这是天灾吗?是人祸啊!

人们呼吸着浊气,整天昏昏沉沉。天不再蓝,水不再清澈。没有乌云,天空为何阴沉?旭日升起,太阳光彩明亮的样子也不复存在。看人间,鸟飞而不敢落下,很少能看见野兽成群奔跑,在这样的时候,到哪里去能乞求到青天?

庆幸的是人知道这种灾难,人能够改变这样的状况。然而,国家制定法令,民众有几个能遵守执行,就无法知道了。

现在天下多灾多难。北国井枯,(即使)陈后主再次到来,(也只)当与姓孔与姓张的两个妃子一齐死在井底;南疆大水,(即使)大禹还活着,(也)只能扼腕叹息。人们不归罪于自己而归罪于造成旱灾的鬼怪,不责备自己却责备共工。不可这样做啊!城市的发展不能急功近利,应当考虑到子孙后代。人们已经知道后果的严重性。然而力行改变,则是那些当权者要思考的。阿谀奉承的小人,舍弃而不要怜惜;国家的蛀虫,舍弃而必定要追究。

我所梦想的是,河流边上,杨槐青翠丛杂,舍边空地上,柳树榆树稀疏而均匀地排列着。芳香的兰花和野草长得十分茂盛。看见柳枝,但人们不去折断它;看到草坪,但众人不去践踏。在街巷之间徘徊散步,眼睛不再迷茫,鼻子不再堵塞,鸟悠适而不怕人,鲫鱼偶尔被水边的动静惊走。

人是天地所生。现在反而残害万物,这(如同)是生下来就吃母亲的野兽。现在不应当目光短浅,遗祸子孙。应当作长远之计来福荫万代。

今天我执笔于此,所想的是,屋旁长有早蟠桃一株,如今应果实累累。桃树的枝丫斜伸向水面,我想再驾小舟,拾起它落入水中的桃子,扔进猪圈。坐在银杏树下,观看儿童在树下嬉戏,在砖铺的小道上闲适地散步。扼腕叹惜水中没有种植菱藕几株。夏天炎热的时候,就可以摘菱聚莲,烧煮成粘稠的粥,侍奉亲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文言文狼的改写1000字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就要落山了,我独自走在寂静的荒野上,心里也不免紧张起来。冷风不断吹来,似乎还夹杂着一两声嚎。我克制住我的紧张心理,风一般向家跑去。

不知过了多久,我感到背后有两道幽幽的目光一直在盯着我。我在一个拐角处偷偷扭头:天哪!是狼!而且,是两只。它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我身上的担子,咽了咽口水,眼神越来越凶恶了。

我打了个冷战,可是我却不得不装出勇敢无惧的样子,它们是欺软怕硬的畜生。噢,对了!它们一定是看上了我的骨头!可是我如果扔给了它们,它们能放了我吗?不行为了以防万一,我要谨慎对待。这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先投了一块骨头,待它们争强之时,我在趁机逃跑。如果计划失败我在仍第二块,嗯!就这么办!

我拿起了一块骨头,在手里晃了晃,它们立马就盯上了我手里的东西,毫不掩饰自己心中的欲望。这情形使我感到反胃,我不再犹豫,骨头被我抡了个圈后,飞向高空,在空中来个完美的抛物线后,落在我看不见的地方。

我刚想开溜,那两只狼却像商量好似的,一个去追骨头,一个继续跟着我。它们竟然不抢?我别无它法,拿出了仅有的另一块骨头,但愿它能让我脱险。我奋力向前抛去,然而,没等我跑,刚才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了上来。

唉!现在,我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看着身后的两条狼,我的血压蹭的窜了上去,身为一个屠夫,我被两只狼耍得团团转,这两只不知好歹的东西,一点都不知道见好就收。

我的脑袋正在飞速地运转,必须尽快想出办法来。天越发的黑了起来,月亮被乌云遮住了光芒。那两双眼睛发着绿光,正阴魂不散的跟着我,危险一步步的向我逼近……

忽然,我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丝生机。在这片荒野中,我看到了一堆草垛,只要靠近这堆草垛,就能与狼正面交锋,避免腹背受敌。我的脚下像生了风似的,一眨眼的时间闪到了草垛下这草垛堆积得像小山一样,让我感到了一丝安全感。我连忙放开担子,拿起那把曾沾染过无数牲畜鲜血的屠刀,与它们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月亮出来了,月光照在这把屠刀上,闪出了凌厉的光芒。那两只狼总算识了点相,它们眼中闪过一丝惬意,但是却没有离开。它们瞪着铜铃般的绿眼睛,龇着牙,摆出了一副随时进攻的样子。可是我屠夫又不是被吓大的。我的面无惧色,似乎给它们带来了一些恐惧。

不一会儿,一只狼装作不耐烦的样子,径直的离开了。就这么走了吗?我皱了皱眉头,直觉告诉我事情绝对没有这么简单。可是我没有时间想那么多,因为面前还有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那的狼。我们就这样僵持着。

月亮忽明忽暗,星星屈指可数,阴风不断吹来,却吹不干我的冷汗。借着这转瞬即逝的月光,我看到狼好像闭上了眼睛,神情也很悠闲,仿佛它的如意算盘要得逞了。我的脸上浮出了一丝冷笑,随后我三步并作两步地跑到它面前,举起屠刀毫不迟疑的劈了下去,狼头瞬间落地,可我不解恨,又连砍几刀才停下。

我长出了一口气,可是紧绷的神经,马上又提了起来,因为我觉得事情还没完。果然,我听到草躲后面有动静,扭头一看,这不是刚才走的那只狼吗?我连忙再次举起了屠刀冲了上去,毫不留情地砍断了它的大腿,我的那把刀上再次沾满了狼血。

这时的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我可不想再遇到狼,便急急忙忙的跑回家中。躺在床上细细想到,原来这两只狼早就商量好了。但是它们再狡猾,还是死在了我的屠刀之下。

做事要懂得见好就收,否则,会像狼一样招来血光之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精卫填海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刘丁瑞)

很久很久以前,炎帝有一个美丽动人的小女儿,炎帝十分宠爱她,所以取名叫女娃。

有一天,女娃没有告诉她的父亲就独自乘着小船去了东海。谁知在游玩的过程中突遇了大风暴,就在她快要被海水淹死的时候,河神出现了,河神说:“无知的人类啊!谁让你在我的领土上玩耍的,快向本神求饶吧!或许,本神还可以考虑饶你一命。”女娃摇头说:“不,不,我才不会向你求……”话还没有说完,女娃就溺水而亡了。

女娃被淹死后,灵魂脱离肉体,变成了一只精卫鸟。精卫鸟说:“东海,我一定会把你给填平的。”河神笑着说:“哈哈哈,一只小小的鸟竟妄想将我填平,哈哈哈,你还真是不自量力!”精卫鸟说:“你就等着吧!我一定会把你给填平的,我对天发誓。”

从此以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精卫鸟每天都会从西山衔来小树枝和小石头填进东海里去,她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总有一天她能将嚣张的大海填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文学常识:文言文句式停顿规律

全文共 1795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文言文时,学生对文言文句式的节奏停顿的划分普遍感到困难,对试题中出现的关于文言文句式停顿知识的考查也感到头疼。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学常识之文言文句式停顿规律。下面一起来看看!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文言文句式的停顿规律,做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读破句呢?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有许多相同之处,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来帮助辨认。

一、了解文言文句式的内容,读好停顿

我们在读文言文时,要结合课文注释,结合课文中已有的标点符号,基本弄懂句意、文意,在此基础上细细体会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该连在一起读,或不该连在一起读,才符合句意、文意。这样,你就能把握住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

例如“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此句在文中之意是:(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朗读时应在“舌一吐”后停顿,即“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不能停在“而二虫”后,即“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如果读成后者,其句意就成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这样就不好理解了。

二、了解文言文词语特点,读好停顿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里常常是两个单音节词,词义与现代汉语也有所不同。在文言文里,就要将两个单音节词分开来读,而不能错把它们当成一个词来读。

例如:“可以已大风”(《捕蛇者说》)中“可以”是两个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能愿动词“可以”,所以在朗读时应这样停顿:“可/以已大风”;又如“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三、借助语法知识,读好停顿

在弄懂文言文句意的基础上,可以用语法知识去分析句子的结构。先判断一下构成句子的词或短语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这样能把握文言文句中的一些自然停顿。

1.主谓之间应稍加停顿。例: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曹刿论战》)

(3)普/性深沉有岸谷。(《赵普》)

2.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稍加停顿。例:

(1)恐/前后受其敌。(《狼》)

(2)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3)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面应稍加停顿。例:

(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3)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和主语之前稍加停顿。例:

(1)今/天下三分。(《出师表》)

(2)今/南方已定。(《出师表》)

(3)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例: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2)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八则》)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四、除此以外,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

(2)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5)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6)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7)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黔之驴》)

(8)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三峡》)

五、弄清哪些地方不该停顿,对掌握文言句式的停顿规律,做到顺畅朗读而不至于读破句也很重要

一般地说,以下的两种短语间不能停顿,否则会影响古文原来的意思。

1.偏正短语。例:

(1)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2)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例(1)中的“唐贤今人诗赋”是偏正短语,作动词“刻”的宾语;例(2)中的“日有”是偏正短语,作谓语。以上两例,在朗读的时候,都要连读。

2.介宾短语。例: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核舟记》)

例(1)中的“于乱世”“于诸侯”是介宾短语,分别作“全”“闻达”的补语;例(2)中的“为予群从”为介宾短语,作“得”的状语。以上两例中的介宾短语,都不能拆开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1)在具体划分节奏的时候,注意不能划得太琐碎;(2)文言句式的停顿,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语境,反复研读,在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才能顺当地找到正确的停顿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夏季星空——节选自《初朵的秋天》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王秀梅

奶奶的眼睛老是流泪,虽然通电了并没让她的眼睛好转,但她已经对“电”这神秘的东西感恩戴德了。而且,包干到户跟通电好像没有什么关系,但奶奶能把所有好事都联系到一起。

母亲很快地实现了她前些日子的计划,给院子里的兔窝里又添了二十只兔子,现在总数达到了四十只。兔窝是用水泥板贴墙盖的,几乎所有墙面都给占了。每只兔子都享受单间待遇,横横竖竖的格子间,使墙壁看起来像一张竖起来的大棋盘。

“初朵,你也去,帮忙喂兔子。”母亲给我下令。初芽把兔子平均分开,她喂二十只,我喂二十只。但她只嘟嘟囔囔地把用铁丝网做成的窝门打开一个,就不干了。“初朵,你看看我的手指,刚刚包好,要到明天早上指甲盖才能变红。咱俩商量一下,我这二十只,你帮我喂吧?”

我当然不干了。自从我回到槐花洲,初芽对我就不怎么友好,一直抱怨炕上多了个人,有点拥挤。其实那铺炕非常大,躺六个人都没问题。为此她多次嚷嚷着要搬到毛巾厂去住职工宿舍,说宿舍里有铁管床,虽然是上下床,也比睡土炕舒服多了。

一只只兔子顶着雪白的毛,像雪球一样。我给每个窝里抓上一把青草,再把铁丝网门关上,二十只兔子很快就喂完了。

“我的指甲盖真的需要保护!要不然,咱俩谈谈条件吧,我给你两个橡皮筋怎么样?”初芽跟在我身后,跟我谈条件。我才不要她的橡皮筋呢,她烫了大波浪,用不上橡皮筋了,否则,才不会给我呢。

而且我还知道,她染指甲盖是为了给郑老师看的。那天晚上,我们布谷鸟小组跟踪了她和郑老师。她和郑老师各自骑着一辆自行车,她在前面,郑老师在后面,隔着十几米远的距离。我们悄悄地跟在后面,一直从公路上跟到拐回槐花洲的乡路,几乎快要失望了。就在这时,我姐忽然离开乡路,拐上了打麦场,郑老师也跟上前去,两人消失在水塘旁边的一个麦秸垛后面。

“肯定是在谈恋爱。”米月月断言。“你知道他们在麦秸垛后面干什么?”梭子问。

“我不告诉你。”米月月说。

“初朵,你想不想看看你姐是不是跟郑老师在谈恋爱?”小武问我。我想了想,点点头。于是我们把自行车支在打麦场边上,蹑手蹑脚往水塘边上走。

我还没看过谈恋爱是什么样子呢。我们靠近麦秸垛的时候,听到郑老师在跟初芽小声说话,小武偷偷探头看了看,缩回来指指点点地告诉我们说,郑老师正在朝着天空指手画脚。我们竖起耳朵仔细听,这回听到了,他在给初芽讲夏季星空,好像在告诉她怎样根据北斗七星判断季节。

“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郑老师比画着天上的北斗七星,让初芽辨别斗柄的位置。

“呀!现在是夏天,果然斗柄是指向南边的!”初芽说话的腔调挺做作的,不像平时对我那么跋扈。

“你知道夏季天空中都有哪些显著星座吗?”郑老师又问。

“不知道。你给我讲讲嘛。”初芽开始撒娇了。她肯定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她就不至于高考落榜了。

“有天琴座、天鹰座,你看,那边,在那边。”我们都感到十分好奇,也想知道这两个星座在哪里,却又不敢贸然暴露。梭子长得比较瘦小,他再次偷偷摸摸把头探出去,看了看郑老师手指的方向,然后缩回头来指点给我们看。

“看见那两颗星了吗?那里,对,那里。那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这个我知道,我奶奶经常给我们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初芽说。总算有她知道的常识了。

“由织女星顺着银河岸边向南边看去,有一颗红色的亮星,它和十几颗星组成一条‘S’形曲线。你知道吗,这就是著名的天蝎座。你知道天蝎座的传说吗?”

梭子向我们复述了天蝎座的位置,我们四人都仰着头在夜空中寻找这颗亮星。米月月先找到了,她紧紧地拽着我的胳膊,兴奋得浑身发抖。

“希腊传说中,海神波塞冬的儿子奥利温过于傲慢,夸口说自己是优秀的猎手,天下没有一个动物是他的对手。女神赫拉就派毒蝎子咬伤了他的脚,使他中毒而死。所以他们到了天上以后也互相为敌,远居天空的两边。每当天蝎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时,猎户奥利温便从西方匆匆离去。”

“女神赫拉太凶狠了......她是什么女神啊?”初芽问。“赫拉嘛,她是主神宙斯的妻子,主管婚姻和家庭,被尊称为神后......”

我们都屏气凝神,仔细聆听着郑老师的每一个字。他是槐花洲小学的自然老师,但这些关于希腊神话的故事,并不是自然课的内容啊!看来,郑老师是个博学多才的人。外公一直敬佩这样的人。

不知是谁过于激动,碰到了麦秸垛,垛顶上的麦秸唰唰滑下来几棵。初芽紧张地说:“是不是有人?”这时候,小武及时地学了几声青蛙叫,化解了危机。小武模仿能力太强了,连我们听了都误以为自己脚旁有一只青蛙在叫。

“别紧张,是青蛙。”郑老师轻声地安慰初芽,“你知道青蛙用什么捕食吗?......”

为防止再次被激动冲昏头脑,从而全体暴露,我们悄悄地撤离了。

“我肯定,郑老师一定是全国最厉害的自然课老师。”米月月无限崇拜地说。

“马上就要升五年级了,到时候你就能天天听郑老师讲课了,别把哈喇子流下来啊。”梭子阴阳怪气地说。

槐花洲小学有两名自然课老师,郑老师是教五年级的。路上,他们评论了教四年级自然课的吕老师,说他讲得连郑老师十分之一也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徐志摩经典散文节选

全文共 992 字

+ 加入清单

我又再次见到了那飘散着的一片片落叶。

见到落叶并不稀奇,但是这是在春天,四月的春天!春天见得最多的应是傲然怒放的鲜花和春风得意的杨柳,而不是这像蝴蝶一般在空中翩翩起舞,萦绕的落叶。我看着地上的落叶,有三种不同的颜色:翡翠般绿的,金子般黄的,火一般红的,真可以说是色彩繁多了。今年似乎与往年不同,春天的落叶特别多,几乎在每一棵树旁,都会有一片片落叶静静地躺在那儿等着清洁工人来打扫。

有些地方的叶子更多。我家附近的一个公园里,成堆的落叶铺散在石路上,没有什么人来打扫这里。一次,我放学来到这里,踩着已经没有水分的落叶,发出簌簌的响声,好像叶子碎了。但细心一点就会发现,这里的落叶竟一片也没有碎裂。

落叶有很多种,按季节,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叶子;按树木,可以分为梨树叶、桃树叶、樟树叶等形态各异的叶子;按颜色,可以分为红、绿、黄三种颜色。

谁都知道,落叶是秋的使者,在秋天,会有许许多多的落叶像仙女一样飘落下来,但在春天,也会有许多落叶的。其实,每一个季节都会有落叶的,包括在寒风凛冽的冬天,四季常青的樟树也会有落叶。

——徐志摩《落叶》

朋友是一种奢华:且不说酒肉势利,那是说不上朋友,真朋友是相知,但相知谈何容易,你要打开人家的心,你先得打开你自己的,你要在你的心里容纳人家的心,你先得把你的心推放到人家的心里去;这真心或真性情的相互的流转,是朋友的秘密,是朋友的快乐。但这是说内心的力量够得到,性灵的活动有富余,可以随时开放,随时往外流,像山里的泉水,流向容得住你的同情的沟槽;有时你得冒险,你得花本钱,你得抵拚在扬岈的乱石间,触刺的草缝里耐心的寻路,那时候艰难,苦痛,消耗,在在是可能的,在你这水一般灵动,水一般柔顺的寻求同情的心能找到平安欣快以前。

我所以说朋友是奢华,“相知”是宝贝,但得拿真性情的血本去换,去拚。因此我不敢轻易说话,因为我自己知道我的来源有限,十分的谨慎尚且不时有破产的恐惧;我不能随便“花”。前天有几位小朋友来邀我跟你们讲话,他们的恳切折服了我,使我不得不从命,但是小朋友们,说也惭愧,我拿什么来给你们呢?

我最先想来对你们说些孩子话,因为你们都还是孩子。但是那孩子的我到哪里去了?仿佛昨天我还是个孩子,今天不知怎的就变了样。什么是孩子要不为一点活泼的天真,但天真就比是泥土里的嫩芽,天冷泥土硬就压住了它的生机——这年头问谁去要和暖的春风?

——徐志摩《海滩上种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呆若木鸡的文言文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紀渻子為王養鬥雞①。十日而問:“雞已乎②?”曰:“未也。方虛憍而恃氣③。”十日又問。曰:“未也。猶應嚮景。④”十日又問。曰:“未也。猶疾視而盛氣。”十日又問。曰:“幾矣。雞雖有鳴者,已無變矣⑤,望之似木雞矣,其德全⑥矣,異雞⑦無敢應者,反走矣。”

---------摘自《莊子·外篇·達生》

【注】

①纪渻(shěng)子:姓纪,名渻子。王:指齐王。有的译者认为王为周宣王。个人认为,纪渻子应为纪国后代,纪为齐所灭,纪渻子即在齐国供职。而斗之戏也是春秋战国时齐国最为盛行。且周宣王即位后早年忙于重振周室,对付蛮夷,晚年又刚愎自用,性格急躁,根本没功夫也没耐性天天问斗鸡驯养进展情况。据此,文中“王”,应为齐王,而非周宣王。

②已乎:练成了吗。已:完成,完毕。

③虚憍: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憍,通“骄”。恃气:昂头鼓翅挟气以威吓对方。

④应向景:向,通“响”,景,通“影”。听到鸡的声音,看到鸡的身影就有所反应。

⑤无变:没有反应。

⑥德全,精神安定内敛,不动不惊。有译者认为“德”指品德。个人认为如此解释语意偏窄,斗鸡最终目的还是要“斗”,单凭品德恐怕难以应敌,需得有相应的才艺。且德多为儒家宣扬,庄子为道家代表人物,曾历数儒家种种学说,因此,个人倾向于将其理解为“有道”,而非仅仅“德”。有道,即有道德、有才艺。郑玄注《周礼·春宫》曰:“(有)道,多才艺者。”孔安国注《论语·学而》曰:“有道,有道德者。”因此,“有道”兼具“德”与“才”。

⑦异鸡:其他的鸡。应:应战,对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文学常识之《论语》节选

全文共 364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对论语了解多少呢?《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与《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总称“四书五经”。今天小编节选了一部分给大家阅读,欢迎查阅。

【述而第七】

7.1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7.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7.4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7.6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7.7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7.8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7.10 子於是日哭,则不歌。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7.12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7.13 子之所慎:齐、战、疾。

7.14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7.16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17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7.18 子所雅言,《诗》、《书》、执行,皆雅言也。

7.19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恒 其如予何?”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7.31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7.33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7.3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7.35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7.36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7.3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38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8.1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8.2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8.3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8.4 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8.5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8.6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8.8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8.9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8.11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

8.12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8.13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14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信,吾不知之矣。”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子罕第九】

9.1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9.2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9.3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9.4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9.5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 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9.8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9.9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9.10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

9.11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之,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矣。”

9.12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

9.13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9.14 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9.15 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9.17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9.18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9.20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9.22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9.23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24 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9.25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9.26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27 子曰:“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9.28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9.31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文言文的成语故事2:狐假虎威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翻译: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

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

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文言文请假条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有写过关于文言文请假条么?下面是由yuwenmi小编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文言文请假条,提供给需要写请假条的朋友们参考学习!

文言文请假条_1

先生,今有所不适,以此为由,望师许之。

时年庚寅十一月初九

文言文请假条_2

恩师在上:

吾,师之徒也,字孔明,今昔朝韩兵戈戎马相见。特要吾以助朝。吾已应,顾吾念之,师昔命尔等留言于去时。而今情势危急矣。须臾不敢怠慢。愿吾师知吾之难也,吾献计于朝则速还,望谅之。

文言文请假条_3

先生如晤:

昨夜寒风大起,学生偶感风寒。身体稍有不适,晨起头晕目眩,念今不得至校,故掷此书明吾意,望先生体恤,学生感激涕零。

文言文请假条_4

吾师贤友:

今适逢身有所不适,欲休假抵翌日。以他事不能面相请,勿罪邪,故以一书代之,唯公许尔,定拜谢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考语文文言文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挈竹榼以逸致兮,披鹤氅而登台,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揽清风以盈袖兮,乐语文而开怀。

乐语文也,胜景每览,好怀常开。

若夫春也,初雷数声,残冰几块;近郊紫红,远山青黛;飞絮竞逐,游丝相赛;粉蝶恋花,黄蛱绕菜;帘外燕舞堪怜,柳底莺穿可爱;鸟鸣春眠不觉,花落未扫犹在。

夏也,朝雨迷蒙,暮云叆叇;叶浮飘萍,波翻细麦;浅涧水灵,深林天籁;东海涛惊,北泽浪骇;芰荷覆水景致,牛鹭留人风采;西园草盛径迷,南岭藤多路窄。

秋也,落日榴赤,流云梨白;薄雾可织,明霞堪裁;山前秋草,庭下凉槐;静菊独傲,过雁相排;丹枫烂漫之极,白鹤野闲之太;碧落爽朗无云,银河澄莹如带。

冬也,巷陌流光,亭榭溢彩;苏幕密遮,红樱轻摆;寒烛影煌,暖日杳霭;丝竹冬丁,舟桡欸乃;翠竹环绕地阁,腊梅暗发山脉;凉风遍地骤驰,瑞雪漫天扑盖。

语文者,信有醉人之姿,更有养人之态。

语文者,如桑前之所,泉后之宅;高朋座满,雅客常来;美韵众和,佳酿频酾;歌阑箸落,宴罢冠歪。

语文者,如同窗旧交,忘机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气概;可与登楚岫,渡秦淮,游阆苑,醉蓬莱,攀绝壁之青松,抚穷乡之古柏;指杏酒以约沽,临陂路而议买。

语文者,如绮阁绿眉,雕楼青睐,雾寰杏眼,云鬓桃腮;可与之泛舟江南,系马河外;尽历三湘,遍游九派;高歌土家,低吟苗寨,品笛中原,吹笳边塞。

无语文也,则竞夜无眠,终宵多hài(这个字打不出,竖心旁加“亥”,《现代汉语词典》收录此字,释为:〈书〉形痛苦;愁苦。)。

苔痕侵壁隐忧,蛛网挂檐叵耐,尽怀低落之情,更无高驰之态,若抑郁于前失,如唏嘘于新败,顾瘦影以自怜,遣愁怀而无赖。

以至伤途穷而路末,怨时蹇而命乖,向墙隅以流涕,闻画角而生哀。

嗟乎!草木一秋,人生几载?每登高临远,观云望海,必曰:“不登象ya牙之塔,何爱鸡肋之才?不付此生语文,何惜数尺病骸?”

故出师访友,夜坐书斋;遗策常求,古书每猜;阅文沉醉,读诗尽呆;眼涩流血,骨瘦如柴;朝兢夕惕未休,口诵心惟不怠。

语文者,洵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遣怀,语文者,洵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可开怀。

【简评】本文以赋名篇,竭尽铺排之能事,写尽语文的千姿百态,又用对比手法,说明有无语文对人精神的价值所在,也道尽学习语文的艰辛和追求的苦况。最后归结到语文“洵(实在)为一泓清泉”,可逸致可开怀的功能。全篇对仗工整,一韵到底,难能可贵。比喻、借代、排比等修辞手法无不恰到好处,驾驭语言的能力达到了高超的地步。虽多有借鉴,但作者本人加工推敲的痕迹赫然在目。我对文中所有可能有所本的语句都上网查了,除了“远山青黛”是现成的词藻,“登楚岫,渡秦淮,游阆苑,醉蓬莱”出自《笠翁对韵》,其余均为作者独创。而《笠翁对韵》正是古汉语修辞所必读之书。作者古文功底极为丰厚,用词造句非常老练,辞赋文体格式相当熟练,四六句式运用自如,一些生僻古雅的词藻也屡现笔端,令人叹为观止。虽个别地方有以辞害意之嫌,如“青睐”一词似有不当,但一个中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如此之热爱和积累,绝对不可小觑。作者的书法也令人赞赏,全文没有一处涂改,没有一个错别字,连标点符号的使用也十分规范。衷心希望这位考生能继续对中国古典文化有所钻研有所造化,而不要去学习法律、财经之类(猜想是考文科的吧),如能拜名师指点,庶几21世纪之国学大师由此诞生。

[高考语文文言文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七彩小公主小说作文节选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六公主

兰儿来到人类世界什么都没有干,天天在蓝天上飞着,从不感觉到累,好像变成机器人是的了,她的精灵则在家里睡大觉,打了好大的呼噜……

(七公主)

找宝石这件事根本难不倒紫谱儿公主,她想:我可不笨,紫色的石头肯定藏在紫色的地方,我一定能找到。

第一天,她去了吐鲁番的葡萄种植地,使用魔法把葡萄地里搜了一遍,竟然没有。

第二天,她带上了滋滋一起去找紫石,这时,她想了想,对滋滋说:“几个姐姐都是在神秘的地方找到的石头,不妨我们也去神秘的地方看看吧。”滋滋说:“姐姐,你这个想法真好,我们走吧。”于是,她们去了一个黑黑的洞里面,那个洞里面有一串紫色的葡萄,小公主说:“那是什么呀?正好我也饿了,把它吃了吧。”滋滋去把那串葡萄拿了下来,送给了小公主,小公主说:“谢谢你,滋滋,你也来吃吧!”滋滋刚咬了一口,一张大网从天上掉了下来,正好盖住了滋滋,滋滋说:“姐姐,快来救我!”小公主变了身,用全身力气把滋滋救了出来,这时,有一个张牙舞爪的大恶魔在小公主前面闪了一闪,小公主大叫:“啊!这个丑陋的东西是什么啊!”他扑了过来,小公主一闪,闪到了他后面,这只笨东西东张张西望望,看不到小公主了,他一回头,看到了小公主在后面,有把尾巴竖起来,向下一剪,小公主又一闪,闪到了他背上,那只恶魔又掀起了小公主的衣裙,小公主想:这样下去可不行,马上就会被他抓到的,怎么办?小公主想了一会,说:“滋滋,你和我同时用最大的魔法能量打他,好吗?”滋滋说:“好,姐姐。”忽然,她们同念咒语,像恶魔发出刺眼的紫色光芒,那个恶魔倒地而死了。小公主和滋滋的头上流下来豆大的汗水,这时,紫石落在了小公主头上,小公主把它安好,踉踉跄跄地和滋滋走了。

小公主回家后,她天天去图书馆去买音乐书。可是,由于她很可爱,被一个绑匪盯上了,小公主回家的时候,那个人偷偷跟在后面,等小公主走到一个偏僻的小路时,那个绑匪把小公主绑架了。但是,那个时候,小公主并没有感觉到,她的精灵和紫石在放在家里面,小公主在路上清醒了,她悄悄念起咒语:“紫色、紫色、紫色音符、逃跑回家!”说完,她就回到家去了,那个绑匪还在那里傻傻地说:“那个可爱的小女孩去那里了?”

紫谱儿跑回家后,她对精灵说:“我们去一个遥远的地方吧,那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音乐。”滋滋说:“好。”于是,她们一起去了音乐之城……

[七彩小公主小说作文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文言文狼扩写

全文共 886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傍晚,一个屠夫挑着卖肉的担子,哼着小曲,走在回家的路上。每看一下那仅剩下两根骨头的担子,屠夫就越发变得高兴起来。哈哈,今天的生意真不错,回家我要给老婆孩子煮上一顿大餐,好好的犒劳一下全家。原来千篇一律的路边风景,似乎也活了起来。鸟儿唱着歌,连树叶也在"哗哗"地响着,好像也在庆祝屠夫呢。

屠夫开心地继续朝前大踏步走着,不经意间回头望了一眼,这一眼不望不要紧,一望之下,屠夫的脸都变白了,后面竟然跟着两只!怎么办!屠夫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怎么会有两只狼?要是它们来个夹击,我就完了。天啊!这可怎么办?屠夫又转念一想,不对,它们应该是冲着我担子里猪骨头上的血腥味来的吧,我把担子里的骨头全扔给他们不就完事了。于是屠夫迅速把两只骨头都扔了出去,可是一会儿功夫,两只狼把骨头吃完,又追上了屠夫。完了,它们的目标竟然是我!屠夫的身子开始不断的抖动起来,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屠夫环顾四周,发现周围正好有一个麦场,场主将柴草堆起来,像一座小土丘。

于是他赶忙跑了过云,背靠着柴堆,放下担子,拿起了屠刀,瞪大着眼睛,和两只狼虎视眈眈的相向而立。狼也瞪着屠夫,看着寒光闪闪的屠刀,不敢向前,只好绕着屠夫,小心翼翼寻找着屠夫的破绽,然后一拥而上。过了一会儿,一只狼竟然独自走了。屠夫一见大喜,心想,还有一只这就好对付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在地上,眯着眼睛,要是不知情的人看见了,肯定会觉得这只狼在睡觉,如此悠闲自在。屠夫突然跳起来,冲到狼的前面,用尽全身的力气把屠刀劈向狼的脑袋,狼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屠夫警惕地向四周看了看,怕刚才走掉的那只狼会突然又蹦出来。果然,屠夫发现刚刚走掉的那只狼正在屠夫原来站立位置的后面打洞,想要从后面攻击他,头正埋在柴草堆里,身子已经进去了一半,只露出了个屁股和尾巴在外面。于是屠夫急忙给那只"勤劳的狼"补上了几刀。屠夫看着死去的两只狼,这才明白为什么一只狼会装睡,一只狼会突然离开。不过令屠夫更加开心的是,今晚的大餐里肯定有"红烧狼肉"这道美味喽。

这件事后来便成了屠夫茶余饭后吹牛的资本了,毕竟,狼再怎么诡计多端,也不可能有人类聪明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精卫填海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夏朝以前,国家还没有形成,那时候的帝王,远不如后来帝王那么阔气,享有许多特权;而是纯粹的人民公仆,只有尽义务的份儿。帝王的子女也没有什么太子,公主之类的特殊称呼,身份也尊贵不起来,和老百姓的子女一样。

炎帝有个女儿,名叫精卫,性格开朗活泼,喜欢打抱不平。一天,她走出小村,找小朋友玩耍,看到一个大孩子把小孩子当马骑。小孩都累爬下了,大孩子还不肯罢休。

精卫走过去,指着大孩子的脑门怒斥道:“你这个人太不知羞耻,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有力气,去打虎打熊,人们会说你是英雄。”

大孩子见精卫是个小姑娘,生得单薄文弱,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他从小孩背上跳下来,走到精卫面前说:“我是海龙王的儿子,你是什么人?竟敢来管我!”

精卫说:“龙王的儿子有什么了不起,我还是炎帝的女儿呢,以后你少到陆地上撒野,小心我把你挂到树上晒干。”

龙王的儿子说:“我先让你知道知道我的厉害,往后少管小爷的闲事。”说着动手就打。精卫从小跟着父亲上山打猎,手脚十分灵活,力气也不小,见对方蛮横无礼,并不示弱,闪身躲开对方的拳头,飞起一腿,将龙王的儿子踢个嘴啃泥。

龙王的儿子站起来,不肯服输,挥拳又打,被精卫当胸一拳,打个昂面朝天。

龙王的儿子见打不过精卫,只好灰溜溜地返回大海。

过些天,精卫到海中游泳,正玩得十分开心,刚巧让龙王的儿子发现了。他游过来,对精卫说:“哪天在陆地上让你捡了便宜,今天你跑到我家门前,赶快认个错,不然我兴风作浪淹死你。”

精卫倔强地说:“我没错,认什么错。”

龙王的儿子见精卫倔强,根本没有服输的意思,立即搅动海水,掀起狂风恶浪,精卫来不及挣扎,就被淹死了。

精卫死后,变成一只红爪白嘴的小鸟,立志要把大海填平。她用嘴衔来石头与树枝投向大海,并发出“精卫,精卫”的叫声,像是在激励自己。她年年月月,永不停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精卫填海英语作文jingweifillsupthesea

全文共 228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神话《精卫填海》中说,炎帝的小女儿女娃游东海溺死后,为了报仇,便化做精卫鸟,“常衔西山之山石,以堙于东海”。后来,一只海燕飞过东海时无意间看见了精卫,他为她的行为感到困惑不解,但了解了事情的起因之后,海燕为精卫大无畏的精神所打动,就与其结成了夫妻,生出许多小鸟,雌的像精卫,雄的像海燕。小精卫和她们的妈妈一样,也去衔石填海。直到今天,她们还在做着这种工作。

Long long time ago, there lived a little princess named Niu Wa (女娃) who was the youngest daughter of Emperor Yan, the legendary ruler in ancient Chinese mythology.

精卫填海讲的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炎帝宠爱的小女儿女儿的故事。

The littel princess loved watching the sunrise, admiring the spectacle of nature. She once asked her father where the sun rises. Her father said it was in the Eastern Sea and promised to take her there to see sunrise on a boat, but he had been too busy to do that.

女娃很喜欢看日出,喜欢大自然。她很想让父亲带她出去,到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看一看。可是因为父亲忙于公事:太阳升起时来到东海,直到太阳落下;日日如此,总是不能带她去

One day, the little princess got a boat behind her fathers back, sailing to the Eastern Sea. When she was away from the shore, unfortunately, a strong wind rose and overthrew her boat. She was buried by the surging waves, being drowned quickly.

这一天,女娃没告诉父亲,便一个人驾着一只小船向东海太阳升起的地方划去。不幸的是,海上突然起了狂风大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女娃的小船打翻了,女娃不幸落入海中,终被无情的大海吞没了。

After her death, her spirit turned into a beautiful bird with white beak and red claws. Since it often stood on a branch, mourning herself sadly in the sound "jing wei, jing wei", people called it "Jing Wei".

女娃死了,她的精魂化作了一只小鸟,花脑袋,白嘴壳,红色的爪子,十分可爱,可发出的,却是“精卫、精卫”的悲鸣,所以,人们便叫此鸟为“精卫”。

Jing Wei hated the sea very much for taking her life. In order to revenge and keep other kids from being drown, the small bird decided to fill up the roaring sea.

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

From then on, Jing Wei flew to and fro between the mountain and the Eastern sea, carrying a twig or a pebble and dropping it into the sea. Day after day, it never stopped.

从此以后,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Puzzled by its behaviors, the sea said to Jing Wei with irony, "Stop doing that, poor little bird, it is totally meaningless! Youll never fill me up."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To it, Jing Wei replied firmly, "Ill fill you up no doubt! I will, even if itll take me thousands of years! Ill fight on until doomsday!"

精卫十分执著,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亿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The brave little bird kept carrying twigs and pebbles from the mountain to the Eastern Sea without taking a rest.

她衔呀,扔呀,成年累月,往复飞翔,从不停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一文言文“三步走”学习法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文言文一直是困扰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难题。对于刚上初一的同学来说,由小学没有文言文到初中接触文言文,在学习中抓不住学习的方法,往往投入很大,到收效甚微。高中文言文是高考的一项重要题型,所考查内容均为课外文言文,如果孩子在初中没有打好文言文学习的基础,高中学习会更为吃力。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文言文的习惯,那么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按照“三步走”的学习方法,更快速地提取出文言文中的有效信息。那么,“三步走”究竟怎么走呢?

第一步:不求甚解识大意。当拿到一篇文言文时,我们要先粗读一遍,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遇到不会的字词跳过去,直接阅读下文。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培养学生对于一篇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二是当遇到不会时,学生会纠结在那里,失去了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那么,当我们大致读懂了一篇文言文之后还是不能完全地理解文言文的深意,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二步。

第二步:咬文嚼字解字词。第一遍粗读之后,不会的字词就像是平坦路上的小石子一样,把我们的双脚咯的生疼,在这一步中,我们要扫除这些限制我们的障碍,彻底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在这一步中,学生要结合书下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并积累这些字词,为以后的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步:深入思考求真意。我们阅读文言文是为了读懂它,并且明确它告诉我们的关于人生的道理。我们古代的祖先是非常具有智慧的,这种智慧往往通过文言文和汉字传递给我们,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掌握古人的智慧,把它应用到作文或是生活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元旦的作文节选

全文共 1334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就像一条永不停息的小河,匆匆地从人们身边流过。它走的是那样快,不知不觉中,一年365天的光阴就在我上学放学的跑步声中远去了。能不叹息时间的流速吗?一个值得回忆的20xx年匆匆地走了,我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岁月,开始了我的又一段旅程。20xx已经远去,20xx就在眼前。

回忆一下20xx年,是应对国际国内环境重大挑战,推动国家实现新发展的关键一年。比如:20xx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我们中国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让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中国的富强和飞速的发展;20xx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甲型H1NI流感,伤害了很多人,但我们及时地采取了措施遏止住了它的发展。20xx年2月,一部国产小成本动画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创造了市场奇迹。这部给3岁到6岁儿童看的影片上映当天,就拿下800万元票房,首周末票房更是高达3000万元。最终,它以突破9000万元的票房成绩,创造了近年来国产小成本动画影片的票房神话;20xx年10月13日至18日,第61届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中国作为主宾国亮相,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最重要的对外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也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出版业在国外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出版文化交流活动。此外还有很多重大事件:强台风“莫拉克”重创台湾、西藏平叛和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10周年、四川震区遭受暴雨洪涝灾害即“7。14”地震灾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损失严重。

而我自己在这一年中又有哪些收获、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20xx年的下半学期,我从八年级荣升到了九年级。在九年级的第一次月考中,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班级第二名。这更给我带来了更大的信心,我相信我会越来越棒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不付出一定没有回报。我一定会牢记这句话。

而我们不能一直沉浸在对过去一年的回忆里,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过去了的,就让它成为永久的怀恋吧”。对我们更重要的,是未来。

20xx年,第三届“中国碳交易20xx”峰会4月15日在北京举行;5月1日,20xx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开幕,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300亿元人民币,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亚洲风能大会将在北京召开;世界经济论坛20xx年新领军者年会9月13日~15日在天津举行;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10月20日~24日在南宁举行;11月12日~11月27日,第16届亚运会在中国广州举行;中国拟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重量有8吨,类似于一个小型空间实验站,在发射天宫一号之后的两年中,中国将相继发射神舟8、9、10号飞船,分别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20xx年6月25日,我将迎来我人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考试——中考。也许,这一年的结束,就是我下一年冲刺的开头。我的眼前仿佛又出现了一条新的跑道,也许我还会在这条跑道上跌倒,但我仍会顽强地站起来,顽强地向重重困难挑战。我坚信,在暴风骤雨后,总会有一条美丽的彩虹出现。

回首20xx,我要反省过去所有的过失,好好检讨并改正。展望20xx,我要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的一年,准备好迎接新的“战斗”,新的挑战,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为自己的目标、理想所奋斗,创造璀璨的未来。

[关于元旦的作文节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文言文狼的扩写作文

全文共 1368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黑灯瞎火,伸手不见五指,让人毛骨悚然的旷野里,有一个挑着担子的莽汉正左摇右晃地一边喝着“江津老白干”一边走在回家的路上。

这个莽汉不是“山城棒棒军”,他是一个屠户;但他不是普通的屠户,他是——一个喝高了的屠户;一个满载而归的屠户;一个时不时还来几句跑调的“大山的子孙哟,爱太阳哟……”的屠户。就是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屠户,在邂逅了两只莫名其妙的后,发生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最后的结局也那么的……莫名其妙。

俗话说:“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再这么一个环境下,果然出现了不祥的东西——两只狼。这两只狼也不是普通的两只狼,它们是——两只阴险狡诈的狼;两只饥肠辘辘的狼;两只恶名昭彰的狼……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是拔了皮可以用来做“七匹羊”牌保暖狼毛裤的两只狼。

屠户还在一边喝酒一边唱歌,根本就没有发现身后有两只“狼仔队”在跟踪他。这是屠户突然被石头绊倒了,他拽了一扑爬,两只狼停下了脚步,不知道这个屠户在搞什么飞机。(这两只狼也真够蠢的的,一个饱餐一顿的大好时机就这么错过了)

屠户发现了这两只狼后,立即语无伦次地大叫道:“狼…狼…狼……狼…狼……狼狗!”(他喝高了)屠户以为是两条狼狗要抢他卖剩下的骨头吃,于是他便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从筐子里掏出了一根——骨头!他把骨头使劲朝一只狼抛去,想用骨头打狗(他认为是狗,其实是狼)——一抛不再追。结果那只狼反倒像条训练有素的警犬一样,只见它纵身一跃——被骨头打倒在地。

屠户高兴地拍手叫好,然后又迅速地从筐子里抽出一根——还是骨头。并用力地向另一只狼甩去,只是这只狼比较聪明,它没有一跃而起,而是张开大嘴等骨头飞到自己的嘴里,这下,它终于——又被骨头打倒在地。

两只狼狈不堪的狼十分不甘心,本来想讨根骨头,吃完就走了算了的,但却被屠户戏弄了,狼急了还要人呢(虽然不急也会咬),它们在一阵窃窃私语,交头接耳后,一致决定该如何处置屠户,它们的作战方案是——见机行事。(它们可能是被骨头给砸傻了)

屠户见“狗”还没有追上来(酒还没醒),便想到身旁的麦场去打个盹儿,醒醒酒。他来到了一个柴草堆旁,放下担子和屠刀,立地成佛才怪。他刚准备进入梦乡,结果发现那两只狼直冲冲地朝他走了过来,然后一只狼一边儿凉快去了,一只则猪狗不如地像狗一样坐在地上。屠户拿起了屠刀,走了过去。对那只狼说到:“你,给我站起来。”他又见狼没有什么反应,又继续发酒疯:“你不就是我以前养的那条看门狗吗?哎呀!终于找到你啦!”那只狼心想:那你就赶快带我跟你回去吧!让我吃了你全家吧!狼以为美事就要来了,便闭上了眼睛,想象着自己大吃一顿的画面,十分地悠然自得。谁知,就在狼正在做白日梦的时候,屠户却给了它当头一刀:“上次偷吃俺家的鸡还没有认错便跑了,俺还没有找你算账呢!”

解决掉第一之狼后,屠户刚一转身,便又发现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只露了根尾巴在外面。屠户又走了过去,说道:“好大一条蛇啊”原来这一次他又把狼的尾巴当成了一条蛇。“打蛇要打七寸,捅肛门。”说罢便一刀捅向狼的屁股。于是乎,这只狼自然也“自挂东南枝了”。

屠户杀完狼后,觉得十分的畅快,酒也醒了,大摇大摆地扛起担子,向家走去。

第二天,麦场的主人到麦场里收麦子,见到以下情景,差点晕了过去:一只没脑袋的狼蹲在地上;一只狼趴在柴草堆里,屁股上插着一把血淋淋的大屠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