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艺术品的作文(汇总20篇)

日记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观察,因此可以记事,可以写人,可以状物,也可以写景,内容广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艺术品的作文,方便大家学习。

浏览

6451

作文

1000

漫游艺术展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一走进浙江省博物馆,一股艺术的气息扑面而来。杭州少年儿童艺术展就在这里举行。

四面八方贴满了来自杭州各校的孩子们精心绘制、创作的作品。扎染、书法、国画、水墨画、贴画……五花八门、百花齐放。那些端正的楷体字、奔放的狂草、细致的篆刻,令我大饱眼福;古色古香的国画,散发出神秘的魅力;还有那一张张民间工艺剪纸,甚是精巧。在这片浓郁的宝地里,我慢慢欣赏着每一幅作品,感叹它们的艺术和魅力。

我最喜欢的是一幅名叫《花鸟》的国画。你瞧,那是一簇簇花丛,密集而可爱,有红有黄,枝叶交错,线条柔美,层次分明,煞是鲜艳。远处有一眼清泉,飞泻而下,像一道幕帘,衬托着近处的花草。瀑布边石头堆砌,水流到了下边形成一处急促的漩涡。四周尽是草木,看似杂乱却又很整齐。几只雏儿缩在窝里,红红的小嘴微张着,有的眼珠子盯着天空,好像期待着妈妈回来;有的目光不离树上的叶子,仿佛想展开翅膀啄几口;有的把身子卷起来,似乎在睡懒觉……所有的都是如此栩栩如生。画里的物缺一不可,组成了一幅和谐的景象!

我想作者能画得这么好,一定是观察到了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的宝贝无穷无尽,或美好或可爱或清新……它给了作者源源不断的灵感。感恩自然、热爱自然,这就是一种享受。艺术,往往不只是表面的绚丽,更是生命力的延续!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作文

篇1:身边的艺术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6岁的时候,便向郭老师学习钢琴了。

刚开始学习弹钢琴的时候,我心里是很害怕的,每节课都是哭哭啼啼走进教师。上课的时候,老师每教一个动作,我都畏畏缩缩的,恐怕老师说我。慢慢地我的胆子变得大了些,感觉不怎么害怕了,也喜欢上了弹钢琴。

记得有一次,练习得非常久。我感觉很累很累,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不想学钢琴了,我好累。”妈妈看着我,对我说:“宝贝,做事情一定要坚持,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的。”听了妈妈话,我只能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慢慢的我终于体会到弹钢琴的乐趣了,这时郭老师鼓励我去考级。经过刻苦的训练,终于到了考级的那天。进入考场时,我的大脑当时一片空白,感觉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这时候又发现自己没有带书来,心想:这可怎么办啊?突然,听到有人叫我上场了。我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坐在凳子上。当我的双手放到钢琴上的时候,灵感突然就来了,我的心也不紧张了,就这样考级曲弹完了。走出考场时,心想:要是考不过,老师不会说我吧?不一会儿,老师走了过来,面带微笑地看着我说:“恭喜你,通过了。”我开心极了,好像喝了蜜似的。我骄傲极了,妈妈看着欣慰地笑了。

我体会到弹钢琴的乐趣,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未来我将会更加努力,因为我相信努力付出总会有收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我喜欢的工艺品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六年级第八单元身边的艺术:我喜欢工艺品(附评语)

我喜欢许许多多的工艺品。例如中国结,储钱罐,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一件工艺品是一个漂亮的八音盒。

这个八音盒上面是两只用玻璃制成的天鹅,晶莹剔透漂亮极了!尖尖的绿嘴,弯弯的脖子,绿蒲扇似的翅膀,短短的尾巴,透明的身体,颜色虽然不是那么花哨,但却让你觉得漂亮非凡,让你不由得想起骆宾王七岁写的诗句:“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只天鹅下面是淡粉色的转盘,用连笔字写着英文单词Happ意思是快乐。转动最下面的底座就可以播放出优美的乐曲-《天鹅湖》了,这首曲子既优美又舒缓,让人听着非常陶醉!而此时漂亮的天鹅也将随之转动起来。还有一个按钮是控制灯光的,可以让天鹅变成黄色、红色、蓝色的彩天鹅,此时关上灯来欣赏更是别有一番风趣!

我非常喜欢这个漂亮的八音盒。有时我在写作业时听一听,它能让我开拓思维;有时我在心烦时听一听,它能让我的心情更加舒畅;有时我在睡前也听一听,它能让我尽快进入甜蜜的梦乡。

我真喜欢我的八音盒,它日日夜夜陪伴我,就像我的好朋友一样。

[关于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我喜欢的工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是一种美,一种陶冶情操、感化心灵的美;

当你走进艺术的世界时,那奇伟磅礴的能量会将你深深吸引;

当你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艺术世界的每一首妙音时,那一跟神奇的彩线将会把你牵引到更深的艺术境界;

当你完全沉浸其中,你将会以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一切,你会发现那一朵朵亭亭玉立的花儿变得神采奕奕、活灵活现;那一株株小草变得翠色 欲流、富有生气……

这添上“奇妙色彩”的一切,都使你情不自禁的拿起画笔,在白纸上勾勒出美丽的线条、展现出世间万物的灵动、生机……

艺术是一首歌,歌颂世间百态的美妙;艺术是一张纸,容纳万物生机;艺术是一粒耀眼的珍珠,散发出阵阵“美”的光芒!

让我们一同倾听艺术的妙音,那一根神奇之线带领我们攀向的人生巅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忆参观艺术展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那是我第一次参观艺术展。我们静静地走在通往画室的路上,天气清爽,空气中蕴含着一丝丝激动兴奋的气味,越走近,我就越迫不及待。

怀着欢乐的心情迈进门槛,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浓重的艺术气味,一切都变得灵动起来。我往周围一看,大大小小的油画、水彩画高低不等地挂满了墙,地上、桌子上和椅子上,也都布满了艺术作品。我顺着人群望去,一个做工精致的梅花花瓶赫然出现在我眼前。花瓶是被硬纸板仔细缝合在一起的,包装纸上有梅花装饰,展现出了梅花清新淡雅的特点。

又向前走了几步,忽然,一个精巧的编织袋蹿入我的眼睛。这个编织袋是用废旧的台历做的,一条条被裁得整整齐齐的长方形纸条像灵活的小蛇一样有序地穿梭交叉在一起。编织袋只有红和白两种颜色,这特别的颜色使我难以忘怀。仔细一看,那在阳光下闪着星星点点的光的红色,巧妙地构成了一个女孩的形象。她睁着一双有神的大眼睛,抿嘴笑坐在虎背上。她的微笑很独特,能让人觉得温暖舒畅,好像无论你怎样不舒服,只要听到女孩开朗的笑声,烦恼都能抛到九霄云外。女孩身下的老虎瞪着圆溜溜的眼睛,威风凛凛,使人望而生畏。

我随意向四周一瞅,一幅优美的《晚香》菊花图映入我的眼帘。晚风中,墨绿色的叶子随风轻轻摇曳,橘黄的花儿含蓄开放。花瓣向上弯曲着微微颤抖,黄白相间的花蕊毛茸茸地扭动腰肢,十分吸引人。

真是光阴似箭,我还没有好好欣赏其它作品,老师就让我们出了画室。在画室的时间虽然短暂,可那件画室却埋在了我的内心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小说的艺术表现指的是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捷裔法籍作家米兰·昆德拉是20世纪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他在小说创作和小说理论方面作了开放性的探索、思考和实践,为小说这门艺术开辟了新的道路。他从小广泛涉猎音乐、绘画、电影等艺术领域,阅读了大量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继承了西方的文学传统。昆德拉做过布拉格电影学院的教师,讲授世界文学,经历过二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入侵捷克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直到1975年定居法国。他十八岁成为捷克共产党的一员,他的人生轨迹与捷克共产党有着复杂的关系。

昆德拉小说思想受到他那个时代的影响和欧洲文化环境的熏陶。捷克民族多难的历史,和昆德拉自身的传奇经历,让他冷静地审视人的存在和人类的遗忘问题;欧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加深了他对于小说幽默智慧的理解;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影响着昆德拉从对人性的沉思上升到哲学层面;音乐艺术的熏陶,影响着昆德拉小说形式技巧的创新。

全面的艺术修养和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深化了昆德拉对世界和人的存在的认识和理解,使得他能够用冷静的眼光洞察世事,发现艺术本身存在的价值,为他的小说艺术提供了全面、广阔、深刻的思想空间。昆德拉的小说思想,是建立在对西方各国小说的独特认识和重新解读以及对人的生存境遇的哲学思考之上的,并且始终将对人的“存在的可能性”的探寻体现在作品中。在他的小说作品和小说理论中,伴随着深沉的哲学思考、独到的文艺美学认识、传统经典作品的思索发现、对人类存在的深入探寻、对遗忘和记忆的不断拷问……这些都在他的文字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和独到的见解,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和认知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艺术节观后感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要在执信中学举办艺术节啦!

20xx年1月12日(星期四),我左手捧着粉红色的艺术节邀请函,右手握着给表演同学们加油鼓劲儿的荧光棒,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了执信中学的大门。

当我随着人群走进执信中学的礼堂时,我看到了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我的同学们。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莫名的兴奋,可能是因为期盼已久的艺术节终于到来了吧!

在校长的开场白后,我们的艺术节终于正式开始了!

首先是一年级同学入少先队的仪式。等三位高年级的同学把红艳艳的队旗升上去之后,就开始宣誓。在宣誓时,同学们个个都神情专注,十分认真。然后,在大队辅导员的领导下,我们唱起了少先队队歌。

这次艺术节的节目真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唱歌的、跳舞的、朗诵的、合唱的、管乐的……看得我们目不暇接。节目一个比一个精彩,观众们大声鼓掌、喝彩。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管乐了。

管乐队的同学们演奏的是周杰伦的《菊花台》和《牛仔很忙》。同学们在演奏的时候专心,把这两首曲子吹得很好听。把他们平时练就的本事展显得淋漓尽致。

这么精彩的艺术节,你有没有错过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艺术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通渭,这里,比不上大城市那样的辉煌和富丽;可蜿蜒曲折的牛谷河孕育出通渭特有的文化,一代又一代的通渭人薪火相传,终于赢得艺术之乡的美誉。

盛夏时节,当你走在大街上时,你就会被一幅幅奇观所震惊:鳞次栉比的画廊随处可见;文房四宝的店铺令人驻足。在画廊中,不时看到书画家挥斥方遒,不时赢得一阵阵喝彩。

走进通渭人家中,家家挂字画可不是“你出门衣服可破旧,但不能不洗不浆;你可以一个字也不识,但不能不挂字画”。这是著各作家贾平凹对通渭人喜爱字画的真实写照——“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

一个曾以干旱贫困出名的县城,如今却以“中国书画之乡”“翰墨之乡”闻名遐迩。

通渭对“书画”十分重视,书法培训班多不胜数。学中也有专门的书法课程,通过老师的教导,我认识到艺术不是一门要来放松的娱乐性活动,而是一种技术,想要学懂、吃透极其困难。书法讲究严谨,法度森严;同时也是线条优美、刚劲硬朗。

通渭所出的文化名人更是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就是东汉时期的夫妻诗人秦嘉徐淑,他们能书善画,精通韵律,开启了我国五言诗的先河。

通渭是培育艺术的沃地,一位位才子从这里走出,不久的将来,它所孕育的艺术成果将大放异彩,让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秋的艺术与魔力作文

全文共 974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冬季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但是那份秋日的情怀却停留在我的心头无法抹去。

秋,是美丽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那悠悠的闲云,蔚蓝的天空,丰富的果实,构成了她那沉静、淡泊、成熟而又独特的秋之美。

秋,你没有淡薄。从那一尘不染的长空,到那又有“闲逛”的白云都蕴含着秋天那独有的平淡与和谐。

秋,最动人的还是她那如画般的黄昏。夕阳西下,火红的阳光照红了一切,红的使人沉醉其中而无法自拔。暮色尽头了一切,沉浸其中,似幻,似梦,展现在你面前的仿佛就是一幅画,而在你心中的荡漾的却是一种成熟的美。

林荫小道,金黄的落叶铺出了一条金黄的地毯,踩在树叶上面在脚下沙沙作响,仿佛在演奏克莱德曼的经典之作《秋日的私语》。而此时,晚风又带着徐徐的凉意向我吹来,他抚摸着我的脸颊,格外的舒畅,但是此时的我已经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一个亦真亦幻的充满秋意的世界,在那里空中飘满了落叶,而有一种声音却一直在我的耳边回响,那就是《秋日的私语》,那萧萧的秋意,宁静的日落,金黄的树林,都在此时,都在这里挥洒得淋漓尽致……

秋天在饱尝了夏天那火一般的激情后,在此时又将它转化成为温柔的秋意,奉献给人们,把一切所谓的赞美,把一切虚伪的赞叹都隔离在了那阵阵秋意外,留下的却是那十足的秋的气息。

此时,我想起了罗兰的一句话“秋是成熟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她饱尝了春之蓬勃、夏之繁盛,不在意受赞美、被宠爱为荣。他把一切都隔在了淡淡的秋光之外,而只愿做一个休闲的、远远的、可望而不可及的——秋。

这句话深深的震撼着我,秋的真正的意义不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么?

人的一生不可能都在掌声中度过。如果一个人的一生都在荣誉声中度过的话,那么它是不可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与生命的价值的。一个人的一生总是要从幼稚走向成熟,从空虚走向充实,生命的过程也如此,注定从高亢激昂走向安静祥和。无论你昨日获得过多少荣誉,还是今天有多么辉煌,最终都要归于平淡,但是这种平凡并非代表埋没与无所事事,她是一种精神世界的超越与情怀,这种平凡是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则是平凡与辉煌的融合,是一种无需任何点缀的洒脱与情怀。

这,才是生命真正意义。

这,才是永恒的秋之美。

我爱秋,所以我颂秋、赞秋。到了今天我才体会到了秋的真正的含义,因为只有当你真正的融入到平凡当中,才会懂得什么才是秋的情怀,才会了解什么是真正的秋……

这就是秋的艺术魔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小说中的艺术表现

全文共 10976 字

+ 加入清单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一起来看看小说中的艺术表现,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一、研究小说艺术内容形式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消亡。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竭尽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它自身的生灭。我们有过众多出色的学者,曾对文学发展

做过同样出色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很多颇有教益的经验与规律;然而,从艺术内容形式上,亦即从文学本身的规律上去研究它们,却很少有人去做。至今,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国度里,还没有一本完善的《文体学》专著,就是一个明证。

上述情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文学始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除了诗歌可以做为赞颂统治阶级以及上层人士间酬答的工具之外,其余可以说都被视为邪端异说。特别是小说这一样式,向来受到轻慢。如果说对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前人还给我们留下为数不少的“诗话”“词话”的话,而对小说样式的研究的著述,实在是风毛麟角。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样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运用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的文学诸种样式中,已经超群绝伦,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列入世界名著的小说来。就中国文学史的情况看,曾经有过几个繁荣时期:唐宋的诗词、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繁杂多变,小说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小说出于它本身艺术表现上的原因,才能够肩负重任,大显身手。

从艺术内容形式上去研究小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不错,鲁迅曾否定过“小说作法”,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去领会他的这一论断。他否定的是当时草率成篇专为骗钱的“密诀”“入门”之类的书籍,绝不反对对小说艺术进行研究。在鲁迅的著作中,论及小说作法的篇章很多,假如不是由于斗争紧迫无暇顾及,他倒真会写一部高水平的“小说作法”来呢。

“利其器”向来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小说,怎么可以不研究作法呢?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高昂的情绪、举国上下沸腾的场面,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我们在运用各种文学样式时,能够扬其长,弃其短,则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

二,小说艺术表现力在逐步提高

从小说发展的历史来看,艺术表现力的逐步提高,表现在如下一些方面:

(一)对人物刻划的手法日趋丰富、多样。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是从记事开始的。魏晋小说,不过是如鲁迅所说的“粗陈梗概”(《中国小说史略>),因为作者们的着眼点是“搜奇记逸”。唐宋传奇,已经在叙述故事力求“宛转”的同时,注意落墨于人物形象。所以,在唐宋传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刻划人物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简单表露。到了宋元话本中,人物已经从故事的演进中凸现出来,得到了多方面的表现。有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固然是吸引住听众的一个先决条件;但要想真正抓住听众,还需得力于绘声绘形的渲染。这样,说活艺术必须做到:“讲论处不滞搭、不絮烦,敷演处有规模、有收拾,冷淡处拾掇得有家数,热闹处敷演得越久长。(《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说到底,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是听众关注的焦点,说话人的“敷演”就不能不围绕着它来进行。话本中的人物,面貌是清晰可见的,这里有具体的肖象描写;这些人物的身世是清楚的,这里有概括的介绍;这些人物的言谈举止是活灵活现的,这里有语言、动作的简劲描绘;这些人物的内心是可以窥测的,这里有多种方式的心理交代。明清小说,使小说艺术达到了高峰。

《红楼梦》一书,单就人物描写的艺术方法而论,可以说无愧于世界名著的称号。在人物描写的手法上,且不说那性格化的语言,也不说那独特性的动作,就那心理描写的多样性来说,也足以使人惊服。这里不但运用了结合人物行为言谈透示心理的传统手法,而且运用了条分缕析的静态剖析的创新手法,也运用了诸如幻境、梦境等等特异手法。有人说,静态剖析的心理描写手法,为19世纪西洋小说所独有,可是我们的伟大作家曹雪芹,在18世纪闭塞的中国却使用了它,恐怕这个手法的“独创权”不该归于外人吧。再说,意识流动,意识交流的写法,在《红楼梦》的幻景、梦境中有所体现,也可以说是“意识流”的较早的应用吧。综上所述,小说艺术在发展中,逐渐把人物描写推到首位,相应地也就促进了人物描写手法的丰富多样。

(二)对故事叙述的方式日趋曲折、多变。

敷演故事,一开始就成为小说着力解决的任务,但由于当时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内容形式上并没有那么复杂多变的手法。志怪、志人小说及传奇,大都叙述简单的故事,而且依自然顺序,平板地叙述交代。到了话本小说里,情况有了大的变化。由于说话人要靠“三寸不烂之舌”吸引住听众,就必须有一个动人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曲折动人,固然要靠故事本身;但在叙述交代时运用一些技巧,则不但不是多余的,而且是必需的。先提出结局,后交代过程,可以造成悬念;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使繁杂的故事得以表现;线索人物、线索物件的使用,使情节可以严谨贯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能够层层推进。

如果仔细考察中国古典小说,就可以发现,短篇向长篇有个过渡时期,这种过渡从《西游记》、《水浒传》等著作中都可以看得出来。先有了精心构制的短篇内容形式,再用它连环延续,最后才有了通体安排妥切的长篇结构《红楼梦》在安排情节方面,又达到另一个高峰。繁杂的生活琐事,众多的人物行为,是那样如涓涓细流归入大海;而看去平淡的家务事、儿女情,又是那样丝丝入扣、层层相因地依据它自身的逻辑在变化发展。面对《红楼梦》所表现的生活事件,恐怕除了曹雪芹以外的作者,都会束手无策吧。看来,小说艺术的焦点从叙事转向写人,并没有降低对叙事本身的要求,而是使它进一步发展,以适应着力刻划人物的需要。何况,叙事本身,也是小说艺术的一个不可推卸的任务。

(三)对背景、环境的渲染,日趋浓重、炽烈。

由于传奇以前的小说,还只是粗陈梗概,对故事演进的背景、人物活动的环境,还很少交代。这样,那时的小说在表现社会生活的厚度方面,就很受限制。在话本小谠中,情况开始有了变化。说话人为了绘声绘形地表现人物,便不能不连同他们身处其境的社会形势与自然氛围,也加以必要的渲染。但应该看到,这种对背景、环境的交代,还是很简单的,而且有时也流于公式化,如话本、讲史乃至后来小说中的“风景赞”“器物赞”“肖象赞”等等。又是在伟大著作《红楼梦》中,上述写法达到了新的高峰。这部被誉为“封建社会百科全书”的作品,对于当时社会生活提供了那样丰富多采的画面,实在今人惊叹。《红楼梦》中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的描写,诸如政治形势的透示,人物关系的显现,世态人情的披露,风俗习惯的点染,山川景物的勾勒,用具器物的描绘,加强了作品的厚度和深度,使后世读者从中得到的东西比从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统计学家那里得到的要多得多。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作者在完成上述任务时的技巧,曹雪芹一反过去的那种简单而又刻板的写法,结合人物言淡举止,适应故事的推进演化,或随意点染,或着力铺陈,千姿百态,各尽其巧。

( 四)作者对人物、事件的评论抒发,日趋强烈、灵活。

小说的思想,主要靠故事、人物本身去完成;但是,这并不排斥作者的评论抒发。在传奇以前的小说中,还很少出现作者出面表态的情况。话本艺术中,由于有了说话人这一特定的讲述者,就可以随着故事的演进,抒发他的感慨赞叹,也可以对不同人物表示喜厌爱憎。话本中的楔子,内容中很大的因素是警世喻俗的规劝之言。《红楼梦))在这方面,同样攀上高峰。作者的意旨,竟然用了那么多的艺术手段来强调、陈述,实在是后世小说作者的楷模。在这部伟大作品里,表达作者的观点主张,是那样的内容形式多样,又是那样的方法灵活。这里面有几个次要人物做为作者的代言人,又有假主要人物之口发出的议论,有凭借某些细节显示的哲理,又有随处进行的即兴阐发。

小说内容形式的发展,原因在于小说本身。社会生活提出要求,这只是提出了文学内容形式发展的客观要求,能否适应这种要求完成这种发展,则要取决于文学内容形式本身的主观条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不能适应社会生活要求而消亡的文学样式,是并不乏见的,例如中国的宋词、元曲。那么,为什么在近最几百年间,不是别的文学样式,而恰恰是小说得到充分地发展呢?原因恐怕不难找出。

三,小说艺术表现力的特点

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来表现社会生活的,粗粗看来,它似乎不如线条、色彩、音响、造型等等手段那么生动、有力。但是,它的优点,也正在于它的表达条件的简朴。语言,犹如空气和水,无所不在,一当它掌握在巨匠手中,便生出无限的魔力。画一幅万人交战的场面,需要大幅的纸和多量的油彩,而当具体描绘时,则要有千钧的笔力;至于用色彩表现抽象的思维、声音,更是使一般匠人无能为力。在语言艺术领域中,情况则有了不同,尺幅之中可以囊括天下,寸毫之端可以尽洒风情。

社会生活,要求文学去反映它,而这要求似乎是无限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总是达不到极限,而只能逐步提高这种反映的深度、广度、厚度。

那么,社会生活对文学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概括说来,就是:对人物刻划的生动、丰满,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叙述的完整、多变,对人物活动的背景环境描写的细微、广泛,对人物行为的评论的深刻、灵活。

应该看到,在实现上述要求时,小说这一样式,较之诗歌、散文、剧本,有着独特的优越性。也可以说,满足上述要求,恰恰是小说之所长。下面,让我们对此做较为详细的研讨。

(一)小说可以生动、丰满地刻划人物。

“文学是人学”,各种文学作品,都以写人为中心。在人物刻划上,小说的艺术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时,几乎不受什么限制。

这里,我们不妨拿小说与其它文学样式比较一下。诗歌中写人物的叙事诗,在进行人物刻划时,为适应这种凝炼的艺术内容形式,恐怕很难尽兴;再说,既使找到了那有力的动作、话语,也要屈从于那容量有限的诗行。剧本是供表演用的,它的主人公们,只能靠形诸于外的动作、语言去感染观众;尽管剧作家们创造了例如“独白”之类的揭示人物内心的方式,但要达到探微入细、淋漓尽至,怕也有不小的困难。

小说在这方面是得天独厚的。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或明或暗、或虚或实、或表或里、或分或合地去完成人物刻划。详细地介绍小说刻划人物的方法,不是本文的任务,这里仅就这种刻划的独异性谈谈几点看法。

小说刻划人物,能够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在小说中,一个人物出场了,作者将对他的言淡举止、遭遇命运负责。如果他是一个主要人物,我们则看到作者在他身上浸注的心血。从集中写的角度,有出场后的大段概括介绍,有特定行为的着力描写。而从分散的角度看,则随时随地都可写他,交代故事时可以点到他,写别的人物时可以想到他;就是在集中的概括介绍中,又何尝不是把很长时间分散的材料集拢到一起的呢。以鲁迅小说《孔乙己》为例,孔乙已出场共两次,是集中写他,这一点在剧本中可以做到;关于他身世的介绍,“有

一回”教“我”认字的描写、“有几回”给孩子们分茴香豆的交代,都是分散写的,时间很不确切,这在剧本中就难办到。

身世,遭遇、性格的概括介绍,是小说刻划人物的独特手段。它可以概括较长时间内人物的行为表现,将分散的(也是在别的样式中无法或很难表现的)材料集中表现出来。类似《阿Q正传》前几章的描写,只能在小说里出现。

小说刻划人物,也可以做到直接与间接结合。人物出场,可以写入物;人物不出场,也可以写入物。间接写入物,可以在叙述故事中捎带提到,也可以在次要人物的议论中得到反映,还可以在两个人物之间相互映衬。同是在

小说刻划人物,还可以做到写形和写神结合。读者阅读作品,为其中的人物命运所吸引,不单要了解他的言淡举止,更重要的是要窥探他的思想灵魂。人物的内心世界,是人物行为的根据;人物形象的深刻、丰满,也源出于此。在文艺发展的进程中,人们不断对此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各种祥式不能不在这方面有所研讨。正是在这一点上,小说显示了它在表达上的巨大能量,小说的笔锋,可以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探奥搜微,似乎一切禁区死角都不存在;小说的笔力,可以梳理纷乱散漫的思绪,条分缕析,似乎一切繁难庞杂都要就范。

在鲁迅的小说中,较多的是采用结合人物行为举止透示心理的方法。仿佛是随意边一笔,竟然使读者得以窥见人物的隐秘,实在令人赞叹。在《祝福》中,几乎没有正面、直接去写祥林嫂的心理活动,然而人们从她那“瞪着”、“间或一轮”、“钉着我、“顺着”、“没有神采”、“旋转眼光”、“围着大黑圈”、“瞪着”、“窈陷下去”的眼睛和眼神中,不是可以看到她的灵魂吗?《阿Q正传》中的阿Q,对“革命”有着他自己的认识与幻想,文中第七章土谷祠的那段心理描写,实在是淋漓尽至。这些,与上述的写法不同,它得力于集中的状写与剖析。

小说的上述心理描写,在其它样式中则是较为困难的。在剧本中,一切都靠“演”出来,不是动作、言语透示,便是做作的自白 ,同时,揭示人物心理又要受到时问、空间的限制,具体些说它只能表现特定时间、地点的人物内心世界,无法像小说那样浮想联翩、思接千载。在散文中,这种以描述生活片断为主要内容的样式,怕也授难在状写人物心理时做刭尽兴,它只好采取以少胜多的写意笔法。这样,在韵味上有所得,而在细微处却有所失。就连电影文学这种新兴的能量颇大的样式,虽然有“主观镜头”、“幻想镜头”、“闪光镜头”、“回忆镜头”等等专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独特手段,但“诉诸视觉”“瞬息即逝”这些大框子却把它套住了。有才能的电影作家,面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人笔下的几页乃至几十页的心理剖析,恐怕也要无能为力吧?

“意识流”手法,把小说揭示人物心灵的功能,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某些方面,竟然将事物推向它的反面。鉴于小说在心理描写上的独特功能,“意识流”派的作家们,以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为描写对象,运用诸如内心独白、幻觉、自由联思、客观心理描写、心理剖析等等手法,以独特的途径反映社会生活。应该看到,从艺术的角度看,意识流手法的出现,是小说内容形式发展的必然结果。长于心理描写的小说,为什么不在心理描写上大显身手呢?然而,物极必反,任何事物的无限制的伸张,一定要走向它的反面。意识流派作家们,沉迷于小说心理描写的艺术快感,竟然忘记了小说本身。

什么是小说?尽管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但从人物、情节、环境三方面去限定这一祥式,总不至于遭到反对。小说是在相应的环境描写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塑造具有典型性的多种多样的人物形象,用以广泛地深入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要写人,写心理是写人物的内容的一部分;小说要通过故事写人(这是做为阅读文学的一个先决条件),一旦有什么东西排斥了故事情节,则势必影响艺术效果。意识流派的小说家,用心理描写冲击了一切,也就冲击了小说本身。心理描写只是小说诸多手法之一,尽管它是有力的手法,但也不能恶性膨胀去代替一切。这正如一个人的双手,人们都希望它壮实有力,但如果它大过了身体,则要造成灾难。

我们欣喜地看到,意识流手法,在我国当代小说中得到了应用。中国作家们,对这种手法加以批判吸收,取其长,弃其短,增强了自己作品的表现力。例如,王蒙的《春之声》、《布礼》,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宗璞的《我是谁》等等,都因此种手法而使作品生色添采。

意识流手法,还不只限于心理描写,它还影响到结构等方面,这里不多谈了。

(二)小说对人物关系(故事情节)的叙述,可以做到完整、多变。

敷演故事,本是小说形成后即着力注意的艺术焦点,所以既使是当它转向偏重刻划人物时,也不能不在这方面积累下大量的经验。何况,小说不管是讲说还是阅读,总是要靠故事情节来吸引听众和读者的。

叙述故事的技巧,历经各代积累,到了当代小说中,有了惊人的发展。本来,人世间的各种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千头万绪;为了在表现它时与之相适应,逼得小说艺术不能不如影逐形。故事的表述,应该巧妙地做到“事因人生,人以事显”;同时,它本身又该首尾相贯、摇曳多姿。小说在写人时很少禁区,在叙事时同样无甚障碍。这种叙事表现上的独特优越性,明显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强的适应性。现实生活是丰富多采、错综复杂的,世间的事件千头万绪、繁缛纷纭。从时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绵延数年,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因素看,有些事件牵涉几地,场景广阔。俗称“一口难说两家事”,该是文艺家对此难阻发出的慨叹。

小说在这方面,有着自己独占的方便。一椿上下几十年、左右数万里发生的大事件,用剧本表现它,要用许多场次,而场次过多过碎又势必为表演带来困难。诗歌虽可以借助于它独有的跳动式的节奏,在表现时间、空间时一试身手,但总是要给人以凌乱、破碎之感。小说则不然,它可以上溯下延,虽概括漫长的岁月,仍能保持其连贯;它可以左勾右联,虽漫写众多场景,仍能保持其完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里,可否回忆往事,可否畅想未来,对不同时态中的事件可否交叉进行叙写,其它样式对此望而却步,小说却可以挺身而出。几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平行发展又互相制约,进而纠缠绕缭,小说可以对其有条有理地加以叙写,这又为其它样式所不及。能用二、三千字的篇幅写一个人的一生吗?叶圣陶在《一生》中做到了;能够用一只笔写出互相勾联牵涉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吗?茅盾在《子夜》中完成了。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特殊的灵活性。事件的发生发展,总是依自然顺序进行的。事件发展的自然顺序,显示了事件的内在逻辑,是表述它时不可动摇的主干。然而,总是按部就班地叙写,未免使人感到平板。艺术是用有限的内容去反映那无限的世界,以少胜多是应该遵循的总的法则。在诸多事件中,难道没有主次吗?一个事件中的各个环节,岂能轻重均等?重要的结局,应该使读者先睹为快;虽属必要但易使人生厌的交代,最好是分散进行。小说叙述故事,可以使其中的情节串动、跳跃、顿宕、隐藏;正是在这诸多技巧中,使故事的表述生辉。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由于作者把它倒置在故事的开头,该是多么撼人心弦。在《药》这篇作品中,从第三节到第四节,一下子就跳过了几年,又是何等地筒劲明快。

短篇小说,把上述的灵活性发展到了极点。为什么在生活中撷取一、二场景,竟然上下勾联、左右牵涉地写出在漫长时间、广阔空间发生的人与事,恐怕得力于对小说这种特点的运用。

小说表现故事,具有极大的孕含力。小说以故事为经,以人物活动、场景描绘为纬,交织成一部部生活的书。在小说中,故事的进展恰似流动的河水,载着人物们向前行进。这股河水的容量是巨大的,简直可以负载一切。有才能的小说家,总是那么吝啬,他们不肯轻易地推进情节,这使一般看热闹的外行颇惑失望。随着情节之水的流动,人物做尽了自己的戏,环境也得到了足够的渲染,就连作者的议论阐发也达到了尽兴。在冈察洛夫的小说《奥勃洛摩夫》一书中,整整的第一部,花费了十多万字,主人公仍然象开篇那样躺在床上。这在剧本中,怕是不能令人容忍的吧?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整章的议论文字,穿插在故事发展之中,恐怕人们对此也不敢轻易否定。说讲文学,似乎从此点得到启发。一部武松的故事,可以说上几个月;“血溅鸳鸯楼”这在电影、戏剧中只能打上几分钟的事件,说书时竟要费上几天。

中国小说,具有说故事的传统,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外国小说,由于它的发展建立在阅读基础之上,偏重静态的剖析。前者,生动活泼、引入入胜,但不免失之单薄,特别是不利于人物刻划与评论抒发。后者,条分缕析、鞭辟入里,但不免失之沉闷,对习惯看故事的中国读者,不利于普及传播。鲁迅是把这两者结合起来的第一人,他在中国小说的传统技巧基础上,吸收外国小说技巧的宝贵经验,铸造了一种全新的小说技巧。鲁迅的小说,注重在故事的演进中,通过人物自身言谈举止刻划人物,但在关键处所,也不排斥对人物的深入剖析。令人感到婉惜的是,他忙于战斗,转而运用杂文武器,茌小说创作上只是开了个头,就那样戛然而止了。

(三)小说对人物活动背景的描写,可以做到细微、具体。

人物总是生活在一定的背景环境之中的,脱离特定历史条件、政治形势、自然氛围的人物是没有生命的。问题还不限于此,文学作品的背景环境的渲染,还有另外的作用,那就是显示社会生活的时代的、阶级的、地域的、民族的气息。人们会惊异地发现,文学作品中那随意点染的一件器物、一个细节、一片场景、一种气氛,也许与故事演进、人物刻划并无多大直接关系,但却可以从它们身上看到一个特定的时代。这种点染,增强了作品的厚度与深度。后世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民俗学家、宗教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推进历史前进的政治领袖人物,都可以从托尔斯泰、契诃夫、巴尔扎克、左拉、狄更斯、马克。吐温、曹雪芹、鲁迅等等巨匠的著作中,去吸取营养。一一这些,都是小说家,说小说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恐怕不是偏颇之词吧!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有很大的随意性。这里没有丝毫的贬意,“随意”者,随处可行也。在小说中,可以专门介绍形势、描写景物;也可以在人物活动中,就目之所及捎带写出;还可以随着人物心情变化,使景物形态也随之变化。鲁迅的《一件小事》,几处写到了“风”:人冒着风,风伴着人;事因风起,入以风显。《白光》中,又几处用到了“月”。月伴着人,月衬出心。一一这里的“风”与“月”,是随手点染的,既省力,又讨好,可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与剧本就大不相同了:剧本中的每一场,景物固定,既不许中途变换,又很难随时添加。

小说勾勒环境、点染气氛,又能做到有深度。一定的场景、气氛、细节、器物,总是有它历史的来龙去脉,有它现实的底蕴根源。如果能从生活中挖掘、选择具有深厚内容的细枝末节,往往起到超乎寻常的作用。这仿佛从肉猪身上割下的一块肉,它联系着周身的血脉与神经。鲁迅在《孔乙己》中描述了鲁镇酒店的格局,它不单为主人公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旧社会各阶级依照严格界限交往应酬的画面。老舍笔下的北京城,那漫天的黄沙,那酷热的夏日,那皇族的养鱼玩鸟,那军阀的聚宴堂会,那说书的、卖艺的、保镖的、讨饭的、拉车的、算卦的等等三教九流的生活细节的描绘,为我们提供了20世纪初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完整图景。

(四)小说对人物进行评论抒发,能够做到灵活、深刻。

写任何作品,都是为了表露作者的思想。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评价、主张,通过作品中人物表现出来。这种政治倾向,当然主要靠作品的情节与人物“自然地流露出来”;但是,也不排斥必要的评论与抒发。如果在关键症结之处,结合具体描绘,或画龙点睛,或条分缕析,在形象感染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则会大大地提高艺术效果。我们拿小说与剧本比较,就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可以随时随地出场,而在剧本中作者通常却只能退居后台。小说的作者,不单在叙事写人时,把自己的喜怒爱憎,浸注其中,而且,可以象一个万能评沦家随时表态:对事件,他可以予先提示,也可以事后阐发;对人物的言谈举止,他可以赞恶褒贬;对一些细枝末节,他可以充分挖掘它的内在意义;对不同时、地的事物,他可以联系比照,显示出本质和规律。

小说中的抒发评论,是十分灵活的。首先,小说的叙述者,就是一位合法的评论人。叙述人与事,作者先表态,使得读者不能不顺着这个思路走。其次,这种评论取材格外方便,可以就事论理,可以归拢小结,可以联系对比,还可以联想生发。又次,评论的角度是可以变化的,不单以叙述人的身份加以评论,就是以书中人物身份也可以评论;有时,还可以拟设论敌,然后加以论辩。

柳青的巨著《创业史》,在运用小说这抒发评论的手法上,达到了一个高峰。从小说的开卷,到受到干扰勉强完成的二部下卷结尾,通篇充满了论辩的战斗气息。小说的“题叙”,写了一九二九年陕西饥饿史上严酷的一页,这里边写了多少作者的感叹。主人公梁生宝出场了,作者如同一位“尊神”在守护着他,对于他的事业,发出一通又一通赞语;而对于那来自敌对势力的攻击,作者多次挺身而出去抗击;对那来自人民内部的误解,作者不厌其烦地去劝解。合作化这一空前的事业,在它的每一里程上,作者在做出形象反映的同时,又都做了理性的阐发。

小说的抒发评论,可以做到旨远意深。生活中的事物,哪怕是一些细枝末节,都浸透着生活的浆液,能否深入地开掘它,在于作者的才识。小说为这种开掘,提供了方便,只待作者去发挥才力。一包零碎的纸币,在剧本中出现,只不过是件小道具,然而在小说《创业史》第五章中梁生宝的手里出现,却不同凡响。作者先是慨叹道:  “钱对予那里的贫雇农,该是多么困难啊!庄稼人们恨不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使唤。”接着,作者对这包零钱做了具体描写:“打开红布小包,又打开他妹子秀兰写过大字的一层纸,才取出那些七凑八凑起来的,用指头捅鸡屁股、锥鞋底子挣来的人民币来……”当梁生宝“拣出最破的一张五分票”付了汤面钱的时候,作者又禁不住感叹了:“这五分票再装下去,就要烂在他手里了。”这里边,并不多费笔墨的抒发评论,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农民深厚的情意,也表达了他对在合作化大路上奋斗的带头人的由衷敬爱。显然,在其它文学样式中,是很难挖掘出这一细节的生活底蕴。因而也难使这种阐发达到如此的深度的。

通过上节的简略研讨,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的艺术表现力,较之其它样式来说,是突出、优异的。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表现出那么多的独特技巧,不能不使人重视这种文学样式,以便更好地表现社会生活。然而,正如本文开篇时说的那样,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小说在具有强大表现力的同时,也有它的弱点。我们应该正视它,才能弃短就长。

小说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靠阅读,为了抓住读者,要有形象。鲜明的人物,具体的场景,为小说所不可少。如果说剧本较为概念,而可以由演出来弥补的话,空洞无物的小说则难以挽回败局。

同样是由于上述原因,小说要有故事。故事恰如一条金线,串起人物、场景、细节等等珠玉,才形成了完整的工艺品。叙事诗如果故事性不强,可以由浓重的描写、抒情来补救,而没有故事的小说,终难取得好的效果。

小说的容量大,它可以容纳那与情节关系并不紧密的次要人物、环境场景、细节器物、抒发议论,但往往由此产生偏差。有的作者随意穿插、尽兴阐发,使小说拖沓臃肿,破坏了作品的有机结构。

以上种种,都提醒作者们掌握艺术的辩证法:样式的优异之赴,恰是应该着力发挥而又格外节制之所。

当前,祖国正在朝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沸腾的生活向文学艺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充分调动各种文艺样式的表现力,就一定能够很好地完成上述要求。我们祝愿小说这一支花,在百花园中继续放出异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把生活当成一种艺术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有苦有甜。甜有甜的感觉,苦有苦的滋味。享受生活,我们可以把生活当成一种艺术,发现其中的乐趣。

享受生活需要一种心境,平静地坐看时光,平静地细数人世坎坷,这些都是学会生活的意境;生活的意义,不在权势和金钱,不在物质和名利,而在用一颗平淡无华的心,去领略生活中的风雨兼程与风和日丽。

人在生活中难免有困难,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生活的困难全部被我们消灭了,那么生活也实在没什么意思了,它也像下棋,什么困难险阻都没有你还下什么劲儿?

王蒙,我国著名的小说家,作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经过生活的种种历练,他对历经坎坷和艰险之后达到的人生境界有了自己新的领悟,驾驶着人生之船,做一次明朗的航行,让智慧和光明,永远陪伴着他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人生际遇。翻开中国文学史,失意文人比比皆是,他们的遭遇都印证了我们的一生就是在坎坷路上前行,唯有直面挫折与痛苦,并通过努力寻求超越,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

把生活当成一种艺术,它需要我们学会满意生活。有些人的欲望没完没了,尽管在某些方面得到了片面的满足,但也会在另一个新生的欲望中感到不满。

让自己满意的生活是此刻,它的意义在于对今天生活的体会。不要寄希望于未来,但是如果你问100个人:“你满意的生活是什么?”大概100个人的回答在未来的一天,我要拥有……我们习惯了赌押未来,而忘记了重视此刻所拥有的。做一个活在此刻的人吧!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轻松的心情去享受今天所拥有的幸福。

把生活当成一种艺术,你会发现学会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且其中乐趣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言艺术概述作文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是人们交往的重要工具,是表达与思维的载体,承载着文化传承、匡正人本的使命。因此,语言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反映着个体的思想情感,表现着个体的综合素质,突显着个体的基本特征,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中至关重要,可以说人类个体的发展史,即为语言的发展演化史。语言的能力和品质问题,一直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教师的语言。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认识教师语言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教师语言的含义、类型,用优秀的教师语言去实现教育教学。

本质,指“事物本身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可见本质是事物全貌的反映。作为一名教师,理解语言的本质对教师的教学、说课非常有益。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给出了不同的解释。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形式,语言是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人类的心理活动取决于人脑的物质结构,所以语言是一种物质现象、自然现象。美国学者D.海姆斯认为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语言必须与它的社会功能联系起来。他们的研究倾向于语言是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从认知角度去解释。事实上,语言的含义非常广泛,如《辞海.语言文字分册》对语言作了如下的解释∶“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的工具。它同思维有密切的联系,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各阶级服务。”

语言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语法和词汇两部分组成的一套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及记载书面语言的文字。广义的语言,是一种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系统。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还包括物体语言、体势语言、时空语言等。

由于交际的需要,古人以“石”、“绳”记事,相互交流。随着人类的发展,以文字与声音为基础的语言成为了人们交际的工具,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也正是通常所指的狭义语言。另外,狭义语言的研究是最为高级的形式。但对于狭义语言的认识人们有些偏颇∶一是把语言局限于人的范畴,只有人才有语言;二是把语言仅仅理解为语音、词汇、语法的综合。三是以有声语言为主,以文字为传播的媒介。

随着人们对语言的研究更加深入,重新回归了“语言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的认识,因此,出现了副语言,即物体语言、体势语言、时空语言等新概念。在语言的研究过程中,先是物体语言,后是体势语言。体势语言比物体语言更具有灵活性,双方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会表现出一定的粗糙性,但比物体语言有了进步。

[语言艺术概述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身边的艺术作文300字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4月26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参观宁波市文化艺术中心,一下车就看到宁波文化中心非常漂亮。我们在外面排好队后就跟老师开始参观。

我们参观了美术、书法、乐器教室。进入乐器教室时,我被各种乐器给吸引了,老师让我们每人都亲身体验一次,我体验了敲大鼓,当一名鼓手的感觉太棒了!

然后,我们进行了“春暖花开”的创意手工亲子活动,我认识了好多美丽的花朵,有三色堇、雏菊、金盏菊、虞美人、郁金香、油菜花、迎春、樱花等。并用简单的纸张和彩笔,和爸爸妈妈共同创作,制作了美丽的风信子和玫瑰花。

宁波文化艺术中心之行让我获得了许多知识,受益非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民间艺术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要带我去古色古香的河坊街。

一走进河坊街,这里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一下子被眼前琳琅满目的商品深深地吸引住了:有制作精美可爱的小玩具,有颜色艳丽无比的民族服装,还有许多活灵活现地手工小面人。看着爷爷熟练地捏着可爱的小面人,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

只见老爷爷首先把白色和红色的粉团捏在手里细心地捏了起来,他用这两种颜色的粉团做小兔子的头和帽子,可爱极了!然后,他拿白色的粉团做了兔子的身体。接着,他捏了小白兔的四条腿和大大的眼睛。“太可爱了,简直太像了!”我连连赞叹道。最后,老爷爷用一根小木棍插进小白兔的身体,一只栩栩如生的小白兔就出炉了。旁边的人看见了纷纷赞叹,连忙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买一个个可爱的小面人。这时,妈妈也给我买了一个可爱的小面人,我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这次逛河坊街,不仅让我大开眼界,而且让我知道了很多民间的传统手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大自然的艺术家作文400字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走出家门就是一片密林,每个季节都飘散着花香,翠绿高大的树密密麻麻的长在一起,让你看了不禁深吸口气贪婪的吸收大自然的气息。

那时,我和十八岁的姐姐曾是密林里的杀手,经常捉小动物来饲养,到最后把他们全部发放生,乐此不疲。

又一个初夏的傍晚,我揣上姐姐送我的钻石手电筒,踩着蓬松的泥土,向四周打量着,“叽叽”在我身后传来一阵叫声,把我吓得瑟瑟发抖,手电筒“啪”的一声掉到地上,这一掉,使我看不清前面的路了。

我转个头就跑,不料被许多树枝绊倒,我在地上摸索着,拿起手电筒才看清那是用杂枝搭成的帐篷。

我一边揉着头上的红包,一边看着那帐篷门口有许多装饰品,兰花,桂花叶片,还有我们喝饮料的瓶盖儿,都仅仅有条的摆成一堆,令我想起帐篷的主人,水滴透明的蓝色,大眼睛,棕褐色的羽毛––褐色园丁鸟。这时,他飞回来了,嘴里叼着一朵粉嫩的桃花放在门口,又扇扇翅膀飞向别处。

梵高,达芬·奇虽然都是赫赫有名的画家,却没有褐色园丁鸟有着这样的艺术气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行走的艺术梦想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绘画,一直是我所热爱的艺术,不因别的,只因一句话。

爱上绘画,源自一个明媚的午后,在巷口一个姐姐正认真地写生,街头小巷的古砖、行人和牌坊栩栩如生。我惊呆了,从心中滋生了一种渴望——我也要像姐姐一样,背着画夹创造美。如此一来,我便踏上了绘画旅程。

写生,老师让我一个人去附近的教堂,画飞翔的鸽子,画木质的阁楼,画一个又一个虔诚的人们。很好看,也很像样。可是总和老师要求的不一样,不生动,我的画技也停滞不前。“用心去画,用心去感受美!”老师总是这样对我说,可我还是不明白:画就是画,不可能像相片一样精准,也不会活起来,又有何生动可言呢?尽管这样想,但我没有说。

去教堂写生其实很好,可以在绘画时听见管风琴雄浑的声音,然后画教堂墙壁上精致的浮雕,很享受。唯一让我提不起兴的是老师对我作品的态度,甚至有一次,老师把我画的鸽子传给同学们看,还严肃地批评了我:“用心!对你的作品负责!”一副很头疼的样子。我的信念动摇了:我真的能画好吗?要明白,我盯了那只鸽子看了很久才下了笔,画出了我画的最拘谨的一幅画,却得了一个“败笔”的评价,如果是你,你也会哀伤的。“由心去画”我也试过,杂乱的线条令我厌恶。

哦,我画的真的很难看么?

我一连一个月都没有去教堂,因为难过。看来我是带不来美的享受了。

直到有一天,一句话触动了我,让我一下子恍然大悟,这句话是这样的:绘画的真谛,就是行走于色彩之中,寻找丢失的瞬间,和曾经失落的梦想。对啊,我的梦,我的爱,被我遗弃在世界的一角,沦落下去,淡成一个影子,和黑暗融为一体,好似从未光鲜过,真的要这样下去吗?不,我不会丢弃它。

又是周末的午后,我拎着铅笔和画板,再次来到了教堂,不顾别人诧异的目光,我坐下来,看着光影之中的尖塔钟楼,就是它了,我呼了一口气,把它画下来,记录下来,宛如珍藏一个不醒的梦,一个梦想。

管风琴停止了独奏,我的老师悄然而至,站在我的身旁,四周好静,简直能听见鸽子的扇翅声。“你终于明白了。绘画,用你的笔记录美,记录飞翔的鸽子,安静的阁楼,不同的人。用心去感受,感受美与你共同的心跳。”

我的笔游走在纸上,我的爱,我的梦,今天终于得以一圆。

的确,画的真谛,就是用笔穿行于色彩之间,寻找丢失的艺术瞬间,以及曾经失落的梦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关艺术的作文300字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还是阳光明媚,今天就下起了雨,滴滴答答,丝毫没有停的意思。不过这影响不了亮晶晶小队前往浙江美术馆参观敦煌艺术展的行程,7名小队成员无一缺席。

自去年12月28日展出《煌煌大观——敦煌艺术展》以来,浙江美术馆每天热闹非凡。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敦煌的相关知识,美术馆特意从敦煌带来了专业的解说队伍。看着我们这群小观众,解说员阿姨为我们开通了绿色通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缓慢的语速详细地为我们讲解敦煌莫高窟的洞窟是怎样开凿的,佛像是怎样雕塑的,精美绝伦的壁画也将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现在我们眼前。无论是善良勇敢的九色鹿还是舍身饲虎的萨埵王子都深深打动了我们。

通过参观,我们还增长了知识,了解了佛教有普贤、观音、文殊、地藏四大菩萨,明白了涅槃的意思。瞧,我们还在涅槃卧佛前面合影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绘画艺术作文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你可能也学过某一种艺术,比如: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泥塑,雕刻等。我就会一门艺术,那就是画画。

我画了许多作品,其中我最喜欢我画的柯南。

我才开始画这个人物,是我连续画了好几次头发,可一直没画好,经过我反复的练习,总算把头发画好了。“可我才画一个头发就那么难,那还是不换了吧,免得被人嘲笑。”就在这时候,有一位同学鼓励了我,让我不要灰心,继续加油,那时我也就有了再画下去的勇气和自信心了。

于是我就开始画脸,其他脸上的部分我都会画,可是那眼睛阻止了我前进的脚步,后来我走找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请教几位画画的高手来帮忙,过了一会儿,这个拦路虎也举起了降旗。

画下身那就更简单了,我才用了九牛一毛的功夫就画好了,可书面上没有出现腿长什么样,后来我冥思苦想,总算想出来了—我搜集了许多动漫人物,并选出了最合适的一项画了下来,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我的画终于诞生了。

这幅画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所以我一直保留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论小说的艺术表现力

全文共 1104 字

+ 加入清单

一、研究小说艺术形式的重要意义

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过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文学样式,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产生,发展、消亡。每一种文学样式,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为表现当时的社会生活竭尽全力;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它自身的生灭。我们有过众多出色的学者,曾对文学发展

做过同样出色的研究,从中总结出很多颇有教益的经验与规律;然而,从艺术形式上,亦即从文学本身的规律上去研究它们,却很少有人去做。至今,在我们这样历史悠久、幅员广阔的国度里,还没有一本完善的《文体学》专著,就是一个明证。

上述情况,有着深远的历史原因。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文学始终不能登上大雅之堂,除了诗歌可以做为赞颂统治阶级以及上层人士间酬答的工具之外,其余可以说都被视为邪端异说。特别是小说这一样式,向来受到轻慢。如果说对文学样式进行研究,前人还给我们留

下为数不少的“诗话”“词话”的话,而对小说样式的研究的著述,实在是风毛麟角。

从文学发展的历史状况来看,十九世纪以来,小说这种样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运用语言表达社会生活的文学诸种样式中,已经超群绝伦,人们可以一口气说出几十种乃至上百种列入世界名著的小说来。就中国文学史的情况看,曾经有过几个繁荣时期:唐宋的诗词、

元代的杂剧、明清的小说。可以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社会生活日趋繁杂多变,小说正是适应这种情况而完成了它的发展。这充分表明了,小说出于它本身艺术表现上的原因,才能够肩负重任,大显身手。

从艺术形式上去研究小说,不是没有意义的。不错,鲁迅曾否定过“小说作法”,但我们应该历史地、客观地去领会他的这一论断。他否定的是当时草率成篇专为骗钱的“密诀”“入门”之类的书籍,绝不反对对小说艺术进行研究。在鲁迅的著作中,论及小说作法的篇

章很多,假如不是由于斗争紧迫无暇顾及,他倒真会写一部高水平的“小说作法”来呢。

“利其器”向来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作小说,怎么可以不研究作法呢?

当前,我们正处在建设四化的历史时期,亿万人民高昂的情绪、举国上下沸腾的场面,需要我们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表现它。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如果我们在运用各种文学样式时,能够扬其长,弃其短,则必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说发展的历史,就是小说艺术发展的历史。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对小说提出日益繁难的要求;这要求,成为小说艺术发展的动力,使它完成自身的发展。

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道路。它从古代神话传说、史传文学吸取了营养,在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和唐宋传奇中初具规模,于宋元话本中日趋成熟,至明清小说中达到高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中国小说不单在表现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深刻、广泛,而且与之相适

应在艺术表现上也越来越灵活、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走进艺术作文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德州日报小记者又有新活动啦!这次,我们来到了收藏有古今文物、书法、等古代文物的璞石书院,参观完之后,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个 “艺术长廊”。

一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泰山石。再仔细一看,石面上突起的纹理居然是一幅山水画,令人惊叹。院子里种着高大粗壮的树木,柳条在风中翩翩起舞,杨树也向我们点头问好……

穿过凉亭,走过石子路,我们随着一名工作人员来到名为“通幽”的一条小径上。顺着这条小径,就来到了高大宏伟的仿古城墙上。俯瞰整个璞石书院,小桥、流水、凉亭,真有一种置身于江南水乡的感觉。

参观完璞石书院的整体情况,我们来到了一个文化展厅,墙上张贴着108位水浒好汉的画像,还有一个长胡子老爷爷正给来宾讲解呢!

在 “艺术长廊”当然要做和艺术相关的事啦。今天,我们就在这里学习纸艺。

给我们讲课的是阿满老师,他先教我们折小狗。在他的讲解下,不一会儿,一只可爱的小狗就出现在我们面前。紧接着,蝴蝶、小兔子也相继诞生了。老师告诉我们,他从小就喜欢折纸,虽然现在已经工作了,但仍会抽出时间折纸,这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

这次活动让我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了一番,真希望下次还能有这样的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高雅艺术进校园500字作文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我们学生中许多都是独生子女,生活在一片安全、和平的幸福世界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衣食之忧,没有令人恐惧的战争。因此,“战争”“革命”似乎与我们越来越远了。每次站在国旗台下,看着意义非凡的国旗徐徐上升时,那种郑重而庄严的情感也慢慢变得平淡起来,而这次观看了《井冈山》,让我对革命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以前的我认为革命就是打几场仗,受一点伤,而现在看了表演之后,我明白了:革命需要理念与信仰,需要无限激情,革命先辈用自己的身躯为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战。他们知道,一旦革命胜利,广大人民群众再也无需在压迫和困苦下生活了。在剧中,革命战士们迈着刚劲有力的步伐,坚定地向前方迈进,仿佛看到了无限希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我一个,还有后来人。”是的,他们对于革命的信念和激情早已超越了生死,就算杀了某一个,还会有千千万万个革命战士继续努力前行。

而我们也时常会在追逐理想的道路上,遭遇诸多艰难的阻挠。这便需要我们的心中充满对理想的执着和激情。有了这两点,那即便是困难再大,我们也终将会跨过去。

这段影片虽然不是很长,但给我的感触却最深,脑海中浮现出那飞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有诸多感慨:那红旗是革命先辈的鲜血和激情浸染而成的。而要想对得起这份伟大的“红色”,我们必须对革命先辈充满感激,对如今来之不易美好生活的更加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